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672569A - 背光模组 - Google Patents

背光模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672569A
CN103672569A CN201210324711.5A CN201210324711A CN103672569A CN 103672569 A CN103672569 A CN 103672569A CN 201210324711 A CN201210324711 A CN 201210324711A CN 103672569 A CN103672569 A CN 10367256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ading element
optical diaphragm
diaphragm group
fixture
backlight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32471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文鸿
林东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U Optronic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AU Optronic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U Optronics Corp filed Critical AU Optronics Corp
Priority to CN201210324711.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672569A/zh
Publication of CN1036725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67256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一种背光模组,包括固定件、发光元件、导光板、光学膜片组、反射片以及遮光元件,其中固定件内容置有发光元件及导光板,且导光板接邻于发光元件设置,光学膜片组则设置于导光板的上方,此外,反射片设置于发光元件与固定件之间,且反射片并延伸至该光学膜片组中,而遮光元件设置于固定件上且延伸至光学膜片组,其中遮光元件伸入于光学膜片组的长度需大于反射片伸入于光学膜片组的长度,且反射片及遮光元件均会分别与光学膜片组相互交叠,藉由前述设计,本发明的背光模组配合液晶模组使用时,可有效改善大视角漏光。

Description

背光模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有关于一种背光模组,且特别有关于应用在广视角需求的背光模组。
背景技术
平板电脑的普及,让消费者对于大视角无色差的要求更高,因此制造厂商在液晶的选择,以及光学跟机构的搭配来达到广视角的需求,也越来越严苛,而为了达到广视角的需求,目前各式遮光胶带的应用已经被广泛运用,甚至连光学膜上面,都为了因应广视角的要求,而要加上黑边印刷,以改善大视角漏光,进而达到市场的期待。
现行液晶模组的组装,在大视角及成本的考量下,一般会将上扩散片加黑边印刷,再搭配上反射片,来改善光学品质,如图1所示,由图中可看出,背光模组90包括有固定件91、发光元件92、导光板93、光学膜片组94以及反射片95,而为了避免大视角漏光问题,在设计上在光学膜片组的上扩散片941边缘印制遮光黑条942,来防止大视角漏光。
随着液晶模组产业的竞争日益激烈,如何有效降低成本却又能保持品质,甚至提升品质,成为提高利润的关键,由于目前平板电脑要达到广视角要求是普遍的规格,虽然利用上扩散片941边缘印制遮光黑条942的设计,可达到市场对于广视角需求,但却大幅提高了制造成本,以一般11.6”的机种来说,上扩散片的价格约0.47usd,加上黑边印刷(边缘印制遮光黑条)价格变成约0.57usd,如有光轴管理的上扩散片加上黑边印刷(边缘印制遮光黑条),价格甚至会提高到约0.67usd,在制造成本上分别提高了21%与42.5%,对于制造厂商而言,这个问题急需改善。
发明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背光模组,其藉由以遮光元件的设计,来解决大视角漏光的问题,并达到降低制造成本的目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背光模组,其包括固定件、发光元件、导光板、光学膜片组、反射片以及遮光元件,其中固定件概呈为”ㄈ”型,其内可藉以容置固定发光元件及导光板,而导光板接邻于发光元件设置,且光学膜片组设置于导光板的上方,此外,反射片则设置于发光元件与固定件之间,且反射片并延伸至该光学膜片组中,更与光学膜片组形成部分交叠,而前述的遮光元件设置于固定件上,且遮光元件上具有接着件,而接着件对应于遮光元件下方的固定件位置设置。
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中,上述遮光元件更延伸至光学膜片组上方,且其遮光元件伸入于光学膜片组的长度大于反射片伸入于光学膜片组的长度。
更进一步说,在第一实施例的遮光元件伸入于光学膜片组,故遮光元件的投影面积会与光学膜片组的投影面积部分重叠,且光学膜片组的上棱镜片的投影面积或下棱镜片的投影面积,与遮光元件的投影面积部分重叠。
此外,在第一实施例中,由于反射片及遮光元件均会延伸至光学膜片组,故反射片及遮光元件均会分别与光学膜片组相互交叠,更详细地说,反射片会与上扩散片相互重叠,而形成第一部分交叠区间,遮光元件亦会与上扩散片相互重叠,而形成第二部分交叠区间,且第二部分交叠区间的面积大于第一部分交叠区间的面积,藉由前述的设计,本实施例的背光模组配合液晶模组使用时,可有效改善大视角漏光。
在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上述遮光元件更延伸至光学膜片组内,更与光学膜片组形成部分交叠。
更具体的说,在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遮光元件伸入于光学膜片组内,故遮光元件的投影面积会与光学膜片组的投影面积部分重叠,且上棱镜片的投影面积或下棱镜片的投影面积,不会与遮光元件的投影面积部分重叠,仅上扩散片或下扩散片的投影面积,会与遮光元件的投影面积部分重叠。
此外,遮光元件具有一个阶降部,且阶降部位于光学膜片组与固定件之间,藉此,遮光元件自阶降部之后,延伸至上扩散片下方,利用阶降部的设计可使遮光元件的延伸部分位于上扩散片与反射片之间,并延伸接抵至上棱镜片;综前所述,在第二实施例中利用遮光元件上未具备接着件的部分,例如是遮光胶带没有备胶的部分,来作为遮光之用,也就是说,在本实施例的架构下,可利用遮光胶带来作为遮光元件,仅需将遮光胶带的本体(未备胶的部分)延伸至光学膜片组内,即可产生遮光的效果。
此外,本实施例为确实达到遮光的目的,其遮光元件伸入于光学膜片组的长度必需大于反射片伸入于光学膜片组的长度,且其遮光元件的长度大于反射片的长度。
为让本发明的目的、特征和优点能使该领域具有通常知识者更易理解,下文举一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背光模组剖面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背光模组的第一实施例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创作背光模组的第二实施例剖面示意图。
符号说明
<本发明>
固定件10
发光元件20
导光板30
光学膜片组40
上扩散片41
上棱镜片42
下棱镜片43
下扩散片44
反射片50
遮光元件60
阶降部61
接着件70
遮光元件伸入于光学膜片组的长度d1
反射片伸入于光学膜片组的长度d2
遮光元件的长度L1
反射片的长度L2
第一部分交叠区间a
第二部分交叠区间b
<现有技术>
背光模组90
固定件91
发光元件92
导光板93
光学膜片组94
上扩散片941
遮光黑条942
反射片9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请参阅图2所示,图2为本发明背光模组的第一实施例剖面示意图,如图所示:第一实施例的背光模组包括有固定件10、发光元件20、导光板30、光学膜片组40、反射片50以及遮光元件60,其中固定件(holder)10用于固定发光元件20以及导光板30,由固定件10的侧剖面可看出,固定件10概呈为”ㄈ”型,其内可藉以容置固定发光元件20,在本实施例中,发光元件20例如是发光二极体(light emitting diode,LED),而导光板30的部分亦可经由固定件10的开口处插入设置,且接邻于发光元件20设置;光学膜片组40即设置于导光板30的上方;反射片50则设置于发光元件20与固定件10之间,且反射片50并延伸至该光学膜片组40中,更与光学膜片组40形成部分交叠。
上述的遮光元件60设置于固定件10上,且遮光元件60上具有接着件70,而接着件70对应于遮光元件60下方的固定件10位置设置。又,在本实施例中,遮光元件60更延伸至光学膜片组40上方,且其遮光元件60伸入于光学膜片组40的长度d1大于反射片50伸入于光学膜片组40的长度d2(于此实施例中长度是指侧剖面所量测的长度)。除此之外,由图面中亦可看出,其遮光元件60的长度L1大于反射片50的长度L2。
更进一步说,本实施例中的光学膜片组40包括有上扩散片41、上棱镜片42、下棱镜片43与下扩散片44等四种面积大小不同的光学膜片,其中各光学膜片依序设置于导光板30上,由导光板30的顶面开始向上依序为下扩散片44、下棱镜片43、上棱镜片42以及上扩散片41,如上所述,由于本实施例的遮光元件60伸入于光学膜片组40,故遮光元件60的投影面积会与光学膜片组40的投影面积部分重叠,且在本实施例中要特别说的是,上棱镜片42的投影面积或下棱镜片43的投影面积,与遮光元件60的投影面积部分重叠。
除此之外,如图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反射片50及遮光元件60均会延伸至光学膜片组40,故反射片50及遮光元件60均会分别与光学膜片组40相互交叠,更详细地说,反射片50会与上扩散片41相互重叠,而形成第一部分交叠区间a,遮光元件60亦会与上扩散片41相互重叠,而形成第二部分交叠区间b,且第二部分交叠区间b的面积大于第一部分交叠区间a的面积。
藉由上述设计,本实施例的背光模组配合液晶模组使用时,可有效改善大视角漏光,也就是说利用本实施例的技术可以达到越来越严苛的广视角标准,以符合使用者需求。
请参阅图3,图3为本发明背光模组的第二实施例剖面示意图,如图所示:第二实施例的背光模组同样包括有固定件10、发光元件20、导光板30、光学膜片组40、反射片50以及遮光元件60,其中固定件10同样用于固定发光元件20以及导光板30,而导光板30的部分亦可经由固定件10的开口处插入设置,且接邻于发光元件20设置,光学膜片组40即设置于导光板30的上方,反射片50则设置于发光元件20与固定件10之间,且反射片50并延伸至该光学膜片组40内,更与光学膜片组40形成部分交叠。
而遮光元件60设置于固定件10上,且遮光元件60上具有接着件70,特别要说明的是,接着件70仅对应于有固定件10位置设置,在本实施例中,遮光元件60例如是遮光胶带,接着件70为胶,依前述说明,在遮光胶带上仅小部分的胶带上有备胶,例如在对应于固定件10的区段上有备胶,其他的区段是没有备胶的。
本实施例中的光学膜片组40一样具有上扩散片41、上棱镜片42、下棱镜片43与下扩散片44等四种面积大小不同的光学膜片,其中各光学膜片依序设置于导光板30上,由于本实施例的遮光元件60伸入于光学膜片组40内,故遮光元件60的投影面积会与光学膜片组40的投影面积部分重叠,且在本实施例中要特别说明的是,上棱镜片42的投影面积或下棱镜片43的投影面积,不会与遮光元件60的投影面积部分重叠,仅上扩散片41或下扩散片42的投影面积,会与遮光元件60的投影面积部分重叠。
更进一步说,由于在本实施例中,遮光元件60延伸至光学膜片组40内,如图所示,其遮光元件60具有一个阶降部61,且阶降部61位于光学膜片组40与固定件10之间,藉此,遮光元件60自阶降部61之后,延伸至上扩散片41下方,利用阶降部61的设计可使遮光元件60的延伸部分位于上扩散片41与反射片50之间,并延伸接抵至上棱镜片42;综上所述,在本实施例中利用遮光元件60上未具备接着件70的部分,例如是遮光胶带没有备胶的部分,来作为遮光之用,也就是说,在本实施例的架构下,可利用遮光胶带来作为遮光元件,仅需将遮光胶带的本体(未备胶的部分)延伸至光学膜片组40内,即可产生遮光的效果。
此外,为确实达到遮光的目的,其遮光元件60伸入于光学膜片组40的长度d1必需大于反射片50伸入于光学膜片组40的长度d2,且其遮光元件60的长度L1大于反射片50的长度L2。
综上所述,本发明为一种背光模组,其可有效改善大视角漏光,进而达到市场的期待,且若再以成本考量计算,以目前11.6”的机种,利用胶带(cell tape)来固定液晶模组(Cell Fix Tape)最一般的架构,一条双面备胶的胶带,价格约0.0091 USD,而以本实施例遮光元件的设计方式粗略估价约0.01USD,比起目前使用光学膜片(扩散片)印刷黑边的价格从0.47 USD上升至0.57 USD,更能够大幅节省成本跟保持产品的竞争力。
以上依据图式所示的实施例详细说明了本发明的构造、特征及作用效果,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但本发明不以图面所示限定实施范围,凡是依照本发明的构想所作的改变,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仍未超出说明书与图示所涵盖的精神时,均应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3)

1.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固定件;
一发光元件,设置于该固定件内;
一导光板,接邻于该发光元件设置,且部分伸入于该固定件内;
一光学膜片组,设置于该导光板上方;
一反射片,设置于该发光元件与该固定件之间,其中该反射片并延伸至该光学膜片组中,且与该光学膜片组形成部分交叠;以及
一遮光元件,设置于该固定件上,且该遮光元件延伸至该光学膜片组,其中该遮光元件伸入于光学膜片组的长度大于该反射片伸入于该光学膜片组的长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光学膜片组包括有依序设置的一上扩散片、一上棱镜片、一下棱镜片与一下扩散片。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上扩散片的投影面积与该遮光元件的投影面积部分重叠。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下扩散片的投影面积与该遮光元件的投影面积部分重叠。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遮光元件具有一阶降部,该阶降部位于该光学膜片组与该固定件之间。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遮光元件自该阶降部后的部分延伸至该上扩散片下方,且该遮光元件的延伸部分并位于该上扩散片与该反射片之间。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遮光元件的延伸部分延伸接抵于该上棱镜片。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遮光元件上具有一接着件,且该接着件对应于该遮光元件下方的固定件位置设置。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遮光元件的长度大于该反射片的长度。
10.一种背光模组,包括:
一固定件;
一发光元件,设置于该固定件内;
一导光板,接邻于该发光元件设置;
一光学膜片组,设置于该导光板上方;
一反射片,设置于该发光元件与该固定件之间,其中该反射片并延伸至该光学膜片组中,且与该光学膜片组形成一第一部分交叠区间;以及
一遮光元件,设置于该固定件上,且该遮光元件延伸至该光学膜片组,且与该光学膜片组形成一第二部分交叠区间,其中该第二部分交叠区间的面积大于该第一部分交叠区间的面积。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光学膜片组包括有依序设置的一上扩散片、一上棱镜片、一下棱镜片与一下扩散片,且该第一交叠区间是指该反射片与该上扩散片的重叠区域,该第二交叠区间是指该遮光元件与该上扩散片的重叠区域。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遮光元件上具有一接着件,且该接着件对应于该遮光元件下方的固定件位置设置。
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遮光元件的长度大于该反射片的长度。
CN201210324711.5A 2012-09-04 2012-09-04 背光模组 Pending CN10367256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324711.5A CN103672569A (zh) 2012-09-04 2012-09-04 背光模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324711.5A CN103672569A (zh) 2012-09-04 2012-09-04 背光模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672569A true CN103672569A (zh) 2014-03-26

Family

ID=503109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324711.5A Pending CN103672569A (zh) 2012-09-04 2012-09-04 背光模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672569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11751A (zh) * 2016-04-21 2016-08-31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设备
CN113589587A (zh) * 2021-07-02 2021-11-02 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WO2022160803A1 (zh) * 2021-02-01 2022-08-0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发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11751A (zh) * 2016-04-21 2016-08-31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设备
WO2022160803A1 (zh) * 2021-02-01 2022-08-0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发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GB2611248A (en) * 2021-02-01 2023-03-29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Light-emitting 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
CN113589587A (zh) * 2021-07-02 2021-11-02 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995196U (zh) 液晶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4864318B (zh)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02661553B (zh) 背光模块及使用其的显示装置
CN205485155U (zh) 照明装置和显示装置
US20160341870A1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pparatus Having a Narrow Bezel
CN104503165A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7110441A (zh) 照明装置以及显示装置
CN104566007A (zh) 显示装置
CN104748013A (zh)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04728680A (zh) 一种背光模组以及显示装置
CN105629580A (zh) 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及装置
CN104763979A (zh) 一种导光板、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04678647A (zh) 一种黑色胶框的lcd显示装置
CN103672569A (zh) 背光模组
CN205318064U (zh)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CN204116755U (zh) 显示装置
CN203082682U (zh) 背光模组及使用其的液晶显示装置
CN102116439B (zh) 背光模块
KR20130133619A (ko) 영상표시장치
CN102590905A (zh) 具有高低起伏结构的光学膜
CN202532336U (zh)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US9612388B2 (en) Front light guide module and electrophoresis display having the same
CN203811940U (zh) 一种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CN204287673U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3809310A (zh) 一种移动终端及其液晶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