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627197A - 一种抗菌热塑性塑料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抗菌热塑性塑料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627197A
CN103627197A CN201210311150.5A CN201210311150A CN103627197A CN 103627197 A CN103627197 A CN 103627197A CN 201210311150 A CN201210311150 A CN 201210311150A CN 103627197 A CN103627197 A CN 10362719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tibacterial
glass powder
glass
preparation
zno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31115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627197B (zh
Inventor
张师军
李�杰
邵静波
张丽英
尹华
邹浩
吕明福
徐萌
吕芸
董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nopec Beiji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Chemical Industry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inopec Beiji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Chemical Industry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nopec Beiji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Chemical Industry,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filed Critical Sinopec Beiji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Chemical Industry
Priority to CN201210311150.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627197B/zh
Publication of CN1036271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62719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62719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62719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 Glass Compositions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菌热塑性塑料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组合物包括共混的以下组分:热塑性树脂:100重量份;抗菌剂0.3~3重量份;其中所述抗菌剂为抗菌玻璃粉,包括按重量百分计的以下组分:P2O5 30~40wt%;Na2O或K2O 6~18wt%,ZnO 50~60wt%;Ag2O 0~0.09wt%;所述抗菌玻璃粉的平均粒径为0.05~100μm。制备方法包括:将所述组分按所述用量熔融共混后制得所述抗菌热塑性塑料组合物。本发明可以有效解决玻璃抗菌剂在热塑性塑料的加工过程中容易变色的问题,并且具有较好的杀菌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抗菌热塑性塑料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塑料领域,进一步地说,是涉及一种抗菌热塑性塑料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卫生意识的增强,对各种抗菌材料制品的需求不断增加,其中抗菌塑料制品占很大的比重,各种生活制品,包括冰箱、空调、各种食品容器、包装袋、洗衣机、玩具制品、吸尘器等等,都使用了各种不同的热塑性抗菌塑料,包括抗菌聚丙烯(PP)、抗菌聚乙稀(PE)、抗菌聚苯乙烯(PS)、抗菌聚氯乙烯(PVC)、抗菌聚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抗菌尼龙(PA)、抗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抗菌聚甲醛(POM)、抗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抗菌PC/ABS合金、抗菌PP/ABS合金、抗菌PA/ABS合金等等。
抗菌热塑性塑料的制备,主要是通过在其造粒过程中加入一定量的抗菌剂来实现。抗菌剂的种类很多,主要包括无机类抗菌剂、有机类抗菌剂两大类,无机类包括Ag,Zn-沸石、Ag,Zn-磷酸锆盐,Ag,Zn-玻璃等,有机类包括季胺盐类、季膦盐类、咪唑类、吡啶类、有机金属类等,有机抗菌剂的优点是杀菌见效快的优点,但是大部分有机抗菌剂是小分子化合物,存在耐热性差,老化后容易失效,长时间放置容易从塑料表面析出,影响制品外观等缺点。无机抗菌剂由于其安全性高、耐热性好等的优点,市场占有率逐年提高,特别是在日本、欧美等发达国家,例如,美国对一些抗菌制品,例如餐盘,儿童用品等需要FDA认证需求,而大部分有机抗菌剂都无法满足,只有使用安全性高的无机抗菌剂。
无机抗菌剂,通常是指以银、锌为主要抗菌成分,将其负载于不同的载体上,包括沸石、玻璃、磷酸锆、羟基磷灰石等,其中抗菌性玻璃以其出色的杀菌性能、安全性、稳定性,在无机抗菌剂中占有重要地位,日本和欧美多家抗菌剂公司都有相应的专利和产品。例如,专利CN1318500C及US6939820B2提供了一种抗菌磷酸盐玻璃组合物,其组成包括0.1~5.0wt%的Ag2O,30~60mol%的P2O5,1~15mol%的K2O、Na2O和Li2O中的一种或多种化合物,35~55mol%的MgO、CaO和ZnO的一种或多种,以及0.01~3mol%的La2O3和Y2O3的一种或多种化合物。专利CN1202034C公开了一种磷酸盐玻璃,其组成按照整体重量为100%重量时,Ag2O含量为0.2~5wt%,ZnO为1~50wt%,CaO为0.1~15wt%,B2O3为0.1~15%,P2O5为30~80wt%,同时ZnO/CaO重量比为1.1~15范围内。专利CN1323588C公开了一种硼硅酸盐玻璃抗菌剂,其组成包括0.1~2wt%Ag2O,40.5~49wt%ZnO,6~9.5wt%SiO2,30.5~39.5wt%B2O3,2~10wt%稀土金属氧化物及6~7.5wt%Na2O及0.01~5wt%CeO2。专利CN1751000A提供了一种抗菌磺基磷酸盐玻璃的,其组成包括P2O515~60wt%,SO35~40wt%,B2O30~20wt%,Al2O330~10wt%,SiO20~10wt%,Li2O 0~25wt%,Na2O 0~25wt%,K2O 0~25wt%,CaO 0~40wt%,MgO 0~15wt%,SrO 0~15wt%,BaO0~15wt%,ZnO 0~45wt%,Ag2O〉0.01~5wt%,CuO 0~10wt%,GeO20~10wt%,TeO20~15wt%,Cr2O30~10wt%,I 0~10wt%,F 0~5wt%,其中ZnO+Ag2O+CuO+GeO2+TeO2+Cr2O3+I总量在〉0.01到45wt%的范围。
目前,大部分抗菌玻璃组合物中都引入了较大含量的Ag2O,例如,前面提到的专利CN1318500C公开的抗菌玻璃组合物中Ag2O的含量为0.1~5.0wt%,专利CN1323588C公开的抗菌玻璃组合物中Ag2O的含量为0.1~2wt%,含量都超过了0.1%,专利CN1751000A提供了一种抗菌磺基磷酸盐玻璃中的Ag2O含量为〉0.01~5份。Ag离子的杀菌作用毋庸置疑,在玻璃组分中含量越高,其杀菌活性越高,但同时存在容易变色的问题,一方面在熔化玻璃组合物制备抗菌玻璃的过程中,Ag2O的含量越高,越容易变色,给熔化的操作过程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另一方面,在抗菌玻璃粉碎的过程中,要将其粉碎成微米甚至纳米级产品的过程,由于碰撞和摩擦容易造成变色;此外,在抗菌玻璃粉与树脂的熔融混合过程中,在较高的加工温度下,Ag含量高的玻璃粉改性后的树脂也容易发生变色。此外,对于硼酸盐玻璃,由于其在溶解释放Ag,Zn离子的同时,会释放出B2O3组分,会使其在一些安全性要求较高的场合的应用受到限制,例如,直接与食品接触等场合。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抗菌热塑性塑料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可以有效解决玻璃抗菌剂在热塑性塑料的加工过程中容易变色的问题,并且具有较好的杀菌效果。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抗菌热塑性塑料组合物。
包括共混的以下组分:
热塑性树脂00重量份;抗菌剂0.3~3重量份;
其中所述抗菌剂为抗菌玻璃粉,包括按重量百分计的以下组分:
包括按重量百分比计的以下组分:
P2O530~40wt%,优选35~40wt%;
Na2O或K2O 6~18wt%,优选8~10wt%;
ZnO 50~60wt%,优选50~55wt%;
Ag2O 0~0.09wt%,优选0.01~0.05wt%。
所述抗菌玻璃粉的平均粒径为0.05~100μm,优选为0.1~20μm。
抗菌玻璃粉的制备方法包括:
包括:
所述组分或所述组分对应的氢氧化物、盐高温熔融、冷却后制得所述抗菌性玻璃组合物;
原料的用量范围:
P2O5及其所对应的盐的用量为原料总重的10~60wt%;
Na2O或K2O及其所对应的氢氧化物、盐的用量为原料总重的3~45wt%;
ZnO及其所对应的氢氧化物、盐的用量为原料总重的30~80wt%;
Ag2O及其所对应的氢氧化物、盐的用量为原料总重的0~0.09wt%。
P2O5的来源可以是P2O5,磷酸二氢钠,磷酸二氢钾等;
ZnO的来源可以是ZnO,Zn(NO3)2,草酸锌,醋酸锌,丙酸锌,碳酸锌,磷酸锌,磷酸氢锌等;
Na2O的来源可以是Na2O,NaOH,NaNO3,碳酸钠等;
K2O的来源可以是K2O,KOH,KNO3,碳酸钾等。
所述熔融温度为600~1300℃。
具体的制备过程为:
(1)将玻璃的原料在搅拌机中混和均匀,然后在熔融窖等熔融装置中,在600~1300℃下熔化,温度过低,如果低于600℃会难以化成玻璃,熔融温度过高,如果高于1300℃,将会造成形成的玻璃体网络结构过于稳定,不利于Zn,Ag离子的溶解释放,同时也会造成不必要的能量浪费;
(2)然后将熔融物急冷后,制得所述抗菌玻璃。
可以将熔融物以高速通过水等冷却的金属辊,也可以将熔融物直接倒入水中进行急冷,使其破碎成玻璃颗粒;还可以利用粉碎设备将得到的块状玻璃进行粉碎,根据需求将其粉碎成不同粒径和不同粒径分布的抗菌玻璃粉,粉碎设备可以是球磨机、气流粉碎机、振动磨、喷射粉碎机等。
本发明所述的抗菌剂的用量,根据具体改性的树脂不同而异。以基础树脂原料重量100份来计,抗菌剂用量为0.3~3重量份。加入一定量的分散剂有助于抗菌剂的进一步分散,使抗菌剂用量更少,并且可以降低加工过程中的能耗。
本发明所述的分散剂可采用热塑性塑料加工领域内通常的分散剂,如:乙撑双硬脂酰胺(EBS)、聚乙烯蜡、硬脂酸、白油等,其中优选乙撑双硬脂酰胺。分散剂的用量也为常规用量,本发明中可优选以基体树脂为100重量份数计,用量为0.1~5份,更优选为0.2~2份。
本发明所述的抗氧剂可采用热塑性塑料加工领域内通常的抗氧剂,如:抗氧剂1010(四[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168(三(2,4-二叔丁基)亚磷酸苯酯),其用量也为常规用量,本发明中可优选0.1~0.5重量份。
加入一定量的相容剂使抗菌剂与基体树脂相容性更好,降低抗菌剂用量,特别是在塑料合金的抗菌改性中效果更为明显。本发明所述的相容剂可采用热塑性塑料加工领域内通常的相容剂,如:PP接枝马来酸酐(PP-g-MAH)、PP接枝羧酸、氯化聚丙烯、PP接枝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PP-g-GMA)、PE接枝马来酸酐(PE-g-MAH)、甲基丙烯酸-苯乙烯-丁二烯聚合物(MBS)、苯乙烯-马来酸酐无规共聚物(SMA)等。相容剂的使用根据具体改性的树脂或者合金种类不同而调整,例如,对于抗菌PP/ABS合金,优选PP接枝马来酸酐(PP-g-MAH);对于抗菌PC/ABS合金,优选甲基丙烯酸-丁二烯-苯乙烯聚合物(MBS)或苯乙烯-马来酸酐无规共聚物(SMA)。相容剂的用量也为常规用量,本发明中可优选为0.01-30重量份,更优选0.5~5重量份。
此外,在抗菌塑料的加工过程中,可用根据具体加工的需要,在共混物料中加入不同的加工助剂,例如增塑剂、增强剂、阻燃剂、抗静电剂、成核剂、增韧剂、填充剂、润滑剂、颜料等,其用量均为常规用量,或根据实际情况的要求进行调整。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是提供一种抗菌热塑性塑料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包括:
将所述组分按所述用量熔融共混后制得所述抗菌热塑性塑料组合物。
加工的方法可以分为两种:(1)先将上述介绍的各个组分混合均匀,然后利用加工设备进行熔融共混、造粒等。熔融共混的设备可以是双螺杆挤出机、单螺杆挤出机、密炼机、开炼机等。(2)当然,也可以在注塑、吹塑、滚塑等加工热塑性塑料制品的过程中,将抗菌剂等助剂和塑料原料混合后,直接制成抗菌塑料制品。第一种加工方法,抗菌剂在塑料中分散得更好,在这里着重强调的是前者。
本发明的制备方法中物料(包括树脂、抗菌剂、分散剂、抗氧剂等组分)混合的共混设备,可采用现有加工技术中所用的各种混料设备,如搅拌机、捏和机等。混合的过程,可以将抗菌玻璃粉与其他组分混合均匀后熔融共混,也可以先将抗菌玻璃粉与分散剂混合均匀后再与其余组分混合,最后将物料熔融共混来制备所述抗菌热塑性塑料,这样更有利于分散剂发挥作用。
本发明热塑性抗菌塑料的加工过程中,物料熔融共混温度即为通常树脂加工中所用的共混温度,可根据不同树脂的熔融温度而定,应该在既保证基体塑料完全熔融又不会使其分解的范围内选择。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低成本热塑性抗菌塑料的制备方法,利用该方法可以实现将树脂和抗菌玻璃粉及其它助剂一次性共混挤出,可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实现良好的混合分散效果和抗菌效果。本发明的抗菌热塑性塑料具有颜色好、成本低、安全性高、耐水性好的优点,其制备工艺简单、易于操作,适于工业化应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实施例和比较例中原料为:
聚丙烯(PP):中国石化茂名石化;牌号:9012
聚丙烯(PP):中国石化燕山石化;牌号:7726
聚乙烯(PE):中国石化齐鲁石化:牌号:1F7B
聚酰胺(PA):中国石化巴陵石化股份有限公司;牌号:YH600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中国石化仪征石化股份有限公司;牌号:BG80
聚氯乙烯(PVC):中国石化齐鲁石化股份有限公司;
ABS:中国石化高桥石化股份有限公司;牌号:3513,3504
聚碳酸酯(PC):Bayer公司,牌号:3103。
分散剂:乙撑双硬脂酰胺(EBS):上海长征第二化工厂;
硬脂酸钙:北京长阳农场化工厂;
聚乙烯蜡:北京化工大学
相容剂:聚丙烯接枝马来酸酐(PP-g-MAH),中国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苯乙烯-马来酸酐无规共聚物(SMA),中国石化高桥石化
抗氧剂1010、168:瑞士汽巴公司(ciba);
双螺杆:ZSK-40,德国WP公司;
双辊:上海塑机厂;
抗菌样片:利用注塑机(海天)制成50mmx50mm样片。
抗菌检测标准及操作步骤:
1、抗菌测试标准:QB/T 2591-2003A《抗菌塑料抗菌性能试验方法和抗菌效果》,检测用菌: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ATCC 25922,金黄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ATCC 6538。
2、抗菌测试步骤,参照抗菌塑料检测标准QB/T 2591-2003进行测试,具体步骤如下:将待测样品用75%乙醇消毒处理并晾干,将菌种用无菌水稀释成适当浓度的菌悬液备用。取0.2mL的菌悬液滴在样品表面,用0.1mm厚的聚乙烯薄膜(4.0cmx4.0cm)覆于其上,使菌悬液在样品和薄膜间形成均匀的液膜。在37℃保持相对湿度90%培养18~24小时。用无菌水将菌液洗下,稀释成适当的浓度梯度,取0.1mL均匀涂布在已制备好的无菌琼脂培养基上。于37℃培养18~24小时,观察结果。阴性对照用无菌平皿代替,其他操作相同。
抗菌玻璃粉的制备:(所用原料均为市售)
实施例1
称取100克ZnO,96克P2O5,20克Na2O,在高速搅拌机中混合均匀,然后置于陶瓷坩埚中,在高温炉中600℃恒温1小时,使其形成熔体状液体,然后将熔体缓慢倒入冷水中,形成初步粉碎的抗菌玻璃,然后将抗菌玻璃取出在烘箱中100℃干燥30分钟,使其充分干燥。然后利用气流磨将其粉碎成平均粒径12微米的抗菌玻璃粉。利用X射线能谱分析仪(EDX)对抗菌玻璃粉的组成进行分析,并按照氧化物组份计算其组成为:ZnO 51wt%,P2O539wt%,Na2O10wt%。
实施例2
称取373克Zn(NO3)2·6H2O,0.03克AgNO3,65克P2O5,55克KH2PO4,在高速搅拌机中混合均匀,然后置于陶瓷坩埚中,在高温炉中700℃恒温45分钟,使其形成熔体状液体,然后将熔体缓慢倒入冷水中,形成初步粉碎的抗菌玻璃,然后将抗菌玻璃取出在烘箱中100℃干燥30分钟,使其充分干燥。然后利用气流磨将其粉碎成平均粒径18微米的抗菌玻璃粉。利用能谱分析对抗菌玻璃粉的组成进行分析,并按照氧化物组份计算其组成为:ZnO 51wt%,Ag2O0.01wt%,P2O539.5wt%,K2O 9.49wt%。
实施例3
称取120克ZnC2O4.2H2O,50克P2O5,31克Na2CO3,在高速搅拌机中混合均匀,然后置于陶瓷坩埚中,在高温炉中800℃恒温30分钟,使其形成熔体状液体,然后将熔体缓慢倒入冷水中,形成初步粉碎的抗菌玻璃,然后将抗菌玻璃取出在烘箱中100℃干燥30分钟,使其充分干燥。然后利用气流磨将其粉碎成平均粒径8微米的抗菌玻璃粉。利用能谱分析对抗菌玻璃粉的组成进行分析,并按照氧化物组份计算其组成为:ZnO 52wt%,P2O530wt%,Na2O 18wt%。
实施例4
称取120克ZnCO3.2H2O,0.073克AgNO3,50克P2O5,11.6克NaOH,在高速搅拌机中混合均匀,然后置于陶瓷坩埚中,在高温炉中900℃恒温50分钟,使其形成熔体状液体,然后将熔体缓慢倒入冷水中,形成初步粉碎的抗菌玻璃,然后将抗菌玻璃取出在烘箱中100℃干燥30分钟,使其充分干燥。然后利用气流磨将其粉碎成平均粒径6微米的抗菌玻璃粉。利用能谱分析对抗菌玻璃粉的组成进行分析,并按照氧化物组份计算其组成为:ZnO 53wt%,Ag2O0.05wt%,P2O538wt%,Na2O 8.95wt%。
实施例5
称取55克ZnO,20克P2O5,50.5克NaH2PO4.2H2O,在高速搅拌机中混合均匀,然后置于陶瓷坩埚中,在高温炉中600℃恒温30分钟,使其形成熔体状液体,然后将熔体缓慢倒入冷水中,形成初步粉碎的抗菌玻璃,然后将抗菌玻璃取出在烘箱中100℃干燥30分钟,使其充分干燥。然后利用气流磨将其粉碎成平均粒径5微米的抗菌玻璃粉。利用能谱分析对抗菌玻璃粉的组成进行分析,并按照氧化物组份计算其组成为:ZnO 55wt%,P2O535wt%,Na2O 10wt%。
实施例6
称取54克ZnO,0.044克AgNO3,50克P2O5,8.97克Na2O,在高速搅拌机中混合均匀,然后置于陶瓷坩埚中,在高温炉中900℃恒温50分钟,使其形成熔体状液体,然后将熔体缓慢倒入冷水中,形成初步粉碎的抗菌玻璃,然后将抗菌玻璃取出在烘箱中100℃干燥30分钟,使其充分干燥。然后利用气流磨将其粉碎成平均粒径9微米的抗菌玻璃粉。利用能谱分析对抗菌玻璃粉的组成进行分析,并按照氧化物组份计算其组成为:ZnO 54wt%,Ag2O 0.03wt%,P2O537wt%,Na2O 8.97wt%。
实施例7
称取50.5克ZnO,0.13克AgNO3,45克P2O5,17.41克K2O,在高速搅拌机中混合均匀,然后置于陶瓷坩埚中,在高温炉中600℃恒温50分钟,使其形成熔体状液体,然后将熔体缓慢倒入冷水中,形成初步粉碎的抗菌玻璃,然后将抗菌玻璃取出在烘箱中100℃干燥30分钟,使其充分干燥。然后利用气流磨将其粉碎成平均粒径15微米的抗菌玻璃粉。利用能谱分析对抗菌玻璃粉的组成进行分析,并按照氧化物组份计算其组成为:ZnO 50.5wt%,Ag2O 0.09wt%,P2O532wt%,K2O 17.41wt%。
实施例8
称取58克ZnO,0.029克AgNO3,50克P2O5,7.98克Na2O,在高速搅拌机中混合均匀,然后置于陶瓷坩埚中,在高温炉中900℃恒温50分钟,使其形成熔体状液体,然后将熔体缓慢倒入冷水中,形成初步粉碎的抗菌玻璃,然后将抗菌玻璃取出在烘箱中100℃干燥30分钟,使其充分干燥。然后利用气流磨将其粉碎成平均粒径16微米的抗菌玻璃粉。利用能谱分析对抗菌玻璃粉的组成进行分析,并按照氧化物组份计算其组成为:ZnO 58wt%,Ag2O 0.02wt%,P2O534wt%,Na2O 7.98wt%。
实施例9
称取60克ZnO,60克P2O5,7.5克Na2O,在高速搅拌机中混合均匀,然后置于陶瓷坩埚中,在高温炉中1250℃恒温30分钟,使其形成熔体状液体,然后将熔体缓慢倒入冷水中,形成初步粉碎的抗菌玻璃,然后将抗菌玻璃取出在烘箱中100℃干燥30分钟,使其充分干燥。然后利用气流磨将其粉碎成平均粒径18微米的抗菌玻璃粉。利用能谱分析对抗菌玻璃粉的组成进行分析,并按照氧化物组份计算其组成为:ZnO 60wt%,P2O532.5wt%,Na2O 7.5wt%。
表1中列出了本发明抗菌磷酸盐玻璃的基于氧化物重量%的组分,将实施例1~9中制备的抗菌玻璃粉,分别命名为KJJ-1~KJJ-9。
表1
抗菌热塑性塑料的制备
实施例10:
抗菌聚丙烯的制备:
将聚丙稀(PP,9012)100份;KJJ-1:0.3份,乙撑双硬脂酰胺(EBS):0.2份;抗氧剂1010:0.1份;抗氧剂168:0.1份;硬脂酸钙0.05份;放入低速混合机充分搅拌均匀,然后将混合物料通过双螺杆挤出机熔融共混,挤出机温度为190℃~220℃,转速为350r.p.m挤出造粒,将挤出的粒料在90℃恒温烘箱中烘干3hr,然后在注塑温度200~220℃下注射成50mmx50mm的样品,进行抗菌测试。
抗菌结果:
水煮前:金黄葡萄球菌:99.9%;大肠杆菌:99.9%
水煮后:金黄葡萄球菌:99.9%;大肠杆菌:99.9%
实施例11:
抗菌玻纤增强聚丙烯
将聚丙稀(PP,7726)100份;KJJ-2:0.6份,乙撑双硬脂酰胺(EBS):0.2份;抗氧剂1010:0.1份;抗氧剂168:0.1份;PP-g-MAH:3份,硬脂酸钙0.05份;放入低速混合机充分搅拌均匀,然后将混合物料通过双螺杆挤出机熔融共混,挤出机温度为190℃~220℃,转速为350r.p.m挤出造粒,挤出过程中长玻纤(国营251厂),通过双螺杆上玻纤加料口与螺杆中物料共混,将挤出的粒料在90℃恒温烘箱中烘干3hr,然后在注塑温度200~220℃下注射成50mmx50mm的样品,进行抗菌测试。
在进行抗菌测试前,先将一部分聚丙烯样品在50℃水中,煮16小时,备用。
抗菌结果:
水煮前:金黄葡萄球菌:99.9%;大肠杆菌:99.9%
水煮后:金黄葡萄球菌:99.9%;大肠杆菌:99.9%
实施例12:
抗菌聚乙烯的制备:
将聚乙稀(PE,1F7B)100份;KJJ-3:0.6份,聚乙烯蜡0.1份,放入低速混合机充分搅拌均匀,然后将混合物料通过双螺杆挤出机熔融共混,挤出机温度为190℃~200℃,转速为350r.p.m挤出造粒,将挤出的粒料在90℃恒温烘箱中烘干3hr,然后在注塑温度200~210℃下注射成50mmx50mm的样品,进行抗菌测试。
抗菌结果:
水煮前:金黄葡萄球菌:99.9%;大肠杆菌:99.9%
水煮后:金黄葡萄球菌:99.9%;大肠杆菌:99.9%
实施例13:
抗菌玻纤增强尼龙的制备
取尼龙(PA)100份,抗菌剂:KJJ-4:1.0份;PP-g-MAH 3份,将物料放入低速混合机充分搅拌均匀。然后将混合物料通过双螺杆挤出机熔融共混,挤出温度为230~240℃,挤出过程中长玻纤(国营251厂),通过双螺杆上玻纤加料口与螺杆中物料共混,将挤出的粒料在120℃恒温烘箱中烘干5hr,然后在注塑温度230~240℃下注射成50mmx50mm的样品,进行抗菌测试。
抗菌结果:
水煮前:金黄葡萄球菌:99.9%;大肠杆菌:99.9%
水煮后:金黄葡萄球菌:99.9%;大肠杆菌:99.9%
实施例14:
抗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的制备:
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100份;KJJ-5:1.2份;硬脂酸钙0.5份,成核剂(苯甲酸钠,北京化工厂)0.2份,将混合物料通过双螺杆挤出机熔融共混,挤出机温度为240℃~260℃,转速为350r.p.m熔融共混挤出造粒,将挤出的粒料在80℃恒温烘箱中烘干9hr,然后在注塑温度250~260℃下注射成50mmx50mm的样品,进行抗菌测试。
抗菌结果:
水煮前:金黄葡萄球菌:99.9%;大肠杆菌:99.9%
水煮后:金黄葡萄球菌:99.9%;大肠杆菌:99.9%
实施例15:
抗菌PVC的制备
取聚氯乙烯(PVC)100份,KJJ60.8份,增塑剂(邻苯二甲酸二正辛酯,DOP)100份;硬脂酸钙0.2份,钙锌稳定剂5份,粉末橡胶30份;混合均匀后在双辊塑炼机上于175~180℃混炼8分钟后,然后利用压片机压成50mmx50mm的样品,进行抗菌测试。
抗菌结果:
水煮前:金黄葡萄球菌:99.9%;大肠杆菌:99.9%
水煮后:金黄葡萄球菌:99.9%;大肠杆菌:99.9%
实施例16:
抗菌ABS树脂的制备:
取ABS树脂100份;KJJ-6:1.5份;硬脂酸钙0.3份;混合均匀后在通过双螺杆挤出机熔融共混,挤出机温度为230℃~240℃,转速为350r.p.m熔融共混挤出造粒,将挤出的粒料在90℃恒温烘箱中烘干5hr,然后在注塑温度230℃~240℃下注射成50mmx50mm的样品,进行抗菌测试。
抗菌结果:
水煮前:金黄葡萄球菌:99.9%;大肠杆菌:99.9%
水煮后:金黄葡萄球菌:99.9%;大肠杆菌:99.9%
实施例17:
抗菌PP/ABS合金的制备
取聚丙烯(PP)60份、ABS树脂(3513)40份、KJJ-7:2.0份;相容剂:PP接枝马来酸酐(PP-g-MAH)3份,乙撑双硬脂酰胺(EBS):0.3份;抗氧剂1010:0.1份;抗氧剂168:0.1份;放入低速混合机充分搅拌均匀,然后将混合物料通过双螺杆挤出机熔融共混,挤出机温度为200℃~240℃,转速为350r.p.m的转速熔融共混挤出造粒,将挤出的粒料在90℃恒温烘箱中烘干5hr,然后在注塑温度210~230℃下注射成50mmx50mm的样品,进行抗菌测试。
抗菌结果:
水煮前:金黄葡萄球菌:99.9%;大肠杆菌:99.9%
水煮后:金黄葡萄球菌:99.9%;大肠杆菌:99.9%
实施例18:
抗菌聚碳酸酯的制备
将聚碳酸酯(PC,3103)100份;KJJ-8:0.6份,抗氧剂1010:0.2份;放入低速混合机充分搅拌均匀,然后将混合物料通过双螺杆挤出机熔融共混,挤出机温度为190℃~220℃,转速为350r.p.m挤出造粒,将挤出的粒料在100℃恒温烘箱中烘干3hr,然后在注塑温度200~220℃下注射成50mmx50mm的样品,进行抗菌测试。
抗菌结果:
水煮前:金黄葡萄球菌:99.9%;大肠杆菌:99.9%
水煮后:金黄葡萄球菌:99.9%;大肠杆菌:99.9%
实施例19:
抗菌PC/ABS合金的制备
将聚碳酸酯(PC,3103)40份;ABS树脂(3504)60份;KJJ-9:3份;抗氧剂1010:0.2份;苯乙烯-马来酸酐无规共聚物(SMA)5份;放入低速混合机充分搅拌均匀,然后将混合物料通过双螺杆挤出机熔融共混,挤出机温度为190℃~220℃,转速为350r.p.m挤出造粒,将挤出的粒料在100℃恒温烘箱中烘干3hr,然后在注塑温度200~220℃下注射成50mmx50mm的样品,进行抗菌测试。
抗菌结果:
水煮前:金黄葡萄球菌:99.9%;大肠杆菌:99.9%
水煮后:金黄葡萄球菌:99.9%;大肠杆菌:99.9%
从实施例10~19中,利用本发明提供的抗菌玻璃粉及制备方法制备的抗菌聚丙烯、抗菌聚乙烯、抗菌尼龙(PA)、抗菌聚酯(PET)、抗菌ABS、抗菌PP/ABS合金,抗菌PC/ABS合金颜色白,不易黄变,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葡萄球菌的杀菌效果可达99.9%,并且在50℃水煮16h后,抗菌仍可达99.9%
实施例20
将聚丙烯(燕山石化7726)100份,抗菌玻璃粉KJJ10.6份,放入低速混合机充分搅拌2min,然后将混合物料通过双螺杆挤出机熔融共混,挤出机温度为210℃,转速为350r.p.m挤出造粒,将挤出的粒料在90℃恒温烘箱中烘干3~5hr,然后在注塑温度200~210℃下注射成50mmx50mm的样品,进行抗菌测试和色差测试。
对比例1
将实施例20中的KJJ1替换成载银玻璃抗菌剂601S (上海兴雅玻璃公司,Ag含量>2.0wt%)0.6份,其他步骤同实施例20。
我们发现,对比例的聚丙烯和抗菌剂601S经过高搅混合2min后,混合物料的颜色明显发暗,可以发现局部有小黑点,原因可能是601S在搅拌机的混合过程中,经过与聚丙烯粒子以及高速搅拌机的桶壁发生碰撞,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从而发生变色。
相对而言,实施例中的聚丙烯和抗菌剂KJJ1经过高搅后,混合物料颜色没有变化。
实施例20和对比例1经过注塑机注塑成样片之后,对比例1的样片颜色明显发暗,与不加入抗菌剂的空白样品比较色差如表2所示:
表2
  编号   样片色差
  实施例20   0.8
  对比例1   7
实施例21:
将PET树脂(仪征化纤石化BG80)100份,抗菌玻璃粉KJJ60.8份,放入低速混合机充分搅拌2min,然后将混合物料通过双螺杆挤出机熔融共混,挤出机温度为250℃,转速为350r.p.m挤出造粒,将挤出的粒料在90℃恒温烘箱中烘干3~5hr,然后在注塑温度250~260℃下注射成50mmx50mm的样品,进行抗菌测试和色差测试。
对比例2
将实施例21中的KJJ6替换成载银玻璃抗菌剂SRT-104(北京艾斯尔公司,Ag含量>1.0wt%)0.8份,其他步骤同实施例21。
我们发现,对比例的聚酯和抗菌剂SRT-104经过高搅混合2min后,混合物料的颜色明显发暗,可以发现局部有小黑点,原因可能是601S在搅拌机的混合过程中,经过与聚丙烯粒子以及高速搅拌机的桶壁发生碰撞,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从而发生变色。
相对而言,实施例21中的聚酯和抗菌剂KJJ6经过高搅后,混合物料颜色没有变化。
实施例21和对比例2经过注塑机注塑成样片之后,对比例2的样片颜色明显发暗,与不加入抗菌剂的空白样品比较色差如表3所示:
表3
  编号   样片色差
  实施例21   1.3
  对比例2   10
实施例22
将ABS(高桥石化3513)100份,抗菌玻璃粉KJJ80.7份,放入低速混合机充分搅拌2min,然后将混合物料通过双螺杆挤出机熔融共混,挤出机温度为230℃,转速为350r.p.m挤出造粒,将挤出的粒料在90℃恒温烘箱中烘干3~5hr,然后在注塑温度230~240℃下注射成50mmx50mm的样品,进行抗菌测试和色差测试。
对比例3
将实施例22中的KJJ8替换成载银玻璃抗菌剂SRT-801(北京艾斯尔公司,Ag含量>1.0wt%)0.7份,其他步骤同实施例22。
实施例22和对比例3经过注塑机注塑成样片之后,对比例3的样片颜色明显发暗,与不加入抗菌剂的空白样品比较色差如表4所示:
表4
  编号   样片色差
  实施例22   1.0
  对比例3   9
通过比较可以看到,本发明的抗菌玻璃在树脂中的耐变色性明显优于市场上的一些载银抗菌剂。

Claims (5)

1.一种抗菌热塑性塑料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共混的以下组分:
热塑性树脂100重量份,抗菌剂0.3~3重量份;
其中所述抗菌剂为抗菌玻璃粉,包括按重量百分计的以下组分:
P2O5            30~40wt%,
Na2O或K2O       6~18wt%,
ZnO             50~60wt%,
Ag2O            0~0.09wt%;
所述抗菌玻璃粉的平均粒径为0.05~100μm。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热塑性塑料组合物,其特征在于:
所述抗菌玻璃粉包括按重量百分比计的以下组分:
ZnO 50~55wt%,Ag2O 0.01~0.05wt%。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热塑性塑料组合物,其特征在于:
所述抗菌玻璃粉包括按重量百分比计的以下组分:
P2O535~40wt%,Na2O或K2O  8~10wt%。
4.如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抗菌热塑性塑料组合物,其特征在于:
所述抗菌玻璃粉的平均粒径为0.1~20μm。
5.如权利要求1~4之一所述的抗菌热塑性塑料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所述组分按所述用量熔融共混后制得所述抗菌热塑性塑料组合物。
CN201210311150.5A 2012-08-28 2012-08-28 一种抗菌热塑性塑料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0362719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311150.5A CN103627197B (zh) 2012-08-28 2012-08-28 一种抗菌热塑性塑料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311150.5A CN103627197B (zh) 2012-08-28 2012-08-28 一种抗菌热塑性塑料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627197A true CN103627197A (zh) 2014-03-12
CN103627197B CN103627197B (zh) 2016-08-17

Family

ID=502086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311150.5A Active CN103627197B (zh) 2012-08-28 2012-08-28 一种抗菌热塑性塑料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627197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75428A (zh) * 2018-08-09 2018-12-11 何挺 水质净化棒
CN109161127A (zh) * 2018-08-15 2019-01-08 杭州联通管业有限公司 一种抗菌聚氯乙烯管材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215511A (en) * 1975-07-29 1977-02-05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Composite of glass
JPS5293414A (en) * 1976-01-31 1977-08-05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Composite of glass of low melting point
JPH08175843A (ja) * 1994-12-20 1996-07-09 Ishizuka Glass Co Ltd 耐久性を有する抗菌剤
JPH11100227A (ja) * 1997-09-29 1999-04-13 Nippon Electric Glass Co Ltd 抗菌剤及び樹脂組成物
CN1524901A (zh) * 2003-02-28 2004-09-01 石V硝子株式会社 抗菌玻璃组合物和使用该组合物的抗菌聚合物组合物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215511A (en) * 1975-07-29 1977-02-05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Composite of glass
JPS5293414A (en) * 1976-01-31 1977-08-05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Composite of glass of low melting point
JPH08175843A (ja) * 1994-12-20 1996-07-09 Ishizuka Glass Co Ltd 耐久性を有する抗菌剤
JPH11100227A (ja) * 1997-09-29 1999-04-13 Nippon Electric Glass Co Ltd 抗菌剤及び樹脂組成物
CN1524901A (zh) * 2003-02-28 2004-09-01 石V硝子株式会社 抗菌玻璃组合物和使用该组合物的抗菌聚合物组合物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75428A (zh) * 2018-08-09 2018-12-11 何挺 水质净化棒
CN109161127A (zh) * 2018-08-15 2019-01-08 杭州联通管业有限公司 一种抗菌聚氯乙烯管材及其制备方法
CN109161127B (zh) * 2018-08-15 2021-01-19 杭州联通管业有限公司 一种抗菌聚氯乙烯管材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627197B (zh) 2016-08-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40771B (zh) 一种抗菌热塑性塑料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0551961C (zh) 薄膜用抗菌透气防水塑料粒料及其制造方法
CN101205329B (zh) 高效抗菌聚丙烯母粒及其制备方法
CN103626399B (zh) 一种抗菌性玻璃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318500C (zh) 抗菌玻璃组合物和使用该组合物的抗菌聚合物组合物
CN103073769B (zh) 一种抗菌聚乙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073907A (zh) 一种抗菌热塑性塑料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3105692A (zh) 一种驻极母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3073784B (zh) 一种抗菌聚丙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231427A (zh) 一种塑料砧板及其制备方法
JP5541356B2 (ja) 溶解性ガラス質抗菌剤および水処理剤
CN111548607A (zh) 一种抗菌色母粒及原液着色pet抗菌功能纤维的制备方法
WO2023134393A1 (zh) 抗菌复合物、抗菌聚碳酸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3627197B (zh) 一种抗菌热塑性塑料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2051020B (zh) 一种抗菌聚甲醛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321571C (zh) 无机抗菌剂、抗菌性树脂成型品及其制造方法
CN110746736A (zh) 一种复合抗菌abs材料的制备
CN103073832B (zh) 一种抗菌abs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8424638A (zh) 一种永久性抗菌防霉无毒无害尼龙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453322A (zh) 一种抗菌聚碳酸酯/聚乳酸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TW200306960A (en) Antibacterial glass compositions, antibacterial resin compositions and a method for the preparation thereof
KR20170033133A (ko) 패각을 이용한 무기계 항균제
CN102558747A (zh) 一种具有优异抗菌性能的abs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9467894A (zh) 一种用于Tritan共聚聚酯的抗菌母粒及其制备方法
CN106397986A (zh) 一种整理箱用带有香味的抗菌防霉塑料粒子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