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581090B - 导频信号发送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导频信号发送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581090B
CN103581090B CN201210260743.3A CN201210260743A CN103581090B CN 103581090 B CN103581090 B CN 103581090B CN 201210260743 A CN201210260743 A CN 201210260743A CN 103581090 B CN103581090 B CN 10358109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ies
frequency signal
pilot frequency
descending
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26074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581090A (zh
Inventor
张晓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260743.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581090B/zh
Priority to PCT/CN2013/077527 priority patent/WO2014015726A1/zh
Priority to EP13823714.4A priority patent/EP2879340A4/en
Publication of CN1035810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81090A/zh
Priority to US14/605,514 priority patent/US9456442B2/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58109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8109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14Three-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23Time-frequency-spa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91Signaling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divided pa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91Signaling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divided path
    • H04L5/0094Indication of how sub-channels of the path are allocate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H04L5/0051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of dedicated pilots, i.e. pilots destined for a single user or terminal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导频信号发送方法和装置,用于LTE网络中,该方法包括:网络节点确定向用户设备发射下行专用导频信号所用的端口和层数;所述网络节点根据所述端口和层数生成下行控制信令,所述下行控制信令中采用5比特信令向所述用户设备指示所述发射下行专用导频信号所用的端口和层数,以支持最多8个用户设备复用;所述网络节点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所述下行控制信令,并按照确定的端口和层数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下行专用导频信号,以便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下行控制信令接收所述下行专用导频信号。采用本发明,可以增加最大复用流数。

Description

导频信号发送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讯领域,尤其涉及导频信号发送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通讯技术的不断发展,不断涌现中各种不同的通讯制式。当今通讯系统的一个发展趋势则是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统,LTE技术主要基于正交频分多址(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OFDMA)技术和多入多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技术来支持高速数据传输。这两种技术在提高数据传输和提高频谱利用率等方面具有其他技术望尘莫及的优势,能够在不增加带宽的情况下成倍的提高通信系统的容量和频谱利用率,成为下一代无线传输系统的关键技术。
并且随着多天线技术研究的深入,通信系统已从点对点的单用户系统扩展到点对多点的多用户系统。在LTE系统中通常采用发送端预编码的MIMO技术实现多天线的复用增益使多用户的信道容量区域扩大。基于发送端预编码的MIMO技术利用空分多址(SpatialDivision Multiple Access,SDMA)技术能在同时、频域和码域资源上传输多个用户的信息,较单用户MIMO系统能大大提高其系统容量和频谱效率。
增强的下行MIMO是LTE的关键技术之一,但是目前该技术仍存在一些影响多用户MIMO性能的问题,如最大复用流数仅为4(即最大只支持4用户复用),每用户最多复用流数为2。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导频信号发送方法和装置,可以增加最大复用流数。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导频信号发送方法,用于LTE网络中,所述方法包括:
网络节点确定向用户设备发射下行专用导频信号所用的端口和层数;
所述网络节点根据所述端口和层数生成下行控制信令,所述下行控制信令中采用5比特信令向所述用户设备指示发射下行专用导频信号所用的端口和层数,以支持最多8个用户设备复用;
所述网络节点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所述下行控制信令,并按照确定的端口和层数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下行专用导频信号,以便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下行控制信令接收所述下行专用导频信号。
其中,所述5比特信令中采用至少8个值指示层数为2时的发射下行专用导频信号所用的2个端口,其余值部分或全部用以指示其他层数时发射下行专用导频信号所用的端口。
所述至少8个值指示层数为2时的发射下行专用导频信号所用的2个端口包括:采用8个值依次指示发射下行专用导频信号所用的端口为(7、8)、(9、10)、(11、13)、(12、14)、(7、9)、(8、10)、(11、12)或(13、14)。
所述其余值部分或全部用以指示其他层数时发射下行专用导频信号所用的端口包括:
所述其余值中至少6个值指示层数为3时的发射下行专用导频信号所用的3个端口,并且所述3个端口上发射的所述下行专用导频信号之间为码分信号和/或频分信号;
所述其余值中至少4个值指示层数为4时的发射下行专用导频信号所用的4个端口,并且所述4个端口上发射的所述下行专用导频信号之间为码分信号和/或频分信号;
所述其余值中至少1个值指示层数为5时的发射下行专用导频信号所用的5个端口;
所述其余值中至少1个值指示层数为6时的发射下行专用导频信号所用的6个端口;
所述其余值中至少1个值指示层数为7时的发射下行专用导频信号所用的7个端口;
所述其余值中至少1个值指示层数为8时的发射下行专用导频信号所用的8个端口。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导频信号发送装置,用于LTE网络中,所述装置包括:
端口确定模块,用于确定向用户设备发射下行专用导频信号所用的端口和层数;
信令生成模块,与所述端口确定模块连接,用于根据所述端口和层数生成下行控制信令,所述下行控制信令中采用5比特信令向所述用户设备指示发射下行专用导频信号所用的端口和层数,以支持最多8个用户设备复用;
发射模块,与所述信令生成模块连接,用于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所述下行控制信令,并按照确定的端口和层数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下行专用导频信号,以便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下行控制信令接收所述下行专用导频信号。
其中,所述信令生成模块生成的下行控制信令中还包括1比特信号指示扰频标识,以支持最多16个用户设备复用。
所述信令生成模块生成的下行控制信令中的所述5比特信令指示的端口为LTER10中定义的天线端口7至14。
所述信令生成模块生成的下行控制信令中的所述5比特信令中采用:
至少8个值指示层数为2时的发射下行专用导频信号所用的2个端口,其余值部分或全部用以指示其他层数时发射下行专用导频信号所用的端口,或,
至少8个值指示层数为2时的发射下行专用导频信号所用的2个端口,至少8个值指示层数为1时发射下行专用导频信号所用的1个端口,其余值部分或全部用以指示其他层数时发射下行专用导频信号所用的端口。
所述信令生成模块生成的下行控制信令中,采用8个值依次指示发射下行专用导频信号所用的端口为(7、8)、(9、10)、(11、13)、(12、14)、(7、9)、(8、10)、(11、12)或(13、14)。
进一步的,所述信令生成模块生成的下行控制信令可为DCI2C信令。
再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网络节点,包括如上所述的导频信号发送装置。
实施本发明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现有的2比特下行控制信令中增加了3比特信令,一共5比特信令用于指示发射下行专用导频信号所用的端口和层数,由于5比特信令共可以指示32个不同值,通过适当设置不同值所指示的发射下行专用导频信号所用的端口和层数就可以实现最多8用户复用,提高系统的最大复用流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导频信号发送方法的一个具体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天线端口7~14的导频图案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导频信号发送装置的一个具体组成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网络节点的一个具体组成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LTE系统中,如LTE传输模式(Transmission Mode,TM)8和TM9,其信令指示及用户复用时,均采用正交码和正交扰码序列的方式达到多用户复用的效果。在多用户复用场景下,发明人在对现有技术的研究发现,TM8中规定下行控制信令格式2B(Downlinkcontrol information format 2B,DCI2B信令)和下行控制信令格式2C(Downlink controlinformation format 2C,DCI2C信令)所指的复用用户数及端口(port)完全相同,未能利用8个天线端口的组合实现更多用户复用的效果。
而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基于LTE版本10(Rel-10,R10)定义的8port用户终端专用导频信号(User Equipment-specific Reference signal,UE--specific Referencesignal),实现超过4层的多用户MIMO导频及下行信令发送。如,可考虑DCI2C增加3比特(bit)开销,其中1bit用于指示扰频标识(scrambling identity),2bit与原天线端口(Antenna port(s))3bit共5bit指示所用天线端口(Antenna port(s),以下简称port)和层数(number of layers)。
这样5bit信令可以指示32个值,只要适当配置32个值的指示内容,就可以指示8个端口上的导频发送情况,从而实现最多8个用户复用(即,8流复用)。在加上1bit的扰频标识(scrambling identity),指示8个端口上的伪正交的两组导频发送情况,从而实现最多16个用户复用。
即,在UE专用导频信号中,根据不同的scrambling identity内容可产生两组不同的导频,且该两组导频之间伪正交,这样,用户设备根据接收到的scrambling identity的不同,可以解码获得两组不同的导频信号;即,当在8个端口上发送导频信号时,每个端口可同时发送上述伪正交的两组导频信号,用户设备接收到后再根据scrambling identity即可进行对应解码。这样,就可实现最多16个用户复用(即,16流复用)。
如,在LTE R10中导频的序列定义为:
r ( m ) = 1 2 ( 1 - 2 * c ( 2 m ) ) + j 1 2 ( 1 - 2 * c ( 2 m + 1 ) ) , m = 0,1 , . . . , 12 N RB DLMAX - 1
其伪随机序列的初始化为:
其中,nSCID∈{0,1}
nSCID即定义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扰频标识(scrambling identity),其可在下行控制信令中动态配置。如果没有配置,则假设为0或1。这样,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nSCID和8个端口组合,可以在8个端口上同时发送16组导频,实现在一个小区中支持最大16流的复用。
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导频信号发送方法的一个具体流程示意图。该方法用于LTE网络中,包括如下步骤:
101、网络节点确定向用户设备发射下行专用导频信号所用的端口和层数。具体的,网络节点可根据当前各用户设备的信道条件确定向用户设备发射下行专用导频信号所用的端口和层数,并确定复用的用户设备。如由eNB根据当前用户设备的信道条件(如信干噪比、相关性等信道特征指标)选择适当的复用(或称配对)用户设备,得到复用的各用户设备所占用的port和层数。具体复用情况和port分配可参考下述步骤中的说明。
102、所述网络节点根据所述端口和层数生成下行控制信令,所述下行控制信令中采用5比特信令向所述用户设备指示发射下行专用导频信号所用的端口和层数,以支持最多8个用户设备复用。并且,进一步的所述下行控制信令中还可包括1比特信号指示扰频标识,以支持最多16个用户设备复用;具体实现原理可参见前述说明,此处不做赘述。
由于5比特信令共有32个值,则不同值可指示不同的端口和层数。如,在5比特信令中可采用:至少8个值指示层数为1时发射下行专用导频信号所用的1个端口;至少8个值指示层数为2时的发射下行专用导频信号所用的2个端口。则其余值部分或全部用以指示其他层数时发射下行专用导频信号所用的端口。即,其余值中可以部分用于指示其他层数时的端口情况,剩余为保留位;当前,也可以其余值中全部用于指示其他层数时的端口情况。当然,对于两个码字的情况中,可以不指示层数为1时的端口分配。
具体的,在其余值中可以有至少6个值指示层数为3时的发射下行专用导频信号所用的3个端口;至少4个值指示层数为4时的发射下行专用导频信号所用的4个端口;至少1个值指示层数为5时的发射下行专用导频信号所用的5个端口;至少1个值指示层数为6时的发射下行专用导频信号所用的6个端口;至少1个值指示层数为7时的发射下行专用导频信号所用的7个端口;至少1个值指示层数为8时的发射下行专用导频信号所用的8个端口。
当然,一般来讲在多用户复用的情况下,层数多为2层;则在5比特信令中,对于层数为3~8层的情况,可以全部或部分不进行完全的指示。而在2编码字(Two Codewords):编码字0使能,编码字1也使能时,不需指示层数为1层的情况。
在用5比特信令的不同的值指示不同的端口和层数的情况时,考虑复用流中用户内复用和用户间复用之间的码分和频分情况,可对不同层数下的端口组合进行规划。如当层数为2时,所采用的2个端口组合中,可以包括2个端口之间为频分或码分的情况。当层数为3时,3个端口上发射的所述下行专用导频信号之间为码分信号和/或频分信号。当层数为4时,4个端口上发射的所述下行专用导频信号之间为码分信号和/或频分信号。
其中,所述5比特信令指示的端口可为LTE R10中定义的天线端口7至14。在天线端口7~14上的UE专用导频信号导频图案定义如图2所示。端口7、8、11、13发送的导频信号之间为码分信号,端口9、10、12、14发送的导频信号之间也为码分信号;而端口7、8、11、13和端口9、10、12、14两组端口之间则为频分信号。当然,随着LTE技术的不断发展,还可能演进出LTE R12、LTER13等等新的标准,在这些标准中可能定义了新的天线端口情况,只要这些天线端口数大于等于8个,且这8个端口发送的导频信号之间具有频分和码分的关系,那么就可以以LTE R10中定义的天线端口和本发明实施例中描述的思路为原则,在新的标准中应用本发明实施例中公开的技术方案。
对于R 10中定义的天线端口,当层数为2时,发射下行专用导频信号所用的2个端口可为(7、8)、(9、10)、(11、13)、(12、14)、(7、9)、(8、10)、(11、12)或(13、14)。这样在8个值中,即包括2个端口之间为码分的端口组合情况,也包括2个端口之间为频分的组合情况。
其中,上述的下行控制信令可为DCI2C信令;当然,该下行控制信令具体也可以是其他信令,此处不做限定,只要该信令中可携带相应比特数信息即可。如表1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基于R 10中定义的天线端口,DCI2C信令的字段指示。
表1:
在本实施例中,当层数为2层时,其2个端口的组合中既包括一组端口内之间为码分的情况(如端口组合(7、8)、(9、10)等),也包括一组端口内之间为频分的情况(如端口组合(7、9),等)。
当层数为3层时,其3个端口的组合中既包括一组端口内之间为码分的情况(如端口组合(7、8、11)、(9、10、12)等),也包括一组端口内之间码分和频分同时存在的情况(如端口组合(7、8、9),其中端口7和8之间为码分,端口(7、8)和端口9之间为频分)。
当层数为4层时,其4个端口的组合中既包括一组端口内之间为码分的情况(如端口组合(7、8、11、13)、(9、10、12、14)),也包括一组端口内之间为码分和频分同时存在的情况(如端口组合(7、8、9、10),其中端口7和8之间为码分,端口9和10之间为码分,端口(7、8)和端口(9、10)之间为频分)。
103、所述网络节点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所述下行控制信令,并按照确定的端口和层数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下行专用导频信号,以便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下行控制信令接收所述下行专用导频信号。本步骤中的具体的导频信号发送情况和向各用户发送的信令与实际的复用情况有关。
如,复用情况可包括用户内码分复用,用户间频分复用。即,同一个用户,使用多层发射信号,多层使用的端口组合为码分端口组合,不同用户复用时,使用多个端口发射,这些端口之间为频分端口。如,基于表1的情况,在单码字有效的情况下:向用户A发送的DCI2C的值为8,表明用户A使用层数为2,通过端口7和8发射导频信号,用户内码分复用;向用户B发送的DCI2C的值为9,表明用户B使用层数为2,通过端口9和10发射导频信号,用户内码分复用;而用户A和用户B之间为频分复用。
同理,也可以是用户内频分复用,用户间码分复用。如,基于表1的情况,向用户A发送的DCI2C的值为12,表明用户A使用层数为2,通过端口7和9发射导频信号,用户内频分复用;向用户B发送的DCI2C的值为13,表明用户B使用层数为2,通过端口8和10发射导频信号,用户内频分复用;而用户A和用户B之间(7和8,9和10)为码分复用。
由于专用导频码分采用的是正交卷积码(Orthogonal Convolutional Code,OCC),接收端要通过时域符号的联合解方程实现各port分离的目的,这个运算的前提假设是:信道在参与运算的时域符号范围内不变或缓变,当时域符号间进行联合解方程时才能起到除目标port外其他port的信道信息抵消的目的。比如设方程组x1+y1=c1,x2-y2=c2,求解x,y(此处的x、y可以理解为各port的信道系数),当x1=x2,y1=y2时这个方程组才能解对,如果上述假设不成立,仍按照之前的解方程方法求解,那么所得值误差就比较大。
因而若采用用户内码分,用户间频分。则优点在于:在权值正交性较好的情况下,可满足复用条件;当用户间空间隔离度相对较弱时,可通过用户间导频频分,获得较小的用户间干扰。缺点在于:信道衰落易破坏正交码的正交性,易引入较大的流间干扰。因而其适用于单用户多流权值正交性高的场景。
若采用用户内频分,用户间码分。则优点在于:用户内导频频分,每port等效为单流,流间干扰较小。缺点在于:对配对用户要求非常严格,要求配对用户间正交性非常好,否则易引入较大的用户间干扰。因而其适用于:系统内配对用户候选集较大,配对用户间正交性高的场景。
在步骤101中确定向各用户设备发射下行专用导频信号所用的端口和层数时可考虑上述因素。
在具体实施例中,当上述方法用于“透明”的多用户MIMO时,演进节点B(evolvedNodeB,eNB)根据当前用户的信道条件(如信干噪比、相关性等信道特征指标),选择适当的配对用户,得到当前用户的数据层数(或称为rank)和占用port(数据+干扰),根据天线端口(antenna port(s))、层数和表1得到要向相应用户设备发送的下行控制信令的具体值。并向用户设备发送下行控制信令,如DCI2C。
UE接收并解析DCI 2C获得本次传输的层数和port指示,可采用盲检测等方式获得配对port口的干扰信息(如表1所示的下行控制信令中指示的是当前用户的port,因“透明”多用户的关系,未告知配对用户的信息,此时可采用盲检测的方式获取干扰信息,该干扰信息是指除当前用户使用port之外其他port上的接收信号特征),比如,通过假设配对port存在的情况下,求解信道估计结果,按照接收能量来判断假设是否成立,如配对port有较强能量接收,那么就得到干扰信息了(一般情况下使用干扰协方差矩阵表示)。同时,UE通过MIMO均衡得到本次传输的业务数据及ACK/NACK反馈。
当用于“非透明”的多用户MIMO时,eNB根据当前用户的信道条件(信干噪比、相关性等信道特征指标),选择适当的配对用户,得到配对后的层数和所有占用的port,根据antenna port(s)、层数和表1得到要向相应用户设备发送的下行控制信令的具体值。eNB侧维护功率分配表,只给当前用户有数据传输的port分配功率,干扰port不分配功率。eNB向用户设备发送下行控制信令,如DCI2C。
UE侧接收并解析DCI 2C获得本次传输的总层数和所有占用的port指示,进行总层数维度的MIMO均衡。由于均衡过程的干扰port是没有功率传输的,所以干扰port对应的码字始终为NACK。UE侧由于不知道哪些功率,所以根据的实际均衡结果进行ACK/NACK反馈,eNB侧收到反馈后根据维护的功率分配表判断本次传输是否正确。
即对于“非透明”多用户,当前用户不仅知道自己占用的port,也知道和它配对的用户占用的port,比如说两个用户每个用户2层配对(两用户均为双码字有效),用户A分配port7/8,用户B分配9/10,对于用户A:value(值)发送16,只给port7/8分配功率,接收端按照4流进行均衡和校验(相当于干扰已知),port7/8有发送功率所以有反映实际解调能力的ACK/NACK信息,port9/10没有发送功率所以其ACK/NACK信息一直为NACK,接收侧将所得ACK/NACK信息反馈给发送侧,由于各port口的功率分配信息由发送端维护,所以发送侧仅关系有功率发送的port对应的ACK/NACK信息,而将其他未分配功率的ACK/NACK信息丢弃。
通过上述描述可知,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指定Scrambling identity或下行指示信令中不包括Scrambling identity的配置下,即仅依靠下行指示信令中的5比特信令时,可实现最多8用户复用,累计使用层数为8;若5比特信令和Scrambling identity组合使用,可实现最多16个用户的复用,所有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累计使用层数为16。
在多用户复用模式下,采用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方案可根据实际无线环境、系统用户数及配对用户的空间特性灵活配置。与现有协议方案相比,本方案的组合数更多,使得TM9能够更方便的应用于多用户场景,充分发挥8流优势,有效提高频谱效率。
进一步的,根据不同的信道条件,从port集合S1={7,8,11,13},S2={9,10,12,14}中选择对应数目的port口,可在复用时实现两种port口组合方案:用户内码分、用户内频分。并且,本方案还可以同时满足“透明”多用户MIMO和“不透明”多用户MIMO需求。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可执行如图1所示的步骤。
如图3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导频信号发送装置的一种具体组成示意图。该装置可设置在网络节点,如演进节点B(eNB)中。该装置1包括:端口确定模块10,用于确定向用户设备发射下行专用导频信号所用的端口和层数;信令生成模块12,与所述端口确定模块10连接,用于根据所述端口和层数生成下行控制信令,所述下行控制信令中采用5比特信令向所述用户设备指示发射下行专用导频信号所用的端口和层数,以支持最多8个用户设备复用;发射模块14,与所述信令生成模块12连接,用于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所述下行控制信令,并按照确定的端口和层数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下行专用导频信号,以便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下行控制信令接收所述下行专用导频信号。其中,所述信令生成模块生成的下行控制信令中可还包括1比特信号指示扰频标识,以支持最多16个用户设备复用。
信令生成模块12生成的下行控制信令具体可为DCI2C信令。
其中,所述信令生成模块12生成的下行控制信令中的所述5比特信令指示的端口为LTE R10中定义的端口7至14。
所述信令生成模块12生成的下行控制信令中的所述5比特信令中采用:至少8个值指示层数为2时的发射下行专用导频信号所用的2个端口,其余值部分或全部用以指示其他层数时发射下行专用导频信号所用的端口,或,
至少8个值指示层数为2时的发射下行专用导频信号所用的2个端口,至少8个值指示层数为1时发射下行专用导频信号所用的1个端口,其余值部分或全部用以指示其他层数时发射下行专用导频信号所用的端口。
所述信令生成模块12生成的下行控制信令中,在所述5比特信令指示的信息中,采用8个值依次指示发射下行专用导频信号所用的端口为(7、8)、(9、10)、(11、13)、(12、14)、(7、9)、(8、10)、(11、12)或(13、14)。
进一步的,所述信令生成模块12生成的下行控制信令中的所述5比特信令中所述其余值中至少6个值指示层数为3时的发射下行专用导频信号所用的3个端口,并且所述3个端口上发射的所述下行专用导频信号之间为码分信号和/或频分信号。所述其余值中至少4个值指示层数为4时的发射下行专用导频信号所用的4个端口,并且所述4个端口上发射的所述下行专用导频信号之间为码分信号和/或频分信号;所述其余值中至少1个值指示层数为5时的发射下行专用导频信号所用的5个端口;所述其余值中至少1个值指示层数为6时的发射下行专用导频信号所用的6个端口;所述其余值中至少1个值指示层数为7时的发射下行专用导频信号所用的7个端口;所述其余值中至少1个值指示层数为8时的发射下行专用导频信号所用的8个端口。
具体信令值的设置可参考前述表1中的设置。当然,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具体实施例中,可以以不同于表1而灵活配置5比特信令中各个值代表的含义。如,考虑到同一用户设备同时复用多流的情况较少,则可以不配置高层数情况,而增加当层数为2层或3层时的端口组合的指示,如,配置为采用10个值或更多的值指示层数为2的端口组合情况,而不指示层数为7或/和8时的端口情况,或定义为默认值;或是将指示层数为3或/和4的端口组合的值减少。
从本发明实施例的构思出发,还可以对5比特信令中各个值代表的含义进行更多的组合,只要该含义中指示的端口和层数情况可以指示满足8流复用的基本需要即可。
如图4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网络节点,其包括输入装置、输出装置、存储器和处理器,该处理器可执行如下步骤:确定向用户设备发射下行专用导频信号所用的端口和层数;根据所述端口和层数生成下行控制信令,所述下行控制信令中采用5比特信令向所述用户设备指示发射下行专用导频信号所用的端口和层数,以支持最多8个用户设备复用;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所述下行控制信令,并按照确定的端口和层数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下行专用导频信号,以便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下行控制信令接收所述下行专用导频信号。其中,所述下行控制信令中还可包括1比特信号指示扰频标识,以支持最多16个用户设备复用。
其中,所述5比特信令指示的端口为LTE R10中定义的天线端口7至14。
所述5比特信令中可采用:至少8个值指示层数为2时的发射下行专用导频信号所用的2个端口;或还采用至少8个值指示层数为1时发射下行专用导频信号所用的1个端口;其余值部分或全部用以指示其他层数时发射下行专用导频信号所用的端口。具体的,在所述5比特信令指示的信息中,采用8个值依次指示发射下行专用导频信号所用的端口为(7、8)、(9、10)、(11、13)、(12、14)、(7、9)、(8、10)、(11、12)或(13、14)。
或还在所述其余值中至少6个值指示层数为3时的发射下行专用导频信号所用的3个端口,并且所述3个端口上发射的所述下行专用导频信号之间为码分信号和/或频分信号;所述其余值中至少4个值指示层数为4时的发射下行专用导频信号所用的4个端口,并且所述4个端口上发射的所述下行专用导频信号之间为码分信号和/或频分信号;所述其余值中至少1个值指示层数为5时的发射下行专用导频信号所用的5个端口;所述其余值中至少1个值指示层数为6时的发射下行专用导频信号所用的6个端口;所述其余值中至少1个值指示层数为7时的发射下行专用导频信号所用的7个端口;所述其余值中至少1个值指示层数为8时的发射下行专用导频信号所用的8个端口。
其中,所述下行控制信令中还可包括1比特信号指示扰频标识。所述下行控制信令为DCI2C信令。
上述装置实施例中的各术语可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解释,此处不做赘述。
通过上述描述可知,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指定Scrambling identity的配置下,即仅依靠下行指示信令中的5比特信令时,可实现最多8用户复用,累计使用层数为8;若5比特信令和Scrambling identity组合使用,可实现最多16个用户的复用,所有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累计使用层数为16。
在多用户复用模式下,采用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方案可根据实际无线环境、系统用户数及配对用户的空间特性灵活配置。与现有协议方案相比,本方案的组合数更多,使得TM9能够更方便的应用于多用户场景,充分发挥8流优势,有效提高频谱效率。
应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应用于长期演进(LTE,Long Term Evolution)系统、先进的长期演进(LTE-A,Advanced long term evolution)系统等,本发明实施例并不限定,但为描述方便,本发明实施例将以LTE网络为例进行说明。
还应理解,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用户设备(UE,User Equipment)可以是移动台(MS,Mobile Station)、移动终端(Mobile Terminal)等,如,可以是移动电话(或称为“蜂窝”电话)、具有通信功能的计算机等,还可以是便携式、袖珍式、手持式、计算机内置的或者车载的可与网络节点通讯的移动装置。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所述的存储介质可为磁碟、光盘、只读存储记忆体(Read-Only Memory,ROM)或随机存储记忆体(Random AccessMemory,RAM)等。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发明一种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发明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发明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17)

1.一种导频信号发送方法,用于长期演进LTE网络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网络节点确定向用户设备发射下行专用导频信号所用的端口和层数,其中,在单用户多流权值正交性高时,采用用户内码分,用户间频分,在系统内配对用户候选集较大,配对用户间正交性高时,采用用户内频分,用户间码分;
所述网络节点根据所述端口和层数生成下行控制信令,所述下行控制信令中采用5比特信令向所述用户设备指示所述发射下行专用导频信号所用的端口和层数,以支持最多8个用户设备复用;
所述网络节点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所述下行控制信令,并按照确定的端口和层数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下行专用导频信号,以便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下行控制信令接收所述下行专用导频信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行控制信令中还包括1比特信号指示扰频标识,以支持最多16个用户设备复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5比特信令指示的端口为长期演进系统版本10LTE R10中定义的天线端口7至14。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5比特信令中采用至少8个值指示层数为2时的发射下行专用导频信号所用的2个端口,其余值部分或全部用以指示其他层数时发射下行专用导频信号所用的端口。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其余值部分或全部用以指示其他层数时发射下行专用导频信号所用的端口包括:
所述其余值中至少8个值指示层数为1时发射下行专用导频信号所用的1个端口。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8个值指示层数为2时的发射下行专用导频信号所用的2个端口包括:
采用8个值依次指示发射下行专用导频信号所用的端口为(7、8)、(9、10)、(11、13)、(12、14)、(7、9)、(8、10)、(11、12)或(13、14)。
7.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其余值部分或全部用以指示其他层数时发射下行专用导频信号所用的端口包括:
所述其余值中至少6个值指示层数为3时的发射下行专用导频信号所用的3个端口,并且所述3个端口上发射的所述下行专用导频信号之间为码分信号和/或频分信号;
所述其余值中至少4个值指示层数为4时的发射下行专用导频信号所用的4个端口,并且所述4个端口上发射的所述下行专用导频信号之间为码分信号和/或频分信号;
所述其余值中至少1个值指示层数为5时的发射下行专用导频信号所用的5个端口;
所述其余值中至少1个值指示层数为6时的发射下行专用导频信号所用的6个端口;
所述其余值中至少1个值指示层数为7时的发射下行专用导频信号所用的7个端口;
所述其余值中至少1个值指示层数为8时的发射下行专用导频信号所用的8个端口。
8.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行控制信令为DCI2C信令。
9.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节点确定向用户设备发射下行专用导频信号所用的端口和层数包括:
所述网络节点根据当前各用户设备的信道条件确定向用户设备发射下行专用导频信号所用的端口和层数,并确定复用的用户设备。
10.一种导频信号发送装置,用于LTE网络中,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端口确定模块,用于确定向用户设备发射下行专用导频信号所用的端口和层数,其中,在单用户多流权值正交性高时,采用用户内码分,用户间频分,在系统内配对用户候选集较大,配对用户间正交性高时,采用用户内频分,用户间码分;
信令生成模块,与所述端口确定模块连接,用于根据所述端口和层数生成下行控制信令,所述下行控制信令中采用5比特信令向所述用户设备指示发射下行专用导频信号所用的端口和层数,以支持最多8个用户设备复用;
发射模块,与所述信令生成模块连接,用于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所述下行控制信令,并按照确定的端口和层数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下行专用导频信号,以便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下行控制信令接收所述下行专用导频信号。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令生成模块生成的下行控制信令中还包括1比特信号指示扰频标识,以支持最多16个用户设备复用。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令生成模块生成的下行控制信令中的所述5比特信令指示的端口为LTE R10中定义的天线端口7至14。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令生成模块生成的下行控制信令中的所述5比特信令中采用:
至少8个值指示层数为2时的发射下行专用导频信号所用的2个端口,其余值部分或全部用以指示其他层数时发射下行专用导频信号所用的端口,或,
至少8个值指示层数为2时的发射下行专用导频信号所用的2个端口,至少8个值指示层数为1时发射下行专用导频信号所用的1个端口,其余值部分或全部用以指示其他层数时发射下行专用导频信号所用的端口。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令生成模块生成的下行控制信令中,采用8个值依次指示发射下行专用导频信号所用的端口为(7、8)、(9、10)、(11、13)、(12、14)、(7、9)、(8、10)、(11、12)或(13、14)。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令生成模块生成的下行控制信令中,
所述其余值中至少6个值指示层数为3时的发射下行专用导频信号所用的3个端口,并且所述3个端口上发射的所述下行专用导频信号之间为码分信号和/或频分信号;
所述其余值中至少4个值指示层数为4时的发射下行专用导频信号所用的4个端口,并且所述4个端口上发射的所述下行专用导频信号之间为码分信号和/或频分信号;
所述其余值中至少1个值指示层数为5时的发射下行专用导频信号所用的5个端口;
所述其余值中至少1个值指示层数为6时的发射下行专用导频信号所用的6个端口;
所述其余值中至少1个值指示层数为7时的发射下行专用导频信号所用的7个端口;
所述其余值中至少1个值指示层数为8时的发射下行专用导频信号所用的8个端口。
16.如权利要求10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令生成模块生成的下行控制信令为DCI2C信令。
17.一种网络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节点包括如权利要求10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导频信号发送装置。
CN201210260743.3A 2012-07-26 2012-07-26 导频信号发送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0358109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260743.3A CN103581090B (zh) 2012-07-26 2012-07-26 导频信号发送方法和装置
PCT/CN2013/077527 WO2014015726A1 (zh) 2012-07-26 2013-06-20 导频信号发送方法和装置
EP13823714.4A EP2879340A4 (en) 2012-07-26 2013-06-20 PILOT SIGNAL TRANSMISSION AND DEVICE
US14/605,514 US9456442B2 (en) 2012-07-26 2015-01-26 Reference signal send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260743.3A CN103581090B (zh) 2012-07-26 2012-07-26 导频信号发送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581090A CN103581090A (zh) 2014-02-12
CN103581090B true CN103581090B (zh) 2016-12-28

Family

ID=499965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260743.3A Active CN103581090B (zh) 2012-07-26 2012-07-26 导频信号发送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456442B2 (zh)
EP (1) EP2879340A4 (zh)
CN (1) CN103581090B (zh)
WO (1) WO201401572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57053B (zh) * 2014-02-19 2018-05-01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用户调度方法及装置
US20150282185A1 (en) * 2014-03-28 2015-10-01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Multi-user, multiple access, systems, methods, and devices
CN107231691B (zh) * 2016-03-25 2023-04-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天线端口的指示方法和装置
CN107396443B (zh) * 2016-05-13 2022-07-1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信息的发送方法、检测方法、基站和终端
WO2018018510A1 (zh) * 2016-07-28 2018-02-01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传输导频信号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侧设备
CN109417543B (zh) * 2016-09-30 2020-02-0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传输下行控制信息的方法、网络侧设备和终端设备
WO2018230923A1 (ko) * 2017-06-14 2018-12-2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차세대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코드워드와 레이어 간 맵핑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WO2019095334A1 (zh) * 2017-11-17 2019-05-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下行控制信息的发送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12994832B (zh) * 2019-12-13 2023-03-31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参数确定方法、装置、相关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34629A (zh) * 2010-04-06 2010-09-1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指示传输参数的方法及系统
CN102315870A (zh) * 2011-09-30 2012-01-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下行控制信息指示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0072020A1 (en) * 2008-12-22 2010-07-01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for signalling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8385441B2 (en) 2009-01-06 2013-02-26 Marvell World Trade Ltd. Efficient MIMO transmission schemes
KR101678435B1 (ko) * 2009-07-17 2016-12-0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다중 안테나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하향링크 신호를 수신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CN101989970A (zh) * 2009-08-07 2011-03-23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解调导频信号的发送方法和设备
US8964657B2 (en) * 2009-11-02 2015-02-24 Qualcomm Incorporate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joint encoding of user specific reference signal inform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WO2011055989A2 (en) * 2009-11-08 2011-05-12 Lg Electronics Inc. A method and a base station for controlling downlink transmission power, and a method and a user equipment for receiving a pdsch
CN102076076B (zh) * 2009-11-20 2015-11-25 夏普株式会社 一种解调参考信号的资源分配通知方法
EP3447959B1 (en) * 2010-02-11 2020-07-1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for indicating a dm-rs antenna port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EP2661819B1 (en) * 2011-01-07 2018-07-25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Method, system and apparatus for downlink shared channel reception in cooperative multipoint transmissions
EP2487825B1 (en) * 2011-01-28 2020-03-0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device for generating reference signal in cellular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KR20120122816A (ko) * 2011-04-29 2012-11-07 주식회사 팬택 무선통신시스템에서 참조 신호를 송수신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EP2564611B1 (en) * 2011-07-01 2015-02-18 Ofinno Technologies, LLC Synchronization signal and control messages in multicarrier OFDM
US9185613B2 (en) * 2011-09-12 2015-11-10 Ofinno Technologies, Llc Handover in heterogeneous wireless networks
US9166729B2 (en) * 2011-12-14 2015-10-20 Marvell World Trade Ltd. Enhanced 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 (DM-RS) design
US9019924B2 (en) * 2012-04-04 2015-04-2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High-order multiple-user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operation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WO2013155692A1 (en) * 2012-04-19 2013-10-24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Signaling for uplink sounding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34629A (zh) * 2010-04-06 2010-09-1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指示传输参数的方法及系统
CN102315870A (zh) * 2011-09-30 2012-01-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下行控制信息指示方法及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3gpp R1-095006, Consideration on Downlink Signalling for MU-MIMO;ZTE;《3gpp TSG-RAN WG1 #59》;20091113;1-6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4015726A1 (zh) 2014-01-30
CN103581090A (zh) 2014-02-12
EP2879340A1 (en) 2015-06-03
EP2879340A4 (en) 2015-07-15
US9456442B2 (en) 2016-09-27
US20150173052A1 (en) 2015-06-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581090B (zh) 导频信号发送方法和装置
CN109526246B (zh) 数据发送方法、信令发送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02404854B (zh) 一种上行解调参考信号的资源配置方法及系统
CN101834629B (zh) 一种指示传输参数的方法及系统
CN103259635B (zh) 一种dmrs扰码序列的生成方法及装置
CN102282892B (zh) 用于传送和接收下行链路参考信号的技术
US9084254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CN107040354B (zh) 上行dmrs的配置方法、网元、上行dmrs的传输方法和装置
RU2559047C2 (ru) Системы и способы комплектации блоков ресурсов в системе беспроводной связи
RU2485685C2 (ru) Способ, устройство и система для многоантенной передачи
CN102315870B (zh) 一种下行控制信息指示方法及装置
CN108964732B (zh) 获取波束标识的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09417462A (zh) 用于降低密度csi-rs的机制
CN110476471B (zh) 用于窄带机器类型通信的上行链路非正交多址
CN109195148A (zh) 用于资源分配和设备对设备发现跳的用户设备和方法
CN103581869B (zh) 控制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1841357A (zh) 下行数据传输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CN101764632B (zh) Lte-tdd室内分布系统中端口与天线映射方法及装置
CN102123014B (zh) 正交覆盖码配置和跳频配置指示方法和装置
AU2018246761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 overhead reduction
CN114828252A (zh) 多传输点数据传输的方法及装置
CN107294574B (zh) 多传输点数据传输的方法及装置
CN110557348B (zh) 用于解调数据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CN106160802A (zh) 无线通信设备和无线通信方法
CN106656894A (zh) 一种发送增强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