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511922A - 光源模块及导光板 - Google Patents

光源模块及导光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511922A
CN103511922A CN201310218265.4A CN201310218265A CN103511922A CN 103511922 A CN103511922 A CN 103511922A CN 201310218265 A CN201310218265 A CN 201310218265A CN 103511922 A CN103511922 A CN 10351192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sts
curved surface
joint face
light source
incide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21826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511922B (zh
Inventor
杨舒评
苏育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retron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YANGSHENG LIGHT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NGSHENG LIGHT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YANGSHENG LIGHTING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5119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1192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51192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1192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Abstract

一种导光板,包括一第一表面、一第二表面、一倾斜连接面、一入光面及多个曲面柱。第二表面面对于第一表面。倾斜连接面面对于第二表面,且相对于第一表面倾斜。入光面连接倾斜连接面与第二表面,且倾斜连接面连接第一表面与入光面。这些曲面柱设置在倾斜连接面上由靠近入光面处往第一表面延伸。一种光源模块亦被提出。本发明可提供均匀的面光源且具有高光效率。

Description

光源模块及导光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光学模块与光学组件,且特别是关于一种光源模块与导光板。
背景技术
光源模块通常可分为直下式光源模块与侧边入光式光源模块,其中,侧边入光式光源模块是利用导光板将配置于导光板的侧面的发光组件所发出的光导向正面,以形成面光源。随着光电技术的演进,在已知技术中配置于导光板的侧面的冷阴极荧光灯管(cold cathode fluorescent lamp,CCFL)已被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 diode,LED)发光条(light bar)所取代。
由于发光二极管具有使用寿命长、低功率消耗、反应速度快等优点,因此采用发光二极管为光源的光源模块的性能与使用寿命也得以提升。
然而,由于发光二极管所发出的光具有指向性,出光集中在发光二极管的光轴附近,因此导光板在靠近发光二极管的一侧,位于发光二极管的光轴附近(即正对发光二极管处)形成亮区,而位于发光二极管的光轴两旁较远离发光二极管光轴处(即斜对发光二极管处)相对较暗而形成暗区,这就是所谓的热点(hot spot)现象。
由于目前发光二极管的发光功率越作越大,因此光源模块中所采用的发光二极管的数量可以越来越少。如此一来,相邻两发光二极管之间的间距便越来越大,这容易使得暗区的面积越来越大,进而使得热点现象越来越严重。
中国台湾专利第M294665号揭露了一种导光板结构设计,其中导光板的入光面形成突出部,且突出部的斜面上具有可破坏光行进路径的调光结构体。
中国专利第202253132号揭露了一种超薄型LED背光源设计,其中导光板包括导入部分及导光主体,导入部分的上部为半圆弧圆锥梯状柱体,半圆弧圆锥梯状柱体的锥形面呈V型槽结构面,且导入部分的下部与导光主体相对应。
中国台湾专利公开第200900765号揭露了一种导光板结构设计,其中楔形导光板的前表面具有混光件,混光件包括多个柱状镜。柱状镜的排列形式可为相同的曲率半径且紧密相邻,或位于相邻的柱状镜之间具有预定宽度的平面部,或具有两种不同曲率半径的柱状镜。
中国台湾专利第I350360号揭露了一种面光源装置,其中光导入部设置于和导光板的点光源对向侧的端部,光导入部具有将截圆锥形一分为二的形状,并在其倾斜面形成排列有多个V槽结构的指向性转换图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光源模块,此光源模块可提供均匀的面光源且具有高光效率。
本发明提供一种导光板,此导光板可提升光均匀度且保有高光效率。
本发明的其它目的和优点可以从本发明所揭露的技术特征中得到进一步的了解。
为达到上述之一或部分或全部目的或是其它目的,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出一种导光板,包括一第一表面、一第二表面、一倾斜连接面、一入光面及多个曲面柱。第二表面面对于第一表面。倾斜连接面面对于第二表面,且相对于第一表面倾斜。入光面连接倾斜连接面与第二表面,且倾斜连接面连接第一表面与入光面。这些曲面柱设置在倾斜连接面上且由靠近入光面处往第一表面延伸。
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导光板,其中倾斜连接面与入光面相接处至第二表面的距离大于倾斜连接面与第一表面相接处至第二表面的距离。
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导光板,其中这些曲面柱由靠近入光面处延伸至第一表面的靠近倾斜连接面的区域,且跨越倾斜连接面与第一表面的相接处。
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导光板,其中入光面连接倾斜连接面处有一倒角,形成连接入光面与倾斜连接面的一连接面,且连接面面对于第二表面。
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导光板,其中这些曲面柱从连接面的靠近入光面处往第一表面延伸,且跨越连接面与倾斜连接面的相接处。
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导光板,其中这些曲面柱沿着大致上平行于入光面的方向排列。
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导光板,其中这些曲面柱在平行入光面的截面上的曲率半径是落在大于等于20微米且小于等于100微米的范围内。
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导光板,其中这些曲面柱的厚度是落在大于等于5微米且小于等于15微米的范围内。
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导光板,其中这些曲面柱还包括多个第一曲面柱与多个第二曲面柱,其中这些第一曲面柱不同于这些第二曲面柱。
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出一种光源模块,包括上述导光板及至少一发光组件。发光组件配置于入光面旁。
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导光板,其中靠近发光组件的光轴的这些曲面柱的延伸长度大于远离发光组件的光轴的曲面柱的延伸长度。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的导光板,其中这些第一曲面柱靠近发光组件的光轴,这些第二曲面柱远离发光组件的光轴。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的导光板,其中这些第一曲面柱在平行入光面的截面上的曲率半径小于这些第二曲面柱在平行入光面的截面上的曲率半径。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的导光板,其中这些第一曲面柱的厚度大于这些第二曲面柱的厚度。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的导光板,其中这些第一曲面柱的延伸长度大于这些第二曲面柱的延伸长度。
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一种光源模块,还包括一反射单元,配置于上述导光板的第二表面上,其中上述导光板的第一表面为出光面。
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一种光源模块,还包括一外框,覆盖发光组件及这些曲面柱。
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一种光源模块,还包括至少一光学膜片,其中外框与光学膜片接触的内缘端部与每一曲面柱的远离入光面的一端的连线与第一表面的法线的夹角大于等于光源模块的最大可视角。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光源模块与导光板中,连接入光面与第一表面的倾斜连接面上设有多个曲面柱,而这些曲面柱可达到将光反射及扩散的效果。因此,这些曲面柱可有效改善热点现象以提升面光源的均匀度,且同时可保有良好的光效率。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A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光源模块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1B为图1A的光源模块的俯视示意图。
图1C为图1A的导光板的立体图。
图1D为图1A的发光组件与导光板的立体图。
图2A为图1A中的曲面柱的立体示意图。
图2B为图1A中的柱状结构沿着其延伸方向切开的剖面示意图。
图2C为图1A中的柱状结构沿着其排列方向切开的剖面示意图。
图3A与图3B绘示将图2C的具有曲面柱的柱状结构改成柱状棱镜时,柱状棱镜对正向入射及斜向入射的照明光的分量的影响。
图4A与图4B绘示图2C的曲面柱对正向入射与斜向入射的照明光的分量的影响。
图5A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光源模块的上视示意图。
图5B为图5A的导光板沿着与曲面柱的延伸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切开的剖面示意图。
图6为具有不同曲率半径的曲面柱对照明光束的影响的比较图。
图7为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的导光板沿着与曲面柱的延伸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切开的剖面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的光源模块的俯视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光源模块的俯视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的导光板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发明的前述及其它技术内容、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附图的优选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以下实施例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左、右、前或后等,仅是参考附图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来说明并非用来限制本发明。
图1A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光源模块的局部剖面示意图。图1B为图1A的光源模块的俯视示意图,为了使读者更容易了解光源模块的内部结构,在图1B中省略了图1A中的外框及光学膜片。图1C为图1A的导光板的立体图。图1D为图1A的发光组件与导光板的立体图,为了简化图式,图1D中的导光板没有绘示出曲面柱与散射微结构等细部结构。请参照图1A至图1D,本实施例的光源模块100包括一导光板200及至少一发光组件120(图1B中是以多个发光组件120为例)。导光板200包括一第一表面210、一第二表面220、一倾斜连接面230、一入光面240及多个曲面柱250。第二表面220面对于(opposite)第一表面210。倾斜连接面230面对于(opposite)第二表面220,且相对于(with respect to)第一表面210倾斜。入光面240连接倾斜连接面230与第二表面220,且倾斜连接面230连接第一表面210与入光面240。
这些曲面柱250在倾斜连接面230上由靠近入光面240处往第一表面210延伸。在本实施例中,每一曲面柱250例如为一柱状结构252。此外,在本实施例中,曲面柱250例如为一半圆柱面。
发光组件120配置于入光面240旁。在本实施例中,每一发光组件120为一发光二极管,且朝向入光面240发出照明光束124。此外,发光组件120可配置于一承载板122上,其中承载板122例如为电路板。照明光束124经由入光面240进入导光板200中。为了提升入光面240所接收的照明光束124的光量,在本实施例中,倾斜连接面230与入光面240相接处C1至第二表面220的距离d1大于倾斜连接面230与第一表面210相接处C2至第二表面220的距离d2。如此一来,入光面240的高度便可以较高,而使入光面240接收较多的照明光束124,但同时不影响第一表面210至第二表面220的距离d2。
在本实施例中,这些曲面柱250由靠近入光面240处延伸至第一表面210的靠近倾斜连接面230的区域,且跨越倾斜连接面230与第一表面210的相接处C2。举例而言,曲面柱250可从相接处C1开始延伸,跨越相接处C2而延伸至第一表面210上。然而,在其它实施例中,曲面柱250也可以在倾斜连接面230上延伸,而没有延伸至第一表面210上。举例而言,曲面柱250也可以从相接处C1延伸至相接处C2为止,或者也可以从相接处C1往相接处C2延伸,而没有抵达相接处C2。此外,在本实施例中,这些曲面柱250沿着大致上平行于入光面240的方向y排列。另外,在本实施例中,这些曲面柱250的排列方向例如是垂直于每一曲面柱250的延伸方向x。
从入光面240进入导光板200的照明光束124被曲面柱250与第二表面220全反射,且被第一表面210与第二表面220全反射,而在导光板200中传递,如图1A与图1D所绘示。然而,导光板200的表面(例如第二表面220)上的散射微结构260则可破坏全反射现象,而将照明光束124散射至第一表面210,使照明光束124经由第一表面210离开导光板200。另一方面,第二表面220上可配置有一反射单元280,例如反射片、反射板、或具有反射涂层(coating)的板材。散射微结构260也可将照明光束124往反射单元280散射。接着,反射单元280将照明光束124反射回导光板200,而使照明光束124依序穿透第二表面220与第一表面210。换言之,第一表面210为一出光面。
图2A为图1A中的曲面柱的立体示意图,图2B为图1A中的柱状结构沿着其延伸方向切开的剖面示意图,而图2C为图1A中的柱状结构沿着其排列方向y切开的剖面示意图。请参照图1A、图1B及图2A至图2C,当照明光束124入射至曲面柱250,而被曲面柱250全反射后,照明光束124在曲面柱250的排列方向y上的发散角度会扩大。举例而言,如图2A所示,当夹有α角的两照明光束124入射至曲面柱250上而被全反射后,此两照明光束124会以夹β角的方式发散,其中β角大于α角。换言之,经过曲面柱250的作用后,照明光束124在水平方向上的发散角会变大。如此一来,当倾斜连接面230上没有设置曲面柱250时,照明光束124在导光板200的靠近入光面240的区域的光形如图1B所绘示的光形A,而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倾斜连接面230上设有曲面柱250而使照明光束124在水平方向上的发散角变大,因此照明光束124在导光板200的靠近入光面240的区域的光形会较为扩大,而如图1B所绘示的光形A’。如此一来,导光板200的靠近入光面240的区域中,在相邻两发光组件120的光轴X之间的暗区便能够缩小,进而提升由第一表面210出射的照明光束124所形成的面光源的均匀度。
为了使β角大于α角,在本实施例中,可使曲面柱250在与其排列方向y平行的截面上的曲率中心位于曲面柱250与发光组件120在此截面上的正投影之间,但本发明不限于此。在本实施例中,这些曲面柱250在与其排列方向y平行的截面上的曲率半径R(如图2C所绘示)是落在大于等于20微米且小于等于100微米的范围内。此外,在本实施例中,这些曲面柱250的厚度H(如图2C所绘示)是落在大于等于5微米且小于等于15微米的范围内。
图2B中所绘示的照明光束124的光路径为照明光束124从平行于曲面柱250的排列方向y看过去的光路径的侧视图,也可看成是照明光束124的光路径在图2B的剖面上的分量。由图2B可知,照明光束124在图2B的剖面上的分量在入射曲面柱250时,相当于入射一平面,而可被曲面柱250全反射。
图2C所绘示的照明光束124的光路径为照明光束124从平行于曲面柱250的延伸方向看过去的光路径的侧视图,也可看成是照明光束124的光路径在图2C的剖面上的分量。由图2C可知,大部分的照明光束124被曲面柱250全反射,而得以加以利用,而少部分的照明光束124则穿透曲面柱250。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曲面柱250可将照明光束124的发散角扩大,而缩减入光面240旁的暗区的面积,因此导光板200的入光面240上可以不设置用以扩散光的光学微结构。由于入光面240上的光学微结构容易将光反射回发光组件120而造成照明光124的损失,因此本实施例的入光面240上可不设置光学微结构,并在倾斜连接面230上设置曲面柱250,可提升光源模块100整体的光效率。换言之,在实施例的光源模块100与导光板200中,这些曲面柱250可达到将照明光束124反射及扩散的效果,因此这些曲面柱250可有效改善热点现象以提升面光源的均匀度,且同时可保持有良好的光效率。在本实施例中,入光面240例如为一平面。
图3A与图3B为已知技术的柱状棱镜对正向入射及斜向入射的照明光束124的分量的影响。图4A与图4B绘示图2C的曲面柱对正向入射与斜向入射的照明光束124的分量的影响。请参照图1A、图3A至图3B及图4A至图4B,已知这些柱状棱镜50的效果相当于棱镜片作用,使得大部分正向入射的照明光束124的分量被柱状棱镜50的表面52全反射(如图3A所绘示),而容易造成照明光束124过度回收,进而使得入光面240旁的亮区与暗区的对比过高,且没有扩散效果,而较难改善热点现象。另一方面,柱状棱镜50对于斜向入射的照明光束124虽可能有扩散效果,但出光方向集中于少数几个方向,因此出光面(即第一表面210)所见仍呈现交错亮暗区块,对热点现象的改善程度有限(如图3B所绘示),且此时柱状棱镜50对于照明光束124的回收效率较低而不容易提升整体光效率。
相较之下,如图4A与图4B所绘示,由于本实施例采用曲面柱250的设计,则无论是正向入射或斜向入射的照明光束124的分量,曲面柱250均能折射、散射照明光束124,并回收部分光能,以达到光场角度的扩散。此外,曲面柱250也能减少过早于入光面240附近的倾斜连接面230散逸的照明光束124,以提升光源模块100的整体光效率。相对于倾斜连接面上没有设置曲面柱的光源模块,本实施例的光源模块100的整体光效率约可提升4%,但本发明不限于此。
在本实施例中,光源模块100还包括一外框130(如图1A所绘示),覆盖发光组件120及这些曲面柱250。在本实施例中,光源模块100还包括至少一光学膜片140,外框130与光学膜片140接触的内缘端部C6与每一曲面柱250的远离入光面240的一端C3的连线,与第一表面210的法线N的夹角θ大于等于光源模块100的最大可视角(即相对于法线N的最大可视夹角)。换言之,当最大可视角等于θ时,曲面柱250延伸至C3的位置,或延伸至图中C3左方的位置,如此使用者的眼睛便不会直接看到曲面柱250而感到面光源不均匀。也就是说,由于在外框130下的曲面柱250使照明光束124扩散而改善了热点现象,因此从使用者的眼睛所看到的可视区(即眼睛的视线没有被外框130遮挡所看到的第一表面210的部分)出光的照明光124已受到曲面柱250的充分作用,从而形成了均匀的面光源。
在本实施例中,光学膜片140可配置于第一表面210上,图1所示为3张光学膜片140,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也可只配置一张光学膜片140或不配置光学膜片140。光学膜片140可包括棱镜片或扩散片之一或其组合。
本实施例的光源模块100可作为液晶显示器的背光模块。当第一表面210上方设置有液晶面板(liquid crystal panel)(图1A未绘示)时,第一表面210所出射的照明光束124所形成的面光源可作为液晶面板的背光源。此时,光源模块100的可视区对应至液晶面板的主动区(active area,AA),而光源模块100的最大可视角对应于光源模块100与液晶面板所构成的液晶显示器的最大可视角。此外,光源模块100也可以作为一般照明用途,例如用来作为室内或室外照明灯具。
图5A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光源模块的俯视示意图,图5B为图5A的导光板沿着与曲面柱的延伸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切开的剖面示意图,而图6为具有不同曲率半径的曲面柱对照明光的影响的比较图。请参照图5A、图5B与图6,本实施例的光源模块100a与图1B的光源模块100类似,而两者的差异如下所述。在本实施例的光源模块100a的导光板200a的曲面柱250a包括第一曲面柱250a1与第二曲面柱250a2,其中第一曲面柱250a1靠近发光组件120的光轴X,即较为正对发光组件120,第二曲面柱250a2相对较远离发光组件120的光轴X,即斜对发光组件120,这些第一曲面柱250a1在与入光面240平行的截面上的曲率半径小于这些第二曲面柱250a2在与入光面240平行的截面上的曲率半径。由于第一曲面柱250a1附近的区域容易形成亮区B1,而第二曲面柱250a2附近的区域容易形成暗区B2,因此通过第一曲面柱250a1的曲率半径小于第二曲面柱250a2的曲率半径的设计,可降低亮区与暗区的对比,进而提升面光源的均匀度,而这是因为曲率半径较小的第一曲面柱250a1使照明光束124发散的角度较大。
具体而言,如图6所绘示,当照明光束的分量124a入射第一曲面柱250a1时,会被第一曲面柱250a1反射成照明光束的分量124a1。当照明光束的分量124a入射第二曲面柱250a2时,会被第二曲面柱250a2反射成照明光束的分量124a2。当照明光束的分量124b入射第一曲面柱250a1时,会被第一曲面柱250a1反射成照明光束的分量124b1。当照明光束的分量124b入射第二曲面柱250a2时,会被第二曲面柱250a2反射成照明光束的分量124b2。此外,照明光束的分量124a1相对于照明光束的分量124a的弯折角度为θ1,照明光束的分量124a2相对于照明光束的分量124a的弯折角度为θ2,照明光束的分量124b1相对于照明光束的分量124b的弯折角度为Φ1,照明光束的分量124b2相对于照明光束的分量124b的弯折角度为Φ2。由图6可看出,θ1大于θ2,且Φ1大于Φ2。由此可知,曲率半径较小的第一曲面柱250a1较能使照明光束124发散。在本实施例中,这些曲面柱250a在与其延伸方向垂直的截面上的曲率半径可落在大于等于20微米且小于等于100微米的范围内。
在本实施例中,曲面柱250a包括两种不同曲率半径的第一曲面柱250a1及第二曲面柱250a2。然而,在其它实施例中,曲面柱250a可包括两种以上不同曲率半径。
图7为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的导光板沿着与与曲面柱的延伸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切开的剖面示意图。本实施例的导光板200b与图5B的导光板200a类似,而两者的差异如下所述。本实施例的导光板200b的曲面柱250b包括第一曲面柱250b1与第二曲面柱250b2,其中,第一曲面柱250b1靠近发光组件120的光轴X(请参照图5A),第二曲面柱250b2远离发光组件120的光轴X,这些第一曲面柱250b1的厚度h1大于这些第二曲面柱250b2的厚度h2。厚度较大的第一曲面柱250b1较能使照明光124扩散,因此可降低亮区B1与暗区B2的对比,进而提升面光源的均匀度。
在本实施例中,曲面柱250b包括两种不同厚度的第一曲面柱250b1及第二曲面柱250b2。然而,在其它实施例中,曲面柱250b可包括两种以上不同厚度。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曲面柱250b1的曲率半径大致上相同于第二曲面柱250b2的曲率半径。然而。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一曲面柱250b1的曲率半径也可不同于第二曲面柱250b2的曲率半径。
图8为本发明的再一实施例的光源模块的俯视示意图。请参照图8,本实施例的光源模块100c与图1B的光源模块100类似,而两者的差异如下所述。在本实施例的光源模块100c的导光板200c中,靠近发光组件120的光轴X的这些曲面柱250c的延伸长度大于远离发光组件120的光轴X的这些曲面柱250c的延伸长度。当曲面柱250c的延伸长度较长时,可增加反射照明光束124的次数,进而增进照明光束124的扩散效果。所以,上述的设计可使亮区B1与暗区B2的对比降低,进而使面光源更为均匀。在本实施例中,这些曲面柱250c在倾斜连接面230上延伸,且尚未延伸至倾斜接面230与第一表面210的相接处C2。在一实施例中,靠近发光组件120的光轴X的这些曲面柱250c在与入光面240平行的截面上的曲率半径小于远离发光组件120的光轴X的这些曲面柱250c在与入光面240平行的截面上的曲率半径。在另一实施例中,靠近发光组件120的光轴X的这些曲面柱250c的厚度大于远离发光组件120的光轴X的这些曲面柱250c的厚度。在另一实施例中,靠近发光组件120的光轴X的这些曲面柱250c在与入光面240平行的截面上的曲率半径小于远离发光组件120的光轴X的这些曲面柱250c在与入光面240平行的截面上的曲率半径,且靠近发光组件120的光轴X的这些曲面柱250c的厚度大于远离发光组件120的光轴X的这些曲面柱250c的厚度。
图9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光源模块的俯视示意图。请参照图9,本实施例的光源模块100d与图8的光源模块100c类似,而两者的差异在于本实施例的光源模块100d的导光板200d的曲面柱250d跨越倾斜接面230与第一表面210的相接处C2而延伸至第一表面210上。
图10为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的导光板的立体示意图。请参照图10,本实施例的导光板200e与图1C的导光板200类似,而两者的差异如下所述。本实施例的导光板200e的入光面240连接该倾斜连接面230处有一倒角,形成一连接面270,连接面270面对于(opposite)第二表面220,且连接入光面240与倾斜连接面230。在本实施例中,连接面270可平行于第二表面220。如此一来,可避免倾斜连接面230与入光面240的相接处形成尖角而容易被磨损或刮伤其它组件。因此本发明中,入光面连接倾斜连接面所涵盖的范围包含入光面240直接连接倾斜连接面230或透过连接面270来连接倾斜连接面230。在其它实施例中,连接面270也可略不平行于第二表面220。此外,在本实施例中,这些曲面柱250e从连接面270的靠近入光面240处往第一表面210延伸,且跨越连接面270与倾斜连接面230的相接处C4。在本实施例中,曲面柱250e从连接面270与入光面240的相接处C5开始延伸,且在跨越相接处C4及倾斜连接面230与第一表面210的相接处C2后,延伸至第一表面210。此外,在本实施例中,曲面柱250e的远离入光面240的一端C3’为尖端,但在其它实施例中,曲面柱250e的一端C3’也可以是如图1C的切平的一端。此外,在其它实施例中,连接面270上也可以不设置曲面柱,例如曲面柱可从相接处C4开始往第一表面210延伸。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实施例至少具有下列其中一个优点。在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光源模块与导光板中,连接入光面与第一表面的倾斜连接面上设有多个曲面柱,而这些曲面柱可达到将光反射及扩散的效果。因此,这些曲面柱可有效改善热点现象以提升面光源的均匀度,且同时可保持有良好的光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不能以此限定本发明实施的范围,即凡是依本发明权利要求书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改,皆仍属于本发明专利覆盖的范围内。另外本发明的任一实施例或权利要求不须实现本发明所揭露的全部目的或优点或特点。此外,摘要和发明名称仅是用来辅助专利文件檢索,并非用来限制本发明的权利范围。此外,本说明书或权利要求书中提及的“第一”、“第二”等用语仅用以命名组件(element)的名称或区别不同实施例或范围,而并非用来限制组件数量上的上限或下限。
参考标号表
100、100a、100c、100d:光源模块
120:发光组件
122:承载板
124、124a、124a1、124a2、124b、124b1、124b2:照明光束
130:外框
140:光学膜片
200、200a、200b、200c、200d、200e:导光板
210:第一表面
220:第二表面
230:倾斜连接面
240:入光面
250、250a、250b、250c、250d、250e:曲面柱
250a1、250b1:第一曲面柱
250a2、250b2:第二曲面柱
252:柱状结构
260:散射微结构
270:连接面
280:反射单元
A、A’:光形
B1:亮区
B2:暗区
C1、C2、C4、C5:相接处
C6:内缘端部
C3、C3’:曲面柱的一端
d1、d2:距离
H、h1、h2:厚度
N:法线
R:曲率半径
X:光轴
α、β:角
θ:夹角
θ1、θ2、Φ1、Φ2:弯折角度
x、y:方向

Claims (23)

1.一种光源模块,包括一导光板以及至少一发光组件,其中所述导光板包括:
一第一表面;
一第二表面,面对于所述第一表面;
一倾斜连接面,面对于所述第二表面,且相对于所述第一表面倾斜;
一入光面,连接所述倾斜连接面与所述第二表面,其中所述倾斜连接面连接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入光面;以及
多个曲面柱,设置在所述倾斜连接面上且由靠近所述入光面处往所述第一表面延伸,
所述至少一发光组件配置于所述入光面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连接面与所述入光面相接处至所述第二表面的距离大于所述倾斜连接面与所述第一表面相接处至所述第二表面的距离。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模块,其特征在于,这些曲面柱由靠近所述入光面处延伸至所述第一表面的靠近所述倾斜连接面的区域,且跨越所述倾斜连接面与所述第一表面的相接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光面连接所述倾斜连接面处有一倒角,形成连接所述入光面与所述倾斜连接面的一连接面,且所述连接面面对于所述第二表面。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源模块,其特征在于,这些曲面柱从所述连接面的靠近所述入光面处往所述第一表面延伸,且跨越所述连接面与所述倾斜连接面的相接处。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模块,其特征在于,靠近所述发光组件的光轴的这些曲面柱的延伸长度大于远离所述发光组件的光轴的所述曲面柱的延伸长度。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模块,其特征在于,这些曲面柱沿着大致上平行于所述入光面的方向排列。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模块,其特征在于,这些曲面柱还包括多个第一曲面柱与多个第二曲面柱,其中这些第一曲面柱靠近所述发光组件的光轴,这些第二曲面柱远离所述发光组件的光轴,这些第一曲面柱在平行所述入光面的截面上的曲率半径小于这些第二曲面柱在平行该入光面的截面上的曲率半径。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模块,其特征在于,这些曲面柱在平行所述入光面的截面上的曲率半径是落在大于等于20微米且小于等于100微米的范围内。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模块,其特征在于,这些曲面柱还包括多个第一曲面柱与多个第二曲面柱,其中这些第一曲面柱靠近所述发光组件的光轴,这些第二曲面柱远离所述发光组件的光轴,这些第一曲面柱的厚度大于这些第二曲面柱的厚度。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光源模块,其特征在于,这些第一曲面柱在平行所述入光面的截面上的曲率半径小于这些第二曲面柱在平行所述入光面的截面上的曲率半径。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模块,其特征在于,这些曲面柱还包括多个第一曲面柱与多个第二曲面柱,其中这些第一曲面柱靠近所述发光组件的光轴,这些第二曲面柱远离所述发光组件的光轴,这些第一曲面柱的延伸长度大于这些第二曲面柱的延伸长度。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模块,其特征在于,这些曲面柱的厚度是落在大于等于5微米且小于等于15微米的范围内。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反射单元,配置于所述第二表面上,其中所述第一表面为出光面。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外框,覆盖所述发光组件及这些曲面柱。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光源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光学膜片,其中所述外框与所述光学膜片接触的内缘端部与每一曲面柱的远离所述入光面的一端的连线与所述第一表面的法线的夹角大于等于所述光源模块的最大可视角。
17.一种导光板,包括:
一第一表面;
一第二表面,面对于所述第一表面;
一倾斜连接面,面对于所述第二表面,且相对于所述第一表面倾斜;
一入光面,连接所述倾斜连接面与所述第二表面,其中所述倾斜连接面连接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入光面;以及
多个曲面柱,设置在所述倾斜连接面上由靠近所述入光面处往所述第一表面延伸。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连接面与所述入光面相接处至所述第二表面的距离大于所述倾斜连接面与所述第一表面相接处至所述第二表面的距离。
19.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这些曲面柱由靠近所述入光面处延伸至所述第一表面的靠近所述倾斜连接面的区域,且跨越所述倾斜连接面与所述第一表面的相接处。
20.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光面连接所述倾斜连接面处有一倒角,形成连接所述入光面与所述倾斜连接面的一连接面,且所述连接面面对于所述第二表面。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这些曲面柱从所述连接面的靠近所述入光面处往所述第一表面延伸,且跨越所述连接面与所述倾斜连接面的相接处。
22.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这些曲面柱沿着大致上平行于所述入光面的方向排列。
23.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这些曲面柱还包括多个第一曲面柱与多个第二曲面柱,其中这些第一曲面柱不同于这些第二曲面柱。
CN201310218265.4A 2012-06-27 2013-06-04 光源模块及导光板 Active CN10351192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1212366 2012-06-27
TW101212366U TWM445701U (zh) 2012-06-27 2012-06-27 背光模組及導光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511922A true CN103511922A (zh) 2014-01-15
CN103511922B CN103511922B (zh) 2016-12-28

Family

ID=480913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218265.4A Active CN103511922B (zh) 2012-06-27 2013-06-04 光源模块及导光板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3511922B (zh)
TW (1) TWM445701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14271A (zh) * 2015-03-30 2015-06-17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导光板及背光模块
WO2017084184A1 (zh) * 2015-11-20 2017-05-26 瑞仪光电(苏州)有限公司 导光板、背光模块及显示设备
CN106773280A (zh) * 2015-11-19 2017-05-31 扬升照明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背光模块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464464B (zh) * 2013-06-03 2014-12-11 Young Lighting Technology Inc 背光模組及導光板
CN104459867A (zh) 2013-09-23 2015-03-25 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导光板及背光模块
WO2018058423A1 (zh) * 2016-09-29 2018-04-05 瑞仪光电(苏州)有限公司 导光板、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M294665U (en) * 2005-12-07 2006-07-21 Taiwan Nano Electro Opt Tech Improved light guide structure of thin backlight module
TW200900765A (en) * 2007-06-18 2009-01-01 Cheil Ind Inc Light guide panel having light mix-member for LCD back light unit and LCD back light unit thereby
US20090297113A1 (en) * 2006-02-10 2009-12-03 Chakmakjian Stephen H Optical devices for guiding illumination
JP2011108520A (ja) * 2009-11-18 2011-06-02 Minebea Co Ltd 面状照明装置
CN102245962A (zh) * 2008-12-16 2011-11-16 欧姆龙株式会社 面光源装置
JP2011249170A (ja) * 2010-05-27 2011-12-08 Hitachi Displays Ltd 液晶表示装置
CN202075441U (zh) * 2011-05-23 2011-12-14 厦门市宝龙达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超薄导光板及其背光模组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M294665U (en) * 2005-12-07 2006-07-21 Taiwan Nano Electro Opt Tech Improved light guide structure of thin backlight module
US20090297113A1 (en) * 2006-02-10 2009-12-03 Chakmakjian Stephen H Optical devices for guiding illumination
TW200900765A (en) * 2007-06-18 2009-01-01 Cheil Ind Inc Light guide panel having light mix-member for LCD back light unit and LCD back light unit thereby
CN102245962A (zh) * 2008-12-16 2011-11-16 欧姆龙株式会社 面光源装置
JP2011108520A (ja) * 2009-11-18 2011-06-02 Minebea Co Ltd 面状照明装置
JP2011249170A (ja) * 2010-05-27 2011-12-08 Hitachi Displays Ltd 液晶表示装置
CN202075441U (zh) * 2011-05-23 2011-12-14 厦门市宝龙达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超薄导光板及其背光模组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14271A (zh) * 2015-03-30 2015-06-17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导光板及背光模块
WO2016155028A1 (zh) * 2015-03-30 2016-10-06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导光板及背光模块
US20170045662A1 (en) * 2015-03-30 2017-02-16 Shenzhe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Light guide plate and backlight module
CN106773280A (zh) * 2015-11-19 2017-05-31 扬升照明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背光模块
US10330859B2 (en) 2015-11-19 2019-06-25 Coretronic Corporation Display device and backlight module
WO2017084184A1 (zh) * 2015-11-20 2017-05-26 瑞仪光电(苏州)有限公司 导光板、背光模块及显示设备
CN106772756A (zh) * 2015-11-20 2017-05-31 瑞仪光电(苏州)有限公司 导光板、背光模块及显示设备
TWI627453B (zh) * 2015-11-20 2018-06-21 大陸商瑞儀光電(蘇州)有限公司 導光板、背光模組及顯示裝置
CN106772756B (zh) * 2015-11-20 2020-04-03 瑞仪光电(苏州)有限公司 导光板、背光模块及显示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445701U (zh) 2013-01-21
CN103511922B (zh) 2016-12-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511922A (zh) 光源模块及导光板
CN100419522C (zh) 导光板和背光系统
CN102597605B (zh) 面状光源装置及使用它的显示装置
US10598847B2 (en) Light source module and prism sheet thereof
CN101004253B (zh) 光导板和采用该光导板的显示装置
WO2012011304A1 (ja) 導光体、光源ユニット、照明装置、および表示装置
CN102192440A (zh) 背光模组
CN104180241A (zh) 背光模块
CN102981206A (zh) 导光板及背光模块
CN101694285A (zh) 导光板以及具有该导光板的背光模组
EP2930556A1 (en) Display device
CN101191945B (zh) 背光模组
CN107850806A (zh) 侧光型背光装置以及液晶显示装置
CN102168841A (zh) 导光板及背光模组
CN101614370A (zh) 照明装置及采用该照明装置的显示装置
CN104763919A (zh) 光源模块
CN103185244A (zh) 光源模块
CN201103850Y (zh) 背光模块
KR20080067894A (ko) 배면에 계단구조를 갖는 액정표시장치용 도광판
JP2004070169A (ja) 導光板およびそれが用いられるバックライト装置
JP2011258362A (ja) 面光源装置
US9086592B2 (en) Direct illumination type backlight module, bottom reflector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N101893198A (zh) 增光片及背光模组
CN102667323A (zh) 导光体、导光单元、导光组件、照明装置和显示装置
CN106287578A (zh) 反射组件、背光模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218

Address after: Hsinchu Science Park, Taiwan, China

Patentee after: Coretronic Corp.

Address before: Hsinchu Science Park, Taiwan, China

Patentee before: Yangsheng Lighting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409

Address after: Taiwan County, Hsinchu, China Hukou Feng Village Road, No. 5 Culture

Patentee after: Taiwan young Co.,Ltd.

Address before: Hsinchu Science Park, Taiwan, China

Patentee before: Coretronic Corp.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222

Address after: Hsinchu Science Park, Taiwan, China, No. 11 Li Li Road, Hsinchu

Patentee after: Coretronic Corp.

Address before: Taiwan County, Hsinchu, China Hukou Feng Village Road, No. 5 Culture

Patentee before: Taiwan young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