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563929B - 一种含有胡萝卜苷与谷甾醇的抗病毒组合物及其抗病毒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含有胡萝卜苷与谷甾醇的抗病毒组合物及其抗病毒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563929B
CN103563929B CN201310488412.XA CN201310488412A CN103563929B CN 103563929 B CN103563929 B CN 103563929B CN 201310488412 A CN201310488412 A CN 201310488412A CN 103563929 B CN103563929 B CN 10356392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tosterol
daucosterol
antiviral composition
antivirotic
dise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488412.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563929A (zh
Inventor
吴云锋
赵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anxi Sunger Road Bio Scie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anxi Sunger Road Bio Scie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anxi Sunger Road Bio Scie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anxi Sunger Road Bio Scie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488412.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563929B/zh
Publication of CN1035639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6392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56392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6392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有胡萝卜苷与谷甾醇的抗病毒组合物及其抗病毒应用,二者的重量比为1:50至50:1。与单独使用胡萝卜苷或谷甾醇相比,本发明所述抗病毒组合物对多种植物病毒有显著的增效作用;同时还具有持效期长的特点,既延长了活性化合物的使用寿命,又延缓植物病毒抗药性的产生。

Description

一种含有胡萝卜苷与谷甾醇的抗病毒组合物及其抗病毒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药领域,特别是抗植物病毒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胡萝卜苷与谷甾醇的抗病毒组合物及其抗病毒应用。
背景技术
植物病毒病在世界范围内对农作物产量和质量构成严重威胁,每年造成的减产达10-30%,经济损失约200亿美元。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每年因病毒病对粮食生产、园艺作物、经济作物等所造成的经济损失达数百亿元以上。因此,迫切需要开发研制抗病毒药物。国外从60年代初加大了这方面的研究,1985年日本登记的藻酸酪液蛋白(Mosanon)为紫茉莉提取蛋白和香菇菌汁提取物香菇菌素(Lentemin)曾被用于防治番茄病毒病。人工合成的抗病毒药物有病毒唑(Virazole,德国,1972)、吗啉甲基四氢嘧啶(1982;1996)、苯甲酰聚胺类(法国,1991)、三嗪类衍生物(德国,1992)等,但在田间应用较少。国内的病毒药物研究始于80年代初,迄今,研制并登记的产品有高脂膜、NS-83增抗剂、病毒A、植病灵等几种产品,大多是以化学品为主的混配制剂。目前国内病毒农药的现状是:(1)由于病毒对寄主的绝对寄生(专化寄生),其复制所需能量和物质由寄主细胞提供,虽然混配制剂较多,但是,缺乏直接作用于病毒的单一化合物农药品种,导致防治效果较差。(2)目前国内登记的药物绝大多数以盐酸吗啉胍等为主要成分,而盐酸吗啉胍长期以来作为医药用于临床病毒性疾病的治疗,如果在粮食作物与水果蔬菜等长期使用会造成药物残留,长期食用带残留农药的食品通常会引起人体产生抗药性问题。(3)化学病毒制剂的长期、大量使用,会造成严重的“农药公害”。因此,从生物源、特别是植物源寻找与开发新型的高活性抗病毒药物,不仅具有很高的理论价值,而且也在控制作物病毒病确保粮食丰产,绿色生态农业持续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锦葵科(学名:Malvaceae)是锦葵目的一个科。木本或草本,茎皮有很多纤维,有粘液。锦葵科大约有75属,1000-1500种植物,分布于温带及热带。中国有16属,81种,36变种或变型,在全国各地都有分布。目前有关锦葵科植物含有的化合物的功能研究与抗病毒应用开发的报道较少,若能成功地从锦葵科植物筛选并开发研究具有生物活性的胡萝卜苷与谷甾醇类化合物,这对农药、特别是抗病毒相关研究领域具有重要的意义。
胡萝卜苷(Daucosterol),别名:西托糖苷、谷甾醇-3-O-葡萄糖苷。分子式C35H60O6。分子量576.85。如下式(I)化合物属于一种胡萝卜苷类化合物,存在于锦葵科植物中,无花果等植物中也含有胡萝卜苷(无花果根的化学成分研究,徐希科、胡疆等,药物服务与研究,2005 Ju n; 5( 2) 138—140页)。发明人经过多次试验,发现胡萝卜苷对农作物病毒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胡萝卜苷结构式如下:
式(I)
谷甾醇(sitosterol),又名:β—谷甾醇、植物甾醇。分子式C29H50O,分子量414.69,结构式如下,主要用于医药上,具有明显降低血清胆固醇的功效。陕西上格之路生物科学有限公司首先发现谷甾醇可以用于防治农作物病毒病,已申请了国家发明专利,申请号:201210312351.7。
胡萝卜苷和谷甾醇单用虽然对农作物病毒病有一定的防治效果,但病毒对其易产生抗性。本发明人以胡萝卜苷类化合物与谷甾醇类化合物按照不同浓度配比进行组合,在室内外系统测定了其抗病毒生物活性与防治效果。所述组合物对多种植物病毒以及所述病毒在不同植物上引起的单一类别的病害或多种类别的病害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特别是,所述组合物相比单剂对多种植物病毒病害具有增效作用,可以延缓抗性的产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目前抗病毒产品单一、且容易引起抗药性的问题,提供了一种能减少用量、减少环境污染、扩大防治谱、降低农用成本,以及最重要的是具有协同增效作用的抗病毒组合物。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将所述抗病毒组合物用于防治多种植物病毒病害的用途。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抗病毒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抗病毒组合物含有活性成分胡萝卜苷和谷甾醇,二者的重量比为1:50至50:1。
优选地,所述抗病毒组合物中胡萝卜苷和谷甾醇的重量比为1:20至20:1。
最优选地,所述抗病毒组合物中胡萝卜苷和谷甾醇的重量比为1:5—5:1。
本发明进一步地涉及一种抗病毒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抗病毒剂含有0.02~80重量%的如上所述的抗病毒组合物,余量为农药上可接受的载体和助剂。载体可以是固体或液体,通常用于配制抗病毒组合物的任何载体均能使用。
优选地,该抗病毒剂含有0.03~60重量%的如上所述的抗病毒组合物。
更优选地,该抗病毒剂含有0.05~50重量%的如上所述的抗病毒组合物。
除非另有说明,本说明书中的“%”均为重量百分比。
合适的固体载体包括:矿物类,植物类,合成填料类和无机盐类载体。其中矿物类载体包括硅酸盐类,碳酸盐类,硫酸盐类和氧化物类载体;硅酸盐类载体包括例如高岭土,海泡石,珍珠陶土,蒙脱土,云母,蛭石,叶蜡石,滑石;碳酸盐类载体包括例如碳酸钙,白云石;硫酸盐载体包括例如硫酸铵,硫酸钠,硫酸钙;氧化物类载体包括例如生石灰,镁石灰,硅藻土;植物类载体包括例如:柑橘渣,玉米棒芯,谷壳粉,稻壳,大豆秸粉,烟草粉,胡桃壳,锯木粉;合成填料类载体包括例如沉淀碳酸钙水合物,沉淀碳酸钙,白炭黑。无机盐类例如氯化钾,氯化钠。
液体载体包括水和有机溶剂。当有效成分为水乳剂或悬乳剂时,有机溶剂起到增溶和防冻作用。合适的有机溶剂包括芳烃,例如苯、二甲苯、甲苯、烷基苯、烷基萘、氯代芳烃、溶剂油150;氯代脂肪烃,例如氯乙烯、三氯甲烷、二氯甲烷、氯仿、四氯化碳和多氯乙烷;脂肪烃,例如石油馏分、环己烷、轻质矿物油和石蜡。醇类例如甲醇,乙醇,异丙醇、丁醇、异丁醇,乙二醇、丙二醇、丙三醇、脂肪醇等;醚类例如甲基乙二醇醚,乙基乙二醇醚,石油醚。酮类例如丙酮、甲乙酮、甲基异丁基酮、环己酮以及异氟尔酮、N-甲基-吡咯烷酮;特种溶剂还有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亚砜,聚乙二醇,已腈;植物油及甲基化植物油。上述有机溶剂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混合使用,还可以与水一起混合使用。
本发明所述助剂可以根据需要包括表面活性剂、消泡剂、增稠剂、助悬剂和防冻剂中的一种或几种,还可以根据需要包括本行业常用的其他助剂。
表面活性剂可以是乳化剂、分散剂、稳定剂或湿润剂;可以是离子型的或非离子型的。合适的表面活性剂包括:聚丙烯酸和木质素磺酸的钠盐和钙盐;分子中含有至少12个碳原子的脂肪酸或脂肪胺与环氧乙烷和/环氧丙烷的缩聚产物;甘油、十二烷醇-1、十四烷醇-1、山梨醇、蔗糖或季戊四醇的脂肪酸酯;及它们与环氧乙烷和/或环氧丙烷的缩聚产物;它们的缩聚产物的硫酸盐或磺酸盐;在分子中至少含有10个碳原子的硫酸或磺酸的碱金属或碱土金属盐,较佳的为钠盐,如十二烷基硫酸钠、仲烷基硫酸钠、磺化蓖麻油的钠盐、烷芳基磺酸钠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环氧乙烷的聚合物、环氧乙烷和环氧丙烷的共聚物。
乳化剂包括非离子型乳化剂和市售的乳化剂。非离子型乳化剂优选聚氧乙烯脂肪酸脂、聚氧乙烯脂肪醇醚和聚氧乙烯脂肪氨,例如乙氧基化蓖麻油、聚氧乙烯(n20)苯乙基酚基醚油酸酯、烷基芳基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烷基芳基甲醛树脂聚氧乙烯醚、三苯乙烯基酚聚氧乙烯(n20),醚磷酸化三乙醇胺盐、二苯乙基酚基聚氧乙烯醚(n18)甲醛缩合物、二苯基酚聚氧乙烯(n18)聚氧丙烯醚(n20)等。市售的乳化剂包括:农乳0201B、农乳0203B、农乳100#、农乳500#、农乳600#、农乳600-2#、农乳1601、农乳2201、农乳NP-10、农乳NP-15、农乳507#、农乳OX-635、农乳OX-622、农乳OX-653、农乳OX-667、农乳CS-7、宁乳36#
本发明所述的分散剂包括:木质素磺酸钠、拉开粉、木质素磺酸钙、甲基萘磺酸甲醛缩合物、萘磺酸甲醛缩合物、亚甲基萘磺酸钠、油酸甲基氨基乙基磺酸钠、环氧聚醚、对叔丁基醚、二丁基萘磺酸甲醛缩合物、磷酸盐如六偏磷酸钠、烷基酚聚氧乙烯基磷酸盐、烷基酚聚氧乙烯基醚甲醛缩合物硫酸盐、N-甲基-脂肪酰基-牛磺酸钠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甲醛缩合物、芳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烷基酚聚氧乙烯醚、蓖麻油环氧乙烷加成物、环氧乙烷-环氧丙烷嵌段共聚物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甲醛缩合物、烷基酚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和甲基纤维素。
本发明所述的湿润剂包括:月桂醇硫酸钠、烷基醇聚氧乙烯基醚硫酸钠、辛基酚聚氧乙烯基醚硫酸盐、烷基酚聚氧乙烯基醚甲醛缩合物硫酸盐、烷基磺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烷基萘磺酸钠、烷基丁二酸磺酸盐、月桂醇聚氧乙烯基醚磺酸钠、烷酰胺基牛磺酸钠、脂肪醇聚氧乙烯基醚、烷基酚聚氧乙烯基醚、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嵌段聚合物、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聚氧乙烯基醚等。
本发明所述的增稠剂,既可以是人工合成的,例如羧甲基醇、聚乙烯醇或聚乙酸乙烯酯;也可以是天然的水溶性聚合物,例如黄原胶、明胶、阿拉伯树胶、聚乙烯吡咯烷酮、硅酸铝镁、聚乙烯醇、聚乙二醇、酚醛树脂、虫胶、羧甲基纤维素和海藻酸钠等。
本发明所述的消泡剂优选为:泡敌、硅酮类、C8~10脂肪醇、C10~20饱和脂肪酸类及酰胺等。
本发明所述的抗病毒组合物可以配制成农业上可接受的剂型,优选剂型为可溶性液剂、乳油、微乳剂、悬浮剂、水乳剂、可湿性粉剂或水分散粒剂。所述剂型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方法进行加工、配制。
本发明所述的抗病毒组合物可以直接制成成品制剂形式,即组合物中各物质已经混合,直接用于防治植物病害;组合物的成分也可以以由单独制剂提供,使用前在桶(罐)中直接混合。本发明的浓缩物通常与水混合得到所需活性物质的浓度。
本发明的抗病毒剂可采用农药制剂领域的常用方法进行制备。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防治植物病毒病害的方法,在农作物和/或果实感染植物病害之前或之后,向农作物和/或果实及其生长或储存的场所施用本发明的上述抗病毒组合物或抗病毒剂。施用方法为农用化学品的常规施用方法,如浇注、喷射、喷雾等。施用量随气候条件或作物状态变化。本发明所述的抗病毒剂施用场所为农田、果园或仓库等。
具体地,上述防治植物病毒病害的方法是将上述抗病毒组合物或抗病毒剂用于防治单一病毒侵染不同寄主或综合防治多种不同病毒混合侵染同一寄主或同类寄主引起的一种或多种植物病害,其综合防效可达到70-80%。
特别地,所述抗病毒组合物相比单独的胡萝卜苷类化合物或谷甾醇类化合物具有增效作用,其增效系数均在120以上。
在本发明中,所述的病毒主要是指西瓜、甜瓜、西葫芦、番茄、烟草、小麦、水稻、玉米等寄主植物上的多种植物病毒。
优选地,本申请的病毒是西葫芦花叶病毒病(cucumber mosaic virus)、西瓜花叶病毒病(watermelon mosaic virus)、烟草花叶病毒病(tobacco mosaic virus)、小麦黄矮病毒病(barley yellow dwarf virus)以及水稻条纹叶枯病(rice stipe virus)。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与单独使用胡萝卜苷类或谷甾醇相比,本发明所述抗病毒组合物对多种植物病毒有显著的增效作用;
(2)本发明所述抗病毒组合物或抗病毒剂具有持效期长的特点;
(3)降低了使用剂量,减少农民用药成本;利用2种活性化合物对植物病毒的不同的作用方式、不同的作用机理进行合理地混配,既延长了活性化合物的使用寿命,又延缓植物病毒抗药性的产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
本发明实施例所需抗病毒组合物有效成分胡萝卜苷和谷甾醇购自美国SGM公司, 其余助剂为市购。
一、制备实施例
1、可溶性液剂的配制
通用制备方法为:按配方要求,将原药、溶剂、乳化剂、防冻剂混合均匀,即得到透明状可溶性液剂。
实施例1(0.02%可溶性液剂,有效成分比1:1)
胡萝卜苷 0.01%,谷甾醇0.01%,农乳2201#  7.5%,农乳1004.5%,二甲基甲酰胺8%,环己酮补足至100%。
实施例2 (2.1%可溶性液剂,有效成分比1:20)
胡萝卜苷0.1%,谷甾醇2%,农乳1601#  5%,农乳0201B 6%,N-甲基-吡咯烷酮10%,异丙醇补足至100%。
实施例3 (0.6%可溶性液剂,有效成分比1:5)
胡萝卜苷0.1%,谷甾醇0.5%,农乳500#  5%、农乳600# 9%,环己酮8%,异丙醇补足至100%。
2、乳油的配制
通用制备方法为:按配方要求,分别加入溶剂、原药、乳化剂,混合均匀,必要时用水浴加热溶解,即得到透明状乳油。
实施例4 (42%乳油,有效成分比20:1)
胡萝卜苷 40%,谷甾醇2%,农乳2201#  6.5%,农乳6004.5%,二甲基甲酰胺8%,溶剂油150补足至100%。
实施例5 (1%乳油,有效成分比1:1)
胡萝卜苷0.5%,谷甾醇0.5%,农乳500#  5%,农乳0201B 10%,二甲基甲酰胺12%,二甲苯补足至100%。
实施例6 (30%乳油,有效成分比1:5)
胡萝卜苷5%,谷甾醇25%,农乳0203B  6%,农乳0201B 9%,环己酮8%,溶剂油150补足至100%。
3、微乳剂加工工艺:
通用制备方法为:将原药,溶剂,乳化剂混合搅拌均匀配成均一油相,将水逐渐加入到油相中,搅拌至均一透明即可。
实施例7(25%微乳剂,有效成分比4:1)
胡萝卜苷20%,谷甾醇5%,N-甲基吡咯烷酮 6%,乙二醇5%,农乳600# 2%,端羟基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 10%,水补至100%。
实施例8(36%微乳剂,有效成分比8:1)
胡萝卜苷32%,谷甾醇4%,异丙醇 10%, 15%,十二烷基苯磺酸钙 2%,苯乙烯基苯基聚氧乙烯醚 19%,水补至100%。
实施例9(6%微乳剂,有效成分比1:5)
 胡萝卜苷1%,谷甾醇5%,N-辛基吡咯烷酮 6%,丙三醇6%,农乳100# 2%,烷基酚甲醛树脂聚氧乙烯醚 13%,水补至100%。
4、悬浮剂的配制
通用制备方法为:按配方要求,以水为介质,将原药、分散剂、润湿剂,助悬剂和防冻剂等混合均匀后加入砂磨机中,进行砂磨至一定的粒径过滤后加入增稠剂剪切搅拌均匀即可。
实施例10 (30%悬浮剂,有效成分比1:2)
胡萝卜苷10%,谷甾醇20%,拉开粉1.5%,Soproplot SC 3%,黄原胶0.15%,硅酸镁铝1.5%,418G 0.3%,BIT 0.05%,乙二醇3%,水补足至100%。
实施例11 (0.55%悬浮剂,有效成分比1:10)
胡萝卜苷0.05%,谷甾醇0.5%,木质素磺酸钠5%,白碳黑0.3%,凹凸棒土1.0%,磷酸二氢钾0.2%,乙二醇4%,磷酸三丁酯0.2%,水补足至100%。
实施例12 (18%悬浮剂,有效成分比5:1)
胡萝卜苷15%,谷甾醇3%,甲基萘磺酸钠甲醛缩合物2.5%,膨润土1.0%,农乳OX-656 5.0%,丙三醇4%,磷酸三丁酯0.2%,水补足至100%。
5、水乳剂的配制
通用制备方法为:将原药,溶剂,乳化剂混合搅拌均匀配成均一油相,将水,乙二醇混合搅拌配成水相,在高剪切的条件下,将油相缓慢的加入到水相中,即可得到水乳剂。
实施例13(11%水乳剂,有效成分比10:1)
胡萝卜苷10%,谷甾醇1%,溶剂油S-150 30% ,十二烷基苯磺酸钙 3%,苯乙烯基苯基聚氧乙烯醚 6%,乙二醇 3%,水补至100%。
实施例14(4%水乳剂,有效成分比1:3)
胡萝卜苷1%,谷甾醇3%,溶剂油S-150 30%,三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 4%,端羟基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嵌段共聚物 5%,乙二醇 3%,水补至100%。
实施例15(30%水乳剂,有效成分比2:1)
胡萝卜苷20%,谷甾醇10%,溶剂油S-150 30%,三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 3%,苯乙烯基苯酚甲醛树脂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 5%,丙二醇 3%,水补至100%。
6、可湿性粉剂的配制
通用制备方法为:按配方要求,将原药、各种助剂及填料等充分混合,经超细粉碎机粉碎后,即得到加工产品。
实施例16 (51%可湿性粉剂,有效成分比1:50)
胡萝卜苷1%,谷甾醇50%,十二烷基苯磺酸钠2%,白碳黑5%,木质素磺酸钠10%,轻质碳酸钙补足至100%。
实施例17 (60%可湿性粉剂,有效成分比1:5)
胡萝卜苷10%,谷甾醇50%,十二烷基硫酸钠1.5%,萘磺酸甲醛缩合物5%,木质素磺酸钠3%,白碳黑8%,轻质碳酸钙补足至100%。
实施例18 (42%可湿性粉剂,有效成分比1:20)          
胡萝卜苷2%,谷甾醇40%,十二烷基苯磺酸钠1.8%,对叔丁基醚2%, 白碳黑10%,木质素磺酸钠10%,轻质碳酸钙补足至100%。
7、水分散性粒剂的配制
通用制备方法为:将原药和粉状载体、润湿展着剂及粘结剂等进行混合粉碎,再加水捏合后,加入装有一定规格筛网的造粒机中进行造粒。然后再经干燥、筛分(按筛网范围)即得颗粒状产品。
实施例19 (40%水分散性粒剂,有效成分比3:1)
胡萝卜苷30%,谷甾醇10%,木质素磺酸钠15%,甲基萘磺酸钠甲醛缩合物5%,环氧聚醚5%,膨润土10%,高岭土补足至100%。
实施例20 (80%水分散性粒剂,有效成分比1:1)
胡萝卜苷40%,谷甾醇40%,N-甲基-油酰基-牛磺酸钠2%,萘酚磺酸甲醛缩合物2%,可溶性淀粉3%,硫酸钠2%,高岭土补足至100%。
实施例21 (40.8%水分散性粒剂,有效成分比50:1)
胡萝卜苷40%,谷甾醇0.8%,N-甲基-油酰基-牛磺酸钠8%,萘酚磺酸甲醛缩合物10%,可溶性淀粉8%,硫酸钠10%,高岭土补足至100%。
二、生物活性实施例
1、胡萝卜苷与谷甾醇复配对西葫芦花叶病毒病(cucumber mosaic virus)、西瓜花叶病毒病(watermelon mosaic virus) 、烟草花叶病毒病(tobacco mosaic virus)、小麦黄矮病毒病(barley yellow dwarf virus)、水稻条纹叶枯病(rice stipe virus)的毒力测定。
具体方法为:将原药配制成需要的试验药剂,首先将单剂及各混配药剂设置5个不同浓度梯度(防效在5%~90%的范围内按等比级数设定)。选用感病西葫芦、西瓜、烟草、小麦、水稻品种盆栽,待幼苗长至2叶~3叶期备用。接种病毒浓度为8%,采用汁液摩擦接种。每处理不少于3 盆,每盆5 株。接种24 h后,用喷雾法将药剂均匀喷洒于备用的西葫芦、西瓜、烟草、小麦、水稻苗上,然后置适宜条件下培养。当供试作物充分发病后调查每盆苗的所有叶片, 采用以下分级方法:
0级:无病;
1级:病斑面积占整片叶面积的5%以下;
3级:病斑面积占整片叶面积的6%~15%;
5级:病斑面积占整片叶面积的16%~25%;
7级:病斑面积占整片叶面积的26%~50%;
9级:病斑面积占整片叶面积的50%以上。
计算方法:
病情指数=[∑(各级病叶数×相对级数值)/(调查总叶片数×9)]×100
防治效果(%)=[(对照病情指数- 处理病情指数)/对照病情指数]×100
通过防效的机率值和系列浓度的对数值之间的线性回归分析,求出各药剂的EC50 值,用孙云沛法计算混剂的共毒系数(CTC),以此来评价供试药剂对病毒的活性。
复配制剂的共毒系数(CTC)≥120表现为增效作用;CTC≤80表现为拮抗作用;80<CTC<120表现为相加作用。
 
       
 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胡萝卜苷与谷甾醇以重量比为1:50~50:1复配对西葫芦花叶病毒病、西瓜花叶病毒病 、烟草花叶病毒病、小麦黄矮病毒病、水稻条纹叶枯病均有较好的毒力,有显著的增效作用。
2、防治水稻条纹叶枯病田间试验
水稻条纹叶枯病是由灰飞虱为媒介传播的病毒病,俗称水稻上的癌症。为了明确胡萝卜苷与谷甾醇复配对水稻条纹叶枯病的防治效果,发明人于2013年在江苏扬州进行了制备实施例3(0.6%胡萝卜苷·谷甾醇可溶性液剂)防治水稻纹枯病田间试验。试验方法参照《GB/T 17980.20-2000 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一)杀菌剂防治水稻纹枯病》,对照药剂为20%盐酸吗啉胍·乙酸铜可湿性粉剂,为深圳诺普信公司产品。试验药剂及使用倍数详见表6。另设空白对照,每处理4次重复,每小区20平方米,共28个小区,采用随机区组排列。施药方法为喷雾器均匀喷雾法,每亩地用药液量50公斤。第一次施药在发病初期,以后每隔7天喷雾防治一次,共施三次药。试验期间最低温度为25℃,最高为35℃。土壤肥力中等。每次施药后都持续观察水稻植株是否产生药害,并记录。
药效调查采用平行跳跃式取样,喷药前调查发病基数,最后一次施药后7天调查结果。每点调查相连的5丛,每小区共25丛。记载总株数、病株数和病情严重度,计算病株率、病情指数和防治效果。以株为单位,分级标准如下:
0 级:无病
1 级:心叶基部沿叶脉出现少量褪绿黄斑,不卷曲;
3 级:新生叶出现与叶脉平行的黄绿相间条纹, 轻微卷曲;
 5级:新生叶出现大量与叶脉平行的失绿条纹, 叶片卷曲、细弱;
7 级:植株矮化,叶片出现黄白色条纹卷起, 新生叶扭曲下垂, 不能正常开张;
9 级:植株严重矮化、失绿或死亡。
病情指数及防治效果计算方法:
病情指数= [∑(各级病株数×相对级数值) /( 调查总株数×9)] ×100
防治效果(% ) =[(对照病情指数-处理病情指数)/对照病情指数]×100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0.6%胡萝卜苷·谷甾醇可溶性液剂对水稻条纹叶枯病有很好的防治效果,稀释2000倍、2500倍、3000倍喷雾,在第三次施药后7天调查,病株率比对照明显降低,防效分别为84.16%、78.23%、72.49%,明显优于0.2%胡萝卜苷可溶性液剂500倍、0.5%谷甾醇可溶性液剂1500倍对水稻条纹叶枯病的防治效果,也明显优于目前市场上最常用的抗病毒病药剂20%盐酸吗啉胍·乙酸铜可湿性粉剂300倍对水稻条纹叶枯病的防治效果,差异达极显著水平。
试验期间观察,各药剂处理未对水稻药害现象和任何不良影响。
试验结果表明胡萝卜苷与谷甾醇混配后,明显提高了水稻条纹叶枯病的防治效果,降低了用药量及用药成本,对水稻生长安全,是防治水稻条纹叶枯病的理想药剂。
本发明的一种胡萝卜苷与谷甾醇组合物,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已经通过具体的实例进行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可借鉴本发明内容,适当改变原料、工艺条件等环节来实现相应的其它目的,其相关改变都没有脱离本发明的内容,所有类似的替换和改动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都被视为包括在本发明的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抗病毒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抗病毒剂含有0.02~80重量%的抗病毒组合物,余量为农药上可接受的助剂;所述抗病毒组合物含有活性成分胡萝卜苷和谷甾醇,二者的重量比为1:50至50:1。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抗病毒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抗病毒组合物中胡萝卜苷和谷甾醇的重量比为1:20至20:1。
3.根据权利要求1的抗病毒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抗病毒组合物中胡萝卜苷和谷甾醇的重量比为1:5—5:1。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抗病毒剂,其特征在于,该抗病毒剂含有0.03~60重量%的抗病毒组合物。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抗病毒剂,其特征在于,该抗病毒剂含有0.05~50重量%的抗病毒组合物。
6.一种防治植物病毒病害的方法,在农作物和/或果实感染植物病毒病害之前或之后,向农作物和/或果实及其生长或储存的场所施用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抗病毒剂。
7.根据权利要求6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病毒病为西葫芦花叶病毒病(cucumber mosaic virus)、西瓜花叶病毒病(watermelon mosaic virus)、烟草花叶病毒病(tobacco mosaic virus)、小麦黄矮病毒病(barley yellow dwarf virus)或水稻条纹叶枯病(rice stipe virus)。
CN201310488412.XA 2013-10-18 2013-10-18 一种含有胡萝卜苷与谷甾醇的抗病毒组合物及其抗病毒应用 Active CN10356392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488412.XA CN103563929B (zh) 2013-10-18 2013-10-18 一种含有胡萝卜苷与谷甾醇的抗病毒组合物及其抗病毒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488412.XA CN103563929B (zh) 2013-10-18 2013-10-18 一种含有胡萝卜苷与谷甾醇的抗病毒组合物及其抗病毒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563929A CN103563929A (zh) 2014-02-12
CN103563929B true CN103563929B (zh) 2015-05-13

Family

ID=500373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488412.XA Active CN103563929B (zh) 2013-10-18 2013-10-18 一种含有胡萝卜苷与谷甾醇的抗病毒组合物及其抗病毒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56392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30426B (zh) * 2014-11-26 2017-11-28 广东中迅农科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含有甾烯醇和丙硫唑的农药组合物
CN104488927A (zh) * 2014-12-03 2015-04-08 广东中迅农科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含有甾烯醇和螺虫乙酯的农药组合物
CN104488948A (zh) * 2014-12-03 2015-04-08 广东中迅农科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含有甾烯醇和呋虫胺的农药组合物
CN104472517A (zh) * 2014-12-03 2015-04-01 广东中迅农科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含有甾烯醇和唑虫酰胺的农药组合物
CN104738102B (zh) * 2015-03-26 2017-12-15 杨凌农科大无公害农药研究服务中心 中华猕猴桃根皮提取物用于制备抗植物病毒剂的应用
MA49832A (fr) 2017-08-07 2020-06-17 Elicit Plant Composition a base de polyol(s) et de sterol(s) pour usage dans le domaine agricole
FR3109262B1 (fr) * 2020-04-20 2023-03-31 Elicit Plant Procede de traitement preventif d’une plante cultivee pour limiter la perte de matiere seche liee a un stress abiotique et/ou biotique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23917A (zh) * 2006-01-12 2006-08-30 李舜卿 棉叶蓼乙醇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2812969A (zh) * 2012-08-29 2012-12-12 陕西上格之路生物科学有限公司 一种植物源抗病毒剂,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30076082A (ko) * 2011-12-28 2013-07-08 한국식품연구원 인삼 쓴 맛 조미료 조성물 및 인삼 쓴 맛 저감 물질을 스크리닝 하는 방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23917A (zh) * 2006-01-12 2006-08-30 李舜卿 棉叶蓼乙醇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2812969A (zh) * 2012-08-29 2012-12-12 陕西上格之路生物科学有限公司 一种植物源抗病毒剂,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HPLC-ELSD同时测定链夹豆中胡萝卜苷和β-谷甾醇含量";李慧宁 等;《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30328;第19卷(第1期);第119-121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563929A (zh) 2014-02-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563929B (zh) 一种含有胡萝卜苷与谷甾醇的抗病毒组合物及其抗病毒应用
CN103125505B (zh) 一种含双氟磺草胺和2甲4氯异辛酯的可分散油悬浮剂
CN103271073B (zh) 一种含环氧虫啉和噻嗪酮的杀虫组合物
CN105340911B (zh) 一种农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4115861B (zh) 一种含有硝虫硫磷和丁氟螨酯的杀虫杀螨组合物
CN104322492A (zh) 一种含敌稗、氰氟草酯和二甲四氯的农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4054712B (zh) 一种含有啶酰菌胺的杀菌组合物
CN105248442A (zh) 一种含苯唑草酮的除草剂组合物
CN104839178A (zh) 一种含噁唑酰草胺和双氟磺草胺的除草组合物
CN105724395B (zh) 一种二元杀虫剂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4365617B (zh) 一种玉米苗后除草剂组合物
CN104286010B (zh) 含有硝虫硫磷和联苯肼酯的农药组合物
CN102696642B (zh) 一种含有螺螨双酯和丁氟螨酯的杀螨组合物
CN106577709A (zh) 一种含氯氟氰虫酰胺和氟铃脲的杀虫组合物
CN105284855A (zh) 一种除草剂组合物及其用途
CN104542695A (zh) 一种含甲磺酰菌唑和毒氟磷的复配组合物及制剂
CN104012555A (zh) 一种农用杀菌组合物
CN104957158B (zh) 一种含噁嗪草酮和禾草丹的除草组合物
CN104068033B (zh) 一种含有啶酰菌胺的杀菌组合物
CN105707121B (zh) 一种除草剂组合物
CN107494559A (zh) 防治柑桔潜叶蛾的杀虫组合物及其用途
CN108013055A (zh) 含砜吡草唑的增效除草组合物及其防除麦田杂草的应用
CN107047599A (zh) 一种包含氯吡嘧磺隆、烟嘧磺隆和氯氟吡氧乙酸异辛酯的除草剂组合物
CN103355328B (zh) 含有螺螨双酯和乙螨唑的杀螨组合物
CN107439577A (zh) 一种含硝磺草酮的除草剂组合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