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571592B - 低碳润滑油配方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低碳润滑油配方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571592B
CN103571592B CN201310513431.3A CN201310513431A CN103571592B CN 103571592 B CN103571592 B CN 103571592B CN 201310513431 A CN201310513431 A CN 201310513431A CN 103571592 B CN103571592 B CN 10357159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oil
class
parts
oil
lo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51343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571592A (zh
Inventor
耿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LINXAN PETROCHEM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LINXAN PETRO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LINXAN PETROCHEM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JIN LINXAN PETRO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513431.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571592B/zh
Publication of CN1035715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7159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57159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7159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ubrica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低碳润滑油配方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各组分及其重量份数为:基础油部分:合成基础油5-30份、三类加氢基础油:35-55份、二类加氢基础油:15-22份,五类合成酚酯类基础油:8-15份,加氢基础油150BS:5-15份,以及添加剂。在调和设备中按上述重量百分比加入基础油部分,升温至60℃保持恒温度调和均匀;依次加入各种添加剂,升温至70-75℃(但不超过75℃),保持恒定温度搅拌在40分钟内,使各种基础油和添加剂完全融合,经过4级循环过滤冷却后即可得本发明所述的低碳润滑油。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降低了烟炱含量的极限,更节能、低磷环保、抗磨损性好、耐高温高负荷,高温清净性大为提高,更有效地降低了润滑油的碳排放量。

Description

低碳润滑油配方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润滑油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低碳润滑油配方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低碳经济近来在中国备受关注。中国是世界污染大国,欧盟、美国都威胁即将开征“碳关税”,对世界出口大国的中国来说,无疑是不利的。润滑油中硫磷成份的含量直接决定了所排放的碳含量。因为润滑油使用产生的二氧化硫对温室气体减排有明显的协同作用,润滑油行业实际上一直是碳排放的大户。根据测算,二氧化硫与二氧化碳效益系数为1∶38,即每减排1万吨二氧化硫,就等于带动38万吨二氧化碳减排。而国内车用润滑油主要以SG、CF-4级别为主,其含硫磷含量比发达国家高3至8倍。可想而知,每年润滑油行业直接、间接产生的碳排放量是相当大的数字。
目前传统润滑油中常需要将大量ZDDP(硫锌丁辛基锌盐)加入润滑油中,利用ZDDP的抗氧化、抗磨、抗腐蚀作用控制润滑油的氧化程度,但由此产生的碳排放量也是可想而知的,不仅造成了光化学效应,同时大大减少了汽车三元催化转化器的使用寿命,对空气质量产生了极其不利的影响,使得润滑油使用5000公里到一万公里后功效便很不理想。发动机油规格的升级虽然在加快,但远跟不上发动机的高速发展,现代的发动机体积小、转速高、压力大、功率大,但是还存在诸如积碳过多、耗油量大、换油期短、磨损较大等一系列问题,容易对发动机造成损坏,在车身轻量化、车型经济化、燃烧高效化之后,如何改进润滑油产品,以便提高汽车运行效率、保护发动机等关键部件、实现汽车节能减排的目地,成为目前润滑油配方研究的热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碳润滑油配方及其制备方法,能够在不使用硫磷丁辛基锌盐添加剂时,加入综合多功能复合剂的同时,使润滑油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抗磨损性抗腐蚀性能和高温抗氧化性能,同时在润滑油中能有效抑制烟炱的形成,具有节能、减排、低碳、环保的效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低碳润滑油配方,其特征在于各组分及其重量份数为:
基础油部分:合成基础油5-30份、三类加氢基础油:35-55份、二类加氢基础油:15-26份,五类合成酚酯类基础油:8-15份,加氢基础油150BS:5-15份;
添加剂部分:粘度指数改进剂6.5-9.0份,高分子量酚酯无灰抗氧剂:1.5-3.0份,液体混合二烷基二苯胺:2.5-5.0份;803降凝剂:0.3-1.5份,钼盐减摩剂:0.2-0.5份,氨基硫化代酯:1.6-3.2份,硼化无灰分散剂:1.0-2.0份,硫化烷基酚钙:1.5-2.5份,超高碱值磺酸钙:2.5-5.0份,复合剂H9200:6.5-13份,复合剂H9210:1.75-5.0份,复合补强剂T368:5.0-10.0份。
各组分及其重量份数优选为:基础油部分:合成基础油9-12份、三类加氢基础油:45-55份、二类加氢基础油:18-26份,五类合成酚酯类基础油:8-12份,加氢基础油150BS:5-10份;添加剂部分:粘度指数改进剂6.5-9.0份,高分子量酚酯无灰抗氧剂:1.5-3.0份,液体混合二烷基二苯胺:2.5-5.0份;803降凝剂:0.3-1.5份,钼盐减摩剂:0.2-0.5份,氨基硫化代酯:1.6-3.2份,硼化无灰分散剂:1.0-2.0份,硫化烷基酚钙:1.5-2.5份,超高碱值磺酸钙:2.5-5.0份,复合剂H9200:6.5-13份,复合剂H9210:1.75-5.0份,复合补强剂T368:5.0-10.0份;
各组成及其重量份数进一步优选为:基础油部分:合成基础油10份、三类加氢基础油50份、二类加氢基础油为22份、五类合成酚酯类基础油为10份、加氢基础油150BS为8份;添加剂部分:粘度指数改进剂9.0份,高分子量酚酯无灰抗氧剂:1.5份,液体混合二烷基二苯胺:2.5份;803降凝剂:0.3份,钼盐减摩剂:0.2份,氨基硫化代酯:1.6份,硼化无灰分散剂:1.0份,硫化烷基酚钙:1.5份,超高碱值磺酸钙:2.5份,复合剂H9200:6.5份,复合剂H9210:1.75份,复合补强剂T368:5.0份。
所述合成基础油为聚α烯烃合成基础油,优选为低粘度油中的PAO-10、PAO-6的混合物。
所述三类加氢基础油为基础油250N、基础油150N+的混合物。
所述二类加氢基础油为基础油500N。
所述粘度指数改进剂为氢化苯乙烯异戊二烯共聚物8615与二类加氢基础油500N的混合物。
所述粘度指数改进剂中氢化苯乙烯异戊二烯共聚物8615与二类加氢基础油500N的重量百分比为9:1。
所述钼盐减摩剂为二烷基二硫代磷酸氧钼。
一种制备低碳润滑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在调和设备中按重量百分比加入合成基础油5-30份、三类加氢基础油35-55份、二类加氢基础油为15-26份、五类合成酚酯类基础油为8-15份、加氢基础油150BS为5-15份,升温至60℃保持恒温度搅拌40分钟调和均匀;
2)在步骤1)所得体系中依次加入粘度指数改进剂6.5-9.0份,高分子量酚酯无灰抗氧剂:1.5-3.0份,液体混合二烷基二苯胺:2.5-5.0份;803降凝剂:0.3-1.5份,钼盐减摩剂:0.2-0.5份,氨基硫化代酯:1.6-3.2份,硼化无灰分散剂:1.0-2.0份,硫化烷基酚钙:1.5-2.5份。升温至70℃保持恒定温度,搅拌40分钟并调和均匀;
3)在步骤2)所得体系中加入超高碱值磺酸钙:2.5-5.0份,复合剂H9200:6.5-13份,复合剂H9210:1.75-5.0份,复合补强剂T368:5.0-10.0份,升温至70-75℃(但不超过75℃),保持恒定温度搅拌在40分钟内,使各种基础油和添加剂完全融合,经过4级循环过滤冷却后即可得本发明所述的低碳润滑油。
所述步骤2)中复合补强剂T368以10-30纳米的形式分散在基础油中。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一、在不使用硫锌丁辛基锌盐ZDDP抗氧抗腐剂的情况下,采用高分子量酚酯无灰抗氧化剂和液体混合二烷基二苯胺抗氧剂、复合剂H9200、复合剂H9210、复合补强剂T368优化复配方法替代目前使用的ZDDP,强化油品抗氧化性、硝化性、磺化性、抗磨损和防锈性能,控制油品灰分,保持油品清净,分散及抗腐蚀性能,有效解决了润滑油品抗高温抗氧化和降低磷含量及减少积碳结焦效能,在润滑油的实际使用过程中有效抑制烟炱的形成;二、大幅度的提高了油品的耐高温性能、抗磨损性,大幅度延长三元催化器的使用寿命,在内燃机油调和工艺技术均匀调和的保障下,独特的复合补强剂T368以纳米级分散在基础油中,使摩擦系数降至0.057,而目前国际大品牌的油品摩擦系数为0.07;三、复合剂H9200、H9210和T368配方技术有效阻断油泥和积碳的生成,使换油期不断延长,同时加强了能源的使用率,更环保节能,低碳润滑配方技术极大的延长了发动机的使用寿命;四、与普通润滑油相比,本发明的润滑油配方技术,由于采用高分子量酚酯无灰抗氧化剂和液体混合二烷基二苯胺抗氧剂混合物的高效复合抗氧剂,使得润滑油清净性能、剪切稳定性和抗氧化安定性有所提高。总之,独特的复合剂复配技术、复合多功能补强剂技术的使用,不但降低了烟炱含量的极限,具有更节能、低磷环保、抗磨损性好、耐高温高负荷、良好的分水性能和抗泡沫性能等优势,高温清净性大为提高,更有效地降低了润滑油的碳排放量。该产品与世界主要润滑油企业采用的内燃机油配方技术相比,更适合中国国情,符合节能减排的环境要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做进一步解释说明。
一种低碳润滑油配方,其特征在于各组分及其重量份数为:
基础油部分:合成基础油5-30份、三类加氢基础油:35-55份、二类加氢基础油:15-26份,五类合成酚酯类基础油:8-15份,加氢基础油150BS:5-15份。
添加剂部分:粘度指数改进剂6.5-9.0份,高分子量酚酯无灰抗氧剂:1.5-3.0份,液体混合二烷基二苯胺:2.5-5.0份;803降凝剂:0.3-1.5份,钼盐减摩剂:0.2-0.5份,氨基硫化代酯:1.6-3.2份,硼化无灰分散剂:1.0-2.0份,硫化烷基酚钙:1.5-2.5份,超高碱值磺酸钙:2.5-5.0份,复合剂H9200:6.5-13份,复合剂H9210:1.75-5.0份,复合补强剂T368:5.0-10.0份。
所述合成基础油为聚α烯烃合成基础油。
所述聚α烯烃合成基础油为低粘度油中的PAO-10、PAO-6的混合物。
所述三类加氢基础油为基础油250N、基础油150N+的混合物。
所述二类加氢基础油为基础油500N。
所述粘度指数改进剂氢化苯乙烯异戊二烯共聚物为8615与二类加氢基础油500N的混合物。
所述钼盐减摩剂为二烷基二硫代磷酸氧钼。
一种利用上述低碳润滑油配方制备润滑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在调和设备中按重量百分比加入合成基础油5-30份、三类加氢基础油35-55份、二类加氢基础油为15-26份、五类合成酚酯类基础油为8-15份、加氢基础油150BS为5-15份,升温至60℃在40分钟内保持恒温调和均匀;
2)在步骤1)所得体系中依次加入粘度指数改进剂6.5-9.0份,高分子量酚酯无灰抗氧剂:1.5-3.0份,液体混合二烷基二苯胺:2.5-5.0份;803降凝剂:0.3-1.5份,钼盐减摩剂:0.2-0.5份,氨基硫化代酯:1.6-3.2份,硼化无灰分散剂:1.0-2.0份,硫化烷基酚钙:1.5-2.5份。升温至70℃保持恒定温度,并在40分钟内搅拌调和均匀;
3)在步骤2)所得体系中加入超高碱值磺酸钙:2.5-5.0份,复合剂H9200:6.5-13份,复合剂H9210:1.75-5.0份,复合补强剂T368:5.0-10.0份,升温至70-75℃(但不超过75℃),保持恒定温度在40分钟内搅拌调和均匀,使各种基础油和添加剂完全融合,经过4级循环过滤冷却后即可得本发明所述的低碳润滑油。
所述步骤2)中复合补强剂T368以10-30纳米的形式分散在基础油中。
实施例1:在调和设备中按重量百分比加入合成基础油30份(为合成基础油PAO-10和合成基础油PAO-6的混合物,其含量分别为20份、10份)、三类加氢基础油38份(为三类加氢基础油250N和150N+的混合物,含量分别为25份、13份)、二类加氢基础油500N为15份、五类合成酚酯类基础油0810为12份、加氢基础油150BS为5份,升温至60℃保持恒温度在40分钟内搅拌调和均匀;
再加入粘度指数改进剂9.0份,高分子量酚酯无灰抗氧剂:3.0份,液体混合二烷基二苯胺:2.8份;803降凝剂:0.3份,钼盐减摩剂:0.5份,氨基硫化代酯:1.6份,硼化无灰分散剂:1.3份,硫化烷基酚钙:2.5份,超高碱值磺酸钙:3.8份,复合剂H9200:6.5份,复合剂H9210:3.5份,复合补强剂T368:10份。其中粘度指数改进剂为氢化苯乙烯异戊二烯共聚物8615与二类加氢基础油500N的混合物,二者的重量百分比为9:1。
升温至70℃(但不超过75℃),保持恒定温度在40分钟内搅拌调和均匀,使各种基础油和添加剂完全融合,经过4级循环过滤冷却后即可得本发明所述的低碳润滑油。经测试得到的润滑油理化性能如表1所示:
表1润滑油的理化性能
测试项目 质量指标 实测结果 检验方法
运动粘度(100℃)mm2/s 16.3-21.9 19.98 GB/T265
粘度指数 - 125 GB/T2541
闪点℃ 215 235 GB/T3536
倾点℃ -20 -25 GB/T3535
本实施例得到的润滑油在夏季大型车辆上使用过程中粘度较好,但是粘度过大,指数偏低,闪点低,不适合冬季或寒冷区域使用。
实施例2:在调和设备中按重量百分比加入合成基础油10份(为合成基础油PAO-10和合成基础油PAO-6的混合物,其含量各为5份)、三类加氢基础油50份(为三类加氢基础油250N和150N+的混合物,含量分别为20份、30份)、二类加氢基础油500N为22份、五类合成酚酯类基础油0810为10份、加氢基础油150BS为8份,升温至60℃保持恒温度调和均匀;
再加入粘度指数改进剂9.0份,高分子量酚酯无灰抗氧剂:1.5份,液体混合二烷基二苯胺:2.5份;803降凝剂:0.3份,钼盐减摩剂:0.2份,氨基硫化代酯:1.6份,硼化无灰分散剂:1.0份,硫化烷基酚钙:1.5份,超高碱值磺酸钙:2.5份,复合剂H9200:6.5份,复合剂H9210:1.75份,复合补强剂T368:5.0份。其中粘度指数改进剂为氢化苯乙烯异戊二烯共聚物8615与二类加氢基础油500N的混合物,二者的重量百分比为9:1。
使各种基础油和添加剂完全融合,经过4级循环过滤冷却后即可得本发明所述的低碳润滑油。得到的润滑油理化指标如表2所述。
表2本发明润滑油的理化性能
测试项目 质量指标 实测结果 检验方法
运动粘度(100℃)mm2/s 16.3-21.9 19.52 GB/T265
粘度指数 - 145 GB/T2541
闪点℃ 215 250 GB/T3536
倾点℃ -20 -28 GB/T3535
从表2中数据可知,低碳润滑油的基本理化指标已经超越国标,符合低碳润滑油的基本性能要求。
实施例3:在调和设备中按重量百分比加入合成基础油5份(为合成基础油PAO-10和合成基础油PAO-6的混合物,其含量各为2.5份)、三类加氢基础油55份(为三类加氢基础油250N和150N+的混合物,含量分别为25份、20份)、二类加氢基础油500N为20份、五类合成酚酯类基础油0810为10份、加氢基础油150BS为10份后,升温至60℃保持恒温度在40分钟内调和均匀;
再加入粘度指数改进剂9.0份,高分子量酚酯无灰抗氧剂:1.5份,液体混合二烷基二苯胺:2.5份;803降凝剂:0.3份,钼盐减摩剂:0.2份,氨基硫化代酯:1.6份,硼化无灰分散剂:1.0份,硫化烷基酚钙:1.5份,超高碱值磺酸钙:2.5份,复合剂H9200:6.5份,复合剂H9210:1.75份,复合补强剂T368:5.0份。其中粘度指数改进剂为氢化苯乙烯异戊二烯共聚物8615与二类加氢基础油500N的混合物,二者的重量百分比为9:1。
升温至70℃(但不超过75℃),保持恒定温度在40分钟内搅拌调和均匀,使各种基础油和添加剂完全融合,经过4级循环过滤冷却后即可得本发明所述的低碳润滑油。
对所得润滑油进行油质分析和理化指标分析(100℃运动粘度、总酸值、碱值、不溶物、水分、开口闪点、旋转氧弹、柴油喷嘴剪切等),检测油品衰变规律和设备磨损情况。得到润滑油的性能指标如表3所示:
表3本发明润滑油的特殊理化技术指标
本实施例制得的低碳润滑油与普通油相比,提高了4倍的清洁性能、提高了2倍的剪切稳定性能,提高了6倍的氧化安定性能。从油品外观来看,所取的样品都非常清洁,没有出现胶冻状。用滤纸斑点试验检测样品,油斑的沉积扩散环间没有明显界限,整个油斑颜色均匀,油环浅而明亮。
实施例4:在调和设备中按重量百分比加入合成基础油10份(为合成基础油PAO-10和合成基础油PAO-6的混合物,其含量各为5份)、三类加氢基础油50份(为三类加氢基础油250N和150N+的混合物,含量分别为20份、30份)、二类加氢基础油500N为22份、五类合成酚酯类基础油0810为10份、加氢基础油150BS为8份,升温至60℃保持恒温度在40分钟内调和均匀;
再加入氢化苯乙烯异戊二烯共聚物6.5份,高分子量酚酯无灰抗氧剂:1.5份,液体混合二烷基二苯胺:3.2份;803降凝剂:0.8份,钼盐减摩剂:0.2份,氨基硫化代酯:3.0份,硼化无灰分散剂:1.5份,硫化烷基酚钙:4.5份,超高碱值磺酸钙:3.5份,复合剂H9200:7.8份,复合剂H9210:2.75份,复合补强剂T368:8.0份。其中粘度指数改进剂为氢化苯乙烯异戊二烯共聚物8615与二类加氢基础油500N的混合物,二者的重量百分比为9:1。
升温至70℃(但不超过75℃),保持恒定温度在40分钟内搅拌调和均匀,使各种基础油和添加剂完全融合,经过4级循环过滤冷却后即可得本发明所述的低碳润滑油。经测试得到的润滑油理化性能如表4所示:
表4润滑油的理化性能
测试项目 质量指标 实测结果 检验方法
运动粘度(100℃)mm2/s 16.3-21.9 18.30 GB/T265
粘度指数 - 135 GB/T2541
闪点℃ 215 225 GB/T3536
倾点℃ -20 -30 GB/T3535
本实施例得到的润滑油冬季在大型车辆上使用过程中低温启动性能较好,但是粘度过小,指数偏低,闪点偏低,不适合大型车辆夏季使用。
将上述实施例2中的配方和方法制得的低碳润滑油在25辆试验车上进行测试,测试结果如下:(1)油质监测:利用油质分析仪对用油品氧化、硝化情况测量,随着0公里到30000公里的运行,其氧化值和硝化值的变化趋势基本平缓,没有拐点,说明油品在行车试验过程中基本没有发生降解,并且油品的水分、积碳、磺化值、燃油稀释、乙二醇(防冻液)含量都没有发生很大变化,没有超过报警值。说明车辆运行良好,燃油和防冻液没有进入到发动机中。(2)油品粘度变化:对试验车从零公里到三万公里行车试验结束的100℃粘度进行了测试:粘度变化范围不大,所有试验车在用油的粘度变化率为3%~14%,比国标GB/T7607柴油机油换油指标要求的粘度变化率为±25%低得多,而且在汽车运行过程中油压相当稳定。表明低碳润滑油CI-4/SL、15W/50低碳油品具有优良的抗氧化和抗磨损性能,车辆使用期间油品和磨损情况良好。(3)碱值:碱值从零公里至三万公里变化不大,基本都在4以上,完全满足国标GB/T7607中碱值大于2的要求,说明低碳润滑油在行驶三万公里时,碱值具有较好的酸性中和能力和碱值保持性。(4)闪点:低碳润滑油的闪点变化不大,趋于平稳,都在230℃以上,完全满足换油指标的要求。(5)外观:从油品外观来看,所取的样品都非常清洁,没有出现胶冻状。用滤纸斑点试验检测样品,油斑的沉积扩散环间没有明显界限,整个油斑颜色均匀,油环浅而明亮,说明油质较好。
我们选择了25台次的各种商业车辆对在实际车辆使用过程中的碳排放效果进行实车检验。据25台参与试验的车辆司乘人员反映,试验车辆(其中1台试验车辆原车烧机油)在行驶过程中车辆的机油压力稳定,动力强劲、机油油耗很低,所有参与的试验车辆在试验期间都没有补加机油,到达换油期时机油的品质很好,所有参与试验的司乘人员表示油品还可以继续使用。低碳油品达到换油期后清洁度要比原车使用的油品清洁度要好。说明试验车辆的发动机摇臂、活塞环、气门挺杆及内部机件油泥积碳很少,碳的排放量及烟炱含量很低。
其中,通过对实际使用车辆云K07207号车辆清洗油与零公里油品的油质分析,该车辆经过怠速清洗后烟炱值为13,而零公里的烟炱为3,说明原车燃烧工况较差。车牌号云K09677、云K09656号车辆在参与试验期间重庆地区的气温高达40℃以上的情况下综合工况反映好,这两台试验车辆在行驶到30655公里和25450公里路段后烟炱值为0-5和0-1。说明试验车使用低碳润滑油后,车况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通过对试验车进行测试,结果表明,低碳润滑油配方技术,在不使用抗氧抗腐剂ZDDP的情况下,具有出色的抗氧化及减少积碳结焦效能;该配方中粘度指数剂氢化苯乙烯异戊二烯共聚物自始至终未发生粘度永久损失,保证了油压长期稳定可靠,用户直接感觉明显;本发明配方碱值偏低,但在大客车上使用并未出现3万公里后碱值小于2的情况,说明柴油大型客车和柴油大型货车长期使用低碳润滑油新配方没有问题。
现对云K07207、云K09656、云K09677使用本发明的低碳润滑油车辆在试验过程得到的具体数据表示如表5至表7所示:
表5低碳润滑油品理化指标闪点化验结果
表6行车试验油运动粘度和碱值测量结果
表7行车试验润滑油油品分析
车号:云K07270
车号:云K09656
车号:云K09677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发明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发明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发明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低碳润滑油,其特征在于各组分及其重量份数为:
基础油部分:合成基础油5-30份、三类加氢基础油:35-55份、二类加氢基础油:15-26份,五类合成酚酯类基础油:8-15份,加氢基础油150BS:5-15份;所述三类加氢基础油为基础油250N、基础油150N+的混合物;
添加剂部分:粘度指数改进剂6.5-9.0份,高分子量酚酯无灰抗氧剂:1.5-3.0份,液体混合二烷基二苯胺:2.5-5.0份;803降凝剂:0.3-1.5份,钼盐减摩剂:0.2-0.5份,氨基硫化代酯:1.6-3.2份,硼化无灰分散剂:1.0-2.0份,硫化烷基酚钙:1.5-2.5份,超高碱值磺酸钙:2.5-5.0份,复合剂H9200:6.5-13份,复合剂H9210:1.75-5.0份,复合补强剂T368:5.0-10.0份;所述粘度指数改进剂为氢化苯乙烯异戊二烯共聚物8615与二类加氢基础油500N的混合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碳润滑油,其特征在于各组分及其重量份数为:
基础油部分:合成基础油9-12份、三类加氢基础油:45-55份、二类加氢基础油:18-26份,五类合成酚酯类基础油:8-12份,加氢基础油150BS:5-10份;所述三类加氢基础油为基础油250N、基础油150N+的混合物;
添加剂部分:粘度指数改进剂6.5-9.0份,高分子量酚酯无灰抗氧剂:1.5-3.0份,液体混合二烷基二苯胺:2.5-5.0份;803降凝剂:0.3-1.5份,钼盐减摩剂:0.2-0.5份,氨基硫化代酯:1.6-3.2份,硼化无灰分散剂:1.0-2.0份,硫化烷基酚钙:1.5-2.5份,超高碱值磺酸钙:2.5-5.0份,复合剂H9200:6.5-13份,复合剂H9210:1.75-5.0份,复合补强剂T368:5.0-10.0份;所述粘度指数改进剂为氢化苯乙烯异戊二烯共聚物8615与二类加氢基础油500N的混合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低碳润滑油,其特征在于各组分及其重量份数为:基础油部分:合成基础油10份、三类加氢基础油50份、二类加氢基础油为22份、五类合成酚酯类基础油为10份、加氢基础油150BS为8份;所述三类加氢基础油为基础油250N、基础油150N+的混合物;
添加剂部分:粘度指数改进剂9.0份,高分子量酚酯无灰抗氧剂:1.5份,液体混合二烷基二苯胺:2.5份;803降凝剂:0.3份,钼盐减摩剂:0.2份,氨基硫化代酯:1.6份,硼化无灰分散剂:1.0份,硫化烷基酚钙:1.5份,超高碱值磺酸钙:2.5份,复合剂H9200:6.5份,复合剂H9210:1.75份,复合补强剂T368:5.0份;所述粘度指数改进剂为氢化苯乙烯异戊二烯共聚物8615与二类加氢基础油500N的混合物。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低碳润滑油,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类加氢基础油为基础油500N。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低碳润滑油,其特征在于所述粘度指数改进剂中氢化苯乙烯异戊二烯共聚物8615与二类加氢基础油500N的重量比为9:1。
6.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低碳润滑油,其特征在于所述钼盐减摩剂为二烷基二硫代磷酸氧钼。
7.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低碳润滑油,其特征在于所述合成基础油为聚α烯烃合成基础油。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低碳润滑油,其特征在于所述聚α烯烃合成基础油为低粘度油中的PAO-10、PAO-6的混合物。
9.一种制备低碳润滑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在调和设备中按重量百分比加入合成基础油5-30份、三类加氢基础油35-55份、二类加氢基础油为15-26份、五类合成酚酯类基础油为8-15份、加氢基础油150BS为5-15份,升温至60℃保持恒温度搅拌40分钟调和均匀;
2)在步骤1)所得体系中依次加入粘度指数改进剂6.5-9.0份,高分子量酚酯无灰抗氧剂:1.5-3.0份,液体混合二烷基二苯胺:2.5-5.0份;803降凝剂:0.3-1.5份,钼盐减摩剂:0.2-0.5份,氨基硫化代酯:1.6-3.2份,硼化无灰分散剂:1.0-2.0份,硫化烷基酚钙:1.5-2.5份,升温至70℃保持恒定温度,搅拌40分钟并调和均匀;
3)在步骤2)所得体系中加入超高碱值磺酸钙:2.5-5.0份,复合剂H9200:6.5-13份,复合剂H9210:1.75-5.0份,复合补强剂T368:5.0-10.0份,升温至70-75℃,保持恒定温度搅拌在40分钟内,使各种基础油和添加剂完全融合,经过4级循环过滤冷却后即可得所述的低碳润滑油。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制备低碳润滑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复合补强剂T368以10-30纳米的形式分散在基础油中。
CN201310513431.3A 2013-10-25 2013-10-25 低碳润滑油配方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0357159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513431.3A CN103571592B (zh) 2013-10-25 2013-10-25 低碳润滑油配方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513431.3A CN103571592B (zh) 2013-10-25 2013-10-25 低碳润滑油配方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571592A CN103571592A (zh) 2014-02-12
CN103571592B true CN103571592B (zh) 2015-11-04

Family

ID=500443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513431.3A Active CN103571592B (zh) 2013-10-25 2013-10-25 低碳润滑油配方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57159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99057B (zh) * 2021-01-26 2022-07-22 金雪驰科技(马鞍山)有限公司 一种合成型酯类基础油型在线清洗剂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7084407A2 (en) * 2006-01-13 2007-07-26 Exxonmobil Research And Engineering Company Low sulfur, low ash and low phosphorous lubricant additive and composition
CN101798545A (zh) * 2009-02-11 2010-08-11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润滑油组合物
CN101880586A (zh) * 2010-06-29 2010-11-10 江苏龙蟠石化有限公司 一种发动机润滑油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7084407A2 (en) * 2006-01-13 2007-07-26 Exxonmobil Research And Engineering Company Low sulfur, low ash and low phosphorous lubricant additive and composition
CN101798545A (zh) * 2009-02-11 2010-08-11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润滑油组合物
CN101880586A (zh) * 2010-06-29 2010-11-10 江苏龙蟠石化有限公司 一种发动机润滑油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571592A (zh) 2014-02-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51549B (zh) 一种长寿命汽油发动机机油
CN101880586B (zh) 一种发动机润滑油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342266B (zh) 公交汽车燃气发动机专用润滑油
CN106497654A (zh) 一种含石墨烯润滑油及其制备方法
CN103930531B (zh) 用于船用发动机的润滑剂组合物
CN101982534A (zh) 一种节能型长寿命汽油机油
CN105238507A (zh) 柴机油及其制备方法和其在柴油发动机中的应用
CN104804812B (zh) 一种重负荷液化天然气发动机专用润滑油
CN104745278A (zh) 一种环保节能的柴油机油及其制备方法
CN105695048A (zh) 一种润滑油添加剂及含有该添加剂的润滑油
CN102295978B (zh) 一种内燃机润滑油及其制备方法
CN106566617A (zh) 一种节能环保的柴油机油的制备方法
CN100540640C (zh) 一种柴油车润滑油组合物
CN104449972A (zh) 压缩天然气发动机润滑油复合添加剂
CN105008502B (zh) 由聚甘油醚制得的润滑组合物
CN102277225A (zh) 一种发动机润滑油组合物
CN107164050A (zh) 一种柴油机油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7674731A (zh) 用于汽车发动机的石墨烯润滑油及其制备方法
CN103571592B (zh) 低碳润滑油配方及其制备方法
CN106590862A (zh) 一种节能环保的柴油机油
CN111334360A (zh) 一种汽车发动机润滑油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6544108A (zh) 一种节能型中灰柴油/天然气双燃料发动机油
CN105296062A (zh) 一种抗氧化的天然气发动机润滑油的制备方法
CN102206537B (zh) 节能环保汽车发动机润滑油
CN102041143B (zh) 一种双膜润滑油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