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475970A - 一种咪杆以及头戴式耳机和台式麦克风 - Google Patents

一种咪杆以及头戴式耳机和台式麦克风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475970A
CN103475970A CN2013104306952A CN201310430695A CN103475970A CN 103475970 A CN103475970 A CN 103475970A CN 2013104306952 A CN2013104306952 A CN 2013104306952A CN 201310430695 A CN201310430695 A CN 201310430695A CN 103475970 A CN103475970 A CN 10347597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iaow
splicing ear
magnet structure
rod
micropho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43069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袁国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Goertek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Goertek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Goertek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Goertek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430695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475970A/zh
Publication of CN1034759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7597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dphones And Earpho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咪杆以及头戴式耳机和台式麦克风,该咪杆包括咪杆体和用于安装在麦克风台座或者头戴式耳机上的咪杆座,其中:所述咪杆座上设有插孔,所述咪杆体的底端能在所述插孔中拔插,所述插孔用于对插入的所述咪杆体进行径向限位;所述插孔的底面设有第一磁体构件,所述咪杆体的底端端面上设置有能够磁吸到所述第一磁体构件上的第二磁体构件,用于对所述咪杆进行轴向固定。本发明实现了咪杆体与底座的柔性连接,进而解决了现有的咪杆连接方式的使用不可靠、拆装不便和碰触故障率高等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咪杆以及头戴式耳机和台式麦克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咪杆,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头戴式耳机或者台式麦克风等的咪杆。
背景技术
现有的咪杆都是通过插接或者螺接等硬连接方式将咪杆体安装到咪杆座上,例如:头戴式耳机上的咪杆,其一般是在咪杆体底端设置有3.5mm插头或2.5mm插头,将该插头插接到耳机上的咪杆座的相应插孔中,以实现通讯和固定;台式麦克风的咪杆,其一般通过在咪杆端部设置外螺纹,将其螺接到麦克风台座上咪杆座的相应螺纹孔中,进行固定。
现有的咪杆硬连接方式至少具有如下缺陷:1、使用不可靠,即,多次插装或者螺接后,会给插接面或者螺纹造成一定的磨损,多次拆装后的连接精度无法保证;2、拆装不便,因装配不到位而导致接触不良的发生几率较大,且容易误将插头插装到错误的插孔中;3、碰触故障率高,其硬性连接的特点,会因跌落地面等事故对插头或者螺纹面造成弯折、变形等损伤,进而导致该咪杆无法连接到相应的咪杆座上。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的咪杆,实现了咪杆体与底座的柔性连接,进而解决了现有的咪杆连接方式的使用不可靠、拆装不便和碰触故障率高等问题。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咪杆,该咪杆包括咪杆体和咪杆座,其中:
所述咪杆座上设有插孔,所述咪杆体的底端能在所述插孔中拔插,所述插孔用于对插入的所述咪杆体进行径向限位;
所述插孔的底面设有第一磁体构件,所述咪杆体的底端端面上设置有能够磁吸到所述第一磁体构件上的第二磁体构件,用于对所述咪杆进行轴向固定。
优选的,该咪杆还包括分别用于连接信号线的第一连接端子和第二连接端子,所述第一连接端子安装在所述插孔的底面上,所述第二连接端子安装在所述咪杆体底端的端面上,且,当所述第一磁体构件与所述第二磁体构件磁吸定位后,所述第一连接端子接触所述第二连接端子。
优选的,所述第一磁体构件和所述第二磁体构件分别包括有极性交错排布的两磁块,所述第一连接端子和所述第二连接端子分别包括有一输入端和一输出端,且,当所述第一磁体构件的所述两磁块与所述第二磁体构件的所述两磁块相对应磁吸定位后,所述第一连接端子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对应连接到所述第二连接端子的输入端和输出端。
优选的,所述底座的插孔底面上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第一磁体构件和所述第一连接端子的多个安装孔,与之相对应的,所述咪杆体底端的端面上设置有用于安装第二磁体构件和所述第二连接端子的多个安装孔。
优选的,当所述第一连接端子和所述第二连接端子相接触后,所述第一磁体构件与所述第二磁体构件相接触或者不相接触。
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端子可滑动的安装在所述插孔底面的相应安装孔中,且所述第一连接端子和所述相应安装孔底部之间连接有一压簧。
优选的,所述第二连接端子可滑动的安装在所述咪杆体底端的相应安装孔中,且所述第二连接端子和所述相应安装孔底部之间连接有一压簧。
优选的,所述第一磁体构件的所述两磁块和所述第二磁体构件的所述两磁块分别设置为长条形,且各所述两磁块相平行排布,所述第一连接端子和所述第二连接端子设置在相平行的两磁块之间。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头戴式耳机,其安装有如上所述的咪杆。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台式麦克风,其安装有如上所述的咪杆。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咪杆,通过磁体构件和插孔的配合作用,能够在实现咪杆体轴向和径向定位固定的基础上,充分实现快速拆装的效果,且磁吸式固定方式充分避免了因多次拆装磨损而导致连接不良的问题,尤其是,磁吸式固定方式较之现有的硬连接方式,当跌落地面等事故发生时,咪杆体会即时脱离咪杆座,有效防止了咪杆体与咪杆座的硬性损伤,进而大幅延长了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本发明提供的咪杆,通过磁体构件与连接端子的特殊布置方式,能够在磁吸固定的同时,自动实现各连接端子的输入端、输出端准确对应接通,防止接错输入端、输出端状况。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爆炸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底端端面和插孔底面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二结构示意图(咪杆座轴向剖视);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三示意图(咪杆体轴向剖视);
图5是本发明的应用实施例一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应用实施例二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
参见图1和图2,一种咪杆,该咪杆包括咪杆体100和咪杆座200。咪杆座200上设有插孔210,所述咪杆体100的底端110能在所述插孔210中拔插,所述插孔210用于对插入的所述咪杆体100进行径向限位;所述插孔210的底面211设有第一磁体构件220,所述咪杆体100的底端110的端面111上设置有第二磁体构件120,所述第一磁体构件220和所述第二磁体构件120异极相对,使所述第一磁体构件220和所述第二磁体构件120能够磁吸在一起,实现对咪杆体100的轴向进行固定。
咪杆体100与咪杆座200的固定,主要包括径向和轴向的固定。在该实施例中,通过第一磁体构件220和第二磁体构件210的磁吸作用,实现咪杆体100的轴向固定,同时配合插孔210的作用,实现径向的定位,即,该实施例中的插孔210只起到辅助性的径向定位,例如咪杆体100底端110与插孔210间隙配合即可达到上述要求。因此,较之现有技术中全部依靠插接实现轴向和径向固定的方式,本实施例中的咪杆体100底端110和插孔210加工精度要求较低,进而降低了加工成本;同时,较之现有的插装或者螺接方式,本实施例磁吸式的固定方式,拆装时施力较小且拆装快速、便捷。尤其是,较之现有技术的硬性连接方式,本实施例的咪杆,不会因多次拆装发生磨损而影响连接精度。
在咪杆体100和咪杆座200快速连接定位的基础上,为进一步提高电连接的准确性和便利性,该实施例中,电连接优选设置为:该咪杆还包括第一连接端子230和第二连接端子130。第一连接端子230安装在所述插孔210的底面211上,用于连接咪杆座200内的信号线;第二连接端子130安装在所述咪杆体100底端110的端面111上,用于连接咪杆体100内的相应的信号线。当所述第一磁体构件220与所述第二磁体构件120磁吸定位后,所述第一连接端子230接触所述第二连接端子130,实现信号导通。在各类元器件中,连接端子和插拔件属于易耗品,为此,为了便于连接端子和磁体构件的更换,优选的,在插孔210的底端211和咪杆体100底端110的端面111上分别设置有多个安装孔301,用于对应插装第一连接端子230、第一磁体构件220以及第二连接端子130、第二磁体构件120。
参见图2,为适用于麦克风等的信号传输,咪杆的信号线至少包括输入线和输出线,为在咪杆体100和咪杆座200快速连接定位的基础上,能够实现输入线和输出线的准确对应导通,优选设置为:所述第一连接端子230和所述第二连接端子130分别包括有一输入端R和一输出端C,输入端R分别与相应的输入信号线相连接,输出端C分别与相应的输出信号线相连接;同时,所述第一磁体构件220和所述第二磁体构件120分别包括有极性交错排布的两磁块。如图所示,所述插孔210底面211沿图示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有S极磁块、第一连接端子230(图中左侧输入端R、右侧输出端C)、N极磁块,所述咪杆底端110的端面111沿图示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有N极磁块、第二连接端子130(图中右侧输入端R、左侧输出端C)、S极磁块,当咪杆体100底端110插入插孔210内后,第一磁体构件220和第二磁体构件120自动磁吸到位,此时,第一连接端子230输入端R和输出端C刚好能够对应连接到第二连接端子130的输入端R和输出端C。据此,该实施例中,只要将咪杆体100磁吸到咪杆座200上即可自动对应导通输入端R和输出端C,省去了现有连接方式中输入端R和输出端C分别对位和分别连接的操作,进而完全避免了输入端R和输出端C导通错位的操作事故。
更优选的,将所述第一磁体构件220的所述两磁块和所述第二磁体构件120的所述两磁块分别设置为长条形,以增加磁吸面积,使其不会因径向的轻微错位而导致磁吸固定失效;同时将第一连接端子230和第二连接端子130设置在相平行的两磁块之间,如图2所示,以节约端面111面积,使结构更加紧凑。
实施例二
具体而言,在实施例一中,当咪杆体100插装至咪杆座200的插孔210中时:可以是,第一连接端子230接触第二连接端子130,同时第一磁体构件220接触第二磁体构件120,此状态的磁吸作用最强且连接端子的导通最畅通,但是要求磁体构件和连接端子的安装精度较高以实现同时接触;还可以是,第一连接端子230接触第二连接端子130,同时第一磁体构件220不接触第二磁体构件120,此状态的磁吸作用相对弱一些但连接端子的导通仍保持最畅通,输入端R和输出端C需满足同时接触到,因此对于输入端R和输出端C的安装精度也较高。
上述两种方案可依据具体的产品需求而设计,为了在保持连接端子的的导通保持最畅通的基础上,进一步降低加工难度,减少加工成本,本发明进一步公开了实施例二,如图3所示,该实施例是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的进一步改进,实施例一公开的技术内容不再描述,实施例一公开的技术内容也属于本实施例。
参见图3,该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特征至少包括:所述第一连接端子230可滑动的安装在所述插孔210内的相应安装孔301中,且第一连接端子230和安装孔301底部之间连接有一压簧302。所述咪杆体100插装入咪杆座200的插孔210内时,第一连接端子230接触第二连接端子130实现信号的导通,且在第一磁体构件220和第二磁体构件120的磁吸作用下,磁吸力克服压簧302的弹力使得第一连接端子230的输入端R和输出端C往安装孔301内移动,使第一磁体构件220接触到第二磁体构件120。据此,既实现了磁吸作用最强且连接端子的导通最畅通,又不需要将各连接端子和磁体构件安装为能够第一时间全部接触,大幅降低了加工和安装成本。
实施例三
该实施例也是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进行的改进,实施例一的技术内容不再描述,实施例一公开的技术内容也属于本实施例。
参见图4,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本实施例是将第二连接端子130可滑动的安装在所述咪杆体底端110的相应安装孔301中,且第二连接端子130和安装孔301底部之间连接有一压簧302。基于与实施例二同样的原理,所述咪杆体100插装入咪杆座200的插孔210内时,第一连接端子230接触第二连接端子130实现信号的导通,且在第一磁体构件220和第二磁体构件120的磁吸作用下,磁吸力克服压簧302的弹力使得第二连接端子130的输入端R和输出端C向安装孔301内移动,使第一磁体构件220接触到第二磁体构件120。据此,既实现了磁吸作用做强且连接端子的导通最畅通,又不需要将各连接端子和磁体构件安装为能够第一时间全部接触,大幅降低了加工和安装成本。
实施例四
该实施例也是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的进一步改进,实施例一的技术内容不再描述,实施例一所公开的技术内容也属于本实施例。
参见图3和图4,具体而言,该实施例是将第一连接端子230和第二连接端子130同时进行了改进,即:所述第一连接端子230可滑动的安装在所述插孔210内的相应安装孔301中,且第一连接端子230和安装孔301底部之间连接有一压簧302;所述第二连接端子130可滑动的安装在所述咪杆体100底端110的相应安装孔301中,且第二连接端子130和安装孔301底部之间连接有一压簧302。据此,当所述咪杆体100插装入咪杆座200的插孔210内时,第一连接端子230接触第二连接端子130实现信号的导通,且在第一磁体构件220和第二磁体构件120的磁吸作用下,磁吸力克服压簧302的弹力使得第一连接端子230的输入端R和输出端C以及第二连接端子130的输入端R和输出端C分别向各自对应的安装孔301内移动,使第一磁体构件220接触到第二磁体构件120。
应用实施例一
参见图5,本发明的咪杆应用于头戴式耳机400,具体应用时,将本发明的咪杆座200固装于耳机外壳410上,第一连接端子通过咪杆座200内的信号线与耳机内部电路相连接,将耳麦安装在咪杆体100头部,第二连接端子通过咪杆体100内的信号线与耳麦电连接。需要使用耳麦时,直接将咪杆体底端插入咪杆座200的插孔内,此时第一连接端子与第二连接端子自动且准确的导通;当耳麦使用结束后,直接将咪杆体100底端拔出插孔,然后收纳至相应位置即可。因此,安装有本发明咪杆的头戴式耳机,其咪杆拆装方便且准确,便于携带,且误跌落耳机时咪杆体会迅速脱离咪杆座,因此不会对咪杆连接处产生硬损伤而影响到咪杆的再次安装使用。
应用实施例二
参见图6,本发明的咪杆应用于台式麦克风500,具体应用时,将本发明的咪杆座200固装于麦克风台座510上,第一连接端子通过咪杆座内的信号线与台座内部电路相连接,将麦克风安装在咪杆体100头部,第二连接端子通过咪杆体100内的信号线与麦克风电连接。需要使用麦克风时,直接将咪杆体底端插入咪杆座200的插孔内,此时第一连接端子与第二连接端子自动且准确的导通;当麦克风使用结束后,直接将咪杆体底端拔出插孔,然后收纳至相应位置即可。因此,安装有本发明咪杆的台式麦克,其咪杆拆装方便且准确,便于携带,且误跌落台式麦克风时咪杆体会迅速脱离咪杆座,因此不会对咪杆连接处产生硬损伤而影响到咪杆的再次安装使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咪杆,其特征在于,该咪杆包括咪杆体和咪杆座,其中:
所述咪杆座上设有插孔,所述咪杆体的底端能在所述插孔中拔插,所述插孔用于对插入的所述咪杆体进行径向限位;
所述插孔的底面设有第一磁体构件,所述咪杆体的底端端面上设置有能够磁吸到所述第一磁体构件上的第二磁体构件,用于对所述咪杆进行轴向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咪杆,其特征在于,该咪杆还包括分别用于连接信号线的第一连接端子和第二连接端子,所述第一连接端子安装在所述插孔的底面上,所述第二连接端子安装在所述咪杆体底端的端面上,且,当所述第一磁体构件与所述第二磁体构件磁吸定位后,所述第一连接端子接触所述第二连接端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咪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体构件和所述第二磁体构件分别包括有极性交错排布的两磁块,所述第一连接端子和所述第二连接端子分别包括有一输入端和一输出端,且,当所述第一磁体构件的所述两磁块与所述第二磁体构件的所述两磁块相对应磁吸定位后,所述第一连接端子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对应连接到所述第二连接端子的输入端和输出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咪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插孔底面上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第一磁体构件和所述第一连接端子的多个安装孔,与之相对应的,所述咪杆体底端的端面上设置有用于安装第二磁体构件和所述第二连接端子的多个安装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咪杆,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连接端子和所述第二连接端子相接触后,所述第一磁体构件与所述第二磁体构件相接触或者不相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咪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端子可滑动的安装在所述插孔底面的相应安装孔中,且所述第一连接端子和所述相应安装孔底部之间连接有一压簧。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咪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端子可滑动的安装在所述咪杆体底端的相应安装孔中,且所述第二连接端子和所述相应安装孔底部之间连接有一压簧。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咪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体构件的所述两磁块和所述第二磁体构件的所述两磁块分别设置为长条形,且各所述两磁块相平行排布,所述第一连接端子和所述第二连接端子设置在相平行的两磁块之间。
9.一种头戴式耳机,其特征在于,其安装有如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咪杆。
10.一种台式麦克风,其特征在于,其安装有如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咪杆。
CN2013104306952A 2013-09-18 2013-09-18 一种咪杆以及头戴式耳机和台式麦克风 Pending CN10347597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4306952A CN103475970A (zh) 2013-09-18 2013-09-18 一种咪杆以及头戴式耳机和台式麦克风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4306952A CN103475970A (zh) 2013-09-18 2013-09-18 一种咪杆以及头戴式耳机和台式麦克风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475970A true CN103475970A (zh) 2013-12-25

Family

ID=498006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4306952A Pending CN103475970A (zh) 2013-09-18 2013-09-18 一种咪杆以及头戴式耳机和台式麦克风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475970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4186243A4 (en) * 2020-07-22 2024-04-03 Linear Flux Company Ltd MICROPHONE, HEADPHONE, KIT COMPRISING THE MICROPHONE AND THE HEADPHONE AND METHOD FOR PROCESSING SOUND USING THE KI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658553B2 (ja) * 2001-08-06 2005-06-08 ポリマテック株式会社 ホルダー及び電子部品の導電接続構造
CN2826875Y (zh) * 2005-07-22 2006-10-11 张佳尧 防摇晃鹅颈式麦克风
US20120041581A1 (en) * 2010-07-30 2012-02-16 Lee Vincent J Magnetically connected multiple user earphone system
US20130051599A1 (en) * 2011-08-30 2013-02-28 James Console Microphone assembly for removable attachment to surface
CN103024623A (zh) * 2012-12-29 2013-04-03 天津市中环华祥电子有限公司 磁力连接耳机的磁力连接器双条形磁铁防角度错接结构
CN203645796U (zh) * 2013-09-18 2014-06-11 青岛歌尔声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咪杆以及头戴式耳机和台式麦克风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658553B2 (ja) * 2001-08-06 2005-06-08 ポリマテック株式会社 ホルダー及び電子部品の導電接続構造
CN2826875Y (zh) * 2005-07-22 2006-10-11 张佳尧 防摇晃鹅颈式麦克风
US20120041581A1 (en) * 2010-07-30 2012-02-16 Lee Vincent J Magnetically connected multiple user earphone system
US20130051599A1 (en) * 2011-08-30 2013-02-28 James Console Microphone assembly for removable attachment to surface
CN203086660U (zh) * 2011-08-30 2013-07-24 詹姆斯·康索尔 用于可移动地连接至表面的麦克风总成
CN103024623A (zh) * 2012-12-29 2013-04-03 天津市中环华祥电子有限公司 磁力连接耳机的磁力连接器双条形磁铁防角度错接结构
CN203645796U (zh) * 2013-09-18 2014-06-11 青岛歌尔声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咪杆以及头戴式耳机和台式麦克风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4186243A4 (en) * 2020-07-22 2024-04-03 Linear Flux Company Ltd MICROPHONE, HEADPHONE, KIT COMPRISING THE MICROPHONE AND THE HEADPHONE AND METHOD FOR PROCESSING SOUND USING THE KIT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236631B2 (en) Blind mating connector assembly with floating unit and guiding means
CN102751633B (zh) 一种浮动结构的射频转接器
US8672696B2 (en) Hybrid connector and cable with said connector
CN102709723B (zh) Usb连接器
EP2759035B1 (en) In-vehicle charging control device, vehicle charging system and vehicle
CN103337733A (zh) 一种射频同轴连接器
CN104505679A (zh) 一种连接器和一种连接器的实现方法
CN105490059A (zh) 正反插usb插座
CN202616517U (zh) 一种快锁结构的连接器
CN103618167B (zh) 浮动接口反极性盲插连接器
CN203645796U (zh) 一种咪杆以及头戴式耳机和台式麦克风
CN205016767U (zh) 一种磁性可正反插接的数据线连接器
KR101239215B1 (ko) 휴대용 전자 장치의 마그네틱 커넥터
CN103475970A (zh) 一种咪杆以及头戴式耳机和台式麦克风
KR20160084305A (ko) 이어폰 소켓, 이어폰 플러그, 이어폰 및 전자 디바이스
CN103220598B (zh) 一种音频接口适配装置及音频信号接收设备
CN203951002U (zh) 短接电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件
CN104218348B (zh) 电连接器
CN201601345U (zh) 一种多排插射频同轴连接器
CN102421044B (zh) 耳机插座
CN107069285B (zh) 公头连接器及数据线
US20130137311A1 (en) Connector assembly
CN205565060U (zh) 一种大漂移连接器及其公端和母端连接器
CN203135067U (zh) 一种双线路耳机插座
CN203300895U (zh) 电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53 Correction of patent of invention or patent applic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Yuan Guotao

Inventor after: Ding Lijun

Inventor after: Zhang Li

Inventor after: Wang Ximing

Inventor before: Yuan Guotao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INVENTOR; FROM: YUAN GUOTAO TO: YUAN GUOTAO DING LIJUN ZHANG LI WANG XIMING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3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