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656077B - 一种治疗慢性肾脏病的中药复方组合物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治疗慢性肾脏病的中药复方组合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656077B
CN103656077B CN201310694295.2A CN201310694295A CN103656077B CN 103656077 B CN103656077 B CN 103656077B CN 201310694295 A CN201310694295 A CN 201310694295A CN 103656077 B CN103656077 B CN 10365607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chinese medicine
treatment
kidney disease
traditional chine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69429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656077A (zh
Inventor
盛梅笑
刘志辉
李正红
柳正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Provincial Hospital of Chinese Medicine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Provincial Hospital of Chinese Medicin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Provincial Hospital of Chinese Medicine filed Critical Jiangsu Provincial Hospital of Chinese Medicine
Priority to CN201310694295.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656077B/zh
Publication of CN1036560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65607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65607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65607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 Acyclic And Carbocyclic Compounds In Medicinal Composi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慢性肾脏病的中药复方组合物,它是由生黄芪20~60份、杜仲15~45份、女贞子10~30份、金樱子10~30份、青风藤30~90份、石苇30~90份、猫爪草15~45份、穿山龙20~60份、僵蚕15~45份、全蝎5~15份制成。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其在治疗慢性肾脏病中的应用。本发明提供的中药复方组合物,是根据慢性肾脏病的发病机制,在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通过长期临床应用筛选得到。临床试验结果表明,该中药复方组合物,能够明显降低蛋白尿,保护肾功能,控制和稳定慢性肾炎患者的病情,有效率达91.7%,且试验过程中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应用安全,有望开发成新的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的药物。

Description

一种治疗慢性肾脏病的中药复方组合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治疗慢性肾脏病的中药复方组合物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慢性肾脏病严重危害人类的生命健康,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目前已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卫生事件,受到医学界的广泛关注。慢性肾炎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病理改变不一,以蛋白尿、血尿、水肿和高血压为临床特征,随病情进展常伴随肾功能缓慢减退的一组原发于肾小球的疾病,属中医学“肾风”、“水肿”、“尿血”、“腰痛”范畴。统计资料显示,慢性肾炎仍然是目前我国终末期肾病的首要病因,患者一旦进入终末期肾衰将需要依赖透析治疗维持生存,造成严重的社会经济负担。研究认为,蛋白尿既是肾脏病变的显著标志,也是导致肾脏病情进一步加重的重要因素,成为本病治疗的主要靶目标,任何减少蛋白尿的干预方法都有利于减缓慢性肾脏疾病的进程。
目前,西医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所采用的手段有激素、免疫抑制剂、ACEI/ARB类药物等,虽然临床上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但仍有相当部分患者疗效不佳,并且西药的疗程漫长,停药后易于反跳,副作用也较多,患者的依从性较差。中医药在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控制蛋白尿、减少血尿、保护肾功能、减轻西药的副作用方面具有较好的优势。中医认为慢性肾炎属本虚标实证,肺脾肾气虚为本,风邪、湿热、瘀毒为标,治疗大多从脏腑辨证入手,肺脾肾为重点,涉及肝、三焦,辅以清利湿热、祛风胜湿、摄精固涩、解毒活血等法。
因此,有必要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研发出一种具有中医药特色,能够有效防治慢性肾脏病的中药复方组合物。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配比科学合理,不良反应低,具有较好临床疗效的治疗慢性肾脏病的中药复方组合物。
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治疗慢性肾脏病的中药复方组合物,它是由下列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
生黄芪20~60份、杜仲15~45份、女贞子10~30份、金樱子10~30份、青风藤30~90 份、石韦30~90份、猫爪草15~45份、穿山龙20~60份、僵蚕15~45份、全蝎5~15份。
作为优选方案,以上所述的治疗慢性肾脏病的中药复方组合物,它是由下列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
生黄芪20~40份、杜仲15~30份、女贞子10~20份、金樱子10~20份、青风藤30~60份、石韦30~60份、猫爪草15~30份、穿山龙20~40份、僵蚕15~30份、全蝎5~10份。
作为优选方案,以上所述的具有治疗慢性肾脏病的中药复方组合物,它是由下列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
生黄芪20份、杜仲15份、女贞子10份、金樱子10份、青风藤30份、石韦30份、猫爪草15份、穿山龙20份、僵蚕15份、全蝎5份。
本发明所述的具有治疗慢性肾脏病的中药复方组合物,将各原料的提取物和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制备成颗粒剂、片剂、胶囊剂、口服液、合剂或丸剂。
本发明在制成片剂时把中药提取物浸膏粉添加载体乳糖或玉米淀粉,需要时加入润滑剂硬脂酸镁,混合均匀,然后压片制成片剂。
本发明在制成胶囊剂时,把中药提取物浸膏糊精或淀粉混合均匀,制粒,然后装胶囊制成胶囊剂。
本发明在制成颗粒剂时,把中药提取物浸膏加糊精等混合均匀,制粒,干燥,制成颗粒剂。
本发明在制成合剂时,中药提取物加纯化水溶解,制成合剂。
本发明在制成口服液时,把中药提取物加纯化水溶解,加入甜菊素或阿斯巴坦,调pH,制成口服液。
本发明所述的治疗慢性肾脏病的中药复方组合物在制备防治慢性肾脏病药物中的应用。
作为优选方案,本发明所述的治疗慢性肾脏病的中药复方组合物在制备防治慢性肾脏病药物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慢性肾脏病为慢性肾炎或肾病综合症。
本发明所述的治疗慢性肾脏病的中药复方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取各组分加入5~15倍量的水,煎煮提取2~3次,每次1~3小时,合并煎液,浓缩,冷却至室温,加乙醇至含醇量达60%~90%,静置12~24小时,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得提取物和药剂学上可接受的载体制备成颗粒剂,片剂,胶囊剂,口服液制剂,合剂或微丸制剂。
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的治疗肾脏疾病的中药复方组合物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 以下优点:
(1)本发明提供的治疗慢性肾脏病的中药复方组合物,根据慢性肾脏病的发病机制,在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通过长期临床应用筛选得到本发明的中药组方,方中生黄芪益气固表,利水消肿;杜仲、女贞子、金樱子补肾固摄,益气养阴;青风藤、石韦、猫爪草、穿山龙祛风解毒,清热利湿;僵蚕、全蝎搜风活血通络。诸药合用,共凑补肾益气,清热利湿,解毒活血之功效。临床试验结果表明,本发明提供的中药复方组合物,能够明显降低蛋白尿保护肾功能,且试验过程中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应用安全。同时临床试验结果表明,本发明提供的中药复方,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效地控制和稳定慢性肾炎患者的病情,有效率高达91%以上。
(2)本发明提供的治疗慢性肾脏病的中药复方组合物,可以方便和药学载体制备成多种剂型,临床上服用方便,且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提供的组合物,疗效可靠,使用安全,长期服用无毒副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下述实施例,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实施例所描述的具体的物料配比、工艺条件及其结果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应当也不会限制权利要求书中所详细描述的本发明。
实施例1
1、一种治疗慢性肾脏病的中药复方组合物,它是由下列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
生黄芪20份、杜仲15份、女贞子10份、金樱子10份、青风藤30份、石韦30份、猫爪草15份、穿山龙20份、僵蚕15份、全蝎5份。
2、取上述1各组分加入12倍量的水,煎煮提取2次,每次1小时,合并煎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12(60℃热测),加乙醇至含醇量达60%,静置24小时,滤过,滤液回收乙醇,继续浓缩至相对密度1.30(60℃热测),加入适量淀粉,制粒,干燥,装胶囊,即得。
实施例2
1、一种治疗慢性肾脏病的中药复方组合物,它是由下列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
生黄芪60份、杜仲45份、女贞子30份、金樱子30份、青风藤90份、石韦90份、猫爪草45份、穿山龙60份、僵蚕45份、全蝎15份。
2、取上述1各组分加入8倍量的水,煎煮提取2次,每次1小时,合并煎液,浓缩,冷却至室温,加乙醇至含醇量达65%,静置24小时,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得提取 物,加入纯化水溶解,加入甜菊苷适量,调节pH至5.5,分装,灭菌即得。
实施例3
1、一种治疗慢性肾脏病的中药复方组合物,它是由下列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
生黄芪40份、杜仲30份、女贞子20份、金樱子20份、青风藤60份、石韦60份、猫爪草30份、穿山龙40份、僵蚕30份、全蝎10份。
2、取以上1所述的各组分加入10倍量的水,煎煮提取3次,每次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浓缩至相对密度1.10(60℃热测),加乙醇至含醇量达70%,静置12小时,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稠膏再加入适量糊精、阿斯巴甜,制粒,干燥,整粒,分装,即得。
实施例4
取实施例1制备得到的提取物,加入淀粉适量,制粒,干燥,过筛,再加入助流剂适量,压片,即得片剂。
实施例5临床试验
1.1病例选择
1.1.1诊断标准
1)西医诊断:参照2003年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专业委员会在肾脏病诊断与治疗及疗效标准专题讨论会上拟订的慢性肾炎诊断标准。
2)中医辨证:参照1996年第十二届全国中医肾病学术会议专题讨论稿,凡临床表现腰酸痛、疲乏、水肿、舌苔薄腻或黄腻、因反复上呼吸道或胃肠道感染加重蛋白尿(或伴血尿)者,辨为肾虚湿热证。
3)中医证候分级与积分:参照2002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慢性肾小球肾炎症状分级量化表,分轻、中、重三级,分值分别为2、4、6分,无症状计0分。将各项分值累积即得出每位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1.1.2纳入标准
1)符合慢性肾炎的临床诊断;
2)年龄在18至65周岁之间,性别不限;
3)感染、高血压等能够有效控制;
4)0.5g/24h≤尿蛋白定量<3.0g/24h;
5)血肌酐<177umol/L。
1.1.2排除标准
1)各种继发性肾小球疾病,如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狼疮性肾炎、乙型肝炎相关性肾炎、糖尿病肾病、肾淀粉样变、骨髓瘤性肾病等。
2)慢性间质性肾炎、肾盂肾炎、梗阻性肾病等。
3)急性肾炎、急进性肾炎等。
4)有激素治疗适应症或目前正在使用激素治疗者。
5)合并有严重的心、脑、肝以及造血系统等原发性疾病、或影响其生存的其它严重疾病。
6)尿蛋白定量≥3.0g/24h。
7)血肌酐≥177umol/L。
8)年龄在18周岁以下或65周岁以上。 
1.2试验方法
1.2.1治疗分组与疗程
对照组:基础治疗(包括控制血压、调脂)
治疗组:基础治疗(包括控制血压、调脂)+服用本发明实施例1中药复方组合物(生黄芪20g、杜仲15g、女贞子10g、金樱子10g、青风藤30g、石韦30g、猫爪草15g、穿山龙20g、僵蚕15g、全蝎5g),每天1剂。
疗程:24周。
13.3观察指标
蛋白尿(尿蛋白定性Upro、24小时尿蛋白定量UTP);尿红细胞计数URBC;肾功能(Bun、SCr);中医证候积分等。
1.4疗效判定
1.4.1疾病疗效判定 
参照2003年中国中西医学会肾病专业委员会在第七届全国中西医结合肾病学术会议提出的标准。
1)临床控制:尿蛋白持续<0.3g/24h、尿红细胞持续<30/uL;
2)显著缓解:24小时尿蛋白定量减少≥50%、尿红细胞计数减少≥50%;
3)有效:24小时尿蛋白定量减少≥25%、尿红细胞计数减少≥25%;
4)无效:尿蛋白和尿红细胞计数均无减少或增加。
1.4.2中医证候疗效判定
参照2002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慢性肾小球肾炎的疗效标准。
1)临床痊愈:中医症状与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证候积分减少≥95%;
2)显效:中医症状与体征明显改善,证候积分减少≥70%;
3)有效:中医症状与体征有好转,证候积分减少≥30%;
4)无效:中医症状与体征无明显改善或加重,证候积分减少不足30%。
1.5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1.5统计分析软件。定性指标以百分率描述;定量指标以均数±标准差(X±S)描述。组间对比分析,定性资料采用卡方检验,定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的采用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采用秩和检验,两组对比分析采用重复测量设计的方差检验。以P<0.05作为有统计学意义,以P<0.01作为有高度统计学意义。
1.6结果
1.6.1两组基线比较 
共47例患者,治疗组24例,对照组23例,其中对照组1例治疗16周无效退出,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实验室指标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和2。
表1两组一般情况基线比较
注:*病程指从发现蛋白尿到纳入治疗的时间。
表2两组实验室指标基线比较
注:*Pro采用积分方法:-→0,±→1,+→2,++→3,+++→4,++++→5。
1.6.2两组治疗后蛋白尿的变化
治疗组第24周Upro、UTP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少,其差别比较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第24周Upro、UTP较治疗前有所下降,两组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治疗组蛋白尿下降的幅度优于对照组;同 时,治疗组Upro、UTP治疗后多数时点与0周比较差别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大部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间随时间效应蛋白尿变化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治疗组随用药时间延长蛋白尿呈逐渐下降趋势,对照组蛋白尿下降较慢,并且有波动。具体实验结果见表3、4。
表3两组治疗后Upro的变化
注:①两组组内第24周与0周Upro的比较,治疗组z=3.609,P﹤0.01;对照组z=2.144,P﹤0.05。
②治疗组与对照组疗前后差值的比较,z=2.422,P﹤0.05。
③两组组内治疗后不同时间点Upro的变化,治疗组F=5.743,P﹤0.01;对照组F=1.153,P﹥0.05。
④治疗组与对照组随时间效应Upro变化的比较,F=2.004,P﹤0.05。
⑤两组组内重复测量设计方差分析各时间点数据的变化见表中标识(以0周为基点),*P﹤0.05,**P﹤0.01。
表4两组治疗后UTP的变化
注:①两组组内第24周与0周UTP的比较,治疗组z=4,286,P﹤0.01;对照组z=2.138,P﹤0.05。
②治疗组与对照组疗前后差值的比较,t=-2.738,P﹤0.05。
③两组组内治疗后不同时间点UTP的变化,治疗组F=13.683,P﹤0.01;对照组F=3.249,P﹥0.05。
④治疗组与对照组随时间效应UTP变化的比较,F=5.507,P﹤0.01。
⑤两组组内重复测量设计方差分析各时间点数据的变化见表中标识(以0周为基点),*P﹤0.05,**P﹤0.01。
1.6.3两组治疗后尿RBC计数的变化 
治疗组治疗后URBC较治疗前明显减少,其差别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治疗后URBC较治疗前下降,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URBC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治疗组减少URBC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不同时间点URBC变化的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间随时间效应URBC变化的比较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分析治疗组从第14周起与0周URBC差别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各时间点与0周比较URBC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两组URBC虽然总体改变相似,但两组不同时间点疗效有所差别,治疗组从第18周起URBC下降明显。见表5。
表5两组治疗后URBC的变化
注:①两组组内第24周与0周尿RBC计数比较,治疗组z=3.711,P﹤0.01;对照组z=1.616,P﹥0.05。
②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尿RBC计数差值的比较,z=2.952,P﹤0.01。
③两组组内治疗后不同时间点尿RBC计数变化,治疗组F=1.193,P﹥0.05;对照组F=0.920,P﹥0.05。
④治疗组与对照组随时间效应尿RBC计数变化比较,F=0.503,P﹥0.05。
⑤两组组内重复测量设计方差分析各时间点数据变化见表中标识,*P﹤0.05,**P﹤0.01。
1.6.4两组治疗前后肾功能的变化
两组治疗前后BUN、Scr的变化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6。
表6两组治疗前后肾功能的变化
注:组内比较,BUN治疗组t=0.286,对照组t=0.909,P﹥0.05;Scr治疗组t=3.230,对照组t=0.891,P﹥0.05。
1.6.5两组治疗前后肾虚湿热证证候积分的变化
两组患者治疗后肾虚湿热证证候积分均下降,治疗组治疗前后差别比较,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差别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差值比较也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治疗组在改善肾虚湿热证证候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见表7。
表7两组治疗前后肾虚湿热证证候积分的变化
注:①组内比较,治疗组t=87.95,**P﹤0.01;对照组t=1.502,P﹥0.05。
②组间差值比较,z=5.845,##P﹤0.01。
1.6.6疗效评价
1)两组疾病疗效比较
治疗组痊愈13例(54.2%),显效5例(20.8%),有效4例(16.7%),无效2例(8.3%),总有效率91.7%;对照组痊愈4例(17.4%),显效6例(26.1%), 有效4例(17.4%),无效9例(39.1%),总有效率60.9%,两组综合疗效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见表8。
表8两组疾病疗效比较
注:组间比较,卡方检验,χ2=9.278,P﹤0.05。
2)两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治疗组临床控制16例(66.7%),显效4例(16.7%),有效3例(12.5%),无效1例(4.2%),总有效率95.8%,对照组临床控制4例(17.4%),显效6例(26.1%),有效2例(8.7%),无效11例(47.8%),总有效率52.2%,两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见表9。
表9两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注:组间比较,卡方检验,χ2=10.754,P﹤0.01。
3.6.6不良反应观察 
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治疗观察中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治疗前后血常规、肝功能等均正常范围。
并且实验验证表明,采用本发明实施例2或3所提供的中药组合物,也均具有很好的防治慢性肾脏病的功效,实施例2和实施例3的疾病疗效有效率分别为92.2%和91.4%;中医证候疗效有效率分别为96.2%和95.7%。
通过以上临床试验结果表明,本发明提供的中药复方组合物,具有很好的防治慢性肾脏病的功效,能够有效降低蛋白尿,保护肾功能。并且实验过程中未见有不良反应,有望开发成新的用于防治慢性肾脏病的新药。
以上实施方式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了解本发明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治疗慢性肾脏病的中药复方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列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
生黄芪20~60份、杜仲15~45份、女贞子10~30份、金樱子10~30份、青风藤30~90份、石韦30~90份、猫爪草15~45份、穿山龙20~60份、僵蚕15~45份、全蝎5~15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慢性肾脏病的中药复方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列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
生黄芪20~40份、杜仲15~30份、女贞子10~20份、金樱子10~20份、青风藤30~60份、石韦30~60份、猫爪草15~30份、穿山龙20~40份、僵蚕15~30份、全蝎5~10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慢性肾脏病的中药复方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列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
生黄芪20份、杜仲15份、女贞子10份、金樱子10份、青风藤30份、石韦30份、猫爪草15份、穿山龙20份、僵蚕15份、全蝎5份。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治疗慢性肾脏病的中药复方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将各原料的提取物和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制备成颗粒剂、片剂、胶囊剂、口服液、合剂或丸剂。
5.权利要求1至3所述的治疗慢性肾脏病的中药复方组合物在制备防治肾脏病药物中的应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治疗慢性肾脏病的中药复方组合物在制备防治慢性肾脏病药物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肾脏病为肾病综合症或慢性肾炎。
CN201310694295.2A 2013-12-17 2013-12-17 一种治疗慢性肾脏病的中药复方组合物 Active CN10365607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694295.2A CN103656077B (zh) 2013-12-17 2013-12-17 一种治疗慢性肾脏病的中药复方组合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694295.2A CN103656077B (zh) 2013-12-17 2013-12-17 一种治疗慢性肾脏病的中药复方组合物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656077A CN103656077A (zh) 2014-03-26
CN103656077B true CN103656077B (zh) 2015-08-12

Family

ID=502956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694295.2A Active CN103656077B (zh) 2013-12-17 2013-12-17 一种治疗慢性肾脏病的中药复方组合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65607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98988A (zh) * 2014-11-29 2015-03-11 高春娟 一种治疗慢性肾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7551192B (zh) * 2017-09-20 2021-03-02 江苏省中医院 一种具有治疗慢性肾脏病的中药复方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2216384A (zh) * 2020-10-29 2021-01-12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一种糖尿病肾病风险评估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61114C (zh) * 2002-11-12 2006-06-28 江苏康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治疗慢性肾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质量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656077A (zh) 2014-03-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656077B (zh) 一种治疗慢性肾脏病的中药复方组合物
CN108853433A (zh) 一种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CN102657736B (zh) 一种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173950A (zh) 一种治疗前列腺癌的中草药组合物
CN104288594A (zh) 一种治疗慢性肾脏病气阴两虚证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6138668A (zh) 一种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394002B (zh) 一种治疗皮肤瘙痒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1693084B (zh) 一种治疗胃脘痛阴虚证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191399A (zh) 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的中药组合物
CN103550668B (zh) 一种治疗妇科滑胎病的中药药物
CN102274428B (zh) 一种具有治疗肠易激综合症作用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5982906A (zh) 20(R)-人参皂苷Rg3在制备缓解或/和治疗类风湿病症的药物或保健品中的应用及药物
CN102935129B (zh) 用于清消痤疮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606596B (zh) 一种治疗贝赫切特病的中成药及其制备方法
CN102805795B (zh) 一种治疗急性胸胁部软组织损伤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3006826B (zh) 一种治疗女性更年期失眠症的中药复方
CN103191293A (zh) 一种防治亚健康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554461B (zh) 一种治疗银屑病的药物及其胶囊的制备方法
CN107582834A (zh) 一种治疗虚喘的中药组合物
CN102793874B (zh) 降低狼疮肾炎患者血尿和蛋白尿的中药制剂
CN102283980B (zh) 治疗慢性肾脏病湿热壅盛型的药物
CN102552545B (zh) 一种药物组合物的新用途
CN104689246B (zh) 一种治疗胃癌的药物
CN105943860A (zh) 一种用于治疗糖尿病的药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1112508A (zh) 治疗儿童多动症的中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