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218348B - 电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电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218348B
CN104218348B CN201310214043.5A CN201310214043A CN104218348B CN 104218348 B CN104218348 B CN 104218348B CN 201310214043 A CN201310214043 A CN 201310214043A CN 104218348 B CN104218348 B CN 10421834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ug
electric connector
insulation body
fixed insulation
removable insula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21404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218348A (zh
Inventor
师明
徐祥
何泽茂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yco Electronics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yco Electronics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yco Electronics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Tyco Electronics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214043.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218348B/zh
Publication of CN1042183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1834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21834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1834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一种电连接器,多个连接端子彼此绝缘地安装在所述固定绝缘体上并在所述固定绝缘体的一端延伸不同的长度,从而形成近端连接端子和远端连接端子;可移动绝缘体可在插头的驱动下相对于固定绝缘体移动;多个第一弹性装置固定地安装在所述可移动绝缘体上,每个第一弹性装置在插入插头的过程中随着可移动绝缘体的移动驱动相应的近端连接端子从离开插头的离开状态转换成与相应的近端连接部分别电连接的电连接状态。在插头插入和拔出电连接器的过程中,可避免电连接器的近端连接端子与插头的远端连接部的接触,能够减少对近端连接端子的摩擦,延长近端连接端子的寿命。

Description

电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连接器,特别是,涉及一种与电子设备的插头电连接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在诸如移动电话、PDA、MP3、MP4、笔记本电脑、收音机之类的微型电子设备中通常设有与音频插头电连接的耳机插座连接器,以实现电子设备和音频插头之间的数据传输。图1示出了一种传统的3.5毫米耳机插头的基部示意图。一般地,该耳机插头200包括在轴向上由近端到远端依次布置的第一连接部201、第二连接部202、第三连接部203、第四连接部204、以及分别设置在相邻的连接部之间的三个绝缘部205。例如第一连接部201、第二连接部202、第三连接部203、第四连接部204分别与设置在电子设备的电连接器中的用于传输左声道信号、右声道信号、接地信号以及麦克风信号的4个连接端子电连接。在其它的例子中,各个连接部也可以以不同的顺序与用于传输其它电信号的连接端子分别电连接。
用于各个连接部在轴向方向上依次布置并且相邻的连接部之间由绝缘部205隔开。在将耳机插头200插入电连接器中并与设置在电连接器中的各个连接端子依次电连接的过程中,距离电连接器的插孔较近的一个或者两个连接端子将首先接触耳机插头200的最前端的第四连接部204,并依次接触第三连接部203、第二连接部202和第一连接部201。也就是说,即便在耳机插头200插入到位时距离插孔最近的一个连接端子只与第一连接部204电连接,但在插入的过程中该最近的连接端子也需要与耳机插头200的所有连接部先后接触。这样,越是靠近电连接器插孔近的连接端子,其磨损的程度就越大,从而降低了所述连接端子的寿命。这种电连接器一般寿命为可承受6000次左右的插拔过程,过多的插拔次数将导致连接端子快速地磨损进而使电连接器功能失效。
发明的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或者其它方面的缺陷,本发明提出一种用于与插头电连接的插座式电连接器,在插头插入和拔出电连接器的过程中,可避免电连接器的近端连接端子与插头的远端连接部的接触,能够减少对近端连接端子的摩擦,延长近端连接端子的寿命。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电连接器,用于与一个插头电连接,所述插头包括在轴向上从近端到远端依次布置的至少一个近端连接部和一个远端连接部。所述电连接器包括:一个固定绝缘体;多个连接端子,所述多个连接端子彼此绝缘地安装在所述固定绝缘体上并在所述固定绝缘体的一端延伸不同的长度,从而形成与所述至少一个近端连接部分别电连接的至少一个近端连接端子、和与所述远端连接部分别电连接的一个远端连接端子;一个可移动绝缘体,所述可移动绝缘体可在所述插头的驱动下相对于所述固定绝缘体移动;以及多个第一弹性装置,固定地安装在所述可移动绝缘体上,每个所述第一弹性装置被构造成在插入所述插头的过程中随着所述可移动绝缘体的移动驱动相应的所述近端连接端子从离开所述插头的离开状态转换成与相应的近端连接部分别电连接的电连接状态。
在上述电连接器中,在所述至少一个远端连接端子分别与所述至少一个远端连接部电连接之前,每个所述近端连接端子离开相应的近端连接部;在所述至少一个远端连接端子分别与所述至少一个远端连接部电连接之后,每个所述近端连接端子与相应的近端连接部电连接。
在上述电连接器中,所述可移动绝缘体包括一个从动部,所述从动部被构造成在所述插头的驱动下驱动所述可移动绝缘体相对于所述固定绝缘体移动。
在上述电连接器中,所述可移动绝缘体进一步包括:一个主体部,所述从动部设置在所述主体部上;以及两个第一侧臂,分别设置在所述主体部的两侧,所述第一弹性装置分别安装在两个所述第一侧臂上。
在上述电连接器中,每个所述近端连接端子包括:一个电接触部,被构造成具有离开所述插头的所述离开状态和与相应的近端连接部电连接 的电连接状态;一个过渡部,从所述电接触部向外延伸;以及一个保持部,与所述过渡部连接,所述保持部被构造成在受到相应的第一弹性装置的挤压时将相应的电接触部从离开状态转换成电连接状态。
在上述电连接器中,每个所述第一弹性装置包括:一个弹性臂,从一个所述第一侧臂延伸;以及一个绝缘接触部,安装在所述弹性臂的自由端,用于挤压所述保持部。
在上述电连接器中,每个所述第一侧臂上设有一个第一保持部;所述固定绝缘体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个与所述第一保持部结合的第二保持部,所述第一保持部和第二保持部的结合可将所述可移动绝缘体与固定绝缘体保持在一起。
在上述电连接器中,所述第一保持部形成为从所述第一侧臂向内突出的第二弹性装置;以及所述第二保持部形成为从所述固定绝缘体的两侧凹陷的与所述第二弹性装置对应的凹部。
在上述电连接器中,每个所述第二弹性装置由固定在所述第一侧臂中的金属弹片形成。
在上述电连接器中,所述固定绝缘体包括:一个基部;以及两个第二侧臂,在所述基部的同一侧延伸,多个所述近端连接端子分别从两个所述第二侧臂伸出。所述从动部设置在所述两个第二侧臂之间。
在上述电连接器中,所述固定绝缘体的两个所述第二侧臂分别设置在所述从动部与两个所述第一侧臂之间,以引导所述可移动绝缘体相对于所述固定绝缘体移动。
上述电连接器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三弹性装置,所述第三弹性装置从所述从动部朝向所述插头延伸,以在所述插头插入到合适的位置时防止所述插头向外移动。
在上述电连接器中,每个所述第三弹性装置包括:一个延伸臂,从所述从动部延伸;以及一个弹性变形部,设置在所述延伸臂的自由端,所述弹性变形部被构造成当所述弹性变形部在所述插头的驱动下随所述从动部移动到所述第二侧臂的内侧与所述插头的远端连接部之间时发生弹性变形。
在上述电连接器中,每个所述第二侧臂的内侧设有一个凹陷的第一容纳部,所述第一容纳部被构造成在所述插头从所述电连接器移除时容纳所述弹性变形部,以阻止所述可移动绝缘体朝向所述固定绝缘体自由移动。
在上述电连接器中,当所述弹性变形部位于所述第二侧臂的内侧与所述插头的远端连接部之间时所述弹性变形部施加到所述插头的远端连接部的锁定力大于所述第二弹性装置结合到所述凹部中时所述凹部对所述可移动绝缘体的保持力。
在上述电连接器中,在所述插头从所述电连接器移除时,所述弹性变形部中的一个抵靠住一个相应的所述第二侧臂的自由端,以阻止所述可移动绝缘体朝向所述固定绝缘体自由移动。
在上述电连接器中,每个所述第二侧臂的外侧上邻近所述凹部的位置设有一个凹陷的第二容纳部,所述第二容纳部被构造成在所述插头从所述电连接器移除时容纳所述第二弹性装置,以阻止所述可移动绝缘体朝向所述固定绝缘体自由移动。
在上述电连接器中,在所述插头从所述电连接器移除时,所述第二弹性装置中的一个抵靠住一个相应的所述第二侧臂的自由端,以阻止所述可移动绝缘体朝向所述固定绝缘体自由移动。
在上述电连接器中,所述多个连接端子进一步包括一个检测端子,所述检测端子被构造成直到所述插头完全插入到所述电连接器中时才与所述插头的近端连接部和远端连接部中的一个电连接并和所述近端连接端子和远端连接端子中的一个形成一个电回路。
在上述电连接器中,所述检测端子直到所述插头完全插入到所述电连接器中时才与所述插头的位于最远端的一个远端连接部的端部表面电连接并和与位于最远端的所述远端连接部电连接的一个远端连接端子形成所述电回路。
在上述电连接器中,所述从动部上设有一个结合部,所述结合部上形成与所述插头的远端表面匹配的凹陷的结合面。
在上述电连接器中,所述结合部上形成一个通孔,所述检测端子穿过所述通孔以与所述插头的端部表面电连接。
上述电连接器进一步包括一个绝缘壳体,所述固定绝缘体和可移动绝缘体安装在所述绝缘壳体中。
在上述电连接器中,所述绝缘壳体的端部形成一个用于允许所述插头插入的插孔。
上述电连接器进一步包括一个屏蔽壳体,所述屏蔽壳体安装在所述绝缘壳体的外部。
在上述电连接器中,所述插头为具有3个或4个电连接部的音频插头。
在上述电连接器中,所述近端连接端子包括1个、2个或者3个近端连接端子,相应地,所述远端连接端子包括3个、2个或者1个远端连接端子。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各种实施例的电连接器,在插头插入到电连接器中但远端表面还没有接触从动部之前的情况下,固定绝缘体的近端连接端子不与插头的任何连接部接触,直到插头插入到位,近端连接端子才与插头的近端连接部接触,由此缩短了近端连接端子与插头的接触路径,减少了对近端连接端子的摩擦,延长了近端连接端子的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特征及优点能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其中:
图1是示出一种示例性实施例的传统的音频插头的平面示意图;
图2是示出本发明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的电连接器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示出图2所示电连接器的另一种方向的立体示意图;
图4是示出插头插入图2所示电连接器时的立体示意图,其中部分屏蔽壳体和部分绝缘壳体被切除;
图5示出图2所示电连接器的屏蔽壳体的立体示意图;
图6是示出图2所示电连接器的绝缘壳体的立体示意图;
图7是示出插头部分地插入本发明的电连接器中固定绝缘体和可移动绝缘体分离时的立体示意图,其中为便于理解起见,部分从动部、部分屏蔽壳体和部分绝缘壳体被切除;
图8是示出图7的俯视图;
图9是示出插头完全插入本发明的电连接器中时的立体示意图,其中为便于理解起见,部分从动部、部分屏蔽壳体和部分绝缘壳体被切除;
图10是示出图9的俯视图;
图11是示出本发明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的固定绝缘体和连接端子的立体示意图;
图12是示出图7所示的固定绝缘体和连接端子的另一种立体示意图;
图13是示出安装在图7所示的固定绝缘体中的连接端子的布置方式的立体示意图;
图14示出图13中示出的连接端子的另一种方向的立体示意图;
图15示出本发明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的可移动绝缘体和弹性装置从正面观察的立体示意图;
图16是示出图15所示的可移动绝缘体和弹性装置从背面观察的立体示意图;
图17是示出图15所示的可移动绝缘体和弹性装置的俯视图;
图18是示出图11所示的弹性装置的立体示意图;以及
图19是示出图18所示的弹性装置的另一种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虽然将参照含有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的附图充分描述本发明,但在此描述之前应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修改本文中所描述的发明,同时获得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因此,须了解以上的描述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为一广泛的揭示,且其内容不在于限制本发明所描述的示例性实施例。
根据本发明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的连接器100可应用于诸如移动电话、PDA、MP3、MP4、笔记本电脑、收音机之类的微型电子设备,用于与一个在使用中需要多次插拔的插头200电连接,以在所述电子设备和插头之间传输信息。另外,本发明的插头也不仅限于是音频插头,可以是在插入方向上具有多个间隔布置的电连接部的任何插头,例如用于两个电子设备之间传输数据的插头、充电插头等。
图2是示出本发明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的电连接器的立体示意图;图3是示出图2所示电连接器的另一种方向的立体示意图;图4是示出插头插入图2所示电连接器时的立体示意图,其中部分屏蔽壳体和部分绝缘壳体被切除。本发明的电连接器可以与如图1所示的插头200结合使用。为便于理解,在文中,在插头完全插入电连接器的情况下,将靠近图3中的电连接器100的插孔72的位置称做“近端”,将远离插孔72的位置称做“远端”,并将电连接器的与插头200的轴向方向一致的方向也称做轴向方向。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连接器100,用于与一个例如图1所示的插头200电连接。插头200包括在轴向上从近端(图1中的右端)到远端(图1中的左端)依次布置的三个近端连接部201、202和203和一个远端连接部204。这些连接部可用于分别传输左声道信号、右声道信号、接地信号以及麦克风信号。在其它的例子中,各个连接部也可以以不同的顺序传输其它电信号,例如近端连接板203可用做充电端子。虽然图1中示出了具有4个连接部的插头,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插头也可以具有分别用于传输左声道信号、右声道信号以及接地信号的3个连接部。
图7是示出插头部分地插入本发明的电连接器中固定绝缘体和可移动绝缘体分离时的立体示意图,其中为便于理解起见,部分屏蔽壳体和部分绝缘壳体被切除;图8是示出图7的俯视图;图9是示出插头完全插入本发明的电连接器中时的立体示意图,其中为便于理解起见,部分屏蔽壳体和部分绝缘壳体被切除;以及图10是示出图9的俯视图。
如图7-10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电连接器100包括一个由例如塑料材料制成的固定绝缘体1、四个连接端子2、一个由例如塑料材料制成的可移动绝缘体3和三个第一弹性装置41、42和43。参见图11和12,多个连接端子2彼此绝缘地安装在固定绝缘体1上并在固定绝缘体1的一端延伸不同的长度,从而形成与插头200的三个近端连接部201、202和203分别电连接的三个近端连接端子21、22、和23、和与一个远端连接部204分别电连接的一个远端连接端子24。这些由金属材料制成的连接端子2可采用注塑工艺模制在固定绝缘体1中。可移动绝缘体3可在插头200的驱动下相对于固定绝缘体1移动。作为本发明的一个总体的发明构思,三个第一弹性装置41,42和43固定地安装在可移动绝缘体3上,每个第一弹 性装置41、42或43被构造成在插入插头200的过程中随着可移动绝缘体3的移动驱动相应的近端连接端子21、22或23与相应的近端连接部201、202或203分别从离开状态转换成电连接状态。在离开状态中,每个第一弹性装置41、42或43被构造成在插入插头200的过程中随着可移动绝缘体3的移动驱动相应的近端连接端子21、22或23从离开所述插头的离开状态转换成与相应的近端连接部201、202或203分别电连接的电连接状态。
可以理解,如图8所示,四个连接端子的自由端距离电连接100的插孔72(图3)的距离依次加长。在上述实施例中,选择距离插孔72较近的三个连接端子作为近端连接端子21、22和23,并将距离插孔72最远的一个连接端子作为远端连接端子24。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可以将1个或者两个连接端子作为近端连接端子,而将其余的连接端子作为远端连接端子,同时将插头200的1个或者两个连接部作为近端连接部,而将其余的3个或者两个连接部作为远端连接部。
根据本发明的电连接器100的进一步的实施例,在一个远端连接端子24与插头200的一个远端连接部204电连接之前,每个近端连接端子21、22或23离开相应的插头200的近端连接部201、202或203;在一个远端连接端子24分别与一个远端连接部204电连接之后,每个近端连接端子21、22或23与相应的近端连接部201、202或203电连接。
参照图7-10、15-17,根据本发明的电连接器100,可移动绝缘体3包括一个从动部31,所述从动部31被构造成在所述插头200的驱动下驱动可移动绝缘体3相对于固定绝缘体1移动。进一步地,可移动绝缘体3还包括:一个主体部32,从动部31设置在主体部32上;以及两个第一侧臂33和34,所述第一侧臂33和34分别设置在主体部32的两侧,所述第一弹性装置41、42和43分别安装在两个第一侧臂33和34上。例如,一个第一弹性装置42固定在一个第一侧臂33上,而另外两个第一弹性装置43和41固定在另一个第一侧臂34上下部位上。
在更具体的示例性实施例中,参见图13-14,每个近端连接端子21、22或23包括一个电接触部211、221或231、一个过渡部212、222或232和一个保持部213、223或233。每个电接触部211、221或231被构造成具有离开插头200的离开状态(图8)和与相应的近端连接部201、202或203电连接的 电连接状态(图10)。过渡部212、222或232从电接触部211、221或231远离轴向方向向外延伸。保持部213、223或233与过渡部212、222或232连接,保持部213、223或233被构造成在受到相应的第一弹性装置41、42或43的挤压时将相应的电接触部211、221或231从离开状态转换成电连接状态。如图所示,由于过渡部212、222或232从电接触部211、221或231远离轴向方向向外延伸,使得保持部213、223或233与中心轴线的距离大于电接触部211、221或231与中心轴线的距离。
与近端连接端子的电接触部、过渡部和保持部相对应,每个第一弹性装置41、42或43包括一个弹性臂411、421或431和一个由绝缘材料制成的绝缘接触部412、422或432。弹性臂411、421或431从可移动绝缘体3的一个第一侧臂33或34延伸,绝缘接触部412、422或432安装在弹性臂411、421或431的自由端,用于在可移动绝缘体3朝向固定绝缘体1移动的过程中挤压近端连接端子的保持部213、223或233,从而使电接触部211、221或231从离开插头200的离开状态(图8)转换成与相应的近端连接部201、202或202电连接的电连接状态(图10)。
根据本发明的电连接器100的进一步的示例性实施例,如图15和17所示,每个第一侧臂33和34上设有一个第一保持部。相应地,如图11和12所示,固定绝缘体1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个与所述第一保持部结合的第二保持部,所述第一保持部和第二保持部的结合可将可移动绝缘体3与固定绝缘体1保持在一起。更具体地,第一保持部形成为从第一侧臂33和34向内突出的第二弹性装置44;以及第二保持部形成为从固定绝缘体1的两侧凹陷的凹部11。如图10所示,随着可移动绝缘体3的移动,第二弹性装置44通过弹性变形可结合到凹部11中,从而将可移动绝缘体3与固定绝缘体保持1相对稳固地保持在一起。在这种状态下,如果没有强制性外力,可移动绝缘体3不会由于自身的重力或者振动而相对于固定绝缘体1移动。在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两个第二弹性装置44由固定在第一侧臂33和34中的金属弹片形成。如图18和19所示,三个第一弹性装置41、42和43和两个第二弹性装置44可以由单个金属片形成。
参见图11和12,固定绝缘体1包括:一个垂直于轴线方向延伸的基部12、以及两个第二侧臂13。第二侧臂13在基部12的同一侧延伸,多个近端 连接端子21、22和23分别从两个第二侧臂13伸出。例如,两个近端连接端子21和23从一个第二侧臂13伸出,而另外一个近端连接端子22从另外一个第二侧臂12伸出。可移动绝缘体3的从动部31设置在两个第二侧臂13之间。具体而言,参见图8和10,固定绝缘体1的两个第一侧臂13分别设置在从动部31与两个第一侧臂33和34之间,以引导可移动绝缘体1相对于固定绝缘体1移动。需要说明的是,图7-10省略了从动部31。
参见图15和18,本发明的电连接器100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三弹性装置45,所述第三弹性装置45从从动部31朝向插头200延伸,以在200插头插入到合适的位置时防止插头200向外移动。具体而言,每个第三弹性装置45包括:一个从所述从动部31延伸的延伸臂451和一个弹性变形部452。弹性变形部452设置在延伸臂451的自由端。如图10所示,当弹性变形部452在插头200的驱动下随可移动绝缘体3的从动部31移动到第二侧臂13的内侧与插头200的远端连接部204之间时,弹性变形部452发生弹性变形。一般地,由于插头200的远端连接部204具有朝向远端直径逐渐增大的锥台形,在远端连接部204受到弹性变形部452的挤压的情况下,如果不施加强制性的外力,插头200将不会由于自身的重力或者振动而从电连接器100脱离。因此,第三弹性装置45可以将插头200稳固地锁定在电连接器100中。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如图8和10-12所示,每个第二侧臂13的内侧设有一个凹陷的第一容纳部131,所述第一容纳部131被构造成在插头200从所述电连接器100移除时容纳弹性变形部452,以阻止可移动绝缘体3朝向固定绝缘体1自由移动。在可替换的实施例中,在插头200从电连接器200移除时,弹性变形部452中的一个抵靠住一个相应的第二侧臂13的自由端,以阻止所述可移动绝缘体3朝向固定绝缘体1自由移动。
在本发明中,当弹性变形部452位于第二侧臂13的内侧与插头200的远端连接部204之间时弹性变形部452施加到插头200的远端连接部204的锁定力大于第二弹性装置44结合到凹部11中时凹部11对可移动绝缘体3的保持力。这样,在强制性地拔出插头200时,第二弹性装置44将首先脱离凹部11,从而允许可移动绝缘体3和弹性变形部452随插头200远离固定绝缘体1移动。当弹性变形部452离开第二侧臂13的内侧并到达第一容纳部131之后,弹性变形部452将部分地进入到第一容纳部131中,从而解除对插头 200的远端连接部204的锁定,允许插头200进一步地从电连接器100中脱离。
类似地,每个第二侧臂13的外侧上邻近凹部11的位置设有一个凹陷的第二容纳部14,所述第二容纳部14被构造成在插头200从所述电连接器100移除时容纳第二弹性装置44,以阻止可移动绝缘体3朝向固定绝缘体1自由移动。在可替换的实施例中,在插头200从所述电连接器100移除时,第二弹性装置44中的一个抵靠住一个相应的第二侧臂13的自由端,以阻止可移动绝缘体3朝向固定绝缘体1自由移动。
这样,当插头200没有插入电连接器100中时,弹性变形部452和第二弹性装置44分别容纳在第一容纳部131和第二容纳部14,从而阻止可移动绝缘体3朝向固定绝缘体1自由移动,保持了可移动绝缘体3的稳定性。
根据本发明的电连接器100的更进一步的示例性实施例,参见图13和14,多个连接端子2进一步包括一个检测端子25,所述检测端子25被构造成直到插头200完全插入到电连接器100中时才与插头200的近端连接部和远端连接部中的一个电连接并和所述近端连接端子和远端连接端子中的一个形成一个电回路。更具体地,检测端子25直到插头200完全插入到电连接器100中时才与插头200的位于最远端的一个远端连接部204的端部表面206(图1)电连接并和与远端连接部204电连接的远端连接端子24形成电回路。可以理解,在用于安装电连接器100的电子设备中设有检测装置,该检测装置可以检测由远端连接部201和远端连接端子21组成的电回路接通,从而表明插头200已完全地插入到电连接器100中。相反,如果检测装置检测到该电回路还没有接通,则表明插头200还没有插入到合适位置,或者表明插头或者电连接器出现了故障。
如图18-19所示,在本发明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三个第一弹性装置41-43、两个第二弹性装置44和两个第三弹性装置45可以一体地形成在由单片金属片制成的框架4上。框架4包括主体部48、在主体部48的两个与中心轴线平行的纵向侧垂直延伸的两个支撑臂47和在主体部的一个横向侧的中间位置垂直延伸的一个支撑基部46。三个第一弹性装置41-43和两个第二弹性装置44一体地分别形成在两个支撑臂47上,两个第三弹性装置45一体地形成在支撑基部46上。框架4可以采用例如模制工艺固定在可移动绝缘 体3中,其中支撑臂47分别固定在第一侧臂33和34中,支撑基部46固定在从动部31中,而框架4的主体部48固定在可移动绝缘体3的主体部32的底部。在一种可替换的实施例中,三个第一弹性装置41-43、两个第二弹性装置44和两个第三弹性装置45也可以又不同的金属片制成,并以彼此分离的方式固定在可移动绝缘体3中。
可以理解,即便第一弹性装置、第二弹性装置和第三弹性装置一体地形成在由单片金属片制成的框架4上,由于第一弹性装置通过绝缘接触部与近端连接端子接触,使得各个插头200的所有近端连接部与框架4之间总是保持在电绝缘状态。
参见图7-10和15,可移动绝缘体3的从动部31上设有一个结合部311(图15),所述结合部311上形成与插头200的远端表面206匹配的凹陷的结合面。当插头200插入到电连接100中的合适位置时,即每个连接端子与插头200的相应的连接部分别电连接时,可以将插头200稳定地保持在电连接器100中。进一步地,参见图15,结合部311上形成一个通孔312,所述检测端子25穿过所述通孔312,当插头200插入到电连接100中的合适位置时,检测端子25与插头200的端部表面206电连接,从而检测插头200插入就位的状态。需要说明的是,为清楚起见,图7-10中省略了从动部31,而示出了固定在从动部31中的用于连接第三弹性装置45的支撑基部46。
参见图2-6,根据本发明的电连接器100进一步包括一个绝缘壳体7,固定绝缘体1和可移动绝缘体3安装在绝缘壳体7中。绝缘壳体7的端部形成一个用于允许插头200插入的插孔72。电连接器100还包括一个金属材料制成的屏蔽壳体8,所述屏蔽壳体8安装在绝缘壳体7的外部,以对连接端子2和插头200的连接部进行电屏蔽。屏蔽壳体8与绝缘壳体7可采用过盈配合的方式进行连接,以使电连接器具有防水、防潮功能。在屏蔽壳体8上还设有多个安装部81,用于将电连接器200例如采用焊接或者螺纹连接的方式安装到电子设备内。
下面参照附图7-10描述根据本发明电连接器的操作过程。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附图中,为便于理解起见,省略了从动部并切除了部分绝缘壳体和部分屏蔽壳体。
参见图7-8,在插头200没有插入电连接器100中的情况下、或者在插头200插入到电连接器100中但远端表面206还没有接触从动部之前的情况下,弹性变形部452和第二弹性装置44分别容纳在第一容纳部131和第二容纳部14,从而阻止可移动绝缘体3朝向固定绝缘体1自由移动,保持了可移动绝缘体3的稳定性。在没有强制性外力的作用下,可移动绝缘体3不会由于自身的重力或者振动而相对于固定绝缘体1移动。在此情况下,绝缘接触部412、422或432处于与电接触部211、221或231分别相对应的位置,由于电接触部211、221或231与中心轴线的距离较近,使得绝缘接触部412、422或432几乎与电接触部211、221或231不接触,各个近端连接端子21、22和23处于不与插头200接触的自由状态,即近端连接部201、202和203的电接触部处于自由的悬空状态,从而不与插头200的任何部位发生摩擦,减少近端连接端子201、202和203发生损伤的可能性。
之后,将插头200插入到电连接器100中,当插头200的远端表面206正好抵靠在结合部311的结合面上,插头200将通过从动部31推动可移动绝缘体3相对于固定绝缘体1移动。第一弹性装置41、42和43绝缘接触部412、422和432在插头200的驱动下随可移动绝缘体3沿平行于轴向方向的方向移动,由于三个近端连接端子21、22和23没有移动,绝缘接触部412、422和432将通过相应的过渡部212、222和232分别逐渐移动到相应的保持部213、223和233。由于保持部213、223和233距离中心轴线的距离较大,绝缘接触部412、422和432将挤压相应的保持部213、223和233,使得电接触部211、221和231分别与插头200的相应的近端连接部201、202和203电连接。
参见图9-10,如果继续插入插头200,插头200将接续推动可移动绝缘体3朝向固定绝缘体1移动。在此过程中,弹性变形部452随可移动绝缘体3的从动部31移动到第二侧臂13的内侧与插头200的远端连接部204之间,弹性变形部452发生弹性变形,从而将插头200稳固地锁定在电连接器100中。在此情况下,如果不施加强制性的外力,插头200将不会由于自身的重力或者振动而从电连接器100脱离。同时,随着可移动绝缘体3的移动,第二弹性装置44通过弹性变形结合到凹部11中,从而将可移动绝缘体3与固定绝缘体保持1相对稳固地保持在一起。在这种状态下,如果没有强制性外 力,可移动绝缘体3不会由于自身的重力或者振动而相对于固定绝缘体1移动。在此状态下,电接触部211、221和231仍然分别与插头200的相应的近端连接部201、202和203电连接。
在将插头200拔出电连接器100时,由于当弹性变形部452位于第二侧臂13的内侧与插头200的远端连接部204之间时弹性变形部452施加到插头200的远端连接部204的锁定力大于第二弹性装置44结合到凹部11中时凹部11对可移动绝缘体3的保持力。这样,在强制性地拔出插头200时,第二弹性装置44将首先脱离凹部11,从而允许可移动绝缘体3和弹性变形部452随插头200远离固定绝缘体1移动,绝缘接触部412、422和432将解除对相应的保持部213、223和233的挤压,使得电接触部211、221和231分别离开插头200的相应的近端连接部201、202和203。当弹性变形部452离开第二侧臂13的内侧并到达第一容纳部131之后,将解除对插头200的远端连接部204的锁定,允许插头200进一步地从电连接器100中脱离。在该进一步的脱离过程中,由于近端连接端子21、22和23的电接触部211、221和231已离开了插头200的相应的近端连接部201、202和203,端连接端子21、22和23将不会与插头200的任何部位产生摩擦。当插头200完全拔出电连接器100时,弹性变形部452和第二弹性装置44分别容纳在第一容纳部131和第二容纳部14,从而阻止可移动绝缘体3朝向固定绝缘体1自由移动,保持了可移动绝缘体3的稳定性。
本发明所述的插头可以是在使用中需要多次插拔的音频插头,例如3.5毫米的耳机插头、话筒插头,可以是具有4个电接触部的插头、具有3个电接触部的插头等。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各种实施例的电连接器,在插头插入到电连接器中但远端表面还没有接触从动部之前的情况下,固定绝缘体的近端连接端子不与插头的任何连接部接触,直到插头插入到位,近端连接端子才与插头的近端连接部接触。类似地,在拔出插头的部分过程中,在远端连接端子离开远端连接部电连接之后,固定绝缘体的近端连接端子也不与插头的任何连接部接触。由此缩短了近端连接端子与插头的接触路径,减少了对近端连接端子的摩擦,延长了近端连接端子的寿命。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面所描述的实施例都是示例性的,并且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其进行改进,各种实施例中所描述的结构在不发生结构或者原理方面的冲突的情况下可以进行自由组合,从而在解决本发明的技术问题的基础上,实现更多种电连接器。
在详细说明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之后,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清楚的了解,在不脱离随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与精神下可进行各种变化与改变,且本发明亦不受限于说明书中所举示例性实施例的实施方式。应注意,措词“包括”不排除其它元件或步骤,措词“一”或“一个”不排除多个。另外,权利要求的任何元件标号不应理解为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Claims (27)

1.一种电连接器,用于与一个插头电连接,所述插头包括在轴向上从近端到远端依次布置的至少一个近端连接部、和一个远端连接部,所述电连接器包括:
一个固定绝缘体;
多个连接端子,所述多个连接端子彼此绝缘地安装在所述固定绝缘体上并在所述固定绝缘体的一端延伸不同的长度,从而形成与所述至少一个近端连接部分别电连接的至少一个近端连接端子、和与所述远端连接部电连接的一个远端连接端子;
一个可移动绝缘体,所述可移动绝缘体可在所述插头的驱动下相对于所述固定绝缘体移动;以及
多个第一弹性装置,固定地安装在所述可移动绝缘体上,每个所述第一弹性装置被构造成在插入所述插头的过程中随着所述可移动绝缘体的移动驱动相应的所述近端连接端子从离开所述插头的离开状态转换成与相应的近端连接部分别电连接的电连接状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在所述一个远端连接端子与所述一个远端连接部电连接之前,每个所述近端连接端子离开相应的近端连接部;在所述一个远端连接端子与所述一个远端连接部电连接之后,每个所述近端连接端子与相应的近端连接部电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所述可移动绝缘体包括一个从动部,所述从动部被构造成在所述插头的驱动下驱动所述可移动绝缘体相对于所述固定绝缘体移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所述可移动绝缘体进一步包括:
一个主体部,所述从动部设置在所述主体部上;以及
两个第一侧臂,分别设置在所述主体部的两侧,所述第一弹性装置分别安装在两个所述第一侧臂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每个所述近端连接端子包括:
一个电接触部,被构造成具有离开所述插头的所述离开状态和与相应的近端连接部电连接的电连接状态;
一个过渡部,从所述电接触部向外延伸;以及
一个保持部,与所述过渡部连接,所述保持部被构造成在受到相应的第一弹性装置的挤压时将相应的电接触部从离开状态转换成电连接状态。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每个所述第一弹性装置包括:
一个弹性臂,从一个所述第一侧臂延伸;以及
一个绝缘接触部,安装在所述弹性臂的自由端,用于挤压所述保持部。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每个所述第一侧臂上设有一个第一保持部;
所述固定绝缘体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个与所述第一保持部结合的第二保持部,所述第一保持部和第二保持部的结合可将所述可移动绝缘体与固定绝缘体保持在一起。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所述第一保持部形成为从所述第一侧臂向内突出的第二弹性装置;以及
所述第二保持部形成为从所述固定绝缘体的两侧凹陷的与所述第二弹性装置对应的凹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每个所述第二弹性装置由固定在所述第一侧臂中的金属弹片形成。
10.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所述固定绝缘体包括:
一个基部;以及
两个第二侧臂,在所述基部的同一侧延伸,多个所述近端连接端子分别从两个所述第二侧臂伸出,
其中,所述从动部设置在所述两个第二侧臂之间。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所述固定绝缘体的两个所述第二侧臂分别设置在所述从动部与两个所述第一侧臂之间,以引导所述可移动绝缘体相对于所述固定绝缘体移动。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三弹性装置,所述第三弹性装置从所述从动部朝向所述插头延伸,以在所述插头插入到合适的位置时防止所述插头向外移动。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每个所述第三弹性装置包括:
一个延伸臂,从所述从动部延伸;以及
一个弹性变形部,设置在所述延伸臂的自由端,所述弹性变形部被构造成当所述弹性变形部在所述插头的驱动下随所述从动部移动到所述第二侧臂的内侧与所述插头的远端连接部之间时发生弹性变形。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每个所述第二侧臂的内侧设有一个凹陷的第一容纳部,所述第一容纳部被构造成在所述插头从所述电连接器移除时容纳所述弹性变形部,以阻止所述可移动绝缘体朝向所述固定绝缘体自由移动。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当所述弹性变形部位于所述第二侧臂的内侧与所述插头的远端连接部之间时所述弹性变形部施加到所述插头的远端连接部的锁定力大于所述第二弹性装置结合到所述凹部中时所述凹部对所述可移动绝缘体的保持力。
16.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在所述插头从所述电连接器移除时,所述弹性变形部中的一个抵靠住一个相应的所述第二侧臂的自由端,以阻止所述可移动绝缘体朝向所述固定绝缘体自由移动。
17.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每个所述第二侧臂的外侧上邻近所述凹部的位置设有一个凹陷的第二容纳部,所述第二容纳部被构造成在所述插头从所述电连接器移除时容纳所述第二弹性装置,以阻止所述可移动绝缘体朝向所述固定绝缘体自由移动。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在所述插头从所述电连接器移除时,所述第二弹性装置中的一个抵靠住一个相应的所述第二侧臂的自由端,以阻止所述可移动绝缘体朝向所述固定绝缘体自由移动。
19.如权利要求3-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所述多个连接端子进一步包括一个检测端子,所述检测端子被构造成直到所述插头完全插入到所述电连接器中时才与所述插头的近端连接部和远端连接部中的一个电连接并和所述近端连接端子和远端连接端子中的一个形成一个电回路。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所述检测端子直到所述插头完全插入到所述电连接器中时才与所述插头的位于最远端的一个远端连接部的端部表面电连接并和与位于最远端的所述远端连接部电连接的一个远端连接端子形成所述电回路。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所述从动部上设有一个结合部,所述结合部上形成与所述插头的远端表面匹配的凹陷的结合面。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所述结合部上形成一个通孔,所述检测端子穿过所述通孔以与所述插头的端部表面电连接。
2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进一步包括一个绝缘壳体,所述固定绝缘体和可移动绝缘体安装在所述绝缘壳体中。
2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所述绝缘壳体的端部形成一个用于允许所述插头插入的插孔。
25.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电连接器,进一步包括一个屏蔽壳体,所述屏蔽壳体安装在所述绝缘壳体的外部。
2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所述插头为具有3个或4个电连接部的音频插头。
2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所述近端连接端子包括1个、2个或者3个近端连接端子,相应地,所述远端连接端子包括3个、2个或者1个远端连接端子。
CN201310214043.5A 2013-05-31 2013-05-31 电连接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21834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214043.5A CN104218348B (zh) 2013-05-31 2013-05-31 电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214043.5A CN104218348B (zh) 2013-05-31 2013-05-31 电连接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218348A CN104218348A (zh) 2014-12-17
CN104218348B true CN104218348B (zh) 2016-12-07

Family

ID=520996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214043.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218348B (zh) 2013-05-31 2013-05-31 电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21834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46969B (zh) * 2016-03-01 2019-05-17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音频连接器
CN106972302A (zh) * 2017-04-19 2017-07-21 上海摩软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同轴线连接器及终端
CN107948793B (zh) * 2017-12-07 2019-08-23 上海摩软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耳机座及其控制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806734B1 (en) * 2010-04-14 2010-10-05 Cheng Ue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Audio jack connector
CN201674041U (zh) * 2010-04-22 2010-12-15 连展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具插头侦测功能的音频插座连接器
CN102421044A (zh) * 2011-10-17 2012-04-18 苏州佳世达电通有限公司 耳机插座
CN202888496U (zh) * 2012-09-10 2013-04-17 深圳立讯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806734B1 (en) * 2010-04-14 2010-10-05 Cheng Ue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Audio jack connector
CN201674041U (zh) * 2010-04-22 2010-12-15 连展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具插头侦测功能的音频插座连接器
CN102421044A (zh) * 2011-10-17 2012-04-18 苏州佳世达电通有限公司 耳机插座
CN202888496U (zh) * 2012-09-10 2013-04-17 深圳立讯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218348A (zh) 2014-12-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354315B2 (en) Releasable plug connector system
US9219340B2 (en) Connector cable assembly for multiple connectors
CN102027647B (zh) 连接器装置
JP3223610U (ja) 複数の電気コネクタを備えたケーブル
US20150333458A1 (en) Releasable plug connector system
CN104218384B (zh) 电连接器
CN104218348B (zh) 电连接器
US7824211B1 (en) Power adapter cable
US8011971B2 (en) Adjustable plug and earphone utilizing the same
KR101230978B1 (ko) 결합위치 보상용 커넥터
CN103618167A (zh) 浮动接口反极性盲插连接器
US9728913B2 (en) Apparatus for receiving a plug to form an electrical connection, a method
CN203288816U (zh) 电连接器
CN203300895U (zh) 电连接器
CN107706608B (zh) 一种带有三层绝缘体组件的防短路分离插头连接器
KR200482852Y1 (ko) 플렉서블 외부케이블이 구비된 단말기 연결용 케이블
CN104218406B (zh) 电连接器
WO2008070558A9 (en) Multi-position coaxial connector system
EP3703197B1 (en) Connector having surge prevention function and circuit board including same
WO2016072187A1 (ja) カセット及び検査ユニット
CN102421044B (zh) 耳机插座
CN102623850B (zh) 音频连接器
KR101257806B1 (ko) 커넥터 조립체
EP2689501B1 (en) Plug comprising a pin pivoted out of a socket and socket
CN216214333U (zh) 一种抗折弯能力强的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1207

Termination date: 2020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