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682811A - 卡收纳用托盘、卡收纳构造及利用卡收纳构造的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卡收纳用托盘、卡收纳构造及利用卡收纳构造的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682811A
CN103682811A CN201310164047.7A CN201310164047A CN103682811A CN 103682811 A CN103682811 A CN 103682811A CN 201310164047 A CN201310164047 A CN 201310164047A CN 103682811 A CN103682811 A CN 10368281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d
pallet
pinch hand
maintaining part
peristo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16404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682811B (zh
Inventor
佐佐木良
江尻孝一郎
石川达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MK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MK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MK Corp filed Critical SMK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36828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68281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68281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68281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 Purses, Travelling Bags, Baskets, Or Suitca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够容易地从壳体取出保持卡的托盘的卡收纳托盘、卡收纳构造以及利用卡收纳构造的电子设备。卡收纳用托盘是能够通过电子设备的壳体(10)的开口部(11)出入的卡收纳用托盘(20)。具备:保持卡(60)并能够通过开口部(11)收纳于壳体(10)的卡保持部(21);用于从开口部(11)拉出收纳于壳体(10)的卡保持部(21)的捏手部(22);使捏手部(22)能够在接近卡保持部(21)的位置与远离卡保持部(21)的位置之间移动的移动机构(22a、23);以及朝向远离卡保持部(21)的方向对捏手部(22)施力的施力机构(40、93)。

Description

卡收纳用托盘、卡收纳构造及利用卡收纳构造的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卡收纳用托盘、卡收纳构造以及利用卡收纳构造的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以往,在移动电话等电子设备中,普及有搭载了通过外部访问来拆装存储卡的托盘型的卡连接器的设备(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在这种卡连接器中,为了防止尘埃等从电子设备的壳体的外部经由插拔存储卡的开口部进入连接器内、或者为了提高外观性,在开口部设置盖。
近几年,由于电子设备的使用环境的扩展,期望盖的防水性。在这种盖中,开发了利用O型圈来维持防水性的构造(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根据这种盖,通过O型圈的使用,能够兼得高防水性以及高耐久性。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216082号公报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244247号公报
发明内容
然而,在现有的电子设备的具有防水性的盖中,难以实现利用O型圈等的防水构造的小型化。尤其,在盖的厚度方向,需要确保某种程度的长度。因此,开口部也在厚度方向上变长,从而导致连接器配置在壳体的深处。
在这种情况下,在将连接器的托盘收纳于最深处的状态下,即使使用者拆下盖而欲用指尖钩住托盘而将其取出,由于托盘位于深处,从而指尖难以到达。由此,使用者的手指或指甲难以钩住托盘,难以排出托盘,或根据状况而有无法排出托盘的可能性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考虑增大开口部的开口面积而使指尖容易伸入,但这种情况导致壳体整体的大型化。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容易地从壳体取出保持卡的托盘的卡收纳用托盘、卡收纳构造以及利用卡收纳构造的电子设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卡收纳用托盘是能够通过电子设备的壳体的开口部出入的卡收纳用托盘,其特征在于,具备:卡保持部,其保持卡并能够通过上述开口部收纳于上述壳体;捏手部,其用于从上述开口部拉出收纳于上述壳体的上述卡保持部;移动机构,其用于能够使上述捏手部在接近上述卡保持部的位置与远离上述卡保持部的位置之间移动;以及施力机构,其朝向远离上述卡保持部的方向对上述捏手部施力。
另外,本发明的卡收纳构造的特征在于,具备能够通过电子设备的壳体的开口部收容于该电子设备的壳体的卡收纳用托盘和能够封闭上述电子设备的壳体的开口部的盖。
根据本发明的这些构成,当从壳体的内部取出托盘时,若从开口部取下盖,则使捏手部从安装有盖的开口部移动至壳体的外部,或者即使在开口部的内侧也使捏手部移动至接近开口部,从而使用者能够用指尖或指甲钩住捏手部。由此,与以往的指尖或指甲无法到达托盘的情况相比,能够容易地从壳体取出托盘以及卡。
另外,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电子设备的特征在于,构成为具有上述的卡收纳构造。通过该构成,在搭载有上述的卡收纳构造的电子设备中,当取出安装于电子设备的例如存储卡、IC卡等卡时,使用者能够用指尖或指甲钩住捏手部,从而能够容易地从壳体取出托盘以及卡。
本发明的效果如下。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如下卡收纳用托盘、卡收纳构造以及利用卡收纳构造的电子设备,即、不会妨碍将保持卡的卡收纳用托盘收纳于连接器的最深处,而且能够容易地取出保持卡的卡收纳用托盘。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卡收纳用托盘的立体图,图1(a)表示捏手部从托盘的主体部离开的状态,图1(b)表示捏手部被推入的状态。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卡收纳构造的封闭了盖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在图2的II-II线方向观察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4是表示在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卡收纳构造取出卡收纳用托盘时、卡收纳用托盘的捏手部从壳体的开口部突出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5是表示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卡收纳构造拉出卡收纳用托盘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卡收纳构造的剖视图,图6(a)表示将托盘插入壳体的开口部前的状态,图6(b)表示将托盘的卡保持部插入开口部后的状态,图6(c)表示一边推压捏手部一边将托盘插入至连接器的最深处的状态,图6(d)表示封闭了盖的状态。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卡收纳构造的剖视图,图7(a)表示封闭了盖的状态,图7(b)表示从开口部拉出盖后的状态,图7(c)表示从开口部取下盖后的状态,图7(d)表示开始拉出托盘的状态,图7(e)表示从壳体完全拉出托盘的状态。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其它实施方式的卡收纳构造的盖、设于捏手部与托盘之间的施力机构的图,图8(a)表示在图8(b)的III-III线方向观察的局部放大侧视剖视图,图8(b)表示局部立体图。
图9是在图8的III-III线方向观察的本发明的其它实施方式的卡收纳构造的纵向剖视图,图9(a)表示封闭了盖的状态,图9(b)表示从开口部拉出盖后的状态。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卡收纳用托盘的图,图10(a)是表示捏手部从托盘的主体部离开的状态的立体图,图10(b)是将图10(a)所示的卡收纳用托盘的一部分放大了的侧视图。
图11是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卡收纳用托盘的立体图,表示捏手部收容在托盘的主体部侧的状态。
图12是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卡收纳用托盘的卡收纳构造的立体图,表示从开口部取下盖、且拉出了卡收纳用托盘的状态。
图13是表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卡收纳用托盘的图,图13(a)是表示捏手部从托盘的主体部离开的状态的立体图,图13(b)是将图13(a)所示的卡收纳用托盘的一部分放大了的侧视图。
图14是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卡收纳用托盘的立体图,表示捏手部收纳在托盘的主体部侧的状态。
图中:
1—卡收纳构造,10—壳体,11—开口部,20—托盘,21—卡保持部,22—捏手部,22a—导向孔(移动机构),22b—卡定孔,23—导向轴(移动机构),24—切口部,30—盖,40—施力机构,41—捏手侧磁铁,42—托盘侧磁铁,50—连接器,60—卡,83—螺旋弹簧(施力机构),92—捏手部,92b—卡定部,93—扭力弹簧(施力机构),95—轴(移动机构),192—捏手部,192b—卡定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对将收容本发明的卡收纳用托盘的卡收纳构造搭载在作为电子设备的移动电话的情况进行说明。
首先,参照图1至图5,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卡收纳用托盘(以下,简称为“托盘”)20、卡收纳构造1以及利用卡收纳构造的电子设备的构成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托盘20具备卡保持部21和捏手部22。卡保持部21例如保持微型SD卡之类的存储卡、SIM卡之类的IC卡(以下,通称为卡60)。
壳体10兼做电子设备的一个例子的移动电话的筐体。如图4以及图5所示,壳体10具有用于使托盘20插通的开口部11,能够经由开口部11将托盘20收纳在壳体10内。
在如图2所示地托盘20收纳于壳体10的情况下,捏手部22如图4以及图5所示地用于从开口部11拉出托盘20。
若基于图1(a)以及图1(b)进行详述,则捏手部22形成为能够收容在形成于卡保持部21的没有收容卡的部分的切口部24的尺寸,且具备以托盘20的出入方向A为长度方向的导向孔22a。切口部24具有对置的一对侧面和连结这些侧面的底面。另外,在卡保持部21的拉出方向的前端侧,设有以宽度方向为长度方向而贯通导向孔22a的导向轴23。捏手部22保持于导向轴23,通过导向轴23沿导向孔22a相对移动,而能够使捏手部22沿出入方向A滑动。导向孔22a以及导向轴23构成移动机构。
由此,相对于卡保持部21,捏手部22在如图1(a)所示地从切口部24拉出最大的状态与如图1(b)所示地被推入切口部24最深的状态之间滑动,能够使捏手部22相对于卡保持部21的相对位置变化。
如图2以及图3所示,盖30能够在卡保持部21收纳于壳体10后为了防水、防尘而封闭开口部11。在本实施方式中,盖30能够沿出入方向A相对于开口部11进行拆装。作为盖30的开闭方式,不限定于能够沿出入方向A拆装的部件,例如,也可以是通过在与出入方向A正交的宽度方向上滑动而能够拆装的部件。
施力机构40由设于捏手部22侧的捏手侧磁铁41和设于卡保持部21侧的托盘侧磁铁42的组构成。捏手侧磁铁41以及托盘侧磁铁42的对置的一侧由同极的磁铁构成,相互排斥地施力,从而捏手侧磁铁41和托盘侧磁铁42欲相互分离。
因此,通常,如图1(a)所示,捏手部22位于从卡保持部21的切口部24的底面向卡保持部21的拉出方向离开规定距离的位置。若克服它们的磁铁的排斥力,朝向卡保持部21推压捏手部22,则能够使捏手部22沿导向孔22a朝向切口部24的底面移动。若继续推压捏手部22,则如图1(b)所示,能够将捏手部22收容于卡保持部21的切口部24。
之后,如图3所示,若利用盖30封闭开口部11,则捏手侧磁铁41与托盘侧磁铁42相互排斥,但能够利用盖30将捏手侧磁铁41留在与托盘侧磁铁42接近的位置。若盖30是能够抑制捏手部22向外侧弹出的部件,则与壳体10卡合的构造也可以任意构造。能够利用摩擦设置、或分别设置卡合部。
如图1所示,在捏手部22的拉出方向的前端部具备卡定孔22b。通过用指甲钩住卡定孔22b能够将托盘20从壳体10拉出。
连接器50具备外壳51、连接器电极52、托盘传感器53以及屏蔽罩54。
外壳51能够收容并保持托盘20,并且固定于移动电话的基板70。
连接器电极52对保持于托盘20的卡60的端子61和形成于基板70的端子进行电连接。
托盘传感器53由如下开关形成,即、若在托盘20完全插入外壳51的情况下与托盘20的前端部抵接则接通。
屏蔽罩54以将托盘20收纳在外壳51内的方式覆盖外壳51而进行设置。
接下来,对动作进行说明。
首先,对将卡60安装于移动电话的动作进行说明。
如图6(a)所示,最初,使用者使托盘20靠近卡收纳构造1的壳体10的开口部11。此时,使用者不握持捏手部22,而多用大拇指及食指夹持卡保持部21的两侧端部或上下的面。因此,施力机构40的捏手侧磁铁41以及托盘侧磁铁42相互排斥,捏手侧磁铁41从托盘侧磁铁42离开规定距离而在它们之间形成有缝隙。
接下来,在图6(b)中,使用者从插入方向的前端部将托盘20插入开口部11。在这种情况下,使用者也一边用大拇指及食指夹持卡保持部21的两侧端部或上下的面一边将卡保持部21推入壳体10,从而捏手侧磁铁41从托盘侧磁铁42离开规定距离而在它们之间形成缝隙。
在图6(c)中,使用者将托盘20推入至深处而将其安装于连接器50。此时,使用者通过用指尖从开口部11推压捏手部22,来将托盘20推入至最深处。因此,将捏手部22收容于卡保持部21的切口部24,而使捏手侧磁铁41和托盘侧磁铁42最近。
之后,如图6(d)所示,使用者用盖30封闭开口部11。由此,移动电话成为安装有卡60的通常的使用状态。
此外,当安装盖30时,使用者在将托盘20推入至最深处后,指尖离开捏手部22。因此,托盘侧磁铁42对捏手侧磁铁41施力,使捏手部22的拉出侧的端部从开口部11突出。此时,若需要,则通过用指甲钩住形成于捏手部22的前端部的卡定孔22b,也能够立即从壳体10拉出托盘20。
在此,将托盘20推入最深处后安装盖30,但安装顺序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预先将托盘20推入比连接器50的最深处稍微靠前的位置,安装盖30,通过推入盖30来将托盘20推入至连接器50的最深处。
接下来,对从移动电话取出卡60的动作进行说明。如图7(a)所示,在卡60安装于移动电话的状态下,保持卡60的托盘20位于连接器50的最深处,并且盖30被封闭。
在这种状态下,利用盖30克服托盘侧磁铁42的排斥力地推压捏手侧磁铁41,而使捏手侧磁铁41与托盘侧磁铁42最接近。
如图7(b)所示,若使用者从开口部11拆下盖30,则捏手侧磁铁41被托盘侧磁铁42的排斥力推压,从而捏手部22的端部从开口部11突出。此时,卡保持部21没有从连接器50被拉出。
在图7(c)中,使用者从捏手部22取下盖30。此时,由于捏手部22的端部已经从开口部11突出,从而使用者通过用指甲钩住形成于捏手部22的前端部的卡定孔22b,能够容易地从开口部11拉出捏手部22。
而且,如图7(d)所示,使用者用指甲钩住捏手部22的卡定孔22b,并且,从开口部11向外侧拉出捏手部22。由此,卡保持部21从连接器50被拉出。如图7(e)所示,使用者从开口部11拉出托盘20的整体,而能够从托盘20取出卡60。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卡收纳构造1,如图2以及图3所示,在壳体10的内部收纳托盘20且盖30封闭开口部11的状态下,由盖30推压捏手部22,从而施力机构40的一侧的捏手侧磁铁41以与另一侧的托盘侧磁铁42接近的状态被收容。由此,施力机构40不会阻碍盖的封闭的作用。
若从开口部11拔出盖30,则由于构成施力机构40的组的磁铁的相互的排斥力,捏手部22被从开口部11向壳体10的外部挤压,或者即使在开口部11的内侧也被挤压至靠近外部的位置。因此,使用者能够容易地用指尖或者指甲钩住捏手部22的卡定孔22b。由此,与以往的指尖、指甲无法到达托盘的情况相比,能够容易地从壳体10取出托盘20以及卡60。
这样,仅拆下盖30,就能够将捏手部22的卡定孔22b配置于托盘20的取下方便的位置,从而不需要另外设置使托盘20移动的机构。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卡收纳构造1,捏手部22能够相对于卡保持部21沿托盘20的出入方向A移动。因此,与捏手部22和卡保持部21一体化而相对固定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小用于使捏手部22移动的施力机构40的排斥力。因而,能够实现施力机构40的小型化、简化,并且能够提高施力机构40对捏手部22的推压动作的可靠性。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卡收纳构造1,施力机构40分别设置在捏手部22以及托盘20上,并且为相互排斥的磁铁组。这样,由于利用磁力的排斥力,所以能够吸收排斥力的产生部分的稍微的尺寸误差,从而不需要过度提高部件加工精度,而能够抑制制造成本的上升。
另外,通过利用磁力的排斥力,从而即使盖30例如是滑动地开闭的类型,也能够使捏手部22容易地从开口部11弹出。
并且,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卡收纳构造1,施力机构40由设于捏手部22侧的捏手侧磁铁41和设于卡保持部21侧的托盘侧磁铁42的组构成,在收纳托盘时,这些磁铁位于最接近的位置,从而托盘的取出时,能够获得强大的排斥力。
另外,由于施力机构40由捏手侧磁铁41和托盘侧磁铁42构成,所以即使在例如使用者丢失盖30的情况下,也与盖30的有无无关,捏手部22能从开口部11突出,从而在任意状况下,都能够容易拉出捏手部22。
在上述的本实施方式的卡收纳构造1中,对如下构成进行了说明,即、施力机构40分别设置在捏手部22以及卡保持部21上,并且以使相互排斥的相同极性的磁铁对置的方式配置。然而,在本发明的卡收纳构造中,并不限定于此,例如,如图8所示,也可以代替一组磁铁,而使施力机构由配置在捏手部22与卡保持部21之间的螺旋弹簧83构成。
详细说明,与上述的实施方式相同,在捏手部22形成有以托盘20的出入方向A为长度方向的导向孔22a,在导向孔22a中贯通有以托盘20的宽度方向为长度方向的导向轴23。因此,捏手部22保持于导向轴23,而导向轴23沿导向孔22a相对移动,从而能够使捏手部22沿托盘20的出入方向A滑动。
另外,在捏手部22与卡保持部21之间,在托盘20的宽度方向上并列地安装有一对螺旋弹簧83、83。螺旋弹簧83从卡保持部21向离开捏手部22的方向对捏手部22施力。此外,在该实施方式中,为了使对捏手部22施加的力在宽度方向上均等,并列地配置使用一对螺旋弹簧83、83,但也可以使用一个螺旋弹簧83对捏手部22的中央施力。另外,也可以使用三个以上螺旋弹簧83。
通过这些构成,引导捏手部22,以使其相对于卡保持部21仅在托盘20的出入方向A上滑动。通常,利用螺旋弹簧83、83朝向从卡保持部21离开的方向对捏手部22施力,而如图8(b)所示,导向轴23碰撞在导向孔22a的卡保持部21侧的端面而停止。由此,通常,捏手部22保持于在朝向从切口部24的底面离开的方向仅离开规定距离的位置上,该规定距离与导向孔22a的长度方向的长度相当。
另一方面,若朝向卡保持部21推压捏手部22,则螺旋弹簧83、83收缩,并如图8(a)所示,导向轴23碰撞在导向孔22a的左侧的端面而停止。换句话说,捏手部22移动至收容在卡保持部21的切口部24的位置而被保持。
参照图9,对从图8所示的实施方式的移动电话取出卡60的动作进行说明。
如图9(a)所示,在卡60安装于移动电话的状态下,保持卡60的托盘20位于连接器50的最深处,并且被盖30封闭。
在此,利用盖30,克服螺旋弹簧83、83而推压捏手部22,从而导向轴23碰撞在导向孔22a的图9(a)的左侧的端面而停止。此时,捏手部22收容在卡保持部21的切口部24内。
在图9(b)中,若使用者从开口部11拆下盖30,则利用螺旋弹簧83、83朝向开口部11对捏手部22施加的力,使捏手部22向图9(b)的左侧移动。此时,相对地,导向轴23离开导向孔22a的图9(b)的左侧的端面而向右侧移动,从而与该图的右侧的端面碰撞而停止。在此,捏手部22的端部从开口部11弹出,从而使用者通过用指甲钩住形成于捏手部22的端部的卡定孔22b,能够从开口部11拉出捏手部22。由此,能够容易地从托盘20取出卡60。
也可以代替上述的螺旋弹簧,而使用板簧等弹性部件。
在上述的本实施方式的卡收纳构造1中,对捏手部22相对于卡保持部21沿出入方向A滑动的情况进行了说明。然而,在本发明的卡收纳构造并不限定于此,作为捏手部22的移动的方式,能够包括仅直线方向的滑动以外的各种移动。例如,也可以构成为,捏手部22的一端设为能够以与包括卡保持部21在内的面正交的一个轴线为中心地在该面内旋转,捏手部22例如被扭力弹簧施力而以其轴线为中心旋转,从而以从卡保持部21打开的方式移动。以下,参照图10至图12,对这种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托盘进行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托盘具有捏手部92。捏手部92由矩形的板片构成,一个端部能够旋转自如地保持在固定于卡保持部21的保持部96,另一个端部具有在拉出托盘时能够供使用者的指尖的指甲钩住的卡定部92b。
详细说明,保持部96由通过折弯板而形成的上部板96a和下部板96b构成,在上部板96a与下部板96b之间的缝隙配置有捏手部92。移动机构的轴95贯通上部板96a、下部板96b以及捏手部92,而使捏手部92能够绕轴95旋转。轴95的两端部的直径比轴芯部分的直径大,能防止轴95从形成于上部板96a以及下部板96b的贯通孔脱出。
在轴95安装有施力机构的扭力弹簧(或者扭转螺旋弹簧)93的弹簧部分,而扭力弹簧93的两端的钩部分如图10所示地分别卡定于捏手部92的侧端面以及上部板96a的侧端面。由此,扭力弹簧93对捏手部92施力,而如图10(a)所示,以使捏手部92的卡定部92b离开卡保持部21的方式使捏手部92旋转。如图10(a)所示,捏手部92在该位置碰撞于形成保持部96的上部板96a以及下部板96b的折弯部而停止。在该位置,捏手部92的卡定部92b位于从卡保持部21离开最远的位置。
若从图10(a)所示的位置,克服扭力弹簧93的作用力而使捏手部92旋转,则如图11所示,能够在离卡保持部21最近的位置收容捏手部92。
如参照图10以及图11说明那样,若利用扭力弹簧93的作用力使捏手部92旋转,并且克服扭力弹簧93的作用力使捏手部92旋转,则捏手部92的卡定部92b能够沿托盘出入的方向A在从卡保持部21离开最远的位置与离卡保持部21最近的位置之间移位。
参照图10至图12,对从例如设于移动电话的壳体的连接器的外壳51取出本第三实施方式的托盘的动作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的托盘收容在壳体的连接器的外壳51内的情况(未图示)下,例如,与图2以及图3所示的实施方式的托盘20相同,壳体10的开口部11被盖30封闭。在这种状态下,盖30克服扭力弹簧93的作用力而推压捏手部92的卡定部92b,从而如图11所示,卡定部92b保持在离卡保持部21最近的位置。
接下来,若从开口部取下盖,则利用扭力弹簧93的作用力使捏手部92旋转,而如图10(a)所示,使捏手部92的卡定部92b移位至离卡保持部21最远的位置(离隔的位置)。在这种状态下,虽然未图示,但卡定部92b从除去盖后的开口部突出。
接下来,若使用者用指尖或指甲钩住从该开口部突出的卡定部92b、并拉动捏手部92,则如图12所示,能够从连接器的外壳51拉出托盘。
这样,根据本实施方式,仅拆下盖,就使捏手部92的卡定部92b从开口部突出,从而使用者通过用指甲钩住捏手部92的突出的卡定部92b,能够容易地从开口部拉出捏手部92。另外,当取出托盘时,仅取下封闭开口部的盖,就能够使捏手部92的卡定部92b突出,从而与盖的构造无关地在任意连接器都能够使用本实施方式的托盘。
接下来,参照图13以及图14,对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托盘进行说明。第四实施方式的托盘与第三实施方式的托盘相同,捏手部192的一个端部设为能够以与包括卡保持部21在内的面正交的一个轴线为中心地在该面内旋转。因此,捏手部192例如被扭力弹簧93施力,以其轴线为中心进行旋转,从而捏手部192的卡定部192b能够以从卡保持部21离开的方式移动。
另一方面,第四实施方式的托盘与第三实施方式的托盘相比,在如下方面不同,即、在沿托盘的出入方向A的方向突出时的捏手部192的长度与沿收纳捏手部192后的托盘的出入方向A的方向的捏手部192的宽度(或者纵深)的比率大。
详述第四实施方式的托盘。第四实施方式的托盘具有捏手部192。捏手部192由矩形的板片构成,一个端部旋转自如地保持在固定于卡保持部21的保持部196,另一个端部具有在拉出托盘时能够供使用者的指尖、指甲钩住的卡定部192b。
保持部196由通过折弯板而形成的上部板196a和下部板196b构成。下部板196b沿与壳体的开口部侧相对的卡保持部21的端面进行配置。在上部板196a与下部板196b之间的缝隙配置捏手部192,移动机构的轴95贯通上部板196a、下部板196b以及捏手部192,而使捏手部192能够绕轴95旋转。轴95的两端部的直径比轴芯部分的直径大,而能防止轴95从形成于上部板196a以及下部板196b的贯通孔脱出。轴95设置在与卡保持部21接近的位置。
在轴95安装有施力机构的扭力弹簧(或者扭转螺旋弹簧)93的弹簧部分,而扭力弹簧93的两端的钩部分如图13所示地分别卡定于捏手部192的侧端面以及上部板196a的侧端面。由此,扭力弹簧93对捏手部192施力,而如图13(a)所示,以使捏手部192的卡定部192b离开卡保持部21的方式使捏手部192旋转。如图13(a)所示,捏手部192在该位置碰撞在形成保持部196的上部板196a以及下部板196b的折弯部而停止。在该位置,捏手部192的卡定部192b位于从卡保持部21离开最远的位置。
若使捏手部192从图13(a)所示的位置克服扭力弹簧93的作用力进行旋转,则如图14所示,能够在离卡保持部21最接近的位置收容捏手部192。
接下来,对从设于移动电话等的壳体的连接器取出第四实施方式的托盘的情况进行说明。在托盘收容于壳体的连接器内的情况(未图示)下,例如,与图2以及图3所示的实施方式的托盘20相同,壳体10的开口部11被盖30封闭。在这种状态下,盖30克服扭力弹簧93的作用力而推压捏手部192的卡定部192b,从而如图14所示,卡定部192b保持在离卡保持部21最接近的位置。
接下来,若从开口部取下盖,则利用扭力弹簧93的作用力使捏手部192旋转,而如图13(a)所示,使捏手部192的卡定部192b移动至离卡保持部21最远的位置(离隔的位置)。在这种状态下,虽然未图示,但卡定部192b从除去盖后的开口部突出。在这种状态下,若使用者用指尖或指甲钩住从该开口部突出的卡定部192b,并拉动捏手部92,则能够从连接器拉出卡保持部21。
如参照图13以及图14说明那样,若利用扭力弹簧93的作用力使捏手部192旋转,并且克服扭力弹簧93的作用力使捏手部192旋转,则捏手部192的卡定部192b能够沿托盘出入的方向A在离卡保持部21最远的位置与离卡保持部21最近的位置之间移位。
在这种情况下,如图14所示,若克服扭力弹簧93的作用力使捏手部192旋转,而将捏手部192收容在离卡保持部21最接近的位置,则捏手部192的宽度(或者纵深)成为沿托盘出入的方向A的长度L1(图13(a)、图14)。与此相对,当利用扭力弹簧93的作用力,使捏手部192旋转而使之沿托盘出入的方向A突出,且使卡定部192b移动至离卡保持部21最远的位置时,捏手部192的沿长边方向的长度成为L2(图13(a))。
L1是收容有捏手部192的情况下的托盘的外形尺寸的一部分,从而根据实现托盘的小型化的观点,捏手部192收纳时的L1优选小。另一方面,L2表示能够从卡保持部21的主体突出的捏手部192的卡定部192b的前端为止的长度,从而例如在连接器设于电子设备深处的情况下,为了取出托盘,L2优选大。
这样,在第四实施方式的托盘中,优选使L2与L1的比率相当大。因此,优选为,例如将用于使捏手部192旋转的轴95靠近与托盘的出入方向A正交的卡保持部21的宽度方向的两侧端面的一侧端面进行设置,另外,使用宽度窄的(或者纵深小的)捏手部192。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托盘,能够使收纳捏手部192后的托盘的外形尺寸变小,另一方面,即使在从壳体的开口部向深处的位置收容有卡保持部21的情况下,也能够沿托盘的出入方向A将捏手部的卡定部移动至离卡保持部21较远的位置,从而能够容易地从这样的壳体拉出托盘。
根据使上述的托盘的尺寸变小且使捏手部的卡定部移动至捏手部从离卡保持部21较远的位置的观点,沿托盘出入的方向A的捏手部的尺寸(长度方向的长度)L2优选比沿托盘出入的方向A的捏手部的尺寸(宽度或者纵深)L1大,并且,捏手部的移动机构的轴优选靠近卡保持部的一个侧面部进行配置。
根据上述的观点,在第四实施方式的托盘中,也考虑如下变形例,例如,不在卡保持部21设置保持部196,将安装有扭力弹簧93的轴95直接设置于卡保持部21的角部,而将扭力弹簧93的一个端部的钩直接固定于卡保持部21,另外,不设置捏手部192,而将扭力弹簧93的另一个端部作为捏手部来使用。在该变形例中,作为捏手部而使用的扭力弹簧93的另一个端部具有与卡保持部21的宽度的尺寸对应的长度的自由端。也可以在自由端的端部设置能够钩住指尖或指甲的卡定部。
在该变形例中,由于在自然的状态下扭力弹簧93的两个端部分离,从而作为捏手部而使用的扭力弹簧93的另一个端部的长度内的沿托盘出入的方向A的长度成分相当于L2,当收容捏手部后,作为该捏手部而使用的扭力弹簧93的另一个端部沿卡保持部21的宽度方向被收容,从而作为该捏手部而使用的扭力弹簧93的另一个端部的直径相当于L1。
根据该变形例,L1大致成为扭力弹簧93的一个延伸突出部分的直径,从而不会对托盘的外形尺寸产生影响。另一方面,L2例如最大的尺寸与卡保持部21的宽度方向的尺寸相同,从而即使在连接器配置于手指无法插入之类的壳体的相当深处位置的情况下,捏手部的自由端的端部从开口部突出,而能够容易地进行托盘的取出。
在上述的本实施方式的卡收纳构造1中,对卡收纳构造1安装于移动电话的情况进行了说明。然而,本发明的卡收纳构造并不限定于此,例如,能够搭载在游戏机等利用卡的电子设备,或者搭载在用于搬运存储卡的卡外壳。在这种情况下,不需要在卡外壳设置与卡电磁连接的连接器。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卡收纳托盘、卡收纳构造以及利用卡收纳构造的电子设备起到能够容易地从壳体取出保持卡的托盘的效果,对卡收纳托盘、卡收纳构造以及利用卡收纳构造的电子设备有用。

Claims (12)

1.一种能够通过电子设备的壳体的开口部出入的卡收纳用托盘,其特征在于,具备:
卡保持部,其保持卡并能够通过所述开口部收纳于所述壳体;
捏手部,其用于从所述开口部拉出收纳于所述壳体的所述卡保持部;
移动机构,其用于能够使所述捏手部在接近所述卡保持部的位置与远离所述卡保持部的位置之间移动;以及
施力机构,其朝向远离所述卡保持部的方向对所述捏手部施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收纳用托盘,其特征在于,
所述捏手部能够利用所述移动机构在所述壳体的开口部朝向所述卡收纳用托盘的出入方向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卡收纳用托盘,其特征在于,
所述移动机构具备形成于所述捏手部的导向孔和贯通所述导向孔且两端部固定于所述卡保持部的导向轴,通过使所述导向轴沿所述导向孔相对移动,能够使所述捏手部在接近所述卡保持部的位置与远离所述卡保持部的位置之间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卡收纳用托盘,其特征在于,
所述施力机构是由设于所述捏手部侧的捏手侧磁铁和设于所述卡保持部侧的托盘侧磁铁构成的组,所述捏手侧磁铁和所述托盘侧磁铁的对置的一侧具有相同极性且相互排斥。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卡收纳用托盘,其特征在于,
所述施力机构由配置在所述捏手部和与所述捏手部分开的所述卡保持部之间的弹性部件构成,该弹性部件以使所述捏手部远离所述卡保持部的方式对所述捏手部施力。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卡收纳用托盘,其特征在于,
所述施力机构由配置在所述捏手部和与所述捏手部分开的所述卡保持部之间的螺旋弹簧构成,该螺旋弹簧以使所述捏手部远离所述卡保持部的方式对所述捏手部施力。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卡收纳用托盘,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卡保持部形成有能够收容所述捏手部的切口部,所述施力机构朝向从该切口部推出所述捏手部的方向对所述捏手部施力。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卡收纳用托盘,其特征在于,
所述移动机构由设于所述卡保持部以及所述捏手部的规定的位置的轴构成,所述施力机构通过使所述捏手部以所述轴为中心旋转规定的角度,使所述捏手部的一部分移动至远离所述卡保持部的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卡收纳用托盘,其特征在于,
所述轴设置在接近所述卡保持部的位置或者所述卡保持部上,
另外,若将所述捏手部位于接近所述卡保持部的位置时的所述捏手部在所述卡收纳用托盘的出入方向的方向上的尺寸设为L1,将所述捏手部的一部分位于远离所述卡保持部的位置时的沿所述卡收纳用托盘的出入方向的方向上的所述捏手部的尺寸设为L2,则L2比L1大。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卡收纳用托盘,其特征在于,
所述施力机构是具有弹簧部分和两端的钩部分的扭力弹簧,该扭力弹簧的所述弹簧部分安装在所述轴上,所述钩部分的一侧固定于所述卡保持部,所述钩部分的另一侧与所述捏手部卡合,由此,所述扭力弹簧通过使所述捏手部以所述轴为中心旋转规定的角度,能够使所述捏手部的一部分移动至远离所述卡保持部的位置。
11.一种卡收纳构造,其特征在于,具备:
卡收纳用托盘,其是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卡收纳用托盘,能够通过电子设备的壳体的开口部收容于该电子设备的壳体;以及
盖,其能够封闭所述电子设备的壳体的开口部。
12.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具有权利要求11所述的卡收纳构造。
CN201310164047.7A 2012-09-14 2013-05-07 卡收纳用托盘、卡收纳构造及利用卡收纳构造的电子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68281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202530A JP5494768B2 (ja) 2012-09-14 2012-09-14 カード収納用トレイ、カード収納構造およびカード収納構造を利用した電子機器
JP2012-202530 2012-09-14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682811A true CN103682811A (zh) 2014-03-26
CN103682811B CN103682811B (zh) 2016-02-03

Family

ID=503195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164047.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682811B (zh) 2012-09-14 2013-05-07 卡收纳用托盘、卡收纳构造及利用卡收纳构造的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5494768B2 (zh)
CN (1) CN103682811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14689A (zh) * 2015-08-18 2016-04-20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卡托及具有其的移动设备
CN113346280A (zh) * 2021-06-08 2021-09-0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卡托组件和电子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574724B1 (ko) * 2014-06-24 2015-12-07 (주)우주일렉트로닉스 회전형 취출 수단을 구비한 심 카드용 소켓
JP2016134358A (ja) * 2015-01-22 2016-07-25 タイコエレクトロニクスジャパン合同会社 カードトレイおよびカードコネクタ
CN105979040A (zh) * 2016-07-20 2016-09-28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
JP2019016240A (ja) * 2017-07-07 2019-01-31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トレイ保持構造および電子機器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183068A (ja) * 1993-12-22 1995-07-21 Japan Aviation Electron Ind Ltd ロック付きコネクタ
US20030195020A1 (en) * 1997-06-03 2003-10-16 Hiroshi Kubo Portable telephone set
CN1581598A (zh) * 2003-08-14 2005-02-16 日本航空电子工业株式会社 卡弹出后容易取出卡的卡连接器
CN1812203A (zh) * 2005-01-25 2006-08-02 Smk株式会社 Ic卡用连接器
CN202103259U (zh) * 2011-05-13 2012-01-04 富港电子(东莞)有限公司 托盘式sim卡座连接器
JP2012003920A (ja) * 2010-06-16 2012-01-05 Jst Mfg Co Ltd カード用コネクタ
CN202121156U (zh) * 2011-06-10 2012-01-18 泰硕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可将托盘抽离的卡片连接器
JP2012014514A (ja) * 2010-07-01 2012-01-19 Fujitsu Ltd 媒体装填スロット、ドライブ装置、電子機器、および情報処理装置
CN102593662A (zh) * 2011-01-12 2012-07-18 Smk株式会社 带取出功能的卡连接器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183068A (ja) * 1993-12-22 1995-07-21 Japan Aviation Electron Ind Ltd ロック付きコネクタ
US20030195020A1 (en) * 1997-06-03 2003-10-16 Hiroshi Kubo Portable telephone set
CN1581598A (zh) * 2003-08-14 2005-02-16 日本航空电子工业株式会社 卡弹出后容易取出卡的卡连接器
CN1812203A (zh) * 2005-01-25 2006-08-02 Smk株式会社 Ic卡用连接器
JP2006209992A (ja) * 2005-01-25 2006-08-10 Smk Corp Icカード用コネクタ
JP2012003920A (ja) * 2010-06-16 2012-01-05 Jst Mfg Co Ltd カード用コネクタ
JP2012014514A (ja) * 2010-07-01 2012-01-19 Fujitsu Ltd 媒体装填スロット、ドライブ装置、電子機器、および情報処理装置
CN102593662A (zh) * 2011-01-12 2012-07-18 Smk株式会社 带取出功能的卡连接器
CN202103259U (zh) * 2011-05-13 2012-01-04 富港电子(东莞)有限公司 托盘式sim卡座连接器
CN202121156U (zh) * 2011-06-10 2012-01-18 泰硕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可将托盘抽离的卡片连接器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14689A (zh) * 2015-08-18 2016-04-20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卡托及具有其的移动设备
CN113346280A (zh) * 2021-06-08 2021-09-0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卡托组件和电子设备
CN113346280B (zh) * 2021-06-08 2023-04-28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卡托组件和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682811B (zh) 2016-02-03
JP5494768B2 (ja) 2014-05-21
JP2014056551A (ja) 2014-03-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682811A (zh) 卡收纳用托盘、卡收纳构造及利用卡收纳构造的电子设备
CN103283093B (zh) 插塞连接器
TWI491118B (zh) Electrical connector
KR102041924B1 (ko) 커넥터
TW201419694A (zh) 可收納資料線的移動電源
CN111988697B (zh) 耳机充电盒
CN201154628Y (zh) 按压式修正带
CN103682812B (zh) 卡容纳用托盘、卡容纳结构及利用卡容纳结构的电子设备
CN104779478B (zh) 电子卡连接器
CN109890570A (zh) 蓄电池容纳部
CN103633495A (zh) 卡收放结构以及利用该卡收放结构的电子设备
CN209045620U (zh) 一种电池包
CN106640869B (zh) 锁紧装置
CN108615991A (zh) 卡座组件及电子装置
CN102892264A (zh) 端子收纳装置和电子设备
TWI514683B (zh) 卡連接器
US20110228495A1 (en) Electronic device with multiple usb ports
US8523592B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CN203520226U (zh) 锁定解除机构以及按钮式操作装置
CN103022817B (zh) 卡连接器
US9423574B2 (en) Extraction mechanism and device
CN102142629B (zh) 存储卡连接器
CN105633721B (zh) 卡连接器
JP2015076209A (ja) プラグ変換アダプタ
CN113891600B (zh) 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203

Termination date: 2018050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