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574997A - 用于制冷空调系统的制冷剂流体控制的组合阀 - Google Patents

用于制冷空调系统的制冷剂流体控制的组合阀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574997A
CN103574997A CN201210248449.0A CN201210248449A CN103574997A CN 103574997 A CN103574997 A CN 103574997A CN 201210248449 A CN201210248449 A CN 201210248449A CN 103574997 A CN103574997 A CN 10357499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e
valve
combination
functional
platfo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24844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威维·耶尔根·森达尔
米克尔森·肯尼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nfoss Automatic Controls Management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nfoss Automatic Controls Management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nfoss Automatic Controls Management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nfoss Automatic Controls Management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248449.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574997A/zh
Publication of CN1035749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7499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alve Housin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制冷空调系统的制冷剂流体控制的组合阀,所述组合阀包括一体化的组合阀平台,所述组合阀平台具有入口和出口,通过所述入口和出口连接至制冷空调系统的管路上;其中,所述组合阀还包括:多个功能模块,所述多个功能模块安装于所述组合阀平台上且串联地布置在所述入口与所述出口之间的制冷剂流动路径上,且所述组合阀还包括位于组合阀平台上且与制冷剂流动路径连通的侧孔。

Description

用于制冷空调系统的制冷剂流体控制的组合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冷空调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用于制冷空调系统的制冷剂流体控制的组合阀。
背景技术
针对于当前的制冷空调系统,需要在其的管路上设置有由多个不同的控制阀门组成的阀组甚至阀站,以实现相应的控制功能。
参照图1,例如在供液控制时,往往需要有相应的控制阀组进行供液控制。具体地,来自低压循环桶10a的制冷剂依次经过截止阀11、过滤器12、电磁阀13、手动调节阀14、截止阀15,之后进入蒸发器17;从蒸发器17流出的制冷剂流经截止阀16前往低压循环桶10b。控制器18可以基于蒸发器17上的温度传感器19控制电磁阀13,以控制供液。
通过上述可知,供液控制动作需要一系列的控制阀协同工作。供液控制阀组往往需要包含两个截止阀11、15、一个电磁阀13、一个手动调节阀14以及过滤器12。截止阀11、15用于安装维护时起截止作用,电磁阀13控制供液,手动调节阀14用于平衡压力,过滤器12用于保护电磁阀13。为了把这些阀组合起来,需要10道焊接工序,这给安装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工作量。由于焊点较多,带来的泄漏风险也较大,10个焊点意味着相应的漏点也有10个。各个阀之间需要有管路连接,这些管路的存在有可能导致积液,在给系统维护带来不便的同时也增加系统的安全性风险。而且阀体之间的保温也由于多个控制阀的存在导致保温材料被割裂,此外,控制阀本身的保温工作也由于存在多个外形不规则的控制阀而变得十分困难。管路上阀体众多,造成了较大的压降且占用较大的安装空间。由于直接焊接在管路上,因此这些阀在维护更换时,工序复杂。
参照图2,例如在热气除霜时,供液管路上除了和常规供液管路一样的需求外,还需要增加单向阀214和一路排液管路,这时管路的布置更加复杂。焊点更是增加到至少12个,积液或泄漏的风险更大。而热气管路上采用传统的控制阀进行控制,也需要采用两个截止阀210、213、一个电磁阀212以及一个过滤器211组成热气管路阀组,而吸气管路上的气动电磁阀或气动式两步开启电磁阀28往往也需要从此处导入热气用于驱动其正常工作,这时,该热气管路上将存在10个焊点,这给安装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工作量。而且由于焊点较多,带来的泄漏风险也较大,10个焊点意味着相应的漏点也有10个。而且各个阀之间需要有管路连接,这些管路的存在有可能导致积液,在给系统维护带来不便的同时也增加系统的安全性风险。而且阀体之间的保温也由于多个控制阀的存在导致保温材料被割裂,此外,控制阀本身的保温工作也由于存在多个外形不规则的控制阀而变得十分困难。管路上阀体众多,造成了较大的压降且占用较大的安装空间。由于直接焊接在管路上,因此这些阀在维护更换时,工序复杂。
具体地参见图2,制冷时,来自低压循环桶20a的低压制冷剂液体经过截止阀21、过滤器22、电磁阀23、单向阀24、调节阀25、截止阀26进入蒸发器220变成低压气液混合制冷剂,之后由吸气管路流出,前往低压循环桶20b。所述吸气管路上设置有截止阀29、气动式两步开启电磁阀28、截止阀27。此时,热气管路关闭但是回气管路上的气动式两步开启电磁阀28所需要的气源来自热气管路。在除霜时,供液管路关闭,来自压缩机排气管20c的热气经过由截止阀210、过滤器211、电磁阀212、截止阀213构成的阀组,流经单向阀214后,被气动式两步开启电磁阀28截止,进入蒸发器220除霜,之后通过截止阀26后由溢流阀215流入低压循环桶20b。图中所示的所有截止阀全部用于安装,维护及调试用途。控制器216根据蒸发器220上的多个温度传感器217、218、219相应地控制气动式两步开启电磁阀28、电磁阀23和电磁阀212。
参照图3,例如在向循环桶进行节流时,往往需要有相应的控制阀组进行节流控制。这需要一系列的控制阀协同工作。此时控制阀组往往需要包含两个截止阀31、35、一个电磁阀33、一个电动阀34以及过滤器32等。截止阀31、35用于安装维护时起截止作用,电磁阀33控制开关,电动阀34用于节流/膨胀,过滤器32用于保护电磁阀和电动阀。为了把这些阀组合起来,需要10道焊接工序,这给安装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工作量。而且由于焊点较多,带来的泄漏风险也较大,10个焊点意味着相应的漏点也有10个。而且各个阀之间需要有管路连接,这些管路的存在有可能导致积液,在给系统维护带来不便的同时也增加系统的安全性风险。而且阀体之间的保温也由于多个控制阀的存在导致保温材料被割裂,此外,控制阀本身的保温工作也由于存在多个外形不规则的控制阀而变得十分困难。如图所示。管路上阀体众多,造成了较大的压降且占用较大的安装空间。由于直接焊接在管路上,因此这些阀在维护更换时,工序复杂。
具体地,如图3所示,来自贮液器30a的高压液体制冷剂流体经过包括截止阀31、过滤器32、电磁阀33、电动阀34、截止阀35的阀组成为低压制冷剂液体(气液混合物)进入低压循环桶30b,并进一步经由截止阀31f前往蒸发器30c进行制冷。来自蒸发器30e的低压制冷剂气液混合流体通过截止阀31a及可能存在的其他调节阀回到低压循环桶30b。低压循环桶30b的低压制冷剂气体则由具有截止阀31c的另一个管路前往吸气管30d而流回压缩机。双座安全阀39用于防止低压循环桶过压。液位开关38用于防止低压循环桶30b内液位过高,当液位过高时关闭电磁阀33,保护系统安全。液位传感器37用于测量低压循环桶30b内的液位,为控制器36对电动阀34的调节提供依据和反馈。泄油阀310用于排除低压循环桶30b中存积的润滑油。针阀311用于安装压力表,测量低压循环桶30b的压力。视镜312用于观测低压循环桶30b中的流体的状况。图中所示的所有截止阀31a-31f全部用于安装,维护及调试用途。
例如在吸气管路上的温度压力调节以及开关功能,往往需要有相应的控制阀组进行控制,这需要一系列的控制阀协同工作。此时控制阀组往往需要包含两个截止阀、一个具有可以安装多个导阀的伺服主阀或相关压力/温度调节阀等。截止阀用于安装维护时起截止作用,调节阀用于控制温度和压力并且可能需要进行管路的强制开关等。为了把这些阀组合起来,至少需要6道焊接工序,这给安装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工作量。而且由于焊点较多,带来的泄漏风险也较大,6个焊点意味着相应的漏点也有6个。而且各个阀之间需要有管路连接,这些管路的存在有可能导致积液,在给系统维护带来不便的同时也增加系统的安全性风险。而且阀体之间的保温也由于多个控制阀的存在导致保温材料被割裂,此外,控制阀本身的保温工作也由于存在多个外形不规则的控制阀而变得十分困难。管路上阀体众多,造成了较大的压降且占用较大的安装空间。由于直接焊接在管路上,因此这些阀在维护更换时,工序复杂。
例如在吸气管路上的两步开启电磁阀控制功能,往往需要有相应的控制阀组进行控制,这需要一系列的控制阀协同工作。此时控制阀组往往需要包含两个截止阀、一个气动式两步开启电磁阀等。截止阀用于安装维护时起截止作用,气动式两步开启电磁阀用于两步开启功能,防止液击现象。为了把这些阀组合起来,至少需要6道焊接工序,这给安装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工作量。而且由于焊点较多,带来的泄漏风险也较大,6个焊点意味着相应的漏点也有6个。而且各个阀之间需要有管路连接,这些管路的存在有可能导致积液,在给系统维护带来不便的同时也增加系统的安全性风险。而且阀体之间的保温也由于多个控制阀的存在导致保温材料被割裂,此外,控制阀本身的保温工作也由于存在多个外形不规则的控制阀而变得十分困难。管路上阀体众多,造成了较大的压降且占用较大的安装空间。由于直接焊接在管路上,因此这些阀在维护更换时,工序复杂。
参照图4,例如在向压缩机进行喷液时,往往需要有相应的控制阀组进行控制。这需要一系列的控制阀协同工作。此时控制阀组往往需要包含两个截止阀41、44,一个电动阀43,以及一个电磁阀和过滤器42等。截止阀41、44用于安装维护时起截止作用,电磁阀控制开关,电动阀43用于节流/膨胀,过滤器用于保护电磁阀和电动阀。为了把这些阀组合起来,需要10道焊接工序,这给安装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工作量。而且由于焊点较多,带来的泄漏风险也较大,10个焊点意味着相应的漏点也有10个。而且各个阀之间需要有管路连接,这些管路的存在有可能导致积液,在给系统维护带来不便的同时也增加系统的安全性风险。而且阀体之间的保温也由于多个控制阀的存在导致保温材料被割裂,此外,控制阀本身的保温工作也由于存在多个外形不规则的控制阀而变得十分困难。如图所示。管路上阀体众多,造成了较大的压降且占用较大的安装空间。由于直接焊接在管路上,因此这些阀在维护更换时,工序复杂。
具体如图4所示,来自贮液器40a的高压制冷剂流体经过包括截止阀41、过滤器和电磁阀42、电动阀43、截止阀44的阀组,成为低压制冷剂液体(气液混合物),进入压缩机47,蒸发后继续经过压缩从压缩机47的出口排出,之后进行油分处理40b。制冷剂在压缩机47中进行压缩后,会和压缩机47中的润滑油一起排出,此时需要采用油分处理,把制冷剂和润滑油的混合物进行分离,分离后制冷剂用于制冷,而润滑油经过油冷却器48冷却后回到压缩机47进行润滑等功能。请注意,因为经过油分处理后的油温度较高,需要冷却后送回压缩机47,防止压缩机温度过高。来自低压循环桶40c的制冷剂经过截止阀49、过滤器410进入压缩机47。控制器45根据设置在压缩机47出口管路上的温度传感器46控制电动阀43。
因此,传统的控制阀组存在着安装困难,保温困难,压降较大,占用较大的安装空间,维护繁琐,更换困难,泄漏风险与积液风险大等问题。有鉴于此,确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解决上述不足中的至少一种的用于制冷空调系统的制冷剂流体控制的组合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和缺陷的至少一个方面。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制冷空调系统的制冷剂流体控制的组合阀,以实现对所述系统的各种监测和控制,并且实现易于安装,节约安装时间,易于保温,减小阀组压降,减少安装空间要求,容易进行维护和更换,提高系统安全性。
(二)技术方案
为达到上述目的中的至少一个方面,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制冷空调系统的制冷剂流体控制的组合阀,所述组合阀包括一体化的组合阀平台,所述组合阀平台具有入口和出口,通过所述入口和出口连接至制冷空调系统的管路上;其中,所述组合阀还包括:多个功能模块,所述多个功能模块安装于所述组合阀平台上且串联地布置在所述入口与所述出口之间的制冷剂流动路径上,且所述组合阀还包括位于组合阀平台上且与制冷剂流动路径连通的侧孔。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组合阀可以用于包括各种氟利昂制冷剂、R717、R744(CO2)和无腐蚀性的气体和液体的制冷剂。该组合阀的应用具体涉及一种能够以单一阀体取代制冷空调领域中必须由多个不同功能的控制元器件或阀构成的阀组,针对不同的应用场合,如热气管路、液体管路、有相变的管路、气液共存管路、气体管路以及压缩机喷液管路上,进行供液控制、热气除霜、直接膨胀、泵循环或重力供液循环系统中的节流/膨胀、系统中的温度压力调节与控制、以及压缩机喷液控制等多种应用。通过该组合阀的使用,可以在确保系统合理供液、正常除霜、直接膨胀、实现温度压力控制以及压缩机喷液等前提下,有效的减小系统压降,简化安装流程,节省安装空间,减少系统泄漏提高系统安全性,减少维护时间,节约人工成本等目的。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这些和/或其他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优选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传统供液方式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传统的热气除霜自动控制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采用传统阀组完成节流膨胀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采用传统阀组的喷液控制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组合阀的产品设计概念的示意图;
图6为组合阀产品的主要组成的示意图;
图6a为显示出本发明的侧孔的设置位置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的组合阀阀体内部大面积低阻力优化流道的示意图;
图8为用于蒸发器供液控制的解决方案之一;
图9为采用图8中的组合阀独立完成供液的流程示意图;
图10为用于蒸发器热气除霜供液控制的解决方案之一;
图11为采用图10中的组合阀的热气除霜自动控制的流程示意图;
图12为用于循环桶节流控制的解决方案之一;
图13为采用图12中的组合阀完成节流膨胀的流程示意图;
图14为用于压缩机喷液控制的解决方案之一;
图15为采用图14中的组合阀的喷液控制的流程示意图;和
图16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组合阀平台与功能模块的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5-16,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在说明书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号指示相同或相似的部件。下述参照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说明旨在对本发明的总体发明构思进行解释,而不应当理解为对本发明的一种限制。
下面参考附图5-16对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制冷空调系统的制冷剂流体控制的组合阀进行说明。
本发明提供的用于制冷空调系统的制冷剂流体控制的组合阀可以广泛地应用于制冷空调系统中的吸气管路、液体管路、热气管路、以及存在相变或不存在相变的气液两相流管路。该组合阀根据功能模块的不同配置可以实现制冷剂流体的连续调节、开关调节等。
具体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制冷空调系统的制冷剂流体控制的组合阀,所述组合阀包括一体化的组合阀平台ICF1、ICF2,所述组合阀平台具有入口1a、2a和出口1b、2b,通过所述入口1a、2a和出口1b、2b连接至制冷空调系统的管路(未示出)上。如图6和图7所示,所述组合阀还包括多个功能模块,所述多个功能模块安装于所述组合阀平台ICF1、ICF2上且串联地布置在所述入口与所述出口之间的制冷剂流动路径L1、L2上。
所述组合阀还设置有侧孔S,所述侧孔S可以设置在组合阀平台上且与组合阀内的制冷剂流动路径连通。所述侧孔S可以是排液侧孔、可视化侧孔、热气引导侧孔、温度/压力表测量侧孔、温度/压力传感器测量等功能侧孔。
具体地,如图6和6a所示,所述侧孔S1/S6、S2/S7、S3/S8、S4/S9、S5/S10或S1’/S4’、S2’/S5’、S3’/S6’可以成对地设置在组合阀平台或其的阀体的相对侧上。当然,针对于组合阀平台ICF1只显示出设置3对侧孔S1’/S4’、S2’/S5’、S3’/S6’,对于组合阀平台ICF2显示出设置5对侧孔S1/S6、S2/S7、S3/S8、S4/S9、S5/S10。可以理解,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任意数量的侧孔。
具体地,每一对侧孔S中的两个侧孔分别设置在组合阀平台的垂直于图6a的页面的两个表面(即组合阀平台的左右表面)上,且与组合阀平台内的流动路径L1、L2连通。
如图6可见,功能模块安装接口M1’-M4’或M1-M6设置在组合阀平台的上下两个表面上,而侧孔可以设置在组合阀阀体的左右两侧的表面上,且与连接两个相邻的功能模块接口(例如M2’和M3’,或M2和M3,或M4和M5)的流道连通,例如设置在S2/S7,S4/S9,或S2’/S5’等位置处。当然,所述侧孔S不限于设置成与组合阀平台内的流道P2或P4连通,而且还可以根据需要设置成与连接组合阀阀体上的同一部分的上下两个功能模块接口的流道例如P1、P3或P5连通,例如设置在S1’/S4’、S3’/S6’或S1/S6、S3/S8、S5/S10等位置处。
组合阀平台上设置的侧孔可以通过侧孔盲塞进行密封。如图6a所示以组合阀平台ICF2为例,可以在S1/S6、S2/S7、S3/S8、S4/S9、S5/S 10处,根据实际需求设置旁通或引导侧孔的数目。这些侧孔可以用于下列用途,但不限于如下所列用途:
排出组合阀中的制冷剂液体或气体;
引导组合阀中存在的热气作为高压气源驱动气动控制元器件进行动作;
旁通制冷剂流体;
外接压力表,实时监测压力;
外接压力传感器,实时监测压力;
外接温度传感器,实时监测温度;和
外接可视化视镜,实时目视组合阀中制冷剂流体状态。
例如,供液组合阀的侧孔可以用于进行热气除霜后的冷凝制冷剂排出;热气组合阀的侧孔可以为吸气管路或其他管路上的气动控制元件提供气源,驱动相应的控制元件动作。
安装了相应功能模块的组合阀平台ICF1或ICF2可以采用焊接的形式安装于制冷空调系统的各个管路上,如热气管路、存在相变的气液两相管路、气液两相管路、液体管路以及气体管路。功能模块安装后无需拆卸,可以直接采用TIG焊、MIG焊或者SMAW焊进行焊接。组合阀平台上安装的功能模块可以不进行拆除,直接对安装了功能模块的组合阀平台进行焊接。因此组合阀的配置可以在工厂中完成,避免了现场安装中很容易出现的安装错误,这是因为安装工人可能不清楚安装的顺序、不理解配置的原理或不熟悉安装的技术等。
该组合阀平台作为各个功能模块的载体,根据其安装的不同功能模块的组合,实现对制冷剂流体不同的控制应用,制冷剂流体(气体或液体或气液两相流)引导作用以及监测功能。在本发明中,可以通过组合阀平台与功能模块以及侧孔的不同组合构成的组合阀,紧凑集约地实现系统供液、热气融霜中制冷剂流体控制、节流膨胀、吸气管路上的温度压力调节以及开启、两步开启以及压缩机喷液管路上的喷液控制等功能。通过使用所述组合阀,可以降低制冷空调系统的压降,简化控制阀组及相应管路的安装,减少系统焊点,降低泄漏风险,易于对保温材料进行安装,节约安装空间,减少组合阀组成数量,易于对制冷空调系统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便于维护更换等。
可以在该组合阀平台上安装各种功能模块,如截止阀模块、手动调节阀模块、过滤器模块、电磁阀模块、电磁阀手动开启模块、内置手动开启装置的电磁阀模块、止回阀模块、截止止回阀模块、电动阀模块、功能模块接口盲塞模块、电子膨胀阀模块、外接功能扩展焊接模块、两步开启电磁阀模块、多导阀接口扩展模块以及侧孔盲塞等。通过对这些功能模块在一体化组合阀平台上进行配置并焊接于相应的排气管路、吸气管路、气液两相流管路、液体管路以及压缩机喷液管等,可以实现系统供液、热气融霜中制冷剂流体控制、向循环桶节流膨胀、向蒸发器直接膨胀、吸气管路上的温度压力调节以及开启、两步开启以及压缩机喷液管路上的喷液控制等功能以及压缩机喷液等功能。所述的一体化组合阀平台可以设置足够多或任意数量的功能模块接口,例如4个或6个。
一体化组合阀平台上安装有各种功能模块,实现功能模块的组合,形成针对于具体应用的平台,通过直接焊接与制冷或空调系统中的管路成为一体,具有良好的低压降特征。一体化组合阀平台具有相关功能,可以有效实现制冷剂流体旁通,制冷剂热气引导,制冷剂流体排空功能。一体化组合阀平台提供了相关的实时监测接口,例如侧孔S,可以实时对平台的温度,压力以及制冷剂流体的流动状态进行可视化监测。
所述组合阀工作的制冷剂、温度范围和压力范围分别为:
制冷剂:适用于各种现有的不可燃制冷剂,包含R717、R744以及各种无腐蚀性的气体或液体。
温度范围:–60/+120°C(-76/+248°F)
压力范围:最大工作压力为52bar g(754psi g).
通过增加侧孔设计以及本发明所述的各种有关于组合阀结构上的优化,使得组合阀的承压能力达到了52bar g。这使得高压制冷剂的应用(例如二氧化碳制冷剂在亚临界制冷循环上的应用以及二氧化碳制冷剂跨临界制冷循环中的中低压部分应用)具有了工程上实际应用的可行性。
功能模块F和组合阀阀体1或平台ICF1、ICF2通过螺栓6与功能模块进行连接,如图16所示。所述的一体化组合阀平台中的功能模块F与组合阀平台ICF1、ICF2之间的连接技术为:功能模块F上采用一体的法兰连接设计,把功能模块F和相应一侧的内建法兰(未显示)整合在一起成为功能模块的一部分,该内建法兰通过O形圈4与图16中的密封插件3连接,该密封插件3被插入到相应的功能模块接口中时能起到密封的作用,而在组合阀的组合阀平台上相应地设置与功能模块连接的螺孔7,功能模块F和组合阀平台ICF1、ICF2之间因此通过螺栓6和螺孔7的配合进行连接。功能模块F和组合阀平台ICF1、ICF2之间的连接密封性,通过连接面上的O型圈4、5进一步保证。
组合阀平台上下相对应的两个模块可以共用组合阀平台中的阀体1的阀座的同一部分,也因此共用同一流道。经过优化的组合阀流道设计,如图7所示,制冷剂流体将经过大面积低阻力优化的流道进入下一个阀座直至流出组合阀平台。
参照图5-6,所述组合阀平台ICF1、ICF2分别被显示为设置有4个或6个功能模块接口以用于安装或容纳功能模块。首先介绍具有4个功能模块接口的组合阀平台ICF1。在图6a中,组合阀平台ICF1上设置有4个功能模块接口M1’、M2’、M3’、M4’。所述功能模块接口M1’和M3’依次并排地设置在图6a中显示的上安装表面(第一安装表面)上,而功能模块接口M2’和M4’则依次并排地设置在图6a中显示的下安装表面(第二安装表面)上。所述第一功能模块组中的一个功能模块通过对应的功能模块接口M1’与组合阀平台中的圆筒腔8上的图6中的第一支承表面8a配合,所述第二功能模块组中的另一功能模块通过对应的功能模块接口M2’和所述圆筒腔8上的与所述第一支承表面8a相对的第二支承表面8b(图6所示)配合,所述第一功能模块组中的功能模块与所述第二功能模块组中的另一功能模块经由穿过所述圆筒腔8的流道P1连通。依据这样的布置方式,分别在第二功能模块接口M2’和第四功能模块接口M4’上设置功能模块,它们之间通过流道P3连通。所述流道P1和P3通过设置在组合阀平台ICF1内部中的流道P2连通。
当组合阀平台ICF2包括6个功能模块接口M1-M6时,以类似的方式布置即可。即在组合阀平台ICF2的图6a中的上安装表面上设置有第一功能模块接口M1、M3、M5,在下安装表面上设置有第二功能模块接口M2、M4、M6。上述的功能模块接口M1-M6上都设置有相应的功能模块,且功能模块接口M1和M2通过流道P1连通,功能模块接口M3和M4通过流道P3连通,功能模块接口M5和M6通过流道P5连通,另外还通过组合阀阀体内的两个流道P2和P4来分别连接流道P1与P3,流道P3与P5,从而形成一个流动路径L2。此外,关于如何在组合阀平台上设置多个功能模块的技术内容,具体细节可以参见美国专利US7328593。
本发明设计理念在于采用如图6所示的组合阀平台将不同的功能模块整合到一起。其的设计理念如图5所示,在平台上可以根据定制化的需求,把各个不同的子模块整合到一起,完成各个不同的组合,同时这些子模块可以既有机械控制模块也有电控模块,这使平台对机电应用整合到了一起。即,所述模块系统包括专用模块、通用模块以及所有的产品(功能阀或模块)变形/产品族。
所述组合阀平台如图7所示仅具有一个流动路径L1、L2。即制冷剂通过入口依次穿过安装在功能模块接口M1’-M4’或M1-M6处的功能模块,直至最终从出口流出。
所述组合阀平台可以如上文所述由单个阀座一体地形成,也可以由多个阀座分离地形成。在组合阀平台由多个阀座分离地形成时,位于同一阀座的相对侧上的两个功能模块构成一对功能模块且共用一个流道。在组合阀平台由单个阀座形成时,位于阀座的同一部分上的分别设置在上下安装表面上的对应的两个功能模块构成一对功能模块且共用一个流道,例如如上文所述的第一功能模块与第二功能模块、第三功能模块与第四功能模块。所述组合阀中的制冷剂流动路径是经过优化设计的,使得制冷剂流体经过大面积低阻力优化的流道进入下一个阀座直至流出组合阀平台。
下面将着重说明上述的各种功能模块的不同布置如何实现不同的功能。
首先,说明下述的多种功能模块的作用:
所述的一体化组合阀中具有截止阀模块F1,该模块配置于组合阀平台上可以用于进行手动关闭,开启操作。所述截止阀模块安装于组合阀平台之后,可以取代常规制冷空调系统中的截止阀,具有独立功能,和其他模块一起使用,可以取代传统的由多个控制阀组成的阀组。
所述的一体化组合阀具有手动调节阀模块F2,该模块配置于组合阀平台上可以用于进行关闭、开启、手动流量调节、手动节流/膨胀操作。所述手动调节阀模块安装于组合阀阀体后,可以取代常规制冷空调系统中的手动调节阀,具有独立功能,和其他模块一起使用,可以取代传统的由多个控制阀组成的阀组。
所述的一体化组合阀具有过滤器模块F3,该模块配置于组合阀平台上可以用于进行过滤操作、维持系统的清洁度、保护组合阀阀体1、其他模块以及制冷空调系统。过滤器模块安装于组合阀阀体后,可以取代常规制冷空调系统中的过滤器,具有独立功能,和其他模块一起使用,可以取代传统的由多个控制阀组成的阀组。
所述的一体化组合阀具有电磁阀模块F4,该模块配置于组合阀平台上可以用于进行电控开启/关闭操作。电磁阀模块安装于组合阀阀体后,可以取代常规制冷空调系统中的电磁阀,具有独立功能,和其他模块一起使用,可以取代传统的由多个控制阀组成的阀组。
所述的一体化组合阀具有电磁阀手动开启模块F5,该模块配置于组合阀平台上可以用于手动开启组合阀中配置的电磁阀模块。所述的一体化组合阀具有内置手动开启装置的电磁阀模块,该模块配置于组合阀平台上可以具有电磁阀模块的功能并且同时具有手动开启功能。
所述的一体化组合阀具有单向阀或止回阀模块F6,该模块配置于组合阀平台上可以用于控制制冷剂流体仅沿功能模块指示的方向单向流动。
所述的一体化组合阀具有截止止回阀模块F7,同时起到截止阀模块或止回阀模块的作用。所述组合阀所需的止回阀模块,安装于组合阀阀体后,可以取代常规制冷空调系统中的止回阀,具有独立功能,和其他模块一起使用,可以取代传统的由多个控制阀组成的阀组。
所述的一体化组合阀具有电动阀模块F8,到电动调节制冷剂流体流量或者电动节流/膨胀的作用。电动阀模块安装于组合阀阀体后,可以取代常规制冷空调系统中的电动阀,具有独立功能,和其他模块一起使用,可以取代传统的由多个控制阀组成的阀组。
所述的一体化组合阀具有功能接口盲塞模块F9,起到封闭平台上模块接口的作用。
所述的一体化组合阀具有电子膨胀阀模块F10,起到节流/膨胀的作用。所述电子膨胀阀模块安装于组合阀阀体后,可以取代常规制冷空调系统中的电子膨胀阀,具有独立功能,和其他模块一起使用,可以取代传统的由多个控制阀组成的阀组。
所述的一体化组合阀具有外接功能扩展焊接模块F11,起到扩展组合阀平台接口,增加组合阀平台功能的作用。
所述的一体化组合阀具有气动式两步开启电磁阀模块,该模块可以用于把该组合阀分为两步开启。
所述的一体化组合阀具有多导阀接口扩展模块该模块可以用于把该组合阀的功能扩展为温度压力调节阀,通过安装在该模块上的1个,2个或者多个导阀一起工作,控制系统相应部件的温度、压力。或根据系统相应部件的温度压力情况,决定阀体的自动及手动开关以及阀的开启角度自动调节,实现对制冷剂流体的开关调节、比例调节、积分调节、比例积分调节以及开关、比例、积分以及比例积分的多个联级调节。
所述的一体化组合阀具有侧孔盲塞F12,起到封闭平台上侧孔的作用。
对于功能模块的具体安装位置及配置,根据应用的不同场合进行合理配置,可以参考图9~图16。
蒸发器供液控制
图8为可以用于蒸发器供液控制的解决方案之一。当向蒸发器供液时,组合阀平台上安装的所述第一功能模块至第六功能模块分别为方案a1)至a4)中的任一种:
a1)截止阀模块、过滤器模块、内置手动开启装置的电磁阀模块、接口盲塞模块、手动调节阀模块、截止阀模块;
a2)截止阀模块、过滤器模块、电磁阀模块、电磁阀手动开启模块、手动调节阀模块、截止阀模块;
a3)截止阀模块、过滤器模块、电磁阀模块、电磁阀手动开启模块、电动调节阀模块、截止阀模块;
a4)截止阀模块、过滤器模块、内置手动开启装置的电磁阀模块、接口盲塞模块、电动调节阀模块、截止阀模块。
下文将参考图8对采用方案a1的组合阀详细说明如何进行供液控制。
具体地,具有6个功能模块接口的组合阀平台或阀体上分别配置截止阀模块、过滤器模块、内置手动开启装置的电磁阀模块、接口盲塞模块、手动调节阀模块、截止阀模块。来自循环桶的制冷剂液体先经过截止阀模块,流过过滤器模块后,通过内置手动开启装置的电磁阀模块来控制供液量。之后再经过手动调节阀和截止阀,完成供液控制功能。由于采用了内置手动开启装置的电磁阀模块,因此采用接口盲塞关闭富余的功能模块接口。这里通过电磁阀模块自动控制蒸发器供液。可以根据需要配置相应的侧孔,连接温度/压力传感器以及视镜,用于监测制冷剂流体的流动状态。在图8中,多余的侧孔被侧孔盲塞关闭。
图8显示的组合阀被如图9所示地安装在系统中。来自低压循环桶90a的制冷剂进入图9所示的安装了功能模块的组合阀平台ICF2(即图8中的组合阀)的入口,之后依次经过组合阀中的多个功能模块从其的出口流出,之后进入蒸发器93;从蒸发器流出的制冷剂流经截止阀92前往低压循环桶90b。控制器94可以基于蒸发器93上的温度传感器95控制组合阀中的电磁阀模块,以控制供液。
这里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以不同于上文示出的方式配置组合阀的模块以实现不同的目的。
蒸发器热气除霜
可以用于蒸发器的热气除霜控制的组合阀的设计方案基本上采用两个组合阀的配合的形式来进行控制。具体地,其中的一个组合阀具有6个功能模块安装接口,设置在液体管路上;而另一个组合阀具有4个功能模块安装接口,设置在气体管路上,以控制蒸发器的热气除霜。
所述具有6个功能模块接口M1-M6的组合阀平台ICF2上设置的6个功能模块的布置方式为以下方案d1)至d2)中任一种:
d1)截止阀模块、过滤器模块、电磁阀模块、止回阀模块、手动调节阀模块、截止阀模块;
d2)截止阀模块、过滤器模块、内置手动开启装置的电磁阀模块、止回阀模块、手动调节阀模块、截止阀模块;
具有4个功能模块接口M1’-M4’的另一个组合阀平台ICF1或阀体1上的四个功能模块分别为方案e1)至e3)中的任一种:
e1)截止阀模块、过滤器模块、电磁阀模块、截止阀模块;
e2)截止阀模块、过滤器模块、内置手动开启装置的电磁阀模块、截止阀模块;
e3)截止阀模块、过滤器模块、电动阀模块、截止阀模块。
如图10所示,其采用了上述的方案d1和方案e1所述的功能模块布置。通过对比图2和图10可知,本发明采用两个组合阀替代传统阀组。供液管路的具有6个功能模块接口的组合阀平台ICF2上分别配置截止阀模块、过滤器模块、电磁阀模块、止回阀模块、手动调节阀模块、截止阀模块。这里通过电磁阀模块自动控制蒸发器供液,利用止回阀模块防止冲霜排液进入循环桶。组合阀阀体的一个侧孔可以用于引导冲霜排液至合适容器中,此外可以根据需要配置相应的侧孔,连接温度/压力传感器以及视镜,用于监测制冷剂流体的流动状态。另外,在热气管路的具有4个模块接口的组合阀平台ICF1上分别配置截止阀模块、过滤器模块、电磁阀模块、截止阀模块。这里通过电磁阀模块自动控制除霜热气供应。组合阀阀体的一个侧孔可以用于引导热气至需要气源的气动电磁阀中,此外可以根据需要配置相应的侧孔,连接温度/压力传感器以及视镜,用于监测制冷剂流体的流动状态。
如图11所示,图10显示的两个组合阀被安装在所述系统中。制冷时,来自低压循环桶11a的制冷剂液体经过具有6个功能模块的组合阀平台ICF2进入蒸发器110变成低压气液混合制冷剂,后由吸气管路流出,前往低压循环桶11b。所述吸气管路上设置有截止阀1102、气动式两步开启电磁阀1103、截止阀1104。此时,热气管路关闭但是回气管路上的气动式两步开启电磁阀1103所需要的气源来自热气管路。在除霜时,供液管路关闭,来自压缩机排气管11c的热气经由具有四个功能模块的组合阀平台ICF1、流经单向阀1106之后,在气动式两步开启电磁阀1103处被截止,进入蒸发器110除霜,之后通过供液管路上的组合阀中的截止阀模块、浮球阀1107,最终流入低压循环桶11b。图示的所有截止阀全部用于安装,维护及调试用途。控制器1108根据蒸发器110上的多个温度传感器1109、1111、1110相应地控制气动式两步开启电磁阀1103、两个组合阀中的电磁阀模块。
实际应用中也可以根据具体需要,灵活的配置组合阀功能模块接口上的模块以实现具体控制。
循环桶的节流/膨胀
当用于循环桶的节流/膨胀控制时,组合阀上的功能模块的设置方案可以采用方案b1)至b5)中任一种:
b1)截止阀模块、过滤器模块、内置手动开启装置的电磁阀模块、接口盲塞模块、电动阀模块、截止阀模块;
b2)截止阀模块、过滤器模块、电磁阀模块、接口盲塞模块、电动阀模块、截止阀模块;
b3)截止阀模块、过滤器模块、电磁阀模块、电磁阀手动开启模块、电动阀模块、截止阀模块;
b4)截止阀模块、过滤器模块、内置手动开启装置的电磁阀模块、接口盲塞模块、电子膨胀阀模块、截止阀模块;
b5)截止阀模块、过滤器模块、内置手动开启装置的电磁阀模块、接口盲塞模块、手动调节阀模块、截止阀模块。
图12示出了方案b1显示的功能模块布置。具体地,在具有6个模块接口的组合阀平台ICF2上分别配置截止阀模块、过滤器模块、内置手动开启装置的电磁阀模块、接口盲塞模块、电动阀模块、截止阀模块。这里通过电动阀模块自动控制制冷剂进行节流。可以根据需要配置相应的侧孔,连接温度/压力传感器以及视镜,用于监测制冷剂流体的流动状态。
进行节流时,如图13,来自贮液器130a的高压制冷剂流体经过安装了功能模块的组合阀平台ICF2成为低压制冷剂液体(气液混合物)进入低压循环桶1301,并进一步前往蒸发器130c进行制冷。来自蒸发器130b的低压制冷剂气液混合流体通过截止阀1304a及可能存在的其他调节阀回到低压循环桶1301。低压循环桶1301的低压制冷剂气体则由另一个管路(例如吸气管)1305流回压缩机。双座安全阀1309用于防止低压循环桶过压。液位开关1308用于防止低压循环桶1301内液位过高,当液位过高时关闭组合阀中的电磁阀模块,保护系统安全。液位传感器1303用于测量低压循环桶1301内的液位,为控制器1302对组合阀中的电动阀模块的调节提供依据和反馈。泄油阀1310用于排除循环桶1301中存积的润滑油。针阀1311用于安装压力表,测量低压循环桶1301的压力。视镜1312用于观测低压循环桶1301中的流体的状况。图中所示的所有截止阀1304a-1304g全部用于安装,维护及调试用途。
喷液
当向压缩机喷液时,组合阀上的所述第一功能模块至第六功能模块的布置分别为方案c1)至c2)中的任一种:
c1)截止阀模块、过滤器模块、电磁阀模块、电磁阀手动开启模块、电动阀模块、截止阀模块;
c2)截止阀模块、过滤器模块、内置手动开启装置的电磁阀模块、接口盲塞模块、电动阀模块、截止阀模块。
如图14所示,组合阀上的功能模块的布置采用方案c1。在具有6个模块接口的组合阀平台ICF2或阀体上分别配置截止阀模块、过滤器模块、电磁阀模块、电磁阀手动开启模块、电动阀模块、截止阀模块。这里通过电动阀模块自动控制制冷剂进行喷液控制。可以根据需要配置相应的侧孔,连接温度/压力传感器以及视镜,用于监测制冷剂流体的流动状态。
上述的组合阀平台ICF2被安装在系统中,如图15所示。当进行喷液时,来自贮液器150b的高压制冷剂流体经过组合阀平台ICF2成为低压制冷剂液体(气液混合物)进入压缩机1507,蒸发后继续经过压缩从压缩机1507的出口排出,之后进行油分处理。制冷剂在压缩机1507中进行压缩后,会和压缩机1507中的润滑油一起排出,此时需要采用油分处理,把制冷剂和润滑油的混合物进行分离,分离后制冷剂用于制冷,而润滑油经过油冷却器1508冷却后回到压缩机1507进行润滑等功能。请注意,因为经过油分处理后的油温度较高,需要冷却后送回压缩机1507,防止压缩机1507温度过高。来自低压循环桶150a的制冷剂经过截止阀1501、过滤器1510进入压缩机1507。控制器1502根据设置在压缩机1507出口管路上的温度传感器1503控制组合阀平台ICF2上的电动阀模块。
温度压力调节
当进行温度压力调节时,所述组合阀平台上可以设置成具有4个功能模块接口,也可以设置成具有6个功能模块接口。
具体地,当组合阀上仅设置四个功能模块时,所述第一功能模块至第四功能模块分别为截止阀模块、温度/压力调节阀模块或内置手动开启装置的温度/压力调节阀模块、截止阀模块以及接口盲塞模块。
当所述组合阀平台上仅设置六个功能模块时,所述第一至第六功能模块的布置分别为方案f1-f3中的任一种:
f1)截止阀模块、电磁阀模块、恒压模块、压差调节模块、温度精度控制模块和截止阀模块;
f2)截止阀模块、电磁阀模块、进口压力调节模块、压差调节模块、温度精度控制模块和截止阀模块;和
f3)截止阀模块、电磁阀模块、出口压力调节模块、压差调节模块、温度精度控制模块和截止阀模块。通过上述组合阀可以完成多温切换、温度压力控制等多种功能。
两步开启功能
所述组合阀平台上仅设置四个功能模块,所述第一功能模块至第四功能模块分别为截止阀模块、气动式两步开启电磁阀模块、截止阀模块以及接口盲塞模块,以进行两步开启功能。
上述方案中,所述组合阀平台通过焊接与系统管路形成一个整体,可视为系统管路的一个部分。在没有安装功能模块时,可视为管路本身。所述组合阀将低温碳钢,适合制冷空调温度范围的不锈钢以及各种与目前所有制冷剂相容的密封性材料(如聚丁橡胶,非石棉材质纤维)等作为阀体以及功能模块的主要材质,实现阀体和功能模块材料与各种现有制冷剂,如R717、R744、R22、R134a、R404a等兼容。
有益效果
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利用本发明提供的用于制冷空调系统的制冷剂流体控制的组合阀,可以大大减少焊接工序,可以从传统上的12个焊点减少到2个焊点,因此焊接耗时减少了83%。如果采用TIG焊接或MIG焊接方式,焊接过程中不需要拆卸已经安装的功能模块,则焊接时间可以进一步缩短。这使焊接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均大大下降。
2、利用本发明提供的用于制冷空调系统的制冷剂流体控制的组合阀,可以大大减少系统的泄漏风险,由于传统的阀组解决方案可能存在多达12个可能泄漏点或更多,采用组合阀后,可能泄漏点减至2个,因此该管路上的泄漏风险下降高达83%,大大提升了系统的安全性。
3、利用本发明提供的用于制冷空调系统的制冷剂流体控制的组合阀,为系统的保温安装带来了巨大的便捷,只需对一个阀体以及阀体两端的管路进行保温,不需要针对不同的阀体以及阀体之间的管路分别保温。这减少不必要的工作时间,更进一步防止冷量损失,减少系统能耗。
4、利用本发明提供的用于制冷空调系统的制冷剂流体控制的组合阀,控制阀门所占用的空间将大大较少,在相应功能中,有可能比采用传统阀组的形式减少60%的安装空间,这提高系统的紧凑性,可以很好的适用于对安装空间要求较高的场合。
5、利用本发明提供的用于制冷空调系统的制冷剂流体控制的组合阀,其组合阀平台的侧孔可以用作排污阀或排液排气连接,温度、压力表(传感器)接口,不需要另外在管路之上增加其他焊接引管,进一步减少了泄露的可能性。
6、利用本发明提供的用于制冷空调系统的制冷剂流体控制的组合阀,可以把传统阀组中的多段积液管路集中在平台阀体中,大大减少了排空的时间和困难程度,并且组合阀阀体中如果存在积液,也可以通过侧孔方便的排出,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
7、利用本发明提供的用于制冷空调系统的制冷剂流体控制的组合阀,与传统的用于完成同样功能的阀组相比可以大大降低流经的制冷剂流体压降。与传统形式相比,压降有可能下降高达60%。
8、利用本发明提供的用于制冷空调系统的制冷剂流体控制的组合阀,维护更换十分简便,只需要更换相应的功能模块,无须拆除组合阀阀体。
9、利用本发明提供的用于制冷空调系统的制冷剂流体控制的组合阀,具有良好的系统可扩展性或可升级性。可以通过更换功能模块,迅速把系统由手动控制升级为自动控制。可以通过更换功能模块,改变系统的控制方式,例如由脉冲控制变更为电动控制。
虽然本总体发明构思的一些实施例已被显示和说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理解,在不背离本总体发明构思的原则和精神的情况下,可对这些实施例做出改变,本发明的范围以权利要求和它们的等同物限定。

Claims (20)

1.一种用于制冷空调系统的制冷剂流体控制的组合阀,所述组合阀包括一体化的组合阀平台,所述组合阀平台具有入口和出口,通过所述入口和出口连接至制冷空调系统的管路上;其特征在于,
所述组合阀还包括:多个功能模块,所述多个功能模块安装于所述组合阀平台上且串联地布置在所述入口与所述出口之间的制冷剂流动路径上,且所述组合阀还包括位于组合阀平台上且与制冷剂流动路径连通的侧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制冷剂流体控制的组合阀,其特征在于,
所述侧孔位于连接相邻的功能模块的流道上,且包括排液侧孔、可视化侧孔、热气引导侧孔、温度/压力表测量侧孔以及温度/压力传感器测量侧孔中的任一个或它们的组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制冷剂流体控制的组合阀,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功能模块包括第一功能模块组和第二功能模块组,所述第一功能模块组包括依次并排地布置在组合阀平台的第一安装表面上的至少一个功能模块,第二功能模块组包括依次并排地布置在组合阀平台的第二安装表面上的至少一个功能模块,其中所述第一安装表面和所述第二安装表面为所述组合阀平台的一对相对的外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制冷剂流体控制的组合阀,其特征在于,
所述每个功能模块通过所述组合阀平台上的功能模块接口设置在所述组合阀平台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制冷剂流体控制的组合阀,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功能模块组中的一个功能模块通过对应的功能模块接口与组合阀平台中圆筒腔上的第一支承表面配合,所述第二功能模块组中的另一功能模块通过对应的功能模块接口和所述圆筒腔上的与所述第一支承表面相对的第二支承表面配合,所述第一功能模块组中的功能模块与所述第二功能模块组中的另一功能模块经由穿过所述圆筒腔的流道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制冷剂流体控制的组合阀,其特征在于,
所述功能模块通过内建的法兰由螺栓与组合阀平台上的螺孔配合连接,和所述功能模块和组合阀平台之间的连接面上设置有用于保证密封性的O形圈。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制冷剂流体控制的组合阀,其特征在于,
所述组合阀平台由单个阀座形成或由多个阀座一体地形成,位于同一阀座的相对侧上的两个相对应的功能模块构成一对功能模块且共用一个流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制冷剂流体控制的组合阀,其特征在于,
所述组合阀中的制冷剂流动路径是使得制冷剂流体经过大面积低阻力优化的流道进入下一个阀座直至流出组合阀平台的经过优化设计的流动路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制冷剂流体控制的组合阀,其特征在于,
所述组合阀包括组合阀平台以及设置在其上的四个功能模块或六个功能模块,
当组合阀包括四个功能模块时,所述第一功能模块组包括第一功能模块和第三功能模块,所述第二功能模块组包括第二功能模块和第四功能模块,所述制冷剂流体从入口进入依次流经第一功能模块、第二功能模块、第三功能模块、第四功能模块直至从所述组合阀平台的出口流出为止;
当组合阀包括六个功能模块时,所述第一功能模块组包括第一功能模块、第三功能模块以及第五功能模块,所述第二功能模块组包括第二功能模块、第四功能模块以及第六功能模块,所述制冷剂流体从入口进入依次流经第一功能模块、第二功能模块、第三功能模块、第四功能模块、第五功能模块、第六功能模块直至从所述组合阀平台的出口流出为止。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制冷剂流体控制的组合阀,其特征在于,
当向蒸发器供液时,组合阀平台上的所述第一功能模块至第六功能模块分别为方案a1)至a4)中的任一种:
a1)截止阀模块、过滤器模块、内置手动开启装置的电磁阀模块、接口盲塞模块、手动调节阀模块、截止阀模块;
a2)截止阀模块、过滤器模块、电磁阀模块、电磁阀手动开启模块、手动调节阀模块、截止阀模块;
a3)截止阀模块、过滤器模块、电磁阀模块、电磁阀手动开启模块、电动调节阀模块、截止阀模块;
a4)截止阀模块、过滤器模块、内置手动开启装置的电磁阀模块、接口盲塞模块、电动调节阀模块、截止阀模块。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制冷剂流体控制的组合阀,其特征在于,
当进行循环桶的节流/膨胀时,组合阀平台上的所述第一功能模块至第六功能模块分别为方案b1)至b5)中任一种:
b1)截止阀模块、过滤器模块、内置手动开启装置的电磁阀模块、接口盲塞模块、电动阀模块、截止阀模块;
b2)截止阀模块、过滤器模块、电磁阀模块、接口盲塞模块、电动阀模块、截止阀模块;
b3)截止阀模块、过滤器模块、电磁阀模块、电磁阀手动开启模块、电动阀模块、截止阀模块;
b4)截止阀模块、过滤器模块、内置手动开启装置的电磁阀模块、接口盲塞模块、电子膨胀阀模块、截止阀模块;
b5)截止阀模块、过滤器模块、内置手动开启装置的电磁阀模块、接口盲塞模块、手动调节阀模块、截止阀模块。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制冷剂流体控制的组合阀,其特征在于,
当向压缩机喷液时,组合阀平台上的所述第一功能模块至第六功能模块分别为方案c1)至c2)中的任一种:
c1)截止阀模块、过滤器模块、电磁阀模块、电磁阀手动开启模块、电动阀模块、截止阀模块;
c2)截止阀模块、过滤器模块、内置手动开启装置的电磁阀模块、接口盲塞模块、电动阀模块、截止阀模块。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制冷剂流体控制的组合阀,其特征在于,
所述组合阀平台包括在液体管路上的第一子组合阀平台和在气体管路上的第二子组合阀平台以控制蒸发器的热气融霜,所述第一子组合阀平台上设置有六个功能模块,所述第二子组合阀平台上设置有四个功能模块。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用于制冷剂流体控制的组合阀,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子组合阀平台上的六个功能模块分别为方案d1)至d2)中任一种:
d1)截止阀模块、过滤器模块、电磁阀模块、止回阀模块、手动调节阀模块、截止阀模块;
d2)截止阀模块、过滤器模块、内置手动开启装置的电磁阀模块、止回阀模块、手动调节阀模块、截止阀模块;
所述第二子组合阀平台上的四个功能模块分别为方案e1)至e3)中的任一种:
e1)截止阀模块、过滤器模块、电磁阀模块、截止阀模块;
e2)截止阀模块、过滤器模块、内置手动开启装置的电磁阀模块、截止阀模块;
e3)截止阀模块、过滤器模块、电动阀模块、截止阀模块。
15.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制冷剂流体控制的组合阀,其特征在于,
当进行温度压力调节且所述组合阀平台上仅设置四个功能模块时,所述第一功能模块至第四功能模块分别为截止阀模块、温度/压力调节阀模块或内置手动开启装置的温度/压力调节阀模块、截止阀模块以及接口盲塞模块。
16.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制冷剂流体控制的组合阀,其特征在于,
当进行温度压力调节且所述组合阀平台上仅设置六个功能模块时,所述第一功能模块至第六功能模块分别为方案f1-f3中的任一种:
f1)截止阀模块、电磁阀模块、恒压模块、压差调节模块、温度精度控制模块和截止阀模块;
f2)截止阀模块、电磁阀模块、进口压力调节模块、压差调节模块、温度精度控制模块和截止阀模块;和
f3)截止阀模块、电磁阀模块、出口压力调节模块、压差调节模块、温度精度控制模块和截止阀模块。
17.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制冷剂流体控制的组合阀,其特征在于,
当进行两步开启功能且所述组合阀平台上仅设置四个功能模块时,所述第一功能模块至第四功能模块分别为截止阀模块、气动式两步开启电磁阀模块、截止阀模块以及接口盲塞模块。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制冷剂流体控制的组合阀,其特征在于,
组合阀平台和功能模块组成的组合阀通过TIG焊、MIG焊或者SMAW焊直接连接在所述管路上。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制冷剂流体控制的组合阀,其特征在于,
所述组合阀平台和功能模块由低温碳钢、不锈钢、聚丁橡胶、非石棉材质纤维制成,以使得与R717,R744,R22,R134a,R404a兼容。
2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制冷剂流体控制的组合阀,其特征在于,
所述制冷剂为包括R717、R744以及无腐蚀性的气体或液体的不可燃制冷剂。
CN201210248449.0A 2012-07-18 2012-07-18 用于制冷空调系统的制冷剂流体控制的组合阀 Pending CN10357499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248449.0A CN103574997A (zh) 2012-07-18 2012-07-18 用于制冷空调系统的制冷剂流体控制的组合阀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248449.0A CN103574997A (zh) 2012-07-18 2012-07-18 用于制冷空调系统的制冷剂流体控制的组合阀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574997A true CN103574997A (zh) 2014-02-12

Family

ID=500473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248449.0A Pending CN103574997A (zh) 2012-07-18 2012-07-18 用于制冷空调系统的制冷剂流体控制的组合阀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574997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31309A (zh) * 2017-04-20 2018-11-02 惠而浦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流动控制的电磁阀组件和包括电磁阀组件的制冷系统
CN109278791A (zh) * 2018-10-30 2019-01-29 中车青岛四方车辆研究所有限公司 轨道车辆气动制动控制单元
CN114483696A (zh) * 2022-02-17 2022-05-13 河北墨峻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节流卸荷功能的多用阀
WO2022253097A1 (zh) * 2021-05-31 2022-12-08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阀组集成模块及具有其的车辆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57849A (zh) * 2003-12-10 2005-08-24 丹福斯有限公司 制冷剂-阀装置
CN202915611U (zh) * 2012-07-18 2013-05-01 丹佛斯自动控制管理(上海)有限公司 用于制冷空调系统的制冷剂流体控制的组合阀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57849A (zh) * 2003-12-10 2005-08-24 丹福斯有限公司 制冷剂-阀装置
CN202915611U (zh) * 2012-07-18 2013-05-01 丹佛斯自动控制管理(上海)有限公司 用于制冷空调系统的制冷剂流体控制的组合阀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无: "ICF20-40 Another Breakthrough in Control Solutions", 《无》 *
无: "热氨融霜控制系统", 《无》 *
黄志华: "采用模块化理念设计的工业制冷新型组合阀", 《制冷与空调》 *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31309A (zh) * 2017-04-20 2018-11-02 惠而浦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流动控制的电磁阀组件和包括电磁阀组件的制冷系统
CN109278791A (zh) * 2018-10-30 2019-01-29 中车青岛四方车辆研究所有限公司 轨道车辆气动制动控制单元
CN109278791B (zh) * 2018-10-30 2019-08-27 中车青岛四方车辆研究所有限公司 轨道车辆气动制动控制单元
WO2022253097A1 (zh) * 2021-05-31 2022-12-08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阀组集成模块及具有其的车辆
CN114483696A (zh) * 2022-02-17 2022-05-13 河北墨峻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节流卸荷功能的多用阀
CN114483696B (zh) * 2022-02-17 2022-10-14 河北墨峻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节流卸荷功能的多用阀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574997A (zh) 用于制冷空调系统的制冷剂流体控制的组合阀
CN103512288A (zh) 一种电子膨胀阀
CN106969524B (zh) 空调压差平衡系统和空调压差的平衡方法
CN104583689B (zh) 制冷系统装置
CN101427085B (zh) 用于对环境友好的制冷剂的具有三通操作阀的制冷剂循环
CN105485991A (zh) 一种变容压缩机系统及控制方法、空调
KR101088043B1 (ko) 사방 리버싱밸브
US8813783B2 (en) Valve with canted seals
CN202915611U (zh) 用于制冷空调系统的制冷剂流体控制的组合阀
CN100436905C (zh) 流路控制阀
KR100468474B1 (ko) 냉난방시스템
CN105758066A (zh) 多联机系统的室外机及多联机系统
CN103423461A (zh) 一种电磁阀及使用该电磁阀的制冷装置
CN204612274U (zh) 空调系统
CN110694819B (zh) 一种多功能机械手用换色阀岛
CN106288543B (zh) 五通换向阀和空调系统
KR101692696B1 (ko) 유압 작동기의 유압 방향전환 블록
KR101089347B1 (ko) 선박용 사방 리버싱밸브
CN101458019A (zh) 双向流通热力膨胀阀
KR101491609B1 (ko) 금형 가열 냉각 장치
KR101636353B1 (ko) 조립식 3방 유량제어밸브
CN208902391U (zh) 一种中央回转接头测试用液压系统
CN105444297A (zh) 一种可远程操控的中央空调设备
CN207280036U (zh) 用于空调器的冷媒调节系统及空调器
CN201032314Y (zh) 冷媒流向转换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热水多联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