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480412A - 实现S-channel建立的方法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实现S-channel建立的方法和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480412A
CN102480412A CN2010105577727A CN201010557772A CN102480412A CN 102480412 A CN102480412 A CN 102480412A CN 2010105577727 A CN2010105577727 A CN 2010105577727A CN 201010557772 A CN201010557772 A CN 201010557772A CN 102480412 A CN102480412 A CN 10248041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id
port
component
announcement
dire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55777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480412B (zh
Inventor
敖婷
李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1010557772.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480412B/zh
Publication of CN1024804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8041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48041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8041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实现S-channel建立的方法和系统。本发明方法中,与C组件C-component/S组件S-component直连的直连端口扩展器PE向C-component/S-component通告自身的端口信息;C-component/S-component向所述直连PE通告各个端口对应的扩展虚拟局域网标识E-VID;PE根据分配的E-VID,进行E-VID的成员组配置。无论是方法还是系统,本发明实现S-channel建立的技术,均可支持S-channel的建立。

Description

实现S-channel建立的方法和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具体涉及实现服务虚拟局域网标识通道(S-channel)建立的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统一数据中心结构是在相同的物理网络中组合了传统局域网(LAN)和存储区域网络(SAN)流量以减少体系结构复杂性并增强数据流和访问的网络结构。为了使之生效,传统的以太网必须升级并且提供额外的数据中心网络特性和功能。因此,存储协议必须调整以运行在以太网上。
IEEE已经定义了术语数据中心桥接(Data Center Bridging,DCB),它是以太网扩展的一个体系架构集合,用来改进以太网络和数据中心管理。
当前在DCB组中,提出了对一种虚拟的环境网络边缘虚拟桥接(EdgeVirtual Bridging,EVB)的需求,即对于一个物理的终端站点,包含多个虚拟终端站点,每个虚拟终端站点均要求有能接入LAN的邻近桥的服务。在EVB环境中,一个NIC(Network Interface Card)有多个虚拟的vNIC,每个vNIC可以独立和EVB中的桥进行通信,这多个vNIC共享一个链路。为了实现该功能,在DCB组中提出了VEB(虚拟边缘桥,Virtual Edge Bridge)和VEPA(虚拟边缘端口聚合,Virtual Edge Port Aggregator)两种方式。通过VEB或者VEPA,可以实现一个物理终端站点上的多个虚拟终端站点(Virtual Machine,VM)之间的通信,VEB即可以对数据进行转发,实现了桥的功能;而VEPA则可以对数据进行复用,并传输到网络中进行转发,上述方式加强了网络对终端站点的监控管理。VEPA是对VEB的简单扩展。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对虚拟站点上传输的业务进行隔离,在DCB组中目前采用的方法是对各个VM中的业务添加S-tag(一种虚拟局域网的tag头,符合802.1Q中的服务Tag类型),在物理站点和邻接的桥之间建立多个S-channel,从而实现了对业务的隔离;并且,为了能扩展端口,在DCB组中又提出了端口扩展器(Port Extender,PE)的概念,以对端口进行扩展,从而可以接入多个物理终端站点,如图1所示。
可见,在设备内需要在原客户桥的C组件(C-component)/S组件(S-component)和PE之间建立若干个S-channel,但目前还没有明确的建立S-channel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现S-channel建立的方法和系统,以支持S-channel的建立。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实现S-channel建立的方法,包括:与C组件C-component/S组件S-component直连的直连端口扩展器PE向C-component/S-component通告自身的端口信息;C-component/S-component向所述直连PE通告各个端口对应的扩展虚拟局域网标识E-VID;PE根据分配的E-VID,进行E-VID的成员组配置。
C-component/S-component向所述直连PE通告各个端口对应的扩展虚拟局域网标识E-VID,由一个TLV包含一组(端口信息,E-VID)组成。
所述端口信息为端口标识Port_ID。
所述对E-VID成员组配置的过程包括:将通告中的第一个(port_ID,E-VID)的Port_ID加入到该E-VID的成员组member set和未加标签组untagged set中;针对其他的(port_ID,E-VID),将所在PE的上行链路和对应的下行链路port_ID加入到该E-VID的成员组中,并将Port_ID也加入到该E-VID的untagged set中。
直连PE将所述端口信息加入到E-VID的成员组中之后,该方法进一步包括:通过所述直连PE与C-component/S-component连接的非直连PE,向C-component/S-component通告自身的端口信息;C-component/S-component将要反馈的第一个(端口信息、E-VID)对附上该通告所在的实例化端口的E-VID,并给其他端口分配E-VID,再向所述非直连PE通告;所述直连PE根据收到的面向所述非直连PE的通告,将该通告的E-VID在自身中所对应的端口加入到该通告中的其他E-VID的成员组中,并转发;所述非直连PE根据收到的通告,将其中第一个(端口信息、E-VID)对中的端口信息加入到该E-VID相对应的成员组中。
所述直连PE将E-VID在自身中所对应的端口加入到成员组中的过程包括:所述直连PE将所述通告的E-VID在自身中所对应的成员组中的端口加入到该通告中(Port_ID,E-VID)中的其他E-VID的成员组中;
所述非直连PE将端口信息加入到成员组中的过程包括:所述非直连PE将通告中的第一个(port_ID,E-VID)的Port_ID加入到该E-VID的member set和untagged set中;针对其他的(port_ID,E-VID),根据各个端口的E-VID将上行端口和对应的下行端口加入到该E-VID的member set中,并将下行加入到该E-VID的untagged set中。
通告的所述端口信息是(端口信息,E-VID)对,所述E-VID为0,表示是请求分配E-VID值。
一种实现S-channel建立的系统,包括C-component/S-component、直连PE;其中,
所述直连PE  与C-component/S-component直连,用于向C-component/S-component通告自身的端口信息;以及根据来自C-component/S-component的通告,将其中第一个端口信息、E-VID对中的端口信息加入到该E-VID相对应的成员组中;
所述C-component/S-component,用于向所述直连PE通告各个端口对应的E-VID。
所述端口信息为Port_ID。
所述直连PE将端口信息加入到成员组中时,用于:将通告中的第一个(port_ID,E-VID)的Port_ID加入到该E-VID的成员组member set和未加标签组untagged set中;针对其他的(port_ID,E-VID),根据各个端口的E-VID将上行端口和对应的下行端口加入到该E-VID的member set中,并将下行端口加入到该E-VID的untagged set中。
该系统进一步包括通过所述直连PE与C-component/S-component连接的非直连PE,用于触发以下操作:向C-component/S-component通告自身的端口信息;C-component/S-component将要反馈的第一个端口信息、E-VID对附上实例化端口的E-VID,并给其他端口分配E-VID,再向所述非直连PE通告;所述直连PE根据面向所述非直连PE的通告,将该通告的E-VID在自身中所对应的端口加入到该通告中的其他E-VID的成员组中,并转发;所述非直连PE根据收到的通告,将其中第一个端口信息、E-VID对中的端口信息加入到该E-VID相对应的成员组中。
所述直连PE将E-VID在自身中所对应的端口加入到成员组中时,用于:将所述通告的E-VID在自身中所对应的member set中的端口加入到该通告中(Port_ID,E-VID)中的其他E-VID的member set中;
所述非直连PE将端口信息加入到成员组中时,用于:将通告中的第一个(port_ID,E-VID)的Port_ID加入到该E-VID的member set和untagged set中;针对其他的(port_ID,E-VID),根据各个端口的E-VID将上行端口和对应的下行端口加入到该E-VID的member set中,并将下行端口加入到该E-VID的untagged set中。
一种实现S-channel建立的方法,包括:
与C-component/S-component直连的直连PE向C-component/S-component通告自身的端口信息;C-component/S-component向所述直连PE通告各个端口对应的E-VID;所述直连PE根据收到的通告,将其中第一个端口信息、E-VID对中的端口信息加入到该E-VID相对应的成员组中;
通过所述直连PE与C-component/S-component连接的非直连PE,向C-component/S-component通告自身的端口信息;C-component/S-component将要反馈的第一个端口信息、E-VID对附上实例化端口的E-VID,并给其他端口分配E-VID,再向所述非直连PE通告;所述直连PE根据面向所述非直连PE的通告,将该通告的E-VID在自身中所对应的端口加入到该通告中的其他E-VID的成员组中,并转发;所述非直连PE根据收到的通告,将其中第一个端口信息、E-VID对中的端口信息加入到该E-VID相对应的成员组中。
所述端口信息为Port_ID。
所述直连PE根据收到的通告将第一个端口信息、E-VID对中的端口信息加入到成员组中的过程包括:将通告中的第一个(port_ID,E-VID)的Port_ID加入到该E-VID的成员组member set和未加标签组untagged set中;针对其他的(port_ID,E-VID),根据各个端口的E-VID将上行uplink和对应的下行downlink加入到该E-VID的member set中,并将downlink加入到该E-VID的untagged set中;
所述直连PE将E-VID在自身中所对应的端口加入到成员组中的过程包括:所述直连PE将所述通告的E-VID在自身中所对应的member set中的端口加入到该通告中(Port_ID,E-VID)中的其他E-VID的member set中;
所述非直连PE将端口信息加入到成员组中的过程包括:所述非直连PE将通告中的第一个(port_ID,E-VID)的Port_ID加入到该E-VID的member set和untagged set中;针对其他的(port_ID,E-VID),根据各个端口的E-VID将uplink和对应的downlink加入到该E-VID的member set中,并将downlink加入到该E-VID的untagged set中。
一种实现S-channel建立的系统,包括C-component/S-component、与C-component/S-component直连的直连PE、通过所述直连PE与C-component/S-component连接的非直连PE;上述各功能实体彼此配合,用于:
直连PE向C-component/S-component通告自身的端口信息;C-component/S-component向所述直连PE通告各个端口对应的E-VID;所述直连PE根据收到的通告,将其中第一个端口信息、E-VID对中的端口信息加入到该E-VID相对应的成员组中;
所述非直连PE向C-component/S-component通告自身的端口信息;C-component/S-component将要反馈的第一个端口信息、E-VID对附上实例化端口的E-VID,并给其他端口分配E-VID,再向所述非直连PE通告;所述直连PE根据面向所述非直连PE的通告,将该通告的E-VID在自身中所对应的端口加入到该通告中的其他E-VID的成员组中,并转发;所述非直连PE根据收到的通告,将其中第一个端口信息、E-VID对中的端口信息加入到该E-VID相对应的成员组中。
所述端口信息为Port_ID。
所述直连PE根据收到的通告将第一个端口信息、E-VID对中的端口信息加入到成员组中时,用于:将通告中的第一个(port_ID,E-VID)的Port_ID加入到该E-VID的成员组member set和未加标签组untagged set中;针对其他的(port_ID,E-VID),根据各个端口的E-VID将上行端口和对应的下行端口加入到该E-VID的member set中,并将下行端口加入到该E-VID的untagged set中;
所述直连PE将E-VID在自身中所对应的端口加入到成员组中时,用于:将所述通告的E-VID在自身中所对应的member set中的端口加入到该通告中(Port_ID,E-VID)中的其他E-VID的member set中;
所述非直连PE将端口信息加入到成员组中时,用于:将通告中的第一个(port_ID,E-VID)的Port_ID加入到该E-VID的member set和untagged set中;针对其他的(port_ID,E-VID),根据各个端口的E-VID将上行端口和对应的下行端口加入到该E-VID的member set中,并将下行端口加入到该E-VID的untagged set中。
综上所述可见,无论是方法还是系统,本发明实现S-channel建立的技术,均可支持S-channel的建立。
附图说明
图1为扩展桥设备的架构示意图;
图2为PE发现及构造协议(PE Discovery and Configuration Protocol,EDCP)的类型长度值(TLV)字段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实现S-channel建立的系统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端口创建及扩展虚拟局域网标识(E-VID)分配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通过EDCP交互端口信息及E-VID的原理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实现S-channel建立的流程简图;
图7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实现S-channel建立的流程简图。
具体实施方式
总体而言,可以通过扩展LLDP的方法来实现C-component/S-component和PE之间S-channel的建立。
具体而言,用于扩展桥设备内的PE发现和S-channel创建的协议,可以称之为EDCP(该协议名仅为了说明方便,本发明并不局限于该协议使用该协议名)。并且,需要阐述EDCP的在扩展桥内部是如何发现PE,以及如何在C-component/S-component和各个PE的端口之间建立S-channel的具体工作流程。通常,扩展桥内部的各组件之间互发包含各自特定信息的EDCP协议报文,对端收到后存储邻居信息并按需进行相关的配置。
需要说明的是,EDCP协议报文需要携带有端口信息和E-VID对应信息,如:每个端口的端口标识(Port_ID)和其对应的E-VID,假设是可以称为端口信息、E-VID对的一组(Port_ID,E-VID)。
实际上,可以将EDCP建立在LLDP的基础上,在LLDP协议报文的基础上增加了一种新的TLV,该TLV的类型(type)字段用于表示它是属于EVB相关协议;该TLV的子类型(sub-type)字段用于表示是一个EDCP;该TLV的值(value)由一组(port_ID,E-VID)组成,用于标识各个端口及其对应的E-VID。上述格式可参考图2。图2中,Port-E-VID中第一组的Port是发送EDCP的port,即PE的上行端口(uplink port);而跟在第一组之后的其他Port则是该PE的下行端口(downlink port)。并且,EDCP TLV的格式中必须包含若干Port-E-VID字段,但不局限于仅有图2所列出的字段,还可以依据其他的需要在该TLV里面增加其他所需字段。
基于图2所示格式,可以针对图3所示结构进行发现PE和创建S-channel的流程。具体的操作流程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1.与C-component/S-component直连的直连PE向C-component/S-component通告自身的端口信息。
具体而言,C-component/S-component直连的PE1向C-component/S-component发送EDCP以通告自身的端口信息,其(Port_ID,E-VID)组为(端口号,0),这里的E-VID=0表示该端口还没有分配E-VID,需要C-component/S-component为该端口分配一个E-VID。
2.C-component/S-component向所述直连PE通告各个端口对应的E-VID。
具体而言,C-component/S-component发送EDCP给PE1,通告分配给PE1的各个端口对应的E-VID。并且,C-component/S-component实例化出E-VLAN组件。
3.所述直连PE根据收到的通告,将第一个端口信息、E-VID对中的端口信息加入到该E-VID相对应的成员组中。
具体而言,PE1收到EDCP后,将其中的第一个(port_ID,E-VID)的Port_ID加入到该E-VID的成员组(member set)和未加标签组(untagged set)中;针对其他的(port_ID,E-VID),根据各个端口的E-VID将uplink和对应的downlink加入到该E-VID的member set中,并将downlink加入到该E-VID的untagged set中。
4.通过所述直连PE与C-component/S-component连接的非直连PE,向C-component/S-component通告自身的端口信息。
具体而言,通过PE1与C-component/S-component相连的PE2向C-component/S-component发送EDCP,以通告自身的端口信息,其(port_ID,E-VID)组为(端口号,0)。
5.C-component/S-component将要反馈的第一个端口信息、E-VID对附上实例化端口的E-VID,并给其他端口分配E-VID,再向所述非直连PE通告。
具体而言,C-component/S-component发现是从实例化的端口映射S组件上收到的来自PE2的EDCP,则给要反馈的EDCP中包含的第一个(port_ID,E-VID)附上该实例化端口的E-VID,并另外再给其他端口分配E-VID,再通过EDCP通告给PE2。
6.所述直连PE根据面向所述非直连PE的通告,将该通告的E-VID在自身中所对应的端口加入到该通告中的其他E-VID的成员组中,并转发。
具体而言,PE1收到要通告给PE2的EDCP后,将该EDCP的E-VID在PE1中所对应的member set中的端口加入到该报文中(Port_ID,E-VID)中的其他E-VID的member set中,之后转发所述EDCP。这里的其他E-VID是指除第一个(Port_ID,E-VID)之外的其他(Port_ID,E-VID)中的E-VID。
7.所述非直连PE根据收到的通告,将其中第一个端口信息、E-VID对中的端口信息加入到该E-VID相对应的成员组中。
具体而言,PE2收到EDCP后,将其中的第一个(port_ID,E-VID)的Port_ID加入到该E-VID的member set和untagged set中;针对其他的(port_ID,E-VID),根据各个端口的E-VID将uplink和对应的downlink加入到该E-VID的memberset中,并将downlink加入到该E-VID的untagged set中。
需要注意的是:所述的将端口加入member set和untagged set,都是对member set和untagged set重新设置成员,即如果这些member set和untagged set中已有其他端口,则需要将所述其他端口从member set和untagged set中移除。
上述的操作思路可以用图4所示内容进行解释。参见图4,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端口创建及服务虚拟局域网标识(E-VID)分配示意图。如图4所示,C-component/S-component和PE1相连,PE1和PE2相连,有2个站点接在了PE2的端口上。在建立内部的S-channel的过程中,其具体流程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1.PE1向C-component/S-component发送EDCP报文,其中携带有PE1的各个端口信息,假设(Port_ID,E-VID)为:(1,0),(2,0)。这里的(1,0)对应的是PE1的上行端口,(2,0)对应的是PE1的下行端口。
2.C-component/S-component收到来自PE1的EDCP报文后,会实例化一个端口映射S组件,并给PE1的端口分配不同的E-VID,同时依据E-VID实例化C-component/S-component上的端口。假设在C-component/S-component上实例化了端口1、2,并且C-component/S-component根据所分配的E-VID在E-VLAN组件上进行配置,将实例化的端口加入到所对应的E-VID的member set和untag set中。C-component/S-component使能端口1的EDCP,并且C-component/S-component发给PE1的EDCP报文中携带有为PE1各个端口分配的E-VID,假设(Port_ID,E-VID)为(1,11),(2,12)。
3.PE1收到EDCP报文后,根据报文中的(Port_ID,E-VID)进行相应的配置。如:在PE1中,将E-VID=11的member set设置为端口1,将E-VID=11的untagged set设置为端口1;将E-VID=12的member set设置为端口1、2,将E-VID=12的untagged set设置为端口2。配置下行端口2的PVID=12。
4.PE2向C-component/S-component发送EDCP报文,其中携带有PE2的各个端口,假设(Port_ID,E-VID)为:(1,0),(2,0),(3,0),(4,0)。
5.PE1通过端口2收到来自PE2的EDCP报文后,会给该报文添加端口2的PVID=12,然后再转发给E-VLAN组件。E-VLAN组件会将该报文转发给C-component/S-component的端口2。
6.C-component/S-component从端口2上收到来自PE2的EDCP报文后,会根据该报文的端口信息给这些端口分配E-VID。由于报文是从端口2收到的,因此(Port_ID,E-VID)的第一组会被分配为端口2所对应的E-VID,即为12。并且使能端口2的EDCP。然后再为其他的端口分配E-VID,并依据这些E-VID在C-component/S-component上实例化新的端口3、4、5。并且C-component/S-component根据所分配的E-VID在E-VLAN组件上进行配置,将实例化的端口加入到所对应的E-VID的member set和untag set中。C-component/S-component发给PE2的EDCP报文中携带有为PE2各个端口分配的E-VID,假设(Port_ID,E-VID)为(1,12),(2,13),(3,14),(4,15)。
7.C-component/S-component发送给PE2的EDCP报文首先到达PE1,PE1对该报文进行检测,发现该报文的目的地并不是PE1,则在PE1上设置该EDCP所携带的其他E-VID的member set,所述其他E-VID是指EDCP报文中(Port_ID,E-VID)除第一组之外的其他E-VID。这些E-VID的member set和该EDCP报文的报文头的E-VID在PE1上的member set是一致的。之后,PE1将继续转发该EDCP。
8.PE2收到PE1转发的EDCP后,发现目的地是自身,则根据报文中的(Port_ID,E-VID)进行相应的配置。假设(Port_ID,E-VID)为(1,12),(2,13),(3,14),(4,15),则E-VID=12的member set为端口1,untaggedset为端口1;E-VID=13的member set为端口1、2,untagged set为端口2;E-VID=14的member set为端口1、3,untagged set为端口3;E-VID=15的memberset为端口1、4,untagged set为端口4。并且,配置下行端口2的PVID=13,端口3的PVID=14,端口4的PVID=15。
完成上述交互以及配置之后,S-channel的建立就完成了。并且,上述操作中通过EDCP交互端口信息及E-VID的过程可以表示如图5所示。
结合以上描述可知,当只存在与C-component/S-component直连的直连PE时,实现S-channel建立的操作思路可以表示如图6所示;当进一步存在通过所述直连PE与C-component/S-component连接的非直连PE时,实现S-channel建立的操作思路则可以表示如图7所示。
参见图6,图6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实现S-channel建立的流程简图,该流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610:与C-component/S-component直连的直连PE向C-component/S-component通告自身的端口信息。
步骤620:C-component/S-component向所述直连PE通告各个端口对应的E-VID。
步骤630:PE根据分配的E-VID,进行E-VID的成员组配置。如,所述直连PE根据收到的通告,将其中第一个端口信息、E-VID对中的端口信息加入到该E-VID相对应的成员组中。
参见图7,图7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实现S-channel建立的流程简图,该流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710:与C-component/S-component直连的直连PE向C-component/S-component通告自身的端口信息。
步骤720:C-component/S-component向所述直连PE通告各个端口对应的E-VID。
步骤730:所述直连PE根据收到的通告,将其中第一个端口信息、E-VID对中的端口信息加入到该E-VID相对应的成员组中。
步骤740:通过所述直连PE与C-component/S-component连接的非直连PE,向C-component/S-component通告自身的端口信息。
步骤750:C-component/S-component将要反馈的第一个端口信息、E-VID对附上实例化端口的E-VID,并给其他端口分配E-VID,再向所述非直连PE通告。
步骤760:所述直连PE根据面向所述非直连PE的通告,将该通告的E-VID在自身中所对应的端口加入到该通告中的其他E-VID的成员组中,并转发。
步骤770:所述非直连PE根据收到的通告,将其中第一个端口信息、E-VID对中的端口信息加入到该E-VID相对应的成员组中。
综上所述可见,无论是方法还是系统,本发明实现S-channel建立的技术,均可支持S-channel的建立。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8)

1.一种实现服务通道(S-channel)建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与C组件C-component/S组件S-component直连的直连端口扩展器PE向C-component/S-component通告自身的端口信息;C-component/S-component向所述直连PE通告各个端口对应的扩展虚拟局域网标识E-VID;PE根据分配的E-VID,进行E-VID的成员组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C-component/S-component向所述直连PE通告各个端口对应的扩展虚拟局域网标识E-VID,由一个TLV包含一组(端口信息,E-VID)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口信息为端口标识Port_ID。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E-VID成员组配置的过程包括:
将通告中的第一个(port_ID,E-VID)的Port_ID加入到该E-VID的成员组member set和未加标签组untagged set中;针对其他的(port_ID,E-VID),将所在PE的上行链路和对应的下行链路port_ID加入到该E-VID的成员组中,并将Port_ID也加入到该E-VID的untagged set中。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直连PE将所述端口信息加入到E-VID的成员组中之后,该方法进一步包括:
通过所述直连PE与C-component/S-component连接的非直连PE,向C-component/S-component通告自身的端口信息;C-component/S-component将要反馈的第一个(端口信息、E-VID)对附上该通告所在的实例化端口的E-VID,并给其他端口分配E-VID,再向所述非直连PE通告;所述直连PE根据收到的面向所述非直连PE的通告,将该通告的E-VID在自身中所对应的端口加入到该通告中的其他E-VID的成员组中,并转发;所述非直连PE根据收到的通告,将其中第一个(端口信息、E-VID)对中的端口信息加入到该E-VID相对应的成员组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直连PE将E-VID在自身中所对应的端口加入到成员组中的过程包括:
所述直连PE将所述通告的E-VID在自身中所对应的成员组中的端口加入到该通告中(Port_ID,E-VID)中的其他E-VID的成员组中;
所述非直连PE将端口信息加入到成员组中的过程包括:
所述非直连PE将通告中的第一个(port_ID,E-VID)的Port_ID加入到该E-VID的member set和untagged set中;针对其他的(port_ID,E-VID),根据各个端口的E-VID将上行端口和对应的下行端口加入到该E-VID的member set中,并将下行加入到该E-VID的untagged set中。
7.根据权力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告的所述端口信息是(端口信息,E-VID)对,所述E-VID为0,表示是请求分配E-VID值。
8.一种实现S-channel建立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C-component/S-component、直连PE;其中,
所述直连PE与C-component/S-component直连,用于向C-component/S-component通告自身的端口信息;以及根据来自C-component/S-component的通告,将其中第一个端口信息、E-VID对中的端口信息加入到该E-VID相对应的成员组中;
所述C-component/S-component,用于向所述直连PE通告各个端口对应的E-VID。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口信息为Port_ID。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直连PE将端口信息加入到成员组中时,用于:
将通告中的第一个(port_ID,E-VID)的Port_ID加入到该E-VID的成员组member set和未加标签组untagged set中;针对其他的(port_ID,E-VID),根据各个端口的E-VID将上行端口和对应的下行端口加入到该E-VID的member set中,并将下行端口加入到该E-VID的untagged set中。
11.根据权利要求8至10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进一步包括通过所述直连PE与C-component/S-component连接的非直连PE,用于触发以下操作:
向C-component/S-component通告自身的端口信息;C-component/S-component将要反馈的第一个端口信息、E-VID对附上实例化端口的E-VID,并给其他端口分配E-VID,再向所述非直连PE通告;所述直连PE根据面向所述非直连PE的通告,将该通告的E-VID在自身中所对应的端口加入到该通告中的其他E-VID的成员组中,并转发;所述非直连PE根据收到的通告,将其中第一个端口信息、E-VID对中的端口信息加入到该E-VID相对应的成员组中。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直连PE将E-VID在自身中所对应的端口加入到成员组中时,用于:
将所述通告的E-VID在自身中所对应的member set中的端口加入到该通告中(Port_ID,E-VID)中的其他E-VID的member set中;
所述非直连PE将端口信息加入到成员组中时,用于:
将通告中的第一个(port_ID,E-VID)的Port_ID加入到该E-VID的memberset和untagged set中;针对其他的(port_ID,E-VID),根据各个端口的E-VID将上行端口和对应的下行端口加入到该E-VID的member set中,并将下行端口加入到该E-VID的untagged set中。
13.一种实现S-channel建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与C-component/S-component直连的直连PE向C-component/S-component通告自身的端口信息;C-component/S-component向所述直连PE通告各个端口对应的E-VID;所述直连PE根据收到的通告,将其中第一个端口信息、E-VID对中的端口信息加入到该E-VID相对应的成员组中;
通过所述直连PE与C-component/S-component连接的非直连PE,向C-component/S-component通告自身的端口信息;C-component/S-component将要反馈的第一个端口信息、E-VID对附上实例化端口的E-VID,并给其他端口分配E-VID,再向所述非直连PE通告;所述直连PE根据面向所述非直连PE的通告,将该通告的E-VID在自身中所对应的端口加入到该通告中的其他E-VID的成员组中,并转发;所述非直连PE根据收到的通告,将其中第一个端口信息、E-VID对中的端口信息加入到该E-VID相对应的成员组中。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口信息为Port_ID。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直连PE根据收到的通告将第一个端口信息、E-VID对中的端口信息加入到成员组中的过程包括:
将通告中的第一个(port_ID,E-VID)的Port_ID加入到该E-VID的成员组member set和未加标签组untagged set中;针对其他的(port_ID,E-VID),根据各个端口的E-VID将上行uplink和对应的下行downlink加入到该E-VID的member set中,并将downlink加入到该E-VID的untagged set中;
所述直连PE将E-VID在自身中所对应的端口加入到成员组中的过程包括:
所述直连PE将所述通告的E-VID在自身中所对应的member set中的端口加入到该通告中(Port_ID,E-VID)中的其他E-VID的member set中;
所述非直连PE将端口信息加入到成员组中的过程包括:
所述非直连PE将通告中的第一个(port_ID,E-VID)的Port_ID加入到该E-VID的member set和untagged set中;针对其他的(port_ID,E-VID),根据各个端口的E-VID将uplink和对应的downlink加入到该E-VID的member set中,并将downlink加入到该E-VID的untagged set中。
16.一种实现S-channel建立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C-component/S-component、与C-component/S-component直连的直连PE、通过所述直连PE与C-component/S-component连接的非直连PE;上述各功能实体彼此配合,用于:
直连PE向C-component/S-component通告自身的端口信息;C-component/S-component向所述直连PE通告各个端口对应的E-VID;所述直连PE根据收到的通告,将其中第一个端口信息、E-VID对中的端口信息加入到该E-VID相对应的成员组中;
所述非直连PE向C-component/S-component通告自身的端口信息;C-component/S-component将要反馈的第一个端口信息、E-VID对附上实例化端口的E-VID,并给其他端口分配E-VID,再向所述非直连PE通告;所述直连PE根据面向所述非直连PE的通告,将该通告的E-VID在自身中所对应的端口加入到该通告中的其他E-VID的成员组中,并转发;所述非直连PE根据收到的通告,将其中第一个端口信息、E-VID对中的端口信息加入到该E-VID相对应的成员组中。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口信息为Port_ID。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直连PE根据收到的通告将第一个端口信息、E-VID对中的端口信息加入到成员组中时,用于:
将通告中的第一个(port_ID,E-VID)的Port_ID加入到该E-VID的成员组member set和未加标签组untagged set中;针对其他的(port_ID,E-VID),根据各个端口的E-VID将上行端口和对应的下行端口加入到该E-VID的member set中,并将下行端口加入到该E-VID的untagged set中;
所述直连PE将E-VID在自身中所对应的端口加入到成员组中时,用于:
将所述通告的E-VID在自身中所对应的member set中的端口加入到该通告中(Port_ID,E-VID)中的其他E-VID的member set中;
所述非直连PE将端口信息加入到成员组中时,用于:
将通告中的第一个(port_ID,E-VID)的Port_ID加入到该E-VID的memberset和untagged set中;针对其他的(port_ID,E-VID),根据各个端口的E-VID将上行端口和对应的下行端口加入到该E-VID的member set中,并将下行端口加入到该E-VID的untagged set中。
CN201010557772.7A 2010-11-24 2010-11-24 实现S-channel建立的方法和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48041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557772.7A CN102480412B (zh) 2010-11-24 2010-11-24 实现S-channel建立的方法和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557772.7A CN102480412B (zh) 2010-11-24 2010-11-24 实现S-channel建立的方法和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80412A true CN102480412A (zh) 2012-05-30
CN102480412B CN102480412B (zh) 2016-03-30

Family

ID=460928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557772.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480412B (zh) 2010-11-24 2010-11-24 实现S-channel建立的方法和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480412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4015715A1 (zh) * 2012-07-24 2014-01-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逻辑通道的建立方法及系统、边缘虚拟桥接站点及网桥
WO2016188081A1 (zh) * 2015-05-27 2016-12-0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扩展端口的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WO2017215381A1 (zh) * 2016-06-13 2017-12-2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虚拟扩展端口的指示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74751A (zh) * 2003-06-13 2005-02-02 韩国电子通信研究院 以太网交换机及用于扩展端口的装置和方法
CN101636724A (zh) * 2007-01-17 2010-01-27 北方电讯网络有限公司 用于使用了基于802.1ah的隧道的第2层和第3层虚拟专用网络的边界网关协议扩展团体属性
US7701957B1 (en) * 2004-01-20 2010-04-20 Integrated Device Technology,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witching, merging, and demerging data between data communication locations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74751A (zh) * 2003-06-13 2005-02-02 韩国电子通信研究院 以太网交换机及用于扩展端口的装置和方法
US7701957B1 (en) * 2004-01-20 2010-04-20 Integrated Device Technology,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witching, merging, and demerging data between data communication locations
CN101636724A (zh) * 2007-01-17 2010-01-27 北方电讯网络有限公司 用于使用了基于802.1ah的隧道的第2层和第3层虚拟专用网络的边界网关协议扩展团体属性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4015715A1 (zh) * 2012-07-24 2014-01-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逻辑通道的建立方法及系统、边缘虚拟桥接站点及网桥
CN103580979A (zh) * 2012-07-24 2014-02-1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逻辑通道的建立方法及系统、边缘虚拟桥接站点及网桥
US9467340B2 (en) 2012-07-24 2016-10-11 Zte Corporation Logical channel establishing method and system, edge virtual bridging station and bridge
CN103580979B (zh) * 2012-07-24 2018-06-0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逻辑通道的建立方法及系统、边缘虚拟桥接站点及网桥
WO2016188081A1 (zh) * 2015-05-27 2016-12-0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扩展端口的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WO2017215381A1 (zh) * 2016-06-13 2017-12-2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虚拟扩展端口的指示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80412B (zh) 2016-03-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648403B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KR101472399B1 (ko) 포트 확장 토폴로지 정보를 취득하는 방법, 시스템 및 제어 브리지
US9665530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implementing elastic network interface and interconnection
US9065766B2 (en) Medium for storing packet conversion program, packet conversion apparatus and packet conversion method
US20130232202A1 (en) Forwarding traffic flow in intelligent resilient framework system
US20160191462A1 (en) Message forwarding in a 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
CN102739505B (zh) 数据中心网络中对虚拟通道的流量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0324225B (zh) 一种处理报文的方法及装置
US20170163533A1 (en) Forwarding Packet In Stacking System
CN104092595A (zh) 基于802.1br的虚拟化系统中的报文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7820262B (zh) 参数配置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1072158A (zh) 一种发布及处理虚线路信息的方法和供应商边缘设备
CN202285423U (zh) 智能机顶盒
CN105591873A (zh) 一种虚拟机隔离方法和装置
CN105376131B (zh) 一种组播迁移方法和网络设备
CN104184686B (zh) 控制边缘虚拟桥接链路上广播流量的方法和装置
CN102546409B (zh) 一种基于trill网络的处理报文的方法和路由桥
WO2022193945A1 (zh) 直连链路寻址方法及装置
CN103685007A (zh) 一种边缘设备报文转发时的mac学习方法及边缘设备
CN103001847B (zh) 通过桥接协议数据单元隧道传输协议报文的方法和装置
CN104486217A (zh) 跨网络的报文转发方法和设备
CN102480412A (zh) 实现S-channel建立的方法和系统
WO2018210114A1 (zh) 一种wifi网络及其组网方法和数据传输方法
CN109660438A (zh) 一种卫星通信的地面系统
CN102647363B (zh) 多vlan注册协议报文沿多生成树实例转发的方法和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330

Termination date: 2019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