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529982A - 触控面板及其修补方法 - Google Patents

触控面板及其修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529982A
CN103529982A CN201310419721.1A CN201310419721A CN103529982A CN 103529982 A CN103529982 A CN 103529982A CN 201310419721 A CN201310419721 A CN 201310419721A CN 103529982 A CN103529982 A CN 10352998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line
patch cord
touch
contact panel
tand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41972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529982B (zh
Inventor
刘雅铭
庄文奇
陈建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U Optronic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AU Optronic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U Optronics Corp filed Critical AU Optronics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35299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2998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52998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2998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有关于一种触控面板及其修补方法,该触控面板包括一基板、一触控元件层、多条第一信号线、多条第二信号线以及至少一第一修补线。触控元件层设置于主动区内且包括多条第一触控串列以及与第一触控串列交错的多条第二触控串列。各第一信号线与其中一条第一触控串列电性连接。第二信号线设置于周边区内,各第二信号线与其中一条第二触控串列电性连接。第一修补线与一屏蔽信号源电性连接,第一修补线设置于第一信号线以及第二信号线之间,且第一修补线与至少部分第一信号线的任一者的两端重叠。

Description

触控面板及其修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触控面板及其修补方法,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具有修补线的触控面板及其修补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无线行动通讯和信息家电的快速发展与应用,为了达到更便利、体积更轻巧化以及更人性化的目的,许多电子信息产品,例如是行动电话(Mobile Phone)、掌上型电脑(Handheld PC)、个人化数位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ce,PDA)或是智慧型手机(Smart Phone)等,其输入方式已由传统的键盘或鼠标等装置,转变为使用触控面板(Touch Panel)作为输入装置。由于便利性与操作的直觉性,触控面板成为极受欢迎的新型态人机介面与多媒体互动方式,而受到相当的重视与大量开发,其中触控显示面板更为现今最流行的产品。
触控面板通常是于基板上设置触控元件层,其中触控元件层包括多条感测串列以及与多条驱动串列。感测串列具有延伸至周边区的多条感测信号线,而驱动串列具有延伸至周边区的多条驱动信号线。感测信号线与驱动信号线之间通常会设置屏蔽线,以减少感测信号线与驱动信号线之间的信号干扰现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触控面板,其修补线具有信号屏蔽功能。
本发明提供一种触控面板的修补方法,当触控面板中的信号线断路时,上述具有信号屏蔽功能的修补线可作为信号线的替代线路。
本发明的触控面板包括一基板、一触控元件层、多条第一信号线、多条第二信号线以及至少一第一修补线。基板具有一主动区以及与主动区相邻接的一周边区。触控元件层设置于主动区内且包括多条第一触控串列以及与第一触控串列交错的多条第二触控串列。第一信号线设置于周边区内,各第一信号线与其中一条第一触控串列电性连接。第二信号线设置于周边区内,各第二信号线与其中一条第二触控串列电性连接。第一修补线与一屏蔽信号源电性连接,第一修补线设置于第一信号线以及第二信号线之间,且第一修补线与至少部分第一信号线的任一者的两端重叠。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修补线与所有第一信号线的任一者的两端重叠。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第一触控串列为驱动串列,第二触控串列为感测串列。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第一触控串列为感测串列,第二触控串列为驱动串列。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每一第一触控串列的一端与其中一条第一信号线电性连接,每一第二触控串列的一端与其中一条第二信号线电性连接。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每一第一触控串列的两端分别与其中一条第一信号线电性连接,每一第二触控串列的两端分别与其中一条第二信号线电性连接。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第一修补线包围与第一修补线重叠的第一信号线。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触控面板还包括至少一第二修补线。第二修补线与屏蔽信号源电性连接,第二修补线设置于第一信号线以及第二信号线之间,且第二修补线与至少部分第二信号线的任一者的两端重叠。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当与第一修补线重叠的至少部分第一信号线的其中一条呈现开路而成为一瑕疵信号线时,第一修补线与屏蔽信号线电性绝缘,第一修补线与瑕疵信号线的两端电性连接。
本发明的触控面板的修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提供上述的触控面板,其中与第一修补线重叠的至少部分第一信号线的其中一条呈现开路而成为一瑕疵信号线。接着,使第一修补线与屏蔽信号线电性绝缘。再来,使第一修补线与瑕疵信号线的两端电性连接。
基于上述,本发明的触控面板的修补线设置于具有不同信号的信号线之间,因此修补线可提供减少信号干扰的屏蔽效果。再者,修补线还包围部分信号线且与所包围的信号线的任一者的两端重叠。当信号线发生开路时,可进行修补程序以使修补线替代信号线,进而提升触控面板的产品良品率。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触控面板的俯视示意图;
图2A绘示图1中区域M1的放大示意图;
图2B绘示沿图2A中剖线A-A’的剖面示意图;
图3A绘示图1中区域M2的放大示意图;
图3B绘示沿图3A中剖线B-B’的剖面示意图;
图4绘示第一实施例的触控面板的修补方法;
图5A绘示图4中区域M1的放大示意图;
图5B绘示沿图5A中剖线A-A’的剖面示意图;
图6A绘示图4中区域M2的放大示意图;
图6B绘示沿图6A中剖线B-B’的剖面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触控面板的俯视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触控面板的俯视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
100a、100b、100c:触控面板  120:第一信号线
102:基板                   120s:瑕疵信号线
102a:主动区                122:第一端
102b:周边区                122a:第一接垫
110:触控元件层             122b:第一连接部
112:第一触控串列           124:第二端
112a:第一电极              124a:第二接垫
112b:第一桥接线            124b:第二连接部
114:第二触控串列           126:传导线段
114a:第二电极              130:第二信号线
114b:第二桥接线            140:第一修补线
140a:第一修补部            D1:第一方向
140b:第二修补部            D2:第二方向
140c:传导部                H1:第一开口
142:第一线段               H2:第二开口
144:第二线段               M1、M2:区域
150:绝缘层                 P1、P2、P3、P4:屏蔽信号源
160:第二修补线             S1:切割程序
170:第三修补线             S2:第一导通程序
180:第四修补线             S3:第二导通程序
A-A’、B-B’:剖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触控面板的俯视示意图。请请参考图1,触控面板100a包括一基板102、一触控元件层110、多条第一信号线120、多条第二信号线130以及至少一第一修补线140。基板102具有一主动区102a以及一周边区102b,其中周边区102b邻接主动区102a。
触控元件层110设置于基板102的主动区102a中。触控元件层110包括多条第一触控串列112以及多条第二触控串列114。第一触控串列112与第二触控串列114交错设置且彼此电性绝缘。举例而言,第一触控串列112沿一第一方向D1延伸且包括多个第一电极112a以及多个第一桥接线112b,其中相邻的两个第一电极112a由其中一个第一桥接线112b电性连接。不同的第一触控串列112彼此电性绝缘。第二触控串列114沿一第二方向D2延伸且包括多个第二电极114a以及多个第二桥接线114b,其中相邻的两个第二电极114a由其中一个第二桥接线114b电性连接。不同的第二触控串列114彼此电性绝缘。第一电极112a与第二电极114b的材质包括透明导电材料,如铟锡氧化物(Indium Tin Oxide,ITO)或铟锌氧化物(Indium Zinc Oxide,IZO)。本实施的第一触控串列112以及第二触控串列114的图案以及设计方式仅为举例说明,本发明不限于此。
第一信号线120设置于周边区102b内,其中每一条第一信号线120与其中一条第一触控串列112电性连接。第二信号线130设置于周边区102b内,其中每一条第二信号线130与其中一条第二触控串列114电性连接。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触控串列112例如是感测串列,第一信号线120例如是感测信号线以传递第一触控串列112的感测信号。而第二触控串列114例如是驱动串列,第二信号线130例如是驱动信号线以传递驱动信号至第二触控串列114。不过,本发明不限于此。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触控串列112可以是驱动串列,第一信号线120为驱动信号线。而第二触控串列114可以是感测串列,第二信号线130为感测信号线。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信号线120与第二信号线130位于触控元件层110的不同侧。由于第一信号线120所传递的信号不同于第二信号线130所传递的信号,因此第一信号线120与第二信号线130之间可能会发生信号干扰的现象。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修补线140与一屏蔽信号源P1电性连接,且屏蔽信号源P1例如是提供第一修补线140一接地电位。第一修补线140设置于第一信号线120以及第二信号线130之间。换言之,且第一修补线140具有接地电位,因此当触控面板100a运作时,第一修补线140可以发挥信号屏蔽作用,以减少第一信号线120与第二信号线130之间有信号干扰现象发生。以另一角度来看,所有第一信号线120以及所有第二信号线130分别设置于第一修补线140的相对两侧,因此具有共用电位的第一修补线140可以作为第一信号线120与第二信号线130之间的信号屏蔽线。
再者,第一修补线140还延伸位于触控元件层110与所有第一信号线120之间而与各第一信号线120的一端重叠,并且进一步沿着第一信号线120的外侧延伸至第一信号线120的另一端之处,而与各第一信号线120的另一端重叠。换言之,第一修补线140例如是沿着所有第一信号线120的外侧分布,因此大致上包围所有第一信号线120,并且与其所包围的各第一信号线120的两端重叠。在此,是以第一修补线140与其所环绕的每一条第一信号线120的两端重叠为例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此。只要第一修补线140与其所环绕的第一信号线120的任一者的两端重叠,即为本发明所欲保护的精神。
此外,本实施例是以一条第一修补线140环绕位于触控元件层110同一侧的所有第一信号线120为例说明。在其他实施例中,触控面板100a可设置多条第一信号线120,每一个第一修补线140分别环绕一部分的第一信号线120。
以下将进一步说明第一信号线120两端的结构。图2A绘示图1中区域M1的放大示意图,其绘示了第一修补线140与第一信号线120的第一端122重叠的结构。图2B绘示沿图2A中剖线A-A’的剖面示意图。请参照图2A与图2B,第一信号线120包括第一端122、第二端124(绘示于图3A)以及位于第一端122与第二端124之间的一传导线段126。第一信号120的第一端122包括一第一接垫122a与一第一连接部122b,第一连接部122b与第一接垫122a电性连接。与传导线段126相比,第一接垫122a例如是线宽较大的导电图案,其可与传导线段126一起制作。一绝缘层150覆盖第一接垫122a的一部分,且绝缘层150具有一第一开口H1以暴露出第一接垫122a的另一部分。第一连接部122b设置于绝缘层150上且填入第一开口H1中而与第一接垫122a电性连接。本实施例不限定第一开口H1的大小以及数量。第一连接部122b的材质为导电材料。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122b可与触控元件层110的第一电极112a或第二电极114a(绘示于图1)一起制作以简化制程。第一连接部122b例如是触控面板100a中可用来跟驱动晶片或是可挠式印刷电路板(Flexible printed circuit)电性连接之处。
再者,第一修补线140包括一第一修补部140a、一第二修补部140b(绘示于图3A)以及多个传导部140c,传导部140c位于第一修补部140a与第二修补部140b之间、任两个第二修补部140b之间以及第二修补部140b与屏蔽信号源P1(绘示于图1)之间。第一修补部140a位于第一修补线140的末端,相较于传导部140c,第一修补部140a例如是线宽较大的导电图案,其可与传导部140c一起制作。第一修补部140a与第一接垫122a相对设置,且第一修补部140a与第一接垫122a之间具有间隙而彼此分离。绝缘层150覆盖第一修补部140a,且第一连接部122b延伸位于第一修补部140a上方的绝缘层150上。换言之,第一连接部122b位于第一修补部140a上方而与第一修补部140a重叠,以使第一修补线140与第一信号线120的第一端122重叠。第一修补部140a与第一连接部122b之间存在绝缘层150而保持电性绝缘。
图3A绘示图1中区域M2的放大示意图,其绘示了第一修补线140与第一信号线120的第二端124重叠的结构。图3B绘示沿图3A中剖线B-B’的剖面示意图。请参照图3A与图3B,第一信号线120的第二端124包括一第二接垫124a与一第二连接部124b。第二连接部124b与第二接垫124a电性连接。相较于传导线段126,第一接垫122a例如是线宽较大的导电图案,其可与传导线段126一起制作。绝缘层150覆盖第二接垫124a,且绝缘层150具有多个第二开口H2以分别暴露出第二接垫124a的一部分。第二连接部124b设置于绝缘层150上且填入第二开口H2中而与第二接垫124a电性连接。本发明不限定第二开口H2的大小以及数量。
第二连接部124b的材质为导电材料。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连接部124b可与触控元件层110的第一电极112a或第二电极114a(绘示于图1)一起制作以简化制程。举例而言,可以在制作触控元件层110时,使位于主动区102a与周边区102b交界处的第一电极112a还延伸至周边区102b中,以使位于周边区102b的第一电极112a形成第一信号线120的第二端124的第二连接部124b,如图1所示。换言之,第二连接部124b例如是第一信号线120中用来跟触控元件层110电性连接之处。
请同时参照图1、图3A与图3B,第二修补部140b与第二接垫124a相对设置,且第二修补部140b位于第二接垫124a与触控元件层110之间。相较于传导部140c,第二修补部140b例如是线宽较大的导电图案,其可与传导部140c一起制作。第二修补部140b与第二接垫124a之间具有间隙而彼此分离,绝缘层150覆盖第二修补部140b,且第二连接部124b延伸位于第二修补部140b上方的绝缘层150上。换言之,第二连接部124b位于第二修补部140b上方而与第二修补部140b重叠,以使第一修补线140与第一信号线120的第二端124重叠。第二修补部140b与第二连接部124b之间存在绝缘层150而保持电性绝缘。
当触控面板100a的其中一条第一信号线120发生短路时,可藉由第一修补线140进行修补,以提升触控面板100a的产品良品率。图4绘示第一实施例的触控面板的修补方法。请参照图4,其中一条第一信号线120呈现开路状态而形成一瑕疵信号线120s,与瑕疵信号线120s连接的第一触控串列112将无法把信号传递出去。本实施例的触控面板100a的修补方法包括以下三个步骤。第一个步骤是对第一修补线140进行一切割程序S1,以使第一修补线140与屏蔽信号源P1电性绝缘。第二个步骤以及第三个步骤是分别对瑕疵信号线120s的第一端122与第二端122进行一第一导通程序S2以及一第二导通程序S3,以使第一触控串列112与第一修补线140电性连接。须说明的是,本发明不限定上述三个步骤的先后顺序。
图5A绘示图4中区域M1的放大示意图,其绘示了第一修补线140与第一信号线120的第一端122导通的结构。图5B绘示沿图5A中剖线A-A’的剖面示意图。请参照图5A与图5B,于第一修补部140a与第一连接部122b重叠之处进行第一导通程序S2以使第一连接部122b与第一修补部140a电性连接。第一导通程序S2例如是激光熔接(laser welding)。
图6A绘示图4中区域M2的放大示意图,其绘示了第一修补线140与第一信号线120的第二端124导通的结构。图6B绘示沿图6A中剖线B-B’的剖面示意图。请参照图6A与图6B,于第二修补部140b与第二连接部124b重叠之处进行第二导通程序S3以使第二连接部124b与第二修补部140b电性连接。第一导通程序S2例如是激光熔接(laser welding)。
请同时参照图4与图6A,切割程序S1例如是激光切割(laser cutting),且切割程序S1对第一修补线140的切割之处例如是位于屏蔽信号源与欲进行修补的第二修补部140b之间的任一处。第一修补线140可被切割成第一线段142与第二线段144,其中第一线段142可以与瑕疵信号线120s的第一端122以及第二端124电性连接。换言之,与瑕疵信号线120s连接的第一触控串列112的信号可以通过第一线段142来传递,以使触控面板100a仍然可以正常运作,进而提升触控面板100a的产品良品率。
此外,第二线段144仍然与屏蔽信号源电性连接。因此,在较佳实施例中,可以选择适当的切割之处以使位于第一信号线120与第二信号线130之间第二线段144具有足够的长度。如此一来,第二线段144仍然可以发挥屏蔽信号干扰的功能,以减少第一信号线120与第二信号线130之间发生信号干扰的现象。
前述实施例是以第一修补线140作为第一信号线120的修补线为例说明。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针对第二信号线130来设置修补线。图7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触控面板的俯视示意图。请参照图7,本实施例的触控面板100b与图1的触控面板100a的结构相似,其差异之处在于触控面板100b还包括至少一第二修补线160。
第二修补线160与一屏蔽信号源P2电性连接,且屏蔽信号源P1例如是提供第二修补线160一接地电位。由于第二修补线160设置于第一信号线120以及第二信号线130之间,且第二修补线160具有接地电位,因此当触控面板100b运作时,第二修补线160可以发挥信号屏蔽作用,以减少第一信号线120与第二信号线130之间信号干扰的现象发生。以另一角度来看,所有第一信号线120以及所有第二信号线130分别设置于第二修补线160的相对两侧,因此具有共用电位的第二修补线160可以作为第一信号线120与第二信号线130之间的信号屏蔽线。
再者,第二修补线160还延伸位于触控元件层110与第二信号线130之间而与各第二信号线130的一端重叠,并且进一步沿着第二信号线130的外侧延伸至各第二信号线130的另一端之处,而与各第二信号线130的另一端重叠。换言之,第二修补线160例如是沿着所有第二信号线130的外侧分布,因此大致上包围所有第二信号线130,并且与其所包围的各第二信号线130的两端重叠。在此,是以第二修补线160与其所环绕的每一条第二信号线130的两端重叠为例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此。只要第二修补线160与其所环绕的第二信号线130的任一者的两端重叠,即为本发明所欲保护的精神。此外,第二修补线160例如是环绕位于触控元件层110同一侧的所有第二信号线130。不过,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修补线160也可以是环绕一部分的第二信号线130,而未环绕所有的第二信号线130。
第二修补线160与第一修补线140的结构相似,其不同处之在于走线的布局方式以及所包围的信号线不同。有关第二修补线160与第二信号线130的两端重叠之处的设计方式,可以参考第一修补线140与第一信号线120的两端重叠之处设计方式。换言之,本领域具有通常知识者在参考图2A、图2B、图3A及图3B所示的结构后,可以理解第二修补线160与第二信号线130的两端重叠之处的设计方式,因此不再重复叙述。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修补线140与第二修补线160可同时作为触控面板100b中第一信号线120与第二信号线130的屏蔽信号线。当其中一条第一信号线120发生开路现象时,可以藉由第一修补线140进行修补,而第二修补线160仍作为屏蔽信号线。或者,当其中一条第二信号线130发生开路现象时,可以藉由第二修补线160进行修补,而第一修补线140仍作为屏蔽信号线。
如图1与图7所示,上述实施例是以单侧驱动型的触控面板为例说明,其中每一条第一触控感测串列112的一端与其中一条第一信号线120电性连接,且每一条第二触控感测串列114与其中一条第二信号线130电性连接。在以下实施例中,将以双侧驱动型的触控面板为例说明。
图8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触控面板的俯视示意图。请参照图8,触控面板100c与图7的触控面板100b的结构相似,其差异之处如下:触控面板100c的每一条第一触控串列112的两端分别与其中一条第一信号线120电性连接,每一条第二触控串列114的两端分别与其中一条第二信号线130电性连接。换言之,每一条第一触控串列112与两条第一信号线120电性连接,每一条第二触控串列114与两条第二信号线130电性连接。
再者,触控面板100c还包括至少一第三修补线170以及至少一第四修补线180,其中第三修补线170与屏蔽信号源P3电性连接,第四修补线180与屏蔽信号源P4电性连接。第三修补线170与第一修补线140分别包围位于触控元件层110的相对两侧的第一信号线120,且第三修补线170与第一修补线140的结构相似。第四修补线180与第二修补线160分别包围位于触控元件层110的相对两侧的第二信号线130,且第四修补线180与第一修补线140的结构相似。在本实施例中,位于触控元件层110各侧的第一信号线120与第二信号线130的任一者的两端可与不同的修补线重叠,并藉此作为修补设计。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触控面板的修补线设置于具有不同信号的信号线之间,因此修补线可提供减少信号干扰的屏蔽效果。再者,修补线还包围部分信号线且与所包围的信号线的任一者的两端重叠。当信号线发生开路时,可进行修补程序以使修补线替代信号线,进而提升触控面板的产品良品率。换言之,本发明的触控面板的修补线走线设计,可同时具有屏蔽信号干扰以及可修补触控面板的功能。
当然,本发明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发明做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基板,具有一主动区以及与该主动区相邻接的一周边区;
一触控元件层,设置于该主动区内,该触控元件层包括多条第一触控串列以及与所述第一触控串列交错的多条第二触控串列;
多条第一信号线,设置于该周边区内,各该第一信号线与其中一条第一触控串列电性连接;
多条第二信号线,设置于该周边区内,各该第二信号线与其中一条第二触控串列电性连接;以及
至少一第一修补线,与一屏蔽信号源电性连接,该第一修补线设置于所述第一信号线以及所述第二信号线之间,且该第一修补线与至少部分第一信号线的任一者的两端重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第一修补线与所有第一信号线的任一者的两端重叠。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触控串列为驱动串列,该第二触控串列为感测串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触控串列为感测串列,该第二触控串列为驱动串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各该第一触控串列的一端与其中一条第一信号线电性连接,各该第二触控串列的一端与其中一条第二信号线电性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各该第一触控串列的两端分别与其中一条第一信号线电性连接,各该第二触控串列的两端分别与其中一条第二信号线电性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第一修补线包围与该第一修补线重叠的所述第一信号线。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第二修补线,与该屏蔽信号源电性连接,该第二修补线设置于所述第一信号线以及所述第二信号线之间,且该第二修补线与至少部分第二信号线的任一者的两端重叠。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当与该第一修补线重叠的至少部分第一信号线的其中一条呈现开路而成为一瑕疵信号线时,该第一修补线与该屏蔽信号线电性绝缘,该第一修补线与该瑕疵信号线的两端电性连接。
10.一种触控面板的修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提供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触控面板,其中与该第一修补线重叠的至少部分第一信号线的其中一条呈现开路而成为一瑕疵信号线;
使该第一修补线与该屏蔽信号线电性绝缘;以及
使该第一修补线与该瑕疵信号线的两端电性连接。
CN201310419721.1A 2013-08-07 2013-09-16 触控面板及其修补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52998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2128320 2013-08-07
TW102128320A TWI489348B (zh) 2013-08-07 2013-08-07 觸控面板及其修補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529982A true CN103529982A (zh) 2014-01-22
CN103529982B CN103529982B (zh) 2016-06-22

Family

ID=499320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419721.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529982B (zh) 2013-08-07 2013-09-16 触控面板及其修补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3529982B (zh)
TW (1) TWI489348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88624A (zh) * 2015-02-25 2016-10-05 南京瀚宇彩欣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面板及其修复方法
CN109917957A (zh) * 2019-02-27 2019-06-21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及其制作方法和修补方法、触控装置
CN109946894A (zh) * 2017-12-01 2019-06-28 夏普株式会社 显示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29610A (zh) * 2008-07-25 2008-12-24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可修补触控式装置以及修补触控式面板的方法
CN101408683A (zh) * 2008-11-21 2009-04-15 友达光电(苏州)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修补方法及应用此方法所修补的显示面板
TW201216128A (en) * 2010-10-04 2012-04-16 Au Optronics Corp Touch panel and repairing method thereof
US20120229395A1 (en) * 2011-03-09 2012-09-13 Seob Shin Touch Screen Panel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398808B (zh) * 2009-08-25 2013-06-11 Century Display Shenzhen Co 觸控面板及觸控面板的檢測方法
TWI395006B (zh) * 2009-09-09 2013-05-01 Au Optronics Corp 觸控顯示面板
TWI407344B (zh) * 2010-04-20 2013-09-01 Au Optronics Corp 觸控裝置與觸控顯示面板及其修補方式
TWI447620B (zh) * 2011-12-28 2014-08-01 Au Optronics Corp 觸控面板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29610A (zh) * 2008-07-25 2008-12-24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可修补触控式装置以及修补触控式面板的方法
CN101408683A (zh) * 2008-11-21 2009-04-15 友达光电(苏州)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修补方法及应用此方法所修补的显示面板
TW201216128A (en) * 2010-10-04 2012-04-16 Au Optronics Corp Touch panel and repairing method thereof
US20120229395A1 (en) * 2011-03-09 2012-09-13 Seob Shin Touch Screen Panel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88624A (zh) * 2015-02-25 2016-10-05 南京瀚宇彩欣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面板及其修复方法
CN109946894A (zh) * 2017-12-01 2019-06-28 夏普株式会社 显示装置
CN109946894B (zh) * 2017-12-01 2022-03-04 夏普株式会社 显示装置
CN109917957A (zh) * 2019-02-27 2019-06-21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及其制作方法和修补方法、触控装置
CN109917957B (zh) * 2019-02-27 2023-11-21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及其制作方法和修补方法、触控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489348B (zh) 2015-06-21
TW201506722A (zh) 2015-02-16
CN103529982B (zh) 2016-06-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928952B2 (en) Touch display panel and touch display device
CN104375689A (zh) 触控显示装置
KR102394724B1 (ko) 터치 스크린 패널
US9134828B2 (en) Touch panel having a shielding structur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KR101706834B1 (ko) 터치 패널 및 그 제조 방법
CN102314254A (zh) 触摸面板
CN104238847A (zh) 触摸板
CN203658973U (zh) 触摸板与触摸屏
CN105607769B (zh) 触控面板与具有该触控面板之触控装置
CN103019451A (zh) 一种ogs触控面板
CN105446512A (zh) 触控电极结构及应用其的触控面板
CN105824473A (zh) 一种触摸屏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3246406A (zh) 触控面板及包含触控面板的触控显示装置
CN103049124B (zh) 触控屏
CN103529982B (zh) 触控面板及其修补方法
CN203894734U (zh) 一种电容触摸屏、显示装置
CN103823588A (zh) 触控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CN204270269U (zh) 触控面板以及触控式显示面板
JP3182005U (ja) タッチパネル
CN104461155A (zh) 一种内嵌式触控显示屏及显示装置
CN205193763U (zh) 一种集成触控显示面板和一种触控显示设备
CN204302936U (zh) 触控面板与具有该触控面板之触控装置
CN103902118A (zh) 触控面板
CN109917962A (zh) 触控面板
CN106886322A (zh) 触控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622

Termination date: 2020091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