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606768B - 电连接器及电源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电连接器及电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606768B
CN103606768B CN201310629367.5A CN201310629367A CN103606768B CN 103606768 B CN103606768 B CN 103606768B CN 201310629367 A CN201310629367 A CN 201310629367A CN 103606768 B CN103606768 B CN 10360676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xtension
circuit board
hole
metal pin
electric conne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62936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606768A (zh
Inventor
向志强
林松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629367.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606768B/zh
Publication of CN1036067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60676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60676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60676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连接器,用于电连接两个电路板。所述电连接器包括第一金属销针、第二金属销针及一个固定片,所述固定片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金属销针和第二金属销针均贯穿并固定于所述固定片,所述第一金属销针具有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所述第二金属销针具有第三延伸部和第四延伸部,在垂直于所述固定片方向上,所述第一延伸部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三延伸部的长度。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电源设备。本发明提供的电连接器及电源设备,金属销针通过固定片将电连接器制作成为一体化的结构,可以通过表面贴装与通孔配合相结合的封装方式,提升电路板的布线面积并提升电源设备组装的效率和精度,并降低生产的成本。

Description

电连接器及电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连接器,特别涉及一种与电路板进行组装的电连接器及包括所述电连接器的电源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电源模块的电路板与用户端的电路板之间通常通过多个分别单独设置的金属销针(pin)进行电连接。具体的,每个所述金属销针的一端部插入电源模块的电路板内,金属销针的另一端插入用户端的电路板内。沿着其轴线方向,所述的金属销针通常为中间部分的直径较大,而两端部分的直径较小。中间直径较大的部分连接于电源模块的电路板与用户端的电路板之间,而两端直径较小的部分插入用户端的电路板内或者电源模块的电路板内。
现有的金属销针进行电源模块的电路板与用户端电路板的连接方式存在着如下的不足:首先,电源模块的电路板内需要形成对应的通孔,以使得每个金属销针插入并焊接。这样,就需要在电源模块的电路板中形成多个贯穿其相对两个表面的通孔,占用了电路板较大的面积,减小了电源模块的电路板的布线面积,降低了器件的布局密度。并且,每个金属销针均需要手工进行单独放置,不易实现自动化组装,影响组装的效率。进一步的,由于各金属销针单独组装,各金属销针之间的相对位置累计偏差较大,组装的精度较差。
其次,当将金属销针与用户端电路板进行组装时,需要将金属销针插入用户端电路板的通孔之后进行焊接。用户端电路板内开设的通孔的孔径大于插入部分金属销针的直径,以流入焊接材料。由于金属销针的直径较大的部分与用户端电路板表面相接触,从而将通孔的一端封闭,这样,焊接过程中,当焊接材料从通孔的另一端流入至通孔内壁与金属销针之间时,由于通孔内壁与金属销针无法排出而产生“闭气”缺陷,从而导致焊接材料不能完全填充于通孔内壁与金属销针之间,焊接的可靠性不能保证。改进的金属销针在直径较大的部分形成有切削缺口,金属销针插入用户端电路板的通孔之后,所述切削缺口与通孔内壁与金属销针之间的空隙相互连通,在流入焊接材料时,能够形成通道,以提升焊接的可靠性。然而,形成所述切削缺口需要对金属销针进行切削处理,由于金属销针的尺寸通常较小,所述切削处理工艺较为复杂,增加了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及电源设备,以提升电源设备中电路板的布线面积并提升组装的效率和精度,并降低生产的成本。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连接器。
电连接器,用于电连接第一电路板和第二电路板,所述第一电路板具有至少一个第一通孔,所述第二电路板具有至少一个第二通孔和至少一个第三通孔,所述电连接器包括至少一个第一金属销针、至少一个第二金属销针及一个固定片,所述固定片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金属销针和第二金属销针均贯穿并固定于所述固定片,所述第一金属销针具有从所述第一表面一侧凸出的第一延伸部和从所述第二表面一侧凸出的第二延伸部,所述第二金属销针具有从所述第一表面一侧凸出的第三延伸部和从所述第二表面一侧凸出的第四延伸部,在垂直于所述固定片方向上,所述第一延伸部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三延伸部的长度,所述第一延伸部一一对应的插入并焊接于所述第一通孔内,所述第三延伸部贴装于所述第一电路板表面,所述第二延伸部一一对应的插入并焊接于所述第二通孔内,所述第四延伸部一一对应的插入并焊接于所述第三通孔内。。
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垂直于所述固定片的方向上,所述第二延伸部的长度与第四延伸部的长度均相等。
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固定片的第二表面形成有防闭气结构。
结合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防闭气结构为形成于第二表面的多个凸块。
结合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防闭气结构为自第二表面向固定片内部延伸的多个凹槽,围绕每个第一金属销针和每个第二金属销针均设置有至少一个凹槽。
在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电连接器还包括一个贴装辅助片,所述贴装辅助片连接于所述第二延伸部的一端及第四延伸部的一端,所述贴装辅助片用于与吸取移动装置配合,以移动所述电连接器。
在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固定片采用塑胶材料制成。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源设备。
电源设备,其包括第一电路板、第二电路板、电连接器及壳体。所述第一电路板、第二电路板及电连接器收容于所述壳体内,所述第一电路板为电源电路板,所述第二电路板为用户端电路板。所述电连接器连接于第一电路板和第二电路板之间,所述第一电路板具有至少一个第一通孔,所述第一延伸部一一对应的插入并焊接于所述第一通孔内,所述第三延伸部贴装于所述第一电路板表面,所述第二电路板内形成有至少一个第二通孔和至少一个第三通孔,所述第二延伸部一一对应的插入并焊接于所述第二通孔内,所述第四延伸部一一对应的插入并焊接于所述第三通孔内。
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通孔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二延伸部的外径,所述第二通孔的内壁与第二延伸部之间具有填充焊接材料的空隙,所述第三通孔的孔径大于所述第四延伸部的外径,所述第三通孔的内壁与第四延伸部之间具有填充焊接材料的空隙,所述固定片的第二表面形成防闭气结构,所述防闭气结构为多个凸块,所述第二表面与第二电路板之间通过所述凸块支撑而具有空隙,所述第二表面与第二电路板之间的空隙与第二通孔的内壁与第二延伸部之间相连通,所述第二表面与第二电路板之间的空隙也与所述第三通孔的内壁与第四延伸部之间的空隙相连通。
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通孔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二延伸部的外径,所述第二通孔的内壁与第二延伸部之间具有填充焊接材料的空隙,所述第三通孔的孔径大于所述第四延伸部的外径,所述第三通孔的内壁与第四延伸部之间具有填充焊接材料的空隙,所述述固定片的第二表面形成防闭气结构,所述防闭气结构为多个凹槽,围绕每个第一金属销针和每个第二金属销针均设置有至少一个凹槽,多个所述凹槽与所述第二通孔的内壁与第二延伸部之间相连通,也与所述第三通孔的内壁与第四延伸部之间的空隙相连通。
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垂直于所述固定片方向上,所述第一延伸部的长度与所述第三延伸部的长度之差与第一电路板的厚度相等。
本发明提供的电连接器,采用固定片将多个第一金属销针和第二金属销针连接为一体化结构,在进行组装时,采用表面贴装设备可以一次性完成第一金属销针和第二金属销针的组装,提高的组装的效率。本发明提供的电源设备,其包括所述电连接器,由于电连接器为一体化结构,第一金属销针与第一电路板采用通孔配合,第二金属销针与第一电路板表面贴装。相比于现有技术中都通过通孔配合的方式进行组装,既可以保证焊接的强度,也可以减少在第一电路板中开孔的数量,进而减少由于开孔占据的第一电路板的面积,可以增加电路板的布线面积。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电连接器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电连接器的另一角度示意图;
图3是图1的电连接器的俯视图;
图4是图1的电连接器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提供的电连接器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6是图5的电连接器的另一角度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提供的电连接器的第三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8是图6的电连接器的俯视图;
图9是本发明提供的电连接器的第四种实施方式的俯视图;
图10是本发明提供的电源设备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考图1至图9,本发明的第一技术方案提供一种电连接器。请参阅图1至图3及图9,本技术方案的第一实施方式提供的电连接器100,用于连接于一第一电路板20和第二电路板30之间,实现两个电路板之间的电导通。所述第一电路板20可以为电源电路板,所述第二电路板30可以为用户端电路板。所述电连接器100包括第一金属销针110、第二金属销针120及固定片130。所述第一金属销针110和第二金属销针120均贯穿所述固定片130从而固定于所述固定片130,使得所述电连接器100成为一个整体。
所述固定片130大致为平板状。所述固定片130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131和第二表面132。所述第一表面131和第二表面132大致平行。所述固定片130采用绝缘材料制成,如塑胶材料。所述第二表面132可以形成有防闭气结构。本实施方式中,所述防闭气结构为凸出于第二表面132的凸块133。所述凸块133形成的位置及个数不限。当将电连接器100与电路板进行组装时,所述凸块133与电路板的表面接触,从而避免第二表面132与电路板接触,电路板与第二表面132之间具有空隙,当进行焊接时,能够保证焊锡的通道畅通。本实施方式中,第二表面132设置有四个凸块133,且均靠近第二表面131的边缘设置。
所述第一金属销针110和第二金属销针120均贯穿所述固定片130并固定于所述固定片130。所述第一金属销针110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者为多个。优选为两个。所述第二金属销针120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多个。所述第一金属销针110和第二金属销针120的数量可以根据其需要连接的电路板的输入及输出端口的数量进行设定。本实施例中,两个第一金属销针110设置于三个第二金属销针120的两侧,两个第一金属销针110和三个第二金属销针120的中心轴线位于同一平面内。
每个第一金属销针110具有从第一表面131一侧凸出的第一延伸部111以及从第二表面132一侧凸出的第二延伸部112。当第一金属销针110的个数为多个时,多个第一金属销针110的第一延伸部111的长度均相等,多个第一金属销针110的第二延伸部112的长度均相等。所述第一金属销针110的形状可以为圆柱形,也可以为其他形状,如多棱柱形等。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金属销针110大致为圆柱形,其中,第一延伸部111的直径大于对应第二延伸部112的直径。当第一金属销针110的数量多个时,多个第一金属销针110的形状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本实施方式中,两个第一金属销针110的形状相同。
每个第二金属销针120具有从第一表面131一侧凸出的第三延伸部121以及从第二表面132一侧凸出的第四延伸部122。当第二金属销针120的个数为多个时,多个第二金属销针120的第三延伸部121的长度均相等,多个第二金属销针120的第四延伸部122的长度均相等。所述第三延伸部121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延伸部111的长度,第三延伸部121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延伸部111的长度,所述第一延伸部111的长度与第三延伸部121的长度之差大致等于第一电路板的厚度。所述第四延伸部122的长度等于第二延伸部112的长度。即,第一金属销针110和第二金属销针120凸出于固定片130的第二表面132的长度相等,所述第一金属销针110凸出于所述固定片130的第一表面131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金属销针120凸出于第一表面131的长度。第二金属销针120的形状可以为圆柱形,也可以为其他形状,如多棱柱形等。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金属销针120大致为圆柱形,其中,第三延伸部121的直径大于对应第四延伸部122的直径。当第二金属销针120的数量多个时,多个第二金属销针120的形状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本实施方式中,三个第二金属销针120的形状相同。
所述第一电路板20形成有第一通孔21。所述第一通孔21用于配合收容并焊接第一金属销针110。所述第一通孔21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一金属销针110的第一延伸部111的直径。每个第一金属销针110对应插入焊接于一个第一通孔21内,以使得第一金属销针110与第一电路板20电连通。所述第二金属销针120的第三延伸部121的端部与第一电路板20的第三表面22接触,并贴装于所述第一电路板20的第三表面22。所述第二电路板30内形成有多个第二通孔31和第三通孔32。第二通孔31与第一金属销针110一一对应,每个第一金属销针110的第二延伸部112对应插入并焊接于一个第二通孔31内。第三通孔32与第二金属销针120一一对应,每个第二金属销针120插入并焊接一个第三通孔32内。所述第二通孔31的孔径略大于所述第二延伸部112的外径,第二通孔31与第二延伸部112之间的空隙内以及第三通孔32与第四延伸部122之间的空隙内形成有焊接材料34。请参阅图4及图5,本发明第一技术放案的第二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电连接器200,所述电连接器200与第一实施方式提供的电连接器100的结构基本相近,实现的功能相似。所述电连接器200包括第一金属销针210、第二金属销针220及固定片230。所述第一金属销针210和第二金属销针220均贯穿所述固定片230从而固定于所述固定片230,使得所述电连接器200成为一个整体。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电连接器200还包括贴装辅助片240。所述贴装辅助片240大致为片状,其与固定片230大致平行,并与第一金属销针210的第二延伸部212的端部和第二金属销针220的第四延伸部222的端部均与所述贴装辅助片240相互连接。所述第一金属销针210的第二延伸部211的端部和第二金属销针220的第四延伸部222的端部均与所述贴装辅助片240可以通过贴合等方式连接。由于贴装辅助片240为片状,其与第一金属销针210和第二金属销针220相背的表面大致为平面,容易与吸取移动装置配合。从而通过吸附并移动贴装辅助片240,能够一并移动与其连接的第一金属销针210、第二金属销针220及固定片230,从而可以在贴装的过程中方便电连接器200的移动,当电连接器200完成贴装时,贴装辅助片240能够方便的与第一金属销针210和第二金属销针220相互分离。
请参阅图6及图7,本发明第一技术方案的第三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电连接器300,所述电连接器300与第一实施方式提供的电连接器100的结构基本相近,实现的功能相似。所述电连接器300包括第一金属销针310、第二金属销针320及固定片330。所述第一金属销针310和第二金属销针320均贯穿所述固定片330从而固定于所述固定片330,使得所述电连接器300成为一个整体。不同之处在于,固定片330的第二表面332形成的防闭气结构为多个凹槽333。本实施例中,在第二表面332围绕每个第一金属销针310和每个第二金属销针320均形成有至少一个凹槽333。本实施例中,围绕每个第一金属销针310和每个第二金属销针320均形成有两个凹槽333,每个围绕第一金属销针310的凹槽333均沿着对应的第一金属销针310的横截面的径向延伸。每个围绕第二金属销针320的凹槽333均沿着对应的第二金属销针320的横截面的径向延伸。由于每个第一金属销针310的第二延伸部312和第二金属销针320的第四延伸部322对应插入第二电路板的通孔内,每个围绕第一金属销针310的凹槽333沿其延伸方向的长度可以大于其对应的通孔的孔径与第一金属销针310的外径之差的一半。每个围绕第二金属销针320的凹槽333沿其延伸方向的长度可以大于其对应的通孔的孔径与第二金属销针320的外径之差的一半。本实施例中,每个凹槽333均延伸至所述固定片330的侧面。
请参阅图8,本发明第一技术方案的第四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电连接器400,所述电连接器400与第一实施方式提供的电连接器100的结构基本相近,实现的功能相似。所述电连接器400包括第一金属销针410、第二金属销针420及固定片430。所述第一金属销针410和第二金属销针420均贯穿所述固定片430从而固定于所述固定片430,使得所述电连接器400成为一个整体。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第二金属销针420的排布方式。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金属销针420的个数为六个,呈两行三列排布。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第一金属销针410和第二金属销针420还可以有其它排列方式和其他的数量。以实际的第一电路板和第二电路板的电连接点的设定而确定。
请参阅图10,本发明第二技术方案的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电源设备10。所述电源设备10包括第一电路板20、第二电路板30、电连接器100及壳体40。本实施例中,以第一技术方案的第一实施方式提供的电连接器100作为本实施方式包括的电连接器来进行说明。所述电连接器100连接于第一电路板20和第二电路板30之间。所述第一电路板20、第二电路板30及电连接器100收容于所述壳体40内。
所述第一电路板20可以为电源模块的电路板。所述第一电路板20形成有第一通孔21。所述第一通孔21用于配合收容并焊接第一金属销针110。所述第一通孔21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一金属销针110的第一延伸部111的直径。每个第一金属销针110对应插入焊接于一个第一通孔21内,以使得第一金属销针110与第一电路板20电连通。所述第二金属销针120的第三延伸部121的端部与第一电路板20的第三表面22接触,并贴装于所述第一电路板20的第三表面22。
所述第二电路板30可以为用户端电路板。所述第二电路板30内形成有多个第二通孔31和第三通孔32。第二通孔31与第一金属销针110一一对应,每个第一金属销针110的第二延伸部112对应插入并焊接于一个第二通孔31内。第三通孔32与第二金属销针120一一对应,每个第二金属销针120插入并焊接一个第三通孔32内。所述第二通孔31的孔径略大于所述第二延伸部112的外径,第二通孔31与第二延伸部112之间的空隙内以及第三通孔32与第四延伸部122之间的空隙内形成有焊接材料34。
电连接器100的固定片130的第二表面132设置的凸块133与第二电路板30的表面接触,而第二表面132与第二电路板30的表面之间由于凸块133的支撑而存在空隙。在第二通孔31与第二延伸部112之间的空隙内形成有焊接材料34时,第二通孔31与第二延伸部112之间的空隙以及第三通孔32与第四延伸部122之间的空隙可以通过第二电路板30与固定片130之间的空隙与外界相互连通,可以形成流动的通道。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方式中,也可以采用第一技术方案中第二至第四实施方式中任意一个提供的电连接器作为电源设备10中的电连接器。当采用第三实施方式提供的电连接器300时,第二通孔31与第二延伸部312之间的空隙以及第三通孔32与第四延伸部322可以通过凹槽333与外界相互连通,可以形成流动的通道。
请一并参阅图10,本技术方案提供的电源设备10,其可以采用如下方法组装:
首先,提供所述电连接器100、第一电路板20及第二电路板30。
其次,采用表面贴装(SMT)的方式将电连接器100组装于第一电路板20。由于电连接器100为一体化结构,在进行组装时,可以采用表面贴装设备一次性完成将第一金属销针110的第一延伸部111对应插入焊接于一个第一通孔21内,并将第二金属销针120的第三延伸部121焊接于第一电路板20表面。
再次,将第二电路板30组装于电连接器100,从而得到电源设备10。将电连接器100的第一金属销针110的第二延伸部112插入第二通孔31内,将第二金属销针120的第四延伸部122插入第三通孔32内,并继续焊接。凸块133与第二电路板30的表面接触,第二通孔31与第二延伸部112之间的空隙以及第三通孔32与第四延伸部122之间的空隙可以通过第二电路板30与固定片130之间的空隙与外界相互连通,可以形成焊锡流动的通道,从而焊接材料34可以完全填充第二通孔31与第二延伸部112之间的空隙以及第三通孔32与第四延伸部122之间的空隙内,保证了焊接的可靠性。
最后,将第一电路板20、第二电路板30及电连接器100收容于所述壳体40内。
在其他实施例中,如果电连接器采用第一技术方案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电连接器,在将电连接器组装于第一电路板20之后,需要将贴装辅助片去除之后再将第二电路板30组装于电连接器。
本发明第一技术方案提供的电连接器,采用固定片将多个第一金属销针和第二金属销针连接为一体化结构,在进行组装时,采用表面贴装设备可以一次性完成第一金属销针和第二金属销针的组装,提高的组装的效率。并且,固定片制作有凸块或者凹槽作为闭气结构。相比于将金属销针制作切削缺口的方式解决焊接闭气问题,工艺更为简单。
本发明第二技术方案提供的电源设备,其包括第一技术方案提供的电连接器,由于电连接器为一体化结构,第一金属销针与第一电路板采用通孔配合,第二金属销针与第一电路板表面贴装。相比于现有技术中都通过通孔配合的方式进行组装,既可以保证焊接的强度,也可以减少在第一电路板中开孔的数量,进而减少由于开孔占据的第一电路板的面积,可以增加电路板的布线面积。
以上所述的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该技术方案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在上述实施方式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该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电连接器,用于电连接第一电路板和第二电路板,所述第一电路板具有至少一个第一通孔,所述第二电路板具有至少一个第二通孔和至少一个第三通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器包括至少一个第一金属销针、至少一个第二金属销针及一个固定片,所述固定片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金属销针和第二金属销针均贯穿并固定于所述固定片,所述固定片的第二表面形成有防闭气结构,所述第一金属销针具有从所述第一表面一侧凸出的第一延伸部和从所述第二表面一侧凸出的第二延伸部,所述第二金属销针具有从所述第一表面一侧凸出的第三延伸部和从所述第二表面一侧凸出的第四延伸部,在垂直于所述固定片方向上,所述第一延伸部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三延伸部的长度,所述第一延伸部一一对应的插入并焊接于所述第一通孔内,所述第三延伸部贴装于所述第一电路板表面,所述第二延伸部一一对应的插入并焊接于所述第二通孔内,所述第四延伸部一一对应的插入并焊接于所述第三通孔内;
其中,所述防闭气结构为自第二表面向固定片内部延伸的多个凹槽,围绕每个第一金属销针和每个第二金属销针均设置有至少一个凹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在垂直于所述固定片的方向上,所述第二延伸部的长度与第四延伸部的长度均相等。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器还包括一个贴装辅助片,所述贴装辅助片连接于所述第二延伸部的一端及第四延伸部的一端,所述贴装辅助片用于与吸取移动装置配合,以移动所述电连接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片采用塑胶材料制成。
5.一种电源设备,其包括第一电路板、第二电路板、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及壳体,所述第一电路板、第二电路板及电连接器收容于所述壳体内,所述第一电路板为电源电路板,所述第二电路板为用户端电路板,所述电连接器连接于第一电路板和第二电路板之间,所述第一电路板具有至少一个第一通孔,所述第一延伸部一一对应的插入并焊接于所述第一通孔内,所述第三延伸部贴装于所述第一电路板表面,所述第二电路板具有至少一个第二通孔和至少一个第三通孔,所述第二延伸部一一对应的插入并焊接于所述第二通孔内,所述第四延伸部一一对应的插入并焊接于所述第三通孔内,所述电连接器的固定片的第二表面形成有防闭气结构,所述防闭气结构为多个凹槽,围绕每个第一金属销针和每个第二金属销针均设置有至少一个凹槽。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孔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二延伸部的外径,所述第二通孔的内壁与第二延伸部之间具有填充焊接材料的空隙,所述第三通孔的孔径大于所述第四延伸部的外径,所述第三通孔的内壁与第四延伸部之间具有填充焊接材料的空隙,多个所述凹槽与所述第二通孔的内壁与第二延伸部之间相连通,也与所述第三通孔的内壁与第四延伸部之间的空隙相连通。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源设备,其特征在于,在垂直于所述固定片方向上,所述第一延伸部的长度与所述第三延伸部的长度之差与第一电路板的厚度相等。
CN201310629367.5A 2013-11-29 2013-11-29 电连接器及电源设备 Active CN10360676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629367.5A CN103606768B (zh) 2013-11-29 2013-11-29 电连接器及电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629367.5A CN103606768B (zh) 2013-11-29 2013-11-29 电连接器及电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606768A CN103606768A (zh) 2014-02-26
CN103606768B true CN103606768B (zh) 2016-08-17

Family

ID=501249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629367.5A Active CN103606768B (zh) 2013-11-29 2013-11-29 电连接器及电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606768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82121A (zh) * 1999-07-26 2001-01-31 星电株式会社 连接器
CN1398018A (zh) * 2001-07-13 2003-02-19 模帝科技株式会社 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CN201533032U (zh) * 2009-10-14 2010-07-21 莫列斯公司 电连接器
US8282403B2 (en) * 2009-04-27 2012-10-09 Yazaki Corporation Connecting unit
CN103094730A (zh) * 2013-01-31 2013-05-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板间连接器及应用其的通信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530798B1 (en) * 2001-10-24 2003-03-11 Hon Hai Precision Ind. Co., Ltd. Ball grid array socket connector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82121A (zh) * 1999-07-26 2001-01-31 星电株式会社 连接器
CN1398018A (zh) * 2001-07-13 2003-02-19 模帝科技株式会社 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US8282403B2 (en) * 2009-04-27 2012-10-09 Yazaki Corporation Connecting unit
CN201533032U (zh) * 2009-10-14 2010-07-21 莫列斯公司 电连接器
CN103094730A (zh) * 2013-01-31 2013-05-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板间连接器及应用其的通信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606768A (zh) 2014-02-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243263U (zh) 电源连接器组件
CN205900840U (zh) 基板连接用电连接器
CN102779954B (zh) 电池模块和用于制造电池模块的方法
CN204315839U (zh) 线缆连接器组件
CN106410460A (zh) 基板连接用电连接器装置
CN106210200A (zh) 移动终端、壳体组件及其制造方法
US11088478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CN201218704Y (zh) 电子雷管控制电路组件
CN103606768B (zh) 电连接器及电源设备
CN206480832U (zh) 一种高效组装pogo pin连接头
CN110337179B (zh) 电路板装置及其制备方法、电子设备
CN106797004B (zh) 储能装置,包括这种储能装置的机动车以及用于制造储能装置的方法
CN207612464U (zh) 电路板装联结构及电子设备
CN204012031U (zh) 滤波线圈连接结构
CN204652780U (zh) 一种pcb板
CN205790483U (zh) 一种带有接口母座的电子设备
CN205882205U (zh) 电气的印刷线路板端子以及电气的印刷线路板端子装置
CN101150228A (zh) 连接器及其接脚
CN209516066U (zh) Usb插座及usb插座安装结构
CN207765639U (zh) 排针母座和pcb板组件
CN207265238U (zh) 连接结构
CN206301983U (zh) 多针连接器
CN203277671U (zh) 电机接线盒的接线端子
CN204927713U (zh) 连接器
CN202794245U (zh) 一种smd封装滤波器测试座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