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569149A - 用于一种带有空气弹簧装置的轨道车辆的运行机构 - Google Patents

用于一种带有空气弹簧装置的轨道车辆的运行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569149A
CN103569149A CN201210216993.7A CN201210216993A CN103569149A CN 103569149 A CN103569149 A CN 103569149A CN 201210216993 A CN201210216993 A CN 201210216993A CN 103569149 A CN103569149 A CN 10356914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nit
air
inner chamber
connector
chamber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21699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德特勒夫·穆勒
马蒂亚斯·科威特尼夫斯基
伊哥·盖格
保罗·基尔
海科·曼斯巴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lstom Transportation Germany GmbH
Original Assignee
Bombardier Transportation Gmb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mbardier Transportation GmbH filed Critical Bombardier Transportation GmbH
Priority to CN201210216993.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569149A/zh
Publication of CN1035691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6914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ehicle Body Suspens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轨道车辆的运行机构,该运行机构包含一个运行机构框架(104)和一个横向单元(107),所述运行机构框架(104)支承于至少一个车轮单元(103)上,所述横向单元(107)通过一个空气弹簧装置(106)支承于所述运行机构框架(104)上并适用于支撑一个车身。所述横向单元(107)形成一个内腔装置(108),适用于形成一个接收压缩空气的储气舱。一个连接器装置(109)连接所述内腔装置(108)和所述空气弹簧装置(106),用于交换所述内腔装置(108)和所述空气弹簧装置(106)之间的空气。

Description

用于一种带有空气弹簧装置的轨道车辆的运行机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轨道车辆的运行机构,该运行机构包含一个运行机构框架和一个横向单元,所述运行机构框架支承于至少一个车轮单元上,所述横向单元通过一个空气弹簧装置支承于所述运行机构框架上并适用于支撑一个车身。所述横向单元形成一个内腔装置,适用于形成一个接收压缩空气的储气舱。进一步地,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包含这种一种运行机构的轨道车辆。
背景技术
现代的轨道车辆,特别的是高速轨道车辆,为了达到在高速行驶时提供良好舒适度且尽可能减少能耗的目的,通常使用的运行机构必须满足各种不同有时甚至相矛盾的要求。
在这种情况下,这样一种轨道车辆的次级弹簧系统通常包含空气弹簧,旨在提供适当的弹簧和阻尼特性,从而提高乘客乘坐的舒适性。通常情况下,相应的次级空气弹簧内的空气容量大,提供的阻尼特性就好。然而,排列在现代运行机构内的组件的数量越来越多,相对而言运行机构内的可用构建空间就越来越小,这种越来越小的可用构建空间严重地限制了空气弹簧的大小,并从而严重地限制了空气弹簧内的空气量。
进一步需要得到解决的问题是:当在运行机构内用到气动式组件时,需要有一个足够大小的储气舱,从而在运行机构的区域内使空气能快速地供应到相应的气动式组件。在这里,相对有限的构建空间,排列这样一种运行机构内的储器区的可用空间就是一个问题了。
在这种情况下,需要指出,DE 195 444 030 A1中公开了一种通用的运行机构,其中所述横向单元为运行机构的气压制动系统形成一个储气舱。然而,这种构设也有缺点:需要提供一种灵活的管道系统,从而补偿横向单元和气压制动系统的气压制动单元之间的相对运动。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如前所概述的、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以上缺点的运行机构和轨道车辆。本发明的另外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运行机构和一种轨道车辆,以一种简单而且节省空间的方式改善车辆的运行特性。
上述目的的实现首先需要如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所述的运行机构框架,其特征如权利要求1的特征部分所述。
本发明的技术原理如下:如果将内腔装置用作空气弹簧装置的储气舱,则可在减小构建空间的需求的同时,实现对运行机构运行特性尤其是高速行驶时的运行机构运行特性的改善。这就意味着,可以以一种非常简单而且节省空间的方式实现储气舱和空气弹簧装置之间的低节流损失。由此,可以以一种有利的方式,在不增加空气弹簧装置本身尺寸或者横向单元尺寸的情况下,增加空气弹簧的有效空气容量。进一步地,可以在空气弹簧装置和横向单元之间实现一种简单的气动式连接,该气动式的连接也可以减小运行机构必要的整体投入量。
因此,本发明第一方面涉及一种用于轨道车辆的运行机构,该运行机构包含一个运行机构框架和一个横向单元,所述运行机构框架支承于至少一个车轮单元,所述横向单元通过一个空气弹簧装置支承于所述运行机构框架上并适用于支撑一个车身。所述横向单元形成一个内腔装置,适用于形成一个接收压缩空气的储气舱。一个连接器装置连接所述内腔装置和所述空气弹簧装置,用于交换所述内腔装置和所述空气弹簧装置之间的空气。
值得注意的是,所述内腔装置可以由一个单个的内腔单元形成,该独立的内腔单元附有一个连续的空气容量。然而,优选的是,由至少两个内腔单元形成,这两个内腔单元提供至少两个独立的空气容量。其优点如下:通常情况下,所述两个空气弹簧单元可以位于车辆的两侧,分别由各自的空气容量中提供空气,由此可增大系统的灵活性。由此,根据本发明的某有实施方案,所述内腔装置包含一个第一内腔单元和一个第二内腔单元,所述空气弹簧装置包含一个第一弹簧单元和一个第二弹簧单元,和所述连接器装置包含第一连接器单元和一个第二连接器单元。所述第一连接器单元连接所述第一内腔单元和所述第一空气弹簧装置,用于交换所述第一内腔单元和所述第一空气弹簧装置之间的空气,同时所述第二连接器单元连接所述第二内腔单元和所述第二空气弹簧装置,用于交换所述第二内腔单元和所述第二空气弹簧装置之间的空气。
相应的连接器单元可以是一个简单的接口元件,该接口元件在任意时间都可以在所述相应的内腔单元和所述相应的空气弹簧单元之间提供交流。然而,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案中,可能要对至少一个所述内腔单元和所述相关联的空气弹簧单元之间的空气交换进行控制。由此,在这种情况下,所述第一连接器单元包含一个可控制的第一阀门单元,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内腔单元和所述第一空气弹簧单元之间的空气交换。作为补充或者替代的方案,所述第二连接器单元包含一个可控制的第二阀门单元,用于控制所述第二内腔单元和所述第二空气弹簧单元之间的空气交换。
值得注意的是,所述两个内腔单元可以在任意时间被气动式地分隔。然而,在本发明的某些实施方案中,可以在第一内腔单元和第二内腔单元之间提供气动式的交流。因此,在本发明的某些实施方案中,所述连接器装置包含一个第三连接器单元,所述第三连接器单元连接所述第一内腔单元和所述第二内腔单元,用于交换所述第一内腔单元和所述第二内腔单元之间的空气。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在任意时间在所述第一内腔单元和第二内腔单元之间提供气动式的交流。然而,在本发明的某些其他实施方案中,为了增加系统的灵活性,所述第三连接器单元包含一个可控制的第三阀门单元,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内腔单元和所述第二内腔单元之间的空气交换。
所述各个内腔单元可以是一个单个的间隔区单元。然而,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案中,可以在内腔单元内形成多个独立的间隔区。特别的是,可以控制这些独立的间隔区之间的气动式的交流(在多数的简单情况下大致上是被切换成开或者关)从而达到快速地修改空气弹簧单元的有效空气容量。因此,在本发明的某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内腔单元和/或者所述第二内腔单元包含至少两个相邻的间隔区,该间隔区由至少一个间隔区墙面元件分隔开来。优选的是,所述至少两个分隔区通过至少一个空气通道进行交流,该空气通道由所述至少一个分隔区墙面元件形成,所述空气通道,特别的是,是可控制的,用于控制所述至少两个分隔区之间的空气交换。
此外,所述各个内腔单元可以被分隔成多个大致上平行的分隔区。然而,在本发明的某些实施方案中,为了提供好的横向单元的结构稳定性,提供多个被倾斜地排列的墙面元件,从而实现类似网格的横向单元的内部加固结构。因此,在本发明的某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内腔单元和/或者所述第二内腔单元包含多个分隔区的墙面元件,所述多个分隔区的墙面元件被倾斜地排列,用以分隔多个以类似矩阵的形式排列的分隔区。优选的是,所述多个分隔区的墙面元件形成一个所述横向单元的内部加固结构。
可以根据对所述空气弹簧装置和所述横向单元的需求对所述各个内腔单元的尺寸进行选择。特别的是,可以为第一内腔单元和第二内腔单元选择不同的尺寸。然而,在本发明的优选方案中,所述第一内腔单元和/或者所述第二内腔单元,沿所述运行机构的一个横向方向,横向延伸的尺寸大致上为所述横向单元沿所述横向方向的一半。优选的是,所述第一内腔单元和所述第二内腔单元之间的分隔层大致上位于沿所述横向方向的中心位置。此外,优选的是,所述分隔层定义一个对称平面,所述横向单元大致上关于所述对称平面对称。
值得注意的是,由所述连接器单元提供的所述各个气动式的连接可以有任意合适的设计。特别的是,可以使用传统的管道方式(灵活的和/或者不灵活的)和阀门方式(被动和/或者主动控制的)。
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案中,为了提高集成的功能性,所述相应的连接器单元也可以集成机械式连接的一部分,该机械式的连接用于传输至少很大一部分作用在所述横向单元和所述各个空气弹簧单元之间的力和力矩。因此,在本发明的某些实施方案中,所述连接器装置包含一个连接器单元,该连接器单元机械式地将所述空气弹簧装置连接到所述横向单元并集成了一个空气连接器,该空气连接器用于交换所述内腔装置和所述空气弹簧装置之间的空气。
这样一种即集成了气动式连接又集成了机械式连接的连接器可以有任意合适的设计。通过如下方案可以实现一种特别简单而且强大的构设:所述连接器装置包含一个管状元件,所述管状元件被机械式地连接到所述空气弹簧装置和所述横向单元。此外,所述管状元件在所述空气弹簧装置和所述横向单元的所述内腔装置之间形成一个空气导管。
为了提供形成所述内腔装置的空腔,所述横向单元可以有任意合适的设计。通过如下方案可实现特别简单的设计:所述横向单元大致上为一个箱形组件。此外,在本发明的某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横向单元,沿所述运行机构的一个横向方向,具有一个中心部分,该中心部分沿所述运行机构的一个高度方向被降低。这样一种构设有利于增加稳定性和在所述车身和所述横向单元之间的区域集成其他的组件,例如管道系统、电气式连接等等。
所述横向单元可以用任意合适的加工工艺来形成。例如,所述横向单元可以是一个被广泛应用的单片式组件,由铸造过程或者挤压成型过程制造。此外,所述横向单元可以由多个单独的组件组成,这些组件使用正面连接连接在一起,例如摩擦连接、粘接连接或者任意组合的连接方式。通过如下方案可以实现相对简单的加工工艺:所述横向单元为一个被焊接的组件,该被焊接的组件由多个组件在焊接过程中连接在一起。优选的是,所述多个被焊接的组件包含多个金属片元件。然而,铸造组件也可以被用作所述横向单元的至少一部分。
在本发明的某些优选方案中,集成的功能性可以通过将更多的功能,特别的是,用于车辆相连组件的接口部分,集成到由横向单元的墙面元件形成的组件来推进。在本发明的优选方案中,所述横向单元为一个被拉长的组件,该被拉长的组件沿所述运行机构的一个横向方向延伸,所述横向单元,在至少一个侧向末端的区域内,包含一个末端组件,该末端组件集成了一个用于连接一个纵向减震器装置的接口。所述纵向减震器装置沿所述运行机构的一个纵向方向在所述运行机构框架和所述横向单元之间动作。
优选的是,所述末端组件为一个铸造或锻造的组件。作为补充或者替代的方案,所述末端组件包含一个臂状元件,所述臂状元件的一个自由末端形成了用于连接所述纵向减震器装置的所述接口。
此外,本发明涉及一种包含如上所概述的运行机构的车辆。
值得注意的是,本发明可用于以任意标称运行速度运行的任意适当轨道车辆。然而,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高速运作中尤其明显。因此,优选的是,运行机构适用的标称运作速度在250km/h以上、优选的是在300km/h以上、进一步优选的是在350km/h以上。
参照随附的权利要求书和下文对优选实施方式的说明(参见附图),可以更清晰地了解本发明的更多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一种运行机构的优选实施方案的一部分的示意性俯视透视图,所述运行机构用在根据本发明的轨道车辆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
图2为图1中运行机构的一部分的局部截面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参照图1和图2,便可更详细地描述根据本发明轨道车辆101的优选实施方案,其包括如本发明运行机构102的优选实施方案。为简化以下说明,图式中引入xyz的坐标系,其中(在平直水平轨道上),x轴表示轨道车辆101的纵向方向,y轴表示轨道车辆101的横向方向,z轴表示轨道车辆的高度方向。值得注意到是,除非另有说明,以下所有的关于轨道车辆的部件的位置和方向的表述都指的是轨道车辆101静态时位于直线水平轨道上。
车辆101为标称运行速度在250km/h以上、更精确在300km/h至380km/h以上的高速轨道车辆。车辆101包括车厢主体(未图示),其通过悬挂系统支承于运行机构102上。运行机构102包括两个车轮单元,其采取轮组103的形式,并通过初级弹簧单元105支持如本发明运行机构框架104的优选实施方式。运行机构框架104通过次级弹簧单元106支撑车厢主体,横向单元107被次级弹簧单元106支撑并支撑车身。
从图1和图2中可以看出,横向单元107为一个被拉长的,大致上为箱形的物体,该物体在轨道车辆101的两侧沿横向方向(y轴)延伸。横向单元107,在横向方向,具有一个中心部分107.1,该中心部分107.1相对于与其相邻的末端部分107.2沿运行机构102的高度方向(z轴)被降低。这种倾斜的构设有利于增加横向单元107的结构稳定性(特别的是相对于横向轴的扭矩)。此外,这种倾斜的构设有利于在车身和横向单元之间107的区域集成其他的组件,例如管道系统、电气式连接等等。
横向单元107的每个侧向部分107.2的底面被放置在空气弹簧单元上,该空气弹簧单元分别为空气弹簧装置的第一空气弹簧106.1和第二空气弹簧106.2。横向单元107的每个侧向部分107.2的上侧进而与车身的底面相连。
第一空气弹簧106.1和第二空气弹簧106.2由传统的方式形成,即除其他以外包含一个橡胶波纹管,该橡胶波纹管在所有的自由度下提供空气弹簧106.1的弹性。空气弹簧106.1的刚性组件被连接到橡胶波纹管的上侧和下侧,从而将橡胶橡胶波纹管分别与横向单元107和运行机构框架104相连。
特别的是,从图1中可以看出,横向单元107为一个大致上关于一个对称平面对称的组件,其中该对称平面位于中心位置且平行于xz平面延伸。然而,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案中,也可能选择与这种对称排列有或多或少偏差的方式。
图2所示为代表横向单元107去除顶盖107.3的右半部分的局部截面图。从图2中可以看出,横向单元107包含一个内腔装置108,该内腔装置108由一个第一内腔单元108.1和一个第二内腔单元108.1形成,每个内腔单元108.1延伸的尺寸大致上为横向单元107的一半并且由一个中心墙面元件108.2分隔开来。第一内腔单元108.1和第二内腔单元108.1关于中心墙面元件108.2的平面对称,详情参照以下对适用于两个内腔单元108.1的横向单元107的内部结构的解释(图2中仅能看到右半部分)。
每个内腔单元108.1形成一个储气舱,该储气舱适用于接收被压缩的空气,从而分别通过连接器装置109的第一连接器单元109.1和第二连接器单元109.1分别与相关联的第一空气弹簧106.1和第二空气弹簧106.1进行交换。每个连接器单元109.1形成为一个管状空气连接器元件,该管状空气连接器元件被机械式地连接到相关联的空气弹簧单元106和横向单元107。每个管状连接器单元109.1在空气弹簧单元106.1和相关联的内腔单元108.1之间形成一个空气导管。每个管状连接器单元109.1被刚性地连接到空气弹簧106.1的上层刚性结构(保持住波纹管的上层部分),由此集成机械式连接的一部分,该机械式的连接用于传输至少很大一部分作用在横向单元107和各个空气弹簧单元106.1之间的位于横向单元107.1平面内(即xy平面)的力和力矩。
正如本文开头所说的,相应的连接器单元109.1可以是一个简单的接口元件,该接口元件在任意时间都可以在相应的内腔单元108.1和相应的空气弹簧单元106.1之间提供交流。然而,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案中,可能要对相应的内腔单元108.1和相关联的空气弹簧单元106.1之间的空气交换进行控制。在这种情况下,相应的第一连接器单元109.1和第二连接器单元109.1分别包含一个可控制的第一阀门单元和第二阀门单元,用于控制第一内腔单元108.1和第一空气弹簧单元106.1之间以及第二内腔单元108.1和第二空气弹簧单元106.1之间的空气交换。
在任意情况下,可以以一种非常简单而且节省空间的方式实现相应的由内腔单元108.1形成的储气舱和相关联的空气弹簧单元106.1之间的低节流损失,由此,可以以一种有利的方式,在不增加空气弹簧106.1本身尺寸或者横向单元107尺寸的情况下,增加空气弹簧106.1的有效空气容量。进一步地,可以在空气弹簧单元106.1和横向单元107之间实现一种简单的气动式连接,该气动式的连接也可以减小运行机构必要的整体投入量。
值得注意的是,两个内腔单元108.1可以在任意时间被气动式地分隔。然而,在本发明的实施方案中,可以通过一个第三连接器单元110在第一内腔单元108.1和第二内腔单元108.1之间提供气动式的交流。第三连接器单元110位于第一内腔单元108.1和第二内腔单元108.1的外部,包含传统的管道系统,该管道系统通过一个进气口110.1被连接到第一内腔单元108.1和第二内腔单元108.1,用于交换第一内腔单元108.1和第二内腔单元108.1之间的空气。
值得注意的是,可以在任意时间在第一内腔单元108.1和第二内腔单元108.1之间提供气动式的交流。然而,在本发明的实施方案中,为了增加系统的灵活性,第三连接器单元110包含一个可控制的第三阀门单元110.2,用于控制第一内腔单元108.1和第二内腔单元108.1之间的空气交换。第三阀门单元110.2也负责实现第一内腔单元108.1和第二内腔单元108.1到一个压缩空气源的连接(图中未显示)。
本发明的实施方案中,相应的内腔单元108.1被分隔成多个类似矩阵的形式排列的分隔区108.3,该矩阵的排列形式由多个被倾斜排列的分隔区墙面元件108.4、108.5来实现,分隔区的墙面元件108.4、108.5为横向单元107形成了一个类似网格的内部加固结构,从而提高了横向单元107的结构稳定性。
这些独立的分隔区108.3之间的气动式的交流通过由墙面元件108.4、108.5上面的开口108.6形成的空气通道来提供。可以控制这些独立的间隔区108.3之间的气动式的交流(在多数的简单情况下大致上是被切换成开或者关)从而达到快速地修改空气弹簧单元106.1的有效空气容量。因此,在本发明的某些实施方案中,可以提供打开和关闭开口108.6(或者相应地减小开口108.6尺寸)的手段。由此可以使用(被动和/或者主动控制的)阀门手段。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案中,横向单元107由多个独立的组件形成,这些独立的组件通过焊接过程连接在一起。焊接组件包含多个钢片元件(在横向元件107的每个侧向末端)和一个铸造或锻造的刚制末端组件107.4。
末端组件107.4形成一个臂状元件107.5,该臂状元件107.5集成了一个用于连接一个纵向减震器装置111的接口107.6,该纵向减震器装置111沿运行机构102的一个纵向方向(x轴)在运行机构框架104和横向单元107之间动作。
尽管本发明前文只描述了高速轨道车辆的情景,值得注意的是,只要是使用简单方案解决一般振动问题(如运行稳定性问题和声音问题)的类似问题,本发明也适用任意其他类型的轨道车辆。

Claims (15)

1.一种用于轨道车辆的运行机构,包含
-一个运行机构框架(104)和
-一个横向单元(107);
-所述运行机构框架(104)支承于至少一个车轮单元(103)上;
-所述横向单元(107)通过一个空气弹簧装置(106)支承于所述运行机构框架(104)上并适用于支撑一个车身;
-所述横向单元(107)形成一个内腔装置(108),适用于形成一个接收压缩空气的储气舱;
其特征在于,
-一个连接器装置(109)连接所述内腔装置(108)和所述空气弹簧装置(106),用于交换所述内腔装置(108)和所述空气弹簧装置(106)之间的空气。
2.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运行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腔装置(108)包含一个第一内腔单元(108.1)和一个第二内腔单元(108.1),
-所述空气弹簧装置(106)包含一个第一弹簧单元(106.1)和一个第二弹簧单元(106.1),和
-所述连接器装置(109)包含第一连接器单元(109.1)和一个第二连接器单元(109.1);
-所述第一连接器单元(109.1)连接所述第一内腔单元(108.1)和所述第一空气弹簧装置(106.1),用于交换所述第一内腔单元(108.1)和所述第一空气弹簧装置(106.1)之间的空气;
-所述第二连接器单元(109.1)连接所述第二内腔单元(108.1)和所述第二空气弹簧装置(106.1),用于交换所述第二内腔单元(108.1)和所述第二空气弹簧装置(106.1)之间的空气。
3.如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运行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接器单元(109.1)包含一个可控制的第一阀门单元,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内腔单元(108.1)和所述第一空气弹簧单元(109.1)之间的空气交换,
和/或者
-所述第二连接器单元(109.1)包含一个可控制的第二阀门单元,用于控制所述第二内腔单元(108.1)和所述第二空气弹簧单元(109.1)之间的空气交换。
4.如权利要求2和3中任一项所述的运行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器装置(109)包含一个第三连接器单元(110);
-所述第三连接器单元(110)连接所述第一内腔单元(108.1)和所述第二内腔单元(108.1),用于交换所述第一内腔单元(108.1)和所述第二内腔单元(108.1)之间的空气;
-所述第三连接器单元(110),特别的是,包含一个可控制的第三阀门单元,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内腔单元(108.1)和所述第二内腔单元(108.1)之间的空气交换。
5.如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运行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内腔单元(108.1)和/或者所述第二内腔单元(108.1)包含至少两个相邻的间隔区(108.3),该间隔区(108.3)由至少一个间隔区墙面元件(108.4、108.5)分隔开来;
-所述至少两个分隔区(108.3),特别的是,通过至少一个空气通道进行交流,该空气通道由所述至少一个分隔区墙面元件(108.4、108.5)形成;
-所述空气通道,特别的是,是可控制的,用于控制所述至少两个分隔区(108.3)之间的空气交换。
6.如权利要求5中所述的运行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内腔单元(108.1)和/或者所述第二内腔单元(108.1)包含多个分隔区的墙面元件(108.4、108.5);
-所述多个分隔区的墙面元件(108.4、108.5)被倾斜地排列,用于分隔多个以类似矩阵的形式排列的分隔区(108.3);
-所述多个分隔区的墙面元件(108.4、108.5),特别的是,形成一个所述横向单元的内部加固结构。
7.如权利要求2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运行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内腔单元(108.1)和/或者所述第二内腔单元(108.1),沿所述运行机构(102)的一个横向方向,横向延伸的尺寸大致上为所述横向单元(107)沿所述横向方向的一半;
-所述第一内腔单元(108.1)和所述第二内腔单元(108.1)之间的分隔层(108.2),特别的是,大致上位于沿所述横向方向的中心位置。
-所述分隔层(108.2),特别的是,定义一个对称平面,所述横向单元(107)大致上关于所述对称平面对称。
8.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运行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装置(109)包含一个连接器单元(109.1),该连接器单元(109.1)机械式地将所述空气弹簧装置(106)连接到所述横向单元(107)并集成了一个空气连接器,该空气连接器用于交换所述内腔装置(108)和所述空气弹簧装置(106)之间的空气。
9.如权利要求8中所述的运行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器装置(109)包含一个管状元件(109.1);
-所述管状元件(109.1)被机械式地连接到所述空气弹簧装置(106)和所述横向单元;
-所述管状元件(109.1)在所述空气弹簧装置(106)和所述横向单元的所述内腔装置(108)之间形成一个空气导管。
10.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运行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横向单元(107)大致上为一个箱形组件
和/或者
-所述横向单元(107),沿所述运行机构的一个横向方向,具有一个中心部分(107.1),该中心部分(107.1)沿所述运行机构的一个高度方向被降低。
11.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运行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横向单元(107)为一个被焊接的组件,该被焊接的组件由多个组件在焊接过程中连接在一起;
-所述多个被焊接的组件,特别的是,包含多个金属片元件(108.4、108.5)。
12.如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运行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横向单元(107)为一个被拉长的组件,该被拉长的组件沿所述运行机构(102)的一个横向方向延伸;
-所述横向单元(107),在至少一个侧向末端的区域内,包含一个末端组件(107.4),该末端组件(107.4)集成了一个用于连接一个纵向减震器装置(111)的接口;
-所述纵向减震器装置(111)沿所述运行机构的一个纵向方向在所述运行机构框架(104)和所述横向单元之间动作。
13.如权利要求12中所述的运行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末端组件(107.4)为一个铸造或锻造的组件
和/或者
-所述末端组件(107.4)包含一个臂状元件(107.5),所述臂状元件(107.5)的一个自由末端形成了用于连接所述纵向减震器装置(111)的所述接口(107.6)。
14.一种带有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运行机构的轨道车辆。
15.如权利要求14中所述轨道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车辆适用的标称运行速度在250km/h以上、优选的是在300km/h以上、进一步优选的是在350km/h以上。
CN201210216993.7A 2012-06-28 2012-06-28 用于一种带有空气弹簧装置的轨道车辆的运行机构 Pending CN10356914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216993.7A CN103569149A (zh) 2012-06-28 2012-06-28 用于一种带有空气弹簧装置的轨道车辆的运行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216993.7A CN103569149A (zh) 2012-06-28 2012-06-28 用于一种带有空气弹簧装置的轨道车辆的运行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569149A true CN103569149A (zh) 2014-02-12

Family

ID=500420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216993.7A Pending CN103569149A (zh) 2012-06-28 2012-06-28 用于一种带有空气弹簧装置的轨道车辆的运行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569149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908230A (en) * 1956-01-30 1959-10-13 Budd Co Railway car truck
US4278030A (en) * 1976-03-20 1981-07-14 Waggon Union Gmbh Truck for high speed rail cars
US4817536A (en) * 1987-05-04 1989-04-04 Cripe Christopher A Rail bogie for convertible rail-highway vehicle
CN1240397A (zh) * 1996-12-19 2000-01-05 西门子Sgp交通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轨道机动车辆的车辆转向架一行走机构
CN201049634Y (zh) * 2006-12-20 2008-04-23 南车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二系悬挂空气弹簧装置
WO2010095288A1 (ja) * 2009-02-20 2010-08-26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軌道系車両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908230A (en) * 1956-01-30 1959-10-13 Budd Co Railway car truck
US4278030A (en) * 1976-03-20 1981-07-14 Waggon Union Gmbh Truck for high speed rail cars
US4817536A (en) * 1987-05-04 1989-04-04 Cripe Christopher A Rail bogie for convertible rail-highway vehicle
CN1240397A (zh) * 1996-12-19 2000-01-05 西门子Sgp交通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轨道机动车辆的车辆转向架一行走机构
CN201049634Y (zh) * 2006-12-20 2008-04-23 南车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二系悬挂空气弹簧装置
WO2010095288A1 (ja) * 2009-02-20 2010-08-26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軌道系車両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19927B (zh) 车辆振动器件、车辆座椅或乘客舱或车辆驾驶室
CN101186222B (zh) 具有前壁板横梁的汽车
US20160152272A1 (en) Subframe for vehicle
CN102556167B (zh) 用于机动车的副车架
CN102712324A (zh) 一种能提供多种驱动的执行机构
CN204399181U (zh) 轨道车辆单元
US20150061274A1 (en) Off-road vehicle
CN109969268A (zh) 侧车身加强结构
CN104968558A (zh) 车身前部构造
EP2540592B1 (en) Running gear for a rail vehicle with an air spring device
US9440663B2 (en) Spring device for a rail vehicle
CN101659276B (zh) 模块化的多功能托架
CN104554446B (zh) 用于机动车的副车架
CN104276185A (zh) 轨道车辆转向架牵引装置
CN106004915A (zh) 转向架的构架
JP4556836B2 (ja) 鉄道車両用台車
CN103754079B (zh) 一种后拖曳臂
CN106043342B (zh) 列车支撑装置和列车
CN201334026Y (zh) 无枕梁车体与转向架的连接结构
CN103569149A (zh) 用于一种带有空气弹簧装置的轨道车辆的运行机构
CN103770798A (zh) 列车前端结构及列车
WO2020248490A1 (zh) 一种转向架
CN207190976U (zh) 一种重型牵引车电瓶安装结构
US20180346031A1 (en) Vehicle body structure
CN201736787U (zh) 发动机悬置支架与发动机托装梁间的连接装置及其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