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460625B - 用于协议转换的双端口以太网通信量管理 - Google Patents

用于协议转换的双端口以太网通信量管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460625B
CN103460625B CN201180046660.8A CN201180046660A CN103460625B CN 103460625 B CN103460625 B CN 103460625B CN 201180046660 A CN201180046660 A CN 201180046660A CN 103460625 B CN103460625 B CN 10346062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thernet
cpu
switch
interface
manag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4666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460625A (zh
Inventor
D·R·克莱蒂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aton Intelligent Power Ltd
Original Assignee
Cooper Technologies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oper Technologies Co filed Critical Cooper Technologies Co
Publication of CN1034606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6062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46062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6062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08Protocols for interworking; Protocol convers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30Definitions, standards or architectural aspects of layered protocol stacks
    • H04L69/32Architecture of 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 [OSI] 7-layer type protocol stacks, e.g. the interfaces between the data link level and the physical leve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9/00Packet switching elements
    • H04L49/35Switch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 H04L49/351Switch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for local area network [LAN], e.g. Ethernet switch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 Communication Control (AREA)
  • Computer And Data Communications (AREA)

Abstract

利用至少两个通信卡与至少两个以太网端口和至少两个不同的协议通信,每个以太网端口具有唯一的MAC和IP地址。至少两个中央处理单元(CPU)通过可管理以太网交换机耦接至至少两个通信卡。至少两个CPU中的一个是主(主要)CPU并且能够利用有限数量的本地以太网协议通信。至少两个CPU中的另一个或多个专用于进行附加的更复杂的协议的转换,以发送给在其本地以太网协议的至少一个中的主CPU。这使主CPU从必需处理这些附加的复杂的协议中解脱,从而降低了需要与主CPU结合的协议软件/固件的数量,还节省了启动时间和背景软件开销。

Description

用于协议转换的双端口以太网通信量管理
相关的专利申请
本申请要求由DanielRianKletti于2010年9月28日提交的名称为“Dual-PortEthernetTrafficManagementforProtocolConversion”的共同拥有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系列号61/387,116的优先权,并且由此通过引用整体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大体涉及以太网通信量管理,更具体地,涉及以太网通信量管理和协议转换。
背景技术
现有产品利用单个中央处理单元(CPU)处理所有的以太网协议。当需要附加的协议支持时,必需增加新的软件/固件来运行CPU系统。这个为新协议增加的软件/固件增加了CPU软件/固件需要的启动时间,并且增加了CPU的开销计算负荷,从而损害了正运行的应用程序。
发明内容
因此,需要一种方法来容易地增加对新以太网协议的支持,而不增加主要处理器(CPU)的程序软件/固件开销,和/或降低消息处理和计算效率。根据本公开文本的教导,利用至少两个通信卡与至少两个以太网端口和至少两个不同的协议通信,每个以太网端口具有唯一的MAC和IP地址。至少两个中央处理单元(CPU)通过可管理以太网交换机耦接至至少两个通信卡。至少两个CPU中的一个是主(主要)CPU并且能够利用有限数量的本地以太网协议通信。至少两个CPU中的另一个或多个专用于进行附加的更多的复杂协议的转换,以发送给在其本地以太网协议的至少一个中的主CPU。这使主CPU从必需处理这些附加的复杂的协议中解脱,从而降低了需要与主CPU结合的协议软件/固件的数量,随后节省了启动时间和背景软件开销。
根据本公开文本的特定示例性实施方式,一种用于协议转换的具有以太网通信量管理的装置包括:主中央处理单元(CPU),其具有第一和第二以太网接口;协议翻译CPU,其具有第三和第四以太网接口;第一和第二以太网通信接口;可管理以太网交换机,其具有:第一和第二端口,其分别耦接至主CPU的第一和第二以太网接口,第三和第四端口,其分别耦接至协议翻译CPU的第三和第四以太网接口,以及第五和第六端口,其分别耦接至第一和第二以太网通信接口;其中具有由主CPU识别的协议的以太网通信量通过可管理以太网交换机在第一或第二以太网通信接口和主CPU的第一或第二以太网接口之间路由,以及不具有由主CPU识别的协议的以太网通信量通过可管理以太网交换机在第一或第二以太网通信接口和协议翻译CPU之间路由,从而协议翻译CPU将具有未识别协议的以太网通信量转换成具有识别协议的以太网通信量,然后将已转换的识别协议的以太网通信发送至主CPU。
根据本公开文本的另一特定示例性实施方式,一种用于协议转换的具有以太网通信管理的装置包括:主中央处理单元(CPU),其具有第一和第二以太网接口;协议翻译CPU,其具有第三和第四以太网接口;第一和第二以太网通信接口;模拟交换机,其具有第一和第二位置,其中模拟交换机的共用端耦接至第一以太网通信接口;可管理以太网交换机,其具有:第一端口,其耦接至主CPU的第一以太网接口,第二端口,其耦接至主CPU的第二以太网接口,第三和第四端口,其分别耦接至协议翻译CPU的第三和第四以太网接口,第六端口,其耦接至第二以太网通信接口,第五端口,其耦接至模拟交换机的第一位置,以及第七端口,其耦接至模拟交换机的第二位置;其中当模拟交换机处于第一位置时,具有由主CPU识别的协议的以太网通信量通过可管理以太网交换机在第二以太网通信接口和主CPU的第一以太网接口之间路由,不具有由主CPU识别的协议的以太网通信量通过可管理以太网交换机在第二以太网通信接口和协议翻译CPU之间路由,从而协议翻译CPU将具有未识别协议的以太网通信量转换成具有识别协议的以太网通信量,然后将已转换的识别协议的以太网通信量经由第一以太网接口发送至主CPU;以及当模拟交换机处于第一位置时,第一以太网通信接口耦接至可管理以太网交换机的第五端口,以及当模拟交换机处于第二位置时,第一以太网通信接口耦接至可管理以太网交换机的第七端口。
根据本公开文本的再一特定示例性实施方式,一种用于以太网通信管理和协议转换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第一和第二以太网通信接口耦接至可管理以太网交换机;利用可管理以太网交换机确定来自第一或第二以太网通信接口的以太网通信量是否具有由主CPU识别的协议;利用可管理以太网交换机将具有由主CPU识别的协议的以太网通信量路由至主CPU;利用可管理以太网交换机将不具有由主CPU识别的协议的以太网通信量路由至用于将未识别协议翻译成由主CPU识别的协议的协议翻译CPU;以及利用可管理以太网交换机将翻译的以太网通信从协议翻译CPU路由至主CPU。
附图说明
为了更加完整地理解本发明及其优点,现在结合以下简要描述的附图,参照后续的说明。
图1图示了具有两个以太网接口的单个主中央处理单元(CPU)的示意性结构图,所述两个以太网接口通过可管理以太网交换机耦接至用于与两个以太网端口连接的两个通信卡;
图2图示了具有两个以太网接口的主中央处理单元(CPU)和协议翻译CPU的示意性结构图,所述协议翻译CPU通过可管理以太网交换机耦接至用于与两个以太网端口连接的两个通信卡;
图3根据本公开文本的特定示例性实施方式图示了具有两个以太网接口的主中央处理单元(CPU)和协议翻译CPU,所述协议翻译CPU通过可管理以太网交换机耦接至用于与两个以太网端口连接的两个通信卡;
图4根据本公开文本的另一特定示例性实施方式图示了具有两个以太网接口的主中央处理单元(CPU)和协议翻译CPU的示意性结构图,所述协议翻译CPU通过可管理以太网交换机耦接至用于与两个以太网端口和模拟交换机连接的两个通信卡;
图5根据本公开文本的再一特定示例性实施方式图示了主中央处理单元(CPU)、协议翻译CPU、可管理以太网交换机以及以太网和串行模拟交换机的示意性结构图,所述模拟交换机耦接至适于耦接至多个以太网和串行接口的两个串行通信接口连接器和两个以太网;以及
图6根据本公开文本的特定示例性实施方式图示了与图5所示的两个以太网和两个串行通信接口连接器兼容的各种类型的以太网和串行接口的示意性结构图。
尽管本公开文本能够承受各种修改和替换形式,但是在附图中示出了特定示例性实施方式并且在本文中详细描述了特定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应该理解,本文中特定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描述并不旨在将公开文本限制于本文公开的特别形式,相反,该公开文本覆盖所附权利要求限定的所有修改和等效物。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参照附图,示意性图示了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细节。附图中相同的元件将由相同的数字表示,并且相似的元件将由不同小写字母后缀的相同数字表示。
参照图1,描绘的是具有两个以太网接口的单个主中央处理单元(CPU)的示意性结构图,所述两个以太网接口通过可管理以太网交换机耦接到用于与两个以太网端口连接的两个通信卡。以太网接口可以是例如但不限于媒体独立接口(MII)、4线接口、简化的媒体独立接口(RMII)、千兆比特媒体独立接口(GMII)等。端口102和104上的所有以太网通信量通过各自的通信卡106和108,通过具有虚拟局域网络(VLAN)能力和端口转发支持的可管理以太网交换机110,然后通过以太网接口MII-1和MII-2总线到达主CPU112。主CPU112是唯一的处理器,并且它必须处理来自以太网端口102和104经过MII-1和MII-2总线的所有类型的协议。这种配置对于一个主CPU112需要大量的软件开销和处理能力,以在运行应用程序的同时处理所有类型的以太网通信。每个通信卡106和108具有其自身唯一的媒体访问控制器(MAC)地址和互联网协议(IP)地址。
参照图2,描绘的是具有两个以太网接口的主中央处理单元(CPU)和协议翻译CPU的示意性结构图,所述协议翻译CPU通过可管理以太网交换机耦接至用于与两个以太网端口连接的两个通信卡。来自通信卡106和108中一个或两个的通信量(数据)能够进入主CPU112或进入协议翻译CPU214,但是,主CPU112限于在MII-1总线的仅一个MAC/IP地址上接收来自通信卡106和108的数据。协议翻译CPU214能够使用不同的MAC/IP地址通过MII-2总线与主CPU112通信。
可以对可管理以太网交换机210编程,以允许具有由主CPU112识别的标准协议的通信量直接进入主CPU112,以及具有不由主CPU112识别的协议的通信量直接进入协议翻译CPU214。也可以对可管理以太网交换机210编程以具有虚拟局域网络(VLAN),从而使得具有通过协议翻译CPU214翻译的协议的通信量可以通过MII-1总线引导至主CPU112,和/或直接通过可管理以太网交换机210引导至MII-2总线上。因此,主CPU112可以通过MII-1总线通信,利用其与通信卡106和108中任一个的本地协议,而不是在仅一个IP和/或MAC地址上。非本地协议通信量(数据)必需首先经过协议翻译CPU214,并在通过MII-2总线被主CPU112识别之前由协议翻译CPU214翻译。如果没有安装协议翻译CPU214或者协议翻译CPU214未激活,那么主CPU112可以使用MII-1总线上的仅一个通信信道通信至通信卡106和108。
参照图3,根据本公开文本的特定示例性实施方式描绘了具有两个以太网接口的主中央处理单元(CPU)和协议翻译CPU,所述协议翻译CPU通过可管理以太网交换机耦接至用于与两个以太网端口连接的两个通信卡。来自通信卡106和108中一个或两个的通信量(数据)可以进入主CPU112或进入协议翻译CPU214。可以对可管理以太网交换机310编程,以允许具有由主CPU112识别的标准协议的通信量直接进入主CPU112,以及允许具有不由主CPU112识别的协议的通信量直接进入协议翻译CPU214。还可以对可编程的以太网交换机310编程以具有虚拟局域网络(VLAN),从而使得具有通过协议翻译CPU214翻译的协议的通信量可以通过MII-1或MII-2被引导至主CPU112。当具有本地协议的通信量被接收时,该通信量能够通过可管理以太网交换机310经由MII-1和MII-2总线中的一个或两个直接到达主CPU112。非本地协议通信量(数据)必须首先经过协议翻译CPU214,并且在通过MII-1和MII-2总线中的任一个被主CPU112识别之前由协议翻译CPU214翻译。如果没有安装协议翻译CPU214或者协议翻译CPU214未激活,那么主CPU112可以经由MII-1和MII-2总线两者通信并且通信卡106和108可以具有唯一的MAC和IP地址。随着协议翻译CPU214激活,通信量(数据)可以进入主CPU112和/或协议翻译CPU214中任一个,并且通信卡106和108具有唯一的MAC和IP地址。
参照图4,根据本公开文本的另一特定示例性实施方式描绘了具有两个以太网接口的主中央处理单元(CPU)和协议翻译CPU的示意性结构图,所述协议翻译CPU通过可管理以太网交换机耦接至用于与两个以太网端口和模拟交换机连接的两个通信卡。来自通信卡106的通信量(数据)可以经由MII-1总线直接进入主CPU112,或者进入协议翻译CPU414。来自通信卡108的通信量(数据)可以经由MII-1总线直接进入主CPU112,或者在模拟交换机416处于“a”位置时进入协议翻译CPU414。当模拟交换机416处于“b”位置时,来自通信卡108的通信量(数据)仅能够经由MII-2进入主CPU112。这有助于在使用和激活协议翻译CPU414时给IEC61850GOOSE(下文称为“GOOSE”)信息传送提供低的等待时间需求。
可以对可管理以太网交换机410编程,以允许具有由主CPU112识别的标准协议的通信量经由MII-1总线直接进入主CPU112,并且允许具有不由主CPU112识别的协议的通信量直接进入协议翻译CPU414。也可以对5端口可管理以太网交换机编程以具有虚拟局域网络(VLAN),从而使得具有通过协议翻译CPU414翻译的协议的通信量可以经由MII-1总线被引导至主CPU112。当具有本地协议的通信量被接收时,该通信量可以通过可管理以太网交换机410经由MII-1总线直接进入主CPU112。非本地协议通信量(数据)必须首先经过协议翻译CPU414,并且在通过MII-1总线被主CPU112识别之前由协议翻译CPU414翻译。如果没有安装协议翻译CPU414或者协议翻译CPU414未激活,那么主CPU112可以经由MII-1和MII-2总线两者通信,并且在交换机处于“b”位置时,通信卡106和108可以具有唯一的MAC和IP地址。随着协议翻译CPU414激活,通信(数据)可以进入主CPU112和/或协议翻译CPU414中任一个,并且通信卡106和108可以具有唯一的MAC和IP地址。
当未安装协议翻译CPU414时,MII-1和MII-2都用来与通信卡106和108通信。因此,具有两个独立的MAC地址,并因而具有与两个通信卡106和108一起使用的两个独立的IP地址。然而,在安装协议翻译CPU414时,主CPU112仅使用一个MII-1接口,但是首先可以将来自两个通信卡106和108的所有通信量路由至协议翻译CPU414。举例来说,协议翻译CPU414通过SPI控制5端口可管理以太网交换机410,并且能够阻止通信卡106和108对MII-1总线和主CPU112的访问。如果使用GOOSE信息传送,那么可以切换模拟交换机416以将通信卡108上的GOOSE信息经由MII-2总线直接路由回主CPU112。模拟交换机416可以由协议翻译CPU414经由通用输入-输出(GPIO)控制接口控制,5端口可管理以太网交换机410也可以如此。
参照图5,根据本公开文本的再一特定示例性实施方式描绘了主中央处理单元(CPU)、协议翻译CPU、可管理以太网交换机以及以太网和串行模拟交换机的示意性结构图,所述模拟交换机耦接至适于耦接至多个以太网和串行接口的两个串行通信接口连接器和两个以太网。来自以太网通信连接器522a的通信量(数据)可以经由MII-1总线直接进入主CPU112,或者进入协议翻译CPU514。来自以太网通信连接器522b的通信量(数据)可以经由MII-1总线直接进入主CPU112,或者在模拟交换机416处于“a”位置时进入协议翻译CPU514。当模拟交换机416处于“b”位置时,来自以太网通信连接器522a的通信(数据)可以仅仅经由MII-2总线进入主CPU112。这在使用GOOSE信息传送且协议翻译CPU514处于激活时是有益的。
可以对可管理以太网交换机410编程,以允许具有由主CPU112识别的标准协议的通信量经由MII-1总线直接进入主CPU112,并允许具有不由CPU112识别的协议的通信量直接进入协议翻译CPU514。也可以对5端口可管理以太网交换机410编程以具有虚拟局域网络(VLAN),从而使得具有通过协议翻译CPU514翻译的协议的通信量可以经由MII-1总线被引导至主CPU112。当具有本地协议的通信量被接收时,该通信量可以通过可管理以太网交换机410经由MII-1总线直接进入主CPU112。非本地协议通信(数据)必须首先经过协议翻译CPU514,并且在通过MII-1总线被主CPU112识别之前由协议翻译CPU514翻译。如果没有安装协议翻译CPU514或者协议翻译CPU514未激活,那么主CPU112可以经由MII-1和MII-2总线分别通信至以太网通信连接器522a和以太网通信连接器522b,并且可以在交换机处于“b”位置时具有唯一的MAC和IP地址。随着协议翻译CPU514激活,通信(数据)可以进入主CPU112和/或协议翻译CPU514中任一个,并且以太网通信连接器522b每个都可以具有唯一的MAC和IP地址。
当未安装协议翻译CPU414时,MII-1和MII-2都用来与以太网通信连接器522a和以太网通信连接器522b通信。因此,具有两个独立的MAC地址,并因而具有与以太网通信连接器522a和以太网通信连接器522b一起使用的两个独立的IP地址。然而,在安装协议翻译CPU514时,主CPU112使用仅一个MII-1接口,但是首先可以将来自以太网通信连接器522a和以太网通信连接器522b两者的所有通信量路由至协议翻译CPU514。举例来说,协议翻译CPU514可以通过SPI、GPIO等控制5端口可管理以太网交换机410,并且能够阻止以太网通信连接器522a和以太网通信连接器522b对MII-1总线和主CPU112的访问。如果使用GOOSE信息传送,那么可以切换模拟交换机416以将以太网通信连接器522a上的GOOSE信息经由MII-2总线直接路由回主CPU112。模拟交换机416可以由协议翻译CPU514和/或主CPU112经由SPI或通用输入-输出(GPIO)控制接口控制,5端口可管理以太网交换机410也可以如此。
主CPU112和协议翻译CPU514的串行接口可以利用串行交换机518和520在串行通信连接器524a和524b之间独立地切换。当交换机518处于“a”位置时,串行通信连接器524a耦接至协议翻译CPU514,而当处于“b”位置时,串行通信连接器524a耦接至主CPU112。同样地,当交换机520处于“a”位置时,串行通信连接器524b耦接至协议翻译CPU514,而当处于“b”位置时,串行通信连接器524b耦接至主CPU112。
参照图6,根据本公开文本的特定示例性实施方式描绘了与图5所示的两个以太网和两个串行通信接口连接器兼容的各种类型的以太网和串行接口的示意性结构图。可以通过使用期望的以太网和串行接口将各种类型的以太网和串行接口与主CPU112和协议翻译CPU514一起使用,所述期望的以太网和串行接口具有分别适于与图5所示的以太网通信连接器522和串行通信连接器524匹配的兼容的以太网通信连接器622和串行通信连接器624。
铜线以太网接口630可以耦接至以太网通信连接器622a或622b以及RJ45以太网连接器632。该接口允许直接线连接至有线局域网络(LAN)或因特网调制解调器(例如,线缆、DSL等)。玻璃纤维(光纤)以太网接口634可以耦接至以太网通信连接器622a或622b以及耦接至具有用于耦接至玻璃纤维通信线缆(未示出)的MT-RJMM或LCSM连接器636的光纤以太网收发器。玻璃纤维(光纤)以太网接口638可以耦接至以太网通信连接器622a或622b以及耦接至具有用于耦接至玻璃纤维通信线缆(未示出)的STMM或SCMM连接器640的光纤以太网收发器。
RS-232串行通信接口642可以耦接至串行通信连接器624a或624b以及DB-9连接器644。RS-485串行通信接口646可以耦接至串行通信连接器624a或624b以及兼容的RS-485连接器648。串行光纤通信接口650可以耦接至串行通信连接器624a或624b以及兼容的串行光纤连接器652。应该理解,在本公开本文的范围内,其他通信接口也可以有效地用于本文所公开的发明。数字通信理解以及受益于本公开本文的技术人员应该容易理解如何来应用这些其他的通信接口。
应该理解,在本公开文本的范围内,可以使用超过两个通信卡,并且在可管理以太网交换机410上提供更多端口以用于与可管理以太网交换机、主CPU和协议翻译CPU结合使用的附加的通信卡。
虽然以上已经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特定示例性实施方式,但是所述描述仅出于说明目的。因此,应该理解,以上仅仅通过例子描述本发明的很多方面,除非清楚说明,否则并不旨在作为本发明需要或必须的元素。除了以上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进行与示例性实施方式公开的方面对应的具有本公开文本的益处的各种修改和等效步骤,而不背离所附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该范围被给予最宽的解释说明,以便包围这些修改和等效结构。

Claims (30)

1.一种用于协议转换的具有以太网通信量管理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主中央处理单元CPU,其具有第一和第二以太网接口;
协议翻译CPU,其具有第三和第四以太网接口;
第一和第二以太网通信接口;
可管理以太网交换机,其具有:
第一和第二端口,其分别耦接至主CPU的第一和第二以太网接口,
第三和第四端口,其分别耦接至协议翻译CPU的第三和第四以太网接口,以及
第五和第六端口,其分别耦接至第一和第二以太网通信接口;
其中
具有由主CPU识别的协议的以太网通信量通过可管理以太网交换机在第一或第二以太网通信接口和主CPU的第一或第二以太网接口之间路由,以及
不具有由主CPU识别的协议的以太网通信量通过可管理以太网交换机在第一或第二以太网通信接口和协议翻译CPU之间路由,从而协议翻译CPU将不具有识别的协议的以太网通信量转换成具有识别的协议的以太网通信量,然后利用可管理以太网交换机将已转换的识别的协议的以太网通信量从协议翻译CPU发送至主CPU。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以太网接口中的任意一个或多个从由下列组成的群组中选择:媒体独立接口MII、4线接口、简化的媒体独立接口RMII和千兆比特媒体独立接口GMII。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第一以太网通信接口是具有RJ45连接器的有线以太网接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第二以太网通信接口是具有RJ45连接器的有线以太网接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第一以太网通信接口是具有适于耦接至光纤线缆的连接器的光纤以太网接口。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第二以太网通信接口是具有适于耦接至光纤线缆的连接器的光纤以太网接口。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第一和第二以太网通信接口具有唯一的MAC和IP地址。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以太网接口具有唯一的MAC和IP地址。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还包括分别在可管理以太网交换机的第一和第二端口之间以及第一和第二以太网通信接口之间的第一和第二以太网通信连接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中第一和第二以太网通信接口是可交换的,并且从由下列组成的群组中选择:具有RJ45连接器的有线以太网接口和具有适于耦接至光纤线缆的连接器的光纤以太网接口。
11.一种用于协议转换的具有以太网通信管理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主中央处理单元CPU,其具有第一和第二以太网接口;
协议翻译CPU,其具有第三和第四以太网接口;
第一和第二以太网通信接口;
模拟交换机,其具有第一和第二位置,其中模拟交换机的共用端耦接至第一以太网通信接口;
可管理以太网交换机,其具有:
第一端口,其耦接至主CPU的第一以太网接口,
第二端口,其耦接至主CPU的第二以太网接口,
第三和第四端口,其分别耦接至协议翻译CPU的第三和第四以太网接口,
第六端口,其耦接至第二以太网通信接口,
第五端口,其耦接至模拟交换机的第一位置,以及
第七端口,其耦接至模拟交换机的第二位置;
其中
当模拟交换机处于第一位置时,具有由主CPU识别的协议的以太网通信量通过可管理以太网交换机在第二以太网通信接口和主CPU的第一以太网接口之间路由,
不具有由主CPU识别的协议的以太网通信量通过可管理以太网交换机在第二以太网通信接口和协议翻译CPU之间路由,从而协议翻译CPU将不具有识别的协议的以太网通信量转换成具有识别的协议的以太网通信量,然后将已转换的识别的协议的以太网通信量经由第一以太网接口发送至主CPU;以及
当模拟交换机处于第一位置时,第一以太网通信接口耦接至可管理以太网交换机的第五端口,以及当模拟交换机处于第二位置时,第一以太网通信接口耦接至可管理以太网交换机的第七端口。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中当模拟交换机处于第二位置时,第一以太网通信接口通过可管理以太网交换机耦接至主CPU的第二以太网接口。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中第一以太网通信接口耦接至用于IEC61850GOOSE消息传送的主CPU的第二以太网接口。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中协议翻译CPU控制模拟交换机。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中主CPU控制模拟交换机。
16.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中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以太网接口中的任意一个或多个从由下列组成的群组中选择:媒体独立接口MII、4线接口、简化的媒体独立接口RMII和千兆比特媒体独立接口GMII。
17.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中第一以太网通信接口是具有RJ45连接器的有线以太网接口。
18.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中第二以太网通信接口是具有RJ45连接器的有线以太网接口。
19.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中第一以太网通信接口是具有适于耦接至光纤线缆的连接器的光纤以太网接口。
20.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中第二以太网通信接口是具有适于耦接至光纤线缆的连接器的光纤以太网接口。
21.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中第一和第二以太网通信接口具有唯一的MAC和IP地址。
2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中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以太网接口具有唯一的MAC和IP地址。
2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还包括分别在可管理以太网交换机的第一和第二端口以及第一和第二以太网通信接口之间的第一和第二以太网通信连接器。
2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中第一和第二以太网通信接口是可交换的,并且从由下列组成的群组中选择:具有RJ45连接器的有线以太网接口和具有适于耦接至光纤线缆的连接器的光纤以太网接口。
2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还包括耦接在至少一个串行通信接口和主CPU和协议翻译CPU的至少一个串行通信端口之间的至少一个串行通信交换机,其中至少一个串行通信交换机将至少一个串行通信接口耦接至主CPU的至少一个串行通信端口或协议翻译CPU的至少一个串行通信端口。
26.一种用于以太网通信管理和协议转换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第一和第二以太网通信接口耦接至可管理以太网交换机;
利用可管理以太网交换机确定来自第一或第二以太网通信接口的以太网通信量是否具有由主CPU识别的协议;
利用可管理以太网交换机将具有由主CPU识别的协议的以太网通信量路由至主CPU;
利用可管理以太网交换机将不具有由主CPU识别的协议的以太网通信量路由至用于将未识别协议翻译成由主CPU识别的协议的协议翻译CPU;以及
利用可管理以太网交换机将翻译的以太网通信从协议翻译CPU路由至主CPU。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方法,还包括:主CPU具有耦接至可管理以太网交换机的第一和第二端口的两个端口,其中主CPU的两个端口具有唯一的MAC和IP地址。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协议翻译CPU具有耦接至可管理以太网交换机的第三和第四端口的两个端口,其中协议翻译CPU的两个端口具有唯一的MAC和IP地址。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方法,其中第一以太网通信接口耦接至可管理以太网交换机的第五端口,并且第二以太网通信接口耦接至可管理以太网交换机的第六端口。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将第一以太网通信接口在可管理以太网交换机的第五端口和可管理以太网交换机的第七端口之间切换,
其中
当第一以太网通信接口耦接至可管理以太网交换机的第五端口时,来自第一以太网通信接口的以太网通信量耦接至主CPU的两个端口中的一个或者耦接至协议翻译CPU的两个端口中的一个,以及
当第一以太网通信接口耦接至可管理以太网交换机的第七端口时,来自第一以太网通信接口的以太网通信量仅耦接至主CPU的两个端口中的另一个。
CN201180046660.8A 2010-09-28 2011-08-23 用于协议转换的双端口以太网通信量管理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46062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38711610P 2010-09-28 2010-09-28
US61/387,116 2010-09-28
US13/213,701 2011-08-19
US13/213,701 US8582581B2 (en) 2010-09-28 2011-08-19 Dual-port ethernet traffic management for protocol conversion
PCT/US2011/048715 WO2012047388A2 (en) 2010-09-28 2011-08-23 Dual-port ethernet traffic management for protocol conversion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460625A CN103460625A (zh) 2013-12-18
CN103460625B true CN103460625B (zh) 2016-08-03

Family

ID=458706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46660.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460625B (zh) 2010-09-28 2011-08-23 用于协议转换的双端口以太网通信量管理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8582581B2 (zh)
EP (1) EP2622820B1 (zh)
CN (1) CN103460625B (zh)
AU (1) AU2011312719B2 (zh)
BR (1) BR112013007564B1 (zh)
CA (1) CA2811918C (zh)
MX (1) MX2013003381A (zh)
WO (1) WO2012047388A2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117006B2 (en) * 2010-03-31 2018-10-30 Comcast Cable Communications, Llc Hybrid fiber coaxial node
US8855108B2 (en) * 2012-01-10 2014-10-07 Garrettcom,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ynchronous hardware time stamping
KR101933447B1 (ko) * 2014-03-17 2018-12-28 엘에스산전 주식회사 RAPIEnet 네트워크 시스템에서의 2채널 버스 데이터의 모니터링 장치
US10250485B2 (en) 2015-10-08 2019-04-02 Abl Ip Holding Llc Broadcast message translation in a network device
CN107566403A (zh) * 2017-10-16 2018-01-09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通用的多协议互连方法、系统及控制芯片
CN107896201A (zh) * 2017-12-25 2018-04-10 河南铭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同时支持百兆和千兆的24端口交换机
CN112579494A (zh) * 2020-12-21 2021-03-30 青岛鼎信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中压通信模块的接口设计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82782A (zh) * 2003-06-20 2004-03-17 上海大学 Modbus/tcp工业以太网和设备网现场总线间的协议转换方法和装置
CN101227404A (zh) * 2008-02-05 2008-07-2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对无网管以太网交换机进行带内管理的方法及装置
CN101262476A (zh) * 2008-03-18 2008-09-1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以太网的通讯系统和方法
CN101420435A (zh) * 2008-11-18 2009-04-29 上海电力学院 基于嵌入式多mcu的通信协议转换装置及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2157846A1 (en) 1994-09-09 1996-03-10 Ashraf Mansur Dahod Reconfigurable switch matrix for local area network
JP3302918B2 (ja) 1998-02-10 2002-07-15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バーチャルlan構成情報の自動設定システム及びバーチャルlan構成情報の自動設定方法
US6603757B1 (en) * 1999-04-14 2003-08-05 Excel Switching Corporation Voice-data access concentrator for node in an expandab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US20020069309A1 (en) * 2000-09-25 2002-06-06 Edward Balassanian Method and system for data metering
US7149808B2 (en) * 2002-01-14 2006-12-12 Array Networks, Inc. Application protocol offloading
US7181531B2 (en) * 2002-04-30 2007-02-20 Microsoft Corporation Method to synchronize and upload an offloaded network stack connection with a network stack
US7451197B2 (en) * 2003-05-30 2008-11-11 Intel Corporation Method, system, and article of manufacture for network protocols
US20050002354A1 (en) 2003-07-02 2005-01-06 Kelly Thomas J.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oviding network communications between work machines
US20050141430A1 (en) * 2003-12-30 2005-06-30 Borkowski Nancy S. Monitoring network information
EP1608201A1 (en) * 2004-06-15 2005-12-21 Alcatel Positioning of network processor in a packet based access multiplexer
US7962591B2 (en) * 2004-06-23 2011-06-14 Mcafee, Inc. Object classification in a capture system
US7466712B2 (en) 2004-07-30 2008-12-16 Brocade Communications System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proxy and translation domains in a fibre channel router
KR100713416B1 (ko) * 2004-09-02 2007-05-0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복수의 프로토콜을 지원하는 리피터 장치 및 그장치에서의 프로토콜 변환을 위한 제어 방법
US7412226B2 (en) * 2005-03-14 2008-08-12 Kyocera Wireless Corp. Push-to-locat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method of use
WO2007006146A1 (en) * 2005-07-12 2007-01-18 Advancedio Systems Inc. System and method of offloading protocol functions
US8045564B2 (en) * 2005-09-12 2011-10-25 Microsoft Corporation Protocol-level filtering
US7606232B1 (en) 2005-11-09 2009-10-20 Juniper Networks, Inc. Dynamic 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 (VLAN) interface configuration
US7773630B2 (en) * 2005-11-12 2010-08-10 Liquid Computing Corportation High performance memory based communications interface
US8514877B2 (en) * 2006-01-17 2013-08-20 Broadcom Israel Research, Ltd. Method and system for a plurality of physical layers for network connection
WO2007098412A1 (en) 2006-02-17 2007-08-30 Standard Microsystems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transferring different types of streaming and packetized data across an ethernet transmission line using a frame and packet structure demarcated with ethernet coding violations
US7801144B2 (en) * 2006-03-31 2010-09-21 Agere Systems Inc. Switch-based network processor
US20080205416A1 (en) 2007-02-23 2008-08-28 Honeywell International, Inc. Flight control computers with ethernet based cross channel data links
US7848322B2 (en) * 2007-03-26 2010-12-07 Voltaire Ltd. Device, system and method of UDP communication
US8369347B2 (en) * 2009-09-14 2013-02-05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Fiber channel over Ethernet and fiber channel switching based on Ethernet switch fabrics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82782A (zh) * 2003-06-20 2004-03-17 上海大学 Modbus/tcp工业以太网和设备网现场总线间的协议转换方法和装置
CN101227404A (zh) * 2008-02-05 2008-07-2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对无网管以太网交换机进行带内管理的方法及装置
CN101262476A (zh) * 2008-03-18 2008-09-1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以太网的通讯系统和方法
CN101420435A (zh) * 2008-11-18 2009-04-29 上海电力学院 基于嵌入式多mcu的通信协议转换装置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2047388A2 (en) 2012-04-12
MX2013003381A (es) 2013-08-29
AU2011312719B2 (en) 2016-02-25
AU2011312719A1 (en) 2013-04-04
WO2012047388A3 (en) 2013-06-13
CA2811918A1 (en) 2012-04-12
EP2622820A2 (en) 2013-08-07
CA2811918C (en) 2017-09-05
EP2622820B1 (en) 2016-08-10
BR112013007564A2 (pt) 2016-08-02
US20120076156A1 (en) 2012-03-29
EP2622820A4 (en) 2015-06-17
US8582581B2 (en) 2013-11-12
BR112013007564B1 (pt) 2021-08-31
CN103460625A (zh) 2013-12-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460625B (zh) 用于协议转换的双端口以太网通信量管理
DE69832744T2 (de) System und Verfahren zur automatischen dynamischen Ringadressveränderungen
US8700821B2 (en) Unified multi-transport medium connector architecture
EP2241068B1 (en) Unified connector architecture
US9231846B2 (en) Providing network capability over a converged interconnect fabric
KR910005134B1 (ko) 엘레베이터 시스템의 정보전송 제어장치
EP2497031B1 (en) Network switch
CN102780602B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2457391B (zh) 用于EPON+EoC有线双向接入网的设备统一管理方法
CN101459532A (zh) 一种多网口设备自动组网的方法及设备
US20070147387A1 (en) Interface link layer device for long delay connections
CN1514590A (zh) 基于虚拟网络标识的服务质量控制装置和方法
JP2673045B2 (ja) ネットワークとの通信システム
KR20030070300A (ko) 브릿지 수단을 가지는 가전기기 네트워크 시스템과 그동작방법
Cisco Configuring EtherChannel
Cisco Configuring EtherChannel
Cisco Overview
CN1192616A (zh) 易于构成管理程序控制的远程通信交换系统
KR20020073855A (ko) 듀얼 아이피 스위치 허브 및 이를 이용한 네트워크시스템
CN106160867A (zh) 光接入模块
KR20010019840A (ko) 다단계 프로토콜 처리 장치
KR20040088688A (ko) 통합형 댁내 통신망 분배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618

Address after: Dublin, Ireland

Patentee after: Eaton Intelligent Power Co.,Ltd.

Address before: Texas, USA

Patentee before: COOPER TECHNOLOGIES Co.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803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