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525158B - 一种适宜高原地区使用的油墨清洗剂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适宜高原地区使用的油墨清洗剂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525158B
CN103525158B CN201310508285.5A CN201310508285A CN103525158B CN 103525158 B CN103525158 B CN 103525158B CN 201310508285 A CN201310508285 A CN 201310508285A CN 103525158 B CN103525158 B CN 10352515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chnology scheme
modification
ink
contrast experiment
sche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50828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525158A (zh
Inventor
王瑜
李路海
莫黎昕
李亚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Institute of Graphic Communication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Institute of Graphic Communication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Institute of Graphic Communication filed Critical Beijing Institute of Graphic Communication
Priority to CN201310508285.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525158B/zh
Publication of CN1035251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2515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52515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2515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tergent Compositions (AREA)

Abstract

一种适宜高原地区使用的油墨清洗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化学品领域,主要是提供适宜高原地区条件下使用的油墨清洗剂;采用平行对比实验,筛选基础技术方案,调整后,再将己筛选出的高沸点改性有机溶剂加入其中,进行改性,所述油墨清洗剂,为无色透明的液体,PH7~8,闪点55~65℃,所含组分及其质量份数比为,甲酸或/和柠檬酸35~55份,二氯甲烷10~25份,有机改性溶剂松油醇或正辛醇1~5份,甲醇或丙三醇30~40份,还含有液体石蜡1~3份;与平原地区普通的油墨清洗剂比较,清洗效果好,消耗量少,干得快;制备、运输、保管及使用安全、环保;尤其适宜高原地区清洗平版印刷机,制备及使用成本低。

Description

一种适宜高原地区使用的油墨清洗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学品领域,涉及一种适宜高原地区使用的油墨清洗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清理平版印刷机用的油墨清洗剂(以下称洗车水)大至有两类,一类是传统的由汽油、煤油组成,简便易行,但其易燃、易爆、易挥发,对环境污染严重,存在安全隐患,并且不能去除粘附在墨辊和橡皮布表面的纸毛、无机盐化合物等杂质,还对墨辊和橡皮布有溶胀作用,另一类是由有机溶剂、表面活性剂及相关助剂混合而组成,与汽油、煤油类比较,普遍具有高效、节能、环保及安全的优越性。但目前对平版印刷机普遍使用的洗车水大都在平原地区适用,未考虑到高原地区低气压、低温气候条件,洗车水中大都含有较大量的易挥发性有机物质,在低气压情况下会挥发更快,不仅影响其使用效果,并且不易干燥,从而会增加使用成本,因此这种洗车水在高原地区低气压、低温气候条件下使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发明内容
解决的技术问题:
在保证洗车水的功能及使用效果的前提下,对现有技术中平原地区的洗车水进行沸点升高、适宜高原地区气候条件的改性处理,制备适宜高原地区低气压、低温条件下平版印刷机使用的洗车水,能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安全、环保,而且制备、使用成本低,又便于制备、包装和运输;同时提供一种基于现有技术,采用多步平行对比实验、筛查,选定最终技术方案的方法,为同类产品的研发提供一条路径。
采用的技术方案:
一种适宜高原地区使用的油墨清洗剂,为无色透明的液体,PH7~8,闪点55~65℃,所含组分及其质量份数比为,有机酸35~55份,选用甲酸或/和柠檬酸;有机溶剂10~25份,选用二氯甲烷;有机改性溶剂1~5份,选用松油醇或正辛醇;有机稀释剂30~40份,选用乙醇或丙三醇;还含有液体石蜡1~3份;按配比将各原料组分置于容器中,充分搅拌混合均匀后,包装即可。
一种适宜高原地区使用的油墨清洗剂的制备方法,首先基于现有技术,拟定多个适宜平原地区的原始技术方案,包括所含组分及配比,在此基础上,进行平行对比实验,筛查选取几个临选技术方案,再进一步进行平行对比实验,筛查选取一个基础技术方案,对基础技术方案调整后作为改性技术方案,再对改性技术方案进行沸点升高、适宜高原地区气候条件的改性处理,并经多步平行对比实验后,获取最终一即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在整个过程中,KY181产品作为比较对象,始终以相应同等的条件和要求参与平行对比实验,全过程依序如下:
第一、对多个原始技术方案,在常温常压条件下进行清洗效果对比实验,具体方法为,在橡胶布上分别以0.1g的墨量均匀涂抹色块,色块数量与原始方案的个数相等,之后,以各原始技术方案制成的油墨清洗剂分别对应一个色块进行清洗,观察对比各色块上的油墨分散及残留状况,作好记录,平行对比实验不少于三次;最后筛选出与KY181相当的清洗效果好,并且油墨清洗剂消耗量少的2~4个原始技术方案,作为临选技术方案;
第二、对所述2~4个临选技术方案在常温常压条件下,进行挥发性对比实验,具体方法为,将各临选技术方案制成的相互等量的油墨清洗剂,均分别以水浴恒温20℃下,1.5小时后,计量比较各临选技术方案的挥发量,作好记录,平行对比实验不少于三次;最后,在清洗效果筛选的基础上,再次筛选兼具比KY181挥发性小的一个技术方案,作为基础技术方案,以所述基础技术方案作为进行沸点升高、适宜高原地区气候条件的改性处理的基础;
第三、对所述基础技术方案的调整,即通过对比实验对基础技术方案中的有机酸-甲酸及有机稀释剂-乙醇进行等效——即可替换或可混合性使用的调整,目的是为了提高最终——即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适应性及可实施性,调整的前提是基础技术方案的性质和功能效果不变;对基础技术方案的调整也同样要进行常温常压条件下清洗效果和挥发性对比实验,具体方法分别同前第一、第二中所述;以调整后的基础技术方案,或称改性技术方案制备出的油墨清洗剂为改性原液;
第四、对以改性技术方案制备出的改性原液,在模拟高原地区气候条件下,即压力为0.06MPa、温度20℃下进行清洗效果测试,并对结果拍摄高清照片;同时在模拟高原地区气候条件下并维持1.5小时,进行挥发性测试;测试结果留作对比,具体方法分别同前第一、第二中所述;
第五、对所述改性技术方案的改性,重在高沸点有机溶剂——即改性有机溶剂的选择及用量,对改性有机溶剂在性质方面选择的原则是,要有一定的清洗能力,较强的溶解力,沸点较高,对金属无腐蚀,还要易得价廉,使用安全,其用量选择原则是对油墨清洗剂沸点的影响应适度;从十几种初选有机溶剂中,经油墨清洗效果对比实验及综合评判,选出五种入围改性有机溶剂,分别均以相同的质量份数比加入到改性技术方案中,即生成五种相互平行的新技术方案;
第六、对第五中所述五种相互平行的新技术方案进行性能对比试验,对比实验分批依次进行,同批对比实验中所用的改性原液是相同的,不同批对比实验中所用的改性原液是不同的,各批对比试验中五种新技术方案所用的改性原液量相等,同批同次对比实验中的五种新技术方案中分别加入的五种改性有机溶剂的质量份数比相同,同批不同次对比实验中的五种新技术方案中分别加入的五种改性有机溶剂的质量份数比不相同;
(1)在常温常压条件下进行清洗效果和挥发性对比实验,具体方法同前第一、第二中所述,并且在比较清洗效果时,增添拍摄高清照片对比;
(2)在模拟如前第四中所述高原地区气候条件下进行清洗效果和挥发性对比实验,具体方法同前第一、第二中所述,并且在比较清洗效果时,增添拍摄高清照片对比;
(3)分别测试闪点,为55~65℃,PH为7~8;
第七、在第六的基础上,再综合考虑原料来源、成本、安全环保因素,选定二种改性有机溶剂为最佳:即松油醇或正辛醇,其相应的质量份数比均为1~5份,从而获取最终——即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有益效果:
所述一种适宜高原地区使用的油墨清洗剂,适宜高原地区气候条件下应用,在清洗效果相当的前提下,本发明远比KY181类消耗量少,因此能降低使用成本,另外,因其挥发率高,干得快,还能节省工时成本;对油墨的清洗效果好,对金属无腐蚀,也不会使墨辊的胶层膨胀或收缩、或破坏胶辊的釉化表面,同时也能很好的溶解冲洗附着在墨辊及橡皮布表面的胶层及纸毛等杂质,提高清洗效果,尤其适宜清洗平板印刷机;另外,由于本发明的闪点远高于KY181,因此,制备、运输、保管及使用安全、环保,也可用于清洗印品,并且能加入20~30%的水混合使用;原料易得、易制备;所述制备方法,包括所含组分及配比,按比例将各原料置于容器中,充分搅拌混合均匀后包装即可,同时还提供了一种基于现有技术,按需通过多步平行对比实验,筛查、改进、选取所需技术方案及相应的组分及配比的方法,从而有利于确定适宜、适用性强,功能效果好、安全环保性高的最终技术方案,能少走弯路,也能避免因简单、盲目而带来的顾此失彼,造成产品应用市场小,周期短的后果;本发明的油墨清洗剂经委托方试用后反映很好,其实际解决的技术问题也正是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并产生了有益的技术效果;同时也为同类产品,尤其是油墨清洗剂的进一步研制开发提供了一条路径,按需通过平行对比实验法筛选调配终产品。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中所述份数比均为质量份数比。
本发明中所述组分的配比份均为质量份数比,所用原料均为市购;KY181油墨清洗剂为广州市科艺化工厂生产。
现有技术中的平原地区洗车水其所含组分及相应的质量份数比大多为:有机溶剂35~55份,有机羧酸10~25份,有机稀释剂30~40份;大多还有少量乳化剂;且一般都能加水使用。PH7~8,闪点39℃左右。
有机羧酸大多选用甲酸或乙酸;有机溶剂大多选用二氯甲烷、二氯乙烷或三氯乙烷;有机稀释剂选用乙醇和/或丙三醇。
脂肪族有机酸对油墨有较好的溶解作用,不溶于水,对橡胶、金属、人体及环境没有危害。
而有机溶剂除有强的溶解力用以去污外,还能对不溶的固、液具有分散力和悬浮力,还能作为清洗介质,将清洗剂中化学物质的作用力传递到污垢的界面上,需满足以下基本要求:强清洗力、宽溶解范围;好的溶解选择性,不能损伤被洗涤物;合适的熔点和沸点;可靠的安全性;
有机稀释剂需要宽的溶解力和分散力,适度的熔点、沸点和蒸汽压,其作用类同所述有机溶剂。
乳化剂的作用,是通过把油墨分成极细小的颗粒而将其形成的污垢从面料上驱逐下来,并乳化在稀释剂中被移除,但乳化剂的存在使得闪点易偏低。
油墨清洗剂主要包括碳氢化合物(尤其是脂肪族)、有机溶剂、有机稀释剂、适量乳化剂、功能助剂及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基于常识和公知技术能够配制多种但往往是具有一定局限性的普通油墨清洗剂,但都难以作为适宜高原地区条件下平版印刷机通用性油墨清洗剂。
本发明,基于现有技术,拟定多个原始技术方案,并与市购KY181产品共同在模拟高原地区低气压、低温条件下,反复进行平行实验对比,首先从中找到对高原地区气候条件敏感的相关因素,之后,在确保清洗效果的前提下,对其进行沸点升高、温度适应性的改性处理,反复进行组分及配比的选择性对比实验,最终获得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所述模拟高原地区低气压、低温状态,是指模拟西藏高原上的拉萨市的状态:海拔3680m,平均大气压为65.23KPa(490mm汞柱),平均温度16℃,最热平均温度22.8℃;平原地区大气压约101KPa(760mm汞柱),温度25℃。具体到印刷厂工作车间,常年都应该是恒温条件,平地带通常为温度23℃,湿度65%;高原地区通常为温度大约20℃,湿度大约30%,换算为平原条件应该是温度31℃,湿度46%。
本发明的具体方案如下:
一种适宜高原地区使用的油墨清洗剂,为无色透明的液体,PH7~8,闪点55~65℃,所含组分及其质量份数比为,有机酸35~55份,选用甲酸或/和柠檬酸;有机溶剂10~25份,选用二氯甲烷;有机改性溶剂1~5份,选用松油醇或正辛醇;有机稀释剂30~40份,选用乙醇或丙三醇;还含有液体石蜡1~3份;按配比将各原料组分置于容器中,充分搅拌混合均匀后,包装即可。
一种适宜高原地区使用的油墨清洗剂的制备方法,首先基于现有技术,拟定多个适宜平原地区的原始技术方案,包括所含组分及配比,在此基础上,进行平行对比实验,筛查选取几个临选技术方案,再进一步进行平行对比实验,筛查选取一个基础技术方案,对基础技术方案调整后作为改性技术方案,再对改性技术方案进行沸点升高、适宜高原地区气候条件的改性处理,并经多步平行对比实验后,获取最终一即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在整个过程中,KY181产品作为比较对象,始终以相应同等的条件和要求参与平行对比实验,全过程依序如下:
第一、对多个原始技术方案,在常温常压条件下,进行清洗效果对比实验,具体方法为,在橡胶布上分别以0.1g的墨量均匀涂抹色块,色块数量与原始方案的个数相等,之后,以各原始技术方案制成的油墨清洗剂分别对应一个色块进行清洗,观察对比各色块上的油墨分散及残留状况,作好记录,平行对比实验不少于三次;最后筛选出与KY181相当的清洗效果好,并且油墨清洗剂消耗量少的2~4个原始技术方案,作为临选技术方案;
第二、对所述2~4个临选技术方案在常温常压条件下,进行挥发性对比实验,具体方法为,将各临选技术方案制成的相互等量的油墨清洗剂,均分别以水浴恒温20℃下,1.5小时后,计量比较各临选技术方案的挥发量,作好记录,平行对比实验不少于三次;最后,在清洗效果筛选的基础上,再次筛选兼具比KY181挥发性小的一个技术方案,作为基础技术方案,以所述基础技术方案作为进行沸点升高、适应高原地区气候条件的改性处理的基础;本发明中筛选出的基础技术方案为,有机酸(甲酸)35~55质量份,有机溶剂(二氯甲烷)10~25质量份,有机稀释剂(乙醇)30~40质量份,还含有液体石蜡1~3质量份;
第三、对所述基础技术方案的调整,即通过对比实验对基础技术方案中的有机酸-甲酸及有机稀释剂-乙醇进行等效性,即可替换或可混合使用的调整,如对本发明中筛选出的基础技术方案中的有机酸为甲酸调整为甲酸或/和柠檬酸,有机稀释剂调整为乙醇或丙三醇,并将液体石蜡作为选择组分;所述调整是为了提高最终——即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适应性及可实施性,调整的前提是基础技术方案的性质和功能效果不变,对基础技术方案的调整也同样要进行常温常压条件下清洗效果和挥发性能对比实验,具体方法分别同前第一、第二中所述,必须保证调整后的技术方案,或称改性技术方案,其与调整前的基础技术方案的清洗效果和挥发性不变,如对前第二中所述的基础技术方案例,经对比实验调整后称改性技术方案如下:有机酸(甲酸或/和柠檬酸)35~55质量份,有机溶剂(二氯甲烷)10~25质量份,有机稀释剂(乙醇或丙三醇30~40质量份,还含有液体石蜡1~3质量份;以调整后的基础技术方案,或称改性技术方案制备出的油墨清洗剂为改性原液;
第四、对以改性技术方案制备出的改性原液,在模拟高原地区气候条件下,即压力0.06MPa、温度20℃下进行清洗效果测试,并对结果拍摄高清照片;同时在模拟高原地区气候条件下并维持1.5小时,进行挥发性测试;测试结果留作对比,当然KY181产品也与改性原液均进行清洗效果测试和挥发性测试;具体方法分别同前第一、第二中所述;改性原液当然的也能用于平原地区,并且可以加入其体积量的20~30%的水后使用;
第五、对所述改性技术方案的改性,重在高沸点有机溶剂——即改性有机溶剂的选择及用量,对改性有机溶剂在性质方面选择的原则是,要有一定的清洗能力,较强的溶解力,沸点较高,对金属无腐蚀,还要易得价廉,使用安全,其用量选择原则是,对油墨清洗剂沸点的影响应适度;油墨清洗剂沸点不宜过高,以免在清洗后印刷机难以干燥并影响回收,但沸点又不能偏低,否则不能适应高原地区应用,又不利环保和安全;为此初选如下十几种有机溶剂:N、N-二甲基甲酰胺、丙二醇甲醚、二甲苯、二乙二醇、二乙二醇丁醚、环己酮、甲酰胺、乳酸、三乙醇胺、松油醇、乙醇酸正丁酯、乙二醇丁醚、乙酸丙酯、正丁醇及正辛醇;之后,对其进行油墨清洗效果对比实验,具体方法为,在常温常压条件下,将相同且等量的油墨0.1g滴入空置烧杯中,之后分别加入等量的待选有机溶剂2ml,并定时同速同态搅拌后,观察比较墨滴被溶解分散状态,并记录;对比实验后,综合参照各化合物的沸点及其基本性质选中如下五种入围改性有机溶剂:二乙二醇丁醚、正辛醇、乙醇酸正丁酯、环己酮、松油醇,分别均以相同的质量份数比加入到改性技术方案中,即形成五种相互平衡的新技术方案;如分别均以1~5质量份加入到第三中所述的改性技术方案例中,就生成五种相互平行的新技术方案;
第六、所述改性技术方案例分别依预定配比加入第五中选出的五种入围改性有机溶剂后即生成五种相互平行的新技术方案,对所述五种相互平行的新技术方案进行性能对比实验,对比实验分批依次进行,同批对比实验中所用的以改性技术方案制备的改性原液是相同的,不同批对比实验中所用的以改性技术方案制备的改性原液是不同的,各批对比试验中五种新技术方案分别所用的改性原液量相等;同批同次对比实验中的五种新技术方案中分别加入的五种改性有机溶剂的质量份数比相同,同批不同次对比实验中的五种新技术方案中分别加入的五种改性有机溶剂的质量份数比不相同;对比实验至少三批,每批至少三次:
(1)在常温常压条件下进行清洗效果及挥发性对比实验,具体方法分别同前第一、第二中所述,并且在比较清洗效果时,增添拍摄高清照片对比;
(2)在模拟如前第四中所述高原地区气候条件下进行清洗效果和挥发性对比实验,具体方法分别同前第一、第二中所述,并且在比较清洗效果时,也增添拍摄高清照片对比;
经(1)、(2)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所述新技术方案清洗效果均与KY181相当;在挥发性方面,常温常压条件下,比KY181低2.5~4.0个百分点,在高原地区条件下,比KY181低6~8个百分点;
(3)分别测试闪点为55~65℃,PH为7~8;
所述“原液是相同的”,是指原液所含组分及相应的质量份数比均相同,反之,若原液所含组分不同或组分相同但相应的质量份数不同,则为“原液是不同的”。
第七、在第六对比实验的基础上,再综合考虑原料来源、成本、安全环保因素,选定二种改性有机溶剂为最佳:即松油醇或正辛醇,其相应的质量份数比均为1~5份,从而获取最终——即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一种适宜高原地区使用的油墨清洗剂的制备方法的全过程中相应技术方案例举(配比单位为质量份):
1、第一中所述“原始技术方案”(含组分及配比)例举6个如下:
(1)甲酸35~55,二氯甲烷10~25,乙醇30~40,还含有液体石蜡1~3;
(2)丙醇酸15~35,乙酸乙酯25~35,异丙醇20~40,去离子水15~25;
(3)乙二醇单丁醚6~6.5,椰油酸二乙醇酰胺0.3~0.4,异丙醇12~13.5,乙醇3~5,纯碱0.05~0.06,三聚磷酸钠0.1~0.13,亚硝酸钠0.03~0.04,香精、草酸各0.05,水70~80;
(4)柠檬酸25~40,乙酸乙酯25~35,丙三醇20~40,水15~25;
(5)石脑油15~30,异丙醇20~30,甲醇10~20,油性香精3~6;
(6)乙酸20~50,二氯甲烷10~20,丙三醇30~40,水10~20。
2、第一、第二中所述“临选技术方案”为上述“1”中的(1)和(4)技术方案。
3、第二、第三中所述“基础技术方案”为上述“1”中的(1)技术方案。
4、第三、第四中所述“改性技术方案”为:有机酸(甲酸或/和柠檬酸)35~55,有机溶剂(二氯甲烷)10~25,有机稀释剂(乙醇或丙三醇)30~40,还含有液体石蜡1~3。
5、第七中所述“最终一即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即“采用的技术方案”部分中所述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技术方案(产品)的实施例:
实施例1,将甲酸38份,二氯甲烷15份,乙醇38份及松油醇2份共同置于容器中,搅拌均匀后,呈无色透明液体;之后,首先在常温常压条件下测试其清洗效果及挥发性,记录相关数据,具体方法同前第六中所述,并测试其闪点及PH值,清洗效果以视觉观察油墨分散快、无残留,并拍摄高清照片对比,与KY181的清洗效果相当,并记录消耗量;然后,再模拟高原地区条件下(如前第六中所述)测试其清洗效果及挥发性,记录相关数据,具体方法同前第六中所述。
其他实施例实施方法及测试均同于实施例1。
具体数据详见表一~表五所示。
表一、组分及配比,闪点、PH
表二、常温常压条件下清洗效果测试
表三、高原地区条件下清洗效果测试
从表二、三中可看出,在清洗效果相当的前提下,就消耗用量而言,在平原常温常压条件下,本发明的消耗量为KY181的1.49倍(2.23/1.5),在高原地区气候条件下,本发明的消耗量为KY181的0.81倍(2.44/3),可见,在高原地区气候条件下,应用本发明远比应用KY181消耗量少,能使清洗成本大为降低。
表四、常温常压条件下挥发性测试
表五、高原地区条件下挥发性测试
从表四、五中可看出,就挥发性而言,在平原常温常压条件下,本发明比KY181高13.54个百分点,在高原地区气候条件下,本发明比KY181高10.51个百分点;本发明在高原地区气候条件下比在平原常温常压条件下增加4.97个百分点,而KY181在高原地区气候条件下比在平原常温常压条件下增加8个百分点;尽管本发明挥发率远高于KY181,但其在高原比在平原挥发量的增加远小于KY181,并且本发明在高原地区气候条件下的挥发量与其自身的清洗功能相适配,不仅不影响其清洗油墨的效果,而且干得快,省工时;另外,本发明的闪点远高于KY181,有利于安全;本发明经高原地区某印刷厂试用后,反映很好,并且能加入20~30%(体积比)的水混合使用。
本申请中所述的“清洗效果相当”是指,比较对象以同样的实验方法进行平行对比实验,比较对象均能对油墨即时起到溶解分散作用,达到清洗效果;应用中,人工涂敷洗车水于粘附在设备上的油墨上,使油墨即时溶解分散,并能即时被冲洗掉,擦拭及干燥后即可。

Claims (3)

1.一种适宜高原地区使用的油墨清洗剂的制备方法,首先基于现有技术,拟定多个适宜平原地区的原始技术方案,包括所含组分及配比,在此基础上,进行平行对比实验,筛查选取几个临选技术方案,再进一步进行平行对比实验,筛查选取一个基础技术方案,对基础技术方案调整后作为改性技术方案,再对改性技术方案进行沸点升高、适宜高原地区气候条件的改性处理,并经多步平行对比实验后,获取最终的技术方案,在整个过程中,KY181产品作为比较对象,始终以相应同等的条件和要求参与平行对比实验,全过程依序如下:
第一、对多个原始技术方案,在常温常压条件下进行清洗效果对比实验,具体方法为,在橡胶布上分别以0.1g的墨量均匀涂抹色块,色块数量与原始方案的个数相等,之后,以各原始技术方案制成的油墨清洗剂分别对应一个色块进行清洗,观察对比各色块上的油墨分散及残留状况,作好记录,平行对比实验不少于三次;最后筛选出与KY181相当的清洗效果好,并且油墨清洗剂消耗量少的2~4个原始技术方案,作为临选技术方案;
所述多个原始技术方案为(1)甲酸35~55,二氯甲烷10~25,乙醇30~40,还含有液体石蜡1~3;(2)丙醇酸15~35,乙酸乙酯25~35,异丙醇20~40,去离子水15~25;(3)乙二醇单丁醚6~6.5,椰油酸二乙醇酰胺0.3~0.4,异丙醇12~13.5,乙醇3~5,纯碱0.05~0.06,三聚磷酸钠0.1~0.13,亚硝酸钠0.03~0.04,香精、草酸各0.05,水70~80;(4)柠檬酸25~40,乙酸乙酯25~35,丙三醇20~40,水15~25;(5)石脑油15~30,异丙醇20~30,甲醇10~20,油性香精3~6;(6)乙酸20~50,二氯甲烷10~20,丙三醇30~40,水10~20;所述临选技术方案为所述原始技术方案中的(1)和(2)技术方案;
第二、对所述2~4个临选技术方案在常温常压条件下,进行挥发性对比实验,具体方法为,将各临选技术方案制成的相互等量的油墨清洗剂,均分别以水浴恒温20℃下,1.5小时后,计量比较各临选技术方案的挥发量,作好记录,平行对比实验不少于三次;最后,在清洗效果筛选的基础上,再次筛选兼具比KY181挥发性小的一个技术方案,作为基础技术方案,以所述基础技术方案作为进行沸点升高、适宜高原地区气候条件的改性处理的基础;所述基础技术方案即为所述原始技术方案中的(1)技术方案;
第三、对所述基础技术方案的调整,即通过对比实验对基础技术方案中的有机酸-甲酸及有机稀释剂-乙醇进行等效——即可替换或可混合性使用的调整,目的是为了提高最终的技术方案的适应性及可实施性,调整的前提是基础技术方案的性质和功能效果不变;对基础技术方案的调整也同样要进行常温常压条件下清洗效果和挥发性对比实验,具体方法分别同前第一、第二中所述;调整后的基础技术方案如下,有机酸为甲酸或/和柠檬酸35~55,有机溶剂为二氯甲烷10~25,有机稀释剂为乙醇或丙三醇30~40,还含有液体石蜡1~3;以调整后的基础技术方案,或称改性技术方案制备出的油墨清洗剂为改性原液;
第四、对以改性技术方案制备出的改性原液,在模拟高原地区气候条件下,即压力为0.06MPa、温度20℃下进行清洗效果测试,并对结果拍摄高清照片;同时在模拟高原地区气候条件下并维持1.5小时,进行挥发性测试;测试结果留作对比,具体方法分别同前第一、第二中所述;
第五、对所述改性技术方案的改性,重在高沸点有机溶剂——即改性有机溶剂的选择及用量,对改性有机溶剂在性质方面选择的原则是,要有一定的清洗能力,较强的溶解力,沸点较高对金属无腐蚀,还要易得价廉,使用安全,其用量选择原则是对油墨清洗剂沸点的影响应适度;从十几种初选有机溶剂中,经油墨清洗效果对比实验及综合评判,选出五种入围改性有机溶剂,分别均以相同的质量份数比加入到改性技术方案中,即生成五种相互平行的新技术方案;
所述十几种初选有机溶剂为,N、N-二甲基甲酰胺、丙二醇甲醚、二甲苯、二乙二醇、二乙二醇丁醚、环己酮、甲酰胺、乳酸、三乙醇胺、松油醇、乙醇酸正丁酯、乙二醇丁醚、乙酸丙酯、正丁醇及正辛醇;所述五种入围改性有机溶剂为,二乙二醇丁醚、正辛醇、乙醇酸正丁酯、环己酮、松油醇;
第六、对第五中所述五种相互平行的新技术方案进行性能对比试验,对比实验分批依次进行,同批对比实验中所用的改性原液是相同的,不同批对比实验中所用的改性原液是不同的,各批对比试验中五种新技术方案所用的改性原液量相等,同批同次对比实验中的五种新技术方案中分别加入的五种改性有机溶剂的质量份数比相同,同批不同次对比实验中的五种新技术方案中分别加入的五种改性有机溶剂的质量份数比不相同;
(1)在常温常压条件下进行清洗效果和挥发性对比实验,具体方法同前第一、第二中所述,并且在比较清洗效果时,增添拍摄高清照片对比;
(2)在模拟如前第四中所述高原地区气候条件下进行清洗效果和挥发性对比实验,具体方法同前第一、第二中所述,并且在比较清洗效果时,增添拍摄高清照片对比;
(3)分别测试闪点,为55~65℃,pH为7~8;
第七、在第六的基础上,再综合考虑原料来源、成本、安全环保因素,选定二种改性有机溶剂为最佳:即松油醇或正辛醇,其相应的质量份数比均为1~5份,从而获取所述最终的技术方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的一种适宜高原地区使用的油墨清洗剂,为无色透明的液体,pH为7~8,闪点55~65℃,所含组分及其质量份数比为,有机酸35~55份,选用甲酸或/和柠檬酸;有机溶剂10~25份,选用二氯甲烷;有机改性溶剂1~5份,选用松油醇或正辛醇;有机稀释剂30~40份,选用乙醇或丙三醇;按配比将各原料组分置于容器中,充分搅拌混合均匀后,包装即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适宜高原地区使用的油墨清洗剂,还含有液体石蜡1~3质量份。
CN201310508285.5A 2013-10-25 2013-10-25 一种适宜高原地区使用的油墨清洗剂及其制备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52515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508285.5A CN103525158B (zh) 2013-10-25 2013-10-25 一种适宜高原地区使用的油墨清洗剂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508285.5A CN103525158B (zh) 2013-10-25 2013-10-25 一种适宜高原地区使用的油墨清洗剂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525158A CN103525158A (zh) 2014-01-22
CN103525158B true CN103525158B (zh) 2015-11-25

Family

ID=499275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508285.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525158B (zh) 2013-10-25 2013-10-25 一种适宜高原地区使用的油墨清洗剂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52515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93396A (zh) * 2017-03-29 2017-06-27 黄冈师范学院 玻璃丝网印刷油墨的清洗方法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7111363A (en) * 1980-12-29 1982-07-10 Mitsuhiko Hasegawa Liquid eraser
US5449474A (en) * 1992-02-21 1995-09-12 Inland Technology, Inc. Low toxicity solvent composition
JPH07316534A (ja) * 1994-05-25 1995-12-05 Raku:Kk 水溶性剥離剤組成物
CN1124492A (zh) * 1993-04-14 1996-06-12 埃德温·史蒂文斯 脱漆组合物和方法
CN1363635A (zh) * 2002-01-30 2002-08-14 太原理工大学 一种印刷油墨清洗机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640958A (zh) * 2004-01-02 2005-07-20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油墨清洗剂
CN1923916A (zh) * 2005-08-30 2007-03-07 武汉市江汉区新民印刷厂 油墨清洗剂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7111363A (en) * 1980-12-29 1982-07-10 Mitsuhiko Hasegawa Liquid eraser
US5449474A (en) * 1992-02-21 1995-09-12 Inland Technology, Inc. Low toxicity solvent composition
CN1124492A (zh) * 1993-04-14 1996-06-12 埃德温·史蒂文斯 脱漆组合物和方法
JPH07316534A (ja) * 1994-05-25 1995-12-05 Raku:Kk 水溶性剥離剤組成物
CN1363635A (zh) * 2002-01-30 2002-08-14 太原理工大学 一种印刷油墨清洗机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640958A (zh) * 2004-01-02 2005-07-20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油墨清洗剂
CN1923916A (zh) * 2005-08-30 2007-03-07 武汉市江汉区新民印刷厂 油墨清洗剂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脱漆剂的设计;李佑斌;《上海涂料》;20070130;第45卷(第1期);第26-29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525158A (zh) 2014-01-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745322B (zh) 一种无磷汽车清洗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1638532A (zh) 水溶性印刷油墨清洗剂
CN101323723B (zh) 用于脱除聚硅氧烷漆的环保型水性脱漆剂
CN104403811B (zh) 一种纳米无机材料与烷基糖苷复合的放射性核素去污剂及其使用方法
CN102839067B (zh) 一种除胶组合物、除胶气雾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727825B (zh) 碳4氟表面活性剂复配及其在水成膜泡沫灭火剂的应用
CN104893834B (zh) 一种用于清洗印刷电路板的水基清洗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2952425A (zh) 水基印刷油墨清洗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238578B (zh) 一种微乳液型清洗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6398375B (zh) 一种油包水型微乳液油墨清洗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531404B (zh) 一种彩绘类文物表面油烟凝胶清洗剂
CN103173108A (zh) 一种环保型耐洗涤防静电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525158B (zh) 一种适宜高原地区使用的油墨清洗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982382B (zh) 镁合金脱漆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834500A (zh) 一种光学玻璃浸泡清洗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7446725B (zh) 一种水包油微乳液去油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2807929A (zh) 用于平面显示装置的清洁剂组合物
CN105694813A (zh) 一种玻璃清洁防雾湿巾基体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2553014B (zh) 电子产品带电抑菌清洁剂
CN101121913A (zh) 一种lcd水基清洗液
CN101246315B (zh) 光阻剂清洗液组成物及其应用
CN1339578A (zh) 一种金属器械清洗剂
CN104194971A (zh) 一种焊接治具用微乳液清洗剂
CN113105781A (zh) 一种高效环保型水基油墨清洗剂及制备方法
CN105018955A (zh) 一种印刷钢网用水基清洗剂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1125

Termination date: 2016102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