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490543A - 一种电机线圈绕组用电磁线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机线圈绕组用电磁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490543A
CN103490543A CN201310442223.9A CN201310442223A CN103490543A CN 103490543 A CN103490543 A CN 103490543A CN 201310442223 A CN201310442223 A CN 201310442223A CN 103490543 A CN103490543 A CN 10349054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magnetic wire
layer
insulative material
material layer
stacked pack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44222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490543B (zh
Inventor
郑一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Guanlong Electromagnetic Wi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GUANLONG ELECTROMAGNETIC WI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GUANLONG ELECTROMAGNETIC WI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GUANLONG ELECTROMAGNETIC WI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442223.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490543B/zh
Publication of CN1034905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9054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49054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9054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sulation, Fastening Of Motor, Generator Windin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机线圈绕组用电磁线,电磁线由并列设置的二个电磁线单元组和设置在二个电磁线单元组外的外部绝缘材料层组成,电磁线单元组由二个叠设的电磁线单元组成,电磁线单元由扁导体和设置在扁导体外的内绝缘层构成。本发明通过提供上述电磁线,不仅使得下道绕线工序的工作较率提高;而且为电机设计提供最多的线规选择空间;另外,该绝缘结构设计更为保险,具有更为良好的电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电机线圈绕组用电磁线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磁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机线圈绕组用电磁线。
背景技术
电磁线产品主要运用于电机线圈的制作,对于此类产品现有的生产情况是电机厂向电磁线厂订购单根电机线产品,然后电机厂将订购的单根电磁线产品在绕制线圈的时候两根两根合并后再上下叠并,再用自己安装的简单包装头,包一段线绕一圈线圈,线圈绕制效率低下。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提高绕线工序的工作效率的电机线圈绕组用电磁线。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电机线圈绕组用电磁线,所述电磁线由并列设置的二个电磁线单元组和设置在所述二个电磁线单元组外的外部绝缘材料层组成,所述电磁线单元组由二个叠设的电磁线单元组成,所述电磁线单元由扁导体和设置在所述扁导体外的内绝缘层构成。
具体地,所述的扁导体的长度方向沿水平方向延伸、宽度方向沿竖直方向延伸。
具体地,所述的扁导体的材质为铜或铝。
具体地,所述的内绝缘层由1~2层绝缘材料绕包而成。
具体地,所述的内绝缘层的绝缘材料为选自厚度为0.025~0.05毫米的单面或双面涂F-46聚酰亚胺复合薄膜。
具体地,所述的外部绝缘材料层由1~3层绝缘材料绕包而成。
更具体地,所述的外部绝缘材料层的绝缘材料为选自600支涤纶玻璃混合纤维、360支涤纶玻璃混合纤维、250支涤纶玻璃混合纤维、160支涤纶玻璃混合纤维中、厚度为0.06~0.09毫米的单面聚酯薄膜补强少胶粉云母带、厚度为0.06~0.09毫米的单面聚酰亚胺薄膜补强少胶粉云母带中的一种或多种。
更具体地,所述的外部绝缘材料层由1~2层形成在所述的内绝缘层外的第一外部绝缘材料层、1层形成在所述的第一外部绝缘材料层外的第二外部绝缘材料层构成,其中,构成所述的第一外部绝缘材料层的绝缘材料为选自600支玻璃丝、360支玻璃丝、250支玻璃丝、160支玻璃丝、600支涤纶玻璃混合纤维、360支涤纶玻璃混合纤维、250支涤纶玻璃混合纤维、160支涤纶玻璃混合纤维中的一种或多种;构成所述的第二外部绝缘材料层的绝缘材料为选自130级浸渍绝缘漆、155级浸渍绝缘漆、180级浸渍绝缘漆、200级及以上浸渍绝缘漆中的一种或多种。
具体地,所述的电磁线还包括形成在所述的外部绝缘材料层外的热熔胶层。
具体地,所述外部绝缘材料层和所述的内绝缘层的绝缘材料的绕包方式为搭过2~3毫米叠包、1/3叠包、45%~50%叠包、53%~55%叠包、2/3叠包、对缝平包、连续绕包、交叉方式绕包中的一种或多种。
其中,单面或双面涂F-46聚酰亚胺复合薄膜、单面聚酯薄膜补强少胶粉云母带、单面聚酰亚胺薄膜补强少胶粉云母带为带状绝缘材料,其绕包方式为搭过2~3毫米叠包、1/3叠包、45%~50%叠包、53%~55%叠包、2/3叠包、对缝平包中的一种或多种。
600支玻璃丝、360支玻璃丝、250支玻璃丝、160支玻璃丝、600支涤纶玻璃混合纤维、360支涤纶玻璃混合纤维、250支涤纶玻璃混合纤维、160支涤纶玻璃混合纤维为纤维类绝缘材料,其绕包方式为连续绕包一层,或以交叉方式绕包两层,其可与浸渍绝缘漆一起使用形成绝缘层,其中的混合纤维可不使用浸渍漆以烧结的方式形成绝缘层。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本发明通过提供上述电磁线,不仅使得下道绕线工序的工作较率提高;而且为电机设计提供最多的线规选择空间:由于电机设计电磁线规格较大,通常窄边标准尺寸大于等于4.00mm,宽边尺寸大于等于5.00mm,由于电磁线产品线规越大其屈服强度越高(即越硬),加工的工艺性越差,绕线弯曲的时候易损伤电磁线绝缘,以此设计的电磁线产品可以克服大线规工艺性差的问题,使电机设计者有更多的线规选择范围;另外,该绝缘结构设计更为保险,具有更为良好的电性能:击穿电压值可达13000V以上。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外部绝缘材料层;2、扁导体;3、内绝缘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发明作详细说明:
如附图1所示,一种电机线圈绕组用电磁线,电磁线由并列设置的二个电磁线单元组和设置在二个电磁线单元组外的外部绝缘材料层1组成,电磁线单元组由二个叠设的电磁线单元组成,电磁线单元由扁导体2和设置在扁导体外的内绝缘层3构成。
扁导体2的长度方向沿水平方向延伸、宽度方向沿竖直方向延伸。扁导体2的材质为铜或铝。电磁线还包括形成在外部绝缘材料层1外的热熔胶层。
外部绝缘材料层1和内绝缘层3的绝缘材料的绕包方式为搭过2~3毫米叠包、1/3叠包、45%~50%叠包、53%~55%叠包、2/3叠包、对缝平包、连续绕包、交叉方式绕包中的一种或多种。
内绝缘层3由1~2层绝缘材料绕包而成。内绝缘层3的绝缘材料为选自厚度为0.025~0.05毫米的单面或双面涂F-46聚酰亚胺复合薄膜。
外部绝缘材料层1由1~3层绝缘材料绕包而成。
外部绝缘材料层1的绝缘材料为选自600支涤纶玻璃混合纤维、360支涤纶玻璃混合纤维、250支涤纶玻璃混合纤维、160支涤纶玻璃混合纤维中、厚度为0.06~0.09毫米的单面聚酯薄膜补强少胶粉云母带、厚度为0.06~0.09毫米的单面聚酰亚胺薄膜补强少胶粉云母带中的一种或多种。
外部绝缘材料层1由1~2层形成在内绝缘层外的第一外部绝缘材料层、1层形成在第一外部绝缘材料层外的第二外部绝缘材料层构成,其中,构成第一外部绝缘材料层的绝缘材料为选自600支玻璃丝、360支玻璃丝、250支玻璃丝、160支玻璃丝、600支涤纶玻璃混合纤维、360支涤纶玻璃混合纤维、250支涤纶玻璃混合纤维、160支涤纶玻璃混合纤维中的一种或多种;构成第二外部绝缘材料层的绝缘材料为选自130级浸渍绝缘漆、155级浸渍绝缘漆、180级浸渍绝缘漆、200级及以上浸渍绝缘漆中的一种或多种。
具体地,内绝缘层3采用0.025mm~0.05mm单面或双面涂F-46聚酰亚胺复合薄膜进行搭过2-3mm叠包、1/3叠包、45%~50%叠包、53%~55%叠包、2/3叠包,叠包的层数为一层到两层、或对缝绕包两层烧结在导体外(与导体紧密贴合),外部绝缘材料层1采用600支、360支、250支或160支玻璃丝或涤纶玻璃混合纤维绕包一层,或以相反方向绕包两层,浸涂155或180级绝缘浸渍漆,经过烘焙而成,也可再在外层加涂一层热融胶,成品总的双边绝缘厚度为0.20mm~1.00mm;总的双边绝缘厚度是指成品的厚度减去导体的厚度后的总厚度。
具体地,内绝缘层3采用0.025mm~0.05mm单面或双面涂F-46聚酰亚胺复合薄膜进行搭过2-3mm叠包、1/3叠包、45%~50%叠包、53%~55%叠包或2/3叠包,叠包层数为一层到两层,或对缝叠包两层,烧结在导体外(与导体紧密贴合),外部绝缘材料层1采用0.06mm~0.09mm的单面聚酯薄膜补强少胶粉云母带,搭接2-3mm叠包2-3mm叠包、1/3叠包、45%~50%叠包、53%~55%叠包或2/3叠包,叠包层数为一层到三层,最外层的云母带可以是带热融胶的也可以是不带热融胶的。
具体地,内绝缘层3采用0.025mm~0.05mm单面或双面涂F-46聚酰亚胺复合薄膜进行搭过2-3mm叠包、1/3叠包、45%~50%叠包、53%~55%叠包或2/3叠包,叠包层数为一层到两层,或对缝叠包两层,烧结在导体外(与导体紧密贴合),外部绝缘材料层1采用0.06mm~0.09mm的单面聚酯薄膜补强少胶粉云母带,对缝叠包两层到三层,最外层的云母带可以是带热融胶的也可以是不带热融胶的。
具体地,内绝缘层3采用0.025mm~0.05mm单面或双面涂F-46聚酰亚胺复合薄膜进行一层搭过2-3mm叠包、1/3叠包、45%~50%叠包、53%~55%叠包或2/3叠包,叠包层数为一层到两层,烧结在导体外(与导体紧密贴合),外部绝缘材料层1采用0.06mm~0.09mm的单面聚酰亚胺薄膜补强少胶粉云母带,搭过2-3mm叠包2-3mm叠包、1/3叠包、45%~50%叠包、53%~55%叠包或2/3叠包,叠包层数为一层到两层,最外层的云母带可以是带热融胶的也可以是不带热融胶的。
具体地,内绝缘层3采用0.025mm~0.05mm单面或双面涂F-46聚酰亚胺复合薄膜进行一层搭过2-3mm叠包、1/3叠包、45%~50%叠包、53%~55%叠包或2/3叠包,叠包层数为一层到两层,烧结在导体外(与导体紧密贴合),外部绝缘材料层1采用0.06mm~0.09mm的单面聚酰亚胺薄膜补强少胶粉云母带,对缝叠包,叠包层数为两层到三层,最外层的云母带可以是带热融胶的也可以是不带热融胶的。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电机线圈绕组用电磁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线由并列设置的二个电磁线单元组和设置在所述二个电磁线单元组外的外部绝缘材料层组成,所述电磁线单元组由二个叠设的电磁线单元组成,所述电磁线单元由扁导体和设置在所述扁导体外的内绝缘层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扁导体的长度方向沿水平方向延伸、宽度方向沿竖直方向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扁导体的材质为铜或铝。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绝缘层由1~2层绝缘材料绕包而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磁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绝缘层的绝缘材料为选自厚度为0.025~0.05毫米的单面或双面涂F-46聚酰亚胺复合薄膜。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部绝缘材料层由1~3层绝缘材料绕包而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磁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部绝缘材料层的绝缘材料为选自600支涤纶玻璃混合纤维、360支涤纶玻璃混合纤维、250支涤纶玻璃混合纤维、160支涤纶玻璃混合纤维中、厚度为0.06~0.09毫米的单面聚酯薄膜补强少胶粉云母带、厚度为0.06~0.09毫米的单面聚酰亚胺薄膜补强少胶粉云母带中的一种或多种。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磁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部绝缘材料层由1~2层形成在所述的内绝缘层外的第一外部绝缘材料层、1层形成在所述的第一外部绝缘材料层外的第二外部绝缘材料层构成,其中,构成所述的第一外部绝缘材料层的绝缘材料为选自600支玻璃丝、360支玻璃丝、250支玻璃丝、160支玻璃丝、600支涤纶玻璃混合纤维、360支涤纶玻璃混合纤维、250支涤纶玻璃混合纤维、160支涤纶玻璃混合纤维中的一种或多种;构成所述的第二外部绝缘材料层的绝缘材料为选自130级浸渍绝缘漆、155级浸渍绝缘漆、180级浸渍绝缘漆、200级及以上浸渍绝缘漆中的一种或多种。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电磁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磁线还包括形成在所述的外部绝缘材料层外的热熔胶层。
10.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电磁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部绝缘材料层和所述的内绝缘层的绝缘材料的绕包方式为搭过2~3毫米叠包、1/3叠包、45%~50%叠包、53%~55%叠包、2/3叠包、对缝平包、连续绕包、交叉方式绕包中的一种或多种。
CN201310442223.9A 2013-09-25 2013-09-25 一种电机线圈绕组用电磁线 Active CN10349054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442223.9A CN103490543B (zh) 2013-09-25 2013-09-25 一种电机线圈绕组用电磁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442223.9A CN103490543B (zh) 2013-09-25 2013-09-25 一种电机线圈绕组用电磁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490543A true CN103490543A (zh) 2014-01-01
CN103490543B CN103490543B (zh) 2016-06-08

Family

ID=498305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442223.9A Active CN103490543B (zh) 2013-09-25 2013-09-25 一种电机线圈绕组用电磁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490543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52496A (zh) * 2015-05-21 2015-08-19 苏州贯龙电磁线股份有限公司 低风速风力发电机用线圈
CN110010270A (zh) * 2019-04-15 2019-07-12 苏州贯龙电磁线有限公司 一种大功率风力发电机用电磁线
JP7347186B2 (ja) 2019-12-13 2023-09-20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回転電機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899041Y (zh) * 2006-03-16 2007-05-09 上海电缆研究所 一种耐热性组合导线
DE102008061671A1 (de) * 2008-12-12 2010-07-15 Auto-Kabel Managementgesellschaft Mbh Kraftfahrzeugenergiekabel
CN101894625A (zh) * 2010-07-21 2010-11-24 太仓市贯龙电磁线有限公司 一种双绝缘层铜扁线及其制作方法
CN203491812U (zh) * 2013-09-25 2014-03-19 苏州贯龙电磁线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机线圈绕组用电磁线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899041Y (zh) * 2006-03-16 2007-05-09 上海电缆研究所 一种耐热性组合导线
DE102008061671A1 (de) * 2008-12-12 2010-07-15 Auto-Kabel Managementgesellschaft Mbh Kraftfahrzeugenergiekabel
CN101894625A (zh) * 2010-07-21 2010-11-24 太仓市贯龙电磁线有限公司 一种双绝缘层铜扁线及其制作方法
CN203491812U (zh) * 2013-09-25 2014-03-19 苏州贯龙电磁线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机线圈绕组用电磁线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52496A (zh) * 2015-05-21 2015-08-19 苏州贯龙电磁线股份有限公司 低风速风力发电机用线圈
CN104852496B (zh) * 2015-05-21 2017-08-29 苏州贯龙电磁线有限公司 低风速风力发电机用线圈
CN110010270A (zh) * 2019-04-15 2019-07-12 苏州贯龙电磁线有限公司 一种大功率风力发电机用电磁线
CN110010270B (zh) * 2019-04-15 2024-03-15 苏州贯龙电磁线有限公司 一种大功率风力发电机用电磁线
JP7347186B2 (ja) 2019-12-13 2023-09-20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回転電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490543B (zh) 2016-06-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264362U (zh) 耐电晕聚酰亚胺薄膜烧结漆包铜扁线
CN103490543B (zh) 一种电机线圈绕组用电磁线
CN105551773B (zh) 抗短路变压器线圈及其制备方法
CN103280265B (zh) 一种海上风电用双云母亚胺烧结绕组线
CN103474216B (zh) 一种变压器线圈绝缘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CN203491812U (zh) 一种电机线圈绕组用电磁线
CN203444794U (zh) 电机线圈绕组用电磁线
CN204834294U (zh) 干式空心电抗器绕组
CN202534398U (zh) 耐电晕聚酰亚胺薄膜烧结漆包铜扁线
CN203480876U (zh) 纸包薄膜复合线
CN202058488U (zh) 耐热加强型网带捆绑换位导线
CN208141851U (zh) 铜银合金高强度连续换位导线
CN203218000U (zh) 多层自锁式绕包纸包铜扁线
CN204966079U (zh) 纸包组合换位导线
CN202563917U (zh) 一种变压器绕组线以及变压器
CN205230615U (zh) L-c环氧涂层多股纸包导线
CN102969053A (zh) 单面薄膜少胶云母带平包铜扁线及其制作方法
CN206363779U (zh) 一种层状加强绝缘网包换位导线
CN102354554B (zh) 聚芳酰胺纸包铝扁线
CN104078216A (zh) 一种可替代变压器端空绝缘的梳状绝缘纸及其使用方法
CN206098107U (zh) 一种换位导线
CN204496949U (zh) 自粘性玻璃丝包烧结铝扁线
CN103490542A (zh) 电机线圈绕组用电磁线
CN103812251A (zh) 主绝缘厚度为1.4~1.6mm的定子线圈的绝缘结构
CN202711753U (zh) 一种在变压器或高频线圈中使用的绕组绝缘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Liuhe Town, Taicang city of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215431 new Hutai Road No. 99

Patentee after: Suzhou Guanlong Electromagnetic Wire Co., Ltd.

Address before: Liuhe Town, Taicang city of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215431 new Hutai Road No. 99

Patentee before: Suzhou Guanlong Electromagnetic Wire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