CN103683792A - 振动产生装置 - Google Patents

振动产生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683792A
CN103683792A CN201210477012.4A CN201210477012A CN103683792A CN 103683792 A CN103683792 A CN 103683792A CN 201210477012 A CN201210477012 A CN 201210477012A CN 103683792 A CN103683792 A CN 10368379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yoke
generating apparatus
along
vibration generating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47701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683792B (zh
Inventor
金容泰
洪正泽
朴憬洙
文东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olus Corporation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Electro Mecha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Electro Mecha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Electro Mechanic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6837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68379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68379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68379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33/00Motors with reciprocating, oscillating or vibrating magnet, armature or coil system
    • H02K33/02Motors with reciprocating, oscillating or vibrating magnet, armature or coil system with armatures moved one way by energisation of a single coil system and returned by mechanical force, e.g. by spring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33/00Motors with reciprocating, oscillating or vibrating magnet, armature or coil system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33/00Motors with reciprocating, oscillating or vibrating magnet, armature or coil system
    • H02K33/18Motors with reciprocating, oscillating or vibrating magnet, armature or coil system with coil systems moving upon intermittent or reversed energisation thereof by interaction with a fixed field system, e.g. permanent magne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Apparatuses For Generation Of Mechanical Vibrations (AREA)
  • Reciprocating, Oscillating Or Vibrating Mo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振动产生装置,该振动产生装置包括:外壳,包括内部空间;轴,沿着轴向穿过所述内部空间并安装在外壳中;轴承构件,在接触轴的同时沿着轴向振动;磁轭,安装在轴承构件上;线圈,安装在磁轭的外表面上;磁体,与通过线圈作用在磁轭上的电磁力相互作用,并被包括在所述内部空间中;至少一个弹性构件,连接在磁轭的沿着轴向的端部和外壳的沿着轴向的表面之间。

Description

振动产生装置
本申请要求于2012年9月6日提交到韩国知识产权局的第10-2012-0098830号韩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该申请的公开通过引用被包含于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振动产生装置。
背景技术
振动产生装置作为一种利用产生电磁力的原理将电能转换成机械振动的部件,安装在蜂窝式电话等中,以用于无声地通知用户接收到呼叫。
此外,随着便携式电子装置(例如,蜂窝式电话等)的市场快速地发展,对于多功能蜂窝式电话的需求在日益增加。由于对于小的、高质量的电子装置元件的需求也在增加,所以对于开发一种具有新结构的振动产生装置的需求已经增加,该新结构能够显著地提高现有产品的质量同时对现有产品的缺点进行改良。
近年以来,随着具有大LCD屏幕的蜂窝式电话的发布快速地增加,由于触摸屏用于蜂窝式电话,所以已经采用用于在触摸时产生振动的振动产生装置。
首先,与在接收到呼叫时使用振动产生装置产生振动相比,用于采用了触摸屏的蜂窝式电话的振动产生装置更加频繁地使用,因此,需要增加振动器的操作寿命。其次,振动产生装置需要具有快的响应速度,从而与用户触摸触摸屏的速度保持同步。
当前采用触摸屏的蜂窝式电话根据对于延长寿命及触摸响应的需求而使用线性振动器。
线性振动器不利用电机的旋转原理,而是通过电磁力来振动,该电磁力的谐振频率由安装在振动器中的弹性构件的尺寸及连接到弹性构件以产生振动的重量体确定。
随着电子装置的尺寸减小,线性振动器需要小型化。然而,由于线性振动器包括一些必要元件,所以对于线性振动器的小型化存在限制。因此,存在对于一种具有新结构的线性振动器的需要,该新结构允许元件高效地布置。
此外,线性振动器通过磁体(永磁体)和线圈(电磁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而产生振动驱动力,但是由于在包括在振动器中的磁体的反复振动过程期间,电磁体和围绕电磁体的磁性材料之间的相互作用导致线性振动器的振动性能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方面通过有效地改进线性振动器中的部件的设置方式来提供一种更小的线性振动器。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线性振动器,该线性振动器能够通过将磁体构造成定子而防止在线性振动器的振动期间磁体与围绕磁体的磁性材料相互作用。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一种振动产生装置,该振动产生装置包括:外壳,包括内部空间;轴,沿着轴向穿过所述内部空间并安装在外壳中;轴承构件,在接触轴的同时沿着轴向振动;磁轭,安装在轴承构件上;线圈,安装在磁轭的外表面上;磁体,与通过线圈作用在磁轭上的电磁力相互作用,并被包括在所述内部空间中;至少一个弹性构件,连接在磁轭的沿着轴向的端部和外壳的沿着轴向的表面之间。
线圈可围绕磁轭的外表面缠绕。
磁体可安装在外壳的沿着轴向的表面上。
磁轭的沿着轴向的端部的内径可以大于磁体的外径。
轴承构件可包括沿着轴向彼此隔开的第一轴承构件和第二轴承构件,可在第一轴承构件和第二轴承构件之间设置有重量体。
轴承构件和重量体的外表面可沿着轴向平行地设置,磁轭可安装在轴承构件和重量体的外表面上,以沿着轴向突出到第一轴承构件和第二轴承构件的两端之外。
磁轭的沿着轴向的两个端部的内径可以大于磁体的外径。
所述振动产生装置还可包括:电源单元,将线圈连接到外部电源线。
电源单元可以是柔性印刷电路板。
柔性印刷电路板可包括结合到线圈的运动部分、结合到外壳的外表面的固定部分、以及连接运动部分和固定部分的连接部分。
外壳的沿着轴向的表面可设置有突出部分,所述突出部分沿着轴向突出,并使磁体安装在所述突出部分上。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振动产生装置,该振动产生装置包括:外壳,包括内部空间;轴,沿着轴向穿过所述内部空间并安装在外壳中;轴承构件,在接触轴的同时沿着轴向振动;磁轭,安装在轴承构件上;线圈,安装在磁轭的外表面上;多个磁体,与通过线圈作用在磁轭上的电磁力相互作用,并被包括在所述内部空间中;至少一个弹性构件,连接在磁轭的沿着轴向的端部和外壳的沿着轴向的表面之间,其中,所述多个磁体分别安装在壳体的内部空间的沿着轴向的两侧,所述多个磁体可沿着轴向彼此相反地被磁化。
附图说明
通过下面结合附图进行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方面、特点及其他优点将会被更加清楚地理解,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振动产生装置的组合截面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振动产生装置的局部剖开分解立体图;
图3A和图3B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振动产生装置的振动形式的参考视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振动产生装置的组合截面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振动产生装置的局部剖开分解立体图;
图6和图7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振动产生装置的组合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然而,本发明可以以多种不同的形式实施且不应该被解释为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以使本公开将是彻底的和完全的,并将本发明的范围完全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附图中,为了清楚起见,可夸大元件的形状和尺寸,且相同的标号将始终用于指示相同或相似的元件。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振动产生装置的组合截面图,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振动产生装置的局部剖开分解立体图,图3A和图3B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振动产生装置的振动形式的参考视图。
参照图1至图3B,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振动产生装置100可包括(例如)外壳110、磁体120、轴130、轴承构件140、磁轭150、线圈160、弹性构件180、以及用作电源单元的柔性印刷电路板190。此外,该构造仅仅是本发明的示例,因此,可从该构造中去除一些部件,或者其他部件可另外设置在该构造中。
首先,当限定用于方向的术语时,轴向(纵向方向)指的是竖直方向,即,当观察图1时从外壳110的一部分朝着外壳110的另一部分的方向或者从外壳110的另一部分朝着外壳110的一部分的方向,径向(宽度方向)指的是当观察图1时的侧向。
此外,圆周方向指的是基于纵向中心轴沿着预定构件的内周表面或外周表面的旋转方向。
同时,固定部件作为固定构件,其包括外壳110、磁体120以及轴130,而作为相对于固定部件振动的构件的振动部件可包括轴承构件140、磁轭150以及线圈160。弹性构件180和柔性印刷电路板190可连接固定部件和振动部件,并且是这样一种构件,该构件的一端固定且该构件的另一端振动。
外壳110具有内部空间,并形成振动产生装置100的外观。外壳110可被构造成包括壳体112和支架114,壳体112包括开口部分并具有内部空间,支架114与壳体112的开口部分结合,以遮蔽所述内部空间。
壳体112可由磁性材料形成,以在形成磁性闭合回路的同时防止向外部漏磁。然而,本发明的实施例不限于此,因此,壳体可由非磁性材料形成。
外壳110(具体地说,壳体112)可包括通孔113,通孔113沿着轴向延伸,且通孔113的宽度大于柔性印刷电路板190的运动部分193的宽度,使得运动部分193可自由地运动。
壳体112可通过钢片的烧制加工(例如,压力加工等)而形成,壳体112还可使用其他材料通过铸模方法而形成。
此外,外壳110的形成内部空间的内表面的两端可设置有安装部分112a和114a。安装部分112a和114a中的每个可形成为具有凹槽形状或孔形状。安装部分112a和114a分别安装并固定到轴130的两端。
此外,外壳110的形成内部空间的内表面的两端可设置有引导凹槽112b和114b。壳体112可设置有引导凹槽112b,弹性构件180的端部插入到引导凹槽112b中,支架114也可设置有引导凹槽114b,另一弹性构件180的端部插入到引导凹槽114b中。在对钢片实施烧制工艺或者对其他材料实施铸模工艺期间,壳体112的引导凹槽112b可简单地形成。
此外,外壳110的形成内部空间的内表面的两端中的至少一端可设置有突出部分112c和114c,突出部分112c和114c朝着所述内部空间突出,以允许磁体120插在突出部分112c和114c上。在壳体112或支架114的制造期间,突出部分112c和114c可通过压力加工或铸模加工而形成。
支架114可由金属形成,以牢固地固定到壳体112,且支架114可通过烧制加工、铸模等来制造。然而,本发明的实施例不限于此,因此,支架114可使用合成树脂通过注射成型来被制造。
在这种构造中,外壳110的形成内部空间的内表面以及包括磁轭150的振动部件这两者中的至少一个可包括阻尼器155,阻尼器155设置在所述内表面以及所述振动部件中的至少一个的两端。即,可设置冲击吸收构件,以对当振动部件在外壳110的内部空间中沿着轴向振动时振动部件接触所述内部空间的情况做准备。然而,磁体120可被包括在外壳110的沿着轴向的两个端面上,因此,磁体120可分别设置在外壳110的内部空间的两个端面上。磁体120通过与包括在振动部件中的线圈160的电磁相互作用而产生振动驱动力。
同时,每个磁体120具有圆柱形形状并包括轴孔,以使轴130可安装在磁体120的内周表面中。轴130可接触磁体120或者可不接触磁体120。
磁体120可安装在朝着外壳110中的内部空间突出的突出部分112c和114c上。
N极和S极可在每个磁体120的沿着轴向的一侧及其沿着轴向的另一侧被磁化。此外,分别安装在外壳110的内部空间的沿着轴向的两端上的磁体120可以以相反的方式被磁化。即,N极和S极沿着轴向被磁化的顺序可以不同。因此,即使磁体120分别安装在沿着振动部件的振动方向的两侧,也可使振动驱动力最大化。
振动产生装置100可包括磁轭150,磁体120设置在磁轭150的端部(沿着磁轭150的方向)。
在这种情况下,将简要地描述通过磁体120产生驱动力的机制。
首先,当给线圈160供电时,靠近线圈160的磁轭150变成电磁体,由于磁轭150和磁体120之间的电磁相互作用而产生驱动力。在这种情况下,给线圈160供应AC(交流)电,因此,通过线圈160和磁体120产生的驱动力,即,沿着轴向朝着一个部分施加的力以及沿着轴向朝着另一部分施加的力交替地产生。因此,包括磁轭150的振动部件可沿着轴向振动。
轴130可通过沿着轴向(即,图1的竖直方向)穿过外壳110的内部空间而竖直地安装在外壳110中。即,安装在外壳110中的安装部分112a和114a可安装到轴130的两端。
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线性振动器中,轴130可用于引导振动部件的振动。
轴承构件140可在轴承构件140接触轴130的外表面的状态下振动。即,轴承构件140可以可滑动地安装在轴130上。这里,轴承构件140可通过磁体120和线圈160之间的相互作用而沿着轴130在轴向(即,图1中的竖直方向)上运动。
轴承构件140分别安装在磁轭150的沿着轴向的大致中央部分的内周表面上,从而可保持磁轭150与轴130分隔开预定间隔的状态。轴承构件140可具有圆柱形形状。
轴承构件140的内周表面可具有圆形通孔,以沿着轴130的外周表面可滑动地运动。
磁轭150可安装在轴承构件140上。磁轭150包括通孔,以使轴承构件140可安装在该通孔中。即,磁轭150可安装在轴承构件140的外表面上。
磁轭150由磁性材料形成,因此,当给安装在磁轭150的外表面上的线圈160供电时,磁轭150可变成电磁体。
磁轭150在其沿着轴向的端部的内径可以大于磁体120的外径。因此,即使在沿着磁轭150和磁体120彼此重叠的方向产生振动的情况下,磁轭150可不接触磁体120。
在产生振动时,磁轭150用作重量体,因此,尽可能更大地安装磁轭150。因此,除了在振动部件振动时磁轭150与磁体120重叠的部分之外,磁轭150可被径向地安装为更厚。另外,轴承构件140的一部分(而不是使轴承构件140安装在磁轭150的内周表面上的安装孔151)也可沿着径向厚实,只要轴承构件140可不接触轴130即可。因此,磁轭150可沿着轴向具有阶梯形状。
线圈160可安装在磁轭150的外表面上。线圈160可在使用自粘合线单独地缠绕之后安装在磁轭150的外表面上。可选地,线圈160可安装在磁轭150的外表面上,以直接围绕磁轭150缠绕。当线圈160直接缠绕在磁轭150的外表面上时,缠绕凹槽可设置在磁轭150的外表面上。
同时,线圈160可连接到与外部电源线连接的电源单元,即,柔性印刷电路板190。然而,这仅仅是示例,因此,可使用其他电源单元。
多个弹性构件180的一端可分别固定到振动部件的两端,多个弹性构件180的另一端可分别固定到外壳110的内部空间的两端,以给振动部件提供额外的振动力。更详细地说,弹性构件180可固定到磁轭150的相应端部。
弹性构件180可沿着轴向形成弹性力。因此,每个弹性构件180可以是螺旋弹簧或板簧。然而,本发明的实施例不限于此,因此,可使用任何弹簧,只要弹性构件180可沿着轴向确保弹力即可。
弹性构件180可被设置为使得轴130可沿着轴向穿过弹性构件180的中央。这是为了防止在振动部件振动时,当沿着轴向产生振动时,沿着径向产生振动。
弹性构件180可被设置为使得弹性构件180的一端安装在外壳110的引导凹槽112b和114b中。另外,弹性构件180的另一端可安装在阶梯式固定部分153中,其中,阶梯式固定部分153形成在磁轭150的两端。
电源单元可允许通过将线圈160的引线连接到外部电源来施加电力。电源单元可以是柔性印刷电路板190。
柔性印刷电路板190可包括:运动部分193,连接到线圈160的引线并固定到振动部件(具体地说,磁轭150)的外表面;固定部分191,固定到外壳110(具体地说,壳体112)的外表面;连接部分195,连接固定部分191和运动部分193。外部电源可通过外部电源引线连接到固定部分191。运动部分193和线圈160的引线以及固定部分191和外部电源引线可通过各种连接方法(例如,焊接、粘结等)连接。
这里,形成在外壳110(具体地说,壳体112)中的通孔113的直径大于连接部分195的长度,使得壳体112可不接触连接部分195。
另外,通孔113沿着轴向设置,连接部分195也可沿着轴向设置。通孔113和连接部分195平行地设置,从而即使在振动部件振动的情况下,连接部分195也可不接触通孔113。
同时,运动部分193需要不接触壳体112的内周表面。
将参照图3A和图3B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振动产生装置100的振动形式。
参照图3A,振动产生装置100的振动部件可沿着轴向向下运动。即,相对于固定部分运动的振动部件可沿着轴向向下运动。
当振动部件沿着轴向向下运动时,在振动产生装置100中除了柔性印刷电路板190之外的其余构件不沿着径向运动,而仅仅沿着轴向运动或者保持其固定状态。
然而,柔性印刷电路板190的连接部分195沿着径向向外运动(在附图中向右运动)。然而,连接部分195的沿着径向向外的运动可位于沿着径向向外指向的引线199的内部,而非位于引线199的最外部分,由此连接部分195不接触另一构件。
接下来,参照图3B,振动产生装置100的振动部件可沿着轴向向上运动。即,相对于固定部分运动的振动部件可沿着轴向向上运动。
当振动部件沿着轴向向上运动时,在振动产生装置100中除了柔性印刷电路板190之外的其余构件不沿着径向运动,而仅仅沿着轴向运动或者保持其固定状态。
然而,柔性印刷电路板190的连接部分195可沿着径向向内运动(在附图中向左运动)。然而,连接部分195的沿着径向向内的运动可位于弹性构件180的外部,而非位于弹性构件180的最外部分,由此连接部分195不接触弹性构件180。然而,即使连接部分195接触弹性构件180,接触也可对应于表面接触。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振动产生装置的组合截面图,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振动产生装置的局部剖开分解立体图。
参照图4和图5,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振动产生装置200可被构造成包括例如外壳110、磁体120、轴130、轴承构件140、磁轭150、线圈160、重量体170、弹性构件180、以及用作电源单元的柔性印刷电路板190。此外,该构造仅仅是本发明的示例,因此,可从该构造中去除一些部件或者其他部件可另外设置在该构造中。
在该构造中,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振动产生装置200与参照图1至图3B描述的振动产生装置100的不同之处在于:还包括重量体170,并且轴承构件140被设置为一对轴承构件,其中,所述一对轴承构件彼此分开。因此,将主要描述不同的部件,其余部件可被参照图1至图3B描述的部件替代。
在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振动产生装置200中,轴承构件140包括第一轴承构件146和第二轴承构件147,第一轴承构件146和第二轴承构件147被设置为沿着轴向彼此隔开,重量体170可安装在第一轴承构件146和第二轴承构件147之间。
轴承构件140沿着轴向被分成第一轴承构件146和第二轴承构件147,从而更加精确地保持振动部件的轴向平行度。
此外,重量体170可安装在第一轴承构件146和第二轴承构件147之间。此外,第一轴承构件146、第二轴承构件147以及重量体170的外表面可沿着轴向平行地设置。
此外,磁轭150可安装在轴承构件140和重量体170的外表面上,以沿着轴向突出到第一轴承构件146和第二轴承构件147的两端之外。
此外,磁轭150的沿着轴向的两端的内径可以大于磁体120的外径。在这种情况下,磁轭150具有圆柱形形状,沿着轴向设置的安装孔151可使轴承构件140和重量体170安装在安装孔151中。
当通过线圈160和磁体120之间的电磁相互作用产生驱动力时,重量体170可允许连续振动。为此,重量体170可由具有高比重的材料形成。例如,重量体170可由非磁性材料(例如,诸如黄铜的铜基材料或钨材料)形成。
同时,在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振动产生装置200中,阻尼器155可安装在第一轴承构件146和第二轴承构件147的外侧。
图6和图7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振动产生装置的组合截面图。
参照图6,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振动产生装置300可包括例如外壳110、单个磁体120、轴130、轴承构件140、磁轭150、线圈160、弹性构件180、以及用作电源单元的柔性印刷电路板190。此外,该构造仅仅是本发明的示例,因此,可从该构造中去除一些部件或者其他部件可另外设置在该构造中。
在这种情况下,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振动产生装置300与参照图1至图3B描述的振动产生装置100的不同之处在于:磁体120仅安装在外壳110的形成内部空间的内表面的沿着轴向的一侧。因此,将主要描述不同的部件,其余部件可被参照图1至图3B描述的部件替代。
在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振动产生装置300中,磁体120可仅安装在外壳110的形成内部空间的内表面的沿着轴向的一侧。
因此,未安装磁体120的外壳110的形成内部空间的内表面的沿着轴向的另一侧可填充有磁轭150,磁轭150的体积尽可能大,以至不存在空的空间。这将改善振动性能。
根据图1至图3B的实施例的振动产生装置100沿着轴向具有基于所述内部空间的大致中央竖直对称的形状(除了电源单元之外)。然而,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振动产生装置300仅在外壳110的形成内部空间的内表面的沿着轴向的一侧包括磁体120,因此,振动产生装置300沿着轴向具有基于所述内部空间的大致中央竖直非对称的形状。
这样的形状可利于尺寸减小了的振动产生装置的制造。
参照图7,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振动产生装置400可包括例如外壳110、单个磁体120、轴130、轴承构件140、磁轭150、线圈160、重量体170、弹性构件180、以及用作电源单元的柔性印刷电路板190。此外,该构造仅仅是本发明的示例,因此,可从该构造中去除一些部件或者其他部件可另外设置在该构造中。
在这种情况下,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振动产生装置400与参照图4和图5描述的振动产生装置200的不同之处在于:磁体120仅安装在外壳110的形成内部空间的内表面的沿着轴向的一侧。因此,将主要描述不同的部件,其余部件可被参照图4和图5描述的部件替代。
在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振动产生装置400中,磁体120可仅安装在外壳110的形成内部空间的内表面的沿着轴向的一侧。
因此,未安装磁体120的外壳110的形成内部空间的内表面的沿着轴向的另一侧可填充有磁轭150,磁轭150的体积尽可能大,以至不存在空的空间。这将改善振动性能。
即,根据图4和图5的实施例的振动产生装置200沿着轴向具有基于所述内部空间的大致中央竖直对称的形状(除了电源单元之外)。然而,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振动产生装置400仅包括在外壳110的形成内部空间的内表面的沿着轴向的一侧的磁体120,因此,振动产生装置400沿着轴向具有基于所述内部空间的大致中央竖直非对称的形状。
这样的形状可利于尺寸减小了的振动产生装置的制造。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通过有效地改进线性振动器中的部件的设置方式,可提供更小的线性振动器。
此外,可提供这样一种线性振动器,该线性振动器通过将磁体构造成定子,能够防止在线性振动器的振动期间磁体与围绕磁体的磁性材料相互作用。
虽然已经结合实施例示出并描述了本发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清楚,在不脱离由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进行修改和变型。

Claims (12)

1.一种振动产生装置,包括:
外壳,包括内部空间;
轴,沿着轴向穿过所述内部空间并安装在外壳中;
轴承构件,在接触轴的同时沿着轴向振动;
磁轭,安装在轴承构件上;
线圈,安装在磁轭的外表面上;
磁体,与通过线圈作用在磁轭上的电磁力相互作用,并被包括在所述内部空间中;
至少一个弹性构件,连接在磁轭的沿着轴向的端部和外壳的沿着轴向的表面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产生装置,其中,线圈围绕磁轭的外表面缠绕。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产生装置,其中,磁体安装在外壳的沿着轴向的表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振动产生装置,其中,磁轭的沿着轴向的端部的内径大于磁体的外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产生装置,其中,轴承构件包括沿着轴向彼此隔开的第一轴承构件和第二轴承构件,
在第一轴承构件和第二轴承构件之间设置有重量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振动产生装置,其中,轴承构件和重量体的外表面沿着轴向平行地设置,
磁轭安装在轴承构件和重量体的外表面上,以沿着轴向突出到第一轴承构件和第二轴承构件的两端之外。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振动产生装置,其中,磁轭的沿着轴向的两个端部的内径大于磁体的外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产生装置,所述振动产生装置还包括:电源单元,将线圈连接到外部电源线。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振动产生装置,其中,电源单元是柔性印刷电路板。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振动产生装置,其中,柔性印刷电路板包括结合到线圈的运动部分、结合到外壳的外表面的固定部分、以及连接运动部分和固定部分的连接部分。
11.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振动产生装置,其中,外壳的沿着轴向的表面设置有突出部分,所述突出部分沿着轴向突出,并使磁体安装在所述突出部分上。
12.一种振动产生装置,包括:
外壳,包括内部空间;
轴,沿着轴向穿过所述内部空间并安装在外壳中;
轴承构件,在接触轴的同时沿着轴向振动;
磁轭,安装在轴承构件上;
线圈,安装在磁轭的外表面上;
多个磁体,与通过线圈作用在磁轭上的电磁力相互作用,并被包括在所述内部空间中;
至少一个弹性构件,连接在磁轭的沿着轴向的端部和外壳的沿着轴向的表面之间,
其中,所述多个磁体分别安装在壳体的内部空间的沿着轴向的两侧上,所述多个磁体沿着轴向以相反的方式被磁化。
CN201210477012.4A 2012-09-06 2012-11-21 振动产生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68379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20098830A KR101388868B1 (ko) 2012-09-06 2012-09-06 진동발생장치
KR10-2012-0098830 2012-09-0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683792A true CN103683792A (zh) 2014-03-26
CN103683792B CN103683792B (zh) 2017-03-01

Family

ID=501865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477012.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683792B (zh) 2012-09-06 2012-11-21 振动产生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941273B2 (zh)
KR (1) KR101388868B1 (zh)
CN (1) CN103683792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37778A (zh) * 2017-03-02 2019-10-15 阿尔卑斯阿尔派株式会社 振动产生装置及电子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580647B1 (ko) * 2014-04-25 2015-12-30 (주)파트론 선형 진동모터
CN106849587B (zh) * 2017-03-14 2022-04-05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线性振动马达及电子设备
KR101968481B1 (ko) * 2017-11-21 2019-04-15 (주)이미지스테크놀로지 충격식 진동 액츄에이터
GB2572349B (en) * 2018-03-27 2021-08-11 Perpetuum Ltd An electromechanical generator for converting mechanical vibration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GB2572350B (en) * 2018-03-27 2023-01-25 Hitachi Rail Ltd An electromechanical generator for converting mechanical vibration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JP7063691B2 (ja) * 2018-04-06 2022-05-09 フォスター電機株式会社 振動アクチュエータ
CN114337178A (zh) * 2018-08-28 2022-04-12 美蓓亚三美株式会社 振动致动器及电子设备
KR102177140B1 (ko) * 2019-01-18 2020-11-10 효성중공업 주식회사 액츄에이터
WO2020201817A1 (en) * 2019-04-05 2020-10-08 Genergo S.R.L. System for generating a linear movement
CN113841423A (zh) 2019-04-11 2021-12-24 大陆工程服务有限公司 用于汽车中高性能低音播放的刚性结构的振动致动器
WO2021000184A1 (zh) * 2019-06-30 2021-01-07 瑞声声学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振动电机
US20210013786A1 (en) * 2019-07-08 2021-01-14 West Virginia University High frequency resonant linear machines
US20210067023A1 (en) * 2019-08-30 2021-03-04 Apple Inc. Haptic actuator including shaft coupled field member and related methods
CN113572333B (zh) * 2020-04-28 2024-03-29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致动器
JP7410791B2 (ja) * 2020-04-28 2024-01-10 ニデックインスツルメンツ株式会社 アクチュエータ
CN215772886U (zh) * 2020-07-10 2022-02-08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振动马达及触觉器件
CN216356413U (zh) * 2020-07-10 2022-04-19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振动马达及触觉器件
JP2022049071A (ja) * 2020-09-16 2022-03-29 株式会社東芝 振動発電機
DE102020213768A1 (de) * 2020-11-02 2022-05-05 Continental Engineering Services Gmbh Aktuator zur Anregung von Schwingungen umfassend einen Antrieb mit verbesserter Dämpfung
CN112564541B (zh) * 2020-12-09 2021-09-28 上海大学 一种用于低频运动的电磁摩擦电混合式能量收集器
JP2022102876A (ja) * 2020-12-25 2022-07-07 日本電産株式会社 振動モータ、および、触覚デバイス
CN217388499U (zh) * 2021-05-06 2022-09-06 瑞声光电科技(常州)有限公司 线性振动电机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08863A (zh) * 2005-01-19 2006-07-26 松下电工株式会社 用于振动和旋转运动的线性致动器及使用它的电动牙刷
CN101554342A (zh) * 2009-01-05 2009-10-14 黄拔梓 电动牙刷驱动装置
KR100926186B1 (ko) * 2009-06-24 2009-11-10 김성준 진동 에너지를 이용한 모듈형 발전기 및 상기 모듈형 발전기를 이용한 발전방법
KR101025026B1 (ko) * 2008-09-12 2011-03-25 목포대학교산학협력단 교량용 비선형 진동발전기
WO2012002329A1 (ja) * 2010-06-30 2012-01-05 日本電産コパル株式会社 振動アクチュエータ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117489A (ja) 2001-10-10 2003-04-22 Citizen Electronics Co Ltd 軸方向駆動の振動体
JP2003220363A (ja) 2002-01-29 2003-08-05 Citizen Electronics Co Ltd 軸方向駆動の振動体
EP1450472B1 (en) * 2002-10-16 2006-12-06 Matsushita Refrigeration Company Linear motor and linear compressor using the same
DE10326996A1 (de) * 2003-06-12 2005-01-05 Robert Bosch Gmbh Entikopplungsvorrichtung für Elektromotoren und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Elektromotors
CN201388144Y (zh) * 2009-02-20 2010-01-20 瑞声声学科技(常州)有限公司 扁平线性振动电机
CN201708677U (zh) * 2009-10-19 2011-01-12 常州美欧电子有限公司 扁平线性振动电机
KR101152417B1 (ko) * 2010-01-29 2012-06-05 인창전자주식회사 진동 발생 장치
JP5342516B2 (ja) * 2010-06-30 2013-11-13 日本電産コパル株式会社 振動アクチュエータ
KR101821669B1 (ko) * 2011-10-19 2018-01-24 주식회사 이엠텍 선형 진동자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08863A (zh) * 2005-01-19 2006-07-26 松下电工株式会社 用于振动和旋转运动的线性致动器及使用它的电动牙刷
KR101025026B1 (ko) * 2008-09-12 2011-03-25 목포대학교산학협력단 교량용 비선형 진동발전기
CN101554342A (zh) * 2009-01-05 2009-10-14 黄拔梓 电动牙刷驱动装置
KR100926186B1 (ko) * 2009-06-24 2009-11-10 김성준 진동 에너지를 이용한 모듈형 발전기 및 상기 모듈형 발전기를 이용한 발전방법
WO2012002329A1 (ja) * 2010-06-30 2012-01-05 日本電産コパル株式会社 振動アクチュエータ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37778A (zh) * 2017-03-02 2019-10-15 阿尔卑斯阿尔派株式会社 振动产生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0337778B (zh) * 2017-03-02 2022-03-01 阿尔卑斯阿尔派株式会社 振动产生装置及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40032583A (ko) 2014-03-17
CN103683792B (zh) 2017-03-01
KR101388868B1 (ko) 2014-04-30
US20140062225A1 (en) 2014-03-06
US8941273B2 (en) 2015-01-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683792A (zh) 振动产生装置
CN104052229B (zh) 振动器以及包括该振动器的电子装置
US8937411B2 (en) Vibration generating device
US8957558B2 (en) Linear vibration generator
US8013480B2 (en) Linear vibration motor
CN106100276B (zh) 振动装置
CN104052228A (zh) 水平线性振动器
CN102315747B (zh) 水平线性振动器
US20120187780A1 (en)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vibrations
KR101157985B1 (ko) 리니어 진동모터
CN106300869B (zh) 一种同时具备x轴和z轴振动反馈的线性马达
US8536745B2 (en) Linear vibrator
CN103066788A (zh) 线性振动器以及线性振动器制造方法
CN208589892U (zh) 振动电机
CN102244452B (zh) 线性振动器
KR20100088290A (ko) 상하이동식 진동모터
CN102983703B (zh) 线性振动器
KR102066675B1 (ko) 진동 모터
CN204947868U (zh) 线性振动马达
KR20140032863A (ko) 진동발생장치
KR20150141798A (ko) 진동 발생 장치
KR102066662B1 (ko) 진동 모터
KR102037777B1 (ko) 진동 모터
KR20110123162A (ko) 선형 진동 발생장치
KR20120012346A (ko) 수평 선형 진동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0407

Address after: Samsung Gyeonggi Do Road South Korea Suwon Lingtong District 168 Street fan Mei Tan Dong two layer 38

Applicant after: Molus Corporation

Address before: Gyeonggi Do Korea Suwon

Applicant before: Samsung Electro-Mechanics Co., 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301

Termination date: 2017112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