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538367B - 涂布装置及喷墨记录装置 - Google Patents

涂布装置及喷墨记录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538367B
CN103538367B CN201310239566.5A CN201310239566A CN103538367B CN 103538367 B CN103538367 B CN 103538367B CN 201310239566 A CN201310239566 A CN 201310239566A CN 103538367 B CN103538367 B CN 10353836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coating
tray
roller
pa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23956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538367A (zh
Inventor
增尾勉
冈野直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film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ujifilm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film Corp filed Critical Fujifilm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35383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3836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53836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3836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CAPPARATUS FOR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C9/00Apparatus or plant for applying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to surfaces by means not covered by any preceding group, or in which the means of applying the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is not important
    • B05C9/08Apparatus or plant for applying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to surfaces by means not covered by any preceding group, or in which the means of applying the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is not important for applying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and performing an auxiliary operation
    • B05C9/12Apparatus or plant for applying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to surfaces by means not covered by any preceding group, or in which the means of applying the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is not important for applying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and performing an auxiliary operation the auxiliary operation being performed after the applic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CAPPARATUS FOR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C1/00Apparatus in which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is applied to the surface of the work by contact with a member carrying the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e.g. a porous member loaded with a liquid to be applied as a coating
    • B05C1/04Apparatus in which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is applied to the surface of the work by contact with a member carrying the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e.g. a porous member loaded with a liquid to be applied as a coating for applying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to work of indefinite length
    • B05C1/08Apparatus in which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is applied to the surface of the work by contact with a member carrying the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e.g. a porous member loaded with a liquid to be applied as a coating for applying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to work of indefinite length using a roller or other rotating member which contacts the work along a generating line
    • B05C1/0813Apparatus in which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is applied to the surface of the work by contact with a member carrying the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e.g. a porous member loaded with a liquid to be applied as a coating for applying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to work of indefinite length using a roller or other rotating member which contacts the work along a generating line characterised by means for supplying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to the roll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CAPPARATUS FOR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C11/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in groups B05C1/00 - B05C9/00
    • B05C11/10Storage, supply or control of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Recovery of excess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 B05C11/1039Recovery of excess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Controlling means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 B41J11/0015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for treating before, during or after printing or for uniform coating or laminating the copy material before or after printing

Landscapes

  • Ink Jet (AREA)
  • Coating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涂布装置及喷墨记录装置。涂布装置具备:搬送被涂布物的搬送单元;存积涂布液的涂布盘;辊,一部分浸渍于涂布液,汲取涂布液而涂布在由搬送单元搬送的被涂布物上;支承单元,能够装卸地支承涂布盘,将涂布盘支承为能够在与辊的旋转轴正交的方向上滑动;定位单元,将涂布盘定位在安装位置上;以及相对移动单元,使支承单元与辊相对地移动。当在使涂布盘位于安装位置上的状态下使支承单元相对于辊相对地位于浸渍位置时,辊的一部分浸渍在涂布液中,当使支承单元相对于辊相对地位于退避位置时,涂布盘被支承为不与辊接触而能够滑动。喷墨记录装置具备:涂布装置;以及喷墨头,通过对由涂布装置涂布了涂布液的被涂布物排出墨而记录图像。

Description

涂布装置及喷墨记录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涂布装置及喷墨记录装置,尤其涉及由辊汲取涂布盘中所存积的涂布液、并将汲取的涂布液辊式涂布到搬送的片上的技术。
背景技术
当通过喷墨方式对不是喷墨专用纸的、通用的印刷纸张(胶版印刷等中所使用的涂布纸等以纤维素为主体的纸张)进行印刷时,产生羽状物、析出等,不能够进行高品质的印刷。因此,在通过喷墨方式对通用的印刷纸张进行印刷的系统中,在墨喷滴前对纸张赋予具有使墨凝集的功能的处理液。
另一方面,作为通过喷墨方式对单张纸进行高速印刷的系统,已知对纸张进行滚筒搬送、并使用行式打印头进行印刷的系统。在这种对纸张进行滚筒搬送而进行印刷的系统中,优选使用由辊来涂布处理液的方式(例如专利文献1等)。
在由辊来涂布处理液的方式中,通过使涂布辊按压抵接到卷绕在搬送滚筒的周面上而搬送的纸张的表面上,来涂布处理液。处理液向涂布辊的供给由涂布液供给辊来进行,由涂布液供给辊汲取涂布盘中所存积的处理液而向涂布辊供给。即,使涂布液供给辊的一部分浸渍到涂布盘中所存积的处理液中,使该涂布液供给辊与涂布辊的外周面抵接,而对涂布辊的外周面赋予处理液。
然而,在上述构成的涂布装置中,当长时间使用时,处理液的成分会粘着到涂布盘上、或者涂布盘中的处理液中会混入杂质。因此,需要定期将涂布盘拆卸而进行清理(所谓的维护)。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194331号公报
然而,如上述那样,在由涂布液供给辊汲取处理液而向涂布辊供给的方式中,涂布液供给辊配置在涂布盘内,因此为了将涂布盘拆卸而进行清理,必须将涂布液供给辊也同时拆卸,存在清理花费时间劳力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这种情况而进行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简单地进行维护的涂布装置及喷墨记录装置。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如下所述。
第一方案为一种涂布装置,具备:搬送单元,搬送片状的被涂布物;涂布盘,存积涂布液;辊,一部分浸渍在涂布盘中所存积的涂布液中,通过绕轴旋转来汲取涂布液,将汲取的涂布液直接或间接地涂布到由搬送单元搬送的被涂布物上;支承单元,能够装卸地支承涂布盘,并且将所安装的涂布盘支承为能够在与辊的旋转轴正交的方向上滑动;定位单元,将安装在支承单元上的涂布盘定位在安装位置上;以及相对移动单元,使支承单元与辊相对地移动,在该涂布装置中,当在使涂布盘位于安装位置上的状态下通过相对移动单元使支承单元相对于辊相对地位于浸渍位置时,辊的一部分浸渍在涂布盘中所存积的涂布液中,当通过相对移动单元使支承单元相对于辊相对地位于退避位置时,涂布盘被支承为不与辊接触而能够滑动。
根据本方案,涂布盘由支承单元装卸自如地支承。由支承单元支承的涂布盘,被支承为在与辊的旋转轴正交的方向上能够滑动,并由定位单元定位成位于安装位置。支承单元被设置为通过相对移动单元而能够相对于辊相对移动(例如能够升降),当在使涂布盘位于安装位置上的状态下使支承单元位于浸渍位置时,辊的一部分浸渍在涂布盘中所存积的涂布液中。此外,当使支承单元位于退避位置时,涂布盘被支承为不与辊接触而能够滑动。由此,能够将涂布盘从支承单元拆卸。如此,根据本方案,能够将涂布盘独立地拆卸。由此,能够简单地进行维护。即,不另行拆卸辊就能够进行涂布盘的装卸,因此能够容易地进行清理等维护。
第二方案为,在上述第一方案的涂布装置中,搬送单元是通过将被涂布物卷绕在周面上而进行旋转、由此搬送被涂布物的搬送滚筒。
根据本方案,搬送单元由搬送滚筒构成。被涂布物被卷绕在旋转的搬送滚筒的周面上而搬送。在这种情况下,被涂布物在沿着搬送滚筒的周面形成的圆弧状的搬送路径上被搬送。
第三方案为,在上述第一或第二方案的涂布装置中,还具有承接盘,该承接盘配置在涂布盘之下、回收从涂布盘溢出的涂布液。
根据本方案,在涂布盘之下配置承接盘。由此,例如即使在涂布盘的装卸时等涂布液从涂布盘溢落,也能够由承接盘进行回收,因此不会污染周围。
第四方案为,在上述第三方案的涂布装置中,支承单元设置在承接盘上,相对移动单元使承接盘相对于辊相对地移动,由此使支承单元相对于辊相对地移动。
根据本方案,支承单元设置在承接盘上,通过相对移动单元使承接盘相对于辊相对移动,由此使支承单元相对于辊相对移动。支承单元例如由承接盘的底面构成,并沿着承接盘的底面能够滑动地支承涂布盘。由此,能够实现构成的简化及紧凑化。
第五方案为,在上述第四方案的涂布装置中,承接盘被支承为以与辊的旋转轴平行的摆动轴为中心摆动自如,相对移动单元使承接盘以摆动轴为中心摆动,由此使支承单元相对于辊相对地移动。
根据本方案,承接盘被支承为以与辊的旋转轴平行的摆动轴为中心摆动自如。相对移动单元使承接盘摆动,由此使承接盘相对于辊相对移动。由此,能够简化使其相对移动的机构。即,为仅使承接盘的单侧移动的构成即可,因此能够简化使其相对移动的机构。
第六方案为,在上述第五方案的涂布装置中,相对移动单元具备下端部与承接盘连结、向上方延伸的臂,通过使臂上下移动而使承接盘摆动。
根据本方案,使从承接盘向上方延伸的臂上下移动,而使承接盘摆动。由此,例如即使在承接盘的下部没有设置相对移动单元的空间的情况下,也能够使承接盘相对移动。例如,在使用搬送滚筒的上侧来搬送被涂布物的情况(搬送滚筒上侧的圆弧成为被涂布物的搬送路径的情况)下,在搬送滚筒的上方设置涂布辊,并与此相匹配地设置辊及涂布盘,但当如此地在搬送滚筒的上方设置涂布盘时,在涂布盘的下方没有用于设置相对移动单元的有效的空余空间。但是,通过成为利用从承接盘向上方延伸的臂来使承接盘摆动的构成,能够有效利用上部的空余空间来使承接盘摆动。
第七方案为,在上述第六方案的涂布装置中,辊被安装为相对于支承辊的支承部能够从一定方向进行装卸,臂被设置为回避辊装卸时的辊的移动路径。
根据本方案,在辊能够装卸的情况下,臂被设置为回避该辊装卸时的辊移动路径。即,臂被设置为在涂布液供给辊的装卸时臂不会成为阻碍(臂被设置为不会抵触)。例如,臂弯曲地形成,以便回避辊的支承部。
第八方案为,在上述第一至第七的任一个方案的涂布装置中,还具备:供给口,设置在涂布盘上;涂布液供给单元,经由供给口向涂布盘供给涂布液;废液口,设置在涂布盘上;涂布液废液单元,经由废液口从涂布盘将涂布液进行废液;检测单元,检测支承单元的位置;以及供给及废液控制单元,根据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来控制涂布液供给单元以及涂布液废液单元。
根据本方案,由检测单元检测支承单元的位置。然后,根据其检测结果来进行涂布液的供给及废液。由此,能够安全地进行涂布液的供给及废液。即,例如能够根据支承单元的位置来掌握由支承单元支承的涂布盘的位置,并仅在涂布盘被安装在正规位置上的情况下进行涂布液的供给及废弃,因此能够防止未安装涂布盘却进行了涂布液的供给或废液,能够安全地进行涂布液的供给、废液。
第九方案为,在上述第八方案的涂布装置中,涂布液供给单元经由带阀联接器与供给口连接,涂布液废液单元经由带阀联接器与废液口连接。
根据本方案,涂布液供给单元经由带阀联接器与供给口连接。此外,涂布液废液单元经由带阀联接器与废液口连接。由此,在涂布盘的拆卸时能够防止涂布液溢出而污染周围。
第十方案为,在上述第一至第九的任一个方案的涂布装置中,还具备:循环供给口,设置在涂布盘上;循环回收口,设置在涂布盘上;循环管,将循环供给口与循环回收口连通;以及循环泵,设置在循环管的中途,使涂布盘中所存积的涂布液经由循环管循环。
根据本方案,涂布盘中所存积的涂布液被循环地供给。由此,能够防止涂布液浓缩,能够持续地涂布一定品质的涂布液。
第十一方案为,在上述第十方案的涂布装置中,循环管经由带阀联接器与循环供给口和循环回收口连接。
根据本方案,循环管经由带阀联接器与循环供给口和循环回收口连接。由此,在涂布盘的拆卸时能够防止涂布液溢出而污染周围。
第十二方案为,在上述第十或第十一方案的涂布装置中,循环供给口设置在涂布盘的宽度方向的一端(第一端部),循环回收口设置在涂布盘的宽度方向的另一端(第二端部)。
根据本方案,在涂布盘的宽度方向的一端设置循环供给口,在另一端设置循环回收口。由此,能够使涂布盘中所存积的涂布液的整体不沉淀地循环。
第十三方案为,在上述第十至第十二的任一个方案的涂布装置中,还具备过滤器,该过滤器设置在循环管的中途,对在循环管中流动的涂布液进行过滤。
根据本方案,在循环管的中途设置过滤器。由此,能够从涂布盘中所存积的处理液中除去杂质。
第十四方案为,在上述第十至第十三的任一个方案的涂布装置中,循环泵构成为能够切换送液方向。
根据本方案,循环泵构成为能够切换送液方向(循环方向)(例如由管式泵等构成)。由此,例如,通常能够在涂布盘内通过从循环供给口朝向循环回收口的流动来使涂布液循环,根据需要能够在涂布盘内通过从循环回收口朝向循环供给口的流动来使涂布液循环。当常时通过从循环供给口朝向循环回收口的流动来使涂布液循环时,在循环回收口、循环管的回收侧的流路中会堆积杂质等,阻碍涂布液的流动,但通过根据需要使涂布液向相反方向流动,由此能够将循环回收口、循环管的回收侧的流路中堆积的杂质等清理到涂布盘内。由此,能够防止循环回收口、循环管的堵塞。
第十五方案为,在第一至第十四的任一个方案的涂布装置中,还具备清洗单元,该清洗单元设置在涂布盘内,通过与辊的周面抵接来清洗辊的周面,当使支承单元位于清洗位置时,清洗单元与辊的周面抵接。
根据本方案,在涂布盘内具备清洗单元(例如刷子、海绵等)。涂布盘被设置为通过相对移动单元而能够相对于辊相对移动,因此通过根据需要来使涂布盘上升、并使清洗单元与辊的周面抵接,由此能够清洗辊的周面。由此,能够常时将辊的周面保持为清洁的状态,能够对被涂布物稳定地涂布涂布液。
第十六方案为一种喷墨记录装置,具备:上述第一至第十五的任一个方案的涂布装置;以及喷墨头,通过对由涂布装置涂布了涂布液的被涂布物排出墨而记录图像。
根据本方案,在由涂布装置涂布了涂布液的被涂布物上,通过喷墨方式来记录图像。被涂布物在由涂布装置涂布了涂布液之后,经由中间搬送构件向搬送单元交接。然后,在该搬送单元的搬送中从喷墨头排出墨而记录图像。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简单地进行涂布装置及喷墨记录装置的维护。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喷墨记录装置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整体构成图。
图2是表示喷墨记录装置的控制系统的概略构成的框图。
图3是表示涂布装置的构成的侧视图。
图4是承接盘的平面图(涂布盘在拆卸位置)。
图5是承接盘的平面图(涂布盘在安装位置)。
图6是处理液供给系统的系统构成图。
图7是涂布盘的装卸方法的说明图。
图8是涂布盘的装卸方法的说明图。
图9是涂布盘的装卸方法的说明图。
图10是涂布盘的装卸方法的说明图。
图11是表示涂布装置的第二实施方式的主要部分构成的侧视剖视图。
图12是表示涂布装置的第二实施方式的主要部分构成的平面图。
图13是第二实施方式的涂布装置的作用的说明图。
图14是第二实施方式的涂布装置的作用的说明图。
图15是涂布装置的第三实施方式的主要部分的系统构成图。
附图标记的说明
P...纸张,10...喷墨记录装置,20...供纸部,21...供纸装置,22...供纸托盘,23...递纸滚筒,30...处理液涂布部,31...搬送滚筒(处理液涂布滚筒),40...图像记录部,41...搬送滚筒(图像记录滚筒),42...按压辊,43...纸张浮起检测传感器,44C、44M、44Y、44K...喷墨头,46...反张力赋予装置,50...墨干燥部,51...搬送滚筒(墨干燥滚筒),52...墨干燥装置,60...定影部,61...搬送滚筒(定影滚筒),62...紫外线照射光源,64...联机传感器(inline sensor),70...回收部,71...积纸器,72...排纸传送带,80...递纸滚筒,82...导板,84...干燥器,90...递纸滚筒,92...导板,94...干燥器,100...递纸滚筒,102...导板,104...干燥器,200...系统控制器,201...通信部,202...图像存储器,203...搬送控制部,204...供纸控制部,205...处理液涂布控制部,206...图像记录控制部,207...墨干燥控制部,208...定影控制部,209...回收控制部,210...操作部,211...显示部,300...涂布装置,310...涂布辊,312...涂布盘,314...涂布液供给辊,316...刮板,318...涂布盘支承机构,320...处理液供给系统,322...承接盘,324...导辊,326...挡块,328...摆动轴,330...承接盘支承部,340...承接盘升降机构,342...升降臂,344...销,346...连接臂,348...销,350...摆动臂,352...轴,354...轴承部,356...顶框,358...驱动臂,360...螺母部,362...螺杆,364...把手,366...弹簧,370...供给系统,372...处理液箱,374...供给管,376...供给泵,378...供给阀,380...废液系统,382...废液箱,384...废液管,386...废液泵,388...废液阀,390...循环系统,392...循环管,394...循环泵,396...过滤器,400...供给口,402...带阀联接器,404...废液口,406...带阀联接器,408...循环供给口,410...循环回收口,412...带阀联接器,420...清洗刷,420A...片,420B...刷毛,430...涂布盘检测传感器,432...承接盘位置检测传感器,434...液位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首先,对喷墨记录装置的整体构成进行概述。
《喷墨记录装置的整体构成》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喷墨记录装置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整体构成图。
该喷墨记录装置10是使用水性墨(使染料、颜料等色料溶解或分散在水及可溶于水的溶剂中的墨)通过喷墨方式对单张的纸张P进行印刷的装置,其构成为,具备:供纸部20,供纸纸张P;处理液涂布部30,对纸张P的表面(印刷面)涂布规定的处理液;图像记录部40,通过喷墨头向纸张P的印刷面喷滴青绿色(C)、品红色(M)、黄色(Y)、黑色(K)各颜色的墨滴而描绘彩色图像;墨干燥部50,使喷滴到纸张P上的墨滴干燥;定影部60,使纸张P上所记录的图像定影;以及回收部70,对纸张P进行回收。
在处理液涂布部30、图像记录部40、墨干燥部50及定影部60的各部分,分别作为纸张P的搬送构件而具备搬送滚筒31、41、51、61。通过该搬送滚筒31、41、51、61,而纸张P在处理液涂布部30、图像记录部40、墨干燥部50及定影部60的各部分被搬送。
各搬送滚筒31、41、51、61形成为圆筒状,与进行印刷的纸张P的纸张宽度对应地形成。因此,在对不同尺寸的纸张P进行印刷的情况下,与最大尺寸的纸张P的纸张宽度对应地形成。
各搬送滚筒31、41、51、61由未图示的马达驱动而旋转(在图1中逆时针旋转)。纸张P卷绕在各搬送滚筒31、41、51、61的外周面上而被搬送。
在各搬送滚筒31、41、51、61的周面上,作为纸张P的把持构件而具备叼纸牙。纸张P的前端部由该叼纸牙把持而纸张P被搬送。在本例中,在各搬送滚筒31、41、51、61的周面的两处设置叼纸牙G。叼纸牙G以180°间隔设置。由此,通过一次旋转能够搬送两张纸张。
此外,在各搬送滚筒31、41、51、61中,具备吸附保持卷绕在外周面上的纸张P的吸附保持机构。在本例中,使用空气压(负压)将纸张P吸附保持在外周面上。因此,在各搬送滚筒31、41、51、61的外周面上形成有大量吸附孔。从该吸附孔吸引纸张P的背面,而纸张P被吸附保持在各搬送滚筒31、41、51、61的外周面上。吸附保持机构还能够采用利用了静电的方式(所谓静电吸附方式)。
在处理液涂布部30与图像记录部40之间、图像记录部40与墨干燥部50之间、墨干燥部50与定影部60之间,分别作为中间搬送构件而配置有递纸滚筒80、90、100。通过该递纸滚筒80、90、100而纸张P在各部分之间搬送。
各递纸滚筒80、90、100由圆筒状的框体构成,并与纸张宽度对应地形成。各递纸滚筒80、90、100由未图示的马达驱动而旋转(在图1中,顺时针旋转)。
在各递纸滚筒80、90、100的周面上,作为纸张P的把持构件而具备叼纸牙G。纸张P的前端部由该叼纸牙G保持而纸张P被搬送。在本例中,在各递纸滚筒80、90、100的外周部的两处设置叼纸牙G。叼纸牙G以180°间隔设置。由此,通过一次旋转能够搬送两张纸张。
在各递纸滚筒80、90、100的下部,沿着纸张P的搬送路径配设有圆弧状的导板82、92、102。由递纸滚筒80、90、100搬送的纸张P,在由该导板82、92、102引导其背面(印刷面相反侧的面)的同时被搬送。
此外,在各递纸滚筒80、90、100的内部,设置有朝向由递纸滚筒80搬送的纸张P吹出热风的干燥器84、94、104(在本例中,沿着纸张P的搬送路径设置有3台)。由各递纸滚筒80、90、100搬送的纸张P,在其搬送过程中从干燥器84、94、104吹出的热风吹到印刷面上。由此,在各递纸滚筒80、90、100的搬送过程中能够对纸张P进行干燥处理。
另外,干燥器84、94、104还能够取代吹出热风来进行加热的构成,而成为从红外线加热器等放射热来进行加热的构成(所谓辐射加热)。
从供纸部20供纸的纸张P,按照搬送滚筒31→递纸滚筒80→搬送滚筒41→递纸滚筒90→搬送滚筒51→递纸滚筒100→搬送滚筒61的顺序被搬送,最后由回收部70回收。在该从供纸部20到由回收部70回收为止的期间,纸张P被实施所需要的处理,而在印刷面上记录图像。
以下,对本实施方式的喷墨记录装置10的各部分的构成进行详细说明。
〈供纸部〉
供纸部20将单张的纸张P每次一张地周期性地供纸。该供纸部20包括供纸装置21、供纸托盘22及递纸滚筒23。
供纸装置21将堆积在未图示的纸盒中的纸张P从上侧开始按顺序每次一张地向供纸托盘22供纸。
供纸托盘22将从供纸装置21供纸的纸张P向递纸滚筒23送出。
递纸滚筒23接受从供纸托盘22送出的纸张P、进行旋转而将其向处理液涂布部30的搬送滚筒31交接。
纸张P并不特别限定,能够使用在一般的胶版印刷等中所使用的通用的印刷纸张(所谓优质纸、涂层纸、铜版纸等以纤维素为主体的纸张)。在本例中使用涂布纸。涂布纸一般为,在未被表面处理的优质纸、中性纸等的表面上涂布涂层材料而设置涂层。具体地,优选使用铜版纸、涂层纸、轻量涂层纸、微涂布纸等。
通用的印刷纸张,当通过喷墨方式进行印刷时,会发生漏润等,有损图像的品质。所以,为了防止这种不良情况,在本实施方式的喷墨记录装置10中,在接下来说明的处理液涂布部30中,向纸张P的印刷面涂布规定的处理液。
〈处理液涂布部〉
处理液涂布部30向纸张P的印刷面涂布规定的处理液。该处理液涂布部30包括:作为搬送纸张P的搬送单元的搬送滚筒(以下称为“处理液涂布滚筒”)31;以及向由该处理液涂布滚筒31搬送的纸张P的印刷面涂布规定的处理液的涂布装置300。
处理液涂布滚筒31从供纸部20的递纸滚筒23接受纸张P(用叼纸牙G把持纸张P的前端而接受),旋转而将纸张P沿规定的搬送路径搬送。此处,沿着处理液涂布滚筒31上侧的圆弧来形成纸张P的搬送路径。
涂布装置300对由处理液涂布滚筒31搬送的纸张P的印刷面辊式涂布规定的处理液。即,使周面被赋予了处理液的涂布辊按压抵接到由处理液涂布滚筒31搬送的纸张P的印刷面上,而向纸张P的印刷面涂布处理液。另外,对于该涂布装置300的构成,将在后面详述。
由涂布装置300涂布的处理液(涂布液),由含有具有使墨中的色料成分凝集的功能的凝集剂的液体构成。
作为凝集剂,可以是能够使墨组成物的pH值变化的化合物,可以是多价金属盐,也可以是聚丙烯胺类。
作为能够使pH值降低的化合物,优选地列举水溶性较高的酸性物质(磷酸、草酸、丙二酸、柠檬酸、或这些化合物的衍生物、或它们的盐等)。酸性物质可以单独使用一种,此外也可以并用两种以上。由此,能够提高凝集性,将墨整体固定化。
此外优选为,墨组成物的pH值(25℃)为8.0以上,处理液的pH值(25℃)为0.5~4的范围。由此,能够实现图像浓度、析像度及喷墨记录的高速化。
此外,在处理液中能够含有添加剂。例如,能够含有阻干剂(润湿剂)、防褪色剂、乳化稳定剂、浸透促进剂、紫外线吸收剂、防腐剂、防霉剂、pH值调整剂、表面张力调整剂、消泡剂、粘度调整剂、分散剂、分散稳定剂、防锈剂、螯合剂等公知的添加剂。
通过事先将这种处理液涂布在纸张P的印刷面上而进行印刷,能够防止羽状物、析出等的产生,即使使用通用的印刷纸张,也能够进行高品质的印刷。
在以上构成的处理液涂布部30中,纸张P由处理液涂布滚筒31保持,而在规定的搬送路径(此处,沿着处理液涂布滚筒31上侧的圆弧形成搬送路径)上被搬送。而且,在其搬送过程中由涂布装置300向印刷面涂布处理液。
向印刷面涂布了处理液的纸张P,此后在规定位置从处理液涂布滚筒31向递纸滚筒80交接,并从递纸滚筒80向图像记录部40的搬送滚筒41交接。
此处,如上述那样,在递纸滚筒80中,在其内部设置有干燥器84,朝向导板82吹出热风。纸张P在由该递纸滚筒80从处理液涂布部30向图像记录部40搬送的过程中,印刷面被热风吹到而印刷面上所涂布的处理液被干燥(处理液中的溶剂成分被蒸发除去)。
〈图像记录部〉
图像记录部40为,向纸张P的印刷面喷滴C、M、Y、K各颜色的墨滴,而在纸张P的印刷面上描绘彩色图像。该图像记录部40具备:搬送纸张P的搬送滚筒(以下称为“图像记录滚筒”)41;按压辊42,按压纸张P的印刷面而使纸张P的背面紧贴图像记录滚筒41的周面;检测纸张P的浮起的纸张浮起检测传感器43;向纸张P排出C、M、Y、K各颜色的墨滴而描绘图像的喷墨头44C、44M、44Y、44K;以及反张力赋予装置46,对卷绕在图像记录滚筒41上的纸张P赋予反张力。
图像记录滚筒41从递纸滚筒80接受纸张P(用叼纸牙G把持纸张P的前端而接受)、旋转而将纸张P沿规定的搬送路径搬送。
按压辊42由具有与图像记录滚筒41的宽度大致相同宽度的橡胶辊(至少外周部由橡胶(弹性体)构成的辊)构成,配置在图像记录滚筒41的纸张接受位置(从递纸滚筒80接受纸张P的位置)的附近。从递纸滚筒80向图像记录滚筒41交接的纸张P,由该按压辊42按压表面,由此使其背面紧贴图像记录滚筒41的外周面而卷绕。
纸张浮起检测传感器43检测通过了按压辊42的纸张P的浮起(检测从图像记录滚筒41的外周面的一定以上的浮起)。该纸张浮起检测传感器43由投光激光的激光投光器和受光该激光的激光受光器构成。
激光投光器从图像记录滚筒41的一端朝向另一端,将与图像记录滚筒41的轴平行的激光投光到距图像记录滚筒41的外周面为规定高度的位置(浮起的允许范围的上限高度的位置)。
激光受光器夹着图像记录滚筒41的纸张P的移动路径而与激光投光器对置地配置,受光从激光投光器投光的激光。
当由图像记录滚筒41搬送的纸张P产生了允许值以上的浮起时,从激光投光器投光的激光被纸张P遮光。结果,由激光受光器受光的激光的受光量降低。纸张浮起检测传感器43检测由该激光受光器受光的激光的受光量,而检测纸张P的浮起。即,将由激光受光器受光的激光的受光量与阈值相比较,在为阈值以下的情况下判定为发生了浮起(允许值以上的浮起)。
当检测到允许值以上的浮起时,停止图像记录滚筒41的旋转,并停止纸张P的搬送。
另外,纸张浮起检测传感器43构成为,能够调整从激光投光器投光的激光的高度(距图像记录滚筒41的外周面的高度)。由此,能够任意地设定浮起的允许范围。
四台喷墨头44C、44M、44Y、44K配置在纸张浮起检测传感器43的后段,并沿着纸张P的搬送方向以一定的间隔配置。该喷墨头44C、44M、44Y、44K由对应于纸张宽度的行式头(line head)构成,在其下面(与图像记录滚筒41的外周面对置的面)形成喷嘴面。在喷嘴面上,在与纸张P的搬送方向正交的方向上以一定的间距配置有喷嘴(喷嘴列)。各喷墨头44C、44M、44Y、44K从该喷嘴朝向图像记录滚筒41排出墨滴。
在本实施方式的喷墨记录装置10中使用的墨为水性紫外线固化型墨,含有通过颜料、聚合物颗粒及活化能量线来进行聚合的水溶性的聚合性化合物。水性紫外线固化型墨能够通过照射紫外线而固化,具有耐摩擦性优良且膜强度较高的性质。
颜料使用其表面的至少一部分由聚合物分散剂覆盖的水分散性颜料。
聚合物分散剂使用酸值为25~1000(KOHmg/g)的聚合物分散剂。自分散性的稳定性良好、且处理液接触时的凝集性良好。
聚合物颗粒使用酸值为20~50(KOHmg/g)的自分散性聚合物颗粒。自分散性的稳定性良好、且处理液接触时的凝集性良好。
作为聚合性化合物,根据不妨碍凝集剂与颜料、聚合物颗粒之间的反应这一点,优选非离子性或阳离子性的聚合性化合物,并优选使用相对水的溶解度为10质量%以上(更优选15质量%以上)的聚合性化合物。
此外,墨含有通过活化能量线来引发聚合性化合物的聚合的引发剂。引发剂能够适宜选择而含有能够通过活化能量线来引发聚合反应的化合物,例如,能够使用通过放射线或光或电子线而产生活性种(基、酸、碱等)的引发剂(例如光聚合引发剂等)。另外,还能够使处理液含有引发剂,只要使墨与处理液的至少一方含有即可。
此外,墨含有50~70质量%的水。此外,在墨中能够含有添加剂。例如,能够含有水溶性有机溶剂、阻干剂(润湿剂)、防褪色剂、乳化稳定剂、浸透促进剂、紫外线吸收剂、防腐剂、防霉剂、pH值调整剂、表面张力调整剂、消泡剂、粘度调整剂、分散剂、分散稳定剂、防锈剂、螯合剂等公知的添加剂。
反张力赋予装置46在纸张P被按压辊42按压紧前的位置(纸张P进入图像记录滚筒41与按压辊42之间紧前的位置)上吸附纸张P的表面,而对卷绕在图像记录滚筒41上的纸张P赋予反张力。该反张力赋予装置46具备用于遍及宽度方向吸附纸张P的表面的导纸器。导纸器具备吸附纸张P的表面的吸附面,从在该吸附面上形成的大量吸附孔进行吸引而吸附纸张P。纸张P的表面被吸附面吸附,由此其表面在吸附面上滑动的同时被搬送。由此,被赋予反张力。而且,通过这样赋予反张力,由此在纸张P被卷绕到图像记录滚筒41上时,纸张P在伸展的同时被卷绕在图像记录滚筒41上。由此,能够不产生皱纹、浮起地将纸张P卷绕到图像记录滚筒41的周面上。此外,纸张P在被张紧的同时卷绕到图像记录滚筒41上,因此能够不产生皱纹、浮起地将纸张P卷绕到图像记录滚筒41的周面上。
在以上构成的图像记录部40中,纸张P由图像记录滚筒41在规定的搬送路径上搬送。从递纸滚筒80向图像记录滚筒41交接的纸张P,在由反张力赋予装置46赋予反张力的同时由按压辊42夹持,从而紧贴到图像记录滚筒41的外周面上。接着,由纸张浮起检测传感器43检测有无浮起,此后,从各喷墨头44C、44M、44Y、44K将C、M、Y、K各颜色的墨滴喷滴到印刷面上,而在印刷面上描绘彩色图像。
另外,在检测到纸张P的浮起的情况下,停止搬送。由此,能够防止浮起的纸张P与喷墨头44C、44M、44Y、44K的喷嘴面接触。
如上述那样,在本例的喷墨记录装置10中,各颜色均使用水性墨。即使在使用了这种水性墨的情况下,如上述那样,由于在纸张P上涂布有处理液,因此即使在使用了一般的印刷纸张的情况下,也能够进行高品质的印刷。
描绘了图像的纸张P被交接到递纸滚筒90。此后,由递纸滚筒90在规定的搬送路径上搬送,而向墨干燥部50的搬送滚筒51交接。
此处,如上述那样,在递纸滚筒90中,在其内部设置有干燥器94,朝向导板92吹出热风。墨的干燥处理由后段的墨干燥部50进行,但纸张P在由该递纸滚筒90搬送时也被实施干燥处理。
另外,虽然未图示,但在该图像记录部40中具备进行喷墨头44C、44M、44Y、44K的维护的维护部,喷墨头44C、44M、44Y、44K构成为,能够根据需要而移动到维护部来进行所需要的维护。
〈墨干燥部〉
墨干燥部50使图像记录后的纸张P上残存的液体成分干燥。该墨干燥部50包括搬送纸张P的搬送滚筒(以下称为“墨干燥滚筒”)51;以及对由墨干燥滚筒51搬送的纸张P实施干燥处理的墨干燥装置52。
墨干燥滚筒51从递纸滚筒90接受纸张P(用叼纸牙G把持纸张P的前端而接受)、旋转而将纸张P沿规定的搬送路径搬送。
墨干燥装置52例如由干燥器构成(在本例中,由沿着纸张P的搬送路径配设的三台干燥器构成),将热风(例如80℃)吹向由墨干燥滚筒51搬送的纸张P。
在以上构成的墨干燥部50中,纸张P由墨干燥滚筒51在规定的搬送路径上搬送。而且,在其搬送过程中从墨干燥装置52将热风吹向印刷面,而对印刷面赋予的墨被干燥(溶剂成分被蒸发除去)。
通过了墨干燥装置52的纸张P,此后在规定位置从墨干燥滚筒51向递纸滚筒100交接。此后,由递纸滚筒100在规定的搬送路径上搬送,而向定影部60的搬送滚筒61交接。
另外,如上述那样,在递纸滚筒100中,在其内部设置有干燥器104,朝向导板102吹出热风。因此,纸张P在通过该递纸滚筒100的搬送时也被实施干燥处理。
〈定影部〉
定影部60对纸张P进行加热加压而使图像记录到印刷面上的图像定影。该定影部60包括:搬送纸张P的搬送滚筒(以下称为“定影滚筒”)61;对纸张P的印刷面照射紫外线的紫外线照射光源62;以及检测印刷后的纸张P的温度、湿度等并且对所印刷的图像进行摄像的联机传感器64。
定影滚筒61从递纸滚筒100接受纸张P(用叼纸牙G把持纸张P的前端而接受)、旋转而将纸张P沿规定的搬送路径搬送。
紫外线照射光源62向由定影滚筒61搬送的纸张P的印刷面照射紫外线,而使处理液与墨的凝集体固化。
联机传感器64具备温度计、湿度计、CCD线性传感器等,检测由定影滚筒61搬送的纸张P的温度、湿度等,并且读取纸张P上所印刷的图像。根据该联机传感器64的检测结果,来检查装置的异常、头的排出不良等。
在以上构成的定影部60中,纸张P由定影滚筒61在规定的搬送路径上搬送。而且,在其搬送过程中从紫外线照射光源62向印刷面照射紫外线,处理液与墨的凝集体被固化。
实施了定影处理的纸张P,此后,在规定位置上从定影滚筒61向回收部70交接。
〈回收部〉
回收部70将进行了一系列印刷处理的纸张P堆积到积纸器71中而回收。该回收部70包括:回收纸张P的积纸器71;以及排纸传送带72,从定影滚筒61接受由定影部60进行了定影处理的纸张P并在规定的搬送路径上搬送,而向积纸器71进行排纸。
由定影部60进行了定影处理的纸张P,从定影滚筒61向排纸传送带72交接,由该排纸传送带72搬送到积纸器71,而被回收到积纸器71内。
《控制系统》
图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喷墨记录装置的控制系统的概略构成的框图。
如该图所示,喷墨记录装置10具备系统控制器200、通信部201、图像存储器202、搬送控制部203、供纸控制部204、处理液涂布控制部205、图像记录控制部206、墨干燥控制部207、定影控制部208、回收控制部209、操作部210、以及显示部211等。
系统控制器200作为集中控制喷墨记录装置10的各部分的控制单元起作用,并且作为进行各种运算处理的运算单元起作用。该系统控制器200具备CPU、ROM、RAM等,按照规定的控制程序进行动作。在ROM中存放有该系统控制器200执行的控制程序、控制所需要的各种数据。
通信部201具备所需要的通信接口,在与连接到该通信接口的主机之间进行数据的收发。
图像存储器202作为包括图像数据在内的各种数据的临时存储单元起作用,通过系统控制器200进行数据的读写。经由通信部201从主机取入的图像数据被存放到该图像存储器202中。
搬送控制部203控制处理液涂布部30、图像记录部40、墨干燥部50、定影部60的各部分中的纸张P的搬送构件、即搬送滚筒31、41、51、61、以及递纸滚筒80、90、100的驱动。
即,对驱动各搬送滚筒31、41、51、61的马达的驱动进行控制,并且对各搬送滚筒31、41、51、61所具备的叼纸牙G的开闭进行控制。
同样地,对驱动各递纸滚筒80、90、100的马达的驱动进行控制,并且对各递纸滚筒80、90、100所具备的叼纸牙G的开闭进行控制。
此外,在各搬送滚筒31、41、51、61中具备将纸张P吸附保持在周面上的机构,因此控制该吸附保持机构的驱动(在本实施方式中,真空吸附纸张P,因此控制作为负压产生构件的真空泵的驱动)。
此外,在各递纸滚筒80、90、100中具备干燥器84、94、104,因此控制其驱动(加热量和送风量)。
该搬送滚筒31、41、51、61和递纸滚筒80、90、100的驱动,根据来自系统控制器200的指令而被控制。
供纸控制部204根据来自系统控制器200的指令、来控制构成供纸部20的各部分(供纸装置21、递纸滚筒23等)的驱动。
处理液涂布控制部205根据来自系统控制器200的指令、来控制构成处理液涂布部30的各部分(涂布装置300等)的驱动。
图像记录控制部206根据来自系统控制器200的指令、来控制构成图像记录部40的各部分(按压辊42、纸张浮起检测传感器43、喷墨头44C、44M、44Y、44K、反张力赋予装置46等)的驱动。
墨干燥控制部207根据来自系统控制器200的指令、来控制构成墨干燥部50的各部分(墨干燥装置52等)的驱动。
定影控制部208根据来自系统控制器200的指令、来控制构成定影部60的各部分(紫外线照射光源62、联机传感器64等)的驱动。
回收控制部209根据来自系统控制器200的指令、来控制构成回收部70的各部分(排纸传送带72等)的驱动。
操作部210具备所需要的操作构件(例如操作按钮、键盘、触摸面板等),将从该操作构件输入的操作信息向系统控制器200输出。系统控制器200根据从该操作部210输入的操作信息、来执行各种处理。
显示部211具备所需要的显示装置(例如LCD面板等),根据来自系统控制器200的指令、来使所需要的信息显示于显示装置。
如上述那样,向纸张进行记录的图像数据,从主机经由通信部201被取入喷墨记录装置10,并被存放到图像存储器202中。系统控制器200对该图像存储器202中所存放的图像数据实施所需要的信号处理而生成点数据,通过按照生成的点数据来控制图像记录部40的各喷墨头的驱动,由此将该图像数据表示的图像记录在纸张上。
一般对图像数据进行颜色变换处理、半色调处理,而生成点数据。颜色变换处理是将由sRGB等所表现的图像数据(例如RGB8位的图像数据)变换为喷墨记录装置10所使用的墨的各颜色的墨量数据的处理(在本例中,变换为C、M、Y、K各颜色的墨量数据)。半色调处理是通过误差扩散等处理将通过颜色变换处理而生成的各颜色的墨量数据变换为各颜色的点数据的处理。
系统控制器200对图像数据进行颜色变换处理、半色调处理而生成各颜色的点数据。此后,通过按照所生成的各颜色的点数据来控制对应的喷墨头的驱动,由此将图像数据表示的图像记录在纸张上。
《印刷动作》
接着,对上述喷墨记录装置10的印刷动作进行概述。
当从系统控制器200向供纸装置21输出供纸指令时,从供纸装置21向供纸托盘22供纸纸张P。向供纸托盘22供纸的纸张P,经由递纸滚筒23向处理液涂布部30的处理液涂布滚筒31交接。
向处理液涂布滚筒31交接的纸张P,由处理液涂布滚筒31在规定的搬送路径上搬送,在其搬送过程中由涂布装置300向印刷面上涂布处理液。
涂布了处理液的纸张P,从处理液涂布滚筒31向递纸滚筒80交接。此后,由该递纸滚筒80在规定的搬送路径上搬送,而向图像记录部40的图像记录滚筒41交接。纸张P在该递纸滚筒80的搬送过程中,从递纸滚筒80内部所设置的干燥器84向印刷面吹出热气,涂布在印刷面上的处理液被干燥。
从递纸滚筒80向图像记录滚筒41交接的纸张P,首先由按压辊42夹持,而使其背面紧贴到图像记录滚筒41的外周面上。
通过了按压辊42的纸张P,此后由纸张浮起检测传感器43检测有无浮起。此处,当检测到纸张P的浮起时,停止搬送。另一方面,在未检测到浮起的情况下,直接朝向喷墨头44C、44M、44Y、44K搬送。此后,在通过各喷墨头44C、44M、44Y、44K之下时,从各喷墨头44C、44M、44Y、44K排出C、M、Y、K各颜色的墨滴,而在印刷面上描绘彩色图像。
描绘了图像的纸张P从图像记录滚筒41向递纸滚筒90交接。此后,由该递纸滚筒90在规定的搬送路径上搬送,而向墨干燥部50的墨干燥滚筒51交接。纸张P在该递纸滚筒90的搬送过程中,从递纸滚筒90内部所设置的干燥器94向印刷面吹出热气,而印刷面上所赋予的墨被干燥。
向墨干燥滚筒51交接的纸张P,由墨干燥滚筒51在规定的搬送路径上搬送。而且,在其搬送过程中,从墨干燥装置52向印刷面吹出热风,而印刷面上残存的液体成分被干燥。
进行了干燥处理的纸张P,从墨干燥滚筒51向递纸滚筒100交接。此后,由该递纸滚筒100在规定的搬送路径上搬送,而向定影部60的定影滚筒61交接。纸张P在该递纸滚筒100的搬送过程中,从递纸滚筒100内部所设置的干燥器104向印刷面吹出热气,而印刷面上所赋予的墨进一步被干燥。
向定影滚筒61交接的纸张P,由定影滚筒61在规定的搬送路径上搬送。此后,在其搬送过程中,对印刷面照射紫外线,所描绘的图像被定影在纸张P上。纸张P此后从定影滚筒61向回收部70的排纸传送带72交接,由排纸传送带72搬送到积纸器71,而向积纸器71内排纸。
如以上那样,在本例的喷墨记录装置10中,对纸张P进行滚筒搬送,在其搬送过程中对纸张P实施处理液的涂布、干燥、墨滴的喷滴、干燥、定影的各处理,而在纸张P上记录规定的图像。
《涂布装置的详细》
接着,对本实施方式的喷墨记录装置10中所组装的涂布装置300进行说明。
如上述那样,涂布装置300对由处理液涂布滚筒31搬送的纸张(被涂布物)P的表面涂布处理液(被涂布液)。
[第一实施方式]
〈构成〉
图3是表示涂布装置的构成的侧视图。
如图3所示,涂布装置300包括涂布辊310、涂布盘312、涂布液供给辊314、刮板316、涂布盘支承机构318、及处理液供给系统320(参照图6)。涂布辊310将作为涂布液的处理液涂布到纸张P上。涂布盘312存积向涂布辊310供给的处理液。涂布液供给辊314汲取涂布盘312中所存积的处理液而向涂布辊310供给。刮板316从汲取了处理液的涂布液供给辊314上将多余的处理液刮落。涂布盘支承机构318将涂布盘312支承为能够独立地装卸。处理液供给系统320进行处理液的供给、废液及循环。
涂布装置300被设置在基于处理液涂布滚筒31的纸张P的搬送路径上,通过使涂布辊310按压抵接到由处理液涂布滚筒31搬送的纸张P的表面上来涂布处理液。在本实施方式的喷墨记录装置10中,处理液涂布部30中的纸张P的搬送路径,沿着处理液涂布滚筒31上侧的圆弧而形成。因此,涂布装置300被设置在处理液涂布滚筒31的上方。
涂布辊310以与处理液涂布滚筒31大致相同宽度构成。涂布辊310由未图示的轴承来支承两端部,而组装到涂布装置300中。所组装的涂布辊310与处理液涂布滚筒31平行地配置。
涂布辊310的轴承(未图示)装备在涂布装置300的主体框架(未图示)上,能够装卸地支承涂布辊310。涂布装置300的主体框架(未图示)固定地设置在喷墨记录装置10的主体框架(未图示)上。
此外,涂布辊310的轴承(未图示)被设置为相对于处理液涂布滚筒31进退移动自如,相对于处理液涂布滚筒31进退移动自如地支承所支承的涂布辊310。涂布辊310由未图示的进退驱动机构驱动,而与纸张P的通过定时相匹配地被按压抵接到处理液涂布滚筒31的周面上。由此,能够仅对纸张P涂布处理液。另外,这种进退驱动机构为公知技术(例如基于凸轮的进退移动机构等),因此此处省略关于其具体构成的说明。
此外,在涂布装置300中所组装的涂布辊310上,连接有未图示的作为涂布辊310的旋转驱动构件的马达。涂布辊310由该马达驱动而旋转。
涂布盘312存积向涂布辊310供给的处理液。涂布盘312形成为能够收容涂布液供给辊314的下端部,并形成为上部开口。
如上述那样,涂布盘312由涂布盘支承机构318支承,而组装到涂布装置300中。此时,涂布盘312被支承为,能够不将涂布辊310等从涂布装置300拆卸、而独立地从涂布装置300装卸。关于这一点将在后面详述。
涂布液供给辊314作为从涂布盘312汲取作为涂布液的处理液的辊起作用。涂布液供给辊314以与涂布辊310大致相同宽度构成。涂布液供给辊314由所谓网纹辊构成,汲取涂布盘312中所存积的处理液而向涂布辊310供给。
涂布液供给辊314由未图示的作为支承部的轴承来支承两端部,而组装到涂布装置300中。由轴承(未图示)支承的涂布液供给辊314与涂布辊310平行地配置,并且其周面与涂布辊310的周面抵接。由此,能够将从涂布盘312汲取的处理液供给(转印)到涂布辊310的周面上。
如上述那样,涂布辊310相对于处理液涂布滚筒31进退移动。此时,涂布辊310沿涂布液供给辊314的周面移动。即,涂布辊310常时在与涂布液供给辊314的周面接触的同时移动,而相对于处理液涂布滚筒31进退移动。
此外,如上述那样,涂布液供给辊314汲取涂布盘312中所存积的处理液,而向涂布辊310供给。因此,涂布盘312被设置为,涂布液供给辊314的下端部浸渍在处理液中。关于这一点将在后面详述。
刮板316将由涂布液供给辊314汲取的多余的处理液从涂布液供给辊314刮落,而将附着在涂布液供给辊314的表面上的处理液的厚度调整为一定的厚度。该刮板316以与涂布液供给辊314的宽度大致相同宽度形成,并设置为与涂布液供给辊314的表面抵接。
处理液在向涂布辊310供给之前需要调整厚度,因此刮板316相对于涂布辊310与涂布液供给辊314之间的接触部、设置在涂布液供给辊314的旋转方向上游侧。
涂布盘支承机构318是以涂布盘312被设置在规定的设置位置上的方式进行支承的机构,并以能够单独地将涂布盘312拆卸的方式装卸自如地进行支承。
该涂布盘支承机构318包括承接盘322、使承接盘322升降的承接盘升降机构340。
图4为承接盘322的平面图。
承接盘322作为能够滑动地支承涂布盘312的支承单元起作用,并且具有作为对从涂布盘312溢落的处理液进行回收的承接盘的功能。该承接盘322形成为上部开口的大致矩形的盘形状。涂布盘312被收容到该承接盘322的内侧。
承接盘322的底面形成为平坦。承接盘322中所收容的涂布盘312被支承为,能够沿着该承接盘322的底面滑动。
在承接盘322的内部配置有一对导辊324。一对导辊324被配置在承接盘322的前端侧(涂布液供给辊314侧)。此外,一对导辊324以与涂布盘312的宽度一致的间隔设置。在承接盘内滑动的涂布盘312,在承接盘内的前端侧的位置上,导辊324与其两侧面抵接,而限制宽度方向的移动。即,该一对导辊324作为对于涂布盘312的宽度方向的定位单元起作用。涂布盘312在移动到承接盘322的前端侧时,一对导辊324与其两侧面抵接,进行宽度方向的定位。
此外,在承接盘322的内部配置有挡块326。挡块326配置在承接盘322的前端侧(涂布液供给辊314侧)的内壁面上。在承接盘内朝向前端方向滑动的涂布盘312,通过挡块326与其前端面(涂布液供给辊314侧的外壁面)抵接,而限制向前端方向的移动。即,该挡块326作为对于涂布盘312的前后方向(滑动方向)的定位单元起作用。
涂布盘312在承接盘内朝向前端侧滑动,由此由一对导辊324限制宽度方向的移动,并且,由挡块326限制前后方向的定位。由此,涂布盘312在承接盘内被定位并安装在规定的安装位置上。
此处,该安装位置被设定在涂布液供给辊314的下方位置(大致正下)(参照图5),在使承接盘322升降时,涂布液供给辊314的下端部被设定在浸渍在涂布盘312的内部所存积的处理液中或离开的位置上。
承接盘322由涂布装置300的主体框架(未图示)能够摆动地支承。承接盘322具备摆动轴328,以该摆动轴328为中心摆动自如地被支承。摆动轴328被设置为与涂布液供给辊314的轴平行,并被设置为从承接盘322的两侧面突出。在涂布装置300的主体框架(未图示)上具备支承该摆动轴328的承接盘支承部330。由该承接盘支承部330支承摆动轴328,而承接盘322能够摆动地被支承。而且,承接盘322通过以该摆动轴328为中心摆动,由此进行升降(上下移动)。
另外,摆动轴328配置在承接盘322的侧面的后端侧。因此,承接盘322的前端侧摆动。
承接盘升降机构340使承接盘322升降,而使安装在承接盘322上的涂布盘312升降,并使其相对于处理液供给辊314进退移动。即,承接盘升降机构340作为承接盘322的相对移动单元起作用,该承接盘322作为涂布盘312的支承单元起作用。
如图3所示,承接盘升降机构340使该能够摆动地被支承的承接盘322摆动而升降。
承接盘升降机构340具备从承接盘322两侧的侧面向上方延伸的一对升降臂342。升降臂342弯曲地形成,在上端部经由销344与连接臂346的下端连结。
连接臂346形成为直线状,并被配置为大致垂直。该连接臂346在上端部经由销348与摆动臂350的前端连结。
摆动臂350形成为棒状,基端部被固定在轴352上。轴352被配置为与涂布液供给辊314的轴平行,两端部由一对轴承部354旋转自如地支承。一对轴承部354设置在顶框356上。顶框356配置在涂布液供给辊314的上方,并固定地设置在涂布装置300的主体框架(未图示)上。
在轴352上设置有驱动臂358。驱动臂358的基端部固定在轴352上,而悬臂支承在轴352上。通过使该驱动臂358摆动,由此轴352旋转。而且,通过该轴352旋转,由此摆动臂350摆动。
在顶框356上设置有螺母部360。在螺母部360中螺合有螺杆362。螺杆362在头部具备把手364。通过使该把手364旋转,由此螺杆362旋转,而螺杆362相对于顶框356上下移动。
螺杆362的下端与驱动臂358的前端卡合,当使螺杆362下降时,驱动臂358被按下。结果,轴352旋转,摆动臂350向下方摆动。
而且,通过摆动臂350向下方摆动,由此连接臂346及升降臂342被按下,而承接盘322被按下。
在承接盘322的下部配置有弹簧366。弹簧366安装在涂布装置300的主体框架(未图示)上,将承接盘322向上方施力。
因此,当通过把手364使螺杆362旋转而使螺杆362向上方移动时,通过弹簧366的施加力而承接盘322被抬起,而向上方移动。
这样,通过使承接盘升降机构340所具备的把手364旋转,而承接盘322升降。即,当使把手364向一个方向旋转时承接盘322上升,当向另一个方向旋转时承接盘322下降。
此处,承接盘322在规定的浸渍位置与退避位置之间升降,当在使涂布盘312位于安装位置的状态下位于浸渍位置时,涂布液供给辊314的一部分(下端部)浸渍在涂布盘312中所存积的处理液中。
另一方面,当位于退避位置时,涂布盘312从涂布液供给辊314离开。当涂布液供给辊314浸渍在处理液中时,不能够将涂布盘312拆卸,但通过使承接盘322位于退避位置,由此涂布液供给辊314位于涂布盘312的上方,能够使涂布盘312滑动而从承接盘322拆卸。
因此,退避位置被设定为能够不与涂布液供给辊314接触地使涂布盘312滑动的位置。
另外,在上述承接盘升降机构340中,升降臂342弯曲地形成的原因为,能够进行涂布液供给辊314的装卸。即,升降臂342弯曲地形成,以便在装卸涂布液供给辊314时,不会阻碍涂布液供给辊314的装卸。因此,使升降臂342弯曲的方向被设定为与涂布液供给辊314的拆卸方向(图3的空白箭头A方向)相反的方向。即,升降臂342被弯曲为,涂布液供给辊314的装卸方向被开放。
如图6所示,处理液供给系统320包括:进行向涂布盘312供给处理液的供给系统(涂布液供给单元)370;进行来自涂布盘312的处理液的废液的废液系统(涂布液废液单元)380;以及使涂布盘312中所存积的处理液循环的循环系统390。
如图6所示,供给系统370构成为具备:存积处理液的处理液箱372;将处理液箱372与涂布盘312连接的供给管374;设置在供给管374的中途并经由供给管374对处理液箱372内的处理液进行送液的供给泵376;以及设置在供给管374的中途的供给阀378。
通过打开供给阀378并驱动供给泵376,由此经由供给管374从处理液箱372向涂布盘312供给处理液。
如图5所示,在涂布盘312上设置有连接供给管374的供给口400。供给管374经由带阀联接器402相对于该供给口400能够装卸地连接。通过使用带阀联接器402,能够防止装卸时的处理液泄漏。
如图6所示,废液系统380构成为具备:存积废液的废液箱382;将废液箱382与涂布盘312连接的废液管384;设置在废液管384的中途并将处理液从涂布盘312向废液箱382进行送液的废液泵386;以及设置在废液管384的中途的废液阀388。
通过打开废液阀388并驱动废液泵386,由此经由废液管384从涂布盘312向废液箱382送液处理液。
如图5所示,在涂布盘312上设置有连接废液管384的废液口404。废液管384经由带阀联接器406相对于该废液口404能够装卸地连接。通过使用带阀联接器406,能够防止装卸时的处理液泄漏。
另外,供给口400设置在涂布盘312的宽度方向的一端(第一端部),废液口404设置在涂布盘312的宽度方向的另一端(第二端部)。即,以从涂布盘312的宽度方向的一端供给处理液、从另一端废液的方式,设置供给口400和废液口404。
如图6所示,循环系统390构成为具备循环管392、设置在循环管392的中途的循环泵394、以及设置在循环管392的中途的过滤器396。
如图5所示,在涂布盘312上设置有连接循环管392的循环供给口408和循环回收口410。循环供给口408设置在涂布盘312的宽度方向的一端,循环回收口410设置在涂布盘312的宽度方向的另一端。循环管392经由带阀联接器412相对于该循环供给口408和循环回收口410能够装卸地连接。通过使用带阀联接器412,能够防止装卸时的处理液泄漏。
通过驱动循环泵394,由此涂布盘312中所存积的处理液经由循环管392循环。由此,能够防止涂布盘312中所存积的处理液浓缩。
过滤器396从在循环管392中流动的处理液中除去杂质。由此,能够将涂布盘312中所存积的处理液保持清洁。
〈作用〉
接着对如以上那样构成的本实施方式的涂布装置300的作用进行说明。
如上述那样,在本实施方式的涂布装置300中,能够不将涂布辊等拆卸,而将涂布盘312独立地安装、拆卸。
首先,对安装涂布盘312的情况进行说明。
在安装涂布盘312的情况下,首先,如图7所示,使承接盘322位于规定的退避位置。在这种状态下,如图8所示,将涂布盘312收容到承接盘322中。
接着,使涂布盘312前进而设置在安装位置上。涂布盘312为,当在承接盘内前进时,导辊324与两侧面抵接,而进行宽度方向的定位。此外,前端面与挡块326抵接,而进行前后方向的定位。由此,被正确定位地设置在安装位置上。当涂布盘312被设置在安装位置上时,如图9所示,涂布盘312被配置在涂布液供给辊314的下部位置(大致正下)。
接着,将供给管374、废液管384、循环管392各管连接到涂布盘312(参照图6)。
接着,通过承接盘升降机构340使承接盘322移动到规定的浸渍位置上。该移动通过使把手364旋转来进行。
当承接盘322移动到浸渍位置时,如图10所示,涂布盘312被保持大致水平的姿态。此外,在涂布盘312的内部收容配置有涂布液供给辊314的下端部。由此,能够使涂布液供给辊314的下端部浸渍在处理液中。
接着,向涂布盘312供给处理液。通过成为废液阀388为闭、供给阀378为开的状态并驱动供给泵376,由此进行处理液的供给。由此,从处理液箱372向涂布盘312供给处理液。
供给一定量处理液。在供给一定量后,停止供给泵376的驱动,关闭供给阀378。由此,在涂布盘312中积存处理液,如图10所示,涂布液供给辊314的下端部浸渍在处理液中。
通过以上,涂布盘312的安装完成。
接着,对涂布动作进行说明。
首先,使涂布辊310旋转。由此,涂布液供给辊314旋转。通过涂布液供给辊314旋转,由此涂布盘312中所存积的处理液由涂布液供给辊314汲取。所汲取的处理液,由刮板316将多余量刮落,并调整为一定的厚度。此后,通过与涂布辊310的表面接触,由此转印而供给到涂布辊310的表面上。
涂布辊310与纸张P的通过定时相匹配,而被按压抵接到处理液涂布滚筒31上。即,当纸张P的前端到达涂布辊310的设置位置时,涂布辊310被按压抵接到处理液涂布滚筒31上。此后,当纸张P的前端通过涂布辊310的设置位置时,涂布辊310从处理液涂布滚筒31离开。由此,能够仅对纸张P涂布处理液。
此处,在涂布动作中,涂布盘内的处理液通过处理液供给系统320的循环系统390而循环供给。即,驱动循环泵394而循环供给。由此,能够将处理液的品质常时保持为一定。
接着,对拆卸涂布盘312的情况进行说明。
首先,将涂布盘312中残留的处理液进行废液。通过成为供给阀378为闭、废液阀388为开的状态并驱动废液泵386,由此进行处理液的废液。由此,涂布盘312内的处理液被回收到废液箱382中。
接着,通过承接盘升降机构340使承接盘322移动到规定的退避位置。该移动通过使把手364旋转来进行。
当承接盘322移动到退避位置时,如图9所示,涂布盘312从涂布液供给辊314退避。由此,能够沿着承接盘322使涂布盘312移动,并能够拆卸。
首先,将供给管374、废液管384、循环管392各管从涂布盘312拆卸。各管通过带阀联接器连接,因此即使拆卸、液体也不会溢落。
在各管的拆卸后,使涂布盘312向后方滑动,而将涂布盘312从涂布液供给辊314之下拉出。由此,如图8所示,涂布盘312的上部开放,能够将涂布盘312从涂布装置300拆卸。
拆卸的涂布盘312,在进行了清理等维护之后,按照上述步骤再次组装到涂布装置300中。
这样,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涂布装置300,能够将涂布盘312独立地拆卸。由此,能够容易地进行涂布盘312的清理等维护。
[第二实施方式]
图11是表示涂布装置的第二实施方式的主要部分构成的侧面剖视图。
本实施方式的涂布装置300,在涂布盘312的内部具备清洗刷420这一点上,与上述实施方式的涂布装置300不同。
该清洗刷420作为涂布液供给辊314的清洗单元起作用,被按压抵接到涂布液供给辊314的周面上,而清洗涂布液供给辊314。
另外,除了具备清洗刷420这一点以外,与上述实施方式的涂布装置300为相同构成,因此,此处仅对该清洗刷420的构成及作用效果进行说明。
清洗刷420构成为,在矩形状的薄板420A的表面上植设大量刷毛420B。如图12所示,清洗刷420形成为具有与涂布液供给辊314的宽度大致相同宽度,并被铺设在涂布盘312的底面上。
使用了该清洗刷420的涂布液供给辊314的清洗如以下那样进行。
如上述那样,通过使承接盘322升降而涂布盘312升降。
当使承接盘322位于浸渍位置时,涂布液供给辊314的下端部浸渍在涂布盘312所存积的处理液中。
如图11所示,在承接盘322位于浸渍位置时,清洗刷420不与涂布液供给辊314接触,而离开规定距离地配置在涂布液供给辊314之下。
在清洗涂布液供给辊314的情况下,使承接盘322从浸渍位置进一步上升,使其位于规定的清洗位置。由此,如图13所示,清洗刷420与涂布液供给辊314接触。通过在清洗刷420接触了的状态下使涂布液供给辊314旋转,由此涂布液供给辊314的表面依次与清洗刷420接触而被清洗。
在结束清洗的情况下,使承接盘322下降到浸渍位置。由此,如图11所示,涂布液供给辊314和清洗刷420分离。
另外,当使承接盘322移动到退避位置时,如图14所示,涂布盘312从涂布液供给辊314离开。由此,能够将涂布盘312拆卸。
这样,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涂布装置300,能够利用使涂布盘312升降的机构,来进行涂布液供给辊314的清洗。由此,能够省去将涂布液供给辊314拆卸而清洗的时间劳力,能够容易地进行维护。此外,只是将清洗刷420设置在涂布盘312中,因此不需要大规模的设备就能够清洗涂布液供给辊314。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清洗单元而使用了刷,但清洗单元并非限定于此。除此以外,例如,还能够将刮板、海绵等用作为清洗单元。
[第三实施方式]
图15是涂布装置的第三实施方式的主要部分的系统构成图。
本实施方式的涂布装置300为,根据涂布盘312的有无来自动地进行处理液的供给及废液。
另外,涂布装置的基本构成与上述实施方式的涂布装置300相同,因此,此处仅对用于自动地进行处理液的供给及废液的构成进行说明。
如上述那样,在将涂布盘312设置在安装位置上、使承接盘322位于浸渍位置的状态下,进行处理液的供给、废液。因此,本实施方式的涂布装置300具备:检测涂布盘312有无向安装位置安装的涂布盘检测传感器(检测单元)430;以及检测承接盘322的位置的承接盘位置检测传感器(检测单元)432。
涂布盘检测传感器430例如检测涂布盘312与挡块326的接触,而检测涂布盘312安装到安装位置的情况。该涂布盘检测传感器430的检测结果被输出到系统控制器200。
承接盘位置检测传感器432例如由检测承接盘322位于浸渍位置的情况的传感器、以及检测位于退避位置的情况的传感器构成。检测承接盘322位于浸渍位置的情况的传感器,例如由当承接盘322位于浸渍位置时、与承接盘322接触而接通的传感器构成。同样地,检测承接盘322位于退避位置的情况的传感器,由当承接盘322位于退避位置时、与其接触而接通的传感器构成。承接盘位置检测传感器432的检测结果被输出到系统控制器200。
本实施方式的涂布装置300进一步具备检测涂布盘312中所存积的处理液的液面高度的液位传感器434。液位传感器434的检测结果被输出到系统控制器200。
系统控制器200作为供给及废液控制单元起作用,根据各传感器的检测结果,经由处理液涂布控制部205控制处理液供给系统320的各部分(供给泵376、供给阀378、废液泵386、废液阀388、循环泵394等)。以下,对该控制方法进行说明。
如上述那样,在将涂布盘312设置在安装位置上、使承接盘322位于浸渍位置的状态下,进行处理液的供给及废液。
系统控制器200根据来自涂布盘检测传感器430的输出,来判定涂布盘312是否已安装到安装位置上。此外,根据来自承接盘位置检测传感器432的输出,来判定承接盘322是否位于浸渍位置。
当判定为涂布盘312位于安装位置、且承接盘322位于浸渍位置时,系统控制器200经由处理液涂布控制部205控制处理液供给系统320的各部分,开始向涂布盘312供给处理液。即,关闭废液阀388、打开供给阀378,并驱动供给泵376。由此,从处理液箱372向涂布盘312供给处理液。
系统控制器200根据来自液位传感器434的输出,来监控涂布盘312中存积的处理液的液面高度。而且,当处理液的液面高度达到预先设定的基准高度时,停止供给泵376的驱动,关闭供给阀378。由此,在涂布盘312中存积规定量的处理液,涂布液供给辊314的下端部浸渍在处理液中。
在涂布动作中,系统控制器200驱动循环泵394,使涂布盘312中所存积的处理液循环。
此外,在涂布动作中,系统控制器200监控涂布盘312中所存积的处理液的液面高度,并适宜补充处理液。即,当处理液的液面高度降低到一定以下时,打开供给阀378、驱动供给泵376,而补充处理液。由此,能够常时将处理液保持为一定范围。
另外,该处理液的循环及补充,也是对涂布盘312的有无、承接盘322的位置进行确认而进行。同样,在处理液的废液时,也是对涂布盘312的有无、承接盘322的位置进行确认而进行。
这样,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涂布装置300,对安装有涂布盘312的情况进行确认,而自动地进行处理液的供给、废液。由此,能够防止错误地供给处理液而污染周围等事故。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为,监控涂布盘312有无向安装位置安装及承接盘322的位置而进行处理液的供给、废液、循环等,但也可以构成为,进一步由传感器检测各管有无向供给口400、废液口404、循环供给口408及循环回收口410连接,并仅在连接有该各管的情况下进行处理液的供给、废液、循环等。由此,能够更安全地进行处理液的供给等。
此外,也可以构成为,仅监控承接盘322的位置而进行处理液的供给、废液、循环等。
[其他实施方式]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构成为,手动地使承接盘322升降,但也可以构成为使用马达、缸等驱动构件来使其升降。尤其是,在如上述第二实施方式那样、能够在涂布盘内设置清洗单元来清洗涂布液供给辊314的情况下,通过构成为由驱动构件使承接盘322升降,由此能够构成为自动地清洗涂布液供给辊314。
此外,在实施方式中,使承接盘322具有作为涂布盘312的支承单元的功能,但承接盘322和涂布盘312的支承单元也能够为不同构成。例如,还能够构成为,另外通过轨道等能够滑动地支承涂布盘312,并在其下部铺设承接盘322。另外,通过如上述实施方式那样构成为由承接盘322支承涂布盘312,由此能够实现构成的简化。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构成为,通过循环系统390来循环供给涂布盘312中存积的处理液,但也能够构成为省去循环系统390。另外,通过设置循环系统390,如上述那样,能够防止处理液的浓缩,能够使处理液的品质稳定化。
此外,在设置循环系统390的情况下,也可以在循环管392的中途进一步设置缓冲箱。由此,能够增加处理液的循环量,能够使处理液的品质更加稳定化。
进一步,在设置循环系统390的情况下,循环泵394优选使用管式泵等能够切换送液方向的泵。当使处理液常时沿一个方向(在涂布盘内从循环供给口408朝向循环回收口410的流动)循环时,在循环回收口410、循环管392的回收侧的流路中会堆积杂质等,阻碍处理液的流动。但是,通过适宜地切换处理液流动的方向,能够将循环回收口410、循环管392的回收侧的流路中所堆积的杂质等清理到涂布盘内。由此,能够防止循环回收口410、循环管392的堵塞。该循环方向的切换,例如每隔一定时间实施。此外,例如在处理液的废液时实施(在废液之前实施)。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为,将由涂布液供给辊314汲取的处理液直接向涂布辊310供给,但也可以构成为,在涂布液供给辊314与涂布辊310之间设置中间辊,经由该中间辊从涂布液供给辊314向涂布辊310供给处理液。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为,将由涂布液供给辊314汲取的处理液向涂布辊310供给,由涂布辊310对纸张P涂布处理液,但也可以构成为,将由涂布液供给辊314汲取的处理液由涂布液供给辊314直接对纸张P涂布。即,也可以构成为,并非将由涂布液供给辊314汲取的处理液经由涂布辊310间接地对纸张P涂布,而是将由涂布液供给辊314汲取的处理液由涂布液供给辊314直接对纸张P涂布。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被涂布物即纸张的搬送单元,使用了搬送滚筒,但纸张的搬送单元并非限定于此。除此以外,例如也可以构成为,通过旋转的带来吸附保持而搬送纸张(所谓带搬送)。或者,也可以构成为,通过移动的台来吸附保持而搬送纸张(所谓台搬送)。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为,作为使承接盘升降的机构(相对于处理液供给辊相对移动的机构),将承接盘支承为能够摆动,通过配置在承接盘上方的升降机构使承接盘摆动,由此使承接盘升降,但使作为支承单元的承接盘升降的机构并非限定于此。除此以外,还能够构成为,通过配置在承接盘下部的升降机构(例如缸等)使承接盘升降。
另外,如本实施方式那样,将承接盘的相对移动单元配置在承接盘及涂布液供给辊的上方,由此即使在承接盘的下部没有足够的空间的情况下,也能够使承接盘升降,并能够进行承接盘的装卸。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定位涂布盘的定位单元,使用了挡块及导辊,但将涂布盘定位于安装位置的构件并非限定于此。除此以外,例如,还能够采用在涂布盘的前端面侧配置挡块、使其与承接盘的前端内壁面抵接而进行前后方向的定位的方法,以及使涂布盘的前端面与承接盘的前端内壁面抵接而进行前后方向的定位的方法等。此外,也可以在承接盘的内部铺设轨道,使其沿着轨道移动而进行宽度方向的移动的限制(宽度方向的定位)。

Claims (84)

1.一种涂布装置,
具备:
搬送单元,搬送片状的被涂布物;
涂布盘,存积涂布液;以及
辊,一部分浸渍在上述涂布盘中所存积的上述涂布液中,通过绕轴旋转而汲取上述涂布液,
将通过上述辊汲取的上述涂布液直接或间接地涂布到由上述搬送单元搬送的上述被涂布物上,
该涂布装置还具备:
承接盘,配置在上述涂布盘之下,回收从上述涂布盘溢出的上述涂布液,能够装卸地支承上述涂布盘,并且将上述涂布盘支承为能够在与上述辊的旋转轴正交的方向上滑动;
定位单元,将安装在上述承接盘上的上述涂布盘定位在安装位置上;以及
相对移动单元,使上述承接盘与上述辊相对地移动,
当在使上述涂布盘位于上述安装位置上的状态下通过上述相对移动单元使上述承接盘相对于上述辊相对地位于浸渍位置时,上述辊的一部分浸渍在上述涂布盘中所存积的上述涂布液中,当通过上述相对移动单元使上述承接盘相对于上述辊相对地位于退避位置时,上述涂布盘被支承为不与上述辊接触而能够滑动,能够将上述涂布盘从上述承接盘拆卸。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涂布装置,其中,
上述承接盘沿着底面将上述涂布盘支承为能够滑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涂布装置,其中,
上述定位单元具备:
一对导辊,配置在上述承接盘的内部,与上述涂布盘的两侧面抵接,进行上述涂布盘的宽度方向的定位;以及
挡块,配置在上述承接盘的内部,与上述涂布盘的前端面抵接,进行上述涂布盘的滑动方向的定位。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涂布装置,其中,
上述定位单元具备:
一对导辊,配置在上述承接盘的内部,与上述涂布盘的两侧面抵接,进行上述涂布盘的宽度方向的定位;以及
挡块,配置在上述承接盘的内部,与上述涂布盘的前端面抵接,进行上述涂布盘的滑动方向的定位。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涂布装置,其中,
上述搬送单元是通过将上述被涂布物卷绕在周面上而进行旋转、由此搬送上述被涂布物的搬送滚筒。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涂布装置,其中,
上述搬送单元是通过将上述被涂布物卷绕在周面上而进行旋转、由此搬送上述被涂布物的搬送滚筒。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涂布装置,其中,
上述搬送单元是通过将上述被涂布物卷绕在周面上而进行旋转、由此搬送上述被涂布物的搬送滚筒。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涂布装置,其中,
上述搬送单元是通过将上述被涂布物卷绕在周面上而进行旋转、由此搬送上述被涂布物的搬送滚筒。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涂布装置,其中,
上述承接盘被支承为以与上述辊的旋转轴平行的摆动轴为中心摆动自如,上述相对移动单元使上述承接盘以上述摆动轴为中心摆动,由此使上述承接盘相对于上述辊相对地移动。
10.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涂布装置,其中,
上述承接盘被支承为以与上述辊的旋转轴平行的摆动轴为中心摆动自如,上述相对移动单元使上述承接盘以上述摆动轴为中心摆动,由此使上述承接盘相对于上述辊相对地移动。
11.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涂布装置,其中,
上述承接盘被支承为以与上述辊的旋转轴平行的摆动轴为中心摆动自如,上述相对移动单元使上述承接盘以上述摆动轴为中心摆动,由此使上述承接盘相对于上述辊相对地移动。
12.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涂布装置,其中,
上述承接盘被支承为以与上述辊的旋转轴平行的摆动轴为中心摆动自如,上述相对移动单元使上述承接盘以上述摆动轴为中心摆动,由此使上述承接盘相对于上述辊相对地移动。
13.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涂布装置,其中,
上述承接盘被支承为以与上述辊的旋转轴平行的摆动轴为中心摆动自如,上述相对移动单元使上述承接盘以上述摆动轴为中心摆动,由此使上述承接盘相对于上述辊相对地移动。
14.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涂布装置,其中,
上述承接盘被支承为以与上述辊的旋转轴平行的摆动轴为中心摆动自如,上述相对移动单元使上述承接盘以上述摆动轴为中心摆动,由此使上述承接盘相对于上述辊相对地移动。
15.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涂布装置,其中,
上述承接盘被支承为以与上述辊的旋转轴平行的摆动轴为中心摆动自如,上述相对移动单元使上述承接盘以上述摆动轴为中心摆动,由此使上述承接盘相对于上述辊相对地移动。
16.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涂布装置,其中,
上述承接盘被支承为以与上述辊的旋转轴平行的摆动轴为中心摆动自如,上述相对移动单元使上述承接盘以上述摆动轴为中心摆动,由此使上述承接盘相对于上述辊相对地移动。
17.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涂布装置,其中,
上述相对移动单元具备下端部与上述承接盘连结、向上方延伸的臂,通过使该臂上下移动而使上述承接盘摆动。
18.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涂布装置,其中,
上述相对移动单元具备下端部与上述承接盘连结、向上方延伸的臂,通过使该臂上下移动而使上述承接盘摆动。
19.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涂布装置,其中,
上述相对移动单元具备下端部与上述承接盘连结、向上方延伸的臂,通过使该臂上下移动而使上述承接盘摆动。
20.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涂布装置,其中,
上述相对移动单元具备下端部与上述承接盘连结、向上方延伸的臂,通过使该臂上下移动而使上述承接盘摆动。
21.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涂布装置,其中,
上述相对移动单元具备下端部与上述承接盘连结、向上方延伸的臂,通过使该臂上下移动而使上述承接盘摆动。
22.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涂布装置,其中,
上述相对移动单元具备下端部与上述承接盘连结、向上方延伸的臂,通过使该臂上下移动而使上述承接盘摆动。
23.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涂布装置,其中,
上述相对移动单元具备下端部与上述承接盘连结、向上方延伸的臂,通过使该臂上下移动而使上述承接盘摆动。
24.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涂布装置,其中,
上述相对移动单元具备下端部与上述承接盘连结、向上方延伸的臂,通过使该臂上下移动而使上述承接盘摆动。
25.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涂布装置,其中,
上述辊被安装为相对于支承该辊的支承部能够从一定方向进行装卸,上述臂被设置为回避上述辊装卸时的上述辊的移动路径。
26.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涂布装置,其中,
上述辊被安装为相对于支承该辊的支承部能够从一定方向进行装卸,上述臂被设置为回避上述辊装卸时的上述辊的移动路径。
27.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涂布装置,其中,
上述辊被安装为相对于支承该辊的支承部能够从一定方向进行装卸,上述臂被设置为回避上述辊装卸时的上述辊的移动路径。
28.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涂布装置,其中,
上述辊被安装为相对于支承该辊的支承部能够从一定方向进行装卸,上述臂被设置为回避上述辊装卸时的上述辊的移动路径。
29.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涂布装置,其中,
上述辊被安装为相对于支承该辊的支承部能够从一定方向进行装卸,上述臂被设置为回避上述辊装卸时的上述辊的移动路径。
30.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涂布装置,其中,
上述辊被安装为相对于支承该辊的支承部能够从一定方向进行装卸,上述臂被设置为回避上述辊装卸时的上述辊的移动路径。
31.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涂布装置,其中,
上述辊被安装为相对于支承该辊的支承部能够从一定方向进行装卸,上述臂被设置为回避上述辊装卸时的上述辊的移动路径。
32.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涂布装置,其中,
上述辊被安装为相对于支承该辊的支承部能够从一定方向进行装卸,上述臂被设置为回避上述辊装卸时的上述辊的移动路径。
33.如权利要求1~32中任一项所述的涂布装置,还具备:
供给口,设置在上述涂布盘上;
涂布液供给单元,经由上述供给口向上述涂布盘供给上述涂布液;
废液口,设置在上述涂布盘上;
涂布液废液单元,经由上述废液口从上述涂布盘将上述涂布液进行废弃;
检测单元,检测上述承接盘的位置;以及
供给及废液控制单元,根据上述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来控制上述涂布液供给单元以及上述涂布液废液单元。
34.如权利要求33所述的涂布装置,其中,
上述涂布液供给单元经由带阀联接器与上述供给口连接,上述涂布液废液单元经由带阀联接器与上述废液口连接。
35.如权利要求1~32中任一项所述的涂布装置,还具备:
循环供给口,设置在上述涂布盘上;
循环回收口,设置在上述涂布盘上;
循环管,将上述循环供给口与上述循环回收口连通;以及
循环泵,设置在上述循环管的中途,使上述涂布盘中所存积的上述涂布液经由上述循环管循环。
36.如权利要求33所述的涂布装置,还具备:
循环供给口,设置在上述涂布盘上;
循环回收口,设置在上述涂布盘上;
循环管,将上述循环供给口与上述循环回收口连通;以及
循环泵,设置在上述循环管的中途,使上述涂布盘中所存积的上述涂布液经由上述循环管循环。
37.如权利要求34所述的涂布装置,还具备:
循环供给口,设置在上述涂布盘上;
循环回收口,设置在上述涂布盘上;
循环管,将上述循环供给口与上述循环回收口连通;以及
循环泵,设置在上述循环管的中途,使上述涂布盘中所存积的上述涂布液经由上述循环管循环。
38.如权利要求35所述的涂布装置,其中,
上述循环管经由带阀联接器与上述循环供给口和上述循环回收口连接。
39.如权利要求36所述的涂布装置,其中,
上述循环管经由带阀联接器与上述循环供给口和上述循环回收口连接。
40.如权利要求37所述的涂布装置,其中,
上述循环管经由带阀联接器与上述循环供给口和上述循环回收口连接。
41.如权利要求35所述的涂布装置,其中,
上述循环供给口设置在上述涂布盘的宽度方向的一端,上述循环回收口设置在上述涂布盘的宽度方向的另一端。
42.如权利要求36所述的涂布装置,其中,
上述循环供给口设置在上述涂布盘的宽度方向的一端,上述循环回收口设置在上述涂布盘的宽度方向的另一端。
43.如权利要求37所述的涂布装置,其中,
上述循环供给口设置在上述涂布盘的宽度方向的一端,上述循环回收口设置在上述涂布盘的宽度方向的另一端。
44.如权利要求38所述的涂布装置,其中,
上述循环供给口设置在上述涂布盘的宽度方向的一端,上述循环回收口设置在上述涂布盘的宽度方向的另一端。
45.如权利要求39所述的涂布装置,其中,
上述循环供给口设置在上述涂布盘的宽度方向的一端,上述循环回收口设置在上述涂布盘的宽度方向的另一端。
46.如权利要求40所述的涂布装置,其中,
上述循环供给口设置在上述涂布盘的宽度方向的一端,上述循环回收口设置在上述涂布盘的宽度方向的另一端。
47.如权利要求35所述的涂布装置,其中,
还具备过滤器,该过滤器设置在上述循环管的中途,对在上述循环管中流动的上述涂布液进行过滤。
48.如权利要求36所述的涂布装置,其中,
还具备过滤器,该过滤器设置在上述循环管的中途,对在上述循环管中流动的上述涂布液进行过滤。
49.如权利要求37所述的涂布装置,其中,
还具备过滤器,该过滤器设置在上述循环管的中途,对在上述循环管中流动的上述涂布液进行过滤。
50.如权利要求38所述的涂布装置,其中,
还具备过滤器,该过滤器设置在上述循环管的中途,对在上述循环管中流动的上述涂布液进行过滤。
51.如权利要求39所述的涂布装置,其中,
还具备过滤器,该过滤器设置在上述循环管的中途,对在上述循环管中流动的上述涂布液进行过滤。
52.如权利要求40所述的涂布装置,其中,
还具备过滤器,该过滤器设置在上述循环管的中途,对在上述循环管中流动的上述涂布液进行过滤。
53.如权利要求41所述的涂布装置,其中,
还具备过滤器,该过滤器设置在上述循环管的中途,对在上述循环管中流动的上述涂布液进行过滤。
54.如权利要求42所述的涂布装置,其中,
还具备过滤器,该过滤器设置在上述循环管的中途,对在上述循环管中流动的上述涂布液进行过滤。
55.如权利要求43所述的涂布装置,其中,
还具备过滤器,该过滤器设置在上述循环管的中途,对在上述循环管中流动的上述涂布液进行过滤。
56.如权利要求44所述的涂布装置,其中,
还具备过滤器,该过滤器设置在上述循环管的中途,对在上述循环管中流动的上述涂布液进行过滤。
57.如权利要求45所述的涂布装置,其中,
还具备过滤器,该过滤器设置在上述循环管的中途,对在上述循环管中流动的上述涂布液进行过滤。
58.如权利要求46所述的涂布装置,其中,
还具备过滤器,该过滤器设置在上述循环管的中途,对在上述循环管中流动的上述涂布液进行过滤。
59.如权利要求35所述的涂布装置,其中,
上述循环泵构成为能够切换送液方向。
60.如权利要求36所述的涂布装置,其中,
上述循环泵构成为能够切换送液方向。
61.如权利要求37所述的涂布装置,其中,
上述循环泵构成为能够切换送液方向。
62.如权利要求38所述的涂布装置,其中,
上述循环泵构成为能够切换送液方向。
63.如权利要求39所述的涂布装置,其中,
上述循环泵构成为能够切换送液方向。
64.如权利要求40所述的涂布装置,其中,
上述循环泵构成为能够切换送液方向。
65.如权利要求41所述的涂布装置,其中,
上述循环泵构成为能够切换送液方向。
66.如权利要求42所述的涂布装置,其中,
上述循环泵构成为能够切换送液方向。
67.如权利要求43所述的涂布装置,其中,
上述循环泵构成为能够切换送液方向。
68.如权利要求44所述的涂布装置,其中,
上述循环泵构成为能够切换送液方向。
69.如权利要求45所述的涂布装置,其中,
上述循环泵构成为能够切换送液方向。
70.如权利要求46所述的涂布装置,其中,
上述循环泵构成为能够切换送液方向。
71.如权利要求47所述的涂布装置,其中,
上述循环泵构成为能够切换送液方向。
72.如权利要求48所述的涂布装置,其中,
上述循环泵构成为能够切换送液方向。
73.如权利要求49所述的涂布装置,其中,
上述循环泵构成为能够切换送液方向。
74.如权利要求50所述的涂布装置,其中,
上述循环泵构成为能够切换送液方向。
75.如权利要求51所述的涂布装置,其中,
上述循环泵构成为能够切换送液方向。
76.如权利要求52所述的涂布装置,其中,
上述循环泵构成为能够切换送液方向。
77.如权利要求53所述的涂布装置,其中,
上述循环泵构成为能够切换送液方向。
78.如权利要求54所述的涂布装置,其中,
上述循环泵构成为能够切换送液方向。
79.如权利要求55所述的涂布装置,其中,
上述循环泵构成为能够切换送液方向。
80.如权利要求56所述的涂布装置,其中,
上述循环泵构成为能够切换送液方向。
81.如权利要求57所述的涂布装置,其中,
上述循环泵构成为能够切换送液方向。
82.如权利要求58所述的涂布装置,其中,
上述循环泵构成为能够切换送液方向。
83.如权利要求1~32中任一项所述的涂布装置,其中,
还具备清洗单元,该清洗单元设置在上述涂布盘内,通过与上述辊的周面抵接来清洗上述辊的周面,
当使上述承接盘位于清洗位置时,上述清洗单元与上述辊的周面抵接。
84.一种喷墨记录装置,具备:
权利要求1~83中任一项所述的涂布装置;以及
喷墨头,通过对由上述涂布装置涂布了上述涂布液的上述被涂布物排出墨而记录图像。
CN201310239566.5A 2012-07-17 2013-06-17 涂布装置及喷墨记录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53836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158800A JP5734926B2 (ja) 2012-07-17 2012-07-17 塗布装置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2012-158800 2012-07-1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538367A CN103538367A (zh) 2014-01-29
CN103538367B true CN103538367B (zh) 2016-08-10

Family

ID=499454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239566.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538367B (zh) 2012-07-17 2013-06-17 涂布装置及喷墨记录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132444B2 (zh)
JP (1) JP5734926B2 (zh)
CN (1) CN10353836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287262B2 (ja) * 2014-01-27 2018-03-07 株式会社リコー 塗布装置及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JP6417475B2 (ja) * 2014-07-18 2018-11-07 ボブスト メックス ソシエテ アノニム フラットメディアに印刷するために機械でコーティング物質を塗布するためのコーティングユニット
JP2019018389A (ja) * 2017-07-12 2019-02-0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
CN109382276A (zh) * 2017-08-14 2019-02-26 中山天贸电池有限公司 一种锂离子电池极片涂布生产工序浆料限位装置
CN108275436A (zh) * 2018-01-23 2018-07-13 东莞市李群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产品用的180度翻转装置
JP2020023115A (ja) * 2018-08-07 2020-02-1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及び加熱装置
WO2020046303A1 (en) * 2018-08-30 2020-03-05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Thermal based drop detection
CN112221832B (zh) * 2020-09-30 2021-11-16 张家港扬子江冷轧板有限公司 一种协同式辊涂机及涂覆方法
CN113578691A (zh) * 2021-07-16 2021-11-02 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辊涂机及其涂液盘系统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936549A (en) * 1972-11-17 1976-02-03 The Kohler Coating Machinery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pplying a liquid coating to strip material
CN1406673A (zh) * 2001-08-17 2003-04-02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涂布方法和涂布设备
CN101396909A (zh) * 2007-09-28 2009-04-01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涂布机和使用该涂布机的喷墨记录设备
CN102343318A (zh) * 2010-07-28 2012-02-08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滑动涂布装置、使用所述装置的涂布方法和使用所述方法制造光学膜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22869Y2 (zh) * 1986-08-01 1992-05-26
JPH0752398A (ja) * 1993-08-11 1995-02-28 Canon Inc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のインク供給装置
JPH11128797A (ja) * 1997-11-05 1999-05-18 Toshiba Corp 塗工装置
JP2009233603A (ja) * 2008-03-27 2009-10-15 Fujifilm Corp 液体塗布装置及び方法並びに画像形成装置
JP5276405B2 (ja) * 2008-10-08 2013-08-28 デクセリアルズ株式会社 塗工用樹脂液の塗布方法及び塗布装置
JP5420459B2 (ja) * 2010-03-19 2014-02-19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塗布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276645B2 (ja) 2010-11-10 2013-08-28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塗布装置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936549A (en) * 1972-11-17 1976-02-03 The Kohler Coating Machinery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pplying a liquid coating to strip material
CN1406673A (zh) * 2001-08-17 2003-04-02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涂布方法和涂布设备
CN101396909A (zh) * 2007-09-28 2009-04-01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涂布机和使用该涂布机的喷墨记录设备
CN102343318A (zh) * 2010-07-28 2012-02-08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滑动涂布装置、使用所述装置的涂布方法和使用所述方法制造光学膜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538367A (zh) 2014-01-29
US9132444B2 (en) 2015-09-15
US20140020625A1 (en) 2014-01-23
JP2014019023A (ja) 2014-02-03
JP5734926B2 (ja) 2015-06-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538367B (zh) 涂布装置及喷墨记录装置
DE112015004380B4 (de) Wischmechanismus, flüssigkeitströpfchenstrahl-vorrichtung und wischverfahren
EP3107737B1 (en)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cleaning method of recording apparatus
US9815272B2 (en) Ink jet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ink jet recording method
CN102653187B (zh) 纸张输送装置及喷墨记录装置
JP5276645B2 (ja) 塗布装置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US8840219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5340329B2 (ja) 塗布装置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CN104507692B (zh) 媒体保持装置、媒体输送装置及喷墨记录装置
JP6121634B2 (ja) 払拭機構、液滴吐出装置、払拭方法
JP6092488B2 (ja) 払拭部材、ノズル払拭ユニット、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WO2015060060A1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及び媒体搬送方法
CN103317860A (zh) 涂布设备和喷墨记录设备
JP6114885B2 (ja) 払拭部材、ノズル払拭ユニット、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N206292488U (zh) 基板处理装置
CN206733858U (zh) 一种ps版的保存防护设备
JP6103709B2 (ja) 塗布装置、画像形成装置、及び塗布液濃度調整方法
WO2016042835A1 (ja) 液滴吐出装置およびノズル面の清掃方法
CN114908489A (zh) 多分色场射流织物染色设备及其运行方法和染色系统
JP2016159559A (ja) 液体供給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