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615334A - 一种带有屏蔽墙结构的缸盖、制备方法及发动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带有屏蔽墙结构的缸盖、制备方法及发动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615334A
CN103615334A CN201310665643.3A CN201310665643A CN103615334A CN 103615334 A CN103615334 A CN 103615334A CN 201310665643 A CN201310665643 A CN 201310665643A CN 103615334 A CN103615334 A CN 10361533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rrier shield
exhaust
cylinder cap
intake
exhaust val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66564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615334B (zh
Inventor
阮仁宇
李龙超
杜鹏
田国庆
许涛
滕建耐
张增光
张良超
侯亦波
路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Grou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Grou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Group Corp filed Critical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Group Corp
Priority to CN201310665643.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615334B/zh
Publication of CN1036153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61533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61533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61533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12Improving ICE efficiencie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有屏蔽墙结构的缸盖,包括缸盖基体、压装在缸盖上的排气门座圈和进气门座圈,还包括有排气门、进气门、排气道、进气道、缸盖内壁及布置在排气门周围的排气屏蔽墙和布置在进气门周围的进气屏蔽墙。本技术方案已经完全有能力提供一种带有进排气屏蔽墙新结构燃烧室缸盖,来提高四冲程内燃机的进气滚流比和低负荷时缸内EGR以及高负荷时高效的回流换气扫除废气能力,改善发动机燃烧品质提高动力和经济性。

Description

一种带有屏蔽墙结构的缸盖、制备方法及发动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内燃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燃烧室的缸盖进气门及排气门带有屏蔽墙结构的发动机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在发动机产品开发中,希望开发出来的发动机具有良好的动力性、经济性,同时为了满足日益严格的排放法规要求还需具有更优的排放性,然而燃烧系统的合理匹配、燃烧室的结构、合理的气流运动对这些性能都有很大影响。对此可通过燃烧室结构的设计增加气门屏蔽墙提高气流运动的合理性,达到较好燃烧品质,在气门重叠开启时不希望新鲜可燃混合气被从排气门随着废气排出同时又希望可以在大负荷时缸内废气被排出充分,从而进入更多新鲜可燃混合气提高动力。
对此在国外的两冲程柴油机中有气门屏蔽墙的应用,如图7所示提供一种进气门屏蔽墙5,此屏蔽墙是由高能激光束将金属粉末固熔在缸盖内壁然后机加工形成。发动机运行时在进气门开启的整个过程时间里,进气屏蔽墙提供了气门外圈和屏蔽墙之间一种屏蔽,这种屏蔽墙布置在进气门外圈并且靠近排气门,阻止了进气门整个进气过程新鲜空气或可燃混合气从进气门靠近排气门侧流入排气门靠近进气门侧。发动机在低负荷时,由于进气较少和速度较慢受到残余废气流动影响活塞上行时进气门进入的气体流动到燃烧室上部,残余废气在燃烧室下部形成良好的分层利用可燃混合气的燃烧。在发动机高负荷时,进气量和速度相对较大活塞下行时气体到达活塞顶部,然后上行时新鲜可燃混合气把残余废气排出到排气口,提高了排气效率。
在汽油机中屏蔽墙的使用还未发现,如图8中N标号圈框所示是现使用的汽油机燃烧室,然而汽油机也需要解决类似问题,屏蔽进气流进入排气门,提高缸内气体滚流,高负荷时扫除排气的效率等。可是两冲程柴油机中进气屏蔽墙不能直接应用于汽油机上,问题在于:1、上述屏蔽墙是两冲程柴油机应用,冲程数不一样不适合四冲程汽油机照搬应用,如两冲程柴油机可以在进气压缩活塞上行时排气门还是开启状态进行扫除缸内废气,提高了扫除废气能力,然后四冲程汽油机在活塞上行压缩时排气门早已关闭,故无法利用活塞上行压缩可燃混合气来排出废气;2、汽油机和柴油机缸内气体主要运动模式不一样,柴油机主要由复杂的进气歧管牺牲动能来提高气体的涡流,汽油机的气道主要是直的切向气道阻力小,进气依靠气缸壁和活塞运动在缸内形成大尺度滚流,然后在活塞上行压缩时破碎成小尺度微涡,具有较大的湍动能,从而使火焰传播速率增加,满足汽油机高转速下每个燃烧周期需更短时间完成,提高燃烧品质。在四冲程汽油机中使用两冲程柴油机图中屏蔽墙由于进气屏蔽墙布置在靠近排气门侧并且很高挡住了进气,无法使汽油机进气在缸内形成滚流,无法满足上述滚流和燃烧需求。3、需要有针对性地对四冲程汽油机的燃烧室进排气门屏蔽墙重新设计,上述两冲程柴油机进气屏蔽墙无法满足汽油机使用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燃烧室的缸盖进气门及排气门带有屏蔽墙结构的发动机,使发动机工作时对燃烧室内进排气的部分屏蔽提高发动机的滚流比和扫除废气的效率更多新鲜可燃混合气进入气缸提高动力。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适合四冲程内燃机使用的燃烧室内进排气屏蔽墙,解决只有两冲程柴油机燃烧室使用屏蔽墙的局限性,提高四冲程内燃机的低端扭矩、降低油耗和低负荷时产生缸内EGR具备更优的排放性。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带有屏蔽墙结构的缸盖,包括缸盖基体、压装在缸盖上的排气门座圈和进气门座圈,还包括有排气门、进气门、排气道、进气道、缸盖内壁及布置在排气门周围的排气屏蔽墙和布置在进气门周围的进气屏蔽墙。
所述排气屏蔽墙布置在靠近进气门侧并沿着排气门轴向180度布置。
所述进气屏蔽墙布置在远离排气门侧并沿着进气门轴向180度布置。
所述进气屏蔽墙或排气屏蔽墙的高度为进气门或排气门升程的0.1-0.3倍。
所述进气屏蔽墙或排气屏蔽墙与相对应的进气门或排气门外圈之间的间隙为进气门或排气门头部直径的0.02-0.03倍。
一种带有屏蔽墙结构缸盖的发动机,包括缸体、缸盖、活塞、活塞上表面与缸盖内壁组成的燃烧室及缸垫,所述缸盖包括有缸盖基体、压装在缸盖上的排气门座圈和进气门座圈,还包括有排气门、进气门、排气道、进气道、缸盖内壁、以及布置在排气门周围的排气屏蔽墙和布置在进气门周围的进气屏蔽墙。
一种带有屏蔽墙结构的缸盖的制备方法,包括有,进气屏蔽墙和排气屏蔽墙首先同缸盖一起铸造毛坯形成,使用铣刀沿排气门座及进气门座的中心线为旋转中心进行加工,最终形成排气屏蔽墙或进气屏蔽墙。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根据本发明,已经完全有能力提供一种带有进排气屏蔽墙新结构燃烧室缸盖,来提高四冲程内燃机的进气滚流比和低负荷时缸内EGR以及高负荷时高效的回流换气扫除废气能力,改善发动机燃烧品质提高动力性、经济性和排放性。
附图说明
图1为带有本发明的四冲程汽油机侧面剖视图;
图2为本发明气缸盖内部视图;
图3A为带有本发明的汽油机侧面剖视图;
图3B为表示在部分负荷下进排气门开启重叠时发动机进排气运行状况示意图;
图4A为带有本发明的汽油机侧面剖视图;
图4B为表示在高负荷下进排气门开启重叠时发动机进排气运行状况示意图;
图5为排气屏蔽墙机加工示意图;
图6A为带有气门屏蔽墙的侧面剖视图;
图6B为图6A局部带有关键尺寸放大视图;
图7为现带有进气屏蔽墙的二冲程柴油机侧面剖视图;
图8为现无进排气屏蔽墙的汽油机侧面剖视图。
图中序号说明:1、缸体;2、缸盖;3、活塞;4、排气屏蔽墙调;5、进气屏蔽墙;8、排气门座圈;9、进气门座圈;6、排气门;7、进气门;10、排气道;11、进气道;12、缸盖内壁;13、燃烧室;14、缸垫;15、铣刀。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应当理解的是,以下的实施例仅是示例性的,仅能用来解释和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不能解释为是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限制。
参见图1和图2,发动机缸体1,活塞3在缸体1中可以上下往复运动,气缸盖2通过缸垫14的密封安装在缸体1上,燃烧室13是由气缸盖2的缸盖内壁12和活塞3上表面共同组成,排气门座圈8和进气门座圈9分别通过压装在缸盖2上,然后机加工,分别同排气门6和进气门7形成良好的密封面,排气道10在缸盖2中形成便于排气门6排出废气提供通道,进气道11在缸盖2中给进气门7提供新鲜可燃混合气的通道。
如图1中4所示,排气门屏蔽墙4布置在靠近进气侧和图2中所示为沿着排气门轴向180度布置;进气门屏蔽墙5,布置在远离排气侧和图2中所示为沿着进气门轴向180度布置。
参照图3A、图3B、图4A及图4B,将描述带有进排气屏蔽墙的发动机其进气滚流、缸内EGR和扫除废气的运动,图3A和图3B描述的是发动机在部分负荷工况下进排气门重叠位置时进排气运动情况,图4A和图4B描述的是发动机在大负荷工况下进排气门重叠位置时进排气运动情况。
参照图3A本发明侧面剖视图和图3B此工况下示意图,先描述发动机在部分负荷下其进气滚流和缸内EGR运动情况。在活塞3排气行程运行到上止点(TDC)时进气门7已经提前打开便于活塞3下行运动时吸入可燃新鲜混合气提前准备,然而此时排气门6是延迟关闭,即进气门和排气门有一个重叠角,在活塞3开始下行时进气门7进入的可燃混合气S2在排气门屏蔽墙4屏蔽下不会进入延迟关闭的排气门6被排出,同时在进气屏蔽墙5的阻挡下进气只会从S2处进入燃烧室增强了S2的进气强度,S2在排气屏蔽墙4的屏蔽阻挡和顺其斜坡进入气缸加强的滚流S3的形成,如图3A和图3B所示;活塞3继续下行,排气门6关闭,缸内进气继续形成较大滚流。
在活塞3开始下行运动时,缸内压力变低,此时排气门6延迟关闭,在排气道10内压力高于缸内,在排气屏蔽墙4作用下部分残余废气S1会从排气门远离排气屏蔽墙4侧进入缸内,与S2处新鲜可燃混合气共同形成滚流S3,如图3A和图3B所示。残余废气S1的进入相当于在缸内形成EGR,利用提高燃烧的稳定性和降低燃烧温度减少有害的氮氧碳氢化合物的排放,提高排放性。
参照图4A本发明的侧面剖视图和图4B此工况下示意图描述发动机在高负荷下其高效的回流换气法扫除废气能力,活塞3排气行程运行到上止点(TDC)前后,进气门7和排气门6重叠开启,由于在进气门屏蔽墙5和排气门屏蔽墙4的作用下,进气通道为进气门7靠近排气门6侧,排气通道为排气门6远离进气门7侧,同时由于在高负荷下,进气T1量较大和速度较快,此时活塞3还处于上止点(TDC)附近,T1会在燃烧室13中形成T2用快速大量的新鲜可燃混合气驱除缸内未排完的残余废气,达到高效的扫除废气回流换气的效果,使高负荷时燃烧室进入更多新鲜可燃混合气满足高负荷时动力需求。
图5、图6A及图6B描述了屏蔽墙形成的方法及关键的技术尺寸,由于进气屏蔽墙5和排气屏蔽墙4在结构尺寸上类似,为了描述方便使用排气侧屏蔽墙进行详细描述,进气侧屏蔽墙的描述同排气侧屏蔽墙的技术方案相同,因此,在此省略了对进气侧屏蔽墙的描述。结合图5为排气侧屏蔽墙的机加工示意图,屏蔽墙事先同缸盖2一起铸造毛坯形成,减少了使用高能激光束在气缸盖内壁对金属粉末固熔形成的工艺复杂性,铸造好后使用铣刀15沿排气门座圈8中心线K—K为旋转中心进行机加工,最终形成排气屏蔽墙4。
图6A示意了带有单个排气屏蔽墙4、压装有排气门座圈8和排气门6的小总成,图6B为图6A中圈内局部放大图,使用图6B对其关键技术尺寸做出说明,H1尺寸为气门头部的高度,H2为0.52倍H1,H3为屏蔽墙4的高度一般为气门升程的0.1至0.3倍,L为屏蔽墙4和排气门6外圈之间的间隙,一般为气门头部直径的0.02至0.03倍,针对具体机型需要根据研究或试验性能规定更确切数值,此处只提供技术参数范围。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限定。

Claims (9)

1.一种带有屏蔽墙结构的缸盖,其特征在于:包括缸盖基体、压装在缸盖上的排气门座圈和进气门座圈,还包括有排气门、进气门、排气道、进气道、缸盖内壁及布置在排气门周围的排气屏蔽墙和布置在进气门周围的进气屏蔽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屏蔽墙结构的缸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屏蔽墙布置在靠近进气门侧并沿着排气门轴向180度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屏蔽墙结构的缸盖,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屏蔽墙布置在远离排气门侧并沿着进气门轴向180度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带有屏蔽墙结构的缸盖,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屏蔽墙的高度为进气门升程的0.1-0.3倍。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带有屏蔽墙结构的缸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屏蔽墙的高度为排气门升程的0.1-0.3倍。
6.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带有屏蔽墙结构的缸盖,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屏蔽墙与相对应的进气门外圈之间的间隙为进气门头部直径的0.02-0.03倍。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带有屏蔽墙结构的缸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屏蔽墙与相对应的排气门外圈之间的间隙为进气门头部直径的0.02-0.03倍。
8.一种带有屏蔽墙结构缸盖的发动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缸体、缸盖、活塞、活塞上表面与缸盖内壁组成的燃烧室及缸垫,所述缸盖包括有缸盖基体、压装在缸盖上的排气门座圈和进气门座圈,还包括有排气门、进气门、排气道、进气道、缸盖内壁、以及布置在排气门周围的排气屏蔽墙和布置在进气门周围的进气屏蔽墙。
9.一种带有屏蔽墙结构的缸盖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有,进气屏蔽墙和排气屏蔽墙首先同缸盖一起铸造毛坯形成,使用铣刀沿排气门座及进气门座的中心线为旋转中心进行加工,最终形成排气屏蔽墙或进气屏蔽墙。
CN201310665643.3A 2013-12-09 2013-12-09 一种带有屏蔽墙结构的缸盖、制备方法及发动机 Active CN10361533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665643.3A CN103615334B (zh) 2013-12-09 2013-12-09 一种带有屏蔽墙结构的缸盖、制备方法及发动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665643.3A CN103615334B (zh) 2013-12-09 2013-12-09 一种带有屏蔽墙结构的缸盖、制备方法及发动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615334A true CN103615334A (zh) 2014-03-05
CN103615334B CN103615334B (zh) 2016-03-02

Family

ID=501660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665643.3A Active CN103615334B (zh) 2013-12-09 2013-12-09 一种带有屏蔽墙结构的缸盖、制备方法及发动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615334B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70120A (zh) * 2017-03-21 2017-06-20 中国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率发动机燃烧系统
CN108915850A (zh) * 2018-06-13 2018-11-30 中国北方发动机研究所(天津) 一种二冲程柴油机气阀式逆滚流换气系统
CN109973206A (zh) * 2017-12-27 2019-07-05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内燃机
CN113404569A (zh) * 2021-08-19 2021-09-17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进气门、气缸盖及燃气发动机
WO2022236457A1 (zh) * 2021-05-08 2022-11-17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车辆的燃烧系统及车辆
CN115977823A (zh) * 2023-03-22 2023-04-18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导气屏结构、发动机、车辆及导气屏结构的设计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797368A (en) * 1995-09-21 1998-08-25 Meta Motoren- Und Energie-Technik Gmbh Reciprocating pisto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having at least one cylinder
JP2005127272A (ja) * 2003-10-27 2005-05-19 Toyota Motor Corp 内燃機関の制御装置
CN1869417A (zh) * 2005-05-27 2006-11-29 三菱自动车工业株式会社 用于发动机的燃烧室结构
CN101779017A (zh) * 2007-04-19 2010-07-14 马勒国际有限公司 内燃机
CN101885147A (zh) * 2009-05-11 2010-11-17 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加工柴油机气缸盖顶面和底面的方法
JP2013092136A (ja) * 2011-10-27 2013-05-16 Mitsubishi Motors Corp 吸気通路内燃料噴射エンジン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797368A (en) * 1995-09-21 1998-08-25 Meta Motoren- Und Energie-Technik Gmbh Reciprocating pisto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having at least one cylinder
JP2005127272A (ja) * 2003-10-27 2005-05-19 Toyota Motor Corp 内燃機関の制御装置
CN1869417A (zh) * 2005-05-27 2006-11-29 三菱自动车工业株式会社 用于发动机的燃烧室结构
CN101779017A (zh) * 2007-04-19 2010-07-14 马勒国际有限公司 内燃机
CN101885147A (zh) * 2009-05-11 2010-11-17 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加工柴油机气缸盖顶面和底面的方法
JP2013092136A (ja) * 2011-10-27 2013-05-16 Mitsubishi Motors Corp 吸気通路内燃料噴射エンジン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70120A (zh) * 2017-03-21 2017-06-20 中国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率发动机燃烧系统
CN109973206A (zh) * 2017-12-27 2019-07-05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内燃机
CN108915850A (zh) * 2018-06-13 2018-11-30 中国北方发动机研究所(天津) 一种二冲程柴油机气阀式逆滚流换气系统
WO2022236457A1 (zh) * 2021-05-08 2022-11-17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车辆的燃烧系统及车辆
CN113404569A (zh) * 2021-08-19 2021-09-17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进气门、气缸盖及燃气发动机
CN113404569B (zh) * 2021-08-19 2021-12-21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进气门、气缸盖及燃气发动机
CN115977823A (zh) * 2023-03-22 2023-04-18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导气屏结构、发动机、车辆及导气屏结构的设计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615334B (zh) 2016-03-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615334B (zh) 一种带有屏蔽墙结构的缸盖、制备方法及发动机
CN203584599U (zh) 用于内燃发动机的活塞
CN104500247B (zh) 直喷压燃发动机全工况平面燃烧控制方法
CN106870120A (zh) 一种高效率发动机燃烧系统
CN104533642B (zh) 一种分区分层稀薄燃烧发动机控制方法
CN207777011U (zh) 汽油机气缸盖燃烧室
CN101858261A (zh) 柴油机缸内废气再循环方法及其实施该方法的凸轮轴
CN104405498B (zh) 一种变压缩比增容循环活塞式内燃机
CN205936807U (zh) 一种燃烧室结构
EP2063081A1 (en) Piston crown with double re-entrant piston bowl
CN105422265B (zh) 一种五缸一体复合式发动机缸体
CN202140190U (zh) 燃气发动机进气分腔防回火缸盖
CN210919257U (zh) 一种带有球形凸起的汽缸侧盖
CN205025559U (zh) 一种低排环保通用小型二冲程汽油机
CN104500252B (zh) 一种分区分层稀薄燃烧发动机用汽缸盖
CN104595006B (zh) 一种分区分层稀薄燃烧发动机燃烧室结构
CN107420195A (zh) 一种基于四冲程发动机的新型二冲程发动机及方法
CN105927378A (zh) 由四冲程发动机改造而成的二冲程发动机及其工作方法
CN2314103Y (zh) 发动机增压出气系统
CN201351527Y (zh) 一种中速柴油机的进、排气装置
CN206681844U (zh) 一种高效率发动机燃烧系统
CN214304070U (zh) 一种两冲程发动机旋转排气机构
CN106499498B (zh) 二冲程发动机分层扫气结构
CN201358834Y (zh) 内增压四冲程发动机
CN206175057U (zh) 斜气道侧燃烧室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Hefei City, Anhui Province, 230022 East Road No. 176

Patentee after: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Group Limited by Share Ltd

Address before: Hefei City, Anhui Province, 230022 East Road No. 176

Patentee before: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Co., Ltd.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30601 No. 99 Ziyun Road, Hefei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Anhu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Group Limited by Share Ltd

Address before: 230022 No. 176 Dongliu Road, Hefei City, Anhu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Group Limited by Share Ltd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