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580979A - 逻辑通道的建立方法及系统、边缘虚拟桥接站点及网桥 - Google Patents

逻辑通道的建立方法及系统、边缘虚拟桥接站点及网桥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580979A
CN103580979A CN201210257562.5A CN201210257562A CN103580979A CN 103580979 A CN103580979 A CN 103580979A CN 201210257562 A CN201210257562 A CN 201210257562A CN 103580979 A CN103580979 A CN 10358097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vb
svid
bridge
website
pass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25756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580979B (zh
Inventor
肖敏
王阿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1210257562.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580979B/zh
Priority to EP13823229.3A priority patent/EP2879338B1/en
Priority to US14/417,125 priority patent/US9467340B2/en
Priority to PCT/CN2013/076885 priority patent/WO2014015715A1/zh
Publication of CN1035809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8097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58097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80979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8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of networks or network elements
    • H04L41/0893Assignment of logical groups to network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6Interconnection of networks
    • H04L12/4604LAN interconnection over a backbone network, e.g. Internet, Frame Relay
    • H04L12/462LAN interconnection over a bridge based backbone
    • H04L12/4625Single bridge functionality, e.g. connection of two networks over a single bridg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6Interconnection of networks
    • H04L12/4641Virtual LANs, VLANs, e.g. virtual private networks [VPN]
    • H04L12/4675Dynamic sharing of VLAN information amongst network nodes
    • H04L12/4679Arrangements for the registration or de-registration of VLAN attribute values, e.g. VLAN identifiers, port VLAN membershi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24Multipath
    • H04L45/245Link aggregation, e.g. trunk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1/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addressing or naming
    • H04L61/50Address allocation
    • H04L61/5038Address allocation for local use, e.g. in LAN or USB networks, or in a controller area network [CA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5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ine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low power modes or reduced link rat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逻辑通道的建立方法及系统、EVB站点及网桥,该方法包括:EVB站点向属于同一LAG入口Portal内的第一EVB网桥和第二EVB网桥分别发送第一CDCP消息,请求所需逻辑S通道对应的SVID,其中,向第一EVB网桥请求所需逻辑S通道中的一部分逻辑S通道的SVID,向第二EVB网桥请求所需逻辑S通道中其余部分逻辑S通道的SVID;EVB站点分别获取第一EVB网桥和第二EVB网桥根据第一CDCP消息分配的SVID;EVB站点将分配的SVID配置给对应的逻辑S通道,并向第一EVB网桥和第二EVB网桥分别发送第二CDCP消息,分别通告EVB站点为所需逻辑S通道配置的所有SVID。

Description

逻辑通道的建立方法及系统、边缘虚拟桥接站点及网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逻辑通道的建立方法及系统、边缘虚拟桥接(Edge Virtual Bridging,简称为EVB)站点及网桥。
背景技术
随着云计算概念的提出及其研究和部署不断取得进展,数据中心的虚拟化作为数据中心的发展方向已经成为了业界的共识。简单来说,数据中心就是包含服务器、存储设备,以及把所有服务器和存储设备连接起来的网络等基础设施的一个系统,而数据中心的虚拟化主要是指服务器的虚拟化及其引发的数据网络的虚拟化。所谓服务器的虚拟化,就是允许在一台物理服务器(Physical Server)上创建多个被称为虚拟机(Virtual Station,简称为VS)的虚拟服务器,每一个VS配置有单独的因特网协议(Internet Protocol,简称为IP)地址和媒体接入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简称为MAC)地址并独立对外提供服务。为了实现VS之间的相互通信,业界又引入了可连接多个VS的边缘中继器(Edge Relay,简称为ER)的概念,ER有两种具体实现形态,一种被称为虚拟边缘网桥(Virtual Edge Bridge,简称为VEB),另一种被称为虚拟边缘端口聚合器(Virtual Edge Port Aggregator,简称为VEPA)。其中,VEB是一个同时具备中继功能和交换功能的虚拟交换机,它可以直接实现所连接VS之间的数据通信;VEPA是一个只具备中继功能而不具备交换功能的虚拟设备,它不可以直接实现所连接VS之间的数据通信,但它可以把从所连的VS收到的数据转发到物理交换机上进行交换,也可以把从物理交换机收到的数据转发到所连的VS,这样就能够利用连接物理服务器的外部物理交换机实现所连接VS之间的数据通信。
由于数据中心服务器虚拟化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大量的实际部署,一台物理服务器上经常需要同时创建多个ER,为了对这些ER进行区分和识别,就需要在物理服务器与外部物理交换机之间创建多条逻辑上相互隔离的通道(简称逻辑通道,Logical Channel),每个逻辑通道对应一个ER并作为该ER所连接VS的通信路径。国际标准组织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简称为IEEE)制定了一套协议机制,以实现物理服务器与外部网络边缘物理交换机之间逻辑通道的自动发现和自动建立,这套协议机制被称为S通道发现和配置协议(S-Channel Discovery and Confguration Protocol,简称为CDCP),已作为802.1Qbg边缘虚拟桥接(Edge Virtual Bridging,简称为EVB)标准的一部分于2012年5月获得IEEE批准。
IEEE 802.1Qbg定义了整体的EVB架构,图1是根据相关技术的EVB的架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一个EVB站点(即支持EVB的物理服务器)可以包含多个ER,每一个ER又可以通过多个下行中继端口(Downlink Relay Port,简称为DRP)连接多个虚拟机接口(VirtualStation Interface,简称为VSI),每一个VSI代表一个虚拟机。为了把不同的ER区隔开来,EVB架构中引入了S虚拟局域网(S-VLAN)组件,EVB站点与EVB网桥(即支持EVB的物理交换机)内部的S-VLAN组件一道构成了多条相互隔离的逻辑S通道(S-Channel),每一条S通道都连接着某个ER的上行中继端口(Uplink Relay Port,简称为URP)和EVB网桥内部租户标识封装组件的某个面向站点网桥端口(Station-facing Bridge Port,简称为SBP)。S-VLAN组件的S通道接入端口(S-Channel Access Port,简称为CAP)分别与URP和SBP一一相连,S-VLAN组件的另一侧逻辑端口被称为上行接入端口(Uplink Access Port,简称为UAP),而前述802.1Qbg标准定义的CDCP协议就运行于EVB站点内部的UAP与EVB网桥内部的UAP之间。逻辑上的S通道在数据平面是通过给进入S通道的数据帧打上对应于该S通道的S-VLAN标签(S-VLAN TAG,简称为S-TAG),然后给离开S通道的数据帧剥去对应于该S通道的S-TAG来实现的。参见表1,表1描述了IEEE 802.1Q-2011标准规定的S-TAG的具体封装格式。
表1
Figure BDA00001925400200021
如表1所示,S-TAG包含16比特(bits)的标签协议标识(Tag Protocol ID,简称为TPID)、3比特的优先级码组(Priority Code Point,简称为PCP)、1比特的丢弃标识(Drop EligibleIndicator,简称为DEI),以及12比特的S虚拟局域网标识(S-VLAN ID,简称为SVID)。其中,TPID携带一个由标准规定的固定的以太帧类型值(Ethertypevalue),802.1Q-2011标准分配给S-TAG的以太帧类型值是0x88A8,PCP和DEI是用于进行以太帧的服务质量(Quality ofService,简称为QoS)标识,SVID则是S-TAG中真正用来区分和识别不同逻辑S通道的字段。
IEEE 802.1Qbg标准定义了CDCP的协议消息封装格式,并详细说明了CDCP的协议交互过程。CDCP的协议消息采用与IEEE 802.1AB-2009标准定义的链路层发现协议(Link LayerDiscovery Protocol,简称为LLDP)消息相同的外层封装,并通过CDCP TLV(Type/类型,Length/长度,Value/取值)的封装形式携带具体的消息内容。CDCP是一个运行于EVB站点的UAP与EVB网桥的UAP之间的单向协议,CDCP TLV中有1比特的角色(Role)字段来区分协议消息的发送者是EVB站点还是EVB网桥,且EVB站点内部的S-VLAN组件和EVB网桥内部的S-VLAN组件分别运行CDCP协议状态机,根据收到的CDCP的协议消息完成协议状态的跳转。参见图2,图2是根据相关技术的IEEE 802.1Qbg标准定义的CDCP的协议交互过程的流程图。需要说明的是,图2中,CDCP的协议交互过程中的每一个步骤并不是按时间顺序连续执行的,而是由相应的CDCP协议状态所触发的。相关技术的CDCP的协议交互过程包括以下主要步骤:
步骤S201,在启动CDCP协议后,EVB网桥内部的逻辑端口UAP向EVB站点内部的逻辑端口UAP发送CDCP消息,向EVB站点通告本端口所支持的最大S通道数量。
步骤S202,在启动CDCP协议后,EVB站点内部的逻辑端口UAP向EVB网桥内部的逻辑端口UAP发送CDCP消息,根据EVB站点内部所需S通道的数量,为每个S通道向EVB网桥请求SVID。
EVB站点所发送的请求SVID的CDCP消息包含多对(SCID,SVID)信息,其中的SCID表示S通道号(S-Channel ID),由EVB站点指配。在多对(SCID,SVID)中,除了协议规定必须包含的缺省S通道(1,1)之外,其余各对中的SVID都固定置为不可用值0,表示此SVID暂未分配,请求EVB网桥进行分配。举例来说,如果EVB站点内部包含有3个ER,需要为这3个ER的对外通信建立3个逻辑S通道,则EVB站点向EVB网桥发送的CDCP消息会包含{(1,1),(2,0),(3,0),(4,0)}共4对(SCID,SVID)信息,请求EVB网桥为S通道号为2、3、4的S通道分别分配SVID。
步骤S203,在收到EVB站点发送的请求SVID的CDCP消息后,EVB网桥内部的逻辑端口UAP向EVB站点内部的逻辑端口UAP发送CDCP消息,给被请求的每个S通道分配SVID。
EVB网桥所发送的分配SVID的CDCP消息包含多对(SCID,SVID)信息,其中的SCID与其收到的EVB站点发送的CDCP消息中携带的SCID一致。在多对(SCID,SVID)中,除了协议规定必须包含的缺省S通道(1,1)之外,其余各对中的SVID都分配了可用值。举例来说,如果EVB站点请求建立3个逻辑S通道,且EVB站点向EVB网桥发送的CDCP消息包含{(1,1),(2,0),(3,0),(4,0)}共4对(SCID,SVID)信息,则EVB网桥发送的CDCP消息也包含{(1,1),(2,7),(3,345),(4,10)}共4对(SCID,SVID)信息,为S通道号为2、3、4的S通道分别分配了SVID可用值7、345、10。
步骤S204,在收到EVB网桥发送的分配SVID的CDCP消息后,EVB站点内部的逻辑端口UAP向EVB网桥内部的逻辑端口UAP发送CDCP消息,向EVB网桥通告EVB站点已经为每个S通道配置的SVID。
EVB站点所发送的已分配SVID的CDCP消息包含多对(SCID,SVID)信息,其中的SCID保持不变。在多对(SCID,SVID)中,除了协议规定必须包含的缺省S通道(1,1)之外,其余各对中的SVID都分配了可用值,表示在收到EVB网桥分配的SVID后,已经在EVB站点配置生效。举例来说,如果EVB站点请求建立3个逻辑S通道,且EVB网桥向EVB站点发送的CDCP消息包含{(1,1),(2,7),(3,345),(4,10)}共4对(SCID,SVID)信息,为S通道号为2、3、4的S通道分别分配了SVID可用值7、345、10,则EVB站点向EVB网桥发送的CDCP消息同样会包含{(1,1),(2,7),(3,345),(4,10)}共4对(SCID,SVID)信息,以确认EVB站点已经为S通道号为2、3、4的S通道分别配置了SVID可用值7、345、10。
IEEE 802.1AX-2008标准定义了单节点链路聚合(Link Aggregation)技术,就是把一个节点上连接到同一个相邻节点的多条物理链路从逻辑上捆绑起来,作为一条逻辑链路(即链路聚合组,Link Aggregation Group,简称为LAG)使用,实现业务流量在组成LAG的这多条物理成员链路间的负载分担,并在部分成员链路发生故障的情况下把业务流量快速切换到无故障的其它成员链路上,实现冗余保护的功能。目前IEEE 802.1AX-REV项目正在对802.1AX-2008标准定义的单节点链路聚合技术进行修订和扩展,目标是要制定跨节点链路聚合的工作机制,就是可以把一个或多个节点上连接到多个不同相邻节点的多条物理链路从逻辑上捆绑起来,作为一条逻辑链路使用,其目的与单节点链路聚合技术一致,就是实现业务流量在LAG成员链路间的负载分担和冗余保护。802.1AX-REV标准草案(版本D0.2,2012年5月公开)规定,在实现跨节点链路聚合技术时,LAG某一侧的单个或多个节点共同组成一个入口(Portal),如果是多个节点组成一个Portal,那么在这多个节点之间必须存在物理链路,该物理链路被称为入口内部链路(Intra-Portal Link,简称为IPL),作为一个Portal内多个节点之间为完成链路聚合所需交互信息的通道,IPL两端所连节点端口被称为入口内部链路端口(Intra-Portal Link Port,简称为IPP)。此外,802.1AX-REV标准草案还规定,在实现跨节点链路聚合技术时,业务流量在LAG成员链路间必须基于外层VLAN标签进行负载分担,也就是说,携带不同外层VLAN标签(即外层VLAN标签中含有不同的VID)的数据帧会按照一定的算法被分配到不同的物理成员链路上进行传输,对于具体的分配算法标准草案中暂未规定,但要求LAG两侧的Portal采用相同的分配算法,以保证携带相同外层VLAN标签的数据帧在LAG的两个方向上选择相同的物理成员链路。
在当前数据中心的实际部署中,为了实现服务器接入外部网络的高带宽和高可靠性,要求服务器通过两个物理端口同时接入两个网络边缘物理交换机,这种接入方式被称为双归属(简称双归,Dual-Homing)接入。目前,服务器双归接入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利用跨节点链路聚合技术。结合802.1Qbg标准所定义的现有EVB架构和利用跨节点链路聚合技术实现服务器双归接入的需求,图3是根据相关技术的EVB站点双归接入两个EVB网桥的架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EVB站点内部的S-VLAN组件分别与EVB网桥1内部的S-VLAN组件和EVB网桥2内部的S-VLAN组件相连,EVB站点自身组成了LAG一侧的一个LAG Portal,EVB网桥1与EVB网桥2组成了LAG另一侧的一个LAG Portal,并通过IPL相连。
然而,目前已制定的IEEE 802.1Qbg标准定义的CDCP协议,只适用于运行该协议的EVB站点通过一个物理端口接入一个网络边缘物理交换机的情况,而无法适用于运行该协议的EVB站点通过两个物理端口,利用跨节点链路聚合技术双归接入两个网络边缘物理交换机的情况。
针对相关技术中无法利用CDCP协议实现EVB站点通过两个物理端口双归接入两个网络边缘物理交换机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逻辑通道的建立方案,以至少解决上述相关技术中无法利用CDCP协议实现EVB站点通过两个物理端口双归接入两个网络边缘物理交换机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逻辑通道的建立方法,包括:EVB站点向属于同一LAG入口Portal内的第一EVB网桥和第二EVB网桥分别发送第一CDCP消息,请求所需逻辑S通道对应的SVID,其中,向第一EVB网桥请求所需逻辑S通道中的一部分逻辑S通道的SVID,向第二EVB网桥请求所需逻辑S通道中其余部分逻辑S通道的SVID;EVB站点分别获取第一EVB网桥和第二EVB网桥根据第一CDCP消息分配的SVID;EVB站点将分配的SVID配置给对应的逻辑S通道,并向第一EVB网桥和第二EVB网桥分别发送第二CDCP消息,分别通告EVB站点为所需逻辑S通道配置的所有SVID。
优选地,EVB站点向第一EVB网桥和第二EVB网桥分别发送第一CDCP消息之前,该方法还包括:第一EVB网桥内部的上行接入端口UAP和第二EVB网桥内部的UAP分别向EVB站点内部的UAP发送第三CDCP消息,向EVB站点通告本端口所支持的最大S通道数量。
优选地,第一CDCP消息中携带有多对SCID和SVID信息组,其中,SVID的取值包括:第一预定值或第二预定值,第一预定值用于指示需要分配与该SVID成对的SCID对应的逻辑S通道的SVID,第二预定值用于指示无需分配与该SVID成对的SCID对应的逻辑S通道的SVID。
优选地,第一预定值为0,第二预定值为0xFFF。
优选地,第二CDCP消息中携带有多对SCID和SVID信息组,其中,SVID的取值包括:从第一EVB网桥获取并配置给对应的逻辑S通道的SVID和从第二EVB网桥获取并配置给对应的逻辑S通道的SVID。
优选地,EVB站点分别获取第一EVB网桥和第二EVB网桥根据第一CDCP消息分配的SVID之前,该方法还包括:第一EVB网桥和第二EVB网桥根据接收到的来自EVB站点的第一CDCP消息,确定自身需要分配SVID的SCID,并为确定的SCID分配对应的SVID。
优选地,第一EVB网桥和第二EVB网桥根据接收到的第一CDCP消息确定自身需要分配SVID的SCID之前,该方法还包括:第一EVB网桥与第二EVB网桥之间互发S通道请求验证消息,对第一EVB网桥和第二EVB网桥接收到的来自EVB站点的第一CDCP消息中携带的S通道信息进行比较,并确定EVB站点向第一EVB网桥和第二EVB网桥请求分配SVID的逻辑S通道是互补的。
优选地,对第一EVB网桥和第二EVB网桥接收到的来自EVB站点的第一CDCP消息中携带的S通道信息进行比较包括:分别从第一EVB网桥和第二EVB网桥接收到的第一CDCP消息中提取需要第一EVB网桥和第二EVB网桥分配SVID的逻辑S通道进行比较;如果相同,则确定互补,验证通过;否则,不互补,验证失败,向EVB站点通告与该验证失败对应的逻辑S通道。
优选地,EVB站点向第一EVB网桥和第二EVB网桥分别通告EVB站点为所需逻辑S通道配置的所有SVID之后,方法还包括:第一EVB网桥和第二EVB网桥接收来自EVB站点的用于通告EVB站点为所需逻辑S通道配置的所有SVID的第二CDCP消息,并做相应处理,其中,将所有SVID中本网桥分配的SVID配置给对应的逻辑S通道,将所有SVID中非本网桥分配的SVID保存为链路聚合保护的备用信息。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EVB站点,包括:发送模块,用于向属于同一LAG入口Portal内的第一EVB网桥和第二EVB网桥分别发送第一CDCP消息,请求所需逻辑S通道对应的SVID,其中,向第一EVB网桥请求所需逻辑S通道中的一部分逻辑S通道的SVID,向第二EVB网桥请求所需逻辑S通道中其余部分逻辑S通道的SVID;接收模块,用于分别获取第一EVB网桥和第二EVB网桥根据第一CDCP消息分配的SVID;配置模块,用于将接收模块接收到的分配的SVID配置给对应的逻辑S通道;通告模块,用于向第一EVB网桥和第二EVB网桥分别发送第二CDCP消息,分别通告EVB站点为所需逻辑S通道配置的所有SVID。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再一方面,提供了一种EVB网桥,包括:分配模块,用于从接收到的来自EVB站点的第一CDCP消息中识别出EVB站点所需逻辑S通道中需要本网桥分配SVID的一部分逻辑S通道,为该部分逻辑S通道分配对应的SVID,并将分配的SVID发给EVB站点,其中,第一CDCP消息用于请求EVB站点所需逻辑S通道对应的SVID,第一CDCP消息中EVB站点所需逻辑S通道中其余部分逻辑S通道对应的SVID由与EVB网桥属于同一LAG入口Portal内的另一EVB网桥分配。
优选地,EVB网桥还包括:通告信息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接收到的来自EVB站点的用于通告EVB站点为所需逻辑S通道配置的所有SVID的第二CDCP消息,并做相应处理,其中,将所有SVID中本网桥分配的SVID配置给对应的逻辑S通道,将所有SVID中非本网桥分配的SVID保存为链路聚合保护的备用信息。
优选地,上述EVB网桥还包括:验证模块,用于根据接收到的来自EVB站点的第一CDCP消息,本网桥与另一EVB网桥互发S通道请求验证消息,对本网桥和另一EVB网桥接收到的来自EVB站点的第一CDCP消息中携带的S通道信息进行比较,并确定EVB站点向本网桥和另一EVB网桥请求分配SVID的逻辑S通道是互补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逻辑通道的建立系统,包括上述EVB站点、上述EVB网桥,以及与该EVB网桥属于同一LAG入口Portal内的另一EVB网桥。
通过本发明,采用EVB站点分别向属于同一LAG入口(Portal)内的第一EVB网桥和第二EVB网桥请求所需逻辑S通道的一部分,然后将分别从第一EVB网桥和第二EVB网桥获取的所分配的SVID配置给对应的逻辑S通道,并分别向第一EVB网桥和第二EVB网桥通告EVB站点为所需逻辑S通道配置的所有SVID的方式,解决了相关技术中无法利用CDCP协议实现EVB站点通过两个物理端口双归接入两个网络边缘物理交换机的问题,实现了服务器流量的负载分担和上行链路的冗余保护,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相关技术的EVB的架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相关技术的IEEE 802.1Qbg标准定义的CDCP的协议交互过程的流程图;
图3是根据相关技术的EVB站点双归接入两个EVB网桥的架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逻辑通道的建立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EVB站点的结构框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EVB网桥的结构框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EVB网桥的结构框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逻辑通道的建立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逻辑通道的建立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10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一的服务器双归接入场景下建立逻辑通道的协议交互过程的流程图;
图1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二的建立逻辑通道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1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三的建立逻辑通道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逻辑通道的建立方法。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逻辑通道的建立方法的流程图,如图4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402,EVB站点向属于同一LAG入口(Portal)内的第一EVB网桥(即EVB网桥1)和第二EVB网桥(即EVB网桥2)分别发送第一CDCP消息,请求所需逻辑S通道对应的SVID,其中,向第一EVB网桥请求所需逻辑S通道中的一部分逻辑S通道的SVID,向第二EVB网桥请求所需逻辑S通道中其余部分逻辑S通道的SVID;
步骤S404,EVB站点分别获取第一EVB网桥和第二EVB网桥根据上述第一CDCP消息分配的SVID;
步骤S406,EVB站点将分配的SVID配置给对应的逻辑S通道,并向第一EVB网桥和第二EVB网桥分别发送第二CDCP消息,分别通告EVB站点为所需逻辑S通道配置的所有SVID。
通过上述步骤,采用EVB站点分别向属于同一LAG入口(Portal)内的第一EVB网桥和第二EVB网桥请求所需逻辑S通道的一部分,然后将分别从第一EVB网桥和第二EVB网桥获取的所分配的SVID配置给对应的逻辑S通道,并分别向第一EVB网桥和第二EVB网桥通告EVB站点为所需逻辑S通道配置的所有SVID的方式,解决了相关技术中无法利用CDCP协议实现EVB站点通过两个物理端口双归接入两个网络边缘物理交换机的问题,实现了服务器流量的负载分担和上行链路的冗余保护,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优选地,在步骤S402之前,第一EVB网桥内部的UAP和第二EVB网桥内部的UAP分别向EVB站点内部的UAP发送第三CDCP消息,向EVB站点通告本端口所支持的最大S通道数量。这样可以使EVB站点知晓第一EVB网桥和第二EVB网桥分别支持的最大S通道数量,在发送为所需要的逻辑S通道分配SVID的请求时更有针对性,提高了系统的准确性和处理效率。
优选地,步骤S402中EVB站点向第一EVB网桥和第二EVB网桥发送的请求分配SVID的第一CDCP消息中携带有多对SCID和SVID信息组,其中,信息组中SVID的取值包括:第一预定值或第二预定值,第一预定值用于指示需要分配与该SVID成对的SCID对应的逻辑S通道的SVID,第二预定值用于指示无需分配与该SVID成对的SCID对应的逻辑S通道的SVID。例如,在实施过程中,第一预定值可以为0,第二预定值可以为0xFFF。该方法简单实用、可操作性强。
例如,第一EVB网桥和第二EVB网桥在接收到的请求分配SVID的CDCP消息的信息组中SVID的值为0的情况下,确定自身需要为该信息组分配与SCID对应的SVID;第一EVB网桥在接收到的信息组中SVID的值为0xFFF的情况下,确定该SVID由第二EVB网桥分配,第一EVB网桥无需为该SVID所在的信息组分配与SCID对应的SVID,同理,第二EVB网桥在接收到的信息组中SVID的值为0xFFF的情况下,确定该SVID由第一EVB网桥分配,第二EVB网桥无需为该SVID所在的信息组分配与SCID对应的SVID。
优选地,步骤S406中通告已配置的所有SVID的第二CDCP消息中携带有多对SCID和SVID信息组,其中,SVID的取值包括:从第一EVB网桥获取并配置给对应的逻辑S通道的SVID和从第二EVB网桥获取并配置给对应的逻辑S通道的SVID。
优选地,在步骤S404之前,第一EVB网桥和第二EVB网桥可以根据接收到的来自EVB站点的第一CDCP消息,确定自身需要分配SVID的SCID,并为确定的SCID分配对应的SVID。
优选地,第一EVB网桥和第二EVB网桥根据接收到的第一CDCP消息确定自身需要分配SVID的SCID之前,第一EVB网桥与第二EVB网桥之间还可以互发S通道请求验证消息,对第一EVB网桥和第二EVB网桥接收到的来自EVB站点的第一CDCP消息中携带的S通道信息进行比较,并确定EVB站点向第一EVB网桥和第二EVB网桥请求分配SVID的逻辑S通道是互补的。也就是说,在第一EVB网桥和第二EVB网桥接收到来自EVB站点请求分配SVID的第一CDCP消息后,第一EVB网桥与第二EVB网桥需要通过互发S通道请求验证消息,验证第一EVB网桥与第二EVB网桥收到的请求分配的逻辑S通道是否互补,在验证通过后,第一EVB网桥和第二EVB网桥才会分配EVB站点所请求的SVID。这样,进一步提高了系统的精准度和可靠性。
其中,对第一EVB网桥和第二EVB网桥接收到的来自EVB站点的第一CDCP消息中携带的S通道信息进行比较可以包括:分别从第一EVB网桥和第二EVB网桥接收到的第一CDCP消息中提取需要第一EVB网桥和第二EVB网桥分配SVID的逻辑S通道进行比较;如果相同,则确定互补,验证通过;否则,不互补,验证失败,向EVB站点通告与该验证失败对应的逻辑S通道。第一EVB网桥和第二EVB网桥为验证通过的逻辑S通道分配所请求的SVID,如果验证失败,则需要向EVB站点通告,第一EVB网桥和第二EVB网桥无需为验证失败的逻辑S通道分配所请求的SVID。
其中,在步骤S406中,EVB站点向第一EVB网桥和第二EVB网桥通告为所需逻辑S通道配置的所有SVID时,由于第一EVB网桥和第二EVB网桥没有为验证失败的逻辑S通道分配所请求的SVID,所以,EVB站点向第一EVB网桥和第二EVB网桥通告为所需逻辑S通道配置的所有SVID时,验证失败的逻辑S通道没有相应的SVID,即验证通过的逻辑S通道被建立,而验证失败的逻辑S通道的没有被建立。
优选地,在步骤S406之后,第一EVB网桥和第二EVB网桥接收来自EVB站点的用于通告EVB站点为所需逻辑S通道配置的所有SVID的第二CDCP消息,并做相应处理,其中,将所有SVID中本网桥分配的SVID配置给对应的逻辑S通道,将所有SVID中非本网桥分配的SVID保存为链路聚合保护的备用信息。即,第一EVB网桥和第二EVB网桥将EVB站点为所需逻辑S通道配置的所有SVID中,本网桥分配的SVID配置给对应的逻辑S通道,非本网桥分配的SVID保存为链路聚合保护的备用信息。
对应于上述方法,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EVB站点。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EVB站点的结构框图,如图5所示,该EVB站点50包括:发送模块52,用于向属于同一LAG入口(Portal)内的第一EVB网桥和第二EVB网桥分别发送第一CDCP消息,请求所需逻辑S通道对应的SVID,其中,向第一EVB网桥请求所需逻辑S通道中的一部分逻辑S通道的SVID,向第二EVB网桥请求所需逻辑S通道中其余部分逻辑S通道的SVID;接收模块54,用于分别获取第一EVB网桥和第二EVB网桥根据第一CDCP消息分配的SVID;配置模块56,耦合至接收模块54,用于将接收模块54接收到的分配的SVID配置给对应的逻辑S通道;以及通告模块58,耦合至配置模块56,用于向第一EVB网桥和第二EVB网桥分别发送第二CDCP消息,分别通告EVB站点为所需逻辑S通道配置的所有SVID。
通过上述EVB站点50,发送模块52分别向属于同一LAG入口(Portal)内的第一EVB网桥和第二EVB网桥请求所需逻辑S通道的一部分,然后配置模块56将通过接收模块54分别从第一EVB网桥和第二EVB网桥获取的所分配的SVID配置给对应的逻辑S通道,并由通告模块58分别向第一EVB网桥和第二EVB网桥通告EVB站点为所需逻辑S通道配置的所有SVID,解决了相关技术中无法利用CDCP协议实现EVB站点通过两个物理端口双归接入两个网络边缘物理交换机的问题,实现了服务器流量的负载分担和上行链路的冗余保护,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EVB网桥。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EVB网桥的结构框图,如图6所示,该EVB网桥60包括:分配模块62,用于从接收到的来自EVB站点的第一S通道发现和配置协议CDCP消息中识别出EVB站点所需逻辑S通道中需要本网桥分配S虚拟局域网标识SVID的一部分逻辑S通道,为该部分逻辑S通道分配对应的SVID,并将分配的SVID发给EVB站点,其中,第一CDCP消息用于请求EVB站点所需逻辑S通道对应的SVID,第一CDCP消息中EVB站点所需逻辑S通道中其余部分逻辑S通道对应的SVID由与EVB网桥属于同一LAG入口Portal内的另一EVB网桥分配。
图7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EVB网桥的结构框图,如图7所示,该EVB网桥60还包括:通告信息处理模块72,用于根据接收到的来自EVB站点的用于通告EVB站点为所需逻辑S通道配置的所有SVID的第二CDCP消息,并做相应处理,其中,将所有SVID中本网桥分配的SVID配置给对应的逻辑S通道,将所有SVID中非本网桥分配的SVID保存为链路聚合保护的备用信息。
优选地,该EVB网桥60还包括:验证模块74,用于根据接收到的来自EVB站点的第一CDCP消息,本网桥与另一EVB网桥互发S通道请求验证消息,对本网桥和另一EVB网桥接收到的来自EVB站点的第一CDCP消息中携带的S通道信息进行比较,并确定EVB站点向本网桥和另一EVB网桥请求分配SVID的逻辑S通道是互补的。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逻辑通道的建立系统。图8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逻辑通道的建立系统的结构框图,如图8所示,该系统包括上述EVB站点50、上述EVB网桥60,以及与该EVB网桥60属于同一LAG入口Portal内的另一EVB网桥60'。
图9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逻辑通道的建立系统的结构框图,如图9所示,该系统的EVB网桥60包括:通告信息处理模块72和验证模块74;与该EVB网桥60属于同一LAG入口Portal内的另一EVB网桥60'包括:通告信息处理模块72'和验证模块74'。EVB网桥60和EVB网桥60'在验证通过的情况下,才为EVB站点50分配请求的SVID。
下面结合优选实施例和附图对上述实施例的实现过程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通过扩展IEEE 802.1Qbg标准规定的CDCP协议机制和一个Portal内EVB网桥之间的交互信息,提供一种服务器双归接入场景下建立逻辑通道的方法,可以同时符合现有技术的EVB的架构和跨节点链路聚合的技术要求,实现服务器流量的负载分担和上行链路的冗余保护。
图10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一的服务器双归接入场景下建立逻辑通道的协议交互过程的流程图,如图10所示,该流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01,在启动LAG和CDCP协议后,EVB网桥1内部的逻辑端口UAP和EVB网桥2内部的逻辑端口UAP分别向EVB站点内部的逻辑端口UAP发送CDCP消息,向EVB站点通告本端口所支持的最大S通道数量。
步骤S1002,在启动LAG和CDCP协议后,EVB站点内部的逻辑端口UAP分别向EVB网桥1和EVB网桥2内部的逻辑端口UAP分别发送CDCP消息,根据EVB站点内部所需S通道的数量,为每个S通道向EVB网桥请求SVID,其中部分S通道向EVB网桥1请求,其余部分S通道向EVB网桥2请求。
其中,EVB站点如何分配向EVB网桥1和EVB网桥2请求的S通道数量,完全是EVB站点的本地行为,既可以是手工指定,也可以是自动分配。
这里,EVB站点所发送的请求SVID的CDCP消息包含多对(SCID,SVID)信息,且发往EVB网桥1的CDCP消息与发往EVB网桥2的CDCP消息包含相同数量和赋值的SCID。两个CDCP消息的区别在于,发往EVB网桥1的CDCP消息所包含的多对(SCID,SVID)中,需要向EVB网桥1请求SVID的S通道相应的SVID置为0,而需要向EVB网桥2请求SVID的S通道相应的SVID置为不可用值0xFFF,表示此SVID将由同一Portal中的其它EVB网桥进行分配;发往EVB网桥2的CDCP消息所包含的多对(SCID,SVID)中,需要向EVB网桥2请求SVID的S通道相应的SVID置为0,而需要向EVB网桥1请求SVID的S通道相应的SVID置为不可用值0xFFF,表示此SVID将由同一Portal中的其它EVB网桥进行分配。
步骤S1003,在分别收到EVB站点发送的请求SVID的CDCP消息后,EVB网桥1和EVB网桥2相互发送S通道请求验证消息,其中包含各自收到的CDCP消息中所请求的S通道,验证收到的请求是否互补。
在实施过程中,EVB网桥1和EVB网桥2在收到对方发送的S通道请求验证消息后,提取其中携带的EVB站点向对方所请求的S通道信息,然后与本方从EVB站点收到的请求SVID的CDCP消息携带的S通道信息进行比较,验证属于同一Portal内的EVB网桥1和EVB网桥2收到的请求是否互补。
步骤S1004,在收到EVB站点发送的请求SVID的CDCP消息和EVB网桥2发送的S通道请求验证消息后,EVB网桥1内部的逻辑端口UAP向EVB站点内部的逻辑端口UAP发送CDCP消息,如果验证通过,则给被请求的每个S通道分配SVID,如果验证不通过,则不分配SVID,只通告验证失败;在收到EVB站点发送的请求SVID的CDCP消息和EVB网桥1发送的S通道请求验证消息后,EVB网桥2内部的逻辑端口UAP向EVB站点内部的逻辑端口UAP发送CDCP消息,如果验证通过,则给被请求的每个S通道分配SVID,如果验证不通过,则不分配SVID,只通告验证失败。
如果验证通过,EVB网桥所发送的分配SVID的CDCP消息包含多对(SCID,SVID)信息,其中的SCID与其收到的EVB站点发送的CDCP消息中携带的SCID一致,对于EVB站点向本方请求SVID的S通道分配可用的SVID值,对于EVB站点向同一Portal内另一个EVB网桥请求SVID的S通道不分配可用的SVID值,保留SVID值为0xFFF;如果验证不通过,EVB网桥所发送的通告验证失败的CDCP消息包含多对(SCID,SVID)信息,其中的SCID与其收到的EVB站点发送的CDCP消息中携带的SCID一致,所有的SVID都置为不可用值0xFFF。
如前所述,目前的802.1AX-REV标准草案规定,在实现跨节点链路聚合技术时,业务流量在LAG成员链路间必须基于外层VLAN标签进行负载分担,且要求LAG两侧的Portal采用相同的分配算法,所以正常情况下,属于同一个Portal的EVB网桥1和EVB网桥2会给EVB站点分别请求的S通道分配不同的SVID可用值,且两个EVB网桥各自分配的SVID可用值与其各自跟EVB站点连接的LAG成员链路相对应。
步骤S1005,在收到EVB网桥发送的分配SVID的或通告验证失败的CDCP消息后,EVB站点内部的逻辑端口UAP向EVB网桥1和EVB网桥2内部的逻辑端口UAP分别发送相同内容的CDCP消息。EVB站点收到的如果是EVB网桥发送的分配SVID的CDCP消息,则向EVB网桥1和EVB网桥2通告EVB站点已经为每个S通道配置的SVID;EVB站点收到的如果是EVB网桥发送的通告验证失败的CDCP消息,则向EVB网桥1和EVB网桥2通告EVB站点配置相应的SVID失败。
这里,EVB站点所发送的已分配SVID的CDCP消息包含多对(SCID,SVID)信息,其中的SCID保持不变,对于已经从EVB网桥1或EVB网桥2获取了SVID的S通道,相应的SVID置为已配置的可用值,对于因为验证失败而无法从EVB网桥1或EVB网桥2获取SVID的S通道,相应的SVID置为不可用值0xFFF。
可见,本实施例在EVB站点双归接入两个EVB网桥的场景下,通过扩展IEEE 802.1Qbg标准定义的CDCP协议和IEEE 802.1AX-REV标准草案定义的参与跨节点链路聚合的多节点间的交互信息,使得EVB站点与EVB网桥间建立逻辑通道的需求得到满足,同时实现了服务器流量的负载分担和上行链路的冗余保护。并且,增加了一个Portal内EVB网桥之间的信息交互,使得在EVB站点双归接入EVB网桥的场景下,两个EVB网桥在协调一致的基础上,分别给EVB站点分配SVID,分别与EVB站点建立逻辑S通道,共同满足EVB站点对于逻辑S通道的需求。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中,EVB站点包含5个ER,需要建立5个逻辑通道,手工指定其中3个逻辑通道由EVB网桥1分配SVID,2个逻辑通道由EVB网桥2分配SVID,EVB网桥1和EVB网桥2都验证通过并分配了SVID可用值。
图1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二的建立逻辑通道的方法流程示意图,如图11所示,该过程主要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101,在启动LAG和CDCP协议后,EVB网桥1内部的逻辑端口UAP和EVB网桥2内部的逻辑端口UAP分别向EVB站点内部的逻辑端口UAP发送CDCP消息,向EVB站点通告本端口所支持的最大S通道数量。
步骤S1102A和步骤S1102B,在启动LAG和CDCP协议后,EVB站点内部的逻辑端口UAP分别向EVB网桥1和EVB网桥2内部的逻辑端口UAP分别发送CDCP消息,EVB站点内部共需要建立5个S通道,其中3个S通道向EVB网桥1请求SVID,其余2个S通道向EVB网桥2请求SVID。
这里,EVB站点所发送的请求SVID的CDCP消息包含多对(SCID,SVID)信息。步骤S1102A中EVB站点发往EVB网桥1的CDCP消息包含S通道请求信息{(1,1),(2,0),(3,0),(4,0),(5,0xFFF),(6,0xFFF)},其中需要向EVB网桥1请求SVID的S通道相应的SVID置为0,而需要向EVB网桥2请求SVID的S通道相应的SVID置为不可用值0xFFF,表示此SVID将由同一Portal中的其它EVB网桥进行分配;步骤S1102B中EVB站点发往EVB网桥2的CDCP消息包含S通道请求信息{(1,1),(2,0xFFF),(3,0xFFF),(4,0xFFF),(5,0),(6,0)},其中需要向EVB网桥2请求SVID的S通道相应的SVID置为0,而需要向EVB网桥1请求SVID的S通道相应的SVID置为不可用值0xFFF,表示此SVID将由同一Portal中的其它EVB网桥进行分配。需要说明的是,步骤S1102A与步骤S1102B在执行时间上是并行关系,没有先后顺序。
步骤S1103,在分别收到EVB站点发送的请求SVID的CDCP消息后,EVB网桥1和EVB网桥2相互发送S通道请求验证消息,其中包含各自收到的CDCP消息中所请求的S通道,验证收到的请求是否互补。
这里,EVB网桥相互发送的S通道请求验证消息包含多对(SCID,SVID)信息。其中EVB网桥1发往EVB网桥2的S通道请求验证消息包含{(2,0),(3,0),(4,0)},需要向EVB网桥1请求SVID的S通道相应的SVID置为0;其中EVB网桥2发往EVB网桥1的S通道请求验证消息包含{(5,0),(6,0)},需要向EVB网桥2请求SVID的S通道相应的SVID置为0。
在实施过程中,EVB网桥1收到EVB网桥2发送的S通道请求验证消息后,提取其中携带的EVB站点向EVB网桥2所请求的S通道信息{(5,0),(6,0)},然后与EVB网桥1从EVB站点收到的请求SVID的CDCP消息携带的S通道信息{(1,1),(2,0),(3,0),(4,0),(5,0xFFF),(6,0xFFF)}进行比较,发现属于同一Portal内的EVB网桥1和EVB网桥2收到的请求是互补的,所以EVB网桥1验证通过;EVB网桥2收到EVB网桥1发送的S通道请求验证消息后,提取其中携带的EVB站点向EVB网桥1所请求的S通道信息{(2,0),(3,0),(4,0)},然后与EVB网桥2从EVB站点收到的请求SVID的CDCP消息携带的S通道信息{(1,1),(2,0xFFF),(3,0xFFF),(4,0xFFF),(5,0),(6,0)}进行比较,发现属于同一Portal内的EVB网桥1和EVB网桥2收到的请求是互补的,所以EVB网桥2验证通过。
步骤S1104A和步骤S1104B,在收到EVB站点发送的请求SVID的CDCP消息和EVB网桥2发送的S通道请求验证消息后,EVB网桥1内部的逻辑端口UAP向EVB站点内部的逻辑端口UAP发送CDCP消息,由于EVB网桥1验证通过,所以给被请求的3个S通道分配SVID;在收到EVB站点发送的请求SVID的CDCP消息和EVB网桥1发送的S通道请求验证消息后,EVB网桥2内部的逻辑端口UAP向EVB站点内部的逻辑端口UAP发送CDCP消息,由于EVB网桥2验证通过,所以给被请求的2个S通道分配SVID。
这里,EVB网桥所发送的分配SVID的CDCP消息包含多对(SCID,SVID)信息。步骤S1104A中EVB网桥1发往EVB站点的CDCP消息包含S通道分配信息{(1,1),(2,2),(3,4),(4,6),(5,0xFFF),(6,0xFFF)},分别给S通道号为2、3、4的S通道分配了SVID可用值2、4、6,这些SVID可用值和EVB网桥1与EVB站点间的LAG成员链路相对应;步骤S1104B中EVB网桥2发往EVB站点的CDCP消息包含S通道分配信息{(1,1),(2,0xFFF),(3,0xFFF),(4,0xFFF),(5,3),(6,5)},分别给S通道号为5和6的S通道分配了SVID可用值3和5,这些SVID可用值和EVB网桥2与EVB站点间的LAG成员链路相对应。需要说明的是,步骤S1104A与步骤S1104B在执行时间上是并行关系,没有先后顺序。
步骤S1105,在收到EVB网桥1和EVB网桥2发送的分配SVID的CDCP消息后,EVB站点内部的逻辑端口UAP向EVB网桥1和EVB网桥2内部的逻辑端口UAP分别发送相同内容的CDCP消息,向EVB网桥1和EVB网桥2通告EVB站点已经为每个S通道配置的SVID。
这里,EVB站点所发送的已分配SVID的CDCP消息包含多对(SCID,SVID)信息。EVB站点发往EVB网桥1和EVB网桥2的相同内容的CDCP消息包含S通道配置信息{(1,1),(2,2),(3,4),(4,6),(5,3),(6,5)},表明EVB站点分别给S通道号为2、3、4、5、6的S通道分配了SVID可用值2、4、6、3、5。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中,EVB站点包含5个ER,需要建立5个逻辑通道,自动分配其中2个逻辑通道由EVB网桥1分配SVID,3个逻辑通道由EVB网桥2分配SVID,EVB网桥1验证通过并分配了SVID可用值,EVB网桥2验证不通过并通告验证失败。
图1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三的建立逻辑通道的方法流程示意图,如图12所示,该过程主要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201,在启动LAG和CDCP协议后,EVB网桥1内部的逻辑端口UAP和EVB网桥2内部的逻辑端口UAP分别向EVB站点内部的逻辑端口UAP发送CDCP消息,向EVB站点通告本端口所支持的最大S通道数量。
步骤S1202A和步骤S1202B,在启动LAG和CDCP协议后,EVB站点内部的逻辑端口UAP分别向EVB网桥1和EVB网桥2内部的逻辑端口UAP分别发送CDCP消息,EVB站点内部共需要建立5个S通道,其中2个S通道向EVB网桥1请求SVID,其余3个S通道向EVB网桥2请求SVID。
这里,EVB站点所发送的请求SVID的CDCP消息包含多对(SCID,SVID)信息。步骤S1202A中EVB站点发往EVB网桥1的CDCP消息包含S通道请求信息{(1,1),(2,0),(3,0),(4,0xFFF),(5,0xFFF),(6,0xFFF)},其中需要向EVB网桥1请求SVID的S通道相应的SVID置为0,而需要向EVB网桥2请求SVID的S通道相应的SVID置为不可用值0xFFF,表示此SVID将由同一Portal中的其它EVB网桥进行分配;步骤S1202B中EVB站点发往EVB网桥2的CDCP消息包含S通道请求信息{(1,1),(3,0xFFF),(4,0),(5,0),(6,0)},其中需要向EVB网桥2请求SVID的S通道相应的SVID置为0,而需要向EVB网桥1请求SVID的S通道相应的SVID置为不可用值0xFFF,表示此SVID将由同一Portal中的其它EVB网桥进行分配。需要说明的是,步骤S1202A与步骤S1202B在执行时间上是并行关系,没有先后顺序。
步骤S1203,在分别收到EVB站点发送的请求SVID的CDCP消息后,EVB网桥1和EVB网桥2相互发送S通道请求验证消息,其中包含各自收到的CDCP消息中所请求的S通道,验证收到的请求是否互补。
这里,EVB网桥相互发送的S通道请求验证消息包含多对(SCID,SVID)信息。其中EVB网桥1发往EVB网桥2的S通道请求验证消息包含{(2,0),(3,0)},需要向EVB网桥1请求SVID的S通道相应的SVID置为0;其中EVB网桥2发往EVB网桥1的S通道请求验证消息包含{(4,0),(5,0),(6,0)},需要向EVB网桥2请求SVID的S通道相应的SVID置为0。
在实施过程中,EVB网桥1收到EVB网桥2发送的S通道请求验证消息后,提取其中携带的EVB站点向EVB网桥2所请求的S通道信息{(4,0),(5,0),(6,0)},然后与EVB网桥1从EVB站点收到的请求SVID的CDCP消息携带的S通道信息{(1,1),(2,0),(3,0),(4,0xFFF),(5,0xFFF),(6,0xFFF)}进行比较,发现属于同一Portal内的EVB网桥1和EVB网桥2收到的请求是互补的,所以EVB网桥1验证通过;EVB网桥2收到EVB网桥1发送的S通道请求验证消息后,提取其中携带的EVB站点向EVB网桥1所请求的S通道信息{(2,0),(3,0)},然后与EVB网桥2从EVB站点收到的请求SVID的CDCP消息携带的S通道信息{(1,1),(3,0xFFF),(4,0),(5,0),(6,0)}进行比较,发现属于同一Portal内的EVB网桥1和EVB网桥2收到的请求不是互补的,所以EVB网桥2验证不通过。
步骤S1204A和步骤S1204B,在收到EVB站点发送的请求SVID的CDCP消息和EVB网桥2发送的S通道请求验证消息后,EVB网桥1内部的逻辑端口UAP向EVB站点内部的逻辑端口UAP发送CDCP消息,由于EVB网桥1验证通过,所以给被请求的2个S通道分配SVID;在收到EVB站点发送的请求SVID的CDCP消息和EVB网桥1发送的S通道请求验证消息后,EVB网桥2内部的逻辑端口UAP向EVB站点内部的逻辑端口UAP发送CDCP消息,由于EVB网桥2验证不通过,所以不会给被请求的3个S通道分配SVID,只向EVB站点通告验证失败。
这里,EVB网桥所发送的分配SVID或通告验证失败的CDCP消息包含多对(SCID,SVID)信息。步骤S1204A中EVB网桥1发往EVB站点的CDCP消息包含S通道分配信息{(1,1),(2,2),(3,4),(4,0xFFF),(5,0xFFF),(6,0xFFF)},分别给S通道号为2、3的S通道分配了SVID可用值2、4,这些SVID可用值和EVB网桥1与EVB站点间的LAG成员链路相对应;步骤S1204B中EVB网桥2发往EVB站点的CDCP消息包含通告验证失败信息{(1,1),(3,0xFFF),(4,0xFFF),(5,0xFFF),(6,0xFFF)},把所有待分配的SVID都置为不可用值0xFFF,表明EVB网桥2验证失败,无法分配SVID。需要说明的是,步骤S1204A与步骤S1204B在执行时间上是并行关系,没有先后顺序。
步骤S1205,在收到EVB网桥1发送的分配SVID的CDCP消息和EVB网桥2发送的通告验证失败的CDCP消息后,EVB站点内部的逻辑端口UAP向EVB网桥1和EVB网桥2内部的逻辑端口UAP分别发送相同内容的CDCP消息,向EVB网桥1和EVB网桥2通告EVB站点已经为2个S通道配置的SVID。
这里,EVB站点所发送的已分配SVID的CDCP消息包含多对(SCID,SVID)信息。EVB站点发往EVB网桥1和EVB网桥2的相同内容的CDCP消息包含S通道配置信息{(1,1),(2,2),(3,4),(4,0xFFF),(5,0xFFF),(6,0xFFF)},表明EVB站点分别给S通道号为2、3的S通道配置了SVID可用值2、4,还表明另外3个S通道号为4、5、6的待分配的S通道由于EVB网桥验证失败而无法获取和配置SVID。
通过上述实施例可知,本发明实施例是EVB站点分别向EVB网桥1和EVB网桥2请求所需逻辑S通道的一部分,然后在分别获取和配置EVB网桥1和EVB网桥2所分配的SVID后,向两个EVB网桥分别通告获取和配置的所有SVID。此外,EVB站点还可以向EVB网桥告知其向Portal中另一EVB网桥所请求的逻辑S通道,EVB网桥1与EVB网桥2之间可以互发S通道请求验证消息,并验证收到的请求是否互补。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服务器双归接入场景下建立逻辑通道的方法,采用扩展CDCP协议的方式,使得EVB站点可以通过两个物理端口利用跨节点链路聚合技术双归接入两个网络边缘物理交换机,实现了服务器流量的负载分担和上行链路的冗余保护。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的本发明的各模块或各步骤可以用通用的计算装置来实现,它们可以集中在单个的计算装置上,或者分布在多个计算装置所组成的网络上,可选地,它们可以用计算装置可执行的程序代码来实现,从而可以将它们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由计算装置来执行,或者将它们分别制作成各个集成电路模块,或者将它们中的多个模块或步骤制作成单个集成电路模块来实现。这样,本发明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4)

1.一种逻辑通道的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边缘虚拟桥接EVB站点向属于同一链路聚合组LAG入口Portal内的第一EVB网桥和第二EVB网桥分别发送第一S通道发现和配置协议CDCP消息,请求所需逻辑S通道对应的S虚拟局域网标识SVID,其中,向所述第一EVB网桥请求所述所需逻辑S通道中的一部分逻辑S通道的SVID,向所述第二EVB网桥请求所述所需逻辑S通道中其余部分逻辑S通道的SVID;
所述EVB站点分别获取所述第一EVB网桥和所述第二EVB网桥根据所述第一CDCP消息分配的SVID;
所述EVB站点将所述分配的SVID配置给对应的逻辑S通道,并向所述第一EVB网桥和所述第二EVB网桥分别发送第二CDCP消息,分别通告所述EVB站点为所述所需逻辑S通道配置的所有SVID。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EVB站点向所述第一EVB网桥和所述第二EVB网桥分别发送所述第一CDCP消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EVB网桥内部的上行接入端口UAP和所述第二EVB网桥内部的UAP分别向所述EVB站点内部的UAP发送第三CDCP消息,向所述EVB站点通告本端口所支持的最大S通道数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CDCP消息中携带有多对SCID和SVID信息组,其中,所述SVID的取值包括:第一预定值或第二预定值,所述第一预定值用于指示需要分配与该SVID成对的SCID对应的逻辑S通道的SVID,所述第二预定值用于指示无需分配与该SVID成对的SCID对应的逻辑S通道的SVID。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定值为0,所述第二预定值为0xFFF。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CDCP消息中携带有多对SCID和SVID信息组,其中,所述SVID的取值包括:从所述第一EVB网桥获取并配置给对应的逻辑S通道的SVID和从所述第二EVB网桥获取并配置给对应的逻辑S通道的SVID。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EVB站点分别获取所述第一EVB网桥和所述第二EVB网桥根据所述第一CDCP消息分配的SVID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EVB网桥和所述第二EVB网桥根据接收到的来自所述EVB站点的所述第一CDCP消息,确定自身需要分配SVID的SCID,并为确定的SCID分配对应的SVID。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EVB网桥和所述第二EVB网桥根据接收到的所述第一CDCP消息确定自身需要分配SVID的SCID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EVB网桥与所述第二EVB网桥之间互发S通道请求验证消息,对所述第一EVB网桥和所述第二EVB网桥接收到的来自所述EVB站点的所述第一CDCP消息中携带的S通道信息进行比较,并确定所述EVB站点向所述第一EVB网桥和所述第二EVB网桥请求分配SVID的逻辑S通道是互补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第一EVB网桥和所述第二EVB网桥接收到的来自所述EVB站点的所述第一CDCP消息中携带的S通道信息进行比较包括:
分别从所述第一EVB网桥和所述第二EVB网桥接收到的所述第一CDCP消息中提取需要所述第一EVB网桥和所述第二EVB网桥分配SVID的逻辑S通道进行比较;
如果相同,则确定互补,验证通过;否则,不互补,验证失败,向所述EVB站点通告与该验证失败对应的逻辑S通道。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EVB站点向所述第一EVB网桥和所述第二EVB网桥分别通告所述EVB站点为所述所需逻辑S通道配置的所有SVID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EVB网桥和所述第二EVB网桥接收来自所述EVB站点的用于通告所述EVB站点为所述所需逻辑S通道配置的所有SVID的所述第二CDCP消息,并做相应处理,其中,将所述所有SVID中本网桥分配的SVID配置给对应的逻辑S通道,将所述所有SVID中非本网桥分配的SVID保存为链路聚合保护的备用信息。
10.一种边缘虚拟桥接EVB站点,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向属于同一链路聚合组LAG入口Portal内的第一EVB网桥和第二EVB网桥分别发送第一S通道发现和配置协议CDCP消息,请求所需逻辑S通道对应的S虚拟局域网标识SVID,其中,向所述第一EVB网桥请求所述所需逻辑S通道中的一部分逻辑S通道的SVID,向所述第二EVB网桥请求所述所需逻辑S通道中其余部分逻辑S通道的SVID;
接收模块,用于分别获取所述第一EVB网桥和所述第二EVB网桥根据所述第一CDCP消息分配的SVID;
配置模块,用于将所述接收模块接收到的所述分配的SVID配置给对应的逻辑S通道;
通告模块,用于向所述第一EVB网桥和所述第二EVB网桥分别发送第二CDCP消息,分别通告所述EVB站点为所述所需逻辑S通道配置的所有SVID。
11.一种边缘虚拟桥接EVB网桥,其特征在于,包括:
分配模块,用于从接收到的来自所述EVB站点的第一S通道发现和配置协议CDCP消息中识别出所述EVB站点所需逻辑S通道中需要本网桥分配S虚拟局域网标识SVID的一部分逻辑S通道,为该部分逻辑S通道分配对应的SVID,并将分配的SVID发给所述EVB站点,其中,所述第一CDCP消息用于请求所述EVB站点所需逻辑S通道对应的SVID,所述第一CDCP消息中所述EVB站点所需逻辑S通道中其余部分逻辑S通道对应的SVID由与所述EVB网桥属于同一链路聚合组LAG入口Portal内的另一EVB网桥分配。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网桥,其特征在于,所述EVB网桥还包括:
通告信息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接收到的来自EVB站点的用于通告所述EVB站点为所述所需逻辑S通道配置的所有SVID的第二CDCP消息,并做相应处理,其中,将所述所有SVID中本网桥分配的SVID配置给对应的逻辑S通道,将所述所有SVID中非本网桥分配的SVID保存为链路聚合保护的备用信息。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EVB网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验证模块,用于根据接收到的来自所述EVB站点的所述第一CDCP消息,本网桥与所述另一EVB网桥互发S通道请求验证消息,对本网桥和所述另一EVB网桥接收到的来自所述EVB站点的所述第一CDCP消息中携带的S通道信息进行比较,并确定所述EVB站点向本网桥和所述另一EVB网桥请求分配SVID的逻辑S通道是互补的。
14.一种逻辑通道的建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0所述的EVB站点、权利要求1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EVB网桥,以及与该EVB网桥属于同一链路聚合组LAG入口Portal内的所述另一EVB网桥。
CN201210257562.5A 2012-07-24 2012-07-24 逻辑通道的建立方法及系统、边缘虚拟桥接站点及网桥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58097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257562.5A CN103580979B (zh) 2012-07-24 2012-07-24 逻辑通道的建立方法及系统、边缘虚拟桥接站点及网桥
EP13823229.3A EP2879338B1 (en) 2012-07-24 2013-06-06 Logical channel establishing method and system, edge virtual bridging station, and bridge
US14/417,125 US9467340B2 (en) 2012-07-24 2013-06-06 Logical channel establishing method and system, edge virtual bridging station and bridge
PCT/CN2013/076885 WO2014015715A1 (zh) 2012-07-24 2013-06-06 逻辑通道的建立方法及系统、边缘虚拟桥接站点及网桥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257562.5A CN103580979B (zh) 2012-07-24 2012-07-24 逻辑通道的建立方法及系统、边缘虚拟桥接站点及网桥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580979A true CN103580979A (zh) 2014-02-12
CN103580979B CN103580979B (zh) 2018-06-01

Family

ID=499965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257562.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580979B (zh) 2012-07-24 2012-07-24 逻辑通道的建立方法及系统、边缘虚拟桥接站点及网桥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467340B2 (zh)
EP (1) EP2879338B1 (zh)
CN (1) CN103580979B (zh)
WO (1) WO2014015715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155394A1 (zh) * 2015-03-31 2016-10-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虚拟网络功能间链路建立方法及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95603B (zh) * 2012-11-01 2017-08-11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多网卡的边缘虚拟桥接的实现方法和设备
US9473420B2 (en) 2013-03-13 2016-10-18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Metrics and forwarding actions on logical switch partitions in a distributed network switch
US9282056B2 (en) * 2013-03-13 2016-03-08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Metrics and forwarding actions on logical switch partitions in a distributed network switch
US9806950B2 (en) * 2015-02-26 2017-10-31 Cisco Technology,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automatically detecting and configuring server uplink network interface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290472A1 (en) * 2009-05-18 2010-11-18 Cisco Technology, Inc. Achieving about an equal number of active links across chassis in a virtual port-channel environment
CN102404360A (zh) * 2010-09-09 2012-04-0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实现M-channel控制的方法和装置
CN102480412A (zh) * 2010-11-24 2012-05-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实现S-channel建立的方法和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125928B2 (en) * 2009-07-24 2012-02-28 Juniper Networks, Inc. Routing frames in a shortest path computer network for a multi-homed legacy bridge node
US8724456B1 (en) * 2010-05-19 2014-05-13 Juniper Networks, Inc. Network path selection for multi-homed edges to ensure end-to-end resiliency
US8665883B2 (en) * 2011-02-28 2014-03-04 Alcatel Lucent Generalized multi-homing for virtual private LAN services
US8929255B2 (en) * 2011-12-20 2015-01-06 Dell Products, Lp System and method for input/output virtualization using virtualized switch aggregation zones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290472A1 (en) * 2009-05-18 2010-11-18 Cisco Technology, Inc. Achieving about an equal number of active links across chassis in a virtual port-channel environment
CN102428679A (zh) * 2009-05-18 2012-04-25 思科技术公司 在虚拟端口通道环境中实现机架间活动链路数目大体相等
CN102404360A (zh) * 2010-09-09 2012-04-0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实现M-channel控制的方法和装置
CN102480412A (zh) * 2010-11-24 2012-05-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实现S-channel建立的方法和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ORLANDO: "MultiChannel Discovery and Configuration v6", 《IEEE DRAFT》 *
THE 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 INC.: "MAC Bridges and Virtual Bridged", 《IEEE P802.1QBG/D1.5》 *
THE 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 INC.: "MAC Bridges and Virtual Bridged", 《IEEE P802.1QBG/D2.1》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155394A1 (zh) * 2015-03-31 2016-10-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虚拟网络功能间链路建立方法及装置
US10819538B2 (en) 2015-03-31 2020-10-27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stablishing link between virtualized network function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9467340B2 (en) 2016-10-11
WO2014015715A1 (zh) 2014-01-30
EP2879338A1 (en) 2015-06-03
EP2879338A4 (en) 2016-03-09
EP2879338B1 (en) 2019-04-10
US20150172126A1 (en) 2015-06-18
CN103580979B (zh) 2018-06-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554542B2 (en) Label distribution method and device
RU2571536C2 (ru) Способ, система и управляющий мост для получения информации о топологии расширения порта
US9311196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aging connection path failure between data centers for cloud computing
CN103580979A (zh) 逻辑通道的建立方法及系统、边缘虚拟桥接站点及网桥
CN101563889A (zh) 以太网/tmpls混合网络运行管理和维护帧创建方法
JP6375206B2 (ja) 中継システムおよびスイッチ装置
JP2016103724A (ja) 中継システムおよびスイッチ装置
WO2021077995A1 (zh) 网络切片共享上联口的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US9465703B2 (en) Edge virtual bridging station with primary and secondary physical network cards
CN105264837B (zh) 一种数据报文的传输系统、传输方法和设备
EP2677702A2 (en) A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load balance
CN106792821B (zh) 基于虚拟网关的接入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3001847A (zh) 通过桥接协议数据单元隧道传输协议报文的方法和装置
CN108306755B (zh) 一种建立管理通道的方法及系统
US20230018346A1 (en) Dial-up packet processing method, network element, system, and network device
CN103428038A (zh) 虚拟机所属租户标识的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08123865B (zh) 报文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2480412B (zh) 实现S-channel建立的方法和系统
CN103124227B (zh) 正向隔离装置与隔离网关结合应用的链路状态探测方法
CN115914116A (zh) 一种弹性分组环报文转发方法及设备
CN102959903A (zh) 用于以太网和mpls业务的节点
JP2016092549A (ja) 中継システムおよびスイッチ装置
CN115567345A (zh) 一种通信链路构建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JP2011250127A (ja) 伝送装置、制御情報設定方法及び制御情報設定プログラム
CN1703872A (zh) 在电网中的通信系统上实现虚拟局域网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601

Termination date: 20200724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