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469582A - 一种涤锦复合细旦丝的高速纺纺丝油剂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涤锦复合细旦丝的高速纺纺丝油剂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469582A
CN103469582A CN2013103518658A CN201310351865A CN103469582A CN 103469582 A CN103469582 A CN 103469582A CN 2013103518658 A CN2013103518658 A CN 2013103518658A CN 201310351865 A CN201310351865 A CN 201310351865A CN 103469582 A CN103469582 A CN 10346958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lcohol
polyoxyethylene
polyether
adopts
eth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35186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469582B (zh
Inventor
俞芳
金一丰
沈天维
王志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Huangma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YU CITY HUANGMA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YU CITY HUANGMA CHEM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YU CITY HUANGMA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351865.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469582B/zh
Publication of CN1034695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6958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46958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6958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reatments For Attaching Organic Compounds To Fibrous Goo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涤锦复合细旦丝的高速纺纺丝油剂,具有优良的抗静电性、渗透性,能提高纤维的集束性和平滑性,且本发明在使用过程中乳化性能良好,一周内基本无腐败分层现象出现。其制备方法为:将处方量的抗静电剂、聚醚类型的润滑剂、改性硅油、集束剂和平衡调节剂混合均匀后,控制反应温度为55℃,反应时间为1.5小时,即可制得涤锦复合细旦丝高速纺纺丝油剂。

Description

一种涤锦复合细旦丝的高速纺纺丝油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涤锦复合细旦丝的高速纺纺丝油剂及其制备方法,具体的说是一种用于制造具有优良耐热性和良好抗静电性的涤锦复合细旦丝的纺丝油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织物面料服用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涤锦复合细旦丝这种新型的面料,以其良好的服用性能受到人们的青睐。涤纶和锦纶细旦丝是一种通过复合纺丝技术生产出来的复合纤维,具有三度空间的立体卷曲,体积高度膨松,象羊毛或变形纱一样的弹性,手感柔和,抱合好,覆盖能力好等特点。
锦纶与涤纶比较,两者有很多性质是相似的,不同之处是,锦纶耐热性不如涤纶,比重较轻,吸湿性比涤纶大,易于染色,但锦纶更易变形,单回复性能好,回弹性较高。锦纶体积比电阻较大(锦纶6为(7ⅹ1014欧姆/厘米),加工时易产生静电,再加上高速运行中产生高摩擦,加大静电的产生,因此需要涤锦复合丝高速纺油剂需要具有比纯涤纶高速纺油剂更好的抗静电性。此外涤纶由于分子链结构具有紧密的敛集能力和高的结晶度,染色性较锦纶差,为满足后续工艺中的条干均匀性和高染色M率,对涤锦复合细旦丝的纺丝油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涤纶和锦纶的不同特性,在研究油剂时需同时满足对涤纶和锦纶的纺丝要求,即要求复合丝油剂需有一定的耐热性,受热时不分解、少挥发,不使纤维着色;涤锦细旦丝由于单丝多,比表面积大,与空气的摩擦阻力导致纺丝张力升高,在同样的总纤度下,随着单丝根数增多,单丝纤度减少,凝固点上移,纺丝张力最终可增大4~10cN,而且比表面积越大纤维对纤维,纤维对金属的摩擦系数也越大,涤锦细旦丝在卷绕过程中容易产生毛丝和缠棍。这就要求纺丝油剂有较高的油膜强度,和良好的润滑性。此外油剂还要有一定的集束性,良好的耐热性和较低的挥发性,使得纤维在生产及后加工过程中无毛丝、断头,尽量减少白粉、析出物等。由于纺织油剂同纤维相互作用的机理缺乏研究,不容易确定,纺织油剂的附着均匀只能由实验来确定。
现有技术涉及用于纯涤纶高速纺纺丝和纯锦纶高速纺纺丝的纺丝油剂。例如专利号为:CN201210237550.6,专利名称为:一种非乳液型锦纶6长丝高速纺丝纯油剂,叙述了一种包含由三种聚醚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组成(分别是脂肪醇环氧乙烷环氧丙烷共聚醚,脂肪醇聚氧乙烯醚,聚氧乙烯烷基酚醚),集束剂是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脂肪酸聚氧乙烯醚酯,抗静电剂是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磷酸盐,烷基磷酸酯铵(钾)盐,粘结添加剂是Ac,调整剂是水的油剂。不幸的是,包含聚氧乙烯烷基酚醚的纺丝油剂易沉积在纺丝期间所接触的金属表面上,而抗静电剂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磷酸盐由于天气温度、湿度的波动出现纺丝中导电性不佳而出现毛丝、断头。
专利号为:CN201110001633.0,专利名称为:一种涤纶高速纺油剂,叙述了一种包含抗静电剂铵盐的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与十八醇磷酸酯钾盐的油剂。涤纶锦纶复合丝的抗静电性能不同于纯涤纶高速纺纺丝的抗静电性能,而包含抗静电剂铵盐的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与十八醇磷酸酯钾盐的油剂由于抗静电性不能满足涤锦复合细旦丝纺丝的抗静电性而出现毛丝、断头及在后续工艺中的降低条干均匀性和染色率M率等问题。
专利号为:CN201010282953.3,专利名称为:涤纶高速纺丝油剂;专利号为:CN201010275863,专利名称为:高速纺丝油剂;专利号为:CN99124724.8,专利名称为:涤纶高速纺丝油剂及其制造方法;专利号为:CN92110890.7,专利名称为:一种高速纺丝油剂及其制造方法;这四个专利中叙述的涤纶高速纺丝油剂均不能满足涤锦复合丝高速纺丝油剂对抗静电性的要求及在后续工艺中的条干均匀性和染色率M率。
多年以来,随着纺织行业的不断发展,新型化学纤维不断出现,对其的纺丝工艺要求也逐渐提高,相对应的纺丝油剂性能要求也不断上升。因此本领域需要能赋予改善涤锦复合细旦丝高速纺纺丝性能的油剂。
发明的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涤锦复合细旦丝的高速纺纺丝油剂,具有优良的抗静电性、渗透性,能提高纤维的集束性和平滑性,且本发明在使用过程中乳化性能良好,一周内基本无腐败分层现象出现。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涤锦复合细旦丝的高速纺纺丝油剂,包括如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抗静电剂2~15%、聚醚类型的润滑剂50~95%、改性硅油1~15%、集束剂1~10%和平衡调节剂0~10%。
所述的抗静电剂采用阴离子型抗静电剂、阳离子型抗静电剂和两性型抗静电剂中的一种;所述的聚醚类型的润滑剂的质量百分比为70-80%;所述的聚醚类型的润滑剂是指将环氧乙烷和环氧丙烷中的一种或两种,与分子中具有1个或1个以上羟基的化合物共聚得到的化合物,并通过封端聚醚的改性物使末端羟基改性后得到的重均分子量为500~25,000聚醚类型的润滑剂,其中所述的封端聚醚的改性物为1~20个碳原子的的烷基;所述的改性硅油采用烷基改性硅油、氨基改性硅油、聚醚改性硅油、环氧改性硅油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的集束剂采用脂肪胺聚醚集束剂和酰胺类型集束剂中的一种或两种;所述的脂肪胺聚醚集束剂采用3~30个碳原子的脂肪胺和EO加成个数为3~30的脂肪胺聚醚集束剂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的酰胺类型的集束剂脂肪酸单乙醇酰胺和脂肪酸二乙醇酰胺中的一种或两种;所述的平衡调节剂采用防腐剂、PH调整剂和水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的两性型抗静电剂优先采用脂肪胺的聚氧乙烯醚磷酸酯盐,所述的聚氧乙烯醚磷酸酯盐的通式为:
Figure BDA00003659819700051
;所述的阴离子型抗静电剂优先采用磺酸盐型抗静电剂、磷酸酯盐抗静电剂、硫酸酯盐抗静电剂种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的羟基的化合物优先采用含有1~30个碳原子的天然或合成的脂肪醇、芳香醇、脂环醇和酚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的环氧乙烷与环氧丙烷共聚时,环氧乙烷的重量百分比为10~90%;所述的环氧乙烷与环氧丙烷的共聚加成方式采用无规加成类型或嵌段加成类型中的一种;所述的聚醚类型的润滑剂优选为重均分子量为1500~18000的聚醚类型的润滑剂;所述的脂肪胺聚醚集束剂优先采用6~18个碳原子的脂肪胺和环氧乙烷的加成数为3~24的脂肪胺聚醚集束剂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的脂肪酸包括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所述的饱和脂肪酸采用辛酸、癸酸、椰油酸、月桂酸、豆蔻酸、棕榈脂酸、硬脂酸、花生酸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的不饱和脂肪酸采用油酸,亚油酸、亚麻酸花生四烯酸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的防腐剂为油剂防腐剂;所述的PH调整剂采用十二醇,十六醇,十八醇,油酸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的聚氧乙烯醚磷酸酯盐优先采用脂肪胺聚氧乙烯醚磷酸单酯盐;所述的羟基化合物更优先采用含有1~30个碳原子的天然或合成的脂肪醇。
所述的脂肪胺聚氧乙烯醚磷酸单酯盐优先采用脂肪胺聚氧乙烯醚单酯钾盐;所述的脂肪醇采用饱和的直连一元醇、饱和的支连一元醇、不饱和的直连一元醇、不饱和的支连一元醇、饱和的直连二元醇、不饱和的支连二元醇、多元醇中的一种或两种。
所述的脂肪胺聚氧乙烯醚单酯钾盐优先采用环氧乙烷加成数为1~30、烷基中碳的个数为3~30的脂肪胺聚氧乙烯醚单酯钾盐;所述的饱和的直连一元醇优先采用甲醇、乙醇、丁醇、辛醇、癸醇、月桂醇、C12-14脂肪醇、肉豆蔻醇、十六烷醇和硬脂醇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的饱和的支连一元醇优先采用异丙醇、叔戊醇、C12-14脂肪仲醇、异十六烷醇和异硬脂醇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的不饱和的直连一元醇优先采用烯丙醇、油醇中的一种或两种;所述的不饱和的支连一元醇优先采用乙烯基甲基甲醇、叔丁醇和异丁醇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的饱和的直连二元醇优先采用乙二醇和丙二醇中的一种或两种;所述的不饱和的支连二元醇为1,2-甘醇;所述的多元醇优先采用甘醇三羟甲基丙烷,季戊四醇、山梨糖醇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的脂肪胺聚氧乙烯醚单酯钾盐优先采用环氧乙烷加成数为3~20、烷基中碳的个数为3~18的脂肪胺聚氧乙烯醚单酯钾盐。
所述的两性型抗静电剂采用十二烷基胺聚氧乙烯(3)醚磷酸单酯钾盐、十八烷基胺聚氧乙烯(8)醚磷酸单酯钾盐、十四烷基胺聚氧乙烯(5)醚磷酸单酯钾盐、十二烷基胺聚氧乙烯(5)醚磷酸单酯钾盐、十六烷基胺聚氧乙烯(12)醚磷酸单酯钾盐、10kg十六烷基胺聚氧乙烯(12)醚磷酸单酯钾盐、十三烷基胺聚氧乙烯(8)醚磷酸单酯钾盐、十四烷基胺聚氧乙烯(12)醚磷酸单酯钾盐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的阴离子型抗静电剂采用辛醇聚氧乙烯(3)醚磷酸酯盐、C12-14醇磷酸聚氧乙烯(4EO)钾盐、C12-14醇硫酸钠盐、十八烷基聚氧乙烯醚磷酸酯钾盐、C14-16醇聚氧乙烯(6)醚磷酸酯盐、C4-24的烷基磺酸钠、烷基硫酸钠、C4-C24烷基聚氧乙烯醚磷酸酯钾盐、仲C12-14烷基磺酸钠盐、C14-16醇聚氧乙烯(5)醚磷酸酯盐、C4-C24烷基磷酸钾、石油磺酸钠、辛醇聚氧乙烯醚(8)磷酸酯钾盐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的脂肪胺聚醚集束剂采用十二胺聚氧乙烯(10)醚、月桂胺聚氧乙烯(5)醚、椰油胺聚氧乙烯(10)醚、牛脂胺聚氧乙烯(15)醚、十六胺聚氧乙烯(15)醚、十八胺聚氧乙烯(8)醚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的酰胺类型的集束剂采用肉豆蔻酸二乙醇酰胺、油酸二乙醇酰胺、十硬脂酸单乙醇酰胺、硬脂酸二乙醇酰胺、月桂酸单乙醇酰胺、椰油酸单乙醇酰胺、月桂酸二乙醇酰胺、肉豆蔻酸单乙醇酰胺、椰油酸二乙醇酰胺、油酸单乙醇酰胺、硬脂酸单乙醇酰胺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的聚醚类型的润滑剂更优先采用丁醇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嵌段聚醚(EO/PO=30/70,MW=7500)、月桂醇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嵌段聚醚(EO/PO=50/50,MW=12000)、丁醇聚氧乙烯聚氧丙烯无规聚醚(EO/PO=50/50,MW=7800)、丁基封端辛醇聚氧乙烯聚氧丙烯无规聚醚(EO/PO=65/35,MW=10000)、丁醇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嵌段聚醚(EO/PO=40/60,MW=10000)、异构C13醇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嵌段聚醚(EO/PO=35/65,MW=8000)、辛醇封端丁醇聚氧乙烯聚氧丙烯无规聚醚(EO/PO=60/40,MW=9000)、辛醇聚氧乙烯聚氧丙烯无规聚醚(EO/PO=65/35,MW=10000)、月桂醇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嵌段聚醚(EO/PO=70/30,MW=15000)、油醇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嵌段聚醚(EO/PO=35/65,MW=6000)、甲基封端十八醇聚氧乙烯聚氧丙烯无规聚醚(EO/PO=45/55,MW=13000)、辛醇聚氧乙烯聚氧丙烯无规聚醚(EO/PO=65/35,MW=10000)、异辛醇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嵌段聚醚(EO/PO=70/30,MW=15000)、甘油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嵌段聚醚(EO/PO=40/60,MW=9000)、丁醇聚氧乙烯聚氧丙烯无规聚醚(EO/PO=65/35,MW=16000)、月桂基封端辛醇聚氧乙烯聚氧丙烯无规聚醚(EO/PO=65/35,MW=10000)、异辛醇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嵌段聚醚(EO/PO=45/55,MW=17000)、甘油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嵌段聚醚(EO/PO=35/65,MW=5000)、丁醇聚氧乙烯聚氧丙烯无规聚醚(EO/PO=40/60,MW=12000)、辛醇聚氧乙烯聚氧丙烯无规聚醚(EO/PO=50/50,MW=8000)、丙二醇无规聚醚(EO/PO=30/70,MW=2500),丙三醇无规聚醚(EO/PO=65/35,MW=2900),丁醇无规聚醚(EO/PO=25/75,MW=7800,月桂醇无规聚醚(EO/PO=35/65,MW=1200),十二醇无规聚醚(EO/PO,MW=1500),异构C13醇无规聚醚(EO/PO=50/50,MW=2800),丙二醇嵌段聚醚(EO/PO=75/25,MW=3400),丁醇嵌段聚醚(EO/PO=60/40,MW=8000),十二醇嵌段聚醚(EO/PO=50/50,MW=15000)、甲基封端癸基聚(EO/PO=80/20,MW=10000)、正丁基甲基封端聚醚(EO/PO=55/45,MV=8000)、月桂基封端丁基聚醚(EO/PO=30/70,MV=6000)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的改性硅油更优先采用型号为DM-750氨基改性硅油、二甲基硅油、鲸蜡基二甲基硅氧烷、月桂基二甲基硅油、聚乙二醇/聚丙二醇-14/4-二甲基硅氧烷、十六烷基硅油、聚乙二醇-1,2二甲基硅氧烷、聚乙二醇-9二甲基硅氧烷、聚乙二醇-1,2二甲基硅氧烷、月桂基聚乙二醇/聚丙二醇-18/18-二甲基硅氧烷中的一种或多种。
一种涤锦复合细旦丝的高速纺纺丝油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处方量的抗静电剂、聚醚类型的润滑剂、改性硅油、集束剂和平衡调节剂混合均匀后,控制反应温度为55℃,反应时间为1.5小时,即可制得涤锦复合细旦丝高速纺纺丝油剂。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使用本发明得到的一种涤锦复合细旦丝的高速纺纺丝油剂,具有优良的抗静电性、渗透性,能提高纤维的集束性和平滑性,且本发明在使用过程中乳化性能良好,一周内基本无腐败分层现象出现。涤锦复合细旦丝由于纤维直径小,比表面积大,因此在纺丝过程中使用的化纤油剂需要比常规纺丝油剂更优良的抗静电性,润滑性和渗透性。本发明中的涤锦复合细旦丝油剂因其含有脂肪胺的聚氧乙烯醚磷酸酯盐,使其具有高效的抗静电性能;又因其特殊的后加工工艺,需要相适应的集束性,使用脂肪酸酰胺作为集束剂,在保证纤维均匀上油情况下,能够避免初生纤维的双组份提前发生剥离和在后加工过程中剥离不开。因此使用本发明所提供的油剂的效果是:涤锦复合细旦丝的纺丝过程上油均匀,可纺性优良,耐热性好,焦油化程度低,在棍上残留量少,无大规模毛丝、断头,上油率低且所纺丝束性能好。通过使用本发明得到的涤锦复合细旦丝油剂,使用平氏粘度计测定40℃时的运动粘度通常是15~150m2/s,因运动粘度在这个范围内附着性变良好,优选50~120m2/s。涤锦细旦丝油剂对纤维的附着量通常是相对于纤维的重量百分比为0.2~5%,优选的是0.5~2.0%。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一种涤锦复合细旦丝的高速纺纺丝油剂,将5kg十二烷基胺聚氧乙烯(3)醚磷酸单酯钾盐(购于浙江皇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kg十八烷基胺聚氧乙烯(8)醚磷酸单酯钾盐(购于海安石油化工)、2kg C12-14醇磷酸聚氧乙烯(4EO)钾盐和3kg辛醇聚氧乙烯(3)醚磷酸酯盐(购于海安石油化工)的混合抗静电剂,12kg丁醇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嵌段聚醚(EO/PO=30/70,MW=7500,购于浙江传化能源有限公司)、18kg月桂醇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嵌段聚醚(EO/PO=50/50,MW=12000,购于浙江传化能源有限公司)、10kg丁醇聚氧乙烯聚氧丙烯无规聚醚(EO/PO=50/50,MW=7800,购于南通亨斯特化工有限公司)、10kg丙二醇无规聚醚(EO/PO=30/70,MW=2500,购于皇马科技估计有限公司)、5kg月桂醇无规聚醚(EO/PO=35/65,MW=1200,购于皇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5kg丁醇嵌段聚醚(EO/PO=60/40,MW=8000,购于江苏海安石油化工)和10kg丁基封端辛醇聚氧乙烯聚氧丙烯无规聚醚(EO/PO=65/35,MW=10000,购于海安石油化工厂)的混合聚醚润滑剂,4kg氨基改性硅油(型号KFZ-314CM,购于苏州乐翔有机硅科技有限公司)和4kg二甲基硅油(购于道康宁),2kg硬脂酸单乙醇酰胺(购于上海经纬化工有限公司)、2kg硬脂酸二乙醇酰胺(购于国力化工有限公司)和1kg月桂胺聚氧乙烯(5)醚(购于海安石油化工)的集束剂,0.5kg的油性防腐剂(购于永安微生物控制有限公司),2kg的十二醇(购于上海抚生实际一厂),2.5kg水的混合平衡调节剂混合均匀,温度为55℃,反应1.5小时制的涤锦复合细旦丝高速纺纺丝油剂。
通过本实施例得到的一种涤锦复合细旦丝的高速纺纺丝油剂,具有优良的抗静电性、渗透性,能提高纤维的集束性和平滑性,且本发明在使用过程中乳化性能良好,一周内基本无腐败分层现象出现。涤锦复合细旦丝由于纤维直径小,比表面积大,因此在纺丝过程中使用的化纤油剂需要比常规纺丝油剂更优良的抗静电性,润滑性和渗透性。本实施例中的涤锦复合细旦丝油剂因其含有脂肪胺的聚氧乙烯醚磷酸酯盐,使其具有高效的抗静电性能;又因其特殊的后加工工艺,需要相适应的集束性,使用脂肪酸酰胺作为集束剂,在保证纤维均匀上油情况下,能够避免初生纤维的双组份提前发生剥离和在后加工过程中剥离不开。因此使用本发明所提供的油剂的效果是:涤锦复合细旦丝的纺丝过程上油均匀,可纺性优良,耐热性好,焦油化程度低,在棍上残留量少,无大规模毛丝、断头,上油率低且所纺丝束性能好。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一种涤锦复合细旦丝的高速纺纺丝油剂,将1kg十四烷基胺聚氧乙烯(5)醚磷酸单酯钾盐(购于浙江皇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kg十二烷基胺聚氧乙烯(5)醚磷酸单酯钾盐(购于传化能源有限公司)、4kg C12-14醇硫酸钠盐(购于海安石油化工)、1kg十八烷基聚氧乙烯醚磷酸酯钾盐(购于传化能源有限公司)的混合抗静电剂,8kg丁醇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嵌段聚醚(EO/PO=40/60,MW=10000,购于浙江传化能源有限公司)、10kg异构C13醇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嵌段聚醚(EO/PO=35/65,MW=8000,购于浙江皇马合成化学有限公司)、18kg辛醇封端丁醇聚氧乙烯聚氧丙烯无规聚醚(EO/PO=60/40,MW=9000,购于南通亨斯特化工有限公司)、5kg丙三醇无规聚醚(EO/PO=65/35,MW=2900,购于皇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15kg辛醇聚氧乙烯聚氧丙烯无规聚醚(EO/PO=65/35,MW=10000,购于海安石油化工厂)的混合聚醚润滑剂,8kg鲸蜡基二甲基硅氧烷(上海方登化工有限公司)和7kg月桂基二甲基硅油(购于道康宁)、3kg月桂酸单乙醇酰胺(购于上海经纬化工有限公司)、4kg椰油酸单乙醇酰胺(购于江苏海安石油化工)和3kg椰油胺聚氧乙烯(10)醚(购于传化能源有限公司)的集束剂,0.5kg的防腐剂(购于永安微生物控制有限公司),3kg的十二醇(购于上海抚生实际一厂),6.5kg水的混合平衡调节剂混合均匀,温度为55℃,反应1.5小时制的涤锦复合细旦丝高速纺纺丝油剂。
通过本实施例得到的一种涤锦复合细旦丝的高速纺纺丝油剂,具有优良的抗静电性、渗透性,能提高纤维的集束性和平滑性,且本发明在使用过程中乳化性能良好,一周内基本无腐败分层现象出现。涤锦复合细旦丝由于纤维直径小,比表面积大,因此在纺丝过程中使用的化纤油剂需要比常规纺丝油剂更优良的抗静电性,润滑性和渗透性。本实施例中的涤锦复合细旦丝油剂因其含有脂肪胺的聚氧乙烯醚磷酸酯盐,使其具有高效的抗静电性能;又因其特殊的后加工工艺,需要相适应的集束性,使用脂肪酸酰胺作为集束剂,在保证纤维均匀上油情况下,能够避免初生纤维的双组份提前发生剥离和在后加工过程中剥离不开。因此使用本发明所提供的油剂的效果是:涤锦复合细旦丝的纺丝过程上油均匀,可纺性优良,耐热性好,焦油化程度低,在棍上残留量少,无大规模毛丝、断头,上油率低且所纺丝束性能好。
实施例3
本实施例的一种涤锦复合细旦丝的高速纺纺丝油剂,将1kg十六烷基胺聚氧乙烯(12)醚磷酸单酯钾盐(购于浙江皇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0.5kg C14-16醇聚氧乙烯(6)醚磷酸酯盐(购于海安石油化工)、0.5kg烷基个数为4~24的烷基磺酸钠(购于江西斯莫生物化学有限公司)的混合抗静电剂,10kg月桂醇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嵌段聚醚(EO/PO=70/30,MW=15000,购于浙江皇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7kg油醇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嵌段聚醚(EO/PO=35/65,MW=6000,购于海安石油化工有限公司)、20kg甲基封端十八醇聚氧乙烯聚氧丙烯无规聚醚(EO/PO=45/55,MW=13000,购于南通亨斯特化工有限公司)、5kg十二醇无规聚醚(EO/PO,MW=1500,购于皇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7kg十二醇嵌段聚醚(EO/PO=50/50,MW=15000,购于皇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0kg甲基封端癸基聚(EO/PO=80/20,MW=10000,购于皇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21kg辛醇聚氧乙烯聚氧丙烯无规聚醚(EO/PO=65/35,MW=10000,购于海安石油化工厂)的混合聚醚润滑剂,0.5kg聚乙二醇/聚丙二醇-14/4-二甲基硅氧烷(上海方登化工有限公司)和0.5kg十六烷基硅油(购于道康宁),0.5kg肉豆蔻酸二乙醇酰胺(中山科美油脂化学有限公司)、0.2kg油酸二乙醇酰胺(购于传化能源有限公司)和0.3kg十二胺聚氧乙烯(10)醚(购于海安石油化工)的集束剂,0.5kg的防腐剂(购于永安微生物控制有限公司),0.2kg的油酸(购于马来西亚),0.3kg水的混合平衡调节剂混合均匀,温度为55℃,反应1.5小时制的涤锦复合细旦丝高速纺纺丝油剂。
通过本实施例得到的一种涤锦复合细旦丝的高速纺纺丝油剂,具有优良的抗静电性、渗透性,能提高纤维的集束性和平滑性,且本发明在使用过程中乳化性能良好,一周内基本无腐败分层现象出现。涤锦复合细旦丝由于纤维直径小,比表面积大,因此在纺丝过程中使用的化纤油剂需要比常规纺丝油剂更优良的抗静电性,润滑性和渗透性。本实施例中的涤锦复合细旦丝油剂因其含有脂肪胺的聚氧乙烯醚磷酸酯盐,使其具有高效的抗静电性能;又因其特殊的后加工工艺,需要相适应的集束性,使用脂肪酸酰胺作为集束剂,在保证纤维均匀上油情况下,能够避免初生纤维的双组份提前发生剥离和在后加工过程中剥离不开。因此使用本发明所提供的油剂的效果是:涤锦复合细旦丝的纺丝过程上油均匀,可纺性优良,耐热性好,焦油化程度低,在棍上残留量少,无大规模毛丝、断头,上油率低且所纺丝束性能好。
实施例4
本实施例的一种涤锦复合细旦丝的高速纺纺丝油剂,将10kg十六烷基胺聚氧乙烯(12)醚磷酸单酯钾盐(购于浙江皇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kg十三烷基胺聚氧乙烯(8)醚磷酸单酯钾盐(购于皇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kgC12-14烷基硫酸钠(购于菲律宾科宁)、1kgC4-C24烷基聚氧乙烯醚磷酸酯钾盐(购于传化能源有限公司)、和1kg仲C12-14烷基磺酸钠盐(购于海安石油化工)的混合抗静电剂,7kg异辛醇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嵌段聚醚(EO/PO=70/30,MW=15000,购于浙江皇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0kg甘油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嵌段聚醚(EO/PO=40/60,MW=9000,购于浙江皇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7kg丁醇聚氧乙烯聚氧丙烯无规聚醚(EO/PO=65/35,MW=16000,购于南通亨斯特化工有限公司)、5kg丁醇无规聚醚(EO/PO=25/75,MW=7800,购于皇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8kg正丁基甲基封端聚醚(EO/PO=55/45,MV=8000,购于皇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5kg月桂基封端丁基聚醚(EO/PO=30/70,MV=6000,购于传化能源有限公司)和5kg月桂基封端辛醇聚氧乙烯聚氧丙烯无规聚醚(EO/PO=65/35,MW=10000,购于海安石油化工厂)的混合聚醚润滑剂,6kg聚乙二醇-1,2二甲基硅氧烷(广州市万露化工有限公司)和9kg聚乙二醇-9二甲基硅氧烷(购于道康宁),2kg月桂酸二乙醇酰胺(中山科美油脂化学有限公司)、2kg肉豆蔻酸单乙醇酰胺(购于上海圣轩生物化工有限公司)、2kg十六胺聚氧乙烯(15)醚(购于海安石油化工)和4kg牛脂胺聚氧乙烯(15)醚(购于国力化工有限公司)的集束剂,0.5kg的防腐剂(购于日本帕玛化学),4kg的十六醇(购于上海抚生实际一厂),5.5kg水的混合平衡调节剂混合均匀,温度为55℃,反应1.5小时制的涤锦复合细旦丝高速纺纺丝油剂。
通过本实施例得到的一种涤锦复合细旦丝的高速纺纺丝油剂,具有优良的抗静电性、渗透性,能提高纤维的集束性和平滑性,且本发明在使用过程中乳化性能良好,一周内基本无腐败分层现象出现。涤锦复合细旦丝由于纤维直径小,比表面积大,因此在纺丝过程中使用的化纤油剂需要比常规纺丝油剂更优良的抗静电性,润滑性和渗透性。本实施例中的涤锦复合细旦丝油剂因其含有脂肪胺的聚氧乙烯醚磷酸酯盐,使其具有高效的抗静电性能;又因其特殊的后加工工艺,需要相适应的集束性,使用脂肪酸酰胺作为集束剂,在保证纤维均匀上油情况下,能够避免初生纤维的双组份提前发生剥离和在后加工过程中剥离不开。因此使用本发明所提供的油剂的效果是:涤锦复合细旦丝的纺丝过程上油均匀,可纺性优良,耐热性好,焦油化程度低,在棍上残留量少,无大规模毛丝、断头,上油率低且所纺丝束性能好。
实施例5
本实施例的一种涤锦复合细旦丝的高速纺纺丝油剂,将0.5kg十四烷基胺聚氧乙烯(12)醚磷酸单酯钾盐(购于浙江皇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0.5kg C4-C24烷基磷酸钾(购于厚晨精细化工有限公司)、0.2kg石油磺酸钠(购于南方石化有限公司)、0.3kg辛醇聚氧乙烯醚(8)磷酸酯钾盐(购于海安石油化工)和0.5kg C14-16醇聚氧乙烯(5)醚磷酸酯盐(购于海安石油化工)的混合抗静电剂,10kg异辛醇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嵌段聚醚(EO/PO=45/55,MW=17000,购于浙江皇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8kg甘油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嵌段聚醚(EO/PO=35/65,MW=5000,购于浙江皇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7kg丁醇聚氧乙烯聚氧丙烯无规聚醚(EO/PO=40/60,MW=12000,购于南通亨斯特化工有限公司)、8kg异构C13醇无规聚醚(EO/PO=50/50,MW=2800,购于皇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7kg丙二醇嵌段聚醚(EO/PO=75/25,MW=3400,购于皇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20kg辛醇聚氧乙烯聚氧丙烯无规聚醚(EO/PO=50/50,MW=8000,购于海安石油化工厂)的混合聚醚润滑剂,0.5kg聚乙二醇-1,2二甲基硅氧烷(广州市万露化工有限公司)和0.5kg月桂基聚乙二醇/聚丙二醇-18/18-二甲基硅氧烷(购于道康宁),1kg椰油酸二乙醇酰胺(中山科美油脂化学有限公司)、1kg油酸单乙醇酰胺、1kg硬脂酸单乙醇酰胺和2kg十八胺聚氧乙烯(8)醚的集束剂,0.5kg的防腐剂(购于日本帕玛化学),1kg的十八醇(购于上海抚生实际一厂),0.5kg水的混合平衡调节剂混合均匀,温度为55℃,反应1.5小时制的涤锦复合细旦丝高速纺纺丝油剂。
通过本实施例得到的一种涤锦复合细旦丝的高速纺纺丝油剂,具有优良的抗静电性、渗透性,能提高纤维的集束性和平滑性,且本发明在使用过程中乳化性能良好,一周内基本无腐败分层现象出现。涤锦复合细旦丝由于纤维直径小,比表面积大,因此在纺丝过程中使用的化纤油剂需要比常规纺丝油剂更优良的抗静电性,润滑性和渗透性。本实施例中的涤锦复合细旦丝油剂因其含有脂肪胺的聚氧乙烯醚磷酸酯盐,使其具有高效的抗静电性能;又因其特殊的后加工工艺,需要相适应的集束性,使用脂肪酸酰胺作为集束剂,在保证纤维均匀上油情况下,能够避免初生纤维的双组份提前发生剥离和在后加工过程中剥离不开。因此使用本发明所提供的油剂的效果是:涤锦复合细旦丝的纺丝过程上油均匀,可纺性优良,耐热性好,焦油化程度低,在棍上残留量少,无大规模毛丝、断头,上油率低且所纺丝束性能好。
由于无专用涤锦复合丝油剂,采用3种化纤厂使用的涤纶POY高速纺油剂作为对比例1,对比例2,对比例3。
涤锦复合纺丝时,以3500m/min的卷绕速度,卷绕成136dtex/150f长丝的POY。通过喷嘴以12%(重量百分比)乳液形式喂入本实施例1-5和对比例1-3的每种纺丝油剂,使有限成分油的上油率达到0.45%。从纺丝开始一个月后,测量油剂耐热性、毛丝、断头、油膜强度及纤维的质量指标,结果见表1和表2。
从表1、表2可见本实施例的涤锦复合细旦纺丝油剂,在纺丝过程中表现出良好的可纺性能,能大幅度降低毛丝断头,其它性能指标与国外进口油剂基本相当,且生产原料基本为国产。
表1
Figure BDA00003659819700181
Figure BDA00003659819700191
注:▲—几乎没有○—有一些△—微量╳—许多
表2
Figure BDA00003659819700192

Claims (10)

1.一种涤锦复合细旦丝的高速纺纺丝油剂,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抗静电剂2~15%、聚醚类型的润滑剂50~95%、改性硅油1~15%、集束剂1~10%和平衡调节剂0~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涤锦复合细旦丝的高速纺纺丝油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抗静电剂采用阴离子型抗静电剂、阳离子型抗静电剂和两性型抗静电剂中的一种;所述的聚醚类型的润滑剂的质量百分比为70-80%;所述的聚醚类型的润滑剂是指将环氧乙烷和环氧丙烷中的一种或两种,与分子中具有1个或1个以上羟基的化合物共聚得到的化合物,并通过封端聚醚的改性物使末端羟基改性后得到的重均分子量为500~25,000聚醚类型的润滑剂,其中所述的封端聚醚的改性物为1~20个碳原子的的烷基;所述的改性硅油采用烷基改性硅油、氨基改性硅油、聚醚改性硅油、环氧改性硅油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的集束剂采用脂肪胺聚醚集束剂和酰胺类型集束剂中的一种或两种;所述的脂肪胺聚醚集束剂采用3~30个碳原子的脂肪胺和EO加成个数为3~30的脂肪胺聚醚集束剂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的酰胺类型的集束剂脂肪酸单乙醇酰胺 和脂肪酸二乙醇酰胺中的一种或两种;所述的平衡调节剂采用防腐剂、PH调整剂和水中的一种或多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涤锦复合细旦丝的高速纺纺丝油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性型抗静电剂采用脂肪胺的聚氧乙烯醚磷酸酯盐,所述的聚氧乙烯醚磷酸酯盐的通式为:                                               
Figure 2013103518658100001DEST_PATH_IMAGE002
;所述的阴离子型抗静电剂采用磺酸盐型抗静电剂、磷酸酯盐抗静电剂、硫酸酯盐抗静电剂种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的羟基的化合物采用含有1~30个碳原子的天然或合成的脂肪醇、芳香醇、脂环醇和酚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的环氧乙烷与环氧丙烷共聚时,环氧乙烷的重量百分比为10~90%;所述的环氧乙烷与环氧丙烷的共聚加成方式采用无规加成类型或嵌段加成类型中的一种;所述的聚醚类型的润滑剂为重均分子量为1500~18000的聚醚类型的润滑剂;所述的脂肪胺聚醚集束剂采用6~18个碳原子的脂肪胺和环氧乙烷的加成数为3~24的脂肪胺聚醚集束剂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的脂肪酸包括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所述的饱和脂肪酸采用辛酸、癸酸、椰油酸、月桂酸、豆蔻酸、棕榈脂酸、硬脂酸、花生酸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的不饱和脂肪酸采用油酸,亚油酸、亚麻酸花生四烯酸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的防腐剂为油剂防腐剂;所述的PH调整剂采用十二醇,十六醇,十八醇,油酸中的一种或多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涤锦复合细旦丝的高速纺纺丝油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氧乙烯醚磷酸酯盐采用脂肪胺聚氧乙烯醚磷酸单酯盐;所述的羟基化合物采用含有1~30个碳原子的天然或合成的脂肪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涤锦复合细旦丝的高速纺纺丝油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脂肪胺聚氧乙烯醚磷酸单酯盐采用脂肪胺聚氧乙烯醚单酯钾盐;所述的脂肪醇采用饱和的直连一元醇、饱和的支连一元醇、不饱和的直连一元醇、不饱和的支连一元醇、饱和的直连二元醇、不饱和的支连二元醇、多元醇中的一种或两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涤锦复合细旦丝的高速纺纺丝油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脂肪胺聚氧乙烯醚单酯钾盐采用环氧乙烷加成数为1~30、烷基中碳的个数为3~30的脂肪胺聚氧乙烯醚单酯钾盐;所述的饱和的直连一元醇采用甲醇、乙醇、丁醇、辛醇、癸醇、月桂醇、C12-14脂肪醇、肉豆蔻醇、十六烷醇和硬脂醇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的饱和的支连一元醇采用异丙醇、叔戊醇、C12-14脂肪仲醇、异十六烷醇和异硬脂醇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的不饱和的直连一元醇采用烯丙醇、油醇中的一种或两种;所述的不饱和的支连一元醇采用乙烯基甲基甲醇、叔丁醇和异丁醇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的饱和的直连二元醇采用乙二醇和丙二醇中的一种或两种;所述的不饱和的支连二元醇为1,2-甘醇;所述的多元醇采用甘醇三羟甲基丙烷,季戊四醇、山梨糖醇中的一种或多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涤锦复合细旦丝的高速纺纺丝油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脂肪胺聚氧乙烯醚单酯钾盐采用环氧乙烷加成数为3~20、烷基中碳的个数为3~18的脂肪胺聚氧乙烯醚单酯钾盐。
8.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涤锦复合细旦丝的高速纺纺丝油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性型抗静电剂采用十二烷基胺聚氧乙烯(3)醚磷酸单酯钾盐、十八烷基胺聚氧乙烯(8)醚磷酸单酯钾盐、十四烷基胺聚氧乙烯(5)醚磷酸单酯钾盐、十二烷基胺聚氧乙烯(5)醚磷酸单酯钾盐、十六烷基胺聚氧乙烯(12)醚磷酸单酯钾盐、10kg十六烷基胺聚氧乙烯(12)醚磷酸单酯钾盐、十三烷基胺聚氧乙烯(8)醚磷酸单酯钾盐、十四烷基胺聚氧乙烯(12)醚磷酸单酯钾盐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的阴离子型抗静电剂采用辛醇聚氧乙烯(3)醚磷酸酯盐、C12-14醇磷酸聚氧乙烯(4EO)钾盐、C12-14醇硫酸钠盐、十八烷基聚氧乙烯醚磷酸酯钾盐、C14-16醇聚氧乙烯(6)醚磷酸酯盐、C4-24的烷基磺酸钠、烷基硫酸钠、C4-C24烷基聚氧乙烯醚磷酸酯钾盐、仲C12-14烷基磺酸钠盐、C14-16醇聚氧乙烯(5)醚磷酸酯盐、C4-C24烷基磷酸钾、石油磺酸钠、辛醇聚氧乙烯醚(8)磷酸酯钾盐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的脂肪胺聚醚集束剂采用十二胺聚氧乙烯(10)醚、月桂胺聚氧乙烯(5)醚、椰油胺聚氧乙烯(10)醚、牛脂胺聚氧乙烯(15)醚、十六胺聚氧乙烯(15)醚、十八胺聚氧乙烯(8)醚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的酰胺类型的集束剂采用肉豆蔻酸二乙醇酰胺、油酸二乙醇酰胺、十硬脂酸单乙醇酰胺、硬脂酸二乙醇酰胺、月桂酸单乙醇酰胺、椰油酸单乙醇酰胺、月桂酸二乙醇酰胺、肉豆蔻酸单乙醇酰胺、椰油酸二乙醇酰胺、油酸单乙醇酰胺、硬脂酸单乙醇酰胺中的一种或多种。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涤锦复合细旦丝的高速纺纺丝油剂,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聚醚类型的润滑剂采用丁醇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嵌段聚醚(EO/PO=30/70,MW=7500)、月桂醇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嵌段聚醚(EO/PO=50/50,MW=12000)、丁醇聚氧乙烯聚氧丙烯无规聚醚(EO/PO=50/50,MW=7800)、丁基封端辛醇聚氧乙烯聚氧丙烯无规聚醚(EO/PO=65/35,MW=10000)、丁醇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嵌段聚醚(EO/PO=40/60,MW=10000)、异构C13醇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嵌段聚醚(EO/PO=35/65,MW=8000)、辛醇封端丁醇聚氧乙烯聚氧丙烯无规聚醚(EO/PO=60/40,MW=9000)、辛醇聚氧乙烯聚氧丙烯无规聚醚(EO/PO=65/35,MW=10000)、月桂醇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嵌段聚醚(EO/PO=70/30,MW=15000)、油醇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嵌段聚醚(EO/PO=35/65,MW=6000)、甲基封端十八醇聚氧乙烯聚氧丙烯无规聚醚(EO/PO=45/55,MW=13000)、辛醇聚氧乙烯聚氧丙烯无规聚醚(EO/PO=65/35,MW=10000)、异辛醇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嵌段聚醚(EO/PO=70/30,MW=15000)、甘油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嵌段聚醚(EO/PO=40/60,MW=9000)、丁醇聚氧乙烯聚氧丙烯无规聚醚(EO/PO=65/35,MW=16000)、月桂基封端辛醇聚氧乙烯聚氧丙烯无规聚醚(EO/PO=65/35,MW=10000)、异辛醇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嵌段聚醚(EO/PO=45/55,MW=17000)、甘油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嵌段聚醚(EO/PO=35/65,MW=5000)、丁醇聚氧乙烯聚氧丙烯无规聚醚(EO/PO=40/60,MW=12000)、辛醇聚氧乙烯聚氧丙烯无规聚醚(EO/PO=50/50,MW=8000)、丙二醇无规聚醚(EO/PO=30/70,MW=2500),丙三醇无规聚醚(EO/PO=65/35,MW=2900),丁醇无规聚醚(EO/PO=25/75,MW=7800,月桂醇无规聚醚(EO/PO=35/65,MW=1200),十二醇无规聚醚(EO/PO,MW=1500),异构C13醇无规聚醚(EO/PO=50/50,MW=2800),丙二醇嵌段聚醚(EO/PO=75/25,MW=3400),丁醇嵌段聚醚(EO/PO=60/40,MW=8000),十二醇嵌段聚醚(EO/PO=50/50,MW=15000) 、甲基封端癸基聚(EO/PO=80/20,MW=10000)、正丁基甲基封端聚醚(EO/PO=55/45,MV=8000) 、月桂基封端丁基聚醚(EO/PO=30/70,MV=6000)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的改性硅油采用型号为DM-750氨基改性硅油、二甲基硅油、鲸蜡基二甲基硅氧烷、月桂基二甲基硅油、聚乙二醇/聚丙二醇-14/4-二甲基硅氧烷、十六烷基硅油、聚乙二醇-1,2二甲基硅氧烷、聚乙二醇-9二甲基硅氧烷、聚乙二醇-1,2二甲基硅氧烷、月桂基聚乙二醇/聚丙二醇-18/18-二甲基硅氧烷中的一种或多种。
10.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涤锦复合细旦丝的高速纺纺丝油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将处方量的抗静电剂、聚醚类型的润滑剂、改性硅油、集束剂和平衡调节剂混合均匀后,控制反应温度为55℃,反应时间为1.5小时,即可制得涤锦复合细旦丝高速纺纺丝油剂。
CN201310351865.8A 2013-08-13 2013-08-13 一种涤锦复合细旦丝的高速纺纺丝油剂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0346958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351865.8A CN103469582B (zh) 2013-08-13 2013-08-13 一种涤锦复合细旦丝的高速纺纺丝油剂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351865.8A CN103469582B (zh) 2013-08-13 2013-08-13 一种涤锦复合细旦丝的高速纺纺丝油剂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469582A true CN103469582A (zh) 2013-12-25
CN103469582B CN103469582B (zh) 2015-10-28

Family

ID=497946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351865.8A Active CN103469582B (zh) 2013-08-13 2013-08-13 一种涤锦复合细旦丝的高速纺纺丝油剂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469582B (zh)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80701A (zh) * 2014-12-09 2015-04-01 上虞市皇马化学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民用fdy涤纶长丝用油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594033A (zh) * 2015-01-26 2015-05-06 南通华纶化纤有限公司 高效锦纶纺丝用油剂组合物
CN104988722A (zh) * 2015-07-13 2015-10-21 湖州宏鑫绸厂 一种新型聚酯纤维纺丝油剂
CN105821647A (zh) * 2016-04-29 2016-08-03 宿迁至诚纺织品有限公司 用于纱线制作的合成添加剂
CN108642880A (zh) * 2018-05-18 2018-10-12 杭州华春化纤染织有限公司 一种高强涤纶poy油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9154131A (zh) * 2016-05-18 2019-01-04 松本油脂制药株式会社 短纤维用纤维处理剂及其利用
CN110004715A (zh) * 2019-04-02 2019-07-12 上海多纶化工有限公司 腈纶纺丝油剂
CN112375287A (zh) * 2020-10-10 2021-02-19 南京金杉汽车工程塑料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降低聚丙烯工程塑料表面电阻率的改性方法
CN112746353A (zh) * 2020-12-30 2021-05-04 苏州禾川化学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高速纺用化纤油剂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252774A (ja) * 1994-01-26 1995-10-03 Kao Corp 繊維用油剤組成物
CN101392458A (zh) * 2008-01-30 2009-03-25 浙江传化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涤纶fdy油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776786A (zh) * 2012-07-11 2012-11-14 陕西海安实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非乳液型锦纶6长丝高速纺丝纯油剂
CN102912640A (zh) * 2012-10-25 2013-02-06 上虞市皇马化学有限公司 一种原油型涤纶工业丝油剂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252774A (ja) * 1994-01-26 1995-10-03 Kao Corp 繊維用油剤組成物
CN101392458A (zh) * 2008-01-30 2009-03-25 浙江传化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涤纶fdy油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776786A (zh) * 2012-07-11 2012-11-14 陕西海安实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非乳液型锦纶6长丝高速纺丝纯油剂
CN102912640A (zh) * 2012-10-25 2013-02-06 上虞市皇马化学有限公司 一种原油型涤纶工业丝油剂及其制备方法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80701A (zh) * 2014-12-09 2015-04-01 上虞市皇马化学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民用fdy涤纶长丝用油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594033A (zh) * 2015-01-26 2015-05-06 南通华纶化纤有限公司 高效锦纶纺丝用油剂组合物
CN104988722A (zh) * 2015-07-13 2015-10-21 湖州宏鑫绸厂 一种新型聚酯纤维纺丝油剂
CN105821647A (zh) * 2016-04-29 2016-08-03 宿迁至诚纺织品有限公司 用于纱线制作的合成添加剂
CN109154131A (zh) * 2016-05-18 2019-01-04 松本油脂制药株式会社 短纤维用纤维处理剂及其利用
CN108642880A (zh) * 2018-05-18 2018-10-12 杭州华春化纤染织有限公司 一种高强涤纶poy油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0004715A (zh) * 2019-04-02 2019-07-12 上海多纶化工有限公司 腈纶纺丝油剂
CN110004715B (zh) * 2019-04-02 2021-07-09 上海多纶化工有限公司 腈纶纺丝油剂
CN112375287A (zh) * 2020-10-10 2021-02-19 南京金杉汽车工程塑料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降低聚丙烯工程塑料表面电阻率的改性方法
CN112746353A (zh) * 2020-12-30 2021-05-04 苏州禾川化学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高速纺用化纤油剂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469582B (zh) 2015-10-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469582B (zh) 一种涤锦复合细旦丝的高速纺纺丝油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1906714B (zh) 一种环保型丙纶长丝油剂及其生产方法
CN102321975B (zh) 一种涤纶短纤维油剂
CN102776786B (zh) 一种非乳液型锦纶6长丝高速纺丝纯油剂
CN101929068A (zh) 一种涤纶poy纺丝油剂及其制造方法
CN101629383A (zh) 一种涤纶fdy纺丝油剂及其制造方法
CN102704264B (zh) 纤维制备用和毛油
CN103526540A (zh) 高速纺涤纶低弹丝后加工油剂的复配乳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803766B (zh) 一种超细丝纺丝油剂及制备方法
CN111206427A (zh) 一种用于涤纶工业丝的高温油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4561801B (zh) 一种高效环保的涤纶fdy油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8505342B (zh) 一种连续纺粘胶长丝用油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3969436A (zh) 一种锦纶纺丝油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505482B (zh) 一种锦纶帘子线油剂及其制造方法
CN114032677B (zh) 一种dty油剂及dty丝
CN101994251B (zh) 一种乳化液型涤纶工业丝用油剂
CN112301745B (zh) 一种连续纺粘胶纤维用油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7964788B (zh) 一种油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133311A (zh) 一种丙纶长丝油剂及其使用方法
CN103074774A (zh) 一种细旦熔纺氨纶纤维纺丝油剂
CN104562664A (zh) 环保型腈纶纺丝油剂
CN111851073A (zh) 一种抗静电型纺丝油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4395921B (zh) 一种抗静电涤纶低弹丝油剂的制备方法
JP2962925B2 (ja) ポリエステル繊維の高速製糸方法
CN115404570A (zh) 一种超细旦纤维用fdy油剂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ZHEJIANG HUANGMA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SHANGYU CITY HUANGMA CHEMICAL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50703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50703

Address after: 312363 Shangy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Zhang Town Industrial Zone

Applicant after: Zhejiang Huangma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312363, Shaoxing City, Zhejiang province Shangyu Town Industrial Zone, Shangyu City Real Madrid Chemical Co., Ltd.

Applicant before: Shangyu City Huangma Chemical Co., Ltd.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