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557720A - 节水型闭式冷却塔及其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节水型闭式冷却塔及其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557720A
CN103557720A CN201310534112.0A CN201310534112A CN103557720A CN 103557720 A CN103557720 A CN 103557720A CN 201310534112 A CN201310534112 A CN 201310534112A CN 103557720 A CN103557720 A CN 10355772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tube
heat exchanger
tower body
closed ty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53411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557720B (zh
Inventor
王悦
赵昆
姚金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bara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and Systems Chin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ENYUAN AIR CONDITIONER EQUIPMENT CO Ltd YANTAI C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ENYUAN AIR CONDITIONER EQUIPMENT CO Ltd YANTAI CITY filed Critical RENYUAN AIR CONDITIONER EQUIPMENT CO Ltd YANTAI CITY
Priority to CN201310534112.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557720B/zh
Publication of CN1035577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5772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55772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5772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一种节水型闭式冷却塔,包括塔体和塔体内的换热器组、散水槽、收水器,其中所述换热器组的换热管由翅片管和光滑管形成,由塔体边缘向塔体中心延伸,翅片管与光滑管的长度比范围在1:10至10:1之间,与换热管连接的竖直方向设置有收水器,散水槽的出水口位于光滑管上方。不但可以利用水膜降温,还可以利用塔体内形成的饱和湿或干空气降温,提高了循环水资源的利用效率。还包括一种控制方法。

Description

节水型闭式冷却塔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冷却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封闭循环介质的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世界上人均淡水资源最少的国家之一,节约用水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重视,国家对于节水项目的扶持和投入力度也越来越大。冷却塔行业是较为耗水的行业之一,推行冷却塔的节水发展是冷却塔发展的重要途径,需要使冷却塔在不影响性能的情况下尽量达到节水的目的,节水型冷却塔相对于普通冷却塔而言,年节水量可达40%-80%,同时成本又比湿式空冷器低,且占地面积较少,这使得节水塔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
在专利公开号为CN101614488A的节水型闭式冷却塔中,包括收水器、换热管、填料等,其换热器的换热管全部采用翅片管,风冷时可以加大冷却面积。水冷时,通过喷淋泵将冷却用水提升至换热器上部,利用喷嘴向翅片管喷淋水滴,在翅片上形成流动的水膜获得较大的散热面积,实现散热。但是,喷淋水在整个流动过程中都是吸热过程,没有给予喷淋水自身的冷却时间,喷淋水与冷空气进行热交换不充分,会导致喷淋水温度累积,使喷淋水温度过高,喷淋水经过吸热蒸发,钙镁离子浓度会越来越高,最终使换热器表面形成水垢,水垢的形成将极大的影响冷却塔的性能和寿命。同时换热器全部采用翅片管制造成本偏高,大量冷却用水喷淋循环需要功率较大的喷淋泵,电能消耗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节水型密闭冷却塔,解决此类冷却塔造价高,水垢影响使用寿命,冷却用水冷却效率低,耗能较高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上述节水型密闭冷却塔进行散热降温的控制方法,提高冷却效率,降低电能和水资源的消耗。
本发明的节水型闭式冷却塔,包括塔体和塔体内的换热器组、散水槽、收水器,其中所述换热器组的换热管由翅片管和光滑管形成,由塔体边缘向塔体中心延伸,翅片管与光滑管的长度比范围在1:10至10:1之间,与换热管连接的竖直方向设置有收水器,散水槽的出水口位于光滑管上方。
所述换热管在靠近塔体中心的部分为翅片管,在靠近塔体边缘部分为光滑管,在翅片管与光滑管的衔接处设置有收水器。
或所述换热管在靠近塔体中心的部分为光滑管,在靠近塔体边缘部分为翅片管,在光滑管09靠近塔体中心的一侧设置有收水器。
或所述换热管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分换热管为翅片管,下部分换热管为光滑管,在光滑管靠近塔体中心的一侧设置有收水器,散水槽的出水口位于上下两部分换热管之间。
还包括填料,填充在光滑管的外壁之间。
还包括蜂窝状防溅水导风槽,围绕设置在换热器组的外侧。
所述换热器组的换热管为铜管、不锈钢管或钢管中的一种。
所述翅片管的翅片是经过氧化处理的铝翅片、铜翅片、不锈钢翅片、钢铝复合翅片或铜铝复合翅片中的一种。
所述换热器组与水平方向所成角度在0至10度之间。
上述节水型闭式冷却塔进行散热降温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当环境温度低于5℃时,节水型闭式冷却塔采用风冷方式,通过从蜂窝状防溅水导风槽进冷空气,从出风口排出热空气,对换热器组的换热管中介质进行散热降温;
当环境温度高于5℃时,通过散水槽向换热器组的光滑管喷淋冷却水,对换热器组的光滑管中介质进行散热降温;同时通过喷淋的冷却水形成的低温饱和湿空气或利用外界直接进入的干空气对换热器组的翅片管中介质进行散热降温。
本发明的节水型密闭冷却塔结构可以在保证风冷时散热效率的同时,有效降低换热器组的制造成本,不但可以进行水膜降温,还可以针对不同工作环境及工作要求调节翅片管与光滑管的相对位置,可以利用干空气冷却翅片管中介质从而防腐防结垢,也可以利用低温饱和湿空气冷却翅片管中介质,从而提高冷却效率。填料有效增大了空气与水分接触的冷却面积,本发明的散热降温方法,可以有效地根据待冷却介质的温度动态调节热交换强度,避免了始终全功率散热造成电能的过度消耗。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节水型闭式冷却塔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节水型闭式冷却塔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节水型闭式冷却塔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节水型闭式冷却塔的塔体内,设置有安装在塔体中部的换热器组01,在塔体底部设置有下部集水槽02,下部集水槽02与塔体下部的喷淋泵03管路连接,喷淋泵03通过管路连接设置在换热器组01上方的散水槽04,在换热器组01的外侧围绕设置有蜂窝状防溅水导风槽05,在塔体顶部设置有排除热空气的风机06和出风口07。
换热器组01的换热管由塔体边缘向塔体中心延伸,在换热管靠近塔体中心的三分之一部分,换热管外壁上安装有翅片,形成翅片管08;其余三分之二部分的换热管外壁为光滑表面,形成光滑管09。在翅片管与光滑管的衔接处设置有与换热管连接的竖直方向的收水器10,在光滑管09的外壁之间填充有填料11。
散水槽04的出水口位于换热器组01的光滑管09上方。
换热器组01的换热管可以为铜管、不锈钢管或钢管中的一种。
翅片可以是经过氧化处理的铝翅片、铜翅片、不锈钢翅片、钢铝复合翅片或铜铝复合翅片中的一种。
因风量的大小和冷却塔的高度的不同,换热器组01与水平方向所成角度在0-10度范围之内。
蜂窝状防溅水导风槽05由若干平行的导风槽叠加而成,作为导风通道安装在塔体边缘,可以替代不易维护的百叶窗。
换热器组中高温待冷却介质先经过换热器组中的翅片管然后再进入换热器组的光滑管。
在实际应用中,本实施例的散水槽04位于换热器组01的光滑管09上方,喷淋泵03启动时冷却水通过散水槽04均匀散布到换热器组01得光滑管09上,自上而下流动,流汇至集水槽02。
待冷却介质首先进入换热器组01的翅片管08,然后进入换热器组的光滑管09,在空冷时,冷空气经蜂窝状防溅水导风槽05吹入塔体,沿换热器组01的换热管流动逐渐完成热交换,由风机06将热空气通过出风口07排出冷却塔,通过换热器组01与空气的接触传热达到降低管内介质温度的目的。
当利用喷淋泵03进行淋水时,冷空气经过换热器组01的光滑管09,形成一定温度的饱和或过饱和湿空气沿换热管向塔体中心流动,经过收水器10时,湿空气所携带的大水滴被收水器10阻挡,沿收水器10流向下部集水槽02,湿空气流动到换热器组01的翅片管08,因为待冷却介质首先进入换热器组01的翅片管08,因此翅片管08内的介质温度要比光滑管09中的温度高,湿空气经过换热器组01的翅片管08时又对其内部的待冷却介质进行冷却,使得低温饱和湿空气变为高温不饱和湿空气,被风机排出冷却塔,这一过程中湿空气中水分的液气形态转化会大量吸收热量,较大提高散热效率。同时排出的不饱和湿空气含水量较低,不会挥发过多的水分。
利用本发明的节水型闭式冷却塔进行散热降温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当环境温度低于5℃时,节水型闭式冷却塔采用风冷方式,通过从塔体边缘的蜂窝状防溅水导风槽05吸进冷空气,从出风口07排出热空气,对换热器组01的换热管中介质进行散热降温;
当环境温度高于5℃时,通过冷空气对换热器组翅片管中温度较高的待冷却介质进行初步降温,通过散水槽04向换热器组01的光滑管09喷淋冷却水,对换热器组01的换热管(光滑管)中介质进行散热降温;同时通过喷淋的冷却水形成的低温饱和湿空气对换热器组01的换热管(翅片管)中介质进行散热降温。
如图2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在其他结构基本不变的情况下,根据具体工况,针对换热效率的需求,换热器组01的由翅片管08和光滑管09形成的换热管在靠近塔体中心的三分之二部分为光滑管09,其余三分之一部分为翅片管08。在光滑管09靠近塔体中心的一侧,设置有与换热管连接的竖直方向的收水器10。
根据室外安装环境的需求,在塔体中心与塔体边缘间的翅片管08与光滑管09的长度比范围在1:10至10:1之间。或者翅片管08与光滑管09的总长度之比在1:10至10:1之间。
如图3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在其他结构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在塔体中心与塔体边缘间换热器组01的换热管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分换热管为翅片管08,下部分换热管为光滑管09。在光滑管09靠近塔体中心的一侧,设置有与换热管连接的竖直方向的收水器10。散水槽04的出水口位于上下两部分换热管之间。
以上实施例中,因翅片管与光滑管相对放置位置的不同,冷却空气可以是外界直接进入的干空气也可以是通过喷淋的冷却水形成的低温饱和湿空气。
以上实施例中,当翅片管位于光滑管上方或者位于靠近塔体边缘一侧时,当经过翅片管的冷空气均为干空气,可以有效的防止翅片管腐蚀及结垢,适用于化工厂及其他空气中含有腐蚀性气体的场合。当翅片管位于塔体中心一侧时,经过翅片管的空气为通过喷淋的冷却水形成的低温饱和湿空气,不但可以进行水膜降温,还可以利用水膜降温后形成的饱和湿空气对翅片管中温度较高的待冷却介质进行初步降温,提高了循环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节水型闭式冷却塔,包括塔体和塔体内的换热器组(01)、散水槽(04)、收水器(10),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组(01)的换热管由翅片管(08)和光滑管(09)形成,由塔体边缘向塔体中心延伸,翅片管(08)与光滑管(09)的长度比范围在1:10至10:1之间,与换热管连接的竖直方向设置有收水器(10),散水槽(04)的出水口位于光滑管(09)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水型闭式冷却塔,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在靠近塔体中心的部分为翅片管(08),在靠近塔体边缘部分为光滑管(09),在翅片管与光滑管的衔接处设置有收水器(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水型闭式冷却塔,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在靠近塔体中心的部分为光滑管(09),在靠近塔体边缘部分为翅片管(08),在光滑管09靠近塔体中心的一侧设置有收水器(1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水型闭式冷却塔,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分换热管为翅片管(08),下部分换热管为光滑管(09),在光滑管(09)靠近塔体中心的一侧设置有收水器(10),散水槽(04)的出水口位于上下两部分换热管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的节水型闭式冷却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填料(11),填充在光滑管(09)的外壁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节水型闭式冷却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蜂窝状防溅水导风槽(05),围绕设置在换热器组(01)的外侧。
7.根据权利要求6任一所述的节水型闭式冷却塔,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组(01)的换热管为铜管、不锈钢管或钢管中的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7任一所述的节水型闭式冷却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翅片管(08)的翅片是经过氧化处理的铝翅片、铜翅片、不锈钢翅片、钢铝复合翅片或铜铝复合翅片中的一种。
9.根据权利要求8任一所述的节水型闭式冷却塔,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组(01)与水平方向所成角度在0至10度之间。
10.权利要求1至9任一所述的节水型闭式冷却塔,进行散热降温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当环境温度低于5℃时,节水型闭式冷却塔采用风冷方式,通过从蜂窝状防溅水导风槽(05)进冷空气,从出风口(07)排出热空气,对换热器组(01)的换热管中介质进行散热降温;
当环境温度高于5℃时,通过散水槽(04)向换热器组(01)的光滑管(09)喷淋冷却水,对换热器组(01)的光滑管中介质进行散热降温;同时通过喷淋的冷却水形成的低温饱和湿空气或利用外界直接进入的干空气对换热器组(01)的翅片管中介质进行散热降温。
CN201310534112.0A 2012-12-31 2013-10-31 节水型闭式冷却塔及其控制方法 Active CN10355772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534112.0A CN103557720B (zh) 2012-12-31 2013-10-31 节水型闭式冷却塔及其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594378X 2012-12-31
CN201210594378.X 2012-12-31
CN 201210594378 CN103017564A (zh) 2012-12-31 2012-12-31 节水型闭式冷却塔及其控制方法
CN201310534112.0A CN103557720B (zh) 2012-12-31 2013-10-31 节水型闭式冷却塔及其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557720A true CN103557720A (zh) 2014-02-05
CN103557720B CN103557720B (zh) 2016-08-24

Family

ID=47966452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210594378 Pending CN103017564A (zh) 2012-12-31 2012-12-31 节水型闭式冷却塔及其控制方法
CN201310534112.0A Active CN103557720B (zh) 2012-12-31 2013-10-31 节水型闭式冷却塔及其控制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210594378 Pending CN103017564A (zh) 2012-12-31 2012-12-31 节水型闭式冷却塔及其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2) CN103017564A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1990015299A1 (de) * 1989-05-30 1990-12-13 Jäggi Ag Bern Kühlanlage des hybriden typs
JP2002130992A (ja) * 2000-10-27 2002-05-09 Hitachi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Co Ltd 密閉式直交流型冷却塔
CN201003909Y (zh) * 2006-06-10 2008-01-09 上海廷亚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被冷却工质闭式循环塔
CN201983653U (zh) * 2010-11-09 2011-09-21 益冷和众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高温防结垢型闭式冷却塔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1990015299A1 (de) * 1989-05-30 1990-12-13 Jäggi Ag Bern Kühlanlage des hybriden typs
JP2002130992A (ja) * 2000-10-27 2002-05-09 Hitachi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Co Ltd 密閉式直交流型冷却塔
CN201003909Y (zh) * 2006-06-10 2008-01-09 上海廷亚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被冷却工质闭式循环塔
CN201983653U (zh) * 2010-11-09 2011-09-21 益冷和众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高温防结垢型闭式冷却塔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17564A (zh) 2013-04-03
CN103557720B (zh) 2016-08-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066734B (zh) 一种复合式冷却塔
CN102767878B (zh) 露点式蒸发冷却冷水机组
CN205402997U (zh) 应用板翅式间接蒸发冷却器的蒸发冷却空调机组
CN203177690U (zh) 一种新型高效节水空冷器
CN102778144A (zh) 喷射式低出水温度蒸发冷却器
CN102679480A (zh) 具有板管结合结构的露点间接蒸发冷却器
CN203385116U (zh) 热管热控制型蒸发冷却-机械制冷联合空调系统
CN201740135U (zh) 管式间接蒸发式高温冷水机组
CN204313666U (zh) 一种闭式冷却塔
CN203464785U (zh) 双冷式闭式冷却系统
CN103234371A (zh) 双冷式闭式冷却系统
CN203479059U (zh) 一种内外翅片扁平管管束空气冷却器
CN202973951U (zh) 节水型闭式冷却塔
CN104501624A (zh) 蒸发式冷却器与表面式凝汽系统联合的电厂用冷却系统
CN103557720B (zh) 节水型闭式冷却塔及其控制方法
CN204421686U (zh) 适用于电厂的蒸发冷却与表面凝汽联合的冷却装置
CN205317018U (zh) 逆流式填料冷却塔
CN204786979U (zh) 立式高效间接蒸发冷却空调机组
CN202836308U (zh) 低翅片管以及采用所述低翅片管的蒸发冷却装置
CN103234370A (zh) 轻便型闭式冷却塔
CN203464798U (zh) 轻便型闭式冷却塔
CN202582271U (zh) 双重降温复合型蒸发空冷器
CN201837272U (zh) 斜置波纹管蒸发空冷器
CN201463652U (zh) 一种蒸发式空冷器
CN207472099U (zh) 一种干湿联合循环水冷却塔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Yongda road 265500 Shandong province Yantai Fushan hi tech Industrial Zone No. 720

Patentee after: EBARA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 SYSTEMS (CHINA) Co.,Ltd.

Address before: Yongda road 265500 Shandong province Yantai Fushan hi tech Industrial Zone No. 720

Patentee before: YANTAI EBARA AIR CONDITIONER Co.,Ltd.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Water-saving closed cooling tower and its control method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411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824

Pledgee: Mitsubishi UFJ Bank (China) Co.,Ltd. Qingdao Branch

Pledgor: EBARA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 SYSTEMS (CHINA)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3370010037

PC01 Cancellation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C01 Cancellation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ate of cancellation: 20231229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824

Pledgee: Mitsubishi UFJ Bank (China) Co.,Ltd. Qingdao Branch

Pledgor: EBARA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 SYSTEMS (CHINA)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3370010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