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543718B - 基于物联网的idc机房智能监控系统 - Google Patents

基于物联网的idc机房智能监控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543718B
CN103543718B CN201310486077.XA CN201310486077A CN103543718B CN 103543718 B CN103543718 B CN 103543718B CN 201310486077 A CN201310486077 A CN 201310486077A CN 103543718 B CN103543718 B CN 10354371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server
machine room
instruction
roo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486077.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543718A (zh
Inventor
邓庆绪
张波
虞凯凯
李文曙
杨涛
马连仲
管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angchao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angchao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angchao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Langchao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486077.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543718B/zh
Publication of CN1035437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4371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54371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4371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02Total factory control, e.g. smart factories,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o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的IDC机房智能监控系统,由感知层、汇聚层和调度层以及相应的反馈控制部分组成,感知层通过各类传感器采集数据传输至汇聚层进行校验筛选处理,再通过GPRS网络或者以太网将数据发往调度中心;调度中心收到环境数据以及机房内服务器状态信息后对数据进行解析并进行周期性处理,若发现环境参数与偏离阈值,则发送控制指令至反馈控制部分以调节机房环境及机房内服务器状态。本发明对IDC机房内的环境、设备数据信息进行实时准确地采集、上传和处理,准确下发并处理控制指令,动态调节机房环境和机房内服务器状态,实现了对IDC机房内环境和设备的智能监控,可使第三方设备通过加装无线模块的方式融入现有系统。

Description

基于物联网的IDC机房智能监控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智能监控技术,具体的说是一种基于物联网的IDC机房智能监控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商务和企业信息化的发展,IDC(Internet Data Center,互联网数据中心,简称IDC)机房建设的数量及规模不断扩大。机房作为各单位信息交换及存储的枢纽,科学管理尤为重要。以往用户对于机房管理的重点都集中在防黑客或非法入侵、电脑病毒、网络故障、数据备份等方面,往往忽略了机房的环境变化,可能致使产生不可预见的后果,如机房的温度、湿度过高、电力系统不稳定、机房安全措施不完善致使非核心工作人员进出机房操作,造成的隐患或者故障而引发机房事故,导致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目前许多机房的管理人员不得不采用24小时专人值班,定时巡查机房环境设备,这样不仅加重了管理人员的负担,而且更多的时候,不能及时排除故障,对事故发生的时间及责任也无科学的管理。尤其目前国内普遍缺乏机房环境设备的专业管理人员,在许多地方的机房不得不安排软件人员或者不太懂机房设备管理甚至根本不懂机房设备维护的人员值班,这对机房的安全运行无疑又是一个不利因素。
另一方面,随着机房设备高度的集成化,其能源效率偏差以及机房散热量日渐增高的现象开始受到了各界强烈关注。伴随着我国低碳经济的到来,各个行业针对节能减排的需求与日俱增,对于各数据中心机房尤其突出,如何在业务量不断增加的情况在下,能够更有效的降低能耗成为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目前机房能耗问题始终是制约机房规模的瓶颈,机房日常运行和维护产生的能耗开销十分庞大。
此外,目前使用的大多数机房环境监控系统内部布线复杂,自组织性较差。与此同时,也没有统一的协议来保证其适用于不同的机房。
除此之外,IDC业务模式将是以后的利润的重要或主要来源,因此目前几乎所有的电信运营商都在积极的进行IDC的建设。由此可见,IDC间的激烈竞争不可避免。其中,环境监控是IDC建设中的关键环节,作为IDC运营商都面临着如何提升环境监控进而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问题。
目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尚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IDC机房环境监控存在能耗大、能源利用率低等不足之处,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动态调节机房环境、保证低功耗稳定运行的基于物联网的IDC机房智能监控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基于物联网的IDC机房智能监控系统,由感知层、汇聚层和调度层以及相应的反馈控制部分组成,其中感知层通过各类传感器采集数据传输至汇聚层进行校验筛选处理,再通过GPRS网络或者以太网将数据发往调度中心;调度中心收到环境数据以及机房内服务器状态信息后对数据进行解析并进行周期性处理,若发现环境参数与偏离阈值,则发送控制指令至反馈控制部分以调节机房环境及机房内服务器状态。
所述感知层包括物管标签部分、电源监测部分、传感器部分以及图像采集部分,在IDC机房内服务器、机柜、电源上均放置一个物管标签;在温度敏感设备内放置温度传感器,IDC机房每规定面积内放置一个温湿度传感器,电源加装无线智能电表,进出口及重要设备加装图像采集设备。
所述图像采集设备为在机房出入口处加设与配合物管标签配合检测的红外触发开关侦测装置及摄像头。
所述汇聚节点根据机房实际大小布置,使每个数据汇聚节点能覆盖规定范围内的感知层设备。
IDC机房智能监控系统的控制方法如下:
感知层采集数据,感知层数据通过短距离无线通信方式向外发送数据到数据汇聚节点;
数据汇聚节点之间线性级联,每一级节点对数据进行校验筛选,并按协议格式封装发送至其上一级节点;
最后一级数据汇聚节点通过短距离无线通信方式传送数据到调度层;
调度层软件接收到由汇聚层发送的数据并根据数据协议进行解析,将解析结果写入相应数据库中用于数据分析;
调度层的数据分析模块对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判断IDC机房内设备是否需要调节,如果需要调节,则由调度中心向汇聚节点发送控制命令;
汇聚层将反馈控制命令传送给反馈控制部分以控制相关设备调节机房环境;机房内服务器根据调度层命令更改自身状态平衡任务负载。
所述感知层具有主动发送数据及被动接收控制命令功能均采用低功耗控制,主动发送数据包括感知层采集的环境数据以及感知层采集的图像数据,其中感知层采集的环境数据的主动发送数据步骤为:
采集节点启动;传感器数据采集;采集节点数据计算;采集节点数据发送;采集节点休眠,接续汇聚节点筛选数据步骤。
感知层采集图像数据的主动发送数据步骤为:
红外触发开关侦测装置运行;
当有红外触发信号时,摄像头拍照;
将图像数据打包发往上层汇聚节点;
接续汇聚节点筛选步骤。
感知层被动接收控制命令步骤为:无线通信模块侦听到数据,唤醒采集节点处理指令,节点控制设备运转,采集节点休眠,接续汇聚节点筛选数据步骤。
调度中心向汇聚节点发送控制命令包括普通设备的调节及机房内服务器的调节,其中普通设备的调节步骤为:
分析环境参数,生成相关指令;
调度层向汇聚层发送指令,汇聚层通过GPRS或以太网接收指令;
汇聚节点判断其所接收的指令是否为其覆盖范围内设备的控制指令;
如果是其覆盖范围内设备的控制指令,则将该指令发送给相应感知层节点;
否则如果不是其覆盖范围内设备的控制指令,则将该指令发送给下一级汇聚节点。
所述机房内服务器的调节步骤为:
分析机房内服务器的状态数据,生成相关机房内服务器控制指令;
通过以太网向机房内服务器发送指令;
机房内服务器收到指令后解析控制指令;
调用相应的shell脚本。
本系统数据通信采用变长协议,感知层上传数据分为具有多种字节的多种协议,用于匹配不同数据类型需求。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及优点:
1.本发明系统在不影响机房内部整体结构的同时,整个系统能够低功耗地稳定运行,保证了各个模块之间的有效数据通信,能够对IDC机房内的环境、设备数据信息进行实时准确地采集、上传和处理,能够准确下发并实时处理控制指令,动态调节机房环境和机房内服务器状态,减少了机房管理人员的工作量,实现了对IDC机房内环境和设备的智能监控。
2.本发明系统为机房设备布置感知层节点结合图像采集,可对设备进行有效的资产管理,感知层节点内可写入相关设备基本信息,设备离开监控区域时能及时发现并有图像记录。
3.本发明系统设计并应用一套支持第三方设备扩展的应用层通信协议,可使第三方设备通过加装无线模块的方式融入现有系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基于物联网的IDC机房智能监控系统的拓扑图;
图2为本发明系统的总体控制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系统中感知层主动发送数据的低功耗控制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系统中感知层被动接收控制命令的低功耗控制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系统中感知层采集图像数据控制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系统中机房环境控制流程图;
图7为本发明系统中机房内服务器状态调整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阐述。
如图1所示,基于物联网的IDC机房智能监控系统由感知层、汇聚层和调度层三个层次以及相应反馈控制部分组成,其中感知层通过各类传感器采集数据传输至汇聚层进行校验筛选处理,再通过GPRS网络或者以太网将数据发往调度中心;调度中心收到环境数据以及机房内服务器状态信息后对数据进行解析并进行周期性处理,若发现环境参数与偏离阈值,则发送控制指令至反馈控制部分以调节机房环境。
感知层包括物管标签部分、电源监测部分、传感器部分以及图像采集部分,在IDC机房内服务器、机柜、电源等重要设备均放置一个物管标签,机房内服务器、机柜等温度敏感设备内放置温度传感器,IDC机房每规定面积(本实施例为5平方米)内放置一个温湿度一体传感器,电源加装无线智能电表,进出口及重要设备加装图像采集设备(摄像头及红外触发开关);在感知层设备布设完毕后,根据机房实际大小,加装数据汇聚节点,使每个数据汇聚节点能覆盖规定范围(本实施例约15平方米)内的感知层设备。
本实施例中,本系统微控制单元在感知层模块使用16位,超低功耗的MSP430F2012,汇聚层模块的阅读器使用32位高性能、低功耗的NXPLPC1768FBD100,无线传输模块使用CC1101,温度传感器芯片型号为18B20,温湿度传感器芯片型号为DHT11。
本发明IDC机房智能监控系统的控制方法如图2所示,感知层采集数据,感知层数据通过短距离无线通信方式向外发送数据到数据汇聚节点;
数据汇聚节点之间线性级联,每一级节点对数据进行校验筛选,并按协议格式封装发送至其上一级节点;
最后一级数据汇聚节点通过短距离无线通信方式传送数据到调度层;
调度层软件接收到由汇聚层发送的数据并根据数据协议进行解析,将解析结果写入相应数据库中用于数据分析;
调度层的数据分析模块对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判断IDC机房内设备是否需要调节,如果需要调节,则由调度中心向汇聚节点发送控制命令;并结合机房内服务器管理接口返回的机房内服务器状态信息,生成反馈控制命令发往汇聚层及机房内服务器;
汇聚层将反馈控制命令传送给反馈控制部分以控制相关设备调节机房环境;机房内服务器根据调度层命令更改自身状态平衡任务负载。
本实施例中,感知层定期采集数据并通过短距离无线通信方式发送给汇聚层相应的数据汇聚节点,汇聚节点对数据进行校验筛选,将筛选后数据进行封装,若数据量达到封装上限或者到达发送触发时间,汇聚节点将数据逐级上传,因感知层设备发送数据采用广播形式,所以每一级汇聚节点都要对数据进行去重操作,以尽可能减少数据量防止广播风暴。若数据到达某一串行链路上最后一级汇聚节点,该汇聚节点通过GPRS网络或者以太网将数据发往调度中心。另一方面,机房内服务器周期性的将自身状态信息通过以太网传送给调度中心,调度中心收到环境数据以及机房内服务器状态信息后对数据进行解析并进行周期性处理,若发现环境参数与偏离阈值,则发送控制指令控制风机、空调、冷却水泵等设备调节机房环境,若机房内服务器状态异常,则发送指令调用机房内服务器端脚本控制机房内服务器状态。
感知层主要负责采集数据,它主要由四个部分组成,分别是物管标签部分、电源监测部分、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温湿度一体传感器、电压传感器)部分和图像采集部分。所使用的传感器都保证了低功耗,系统正常运行状态下,物管标签及传感器部分采用锂电池供电可保证其工作2至3年。感知层具有主动发送数据及被动接收控制命令功能均采用低功耗控制,主动发送数据包括感知层采集的环境数据以及感知层采集的图像数据,其中感知层采集环境数据的主动发送数据步骤如图3所示:
采集节点启动;传感器数据采集;采集节点数据计算;采集节点数据发送;采集节点休眠,接续汇聚节点筛选数据步骤。
感知层采集图像数据的主动发送数据步骤如图5所示:
红外触发开关侦测装置运行;
当有红外触发信号时,摄像头拍照;
将图像数据打包发往上层汇聚节点;
接续汇聚节点筛选步骤。
如图4所示,感知层被动接收控制命令步骤为:无线通信模块侦听到数据,唤醒采集节点处理指令,节点控制设备运转,采集节点休眠,接续汇聚节点筛选数据步骤。
感知层设备周期性启动并采集发送相关数据,之后进入休眠状态,在休眠状态下,节点功耗在微安数量级。当节点处于休眠状态时,无线模块侦听数据,若有指令数据到来,则通过中断唤醒采集节点,节点处理完命令后再次进入休眠状态。图像采集功能分为红外触发和定时触发,监控进出人员,保证重要设备的安全。
感知层将这些采集到的数据,按照设计好的系统通信数据协议,通过CC1101无线传输模块发送到以数据汇聚节点为核心的汇聚层。每个汇聚节点可采集多个上传而来的信息,并且将采集的信息进行去重,防止广播风暴。由于采用无线发送与接收,汇聚节点与采集节点之间的距离在安全区域限制内可调,整个系统灵活性较高。本实施例中汇聚节点包括两个无线通信模块、一个微控制器(MCU)、外围电路、3路串口、4路开关量。
汇聚节点通过CC1101无线传输模块接收数据,并将这些数据汇总起来,经过一定的数据上传周期将其通过网口或者GPRS方式发送到调度层。汇聚节点还需定期上传心跳包信息表明设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如果调度层在设定时间内没有收到心跳包信息,系统将会报警,告知维修人员维修或更换相应汇聚节点。
调度层可以向数据汇聚节点发送指令,用于调整数据上传周期、心跳包上传周期、报警阈值等。
另一方面,本系统采用反馈控制机制。当机房内设备温度过高时,若不能及时处理,将会使能耗剧增,并可能造成机器损坏、数据丢失甚至引起电源短路、火灾等事故。因此,本系统采用反馈控制机制,动态调节机房环境及机房内服务器设备运行状态。调度中心向汇聚节点发送控制命令包括普通设备的调节及机房内服务器的调节,其中普通设备的反馈控制调节步骤如图6所示:
分析环境参数,生成相关指令;
调度层向汇聚层发送指令,汇聚层通过GPRS或以太网接收指令;
汇聚节点判断其所接收的指令是否为其覆盖范围内设备的控制指令;
如果是其覆盖范围内设备的控制指令,则将该指令发送给相应感知层节点;根据机房环控设备(风机、空调、冷却水泵)具体情况,制定反馈控制的具体方式,例如对于提供控制接口的设备应使用控制指令进行控制,对于传统环控设备可采用开关量形式。汇聚节点自身提供4路开关量,也可在感知层节点提供开关量。
否则如果不是其覆盖范围内设备的控制指令,则将该指令发送给下一级汇聚节点。
如图7所示,机房内服务器的反馈控制调节步骤为:
分析机房内服务器的状态数据,生成相关机房内服务器控制指令;
通过以太网向服务器发送指令;
机房内服务器收到指令后解析控制指令;
调用相应的shell脚本。
调度层程序周期性分析综合分析环境参数和机房内服务器状态数据,若分析结果显示参数偏离阈值,则生成相应指令经由汇聚层发往感知层。指令分为两类,一类指令控制机房环境,另一类指令控制机房内服务器状态。如图6所示为机房环境控制部分,将空调、风机、冷却水泵的控制指令通过本系统封装后发送给相应设备进行控制;如图7所示为机房内服务器状态控制部分,在机房内服务器端预先运行控制程序并封装相应控制脚本,通过以太网发送指令调用相应脚本进行机房内服务器控制。例如根据机房环境的温湿度状态,调度层发送指令动态调节空调、风机、冷却水泵的运行状态;根据负载状态,调度层上位机会通过机房内服务器通信接口发送命令,动态调节机房内服务器状态,减少低负载机房内服务器的能耗,或将高负载机房内服务器中的任务动态分配到其他机房内服务器。实时有效地使得整个系统始终处于低功耗运行状态。
本系统数据通信采用变长协议,感知层上传数据分为5字节、8字节、12字节、21字节四种协议,用于匹配不同数据类型需求,而任何新接入设备只要符合这些长度标准均可无缝接入系统,只需在调度层加入相应解析模块。汇聚层的通信数据协议如表1所示,有效载荷部分数据协议如表2所示。
表1 汇聚层通信数据协议定义表
①数据长度
长度:1字节
定义:有效载荷部分数据长度。
②分隔符
长度:1字节
定义:分隔符FF(16进制数),分隔前导部分与有效载荷部分
③有效载荷部分
长度:根据①数据长度定义
定义:有效载荷部分数据。
④校验和
长度:1字节
定义:有效载荷部分各字节数据校验和。
表2 有效载荷部分数据协议定义表
表3 反馈控制指令协议定义表
1byte 2byte 4byte Nbyte 1byte
指令类型 汇聚节点ID 感知设备ID 指令内容 校验和

Claims (7)

1.一种基于物联网的IDC机房智能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由感知层、汇聚层和调度层以及相应的反馈控制部分组成,其中感知层通过各类传感器采集数据传输至汇聚层进行校验筛选处理,再通过GPRS网络或者以太网将数据发往调度中心;调度中心收到环境数据以及机房内服务器状态信息后对数据进行解析并进行周期性处理,若发现环境参数与偏离阈值,则发送控制指令至反馈控制部分以调节机房环境及机房内服务器状态;
所述感知层包括物管标签部分、电源监测部分、传感器部分以及图像采集部分,在IDC机房内服务器、机柜、电源上均放置一个物管标签;在温度敏感设备内放置温度传感器,IDC机房每规定面积内放置一个温湿度传感器,电源加装无线智能电表,进出口及重要设备加装图像采集设备;IDC机房每5平方米内放置一个温湿度一体传感器;
所述控制指令分为两类:一类指令控制机房环境,另一类指令控制机房内服务器状态;其中,所述机房环境控制通过本系统封装后发送给相应设备进行控制,在机房内服务器端预先运行控制程序并封装相应控制脚本,通过以太网发送指令调用相应脚本进行机房内服务器控制,根据负载状态,调度层上位机会通过机房内服务器通信接口发送命令,动态调节机房内服务器状态,减少低负载机房内服务器的能耗,或将高负载机房内服务器中的任务动态分配到其他机房内服务器;
所述调度层还用于向数据汇聚节点发送指令,用于调整数据上传周期、心跳包上传周期、报警阈值。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IDC机房智能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采集设备为在机房出入口处加设与配合物管标签配合检测的红外触发开关侦测装置及摄像头。
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IDC机房智能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汇聚节点根据机房实际大小布置,使每个数据汇聚节点能覆盖规定范围内的感知层设备。
4.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IDC机房智能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IDC机房智能监控系统的控制方法如下:
感知层采集数据,感知层数据通过短距离无线通信方式向外发送数据到数据汇聚节点;
数据汇聚节点之间线性级联,每一级节点对数据进行校验筛选,并按协议格式封装发送至其上一级节点;
最后一级数据汇聚节点通过短距离无线通信方式传送数据到调度层;
调度层软件接收到由汇聚层发送的数据并根据数据协议进行解析,将解析结果写入相应数据库中用于数据分析;
调度层的数据分析模块对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判断IDC机房内设备是否需要调节,如果需要调节,则由调度中心向汇聚节点发送控制命令;
汇聚层将反馈控制命令传送给反馈控制部分以控制相关设备调节机房环境;机房内服务器根据调度层命令更改自身状态平衡任务负载;
所述感知层具有主动发送数据及被动接收控制命令功能均采用低功耗控制,主动发送数据包括感知层采集的环境数据以及感知层采集的图像数据,其中感知层采集的环境数据的主动发送数据步骤为:
采集节点启动;传感器数据采集;采集节点数据计算;采集节点数据发送;采集节点休眠,接续汇聚节点筛选数据步骤;
感知层采集图像数据的主动发送数据步骤为:
红外触发开关侦测装置运行;
当有红外触发信号时,摄像头拍照;
将图像数据打包发往上层汇聚节点;
接续汇聚节点筛选步骤;
感知层被动接收控制命令步骤为:无线通信模块侦听到数据,唤醒采集节点处理指令,节点控制设备运转,采集节点休眠,接续汇聚节点筛选数据步骤;
控制指令分为两类:一类指令控制机房环境,另一类指令控制机房内服务器状态;其中,所述机房环境控制通过本系统封装后发送给相应设备进行控制,在机房内服务器端预先运行控制程序并封装相应控制脚本,通过以太网发送指令调用相应脚本进行机房内服务器控制,根据负载状态,调度层上位机会通过机房内服务器通信接口发送命令,动态调节机房内服务器状态,减少低负载机房内服务器的能耗,或将高负载机房内服务器中的任务动态分配到其他机房内服务器;
所述调度层还用于向数据汇聚节点发送指令,用于调整数据上传周期、心跳包上传周期、报警阈值。
5.按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IDC机房智能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调度中心向汇聚节点发送控制命令包括普通设备的调节及机房内服务器的调节,其中普通设备的调节步骤为:
分析环境参数,生成相关指令;
调度层向汇聚层发送指令,汇聚层通过GPRS或以太网接收指令;
汇聚节点判断其所接收的指令是否为其覆盖范围内设备的控制指令;
如果是其覆盖范围内设备的控制指令,则将该指令发送给相应感知层节点;
否则如果不是其覆盖范围内设备的控制指令,则将该指令发送给下一级汇聚节点。
6.按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IDC机房智能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房内服务器的调节步骤为:
分析机房内服务器的状态数据,生成相关机房内服务器控制指令;
通过以太网向机房内服务器发送指令;
机房内服务器收到指令后解析控制指令;
调用相应的shell脚本。
7.按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IDC机房智能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本系统数据通信采用变长协议,感知层上传数据分为具有多种字节的多种协议,用于匹配不同数据类型需求。
CN201310486077.XA 2013-10-16 2013-10-16 基于物联网的idc机房智能监控系统 Active CN10354371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486077.XA CN103543718B (zh) 2013-10-16 2013-10-16 基于物联网的idc机房智能监控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486077.XA CN103543718B (zh) 2013-10-16 2013-10-16 基于物联网的idc机房智能监控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543718A CN103543718A (zh) 2014-01-29
CN103543718B true CN103543718B (zh) 2017-01-04

Family

ID=499672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486077.XA Active CN103543718B (zh) 2013-10-16 2013-10-16 基于物联网的idc机房智能监控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54371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65903A (zh) * 2014-02-20 2015-08-26 苏州朗捷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机房微环境监测系统
CN104216375A (zh) * 2014-09-03 2014-12-17 南通北城科技创业管理有限公司 一种机房安全控制系统
CN104270356B (zh) * 2014-09-24 2018-07-27 国家电网公司 智能服务器安全控制终端及服务器监测方法
CN104363120A (zh) * 2014-11-12 2015-02-18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服务器的运行环境监控、保护方法和系统
CN104392601A (zh) * 2014-12-06 2015-03-04 河南蓝海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采集数据转发器
CN105025020B (zh) * 2015-07-07 2017-12-29 成都英力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物联网的实现方法
CN105183032B (zh) * 2015-07-21 2017-11-10 浪潮(北京)电子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一种云平台中机房温控管理方法和系统
CN105739472A (zh) * 2016-04-05 2016-07-06 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监控的系统
CN106594992B (zh) * 2016-12-21 2018-03-27 江苏扬子净化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传感器网络的洁净车间运行方法及系统
CN106979588B (zh) * 2017-03-30 2019-07-09 武汉烽火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机房空调能耗的节能管理系统及节能管理方法
CN107105057A (zh) * 2017-05-23 2017-08-29 济南浪潮高新科技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物联网平台的机柜微环境监控系统
CN107171853A (zh) * 2017-06-16 2017-09-15 深圳市盛路物联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物联网设备管理系统
CN107360217B (zh) * 2017-06-21 2021-06-22 深圳市盛路物联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地理位置和时间的数据上报方法及系统
CN107525545A (zh) * 2017-08-23 2017-12-29 合肥中盈信息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嵌入式传感器的高效冷通道机房系统
CN107607190A (zh) * 2017-08-23 2018-01-19 深圳企管加企业服务有限公司 基于物联网的机房振动报警系统
CN107677360A (zh) * 2017-08-23 2018-02-09 深圳企管加企业服务有限公司 基于物联网的机房振动报警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0535895A (zh) * 2018-05-25 2019-12-03 武汉虹信技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机房监控系统
CN109547334B (zh) * 2018-12-26 2021-10-08 苏州宏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机联网消息通信的服务系统及其实施方法
CN110361051A (zh) * 2019-07-24 2019-10-22 长江慧控科技(武汉)有限公司 智能环境监控方法及系统
CN110673573B (zh) * 2019-12-03 2020-04-28 江西科益高新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可无编码配置的机房监控系统及方法
CN111399420A (zh) * 2020-03-31 2020-07-10 北京天成冠通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idc机房能源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2799361A (zh) * 2020-12-30 2021-05-14 杭州加速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半导体测试设备的监控系统及方法
CN112965870B (zh) * 2021-01-26 2022-06-14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补偿方法、装置、物联网设备、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3423083A (zh) * 2021-06-22 2021-09-21 莆田学院 一种传感器网络的节能控制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4780332A (zh) * 2022-03-25 2022-07-22 利德世普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idc数据中心机房的能耗监控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064283A (ja) * 2004-08-26 2006-03-09 Ntt Power & Building Facilities Inc 空調機監視システム、および空調機監視方法
CN101158858A (zh) * 2007-10-29 2008-04-09 宁波中科集成电路设计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机房环境监测系统及方法
CN101711078A (zh) * 2009-11-24 2010-05-19 江苏大学 教学楼照明无线网络自动控制系统及方法
CN202600943U (zh) * 2012-04-11 2012-12-12 徐州雷奥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基于Zigbee技术的数据采集系统
CN202854567U (zh) * 2012-09-04 2013-04-03 中科华核电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监控系统
CN103325225A (zh) * 2013-05-23 2013-09-25 合肥工业大学 一种嵌入式无线机房监控系统及监控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064283A (ja) * 2004-08-26 2006-03-09 Ntt Power & Building Facilities Inc 空調機監視システム、および空調機監視方法
CN101158858A (zh) * 2007-10-29 2008-04-09 宁波中科集成电路设计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机房环境监测系统及方法
CN101711078A (zh) * 2009-11-24 2010-05-19 江苏大学 教学楼照明无线网络自动控制系统及方法
CN202600943U (zh) * 2012-04-11 2012-12-12 徐州雷奥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基于Zigbee技术的数据采集系统
CN202854567U (zh) * 2012-09-04 2013-04-03 中科华核电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监控系统
CN103325225A (zh) * 2013-05-23 2013-09-25 合肥工业大学 一种嵌入式无线机房监控系统及监控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543718A (zh) 2014-01-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543718B (zh) 基于物联网的idc机房智能监控系统
CN206060359U (zh) 一种分布式光伏电站的集中监控运维系统
CN203537568U (zh) 基于无线传感网络的温室环境监测系统
CN206594783U (zh) 一种基于无线传感网的森林火灾监测系统
CN204557187U (zh) 一种ip网络环境监控系统
CN101335670A (zh) 基于ZigBee技术的无线传感器网络仓库监测系统及监测方法
CN105589438A (zh) 智能移动通信基站能源管理系统
CN103747061B (zh) 一种支持多组网接入的动力环境监控系统及其运行方法
CN107741706A (zh) 一种机房动力环境监控系统
CN207319050U (zh) 一种分布式光伏电站的集中监控运维系统
CN206959901U (zh) 一种机房环境监控系统
CN108806224A (zh) 基于宽带载波通讯的集中器
Shi et al.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a smart wireless fire-fighting system based on NB-IoT technology
CN108540205A (zh) 一种基于北斗应急通讯控制装置的应急通讯控制方法
CN205176626U (zh) 智能移动通信基站能源管理装置
CN106028589A (zh) 基于物联网进行用电智能控制的方法及系统
CN105788141A (zh) 微生物燃料电池供电的森林火灾预警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CN106152394A (zh) 数据中心整体能耗解决方案和系统
CN107666510A (zh) 一种空气源热泵远程管理云服务系统
Li et al. Key technology implementation of poultry breeding system for 5G intelligent IOT
CN203179260U (zh) 基于zigbee的无线红外传感器系统
CN103813427A (zh) 基站无线设备深度节能装置及控制方法
CN203179214U (zh) 基于zigbee的无线烟雾传感器系统
CN106647493A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山林养殖场环境智能监测系统
WO2022242012A1 (zh) 一种室内智慧管理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110000 Shenyang, Heping District, Liaoning Li Island Road, No. 46

Applicant after: LANGCHAO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 LTD.

Applicant after: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Address before: Hunnan New Century Road 110179 Shenyang city of Liaoning Province, No. 5

Applicant before: Tide Creative Technology Ltd.

Applicant before: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