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660329B - 带模内标签的塑料容器的制造方法以及用该方法得到的带模内标签的塑料容器 - Google Patents
带模内标签的塑料容器的制造方法以及用该方法得到的带模内标签的塑料容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660329B CN103660329B CN201210313901.7A CN201210313901A CN103660329B CN 103660329 B CN103660329 B CN 103660329B CN 201210313901 A CN201210313901 A CN 201210313901A CN 103660329 B CN103660329 B CN 103660329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lastic containers
- mold labels
- resin film
- biaxial stretch
- ban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Blow-Moulding Or Thermoform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带模内标签的塑料容器的制造方法,以及使用该制造方法得到的带模内标签的塑料容器。本发明的带模内标签的塑料容器的制造方法简要地包括以下(1)至(7)的步骤:(1)成型含有聚烯烃系树脂的双轴拉伸树脂薄膜;(2)在双轴拉伸树脂薄膜的一个面上成型热封层;(3)在双轴拉伸树脂薄膜的另一面上实施印刷;(4)通过双轴拉伸树脂薄膜的冲切成型模内标签;(5)在吹塑成型机的模具内设置模内标签;(6)通过特定条件的吹塑成型进行塑料容器成型以及对塑料容器贴附模内标签;(7)在特定条件下从模具中取出带模内标签的塑料容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带模内标签的塑料容器的制造方法。
特别是涉及在采用吹塑成型的中空塑料容器的制造中,在模具内进行容器成型的同时给该容器贴附模内标签而制造带模内标签的塑料容器时,能够抑制因气泡、凸出、凹陷之类的标签、容器的变形产生缺陷品的带模内标签的塑料容器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塑料容器近来使用了各种各样的尺寸、形状,用于容纳各种各样的液体(例如食用油、液体调味料、饮料、酒类、厨房用洗涤剂、衣料用洗涤剂、洗发剂、理发剂、液体皂、消毒用酒精、汽车用油、汽车用洗涤剂、农药、杀虫剂、除草剂等)并将其流通、陈列、采购、保管、使用。
这些塑料容器通常是具有使用了聚乙烯、聚丙烯、聚酯、聚酰胺等树脂的单层或多个树脂层的容器,通过吹塑成型来制造。
另外,为了明确这些塑料容器内容纳的内容物而设置包含商品名和其它信息的标签。
这些标签多数情况下使用带压敏粘合剂的纸材料或者使用热收缩性薄膜设置在成型后的塑料容器上,标签也可以在塑料容器成型的同时设置在该容器上。
一般先向模具内导入标签、在模具内成型塑料容器的同时在该容器上设置标签的方法称为模内标签工艺。该工艺由于不需要容器成型后的标签粘贴或成型品的中间保管,所以具有能够节省劳力、削减中间品保管空间、可立即出货的优点。
关于模内标签工艺以及使用该工艺的模内标签,可以参照大量文献。
例如,1969年由德国的Rosler等公开了对透明的塑料薄膜施以反转印刷而作为模内标签,通过模内标签工艺将其贴附于塑料容器(专利文献1)。
另外,1989年由美国的Dudley公开了由包含热活化的乙烯共聚物粘合层的共挤出塑料薄膜形成的模内标签(专利文献2)。
另外,1989年由安田公开了对热封性树脂层施以了压花加工的模内标签(专利文献3);1997年由大野公开了热封性树脂层中使用了以乙烯-α-烯烃共聚物作为主要成分的模内标签,该乙烯-α-烯烃共聚物是使用茂金属催化剂使40~98重量%的乙烯与60~2重量%的碳原子数为3~30的α-烯烃共聚合而得到的(专利文献4)。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德国专利第1,807,766号公报
专利文献2美国专利第4,837,075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实开平1-105960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平9-20716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如上述文献所述,主要是对标签的供给侧的模内标签工艺中使用的模内标签进行了改进研讨。
其中,带模内标签的塑料容器至少由模内标签和塑料容器这两个构件构成。为此,在带模内标签的塑料容器的制造工序中,实际面临各种问题,例如气泡(部分膨胀)之类的标签的变形以及凸出(标签贴附部的容器凸起)、凹陷(标签贴附部的容器凹陷)之类的容器的变形等,因标签与塑料容器的复杂相互作用造成的缺陷品的产生,至今无法只通过上述标签的改进而充分地应对,造成模具的临时修正、制品成品率的恶化等制模工(容器制造从业人员)侧的负担。
气泡在塑料容器成型时标签与容器间空气逃逸不充分且标签与容器间的粘接力不充分的情况下发生。气泡使可称为塑料容器脸面的标签的外观显著恶化。凸出或凹陷使塑料容器的容量变化。出现凸出的情况下,尽管内容物是定量的,但相比于其它合格品看起来内容物较少;出现凹陷的情况下,欲填充定量的内容物时,内容物会溢出。任一情况下,均会使塑料容器失去商品价值。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人等找到了这些问题发生的原因,尤其是在模内标签的基材中使用了含有聚烯烃系树脂的双轴拉伸树脂薄膜的情况下,标签的收缩变形与容器的收缩变形程度不同成为较大的原因,塑料容器中标签的贴附部与非贴附部之间的变形量产生差异以及标签的贴附部(从截面观察)变形成双金属片(bimetal)的形态,所述标签的收缩变形是伴随薄膜的热历程引发的聚烯烃系树脂的结晶度发展以及薄膜的拉伸应力缓和而产生的,所述容器的收缩变形是伴随塑料容器成型后的结晶度发展而产生的。
本发明人等认为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仅对标签进行改进是不充分的,需要从带模内标签的塑料容器的制造方法整体出发重新研究条件、并试图最优化。因而本发明人等为了解决上述工序中的上述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结果得到,即使在模内标签的基材中使用了以往的含有聚烯烃系树脂的双轴拉伸树脂薄膜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历经特定的制造工序而解决这些问题,几乎不需要模具的修正等多余的工夫,能够成品率良好地提供气泡、凸出、凹陷之类的塑料容器的变形以及外观缺陷不成问题的带模内标签的塑料容器,从而完成本发明。
即本发明为以下所述的带模内标签的塑料容器的制造方法。
1.一种带模内标签的塑料容器的制造方法,其包括以下(1)至(7)的步骤:
(1)成型含有聚烯烃系树脂的双轴拉伸树脂薄膜:
该双轴拉伸树脂薄膜是将含有聚烯烃系树脂和无机微细粉末的树脂组合物熔融、将该熔融物从模头挤出成片状并沿双轴方向拉伸该片状物而得到的,其表面能够印刷或者可进行使该表面能够印刷的处理方法,所述双轴拉伸树脂薄膜具有25~200μm的厚度;
(2)为了使模内标签与塑料容器粘接,在该双轴拉伸树脂薄膜的一个面上成型热封层:
该热封层由含有熔点低于该聚烯烃系树脂的热塑性树脂的树脂组合物形成,在该双轴拉伸树脂薄膜上成型;
(3)为了赋予塑料容器标签信息,在该双轴拉伸树脂薄膜的另一面上实施印刷:
(4)该双轴拉伸树脂薄膜成型一个个模内标签:
(5)将该模内标签每个单独取出、插入吹塑成型机的模具内并设置在模具内的规定位置;
(6)在该模具内吹塑成型塑料容器,并且在成型的塑料容器的外表面贴附该模内标签:
此时,作为吹塑成型条件,模具冷却温度设为1~40℃,从设定为150℃以上温度的口模(dies)中熔融挤出塑料材料,形成型坯,之后合模,在该型坯中导入5秒钟以上的3kg/cm2以上的压缩空气,进行吹塑成型;
(7)从模具中取出成型后的塑料容器:
此时,将刚排出的容器的温度设为120℃以下。
2.根据1所记载的带模内标签的塑料容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双轴拉伸树脂薄膜中使用的聚烯烃系树脂含有聚丙烯、高密度聚乙烯、低密度聚乙烯和线性低密度聚乙烯中的任一种,且该双轴拉伸树脂薄膜中使用的无机微细粉末含有碳酸钙、滑石、粘土、氧化钛中的任一种。
3.根据1或2所记载的带模内标签的塑料容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双轴拉伸树脂薄膜含有75~99重量%的聚烯烃系树脂且含有1~25重量%的无机微细粉末。
4.根据1~3中任一项记载的带模内标签的塑料容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双轴拉伸树脂薄膜的密度为0.55~1.0g/cm3。
5.根据1~4中任一项记载的带模内标签的塑料容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使该双轴拉伸树脂薄膜的表面能够印刷的处理方法包含表面氧化处理和表面涂敷处理中的至少一种处理。
6.根据1~5中任一项记载的带模内标签的塑料容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成型于双轴拉伸树脂薄膜上的该热封层中使用熔点低于双轴拉伸树脂薄膜中所用聚烯烃系树脂的熔点的热塑性树脂。
7.根据1~6中任一项记载的带模内标签的塑料容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对成型于双轴拉伸树脂薄膜上的该热封层实施压花加工的工序。
8.根据1~7中任一项记载的带模内标签的塑料容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除了在双轴拉伸树脂薄膜上实施的该印刷以外,还包括通过压箔、蒸镀、全息照相成型、涂布中的至少一种实施装饰的工序。
9.根据1~8中任一项记载的带模内标签的塑料容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任意使用采用了模切辊或磁体圆筒(magnetcylinder)的圆筒冲切,采用了汤姆逊刀、弹簧刀、雕刻刀、蚀刻刀或套筒(bush)的平刃冲切以及激光进行双轴拉伸树脂薄膜的冲切。
10.根据1~9中任一项记载的带模内标签的塑料容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从模具的抽吸和标签的静电吸附中的至少一者进行插入到模具内的模内标签在模具规定位置的固定化。
11.根据1~10中任一项记载的带模内标签的塑料容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塑料容器所用的塑料材料含有聚丙烯、高密度聚乙烯、低密度聚乙烯、线性低密度聚乙烯中的任一种。
12.根据1~11中任一项记载的带模内标签的塑料容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使用挤出机熔融混炼塑料容器所用的塑料材料并从口模将其挤出成筒状、形成150℃以上温度的型坯的工序。
13.根据1~12中任一项记载的带模内标签的塑料容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向模具内插入模内标签、吹塑成型塑料容器以及从模具中取出塑料容器的工序的一系列的射出循环所用时间为20秒钟/次以上。
14.根据1~13中任一项所述的带模内标签的塑料容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2)中,该热封层通过涂敷法、共挤出法、熔融挤出层压法、由树脂组合物形成的薄膜的热层压法或由树脂组合物形成的薄膜的干式层压法的任一方法在该双轴拉伸树脂薄膜上成型。
15.根据1~14中任一项所述的带模内标签的塑料容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3)中,该印刷通过选自由胶版印刷法、凹版印刷法、柔性印刷法、凸版印刷法、丝网印刷法、喷墨印刷法、使用了液体调色剂或干式调色剂的电子照片印刷法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印刷方法实施。
16.根据1~15中任一项所述的带模内标签的塑料容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4)中,通过冲切该双轴拉伸树脂薄膜,成型为一个个模内标签,该冲切配合被印刷的标签信息以形成规定尺寸、规定形状的方式来实施。
17.一种使用1~16中任一项记载的制造方法得到的带模内标签的塑料容器。
18.根据17所记载的带模内标签的塑料容器,其特征在于,模内标签与塑料容器的粘接强度为150gf/15mm以上。
19.根据17或18所记载的带模内标签的塑料容器,其特征在于,带模内标签的塑料容器的由于凸出、凹陷造成的容量变化量为设计容量的±5%以内。
发明的效果
本发明提供带模内标签的塑料容器的制造方法,即使在模内标签的基材中使用了以往的含有聚烯烃系树脂的双轴拉伸树脂薄膜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因气泡、凸出、凹陷之类的标签、容器的变形而产生缺陷品,几乎不需要模具的修正等多余的工夫,能够成品率良好地供应外观上及性能上没有问题的带模内标签的塑料容器。另外,本发明提供使用该制造方法得到的带模内标签的塑料容器。
附图说明
图1气泡的状态
图2气泡产生的原因
图3凸起的状态
图4凹陷的状态
图5凸起、凹陷产生的原因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带模内标签的塑料容器的制造方法简要地包括以下(1)至(7)的步骤:
(1)成型含有聚烯烃系树脂的双轴拉伸树脂薄膜;
(2)在双轴拉伸树脂薄膜的一个面上成型热封层;
(3)在双轴拉伸树脂薄膜的另一面上实施印刷;
(4)通过双轴拉伸树脂薄膜的冲切成型模内标签;
(5)在吹塑成型机的模具内设置模内标签;
(6)通过特定条件的吹塑成型进行塑料容器成型以及对塑料容器贴附模内标签;
(7)在特定条件下从模具中取出带模内标签的塑料容器。
以下对各个步骤进行更详细地说明。
[(1)成型含有聚烯烃系树脂的双轴拉伸树脂薄膜]
在本发明中,含有聚烯烃系树脂的双轴拉伸树脂薄膜作为模内标签的基纸。
该双轴拉伸树脂薄膜是将含有聚烯烃系树脂和无机微细粉末的树脂组合物熔融、将该熔融物从模头挤出成片状并沿双轴方向拉伸该片状物得到的,其表面能够印刷或者可进行使该表面能够印刷的处理方法,所述双轴拉伸树脂薄膜具有25~200μm的厚度。
该双轴拉伸树脂薄膜由于使用了聚烯烃系树脂,因而能够提供耐受酸、碱、有机溶剂等化学试剂且即使容器的内容物为这些物质、劣化也较小的标签。另外,由于耐水性也很优异,因而即使在水环境下使用带模内标签的塑料容器,标签也不破损、不剥落等。
[聚烯烃系树脂]
作为双轴拉伸树脂薄膜中使用的聚烯烃系树脂,可以举出:乙烯、丙烯、丁烯、己烯、丁二烯、异戊二烯、氯丁二烯、甲基-1-戊烯等烯烃类的均聚物以及由2种以上的这些烯烃类形成的共聚物。
另外,作为聚烯烃系树脂,例如可以举出:高密度聚乙烯、中密度聚乙烯、低密度聚乙烯、线性低密度聚乙烯、聚丙烯、聚甲基-1-戊烯等聚烯烃系树脂;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乙烯-丙烯酸共聚物、马来酸改性聚乙烯、马来酸改性聚丙烯等含有官能团的聚烯烃系树脂等。在这些聚烯烃系树脂中,优选使用加工成薄膜的加工性优异的聚丙烯、高密度聚乙烯、低密度聚乙烯、线性低密度聚乙烯。
作为含有官能团的聚烯烃系树脂的更具体的例子,可以举出前述烯烃类与含有可共聚官能团的单体的共聚物。作为所述含有官能团的单体,特别有代表性的有: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等苯乙烯类;醋酸乙烯酯、乙烯醇、丙酸乙烯酯、丁酸乙烯酯、新戊酸乙烯酯、己酸乙烯酯、月桂酸乙烯酯、硬脂酸乙烯酯、苯甲酸乙烯酯、丁基苯甲酸乙烯酯、环己基甲酸乙烯酯等羧酸乙烯酯类;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己酯、(甲基)丙烯酸辛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硬脂酯、(甲基)丙烯酸苄基酯、(甲基)丙烯酸环己酯、(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甲基)丙烯酸三环[5.2.1.02,6]癸-8-基酯(dicyclopentanyl(meth)acrylate)、(甲基)丙烯酰胺、N-羟甲基(甲基)丙烯酰胺等(甲基)丙烯酸酯类;乙烯基甲醚、乙烯基乙醚、乙烯基丙醚、乙烯基丁醚、乙烯基环戊醚、乙烯基环己醚、乙烯基苄醚、乙烯基苯醚等乙烯基醚类。可以使用在这些含有官能团的单体中,根据需要适当选用1种或者2种以上共聚得到的物质。
另外,也可以根据需要将这些聚烯烃系树脂以及含有官能团的聚烯烃系树脂接枝改性后使用。
接枝改性可以采用公知的方法,作为具体的例子,可举出使用不饱和羧酸或其衍生物的接枝改性。作为该不饱和羧酸,例如可以举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马来酸、富马酸、衣康酸等。另外,作为上述不饱和羧酸的衍生物,也可以使用酸酐、酯、酰胺、酰亚胺、金属盐等。具体来说,可以举出马来酸酐、衣康酸酐、柠康酸酐、(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马来酸单乙酯、马来酸二乙酯、富马酸单甲酯、富马酸二甲酯、衣康酸单甲酯、衣康酸二乙酯、(甲基)丙烯酰胺、马来酸单酰胺、马来酸二酰胺、马来酸-N-单乙基酰胺、马来酸-N,N-二乙基酰胺、马来酸-N-单丁基酰胺、马来酸-N,N-二丁基酰胺、富马酸单酰胺、富马酸二酰胺、富马酸-N-单乙基酰胺、富马酸-N,N-二乙基酰胺、富马酸-N-单丁基酰胺、富马酸-N,N-二丁基酰胺、马来酰亚胺、N-丁基马来酰亚胺、N-苯基马来酰亚胺、(甲基)丙烯酸钠、(甲基)丙烯酸钾等。接枝改性物是:相对于聚烯烃系树脂和含有官能团的聚烯烃系树脂,用通常为0.005~10重量%、优选为0.01~5重量%的接枝单体接枝改性后的物质。
作为双轴拉伸树脂薄膜的聚烯烃系树脂,可以从上述聚烯烃系树脂中选择1种并单独使用,也可以选择2种以上组合使用。
另外,这些聚烯烃系树脂中,聚丙烯从加工性、耐久性、耐化学试剂性、成本方面等考虑优选。作为聚丙烯,理想的是使用:为丙烯均聚物且显示等规或间规及各种程度的立构规整性的均聚丙烯;或者以丙烯为主要成分,将其与乙烯、1-丁烯、1-己烯、1-庚烯、4-甲基-1-戊烯等α烯烃共聚得到的丙烯-α烯烃共聚物作为主要成分使用。该共聚物可以是2元系、也可以是3元系以上,另外可以是无规共聚物、也可以是嵌段共聚物。聚丙烯中优选配合使用2~25重量%的熔点低于丙烯均聚物的树脂。作为这种熔点较低的树脂,可以例示出高密度或低密度的聚乙烯、丙烯-α烯烃共聚物。
双轴拉伸树脂薄膜优选以75~99重量%的范围含有聚烯烃系树脂,更优选以80~95重量%的范围含有聚烯烃系树脂。聚烯烃系树脂的含量为75重量%以上时,易于实现双轴拉伸树脂薄膜的稳定成型。另外,该含量为99重量%以下时,通过并用无机微细粉末,易于实现双轴拉伸树脂薄膜的白化、不透明化。
[无机微细粉末]
本发明的双轴拉伸树脂薄膜由含有上述烯烃系树脂和无机微细粉末的树脂组合物形成。双轴拉伸树脂薄膜通过含有无机微细粉末,可以实现白化及不透明化、使在模内标签上设置的印刷的可视性提高。
无机微细粉末优选使用采用激光衍射的粒度分布计测定的平均粒径为0.01~15μm、优选为0.1~5μm的无机微细粉末。具体来说,可以使用碳酸钙、粘土、二氧化硅、硅藻土、白土、滑石、氧化钛、硫酸钡、氧化铝、沸石、云母、绢云母、膨润土、海泡石、蛭石、白云石、硅灰石、玻璃纤维等。从白化及不透明化的观点考虑,优选为碳酸钙、滑石、粘土、氧化钛。
双轴拉伸树脂薄膜优选以1~25重量%的范围含有无机微细粉末、更优选以5~20重量%的范围含有。无机微细粉末的含量为1重量%以上时,通过与双轴拉伸并用,易于实现双轴拉伸树脂薄膜的白化、不透明化。另外,该含量为25重量%以下时,易于实现双轴拉伸树脂薄膜的稳定成型。
[其它成分]
添加有机填料时,优选选择与双轴拉伸树脂薄膜的主要成分的聚烯烃系树脂不同种类的树脂。可以使用具有比聚烯烃系树脂的熔点高的熔点(例如170~300℃)或玻璃化转变温度(例如170~280℃)、且与聚烯烃系树脂不相容的物质,例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碳酸酯、尼龙-6、尼龙-6,6、环状聚烯烃、聚苯乙烯、聚甲基丙烯酸酯等聚合物。
根据需要,可以在双轴拉伸树脂薄膜中添加热稳定剂(抗氧化剂)、光稳定剂、分散剂、润滑剂等。添加热稳定剂时,通常在0.001~1重量%的范围内添加。具体来说,可以使用空间位阻酚系、磷系、胺系等的稳定剂等。使用光稳定剂时,通常在0.001~1重量%的范围内使用。具体来说,可以使用空间位阻胺系、苯并三唑系、二苯甲酮系的光稳定剂等。分散剂或润滑剂例如以使无机微细粉末分散为目的而使用。使用量通常设为0.01~4重量%的范围内。具体来说,可以使用:硅烷偶联剂;油酸、硬脂酸等高级脂肪酸;金属皂;聚丙烯酸、聚甲基丙烯酸或它们的盐等。
[拉伸]
树脂薄膜层的拉伸可以采用通常所用的各种方法中的任一种进行。
拉伸的温度可以为双轴拉伸树脂薄膜中主要使用的热塑性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以上至晶体部分的熔点以下、对热塑性树脂来说适宜的公知温度范围内。具体来说,双轴拉伸树脂薄膜的热塑性树脂是丙烯均聚物(熔点155~167℃)时为100~166℃,是高密度聚乙烯(熔点121~136℃)时为70~135℃,是比熔点低1~70℃的温度。另外,拉伸速度优选设为20~350m/分钟。
作为拉伸方法,可以举出:将利用了辊组的圆周速度差的纵向拉伸与使用了拉幅炉的横向拉伸组合的逐次2轴拉伸、采用将拉幅炉与线性电动机(linearmotor)组合的同时2轴拉伸、采用将拉幅炉与缩放仪组合的同时2轴拉伸等。另外,也可以举出采用作为吹塑薄膜拉伸方法的管式法的同时2轴拉伸。
对拉伸倍率没有特殊的限定,可以考虑双轴拉伸树脂薄膜中使用的热塑性树脂的特性等进行适当确定。例如,使用丙烯均聚物或其共聚物作为热塑性树脂时,优选以面积拉伸倍率计设为1.5~60倍的范围,更优选设为4~50倍的范围。
[多层化]
双轴拉伸树脂薄膜可以为2层结构,也可以为3层以上的多层结构。双轴拉伸树脂薄膜包含至少一层在双轴方向被拉伸的拉伸树脂薄膜层。
双轴拉伸树脂薄膜为2层结构时,该多层构造的拉伸轴数可以为:未拉伸/2轴、1轴/2轴、2轴/2轴。另外,双轴拉伸树脂薄膜为3层以上的结构时,该多层构造的拉伸轴数可以包括:未拉伸/2轴/未拉伸、未拉伸/2轴/1轴、未拉伸/2轴/2轴、1轴/2轴/1轴、1轴/2轴/2轴、2轴/2轴/2轴、未拉伸/1轴/2轴、1轴/1轴/2轴、未拉伸/未拉伸/2轴、1轴/未拉伸/2轴。通过双轴拉伸树脂薄膜的多层化,附加写入性、耐摩擦性、2次加工适应性等各种功能成为可能。
将双轴拉伸树脂薄膜形成多层构造时可以使用公知的各种方法,作为具体例子,可以举出:使用了进料塞(feedblock)、多分流管(multi-manifold)的多层口模方式;使用多个口模挤出层压方式等。另外,也可以将多层口模与挤出层压组合使用。
[双轴拉伸树脂薄膜的特征]
如此得到的拉伸后的双轴拉伸树脂薄膜的厚度为25~200μm的范围。该厚度优选为30~180μm的范围,更优选为40~150μm的范围。
双轴拉伸树脂薄膜的厚度为25μm以上时,后面具体描述的对薄膜实施印刷的步骤(3)中薄膜就不易出现褶皱,此外将标签插入模具的步骤(5)中易于将标签插入正确的位置,操作性优异。另外,双轴拉伸树脂薄膜的厚度为200μm以下时,易于提高成型的带模内标签的塑料容器的耐落下强度。
另外,含无机微细粉末的、拉伸了的本发明的双轴拉伸树脂薄膜是半透明的,甚至是不透明的,薄膜内部具有细小的空孔。本发明的双轴拉伸树脂薄膜的密度优选为0.55~1.0g/cm3的范围。该密度更优选为0.6~0.95g/cm3的范围,进一步优选为0.65~0.9g/cm3的范围。
双轴拉伸树脂薄膜的密度为0.55g/cm3以上时,后面具体描述的对薄膜实施印刷的步骤(3)中薄膜就不易出现褶皱。另外,双轴拉伸树脂薄膜的密度为1.0g/cm3以下时,由于双轴拉伸树脂薄膜的隔热效果,在后段的吹塑成型的步骤(6)中,就易于活化热封层。
[使双轴拉伸树脂薄膜的表面能够印刷的加工]
为了能够在后段的印刷的步骤(3)中不出问题地实施印刷,双轴拉伸树脂薄膜的表面可以是能够印刷的,或者可以使其表面成为能够印刷的。
作为使双轴拉伸树脂薄膜的表面能够印刷的方法,可以举出表面氧化处理和表面涂敷处理中的至少一种处理。
[表面氧化处理]
优选对双轴拉伸树脂薄膜的至少一面施以表面氧化处理。通过实施该处理,薄膜表面对印刷用油墨的接收能力提高,从而印刷适应性提高。
作为表面氧化处理,可以举出选自电晕放电处理、火焰处理、等离子体处理、辉光放电处理、臭氧处理等的处理方法。优选电晕放电处理。电晕放电处理时,从实施稳定且有效的处理的观点考虑,其处理量优选为10~200W·分钟/m2(600~12000J/m2)。更优选为20~180W·分钟/m2(1200~10800J/m2)的范围。
[表面涂敷处理]
优选对双轴拉伸树脂薄膜的至少一面施以表面涂敷处理。通过实施该处理,薄膜表面对印刷用油墨的固定性提高,从而印刷适应性提高。
从稳定印刷品质的观点考虑,更优选双轴拉伸树脂薄膜在实施前段的表面氧化处理的基础上实施表面涂敷处理。表面涂敷处理可以采用各种表面处理剂、涂敷方法。
[表面处理剂]
表面处理剂优选含有各种高分子粘合剂和颜料颗粒。
作为高分子粘合剂的具体例子,可以举出:聚乙烯亚胺、碳原子数1~12的烷基改性聚乙烯亚胺、聚(乙烯亚胺-尿素)、聚(乙烯亚胺-尿素)的乙烯亚胺加合物、聚酰胺多胺(polyaminepolyamide)、聚酰胺多胺的乙烯亚胺加合物、以及聚酰胺多胺的环氧氯丙烷加合物等聚乙烯亚胺系聚合物;丙烯酸酯共聚物、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丙烯酰胺-丙烯酸酯共聚物、丙烯酰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聚丙烯酰胺的衍生物、以及含有噁唑啉基丙烯酸酯系聚合物等丙烯酸酯系聚合物;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乙二醇等;以及,醋酸乙烯酯树脂、聚氨酯树脂、聚醚树脂、聚酯树脂、尿素树脂、萜烯树脂、石油树脂、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氯乙烯树脂、氯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树脂、偏氯乙烯树脂、氯乙烯-偏氯乙烯共聚物树脂、氯化乙烯树脂、氯化丙烯树脂、丁醛树脂、硅树脂、硝化纤维素树脂、苯乙烯-丙烯酸共聚物树脂、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树脂;丙烯腈-丁二烯共聚物等。
作为颜料颗粒,可以使用公知的有机或无机的微细颗粒。作为具体的例子,可以使用二氧化硅、碳酸钙、烧结粘土、氧化钛、氧化锌、硫酸钡、硅藻土、丙烯酸颗粒、苯乙烯颗粒、聚乙烯颗粒、聚丙烯颗粒等。颜料颗粒的粒径优选为20μm以下,更优选为15μ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3μm以下。
[涂敷方法]
上述表面处理剂可以以以下状态使用:使上述成分在水或甲醇、乙醇、异丙醇、丙酮、甲乙酮、乙酸乙酯、甲苯、二甲苯等有机溶剂中溶解,以溶液状态使用;使上述成分分散,以乳液或分散液(dispersion)的状态使用。其中,如果以水溶液、水系乳液或分散溶液的状态使用,工序管理较容易,因而优选。溶液浓度通常为0.1~20重量%,优选为0.2~10重量%。
作为表面处理剂的涂敷方法,可以采用:使用模涂机、辊涂机、凹版涂布机、喷涂机、刮刀涂布机、反向涂布机、气刀涂布机、施胶压榨涂布机(sizepresscoater)等的涂敷;或者浸渍等。
表面处理剂的涂敷在双轴拉伸树脂薄膜的至少一个表面上实施。涂敷可以在双轴拉伸树脂薄膜的成型操作线中与双轴拉伸树脂薄膜成型一起实施,也可以在别的操作线中对已成型的双轴拉伸树脂薄膜实施。根据需要,经过使用了烘箱等的干燥工序,除去多余的溶剂,形成表面涂敷处理层。
[(2)在双轴拉伸树脂薄膜的另一面上成型热封层]
为了使模内标签持久地粘接在塑料容器上,在上述步骤(1)中得到的双轴拉伸树脂薄膜的一个面上成型热封层。热封层具有使模内标签与塑料容器牢固地粘接的粘合剂的作用。
该热封层由含有熔点低于该聚烯烃系树脂的热塑性树脂的树脂组合物形成,该双轴拉伸树脂薄膜上通过涂敷法、共挤出法、熔融挤出层压法、由树脂组合物形成的薄膜的热层压法、或由树脂组合物形成的薄膜的干式层压法中的任一方法成型。
由于该热封层含有熔点低于构成双轴拉伸树脂薄膜的聚烯烃系树脂的热塑性树脂,所以能够仅使热封层活化而作为基纸的双轴拉伸树脂薄膜不会因后述的容器成型时型坯的热而熔融。
[热塑性树脂]
热封层由含有熔点比双轴拉伸树脂薄膜的聚烯烃系树脂低的热塑性树脂的树脂组合物形成。热封层优选由含有熔点比双轴拉伸树脂薄膜的聚烯烃系树脂的熔点低10℃以上的热塑性树脂的树脂组合物形成,特别优选由含有熔点比双轴拉伸树脂薄膜的聚烯烃系树脂的熔点低15~150℃的热塑性树脂的树脂组合物形成。
作为这样的热塑性树脂,可以举出高密度聚乙烯、中密度聚乙烯、低密度聚乙烯、线性低密度聚乙烯、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乙烯-(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共聚物(烷基的碳原子数为1~8)、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的金属盐(Zn、Al、Li、K、Na)、或含有使用茂金属催化剂共聚得到的乙烯系共聚物等熔点为80~138℃的乙烯系树脂的热塑性树脂。
另外,作为这样的热塑性树脂,可以举出使选自具有2~20个碳原子数的α-烯烃的至少2种以上的共聚单体进行共聚得到的无规共聚物或嵌段共聚物。作为α-烯烃,可举出碳原子数2~20个的α-烯烃。例如可以举出乙烯、丙烯、1-丁烯、2-甲基-1-丙烯、1-戊烯、2-甲基-1-丁烯、3-甲基-1-丁烯、1-己烯、2-乙基-1-丁烯、2,3-二甲基-1-丁烯、2-甲基-1-戊烯、3-甲基-1-戊烯、4-甲基-1-戊烯、4-甲基-1-己烯、4,4-二甲基-1-戊烯、3,3-二甲基-1-丁烯、1-庚烯、甲基-1-己烯、二甲基-1-戊烯、乙基-1-戊烯、三甲基-1-丁烯、甲基乙基-1-丁烯、1-辛烯、1-庚烯、甲基-1-戊烯、乙基-1-己烯、二甲基-1-己烯、丙基-1-庚烯、甲基乙基-1-庚烯、三甲基-1-戊烯、丙基-1-戊烯、二乙基-1-丁烯、1-壬烯、1-癸烯、1-十一烯、1-十二烯、十八烯等。从共聚特性、经济性等观点考虑,优选乙烯、丙烯、1-丁烯、1-戊烯、1-己烯、1-辛烯。
作为本发明中能够使用的无规共聚物,例如可以举出乙烯-丙烯无规共聚物、乙烯-1-丁烯无规共聚物、乙烯-丙烯-1-丁烯无规共聚物、乙烯-1-己烯无规共聚物、乙烯-丙烯-1-己烯无规共聚物、乙烯-1-辛烯无规共聚物、丙烯-1-丁烯无规共聚物、丙烯-1-己烯无规共聚物等,优选为丙烯-1-丁烯无规共聚物、乙烯-丙烯-1-丁烯无规共聚物。
本发明中能够使用的无规共聚物为乙烯与α-烯烃的无规共聚物时,乙烯含量优选以40~98重量%、更优选以50~95重量%、特别优选以70~93重量%的比例使用。α-烯烃含量优选为2~60重量%、更优选为5~50重量%、特别优选为7~30重量%。
本发明中能够使用的无规共聚物为丙烯与α-烯烃的无规共聚物时,从低温热封性或稳定生产该无规共聚物的观点考虑,α-烯烃含量优选为11.5~25mol%、更优选为14~20mol%。
本发明中能够使用的无规共聚物为乙烯与丙烯与α-烯烃的共聚物时,从低温热封性或食品卫生性的观点考虑,乙烯和α-烯烃的含量的总计优选为2~35mol%、更优选为6.5~26mol%、特别优选为8~23mol%。
另外,作为这样的热塑性树脂,上述共聚物也可以通过使用以下催化剂使共聚单体成分共聚得到:茂金属催化剂、特别是茂金属-铝氧烷(metallocene-aluminoxane)催化剂、或者例如国际公开公报WO92/01723号公报等所公开的由茂金属化合物与后述的茂金属化合物反应得到的形成了稳定的阴离子的化合物构成的催化剂。
此外,在不妨害作为目标的热封性的范围内,本发明的热封层中可以任意添加公知的其它树脂用添加剂。作为该添加剂,可以举出染料、成核剂、增塑剂、脱模剂、抗氧化剂、阻燃剂、紫外线吸收剂等。
[层压方法]
热封层可以在双轴拉伸树脂薄膜上的未实施使表面能够印刷的处理侧的面上通过涂敷法、共挤出法、熔融挤出层压法、由树脂组合物形成的薄膜的热层压法或由树脂组合物形成的薄膜的干式层压法中的任一方法成型、层压。
热封层的层压在双轴拉伸树脂薄膜的至少一个表面上进行。层压可以在双轴拉伸树脂薄膜的成型操作线中与双轴拉伸树脂薄膜成型一起实施,也可以在别的操作线中对已成型的双轴拉伸树脂薄膜实施。
实施使双轴拉伸树脂薄膜的两个表面能够印刷的处理时,可以在其中的一个面上成型、层压热封层。
热封层的层厚优选为0.5~20μm,更优选为1~10μm的范围。该层厚为0.5μm以上时,吹塑成型时,热封层借助型坯等熔融聚乙烯或熔融聚丙烯的热而熔解,可以使成型品的容器与标签牢固地融合,因而优选。另外,该层厚为20μm以下时,由于模内标签不易卷曲,容易将标签固定到模具上,因而优选。
[压花加工]
对于热封层,从以防止后述的容器成型时因模内标签与塑料容器之间卷入空气造成气泡(膨胀)的发生为目标出发,根据需要可以进行压花加工。通过压花加工,因热封层表面产生凹凸,其成为排出标签与容器之间的空气的通道,从而使带模内标签的塑料容器中气泡不易出现。
压花加工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施:在双轴拉伸树脂薄膜上设置热封层时或者设置热封层后,按压到表面形成有压花花纹的金属辊或金属板等上,转印该辊图案。
优选热封层的表面具有基于JIS-B-0601:2001的三维中心面平均粗糙度(SRa)为1~10μm的凹凸形状,更优选具有2~8μm的凹凸。凹凸形状小于1μm时,注射成型时标签与容器之间封入空气,容易产生气泡。另外,为10μm以上时,凹凸花纹也显现于标签的印刷面侧的外观中,印刷时易发生印刷不均匀,因而不优选。
关于这样的压花形状:可以为具备多个等间隔的正四棱锥(金字塔形)、削去正四棱锥的顶点的形状的凸部(梯形金字塔形)、半球等独立的凸部结构的凹印型的图案;也可以为具备多个以棱线围成的独立的凹部结构的反向凹印型的图案;或者也可以为梨皮面。
以等间隔形成压花图案时,优选使用该压花图案能够形成为每1英寸(2.54cm)60~200线的压花的压花辊将该图案转印至热封层,赋予凹凸形状。
另外,该压花图案的表面的凹凸优选形成为具有以下结构:以峰与谷的振幅(h)的中心线(h/2的位置)为基准,凸部的表面积占整个标签的面积的50~90%、优选占55~80%;此外,以该中心线为基准,凹部的平均深度为0.5~15μm、优选为1~10μm。
[(3)在双轴拉伸树脂薄膜的另一面上实施印刷]
为了给塑料容器赋予标签信息,在双轴拉伸树脂薄膜的能够印刷的表面上实施印刷。
作为薄膜上所印刷的标签信息,可以举出产品的商品名、品牌名、制造公司名称、销售公司名称、制造日期、保质期、产品的使用方法、使用上的注意事项、联系方式、条形码、商标、标志、企业标志、服务标志、文字符号或花纹等外观设计等。
[印刷]
该印刷采用选自由胶版印刷法、柔性印刷法、凹版印刷法、凸版印刷法、丝网印刷法、喷墨印刷法、使用了液体调色剂或干式调色剂的电子照片印刷法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印刷方法实施。
更具体地可以采用UV胶版印刷法、油性胶版印刷法、UV柔性印刷法、水性柔性印刷法、油性凹版印刷法、UV凸版印刷法、UV轮转胶版印刷法、UV喷墨印刷法、油性喷墨印刷法、使用了液体调色剂的电子照片印刷法、使用了干式调色剂的电子照片印刷法以及它们的组合(结合)来实施。
这样的印刷可以对将长条的双轴拉伸树脂薄膜卷取成卷状的对象实施,也可以对将长条的双轴拉伸树脂薄膜预先裁断成片状的对象实施。
[印刷以外的装饰]
在双轴拉伸树脂薄膜的能够印刷的表面上也可以实施印刷以外的装饰。
作为印刷以外的装饰,可以举出:采用热印或冷印等的压箔;采用直接蒸镀、转印蒸镀、蒸镀片贴合等的金属蒸镀;采用铸型涂布(castcoating)、LC涂布、UV-可固化的清漆涂布(UV-curablevarnishcoating)等的全息照相形成;采用仿压花、颗粒涂布(pearlcoating)、黑白打印等的涂布。
这种装饰多数情况借助其光泽感,易于引人注目而使标签变得有吸引力,能够给带模内标签的塑料容器带来奢华感。
[(4)通过双轴拉伸树脂薄膜的冲切成型模内标签]
本发明中使用的模内标签经过前述的使双轴拉伸树脂薄膜上形成热封层、印刷等工序后,通过将其冲切,从而成型为一个个的印刷了的模内标签。该冲切配合被印刷的标签信息、塑料容器的形状,以形成规定的尺寸、规定的形状来实施。
作为冲切的具体方法,可以举出:使用了模切辊、磁体圆筒的圆筒冲切;使用了汤姆逊刀、弹簧刀、雕刻刀、蚀刻刀、套筒、PMC的平刃冲切;使用了激光的冲切。
这样的冲切的工序可以在前段(3)的双轴拉伸树脂薄膜的印刷刚完成后、在同一操作线上实施,也可以准备已印刷了的双轴拉伸树脂薄膜、在别的操作线上实施。
另外,采用冲切成型模内标签时,双轴拉伸树脂薄膜或模内标签中也可以成型有贯通孔或槽。
作为贯通标签形成孔或槽的方法,可以应用选自利用了带金刚石颗粒的辊、热针、裁切刀的机械穿孔法、激光照射穿孔法、电子束照射穿孔法、等离子体穿孔法、高压放电穿孔法中的至少一种穿孔法,可以根据标签的材质、层厚、通过速度、穿孔径适当选择,或者可以进行组合。
对于双轴拉伸树脂薄膜的冲切方向,可以由印刷侧开始,也可以由热封层侧开始。
[(5)在吹塑成型机的模具内设置模内标签]
将经过冲切工序而成型的模内标签每个单独取出,插入吹塑成型机的模具内,设置在模具内的规定位置。
作为将模内标签一个个地取出、插入吹塑成型机的模具内的方法,通常是冲切后的标签成束并将其置于标签盒中,使用具有吸盘的自动机械(自动标签供给装置)从标签盒中将模内标签一个个地取出,将其插入模具内并设置在模具内的规定位置。作为这样的自动机械,可以利用广州新标机电科技有限公司制造、北京上菱伟业数控科技有限公司制造、张家港市同兴机械有限公司制造、天奇自动化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制造、TAHARA公司制造、STARSEIKICO.,LTD制造、SailorPenCo.,LTD制造、U-ShinLtd.制造、PentelCo.,Ltd.制造的自动机械等。
不使用这样的自动机械时或者制作试作品时,也可以用手操作将模内标签1枚枚取出,并将其设置在模具内的规定位置。
为了不使模具内设置的模内标签偏离位置、掉落等,利用抽吸或静电等公知方法将标签固定在模具内壁。具体来说,可以在以标签的印刷面侧与模具的腔室面相接的方式设置模内标签后,通过模具上设置的抽吸孔抽吸标签而固定在模具内壁。另外,也可以在将模内标签插入模具内时,使用与直流高电压发生装置连接的充电棒(chargebar)、探针(pinner)等静电装置使模内标签带静电,通过静电将标签固定在模具内壁。
[(6)通过特定条件的吹塑成型进行塑料容器成型以及对塑料容器贴附模内标签]
在吹塑成型机的模具内设置模内标签后,在以下的特定条件下吹塑成型塑料容器,同时对成型的塑料容器的外表面贴附该模内标签。
作为塑料容器中使用的塑料材料的适合例子,可以举出聚丙烯、高密度聚乙烯、低密度聚乙烯、线性低密度聚乙烯等聚烯烃系树脂。它们是适合吹塑成型的塑料材料。
熔融挤出该塑料材料形成型坯时,用于熔融这些塑料材料的口模的设定温度设为150℃以上。该温度优选为150~250℃的范围,更优选为150~220℃的范围。口模的设定温度如果为150℃以上,形成的型坯也为150℃以上。
另外,以刚从口模中挤出的型坯温度计,熔融挤出该塑料材料形成的型坯也优选为与口模温度相同的150℃以上。该温度更优选为150~250℃的范围,进一步优选为150~220℃的范围。型坯温度如果为150℃以上,可使模内标签上的热封层充分地活化,将标签热融合。刚挤出的型坯温度可以使用热电偶温度计等直接测定,另外也可以使用红外线温度计等间接测定。
型坯形成时,优选采用型坯控制,改变塑料材料的挤出量,配合最终想得到的塑料容器形状,使形成的型坯的厚度变化。
另一方面,由于将成型的塑料容器迅速冷却可使生产效率提高,所以吹塑成型机的模具优选在模具内部设置冷却管,通过在该冷却管内使冷却水循环进行冷却。吹塑成型塑料容器时的模具的冷却温度设为1~40℃。该温度优选为5~30℃的范围,更优选为10~25℃的范围。冷却水如果使用防冻液,模具能够冷却至冰点下的温度,冷却温度如果为1℃以上,模具就不会过冷却,容易提高模内标签与塑料容器的粘接强度,同时避免成型的塑料容器的急速冷却,从而不易产生凸出、凹陷之类的容器变形。模具的冷却温度如果为40℃以下,不损害塑料容器的生产效率。
其中,模具的冷却温度也可以是使用接触式温度计等对模具的内壁测量的数值,一般认为模具的冷却温度与在模具内部循环的冷却水的温度相等,所以也可以理解为该冷却水温度。
一旦熔融挤出塑料材料形成期望长度的型坯,就将模具合模。
接着,在该型坯中导入压缩空气进行吹塑成型,形成塑料容器。作为吹塑成型时的条件,压缩空气的吹塑压力设为3kg/cm2以上。该压力更优选为3~30kg/cm2的范围,进一步优选为3~10kg/cm2的范围,特别优选为4~6kg/cm2的范围。压缩空气的吹塑压力如果为3kg/cm2以上,容易提高模内标签与塑料容器的粘接强度,气泡不易产生。
另外,作为吹塑成型时的条件,使用压缩空气的吹塑时间(容器成型时间)设为5秒以上。该时间优选为5~50秒的范围,更优选为10~30秒的范围。虽然使用压缩空气的吹塑时间可以根据容器的大小进行变更,但如果为了提高生产效率而缩短吹塑时间时,因高温排出会使包含标签、容器在内的构件的热历程产生较大的偏移,从而倾向于易产生凸出、凹陷这样的容器变形。使用压缩空气的吹塑时间如果为5秒以上,就能够将其后排出的塑料容器的温度均匀冷却至期望的水平,这样的容器变形不易产生。
[(7)从模具中取出带模内标签的塑料容器]
通过吹塑成型将塑料容器成型后,打开模具排出并取出带模内标签的塑料容器。
此时,作为排出条件,将刚排出的塑料容器的温度设为120℃以下。该温度优选为60~110℃的范围,更优选为70~100℃的范围,进一步优选为80~90℃的范围。排出时的塑料容器的温度如果为120℃以下,凸出、凹陷这样的容器变形就不易产生。另外,由于标签的热封层的热塑性树脂并非维持熔融状态地被排出,所以在排出的塑料容器冷却后,模内标签也未产生浮起、气泡。
以时间计,包括上述步骤(5)至(7)的射出循环优选为20秒/次以上,更优选为20~60秒/次的范围。另外,以成型的带模内标签的塑料容器的个数计,优选为1~10个/次的范围。
[带模内标签的塑料容器的特征]
经过包括上述步骤(1)至(7)记载的制造方法的工序得到的带模内标签的塑料容器是:几乎不需要模具的修正等多余的工夫,基本没有气泡、凸出、凹陷之类的塑料容器的变形以及外观缺陷的问题。
以下,对经过本发明的制造方法得到的带模内标签的塑料容器的特征进行具体的说明。
[模内标签与塑料容器的粘接强度]
在本发明中,为了使模内标签与塑料容器形成适当的结合,欲使双轴拉伸树脂薄膜与热封层的界面粘接力、塑料容器与热封层的界面粘接力、热封层自身的内聚力中的任一者均大于双轴拉伸树脂薄膜的变形所需要的力,通过采用前述步骤(2)记载的热塑性树脂对模内标签进行适应化。
然而,前述步骤(6)记载的吹塑成型条件超出本发明的范围时,例如,型坯成型温度或模具温度过低时,无法获得使热封层活化的充足热量,标签与容器可能无法充分结合。另外,吹塑压力过低时,标签与容器的压接可能也不充分。
经过本发明的制造方法得到的带模内标签的塑料容器是标签与容器的粘接强度优异的容器。
对于经过本发明的制造方法得到的带模内标签的塑料容器,模内标签与塑料容器的粘接强度易呈现150gf/15mm以上。该强度更优选为300gf/15mm以上,进一步优选为500gf/15mm以上,特别优选为1000gf/15mm以上。可以通过选定模内标签上热封层所采用的热塑性树脂、选定塑料容器所采用的塑料材料等,对标签与容器的粘接强度进行改善。标签与容器的粘接强度如果为150gf/15mm以上,难于用手从容器上简单地剥离标签,容易实现持久的粘接。另外,标签与容器的粘接强度为150gf/15mm以上的足够强韧的带模内标签的塑料容器,结果出现气泡也不轻易产生的趋势。
[外观]
经过本发明的制造方法得到的带模内标签的塑料容器没有气泡等的产生,倾向于成为外观上佳的容器。
为了防止标签的浮起引发的气泡,如上所述,对双轴拉伸薄膜上的热封层压花加工,在双轴拉伸薄膜中形成贯通孔、槽也是有效的方法。然而,与前述的粘接强度同样地,进一步通过经过本发明的制造方法获得带模内标签的塑料容器,使防止气泡等的产生变得容易。特别是按照前述步骤(6)记载的容器成型条件以及(7)记载的排出条件,也使防止在排出的塑料容器冷却后的、因模内标签的浮起引发的气泡产生变得容易。另外,通过经过本发明的制造方法获得带模内标签的塑料容器,也使防止产生因橘皮(orangepeel,柚子表皮)或标签部分透明化造成不均匀之类的气泡以外的外观缺陷变得容易。
结果根据本发明的制造方法,所得带模内标签的塑料容器易成为通过目视无法确认到气泡等缺陷的程度的外观的容器,不损害带标签的容器的商品价值。
[因凸出、凹陷造成的塑料容器的容量变化]
经过本发明的制造方法得到的带模内标签的塑料容器不发生凸出、凹陷之类的容器变形,倾向于成为具有稳定品质的容器。
特别是采用本发明的制造方法,所得带模内标签的塑料容器的内部容量变化量易为设计容量的±5%以内。该容量变化量更优选为±3%以内,进一步优选为±1.5%以内。如果在该范围内,因容器变形造成的容量变化量为不构成质量上问题的水平。
[实施例]
以下举出实施例和比较例,对本发明的特征进一步具体地说明。以下实施例中所示的材料、使用量、比例、处理内容等,只要不脱离本发明的宗旨,可以进行适当变更。因此,本发明的范围并不受以下所示的具体例子的限定解释。
作为第一个步骤,成型含有聚烯烃系树脂的双轴拉伸树脂薄膜。其中,按照以下的制造例1~16记载的顺序成型双轴拉伸树脂薄膜。表1归纳记载了使用的材料的具体细节。表中的“MFR”代表熔体流动速率。表2归纳记载了:各双轴拉伸树脂薄膜的成型过程中使用的材料的种类和配合量(重量%);拉伸条件(温度、倍率);各双轴拉伸树脂薄膜的厚度、密度;无机微细粉末含量;以及表面处理方法。
作为第二个步骤,在该双轴拉伸树脂薄膜的一个面上成型热封层。其中,按照以下的制造例A~Q记载的顺序成型热封层。表3归纳记载了各热封层的成型过程中使用的材料的种类和配合量(重量%)、热封层的熔点、成型方法、有无压花加工。
作为第三个步骤,在该双轴拉伸树脂薄膜的另一面上实施印刷。其中,按照以下记载的顺序实施印刷。表3归纳记载了实施的印刷方法。
作为第四个步骤,冲切该双轴拉伸树脂薄膜,成型一个个模内标签。其中,按照以下记载的顺序实施冲切。表3归纳记载了实施的冲切方法。
作为第五个步骤,将该模内标签每个单独取出、插入吹塑成型机的模具内并设置在模具内的规定位置。其中,按照以下记载的顺序实施。
作为第六个步骤,在该模具内吹塑成型塑料容器的同时,在被成型的塑料容器的外表面贴附该模内标签。其中,按照以下的实施例1~24以及比较例1~10记载的顺序吹塑成型塑料容器。表4归纳记载了:带模内标签的塑料容器的制造过程中使用的制造例的模内标签、使用的容器用塑料材料;作为吹塑成型条件的口模设定温度、模具温度、吹塑压力、吹塑时间、容器尺寸、射出循环。
作为第七个步骤,从模具中取出成型的塑料容器。其中,按照以下记载的顺序排出塑料容器。表4归纳记载了作为排出时的条件的刚排出的容器温度。
表5记载了由各实施例、比较例得到的带模内标签的塑料容器的评价结果。表3记载的双轴拉伸树脂薄膜的制造例序号与表2记载的制造例序号对应。表4记载的模内标签的制造例序号与表3记载的制造例序号对应。
表4实施例(吹塑成型条件及其它)
表5性能评价
[双轴拉伸树脂薄膜的制造例]
(制造例1~5、7~13)
将表1记载的聚烯烃系树脂和无机微细粉末按照表2记载的量进行配合,使用挤出机在250℃下熔融混炼配合后的物质,并将其挤出成片状,用冷却辊冷却至约60℃而成型为单层的未拉伸树脂薄膜。
将该未拉伸树脂薄膜加热至表2记载的纵向拉伸时的温度后,利用多个辊组的圆周速度差在纵方向上拉伸至4倍,得到纵向单轴拉伸树脂薄膜。
接着将该纵向单轴拉伸树脂薄膜加热至表2记载的横向拉伸时的温度后,利用拉幅机在横方向上拉伸至9倍,160℃下退火处理,冷却至60℃,切去边角,得到具有表2记载的厚度和密度的双轴拉伸树脂薄膜。
使用春日电机(株)制造的电晕放电处理机以40W/(m2·分钟)的处理量对所得双轴拉伸树脂薄膜的两面进行电晕放电,实施表面氧化处理。
(制造例6)
将表1记载的聚烯烃系树脂和无机微细粉末按照表2记载的量进行配合,使用挤出机在250℃下熔融混炼配合后的物质,另一方面,作为热封层,使用别的挤出机在250℃下熔融表1记载的热塑性树脂PE1,将两者供给至1台共挤模头并在模头内层压,将其挤出成片状,用冷却辊冷却至约60℃而成型为2层的未拉伸树脂薄膜。
将该未拉伸树脂薄膜加热至120℃后,利用多个辊组的圆周速度差在纵方向上拉伸至4倍,得到纵向单轴拉伸树脂薄膜。
接着将该纵向单轴拉伸树脂薄膜加热至160℃后、利用拉幅机在横方向上拉伸至9倍,160℃下退火处理,冷却至60℃,切去边角,得到以下的具有热封层的双轴拉伸树脂薄膜:双轴拉伸树脂薄膜的厚度为180μm、密度为0.72g/cm3;热封层的厚度为5μm、密度为0.96g/cm3。
对于所得具有热封层的双轴拉伸树脂薄膜的双轴拉伸树脂薄膜侧的面,使用春日电机(株)制造的电晕放电处理机以40W/(m2·分钟)的处理量进行电晕放电,实施表面氧化处理。
(制造例14、15)
将表1记载的聚烯烃系树脂和无机微细粉末按照表2记载的量进行配合,使用挤出机在250℃下熔融混炼配合后的物质,并将其挤出成片状,用冷却辊冷却至约60℃而成型为单层的未拉伸树脂薄膜。
将该未拉伸树脂薄膜加热至表2记载的纵向拉伸时的温度后,利用多个辊组的圆周速度差在纵方向上拉伸至4倍,得到纵向单轴拉伸树脂薄膜。
接着将该纵向单轴拉伸树脂薄膜加热至160℃后,利用拉幅机在横方向上拉伸至9倍,160℃下退火处理,冷却至60℃,切去边角,得到具有表2记载的厚度和密度的双轴拉伸树脂薄膜。
使用春日电机(株)制造的电晕放电处理机以40W/(m2·分钟)的处理量对所得双轴拉伸树脂薄膜的两面进行电晕放电,实施表面氧化处理。
接着使用辊涂机在双轴拉伸树脂薄膜的一个面上涂敷具有下述组成和配合量的均匀分散的表面处理剂,在100℃的烘箱中干燥,实施表面涂敷处理。干燥后的涂敷层的厚度为2μm。
《表面处理剂组成》
(a)苯乙烯-丁二烯橡胶胶乳(固形分50%)
JSR(株)公司制造、商品名称:069532重量份
(b)丙烯酸酯系树脂乳液(固态成分50%)
JSR(株)公司制造、商品名称:AE95011重量份
(c)平均粒径1.5μm的重质碳酸钙
BIHOKUFUNKAKOGYOCO.,LTD制造、商品名称:SOFTON150095重量份
(d)平均粒径0.25μm的金红石型氧化钛
石原产业(株)制造、商品名称:TIPAQUECR-50-25重量份
(e)丙烯酸系树脂抗静电剂水溶液(固态成分4%)
三菱化学(株)制造、商品名称:サフトマーST-110012重量份
(制造例16)
使用挤出机在250℃下熔融混炼配合了表1记载的75重量%PO1、10重量%PO2、14重量%CA1及1重量%TIO的树脂组合物,之后将其从模头挤出成片状,用冷却辊冷却至约60℃而成型为单层的未拉伸树脂薄膜。
接着,将该未拉伸树脂薄膜加热至145℃后,利用多个辊组的圆周速度差在纵方向上拉伸至4倍,得到纵向单轴拉伸树脂薄膜。
另外,使用挤出机在250℃下熔融混炼配合了表1记载的60重量%PO1、39重量%CA2及1重量%TIO的树脂组合物,之后将其从模头挤出成片状,并层压到所得的纵向单轴拉伸树脂薄膜的一个面上,得到2层结构的层压片。
另外,分别使用不同的挤出机在250℃下熔融混炼配合了表1记载的60重量%PO1、39重量%CA2和1重量%TIO的树脂组合物,以及表1记载的PE5,之后将两者供给至一台共挤出模头,在该模头内层压后,将该层压物从模头挤出成片状并以PE5为最外层的方式层压到前述层压片的纵向单轴拉伸树脂薄膜侧的面上,得到4层结构的层压片。
接着,将该4层结构的层压片冷却至60℃,再加热至155℃,之后利用拉幅机在横方向上拉伸至9倍,160℃下退火处理,冷却至60℃,切去边角,得到4层结构的双轴拉伸树脂薄膜。
所得双轴拉伸树脂薄膜具有PE5的层作为热封层,所得双轴拉伸树脂薄膜的总厚度为100μm、各层厚度为28μm/44μm/28μm、密度为0.72g/cm3、各层拉伸轴数为1轴/2轴/1轴,所得热封层的厚度为5μm、密度为0.96g/cm3、拉伸轴数为1轴。
对于所得物质的双轴拉伸树脂薄膜侧的面,使用春日电机(株)制造的电晕放电处理机以40W/(m2·分钟)的处理量进行电晕放电,实施表面氧化处理。
[热封层的层压]
(制造例A、C~E、G~P)
将按照表2记载的比例配合了表1记载的热塑性树脂的物质使用设定为230℃的挤出机熔融混炼并从模头挤出成片状,将挤出后的物质层压到上述制造例1、3~5、7~15中得到的双轴拉伸树脂薄膜的一个面(制造例14、15中为非涂敷面)上作为热封层。
层压热封层时,将等间隔地雕刻有密度为每1英寸60线、深度为20μm的反转金字塔型(由棱线围成的凹结构)图案的压花辊作为冷却辊使用,使层压有热封层的双轴拉伸树脂薄膜在该辊与轧辊之间通过,在热封层表面转印该压花图案,实施压花加工。
热封层上的压花形状为凸构造的梯形金字塔的连续图案。
(制造例B)
使用设定为230℃的挤出机熔融表1记载的PE3,挤出成片状,用冷却辊冷却至约50℃,暂时形成热封层用薄膜。
在上述制造例2中得到的双轴拉伸树脂薄膜的一个面上,以干燥固态成分为4g/m2的方式涂敷由60重量份聚醚聚氨酯系粘接剂(TOYO-MORTON,LIMITED制造、商品名称:TM-317)、40重量份多异氰酸酯系固化剂(TOYO-MORTON,LIMITED制造、商品名称:CAT-11B)的混合物构成的粘接剂涂料,60℃下干燥1分钟后,与上述得到的热封层用薄膜压接贴合,层压热封层。
(制造例F)
使上述制造例6中得到的具有热封层的双轴拉伸树脂薄膜通过加热辊和调整至线压力为30kg/m的轧辊之间,所述加热辊是调整至100℃的等间隔地雕刻有密度为每1英寸150线、深度为60μm的独立梯形金字塔型(凸构造)图案的压花辊,将该压花图案转印至热封层表面,实施压花加工。
热封层上的压花形状为由棱线围成的梯形金字塔形状的反转的凹结构的连续图案。
(制造例Q)
在上述制造例16中,在双轴拉伸树脂薄膜上层压热封层时,将等间隔地雕刻有密度为每1英寸150线、深度为60μm的独立梯形金字塔型(凸构造)图案的压花辊作为冷却辊使用,使层压有热封层的双轴拉伸树脂薄膜在该辊与轧辊之间通过,将该压花图案转印至热封层表面,实施压花加工。
热封层上的压花形状为以下的连续图案:由棱线围成的梯形金字塔型反转的形状经拉伸而被拉长,从而成为纵方向为每1英寸150线、横方向为每1英寸约17线的凹结构的连续图案。
[印刷]
将上述制造例A~J中得到的具有热封层的双轴拉伸树脂薄膜裁切成片状(单片),使用UV胶版印刷法在双轴拉伸树脂薄膜侧的表面印刷标签信息。
另外,使上述制造例K~Q中得到的具有热封层的双轴拉伸树脂薄膜维持卷状,使用UV柔性印刷法在双轴拉伸树脂薄膜侧的表面印刷标签信息。
[冲切]
在上述制造例A~J中得到的具有热封层的双轴拉伸树脂薄膜的胶版印刷后,在与印刷不同的工序中配合标签信息使用雕刻刀进行冲切,成型模内标签。
另外,使上述制造例K~Q中得到的具有热封层的双轴拉伸树脂薄膜维持卷状,上述印刷刚结束后,在与印刷相同的工序中配合标签信息使用模切辊进行冲切,成型模内标签。
[在吹塑成型机的模具内设置模内标签]
上述制造例A~Q中得到的冲切后的模内标签成束并将其置于标签盒中,使用具有吸盘的标签插入用自动机械((株)TAHARA公司制造)一个个地取出,插入到模具的规定位置,另一方面,通过来自模具的抽吸(吸引压力:3KPa)固定在模具内壁。
(实施例1~24、比较例1~10)
[成型塑料容器以及对塑料容器贴附模内标签]
关于塑料容器的吹塑成型,使用安装有3L容器或6L容器的模具的吹塑成型机((株)TAHARA制造、制品名:TPF706B),容器的材料采用的塑料使用高密度聚乙烯(JapanpolyethyleneCorporation制造、商品名称:HB321R、MFR(JIS-K7210)=0.2g/10分钟)、或无规聚丙烯(JapanPolypropyleneCorporation制造、商品名称:EG-8B、MFR(JIS-K7210)=0.8g/10分钟)、或线性低密度聚乙烯(JapanpolyethyleneCorporation制造、商品名称:UE320、MFR(JIS-K7210)=0.6g/10分钟)。
关于各实施例、比较例的塑料容器的吹塑成型,作为成型条件使用表4记载的制造例的模内标签、容器用塑料材料、口模设定温度、模具温度、吹塑压力、吹塑时间、射出循环时间、容器尺寸。
将各实施例、比较例中采用的容器用塑料材料使用吹塑成型机的挤出机在口模设定温度下熔融,并将其挤出作为型坯。型坯一旦被挤出至符合容器形状的规定长度就闭合模具。接着切开型坯,将压缩空气导入内部而使其膨胀,赋予符合模具内腔室形状的容器形状的同时,进行模内标签的贴附。
[从模具中取出带模内标签的塑料容器]
采用上述吹塑成型条件成型塑料容器后,打开模具,排出并取出带模内标签的塑料容器。
此时的容器温度是:使用非接触型的辐射温度计((株)堀场制作所制造、商品名称:IT-540N)测定已成型并刚被排出的10个塑料容器的每个容器的表侧和里侧的温度,算出其平均值作为排出时的容器温度。
(评价)
[标签粘接强度]
将各实施例、比较例中得到的带模内标签的塑料容器自然冷却至常温后,将模内标签的贴附部分裁出15mm宽作为样品,用手谨慎地将模内标签与塑料容器部分剥离,形成把持部(夹持端)而制成试验片。
将各试验片在恒温室(温度20℃、相对湿度65%)中保管一星期后,使用拉伸试验机(商品名:AutoGraphAGS-5KND、(株)岛津制作所制造)按照JISK6854-2记载的方法以200mm/分钟的速度拉伸标签侧和容器侧各自的把持部、180°剥离至少100mm的距离,由负荷传感器测定剥离稳定时的应力。
该测定对各模内标签的纵(长度)方向以及横(宽度)方向分别进行3次,以它们的平均值作为标签粘接强度,作为显示标签与容器的粘接性的标准。
另外,从实用性的观点考虑,测定的标签粘接强度按以下的基准判定是否合格。
○:300gf/15mm以上,难以用手剥离
△:150gf/15mm以上且小于300gf/15mm,虽然能够用手剥离,但使用容器过程中不会剥离,具有实用性
×:小于150gf/15mm,使用容器过程中自然剥离的可能性高,没有实用性
[外观]
将各实施例、比较例中得到的带模内标签的塑料容器自然冷却至常温后,从实用性的观点考虑,按照以下的基准判定标签的外观是否合格。
○:没有观察到特别异常的外观。
△:虽然没有观察到气泡,但因其它异常造成外观稍微下降。
×:气泡发生、或标签偏离规定位置。
[容器容量变化量]
将各实施例、比较例中得到的带模内标签的塑料容器自然冷却至常温后,通过以下方法测定容器容量变化量,并从实用性的观点考虑,按照以下的基准判定是否合格。
○:变化量为±5%以内,没有特殊的问题。
×:变化量超过±5%,有问题。
(容器容量变化量的测定方法)
分别准备10个各实施例、比较例中得到的带模内标签的塑料容器以及没有标签的塑料容器,自然冷却至常温后测定满水容量并求出平均值,以没有标签状态下的满水容量计为100%时,由有标签状态下的满水容量(%)算出两者的差异作为变化量(%)。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采用本发明记载的制造方法,即使在模内标签的基材中使用了以往的含有聚烯烃系树脂的双轴拉伸树脂薄膜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因气泡、凸出、凹陷之类的标签或容器的变形而产生缺陷品,几乎不需要模具的修正等多余的工夫,能够成品率良好地得到外观上及性能上没有问题的带模内标签的塑料容器。另外,使用本发明记载的制造方法得到的带模内标签的塑料容器的外观良好、品质稳定。因此,本发明记载的带模内标签的塑料容器的制造方法以及该方法得到的带模内标签的塑料容器在产业上非常有用。
Claims (17)
1.一种带模内标签的塑料容器的制造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1)成型含有聚烯烃系树脂的双轴拉伸树脂薄膜:
该双轴拉伸树脂薄膜是将含有聚烯烃系树脂和平均粒径为0.01~15μm的无机微细粉末的树脂组合物熔融、将该熔融物从模头挤出成片状并沿双轴方向拉伸该片状物而得到的,其表面能够印刷或者可进行使该表面能够印刷的处理方法,所述双轴拉伸树脂薄膜具有25~200μm的厚度;
(2)为了使模内标签粘接到塑料容器,在该双轴拉伸树脂薄膜的一个面上成型热封层:
该热封层由含有熔点低于该聚烯烃系树脂的热塑性树脂的树脂组合物形成,在该双轴拉伸树脂薄膜上成型;
(3)为了赋予塑料容器标签信息,在该双轴拉伸树脂薄膜的另一面上实施印刷;
(4)该双轴拉伸树脂薄膜成型为一个个模内标签;
(5)将该模内标签每个单独取出、插入吹塑成型机的模具内并设置在模具内的规定位置;
(6)在该模具内吹塑成型塑料容器,并且在成型的塑料容器的外表面贴附该模内标签,其中,该塑料容器所用的塑料材料含有聚丙烯、高密度聚乙烯、低密度聚乙烯、线性低密度聚乙烯中的任一种;
此时,作为吹塑成型条件,模具冷却温度设为1~40℃,从设定为150℃以上温度的口模中熔融挤出塑料材料,形成型坯,之后合模,在该型坯中导入5秒以上的3kg/cm2以上的压缩空气,进行吹塑成型;
(7)从模具中取出成型后的塑料容器:
此时,将刚排出的容器的温度设为120℃以下,其中,包括向模具内插入模内标签、吹塑成型塑料容器以及从模具中取出塑料容器的工序的一系列的射出循环所用时间为20秒钟/次以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模内标签的塑料容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双轴拉伸树脂薄膜中使用的聚烯烃系树脂含有聚丙烯、高密度聚乙烯、低密度聚乙烯和线性低密度聚乙烯中的任一种,且该双轴拉伸树脂薄膜中使用的无机微细粉末含有碳酸钙、滑石、粘土、氧化钛中的任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带模内标签的塑料容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双轴拉伸树脂薄膜含有75~99重量%的聚烯烃系树脂且含有1~25重量%的无机微细粉末。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模内标签的塑料容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双轴拉伸树脂薄膜的密度为0.55~1.0g/cm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模内标签的塑料容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使该双轴拉伸树脂薄膜的表面能够印刷的处理方法包含表面氧化处理和表面涂敷处理中的至少一种处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模内标签的塑料容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成型于双轴拉伸树脂薄膜上的该热封层中使用熔点比双轴拉伸树脂薄膜中所用的聚烯烃系树脂的熔点低10℃以上的热塑性树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模内标签的塑料容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对成型于双轴拉伸树脂薄膜上的该热封层实施压花加工的工序。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模内标签的塑料容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除了在双轴拉伸树脂薄膜上实施的该印刷以外,还包括通过压箔、蒸镀、全息照相成型、涂布中的至少一种实施装饰的工序。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模内标签的塑料容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采用了模切辊或磁体圆筒的圆筒冲切,采用了汤姆逊刀、弹簧刀、雕刻刀、蚀刻刀或套筒的平刃冲切以及激光中的任一种进行双轴拉伸树脂薄膜的冲切。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模内标签的塑料容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从模具的抽吸和标签的静电吸附中的至少一者进行插入到模具内的模内标签在模具规定位置的固定化。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模内标签的塑料容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使用挤出机熔融混炼塑料容器所用的塑料材料并从口模将其挤出成筒状、形成150℃以上温度的型坯的工序。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模内标签的塑料容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2)中,该热封层通过涂敷法、共挤出法、熔融挤出层压法、由树脂组合物形成的薄膜的热层压法或由树脂组合物形成的薄膜的干式层压法的任一方法在该双轴拉伸树脂薄膜上成型。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模内标签的塑料容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3)中,该印刷通过选自由胶版印刷法、凹版印刷法、柔性印刷法、凸版印刷法、丝网印刷法、喷墨印刷法、使用了液体调色剂或干式调色剂的电子照片印刷法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印刷方法实施。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模内标签的塑料容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4)中,通过冲切该双轴拉伸树脂薄膜,成型为一个个模内标签,该冲切配合被印刷的标签信息以形成规定尺寸、规定形状的方式来实施。
15.一种使用权利要求1~14中任一项所述的制造方法得到的带模内标签的塑料容器。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带模内标签的塑料容器,其特征在于,模内标签与塑料容器的粘接强度为150gf/15mm以上。
17.根据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带模内标签的塑料容器,其特征在于,带模内标签的塑料容器的由于凸出、凹陷造成的容量变化量为设计容量的±5%以内。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10313901.7A CN103660329B (zh) | 2012-08-29 | 2012-08-29 | 带模内标签的塑料容器的制造方法以及用该方法得到的带模内标签的塑料容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10313901.7A CN103660329B (zh) | 2012-08-29 | 2012-08-29 | 带模内标签的塑料容器的制造方法以及用该方法得到的带模内标签的塑料容器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660329A CN103660329A (zh) | 2014-03-26 |
CN103660329B true CN103660329B (zh) | 2016-03-23 |
Family
ID=502996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10313901.7A Active CN103660329B (zh) | 2012-08-29 | 2012-08-29 | 带模内标签的塑料容器的制造方法以及用该方法得到的带模内标签的塑料容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3660329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924646B (zh) * | 2015-08-04 | 2020-10-30 | 优泊公司 | 易剥离性层叠标签、其制造和使用方法、带该标签的被粘物和判断已开封的方法 |
CN106147684B (zh) * | 2016-06-28 | 2021-08-10 | 广州市金万正印刷材料有限公司 | 具有金属表面的模内标签材料、模内标签及制备方法和包装容器 |
CN106157802A (zh) * | 2016-06-28 | 2016-11-23 | 广州市金万正印刷材料有限公司 | 具有网络结构的标签材料、模内标签及其制备方法和包装容器 |
CN106157803A (zh) * | 2016-06-28 | 2016-11-23 | 广州市金万正印刷材料有限公司 | 模内标签材料、模内标签及其制备方法和包装容器 |
CN106566045A (zh) * | 2016-10-17 | 2017-04-19 | 苏州益可泰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 包装袋及其制备方法 |
CN107301818A (zh) * | 2017-07-20 | 2017-10-27 | 粤港(广州)智能印刷有限公司 | 模内标签 |
CN112289169A (zh) * | 2020-10-27 | 2021-01-29 | 江苏鸿祥铝塑印务有限公司 | 食品药品专用模内标签的制备方法 |
CN114228094B (zh) * | 2021-12-16 | 2023-08-15 | 云阳金田塑业有限公司 | 一种代替纸质标签的双向拉伸聚丙烯发泡薄膜制备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03096310A1 (fr) * | 2002-05-09 | 2003-11-20 | Yupo Corporation | Etiquette biodegradable de surmoulage et recipient biodegradable auquel est apposee l'etiquette |
CN1520992B (zh) * | 2003-02-03 | 2010-04-14 | 优泊公司 | 模内成形用标签以及贴有该标签的模内成形容器 |
US9636857B2 (en) * | 2004-06-30 | 2017-05-02 | Yupo Corporation | Label for in-mold forming |
CN1827362B (zh) * | 2005-03-03 | 2012-01-25 | 优泊公司 | 模内成型用标签以及使用该标签的成型品 |
-
2012
- 2012-08-29 CN CN201210313901.7A patent/CN103660329B/zh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660329A (zh) | 2014-03-2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660329B (zh) | 带模内标签的塑料容器的制造方法以及用该方法得到的带模内标签的塑料容器 | |
CN102971144B (zh) | 易剥离性薄膜、模内成型用标签、带标签的树脂成型品、壁纸、不干胶标签以及带标签的容器 | |
CN107428134A (zh) | 热塑性树脂膜及其制造方法、模内成型用标签以及带有标签的塑料容器及其制造方法 | |
CN102576502B (zh) | 模内成型用标签、模内成型品及其成型方法 | |
CN104077956B (zh) | 模内成型用标签及使用其的带标签的塑料容器 | |
CN101821167B (zh) | 注塑成形复合容器及其制造方法 | |
JP4524043B2 (ja) | ラベル | |
JP5579394B2 (ja) | インモールド成形用ラベル | |
CN101234545B (zh) | 模内成型用标签及带有该标签的树脂容器 | |
CA2951030C (en) | Films with enhanced scuff resistance, clarity, and conformability | |
JP4516214B2 (ja) | 透明ラベル | |
US7862881B2 (en) | Label for in-mold formation | |
CN203311748U (zh) | 拉伸吹塑用模内标签以及带该标签的拉伸吹塑成型品 | |
CN102264606B (zh) | 带标签的容器及其制造方法 | |
CN104640776B (zh) | 带标签中空成形容器以及中空容器成形方法 | |
CN1520992B (zh) | 模内成形用标签以及贴有该标签的模内成形容器 | |
CN203752500U (zh) | 模具 | |
CN203512199U (zh) | 带标签中空成形容器及模具 | |
JP2016511437A (ja) | ストレッチブロー用インモールドラベルおよび該ラベル付きストレッチブロー成形品 | |
KR20240050377A (ko) | 인몰드 라벨 및 라벨이 부착된 용기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