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580296A - 无线充电传输装置 - Google Patents

无线充电传输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580296A
CN103580296A CN201210284738.6A CN201210284738A CN103580296A CN 103580296 A CN103580296 A CN 103580296A CN 201210284738 A CN201210284738 A CN 201210284738A CN 103580296 A CN103580296 A CN 10358029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dhesive layer
wireless charging
transmitting device
circuit board
charging transmit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28473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志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rimax Electronics Ltd
Original Assignee
Primax Electronic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rimax Electronics Ltd filed Critical Primax Electronics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284738.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580296A/zh
Publication of CN1035802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8029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线充电传输装置,包括一电路板、一散热板、一封闭传输线圈以及一封胶层。封闭传输线圈设置于散热板上,且散热板设置于电路板上,而封胶层包覆电路板、散热板以及封闭传输线圈于其中,使得封胶层不具有缝隙,以避免灰尘以及外来液体进入封胶层内。另一方面,散热板部分伸出于封胶层而显露于封胶层之外,以提升无线充电传输装置的散热效率。

Description

无线充电传输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一种充电传输装置,尤其关于利用无线充电技术的无线充电传输装置。
背景技术
各种电子装置必须连接于供电源而获得电力,才得以使用,一般而言,电子装置皆利用电源线而插接于电源(例如电源插座)以获得电力。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种电子装置因应使用者的需求而轻薄化,以便于携带。由于其电子装置具有可携带的特性,使得电子装置无法随时仰赖于电源线而获得电力,因此电子装置内必须设置一电池,以提供电力予电子装置,其中该电池为充电电池。
当电子装置内的充电电池的电量不足时,使用者使用一充电装置对电子装置的充电电池进行充电。现有充电传输装置具有一连接线,使用者将该连接线插设于电子装置并将现有充电传输装置插接于电源,使现有充电传输装置可通过连接线而传输电源的电力至电子装置中。然而,现有充电传输装置经过长时间的反复充电,其连接线插接于电子装置的连接器容易因反复的插拔动作而损耗,以造成其连接线的充电效率低落,而当连接器损耗严重时,其连接线将无法充电。
鉴于其连接线的有线充电方式所带来的困扰,其充电技术的日益发展,目前市面上已研发出一种可进行无线充电(Wireless Charging)的无线充电传输装置。请参阅图1,其为现有无线充电传输装置的爆炸结构示意图。现有无线充电传输装置1包括一壳体10、一电源线11、一电路板12以及一封闭传输线圈13。现有无线充电传输装置1中,电源线11显露于壳体10之外,用以连接于一电源(未显示于图中),其中该电源为一电源插座。电路板12设置于壳体10的内部且连接于电源线11,使得来自电源的一电流通过电源线11而传输至电路板12。封闭传输线圈13设置于电路板12上,使得来自于电源的电流可通过电源线11以及电路板12而通过封闭传输线圈13以产生一电磁效应,使封闭传输线圈13因应电磁效应所产生的磁通量而输出相对应的一电力。
接下来请参阅图2,其为现有无线充电传输装置与可携式电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现有电子装置2包括一电子装置壳体20、一封闭接收线圈21以及一充电电池(未显示于图中)。现有电子装置2中,封闭接收线圈21设置于电子装置壳体20内,用以接收来自于封闭传输线圈13的电力,而充电电池连接于封闭接收线圈21,其用以储存封闭接收线圈21所接收到的该电力并使用。
当现有电子装置2的电子装置壳体20与现有无线充电传输装置1的壳体10接触时,封闭传输线圈13输出电力,且封闭接收线圈21接近于封闭传输线圈13而得以接收该电力,并传输该电力至充电电池,以进行无线充电。于现有无线充电传输装置1传输电力予现有电子装置2的过程中,使用者必须特地将现有电子装置2内部的封闭接收线圈21接近于现有无线充电传输装置1的封闭传输线圈13,使封闭传输线圈13尽可能地对准于封闭接收线圈21,封闭接收线圈21才得以接收其电力。上述为现有无线传输装置1的结构以及运作情形。
然而,由图1可知,现有无线传输装置1的壳体10以塑胶材料所制成,且该壳体10分为上盖101以及底座102,其壳体10通过上盖101覆盖于底座102上而盖合。即使上盖101与底座102之间利用粘着剂或其他固定结构而加强该两者之间的结合,但上盖101与底座102之间仍存在有一细小的缝隙,使得灰尘或外来液体可通过该缝隙而进入壳体10内部,造成其内部的电子元件因灰尘或外来液体而无法正常运作。因此,需要一种具有防尘功能及防水功能的无线充电传输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防尘功能及防水功能的无线充电传输装置。
于一较佳实施例中,本发明提供一种无线充电传输装置,用以传输一电力予一电子装置的一封闭接收线圈,该无线充电传输装置包括:
一电路板;
一散热板,设置于该电路板上,用以排除该电路板所产生的一热能;
一封闭传输线圈,设置于该散热板上且连接于该电路板,用以因应通过该电路板的一电流而产生一电磁效应,且传输因应该电磁效应而产生该电力予该封闭接收线圈;以及
一封胶层,用以包覆该电路板、该散热板以及该封闭传输线圈且形成一长方体,其中该散热板部分显露于该封胶层之外。
于一较佳实施例中,本发明无线充电传输装置还包括一电源线,该电源线的一第一端连接于该电路板,且该电源线穿过该封胶层而使该电源线的一第二端连接于一电源,用以传输来自于该电源的该电流予该封闭传输线圈。
于一较佳实施例中,该电源线穿过该封胶层且垂直于该封胶层的一下表面或一侧表面。
于一较佳实施例中,该封胶层以热固性树脂所制成。
于一较佳实施例中,该散热板包括:
一本体,设置于该电路板上;以及
至少一伸出部,由该本体延伸而形成,且该至少一伸出部伸出于该电路板之外,使该至少一伸出部的一前端表面显露于该壳体的一侧表面之外。
于一较佳实施例中,该本体以及该至少一伸出部与该散热板一体成型。
于一较佳实施例中,该封闭传输线圈通过一粘着剂而设置于该散热板上,而该散热板通过一另一粘着剂而设置于该电路板上。
于一较佳实施例中,该电子装置还包括:
一电子装置壳体,用以容置该封闭接收线圈于其中,当该电子装置壳体接近于该封胶层或与该封胶层接触时,位于该电子装置壳体内的该封闭接收线圈接收来自于该封闭传输线圈的该电力;以及
一充电电池,设置于该电子装置壳体内且连接于该封闭接收线圈,用以储存来自于该封闭接收线圈的该电力。
于一较佳实施例中,该电子装置还包括:
一电子装置壳体;
一保护套,套设于该电子装置壳体且该封闭接收线圈设置于该保护套内,用以保护该电子装置壳体;其中当该保护套接近于该封胶层或与该封胶层接触时,位于该保护套内的该封闭接收线圈接收来自于该封闭传输线圈的该电力;以及
一充电电池,设置于该电子装置壳体内且通过该保护套而连接于该封闭接收线圈,用以储存来自于该封闭接收线圈的该电力。
于一较佳实施例中,本发明无线充电传输装置还包括一固定结构,用以固定该封胶层,且该固定结构具有一收纳槽,用以容置该封胶层于其中;其中当该封胶层被收容于该收纳槽内时,该封胶层的一侧表面与该收纳槽的一内表面接触,使该封胶层被固定于该收纳槽内。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无线充电传输装置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无线充电传输装置与可携式电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无线充电传输装置与电子装置于一较佳实施例中的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无线充电传输装置于一较佳实施例中的结构爆炸示意图。
图5A~5C为本发明无线充电传输装置于一较佳实施例中的组装过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无线充电传输装置与固定结构于一较佳实施例中的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无线充电传输装置与电子装置于另一较佳实施例中的外观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3、5:无线充电传输装置
2、4、6:电子装置
10:壳体
11、34、54:电源线
12、30:电路板
13、32:封闭传输线圈
20、40、60:电子装置壳体
21、41、611:封闭接收线圈
31、51:散热板
33、53:封胶层
35:粘着剂
36:固定结构
61:保护套
101:上盖
102:底座
311:本体
312:伸出部
331:封胶层的下表面
332、531:封胶层的侧表面
341:电源线的第一端
361:收纳槽
612:传输接口
3121:伸出部的前端表面
3611:开孔
3612:收纳槽的内表面
具体实施方式
鉴于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防尘功能及防水功能的无线充电接收装置。请同时参阅图3以及图4,图3为本发明无线充电传输装置与电子装置于一较佳实施例中的外观结构示意图,而图4为本发明无线充电传输装置于一较佳实施例中的结构爆炸示意图。无线充电传输装置3包括一电路板30、一散热板31、一封闭传输线圈32、一封胶层33以及一电源线34,而电子装置4包括一电子装置壳体40、一封闭接收线圈41以及一充电电池。无线充电传输装置3用以传输电力予电子装置4,以对电子装置4进行无线充电。
无线充电传输装置3中,散热板31设置于电路板30上,散热板31包括一本体311以及多个伸出部312,其本体311设置于电路板30上,而多个伸出部312由本体311延伸而形成,且多个伸出部312部份伸出于电路板30的外。电源线34的一第一端341连接于电路板30,且电源线34穿过封胶层33而使电源线34的一第二端(未显示于图中)连接于一电源(未显示于图中),用以传输来自于电源的一电流,图3中,电源线34穿过封胶层33且垂直于封胶层33的一下表面331。封闭传输线圈32设置于散热板31上且连接于电路板30,用以因应通过电路板30的该电流而产生一电磁效应,且传输因应电磁效应而产生一电力予电子装置4的封闭接收线圈41。于本较佳实施例中,本体311以及多个伸出部312与散热板31一体成型,且封闭传输线圈32的绕线方式呈现一圆形,而电子装置4为一移动电话,且封闭接收线圈41的绕线方式也呈现圆形。
而封胶层33用以紧密包覆电路板30、散热板31以及封闭传输线圈32且形成一长方体,其中散热板31部分显露于封胶层33之外,也即散热板31的多个伸出部312部份伸出封胶层33,使多个伸出部312的一前端表面3121显露于封胶层33的一侧表面332之外,如图3所示。于本较佳实施例中,封胶层33以热固性树脂(Thermosetting Resin)所制成。由于散热板31设置于封闭传输线圈32与电路板30之间,因此散热板31的本体311可吸收封闭传输线圈32运作、电路板30运作以及电路板30上的电子元件(未显示于图中)运作所产生的热能,并通过部分显露于封胶层33之外的多个延伸部312排除热能至封胶层33之外。
请再次参阅图3,电子装置4中,电子装置壳体40用以容置封闭接收线圈32,当电子装置壳体40接近于封胶层33或与封胶层33接触时,位于电子装置壳体40内的封闭接收线圈41接收来自于封闭传输线圈32的该电力。而充电电池设置于电子装置壳体40内且连接于封闭接收线圈41,用以储存来自于封闭接收线圈41的该电力,并且提供该电力予电子装置4。
接下来说明无线充电传输装置3的组装过程。请参阅图5A~5C,其为本发明无线充电传输装置于一较佳实施例中的组装过程的结构示意图。首先,设置封闭传输线圈32于散热板31上,且封闭传输线圈32通过一粘着剂35而于散热板31上,如图5A所示。接下来,设置固定有封闭传输线圈32的散热板31于电路板30上,且散热板31通过一另一粘着剂(未显示于图中)而设置于电路板30上,如图5B所示。当散热板31与电路板30结合的后,通过电线(未显示于图中)而连接封闭传输线圈32以及电路板30,以建立封闭传输线圈32与电路板30之间的电性连接。同时,由于封闭传输线圈32与电路板30皆固定于结构较强的散热板31上,使得结构较脆弱的封闭传输线圈32以及电路板30可通过散热板31的本体311而获得支撑,以加强无线充电传输装置3内部的结构强度。
最后,于封闭传输线圈32、散热板31以及电路板30的外填入受热而软化的液态热固性树脂,等待热固性树脂冷却凝固而使其形成长方体外观的封胶层33,且由于散热板31的多个伸出部312的结构,使得封胶层33不包覆多个伸出部312而显露多个伸出部312的前端表面3121于封胶层33的侧表面332,如图5C所示,其中为了显示出内部元件,故封胶层33以虚线表示。
需特别说明的是,由于所填入的热固性树脂系为液态,使得其热固性树脂填满封闭传输线圈32、散热板31以及电路板30之间的缝隙。当热固性树脂冷却凝固而形成紧密包覆封闭传输线圈32、散热板31以及电路板30的封胶层33,而封闭传输线圈32、散热板31以及电路板30之间的缝隙皆被热固性树脂所填满,故外来液体以及灰尘无法进入封胶层33内,而使无线充电传输装置3具有防水以及防尘的功能。另外,基于相同的理由,封胶层33中除了封闭传输线圈32、散热板31以及电路板30之外的空间皆被热固性树脂填满,故无线充电传输装置3也具有防震的功能。
除了上述元件之外,无线充电传输装置3还包括一固定结构36。请参阅图6,其为本发明无线充电传输装置与固定结构于一较佳实施例中的外观结构示意图。固定结构36具有一收纳槽361,收纳槽361用以容置封胶层33于其中,且收纳槽361具有一开孔3611,设置于该收纳槽361的一底部。当封胶层33被收容于收纳槽361内时,封胶层33的侧表面332与收纳槽361的一内表面3612接触,使封胶层33被固定于收纳槽361内,且无线充电传输装置3的电源线34穿过其开孔3611而得以连接于电源。于本较佳实施例中,固定结构36系为汽车内的一操作平台,且收纳槽361系该操作平台上的凹槽。而于其他较佳实施例中,固定结构也可采用其他结构,例如设计为符合桌面的固定架。
此外,本发明更提供一另一较佳实施例。请同时图7,其为本发明无线充电传输装置与电子装置于另一较佳实施例中的外观结构示意图。无线充电传输装置5与上述较佳实施例相同地包括一电路板(未显示于图中)、一散热板51、一封闭传输线圈(未显示于图中)、一封胶层53以及一电源线54,且电路板、散热板51、封闭传输线圈以及封胶层53的结构以及功能大致上与上述较佳实施例相同,故不再赘述。而本较佳实施例的无线充电传输装置5与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无线充电传输装置3不同之处在于,电源线54穿过封胶层53且垂直于封胶层53的一侧表面531,如图7所示。由于电源线54系穿过封胶层53的侧表面531,使得无线充电传输装置5可直接被放置于桌面或其他平面上。
另一方面,而电子装置6包括一电子装置壳体60、一保护套61以及一充电电池(未显示于图中)。保护套61套设于电子装置壳体60,其用以保护电子装置壳体60,且保护套61具有一封闭接收线圈611以及一传输接口612,封闭接收线圈611设置于保护套61内而非电子装置壳体60内,而传输接口612用以连接于连接于电子装置壳体60,而建立保护套61与电子装置6之间的电性连接。因此可知,位于保护套61内的封闭接收线圈611通过其传输接口612而连接于位于电子装置壳体60内的充电电池。于本较佳实施例中,传输接口612为一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es Bus,USB)接口,而于其他较佳实施例中,传输接口也可采用迷你通用串行总线(Mini UniversalSeries Bus,Mini USB)接口或其他接口。需特别说明的是,保护套61以软性材料或可挠性材料所制成,以便弯折保护套61而连接传输接口612与电子装置壳体60。至于本较佳实施例的无线充电传输装置5的运作情形与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无线充电传输装置3大致上相同,故不再多加说明。
根据上述二较佳实施例可知,本发明无线充电传输装置系采用封胶层作为无线充电传输装置的外壳,由于封胶层紧密包覆其内部元件而避免外来液体以及灰尘无法进入其中,使本发明无线充电传输装置具有防水以及防尘功能。同时,本发明无线充电传输装置也具有防震功能。另一方面,由于其散热片部份伸出于封胶层而部分显露于封胶层之外,故本发明无线充电传输装置具有较佳的散热效果。此外,由于无线充电传输装置采用封胶层而非现有塑胶壳体,因此,其组装过程可降低材料成本以及人力组装成本。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申请专利范围,因此凡其它未脱离本发明所揭示的精神下所完成的等效改变或修饰,均应包含于本案的申请专利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无线充电传输装置,用以传输一电力予一电子装置的一封闭接收线圈,该无线充电传输装置包括:
一电路板;
一散热板,设置于该电路板上,用以排除该电路板所产生的一热能;
一封闭传输线圈,设置于该散热板上且连接于该电路板,用以因应通过该电路板的一电流而产生一电磁效应,且传输因应该电磁效应而产生该电力予该封闭接收线圈;以及
一封胶层,用以包覆该电路板、该散热板以及该封闭传输线圈且形成一长方体,其中该散热板部分显露于该封胶层之外。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电传输装置,还包括一电源线,该电源线的一第一端连接于该电路板,且该电源线穿过该封胶层而使该电源线的一第二端连接于一电源,用以传输来自于该电源的该电流予该封闭传输线圈。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充电传输装置,其中该电源线穿过该封胶层且垂直于该封胶层的一下表面或一侧表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电传输装置,其中该封胶层以热固性树脂所制成。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电传输装置,其中该散热板包括:
一本体,设置于该电路板上;以及
至少一伸出部,由该本体延伸而形成,且该至少一伸出部伸出于该电路板之外,使该至少一伸出部的一前端表面显露于该壳体的一侧表面之外。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线充电传输装置,其中该本体以及该至少一伸出部与该散热板一体成型。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电传输装置,其中该封闭传输线圈通过一粘着剂而设置于该散热板上,而该散热板通过一另一粘着剂而设置于该电路板上。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电传输装置,其中该电子装置还包括:
一电子装置壳体,用以容置该封闭接收线圈于其中,当该电子装置壳体接近于该封胶层或与该封胶层接触时,位于该电子装置壳体内的该封闭接收线圈接收来自于该封闭传输线圈的该电力;以及
一充电电池,设置于该电子装置壳体内且连接于该封闭接收线圈,用以储存来自于该封闭接收线圈的该电力。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电传输装置,其中该电子装置还包括:
一电子装置壳体;
一保护套,套设于该电子装置壳体且该封闭接收线圈设置于该保护套内,用以保护该电子装置壳体;其中当该保护套接近于该封胶层或与该封胶层接触时,位于该保护套内的该封闭接收线圈接收来自于该封闭传输线圈的该电力;以及
一充电电池,设置于该电子装置壳体内且通过该保护套而连接于该封闭接收线圈,用以储存来自于该封闭接收线圈的该电力。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电传输装置,还包括一固定结构,用以固定该封胶层,且该固定结构具有一收纳槽,用以容置该封胶层于其中;其中当该封胶层被收容于该收纳槽内时,该封胶层的一侧表面与该收纳槽的一内表面接触,使该封胶层被固定于该收纳槽内。
CN201210284738.6A 2012-08-10 2012-08-10 无线充电传输装置 Pending CN10358029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284738.6A CN103580296A (zh) 2012-08-10 2012-08-10 无线充电传输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284738.6A CN103580296A (zh) 2012-08-10 2012-08-10 无线充电传输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580296A true CN103580296A (zh) 2014-02-12

Family

ID=500514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284738.6A Pending CN103580296A (zh) 2012-08-10 2012-08-10 无线充电传输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580296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97085A (zh) * 2014-05-06 2014-08-20 昆山佑翔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尘散热型无线充电器
CN105708084A (zh) * 2016-01-15 2016-06-29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的保护套、移动终端和数据传输系统
CN110971008A (zh) * 2018-09-28 2020-04-07 威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散热功能的无线充电装置
WO2021115309A1 (zh) * 2019-12-10 2021-06-17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集成电路板以及电子设备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9839458A1 (de) * 1998-08-29 2000-03-09 Eichhoff Gmbh Verfahren zum Vergießen elektrischer Bauelemente in einem Gehäuse sowie mit aushärtbarer Vergußmasse vergossene Vorrichtung
CN202042924U (zh) * 2011-05-13 2011-11-16 天瑞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非接触式充电装置
CN202253185U (zh) * 2011-09-13 2012-05-30 朱斯忠 无线供电的水下led灯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9839458A1 (de) * 1998-08-29 2000-03-09 Eichhoff Gmbh Verfahren zum Vergießen elektrischer Bauelemente in einem Gehäuse sowie mit aushärtbarer Vergußmasse vergossene Vorrichtung
CN202042924U (zh) * 2011-05-13 2011-11-16 天瑞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非接触式充电装置
CN202253185U (zh) * 2011-09-13 2012-05-30 朱斯忠 无线供电的水下led灯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王晓静: "基于RFID技术的无线充电系统研究",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31 December 2008 (2008-12-31) *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97085A (zh) * 2014-05-06 2014-08-20 昆山佑翔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尘散热型无线充电器
CN105708084A (zh) * 2016-01-15 2016-06-29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的保护套、移动终端和数据传输系统
CN110971008A (zh) * 2018-09-28 2020-04-07 威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散热功能的无线充电装置
WO2021115309A1 (zh) * 2019-12-10 2021-06-17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集成电路板以及电子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40035381A1 (en) Wireless power transmission device
JP4859700B2 (ja) コイルユニットおよび電子機器
TWI431887B (zh) 與一電池相結合之無線充電封套及其相關無線充電系統
CN202888404U (zh) 具有天线结构的电子通讯装置
CN204633430U (zh) 具有无线充电功能的便携式电子装置及其玻璃背盖结构
CN107863800A (zh) 无线充电电池
JP2013196883A (ja) 2次電池モジュール
CN104753107A (zh) 无线充电传输装置
CN103580296A (zh) 无线充电传输装置
CN213546096U (zh) 线圈模块
CN102593877B (zh) 可携式电子装置的无线充电接收装置
JP2011210937A (ja) コイルモジュール、及び該コイルモジュールを備えた電子機器
US20140167690A1 (en) Wireless charging battery module and charging structure of the same
CN204407650U (zh) 应用于保护壳的充电用转接装置
CN204156565U (zh) 一种可与手机固定的便携充电装置
CN204992657U (zh) 手机无线充电装置
CN204696755U (zh) 无线充电接收器
CN214707215U (zh) 磁吸式充电设备
CN205831192U (zh) 一种智能鞋
CN204289871U (zh) 连接器
CN103151847A (zh) 一种超薄电磁能量耦合转换器及其制作与应用方法
TWI574244B (zh) 具有無線充電功能之顯示器及與其適配之電子設備
CN207475258U (zh) 一种电量无线传输分享装置
TWI539715B (zh) 充電裝置及其插頭模塊及介面模塊
CN205725055U (zh) 无线充电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