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593126B - 穿戴式设备和穿戴式设备之间的交互方法 - Google Patents

穿戴式设备和穿戴式设备之间的交互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593126B
CN103593126B CN201310596422.5A CN201310596422A CN103593126B CN 103593126 B CN103593126 B CN 103593126B CN 201310596422 A CN201310596422 A CN 201310596422A CN 103593126 B CN103593126 B CN 10359312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earable
signal
interaction
gesture
connot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59642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593126A (zh
Inventor
陈旭东
蔡世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ventec Appliances Shanghai Corp
Inventec Appliances Pudong Corp
Inventec Appliance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ventec Appliances Shanghai Corp, Inventec Appliances Pudong Corp, Inventec Appliances Corp filed Critical Inventec Appliances Shanghai Corp
Priority to CN201310596422.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593126B/zh
Publication of CN1035931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93126A/zh
Priority to TW103117473A priority patent/TWI544830B/zh
Priority to US14/328,548 priority patent/US9625998B2/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59312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9312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17Gesture based interaction, e.g. based on a set of recognized hand gestur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Wearable computers, e.g. on a bel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2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prietary or special-purpose networking environments, e.g. medical networks, sensor networks, networks in vehicles or remote metering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14Session management
    • H04L67/141Setup of application sess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60Context-dependent security
    • H04W12/68Gesture-dependent or behaviour-depend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穿戴式设备及穿戴式设备之间的交互方法。所述交互方法,包括,第一穿戴式设备按照预定交互规则发出用于侦测第二穿戴式设备的侦测信号;所述第一穿戴式设备和第二穿戴式设备内使用相同的预定交互规则;第二穿戴式设备接收到第一穿戴式设备发出的侦测信号后,按照预定交互规则向第一穿戴式设备发出同意交互的应答信号;第一穿戴式设备接收到第二穿戴式设备发出的应答信号后,第一穿戴式设备和第二穿戴式设备之间建立交互联系;第一穿戴式设备和第二穿戴式设备根据所述预定交互规则进行交互。此外,本发明提供的穿戴式设备完善了现有的穿戴式设备的功能,提高了穿戴式设备的智能程度和社交性能。

Description

穿戴式设备和穿戴式设备之间的交互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穿戴式设备和穿戴式设备之间的交互方法。
背景技术
穿戴式设备为新兴的概念、技术及应用,其原理基本为整合各种Sensors、无线传输技术及其他已有技术和设备,使之小型化、实用化并可穿戴于人体身上。其典型实例为google glass。
现有的穿戴式设备基本着重于设备本身功能及辅助设备应用功能,而没有涉及穿戴式设备间的交互功能。也就是说,现有的穿戴式设备之间不能进行交互。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穿戴式设备之间的交互方法。
基于此,本发明的第二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穿戴式设备。
为了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穿戴式设备之间的交互方法,包括,
第一穿戴式设备按照预定交互规则发出用于侦测第二穿戴式设备的侦测信号;所述第一穿戴式设备和第二穿戴式设备使用相同的预定交互规则;
第二穿戴式设备接收到第一穿戴式设备发出的侦测信号后,按照预定交互规则向第一穿戴式设备发出同意交互的应答信号;
第一穿戴式设备接收到第二穿戴式设备发出的应答信号后,第一穿戴式设备和第二穿戴式设备之间建立交互联系;
第一穿戴式设备和第二穿戴式设备根据所述预定交互规则进行交互。
优选地,所述第二穿戴式设备接收到第一穿戴式设备发出的侦测信号之后,还包括,
第二穿戴式设备获取第一穿戴式设备的身份验证信息;
判断所述第一穿戴式设备的身份验证信息是否符合第一预设条件,如果是,执行向第一穿戴式设备发出同意交互的应答信号的步骤。
优选地,所述第一穿戴式设备和第二穿戴式设备之间建立交互联系之后,还包括,
第二穿戴式设备判断其交互体验是否符合第二预设条件,如果否,则终止交互。
优选地,所述第二穿戴式设备获取第一穿戴式设备的身份验证信息,具体包括,
第二穿戴式设备向用户身份验证信息服务器发送获取第一穿戴式设备的身份验证信息的请求;
用户身份验证信息服务器判断所述第二穿戴式设备是否为认证用户,如果是,用户身份验证信息服务器判断所述第一穿戴式设备的身份验证信息是否允许公开,如果是,用户身份验证信息服务器查找第一穿戴式设备的身份验证信息,并向第二穿戴式设备发送第一穿戴式设备的身份验证信息,以使所述第二穿戴式设备获取到第一穿戴式设备的身份验证信息。
优选地,所述预定交互规则用于定义手势信号的涵义,所述第一穿戴式设备和第二穿戴式设备根据所述预定交互规则进行交互,具体包括,
第一穿戴式设备向第二穿戴式设备发出交互手势信号,以使第二穿戴式设备接收到第一穿戴式设备的交互手势信号;
第二穿戴式设备判断是否能够识别所述交互手势信号,如果是,根据预定交互规则解释所述交互手势信号涵义,且向第一穿戴式设备发出交互应答手势信号,以使第一穿戴式设备接收到所述交互应答手势信号;
第一穿戴式设备判断是否能够识别所述交互应答手势信号,如果是,根据预定交互规则解释所述交互应答手势信号的涵义,并根据交互应答手势信号的涵义执行向第二穿戴式设备发出交互手势信号的步骤或执行终止交互步骤。
优选地,第二穿戴式设备判断是否能够识别所述交互手势信号,如果否,还包括,
第二穿戴式设备获取所述交互手势信号的涵义;
和/或,
所述第一穿戴式设备判断是否能够识别所述交互应答手势信号,如果否,还包括,
第一穿戴式设备获取所述交互应答手势信号的涵义。
优选地,所述第二穿戴式设备获取所述交互手势信号的涵义,具体包括,
第二穿戴式设备向穿戴式设备手势采集服务器发送解释交互手势信号的请求;
穿戴式设备手势采集服务器查找与所述交互手势信号相对应的手势信号,并将与所述交互手势信号相对应的手势信号发送给穿戴式设备手势数据解析服务器;
穿戴式设备手势数据解析服务器对与所述交互手势信号相对应的手势信号进行解析,得到所述交互手势信号的涵义,并向所述第二穿戴式设备发送所述交互手势信号的涵义,以使所述第二穿戴式设备获取到所述交互手势信号的涵义;
和/或,
所述第一穿戴式设备获取所述交互应答手势信号的涵义,具体包括,
第一穿戴式设备向穿戴式设备手势采集服务器发送解释交互应答手势信号的请求;
穿戴式设备手势采集服务器查找与所述交互应答手势信号相对应的手势信号,并将与所述交互应答手势信号相对应的手势信号发送给穿戴式设备手势数据解析服务器;
穿戴式设备手势数据解析服务器对与所述交互应答手势信号相对应的手势信号进行解析,得到所述交互应答手势信号的涵义,并向所述第一穿戴式设备发送所述交互应答手势信号的涵义,以使所述第一穿戴式设备获取到所述手势信号的涵义。
优选地,所述第一穿戴式设备和第二穿戴式设备之间建立交互联系之后,还包括,
第一穿戴式设备获取第二穿戴式设备的身份信息;
判断所述第二穿戴式设备的身份信息是否满足第一穿戴式设备的预定要求,如果是,执行第一穿戴式设备和第二穿戴式设备进行交互的步骤。
一种穿戴式设备,包括,
侦测单元,用于根据所述预定交互规则发出侦测其它穿戴式设备的侦测信号,以使所述其它穿戴式设备接收到侦测信号;所述穿戴式设备和所述其它穿戴式设备内使用相同的预定交互规则;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其它穿戴式设备发出的应答信号;
建立交互联系单元,用于和其它穿戴式设备之间建立交互联系;
交互单元,用于和其它穿戴式设备根据所述预定交互规则进行交互。
优选地,还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其它穿戴式设备的身份信息;
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其它穿戴式设备的身份信息是否满足预定要求。
优选地,所述预定交互规则用于定义手势信号的涵义,所述交互单元,具体包括,
发起交互手势信号子单元,用于向其它穿戴式设备发出交互手势信号,以使所述其它穿戴式设备接收到所述交互手势信号;
接收子单元,用于接收所述其它穿戴式设备发出的交互应答手势信号;
判断识别子单元,用于判断是否能够识别所述交互应答手势信号;
解释子单元,用于当判断识别子单元能够识别所述交互应答手势信号时,根据所述预定交互规则解释所述交互应答手势信号的涵义。
一种穿戴式设备,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发出侦测信号的穿戴式设备按照预定交互规则发出的侦测信号;所述穿戴式设备和发出侦测信号的穿戴式设备使用相同的预定交互规则;
发送单元,向发出侦测信号的穿戴式设备发出同意交互的应答信号,以使所述发出侦测信号的穿戴式设备接收到应答信号;
建立交互联系单元,用于和发出侦测信号的穿戴式设备之间建立交互联系;
交互单元,用于和发出侦测信号的穿戴式设备根据所述预定交互规则进行交互。
优选地,还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发出侦测信号的穿戴式设备的身份验证信息;
第一判断单元,用于判断发出侦测信号的穿戴式设备的身份验证信息是否符合第一预设条件。
优选地,还包括,
第二判断单元,用于判断其交互体验是否符合第二预设条件。
优选地,所述交互单元,包括,
接收交互手势信号子单元,用于接收发出侦测信号的穿戴式设备发出的交互手势信号;
判断识别子单元,用于判断是否能够识别所述交互手势信号;
解释子单元,用于当判断识别子单元能够识别所述交互应答手势信号时,根据预定交互规则解释所述交互手势信号的涵义;
发出交互应答手势信号子单元,用于根据交互手势的涵义发出交互应答手势信号。
本发明提供的穿戴式设备内使用预定交互规则,在交互时,第一穿戴式设备按照预定交互规则发出侦测第二穿戴式设备的信号,第二穿戴式设备接收到该侦测信号以后,然后按照预定交互规则向第一穿戴式设备发出同意交互的应答信号,从而在第一穿戴式设备和第二穿戴式设备之间建立了交互联系,然后,该两穿戴式设备可以根据其内部的预定交互规则进行交互。本发明提供的穿戴式设备能够进行交互,完善了现有技术中穿戴式设备的功能,提高了穿戴式设备的智能程度和社交性能。
附图说明
为了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描述具体实施方式用到的附图作简要说明。显而易见地,这些附图仅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一部分附图,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获得其他附图。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穿戴式设备之间的交互系统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穿戴式设备之间的交互方法实施例一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穿戴式设备之间通过手势信号进行交互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提供的穿戴式设备之间的交互方法实施例二的流程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提供的第二穿戴式设备获取第一穿戴式设备的身份验证信息的流程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提供的穿戴式设备之间的交互方法实施例三的流程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提供的穿戴式设备之间的交互方法实施例四的流程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五提供的穿戴式设备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六提供的穿戴式设备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交互系统结构示意图,该交互系统应用于穿戴式设备之间的交互,其至少包括第一穿戴式设备01和第二穿戴式设备02。该交互系统还可以包括与第一穿戴式设备01进行通信的第一移动通信终端03、与第二穿戴式设备02进行通信的第二移动通信终端04。此外,该交互系统还可以包括与移动通信终端或穿戴式设备进行通信连接的用户身份验证信息服务器05、穿戴式设备手势采集服务器06以及穿戴式设备手势数据解析服务器07。
其中,所述用户身份验证信息服务器05,用于接收由第二穿戴式设备发送的获取第一穿戴式设备的身份验证信息的请求;判断所述第二穿戴式设备是否为认证用户,如果是,判断所述第一穿戴式设备的身份验证信息是否允许公开,如果是,查找第一穿戴式设备的身份验证信息,并向第二穿戴式设备发送第一穿戴式设备的身份验证信息,以使所述第二穿戴式设备获取到第一穿戴式设备的身份验证信息。
所述穿戴式设备手势采集服务器06用于接收穿戴式设备发送的解释预定手势信号的请求,根据所述请求查找与所述预定手势信号相对应的手势信号、并将所述预定手势信号相对应的手势信号发送给穿戴式设备手势数据解析服务器。
所述穿戴式设备手势数据解析服务器07对与所述预定手势信号相对应的手势信号进行解析,得到所述预定手势信号的涵义,并向所述穿戴式设备发送所述预定手势信号的涵义,以使所述穿戴式设备获取到所述手势信号的涵义。
其中,所述预定手势信号为穿戴式设备用户做出的手势动作。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所述的用户身份验证信息服务器05、穿戴式设备手势采集服务器06以及穿戴式设备手势数据解析服务器07仅是本发明所述的交互系统中包括的云服务器的一种或几种,不应当理解为本发明提供的交互系统仅包括这些服务器,实际上,本发明提供的交互系统还可以包括用户信用服务器,该用户信用服务器用于搜集和汇集用户评价信息、信用信息和能力信息等等。此外,该交互系统还可以包括LBS服务器,该LBS服务器主要推送以位置服务为中心的各种服务。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2,本发明提供的穿戴式设备之间的交互方法实施例一的方法流程图,包括以下步骤:
S21、第一穿戴式设备发出侦测第二穿戴式设备的侦测信号:
第一穿戴式设备和第二穿戴式设备内使用相同的预定交互规则。具体地,第一穿戴式设备可以通过BLE、NFC等无线传输设备按照预定交互规则发起对第二穿戴式设备的侦测和访问。第一穿戴式设备发出的侦测信号可以以灯光、图案或振动的形式表示。
本实施例所述预定交互规则用于定义穿戴式设备之间的交互规则,例如该预定交互规则用于定义不同的手势信号表示不同的涵义时,该预定交互规则定义的手势信号的涵义具体地可以如表1所示。所述手势信号可以由手势动作产生。
表1:预定交互规则定义的手势信号及其涵义对照表
S22、第二穿戴式设备接收到第一穿戴式设备发出的侦测信号后,向第一穿戴式设备发出同意交互的应答信号。
第二穿戴式设备接收到第一穿戴式设备发出的侦测信号后,可以与第一穿戴式设备发出侦测信号相同的方式向第一穿戴式设备发出同意交互的应答信号。同样,该应答信号可以以灯光、图案或振动的形式表示。第二穿戴式设备也可以自动应答的方式向第一穿戴式设备发出同意交互的应答信号。
S23、第一穿戴式设备接收到第二穿戴式设备发出的应答信号后,第一穿戴式设备和第二穿戴式设备之间建立交互联系。
S24、第一穿戴式设备和第二穿戴式设备根据所述的预定交互规则进行交互。
如上所述,该预定交互规则用于定义穿戴式设备之间的交互规则。该交互规则可以有多种。例如可以是与手机短信业务相同的规则,也可以用于定义不同的手势信号表示不同的涵义,该手势信号可以由手势动作产生。这是因为穿戴式设备便于用户穿戴在身上,能够很容易地感应用户的动作。当预定交互规则用于定义不同的手势信号表示不同的涵义时,穿戴式设备感应到用户的手势信号后,可以识别其涵义,并作出相应的反应。
具体地,第一穿戴式设备和第二穿戴式设备按照预定交互规则通过沟通语、灯光、图案或振动来进行交互。
当预定交互规则用于定义手势信号的涵义时,该交互过程参见图3所示。
S241、第一穿戴式设备向第二穿戴式设备发出交互手势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穿戴式设备是按照预定交互规则向第二穿戴式设备发出交互手势信号的。这样才能使得第二穿戴式设备接收到交互手势信号,并能够识别该交互手势信号的涵义。
S242、第二穿戴式设备接收到第一穿戴式设备的交互手势信号后,当第二穿戴式设备能够识别所述交互手势信号时,根据预定交互规则解释交互手势信号的涵义,并根据交互手势信号的涵义向第一穿戴式设备发出交互应答手势信号。
S243、第一穿戴式设备接收到所述交互应答手势信号后,当第一穿戴式设备能够识别所述交互应答手势信号时,根据预定交互规则解释所述交互应答手势信号的涵义。
为了使得上述通过手势信号进行交互的方法更加具体、鲜明。下面举例说明:
根据预定交互规则,手势信号“拳背向下由上向下小幅度慢速运动数次,如叩门状”表示的涵义是:小心翼翼、有礼貌地打招呼,“我可以和你交流吗”。手势:掌心向下小幅度快速抖动,涵义是OK、yes。
当第一穿戴式设备发出该交互手势信号后,第二穿戴式设备接收到该交互手势信号,当第二穿戴式设备能够正确地识别该交互手势信号时,根据其内部的预定交互规则获知该交互手势信号的涵义后,做出应答手势信号:掌心向下小幅度快速抖动,这表明,该第二穿戴式设备同意与第一穿戴式设备进行交流。
S244、第一穿戴式设备根据交互应答手势信号的涵义执行向第二穿戴式设备发出交互手势信号的步骤或执行终止交互的步骤。
当第二穿戴式设备发出的应答交互手势信号为同意交互应答手势信号时,第一穿戴式设备继续执行向第二穿戴式设备发出交互手势信号的步骤,当第二穿戴式设备发出的应答交互手势信号为拒绝交互应答手势信号时,第一穿戴式设备和第二穿戴式设备之间的交互终止。
上述实施例所述的穿戴式设备之间的交互方法通过两个使用相同预定交互规则的穿戴式设备即可实现交互。该交互过程为基本交互过程。本实施例提供的穿戴式设备之间的交互方法还可以通过云服务技术进行更高级别的交互。例如,当穿戴式设备不能识别对方发送来的手势信号时,穿戴式设备还可以通过云服务技术向手势数据采集服务器和手势数据解析服务器请求解释该交互手势信号的涵义。
具体地,当第二穿戴式设备不能识别所述交互手势信号时,第二穿戴式设备可以通过云数据服务技术向手势数据采集服务器和手势数据解析服务器发送解释该交互手势信号的涵义的请求。可以理解的是,当第一穿戴式设备不能识别所述交互应答手势信号时,第一穿戴式设备也可以通过云数据服务技术向手势数据采集服务器和手势数据解析服务器请求解释该交互应答手势信号的涵义。也就是说,穿戴式设备可以向手势数据采集服务器和手势数据解析服务器请求解释手势信号的涵义。
穿戴式设备向手势数据采集服务器和手势数据解析服务器请求获取预定手势信号的涵义,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A、穿戴式设备向穿戴式设备手势采集服务器发送解释预定手势信号的请求。
B、穿戴式设备手势采集服务器查找与所述预定手势信号相对应的手势信号,并将与所述预定手势信号相对应的手势信号发送给穿戴式设备手势数据解析服务器。
C、穿戴式设备手势数据解析服务器对与所述预定手势信号相对应的手势信号进行模分析,分析完成后得到所述预定手势信号的涵义,并向所述穿戴式设备发送所述预定手势信号的涵义,以使所述穿戴式设备获取到所述预定手势信号的涵义。
当第二穿戴式设备向穿戴式设备手势采集服务器发送解释预定手势的请求时,所述预定手势信号为交互手势信号。当第一穿戴式设备向穿戴式设备手势采集服务器发送解释预定手势信号的请求时,所述预定手势信号为交互应答手势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穿戴式设备的预定交互规则存储在内建交互规则库内,为了丰富穿戴式设备的预定交互规则内的手势信号和其涵义,上述通过云数据服务技术获取得到的预定手势信号的涵义还可以保存在该穿戴式设备的内建规则库中。
上述实施例所述的交互方法能够实现两穿戴式设备之间的交互,如打招呼等。但是在交互中,第二穿戴式设备无法得知第一穿戴式设备是否为合法用户或者是否符合自己交互的条件,只能被动地进行交互,没有决定权。为了提高在交互过程中第二穿戴式设备的主动性,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穿戴式设备还可以通过云服务技术获取第一穿戴式设备的身份验证信息,具体参见实施例二。
实施例二
请参阅图4,图4为实施例二所述的穿戴式设备之间的交互方法流程示意图。该交互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41、第一穿戴式设备发出侦测第二穿戴式设备的侦测信号:
该步骤与实施例一中的步骤S21相同,为了简要起见,本实施例不再赘述。
S42、第二穿戴式设备接收到第一穿戴式设备发出的侦测信号后,第二穿戴式设备获取第一穿戴式设备的身份验证信息:
第二穿戴式设备接收到第一穿戴式设备发出的侦测信号后,第二穿戴式设备获取第一穿戴式设备的身份验证信息。具体地,参见图5,图5为第二穿戴式设备获取第一穿戴式设备的身份验证信息的流程示意图,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421、第二穿戴式设备向与之通信连接的用户身份验证信息服务器发送获取第一穿戴式设备的身份验证信息的请求:
需要说明的是,用于身份验证信息服务器内存储有用户身份验证信息,该身份验证信息可以包括用户注册信息和/或用户信用信息,其中,用户注册信息包括如姓名、性别、爱好、联系方式等信息,用户信用信息包括用户评价信息、信用信息以及能力信息等等。可以理解的是,上述所述的各种信息仅是例举,而不应当理解为穷举。
S422、用户身份验证信息服务器判断第二穿戴式设备是否为认证用户,如果是,执行步骤S423。如果否,向第二穿戴式设备发送拒绝信息。
S423、用户身份验证信息服务器查找第一穿戴式设备的隐私设定权限,判断所述第一穿戴式设备的身份验证信息是否允许公开,如果是,执行步骤S424,如果否,用户身份验证信息服务器向第二穿戴式设备发送拒绝信息。
S424、用户身份验证信息服务器向第二穿戴式设备发送第一穿戴式设备的身份验证信息,以使所述第二穿戴式设备获取到第一穿戴式设备的身份验证信息。
S43、第二穿戴式设备判断所述第一穿戴式设备的身份验证信息是否符合第一预设条件:
第二穿戴式设备判断第一穿戴式设备的身份验证信息是否符合第一预设条件,如果是,执行步骤S44;如果否,执行步骤S47。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预设条件是第二穿戴式设备预先设定的条件,例如可以为与之交互的用户的兴趣是音乐。当第一穿戴式设备的身份验证信息中的兴趣是音乐时,则符合第一预设条件,当第一穿戴式设备的身份验证信息中的兴趣不是音乐时,则不符合第一预设条件。
S44、第二穿戴式设备向第一穿戴式设备发出同意交互的应答信号。
步骤S45至步骤S46与实施例一中的步骤S23至步骤S24相同,为了简要起见,本实施例不再赘述,详细参见实施例一的描述。
S47、不做应答或向第一穿戴式设备发出拒绝交互的应答信号。
本实施例提供的穿戴式设备之间的交互方法中,还可以在第一穿戴式设备和第二穿戴式设备在建立交互联系之后,第二穿戴式设备还可以根据其交互体验来决定与第一穿戴式设备是否继续进行交互。具体地,该交互方法在步骤S45或S46之后,还包括,
S48、第二穿戴式设备判断其交互体验是否符合第二预设条件:
在第一穿戴式设备和第二穿戴式设备交互以后,第二穿戴式设备会产生交互体验。第二穿戴式设备判断其交互体验是否符合第二预设条件,如果是,执行步骤S49,如果否,执行步骤S410。
S49、继续交互。
S410、终止交互。
实施例二所述的穿戴式交互方法,在建立交互联系之前,第二穿戴式设备获取第一穿戴式设备的身份验证信息,然后根据第一穿戴式设备的身份验证信息来决定是否与第一穿戴式设备建立通信联系。在该交互方法中,体现了第二穿戴式设备在交互过程中的主动性,而非完全服从于第一穿戴式设备的请求。从而使得交互更加灵活、智能化。
在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所述的交互方法中,在第一穿戴式设备和第二穿戴式设备建立交互联系后,第一穿戴式设备还可以获取第二穿戴式设备的身份信息,根据第二穿戴式设备的身份信息判断是否继续与第二穿戴式设备交互。具体地参见实施例三。
实施例三
实施例三是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进行的改进。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发明构思也可以基于实施例二进行改进。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基于实施例三的详细描述,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很容易地得到基于实施例二的改进方案。
参见图6,图6为实施例三所述的交互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交互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61至步骤S63与实施例一所述的步骤S21至S23相同,为了简要起见,本实施例不再详细描述,具体信息参见实施例一的描述。
S64、第一穿戴式设备获取第二穿戴式设备的身份信息:
采用与第二穿戴式设备获取第一穿戴式设备的身份验证信息相同的方式,第一穿戴式设备获取第二穿戴式设备的身份信息。
S65、第一穿戴式设备判断所述第二穿戴式设备的身份信息是否满足第一穿戴式设备的预定要求:
首先需要指出的是,第一穿戴式设备的预定要求是第一穿戴式设备预先设定的要求。第一穿戴式设备依据该预定要求作为是否与第二穿戴式设备是否进行交互或继续进行交互的条件。
第一穿戴式设备获取第二穿戴式设备的身份信息后,第一穿戴式设备判断该第二穿戴式设备的身份信息是否满足第一穿戴式设备的预定要求,如果是,执行步骤S66,如果否,终止交互。
S66、第一穿戴式设备和第二穿戴式设备进行交互。
实施例三提供的交互方法中,第一穿戴式设备可以通过判断第二穿戴式设备的身份信息是否符合预定要求来决定是否与第二穿戴式设备进行交互。这种交互方法更加人性化和智能化。
上述实施例一至实施例三所述的交互方法,第一穿戴式设备和第二穿戴式设备之间直接进行交互。但是,穿戴式设备的硬件和内存容量有限,在进行像通过云服务技术获取预定手势的涵义、获取穿戴式设备的身份验证信息等等时,其过程可能较慢甚至有可能无法顺利进行。为此,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借助与穿戴式设备进行通信连接的移动通信终端完成。详细参见实施例四。
实施例四
实施例四以穿戴式设备通过移动通信终端向用户身份验证信息服务器获取第二穿戴式设备的身份信息为例进行说明。具体参见图7,图7为第一穿戴式设备通过第一移动通信终端完成向用户身份验证信息服务器获取第二穿戴式设备的身份信息并与第二穿戴式设备进行交互的流程示意图。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穿戴式设备和第一移动通信终端预先建立通信连接。第一移动通信终端预先与用户身份验证信息服务器建立通信连接。
该交互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71至步骤S73与实施例三中的步骤S61至步骤S63相同,为了简要起见,本实施例不再详细描述,具体信息参见实施例三的描述。
S74、第一穿戴式设备向第一移动通信终端发送获取第二穿戴式设备的身份信息的请求:
S75、第一移动通信终端向用户身份验证信息服务器转发该请求:
S76、当第一移动通信终端为认证用户时,用户身份验证信息服务器查找第二穿戴式设备的身份信息,并将该身份信息发送给第一移动通信终端。
S77、第一移动通信终端判断所述第二穿戴式设备的身份信息是否满足第一穿戴式设备的预定要求,如果是,执行步骤S78。
S78、向第一穿戴式设备发送第二穿戴式设备为合格用户的结果。
S79、第一穿戴式设备和第二穿戴式设备进行交互。
实施例四提供的交互方法中,第一穿戴式设备通过第一移动通信终端向用户身份验证服务器获取第二穿戴式设备的身份信息,而且第一移动通信终端根据第一穿戴式设备的预定要求来确定第二穿戴式设备是否为合格用户,并将该确定为合格用户的结果返回第一穿戴式设备。这种借助第一移动通信终端的交互方法,减轻了第一穿戴式设备的负担,能够使交互过程更顺利地进行。
基于同样的方法,第二穿戴式设备获取第一穿戴式设备的身份验证信息以及穿戴式设备通过云服务技术向手势数据采集服务器和手势数据解析服务器请求解释该交互手势的涵义也可以通过穿戴式设备通信连接的移动通信终端完成。
此外,为了减轻穿戴式设备的负担,可以将预定交互规则设置在移动通信终端上。其解释穿戴式设备发起的手势信号的涵义可以通过与之通信的移动通信终端完成。具体地,穿戴式设备向移动通信终端发送手势信号,然后,移动通信终端接收识别该手势信号,然后,移动通信终端根据预定交互规则解释该手势信号的涵义,然后将该手势信号的涵义返回给穿戴式设备。这种所述的交互方法可以应用在手机游戏的场景中。以智能手环为例进行说明上述交互方法应用在手机游戏的场景进行描述。
用户A预先戴上智能手环A,用户B预先戴上智能手环B。
其进行手机游戏的具体过程如下:
首先,用户A产生手势动作,穿戴式设备A感应记录用户A的手势信号,穿戴式设备A将用户A的手势信号发送给手机A,手机A根据其内部的预定交互规则解释该用户A的手势信号的涵义得到手势信号的结果,手机A将该用户A的手势信号的结果显示在手机屏幕上,手机游戏应用程序将该用户A的手势信号的结果发送给用户B的手机B上。然后用户B根据手机屏幕上出现的手势信号的结果做出相应的反击手势动作。该反击手势动作的处理和解析与用户A的手势动作的相同。如是反复进行手机游戏。
以用户A和用户B在通过手环和手机进行隔空乒乓球游戏为例进行说明。具体过程如下:
步骤A、用户A用手模拟一个大力抽球动作,手环A记录其轨迹和加速度;
步骤B、手环将用户A抽球的轨迹和加速度数据传送给手机A上隔空乒乓游戏应用程式;
步骤C、手机A上的游戏应用程式收到数据首先在自己屏幕上显示己方运动轨迹和手法,同时将数据通过蓝牙、WIFI等传送给用户B;
步骤D、用户B手机游戏程式收到A的轨迹和加速度数据后,在手机B的屏幕上出现球的切入角、速度和目标方位;
步骤E、用户B根据游戏屏幕上出现的球的方向和落点判断并产生相应反击动作。其动作及数据处理步骤同上。如是反复。
实施例一至实施例四所述的穿戴式设备之间的交互方法能够实现穿戴式设备之间的基本交互,例如打招呼,也能够实现通过云服务技术进行的较高等级的交互。
基于上述实施例一至实施例四所述的穿戴式设备交互方法,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具有与其它穿戴式设备进行交互的穿戴式设备。详细参见实施例五。
实施例五
参见图8,图8所示的穿戴式设备包括,
侦测单元81,用于根据所述预定交互规则发出侦测其它穿戴式设备(即第二穿戴式设备)的侦测信号,以使所述其它穿戴式设备接收到侦测信号;所述穿戴式设备和所述第二穿戴式设备内使用相同的预定交互规则;
接收单元82,用于接收第二穿戴式设备发出的应答信号;
建立交互联系单元83,用于和第二穿戴式设备之间建立交互联系;
交互单元84,用于和第二穿戴式设备根据所述预定交互规则进行交互。
实施例五提供的穿戴式设备,其内部的建立交互联系单元能够将发起侦测信号的穿戴式设备和第二穿戴式设备之间建立交互联系,这样两穿戴式设备之间能够根据预定交互规则进行交互。
上述实施例五所述的穿戴式设备在其它穿戴式设备同意与之交互的情况下,均进行交互,穿戴式设备不知道与之交互的穿戴式设备的身份信息,更不知道与之交互的穿戴式设备的身份信息是否满足自己的要求。因而,可能给穿戴设备用户造成一定的麻烦。
为了实现穿戴式设别能够知道与之交互的对方的身份信息,并判断该信息是否满足自己的要求,上述穿戴式设备穿戴式设备还可以包括,
获取单元85,用于获取其它穿戴式设备的身份信息;
判断单元86,用于判断所述其它穿戴式设备的身份信息是否满足预定要求。
具有获取单元85和判断单元86的穿戴式设备能够通过与之交互的其它穿戴式设备的身份信息,并判断该身份信息是否满足预定要求,如果是,则继续与第二穿戴式设备进行交互,如果否,则终止交互。可见,本实施例提供的穿戴式设备在实现基本交互的功能的同时,其智能化程度更高、社交性更强。
上述实施例所述的穿戴式设备中的预定交互规则可以有多种,当手势信号是由手势动作产生时,该预定交互规则可以用于定义手势信号的涵义,此时,所述交互单元84,具体包括,
发起交互手势子单元841,用于向其它穿戴式设备发出交互手势信号,以使所述其它穿戴式设备接收到所述交互手势信号;
接收子单元842,用于接收所述其它穿戴式设备发出的交互应答手势信号;
判断识别子单元843,用于判断是否能够识别所述交互应答手势信号;
解释子单元844,用于当判断识别子单元能够识别所述交互应答手势信号时,根据所述预定交互规则解释所述交互应答手势信号的涵义。
当判断识别子单元843不能识别所述交互应答手势信号时,该交互单元84还可以进一步包括,获取子单元845,用于当判断识别子单元不能够识别所述交互应答手势信号时,获取所述交互应答手势信号的涵义。
实施例五所述的穿戴式设备主要用于发起交互,是交互的发起者。相应地,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与实施例五所述的穿戴式设备相对应的穿戴式设备,该穿戴式设备能够与实施例五所述的穿戴式设备进行交互,主要用于接收交互,是交互的接收方。详细参见实施例六。
实施例六
参见图9,图9为实施例六所述的穿戴式设备结构示意图。该穿戴式设备,包括,
接收单元91,用于接收发出侦测信号的穿戴式设备按照预定交互规则发出的侦测信号;所述穿戴式设备和发出侦测信号的穿戴式设备内使用相同的预定交互规则;
发送单元92,向发出侦测信号的穿戴式设备发出同意交互的应答信号,以使所述发出侦测信号的穿戴式设备接收到应答信号;
建立交互联系单元93,用于和发出侦测信号的穿戴式设备之间建立交互联系;
交互单元94,用于和发出侦测信号的穿戴式设备根据所述预定交互规则进行交互。
该穿戴式设备能够接收其它穿戴式设备发出的侦测信号并发出同意交互的应答信号,从而在两穿戴式设备之间建立交互联系,这样,该两穿戴式设备可以根据预定交互规则进行交互,实现了穿戴式设备的交互功能。
上述实施例所述的穿戴式设备在接收到交互信号以后,就进行交互,而不能根据对方的信息判断是否符合自己的要求而选择进行交互或拒绝交互,使得接收交互的穿戴式设备较为被动。为了提高穿戴式设备的主动性,上述穿戴式设备还可以包括,
获取单元95,用于获取发出侦测信号的穿戴式设备的身份验证信息;
第一判断单元96,用于判断发出侦测信号的穿戴式设备的身份验证信息是否符合第一预设条件。
具有获取单元95和第一判断单元96的穿戴式设备能够判断发出侦测信号的穿戴式设备的身份验证信息是否符合第一预设条件,当符合第一预设条件时,与发出侦测信号的穿戴式设备进行交互,否则拒绝交互。这样,该接收交互的穿戴式设备提高了在交互过程中的主动性,而非完全被动地接收交互。
此外,该穿戴式设备还可以先与发起交互的穿戴式设备进行交互,然后根据交互体验来决定是否进行交互,该穿戴式设备还可以包括,
第二判断单元97,用于判断其交互体验是否符合第二预设条件。这样,该穿戴式设备还可以根据其交互体验来决定是否继续与发起交互的穿戴式设备继续进行交互。
在该穿戴式设备中,其预定交互规则可以用于定义交互手势信号的涵义,此时,其交互单元94可以具体包括,
接收交互手势子单元941,用于接收发出侦测信号的穿戴式设备发出的交互手势信号;
判断识别子单元942,用于判断是否能够识别所述交互手势信号;
解释子单元943,用于当判断识别子单元能够识别所述交互应答手势信号时,根据预定交互规则解释所述交互手势信号的涵义;
发出交互应答手势子单元944,用于根据交互手势信号的涵义发出交互应答手势信号。
该穿戴式设备能够通过手势与其它穿戴式设备进行交互。
当判断识别子单元942不能识别所述交互手势信号时,进一步地,该交互单元94还可以包括,
获取子单元945,用于当判断识别子单元不能够识别所述交互手势时,获取所述交互手势信号的涵义。
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对于装置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对应于方法实施例,所以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它实施方式。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2)

1.一种穿戴式设备之间的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穿戴式设备按照预定交互规则发出用于侦测第二穿戴式设备的侦测信号;所述第一穿戴式设备和第二穿戴式设备使用相同的预定交互规则;所述预定交互规则用于定义手势信号的涵义,所述手势信号由手势动作产生;
第二穿戴式设备接收到第一穿戴式设备发出的侦测信号后,按照预定交互规则向第一穿戴式设备发出同意交互的应答信号;
第一穿戴式设备接收到第二穿戴式设备发出的应答信号后,第一穿戴式设备和第二穿戴式设备之间建立交互联系;
第一穿戴式设备和第二穿戴式设备根据所述预定交互规则进行交互;
所述第一穿戴式设备和第二穿戴式设备根据所述预定交互规则进行交互,具体包括:
第一穿戴式设备向第二穿戴式设备发出交互手势信号,以使第二穿戴式设备接收到第一穿戴式设备的交互手势信号;
第二穿戴式设备判断是否能够识别所述交互手势信号,如果是,根据预定交互规则解释所述交互手势信号涵义,且向第一穿戴式设备发出交互应答手势信号,以使第一穿戴式设备接收到所述交互应答手势信号;
第一穿戴式设备判断是否能够识别所述交互应答手势信号,如果是,根据预定交互规则解释所述交互应答手势信号的涵义,并根据交互应答手势信号的涵义执行向第二穿戴式设备发出交互手势信号的步骤或执行终止交互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穿戴式设备接收到第一穿戴式设备发出的侦测信号之后,还包括,
第二穿戴式设备获取第一穿戴式设备的身份验证信息;
判断所述第一穿戴式设备的身份验证信息是否符合第一预设条件,如果是,执行向第一穿戴式设备发出同意交互的应答信号的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穿戴式设备和第二穿戴式设备之间建立交互联系之后,还包括,
第二穿戴式设备判断其交互体验是否符合第二预设条件,如果否,则终止交互。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穿戴式设备获取第一穿戴式设备的身份验证信息,具体包括,
第二穿戴式设备向用户身份验证信息服务器发送获取第一穿戴式设备的身份验证信息的请求;
用户身份验证信息服务器判断所述第二穿戴式设备是否为认证用户,如果是,用户身份验证信息服务器判断所述第一穿戴式设备的身份验证信息是否允许公开,如果是,用户身份验证信息服务器查找第一穿戴式设备的身份验证信息,并向第二穿戴式设备发送第一穿戴式设备的身份验证信息,以使所述第二穿戴式设备获取到第一穿戴式设备的身份验证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穿戴式设备判断是否能够识别所述交互手势信号,如果否,还包括,
第二穿戴式设备获取所述交互手势信号的涵义;
和/或,
所述第一穿戴式设备判断是否能够识别所述交互应答手势信号,如果否,还包括,
第一穿戴式设备获取所述交互应答手势信号的涵义。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穿戴式设备获取所述交互手势信号的涵义,具体包括,
第二穿戴式设备向穿戴式设备手势采集服务器发送解释交互手势信号的请求;
穿戴式设备手势采集服务器查找与所述交互手势信号相对应的手势信号,并将与所述交互手势信号相对应的手势信号发送给穿戴式设备手势数据解析服务器;
穿戴式设备手势数据解析服务器对与所述交互手势信号相对应的手势信号进行解析,得到所述交互手势信号的涵义,并向所述第二穿戴式设备发送所述交互手势信号的涵义,以使所述第二穿戴式设备获取到所述交互手势信号的涵义;
和/或,
所述第一穿戴式设备获取所述交互应答手势信号的涵义,具体包括,
第一穿戴式设备向穿戴式设备手势采集服务器发送解释交互应答手势信号的请求;
穿戴式设备手势采集服务器查找与所述交互应答手势信号相对应的手势信号,并将与所述交互应答手势信号相对应的手势信号发送给穿戴式设备手势数据解析服务器;
穿戴式设备手势数据解析服务器对与所述交互应答手势信号相对应的手势信号进行解析,得到所述交互应答手势信号的涵义,并向所述第一穿戴式设备发送所述交互应答手势信号的涵义,以使所述第一穿戴式设备获取到所述手势信号的涵义。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穿戴式设备和第二穿戴式设备之间建立交互联系之后,还包括,
第一穿戴式设备获取第二穿戴式设备的身份信息;
判断所述第二穿戴式设备的身份信息是否满足第一穿戴式设备的预定要求,如果是,执行第一穿戴式设备和第二穿戴式设备进行交互的步骤。
8.一种穿戴式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侦测单元,用于根据预定交互规则发出侦测其它穿戴式设备的侦测信号,以使所述其它穿戴式设备接收到侦测信号;所述穿戴式设备和所述其它穿戴式设备内使用相同的预定交互规则;所述预定交互规则用于定义手势信号的涵义,所述手势信号由手势动作产生;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其它穿戴式设备发出的应答信号;
建立交互联系单元,用于和其它穿戴式设备之间建立交互联系;
交互单元,用于和其它穿戴式设备根据所述预定交互规则进行交互;
所述交互单元,具体包括,
发起交互手势信号子单元,用于向其它穿戴式设备发出交互手势信号,以使所述其它穿戴式设备接收到所述交互手势信号;
接收子单元,用于接收所述其它穿戴式设备发出的交互应答手势信号;
判断识别子单元,用于判断是否能够识别所述交互应答手势信号;
解释子单元,用于当判断识别子单元能够识别所述交互应答手势信号时,根据所述预定交互规则解释所述交互应答手势信号的涵义。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穿戴式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其它穿戴式设备的身份信息;
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其它穿戴式设备的身份信息是否满足预定要求。
10.一种穿戴式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发出侦测信号的穿戴式设备按照预定交互规则发出的侦测信号;所述穿戴式设备和发出侦测信号的穿戴式设备使用相同的预定交互规则;所述预定交互规则用于定义手势信号的涵义,所述手势信号由手势动作产生;
发送单元,向发出侦测信号的穿戴式设备发出同意交互的应答信号,以使所述发出侦测信号的穿戴式设备接收到应答信号;
建立交互联系单元,用于和发出侦测信号的穿戴式设备之间建立交互联系;
交互单元,用于和发出侦测信号的穿戴式设备根据所述预定交互规则进行交互;
所述交互单元,包括,
接收交互手势信号子单元,用于接收发出侦测信号的穿戴式设备发出的交互手势信号;
判断识别子单元,用于判断是否能够识别所述交互手势信号;
解释子单元,用于当判断识别子单元能够识别所述交互应答手势信号时,根据预定交互规则解释所述交互手势信号的涵义;
发出交互应答手势信号子单元,用于根据交互手势的涵义发出交互应答手势信号。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穿戴式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发出侦测信号的穿戴式设备的身份验证信息;
第一判断单元,用于判断发出侦测信号的穿戴式设备的身份验证信息是否符合第一预设条件。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穿戴式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判断单元,用于判断其交互体验是否符合第二预设条件。
CN201310596422.5A 2013-11-22 2013-11-22 穿戴式设备和穿戴式设备之间的交互方法 Active CN10359312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596422.5A CN103593126B (zh) 2013-11-22 2013-11-22 穿戴式设备和穿戴式设备之间的交互方法
TW103117473A TWI544830B (zh) 2013-11-22 2014-05-19 一種穿戴式設備之間的互動方法
US14/328,548 US9625998B2 (en) 2013-11-22 2014-07-10 Interaction method between wearable devices and wearable device thereof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596422.5A CN103593126B (zh) 2013-11-22 2013-11-22 穿戴式设备和穿戴式设备之间的交互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593126A CN103593126A (zh) 2014-02-19
CN103593126B true CN103593126B (zh) 2017-04-05

Family

ID=500832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596422.5A Active CN103593126B (zh) 2013-11-22 2013-11-22 穿戴式设备和穿戴式设备之间的交互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625998B2 (zh)
CN (1) CN103593126B (zh)
TW (1) TWI54483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76926B (zh) * 2014-07-02 2017-09-29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建立数据传输链路的方法和穿戴式电子设备
CN104103024A (zh) * 2014-07-18 2014-10-15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用户评价信息采集方法及装置
US10375081B2 (en) * 2014-08-13 2019-08-06 Intel Corporation Techniques and system for extended authentication
CN104238752B (zh) * 2014-09-18 2022-07-26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第一可穿戴式设备
US20160086405A1 (en) * 2014-09-19 2016-03-24 Beijing Lenovo Software Lt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s, electronic devices and wearable electroinc devices
CN104571502B (zh) * 2014-12-17 2017-11-24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穿戴式电子设备
US9892249B2 (en) * 2014-09-29 2018-02-13 Xiaomi Inc.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authorizing operation
CN104320163B (zh) * 2014-10-10 2017-01-25 安徽华米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通讯方法及装置
CN105812343A (zh) * 2014-12-31 2016-07-2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穿戴业务认证方法、云平台、可穿戴设备及终端
CN104463152B (zh) * 2015-01-09 2017-12-0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手势识别方法、系统、终端设备及穿戴式设备
CN104820377B (zh) * 2015-03-20 2017-09-12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智能手环及智能手环控制的实现方法和装置
CN104978027B (zh) * 2015-06-19 2019-02-05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穿戴式电子设备
CN106297229B (zh) * 2015-06-25 2019-08-02 北京智谷睿拓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交互方法及通信设备
CN106297230B (zh) 2015-06-25 2019-07-26 北京智谷睿拓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交互方法及通信设备
CN107025780B (zh) * 2015-06-25 2020-09-01 北京智谷睿拓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交互方法及通信设备
US9628960B2 (en) * 2015-06-30 2017-04-18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Leader and follower management system for wearable devices
CN105159441B (zh) * 2015-07-28 2017-10-31 东华大学 基于自主式运动识别技术的私人教练智能手环
CN105050049A (zh) * 2015-08-17 2015-11-11 深圳奇沃智联科技有限公司 应用电子表手势之讯息交换系统
CN105739694B (zh) * 2016-01-28 2018-08-24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穿戴式设备交互的方法、终端及穿戴式设备
CN105615107A (zh) * 2016-03-10 2016-06-01 湖南大学 一种具有社交功能的鞋子
CN106385663B (zh) * 2016-09-06 2019-09-17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实时共享智能穿戴式设备数据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US10803443B2 (en) * 2016-12-27 2020-10-13 Paypal,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designating a primary interactive device
US10884454B2 (en) * 2017-01-18 2021-01-05 Blue Storm Media Inc Line-of-sight device housing a first device and configured for display of content from a second device
US11423755B2 (en) * 2017-05-17 2022-08-23 Blue Storm Media,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a digital proof of vaccine
CN108399035A (zh) * 2017-02-04 2018-08-1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应用操作的方法及终端
CN107315472A (zh) * 2017-06-15 2017-11-03 闻泰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分体式vr数据交互方法及装置
US11558741B2 (en) 2017-09-20 2023-01-17 Visa International Service Association Hands free interaction system and method
US11157042B1 (en) 2018-03-28 2021-10-26 Douglas Patto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interaction of wearable communication devices
CN111949126A (zh) * 2020-07-31 2020-11-1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可穿戴系统、数据处理方法、数据处理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4125351A (zh) * 2020-08-28 2022-03-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视频互动方法和设备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78089A (zh) * 2005-03-04 2006-12-13 美国博通公司 跟踪蓝牙设备的方法及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757719B1 (en) * 2000-02-25 2004-06-29 Charmed.Com,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data transmission between wearable devices or from wearable devices to portal
US6915429B1 (en) * 2000-11-16 2005-07-05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fiber channel remote activation and enhanced security
US9843351B2 (en) * 2007-07-26 2017-12-12 Nokia Technologies Oy Gesture activated close-proximity communication
US8341558B2 (en) * 2009-09-16 2012-12-25 Google Inc. Gesture recognition on computing device correlating input to a template
US8190749B1 (en) * 2011-07-12 2012-05-29 Google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ccessing an interaction state between multiple devices
US8638190B1 (en) * 2012-02-02 2014-01-28 Google Inc. Gesture detection using an array of short-range communication devices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78089A (zh) * 2005-03-04 2006-12-13 美国博通公司 跟踪蓝牙设备的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593126A (zh) 2014-02-19
US20150149924A1 (en) 2015-05-28
TWI544830B (zh) 2016-08-01
TW201521504A (zh) 2015-06-01
US9625998B2 (en) 2017-04-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593126B (zh) 穿戴式设备和穿戴式设备之间的交互方法
EP3584043B1 (en) Modular home robot
CN108024011A (zh) 通过振动建立无线连接的方法、电子设备和记录介质
KR102137194B1 (ko) 이동 단말기
CN103916852B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以及一种移动终端
CN103475754A (zh) 基于智能手表的个人信息交换装置及方法
CN103118330A (zh) 定位方法和设备
CN109156041A (zh) 分享图像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5246024A (zh) 终端设备配对连接的方法及系统
CN104536576A (zh) 基于超声波的同一平面内多媒体设备间手势交互方法
CN107506039A (zh) 移动终端、数据传输方法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6161758A (zh) 来电接听方法及装置
US11412555B2 (en) Mobile terminal
KR102102396B1 (ko) 이동 단말기
CN107422956A (zh) 移动终端操作响应方法、移动终端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3974451B (zh) 移动电子装置及移动电子装置间的连线建立方法
CN108199964A (zh) 一种传输方法、终端、服务器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5988759B (zh) 页面显示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7635289A (zh) 检测终端通话的方法及相关产品
KR20180049718A (ko) 이동 단말기
CN103442297B (zh) 协作播放方法、装置、设备及系统
CN109067976A (zh) 桌面自动切换方法、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309924A (zh)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KR102249500B1 (ko) 홈 게이트 웨이 및 그의 동작 방법
CN110121856A (zh) 控制区域配置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708

Address after: 200233 Shanghai City Guangxi Xuhui District Jinglu No. 7

Patentee after: Inventec Appliances (Shanghai) Co.,Ltd.

Address before: 201114 No. 789 Pu Xing Road, Shanghai, Minhang District

Co-patentee before: Inventec Appliances (Shanghai) Co.,Ltd.

Patentee before: INVENTEC APPLIANCES (SHANGHAI)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102

Address after: No.018, floor 8, building 6, yard 33, middle Xierqi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100085

Patentee after: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Ltd.

Address before: 200233 Shanghai City Guangxi Xuhui District Jinglu No. 7

Patentee before: Inventec Appliances (Shanghai)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