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463202B - 一种治疗痤疮的口服中药制剂及其制造工艺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治疗痤疮的口服中药制剂及其制造工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463202B
CN103463202B CN201310426366.0A CN201310426366A CN103463202B CN 103463202 B CN103463202 B CN 103463202B CN 201310426366 A CN201310426366 A CN 201310426366A CN 103463202 B CN103463202 B CN 10346320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inese medicine
traditional chinese
extract
oral
par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42636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463202A (zh
Inventor
吴秋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310426366.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463202B/zh
Publication of CN1034632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6320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46320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6320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痤疮的口服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丹参酮提取物20-30份,金银花提取物6-12份,连翘提取物20-30份,甘草酸单铵盐10-15份,其中金银花提取物的重量份以绿原酸计。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治疗痤疮的口服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优点在于:本发明是针对目前治疗痤疮药物的种类有限,疗效一般且要多种药物联合使用的缺陷,在传统中医理论的指导下,参考现代医学对痤疮治疗的研究成果,并结合临床实践总结发明的一种口服治疗痤疮的中药复方制剂;全方符合中药“君臣佐使”的原则;具有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使用方便等特点。

Description

一种治疗痤疮的口服中药制剂及其制造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治疗痤疮(粉刺)的口服中药制剂配方及其制造工艺。
背景技术
痤疮又称粉刺,是一种毛囊与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本病系多因素疾病。西医一般认为,可能与体内雄性激素分泌量增多有关,增多的雄激素可使皮脂腺肥大,皮脂分泌增多,淤积于毛囊内,形成脂栓,使皮脂腺分泌物不易排除而形成粉刺。在无氧环境下,原存于毛囊内的丙酸痤疮杆菌等大量繁殖,并产生溶脂酶,分解皮脂中的三酸甘油脂,产生的游离脂肪酸刺激毛囊,引起炎症后毛囊壁损伤和破裂,淤积的皮脂溢入真皮内,引起毛囊周围炎症反应,形成痤疮。西医对痤疮的治疗一般内服红霉素、四环素等抗菌药,另加激素、维生素类药物进到对症治疗,并配合使用维甲酸类外用药一起治疗痤疮,治疗效果一般。痤疮属中医学肺风粉刺范围,多由素体阳热偏盛,脏腑血热外雍,气血郁滞而发病。本病中医治疗当清宣肺胃热、解毒、化瘀散结、以平粉刺。本病中医治疗适当,可产生良好的治疗效果。
中国专利文献CN1443545A公开了一种治疗痤疮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白花蛇舌草25~50份、金银花8~20份、连翘8~20份、地黄8~20份、牡丹皮8~20份、赤芍8~25份、黄芩8~20份、桑白皮8~20份、石膏8~30份、丹参8~25份、皂角刺8~20份、防风8~20份、甘草4~10份。中国专利文献CN 102188541A公开了一种治疗痤疮粉刺的纯中药制剂,是由以下中药原料制成,白果、金银花、连翘、牡丹皮、黄芩、桑白皮、石膏、丹参、皂角刺、防风、熟地黄、甘草、菊花、西洋参、枸杞子、黄柏、夏枯草、羌活、海藻、白芷、黄连、冰片、苦参、密陀僧、滑石、赤石脂、樟脑、天仙子、白花蛇舌草,能够有效抑制炎症的发生过程,具有双重抗炎作用。但是关于一种对治疗痤疮具有综合良好效果,不良反应小且方便患者使用的复方中药制剂及其制造工艺目前还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治疗痤疮的口服中药组合物。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痤疮的口服中药组合物的应用。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痤疮的口服中药制剂。
本发明的第四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痤疮的口服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痤疮的口服中药组合物,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丹参酮提取物20-30份,金银花提取物6-12份,连翘提取物20-30份,甘草酸单铵盐10-15份,其中金银花提取物的重量份以绿原酸计。
优选的,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丹参酮提取物23-27份,金银花提取物8-10份,连翘提取物23-27份,甘草酸单铵盐12-13份。
优选的,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丹参酮提取物25份,金银花提取物9份,连翘提取物25份,甘草酸单铵盐12.5份。
优选的,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的剂型为片剂、颗粒剂、胶囊剂或口服液。
为实现上述第二个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痤疮的口服中药制剂中的应用。
为实现上述第三个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痤疮的口服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口服中药制剂由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和辅料组成。
所述的辅料为糊精、乳糖和微晶纤维。
所述的口服中药制剂中每1000粒胶囊或片剂处方中含有下列组分:丹参酮提取物20-30g,金银花提取物6-12g,连翘提取物20-30g,甘草酸单铵盐10-15g,其中金银花提取物以绿原酸计。
为实现上述第四个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痤疮的口服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按照比例称取各组分,粉碎成极细粉,混合均匀,将混合物经过80目筛一次,再加入适量糊精、乳糖及微晶纤维混合均匀;
b、将所得的上述混合物加入适量50%乙醇制成的软材,过16目筛制粒;
c、将所得的上述颗粒置60℃干燥;
d、将所得的上述颗粒经20目筛整粒后,制成颗粒剂、片剂或胶囊剂。
本发明优点在于:
1、本发明是针对目前治疗痤疮药物的种类有限,疗效一般且要多种药物联合使用的缺陷,在传统中医理论的指导下,参考现代医学对痤疮治疗的研究成果,并结合临床实践总结发明的一种口服治疗痤疮的中药复方制剂;
2、全方由活血化瘀君药、清热解毒臣药、消肿散结佐药及调和诸药使药组成,符合中药“君臣佐使”的原则;
3、本发明具有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使用方便等特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痤疮的口服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丹参酮提取物20-30份,金银花提取物(以绿原酸计)6-12份,连翘提取物20-30份,甘草酸单铵盐10-15份。
实施例1 中药组合物
丹参酮提取物20份,金银花提取物12份,连翘提取物30份,甘草酸单铵盐10份。
实施例2 中药组合物
丹参酮提取物21份,金银花提取物11份,连翘提取物29份,甘草酸单铵盐10.5份。
实施例3 中药组合物
丹参酮提取物22份,金银花提取物10份,连翘提取物28份,甘草酸单铵盐11份。
实施例4 中药组合物
丹参酮提取物23份,金银花提取物9份,连翘提取物27份,甘草酸单铵盐11.5份。
实施例5 中药组合物
丹参酮提取物24份,金银花提取物8份,连翘提取物26份,甘草酸单铵盐12份。
实施例6 中药组合物
丹参酮提取物25份,金银花提取物7份,连翘提取物25份,甘草酸单铵盐12.5份。
实施例7 中药组合物
丹参酮提取物26份,金银花提取物6份,连翘提取物24份,甘草酸单铵盐13份。
实施例8 中药组合物
丹参酮提取物27份,金银花提取物7份,连翘提取物23份,甘草酸单铵盐13.5份。
实施例9 中药组合物
丹参酮提取物28份,金银花提取物8份,连翘提取物22份,甘草酸单铵盐14份。
实施例10中药组合物
丹参酮提取物29份,金银花提取物9份,连翘提取物21份,甘草酸单铵盐14.5份。
实施例11 中药组合物
丹参酮提取物30份,金银花提取物10份,连翘提取物20份,甘草酸单铵盐15份。
实施例12 中药组合物
丹参酮提取物25份,金银花提取物9份,连翘提取物25份,甘草酸单铵盐12.5份。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治疗痤疮的口服中药制剂,由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和辅料组成,所述的辅料为糊精、乳糖和微晶纤维,所述的口服中药制剂中每1000粒胶囊或片剂处方中含有下列组分:丹参酮提取物20-30g,金银花提取物6-12g,连翘提取物20-30g,甘草酸单铵盐10-15g,其中金银花提取物以绿原酸计。所述的每1000粒胶囊或片剂中的含量为220-230g。
实施例13 口服中药制剂
口服中药制剂中每1000粒胶囊或片剂处方中含有下列组分:丹参酮提取物20g,金银花提取物12g,连翘提取物30g,甘草酸单铵盐10g。
实施例14 口服中药制剂
口服中药制剂中每1000粒胶囊或片剂处方中含有下列组分:丹参酮提取物21g,金银花提取物11g,连翘提取物29g,甘草酸单铵盐10.5g。
实施例15 口服中药制剂
口服中药制剂中每1000粒胶囊或片剂处方中含有下列组分:丹参酮提取物22g,金银花提取物10g,连翘提取物28g,甘草酸单铵盐11g。
实施例16 口服中药制剂
口服中药制剂中每1000粒胶囊或片剂处方中含有下列组分:丹参酮提取物23g,金银花提取物9g,连翘提取物27g,甘草酸单铵盐11.5g。
实施例17 口服中药制剂
口服中药制剂中每1000粒胶囊或片剂处方中含有下列组分:丹参酮提取物24g,金银花提取物8g,连翘提取物26g,甘草酸单铵盐12g。
实施例18 口服中药制剂
口服中药制剂中每1000粒胶囊或片剂处方中含有下列组分:丹参酮提取物25g,金银花提取物7g,连翘提取物25g,甘草酸单铵盐12.5g。
实施例19 口服中药制剂
口服中药制剂中每1000粒胶囊或片剂处方中含有下列组分:丹参酮提取物26g,金银花提取物6g,连翘提取物24g,甘草酸单铵盐13g。
实施例20 口服中药制剂
口服中药制剂中每1000粒胶囊或片剂处方中含有下列组分:丹参酮提取物27g,金银花提取物7g,连翘提取物23g,甘草酸单铵盐13.5g。
实施例21 口服中药制剂
口服中药制剂中每1000粒胶囊或片剂处方中含有下列组分:丹参酮提取物28g,金银花提取物8g,连翘提取物22g,甘草酸单铵盐14g。
实施例22 口服中药制剂
口服中药制剂中每1000粒胶囊或片剂处方中含有下列组分:丹参酮提取物29g,金银花提取物9g,连翘提取物21g,甘草酸单铵盐14.5g。
实施例23 口服中药制剂
口服中药制剂中每1000粒胶囊或片剂处方中含有下列组分:丹参酮提取物30g,金银花提取物10g,连翘提取物20g,甘草酸单铵盐15g。
实施例24 口服中药制剂
口服中药制剂中每1000粒胶囊或片剂处方中含有下列组分:丹参酮提取物25g,金银花提取物9g,连翘提取物25g,甘草酸单铵盐12.5g。
实施例25口服中药制剂的制备
a、参照实施例13-24任一所述的比例称取原料药丹参酮提取物、金银花提取物、连翘提取物、甘草酸单铵盐,粉碎成极细粉,混合均匀,将混合物经过80目筛一次,再加入适量糊精、乳糖及微晶纤维混合均匀;
b、将所得的上述混合物加入适量50%乙醇制成的软材,过16目筛制粒;
c、将所得的上述颗粒置60℃干燥。
d、将所得的上述颗粒经20目筛整粒后,制成颗粒剂、片剂或胶囊剂而成。
实施例26 口服中药制剂的制备
取丹参酮提取物25g、金银花提取物(以绿原酸计)9g、连翘提取物25g及甘草酸单铵盐12.5g,将上述各药分别粉碎成极细粉,并按处方比例混合均匀,将混合物过80目筛一次,再加入适量糊精、乳糖及微晶纤维混合均匀;将所得的上述混合物加入适量50%乙醇制成的软材,过16目筛制粒;将所得的上述颗粒置60℃干燥;将所得的上述颗粒经20目筛整粒后,加适量润滑剂,压片制成1000片而成,或直接装胶囊1000粒而成。
实施例27 口服中药制剂的制备
取丹参酮提取物15g、金银花提取物(以绿原酸计)5.4g、连翘提取物15g及甘草酸单铵盐7.5g,将上述各药分别粉碎成极细粉,并按处方比例混合均匀,将混合物过80目筛一次,再加入适量糊精、乳糖及微晶纤维混合均匀;将所得的上述混合物加入适量50%乙醇制成的软材,过16目筛制粒;将所得的上述颗粒置60℃干燥;所得干燥颗粒分装至铝塑袋中而成(每袋装10g)。
实施例28 体外抗菌实验
参照实施例26制得的口服中药胶囊剂(以下统称为复方金丹胶囊),进行了体外抗菌和体内的药效学试验,发现有一定的抗菌、消炎等作用,具体的药理实验如下:
1、实验材料
复方金丹胶囊(提供单位:南京军区总医院,上海第二军医大学药学院)。
电子天平:METTLER TOLEDO,型号: XP105DR;
全自动高压灭菌锅: 美国Zealway,型号:GI54DWS(50L);
生化培养箱:德国Binder,型号: KB720;
多点接种器:日本SAKUMA, 型号:M-IT-P;
双人操作超净台:苏州净化,型号:SW-CJ-2FD型双人单面净化工作台;
Mueller-Hinton (M.H.) 琼脂培养基,批号20110901;
Mueller-Hinton Broth (M.H.) 肉汤培养基,批号20101021;
改良马丁琼脂培养基,批号20110426;
改良马丁培养基,批号20120718;
脑心培养基,批号 20120102;
由中国腹泻病控制上海试剂供应研究中心提供。
2、实验菌株:
金黄色葡萄球菌26003、肺炎双球菌31002、白色葡萄球菌26101、肠球菌32220、大肠杆菌44102、宋氏志贺氏菌51081、鲍氏志贺氏菌51313、奇异变形杆菌49005、普通变形杆菌49085、摩尔根变形杆菌49086、绿脓杆菌10124、肺炎杆菌46101、肠炎沙门氏菌50041、伤寒杆菌50097、产气杆菌45102、粘质沙雷氏菌41002、表皮葡萄球菌26069、白色念珠菌98001等18株标准菌株及痤疮丙酸杆菌由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菌株保藏室提供。
3、 实验方法
3.1供试品准备:
3.1.1复方金丹胶囊:精密称取内容物4g,加入吐温80 0.5 ml+灭菌水至8 ml,然后用灭菌水稀释,采用倍比稀释法,配成500、250、125、62.5、31.25、15.6、7.8、3.9、1.95、0.98 mg/ml的不同浓度,使用前加温混匀。
3.1.2空白对照:量取所需体积的灭菌水。
3.2培养基准备与接种 :
采用琼脂稀释法。取上述各稀释液1 ml,分别加到无菌平皿内,倾注9 ml M.H琼脂培养基,另外设二个不含药的培养基,作为空白对照组和菌对照组,用多点接种仪定量接种,每点接种105 CFU,于37 ℃恒温培倒置培养22小时后,观察并记录结果。
白色念珠菌:取上述各稀释液1 ml,分别加到无菌平皿内,倾注9 ml改良马丁琼脂培养基,另外设二个不含药的培养基,作为空白对照组和菌对照组,用多点接种仪定量接种,每点接种105 CFU,于35 ℃恒温培倒置培养48小时后,观察并记录结果。
痤疮杆菌:取上述各稀释液1 ml,分别加到无菌平皿内,倾注9 ml脑心浸液培养基,另外设二个不含药的培养基,作为空白对照组和菌对照组,用多点接种仪定量接种,每点接种105 CFU,37 ℃,厌氧培养箱静置培养3天,观察并记录结果。
4、实验结果
表1   复方金丹胶囊抗菌活性MIC值(mg/ml)
5、讨论与结论
复方金丹胶囊对18株标准菌株及痤疮杆菌体外有一定的抑菌作用。
实施例29 体内的药效学试验
1、材料与方法
1.1 受试物名称:复方金丹胶囊。
性状和理化性质:复方金丹胶囊棕色粉末。
保存条件:阴凉、密封。有效期:24个月。
提供单位:南京军区总医院,第二军医大学药学院
剩余供试品的处理方法:留样,其余归还委托方。
1.2阳性对照品:丹参酮胶囊 批号:20110109,有效期至:20140107。规格:0.25g/粒,24粒/盒,生产厂家:河北兴隆希力药业有限公司。
试剂:伊文思蓝:1g/瓶,生产日期:20130112,有效期至:20140711,生产厂家:上海立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1.3 酶标仪,型号: Varioskan flash,生产厂家:美国Therm fisher公司。电子天平,型号:ALC-110.4;生产厂家:德国赛多利斯集团。
1.4 实验系统
试验中所使用ICR小鼠由中科院上海斯莱科实验动物中心提供,许可证号SCXK(沪)2011-0005。
1.5动物级别:SPF级小鼠,性别和数量:ICR小鼠644只,雌雄各半。
动物体重:ICR小鼠18-22 g。中科院上海斯莱科实验动物中心。许可证号SCXK(沪)2011-0005。
1.6 给药途径:经口灌胃给药。
1.7 剂量设计及其依据
小鼠口服急性毒性试验剂量:50 g/kg、25 g/kg、12.5 g/kg、6.25 g/kg。
复方金丹胶囊的药效剂量设定如下药效实验剂量:
药效预试验采用4个剂量,分别为:2000 mg/kg, 200 mg/kg, 20 mg/kg,2 mg/kg。
第一次药效实验分为4个剂量,分别为:270 mg/kg, 90 mg/kg, 30 mg/kg,10 mg/kg。
第二次药效实验分为3个剂量,分别为:160 mg/kg, 40 mg/kg, 10 mg/kg。
阳性对照药:
丹参酮胶囊,剂量按临床人有效剂量的等效剂量换算至小鼠:0.52g/kg。
1.8试验方法:
1.8.1小鼠口服急性毒性试验
1.8.1.1 最大给药剂量测定:
取 ICR小鼠80只,雌雄各半,按照体重随机分为4组,每组20只。采用蒸馏水溶解受试物,达到最大混溶度,即最大剂量为50g/kg,以此浓度进行稀释依次为25 g/kg、12.5 g/kg、6.25 g/kg口服灌胃给药,每只灌服0.5 ml。
1.8.1.2检测指标:
给药后立即观察动物一般情况,包括(呼吸、运动、反射、眼睑指征、唾液分泌、竖毛、肌张力、大便、尿液、皮肤反应等)及动物死亡情况。在给药即刻、1h、2h、4h、及每日笼旁观察一般情况、体重变化以及死亡情况,连续观察14天。
1.8.2 复方金丹胶囊对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的影响
1.8.2.1 预试验:
ICR小鼠84只,体重18~22g,雌雄各半。随机分为7组,每组12只,分别是:复方金丹胶囊4个剂量组;阳性对照组(丹参酮);模型组;空白对照组。采用灌胃给药,各组给药剂量分别是:复方金丹胶囊4个剂量组(2000 mg/kg、200 mg/kg、20 mg/kg、2 mg/kg);阳性对照丹参酮胶囊0.52 g/ kg;模型组及空白对照组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每天给药1次,连续14 d,末次给药1h后,于小鼠右耳廓两面均匀涂布二甲苯0.02 ml致炎,3h后将小鼠脱颈处死,沿耳廓基线剪下两耳,用8 mm打孔器在左右耳同一部位打下圆耳片分别称重,以左耳为空白对照,差值作为肿胀度。
1.8.2.2 第一次实验:
根据预试验药物有效剂量为200 mg/kg以及20 mg/kg两个剂量组,设置该试验的小鼠给药剂量高于200 mg/kg且低于20 mg/kg,分别为:270 mg/kg、90 mg/kg、30 mg/kg、10 mg/kg。ICR小鼠140只,体重18~22g,雌雄各半。随机分为7组,每组20只,复方金丹胶囊4个剂量组;阳性对照组(丹参酮);模型组;空白对照组。采用灌胃给药,各组给药剂量分别是:复方金丹胶囊4个剂量组(270 mg/kg、90 mg/kg、30 mg/kg、10 mg/kg);阳性对照丹参酮胶囊0.52 g/ kg;模型组及空白对照组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每天给药1次,连续14d,按照1.8.2.1的方法进行试验。
1.8.2.3第二次实验,根据第一次试验设置该试验的小鼠给药剂量为160 mg/kg、40 mg/kg、10 mg/kg。ICR小鼠120只,体重18~22 g,雌雄各半。随机分为6组,每组20只,复方金丹胶囊3个剂量组;阳性对照组(丹参酮);模型组;空白对照组。采用灌胃给药,各组给药剂量分别是:复方金丹胶囊3个剂量组(160 mg/kg、40 mg/kg、10 mg/kg);阳性对照丹参酮胶囊0.52 g/ kg;模型组及空白对照组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每天给药1次,连续14d,按照1.8.2.1的方法进行试验。
1.8.3对醋酸所致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的影响
1.8.3.1 第一次实验:
ICR小鼠120只,体重在18~22 g,雌雄各半。随机分为6组,每组20只,分别是:复方金丹胶囊4个剂量组;阳性对照组(丹参酮);空白对照组。采用灌胃给药,各组给药剂量分别是:复方金丹胶囊给药剂量为270 mg/kg、90 mg/kg、30 mg/kg、10 mg/kg。阳性对照组丹参酮0.52 g/ kg;空白对照组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每天给药1次,连续14 d,于末次给药30 min后,各组小鼠尾静脉注射0.5%伊文思蓝生理盐水溶液(0.1 ml/10g),随即腹腔注射0.6%醋酸溶液(0.2 ml/只),20 min后断颈处死,打开腹腔,用6 ml生理盐水分数次洗涤,吸出洗涤液,合并后加生理盐水至10 ml,3000 r/min离心15 min,取上清液,于酶标仪测定波长590 nm的OD值,从各组OD值的变化,观察复方金丹胶囊对醋酸致小鼠腹腔炎症Even’s blue毛细血管渗出的影响。
1.8.3.2 第二次试验:
ICR小鼠100只,体重在18~22g,雌雄各半。根据复方金丹胶囊对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的影响第二次试验设置该试验的小鼠给药剂量为160 mg/kg、40 mg/kg、10 mg/kg。ICR小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20只,分别是:复方金丹胶囊3个剂量组;阳性对照组(丹参酮);空白对照组。采用灌胃给药,各组给药剂量分别是:复方金丹胶囊给药剂量(分别为160 mg/kg、40 mg/kg、10 mg/kg)。阳性对照组丹参酮0.52 g/ kg;空白对照组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每天给药1次,连续给药14天,按照1.8.3.1的方法进行试验。
2、实验结果
2.1 复方金丹胶囊单次口服给予小鼠的急性毒性试验结果:
复方金丹胶囊单次经口灌胃给予小鼠,使最大给药剂量达到50 g/kg。给药后即刻、1h、2h、4h及给药后每日笼旁观察,可见小鼠一般情况良好、各组动物体重无明显差异,连续观察14天,解剖小鼠,未发现与药物相关的毒性反应。
2.2 复方金丹胶囊对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的影响
采用2次试验观察复方金丹胶囊连续给药14天后,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的影响,结果表明,复方金丹胶囊在160 mg/kg、90 mg/kg、40 mg/kg、 30mg/kg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270 mg/kg、10 mg/kg两个剂量的复方金丹胶囊未见明显抑制小鼠耳廓肿胀的作用,结果见表2、3、4。
2.3 复方金丹胶囊对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影响
采用2次试验观察复方金丹胶囊连续给药14天后,对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复方金丹胶囊在160 mg/kg、90 mg/kg、40 mg/kg、30 mg/kg均可明显抑制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且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270 mg/kg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10 mg/kg无抑制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的作用。结果见表5、6。
表2 复方金丹胶囊对小鼠二甲苯耳廓肿胀的影响(预试验)(±s,n=12)
**P<0.01,*P<0.05  VS 二甲苯组。
表3 复方丹参酮胶囊对小鼠二甲苯耳廓肿胀的影响(第1次试验)(±s,n=20)
**P<0.01,*P<0.05  VS二甲苯组。
表4 复方丹参酮胶囊对小鼠二甲苯耳廓肿胀的影响(第2次试验)(±s,n=20)
**P<0.01  VS  二甲苯组。
表5 复方丹参酮胶囊对小鼠腹腔细血管通透性的影响(第1次试验)(±s,n=20)
**P<0.01,*P<0.05 VS纯净水。
表6 复方丹参酮胶囊对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影响(第2次试验)(±s,n=20)
**P<0.01,VS纯净水。
3、讨论
痤疮发生过程中常伴有炎症反应,以血管系统的反应为主所构成的炎症,局部血管扩张,血液缓慢,血管通透性增强,血浆及中性白细胞等血液成分渗出到组织内,引起局部组织的水肿,表现为发红、肿胀、疼痛等为主要征候。本实验选择复方金丹胶囊对二甲苯致急性小鼠耳廓肿胀的炎症反应的影响、以及对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影响,来观察复方金丹胶囊的抗炎作用。
在实验过程中复方金丹胶囊连续给药14天后,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有明显的抑制肿胀的作用,预试验摸索有效剂量为200 mg/kg和20 mg/kg,于是正式试验设置剂量为高于200 mg/kg和低于20 mg/kg,即270 mg/kg、90 mg/kg、30 mg/kg、10 mg/kg四个剂量组,结果发现90 mg/kg、30 mg/kg与模型组比较有一定的抗炎作用(P<0.05),270 mg/kg、10 mg/kg两个剂量组未见明显抑制耳廓肿胀的作用,未见明显的量效关系,考虑原因可能为受试物的稀释采用蒸馏水稀释,270 mg/kg高浓度时,溶液呈现棕色浑浊的混悬液,受试物不能完全溶解,影响受试物在体内的吸收,从而影响药效。再次调整剂量为160 mg/kg、40 mg/kg、10 mg/kg,结果显示,160 mg/kg、40 mg/kg与模型组比较有明显的抑制小鼠耳廓肿胀的作用(P<0.01),10 mg/kg未见此作用,呈现明显的量效关系。
4、结论
4.1 复方金丹胶囊小鼠灌胃口服最大给药量为50 g/kg。未见与药物相关的毒性。
4.2 复方金丹胶囊小鼠灌胃口服后有明显抑制小鼠耳廓肿胀的作用。
4.3 复方金丹胶囊小鼠灌胃口服后有明显抑制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的作用。
复方金丹胶囊小鼠灌胃口服后可减轻渗出、水肿、毛细血管扩张等炎症反应,有较显著的抗炎作用。且未见毒副反应。
本发明是由一种活血化瘀的君药、一种清热解毒的臣药、一种消肿散结的佐药及一种调和药为使药所组成的口服治疗痤疮的中药复方制剂,是针对目前治疗痤疮药物的种类有限,疗效一般且要多种药物联合使用的缺陷,在传统中医理论的指导下,参考现代医学对痤疮治疗的研究成果,并结合临床实践总结发明的一种口服治疗痤疮的中药复方制剂;该药具有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使用方便等特点。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方法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补充,这些改进和补充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治疗痤疮的口服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丹参酮提取物20-30份,金银花提取物6-12份,连翘提取物20-30份,甘草酸单铵盐10-15份,其中金银花提取物的重量份以绿原酸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服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丹参酮提取物23-27份,金银花提取物8-10份,连翘提取物23-27份,甘草酸单铵盐12-13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服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丹参酮提取物25份,金银花提取物9份,连翘提取物25份,甘草酸单铵盐12.5份。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口服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的剂型为片剂、颗粒剂、胶囊剂或口服液。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痤疮的口服中药制剂中的应用。
6.一种治疗痤疮的口服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口服中药制剂由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和辅料组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口服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辅料为糊精、乳糖和微晶纤维。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口服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口服中药制剂中每1000粒胶囊或片剂处方中含有下列组分:丹参酮提取物20-30g,金银花提取物6-12g,连翘提取物20-30g,甘草酸单铵盐10-15g,其中金银花提取物以绿原酸计。
9.一种治疗痤疮的口服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按照权利要求8所述的比例称取各组分,粉碎成极细粉,混合均匀,将混合物经过80目筛一次,再加入适量糊精、乳糖及微晶纤维混合均匀;
b、将所得的上述混合物加入适量50%乙醇制成的软材,过16目筛制粒;
c、将所得的上述颗粒置60℃干燥;
d、将所得的上述颗粒经20目筛整粒后,制成片剂或胶囊剂。
CN201310426366.0A 2013-09-18 2013-09-18 一种治疗痤疮的口服中药制剂及其制造工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46320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426366.0A CN103463202B (zh) 2013-09-18 2013-09-18 一种治疗痤疮的口服中药制剂及其制造工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426366.0A CN103463202B (zh) 2013-09-18 2013-09-18 一种治疗痤疮的口服中药制剂及其制造工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463202A CN103463202A (zh) 2013-12-25
CN103463202B true CN103463202B (zh) 2015-07-08

Family

ID=497883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426366.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463202B (zh) 2013-09-18 2013-09-18 一种治疗痤疮的口服中药制剂及其制造工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46320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23844B (zh) * 2015-02-02 2017-04-26 刘德臣 一种痤疮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574778C (zh) * 2007-03-23 2009-12-30 许炎军 治疗痤疮的中药复方制剂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463202A (zh) 2013-12-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32827B (zh) 一种治疗银屑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836691A (zh) 一种中草药饲料添加剂
CN103356443A (zh) 牙膏
CN104257844A (zh) 一种治疗猪高热病的中药散剂及其制备工艺
CN114246878B (zh) 一种中药提取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3520566B (zh) 一种治疗痤疮的中药乳膏剂
CN102846858A (zh) 一种抑菌型药物组合物
CN103463202B (zh) 一种治疗痤疮的口服中药制剂及其制造工艺
CN102240353A (zh) 一种中药麻醉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169849A (zh) 一种治疗疮痈肿毒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1391065B (zh) 一种用于治疗急慢性盆腔炎的木鳖子花椒汤
CN103893300B (zh) 一种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4147544A (zh) 一种治疗慢性肛窦炎的中药组合物
CN101766731B (zh) 茶多酚抗痤疮外用制剂
CN106075205A (zh) 一种治疗痤疮的中药配方
CN101507764B (zh) 一种用于治疗奶畜乳房炎的中草药喷雾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1966278B (zh) 一种治疗泌尿道感染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CN101461850B (zh) 一种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痤疮药物中的应用
CN104666460B (zh) 一种具祛痤疮功效的组合物及其应用、制剂
CN103316291A (zh) 一种祛痘中药
CN103330909B (zh) 一种纯中药祛痘药物
CN103933397A (zh) 一种治疗湿疹的药物
CN103405667B (zh) 一种治疗猪便血的中药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1190331A (zh) 一种用于防治和治疗呼吸道感染的药物组合物及其用途
CN109481602A (zh) 一种有效治疗痤疮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708

Termination date: 2018091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