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公害的猪舍消毒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动物养殖领域,涉及一种猪舍使用的消毒剂,特别是一种无公害的猪舍消毒剂。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养殖业的发展,养猪业也实行了规模化的经营,为实现更高的经济效益,一般会将猪群饲养集中,加大养殖密度,为传染病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猪群疫病主要是病原微生物的传播所造成的,而猪舍又是病原微生物理想的栖息地,可以说病原微生物存在于养猪生产的各个角落,如场地、水中、空气中、舍内等,猪场和猪舍的卫生管理与猪的健康有很大关系,因此,如何控制病原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及传播是猪群保健措施的关键,良好的消毒措施能够有效控制病原微生物的传入和传播,从而能显著降低猪只生长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数量,为猪群健康提供良好的环境保证。通常猪舍的消毒可分为终端消毒和经常性的卫生保护,前者指空舍或空栏后的消毒,后者指舍内及四周的经常性消毒。目前空舍或空栏消毒最常采用的烧碱液或者生石灰消毒,而经常性消毒时常有化学类的消毒剂,常有的消毒剂有这么几类,季胺盐类的,碘制剂的,酸性的,碱类的,醛类的,氯制剂的等等,依据其结构大致可分为10类:即酚类、醇类、酸类、碱类、氧化剂类、卤素类、重金属类、表面活性类、染料类消毒药和挥发性烷化剂。依据其消毒原理大致可分为7类:即与巯基作用的化学消毒剂、对细胞发挥脱水作用的化学消毒剂、凝固蛋白和溶解脂肪的化学消毒剂、溶解蛋白的化学消毒剂、氧化蛋白的化学消毒剂、与细胞膜作用的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与核酸作用的碱性染料。
现有的消毒剂大都是化学合成的消毒剂,其在消毒过程中或多或少会被猪只摄入或通过皮肤吸收而在体内积聚,从而会对猪只产生一定的伤害,并且上述消毒剂的残留还会对猪肉品质与安全造成一定的影响,甚至由于消毒剂的残留会对食用猪肉或猪肝的消费者产生一定的伤害。在人们追求无公害、健康食品的今天,化学类消毒剂显然已经不能适应养猪业的发展,不符合人们的消费理念,因而如何开发一种无公害的猪舍消毒剂,使得其既能有效地杀灭猪舍内的微生物,而又不会因为残留而损害猪只健康和影响消费者的健康,是当前养猪业中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养猪业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无公害的猪舍消毒剂。其可以有效的杀灭猪舍环境中的微生物,保证猪舍环境卫生,并且其安全健康。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无公害的猪舍消毒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知母12-15份,梓叶5-7份,大黄20-30份,青皮5-12份,厚朴12-15份,藿香20-30份,香薷10-15份,贯众3-5份,穿心莲6-9份,黄荆子3-7份,食盐15-20份,碳酸氢钠5-12份。
本发明所述的无公害的猪舍消毒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按重量份数称取各原料;
步骤二:将步骤一中称取的知母、大黄、藿香、贯众、穿心莲和黄荆子混合,加入混合物质量10倍的水,在密闭容器中加热至沸腾,并保持沸腾30min,而后冷却至50℃,向其中加入步骤一中称取的梓叶和香薷,再次加热至温度为80℃,而后自然冷却至25℃,采用8层纱布过滤,得到滤液Ⅰ;
步骤三:将步骤一中称取的青皮和厚朴混合,加入混合物质量10倍的50%的乙醇溶液,在密闭容器内加热至80℃,而后自然冷却至25℃,再加热至80℃,再次自然冷却至25℃,采用8层纱布过滤,得到滤液Ⅱ;
步骤四:将步骤二得到的滤液Ⅰ、步骤三得到的滤液Ⅱ以及步骤一中所称取的食盐和碳酸氢钠混合,以300r/min的速度搅拌均匀,即得到所述的无公害的猪舍消毒剂。
优选地,所述无公害的猪舍消毒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知母14份,梓叶6份,大黄25份,青皮8份,厚朴14份,藿香25份,香薷13份,贯众4份,穿心莲7份,黄荆子5份,食盐18份,碳酸氢钠9份。
还可以优选地,所述无公害的猪舍消毒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知母15份,梓叶5份,大黄30份,青皮6份,厚朴12份,藿香22份,香薷15份,贯众5份,穿心莲9份,黄荆子3份,食盐20份,碳酸氢钠10份。
本发明所述的无公害的猪舍消毒剂为浓缩的消毒剂,其应用时还需要进行一定的稀释,具体稀释的程度可以根据季节、猪舍的卫生状况和猪只的健康状况决定,例如,夏季是各种细菌滋生的高发期、春夏交替时节是病毒传播的季节,而冬季较为寒冷猪舍也不宜喷洒过多消毒剂,此时应当采用低稀释倍数(即高浓度)的消毒剂进行消毒,秋季和春季则采用高稀释倍数的消毒剂进行消毒,另外,当有感染发生时,采用低稀释倍数的消毒剂进行消毒;在仔猪引进初期,也应当采用低稀释倍数的消毒剂进行消毒。具体的应用方法为:将消毒剂加水稀释,稀释至所取用的消毒剂体积的20-80倍,混匀后均匀喷洒在猪舍内。本发明的消毒剂还可以用于猪舍内各种设备的消毒,例如饮水器、食槽等。
本发明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本发明针对目前养猪业中缺乏天然、安全、无公害消毒剂的问题,精选多种天然中草药原料以及食盐、碳酸氢钠,经反复配伍和调整以及探索方法,得出了一种天然、安全和无公害的猪舍消毒剂,其中不使用任何人工化学合成的消毒剂,且所采用的各种中草药原料都是兽药和医药中常用的品种,经长期使用验证为安全无害的产品,食盐和碳酸氢钠也都是可以用作生产食品的原料,其安全性也毋庸置疑的,并且本发明还通过动物试验验证了其安全、无毒害。因而,采用本发明的产品进行消毒,不会对猪只产生伤害,也不存在消毒剂残留对消费者造成的威胁,符合目前养殖业发展的需求。
其次,本发明的产品具有很好的杀菌、抑菌作用,能够有效地抑制和杀灭环境中的致病细菌、真菌和病毒,同时对于各种寄生虫也有抑制和杀灭作用,特别是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痢疾杆菌具有很好的抑菌作用。
另外,本发明的各种产品均为医药制品生产中的原料,即使在使用过程中被猪只舔食用,或者混入水中或者饲料中被猪只食用,也不会产生任何毒害作用,相反其还能帮助杀灭猪体内的致病菌和寄生虫,提高猪只的抗病能力。因而,其可以在养殖过程中持续地食用。
综上,本发明的产品天然、安全、无公害,能够在猪只养殖的各个阶段使用,其符合消费者对无公害养殖的要求以及现代养猪业的需求,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附图说明
图1:抑菌验证试验及对比试验结果;其中1号样品为实施例1的产品40倍稀释后得到的消毒液,其抑菌圈直径为40.6mm;2号样品为对比试验例1的产品40倍稀释后得到的消毒液,其抑菌圈直径为21.2mm;3号样品为阴性对照例,纸片上蘸取的是无菌水;4号样品为对比试验例2的产品40倍稀释后得到的消毒液,其抑菌圈直径为16.6mm。
图2: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试验结果;其中1号样品为实施例1的产品20倍稀释后得到的消毒液,其抑菌圈直径为41.7mm;2号样品为实施例1的产品80倍稀释后得到的消毒液,其抑菌圈直径为27.6mm;3号样品为实施例2的产品20倍稀释后得到的消毒液,其抑菌圈直径为40.9mm;4号样品为实施例2的产品80倍稀释后得到的消毒液,其抑菌圈直径为26.8mm。
具体实施例
实施例1:一种无公害的猪舍消毒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知母14份,梓叶6份,大黄25份,青皮8份,厚朴14份,藿香25份,香薷13份,贯众4份,穿心莲7份,黄荆子5份,食盐18份,碳酸氢钠9份。
所述的无公害的猪舍消毒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按重量份数称取各原料;
步骤二:将步骤一中称取的知母、大黄、藿香、贯众、穿心莲和黄荆子混合,加入混合物质量10倍的水,在密闭容器中加热至沸腾,并保持沸腾30min,而后冷却至50℃,向其中加入步骤一中称取的梓叶和香薷,再次加热至温度为80℃,而后自然冷却至25℃,采用8层纱布过滤,得到滤液Ⅰ;
步骤三:将步骤一中称取的青皮和厚朴混合,加入混合物质量10倍的50%的乙醇溶液,在密闭容器内加热至80℃,而后自然冷却至25℃,再加热至80℃,再次自然冷却至25℃,采用8层纱布过滤,得到滤液Ⅱ;
步骤四:将步骤二得到的滤液Ⅰ、步骤三得到的滤液Ⅱ以及步骤一中所称取的食盐和碳酸氢钠混合,以300r/min的速度搅拌均匀,即得到所述的无公害的猪舍消毒剂。
实施例2:一种无公害的猪舍消毒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知母15份,梓叶5份,大黄30份,青皮6份,厚朴12份,藿香22份,香薷15份,贯众5份,穿心莲9份,黄荆子3份,食盐20份,碳酸氢钠10份。
所述的无公害的猪舍消毒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按重量份数称取各原料;
步骤二:将步骤一中称取的知母、大黄、藿香、贯众、穿心莲和黄荆子混合,加入混合物质量10倍的水,在密闭容器中加热至沸腾,并保持沸腾30min,而后冷却至50℃,向其中加入步骤一中称取的梓叶和香薷,再次加热至温度为80℃,而后自然冷却至25℃,采用8层纱布过滤,得到滤液Ⅰ;
步骤三:将步骤一中称取的青皮和厚朴混合,加入混合物质量10倍的50%的乙醇溶液,在密闭容器内加热至80℃,而后自然冷却至25℃,再加热至80℃,再次自然冷却至25℃,采用8层纱布过滤,得到滤液Ⅱ;
步骤四:将步骤二得到的滤液Ⅰ、步骤三得到的滤液Ⅱ以及步骤一中所称取的食盐和碳酸氢钠混合,以300r/min的速度搅拌均匀,即得到所述的无公害的猪舍消毒剂。
实施例3:安全性试验
小鼠急性毒性试验:将本发明实施例1的消毒剂加水稀释至其体积的5倍(即体积比,消毒剂:水=1:4),采用稀释后的消毒剂溶液进行小白鼠饲料的拌合以及作为小白鼠的日常饮用水,饲喂小白鼠,连续观察14天,试验期间未见死亡和异常毒性反应,试验结束,解剖试验小鼠,观察肝、肾、脾、胃、心、肺和肠,均未见异常改变。采用同样的方法对本发明实施例2的产品进行急性毒性试验,试验期间未见死亡和异常毒性反应,试验结束,解剖试验小鼠,观察肝、肾、脾、胃、心、肺和肠,均未见异常改变。按急性毒性标准,本发明的消毒剂产品属于无毒级,即使动物食用高浓度的本发明的产品也不会造成任何急性毒害。
慢性毒性试验:将本发明实施例1的消毒剂加水稀释至其体积的10倍(即体积比,消毒剂:水=1:9),采用稀释后的消毒剂溶液进行小白鼠饲料的拌合以及作为小白鼠的日常饮用水,饲喂小白鼠,连续饲喂90天,结果显示:饲喂的小白鼠皮毛光滑,行为活动正常,摄食饮水正常,体重正常增加,血液生化指标和血液学均在正常范围内波动,尿常规和骨髓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波动,组织脏器未见异常,整体而言未见毒理反应。采用同样的方法对本发明实施例2的产品进行慢性毒性试验,也未见毒理反应。由此可见,即使动物长期食用较高浓度的本发明的产品也不会造成毒性伤害。
由以上实验可知,本发明的产品是安全、无毒的。
实施例4:抑菌试验
A. 抑菌验证试验及对比试验:
设置以下对比试验例:
对比试验例1:一种消毒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知母14份,梓叶6份,大黄25份,青皮8份,香薷13份,穿心莲7份,黄荆子5份,食盐18份。采用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制得。
对比试验例2:一种消毒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知母13份,梓叶14份,大黄10份,青皮15份,厚朴5份,藿香21份,香薷7份,贯众13份,穿心莲13份,黄荆子7份,食盐10份,碳酸氢钠3份。采用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制得。
抑菌试验方法: 将大肠杆菌(分离自猪舍)均匀涂布于LB琼脂平板上,摄取蘸有试验样品的纸片(药液将纸片完全浸透)贴于平板上,37℃培养35小时,观察结果,并记录抑菌圈的大小。
结果如附图图1所示,其中1号样品为实施例1的产品40倍稀释后得到的消毒液,其抑菌圈直径为40.6mm;2号样品为对比试验例1的产品40倍稀释后得到的消毒液,其抑菌圈直径为21.2mm;3号样品为阴性对照例,纸片上蘸取的是无菌水;4号样品为对比试验例2的产品40倍稀释后得到的消毒液,其抑菌圈直径为16.6mm。
由以上试验结果可知,相对于对照组而言,本发明的产品具有更加好的抑菌效果,由抑菌圈的大小可知,本发明的抑菌效果相当于对比试验组抑菌效果的两倍。以上试验结果也证明本发明的配方组成和原料配比是实现本发明优良抑菌效果的保证,改变其原料组成及配比都不能达到本发明所要达到的抑菌效果。
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试验
抑菌试验方法: 将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自猪舍)均匀涂布于LB琼脂平板上,摄取蘸有试验样品的纸片(药液将纸片完全浸透)贴于平板上,35℃培养48小时,观察结果,并记录抑菌圈的大小。
结果如附图图2所示,其中1号样品为实施例1的产品20倍稀释后得到的消毒液,其抑菌圈直径为41.7mm;2号样品为实施例1的产品80倍稀释后得到的消毒液,其抑菌圈直径为27.6mm;3号样品为实施例2的产品20倍稀释后得到的消毒液,其抑菌圈直径为40.9mm;4号样品为实施例2的产品80倍稀释后得到的消毒液,其抑菌圈直径为26.8mm。
由以上试验结果可知,本发明实施例1、2的产品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均具有良好的抑菌作用,并且即使当其稀释至80倍时其仍然保持非常好的抑菌效果。
采用相同的试验方法,表明本发明实施例1、2的产品对猪痢疾杆菌、链球菌、魏氏梭菌、坏死杆菌、霍乱弧菌、胸膜炎放线杆菌、沙门氏菌、李斯特菌、铜绿假单胞菌均具有很好的抑菌和杀菌作用。同时采用本发明的消毒剂稀释液处理旋毛虫、兰氏类圆线虫、猪结节虫、猪鞭虫、猪蛔虫的幼虫,发现其能有效地抑制幼虫的生长,同时还具有较好的杀灭作用。
综上,本发明的产品对于猪舍内常见的致病微生物以及猪只易感的病原微生物具有较好的抑菌和杀菌作用,将其作为消毒剂能够很好的起到消毒、杀菌作用。
实施例5: 猪舍消毒试验
在仔猪进场前采用烧碱液对猪场进行终端消毒,消毒5天后用清水冲洗,仔猪进场,采用本发明实施例1的消毒剂对猪舍进行常规消毒,在进场后的地1-10天,采用20倍稀释(消毒剂:水=1:19,体积比)的实施例1的产品进行消毒,之后采用80倍稀释(消毒剂:水=1:19,体积比)的实施例1的产品进行消毒。到出栏时,整体而言,采用本发明消毒剂产品的猪只的生长情况较未采用本发明产品的猪只(采用其他种类消毒剂)的生长情况要好,且在类似仔猪初重和同样饲喂情况下,其最终体重较未采用本发明产品的猪只(采用其他种类消毒剂)的体重要重10%左右;在整个饲喂过程中,猪只表现出很好的抗病能力,自始未见腹泻白痢的现象;而未采用本发明产品的猪只(采用其他种类消毒剂)大都经历了进场早期的腹泻白痢期,且其过程中也存在病症多发和死亡的发生。另外,在喷洒本发明产品的猪舍,其有一定的中草药的芳香,猪舍的以为明显减轻;而采用其他种类消毒剂的猪舍都有较重的消毒水味道,且猪粪的臭味较重。
综上,本发明的产品天然、安全、无公害,能够在猪只养殖的各个阶段使用,其符合消费者对无公害养殖的要求以及现代养猪业的需求,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本发明的原料均可从市场上购买。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但本发明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