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066788A - 线性振动器以及线性振动器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线性振动器以及线性振动器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066788A
CN103066788A CN2012100228184A CN201210022818A CN103066788A CN 103066788 A CN103066788 A CN 103066788A CN 2012100228184 A CN2012100228184 A CN 2012100228184A CN 201210022818 A CN201210022818 A CN 201210022818A CN 103066788 A CN103066788 A CN 10306678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d
sidewall sections
elastic component
projection
c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02281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066788B (zh
Inventor
洪正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olus Corporation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Electro Mecha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Electro Mecha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Electro Mechanic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0667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6678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06678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6678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33/00Motors with reciprocating, oscillating or vibrating magnet, armature or coil system
    • H02K33/18Motors with reciprocating, oscillating or vibrating magnet, armature or coil system with coil systems moving upon intermittent or reversed energisation thereof by interaction with a fixed field system, e.g. permanent magnet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33/00Motors with reciprocating, oscillating or vibrating magnet, armature or coil system
    • H02K33/02Motors with reciprocating, oscillating or vibrating magnet, armature or coil system with armatures moved one way by energisation of a single coil system and returned by mechanical force, e.g. by spring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00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14Casings; Enclosures; Support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9/00Metal working
    • Y10T29/49Method of mechanical manufacture
    • Y10T29/49826Assembling or joining
    • Y10T29/49863Assembling or joining with prestressing of par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Apparatuses For Generation Of Mechanical Vibrations (AREA)
  • Reciprocating, Oscillating Or Vibrating Mo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线性振动器以及线性振动器制造方法,所述线性振动器包括:罩,包括形成罩的侧壁的圆筒形侧壁部分以及结合到所述圆筒形侧壁部分的一端的盖;弹性构件,包括至少一个连接突起并连接到所述罩,同时所述连接突起位于所述圆筒形侧壁部分和所述盖之间。

Description

线性振动器以及线性振动器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线性振动器以及线性振动器制造方法,更具体地讲,涉及一种使得其部件的制造和结合容易的线性振动器以及线性振动器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近来,触摸屏类型的个人便携式电子装置得到了广泛的使用。这些触摸屏类型的终端通常包括产生振动以作为触摸反馈的振动机构。
利用产生电磁力的原理将电能转化为机械振动的振动电机被安装在个人便携式电子装置中,以用于提供触摸反馈或用于通过将振动传递给用户来无声地通知用户接听电话。
根据相关的技术,主要使用这样的振动电机:该振动电机使用通过产生旋转力以使具有不平衡的重块的旋转部分旋转来获得机械振动的方案。
然而,在如上所述利用旋转力的振动电机的情况下,由于会在电刷和换向器之间产生机械摩擦,因此会产生电火花,会产生异物,会使得电机的寿命缩短。
此外,由于旋转惯性的原因,在将电压施加到电机时达到目标振动量需要时间,因此在实现适于触摸反馈的振动方面可能会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主要使用线性振动器,而不是使用利用旋转力的振动电机。
线性振动器使用通过允许被安装于线性振动器中的弹性构件以及悬挂在弹性构件上的质量体以共振频率振动来周期性地产生振动的方案,而不是利用电机的旋转原理。
通常,线性振动器配置有固定部分和振动部分。更具体地讲,固定部分被设置在罩的内部,振动部分被设置成通过弹性构件在罩的内部振动。
然而,根据相关的技术,弹性构件可被焊接至罩的内表面从而连接到罩上。因此,为了装配线性振动器,弹性构件应当首先连接至罩,然后振动部分应当连接至弹性构件。结果,工艺复杂并且难以实现自动化。此外,在焊接过程中会产生异物并且这些异物会留在罩中,从而在罩中导致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一种线性振动器以及使制造容易的线性振动器制造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线性振动器以及使制造自动化的线性振动器制造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这样一种线性振动器以及线性自动器制造方法,该线性振动器能够防止在其制造过程中在其中产生异物。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一种线性振动器,该线性振动器包括:罩,包括形成罩的侧壁的圆筒形侧壁部分以及结合到所述侧壁部分的一端的盖;弹性构件,包括至少一个连接突起并连接到所述罩,同时所述连接突起插入于所述侧壁部分和所述盖之间。
所述侧壁部分可包括形成在其一端的至少一个连接凹槽,其中所述连接突起被插入到所述连接凹槽中。
所述侧壁部分可包括从其一端突出的至少一个安装突起,所述盖可包括沿着盖的外周边缘形成的至少一个安装凹槽,所述侧壁部分和所述盖可互相结合,同时所述安装突起被插入到所述安装凹槽内。
所述盖可包括沿着直径方向从盖的外周边缘突出的至少一个结合突起,所述侧壁部分可包括在其一端形成的至少一个结合凹槽,其中,所述结合突起被安装于所述结合凹槽内。
所述弹性构件可连接到所述罩,以使得所述弹性构件的连接突起暴露到罩的外部。
所述盖可包括沿着盖的外周边缘形成的至少一个暴露凹槽,所述连接突起可通过所述暴露凹槽被暴露到外部。
通过焊接被暴露到所述罩的外部的所述连接突起可将所述弹性构件接合到所述罩。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线性振动器制造方法,该方法包括:制备形成侧壁的圆筒形侧壁部分、结合到侧壁部分的一端的盖以及包括至少一个连接突起的弹性构件;通过将所述连接突起安装到所述侧壁部分的一端而将弹性构件结合到所述侧壁部分;将所述盖结合到所述侧壁部分的所述一端。
所述结合弹性构件的步骤可包括将所述连接突起安装到形成在所述侧壁部分的一端中的至少一个连接凹槽内。
所述结合盖的步骤可包括将从所述侧壁部分的一端突出的至少一个安装突起安装到沿着所述盖的外周边缘形成的至少一个安装凹槽内。
所述结合盖的步骤可包括将沿着直径方向从所述盖的外周边缘突出的至少一个结合突起安装到在所述侧壁部分的一端形成的至少一个结合凹槽内。
所述结合弹性构件的步骤可包括将所述弹性构件连接到所述侧壁部分以使得所述弹性构件的连接突起被暴露到所述侧壁部分的外部。
所述制造方法还可包括:在结合所述盖的步骤之后,将暴露到外部的所述连接突起、所述侧壁部分和所述盖互相焊接以将它们接合在一起。
制备所述盖的步骤可包括形成磁场部分连接于其内部的盖,所述磁场部分产生磁力。
制备所述弹性构件的步骤可包括形成振动部分连接于其中央部分的弹性构件,所述振动部分包括线圈和质量体。
所述制造方法还可包括:在结合所述盖之后,将托架结合到所述侧壁部分的另一端;将所述弹性构件、所述侧壁部分、所述盖和所述托架互相焊接以将它们接合在一起。
附图说明
通过下面结合附图进行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方面、特点和其它优点将会被更加清楚地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线性振动器的示意性分解透视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线性振动器的示意性的局部剖开的透视图;
图3是沿着图2的线A-A’截取的示意性截面图;
图4A至图4D是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线性振动器的制造方法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详细描述本发明之前,应当说明的是:在下面将要描述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术语或词语不应当被局限地理解为具有通常含义或字典含义。应当基于发明人为了以最佳的方式描述其发明从而发明人能够合适地限定术语的原则,与本发明的技术思想相一致地解释这些术语或词语。在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和附图中示出的结构仅是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因此,如果本发明的修改和变型落入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的范围内,则本发明意在覆盖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
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在附图中,相同的标号将始终用于指示相同或相似的元件。此外,为了不使本发明的主题不必要地模糊,将取消对公知功能或构造的详细描述。在附图中,可夸大、省略或示意性地示出一些元件的形状和尺寸。而且,每个元件的尺寸不完全反映实际尺寸。
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线性振动器的示意性分解透视图;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线性振动器的示意性的局部剖开的透视图;图3是沿着图2的线A-A’截取的示意性截面图。
参照图1至图4,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线性振动器100可包括壳体10、磁场部分30、振动部分20和弹性构件21。
壳体10可包括具有预定尺寸的内部空间的罩11以及连接到罩11的敞开的表面以封闭所述内部空间的托架19。
罩11和托架19可用于从外部保护线性振动器100,罩11和托架19通常可由金属材料形成。
罩11可结合到托架19以形成线性振动器100的整个外观和内部空间。
在下文中将参照图4A至图4D提供描述,图4A至图4D是根据本实施例的盖12和侧壁部分13的分解透视图。
根据本实施例的罩11可包括盖12和侧壁部分13。
盖12可连接到侧壁部分13的一端以与侧壁部分13一起形成内部空间。因此,盖12可具有与侧壁部分13的外周形状对应的盘形。
此外,如图4C中所示,根据本实施例的盖12可具有形成在其外周边缘上的至少一个结合突起12a。在将盖12和侧壁部分13结合时,该结合突起12a可与将在下面描述的侧壁部分13的结合凹槽13b接合。因此,结合突起12a的形状可对应于结合凹槽13b的形状。
更具体地讲,结合突起12a可从盖的外周边缘突出结合凹槽13b的厚度(即,侧壁部分13的厚度)那么多,并且结合突起12a突出的长度与结合凹槽13b的长度对应。
此外,结合突起12a之间的空间可形成为安装凹槽12b和暴露凹槽12c。
将在下面描述的侧壁部分13的安装突起13a可被插入和安装于安装凹槽12b内。因此,当盖12结合到侧壁部分13时,安装凹槽12b形成在与安装突起13a的位置对应的位置。
当将在下面描述的弹性构件21被结合到壳体11时,设置暴露凹槽12c,以将弹性构件21的连接突起21a暴露到外部。因此,在与连接突起21a的位置对应的位置形成暴露凹槽12c。
本实施例以示例的方式描述了安装凹槽12b和暴露凹槽12c具有相同尺寸和形状的情况。根据上述构造,盖12可容易地结合到侧壁部分13,而不必在意方向。
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即,安装凹槽12b和暴露凹槽12c的形状可根据需要而不同。
此外,虽然本实施例以示例的方式描述了安装凹槽12b和暴露凹槽12c交替地布置的情况,但是安装凹槽12b和暴露凹槽12c不限于按照上述形式布置,而是可根据需要以各种形式布置。
侧壁部分13具有端部敞开且内部中空的圆筒形状,并形成罩11的侧部。
侧壁部分13可使盖12连接到侧壁部分13的一端,而使托架19连接到侧壁部分13的另一端。
此外,侧壁部分13在一端可具有台阶,以使侧壁部分13连接到将在下面描述的盖12和弹性构件21。
更具体地讲,在侧壁部分13的一端形成的台阶可包括结合凹槽13b、连接凹槽13c和安装突起13a。
上面描述的盖12的结合突起12a可被安装到结合凹槽13b内,同时与之接合。因此,结合凹槽13b的形状可与盖12的结合突起12a的形状对应。即,结合凹槽13b可具有与结合突起12a的长度和厚度对应的宽度和深度。
安装突起13a可从结合凹槽13b突出盖12的结合突起12a的厚度那么多。因此,由于安装突起13a,结合凹槽13b可形成为具有凹槽形状。
该安装突起13a可被安装到盖12的安装凹槽12b内并接合于此。因此,安装突起13a的形状可对应于安装凹槽12b的形状。即,安装突起13a可具有与安装凹槽12b的宽度对应的长度,并具有与安装凹槽12b的深度(即,结合突起的突出距离)对应的厚度。
弹性构件21的连接突起21a可被安装到连接凹槽13c内同时与之接合。因此,连接凹槽13c的形状可与连接突起21a的形状对应。因此,连接凹槽13c可具有与连接突起21a的厚度和长度对应的深度和宽度。
与根据相关技术以整体形状形成的罩不同,在如上所述构造的本实施例的罩11中,侧壁部分13和盖12分别制造,然后彼此结合以形成单个组件。
这样容易将弹性构件21连接到罩11,这将在下面提供的对弹性构件21的描述中进行详细描述。
同时,壳体可具有设置于其中的至少一个或多个缓冲件42和43(见图3)。缓冲件42和43可由具有弹性的材料形成,以防止由于下面将描述的振动部分20的线性运动而接触壳体。
缓冲件42和43可防止由于振动部分20的过度振动而导致的振动部分20与罩11或托架19之间的接触而产生的触碰噪声或磨损。此外,当外部冲击被施加到线性振动器100时,缓冲件42和43可吸收外部冲击以延长线性振动器100的寿命。
根据本实施例,可包括第一缓冲件42和第二缓冲件43。
第一缓冲件42可附着到罩11的内表面以防止由于罩11和其它组件(例如弹性构件21等)之间的接触而产生摩擦或磨损。
第二缓冲器43可连接到托架19的内表面,以防止在振动部分20振动时由于振动部分20和托架19之间的接触而产生摩擦或磨损。
这些缓冲件42和43可具有环形形状并可将磁体31和32容纳于其中。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
缓冲件42和43可由能够吸收冲击的各种材料(例如,橡胶、软木、聚丙烯等)形成。
磁场部分30可包括磁体31和32以及板33。
磁体31和32可被设置在由罩11和托架19形成的内部空间的中部,并可包括第一磁体31和第二磁体32。
第一磁体31可连接到罩11的内表面并与罩11的内表面接触,第二磁体32可连接到托架19的内表面并与托架19的内表面接触。
第一磁体31和第二磁体32可以是圆柱形永磁体,该圆柱形永磁体通过在竖直方向上将上部和下部磁化为不同的磁极以产生磁场来产生具有预定强度的磁力。
第一磁体31和第二磁体32可通过粘合剂分别被固定至罩11和托架19。
此外,第一磁体31和第二磁体32可彼此隔开,同时被设置成使得其具有相同极性的部分互相面对以产生磁力。
由于第一磁体31和第二磁体32被设置成具有相同极性的部分互相面对,所以在第一磁体31和第二磁体32之间存在的磁力线沿着径向向外的方向扩散,从而可增加磁效率。
如上所述,在根据本实施例的磁场部分30中,由于磁力集中在第一磁体31和第二磁体32之间,在相同体积消耗等量电流的情况下,与单一磁体相比可实现更大量的电磁力,从而可获得大量的振动。
同时,磁体31和32不限于被构造为第一磁体31和第二磁体32,而是还可被构造为至少两个或更多个,只要其具有相同极性的部分可互相面对即可。
此外,可将板33插在第一磁体31和第二磁体32之间,以使由磁体31和32形成的磁场流平滑。因此,板33可由磁性材料形成。
此外,可在板33的外周表面和线圈24之间施加磁性流体44。
磁性流体44可被设置于在磁体31和32或板33与线圈24之间的间隙中,以使振动部分20的竖直运动平滑。
磁性流体44可用于防止将在下面描述的振动部分20的异常振动。即,磁性流体44可在由于外部冲击导致振动部分20水平运动的情况下抑制水平振动、使振动部分20线性地振动,并防止残留振动。
此外,磁性流体44可填充磁体31和32的外表面和线圈24的中空部分的内表面之间的空隙,从而使得振动部分20平滑地振动和滑动。
振动部分20(为被设置成通过将在下面描述的弹性构件竖直地振动的构件)可包括线圈24、支架22和质量体23。
线圈24可被设置为面对第一磁体31和第二磁体32,第一磁体31和第二磁体32可部分地插入于由线圈24形成的空间中。
当根据预定频率将电流施加到线圈24时,可在线圈24周围感应出磁场。当通过线圈24产生磁力时,磁力与由磁体31和32形成的磁场相干涉,从而振动部分30竖直地振动。
这里,当利用振动部分20的自然频率产生电磁力时,在振动部分20中产生共振,从而可得到最大量的振动。此外,振动部分20的自然频率可由振动部分20的质量以及弹性构件21的弹性模量确定。
同时,印刷电路板41(例如,柔性基底)可结合到线圈24的下表面,以将电流提供给线圈24。
该线圈24可结合到将在下面描述的支架22的中空的内表面。
支架22可固定地支撑结合到线圈24的外周表面上的质量体23。为此,支架22可具有圆筒形形状,该圆筒形形状具有敞开的上部和下部以及中空的内部。
更具体地讲,支架22可包括:圆筒形竖直部分222,接触线圈24的一个表面和质量体23的一个表面;水平部分224,沿着径向向外的方向从竖直部分222的端部延伸,以支撑质量体23的另一表面。
竖直部分222可具有接触质量体23以固定地支撑质量体23的外周表面以及固定地支撑线圈24的内周表面。
支架22可由铁制成。这样做是为了通过使用与弹性构件21的材料相同的材料形成支架而容易且牢固地将支架22和弹性构件21结合。然而,支架22和弹性构件21不限于由铁制成,而是可以由任何材料制成,只要支架22和弹性构件21可容易地且牢固地相互结合即可。
质量体23可以是结合到支架22的竖直部分222的外表面的振动体,以与支架22一起竖直地振动。质量体23可具有比侧壁部分13的内径小的外径,以在与壳体10不接触的情况下在壳体10内竖直地振动。
因此,可在侧壁部分13的内周表面和质量体23的外周表面之间形成具有预定尺寸的间隙。
该质量体23可由不受由第一磁体31和第二磁体32产生的磁力影响的非磁性材料或顺磁性材料形成。
因此,质量体23可由比铁的比重重的材料(例如,钨)形成。这样是为了在相同的体积内增加振动部分20的质量,以控制共振频率,从而显著地增加振动量。
然而,质量体23的材料不限于钨,而是根据设计者的意图可以是各种材料。
弹性构件21可结合到支架22和罩11,以将弹力提供到振动部分20上。为此,根据本实施例的弹性构件21可形成为具有盘旋形状的片簧。
弹性构件21可将振动部分10连接到其中部。此外,弹性构件21可使罩11连接到其外侧,即,弹性构件21的外周边缘。
为此,根据本实施例的弹性构件21可包括连接突起21a,并可按照连接突起21a插在侧壁部分13和盖12之间的方式连接到罩11。
更具体地讲,根据本实施例的弹性构件21可包括沿着直径方向从其外周边缘突出的至少一个连接突起21a,并可结合到罩11,同时弹性构件21的连接突起21a被安装到罩11的连接凹槽13c内。
因此,连接突起21a的数量和形状可与连接凹槽13c的数量和形状对应。
同时,虽然本实施例以示例的形式描述了弹性构件21形成为具有盘旋形状的片簧的情况,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即,弹性构件21可以是能够连接到罩11以将弹力提供到振动部分20的任何构件。
在如上所述的构造的根据本实施例的线性振动器100中,罩11可包括分开制造的侧壁部分13和盖12,可通过将弹性构件21的连接突起21a安装在侧壁部分13和盖12之间(即,连接凹槽内)而将弹性构件21连接到罩11。
因此,在将罩11和弹性构件21互相机械结合之后,可通过在罩11的外部焊接而将罩11和弹性构件21互相结合。
在下文中,将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线性振动器的制造方法。
图4A至图4D是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线性振动器的制造方法的透视图。
参照图4A至图4D,如图4A所示,制备侧壁部分13和弹性构件21。在此,虽然在图4A中未示出,但是振动部分20(见图3)可先连接到弹性构件21的中央部分。即,在该操作中,制备振动部分连接到其上的弹性构件21和侧壁部分13。
然后,如图4B所示,弹性构件21结合到侧壁部分13。在该操作中,弹性构件结合到侧壁部分13,同时弹性构件21的连接突起21a被安装到侧壁部分13的连接凹槽13c内。
接着,如图4C所示,制备盖12。在此,虽然在图4C中未示出,但是磁场部分可先连接到盖12的内表面的中央部分。即,在本操作中,可制备磁场部分连接到其上的盖12。
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即,在下面将描述的结合托架19的操作中,磁场部分可连接到托架19,然后可被设置在罩11内。
之后,如图4D所示,盖12结合到侧壁部分13。在该操作中,盖12结合到侧壁部分13,同时盖12的结合突起12a被插入到侧壁部分13的结合凹槽13b内。此时,盖12和侧壁部分13互相结合,同时侧壁部分13的安装突起13a被插入到盖12的安装凹槽12b内。
接着,通过焊接将侧壁部分13、盖12和弹性构件21牢固地互相接合。当盖12通过上述工艺结合到侧壁部分13时,弹性构件21的连接突起21a通过暴露凹槽12c暴露到外部。
因此,侧壁部分13、盖12和弹性构件21可容易地互相焊接。
可通过激光焊接执行焊接工艺。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即,可使用粘合剂执行将侧壁部分13、盖12和弹性构件21的互相接合。此外,当罩11或弹性构件12由树脂材料制成时,也可使用超声波熔接。
此外,可沿着侧壁部分13、盖12和弹性构件21之间的接触表面执行焊接工艺。更具体地讲,可主要在安装凹槽12b、安装突起13a、连接凹槽13c和连接突起21a上执行焊接工艺。因此,可将侧壁部分13、盖12和弹性构件21牢固地互相接合。
然后,将托架19结合到侧壁部分13的另一端,并对侧壁部分13和托架19进行焊接。这里,如上所述,可使用其上先连接磁场部分的托架。
同时,本实施例不限于上述制造方法,并且可进行各种修改。例如,将第一磁体31和第二磁体32分别先连接到托架19和盖12,然后依次执行上述操作。
此外,可将弹性构件21和盖12机械地装配到侧壁13的一个表面,可将托架19机械地装配到侧壁部分13的另一表面,然后可一次对侧壁部分13的两端进行焊接。
在这种情况下,由于焊接工艺仅执行一次,因此可减少制造时间。
如上所述,利用根据如上所述的本实施例的线性振动器和该线性振动器的制造方法,可仅利用将罩11、托架19和弹性构件21互相结合并将它们焊接的工艺制造线性振动器100。
即,在磁场部分30先连接到盖12或托架19而振动部分20先连接到弹性构件21的情况下,可仅利用将弹性构件21和盖12结合到侧壁13的一个表面的步骤以及将托架19结合到侧壁部分13的另一表面的步骤制造线性振动器100。
因此,将显著简化制造工艺,从而可实现制造工艺的自动化并可减少制造工艺所需的工人的数量。
此外,根据相关技术,主要使用将弹性构件21插入到罩11内并在罩11中将弹性构件21和罩11互相焊接的方法。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在焊接工艺期间产生的异物留在罩11中,所以在线性振动器100中出现缺陷。
然而,根据本实施例,在将罩11和弹性构件21互相机械地结合之后,可通过在罩11的外部进行焊接而将罩11和弹性构件21互相接合。因此,可防止在焊接工艺期间异物进入罩11内的现象出现。
此外,由于托架19、罩11和弹性构件21可在线性振动器100的所有组件被互相机械地结合之后一次焊接到彼此,所以与根据相关技术(其中,先焊接弹性构件然后焊接罩和托架)的线性振动器相比,制造工艺会容易。
同时,上述根据本发明的线性振动器及其制造方法不限于上述实施例,而是可进行各种修改。
例如,虽然上述实施例描述了在弹性构件中形成四个连接突起的情况,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即,连接突起的数量、形状和位置可改变。
此外,虽然上述实施例以示例的方式描述了线性振动器,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而是可被变化地应用于使质量体振动的弹性构件连接到罩的任何装置中。
虽然已经结合实施例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但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清楚的是,在不脱离由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进行变型和修改。
本申请要求于2011年10月18日提交到韩国知识产权局的第10-2011-0106316号韩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该申请公开的内容通过引用被包含于此。

Claims (16)

1.一种线性振动器,包括:
罩,包括形成罩的侧壁的圆筒形侧壁部分以及结合到所述侧壁部分的一端的盖;
弹性构件,包括至少一个连接突起并连接到所述罩,同时所述连接突起插入于所述侧壁部分和所述盖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性振动器,其中,所述侧壁部分包括形成在其一端的至少一个连接凹槽,所述连接突起被插入到所述连接凹槽中。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性振动器,其中,所述侧壁部分包括从其一端突出的至少一个安装突起,
所述盖包括沿着盖的外周边缘形成的至少一个安装凹槽,
所述侧壁部分和所述盖互相结合,同时所述安装突起被插入到所述安装凹槽内。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性振动器,其中,所述盖包括沿着直径方向从盖的外周边缘突出的至少一个结合突起,
所述侧壁部分包括在其一端形成的至少一个结合凹槽,所述结合突起被安装于所述结合凹槽内。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性振动器,其中,所述弹性构件连接到所述罩,以使得所述弹性构件的连接突起暴露到罩的外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线性振动器,其中,所述盖包括沿着盖的外周边缘形成的至少一个暴露凹槽,
所述连接突起通过所述暴露凹槽被暴露到外部。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线性振动器,其中,通过焊接被暴露到所述罩的外部的所述连接突起将所述弹性构件接合到所述罩。
8.一种线性振动器制造方法,该方法包括:
制备形成侧壁的圆筒形侧壁部分、结合到侧壁部分的一端的盖以及包括至少一个连接突起的弹性构件;
通过将所述连接突起安装到所述侧壁部分的一端而将弹性构件结合到所述侧壁部分;
将所述盖结合到所述侧壁部分的所述一端。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结合弹性构件的步骤包括将所述连接突起安装到形成在所述侧壁部分的一端中的至少一个连接凹槽内。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结合盖的步骤包括将从所述侧壁部分的一端突出的至少一个安装突起安装到沿着所述盖的外周边缘形成的至少一个安装凹槽内。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结合盖的步骤包括将沿着直径方向从所述盖的外周边缘突出的至少一个结合突起安装到在所述侧壁部分的一端形成的至少一个结合凹槽内。
12.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结合弹性构件的步骤包括将所述弹性构件连接到所述侧壁部分以使得所述弹性构件的连接突起被暴露到所述侧壁部分的外部。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制造方法,所述制造方法还包括:在结合所述盖的步骤之后,将暴露到外部的所述连接突起、所述侧壁部分和所述盖互相焊接以将它们接合在一起。
14.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制备所述盖的步骤包括形成磁场部分连接于其内部的盖,所述磁场部分产生磁力。
15.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制备所述弹性构件的步骤包括形成振动部分连接于其中央部分的弹性构件,所述振动部分包括线圈和质量体。
16.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造方法,所述制造方法还包括:在结合所述盖之后,将托架结合到所述侧壁部分的另一端;将所述弹性构件、所述侧壁部分、所述盖和所述托架互相焊接以将它们接合在一起。
CN201210022818.4A 2011-10-18 2012-01-10 线性振动器以及线性振动器制造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06678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10106316A KR101320133B1 (ko) 2011-10-18 2011-10-18 선형 진동자 및 그 제조 방법
KR10-2011-0106316 2011-10-1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66788A true CN103066788A (zh) 2013-04-24
CN103066788B CN103066788B (zh) 2016-01-20

Family

ID=480855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022818.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066788B (zh) 2011-10-18 2012-01-10 线性振动器以及线性振动器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941272B2 (zh)
KR (1) KR101320133B1 (zh)
CN (1) CN103066788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65183A (zh) * 2018-04-11 2019-10-22 Mplus株式会社 线性振动电机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50091700A (ko) * 2014-02-03 2015-08-12 (주)파트론 선형 진동모터
CN105823996B (zh) * 2015-01-08 2018-11-02 西门子(深圳)磁共振有限公司 用于超导磁体的热辐射屏、超导磁体和磁共振成像设备
JP6395624B2 (ja) * 2015-01-30 2018-09-26 日本電産サンキョー株式会社 リニアアクチュエータ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リニアアクチュエータ
JP2017017921A (ja) * 2015-07-03 2017-01-19 日本電産セイミツ株式会社 振動モータおよび移動体通信装置
US10389219B2 (en) * 2016-07-01 2019-08-20 Jahwa Electronics Co., Ltd. Vibration actuator
CN106849587B (zh) * 2017-03-14 2022-04-05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线性振动马达及电子设备
KR102020603B1 (ko) 2018-07-11 2019-09-11 주식회사 엠플러스 탄성부재 구조체 및 이를 적용한 선형 진동모터
KR102016669B1 (ko) * 2018-08-31 2019-08-30 주식회사 엠플러스 사운드 진동 액츄에이터
JP7386062B2 (ja) * 2019-05-13 2023-11-24 アルプスアルパイン株式会社 振動発生装置
US11563364B2 (en) * 2019-09-05 2023-01-24 Foxconn (Kunshan) Computer Connector Co., Ltd. Shaftless linear resonant actuator with interface between magnets and masses having blind holes for glue
CN114788305A (zh) * 2019-12-11 2022-07-22 络菲尔特有限责任公司 具有活动线圈和活动磁体的线性振动致动器
JP7410791B2 (ja) * 2020-04-28 2024-01-10 ニデックインスツルメンツ株式会社 アクチュエータ
CN216356413U (zh) * 2020-07-10 2022-04-19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振动马达及触觉器件
CN214314994U (zh) * 2020-12-18 2021-09-28 瑞声光电科技(常州)有限公司 振动马达
CN214314997U (zh) * 2020-12-25 2021-09-28 瑞声光电科技(常州)有限公司 振动马达
CN214626753U (zh) * 2021-03-26 2021-11-05 瑞声光电科技(常州)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线性振动马达
CN215186386U (zh) * 2021-04-29 2021-12-14 瑞声光电科技(常州)有限公司 线性振动电机
US11831215B2 (en) * 2021-05-06 2023-11-28 Aac Microtech (Changzhou) Co., Ltd. Linear vibration motor
CN217720995U (zh) * 2022-01-25 2022-11-01 瑞声光电科技(常州)有限公司 振动电机
US11716003B1 (en) * 2022-03-08 2023-08-01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s Represented By The Secretary Of The Navy Electromagnetic arrays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207672A1 (en) * 2006-02-28 2007-09-06 Sanyo Seimitsu Co., Ltd. Reciprocal vibration generator
JP2011011138A (ja) * 2009-07-01 2011-01-20 Namiki Precision Jewel Co Ltd 振動アクチュエータの構造
KR101046003B1 (ko) * 2010-11-17 2011-07-04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선형 진동자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361174A (ja) * 2001-06-11 2002-12-17 Namiki Precision Jewel Co Ltd 振動アクチュエータ装置
JP2005244743A (ja) * 2004-02-27 2005-09-08 Namiki Precision Jewel Co Ltd 多機能型振動アクチュエータ並びに携帯用通信機器
KR100836776B1 (ko) * 2005-12-02 2008-06-10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렌즈 구동 모터용 탄성부재 및 렌즈 구동용 모터
KR100904743B1 (ko) 2007-06-07 2009-06-26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선형 진동 발생장치
KR101580688B1 (ko) * 2008-11-24 2015-12-2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휴대용 단말기의 진동 모터
KR20100117896A (ko) 2009-04-27 2010-11-04 김종대 리니어 진동모터 구조 및 그 조립방법
KR101117259B1 (ko) * 2010-04-06 2012-03-16 크레신 주식회사 진동 발생 장치
KR101091423B1 (ko) * 2010-06-22 2011-12-07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선형 진동기
KR101146371B1 (ko) * 2010-07-12 2012-05-17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진동 모터
KR101188055B1 (ko) * 2011-01-25 2012-10-05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진동발생장치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207672A1 (en) * 2006-02-28 2007-09-06 Sanyo Seimitsu Co., Ltd. Reciprocal vibration generator
JP2011011138A (ja) * 2009-07-01 2011-01-20 Namiki Precision Jewel Co Ltd 振動アクチュエータの構造
KR101046003B1 (ko) * 2010-11-17 2011-07-04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선형 진동자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65183A (zh) * 2018-04-11 2019-10-22 Mplus株式会社 线性振动电机
CN110365183B (zh) * 2018-04-11 2021-06-29 Mplus株式会社 线性振动电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30042170A (ko) 2013-04-26
US20130093266A1 (en) 2013-04-18
CN103066788B (zh) 2016-01-20
US8941272B2 (en) 2015-01-27
KR101320133B1 (ko) 2013-10-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66788B (zh) 线性振动器以及线性振动器制造方法
CN102780376B (zh) 线性振动器
CN101944818B (zh) 线性振动器
US9071121B2 (en) Linear vibrator
CN102315747B (zh) 水平线性振动器
CN102055297B (zh) 线性振动器
KR101860775B1 (ko) 선형 진동자
CN101964578B (zh) 线性振动电机
CN101969259B (zh) 线性振动器
KR101354744B1 (ko) 선형진동장치
US8957558B2 (en) Linear vibration generator
CN102035341B (zh) 振动电机
CN104052229A (zh) 振动器以及包括该振动器的电子装置
CN103683792A (zh) 振动产生装置
CN103683791A (zh) 线性振动器
KR20150053106A (ko) 선형 진동 발생장치
KR101133422B1 (ko) 선형 진동자
KR101062956B1 (ko) 진동 발생 장치
CN102983703B (zh) 线性振动器
CN103378703B (zh) 线性振动器
KR101362586B1 (ko) 소형의 기능성 진동발생장치
CN103378704B (zh) 振动产生设备
KR101117259B1 (ko) 진동 발생 장치
KR101250728B1 (ko) 선형 진동자
KR102037777B1 (ko) 진동 모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0407

Address after: Samsung Gyeonggi Do Road South Korea Suwon Lingtong District 168 Street fan Mei Tan Dong two layer 38

Patentee after: Molus Corporation

Address before: Gyeonggi Do Korea Suwon

Patentee before: Samsung Electro-Mechanics Co., 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120

Termination date: 2021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