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676305A - 一种双面液晶显示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面液晶显示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676305A
CN103676305A CN201410004003.2A CN201410004003A CN103676305A CN 103676305 A CN103676305 A CN 103676305A CN 201410004003 A CN201410004003 A CN 201410004003A CN 103676305 A CN103676305 A CN 10367630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crystal
reflecting plate
display panels
crystal display
l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00400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伟祥
赖清坤
邹明智
刘孟佳
黄玉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U Optronic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AU Optronic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U Optronics Corp filed Critical AU Optronics Corp
Priority to CN201410004003.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676305A/zh
Publication of CN1036763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67630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面液晶显示器,包括:第一液晶显示面板;第二液晶显示面板,与第一液晶显示面板相对设置;透明塑料基板,位于上述两面板之间;第一透明聚酯薄膜,贴合于透明塑料基板的上表面;第二透明聚酯薄膜,贴合于透明塑料基板的下表面;背光源,其出射的光线经由透明塑料基板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对应地入射至第一和第二液晶显示面板。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采用重量轻且透明度高的塑料基板于两液晶显示面板之间,不仅可降低显示器的整体重量,还可使两侧LED背光源出射的光线达到均匀出光的效果。此外,还可采用反射性偏振板或带孔洞的反射板设于两液晶显示面板之间,同样能够使两侧LED背光源出射的光线达到均匀出光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双面液晶显示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晶显示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双面液晶显示器。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器为一种轻薄、省电的平面显示装置,其利用液晶分子的旋转状态以及设于液晶分子两侧的两层偏光片来控制透光度,从而实现色彩的显示,因此色彩的亮暗是利用控制透光率以做调整。当色彩不变时,液晶分子也保持不变,因此液晶显示器具有画面稳定、无闪烁感等优点,应用范围也非常地广泛,诸如手机、个人数字助理、笔记本电脑及数码相机等便携式领域。随着产品不断推陈出新,液晶显示器的相关技术也不断地向前推进,最新潮流即是在各种产品上安装有双面显示功能的液晶显示器。
以移动电话为例,在现今移动电话的显示屏幕设计上,往往配备有正反双面的显示器,例如,主显示面板和次显示面板。次显示面板设于移动电话的外壳表面,可显示简单的文字或者图像讯号,让使用者在未接听移动电话前就先得知基础的相关资讯,而主显示面板通常位于移动电话外壳之内,用来显示主要的且更繁杂的文字和图像讯号。
传统的双面液晶显示器的一种解决方案是在于,直接将两套单独的液晶显示面板背对背地贴合在一起。然而,这样的安装方式会造成产品的重量以及厚度增加,完全不符合轻薄短小的潮流。此外,在液晶显示面板各自的背光模组之间设有一层不透光的反射片,无法实现透明效果。另一种解决方案是在于,两液晶显示面板共享部分的光学组件,例如使背光模组的导光板上下表面均出射光线,以结合成为一双面显示器。但是,该双面显示器采用单层背光模组,重量也较重,亦不符合轻薄短小的要求。
有鉴于此,如何设计一种新颖的双面显示器架构或对现有的双面显示器架构进行改进,以克服或消除现有的上述缺陷,是业内相关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一项课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双面显示器在设计时所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颖的、可实现均匀出光效果的双面显示器。
依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双面液晶显示器,包括:
一第一液晶显示面板;
一第二液晶显示面板,与所述第一液晶显示面板相对设置;
一透明塑料基板,位于所述第一液晶显示面板与所述第二液晶显示面板之间,具有一上表面和一下表面;
一第一透明聚酯薄膜,贴合于所述透明塑料基板的上表面;
一第二透明聚酯薄膜,贴合于所述透明塑料基板的下表面;以及
一背光源,其出射的光线经由所述透明塑料基板的上表面入射至所述第一液晶显示面板以及经由所述透明塑料基板的下表面入射至所述第二液晶显示面板。
在其中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双面液晶显示器为双侧入光,所述背光源包括第一灯光条和第二灯光条,且所述第一灯光条和所述第二灯光条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液晶显示面板的相对两侧。
依据本发明的又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双面液晶显示器,包括:
一第一液晶显示面板;
一第二液晶显示面板,与所述第一液晶显示面板相对设置;
一反射性偏振板(reflective polarizer),位于所述第一液晶显示面板与所述第二液晶显示面板之间,所述反射性偏振板具有一上表面和一下表面;以及
一背光源,其出射的光线经由所述反射性偏振板分离为二轴线性光,其中,该反射性偏振板允许平行于其穿透轴的一轴线性光穿透从而入射至所述第一液晶面板,并且反射垂直于其穿透轴的另一轴线性光从而入射至所述第二液晶面板。
在其中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双面液晶显示器为双侧入光,所述背光源包括第一灯光条和第二灯光条,且所述第一灯光条和所述第二灯光条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液晶显示面板的相对两侧。
依据本发明的再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双面液晶显示器,包括:
一第一液晶显示面板;
一第二液晶显示面板,与所述第一液晶显示面板相对设置;
一第一反射板,位于所述第一液晶显示面板的下方,所述第一反射板的表面具有多个间隔分布的孔洞;
一第二反射板,位于所述第一反射板与所述第二液晶显示面板之间,所述第二反射板的表面具有多个间隔分布的孔洞;以及
一背光源,其出射的光线入射至所述第一反射板和所述第二反射板,通过所述第一反射板和所述第二反射板各自表面上的孔洞对所入射的光线进行反射以实现均匀出光。
在其中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反射板和所述第二反射板均为水平基板。
在其中的一实施例中,该双面液晶显示器还包括一导光板,设置于所述第一反射板与所述第二反射板之间,用以将所述背光源出射的光线导入其内部,并再次出射至所述第一反射板或第二反射板。
在其中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导光板包括一正面和一背面,并且所述导光板的正面和背面均设置为V型锯齿状。
在其中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反射板和所述第二反射板均为弯折基板,并且所述第一反射板的中部向所述第一液晶显示面板弯折,所述第二反射板的中部向所述第二液晶显示面板弯折。
在其中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反射板或所述第二反射板的孔洞为圆孔状、光栅状或交叉型光栅状。
在其中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反射板或所述第二反射板的孔洞尺寸越靠近中部越大,越靠近边缘越小。
在其中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双面液晶显示器为双侧入光,所述背光源包括第一灯光条和第二灯光条,且所述第一灯光条和所述第二灯光条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液晶显示面板的相对两侧。
采用本发明的双面显示器,将第一液晶显示面板和第二液晶显示面板相对设置,并将一透明塑料基板设置于上述两面板,使第一透明聚酯薄膜贴合于透明塑料基板的上表面且第二透明聚酯薄膜贴合于透明塑料基板的下表面,背光源出射的光线经由该透明塑料基板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相应地入射至上述两面板。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采用重量轻且透明度高的塑料基板于两液晶显示面板之间,不仅可降低显示器的整体重量,还可使两侧LED背光源出射的光线达到均匀出光的效果。此外,还可采用反射性偏振板或带孔洞的反射板设于两液晶显示面板之间,同样能够使两侧LED背光源出射的光线达到均匀出光的效果。
附图说明
读者在参照附图阅读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以后,将会更清楚地了解本发明的各个方面。其中,
图1示出现有技术中的一种双面液晶显示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现有技术中的另一种双面液晶显示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依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双面液晶显示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依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双面液晶显示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依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双面液晶显示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依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双面液晶显示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7A示出依据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的双面液晶显示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7B示出图7A的双面液晶显示器的一可替换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7C示出图7A的双面液晶显示器的另一可替换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所揭示的技术内容更加详尽与完备,可参照附图以及本发明的下述各种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标记代表相同或相似的组件。然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下文中所提供的实施例并非用来限制本发明所涵盖的范围。此外,附图仅仅用于示意性地加以说明,并未依照其原尺寸进行绘制。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各个方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图1示出现有技术中的一种双面液晶显示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现有技术中的另一种双面液晶显示器的结构示意图。
参照图1,该双面液晶显示器包括两个液晶显示面板,其中的一个液晶显示面板层叠地设置于另一个液晶显示面板的上方。位于上方的液晶显示面板包括一第一导光板101以及位于该第一导光板101侧方的一第一背光源107。位于下方的液晶显示面板包括一第二导光板103以及位于该第二导光板103侧方的一第二背光源109。
为便于组装,第一导光板101与第二导光板103采用交错式的层叠方式,例如,使第一背光源107位于第一导光板101的左侧,而使第二背光源109位于第二导光板103的右侧。然而,图1的这种将两套单独的液晶显示面板背对背贴合在一起的组装方式,将会造成产品的重量以及厚度增加,不符合轻薄短小的潮流。此外,在液晶显示面板各自的背光模组之间设有一层不透光的反射片105,无法实现较好的透明效果。
参照图2,该双面液晶显示器并未采用背对背贴合的方式,而是将两个液晶显示面板共享部分的光学组件,例如,上方的液晶面板包括液晶模组以及导光板201,下方的液晶面板包括液晶模组以及导光板201,双侧入光式的背光源203和205分别设置于导光板201的左侧和右侧。如此一来,这两个液晶显示面板共享导光板201,从而利用该导光板的上下表面出射均匀的光线,以实现双面显示的效果。但是,该双面显示器的重量也较重,亦不符合轻薄短小的要求。
为了克服上述图1和图2的缺陷或不足,图3示出依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双面液晶显示器的结构示意图。
参照图3,在实施方式中,该双面液晶显示器包括一第一液晶显示面板301、一第二液晶显示面板303、一透明塑料基板305、透明聚酯薄膜307和309以及两侧的背光源。具体地,透明塑料基板305左侧的背光源包括灯光条311和灯反射罩313,透明塑料基板305右侧的背光源包括灯光条315和灯反射罩317。
从图3可以看出,第一液晶显示面板301与第二液晶显示面板303相对设置。透明塑料基板305位于第一液晶显示面板301与第二液晶显示面板303之间,该透明塑料基板305具有一上表面和一下表面。第一透明聚酯薄膜(诸如PET薄膜)307贴合于透明塑料基板305的上表面,第二透明聚酯薄膜(诸如PET薄膜)309贴合于透明塑料基板305的下表面。灯光条311和315出射的光线经由透明塑料基板305的上表面入射至第一液晶显示面板301以及经由透明塑料基板305的下表面入射至第二液晶显示面板303。
由上述可知,本发明利用重量轻且透明度高的透明塑料基板、透明聚酯薄膜设置于液晶显示面板301和液晶显示面板303之间,从而可实现光线传递和均匀出光的效果。
图4示出依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双面液晶显示器的结构示意图。
类似于图3,在图4的实施方式中,该双面液晶显示器包括一第一液晶显示面板401、一第二液晶显示面板403以及两侧的背光源。具体地,液晶显示面板401或403左侧的背光源包括灯光条411和灯反射罩413,液晶显示面板401或403右侧的背光源包括灯光条415和灯反射罩417。
图4与图3的主要区别是在于,该双面液晶显示器还包括一反射性偏振板(reflective polarizer)405。该反射性偏振板405位于第一液晶显示面板401与第二液晶显示面板403之间。例如,该反射性偏振板405具有一上表面和一下表面。背光源411和415出射的光线经由反射性偏振板405分离为二轴线性光,其中该反射性偏振板405允许平行于其穿透轴的一轴线性光穿透从而入射至第一液晶面板401,并且反射垂直于其穿透轴的另一轴线性光从而入射至第二液晶面板403。
在其它的实施例中,该反射性偏振板405也可允许平行于其穿透轴的一轴线性光穿透从而入射至第二液晶面板403,并且反射垂直于其穿透轴的另一轴线性光从而入射至第一液晶面板401。
图5示出依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双面液晶显示器的结构示意图。
参照图5,在该实施方式中,该双面液晶显示器包括一第一液晶显示面板501、一第二液晶显示面板503、一第一反射板507、一第二反射板509以及两侧的背光源。具体地,第一反射板507和第二反射板509均为水平基板。第一反射板507或第二反射板509左侧的背光源包括灯光条511,第一反射板507或第二反射板509右侧的背光源包括灯光条515。
详细地,第二液晶显示面板503与第一液晶显示面板501相对设置。第一反射板507位于第一液晶显示面板501的下方,第一反射板507的表面具有多个间隔分布的孔洞H1。第二反射板509位于第一反射板507与第二液晶显示面板503之间,第二反射板509的表面具有多个间隔分布的孔洞H2。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图5中的孔洞H1和H2示意性地呈现圆孔状,然而,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一反射板507或第二反射板509的孔洞也可为光栅状(slit hole)或交叉型光栅状(横向slit hole与纵向slit hole交叉)。此外,为确保更好的出光均匀度,第一反射板507或第二反射板509的孔洞尺寸越靠近中部越大,越靠近边缘越小。
由上述可知,背光源的灯光条511和515出射的光线入射至第一反射板507和第二反射板509,通过第一反射板507和第二反射板509各自表面上的孔洞对所入射的光线进行反射从而实现均匀出光。
图6示出依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双面液晶显示器的结构示意图。
类似于图5,在图6的实施方式中,该双面液晶显示器包括一第一液晶显示面板601、一第二液晶显示面板603、一第一反射板607、一第二反射板609以及两侧的背光源。具体地,第一反射板607或第二反射板609左侧的背光源包括灯光条611,第一反射板607或第二反射板609右侧的背光源包括灯光条615。第一反射板607的表面具有多个间隔分布的孔洞H1,第二反射板609的表面具有多个间隔分布的孔洞H2。
图6与图5的主要区别是在于,第一反射板607和第二反射板609均为弯折基板,并且第一反射板607的中部向第一液晶显示面板601弯折,第二反射板609的中部向第二液晶显示面板603弯折。同样,通过第一反射板607和第二反射板609各自表面上的孔洞对所入射的光线进行反射从而实现均匀出光。
图7A示出依据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的双面液晶显示器的结构示意图。图7B示出图7A的双面液晶显示器的一可替换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7C示出图7A的双面液晶显示器的另一可替换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参照图7A,该双面液晶显示器还包括一薄型导光板717。该薄型导光板717设置于第一反射板707与第二反射板709之间。第一反射板707的表面设有孔洞H1,第二反射板709的表面设有孔洞H2。薄型导光板717用以将背光源的灯光条711和715出射的光线导入其内部,并再次出射均匀光线至第一反射板707或第二反射板709。
在一替换实施例中,该薄型导光板717包括一正面S1和一背面S2,并且导光板717的正面S1和背面S2均设置为V型锯齿状,进而通过光线在这些V型锯齿部的反射更加达到均匀出光的功效,如图7B所示。
在一替换实施例中,该双面液晶显示器还包括一对入射侧的反射板719。其中,一反射板719设置于灯光条711和导光板717的一侧,另一反射板719设置于灯光条715和导光板717的另一侧。较佳地,这些反射板719的表面也设有孔洞,以改善入射至导光板717的光线的光学特性。
采用本发明的双面显示器,将第一液晶显示面板和第二液晶显示面板相对设置,并将一透明塑料基板设置于上述两面板,使第一透明聚酯薄膜贴合于透明塑料基板的上表面且第二透明聚酯薄膜贴合于透明塑料基板的下表面,背光源出射的光线经由该透明塑料基板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相应地入射至上述两面板。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采用重量轻且透明度高的塑料基板于两液晶显示面板之间,不仅可降低显示器的整体重量,还可使两侧LED背光源出射的光线达到均匀出光的效果。此外,还可采用反射性偏振板或带孔洞的反射板设于两液晶显示面板之间,同样能够使两侧LED背光源出射的光线达到均匀出光的效果。
上文中,参照附图描述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在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各种变更和替换。这些变更和替换都落在本发明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双面液晶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面液晶显示器包括:
一第一液晶显示面板;
一第二液晶显示面板,与所述第一液晶显示面板相对设置;
一透明塑料基板,位于所述第一液晶显示面板与所述第二液晶显示面板之间,具有一上表面和一下表面;
一第一透明聚酯薄膜,贴合于所述透明塑料基板的上表面;
一第二透明聚酯薄膜,贴合于所述透明塑料基板的下表面;以及
一背光源,其出射的光线经由所述透明塑料基板的上表面入射至所述第一液晶显示面板以及经由所述透明塑料基板的下表面入射至所述第二液晶显示面板。
2.一种双面液晶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面液晶显示器包括:
一第一液晶显示面板;
一第二液晶显示面板,与所述第一液晶显示面板相对设置;
一反射性偏振板,位于所述第一液晶显示面板与所述第二液晶显示面板之间,所述反射性偏振板具有一上表面和一下表面;以及
一背光源,其出射的光线经由所述反射性偏振板分离为二轴线性光,其中,该反射性偏振板允许平行于其穿透轴的一轴线性光穿透从而入射至所述第一液晶面板,并且反射垂直于其穿透轴的另一轴线性光从而入射至所述第二液晶面板。
3.一种双面液晶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面液晶显示器包括:
一第一液晶显示面板;
一第二液晶显示面板,与所述第一液晶显示面板相对设置;
一第一反射板,位于所述第一液晶显示面板的下方,所述第一反射板的表面具有多个间隔分布的孔洞;
一第二反射板,位于所述第一反射板与所述第二液晶显示面板之间,所述第二反射板的表面具有多个间隔分布的孔洞;以及
一背光源,其出射的光线入射至所述第一反射板和所述第二反射板,通过所述第一反射板和所述第二反射板各自表面上的孔洞对所入射的光线进行反射以实现均匀出光。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面液晶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射板和所述第二反射板均为水平基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面液晶显示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导光板,设置于所述第一反射板与所述第二反射板之间,用以将所述背光源出射的光线导入其内部,并再次出射至所述第一反射板或第二反射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面液晶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板包括一正面和一背面,并且所述导光板的正面和背面均设置为V型锯齿状。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面液晶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射板和所述第二反射板均为弯折基板,并且所述第一反射板的中部向所述第一液晶显示面板弯折,所述第二反射板的中部向所述第二液晶显示面板弯折。
8.根据权利要求3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双面液晶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射板或所述第二反射板的孔洞为圆孔状、光栅状或交叉型光栅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双面液晶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射板或所述第二反射板的孔洞尺寸越靠近中部越大,越靠近边缘越小。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双面液晶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面液晶显示器为双侧入光,所述背光源包括一第一灯光条和一第二灯光条,并且所述第一灯光条和所述第二灯光条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液晶显示面板的相对两侧。
CN201410004003.2A 2014-01-03 2014-01-03 一种双面液晶显示器 Pending CN10367630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004003.2A CN103676305A (zh) 2014-01-03 2014-01-03 一种双面液晶显示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004003.2A CN103676305A (zh) 2014-01-03 2014-01-03 一种双面液晶显示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676305A true CN103676305A (zh) 2014-03-26

Family

ID=503143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004003.2A Pending CN103676305A (zh) 2014-01-03 2014-01-03 一种双面液晶显示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676305A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50517A (zh) * 2015-07-15 2015-09-30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双面显示器
CN105425464A (zh) * 2015-12-28 2016-03-23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模组
CN107526215A (zh) * 2017-08-23 2017-12-29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双面显示背光模组及双面显示器
CN113514976A (zh) * 2021-04-28 2021-10-19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车载显示面板、车辆装置
CN115079434A (zh) * 2022-07-08 2022-09-20 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移动终端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50517A (zh) * 2015-07-15 2015-09-30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双面显示器
US20170017122A1 (en) * 2015-07-15 2017-01-19 Shenzhe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Double-sided display
WO2017008326A1 (zh) * 2015-07-15 2017-01-19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双面显示器
US10409109B2 (en) 2015-07-15 2019-09-10 Shenzhe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Double-sided display
CN105425464A (zh) * 2015-12-28 2016-03-23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模组
CN107526215A (zh) * 2017-08-23 2017-12-29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双面显示背光模组及双面显示器
CN113514976A (zh) * 2021-04-28 2021-10-19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车载显示面板、车辆装置
CN115079434A (zh) * 2022-07-08 2022-09-20 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移动终端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274204B (en) Display device, electronic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and light guider for display devices
CN100385309C (zh) 采用双面光单元的液晶显示装置
US20110149201A1 (en) Lightguide illuminator embedded display
US7997783B2 (en) Front light unit with prisms structure and display apparatus having the same
JP4044369B2 (ja) 液晶表示装置
CN108169953B (zh) 一种防窥显示设备及其切换方法
JP2003121824A (ja) 液晶表示装置
CN103676305A (zh) 一种双面液晶显示器
US20160238773A1 (en) Display device
CN109976061A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JP2007127724A (ja) 液晶表示装置
CN111708215A (zh) 一种镜面切换屏及显示装置
US9436037B2 (en) Double-sides liquid crystal devices and backlight modules
WO2019100961A1 (zh) 柔性液晶屏模组及其组装方法
TWI241437B (en) Dual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N111090191A (zh) 光源模块及双屏幕显示装置
CN101533177B (zh) 可携式电子装置及其双面式液晶显示装置
US9285616B2 (en) Backlight modul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using same
US7268844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US20130258710A1 (en) Slim Frame Backlight Module
KR100764996B1 (ko)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이동통신 단말기
CN105589116B (zh) 删除导光板的侧光式显示装置用透镜及具备该透镜的显示装置
CN1635410B (zh) 可携式电子装置及其双面式液晶显示装置
CN102494272A (zh) 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器
JP2009080945A (ja) 両面発光面光源装置及びこれを用いた液晶表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0326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