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576409B - 液晶透镜装置及其液晶透镜的驱动方法 - Google Patents

液晶透镜装置及其液晶透镜的驱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576409B
CN103576409B CN201310535177.7A CN201310535177A CN103576409B CN 103576409 B CN103576409 B CN 103576409B CN 201310535177 A CN201310535177 A CN 201310535177A CN 103576409 B CN103576409 B CN 10357640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up
liquid crystal
electrode
electrodes
crystal len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53517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576409A (zh
Inventor
黄智源
何升儒
陈奕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U Optronic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AU Optronic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U Optronics Corp filed Critical AU Optronics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35764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7640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57640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7640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06Circuit arrangements or driving methods for the control of single liquid crystal cell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30/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 G02B30/2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by providing first and second parallax images to an observer's left and right eyes
    • G02B30/26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by providing first and second parallax images to an observer's left and right eyes of the autostereoscopic type
    • G02B30/27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by providing first and second parallax images to an observer's left and right eyes of the autostereoscopic type involving lenticular array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30/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 G02B30/2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by providing first and second parallax images to an observer's left and right eyes
    • G02B30/26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by providing first and second parallax images to an observer's left and right eyes of the autostereoscopic type
    • G02B30/27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by providing first and second parallax images to an observer's left and right eyes of the autostereoscopic type involving lenticular arrays
    • G02B30/28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by providing first and second parallax images to an observer's left and right eyes of the autostereoscopic type involving lenticular arrays involving active lenticular array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30/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 G02B30/2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by providing first and second parallax images to an observer's left and right eyes
    • G02B30/26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by providing first and second parallax images to an observer's left and right eyes of the autostereoscopic type
    • G02B30/27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by providing first and second parallax images to an observer's left and right eyes of the autostereoscopic type involving lenticular arrays
    • G02B30/29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by providing first and second parallax images to an observer's left and right eyes of the autostereoscopic type involving lenticular arrays characterised by the geometry of the lenticular array, e.g. slanted arrays, irregular arrays or arrays of varying shape or siz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43Electrodes
    • G02F1/134309Electrod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geometrical arrang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3/00Stereoscopic video systems; Multi-view video systems; Details thereof
    • H04N13/30Image reproducers
    • H04N13/302Image reproducers for viewing without the aid of special glasses, i.e. using autostereoscopic displays
    • H04N13/322Image reproducers for viewing without the aid of special glasses, i.e. using autostereoscopic displays using varifocal lenses or mirro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2203/00Function characteristic
    • G02F2203/28Function characteristic focussing or defocuss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213/00Details of stereoscopic systems
    • H04N2213/001Constructional or mechanical details

Abstract

一种液晶透镜装置及其液晶透镜的驱动方法。所述液晶透镜装置包括一液晶透镜阵列与一驱动装置,而所述液晶透镜阵列包括有多个平行排列的液晶透镜,每一液晶透镜包括一第一基板、多个配置在该第一基板的第一电极、一第二基板、多个配置在第二基板的第二电极与用以形成一菲涅尔透镜的一液晶层。至于驱动装置,其用以自位于每一菲涅尔透镜的边界的第二电极为开始至位于每一菲涅尔透镜的主波瓣区中央的第二电极为结束的方式来依序提供多个相应的驱动电压至每一液晶透镜的所有第二电极,且每相邻二个第二电极的驱动时间具有一预设时间差。

Description

液晶透镜装置及其液晶透镜的驱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器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可用于三维(threedimensions)显示的液晶透镜装置及其液晶透镜的驱动方法。
背景技术
图1示出了一般三维显示器的架构。请参照图1,一般的三维显示器100主要是由液晶显示面板110与液晶透镜装置120所组成,而液晶透镜装置120主要又由液晶透镜阵列130与驱动装置140所组成。以方向X来看液晶透镜阵列130的显示面,可以发现液晶透镜阵列130其实是由多个平行排列的液晶透镜所组成,一如图2所示。图2即为液晶透镜阵列130的俯视图,而其中的标号132即表示为液晶透镜。
图3用以说明每一液晶透镜132的结构与其于二维显示模式时的驱动方式。如图3所示,每一液晶透镜132包括有基板(即上基板)132-1、电极132-2、液晶层132-3、多个电极132-4与基板(即下基板)132-5。前述的每一电极132-4电性连接驱动装置140,以接收驱动装置140所提供的驱动电压。在液晶透镜132中的每个电极132-4皆不施加驱动电压的情况下,液晶层132-3中的每一液晶分子132-6的排列方向皆平行于电极132-2。由于此时通过液晶层132-3的光不会有折射差,故此时液晶透镜132处于二维显示模式。图4用以说明液晶透镜132处于三维显示模式时的驱动方式。在图4中,标示与图3中的标示相同者表示为相同物件。此外,图4中的标示V1~V4表示施加于对应电极132-4的驱动电压。由于驱动电压V1~V4的电压大小是依提及的顺序而由大至小,因此液晶层132-3中的液晶分子132-6会如此图所示般地排列,进而使得通过液晶层132-3的光的折射差呈现出一个透镜般的分布。如此一来,液晶透镜132便能呈现出三维显示效果。
由于液晶透镜132的液晶层间隙(cellgap,即液晶层的厚度)会对三维显示器100的亮度、对比度与液晶的反应时间皆产生极大的影响,因此有些业者为了降低液晶层间隙的大小以提高三维显示器的亮度与对比度,并降低液晶的反应时间,便会更改液晶透镜132的设计与驱动方法,以使通过其液晶层的光的折射差呈现出一个菲涅尔透镜(Fresnellens)般的分布。然而,由于一般的液晶透镜阵列会在其上、下二个基板间配置许多球状间隙子(ballspacer,未绘示),以维持这二个基板的间隙,因此当为了使每一液晶透镜处于三维显示模式而对每一液晶透镜中位于下基板的所有电极同时施加驱动电压时,往往会导致球状间隙子附近的液晶分子往非预期的方向排列,以图5来举例说明。
图5是用以说明液晶分子往非预期的方向排列的其中一种情形。请参照图5,在此液晶透镜500处于三维显示模式,通过其液晶层的光的折射差呈现出一个菲涅尔透镜(如标示502所示),然由于区域504中的液晶分子受到邻近的球状间隙子的影响,导致液晶分子506并非朝向理想的方向来倾倒(在理想的菲涅尔透镜设计中,液晶分子皆朝菲涅尔透镜的主波瓣区中心的方向倾倒,即朝菲涅尔透镜中心的方向倾倒),而是朝菲涅尔透镜的边界的方向来倾倒。如此一来,由液晶透镜500所构成的液晶透镜阵列在显示三维画面时,画面中会有某些液晶透镜500的边界的不连续线产生位移,或是产生更多新的不连续线,也就是出现所谓的点状Mura现象,以图6来举例说明。
图6用以说明其中一种Mura现象。在图6中,标示602表示其中一球状间隙子,而604表示其中一不连续线。如此图所示,此不连续线604因球状间隙子602而发生异常,而无法如其他平行的不连续线一般呈直线分布。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二种液晶透镜装置,其皆不会产生点状Mura现象。
本发明还提供二种对应的液晶透镜驱动方法。
本发明提出一种液晶透镜装置,其包括有一液晶透镜阵列与一驱动装置。所述的液晶透镜阵列包括有多个平行排列的液晶透镜,而每一液晶透镜又包括有一第一基板、多个第一电极、一第二基板、多个第二电极与一液晶层。所述的第一电极皆配置在第一基板的第一表面,而所述的第二电极皆配置在第二基板的第二表面,其中前述的第二表面相对于前述的第一表面。所述的液晶层配置在上述第一电极与上述第二电极之间,用以形成一菲涅尔透镜。此菲涅尔透镜包括有一主波瓣区与多个侧波瓣区。其中上述的第二电极划分有第一群组、第二群组、第三群组及第四群组,所述第一群组中的第二电极皆位于主波瓣区,所述第二群组中的每一第二电极位于菲涅尔透镜的边界,所述第三群组中的每一第二电极位于主波瓣区与其中一侧波瓣区的交界处,或位于其中二个侧波瓣区的交界处,而所述第四群组中的每一第二电极位于其中一侧波瓣区。至于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电性连接每一液晶透镜的所有第二电极,并用以自位于菲涅尔透镜的边界的第二电极为开始至位于主波瓣区中央的第二电极为结束的方式来依序提供多个相应的驱动电压至每一液晶透镜中的第二电极,且每相邻二个第二电极的驱动时间具有一预设时间差。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液晶透镜的驱动方法。所述的液晶透镜包括有一第一基板、多个第一电极、一第二基板、多个第二电极与一液晶层。所述的第一电极皆配置在第一基板的第一表面,而所述的第二电极皆配置在第二基板的第二表面,其中上述第二表面相对于上述第一表面。所述的液晶层配置在上述第一电极与上述第二电极之间,用以形成一菲涅尔透镜。此菲涅尔透镜包括有一主波瓣区与多个侧波瓣区。其中上述第二电极划分有第一群组、第二群组、第三群组及第四群组,所述第一群组中的第二电极皆位于主波瓣区,所述第二群组中的每一第二电极位于菲涅尔透镜的边界,所述第三群组中的每一第二电极位于主波瓣区与其中一侧波瓣区的交界处,或位于其中二个侧波瓣区的交界处,而所述第四群组中的每一第二电极位于其中一侧波瓣区。所述的驱动方法包括有以下步骤:自位于菲涅尔透镜的边界的第二电极为开始至位于主波瓣区中央的第二电极为结束的方式来依序提供多个相应的驱动电压至上述第二电极,且每相邻二个第二电极的驱动时间具有一预设时间差。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液晶透镜装置,其包括有一液晶透镜阵列与一驱动装置。所述的液晶透镜阵列包括有多个平行排列的液晶透镜,而每一液晶透镜又包括有一第一基板、多个第一电极、一第二基板、多个第二电极与一液晶层。所述的第一电极皆配置在第一基板的第一表面,而所述的第二电极皆配置在第二基板的第二表面,其中上述第二表面相对于上述第一表面。所述的液晶层配置在上述第一电极与上述第二电极之间,用以形成一菲涅尔透镜。此菲涅尔透镜包括有一主波瓣区与多个侧波瓣区。其中上述第二电极划分有第一群组、第二群组、第三群组及第四群组,所述第一群组中的第二电极皆位于主波瓣区,所述第二群组中的每一第二电极位于菲涅尔透镜的边界,所述第三群组中的每一第二电极位于主波瓣区与其中一侧波瓣区的交界处,或位于其中二个侧波瓣区的交界处,而所述第四群组中的每一第二电极位于其中一侧波瓣区。至于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电性连接每一液晶透镜中的所有第二电极,并用以在一预设时间区段中同时提供多个驱动电压至每一液晶透镜中的第二电极。其中提供至第二群组的第二电极的驱动电压为将第二群组的第二电极的原驱动电压提升第一预设百分比而取得,提供至第三群组的第二电极的驱动电压为将第三群组的第二电极的原驱动电压降低第二预设百分比而取得,而提供至第四群组的每一第二电极的驱动电压为将第二群组与第三群组中距欲计算驱动电压的第二电极最相近的二个第二电极的驱动电压相减后的绝对值除以二而取得,或是将第三群组中距欲计算驱动电压的第二电极最相近的二个第二电极的驱动电压相减后的绝对值除以二而取得。且在上述预设时间区段后,驱动装置以上述第二电极的原驱动电压来驱动上述第二电极。而上述预设时间区段的时间长度为液晶反应时间乘上第三预设百分比。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液晶透镜的驱动方法。所述的液晶透镜包括有一第一基板、多个第一电极、一第二基板、多个第二电极与一液晶层。所述的第一电极皆配置在第一基板的第一表面,而所述的第二电极皆配置在第二基板的第二表面,其中上述第二表面相对于上述第一表面。所述液晶层配置在上述第一电极与上述第二电极之间,用以形成一菲涅尔透镜。此菲涅尔透镜包括有一主波瓣区与多个侧波瓣区。其中上述第二电极划分有第一群组、第二群组、第三群组及第四群组,所述第一群组中的第二电极皆位于主波瓣区,所述第二群组中的每一第二电极位于菲涅尔透镜的边界,所述第三群组中的每一第二电极位于主波瓣区与其中一侧波瓣区的交界处,或位于其中二个侧波瓣区的交界处,而所述第四群组中的每一第二电极位于其中一侧波瓣区。所述驱动方法包括有下列步骤:在一预设时间区段中同时提供多个驱动电压至上述第二电极,其中提供至第二群组的第二电极的驱动电压为将第二群组的第二电极的原驱动电压提升第一预设百分比而取得,提供至第三群组的第二电极的驱动电压为将第三群组的第二电极的原驱动电压降低第二预设百分比而取得,而提供至第四群组的每一第二电极的驱动电压为将第二群组与第三群组中距欲计算驱动电压的第二电极最相近的二个第二电极的驱动电压相减后的绝对值除以二而取得,或是将第三群组中距欲计算驱动电压的第二电极最相近的二个第二电极的驱动电压相减后的绝对值除以二而取得;以及在预设时间区段后,以上述第二电极的原驱动电压来驱动上述第二电极,其中预设时间区段的时间长度为液晶反应时间乘上第三预设百分比。
在本发明的其中一种液晶透镜装置及其液晶透镜的驱动方法中,自位于菲涅尔透镜的边界的第二电极为开始至位于主波瓣区中央的第二电极为结束的方式来依序提供多个相应的驱动电压至每一液晶透镜中的第二电极,且每相邻二个第二电极的驱动时间具有一预设时间差,藉此让液晶分子皆往预期的方向排列。如此一来,此液晶透镜装置在呈现三维画面时便不会产生点状Mura现象。而在本发明的另一种液晶透镜装置及其液晶透镜的驱动方法中,是在一预设时间区段中同时提供调整过电压大小的驱动电压至每一液晶透镜中的不同群组的第二电极,藉此让液晶分子皆往预期的方向排列。如此一来,此液晶透镜装置在呈现三维画面时也不会产生点状Mura现象。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一般三维显示器的架构。
图2为液晶透镜阵列130的俯视图。
图3用以说明每一液晶透镜132的结构与其于二维显示模式时的驱动方式。
图4用以说明液晶透镜132处于三维显示模式时的驱动方式。
图5用以说明液晶分子往非预期的方向排列的其中一种情形。
图6用以说明其中一种Mura现象。
图7绘示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液晶透镜的结构。
图8绘示本发明的驱动装置提供至每一液晶透镜700的第二电极的各驱动电压的其中一种时序。
图9为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液晶透镜的驱动方法的基本步骤。
图10示出了有原驱动电压的波形及其于提升电压值后的波形。
图11示出了有原驱动电压的波形及其于降低电压值后的波形。
图12为依照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液晶透镜的驱动方法的基本步骤。
附图符号说明
100:三维显示器
110:液晶显示面板
120:液晶透镜装置
130:液晶透镜阵列
132、500、700:液晶透镜
132-1、132-5、701、705:基板
132-2、132-4、702-1~702-5、704-1~704-11:电极
132-3、703:液晶层
132-6、506:液晶分子
140:驱动装置
502:菲涅尔透镜
504:区域
602:球状间隙子
604:不连续线
701-1、705-1:表面
706:菲涅尔透镜
A:主波瓣区
B1、B2:侧波瓣区
T:时间
V1~V5:驱动电压
X:方向
Δ:预设时间差
S902、S1202、S1204:步骤
具体实施方式
请再参照图1,本发明所提出的液晶透镜装置(如标示120所示)同样主要由一液晶透镜阵列(如标示130所示)与一驱动装置(如标示140所示)所组成,且所述的液晶透镜阵列同样包括有多个平行排列的液晶透镜。图7即示出了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液晶透镜的结构。如图7所示,每一液晶透镜700包括有基板(即上基板)701、多个第一电极(如标示702-1~702-5所示)、液晶层703、多个第二电极(如标示704-1~704-11所示)与基板(即下基板)705。每一第二电极电性连接驱动装置,以接收驱动装置所提供的驱动电压。
所述第一电极702-1~702-5皆配置在基板701的表面701-1,而所述的第二电极704-1~704-11皆配置在基板705的表面705-1,其中前述的表面701-1相对于前述的表面705-1。所述的液晶层703配置在第一电极702-1~702-5与第二电极704-1~704-11之间,用以形成一菲涅尔透镜(如标示706所示)。此菲涅尔透镜706包括有一主波瓣区A与二个侧波瓣区(分别如标示B1与B2所示)。此外,上述的第二电极704-1~704-11划分有四个群组,分别为第一群组、第二群组、第三群组及第四群组。所述第一群组中的第二电极皆位于主波瓣区A,换句话说,第二电极704-4~704-8皆属于前述的第一群组。所述第二群组中的每一第二电极位于菲涅尔透镜706的边界,换句话说,第二电极704-1与704-11皆属于前述的第二群组。所述第三群组中的每一第二电极位于主波瓣区A与其中一侧波瓣区的交界处,换句话说,第二电极704-3与704-9皆属于前述的第三群组。而所述第四群组中的每一第二电极位于其中一侧波瓣区,换句话说,第二电极704-2与704-10皆属于前述的第四群组。
至于所述的驱动装置(如标示140所示),其电性连接每一液晶透镜700的所有第二电极,并用以自位于菲涅尔透镜706的边界的第二电极(即第二电极704-1与704-11)为开始至位于主波瓣区A中央的第二电极(即第二电极704-6)为结束的方式来依序提供多个相应的驱动电压至每一液晶透镜700中的第二电极,且每相邻二个第二电极的驱动时间具有一预设时间差,以图8来说明。
图8即示出了本发明的驱动装置提供至每一液晶透镜700的第二电极的各驱动电压的其中一种时序。在图8中,标示V1表示前述驱动装置提供至前述第二群组中的所有第二电极(即第二电极704-1与704-11)的驱动电压,标示V2表示前述驱动装置提供至前述第四群组中的所有第二电极(即第二电极704-2与704-10)的驱动电压,标示V3表示前述驱动装置提供至前述第三群组中的所有第二电极(即第二电极704-3与704-9)的驱动电压,标示V4表示前述驱动装置提供至前述第一群组中的第二电极704-4与704-8的驱动电压,标示V5表示前述驱动装置提供至前述第一群组中的第二电极704-5与704-7的驱动电压,标示T表示为时间,而标示Δ表示为前述的预设时间差。在此例中,驱动电压V1~V5的波型为等相的交流方波,且驱动电压V1~V5的摆幅相等,然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此外,在此例中,驱动电压V1~V5的频率为30赫兹以上,较佳为60赫兹或120赫兹。另外,在此例中,预设时间差Δ为液晶反应时间乘上一预设百分比,而此预设百分比为25%,然此预设百分比亦非用以限制本发明。
由图8所示的时序可知,在驱动每一液晶透镜700的时候,每一液晶透镜700中的每相邻二个第二电极的驱动时间具有一预设时间差Δ。藉此,便可使得每一液晶透镜700中的液晶分子皆往预期的方向排列(即让每一液晶透镜700中的液晶分子皆朝菲涅尔透镜706的主波瓣区A中心的方向倾倒),进而使得本发明的液晶透镜装置在呈现三维画面时不会产生点状Mura现象。
尽管在上述实施例中,每一液晶透镜700仅具有二个侧波瓣区,然而在其他的液晶透镜设计中,每一液晶透镜可包括有四个以上的侧波瓣区,例如是包括四个侧波瓣区(即主波瓣区的左、右二侧各有二个侧波瓣区),或是包括六个侧波瓣区(即主波瓣区的左、右二侧各有三个侧波瓣区)。在这样的液晶透镜设计中,会有一些第二电极位于其中二个侧波瓣区的交界处,而这些第二电极亦属于第三群组中的第二电极。此外,在其他的液晶透镜设计中,同一侧波瓣区内可配置多个第二电极,而在这样的设计下,每一侧波瓣区便会涵盖到第四群组中的多个第二电极。另外,必须说明的是,无论液晶透镜怎么设计,皆可采用前述的使每相邻二个第二电极的驱动时间具有一预设时间差Δ的方式,来让每一液晶透镜中的液晶分子皆朝菲涅尔透镜的主波瓣区中心的方向倾倒。
藉由上述实施例的教示,本领域技术人员可归纳出前述液晶透镜的驱动方法的一个基本步骤,以图9来说明。图9为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液晶透镜的驱动方法的基本步骤。所述的液晶透镜包括有一第一基板、多个第一电极、一第二基板、多个第二电极与一液晶层。所述的第一电极皆配置在第一基板的第一表面,而所述的第二电极皆配置在第二基板的第二表面,其中上述第二表面相对于上述第一表面。所述的液晶层配置在上述第一电极与上述第二电极之间,用以形成一菲涅尔透镜。此菲涅尔透镜包括有一主波瓣区与多个侧波瓣区。其中上述第二电极划分有第一群组、第二群组、第三群组及第四群组,所述第一群组中的第二电极皆位于主波瓣区,所述第二群组中的每一第二电极位于菲涅尔透镜的边界,所述第三群组中的每一第二电极位于主波瓣区与其中一侧波瓣区的交界处,或位于其中二个侧波瓣区的交界处,而所述第四群组中的每一第二电极位于其中一侧波瓣区。请参照图9,所述的驱动方法包括有以下步骤:自位于菲涅尔透镜的边界的第二电极为开始至位于主波瓣区中央的第二电极为结束的方式来依序提供多个相应的驱动电压至上述第二电极,且每相邻二个第二电极的驱动时间具有一预设时间差(如步骤S902所示)。
除了可采用前述方式来使液晶透镜装置在呈现三维画面时不会产生点状Mura现象之外,还有一种方式也可以达到同样的效果,就是使驱动装置(如图1的标示140所示)在一预设时间区段中同时提供调整过电压大小的驱动电压至每一液晶透镜700中的不同群组的第二电极,详细说明如下。请再参照图7,首先,使驱动装置在上述预设时间区段中同时提供多个驱动电压至第二电极704-1~704-11,其中提供至第二群组的第二电极(即第二电极704-1与704-11)的驱动电压为将第二群组的第二电极的原驱动电压提升第一预设百分比而取得,而提供至第三群组的第二电极(即第二电极704-3与704-9)的驱动电压为将第三群组的第二电极的原驱动电压降低第二预设百分比而取得,以图10与图11来分别举例说明。图10示出了有原驱动电压的波形及其于提升电压值后的波形。在图10中,虚线部分即表示为原驱动电压的波形,而实线部分则表示其于提升电压值后的波形。图11示出了有原驱动电压的波形及其于降低电压值后的波形。在图11中,虚线部分即表示为原驱动电压的波形,而实线部分则表示其于降低电压值后的波形。
此外,提供至第四群组的每一第二电极(包括第二电极704-2与704-10)的驱动电压为将第二群组与第三群组中距欲计算驱动电压的第二电极最相近的二个第二电极的驱动电压相减后的绝对值除以二而取得。以第四群组的第二电极704-2为例,其此时的驱动电压为将第二群组的第二电极704-1与第三群组的第二电极704-3的驱动电压相减后的绝对值除以二而取得。在液晶透镜具有四个以上的侧波瓣区的情况下,提供至第四群组的某些第二电极的驱动电压为将第三群组中距欲计算驱动电压的第二电极最相近的二个第二电极的驱动电压相减后的绝对值除以二而取得。上述预设时间区段的时间长度为液晶反应时间乘上第三预设百分比。接着,在上述预设时间区段后,使驱动装置以上述第二电极的原驱动电压来驱动上述第二电极。
在此例中,前述的第一预设百分比为6%以上,前述的第二预设百分比为10%以上,而前述的第三预设百分比为25%,然此皆非用以限制本发明。
藉由上述另一方式的教示,本领域技术人员当可归纳出前述液晶透镜的驱动方法的一些基本步骤,以图12来说明。图12为依照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液晶透镜的驱动方法的基本步骤。所述的液晶透镜包括有一第一基板、多个第一电极、一第二基板、多个第二电极与一液晶层。所述的第一电极皆配置在第一基板的第一表面,而所述的第二电极皆配置在第二基板的第二表面,其中上述第二表面相对于上述第一表面。所述的液晶层配置在上述第一电极与上述第二电极之间,用以形成一菲涅尔透镜。此菲涅尔透镜包括有一主波瓣区与多个侧波瓣区。其中上述第二电极划分有第一群组、第二群组、第三群组及第四群组,所述第一群组中的第二电极皆位于主波瓣区,所述第二群组中的每一第二电极位于菲涅尔透镜的边界,所述第三群组中的每一第二电极位于主波瓣区与其中一侧波瓣区的交界处,或位于其中二个侧波瓣区的交界处,而所述第四群组中的每一第二电极位于其中一侧波瓣区。
请参照图12,所述的驱动方法包括有下列步骤:在一预设时间区段中同时提供多个驱动电压至上述第二电极,其中提供至第二群组的第二电极的驱动电压为将第二群组的第二电极的原驱动电压提升第一预设百分比而取得,提供至第三群组的第二电极的驱动电压为将第三群组的第二电极的原驱动电压降低第二预设百分比而取得,而提供至第四群组的每一第二电极的驱动电压为将第二群组与第三群组中距欲计算驱动电压的第二电极最相近的二个第二电极的驱动电压相减后的绝对值除以二而取得,或是将第三群组中距欲计算驱动电压的第二电极最相近的二个第二电极的驱动电压相减后的绝对值除以二而取得,其中预设时间区段的时间长度为液晶反应时间乘上第三预设百分比(如步骤S1202所示);以及在预设时间区段后,以上述第二电极的原驱动电压来驱动上述第二电极(如步骤S1204所示)。
在本发明的其中一种液晶透镜装置及其液晶透镜的驱动方法中,是自位于菲涅尔透镜的边界的第二电极为开始至位于主波瓣区中央的第二电极为结束的方式来依序提供多个相应的驱动电压至每一液晶透镜中的第二电极,且每相邻二个第二电极的驱动时间具有一预设时间差,藉此让液晶分子皆往预期的方向排列。如此一来,此液晶透镜装置在呈现三维画面时便不会产生点状Mura现象。而在本发明的另一种液晶透镜装置及其液晶透镜的驱动方法中,是在一预设时间区段中同时提供调整过电压大小的驱动电压至每一液晶透镜中的不同群组的第二电极,藉此让液晶分子皆往预期的方向排列。如此一来,此液晶透镜装置在呈现三维画面时也不会产生点状Mura现象。

Claims (16)

1.一种液晶透镜装置,包括:
一液晶透镜阵列,包括有多个平行排列的液晶透镜,每一液晶透镜包括:
一第一基板;
多个第一电极,配置在该第一基板的一第一表面;
一第二基板;
多个第二电极,配置在该第二基板的一第二表面,其中该第二表面相对于该第一表面;以及
一液晶层,配置在这些第一电极与这些第二电极之间,用以形成一菲涅尔透镜,该菲涅尔透镜包括有一主波瓣区与多个侧波瓣区,其中这些第二电极划分有一第一群组、一第二群组、一第三群组及一第四群组,该第一群组中的这些第二电极位于该主波瓣区,该第二群组中的每一第二电极位于该菲涅尔透镜的边界,该第三群组中的每一第二电极位于该主波瓣区与其中一侧波瓣区的交界处,或位于其中二个侧波瓣区的交界处,而该第四群组中的每一第二电极位于其中一侧波瓣区;以及
一驱动装置,电性连接每一液晶透镜的这些第二电极,并用以自位于该菲涅尔透镜的边界的第二电极为开始至位于该主波瓣区中央的第二电极为结束的方式来依序提供多个相应的驱动电压至这些第二电极,且每相邻二个第二电极的驱动时间具有一预设时间差,其中该预设时间差为液晶反应时间乘上一预设百分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透镜装置,其中该预设百分比为25%。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透镜装置,其中每一侧波瓣区涵盖该第四群组中的多个第二电极。
4.一种液晶透镜的驱动方法,所述的液晶透镜包括有一第一基板、多个第一电极、一第二基板、多个第二电极与一液晶层,该第一电极配置在该第一基板的一第一表面,这些第二电极配置在该第二基板的一第二表面,其中该第二表面相对于该第一表面,该液晶层配置在这些第一电极与这些第二电极之间,用以形成一菲涅尔透镜,该菲涅尔透镜包括有一主波瓣区与多个侧波瓣区,其中这些第二电极划分有一第一群组、一第二群组、一第三群组及一第四群组,该第一群组中的这些第二电极位于该主波瓣区,该第二群组中的每一第二电极位于该菲涅尔透镜的边界,该第三群组中的每一第二电极位于该主波瓣区与其中一侧波瓣区的交界处,或位于其中二个侧波瓣区的交界处,而该第四群组中的每一第二电极位于其中一侧波瓣区,该驱动方法包括:
自位于该菲涅尔透镜的边界的第二电极为开始至位于该主波瓣区中央的第二电极为结束的方式来依序提供多个相应的驱动电压至这些第二电极,且每相邻二个第二电极的驱动时间具有一预设时间差,其中该预设时间差为液晶反应时间乘上一预设百分比。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驱动方法,其中该预设百分比为25%。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驱动方法,其中每一侧波瓣区涵盖该第四群组中的多个第二电极。
7.一种液晶透镜装置,包括:
一液晶透镜阵列,包括有多个平行排列的液晶透镜,每一液晶透镜包括:
一第一基板;
多个第一电极,配置在该第一基板的一第一表面;
一第二基板;
多个第二电极,配置在该第二基板的一第二表面,其中该第二表面相对于该第一表面;以及
一液晶层,配置在这些第一电极与这些第二电极之间,用以形成一菲涅尔透镜,该菲涅尔透镜包括有一主波瓣区与多个侧波瓣区,其中这些第二电极划分有一第一群组、一第二群组、一第三群组及一第四群组,该第一群组中的这些第二电极位于该主波瓣区,该第二群组中的每一第二电极位于该菲涅尔透镜的边界,该第三群组中的每一第二电极位于该主波瓣区与其中一侧波瓣区的交界处,或位于其中二个侧波瓣区的交界处,而该第四群组中的每一第二电极位于其中一侧波瓣区;以及
一驱动装置,电性连接每一液晶透镜的这些第二电极,并用以在一预设时间区段中同时提供多个驱动电压至这些第二电极,其中提供至该第二群组的这些第二电极的驱动电压为将该第二群组的这些第二电极的原驱动电压提升一第一预设百分比而取得,提供至该第三群组的这些第二电极的驱动电压为将该第三群组的这些第二电极的原驱动电压降低一第二预设百分比而取得,而提供至该第四群组的每一第二电极的驱动电压为将该第二群组与该第三群组中距欲计算驱动电压的该第二电极最相近的二个第二电极的驱动电压相减后的绝对值除以二而取得,或是将该第三群组中距欲计算驱动电压的该第二电极最相近的二个第二电极的驱动电压相减后的绝对值除以二而取得,且在该预设时间区段后,该驱动装置以这些第二电极的原驱动电压来驱动这些第二电极,其中该预设时间区段的时间长度为液晶反应时间乘上一第三预设百分比。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液晶透镜装置,其中该第一预设百分比为6%以上。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液晶透镜装置,其中该第二预设百分比为10%以上。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液晶透镜装置,其中该第三预设百分比为25%。
11.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液晶透镜装置,其中每一侧波瓣区涵盖该第四群组中的多个第二电极。
12.一种液晶透镜的驱动方法,所述的液晶透镜包括有一第一基板、多个第一电极、一第二基板、多个第二电极与一液晶层,该第一电极配置在该第一基板的一第一表面,这些第二电极配置在该第二基板的一第二表面,其中该第二表面相对于该第一表面,该液晶层配置在这些第一电极与这些第二电极之间,用以形成一菲涅尔透镜,该菲涅尔透镜包括有一主波瓣区与多个侧波瓣区,其中这些第二电极划分有一第一群组、一第二群组、一第三群组及一第四群组,该第一群组中的这些第二电极位于该主波瓣区,该第二群组中的每一第二电极位于该菲涅尔透镜的边界,该第三群组中的每一第二电极位于该主波瓣区与其中一侧波瓣区的交界处,或位于其中二个侧波瓣区的交界处,而该第四群组中的每一第二电极位于其中一侧波瓣区,该驱动方法包括:
在一预设时间区段中同时提供多个驱动电压至这些第二电极,其中提供至该第二群组的这些第二电极的驱动电压为将该第二群组的这些第二电极的原驱动电压提升一第一预设百分比而取得,提供至该第三群组的这些第二电极的驱动电压为将该第三群组的这些第二电极的原驱动电压降低一第二预设百分比而取得,而提供至该第四群组的每一第二电极的驱动电压为将该第二群组与该第三群组中距欲计算驱动电压的该第二电极最相近的二个第二电极的驱动电压相减后的绝对值除以二而取得,或是将该第三群组中距欲计算驱动电压的该第二电极最相近的二个第二电极的驱动电压相减后的绝对值除以二而取得;以及
在该预设时间区段后,以这些第二电极的原驱动电压来驱动这些第二电极,其中该预设时间区段的时间长度为液晶反应时间乘上一第三预设百分比。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驱动方法,其中该第一预设百分比为6%以上。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驱动方法,其中该第二预设百分比为10%以上。
15.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驱动方法,其中该第三预设百分比为25%。
16.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驱动方法,其中每一侧波瓣区涵盖该第四群组中的多个第二电极。
CN201310535177.7A 2013-07-08 2013-11-01 液晶透镜装置及其液晶透镜的驱动方法 Active CN10357640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2124429 2013-07-08
TW102124429A TWI495926B (zh) 2013-07-08 2013-07-08 液晶透鏡裝置及其液晶透鏡之驅動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576409A CN103576409A (zh) 2014-02-12
CN103576409B true CN103576409B (zh) 2016-03-16

Family

ID=500484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535177.7A Active CN103576409B (zh) 2013-07-08 2013-11-01 液晶透镜装置及其液晶透镜的驱动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310632B2 (zh)
CN (1) CN103576409B (zh)
TW (1) TWI49592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60062311A (ko) * 2014-11-24 2016-06-02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액정 렌즈 유닛 및 3d 표시 장치
KR20160093200A (ko) * 2015-01-28 2016-08-08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광 변조 장치 및 그 구동 방법
JP2016191744A (ja) * 2015-03-30 2016-11-10 株式会社東芝 屈折率分布型液晶光学装置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CN204613548U (zh) * 2015-04-20 2015-09-02 高创(苏州)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模组面框、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31033A (zh) * 2011-05-27 2011-11-02 深圳超多维光电子有限公司 液晶透镜及其控制方法、3d显示装置以及计算机系统
CN102540588A (zh) * 2010-12-27 2012-07-04 株式会社东芝 折射率分布型液晶光学元件以及图像显示装置
CN102591090A (zh) * 2012-03-23 2012-07-18 华映视讯(吴江)有限公司 裸眼式立体显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067329A1 (en) * 2000-10-16 2002-06-06 Stanley Electric Co., Ltd. Liquid-crystal device and a method of driving the same
GB2398130A (en) 2003-02-05 2004-08-11 Ocuity Ltd Switchable active lens for display apparatus
KR100540109B1 (ko) 2003-02-06 2006-01-10 가부시끼가이샤 도시바 입체 화상 표시 장치
JP2004313562A (ja) 2003-04-18 2004-11-11 Shinichi Hirabayashi 遊技機表示装置
GB2403815A (en) 2003-07-10 2005-01-12 Ocuity Ltd Birefringent lens array structure
US7755583B2 (en) * 2006-06-12 2010-07-13 Johnson & Johnson Vision Care Inc Method to reduce power consumption with electro-optic lenses
KR101472052B1 (ko) * 2008-07-30 2014-12-12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장치
JP5498676B2 (ja) 2008-09-24 2014-05-21 株式会社東芝 立体画像表示装置
TWI412788B (zh) 2009-05-27 2013-10-21 Au Optronics Corp 立體顯示器及其液晶透鏡
TWI414846B (zh) 2009-10-30 2013-11-11 Au Optronics Corp 可切換二維顯示模式與三維顯示模式之顯示裝置及其液晶透鏡
KR101622650B1 (ko) * 2009-12-31 2016-06-01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액정 전계 렌즈 및 이를 이용한 입체 표시 장치
WO2011085044A2 (en) * 2010-01-05 2011-07-14 Reald Inc. Crosstalk suppression in time sequential liquid crystal stereoscopic display systems
KR101772153B1 (ko) * 2010-03-17 2017-08-29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회절 렌즈를 이용한 영상 표시 장치
JP2012098394A (ja) * 2010-10-29 2012-05-24 Sony Corp 液晶レンズアレイ素子、およびその駆動方法ならびに立体画像表示装置
KR20120091646A (ko) 2011-02-09 2012-08-20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프레넬 렌즈 구조체 및 이를 이용한 2d/3d 전환 영상표시장치
JP5591843B2 (ja) * 2012-02-27 2014-09-17 株式会社東芝 液晶レンズ素子及び立体画像表示装置
JP5599420B2 (ja) * 2012-03-22 2014-10-01 株式会社東芝 液晶フレネルレンズ素子及び画像表示装置
JP2014089294A (ja) * 2012-10-30 2014-05-15 Toshiba Corp 液晶レンズ装置およびその駆動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40588A (zh) * 2010-12-27 2012-07-04 株式会社东芝 折射率分布型液晶光学元件以及图像显示装置
CN102231033A (zh) * 2011-05-27 2011-11-02 深圳超多维光电子有限公司 液晶透镜及其控制方法、3d显示装置以及计算机系统
CN102591090A (zh) * 2012-03-23 2012-07-18 华映视讯(吴江)有限公司 裸眼式立体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502647A (zh) 2015-01-16
CN103576409A (zh) 2014-02-12
US20150009435A1 (en) 2015-01-08
TWI495926B (zh) 2015-08-11
US9310632B2 (en) 2016-04-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955096A (zh) 曲面液晶面板结构
CN103558724B (zh) 一种液晶棱镜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03576409B (zh) 液晶透镜装置及其液晶透镜的驱动方法
CN206147210U (zh) 一种显示面板
WO2017156875A1 (zh) 一种液晶透镜及显示装置
CN101408679A (zh) 立体显示装置及立体画面显示方法
CN102395921B (zh) 液晶显示装置
CN105093703A (zh) 显示面板
CN102466912A (zh) 液晶显示器
EP2530500A2 (en)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phase difference plate and 3D display panel
CN106200135A (zh) 一种goa液晶显示面板及液晶显示器
CN104252082A (zh) 液晶透镜、立体显示装置与其显示方法
US11009742B2 (en) Multi-display
CN105044960A (zh) 显示用基板及可穿戴设备
CN103093706A (zh) 显示屏及拼接显示屏
CN102819153A (zh) 一种彩膜基板、液晶面板及液晶显示装置
CN104597667A (zh) 液晶显示面板及液晶显示装置
CN102681272A (zh) 液晶显示面板及其应用的显示装置
CN105607381B (zh) 液晶透镜及其制造方法、曲面显示装置
CN102279485B (zh) 用于手机显示屏系统的光栅液晶
CN102402078A (zh) 液晶显示结构
CN103293688A (zh) 二维/三维切换的显示器及其显示方法
CN104330916A (zh) 一种全分辨率的双重画面显示器及其驱动方法
CN102707518A (zh) 液晶显示面板及其应用的显示装置
CN207817323U (zh) Led显示屏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