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463374A - 一种治疗对虾中肠腺白浊病的中药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治疗对虾中肠腺白浊病的中药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463374A
CN103463374A CN 201310386641 CN201310386641A CN103463374A CN 103463374 A CN103463374 A CN 103463374A CN 201310386641 CN201310386641 CN 201310386641 CN 201310386641 A CN201310386641 A CN 201310386641A CN 103463374 A CN103463374 A CN 10346337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dix
parts
prawn
oral liquid
dise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310386641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书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Shengji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Shengji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Shengji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jin Shengji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1310386641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463374A/zh
Publication of CN1034633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6337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对虾中肠腺白浊病的中药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所述中药口服液由七叶一枝花、板蓝根、苦地丁、柴胡、山豆根、射干和甘草组成,按其重量份数计七叶一枝花3-6份、板蓝根2-4份、苦地丁1-2份、柴胡2-4份、山豆根1-2份、射干1-2份、甘草1-2份,该中药口服液通过煎煮法制得;所述治疗对虾中肠腺白浊病的中药口服液将传统中药合理组方,抗病毒、消炎、增强免疫力的功效显著,为水产养殖业提供了一种对虾中肠腺白浊病的有效治疗药物,具有见效快、疗效确实、无药残、不易产生耐药性、无任何毒副作用的特点;其制备方法简单,适合规模化工业生产的需要。

Description

一种治疗对虾中肠腺白浊病的中药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尤其是一种治疗对虾中肠腺白浊病的中药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对虾中肠腺白浊病的病原为中肠腺坏死杆状病毒,病虾通常在近表层水中游动,活动力差,对刺激的反应迟钝,病虾中肠腺(又叫肝胰腺)呈不透明白浊状,严重时肠道也变混浊,病毒主要侵害日本对虾的仔虾。该病流行于5-9月,发病期主要为仔虾第2-12天,死亡率一般为70%-100%。对于对虾中肠腺白浊病现阶段多采用西药抗生素进行治疗,尽管水产药品控制较严格,但西药抗生素滥用情况仍十分严重,且耐药菌株出现较快,使得对虾中肠腺白浊病的治疗难度加大,药物残留问题越来越重,给食品安全问题造成严重威胁。我国中药资源丰富,通过对传统中药进行合理筛选和组方,作为治疗对虾中肠腺白浊病的首选,将具有非常重要的生产实践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治疗对虾中肠腺白浊病的中药口服液。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上述治疗对虾中肠腺白浊病的中药口服液的制备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治疗对虾中肠腺白浊病的中药口服液,由七叶一枝花、板蓝根、苦地丁、柴胡、山豆根、射干和甘草组成,按其重量份数计七叶一枝花3-6份、板蓝根2-4份、苦地丁1-2份、柴胡2-4份、山豆根1-2份、射干1-2份、甘草1-2份。
优选的,上述治疗对虾中肠腺白浊病的中药口服液,是由下述方法得到的:
(1)按重量份数称取七叶一枝花3-6份、板蓝根2-4份、苦地丁1-2份、柴胡2-4份、山豆根1-2份、射干1-2份、甘草1-2份为原料;
(2)将上述7味中药混合后加入药材总重量4倍量的水,煎煮两次,第一次煎煮120分钟,第二次煎煮100分钟,合并两次煎液,滤过,滤液静置12小时,取上清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30-1.35,得浓缩液备用;
(3)向步骤(2)的浓缩液中加入乙醇至含醇量60%(v/v),静置,滤过,取上清液;
(4)将步骤(3)中上清液进行乙醇回收后,上清液在100℃条件下流通蒸汽30分钟,即得。
优选的,上述治疗对虾中肠腺白浊病的中药口服液,按其重量份数计七叶一枝花4-5份、板蓝根2-3份、苦地丁1.5-2份、柴胡3-4份、山豆根1-1.5份、射干1.5-2份、甘草1.5-2份。
优选的,上述治疗对虾中肠腺白浊病的中药口服液,按其重量份数计七叶一枝花5份、板蓝根2份、苦地丁2份、柴胡4份、山豆根1.5份、射干2份、甘草1.5份。
上述治疗对虾中肠腺白浊病的中药口服液的制备方法,具体制备步骤如下:
(1)按重量份数称取七叶一枝花3-6份、板蓝根2-4份、苦地丁1-2份、柴胡2-4份、山豆根1-2份、射干1-2份、甘草1-2份为原料;
(2)将上述7味中药混合后加入药材总重量4倍量的水,煎煮两次,第一次煎煮120分钟,第二次煎煮100分钟,合并两次煎液,滤过,滤液静置12小时,取上清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30-1.35,得浓缩液备用;
(3)向步骤(2)的浓缩液中加入乙醇至含醇量60%(v/v),静置,滤过,取上清液;
(4)将步骤(3)中上清液进行乙醇回收后,上清液在100℃条件下流通蒸汽30分钟,即得。
上述治疗对虾中肠腺白浊病的中药口服液的制备方法,所述步骤(4)中回收乙醇是指通过高温蒸发的方法将乙醇回收至贮醇罐,乙醇可二次利用,回收后乙醇浓度保持在95%以上。
上述相对密度是指该上清液的比重。
上述治疗对虾中肠腺白浊病的中药口服液的用量为按5-15ml/100kg体重的比例拌药饵,让虾口服,连用3-5天为一个疗程。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上述治疗对虾中肠腺白浊病的中药口服液,将传统中药合理组方,抗病毒、消炎、增强免疫力的功效显著,为水产养殖业提供了一种对虾中肠腺白浊病的有效治疗药物,具有见效快、疗效确实、无药残、不易产生耐药性、无任何毒副作用的特点;其制备方法简单,适合规模化工业生产的需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所述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一种治疗对虾中肠腺白浊病的中药口服液,由七叶一枝花、板蓝根、苦地丁、柴胡、山豆根、射干和甘草组成,其中,七叶一枝花5kg、板蓝根2kg、苦地丁2kg、柴胡4kg、山豆根1.5kg、射干2kg、甘草1.5kg。
上述治疗对虾中肠腺白浊病的中药口服液的制备方法,具体制备步骤如下:
(1)称取七叶一枝花5kg、板蓝根2kg、苦地丁2kg、柴胡4kg、山豆根1.5kg、射干2kg、甘草1.5kg为原料;
(2)将上述7味中药混合后加入药材总重量4倍量的水,煎煮两次,第一次煎煮120分钟,第二次煎煮100分钟,合并两次煎液,滤过,滤液静置12小时,取上清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32,得浓缩液备用;
(3)向步骤(2)的浓缩液中加入乙醇至含醇量60%(v/v),静置,滤过,取上清液;
(4)将步骤(3)中上清液进行乙醇回收后,上清液在100℃条件下流通蒸汽30分钟,即得。
实施例2
一种治疗对虾中肠腺白浊病的中药口服液,由七叶一枝花、板蓝根、苦地丁、柴胡、山豆根、射干和甘草组成,其中,七叶一枝花6kg、板蓝根4kg、苦地丁1kg、柴胡2kg、山豆根1kg、射干2kg、甘草2kg。
上述治疗对虾中肠腺白浊病的中药口服液的制备方法,具体制备步骤如下:
(1)称取七叶一枝花6kg、板蓝根4kg、苦地丁1kg、柴胡4kg、山豆根1kg、射干2kg、甘草2kg为原料;
(2)将上述7味中药混合后加入药材总重量4倍量的水,煎煮两次,第一次煎煮120分钟,第二次煎煮100分钟,合并两次煎液,滤过,滤液静置12小时,取上清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30,得浓缩液备用;
(3)向步骤(2)的浓缩液中加入乙醇至含醇量60%(v/v),静置,滤过,取上清液;
(4)将步骤(3)中上清液进行乙醇回收后,上清液在100℃条件下流通蒸汽30分钟,即得。
实施例3
一种治疗对虾中肠腺白浊病的中药口服液,由七叶一枝花、板蓝根、苦地丁、柴胡、山豆根、射干和甘草组成,其中,七叶一枝花3kg、板蓝根2kg、苦地丁2kg、柴胡2kg、山豆根2kg、射干1kg、甘草1kg。
上述治疗对虾中肠腺白浊病的中药口服液的制备方法,具体制备步骤如下:
(1)称取七叶一枝花3kg、板蓝根2kg、苦地丁2kg、柴胡2kg、山豆根2kg、射干1kg、甘草1kg为原料;
(2)将上述7味中药混合后加入药材总重量4倍量的水,煎煮两次,第一次煎煮120分钟,第二次煎煮100分钟,合并两次煎液,滤过,滤液静置12小时,取上清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35,得浓缩液备用;
(3)向步骤(2)的浓缩液中加入乙醇至含醇量60%(v/v),静置,滤过,取上清液;
(4)将步骤(3)中上清液进行乙醇回收后,上清液在100℃条件下流通蒸汽30分钟,即得。
实施例4
一种治疗对虾中肠腺白浊病的中药口服液,由七叶一枝花、板蓝根、苦地丁、柴胡、山豆根、射干和甘草组成,其中,七叶一枝花5kg、板蓝根3kg、苦地丁1.5kg、柴胡4kg、山豆根1kg、射干2kg、甘草1.5kg。
上述治疗对虾中肠腺白浊病的中药口服液的制备方法,具体制备步骤如下:
(1)称取七叶一枝花5kg、板蓝根3kg、苦地丁1.5kg、柴胡4kg、山豆根1kg、射干2kg、甘草1.5kg为原料;
(2)将上述7味中药混合后加入药材总重量4倍量的水,煎煮两次,第一次煎煮120分钟,第二次煎煮100分钟,合并两次煎液,滤过,滤液静置12小时,取上清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33,得浓缩液备用;
(3)向步骤(2)的浓缩液中加入乙醇至含醇量60%(v/v),静置,滤过,取上清液;
(4)将步骤(3)中上清液进行乙醇回收后,上清液在100℃条件下流通蒸汽30分钟,即得。
实施例5
一种治疗对虾中肠腺白浊病的中药口服液,由七叶一枝花、板蓝根、苦地丁、柴胡、山豆根、射干和甘草组成,其中,七叶一枝花4kg、板蓝根2kg、苦地丁2kg、柴胡3kg、山豆根1.5kg、射干1.5kg、甘草2kg。
上述治疗对虾中肠腺白浊病的中药口服液的制备方法,具体制备步骤如下:
(1)称取七叶一枝花4kg、板蓝根2kg、苦地丁2kg、柴胡3kg、山豆根1.5kg、射干1.5kg、甘草2kg为原料;
(2)将上述7味中药混合后加入药材总重量4倍量的水,煎煮两次,第一次煎煮120分钟,第二次煎煮100分钟,合并两次煎液,滤过,滤液静置12小时,取上清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31,得浓缩液备用;
(3)向步骤(2)的浓缩液中加入乙醇至含醇量60%(v/v),静置,滤过,取上清液;
(4)将步骤(3)中上清液进行乙醇回收后,上清液在100℃条件下流通蒸汽30分钟,即得。
实施例6
一种治疗对虾中肠腺白浊病的中药口服液,由七叶一枝花、板蓝根、苦地丁、柴胡、山豆根、射干和甘草组成,其中,七叶一枝花4.7kg、板蓝根2.4kg、苦地丁1.8kg、柴胡3kg、山豆根1.5kg、射干1.6kg、甘草1.9kg。
上述治疗对虾中肠腺白浊病的中药口服液的制备方法,具体制备步骤如下:
(1)称取七叶一枝花4.7kg、板蓝根2.4kg、苦地丁1.8kg、柴胡3kg、山豆根1.5kg、射干1.6kg、甘草1.9kg为原料;
(2)将上述7味中药混合后加入药材总重量4倍量的水,煎煮两次,第一次煎煮120分钟,第二次煎煮100分钟,合并两次煎液,滤过,滤液静置12小时,取上清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34,得浓缩液备用;
(3)向步骤(2)的浓缩液中加入乙醇至含醇量60%(v/v),静置,滤过,取上清液;
(4)将步骤(3)中上清液进行乙醇回收后,上清液在100℃条件下流通蒸汽30分钟,即得。
实施例1-6之一所述中药材均为市售产品,将各组分用量按照相同比例增加或减少,所得各组分的重量份数关系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6之一制备方法步骤(3)中所述回收乙醇是指通过高温蒸发的方法将乙醇回收至贮醇罐内。
实施例1-6所述中药材均符合《中国兽药典》2010年版二部标准。
本发明所述中药口服液的组方原理是:方中七叶一枝花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板蓝根清热解毒、凉血利咽;苦地丁清热解毒、凉血消肿;柴胡感冒发热、寒热往来;山豆根清热解毒、消肿利咽、祛痰止咳;射干清热解毒,消痰利咽;甘草缓解药物毒性、烈性;诸药合用,相互协同增效,对对虾中肠腺白浊病效果突出,尤其采用实施例1所述配比,抗病毒、消炎、增强免疫力的功效极为显著,尤为适合对虾中肠腺白浊病的防治。
临床试验例:
将本发明实施例1所述中药口服液按10ml/100kg体重的比例拌药饵,让虾口服,连用4天为一个疗程。口服后通过肠道吸收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2012年8月13日,广东省茂名地区某养日本对虾养殖户饲养的200亩日本对虾发病,临床症状:病虾活动力差,游动缓慢,剖检可见肝胰脏呈白浊状,肠道变浑浊,诊断为日本对虾中肠腺白浊病。遂用本发明实施例1所述中药口服液治疗,用药6小时后,病情明显好转,活动力明显增强,逐渐下沉于水中,死亡率逐天降低,4天后死亡率为0,病虾基本痊愈。
上述参照实施例对该一种治疗对虾中肠腺白浊病的中药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进行的详细描述,是说明性的而不是限定性的,可按照所限定范围列举出若干个实施例,因此在不脱离本发明总体构思下的变化和修改,应属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治疗对虾中肠腺白浊病的中药口服液,其特征在于:由七叶一枝花、板蓝根、苦地丁、柴胡、山豆根、射干和甘草组成,按其重量份数计七叶一枝花3-6份、板蓝根2-4份、苦地丁1-2份、柴胡2-4份、山豆根1-2份、射干1-2份、甘草1-2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对虾中肠腺白浊病的中药口服液,其特征在于:是由下述方法得到的:
(1)按重量份数称取七叶一枝花3-6份、板蓝根2-4份、苦地丁1-2份、柴胡2-4份、山豆根1-2份、射干1-2份、甘草1-2份为原料;
(2)将上述7味中药混合后加入药材总重量4倍量的水,煎煮两次,第一次煎煮120分钟,第二次煎煮100分钟,合并两次煎液,滤过,滤液静置12小时,取上清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30-1.35,得浓缩液备用;
(3)向步骤(2)的浓缩液中加入乙醇至含醇量60%(v/v),静置,滤过,取上清液;
(4)将步骤(3)中上清液进行乙醇回收后,上清液在100℃条件下流通蒸汽30分钟,即得。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治疗对虾中肠腺白浊病的中药口服液,其特征在于:按其重量份数计七叶一枝花4-5份、板蓝根2-3份、苦地丁1.5-2份、柴胡3-4份、山豆根1-1.5份、射干1.5-2份、甘草1.5-2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治疗对虾中肠腺白浊病的中药口服液,其特征在于:按其重量份数计七叶一枝花5份、板蓝根2份、苦地丁2份、柴胡4份、山豆根1.5份、射干2份、甘草1.5份。
5.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对虾中肠腺白浊病的中药口服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制备步骤如下:
(1)按重量份数称取七叶一枝花3-6份、板蓝根2-4份、苦地丁1-2份、柴胡2-4份、山豆根1-2份、射干1-2份、甘草1-2份为原料;
(2)将上述7味中药混合后加入药材总重量4倍量的水,煎煮两次,第一次煎煮120分钟,第二次煎煮100分钟,合并两次煎液,滤过,滤液静置12小时,取上清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30-1.35,得浓缩液备用;
(3)向步骤(2)的浓缩液中加入乙醇至含醇量60%(v/v),静置,滤过,取上清液;
(4)将步骤(3)中上清液进行乙醇回收后,上清液在100℃条件下流通蒸汽30分钟,即得。
CN 201310386641 2013-08-29 2013-08-29 一种治疗对虾中肠腺白浊病的中药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 Pending CN10346337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310386641 CN103463374A (zh) 2013-08-29 2013-08-29 一种治疗对虾中肠腺白浊病的中药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310386641 CN103463374A (zh) 2013-08-29 2013-08-29 一种治疗对虾中肠腺白浊病的中药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463374A true CN103463374A (zh) 2013-12-25

Family

ID=497885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310386641 Pending CN103463374A (zh) 2013-08-29 2013-08-29 一种治疗对虾中肠腺白浊病的中药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463374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87345A (zh) * 2020-01-09 2020-07-10 广东华膳康生物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多糖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87345A (zh) * 2020-01-09 2020-07-10 广东华膳康生物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多糖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417709A (zh) 一种防治草鱼赤皮病的中药颗粒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697936A (zh) 一种防治草鱼出血病的中药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3432255A (zh) 一种防治鱼竖鳞病的中药颗粒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7007696B (zh) 一种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或不全性肠梗阻的中药复方灌肠制剂
CN103417702A (zh) 一种防治对虾白斑综合症病毒病的中药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2716247A (zh) 一种防治鱼细菌性烂鳃疾病的中药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2309624A (zh) 一种防治肉鸡流行性感冒的中药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2274383A (zh) 一种鱼用复方中草药免疫增强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3463374A (zh) 一种治疗对虾中肠腺白浊病的中药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3405512A (zh) 一种防治草鱼出血病的中药颗粒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405561A (zh) 一种治疗对虾幼体弧菌病的中药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2716204A (zh) 一种防治鱼肠炎疾病的中药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3054985B (zh) 治疗鳗鱼赤鳍病的纯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432294A (zh) 一种治疗对虾烂眼病的中药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3405513A (zh) 一种治疗斑点叉尾鮰病毒病的中药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3405588A (zh) 一种治疗对虾丝状细菌病的中药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3272087A (zh) 一种防治仔猪痢疾的中药颗粒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432256A (zh) 一种防治鱼打印病的中药颗粒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432263A (zh) 一种防治鱼白皮病的中药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2657724A (zh) 一种防治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中药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2688329A (zh) 一种防治鸡产蛋下降综合征的中药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3405511A (zh) 一种防治对虾幼体肠道细菌病的中药颗粒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417685A (zh) 一种防治对虾烂鳃病的中药颗粒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432258A (zh) 一种治疗对虾荧光病的中药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2940776B (zh) 一种用于防治猪呼吸道疾病的复方青天葵颗粒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31225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