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168720U - 一种新型车筐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车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168720U
CN205168720U CN201520784262.1U CN201520784262U CN205168720U CN 205168720 U CN205168720 U CN 205168720U CN 201520784262 U CN201520784262 U CN 201520784262U CN 205168720 U CN205168720 U CN 20516872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acer screen
split
net
bicycle basket
novel bicyc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784262.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常杰
胡海宁
李兰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SHENLI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Tailg Vehicle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Tailg Vehicle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jin Tailg Vehicle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784262.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16872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16872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16872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Handcar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车筐,包括第一分体、第二分体和连接件,第一分体、连接件均与第二分体转动连接,连接件与第一分体挂接或卡接;第一分体包括第一底网,其后方固连有背网、两侧固连有第一侧网,护栏平行于第一底网、远离背网布置;第二分体包括第二底网,其前方固连有前网、两侧固连有第二侧网;背网和前网相对布置,第一底网和第二底网转动连接,连接件与护栏挂接或卡接、与第二底网或前网转动连接。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车筐用作座椅时,两个部分相对转动且角度基本呈90°,乘坐舒适;具有分腿装置,安全性好,可靠性高;转动连接部分设有转轴,方便拆装和维修;普通车筐和座椅两种模式的转变,操作简单方便,易于实现。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车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行车或电动车附件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车筐。
背景技术
使用自行车或电动车携带幼儿出门很不方便,在现有的技术中,幼儿座椅一般放置在自行车或电动车的后方,不利于家长照看孩子,不利于家长与孩子之间的交流,孩子视线受阻不利于其开拓视野、开发智力;将孩子放在踏板部分,大人腿部活动空间变小,不舒适,孩子的安全也得不到保证。目前有些产品将座椅前置,但是不携带幼儿时,座椅无用处,功能单一且影响美观。还有些多功能车筐可以用作座椅,但这类产品存在设计缺陷,有的孩子乘坐时腿部需要平伸,舒适性差;有的缺少防护措施,安全性差;还有的车筐与座椅两种模式的转化复杂,操作性差,人性化程度低,维修不便。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可以作为座椅使用的、拆装方便,操作简单,安全可靠,舒适性好的新型车筐。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涉及一种新型车筐,包括第一分体、第二分体和连接件,所述第一分体与所述第二分体转动连接,所述连接件一端与所述第一分体挂接或卡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分体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分体包括位于底部的第一底网,所述第一底网后方固连有背网、两侧分别固连有第一侧网,所述护栏平行于所述第一底网、远离所述背网布置;所述第二分体包括位于底部的第二底网,所述第二底网前方固连有前网、两侧分别固连有第二侧网;所述背网和所述前网相对布置,所述第一底网和所述第二底网转动连接,所述连接件与所述护栏挂接或卡接、与所述第二底网或所述前网转动连接。
进一步,所述第一底网和所述护栏之间固连有分腿装置,所述分腿装置位于所述第一分体的中间位置,用于隔离乘坐者的两条腿,防止滑落。
进一步,所述连接件包括提环和两个支架,所述两个支架竖直对称布置在所述提环下部,两个支架下方通过第一转轴与所述第二底网或所述前网转动连接。
进一步,所述护栏中间固连有定位件,所述两个支架之间设有加强板,所述加强板上开有定位孔,所述连接件通过所述定位件和所述定位孔与所述护栏连接。
进一步,所述第一转轴上设有止动套,所述止动套位于所述两个支架之间,防止所述连接件左右滑动,增强车筐的稳定性与安全性。
进一步,所述分腿装置上设有限位环,所述支架位于所述限位环内,所述提环的外部尺寸大于所述限位环的内部尺寸,用于限定所述第二分体相对与所述第一分体的转动角度,即限定车筐用作座椅时所述第二分体的位置。
进一步,所述第一底网和所述第二底网之间设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一底网和所述第二转轴、所述第二底网和所述第二转轴转动连接,通过一个转轴连接两个分体,方便拆装及维修。
进一步,所述两个第一侧网外侧设有卡槽,用于与车把卡接,所述卡槽内设有防滑片,使得安装可靠。
进一步,所述第一分体内部还设有扶手、坐垫、靠背和防护带的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所述第一分体上方还设有遮阳伞或雨伞。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车筐主要由可以相对转动的两部分构成,用作座椅时,两个部分相对转动且角度基本呈90°,乘坐舒适;具有分腿装置,防止乘坐者滑落,安全性好,可靠性高;转动连接部分设有转轴,方便拆装和维修;普通车筐和座椅两种模式的转变只需拉动提环,改变连接件的位置即可,操作简单方便,易于实现。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新型车筐的总体示意图
图2是一种新型车筐用作座椅时的示意图
图3是一种新型车筐的第二分体与连接件的安装示意图
图4是一种新型车筐的第一分体与第二分体的安装示意图
图5是一种新型车筐的安装示意图
图中:
1-第一分体,101-第一底网,102-背网,103-第一侧网,104-护栏,105-定位件,106-卡槽;2-第二分体,201-第二底网,202-前网;3-连接件,301-提环,302-支架,303-加强板,304-定位孔,305-止动套;4-分腿装置,401-限位环;5-第一转轴;6-第二转轴;7-扶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新型车筐,包括第一分体1、第二分体2和连接件3,第一分体1与第二分体2转动连接,连接件3一端与第一分体1挂接,另一端与第二分体2转动连接。
第一分体1包括位于底部的第一底网101,第一底网101后方固连有背网102、两侧分别固连有第一侧网103,护栏104平行于第一底网101、远离背网102布置,第一底网101和护栏104之间固连有分腿装置4,分腿装置4位于第一分体1的中间位置;两个第一侧网之间设有扶手7,两个第一侧网103外侧设有卡槽106,卡槽106内设有防滑片。
第二分体2包括位于底部的第二底网201,第二底网201前方固连有前网202、两侧分别固连有第二侧网,背网102和前网202相对布置,前网202上开有凹槽;第一底网101和第二底网201通过第二转轴6转动连接。
连接件3包括提环301和两个支架302,两个支架302竖直对称布置在提环301下部,两个支架302下方通过第一转轴5与前网202上的凹槽底部转动连接,第一转轴5上设有止动套305,位于两个支架302之间。
护栏104中间固连有定位件105,两个支架之间设有加强板303,加强板303上开有定位孔304,连接件3通过定位件105和定位孔304与护栏104连接。
分腿装置4呈L型与第二底网201和前网202共面布置,竖直部分位于前网202的凹槽内,分腿装置4上设有限位环401,支架302位于限位环401内,提环301的外部尺寸大于限位环401的内部尺寸。
如图1所示,当本实用新型当作普通车筐使用时,第一分体1、第二分体2分腿装置4组成车筐,连接件3通过定位件105和定位孔304与护栏104挂接;如图2所示,当本实用新型当作座椅使用时,手拉提环301,使定位孔304与定位件105脱离,放下提环301,第二分体2绕第二转轴6、相对于第一分体1转动,支架302在限位环401内向下运动,直至提环301卡在限位环401上,此时第二底网201与第一底网101的夹角呈90°-115°,将乘坐者置于第一分体1内,双腿分置在分腿装置4两侧,双脚放在前网202上即可;向上拉起提环301,并将定位孔304置于定位件105内即可恢复普通车筐状态。
车把、车筐和乘坐者的中心位于车前管部分,车筐两侧和底部均与车把连接,三点受力构成三角形,如图5所示,稳定性好,除此之外两边还各设一个辅助支撑点,可靠性高。
本实施例中,第一分体1内还可以设有坐垫、靠背等增加舒适性的装置,以及防护带等安全性装置,还有遮阳伞或雨伞等实用装置。
本实用新型优选安装于电动车车把上,用作座椅时乘坐者优选为1-3岁、体重不超过15kg的幼儿。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发明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新型车筐,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分体(1)、第二分体(2)和连接件(3),所述第一分体(1)与所述第二分体(2)转动连接,所述连接件(3)一端与所述第一分体(1)挂接或卡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分体(2)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分体(1)包括位于底部的第一底网(101),所述第一底网(101)后方固连有背网(102)、两侧分别固连有第一侧网(103),护栏(104)平行于所述第一底网(101)、远离所述背网(102)布置;所述第二分体(2)包括位于底部的第二底网(201),所述第二底网(201)前方固连有前网(202)、两侧分别固连有第二侧网;所述背网(102)和所述前网(202)相对布置,所述第一底网(101)和所述第二底网(201)转动连接,所述连接件(3)与所述护栏(104)挂接或卡接、与所述第二底网(201)或所述前网(202)转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车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网(101)和所述护栏(104)之间固连有分腿装置(4),所述分腿装置(4)位于所述第一分体(1)的中间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车筐,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3)包括提环(301)和两个支架(302),所述两个支架(302)竖直对称布置在所述提环(301)下部,两个支架(302)下方通过第一转轴(5)与所述第二底网(201)或所述前网(202)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车筐,其特征在于:所述护栏(104)中间固连有定位件(105),所述两个支架之间设有加强板(303),所述加强板(303)上开有定位孔(304),所述连接件(3)通过所述定位件(105)和所述定位孔(304)与所述护栏(104)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车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轴(5)上设有止动套(305),所述止动套(305)位于所述两个支架(302)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车筐,其特征在于:所述分腿装置(4)上设有限位环(401),所述支架(302)位于所述限位环(401)内,所述提环(301)的外部尺寸大于所述限位环(401)的内部尺寸。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车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网(101)和所述第二底网(201)之间设有第二转轴(6),所述第一底网(101)和所述第二转轴(6)、所述第二底网(201)和所述第二转轴(6)转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车筐,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第一侧网(103)设有卡槽(106),所述卡槽(106)内设有防滑片。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新型车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体(1)内还设有扶手(7)、坐垫、靠背和防护带的一种或多种。
10.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新型车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体(1)上方还设有遮阳伞或雨伞。
CN201520784262.1U 2015-10-10 2015-10-10 一种新型车筐 Active CN20516872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784262.1U CN205168720U (zh) 2015-10-10 2015-10-10 一种新型车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784262.1U CN205168720U (zh) 2015-10-10 2015-10-10 一种新型车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168720U true CN205168720U (zh) 2016-04-20

Family

ID=557327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784262.1U Active CN205168720U (zh) 2015-10-10 2015-10-10 一种新型车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16872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29249A (zh) * 2018-09-27 2019-01-18 天津市祺翔自行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结构稳定可扩展车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29249A (zh) * 2018-09-27 2019-01-18 天津市祺翔自行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结构稳定可扩展车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183907A (zh) 便携式可折叠的多功能儿童安全座椅
CN204210536U (zh) 一种座椅360°旋转的儿童三轮推车
CN205168720U (zh) 一种新型车筐
CN204172968U (zh) 一种多重避震婴儿车
CN203157764U (zh) 公交车儿童座椅
CN105946948B (zh) 多功能婴儿推车
KR101654575B1 (ko) 유아용삼륜차 및 유모차용 의자형보조탑승구
CN203111280U (zh) 儿童推车
CN102151032B (zh) 多功能儿童车
CN201968234U (zh) 多功能儿童车
CN201989887U (zh) 电动助力车可折叠副座系统
CN202152087U (zh) 一种多功能四轮变形自行车
CN203819307U (zh) 多功能组合式童车
CN203780672U (zh) 一种电动车前置折叠儿童座椅
CN202923698U (zh) 可上下自动扶梯的婴儿车
CN204210541U (zh) 一种座椅靠背前后调节的儿童三轮推车
CN205602022U (zh) 亲子滑板车
CN205256522U (zh) 一种可拆卸折叠式儿童座椅结构
CN204432865U (zh) 一种儿童行李玩具车
CN202608847U (zh) 婴儿车的扶手结构
CN207374471U (zh) 一种儿童折叠手推车
CN203211360U (zh) 一种多功能成长童车
CN203511739U (zh) 婴儿车
CN205554285U (zh) 一种可调节座椅的童车
CN202669893U (zh) 带凳子的儿童推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609

Address after: 301701 Tianjin District of Wuqing City Automobile Industrial Park Tianfu Road No. 9

Patentee after: TIANJIN SHENLI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301701 Tianjin District of Wuqing City Automobile Industrial Park Tianfu Road No. 9

Patentee before: TIANJIN TAILG VEHICLE INDUSTR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