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636061A - 用于无线通信的具有天线的装置以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于无线通信的具有天线的装置以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636061A
CN103636061A CN201180072076.XA CN201180072076A CN103636061A CN 103636061 A CN103636061 A CN 103636061A CN 201180072076 A CN201180072076 A CN 201180072076A CN 103636061 A CN103636061 A CN 10363606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equency band
antenna
resonance frequency
circuit
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72076.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636061B (zh
Inventor
J·V·J·卡基南
M·T·奥蒂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okia Technologies Oy
Original Assignee
Nokia Oyj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okia Oyj filed Critical Nokia Oyj
Publication of CN1036360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63606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63606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63606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5/00Arrangements for simultaneous operation of antennas on two or more different wavebands, e.g. dual-band or multi-band arrangements
    • H01Q5/30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operation on different wavebands
    • H01Q5/307Individual or coupled radiating elements, each element being fed in an unspecified way
    • H01Q5/314Individual or coupled radiating elements, each element being fed in an unspecified way using frequency dependent circuits or components, e.g. trap circuits or capacitors
    • H01Q5/335Individual or coupled radiating elements, each element being fed in an unspecified way using frequency dependent circuits or components, e.g. trap circuits or capacitors at the feed, e.g. for impedance match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5/00Arrangements for simultaneous operation of antennas on two or more different wavebands, e.g. dual-band or multi-band arrangements
    • H01Q5/30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operation on different wavebands
    • H01Q5/307Individual or coupled radiating elements, each element being fed in an unspecified way
    • H01Q5/342Individual or coupled radiating elements, each element being fed in an unspecified way for different propagation modes
    • H01Q5/35Individual or coupled radiating elements, each element being fed in an unspecified way for different propagation modes using two or more simultaneously fed poin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5/00Arrangements for simultaneous operation of antennas on two or more different wavebands, e.g. dual-band or multi-band arrangements
    • H01Q5/50Feeding or matching arrangements for broad-band or multi-band operat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7/00Loop antennas with a substantially uniform current distribution around the loop and having a directional radiation pattern in a plane perpendicular to the plane of the loop

Landscapes

  • Support Of Aerials (AREA)
  • Transceivers (AREA)

Abstract

一种装置包括:第一端口,被配置为耦合至天线上的第一位置;第二端口,被配置为耦合至天线上的第二位置;开关,被配置为在第一电配置与第二电配置之间切换,在第一电配置中第一端口耦合至无线电电路,在第二电配置中第二端口耦合至无线电电路;第一电抗电路,被配置为在第一工作谐振频带处将天线与无线电电路阻抗匹配;以及第二电抗电路,不同于第一电抗电路,并且被配置为在第二工作谐振频带处将天线与无线电电路阻抗匹配,第二工作谐振频带不同于第一工作谐振频带。

Description

用于无线通信的具有天线的装置以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实施例涉及用于无线通信的装置。特别地,本发明的实施例涉及在电子通信设备中用于无线通信的装置。
背景技术
诸如便携式电子通信设备的装置通常包括无线电电路和一个或多个用于使得该装置能够与其他装置无线地通信的天线。近年来,对于这样的装置已经有在多个不同的工作频带中可工作的趋势。例如,美国长期演进(LTE)具有两个分离的频带,734至746MHz和869至894MHz。然而,实现在这样的多个不同工作频带中的工作可能需要多个不同的天线,并且这可能导致装置相对较大。
因此,提供一种备选的装置将是合意的。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各种但不一定是全部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装置,包括:第一端口,被配置为耦合至天线上的第一位置;第二端口,被配置为耦合至该天线上的第二位置;开关,被配置为在第一电配置与第二电配置之间切换,在第一电配置中第一端口被耦合至无线电电路,在第二电配置中第二端口被耦合至无线电电路;第一电抗电路,被配置为在第一工作谐振频带处将该天线与该无线电电路阻抗匹配;以及第二电抗电路,不同于该第一电抗电路,并且被配置为在第二工作谐振频带处将该天线与该无线电电路阻抗匹配,该第二工作谐振频带不同于该第一工作谐振频带。
该装置可以用于无线通信。
该无线电电路可以具有在该第一工作谐振频带处的阻抗,并且该第一电抗电路可以被配置为:通过将该天线在第一工作谐振频带处的阻抗引向该无线电电路在该第一工作谐振频带处的阻抗,以将该天线与该无线电电路阻抗匹配。
该无线电电路可以具有在第二工作谐振频带处的阻抗,并且该第二电抗电路可以被配置为:通过将该天线在第二工作谐振频带处的阻抗引向该无线电电路在第二工作谐振频带处的阻抗,以将该天线与该无线电电路阻抗匹配。
该开关可以被配置为在第一电配置中将第二端口从无线电电路断开,并且被配置为在第二电配置中将第一端口从无线电电路断开。
该开关可以被连接在该无线电电路与该第一电抗电路以及该第二电抗电路之间。
该第一电抗电路可以被配置为当开关处于第二电配置中时,将第一端口接地,并且该第二电抗电路可以被配置为当开关处于第一电配置中时,将第二端口接地。
该装置可以进一步包括天线,该天线包括连续导电轨,该连续导电轨在定义第一位置的第一末端与定义第二位置的第二末端之间延伸。
该天线可以是环形天线或者折叠偶极天线。
该装置可以进一步包括:处理器,被配置为控制开关的电配置。
该第一工作谐振频带可以是第一长期演进(LTE)频带,并且该第二工作谐振频带可以是第二长期演进(LTE)频带。
根据本发明的各种但不一定是全部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通信设备,包括前述段落中的任一段落所描述的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各种但不一定是全部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模块,包括前述段落中的任一段落所描述的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各种但不一定是全部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方法,包括:提供第一端口,第一端口被配置为耦合至天线上的第一位置;提供第二端口,第二端口被配置为耦合至该天线上的第二位置;提供开关,该开关被配置为在第一电配置与第二电配置之间切换,在第一电配置中第一端口被耦合至无线电电路,在第二电配置中第二端口被耦合至无线电电路;提供第一电抗电路,第一电抗电路被配置为在第一工作谐振频带处将天线与无线电电路阻抗匹配;以及提供第二电抗电路,第二电抗电路不同于第一电抗电路,并且被配置为在第二工作谐振频带处将天线与无线电电路阻抗匹配,第二工作谐振频带不同于第一工作谐振频带。
该无线电电路可以具有在第一工作谐振频带处的阻抗,并且该第一电抗电路可以被配置为:通过将该天线在第一工作谐振频带处的阻抗引向该无线电电路在第一工作谐振频带处的阻抗,以将该天线与该无线电电路阻抗匹配。
该无线电电路可以具有在第二工作谐振频带处的阻抗,并且该第二电抗电路可以被配置为:通过将该天线在第二工作谐振频带处的阻抗引向该无线电电路在第二工作谐振频带处的阻抗,以将该天线与该无线电电路阻抗匹配。
该开关可以被配置为在第一电配置中将第二端口从无线电电路断开,并且可以被配置为在第二电配置中将第一端口从无线电电路断开。
该开关可以被连接在该无线电电路与该第一电抗电路以及该第二电抗电路之间。
该第一电抗电路可以被配置为当开关处于第二电配置中时,将第一端口接地,并且该第二电抗电路可以被配置为当开关处于第一电配置中时,将第二端口接地。
该方法可以进一步包括:提供天线,该天线包括连续导电轨,该连续导电轨在定义第一位置的第一末端与定义第二位置的第二末端之间延伸。
该天线可以是环形天线或者折叠偶极天线。
该方法可以进一步包括:提供处理器,该处理器被配置为控制该开关的电配置。
该第一工作谐振频带可以是第一长期演进(LTE)频带,并且该第二工作谐振频带可以是第二长期演进(LTE)频带。
附图说明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各个示例,现在将仅以示例的方式对附图做出参考,在附图中:
图1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的包括装置的便携式电子通信设备的示意图;
图2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的装置的示意图;
图3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的另一个装置的示意图;
图4图示了用于图3中所图示的装置的回波损耗相对频率的曲线图;
图5图示了用于图3中所图示的装置的回波损耗相对频率的另一个曲线图;以及
图6图示了根据各个实施例的制造装置的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以下描述中,措辞“连接”和“耦合”以及它们的衍生词意思是操作地被连接或者被耦合。应当意识到,可以存在任何数量的介于中间的部件或者存在介于中间的部件的组合(包括没有介于中间的部件)。另外,应当意识到,连接或者耦合可以是物理电流的连接和/或电磁连接。
图2和3图示了装置20,包括:第一端口36,被配置为耦合至天线40上的第一位置;第二端口38,被配置为耦合至天线40上的第二位置;开关30,被配置为在第一电配置与第二电配置之间切换,在第一电配置中第一端口36被耦合至无线电电路18,在第二电配置中第二端口38被耦合至无线电电路18;第一电抗电路32,被配置为在第一工作谐振频带处将天线40与无线电电路18阻抗匹配;以及第二电抗电路34,不同于第一电抗电路32,并且被配置为在第二工作谐振频带处将天线40与无线电电路18阻抗匹配,第二工作谐振频带不同于第一工作谐振频带。
更详细地,图1图示了电子通信设备10,电子通信设备10可以是如下的任何装置,诸如便携式电子通信设备(例如,移动蜂窝电路、平板计算机、膝上型计算机、个人数字助理或者手持计算机)、非便携式电子设备(例如,个人计算机或者用于蜂窝网络的基站)、便携式多媒体设备(例如,音乐播放器、视频播放器、游戏控制台等)或者用于这些设备的模块。如这里所使用的,“模块”指代如下的单元或者装置,该单元或者装置排除将由终端制造商或者用户添加的某些部分或者部件。
电子通信设备10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12、一个或多个存储器14、功能电路16、无线电电路18、装置20以及接地构件22。
处理器12的实施方式能够单独采用硬件(例如,电路)、单独具有采用包括固件的软件的某些方面、或者能够是硬件和软件(包括固件)的组合。
可以使用使能硬件功能的指令(例如,通过在通用或者专用处理器中使用可执行计算机程序指令)来实施处理器12,该可执行计算机程序指令可以被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磁盘、存储器等)上来被这样的处理器执行。
处理器12被配置为从存储器14读取或者写入到存储器14。处理器12还可以包括输出接口和输入接口,处理器12经由该输出接口来输出数据和/或命令,数据和/或命令经由该输入接口输入给处理器12。
存储器14可以是任何适当的存储器,并且可以是例如硬盘驱动器或者固态存储器。存储器14存储计算机程序24,计算机程序24包括计算机程序指令,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当被加载到处理器12中时控制装置20的工作。计算机程序指令24提供逻辑和例程,逻辑和例程使得装置20能够执行在以下段落中所描述的方法。通过读取存储器14,处理器12能够加载并且执行计算机程序24。
尽管存储器14被图示为单个部件,但是它可以被实施为一个或多个分离的部件,这些部件中的一些或者全部可以是集成的/可移动的,并且/或者可以提供永久/半永久/动态/高速缓存存储。
计算机程序可以经由任何适当的传递机制26到达电子通信设备10。传递机制26可以是,例如,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程序产品、存储器设备、记录介质(诸如压缩盘只读存储器(CD-ROM)或者数字多功能磁盘(DVD))、有形地体现计算机程序24的制品。该传递机制可以是被配置为可靠地传送计算机程序24的信号。电子通信设备10可以将计算机程序24作为计算机数据信号来传播或者传输。
功能电路16可以包括电子通信设备10的任何附加电路或者电子部件。例如,在电子通信设备10是便携式电子通信设备(诸如移动电话)的场合,功能电路16可以包括诸如音频输入设备(例如麦克风)、音频输出设备(例如扬声器)以及显示器的输入/输出设备。
处理器12被配置为将信号提供给无线电电路18,和/或从无线电电路18接收信号。无线电电路18被连接在处理器12与装置20之间,并且可以包括接收器和/或发射器。装置20被配置为发射和接收、仅发射或者仅接收电磁信号。处理器12被配置为向装置20提供控制信号28,并且这在以下段落中更详细地被描述。
无线电电路18和装置20被配置为在多个工作谐振频带中以及经由一个或多个协议工作。例如,工作频带和协议可以包括(但不限于)长期演进(LTE)(US)(734至746MHz以及869至894MHz);长期演进(LTE)(世界其他地区)(791至821MHz以及925至960MHz);调幅(AM)无线电(0.535-1.705MHz);调频(FM)无线电(76-108MHz);蓝牙(2400-2483.5MHz);无线局域网(WLAN)(2400-2483.5MHz);hiper局域网(HLAN)(5150-5850MHz);全球定位系统(GPS)(1570.42-1580.42MHz);美国-全球移动通信系统(US-GSM)850(824-894MHz)和1900(1850-1990MHz);欧洲全球移动通信系统(EGSM)900(880-960MHz)和1800(1710-1880MHz);欧洲宽带码分多址(EU-WCDMA)900(880-960MHz);个人通信网络(PCN/DCS)1800(1710-1880MHz);美国宽带码分多址(US-WCDMA)1700(发射:1710至1755MHz,接收:2110至2155MHz)和1900(1850-1990MHz);宽带码分多址(WCDMA)2100(发射:1920-1980MHz,接收:2110-2180MHz);个人通信服务(PCS)1900(1850-1990MHz);时分同步码分多址(TD-SCDMA)(1900MHz至1920MHz,2010MHz至2025MHz);超宽带(UWB)较低(3100-4900MHz);UWB较高(6000-10600MHz);数字视频广播-手持式(DVB-H)(470-702MHz);DVB-HUS(1670-1675MHz);全球数字无线电(DRM)(0.15-30MHz);全球微波接入互操作性(WiMAX)(2300-2400MHz、2305-2360MHz、2496-2690MHz、3300-3400MHz、3400-3800MHz、5250-5875MHz);数字音频广播(DAB)(174.928-239.2MHz、1452.96-1490.62MHz);射频识别低频(RFID LF)(0.125-0.134MHz);射频识别高频(RFIDHF)(13.56-13.56MHz);射频识别超高频(RFID UHF)(433MHz、865-956MHz、2450MHz)。
通过一个频带,装置能够使用协议有效率地工作,该频带是如下的频率范围,在该频率范围中该装置的回波损耗小于工作阈值。例如,有效率的工作可以发生在该装置的回波损耗优于(也就是说,小于)-4dB或者-6dB的时候。
处理器12、存储器14、功能电路16、无线电电路18、装置20可以经由接地构件22(例如,印刷线路板)而互连。通过使用印刷线路板22的一层或多层,接地构件22可以被用作用于装置20的接地平面。在其他实施例中,电子通信设备10的一些其他导电部分(例如,电池盖)可以被用作用于装置20的接地构件22。接地构件22可以由电子通信设备10的若干导电部分形成,例如并且不限于,印刷线路板、导电电池盖、和/或电子通信设备10的外部导电壳体或外壳的至少一部分。接地构件22可以是平面的或者非平面的。
图2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的装置20的示意图。装置20包括开关30、第一电抗电路32、第二电抗电路34、第一端口36、第二端口38、以及天线40。
开关30可以是任何适当的开关,并且可以是场效应晶体管(FET)、双极型晶体管、或者微机电系统(MEMs)开关。开关30连接在无线电电路18、第一端口36以及第二端口38之间。
开关30被配置为在第一电配置与第二电配置之间切换,在第一电配置中,第一端口36被耦合至无线电电路18(如图2中所图示的),在第二电配置中,第二端口38被耦合至无线电电路18。更详细地,当开关30处于第一电配置中时,开关30将第一端口36连接至无线电电路18,并且将第二端口18从无线电电路18断开。当开关30处于第二电配置中时,开关30将第二端口38连接至无线电电路18,并且将第一端口36从无线电电路18断开。
第一电抗电路32可以包括任何适当的电抗部件,并且可以包括电容器和/或电感器和/或电阻部件。第一电抗电路32被连接在开关30、第一端口36与接地42之间。
第二电抗电路34可以包括任何适当的电抗部件,并且可以包括电容器和/或电感器和/或电阻部件。第二电抗电路34被连接在开关30、第二端口38与接地42之间。
第一端口36和第二端口38被配置为耦合至天线40上的两个不同位置(分别是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端口36和第二端口38可以专门地被配置为连接至天线40,并且可以包括连接器,诸如用于接收天线40上的连接器引脚的连接器插座。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端口36和第二端口38可以不专门被配置为连接至天线40,并且因此适于连接至天线40(例如,经由焊接)。
天线40可以是任何适当的天线,并且可以是,例如,环形天线、折叠偶极天线、贴片天线、平面倒F型天线(PIFA)、倒F天线(IFA)、或者可以从辐射元件上的至少两个位置被耦合至无线电电路的任何天线类型。
第一电抗电路32被配置为在第一工作谐振频带处将天线40与无线电电路18阻抗匹配。更详细地,无线电电路18具有在第一工作谐振频带处的阻抗(诸如五十欧姆),并且选择第一电抗电路32的电抗部件,使得它们通过在第一工作谐振频带处将天线40的阻抗引向无线电电路18的阻抗(也就是说,朝向或者等于五十欧姆),以将天线40与无线电电路18阻抗匹配。
第二电抗电路34被配置为在第二工作谐振频带处将天线40与无线电电路18阻抗匹配,第二工作谐振频带不同于第一工作谐振频带。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和第二工作谐振频带可以部分重叠,并且在其他实施例中,它们可以完全不重叠。
更详细地,无线电电路18具有在第二工作谐振频带处的阻抗(诸如五十欧姆),并且选择第二电抗电路34的电抗部件,使得它们通过在第二工作谐振频带处将天线40的阻抗引向无线电电路18在第二工作谐振频带处的阻抗(也就是说,朝向或者等于五十欧姆),以将天线40与无线电电路18阻抗匹配。
在工作中,处理器12可以确定需要第一工作谐振频带中的无线通信。处理器12然后将控制信号28提供给装置20,从而开关30被切换到(或者维持在)第一电配置,并且第一端口36因此被耦合至无线电电路18。因为第一电抗电路32在第一工作谐振频带处将天线40阻抗匹配至无线电电路18,所以电子通信设备10可以在第一工作谐振频带中有效率地接收和/或发射电磁波。
应当意识到,因为天线40经由第二电抗电路34和第二端口38被耦合至接地42,所以第二电抗电路34现在在第一电配置中作为用于天线40的负载部件而起作用。通过“负载”,我们的意思是天线在天线辐射元件和接地平面之间具有一些额外的电抗阻抗,这些额外的电抗阻抗促使天线谐振和天线带宽中的至少一个被改变。
处理器12在工作中还可以确定需要第二工作谐振频带中的无线通信。处理器12然后将控制信号28提供给装置20,从而开关30被切换到(或者维持在)第二电配置,并且第二端口38因此被耦合至无线电电路18。因为第二电抗电路34在第二工作谐振频带处将天线40阻抗匹配至无线电电路18,所以电子通信设备10可以在第二工作谐振频带中有效率地接收和/或发射电磁波。
应当意识到,因为天线40经由第一电抗电路32和第一端口36被耦合至接地42,所以第一电抗电路32现在在第二电配置中作为用于天线40的负载部件而起作用。
本发明的各个实施例可以提供若干优点。例如,因为装置20被配置为使得单个天线能够工作在第一工作谐振频带和第二工作谐振频带中,所以电子通信设备10不需要两个分离的天线来覆盖这些谐振频带,并且因此可以相对较小或者具有用于其他天线和/或电子部件的空间。
另外,归因于开关30的位置,开关30将可忽略的回波损耗引入装置20。这可以有利地使得电子通信设备10能够在第一和第二工作谐振频带中有效率地通信。
图3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各个实施例的另一个装置120的示意图。装置120类似于图2中所图示的装置20,并且在特征类似的地方使用相同的参考标号。
第一电抗电路32包括第一电容器44、第一电阻器46、第一电感器48和第二电阻器50。第一电容器44和第一电阻器46与第一电感器48和第二电阻器50处于电并联布置中。在这个实施例中,第一电容器44具有5pF的电容,第一电阻器46具有0.15欧姆的电阻,第一电感器48具有15nH的电感,并且第二电阻器50具有0.9欧姆的电阻。
第二电抗电路34包括第二电容器52、第三电阻器54、第二电感器56和第四电阻器58。第二电容器52和第三电阻器54与第二电感器56和第四电阻器58处于电并联布置中。在这个实施例中,第二电容器52具有3pF的电容,第三电阻器54具有0.15欧姆的电阻,第二电感器56具有13nH的电感,并且第四电阻器58具有0.85欧姆的电阻。
天线40包括单个连续导电轨60,单个连续导电轨60在第一末端62与第二末端64之间延伸并且具有像环的结构。天线40的第一末端62连接至第一端口36,并且天线40的第二末端64连接至第二端口38。在这个实施例中,天线40基本上关于线66对称,线66延伸在第一末端62与第二末端64之间。在其他实施例中,天线40可以关于线66不对称。在其他实施例中,其中天线40不具有清楚定义的第一末端和第二末端,例如,方形贴片天线或者圆形贴片天线;天线40的第一部分可以连接至第一端口36,并且天线40的第二部分可以连接至第二端口38。在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之间可以仅有若干毫米级别的小物理距离,或者在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之间可以有数十毫米级别的大物理距离。在天线40与接地平面之间还可以包括至少一个附加的接地点。
图4图示了当开关30处于第一电配置中时图3中所图示的装置120的回波损耗相对频率的曲线图。该曲线图包括表示频率(以MHz为单位)的水平轴68、表示回波损耗(以dB为单位)的垂直轴70以及表示装置120的回波损耗如何随着改变的工作频率而变化的轨迹72。
在800MHz处,轨迹72具有近似-0.4dB的回波损耗。轨迹72然后随着增加的频率而具有增加的负梯度,直至在近似870MHz的频率和近似-18.5dB的回波损耗处的极小值74。轨迹72然后具有减少的正梯度,并且在950MHz处具有近似-1dB的回波损耗。当开关30处于第一电配置中时,在-4dB或者以下处的装置120的频率带宽是近似43MHz,从851MHz至894MHz。因此,处于第一电配置中的装置120有利地被配置为在869MHz至894MHz的长期演进美国频带中有效率地工作。
图5图示了当开关30处于第二电配置中时图3中所图示的装置120的回波损耗相对频率的曲线图。图5中所图示的曲线图类似于图4中所图示的曲线图,并且在特征类似的地方使用相同的参考标号。
在650MHz处,轨迹72具有近似-0.5dB的回波损耗。轨迹72然后随着增加的频率而具有增加的负梯度,直至近似752MHz的频率和近似-7.9dB的回波损耗处的极小值76。轨迹72然后具有减少的正梯度,并且在900MHz处具有近似-1dB的回波损耗。当开关30处于第二电配置中时,在-4dB或者以下处的装置120的频率带宽是54MHz,从730MHz至784MHz。因此,处于第二电配置中的装置120有利地被配置为在734MHz至746MHz的长期演进美国频带中有效率地工作。
图6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各个实施例的制造装置20、120的方法的流程图。应当意识到,该方法可以由人来手动地执行,或者可以经由一个或多个机器来自动地执行。
在框78,该方法包括提供第一端口36,第一端口36被配置为耦合至天线40上的第一位置。
在框80,该方法包括提供第二端口38,第二端口38被配置为耦合至天线40上的第二位置。
在框82,该方法包括提供开关30并且配置开关30使得它可以在将第一端口36耦合至无线电电路18与将第二端口38耦合至无线电电路18之间切换。
在框84,该方法包括提供第一电抗电路32,第一电抗电路32被配置为在第一工作谐振频带处将天线40与无线电电路18阻抗匹配。
在框86,该方法包括提供第二电抗电路34,第二电抗电路34被配置为在第二工作谐振频带处将天线40与无线电电路18阻抗匹配。
在框88,该方法包括提供天线40并且还可以包括将天线40耦合至第一端口36以及耦合至第二端口38。
对“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程序产品”、“有形体现的计算机程序”等或者“控制器”、“计算机”、“处理器”等的引用应当被理解为不仅涵盖具有不同架构(诸如单个/多个处理器架构和顺序(冯诺依曼)/并列架构)的计算机,而且还涵盖专用电路(诸如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专用电路(ASIC)、信号处理设备)以及其他处理电路。对计算机程序、指令、代码等等的引用应当被理解为涵盖用于可编程处理器的软件或者固件(诸如,例如,硬件设备的可编程内容),无论是用于处理器的指令、或者用于固定功能设备、门阵列或者可编程逻辑设备等的配置设置。
如本申请中所使用的,术语“电路”指代所有以下各项:
(a)仅硬件的电路实施方式(诸如仅在逻辑和/或数字电路中的实施方式),以及
(b)电路和软件(和/或固件)的组合,诸如(如可应用的):(i)(多个)处理器的组合或者(ii)一起工作以促使诸如移动电话或服务器的装置来执行各种功能的(多个)处理器/软件(包括(多个)数字信号处理器)的部分、软件、以及(多个)存储器,以及
(c)电路,诸如需要软件或固件用于工作的(多个)微处理器或者(多个)微处理器的一部分,即使该软件或固件不是物理存在的。
“电路”的这个定义应用到这个术语在本申请中的所有使用,包括任何权利要求。作为进一步的示例,如在本申请中所使用的,术语“电路”还将覆盖仅处理器(或者多个处理器)或者处理器的一部分以及它的(或者它们的)附随软件和/或固件的实施方式。例如并且如果可应用至特定的权利要求元素,术语“电路”还将覆盖用于移动电话的基带集成电路或者应用处理器集成电路,或者服务器、蜂窝网络设备、或其他网络设备中类似的集成电路。
图6中所图示的框可以表示方法中的步骤和/或计算机程序中的代码的节段。例如,处理器可以执行计算机程序以控制机械来执行图6中所图示的方法,并且因而制造装置20、120。对这些框的特定顺序的图示不必定暗示存在对于这些框的被要求的或者优选的顺序,并且框的顺序和布置可以变化。此外,可以有可能省略一些框。例如,框78、80、82、84、86和88可以以任意顺序执行。然而,在框88包括将天线40耦合至第一端口36以及耦合至第二端口38的场合,框88在框78和80之后执行。
尽管已经在前述段落中参考各个示例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但是应当意识到,不脱离所要求的本发明的范围,能够做出对所给出的示例的修改。例如,第一电抗电路32和/或第二电抗电路34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可变电抗部件(诸如可变电容器),该可变电抗部件可以被处理器12控制以改变由第一电抗电路32和/或第二电抗电路34所提供的阻抗匹配。
在前述描述中所描述的特征可以被用在与明确被描述的组合不同的组合中。
尽管已经参考某些特征描述了功能,但是这些功能可以由无论是否被描述的其他特征来执行。
尽管已经参考某些实施例描述了特征,但是这些特征还可以出现在无论是否被描述的其他实施例中。
当在前述说明书中努力引起对被认为是特别重要的本发明的这些特征的注意时,应当理解,申请人要求保护关于任何可专利的特征或者在前文中所引用的和/或在附图中所示出的特征的组合,而无论是否已经对它们置以特别的强调。

Claims (22)

1.一种装置,包括:
第一端口,被配置为耦合至天线上的第一位置;
第二端口,被配置为耦合至所述天线上的第二位置;
开关,被配置为在第一电配置与第二电配置之间切换,在所述第一电配置中所述第一端口被耦合至无线电电路,在所述第二电配置中所述第二端口被耦合至所述无线电电路;
第一电抗电路,被配置为在第一工作谐振频带处将所述天线与所述无线电电路阻抗匹配;以及
第二电抗电路,不同于所述第一电抗电路,并且被配置为在第二工作谐振频带处将所述天线与所述无线电电路阻抗匹配,所述第二工作谐振频带不同于所述第一工作谐振频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无线电电路具有在所述第一工作谐振频带处的阻抗,并且所述第一电抗电路被配置为:通过将所述天线在所述第一工作谐振频带处的阻抗引向所述无线电电路在所述第一工作谐振频带处的所述阻抗,以将所述天线与所述无线电电路阻抗匹配。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无线电电路具有在所述第二工作谐振频带处的阻抗,并且所述第二电抗电路被配置为:通过将所述天线在所述第二工作谐振频带处的阻抗引向所述无线电电路在所述第二工作谐振频带处的所述阻抗,以将所述天线与所述无线电电路阻抗匹配。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开关被配置为在所述第一电配置中将所述第二端口从所述无线电电路断开,并且被配置为在所述第二电配置中将所述第一端口从所述无线电电路断开。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开关被连接在所述无线电电路与所述第一电抗电路以及所述第二电抗电路之间。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电抗电路被配置为当所述开关处于所述第二电配置中时,将所述第一端口接地,并且所述第二电抗电路被配置为当所述开关处于所述第一电配置中时,将所述第二端口接地。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装置,进一步包括天线,所述天线包括连续导电轨,所述连续导电轨在定义所述第一位置的第一末端与定义所述第二位置的第二末端之间延伸。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天线是环形天线或者折叠偶极天线。
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装置,进一步包括:处理器,被配置为控制所述开关的所述电配置。
1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工作谐振频带是第一长期演进(LTE)频带,并且所述第二工作谐振频带是第二长期演进(LTE)频带。
11.一种电子通信设备,包括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装置。
12.一种模块,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装置。
13.一种方法,包括:
提供第一端口,所述第一端口被配置为耦合至天线上的第一位置;
提供第二端口,所述第二端口被配置为耦合至所述天线上的第二位置;
提供开关,所述开关被配置为在第一电配置与第二电配置之间切换,在所述第一电配置中所述第一端口被耦合至无线电电路,在所述第二电配置中所述第二端口被耦合至所述无线电电路;
提供第一电抗电路,所述第一电抗电路被配置为在第一工作谐振频带处将所述天线与所述无线电电路阻抗匹配;以及
提供第二电抗电路,所述第二电抗电路不同于所述第一电抗电路,并且被配置为在第二工作谐振频带处将所述天线与所述无线电电路阻抗匹配,所述第二工作谐振频带不同于所述第一工作谐振频带。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无线电电路具有在所述第一工作谐振频带处的阻抗,并且所述第一电抗电路被配置为:通过将所述天线在所述第一工作谐振频带处的阻抗引向所述无线电电路在所述第一工作谐振频带处的所述阻抗,以将所述天线与所述无线电电路阻抗匹配。
15.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无线电电路具有在所述第二工作谐振频带处的阻抗,并且所述第二电抗电路被配置为:通过将所述天线在所述第二工作谐振频带处的阻抗引向所述无线电电路在所述第二工作谐振频带处的所述阻抗,以将所述天线与所述无线电电路阻抗匹配。
16.根据权利要求13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开关被配置为在所述第一电配置中将所述第二端口从所述无线电电路断开,并且被配置为在所述第二电配置中将所述第一端口从所述无线电电路断开。
17.根据权利要求13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开关被连接在所述无线电电路与所述第一电抗电路以及所述第二电抗电路之间。
18.根据权利要求13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电抗电路被配置为当所述开关处于所述第二电配置中时,将所述第一端口接地,并且所述第二电抗电路被配置为当所述开关处于所述第一电配置中时,将所述第二端口接地。
19.根据权利要求13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提供天线,所述天线包括连续导电轨,所述连续导电轨在定义所述第一位置的第一末端与定义所述第二位置的第二末端之间延伸。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天线是环形天线或者折叠偶极天线。
21.根据权利要求13至2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提供处理器,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控制所述开关的所述电配置。
22.根据权利要求13至2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工作谐振频带是第一长期演进(LTE)频带,并且所述第二工作谐振频带是第二长期演进(LTE)频带。
CN201180072076.XA 2011-07-06 2011-07-06 用于无线通信的具有天线的装置以及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63606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IB2011/053002 WO2013005080A1 (en) 2011-07-06 2011-07-06 Apparatus with antenna and metho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636061A true CN103636061A (zh) 2014-03-12
CN103636061B CN103636061B (zh) 2015-12-09

Family

ID=474365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72076.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636061B (zh) 2011-07-06 2011-07-06 用于无线通信的具有天线的装置以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281562B2 (zh)
EP (1) EP2729985A4 (zh)
CN (1) CN103636061B (zh)
WO (1) WO2013005080A1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03052A (zh) * 2014-12-15 2016-06-22 摩托罗拉解决方案公司 用于便携式无线电通信设备的混合天线
CN105940551A (zh) * 2014-09-30 2016-09-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终端
CN107645060A (zh) * 2016-07-21 2018-01-30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无线通信的天线和包括该天线的电子装置
US10998622B2 (en) 2016-07-21 2021-05-0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ntenna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nd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CN113906770A (zh) * 2019-04-26 2022-01-07 阿莫善斯有限公司 位置测量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95636A (zh) * 2014-01-22 2015-07-22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天线装置、电子设备和用于设置天线装置的方法
CN104852754A (zh) * 2014-02-19 2015-08-19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近场通信装置
FR3073995B1 (fr) * 2017-11-17 2021-01-08 Continental Automotive France Systeme d'au moins deux unites emettrices et/ou receptrices reliees a une antenne commune
US11489508B2 (en) * 2020-09-04 2022-11-01 Advanced Semiconductor Engineering, Inc.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the same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22480A (zh) * 2003-11-27 2005-06-01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能够接收多种广播电波的蜂窝电话
CN1773877A (zh) * 2004-11-08 2006-05-17 佛山市顺德区顺达电脑厂有限公司 多频天线的阻抗匹配电路
EP1779462A1 (en) * 2004-07-26 2007-05-02 Kyocera Wireless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impedance matching an antenna to sub-bands in a communication band
CN101421931A (zh) * 2006-04-27 2009-04-29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天线装置及使用此天线装置的电子设备
CN101523984A (zh) * 2006-09-13 2009-09-02 先进能源工业公司 用于在匹配阻抗之间切换的设备和方法
CN101582533A (zh) * 2008-05-12 2009-11-18 索尼爱立信移动通信日本株式会社 天线装置和通信终端
CN101809813A (zh) * 2007-08-30 2010-08-18 脉冲芬兰有限公司 可调节多频带天线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1265905A (ja) * 1985-05-20 1986-11-25 Toyo Commun Equip Co Ltd 二周波共用アンテナ
JP3482089B2 (ja) 1996-12-25 2003-12-22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周波数切替式逆fアンテナ
JP2000114856A (ja) * 1998-09-30 2000-04-21 Nec Saitama Ltd 逆fアンテナ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無線装置
US6504507B2 (en) * 2001-02-09 2003-01-07 Nokia Mobile Phones Limited Antenna tuning
JP4871516B2 (ja) 2004-05-18 2012-02-08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アンテナ装置およびアンテナ装置を用いた無線機
TWI279030B (en) 2004-06-21 2007-04-11 Accton Technology Corp Antenna and antenna array
US7616158B2 (en) 2006-05-26 2009-11-10 Hong Kong Applie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Multi mode antenna system
WO2008013021A1 (fr) 2006-07-28 2008-01-31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Dispositif d'antenne et dispositif de communication radio
US8781522B2 (en) 2006-11-02 2014-07-15 Qualcomm Incorporated Adaptable antenna system
FI119404B (fi) 2006-11-15 2008-10-31 Pulse Finland Oy Sisäinen monikaista-antenni
WO2008093154A1 (en) 2007-01-31 2008-08-07 Nokia Corporation An apparatus for compensation of the impedance and the load phase of the antenna element
EP2297973B1 (en) 2008-06-23 2016-03-16 Nokia Technologies Oy Tunable antenna arrangement
US7834814B2 (en) * 2008-06-25 2010-11-16 Nokia Corporation Antenna arrangement
JP2010119067A (ja) 2008-11-14 2010-05-27 Toyota Central R&D Labs Inc アンテナ装置
US20100279734A1 (en) 2009-04-30 2010-11-04 Nokia Corporation Multiprotocol Antenna For Wireless Systems
JP5420974B2 (ja) * 2009-05-27 2014-02-19 京セラ株式会社 複合アンテナ及び携帯電話機
CN102150327B (zh) * 2009-07-10 2014-06-11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天线装置及无线电通信装置
US20110012792A1 (en) 2009-07-17 2011-01-20 Motorola, Inc. Antenna arrangement for multimode communication device
GB2472779B (en) * 2009-08-17 2013-08-14 Microsoft Corp Antennas with multiple feed circuits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22480A (zh) * 2003-11-27 2005-06-01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能够接收多种广播电波的蜂窝电话
EP1779462A1 (en) * 2004-07-26 2007-05-02 Kyocera Wireless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impedance matching an antenna to sub-bands in a communication band
CN1773877A (zh) * 2004-11-08 2006-05-17 佛山市顺德区顺达电脑厂有限公司 多频天线的阻抗匹配电路
CN101421931A (zh) * 2006-04-27 2009-04-29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天线装置及使用此天线装置的电子设备
CN101523984A (zh) * 2006-09-13 2009-09-02 先进能源工业公司 用于在匹配阻抗之间切换的设备和方法
CN101809813A (zh) * 2007-08-30 2010-08-18 脉冲芬兰有限公司 可调节多频带天线
CN101582533A (zh) * 2008-05-12 2009-11-18 索尼爱立信移动通信日本株式会社 天线装置和通信终端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40551A (zh) * 2014-09-30 2016-09-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终端
CN105940551B (zh) * 2014-09-30 2020-04-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终端
CN105703052A (zh) * 2014-12-15 2016-06-22 摩托罗拉解决方案公司 用于便携式无线电通信设备的混合天线
CN105703052B (zh) * 2014-12-15 2019-03-15 摩托罗拉解决方案公司 用于便携式无线电通信设备的混合天线
CN107645060A (zh) * 2016-07-21 2018-01-30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无线通信的天线和包括该天线的电子装置
US10998622B2 (en) 2016-07-21 2021-05-0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ntenna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nd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CN112953579A (zh) * 2016-07-21 2021-06-11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和通信芯片
CN112953579B (zh) * 2016-07-21 2022-08-26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和通信芯片
US11616294B2 (en) 2016-07-21 2023-03-2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ntenna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nd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CN113906770A (zh) * 2019-04-26 2022-01-07 阿莫善斯有限公司 位置测量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9281562B2 (en) 2016-03-08
US20140152522A1 (en) 2014-06-05
CN103636061B (zh) 2015-12-09
EP2729985A1 (en) 2014-05-14
EP2729985A4 (en) 2015-03-18
WO2013005080A1 (en) 2013-01-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636061B (zh) 用于无线通信的具有天线的装置以及方法
CN102349190B (zh) 用于无线通信装置的正交可调谐式天线阵列
CN102349191B (zh) 用于无线通信装置的频率选择性多频带天线
US8552916B2 (en) Antenna and radio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US8780007B2 (en) Handheld device and planar antenna thereof
US9905910B2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multi-band antenna
CN103004021A (zh) 用于无线通信的装置、方法、计算机程序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5531870A (zh) 用于无线通信的装置和方法
US9178270B2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with a multiband antenna, and methods of making and using thereof
CN101911383A (zh) 用于无线通信的装置、方法和计算机程序
WO2014117738A1 (zh) 天线装置和终端设备
CN103703611A (zh) 用于无线通信的装置和方法
WO2012025787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CN103283087A (zh) 天线装置和方法
CN216214118U (zh) 电子设备
US10707579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CN105027351A (zh) 用于无线通信的装置
US10461431B2 (en) Electrically tunable miniature antenna
ES2659825T3 (es) Aparato para comunicación inalámbrica
US20150155846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0203

Address after: Espoo, Finland

Patentee after: Technology Co., Ltd. of Nokia

Address before: Espoo, Finland

Patentee before: Nokia Oyj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1209

Termination date: 2020070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