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481937B - 蝶式婴儿车 - Google Patents

蝶式婴儿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481937B
CN103481937B CN201310498150.5A CN201310498150A CN103481937B CN 103481937 B CN103481937 B CN 103481937B CN 201310498150 A CN201310498150 A CN 201310498150A CN 103481937 B CN103481937 B CN 10348193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by
butterfly
hinged
handle
vertical suppor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49815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481937A (zh
Inventor
王涛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310498150.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481937B/zh
Publication of CN1034819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8193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48193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8193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 Carriages For Children, Sleds, And Other Hand-Operated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婴儿车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蝶式婴儿车。蝶式婴儿车,竖向支架一端与底部结构的端部铰接,另一端与横向支架铰接;所述的横向支架包括与竖向支架铰接的主连接杆、与主连接杆连接的两支撑杆,所述的支撑杆下部连接婴儿摇篮或婴儿座椅,两支撑杆的延伸方向与底部结构的延伸方向平行。本发明使婴儿更贴近大人,婴儿能够最大的得到心理上安慰和满足,婴儿不再背对着自己的父母,父母的视线也不会离开自己的宝宝,可以第一时间留意到宝宝的任何需要。这样可以使父母可以随时看着自己心爱的宝宝,同时让婴儿心理上给到更大的安慰,而且在推行婴儿车时,婴儿车在大人的侧面,大人可以完全注意到路面的状况,及时调整位置,保证婴儿车行驶得更加平稳安全。

Description

蝶式婴儿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婴儿车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蝶式婴儿车。
背景技术
现有市场上的一些婴儿车在使用的时候,家长将婴儿车推在前面,婴儿背对着家长,婴儿和家长不能充分及时的交流,家长注意不到婴儿每时每刻的状况,也注意不到路面的状况,婴儿被推行在前面,时时面对着陌生的环境,常会产生对陌生环境的恐惧,却不能第一时间得到家人的爱抚和安慰。
现有婴儿车机件结构复杂,支撑关节多,使用的材料易发生变形,影响婴儿车的安全性。婴儿车内婴幼儿可以触及到的零构件安装不牢固或者尺寸过小,很可能会导致婴幼儿吞食或者梗塞的危险;款式单一,没有考虑到成人的个性不同而由此产生对婴儿车款式及使用特点上的不同需要;折叠后太长或者太大,不方便携带。
婴儿车的使用对象是婴幼儿,而对于婴幼儿这个阶段的孩子来说,他们对产品的使用其实是没有任何概念的,无论是他们的生活用具还是玩具或是家具,他们只是身临其中。市场上现在婴儿车的设计理念都是从家长的角度出发,而不是从婴儿需要的角度。婴儿被推行在前面,时刻面对着陌生的环境,常会产生对陌生环境的恐惧,却不能第一时间得到家人的爱抚和安慰。家长近距离陪伴婴儿对婴儿来说有绝对的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述的至少一种缺陷,提供蝶式婴儿车,其结构简单,安全性和舒适性较高,让大人与婴儿之间建立更多更方便的交流途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蝶式婴儿车,其中,包括底部结构、竖向支架、横向支架、设于底部结构上的轮子,所述的竖向支架一端与底部结构的端部铰接,另一端与横向支架铰接;所述的横向支架包括与竖向支架铰接的主连接杆、与主连接杆连接的两支撑杆,所述的支撑杆下部连接婴儿摇篮或婴儿座椅,两支撑杆的延伸方向与底部结构的延伸方向平行。
其中,底部结构为底板或金属架,若为底板时,底板对整个婴儿车进行支撑,另外,婴儿车并不是只能配装底板,也可配装金属架,而金属架是水平的网架,也可对整个婴儿车进行支撑。
本方案中,两支撑杆的开叉方向与底部结构的延伸方向相同,将婴儿放置在婴儿摇篮或婴儿座椅时,大人在侧面推行,紧贴着婴儿,使婴儿能够最大的得到心理上安慰和满足,因为婴儿不再背对着自己的父母,他(她们)始终依偎在父母身旁,同时父母的视线也不会离开自己的宝宝,可以第一时间留意到宝宝的任何需要,而不是在宝宝受到惊吓哭出声来以后。这样可以使父母可以随时看着自己心爱的宝宝,将爱意传达给婴儿,同时让婴儿心理上给到更大的安慰,而且在推行婴儿车时,家长可以了解完全路面的状况,及时调整位置,保证婴儿车行驶得更加平稳。
进一步的,所述的两支撑杆上设有把手结构,把手结构包括可在横向转动的把手主体、与把手主体连接的把手连接杆、与把手连接杆固定连接的把手支架,把手支架与支撑杆平行且相互紧贴,把手支架铰接于支撑杆上且可在竖向相对支撑杆转动。
本方案中,把手主体在水平向内转动是当使用坐椅的时候(把手支架与支撑杆贴合),把手主体即可作为小孩子的扶手,也起着护拦的作用,这时推行需要大人右手握住支撑杆(右侧推行情况下),同时右手臂内侧贴着座椅靠背的背面并向前推。当然也可以直接作用力在把手主体上。
进一步的,所述的把手支架在竖向相对支撑杆转动的角度为80度-100度,把手主体在横向转动的角度为80度-100度。优选的,把手支架在竖向相对支撑杆转动的角度为90度,把手主体在横向转动的角度为90度。把手主体在横向向内转动90度后,把手主体与把手支架垂直,这时把手主体即可作为小孩子的扶手,也起着护拦的作用,使得小孩受到保护,婴儿车受到外力的颠簸作用时不容易甩出婴儿车外。
另外,所述的把手支架在竖向相对支撑杆转动90度后两把手支架的距离为5-15cm,且两把手主体相互接触。当把手支架在竖向向内转90度后,两把手支架相距约5-15cm,刚好可将大人的前臂伸在两把手支架的中间,同时手握住把手主体,(把手主体垂直向下时,合并在一起,以便一只手就可以握住),这样就可以一只手推行并利用前臂控制行进的方向。(此功能当安装吊篮时使用。)
支撑杆和把手支架的长度并不会达到或超过吊篮的长度,一是因为它只要不短于或稍长于吊蓝的重心位就可以了,二是需要考虑到大人的手的前臂的长度。
所述的竖向支架一端与底部结构的端部通过第二铰接轴铰接,竖向支架的另一端与横向支架通过第一铰接轴铰接。所述的竖向支架与底部结构的铰接处还设有可开合第二加强板,所述的竖向支架与横向支架的铰接处还设有可开合第一加强板。第一加强板加强了横向支架与竖向支架固定连接,第二加强板加强了竖向支架与底部结构的固定连接。当不需要使用蝶式婴儿车时,可把第一加强板和第二加强板向外掰开,然后通过第一铰接轴和第二铰接轴使得竖向支架和横向支架转动,从而把蝶式婴儿车整体折叠起来,使得占用的空间小,携带方便。
所述的把手支架通过第三铰接轴铰接于支撑杆上。所述的支撑杆的端部还设有固定环。把手支架在竖向绕第三铰接轴相对支撑杆向内转动的角度为80度-100度。固定环起着多重作用,一是美观,二是吊蓝用,三是防止支撑杆的吊篮挂的材料滑出,四它甚至可以被当作把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是:
1、使婴儿能够最大的得到心理上安慰和满足,因为婴儿不再背对着自己的父母,他(她们)始终依偎在父母身旁,同时父母的视线也不会离开自己的宝宝,可以第一时间留意到宝宝的任何需要,而不是在宝宝受到惊吓以后。
2、作为父亲,当他与宝宝同时出现在街区时,他希望除了自己的宝宝受到他人的观注外,自己也能够给人不一样的奶爸形象。
3、作为一个推着婴儿车的父亲,希望的是所有的情况都能够在他的掌控之中,只手操作婴儿车,解放了另一手,使肢体有更大的自由度,甚至可以晨跑时带着宝宝一起跑步。
4、这款婴儿车的结构简单,没有太多的关节组合,从生产工艺上来说,将带来巨大进步。
5、悬挂式的吊篮完全就是一个摇篮,将给婴儿带来更大的舒适性。
6、拆装方便,婴儿车折叠收起后,占用空间小,携带方便。
7、用途多,底座与吊篮中间的空间可以充分利用,带着小孩出远门时,可以放置行李箱。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横向支架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把手主体在横向转动的角度为90度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把手支架在竖向相对支撑杆转动的角度为90度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加强板掰开,横向支架转动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的固定环具体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的婴儿车悬挂摇篮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的婴儿车悬挂座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如图1、2、3所示,蝶式婴儿车,其中,包括底部结构4、竖向支架1、横向支架2、设于底部结构4上的轮子9,竖向支架1一端与底部结构4的端部铰接,另一端与横向支架2铰接;横向支架2包括与竖向支架1铰接的主连接杆21、与主连接杆21连接的两支撑杆22,支撑杆22下部连接婴儿摇篮或婴儿座椅,两支撑杆22的延伸方向与底部结构4的延伸方向平行。
本实施例中,两支撑杆22的开叉方向与底部结构4的延伸方向相同,将婴儿放置在婴儿摇篮或婴儿座椅时,婴儿是依偎着大人身侧的,使婴儿能够最大的得到心理上安慰和满足,因为婴儿不再背对着自己的父母,他(她们)始终依偎在父母身旁,同时父母的视线也不会离开自己的宝宝,可以第一时间留意到宝宝的任何需要,而不是在宝宝哭出声来以后。这样可以使父母可以随时看着自己心爱的宝宝,将爱意传达给婴儿,同时让婴儿心理上给到更大的安慰,而且在推行婴儿车时,家长可以了解完全路面的状况,及时调整位置,保证婴儿车行驶得更加平稳。
两支撑杆22上设有把手结构,把手结构包括可在横向转动的把手主体6、与把手主体6连接的把手连接杆7、与把手连接杆7固定连接的把手支架8,把手支架8与支撑杆22平行且相互紧贴,把手支架8铰接于支撑杆22上且可在竖向相对支撑杆22转动。
本实施例中,把手主体6在水平向内转动是当使用坐椅的时候(把手支架8与支撑杆22贴合),把手主体6即可作为小孩子的扶手,也起着护拦的作用,这时推行需要大人右手握住支撑杆(右侧推行情况下),同时右手臂内侧贴着座椅靠背的背面并向前推。当然也可以直接作用力在把手主体6上。
如图4、5中,把手支架8在竖向相对支撑杆22转动的角度为80度-100度,把手主体6在横向转动的角度为80度-100度。本实施例中,把手支架8在竖向相对支撑杆22转动的角度为90度,把手主体6在横向转动的角度为90度。把手主体6在横向向内转动90度后,把手主体6与把手支架8垂直,这时把手主体即可作为小孩子的扶手,也起着护拦的作用,使得婴儿受到保护,婴儿车受到外力的颠簸作用时不容易甩出婴儿车外。
如图5中,把手支架8通过第三铰接轴12铰接于支撑杆22上,把手支架8在竖向相对支撑杆转动90度后两把手支架8的距离为a=5-15cm,且两把手主体6相互接触。当把手支架在竖向向内转90度后,两把手支架相距约5-15cm,刚好可将大人的前臂伸在两把手支架的中间,同时手握住把手主体6,(把手主体6垂直向下时,把手主体合并在一起,以便一只手就可以握住),这样就可以一只手推行并利用前臂控制行进的方向。(此功能当安装摇篮时使用。)
另外,支撑杆22和把手支架8的长度并不会达到或超过蓝子的长度,一是因为它只要不短于或稍长于吊蓝的重心位就可以了,二是需要考虑到大人的手的前臂的长度。
如图1、6中,竖向支架1一端与底部结构4的端部通过第二铰接轴5铰接,竖向支架1的另一端与横向支架2通过第一铰接轴3铰接。所述的竖向支架与底部结构的铰接处还设有可开合第二加强板11,所述的竖向支架与横向支架的铰接处还设有可开合第一加强板10。第一加强板10加强了横向支架与竖向支架固定连接,第二加强板11加强了竖向支架与底部结构的固定连接。当不需要使用蝶式婴儿车时,可把第一加强板和第二加强板向外掰开,然后通过第一铰接轴和第二铰接轴使得竖向支架和横向支架转动,从而把蝶式婴儿车整体折叠起来,使得占用的空间小,携带方便。
如图7中,支撑杆22的端部还设有固定环13。固定环起着多重作用,一是美观,二是吊蓝用,三是防止支撑杆的吊蓝挂的材料滑出,四它甚至可以当作把手。如图中,固定环13的一端设有螺纹,通过螺纹可把固定环13旋转固定于支撑杆22内。
如图8中,为本蝶式婴儿车装载婴儿摇篮时,这时婴儿的年龄较小,大人在推动婴儿车时可以第一时间留意到宝宝的任何需要,而且可以了解完全路面的状况,及时调整位置,保证婴儿车行驶得更加平稳。
如图9中,为本蝶式婴儿车装载座椅时,这时,小孩子的年龄比需要使用摇篮的婴儿大,小孩子坐在座椅上时,如同靠在大人的臂弯里,同样的,大人在推动婴儿车时可以第一时间留意到宝宝的任何需要,而且可以了解完全路面的状况,及时调整位置,保证婴儿车行驶得更加平稳。
显然,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蝶式婴儿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底部结构(4)、竖向支架(1)、横向支架(2)、设于底部结构(4)上的轮子(9),所述的竖向支架(1)一端与底部结构(4)的端部铰接,另一端与横向支架(2)铰接;所述的横向支架(2)包括与竖向支架(1)铰接的主连接杆(21)、与主连接杆(21)连接的两支撑杆(22),所述的支撑杆(22)下部连接婴儿摇篮或婴儿座椅,两支撑杆(22)的延伸方向与底部结构(4)的延伸方向平行;
所述的两支撑杆(22)上设有把手结构,把手结构包括可在横向转动的把手主体(6)、与把手主体(6)连接的把手连接杆(7)、与把手连接杆(7)固定连接的把手支架(8),把手支架(8)与支撑杆(22)平行且相互紧贴,把手支架(8)铰接于支撑杆(22)上且可在竖向相对支撑杆(22)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蝶式婴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把手支架(8)在竖向相对支撑杆(22)转动的角度为80度-100度,把手主体(6)在横向转动的角度为80度-100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蝶式婴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把手支架(8)在竖向相对支撑杆(22)转动的角度为90度,把手主体(6)在横向转动的角度为90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蝶式婴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把手支架(8)在竖向相对支撑杆(22)转动90度后两把手支架(8)的距离为5-15cm,且两把手主体(6)相互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蝶式婴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竖向支架(1)一端与底部结构(4)的端部通过第二铰接轴(5)铰接,竖向支架(1)的另一端与横向支架(2)通过第一铰接轴(3)铰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蝶式婴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把手支架(8)通过第三铰接轴(12)铰接于支撑杆(22)上。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所述的蝶式婴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竖向支架(1)与底部结构(4)的铰接处还设有可开合第二加强板(11),所述的竖向支架(1)与横向支架(2)的铰接处还设有可开合第一加强板(1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蝶式婴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杆(22)的端部还设有固定环(13)。
CN201310498150.5A 2013-10-22 2013-10-22 蝶式婴儿车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48193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498150.5A CN103481937B (zh) 2013-10-22 2013-10-22 蝶式婴儿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498150.5A CN103481937B (zh) 2013-10-22 2013-10-22 蝶式婴儿车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481937A CN103481937A (zh) 2014-01-01
CN103481937B true CN103481937B (zh) 2015-12-23

Family

ID=498226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498150.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481937B (zh) 2013-10-22 2013-10-22 蝶式婴儿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481937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32443Y (zh) * 1991-09-30 1993-05-12 左志杰 吊篮式婴儿床
DE202008009473U1 (de) * 2008-07-15 2008-10-02 Last, Arndt Kinderwagen
CN102283529A (zh) * 2010-06-16 2011-12-21 明门香港股份有限公司 婴儿床
CN202529013U (zh) * 2012-05-15 2012-11-14 高博 婴儿车
CN203528546U (zh) * 2013-10-22 2014-04-09 王涛林 蝶式婴儿车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32443Y (zh) * 1991-09-30 1993-05-12 左志杰 吊篮式婴儿床
DE202008009473U1 (de) * 2008-07-15 2008-10-02 Last, Arndt Kinderwagen
CN102283529A (zh) * 2010-06-16 2011-12-21 明门香港股份有限公司 婴儿床
CN202529013U (zh) * 2012-05-15 2012-11-14 高博 婴儿车
CN203528546U (zh) * 2013-10-22 2014-04-09 王涛林 蝶式婴儿车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481937A (zh) 2014-01-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60270553A1 (en) Cradling bassinet
CN204527271U (zh) 一种婴儿车
CN203898585U (zh) 儿科护理床
US9937946B1 (en) Compact universal infant carrier transporting device
US9421992B2 (en) Infant stroller and swing combination
CN106798431B (zh) 一种集成婴儿成长助力车
CN203436029U (zh) 带有可调节的睡眠角度的儿童睡眠设备
CN203528546U (zh) 蝶式婴儿车
CN103481937B (zh) 蝶式婴儿车
Sehat et al. State of the art baby strollers: Design review and the innovations of an ergonomic baby stroller
US9486086B2 (en) Reconfigurable infant support structure
JP2009247278A (ja) ペット用キャリーカート
BRPI1000700A2 (pt) cadeira/ banheira para bebê
CN204105496U (zh) 摇摆提篮
CN207045424U (zh) 一种便于婴儿坐的购物推车
CN202941759U (zh) 儿童床护栏
CN104687699B (zh) 可携式婴儿支撑装置
KR20160068208A (ko) 휴대용 바운서
CN205890959U (zh) 使用被优化的儿童支撑装置
CN101756561A (zh) 婴儿摇椅
CN204750420U (zh) 一种多功能童车
CN220777940U (zh) 儿童用品
GB2560550B (en) Improved basket and stroller incorporating the same
CN205168720U (zh) 一种新型车筐
CN203996376U (zh) 一种新型童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1223

Termination date: 2018102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