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518653A - 海湾扇贝反季节繁育方法 - Google Patents

海湾扇贝反季节繁育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518653A
CN103518653A CN201310397489.6A CN201310397489A CN103518653A CN 103518653 A CN103518653 A CN 103518653A CN 201310397489 A CN201310397489 A CN 201310397489A CN 103518653 A CN103518653 A CN 10351865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callop
cultivation
weight portion
close shellfish
win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39748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518653B (zh
Inventor
郭冉
曾昭春
韩青动
夏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be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Hebe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be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Hebe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310397489.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518653B/zh
Publication of CN1035186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1865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51865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1865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8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fisheries management
    • Y02A40/81Aquaculture, e.g. of fish

Landscapes

  • Farming Of Fish And Shellfish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海湾扇贝反季节繁育方法,包括:(1)、第一年的夏季,控制亲贝养殖水温日渐降温,直至亲贝性腺发育停滞;(2)、控制亲贝养殖水温日渐升温,直至亲贝性腺发育停滞解除;(3)、待亲贝自然产卵后,搜集卵并孵化为扇贝幼体;(4)、培育扇贝幼体长成为稚贝后,将稚贝转移至自然海区养殖;(5)、当自然海区水温降至6℃以下时,将稚贝转移至越冬区越冬;(6)、第二年的春季,当自然海区水温升至15℃以上时,将越冬区的稚贝移回自然海区养殖;以及(7)、第二年的夏季收获养成的扇贝。本发明的反季节繁育方法充分利用了闲置的海区和设施,既降低了养殖成本又避免了秋季养殖中有害附着物对4扇贝生长的影响。

Description

海湾扇贝反季节繁育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贝类养殖方法,特别涉及一种海湾扇贝的苗种繁殖及育成方法。
背景技术
海湾扇贝(Argopecten irradians Lamark)于1982年由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引入我国,我国自1985年在山东省、辽宁省大面积推广,1987年推广至河北省。由于海湾扇贝生长速度快,当年即可达到商品规格,很快便形成了大而新的浅海筏式海湾扇贝养殖产业。至2000年达到64万余吨,占中国扇贝养殖总产量的70%,形成海水养殖的重要对象之一。
目前,渤海北部沿海,由于浅海养殖品种单一,养殖模式落后,存在海域和养殖设施季节性闲置、天然饵料资源浪费等问题,海域科学利用性差。因此,能否合理规划、科学养殖将成为海湾扇贝养殖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能否充分、合理地利用可养海区、天然饵料等自然资源是决定养殖产量、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的关键。
具体而言,海湾扇贝养殖业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较成熟的养殖模式,即春季育苗秋季养殖,如图1所示,每年8月中旬进入养殖阶段,成熟期为11月,大约3个月的养殖期。这种养殖模式使春季已养海区和养殖设施闲置率达70%-80%,夏季设施闲置率达40%-50%。春季海区基本闲置,天然饵料得不到充分利用,造成浮游植物过渡繁殖,往往给赤潮的提早和频繁发生提供了有利的条件。若能利用海区闲置期在春季增加一次海湾扇贝养成生产过程,进行双季养殖,既可提高春季海区、设施、天然饵料的利用率,增加生产效益,又可推迟或减缓养殖海区赤潮的发生。另一方面,春季养殖也符合海湾扇贝的繁殖和生长规律,以往单季即秋季养殖的研究表明,海湾扇贝一年有春秋两个繁殖盛期,春季为5月下旬至6月,秋季为9至10月;海湾扇贝生长适宜温度为18~28℃,而5月至8月初正是海湾扇贝适宜生长的季节。
中国专利申请公开号CN1545866描述了一种栉孔扇贝秋季苗种繁育和养成方法,其选择在8-9月开始栉孔扇贝苗种繁育,先选取合格亲贝,10-15天后调控亲贝性腺同步成熟并进行产卵、受精,然后进行扇贝幼体培育,经过13-18天扇贝幼苗变态附着成稚贝,稚贝经室内暂养10-15天后进行海上保苗,11月份分笼海上养殖,到翌年9-11月收获可直至第三年七月。然而,栉孔扇贝和海湾扇贝的生长习性、生长周期和培育方法差别较大。例如,栉孔扇贝为雌雄异体,受精前,雌体和雄体的发育可分开控制,比较容易;而海湾扇贝为雌雄同体,要确保精巢和卵巢发育同步,需要通过精确控制有效积温,使海湾扇贝同步产卵和产出精子,便于受精的完成。栉孔扇贝的春季苗种繁育一般在第一年春季开始,第二年的10月以后收获;而海湾扇贝的春季养殖在当年即可完成(春季育苗,当年11月左右成熟)。另外,CN1545866采用天然海域越冬,环境不可控。
综上所述,当前海湾扇贝的单季养殖模式造成了海区和养殖设施的大量闲置,严重影响了扇贝养殖的经济效益,因此需要开发海湾扇贝的双季养殖技术以期充分利用有效的资源,达到养殖的最优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海湾扇贝反季节繁育方法,以有效利用传统养殖模式的闲置期,增加一次海湾扇贝养成过程,使闲置海区、设施、天然饵料得以充分利用,使扇贝养殖效益增加。
根据本发明的方案,提供一种海湾扇贝反季节繁育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第一年的夏季,控制亲贝养殖水温日渐降温,直至亲贝性腺发育停滞;(2)、确定亲贝性腺发育停滞后,控制亲贝养殖水温日渐升温,直至亲贝性腺发育停滞解除;(3)、待亲贝自然产卵后,搜集卵并孵化为扇贝幼体;(4)、培育扇贝幼体长成为稚贝后,将稚贝转移至自然海区养殖;(5)、当自然海区水温降至6℃以下时,将稚贝转移至越冬区越冬;(6)、第二年的春季,当自然海区水温升至15℃以上时,将越冬区的稚贝移回自然海区养殖;以及(7)、第二年的夏季收获养成的扇贝。
可选择地,在步骤(1)中,可以将亲贝养殖水温缓慢降温至2-7℃,并且保持水温2-7℃至少10天;在步骤(2)中,可以控制亲贝养殖水温缓慢升温至自然水温;以及在步骤(2)和步骤(3)之间,可以进一步包括在亲贝性腺逐渐成熟但尚未进入排卵期之前选择个体健康、性腺发育成熟的亲贝待产的步骤。
优选地,在步骤(1)中,可以将亲贝养殖水温缓慢降温至3-5℃,并且保持水温3-5℃至少15天;以及步骤(5)选择在第一年的8月下旬至9月初进行。
可选择地,在步骤(1)和/或步骤(2)中,还可以同步进行亲贝营养强化。
可选择地,营养强化可以是为亲贝投喂维生素E和高不饱和脂肪酸强化的饵料。
优选地,饵料可以包括以下成分:螺旋藻粉2-8重量份、豆浆8-25重量份、淀粉25-50重量份、薯粉藻浆20-45重量份、维生素E0.2-1.5重量份以及鱼油0.5-3重量份。
更优选地,饵料可以包括以下成分:螺旋藻粉3-5重量份、豆浆10-25重量份、淀粉30-45重量份、薯粉藻浆30-45重量份、维生素E0.5-1重量份以及鱼油1-2重量份。
可选择地,步骤(7)中的越冬区可以为室内水泥池或塑料棚土池。
优选地,室内水泥池可以采用养殖笼吊养,连续充气培养使氧气含量在5mg以上,越冬密度可以控制为0.12-4.5万粒/m3
优选地,塑料棚土池可以采用养殖笼分层吊养,越冬密度可以控制为0.012-0.45万粒/m2
可替代地,本发明提供一种海湾扇贝反季节繁育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亲贝性腺发育停滞:第一年夏季开始,将亲贝养殖水温缓慢降温至3-5℃,保持15-20天;亲贝性腺发育停滞解除:缓慢升温促熟,直至自然水温;亲贝选择:亲贝性腺逐渐成熟但尚未进入排卵期之前选择个体健康、性腺发育成熟的亲贝待产;采卵:亲贝产卵,搜集卵并孵化至变态为扇贝幼体;幼体培育:培育扇贝幼体至长成为稚贝;稚贝中间育成:培育稚贝,然后将稚贝转移至自然海区养殖;越冬:冬季开始直至次年移植之前,维持水温在2-7℃使稚贝越冬;移植:次年春季,将越冬的稚贝移至自然海区养殖;收获:夏季收获养成的扇贝。
优选地,在进行(1)、(2)步骤的同时进行亲贝营养强化,例如为亲贝投喂维生素E和高不饱和脂肪酸(DHA和EPA)强化的饵料。一种实施方式中,亲贝营养强化饵料包含以下组分:螺旋藻粉3-5份、豆浆10-20份、淀粉30-40份、薯粉藻浆30-40份、维生素E0.5-1份、鱼油(富含DHA和EPA)1-2份。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步骤(5)的幼体培育采用营养强化的藻类,例如选用牟氏角毛藻(Chaetoceros muelleri)、湛江等鞭金藻(Isochrysis zhanjiangensis)、绿色巴夫藻(Pavlova virdis)或亚心型扁藻(Platymonas subcordiformis)或它们的组合做为海湾扇贝幼体培育使用的单胞藻。一种实施方式中,步骤(6)的稚贝中间育成采用浮筏吊养。另外某些实施方式中,采卵方式为自然成熟、常温蓄养待产,或自然成熟、控温蓄养待产,或随选随采,优选自然成熟、常温蓄养待产。
稚贝越冬可以采用室内水泥池或塑料棚土池方法。室内水泥池可采用养殖笼吊养,连续充气培养使氧气含量在5mg以上,越冬密度为0.12-4.5万粒/m3。塑料棚土池可采用养殖笼分层吊养,连续充气,越冬密度在0.012-0.45万粒/m2
一优选实施方式中,步骤(1)在7月中下旬开始,选择亲贝,8月初采卵,8月下旬至9月初将稚贝转移至自然海区养殖,11月水温下降至6℃时开始越冬,次年4月水温达到15-20℃时移植,7月中旬至8月上、中旬收获扇贝。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本发明方法的秋季育苗利用传统养殖模式的闲置期,增加一次海湾扇贝养成过程,闲置海区、设施、天然饵料得以充分利用,使扇贝养殖效益增加;(2)、反季养殖可有效避免有害生物附着,海湾扇贝反季养殖是在附着物尚没有造成危害前,扇贝已进入了收获期,因此有效规避了附着物对扇贝生长发育的影响;(3)、由于扇贝的反季养殖利用了春季海区的天然饵料,减少了浮游生物,因此还可以减少海域赤潮的发生几率;(4)、本发明方法通过投喂强化过维生素E和高不饱和脂肪酸的藻类来进行亲贝的营养强化,提高卵子和精子的质量,从而提高受精卵的孵化率、稚贝成活率;(5)、本发明方法通过给稚贝投喂营养强化的藻类,可提高其变态成功率;(6)、本发明方法中,稚贝采用塑料棚土池越冬或者室内水泥池越冬,环境可控,提高成活率。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的海湾扇贝繁育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发明的海湾扇贝反季节繁育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目前我国养殖的海湾扇贝引自美国的马萨诸塞洲和弗吉尼亚洲,该地区的纬度与我国现有的养殖海域相近,在原产地的繁殖期为6-7月,当年秋季规格可达到3-4cm,至第二年春、夏季才能达到商品规格。该品种引入我国后,为了能缩短养殖周期,采用了提前人工育苗,延长当年养殖期3个月左右,实现了当年育苗,当年养成的目的。而本研究中的反季繁育方式的采卵期、苗种培育期、育成期与原产地海湾扇贝自然生活史时间相似,从海湾扇贝生理学理论角度看是可行的。
双季养殖的原理是充分利用海湾扇贝春、秋两个适宜生长期,通过苗种越冬技术的完善,达到每年两季养殖过程,其技术关键即为海湾扇贝的反季节苗种繁育技术。若春季养殖的规模是秋季养殖规模的50%,则年产量可提高50%,年利润可提高50%以上。
本文所用术语“反季”或“反季节”是指春季养殖,与当前的秋季养殖模式相对。如前文所述,目前我国的海湾扇贝养殖模式为春季育苗秋季养殖,每年8月中旬进入养殖阶段,成熟期为11月。本发明的反季节养殖是指秋季育苗春季养殖,即第一年秋季育苗,苗种越冬,次年春季开始养殖,夏季养成。本发明的海湾扇贝反季节繁育过程如图2所示。
本文中上旬、中旬和下旬的含义与它们通常的含义相同,即分别指一个月的1-10号左右、11-20号左右、21号左右至月底。需要指出的是,本文提及的月份例如“7月中下旬”、“8月下旬”、“11月”等等都是指大概的时间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应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特别是水温的高低来确定何时进行某个步骤,例如稚贝越冬的步骤,本发明方法中一般在11月份水温下降至低于6℃时开始进行,但是如果某地区当年在10月下旬水温已低于6℃,则可以在10月下旬就开始稚贝越冬。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认可,在实施本发明技术方案或其变化形式时,与本文提及的时间接近的时间范围均属于本发明的等同实施方式。本发明上下文中,除非另有说明,术语与本领域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
本发明的方法包括在第一年的夏秋季例如7月中下旬开始,通过将亲贝养殖水温缓慢降温至3-5℃,保持15天以上例如15-20天,使亲贝性腺发育停滞。缓慢降温可以是每天降温1-2℃或者二天降温3-5度。通过人为设置一个亲贝性腺发育的静止期,控制其性腺发育速度和产卵时间,以保证人工育苗生产的顺利进行。
亲贝性腺发育静止期之后,通过缓慢升温例如每天升温1-2℃使亲贝养殖水温升至自然水温,一般为25-26℃,从而使亲贝性腺发育停滞解除。7月中、下旬,扇贝性腺逐渐成熟,但尚未进入排卵期,此时选择个体健康、性腺发育成熟的亲贝运入室内待产。采卵方式可以是自然成熟、常温蓄养待产,或自然成熟、控温蓄养待产,或随选随采。自然成熟、控温蓄养待产是指选择、筛选性腺成熟的亲贝运入室内后,先常温蓄养,然后降温处理,经过性腺发育静止期后升温促熟待产。随选随采是指亲贝进入产卵期后,根据生产需要,随时选种,即选即采卵。根据本发明,从孵化率和变态率两方面考虑,优选自然成熟、常温蓄养待产。
一般在8月初,亲贝产卵,搜集卵并进行孵化至变态完成为扇贝幼体。用常规方法培育扇贝幼体,选用营养强化单胞藻作为饵料。选用牟氏角毛藻(Chaetoceros muelleri)、湛江等鞭金藻(Isochrysiszhanjiangensis)、绿色巴夫藻(Pavlova virdis)和亚心型扁藻(Platymonassubcordiformis)做为海湾扇贝育苗使用的单胞藻。单胞藻采用常规培养方法,接种后培养4-6天投喂。8月下旬至9月初,将稚贝转移至自然海区养殖,优选浮筏吊养。
一般在11月初,养殖水域进入冬季,水温下降至低于6℃,此时开始越冬保苗直至次年春季移植。越冬保苗主要是为稚贝提供合适的温度和其他合适条件以使稚贝能够安全越冬。合适的温度例如为2-7℃,优选3-6℃。苗种越冬可以采用室内水泥池或塑料棚土池。例如采用室内水泥池加养殖笼吊养,水温4±1℃,可每天换水,连续充气培养使氧气含量在5mg以上,越冬密度根据苗种规格大小可以在0.12万-4.5万粒/m3。再例如采用塑料棚土池加养殖笼分层吊养的方式,水温维持在3-6℃,可每天更换全部养殖用水,连续充气。优选每天换水时清洗吊笼,每月更换一次吊笼,保证水流畅通。越冬密度根据苗种规格大小控制在0.012-0.45万粒/m2
根据发明人的研究,室内水泥池越冬和室外塑料棚土池越冬对稚贝的出池数和保苗率没有显著影响(P<0.05),但两种保苗方式显示出同样的规律,即入池规格较大的稚贝保苗率较高,规格小的稚贝保苗率较低。
越冬的稚贝采用常规方法培养,例如可以单胞藻和代用饵料混合使用(2:1)。单胞藻饵料可选用牟氏角毛藻(Chaetoceros muelleri)、湛江等鞭金藻(Isochrysis zhanjiangensis)、绿色巴夫藻(Pavlova virdis)或亚心型扁藻(Platymonas subcordiformis)或它们的组合。单胞藻采用常规培养方法,接种后培养4-6天投喂,为幼虫提供高密度优质的鲜活饵料。代用饵料主要用于亲贝蓄养和幼贝越冬,主要种类有螺旋藻粉、豆浆、淀粉、薯粉藻浆等。本领域技术人员了解海湾扇贝的亲贝蓄养和幼体、稚贝培养的常规方法,本文中如未特别指明,培养方法均为常规方法。
保苗越冬的另一种可选方式是异地自然海区越冬。虽然下文实施例中显示,由于长途运输使死亡率大幅度增加、越冬海区和养殖海区温度差别大、越冬海区和养殖海区自然环境差异大等原因,异地海区越冬相对于其他两种越冬方式而言保苗率最低,但也不排除在某些养殖海区可以利用较近的越冬海区越冬保苗。因此可以看出,本发明方法的越冬保苗步骤不限于具体的某种方式,只要能使稚贝安全越冬即可。
次年春季5月中旬左右,水温达到15-20℃,将越冬的稚贝移至自然海区常规养殖,至7月中旬左右即可达到商品规格,平均壳高可达3.5-4.5cm左右,笼产可达7.5kg;至8月上、中旬,笼产可达18kg。
本发明的发明人经过大量的研究和实验表明,在秋季进行育苗,当次年春季5月水温达到约18℃以上时将安全越冬的稚贝投入养殖海域,3个月后,在8月中旬养成出笼,不影响传统养殖的放苗时间。因此,秋季育苗利用传统养殖模式的闲置期,增加一次海湾扇贝养成过程是完全可行的。此时,闲置海区、设施、天然饵料得以充分利用,使扇贝养殖效益增加。保守估算,若春季养殖的规模是秋季养殖规模的50%,则年产量可提高50%,年利润可提高50%以上。
另外,反季养殖可有效避免有害生物附着。对扇贝养殖产生较大危害的生物种类有牡蛎、玻璃海鞘、滕壶和石灰虫等。其中,牡蛎自6月中下旬逐渐进入繁殖期,7月中旬进入附着期,至9月上中旬随着牡蛎不断生长,对扇贝的影响越来越严重。而海湾扇贝反季养殖是在附着物尚没有造成危害前,扇贝已进入了收获期。玻璃海鞘的发生期常出现在8月中、下旬,经附着发育为成体,开始影响扇贝的生长发育,主要表现在争夺饵料、挤压生活空间等。除此之外,滕壶、石灰虫等附着物对扇贝的生长也有较大影响,其附着期同样是大量的出现在9月份。在以往的养殖生产中,常因附着物过多而造成产量下降,达不到商品规格而导致严重亏损,甚至颗粒不收。而海湾扇贝反季养殖是在附着物尚没有造成危害前,扇贝已进入了收获期,因此有效地规避了附着物对扇贝生长发育的影响。此外,由于扇贝的反季养殖利用了春季海区的天然饵料,减少了浮游生物,因此还可以减少海域赤潮的发生几率。
以下介绍本发明的具体应用示例。
养殖所用的苗种规格为1.0-2.0cm,取自从美国马萨诸塞洲和弗吉尼亚洲引进的原种经过人工繁育、苗种中间育成和越冬而成的幼贝。
实验海区和设施完全利用夏秋养殖所使用的闲置的海区和设施(主要器材为浮筏、吊笼和浮球)。
单胞藻饵料选用牟氏角毛藻(Chaetoceros muelleri)、湛江等鞭金藻(Isochrysis zhanjiangensis)、绿色巴夫藻(Pavlova virdis)和亚心型扁藻(Platymonas subcordiformis)做为海湾扇贝育苗使用的单胞藻。单胞藻采用常规培养方法,接种后培养4-6天投喂,为幼虫培养实验提供高密度优质的鲜活饵料。
代用饵料主要用于亲贝蓄养和幼贝越冬,主要种类有:螺旋藻粉、豆浆、淀粉、薯粉藻浆。
亲贝性腺发育停滞。从夏季的7月中下旬开始,将亲贝养殖水温缓慢降温至3-5℃,此时海湾扇贝亲贝性腺停止发育。使3-5℃水温保持15天。缓慢升温促熟,直至自然水温(25-26℃左右)。
采卵方式包括:
自然成熟,常温蓄养待产。7月中、下旬扇贝性腺逐渐成熟,但尚未进入排卵期,此时进行亲贝选择,运入室内常温蓄养待产。分别于第一年、第二年、第三年的八月上旬采卵三次。
自然成熟,控温蓄养待产。当亲贝性腺成熟后,进行选择、筛选,运入室内,通过常温蓄养、降温处理、经过性腺发育静止期后升温促熟待产。分别于第一年、第二年、第三年的八月下旬或九月上旬采卵三次。
随选随采。亲贝进入产卵期后,根据生产需要,随时选种,即选即采卵。分别于第一年、第二年的八月中下旬采卵五次。
幼体培育采用常规方法培育。
稚贝中间育成采用自然海区浮筏吊养。
苗种越冬包括:
室内越冬,采用室内水泥池(4m×3.33m×1.5m),养殖笼(可根据规格增设套网)吊养(30笼/池),饵料为单胞藻和代用饵料混合使用(2:1),水温4±1℃,每天换水,连续充气培养使氧气含量在5mg以上,越冬密度根据苗种规格大小控制为0.12万-4.5万粒/m3,比如0.5万-3万粒/m3
塑料棚土池越冬,选用透光率较高的高强度大棚膜,框架采用复合材料构件,棚顶配备保温毡或稻草帘;水池面积根据越冬苗种数量确定,水池东西走向,池水深1.2-1.5m,水温维持在3-6℃,室内配备备用保温设施和饵料培养池。苗种越冬采用养殖笼(可根据苗种规格增设套网)分层吊养,每天更换全部养殖用水,连续充气。每天换水时清洗吊笼,每月更换一次吊笼,保证水流畅通。越冬密度根据苗种规格大小控制在0.012-0.45万粒/m2,比如0.5-0.3万粒/m2
异地自然海区越冬,海区选择条件:冬季海水水温≥3℃、盐度为28-33、无污染、海水清澈、受风浪影响小的海湾,且距养殖区相对较近的海域。越冬方式采用浮筏式养殖笼吊养。
统计学分析,实验结果采用平均数±标准差表示,应用Duncan’s多重比较分析试验结果平均数的差异显著性(P<0.05),数据统计使用SPSS11.0分析软件。
实验结果如下:
不同采卵方式对孵化率及变态率的影响。从表1的实验结果可以看出,不同采卵方式对孵化率及变态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其优劣排列顺序为常温蓄养自然排放>控温蓄养自然排放>即选即采。其中采用常温蓄养自然排放采卵组的孵化率、变态率和成活率相对较稳定,特别是扇贝育苗过程中较敏感的稚贝变态率平均达到50.87%,幼体培育成活率高达46.27%,其效果显著优于控温蓄养自然排放采卵组(P<0.05)。即选即采效果极差,5次实验中,一次因孵化率为0、两次因稚贝变态率为0而终止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采卵方式无选用价值。
表1.不同采卵方式对海湾扇贝幼体孵化率和变态率的影响
Figure BDA00003755570600101
注:同行数据上标字母a、b、c不同者之间表示存在显著差异(P<0.05)
孵化率=担轮幼虫/受精卵×100%;
变态率=D形幼虫/担轮幼虫×100%;
成活率=眼点幼虫/D形幼虫×100%;
变态率=稚贝/眼点幼虫×100%;
总成活率=稚贝/D形幼虫×100%
苗种中间育成结果分析,表2实验结果显示,不同采卵方式经中间培育生产的苗种规格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常温蓄养自然排放>即选即采>控温蓄养自然排放。同时实验证明,不同采卵方式的采苗时间因性腺成熟状况及控温时间的需要,采苗的时间是相对稳定的,即不同采卵方式所生产的苗种规格是相对稳定的。其中控温蓄养自然排放组的苗种中间育成期的保苗率显著低于其他两组(P<0.05)。
表2.不同采卵方式对苗种中间育成效果的影响
注:同列数据上标字母a、b、c不同者之间表示存在显著差异(P<0.05)。
苗种越冬结果,如表3所示:三种保苗方式对稚贝的出池数和保苗率没有显著性影响(P>0.05)。每种保苗方式均表现出同样的规律:即入池规格较大的稚贝保苗率较高,规格小的稚贝保苗率较低。以第一年度十一月上旬入池的平均规格分别为3.65mm、6.89mm和15.76mm实验组为例,其保苗率分别为8.32%、57.41%和86.60%,规格最大的保苗率为规格最小的10.41倍。
4个小规格实验组平均越冬生长率为39.05%,最高为53.69%、最低为25.72%。在实验中观察到:在低温条件下,规格小的苗种活力和附着能力低下,易形成大量堆积和相互咬壳,因而造成大量死亡,而规格大的苗种不容易死亡,从而产生小苗死亡率高,大苗死亡率低的“假长”现象。
第一年度十一月上旬开始的异地自然海区因风暴潮造成吊笼绕绠死亡而越冬失败。
表3.不同越冬方式对稚贝的影响
春季海湾扇贝养殖生长情况,表4的实验结果表明:每年4月上、中旬放养,至7月中旬即可达到商品规格,平均壳高可达4cm左右,笼产可达7.5kg,按每6.00元kg-1,每笼产值可达45元;至8月上、中旬,笼产可达18kg/笼,出柱率可达10.03%。
表4.海湾扇贝反季节养殖效果
Figure BDA00003755570600131
尽管在此已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要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这里详细描述和示出的具体结构,在不偏离本发明的实质和范围的情况下可由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实现其它的变型和变体。

Claims (10)

1.一种海湾扇贝反季节繁育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第一年的夏季,控制亲贝养殖水温日渐降温,直至亲贝性腺发育停滞;
(2)、确定亲贝性腺发育停滞后,控制亲贝养殖水温日渐升温,直至亲贝性腺发育停滞解除;
(3)、待亲贝自然产卵后,搜集卵并孵化为扇贝幼体;
(4)、培育扇贝幼体长成为稚贝后,将稚贝转移至自然海区养殖;
(5)、当自然海区水温降至6℃以下时,将稚贝转移至越冬区越冬;
(6)、第二年的春季,当自然海区水温升至15℃以上时,将越冬区的稚贝移回自然海区养殖;以及
(7)、第二年的夏季收获养成的扇贝。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湾扇贝反季节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步骤(1)中,将亲贝养殖水温缓慢降温至2-7℃,并且保持水温2-7℃至少10天;
在所述步骤(2)中,控制亲贝养殖水温缓慢升温至自然水温;以及
在所述步骤(2)和所述步骤(3)之间,进一步包括在亲贝性腺逐渐成熟但尚未进入排卵期之前选择个体健康、性腺发育成熟的亲贝待产的步骤。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海湾扇贝反季节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步骤(1)中,将亲贝养殖水温缓慢降温至3-5℃,并且保持水温3-5℃至少15天;以及
所述步骤(5)选择在第一年的8月下旬至9月初进行。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海湾扇贝反季节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1)和/或所述步骤(2)中,还同步进行亲贝营养强化。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海湾扇贝反季节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营养强化是为亲贝投喂维生素E和高不饱和脂肪酸强化的饵料。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海湾扇贝反季节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饵料包括以下成分:螺旋藻粉2-8重量份、豆浆8-25重量份、淀粉25-50重量份、薯粉藻浆20-45重量份、维生素E0.2-1.5重量份以及鱼油0.5-3重量份。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海湾扇贝反季节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饵料包括以下成分:螺旋藻粉3-5重量份、豆浆10-25重量份、淀粉30-45重量份、薯粉藻浆30-45重量份、维生素E0.5-1重量份以及鱼油1-2重量份。
8.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海湾扇贝反季节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7)中的越冬区为室内水泥池或塑料棚土池。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海湾扇贝反季节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内水泥池采用养殖笼吊养,连续充气培养使氧气含量在5mg以上,越冬密度为0.12-4.5万粒/m3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海湾扇贝反季节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棚土池采用养殖笼分层吊养,越冬密度为0.012-0.45万粒/m2
CN201310397489.6A 2013-08-31 2013-08-31 海湾扇贝反季节繁育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51865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397489.6A CN103518653B (zh) 2013-08-31 2013-08-31 海湾扇贝反季节繁育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397489.6A CN103518653B (zh) 2013-08-31 2013-08-31 海湾扇贝反季节繁育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518653A true CN103518653A (zh) 2014-01-22
CN103518653B CN103518653B (zh) 2015-09-16

Family

ID=499212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397489.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518653B (zh) 2013-08-31 2013-08-31 海湾扇贝反季节繁育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518653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19200A (zh) * 2015-03-18 2015-06-24 大连长海振禄水产有限公司 大西洋深海扇贝的繁育与增养殖方法
CN107667916A (zh) * 2017-08-29 2018-02-09 天津农学院 一种幼海马使用冰冻饵料的育苗方法
CN109548723A (zh) * 2018-12-20 2019-04-02 龙口市温流水育苗养殖有限公司 一种扇贝养殖方法
CN110419474A (zh) * 2019-09-18 2019-11-08 大连明成水产食品有限公司 一种海湾扇贝的养殖方法
CN111436388A (zh) * 2020-04-16 2020-07-24 河北农业大学 调水工程中保护鱼类资源的方法和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168A (zh) * 1988-07-13 1990-01-31 杜佳垠 一种海湾扇贝苗种培育方法
CN1545866A (zh) * 2003-12-05 2004-11-17 中国海洋大学 栉孔扇贝秋季苗种繁育和养成方法
WO2011110766A1 (fr) * 2010-03-10 2011-09-15 Cambon Et Fils Procede d'elevage de coquillages, notamment des huitres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168A (zh) * 1988-07-13 1990-01-31 杜佳垠 一种海湾扇贝苗种培育方法
CN1545866A (zh) * 2003-12-05 2004-11-17 中国海洋大学 栉孔扇贝秋季苗种繁育和养成方法
WO2011110766A1 (fr) * 2010-03-10 2011-09-15 Cambon Et Fils Procede d'elevage de coquillages, notamment des huitres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丁勇等: "海湾扇贝秋季全人工育苗技术", 《水产养殖》 *
孙鹏飞等: "冬季跨海区暂养海湾扇贝苗种技术探讨", 《水产科技》 *
田传远等: "海湾扇贝塑料大棚保苗的研究", 《海洋湖沼通报》 *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19200A (zh) * 2015-03-18 2015-06-24 大连长海振禄水产有限公司 大西洋深海扇贝的繁育与增养殖方法
CN107667916A (zh) * 2017-08-29 2018-02-09 天津农学院 一种幼海马使用冰冻饵料的育苗方法
CN109548723A (zh) * 2018-12-20 2019-04-02 龙口市温流水育苗养殖有限公司 一种扇贝养殖方法
CN110419474A (zh) * 2019-09-18 2019-11-08 大连明成水产食品有限公司 一种海湾扇贝的养殖方法
CN111436388A (zh) * 2020-04-16 2020-07-24 河北农业大学 调水工程中保护鱼类资源的方法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518653B (zh) 2015-09-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46467C (zh) 双白壳虾夷扇贝的培育方法
CN101692796B (zh) 刺参自然海区规模化生态育苗方法
CN103120140B (zh) 一种扇贝的养殖方法
CN101919359B (zh) 综合调控波纹唇鱼性腺成熟排卵方法
CN100450347C (zh) 一种促进鮸鱼性腺成熟的方法
CN103125415B (zh) 钝缀锦蛤的人工育苗方法
CN103404462B (zh) 一种刀鲚土池育苗的方法
CN102428884A (zh) 一种曼氏无针乌贼规模化全人工育苗方法
CN103518653B (zh) 海湾扇贝反季节繁育方法
CN104770319A (zh) 深海扇贝与栉孔扇贝的种间杂交与增养殖方法
CN103004669A (zh) 一种赤点石斑鱼苗种工厂化培育方法
CN101731168A (zh) 密鳞牡蛎的人工繁育方法
CN104719200A (zh) 大西洋深海扇贝的繁育与增养殖方法
CN106719185B (zh) 一种利用高温期进行岩牡蛎生态育苗的方法
CN104026070A (zh) 一种中华鳖环境友好型池塘养殖方法
CN101422127A (zh) 马尾藻有性繁殖育苗的方法
CN101897305A (zh) 一种红刺参人工育苗的方法
CN103444605A (zh) 一种鲥鱼自然繁殖方法
CN112568159A (zh) 一种有机虾养殖病害防控方法
CN104823889A (zh) 一种扇贝杂交育苗的培育方法
CN1241471C (zh) 栉孔扇贝秋季苗种繁育和养成方法
CN102308769B (zh) 一种网箱和水族箱结合的秀丽白虾育苗方法
CN102812912B (zh) 中华绒螯蟹大规模家系蟹苗土池培育方法
CN202760008U (zh) 中华绒螯蟹大规模家系蟹苗土池培育装置
CN102090357A (zh) 古蚶贝工厂化育苗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916

Termination date: 2016083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