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458522A - 一种多点协作传输系统中传输点集合的选择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点协作传输系统中传输点集合的选择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458522A
CN103458522A CN201210177184XA CN201210177184A CN103458522A CN 103458522 A CN103458522 A CN 103458522A CN 201210177184X A CN201210177184X A CN 201210177184XA CN 201210177184 A CN201210177184 A CN 201210177184A CN 103458522 A CN103458522 A CN 10345852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fer point
noise ratio
interference plus
plus noise
likelihood sig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177184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姜宇
吴炳洋
王轶
周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tsu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tsu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tsu Ltd filed Critical Fujitsu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177184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458522A/zh
Publication of CN1034585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5852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多点协作传输的传输点选择方法和装置,其中,所述方法包括:根据各个传输点到用户设备的等效信道增益和调整因子,计算进行多点协作传输的不同传输点集合的似然信干噪比;根据似然信干噪比最大的传输点集合确定预编码矩阵指示、秩指示以及信道质量指示;将所述预编码矩阵指示、秩指示以及信道质量指示上报给基站,以便基站根据所述预编码矩阵指示、秩指示以及信道质量指示进行多点协作传输的调度。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这种似然的CoMP发送点集合的判定方案,首先利用信道的强度对发送点集合进行最可能的判定,然后在判定的集合上进行协作传输。仿真表明该方案和全局搜索具有相近的性能,但是该方案大大降低了复杂度和时延,具有较大的工程应用价值。

Description

一种多点协作传输系统中传输点集合的选择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点协作传输(CoMP,Coordinated MultiplePoint transmission)系统中传输点集合的选择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CoMP传输是通过协作的方式从多个传输点向一个或多个用户设备传输信号。CoMP传输包括CS/CB(Coordinated Scheduling/Coordinated Beamforming,协作调度/协作波束赋形)方式和JT(Joint Transmission,联合传输)方式。CoMP传输提高了分布式天线系统的性能,它一直被考虑列入LTE-Advanced(Long TermEvolution-Advanced,增强型长期演进)的规范当中。
在为多个用户设备提供服务的多小区系统的下行链路中,传输给某个UE(UserEquipment,用户设备,简称用户)的信号会受到同时传输给其他UE的信号的影响而产生失真,由于失真引起的接收质量下降能够被多基站的CoMP传输补偿。为了在链路上执行CoMP,需要获得一些前向链路的信道状态信息(CSI),由此增加了复杂度。
发明人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现,似乎一个较大的CoMP集能够提供一个较好的性能,最好是,该CoMP集包括了DAS(分布式天线系统,Distributed AntennaSystem)中所有的传输点。然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因为一个较大的CoMP集对CSI的出错更敏感,实现开销更高。
此外,对于多小区系统中的UE,存在一种最理想的CoMP集。要找到这种最理想的CoMP集,一个简单的方法就是搜索所有可能的传输点组合。然而,全局搜索的复杂度非常高,并且,在改变信道时,搜索导致的延迟会使该方法无法工作。
应该注意,上面对技术背景的介绍只是为了方便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说明,并方便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而阐述的。不能仅仅因为这些方案在本发明的背景技术部分进行了阐述而认为上述技术方案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点协作传输系统中传输点的选择方法和装置。首先利用信道的强度对发送点集合进行最可能的判定,然后在判定的集合上进行协作传输。仿真表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和装置与全局搜索具有相近的性能,但是却大大降低了复杂度和时延,具有较大的工程应用价值。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多点协作传输的传输点选择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包括:
根据各个传输点到用户设备的信道增益和调整因子,计算进行多点协作传输的不同传输点集合的似然信干噪比(likelihood SINR);
根据似然信干噪比最大的传输点集合确定预编码矩阵指示(PMI),秩指示(RI)以及信道质量指示(CQI);
将所述预编码矩阵指示、秩指示以及信道质量指示上报给基站,以便所述基站根据所述预编码矩阵指示、秩指示以及信道质量指示进行多点协作传输的调度。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用户设备,其中,所述用户设备包括:
计算单元,其根据各个传输点到用户设备的信道增益和调整因子,计算进行多点协作传输的不同传输点集合的似然信干噪比;
确定单元,其根据似然信干噪比最大的传输点集合确定预编码矩阵指示(PMI),秩指示(RI)以及信道质量指示(CQI);
上报单元,其将所述预编码矩阵指示、秩指示以及信道质量指示上报给基站,以便所述基站根据所述预编码矩阵指示、秩指示以及信道质量指示进行多点协作传输的调度。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程序,其中,当在用户设备中执行该程序时,该程序使得计算机在所述用户设备中执行前述的多点协作传输的传输点选择方法。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存储有计算机可读程序的存储介质,其中,该计算机可读程序使得计算机在用户设备中执行前述的多点协作传输的传输点选择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这种似然的CoMP发送点集合的判定方案,首先利用信道的强度对发送点集合进行最可能的判定,然后在判定的集合上进行协作传输。仿真表明该方案和全局搜索具有相近的性能,但是该方案大大降低了复杂度和时延,具有较大的工程应用价值。
参照后文的说明和附图,详细公开了本发明的特定实施方式,指明了本发明的原理可以被采用的方式。应该理解,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在范围上并不因而受到限制。在所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条款的范围内,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包括许多改变、修改和等同。
针对一种实施方式描述和/或示出的特征可以以相同或类似的方式在一个或更多个其它实施方式中使用,与其它实施方式中的特征相组合,或替代其它实施方式中的特征。
应该强调,术语“包括/包含”在本文使用时指特征、整件、步骤或组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更多个其它特征、整件、步骤或组件的存在或附加。
附图说明
参照以下的附图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很多方面。在本发明的一个附图或一种实施方式中描述的元素和特征可以与一个或更多个其它附图或实施方式中示出的元素和特征相结合。此外,在附图中,类似的标号表示几个附图中对应的部件,并可用于指示多于一种实施方式中使用的对应部件。
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流程图;
图2是计算似然信干噪比的一个实施例的方法流程图;
图3是计算似然信干噪比的另外一个实施例的方法流程图;
图4是用户设备进行传输点选择的整体流程图;
图5是通过本实施例的方法进行性能仿真的场景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用户设备的组成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通过下面的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前述以及其它特征将变得明显。这些实施方式只是示例性的,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容易地理解本发明的原理和实施方式,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以LTE-A系统中的多点协作传输中传输点的选择为例进行说明,但可以理解,本发明实施例并不限于上述系统,对于涉及传输点选择的其他系统均适用。
实施例1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点协作传输的传输点的选择方法。图1是该方法的流程图,请参照图1,该方法包括:
步骤101:根据各个传输点到用户设备的信道增益和调整因子,计算进行多点协作传输的不同传输点集合的似然信干噪比(likelihood SINR);
其中,信道增益可以表示为ai,i表示第i个传输点。该信道增益ai可以包含大尺度衰落、阴影衰落和/或小尺度衰落。
其中,调整因子可以包括指示邻小区产生干扰的概率的激活因子β1;和/或,与系统负载和复杂度相关的平衡因子β2m,m为传输点集合中传输点的个数;和/或,信道和码本的平均匹配误差ε,称为码本匹配因子。
其中,β1∈[0,1],β2m∈[0,1],εm∈(0,1)。
其中,当用户较少时,邻小区在相同的频带同时发送信号的概率会降低,因此本发明实施例可以通过引入调整因子(或称激活因子)β1来表示邻小区产生干扰的概率。
其中,如果码本由系统给定,则可以通过搜索找到使SINR最大所对应的码本。考虑到系统能够找到和该用户相配对的CoMP多用户的概率随系统内用户数的减少而降低,另外CoMP的复杂度超过非CoMP的复杂度,因此本发明实施例可以通过引入调整因子β2m来平衡这些因素,例如,β2m可以理解为CoMP的惩罚因子。
其中,在实际系统中,码本的数量总是有限的,因此信道和码本之间存在匹配上的误差,码本数量受到用户端码本搜索的复杂度和反馈信道容量限制。本发明实施例可以通过引入调整因子εm来表示信道和码本不匹配产生的误差,该误差随码本数目增多而减小,这个参数可以预先估计。
上述调整因子β1、β2m、以及εm可以同时存在,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有选择性的引入,本发明实施例并不以此作为限制。
步骤102:根据似然信干噪比最大的传输点集合确定预编码矩阵指示(PMI)、秩指示(RI)以及信道质量指示(CQI);
其中,通过步骤101的计算,获得了不同传输点集合的似然信干噪比之后,即可确定似然信干噪比最大的传输点集合是哪一个,根据该似然信干噪比最大的传输点集合,选择使得性能最优的预编码矩阵,可确定预编码矩阵指示(PMI)、秩指示(RI)以及信道质量指示(CQI)。
在一个实施例中,用户设备根据该似然信干噪比最大的传输点集合,直接通过计算获得使得性能最优的预编码矩阵,并确定上述预编码矩阵指示(PMI),秩指示(RI)以及信道质量指示(CQI)。具体的计算方法可以通过现有手段实现,在此不再赘述。
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由于用户此时确定的传输点集合是根据似然信干噪比确定的,而似然信干噪比毕竟不是一个准确的值,也就是说,基站不一定采用用户设备确定的该传输点集合。因此,在该实施例中,用户设备将该似然信干噪比最大的传输点集合发送给基站,基站接收到该信息后,根据自己的策略决定是否采用该传输点集合,并将决定的传输点集合(可能是该用户设备发送的,也可能是自己决定的一个新的)反馈给用户设备,用户设备即可根据基站反馈的传输点集合计算最优的预编码矩阵,秩以及信道质量,获得PMI、RI以及CQI。具体的计算方法也可以通过现有手段实现,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103:将所述预编码矩阵指示(PMI),秩指示(RI)以及信道质量指示(CQI)上报给基站,以便基站根据所述PMI、RI以及CQI进行多点协作传输的调度。
其中,在步骤102根据似然信干噪比最大的传输点集合选择了使得性能最优的预编码矩阵后,即可确定预编码矩阵指示PMI、秩指示(RI)以及信道质量指示(CQI),并报告给基站,基站即可根据用户报告选择用户和协作发送。基站后续的操作属于现有技术,在此省略说明。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果用户设备计算出的真正的信干噪比(量化为所述CQI)大于预定门限,则所述用户设备向基站报告似然信干噪比最大的传输点集合的大小、所述似然信干噪比最大的传输点集合发送的数据流数目(RI)、所述信干噪比(CQI)以及所述预编码矩阵索引(PMI),以便基站根据所述用户设备报告的信息,选择用户和协作发送。其中,如果用户设备计算出的真正的信干噪比(量化为所述CQI)不大于预定门限,则所述用户设备可以结束处理或者现有手段处理,本实施例并不以此作为限制。
通过本实施例的方法,用户设备利用信道的强度(信道增益)对传输点集合进行最可能的判定,然后在判定的集合上进行协作传输,由此,降低了传输点选择的复杂度和协作发送的时延。
在步骤101的一个实施例中,计算进行多点协作传输的不同传输点集合的似然信干噪比,可以通过图2所示的方法来实现,请参照图2,该方法包括:
步骤201:用户设备根据基站发送的多点协作传输的测量集,确定可以用于进行多点协作传输的传输点的个数;
步骤202:用户设备根据导频估计各传输点到所述用户设备的信道信息,所述信道信息包括信道增益;
其中,这里的导频可以是CRS(Cell-specifc Reference Signal,小区专用参考信号),也可以是CSI-RS(channel state indicator-Reference Signal,信道状态指示参考信号),或者是其他常用的导频,本实施例并不以此作为限制,只要是能够估计出信道信息的导频都包含于本发明实施例的保护范围。
其中,信道增益表示信道的强度,其概念如前所述,在此省略说明。
步骤203:用户设备根据各传输点的等效信道增益从大到小的顺序,对所述各传输点进行排序,或者,根据各传输点的等效信道增益和各传输点的优先级,按照预定策略,对所述各传输点进行排序;
在本实施例中,当通过步骤201确定了用于进行CoMP传输的各个传输点,通过步骤202获得了各个传输点到用户设备的信道增益后,即可通过步骤203对各个传输点进行排序。
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仅根据各个传输点到用户设备的等效信道增益,对给各个传输点进行排序,等效信道增益越大,其对应的传输点的排名越靠前。
例如,假设通过步骤201确定了用于进行CoMP传输的传输点分别为H1、H2、H3和H4,通过步骤202确定了上述传输点的等效信道增益分别为a1’、a2’、a3’和a4’,且a3’>a1’>a4’>a2’,则通过本实施例,对各个传输点排序的结果为:H3,H1,H4,H2
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在对各个传输点进行排序时,不仅考虑各个传输点到用户设备的等效信道增益,还要考虑各个传输点的优先级,也即,根据各传输点的等效信道增益和各传输点的优先级,按照预定策略,对所述各传输点进行排序。
例如,在步骤201确定的用于进行CoMP传输的四个传输点H1、H2、H3和H4中,H1的优先级最高,则尽管a3’>a1’>a4’>a2’,H1仍然需要排在最前边,则通过本实施例,对各个传输点排序的结果为:H1,H3,H4,H2
上述排序方式只是举例说明,在考虑传输点的优先级时,也可以根据其他策略对各传输点进行排序,本实施例并不以此作为限制。
在以上两个实施例中,提到了等效信道增益的概念,这里的等效信道增益可以是信道增益本身,也可以是考虑调整因子的值,还可以是考虑了个传输点的发送功率的值,等等。例如,如果将信道增益表示为ai,则等效信道增益ai’可以是该信道增益ai本身;也可以是考虑了码本匹配因子ε的值,表示为ai(1-ε),ε是预先设定的,其取值范围为ε∈(0,1);还可以是考虑了传输点的发送功率pi的值,表示为ai×pi
可见,根据步骤202估计出的各传输点到该用户设备的信道增益ai,可以确定上述等效信道增益ai’。
步骤204:用户设备计算只有一个传输点传输时的最大似然信干噪比和有至少两个传输点传输时不同传输点集合的最大似然信干噪比。
其中,在通过步骤203对进行CoMP传输的各个传输点排序后,即可计算只有一个传输点传输时的最大似然信干噪比,和有至少两个传输点传输时不同传输点集合的最大似然信干噪比。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一个传输点为优先级最高(例如服务小区)的传输点,所述至少两个传输点包括服务小区的传输点和按照排序后的传输点的排名从前到后的顺序所选择的传输点。
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一个传输点为排序后的传输点中排名最靠前的传输点(根据步骤203的排序方式,也可能是优先级最高的传输点),所述至少两个传输点为按照排序后的传输点的排名从前到后的顺序所选择的传输点。
当只有一个传输点传输时,属于非CoMP传输,其相对比较简单。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已经通过步骤203对各个传输点进行了排序,因此,在计算只有一个传输点传输时的最大似然信干噪比时,可以计算排序后的传输点中排名最靠前的传输点的似然信干噪比作为只有一个传输点传输时的最大似然信干噪比,也可以计算优先级最高的传输点(例如服务小区)的似然信干噪比作为只有一个传输点传输时的最大似然信干噪比。
当有至少两个传输点传输时,例如有两个传输点协作传输,有三个传输点协作传输,或有四个传输点协作传输时,等等。在本实施例中,根据步骤203对各传输点的排序结果,或者结合各传输点的优先级,选择每一种传输点集合下的传输点,来计算其似然信干噪比作为该传输点集合下的最大似然信干噪比。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根据步骤203的排序结果,按照排序后的传输点的排名从前到后的顺序,选择不同传输点集合下的传输点。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可以先选择优先级最高的传输点,然后再从剩下的传输点中,根据步骤203的排序结果,按照排名先后的顺序,选择其他传输点作为不同传输点集合下的传输点。
以下通过举例加以说明。
仍以前述为例,假设步骤203对各传输点的排序结果为:H3,H1,H4,H2,其中,H1为优先级最高的传输点或者服务小区的传输点。
在一个实施例中,考虑传输点的优先级,则计算只有一个传输点传输时的最大似然信干噪比为:计算H1的似然信干噪比;计算有至少两个传输点传输时的最大似然信干噪比为:对于有两个传输点协作传输的传输点集合,选择H1和H3,计算H1和H3协作传输时的似然信干噪比作为有两个传输点协作传输时的最大似然信干噪比;对于有三个传输点协作传输的传输点集合,选择H1和H3和H4,计算H1、H3和H4协作传输时的似然信干噪比作为有三个传输点协作传输时的最大似然信干噪比;对于有四个传输点协作传输的传输点集合,选择所有的传输点,也即H1、H3、H4和H2,计算H1、H3、H4和H2协作传输时的似然信干噪比作为有四个传输点协作传输时的最大似然信干噪比。
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不考虑传输点的优先级,则计算只有一个传输点传输时的最大似然信干噪比为:计算H3的似然信干噪比作为有一个传输点协作传输时的最大似然信干噪比;计算有至少两个传输点传输时的最大似然信干噪比为:对于有两个传输点协作传输的传输点集合,选择H3和H1,计算H3和H1协作传输时的似然信干噪比作为有两个传输点协作传输时的最大似然信干噪比;对于有三个传输点协作传输的传输点集合,选择H3和H1和H4,计算H3、H1和H4协作传输时的似然信干噪比作为有三个传输点协作传输时的最大似然信干噪比;对于有四个传输点协作传输的传输点集合,选择所有的传输点,也即H3、H1、H4和H2,计算H3、H1、H4和H2协作传输时的似然信干噪比作为有四个传输点协作传输时的最大似然信干噪比。
在本实施例中,用户设备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只有一个传输点传输时的最大似然信干噪比:
SINR 1 = a 1 p 1 β 1 Σ j = 2 K a j p 1 + N 0 - - - ( 1 )
其中,a1为该传输点的信道增益;p1为该传输点的发送功率;β1为激活因子,β1∈[0,1];K是测量集中传输点的个数;aj为测量集中其他传输点的信道增益;N0为噪声。在本实施例中,假设各小区在同一频带独立传输信号,其它小区的信号作为该小区的干扰。如果每小区的发送功率相等,以上的表达式实际上是SINR的下限,因为它假定所有的邻小区都在相同的频道同时发送信号。当用户较少时邻小区在相同的频带同时发送信号的概率会降低,因此本实施例引入上述激活因子β1来表示邻小区产生干扰的概率。
通过以上的计算公式计算似然信干噪比,对于每个小区为单天线的情况,假设发送1个数据流(rank=1),各个小区独立发送信号。这样当多小区采用同频发射时,小区之间存在同频干扰,本小区内因rank=1的假设故没有层间干扰。当小区采用多天线时,单小区的发射可以为单数据流或多数据流(rank=1或rank>1),因为数据流不大于接收天线数,在接收端采用MIMO检测的一些技术(如ZF、MMSE、SIC等)可以有效去除层间的干扰,因此也可以认为不存在层间的干扰,这可以简化SINR的估计。
在本实施例中,用户设备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有两个传输点传输时的最大似然信干噪比:
SINR 2 = β 2 ( a 1 + a 2 ) ( 1 - ϵ 2 ) p / 2 ( a 1 + a 2 ) ϵ 2 p / 2 + β 1 Σ j = 3 K a j p + N 0 - - - ( 2 )
其中,a1和a2分别为所选择的两个传输点的信道增益;p为每个传输点的发送功率,在本实施例中,假设相等;β2为平衡因子,是预先设定的,β2∈[0,1];ε2为码本匹配因子,也是预先设定的,ε2∈(0,1)。其他参数的含义与公式(1)相同。其中,SINR2、β2以及ε2中下标“2”的含义相同,都是指传输点集合为2,也即,这三个值分别表示有两个传输点进行协作传输的情况下的似然信干噪比、平衡因子以及版本匹配因子。
在实际系统中,码本的数量总是有限的,因此信道和码本之间存在匹配上的误差,码本数量受到用户端码本搜索的复杂度和反馈信道容量限制。公式(2)中的码本匹配因子ε2表示信道和码本不匹配产生的误差,ε2∈(0,1),该误差随码本数目增多而减小,这个参数可以预先估计。码本匹配因子的引入可以从统计上对不同传输方式的SINR进行初始估计,简化了估计的复杂度。
在本实施例中,用户设备可以根据以下公式计算有至少两个传输点传输时不同传输点集合的最大似然信干噪比:
SINR m = β m ( 1 - ϵ m ) Σ i = 1 m a i p i / k ϵ m Σ i = 1 m a i p i / k + β 1 Σ j = m + 1 K a j p j + N 0 - - - ( 3 )
其中,m为该传输点集合中传输点的个数;k为数据流的数量,k≤m;βm为平衡因子,βm∈[0,1];εm为码本匹配因子,其表示信道和码本不匹配产生的误差,εm∈(0,1)。
其中,当k=m时,公式(3)可以表示为:
SINR m = β m ( 1 - ϵ m ) Σ i = 1 m a i p / m ϵ m Σ i = 1 m a i p / m + β 1 Σ j = m + 1 K a j p + N 0 - - - ( 4 )
根据公式(4)可以得到CoMP传输的不同传输方式的似然信干噪比,借此可以选择最佳的传输方式。
如果多用户(也即多个数据流k)的CoMP不能满足用户对信干噪比的要求,则考虑采用部分分集的方案,逐步减少CoMP集合中用户的数目。这样对于m个传输点的CoMP服务,k(k≤m)个用户的似然信干噪比表示为公式(3)。
其中,前面的讨论考虑的都是一般的情况,即多用户的情况,把单用户情况作为一种特例。考虑在CoMP集中用户的数目最多为传输点的数目,如果在用户数最大时信干噪比不能满足传输的要求,则可以考虑逐步减少CoMP集中的用户数目,即以上所说的部分分集,k是用户设备在计算时的试的过程的假定数字,其含义与前述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通过图2所示实施例的方法,可以确定CoMP传输时每一种传输点集合的最大似然信干噪比,由此可以确定似然信干噪比最大的传输点集合是哪一个。
仍以前述为例,假设非CoMP传输(也即只有一个传输点(H1或H3)传输)时的最大似然信干噪比为SINR1,有两个传输点(H1+H3)传输的最大似然信干噪比为SINR2,有三个传输点(H1+H3+H4)传输的最大似然信干噪比为SINR3,有四个传输点(H1+H3+H4+H2)传输的最大似然信干噪比为SINR4,则通过对这四个值的比较,可以确定似然信干噪比最大的传输点集合,由此确定了最佳的传输方式。
在步骤101的另外一个实施例中,计算进行多点协作传输的不同传输点集合的似然信干噪比,可以通过图3所示的方法来实现,请参照图3,该方法包括:
步骤301:用户设备根据基站发送的多点协作传输的测量集,确定可以用于进行多点协作传输的传输点的个数;
步骤302:用户设备计算不同传输点集合的最大似然信干噪比。
其中,在步骤302中,用户设备计算不同传输点集合的最大似然信干噪比,可以是用户设备计算每一种传输点集合的似然信干噪比,将每一种传输点集合的似然信干噪比中数值最大的似然信干噪比作为该组传输点集合的最大似然信干噪比。
仍以前述为例,通过步骤301确定了四个传输点H1、H2、H3、和H4可以用于CoMP传输,则本实施例与图2的实施例不同的是,不对各个传输点进行排序,而是计算每一种传输点集合的似然信干噪比,例如:计算只有一个传输点传输时各个传输点到用户设备的似然信干噪比,选择似然信干噪比最大的值作为只有一个传输点传输时的最大似然信干噪比。同样的,计算有两个传输点传输时各种组合情况下的似然信干噪比,例如,H1和H2组合,H1和H3组合,H1和H4组合,H2和H3组合,H2和H4组合,以及H3和H4组合,再选择所计算出的信干噪比中数值最大的作为有两个传输点传输时的最大似然信干噪比。同样的,计算有三个传输点传输时各种组合情况下的似然信干噪比,例如,H1、H2和H3组合,H1、H3和H4组合,H2、H3和H4组合,再选择所计算出的信干噪比中数值最大的作为有三个传输点传输时的最大似然信干噪比。同样的,计算有四个传输点传输时的似然信干噪比,就是计算H1、H2、H3和H4组合时的信干噪比中作为有四个传输点传输时的最大似然信干噪比。
最后,通过对这四种传输点集合的最大似然信干噪比进行比较,可以确定似然信干噪比最大的传输点集合,由此确定了最佳的传输方式。
在本实施例中,也涉及计算只有一个传输点传输时的最大似然信干噪比,和计算有至少两个传输点传输时不同传输点集合的最大似然信干噪比,具体的计算方法和计算公式与图2所示的实施例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通过本实施例的方法,用户设备利用信道的强度(信道增益)对传输点集合进行最可能的判定,然后在判定的集合上进行协作传输,由此,降低了传输点选择的复杂度和协作发送的时延。
为了使本实施例的方法更加清楚易懂,以下结合用户设备在进行传输点选择时的整体流程图对本实施例的方法进行说明。请参照图4,该流程包括:
步骤401:用户设备根据导频估计各传输点到用户设备的信道信息(包含了信道增益);
其中,该步骤对应前述的步骤202。
步骤402:用户设备根据信道增益从大到小的顺序对各传输点排序;
其中,该步骤对应前述的步骤203,且该步骤是可选的,也可以不对各传输点排序,如前面图3的实施例。
步骤403:利用公式(1)计算SINR1,令m=2;
其中,m是指传输点集合中传输点的个数。
步骤404:利用公式(4)式计算SINRm
步骤405:如果SINRm>SINR1,m=m+1,返回404;否则M=m-1,k=M;
其中,M为似然信干噪比最大的传输点集合的大小。
步骤406:如果SINRM小于SINR门限,则k=k-1,否则跳到步骤408;
步骤407:如果k=0,则该用户无法通信,过程结束,否则用公式(3)计算SINRM,返回步骤406;
步骤408:用户设备根据SINRM搜索最佳的PMI计算对应的SINR(真实的信干噪比),如果该SINR(其量化表示为CQI)大于门限,则向基站报告M、k、该SINR和PMI;如果该SINR小于门限,则该用户设备无法通信,过程结束;
由此,基站根据用户设备的报告,可以选择用户和协作发送。
在本实施例中,步骤406和步骤407是可选的,也就是说,在确定了似然信干噪比最大的传输点集合后,可以直接执行步骤408,也即据此选择最优的PMI和RI,并计算对应的信干噪比(CQI),上报基站上述信息。
通过本实施例的方法,利用统计信息对不同CoMP传输方式下的SINR估计(公式(2),(3),或(4))可以简化估计的过程。传统的方法是针对不同的CoMP配置,搜索不同预编码情况下的SINR来找到最佳的预编码及其对应的SINR。当码本较大时,搜索的复杂度较高。在选择传输点阶段,做这样的搜索显然复杂度过高,也不是非常必要的。通过本实施例的方法,不需要搜索,可以获得不同CoMP传输点情况下的最可能的SINR结果,然后根据确定的传输点再选择最佳的码本。通过本实施例的方法,首先由统计信息找到最可能的发送点,然后再选择码本。利用统计信息计算SINR的过程,不需要码本的具体信息,不需要信道的相位信息,只需要各发送点到用户的信道增益相互比例即可。这种策略对切换过程特别有用,和全局搜索相比要简单得多。利用统计信息估计SINR在CoMP中比在集中式MIMO中更有用,因为在CoMP中获得准确的信道信息更加困难。
图5是根据本实施例的方法的仿真场景示意图,请参照图5,在该仿真场景中,是通过对比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案和完全搜索过程的小区平均容量和边缘用户容量(5%)的两个指标进行评估。仿真采用如图5所示的19个小区的场景,基站位于小区中间,基站间距离为500米,用户(UE,也称为用户设备)在小区内均匀分布。仿真信道采用城市宏小区的衰落模型。
路径衰落为:PL=34.5+35log10(d),阴影衰落为对数正态分布,方差为8dB。热噪声为-104dBm(对应10M带宽),基站最大发射功率为20dBm。在仿真中采用了功率约束,限定最大的接收信噪比(从单个天线接收的最大信噪比)。为简单起见,先对每小区单天线情况进行了仿真。
仿真中的全搜索指的是对各种可能CoMP组合方式,搜索所有可能的码本来寻找最大的SINR。
仿真采用的码本是DFT(傅里叶变换,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码本,码本的大小为16,CoMP集合的大小最大为4。对于2个、3个和4个发送点,经过统计信道和码本之间的匹配因子分别为0.94、0.85和0.78(即匹配误差分别为0.06、0.15和0.22)。在仿真中暂时设定激活因子和惩罚因子均为1(匹配因子可起到调整的作用)。
小区平均容量的仿真结果如表1所示:
  最大信噪比   15dB   20dB   25dB   30dB
  全搜索方案   2.5083   2.7295   2.8330   2.8934
  似然方案   2.4576   2.6750   2.7806   2.8399
  差异%   2.02   2.00   1.85   1.85
表一
小区边缘5%用户平均容量的仿真结果如表2所示:
  最大信噪比   15dB   20dB   25dB   30dB
  全搜索方案   0.8289   0.8606   0.8745   0.8816
  似然方案   0.7913   0.8181   0.8279   0.8365
  差异%   4.54   4.94   5.33   5.11
表二
从以上的对比可以发现,似然搜索的方案和全搜索的方案相比在小区平均容量上有大约2%的损失,在小区边缘容量上大约有5%的损失。但是注意到该方案的复杂度较低,以及搜索的时间较短,能够更好地适应信道的变化,因此对于变化信道,该方案在性能上的损失会更少一些。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用户设备,如下面的实施例2所述,由于该用户设备解决问题的原理与实施例1的方法类似,因此其具体的实施可以参照实施例1的方法的实施,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实施例2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户设备。图6是该用户设备的组成示意图,请参照图6,该用户设备包括:
计算单元61,其根据各个传输点到用户设备的信道增益和调整因子,计算进行多点协作传输的不同传输点集合的似然信干噪比;
确定单元62,其根据似然信干噪比最大的传输点集合确定预编码矩阵指示、秩指示以及信道质量指示;
上报单元63,其将所述预编码矩阵指示、秩指示以及信道质量指示上报给基站,以便所述基站根据所述预编码矩阵指示、秩指示以及信道质量指示进行多点协作传输的调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计算单元61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611,其根据基站发送的多点协作传输的测量集,确定可以用于进行多点协作传输的传输点的个数;
估计模块612,其根据导频估计各传输点到所述用户设备的信道信息,所述信道信息包括信道增益;
排序模块613,其根据各传输点的等效信道增益从大到小的顺序,对所述各传输点进行排序,或者,根据各传输点的等效信道增益和各传输点的优先级,按照预定策略,对所述各传输点进行排序;
第一计算模块614,其计算只有一个传输点传输时的最大似然信干噪比和有至少两个传输点传输时不同传输点集合的最大似然信干噪比。
其中,等效信道增益为信道增益ai;或者,等效信道增益为ai(1-ε),ε为所述调整因子中的码本匹配因子;或者,等效信道增益为ai×pi,pi为传输点的发送功率。
其中,所述一个传输点为服务小区的传输点,所述至少两个传输点包括服务小区的传输点和按照排序后的传输点的排名从前到后的顺序所选择的传输点;或者,所述一个传输点为排序后的传输点中排名最靠前的传输点,所述至少两个传输点为按照排序后的传输点的排名从前到后的顺序所选择的传输点。
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计算单元61包括:
第二确定模块615,其根据基站发送的多点协作传输的测量集,确定可以用于进行多点协作传输的传输点的个数;
第二计算模块616,其计算不同传输点集合的最大似然信干噪比。
其中,所述第二计算模块616具体用于计算每一种传输点集合的似然信干噪比,将每一种传输点集合的似然信干噪比中数值最大的似然信干噪比作为该组传输点集合的最大似然信干噪比。其中,所述每一种传输点集合的似然信干噪比包括:只有一个传输点传输时的最大似然信干噪比和有至少两个传输点传输时不同传输点集合的最大似然信干噪比。
在以上的实施例中,第一计算模块614或第二计算模块616根据以下公式计算只有一个传输点传输时的最大似然信干噪比:
SINR 1 = a 1 p 1 β 1 Σ j = 2 K a j p 1 + N 0 ;
其中,a1为该传输点的信道增益;p1为该传输点的发送功率;β1为激活因子,β1∈[0,1];K是测量集中传输点的个数,N0为噪声。
另外,第一计算模块614或所述第二计算模块616根据以下公式计算有两个传输点传输时不同传输点集合的最大似然信干噪比:
SINR 2 = β 2 ( a 1 + a 2 ) ( 1 - ϵ 2 ) p / 2 ( a 1 + a 2 ) ϵ 2 p / 2 + β 1 Σ j = 3 K a j p + N 0 ;
其中,a1和a2分别为该两个传输点的信道增益;p为每个传输点的发送功率;β2为平衡因子,β2∈[0,1];ε2为码本匹配因子,ε2∈(0,1)。
另外,第一计算模块614或第二计算模块616根据以下公式计算有至少两个传输点传输时不同传输点集合的最大似然信干噪比:
SINR m = β m ( 1 - ϵ m ) Σ i = 1 m a i p i / k ϵ m Σ i = 1 m a i p i / k + β 1 Σ j = m + 1 K a j p j + N 0 ;
其中,m为该传输点集合中传输点的个数;k为数据流的数量,k≤m;βm为平衡因子,βm∈[0,1]。
在本实施例中,确定单元62包括:
第一处理模块621,其根据似然信干噪比最大的传输点集合计算所述预编码矩阵指示、秩指示以及信道质量指示;或者
第二处理模块622,其将似然信干噪比最大的传输点集合发送给基站,根据基站反馈的传输点集合计算所述预编码矩阵指示、秩指示以及信道质量指示。
在一个实施例中,上报单元63在确定单元62确定的信道质量指示(信干噪比)大于预定门限时,向所述基站上报所述预编码矩阵指示、秩指示以及信道质量指示,以便基站根据上报的信息,选择用户和协作发送。
通过本实施例的用户设备,利用信道的强度(信道增益)对传输点集合进行最可能的判定,然后在判定的集合上进行协作传输,由此,降低了传输点选择的复杂度和协作发送的时延。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程序,其中,当在用户设备中执行该程序时,该程序使得计算机在所述用户设备中执行实施例1所述的多点协作传输的传输点的选择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存储有计算机可读程序的存储介质,其中,该计算机可读程序使得计算机在用户设备中执行实施例1所述的多点协作传输的传输点的选择方法。
以上参照附图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这些实施方式的许多特征和优点根据该详细的说明书是清楚的,因此所附权利要求旨在覆盖这些实施方式的落入其真实精神和范围内的所有这些特征和优点。此外,由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想到很多修改和改变,因此不是要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限于所例示和描述的精确结构和操作,而是可以涵盖落入其范围内的所有合适修改和等同物。
关于包括以上多个实施例的实施方式,还公开下述的附记。
附记1、一种多点协作传输的传输点选择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包括:
根据各个传输点到用户设备的信道增益和调整因子,计算进行多点协作传输的不同传输点集合的似然信干噪比(likelihood SINR);
根据似然信干噪比最大的传输点集合确定预编码矩阵指示、秩指示以及信道质量指示;
将所述预编码矩阵指示、秩指示以及信道质量指示上报给基站,以便所述基站根据所述预编码矩阵指示、秩指示以及信道质量指示进行多点协作传输的调度。
附记2、根据附记1所述的方法,其中,计算进行多点协作传输的不同传输点集合的似然信干噪比的步骤包括:
用户设备根据基站发送的多点协作传输的测量集,确定可以用于进行多点协作传输的传输点的个数;
用户设备根据导频估计各传输点到所述用户设备的信道信息,所述信道信息包括所述信道增益;
用户设备根据各传输点的等效信道增益从大到小的顺序,对所述各传输点进行排序,或者,根据各传输点的等效信道增益和各传输点的优先级,按照预定策略,对所述各传输点进行排序;
用户设备计算只有一个传输点传输时的最大似然信干噪比和有至少两个传输点传输时不同传输点集合的最大似然信干噪比。
附记3、根据附记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信道增益表示为ai,则所述等效信道增益为所述信道增益ai;或者,所述等效信道增益为ai(1-ε),ε为所述调整因子中的码本匹配因子;或者,所述等效信道增益为ai×pi,pi为传输点的发送功率。
附记4、根据附记2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一个传输点为服务小区的传输点,所述至少两个传输点包括服务小区的传输点和按照排序后的传输点的排名从前到后的顺序所选择的传输点;或者
所述一个传输点为排序后的传输点中排名最靠前的传输点,所述至少两个传输点为按照排序后的传输点的排名从前到后的顺序所选择的传输点。
附记5、根据附记1所述的方法,其中,计算进行多点协作传输的不同传输点集合的似然信干噪比的步骤包括:
用户设备根据基站发送的多点协作传输的测量集,确定可以用于进行多点协作传输的传输点的个数;
用户设备计算不同传输点集合的最大似然信干噪比。
附记6、根据附记5所述的方法,其中,用户设备计算不同传输点集合的最大似然信干噪比的步骤包括:
用户设备计算每一种传输点集合的似然信干噪比,将每一种传输点集合的似然信干噪比中数值最大的似然信干噪比作为该组传输点集合的最大似然信干噪比;
其中,用户设备计算每一种传输点集合的似然信干噪比的步骤包括:
用户设备计算只有一个传输点传输时的最大似然信干噪比和有至少两个传输点传输时不同传输点集合的最大似然信干噪比。
附记7、根据附记2-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
用户设备根据以下公式计算只有一个传输点传输时的最大似然信干噪比:
SINR 1 = a 1 p 1 β 1 Σ j = 2 K a j p 1 + N 0 ;
其中,a1为该传输点的信道增益;p1为该传输点的发送功率;β1为激活因子,β1∈[0,1];K是测量集中传输点的个数,N0为噪声;
用户设备根据以下公式计算有两个传输点传输时不同传输点集合的最大似然信干噪比:
SINR 2 = β 2 ( a 1 + a 2 ) ( 1 - ϵ 2 ) p / 2 ( a 1 + a 2 ) ϵ 2 p / 2 + β 1 Σ j = 3 K a j p + N 0 ;
其中,a1和a2分别为该两个传输点的信道强度;p为每个传输点的发送功率;β2为平衡因子,β2∈[0,1];ε2为码本匹配因子,ε2∈(0,1);
用户设备根据以下公式计算有至少两个传输点传输时不同传输点集合的最大似然信干噪比:
SINR m = β m ( 1 - ϵ m ) Σ i = 1 m a i p i / k ϵ m Σ i = 1 m a i p i / k + β 1 Σ j = m + 1 K a j p j + N 0 ;
其中,m为该传输点集合中传输点的个数;k为数据流的数量,k≤m;βm为平衡因子,βm∈[0,1]。
附记8、根据附记1所述的方法,其中,根据似然信干噪比最大的传输点集合确定预编码矩阵指示、秩指示以及信道质量指示的步骤包括:
根据似然信干噪比最大的传输点集合计算预编码矩阵指示、秩指示以及信道质量指示;或者
将似然信干噪比最大的传输点集合发送给基站,根据基站反馈的传输点集合计算预编码矩阵指示、秩指示以及信道质量指示。
附记9、根据附记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如果所述信道质量指示大于预定门限,则所述用户设备向基站报告似然信干噪比最大的传输点集合的大小、所述似然信干噪比最大的传输点集合发送的数据流数目、所述信道质量指示以及所述预编码矩阵索引,以便基站根据所述用户设备报告的信息,选择用户和协作发送。
附记10、一种用户设备,其中,所述用户设备包括:
计算单元,其根据各个传输点到用户设备的信道增益和调整因子,计算进行多点协作传输的不同传输点集合的似然信干噪比;
确定单元,其根据似然信干噪比最大的传输点集合确定预编码矩阵指示、秩指示以及信道质量指示;
上报单元,其将所述预编码矩阵指示、秩指示以及信道质量指示上报给基站,以便所述基站根据所述预编码矩阵指示、秩指示以及信道质量指示进行多点协作传输的调度。
附记11、根据附记10所述的用户设备,其中,所述计算单元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其根据基站发送的多点协作传输的测量集,确定可以用于进行多点协作传输的传输点的个数;
估计模块,其根据导频估计各传输点到所述用户设备的信道信息,所述信道信息包括所述信道增益;
排序模块,其根据各传输点的等效信道增益从大到小的顺序,对所述各传输点进行排序,或者,根据各传输点的等效信道增益和各传输点的优先级,按照预定策略,对所述各传输点进行排序;
第一计算模块,其计算只有一个传输点传输时的最大似然信干噪比和有至少两个传输点传输时不同传输点集合的最大似然信干噪比。
附记12、根据附记11所述的用户设备,其中,所述等效信道增益为信道增益ai;或者,所述等效信道增益为ai(1-ε),ε为所述调整因子中的码本匹配因子;或者,所述等效信道增益为ai×pi,pi为传输点的发送功率。
附记13、根据附记11所述的用户设备,其中,
所述一个传输点为服务小区的传输点,所述至少两个传输点包括服务小区的传输点和按照排序后的传输点的排名从前到后的顺序所选择的传输点;或者
所述一个传输点为排序后的传输点中排名最靠前的传输点,所述至少两个传输点为按照排序后的传输点的排名从前到后的顺序所选择的传输点。
附记14、根据附记10所述的用户设备,其中,所述计算单元包括:
第二确定模块,其根据基站发送的多点协作传输的测量集,确定可以用于进行多点协作传输的传输点的个数;
第二计算模块,其计算不同传输点集合的最大似然信干噪比。
附记15、根据附记14所述的用户设备,其中,所述第二计算模块具体用于计算每一种传输点集合的似然信干噪比,将每一种传输点集合的似然信干噪比中数值最大的似然信干噪比作为该组传输点集合的最大似然信干噪比;
其中,所述每一种传输点集合的似然信干噪比包括:只有一个传输点传输时的最大似然信干噪比和有至少两个传输点传输时不同传输点集合的最大似然信干噪比。
附记16、根据附记11-15任一项所述的用户设备,其中,
所述第一计算模块或所述第二计算模块根据以下公式计算只有一个传输点传输时的最大似然信干噪比:
SINR 1 = a 1 p 1 β 1 Σ j = 2 K a j p 1 + N 0 ;
其中,a1为该传输点的信道增益;p1为该传输点的发送功率;β1为激活因子,β1∈[0,1];K是测量集中传输点的个数,N0为噪声;
所述第一计算模块或所述第二计算模块根据以下公式计算有两个传输点传输时不同传输点集合的最大似然信干噪比:
SINR 2 = β 2 ( a 1 + a 2 ) ( 1 - ϵ 2 ) p / 2 ( a 1 + a 2 ) ϵ 2 p / 2 + β 1 Σ j = 3 K a j p + N 0 ;
其中,a1和a2分别为该两个传输点的信道强度;p为每个传输点的发送功率;β2为平衡因子,β2∈[0,1];ε2为码本匹配因子,ε2∈(0,1);
所述第一计算模块或所述第二计算模块根据以下公式计算有至少两个传输点传输时不同传输点集合的最大似然信干噪比:
SINR m = β m ( 1 - ϵ m ) Σ i = 1 m a i p i / k ϵ m Σ i = 1 m a i p i / k + β 1 Σ j = m + 1 K a j p j + N 0 ;
其中,m为该传输点集合中传输点的个数;k为数据流的数量,k≤m;βm为平衡因子,βm∈[0,1];εm为码本匹配因子,εm∈(0,1)。
附记17、根据附记10所述的用户设备,其中,所述确定单元包括:
第一处理模块,其根据似然信干噪比最大的传输点集合计算预编码矩阵指示、秩指示以及信道质量指示;或者
第二处理模块,其将似然信干噪比最大的传输点集合发送给基站,根据基站反馈的传输点集合计算预编码矩阵指示、秩指示以及信道质量指示。
附记18、根据附记10所述的用户设备,其中,所述用户设备还包括:
发送单元,其在所述确定单元确定的信道质量指示大于预定门限时,向基站报告似然信干噪比最大的传输点集合的大小、所述似然信干噪比最大的传输点集合发送的数据流数目、所述信道质量指示以及所述预编码矩阵索引,以便基站根据所述报告的信息,选择用户和协作发送。
附记19、一种计算机可读程序,其中,当在用户设备中执行该程序时,该程序使得计算机在所述用户设备中执行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多点协作传输的传输点选择方法。
附记20、一种存储有计算机可读程序的存储介质,其中,该计算机可读程序使得计算机在用户设备中执行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多点协作传输的传输点选择方法。

Claims (10)

1.一种多点协作传输的传输点选择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包括:
根据各个传输点到用户设备的信道增益和调整因子,计算进行多点协作传输的不同传输点集合的似然信干噪比(likelihood SINR);
根据似然信干噪比最大的传输点集合确定预编码矩阵指示、秩指示以及信道质量指示;
将所述预编码矩阵指示、秩指示以及信道质量指示上报给基站,以便基站根据所述预编码矩阵指示、秩指示以及信道质量指示进行多点协作传输的调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计算进行多点协作传输的不同传输点集合的似然信干噪比的步骤包括:
用户设备根据基站发送的多点协作传输的测量集,确定可以用于进行多点协作传输的传输点的个数;
用户设备根据导频估计各传输点到所述用户设备的信道信息,所述信道信息包括所述信道增益;
用户设备根据各传输点的等效信道增益从大到小的顺序,对所述各传输点进行排序,或者,根据各传输点的等效信道增益和各传输点的优先级,按照预定策略,对所述各传输点进行排序;
用户设备计算只有一个传输点传输时的最大似然信干噪比和有至少两个传输点传输时不同传输点集合的最大似然信干噪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等效信道增益为信道增益ai;或者,所述等效信道增益为ai(1-ε),ε为所述调整因子中的码本匹配因子;或者,所述等效信道增益为ai×pi,pi为传输点的发送功率。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一个传输点为服务小区的传输点,所述至少两个传输点包括服务小区的传输点和按照排序后的传输点的排名从前到后的顺序所选择的传输点;或者
所述一个传输点为排序后的传输点中排名最靠前的传输点,所述至少两个传输点为按照排序后的传输点的排名从前到后的顺序所选择的传输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计算进行多点协作传输的不同传输点集合的似然信干噪比的步骤包括:
用户设备根据基站发送的多点协作传输的测量集,确定可以用于进行多点协作传输的传输点的个数;
用户设备计算不同传输点集合的最大似然信干噪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用户设备计算不同传输点集合的最大似然信干噪比的步骤包括:
用户设备计算每一种传输点集合的似然信干噪比,将每一种传输点集合的似然信干噪比中数值最大的似然信干噪比作为该组传输点集合的最大似然信干噪比;
其中,用户设备计算每一种传输点集合的似然信干噪比的步骤包括:
用户设备计算只有一个传输点传输时的最大似然信干噪比和有至少两个传输点传输时不同传输点集合的最大似然信干噪比。
7.根据权利要求2-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
用户设备根据以下公式计算只有一个传输点传输时的最大似然信干噪比:
SINR 1 = a 1 p 1 β 1 Σ j = 2 K a j p 1 + N 0 ;
其中,a1为该传输点的信道增益;p1为该传输点的发送功率;β1为激活因子,β1∈[0,1];K是测量集中传输点的个数,N0为噪声;
用户设备根据以下公式计算有两个传输点传输时不同传输点集合的最大似然信干噪比:
SINR 2 = β 2 ( a 1 + a 2 ) ( 1 - ϵ 2 ) p / 2 ( a 1 + a 2 ) ϵ 2 p / 2 + β 1 Σ j = 3 K a j p + N 0 ;
其中,a1和a2分别为该两个传输点的信道强度;p为每个传输点的发送功率;β2为平衡因子,β2∈[0,1];ε2为码本匹配因子,ε2∈(0,1);
用户设备根据以下公式计算有至少两个传输点传输时不同传输点集合的最大似然信干噪比:
SINR m = β m ( 1 - ϵ m ) Σ i = 1 m a i p i / k ϵ m Σ i = 1 m a i p i / k + β 1 Σ j = m + 1 K a j p j + N 0 ;
其中,m为该传输点集合中传输点的个数;k为数据流的数量,k≤m;βm为平衡因子,βm∈[0,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根据似然信干噪比最大的传输点集合确定预编码矩阵指示的步骤包括:
根据似然信干噪比最大的传输点集合计算预编码矩阵指示、秩指示以及信道质量指示;或者
将似然信干噪比最大的传输点集合发送给基站,根据基站反馈的传输点集合计算预编码矩阵指示、秩指示以及信道质量指示。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如果所述信道质量指示大于预定门限,则所述用户设备向基站报告似然信干噪比最大的传输点集合的大小、所述似然信干噪比最大的传输点集合发送的数据流数目、所述信道质量指示以及所述预编码矩阵索引,以便基站根据所述用户设备报告的信息,选择用户和协作发送。
10.一种用户设备,其中,所述用户设备包括:
计算单元,其根据各个传输点到用户设备的信道增益和调整因子,计算进行多点协作传输的不同传输点集合的似然信干噪比;
确定单元,其根据似然信干噪比最大的传输点集合确定预编码矩阵指示、秩指示以及信道质量指示;
上报单元,其将所述预编码矩阵指示、秩指示以及信道质量指示上报给基站,以便基站根据所述预编码矩阵指示、秩指示以及信道质量指示进行多点协作传输的调度。
CN201210177184XA 2012-05-31 2012-05-31 一种多点协作传输系统中传输点集合的选择方法和装置 Pending CN10345852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177184XA CN103458522A (zh) 2012-05-31 2012-05-31 一种多点协作传输系统中传输点集合的选择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177184XA CN103458522A (zh) 2012-05-31 2012-05-31 一种多点协作传输系统中传输点集合的选择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458522A true CN103458522A (zh) 2013-12-18

Family

ID=497403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177184XA Pending CN103458522A (zh) 2012-05-31 2012-05-31 一种多点协作传输系统中传输点集合的选择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458522A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01280A (zh) * 2014-05-09 2015-11-25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传输点识别和无线资源管理测量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WO2017107671A1 (zh) * 2015-12-23 2017-06-2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信道信息的发送、接收方法及装置、终端和基站
CN108512583A (zh) * 2018-02-06 2018-09-07 北京邮电大学 多个移动设备间计算协作方法、装置及移动设备
CN109391404A (zh) * 2017-08-10 2019-02-26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csi的反馈及其控制方法、装置
WO2023116516A1 (zh) * 2021-12-20 2023-06-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道信息上报的方法和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54383A (zh) * 2010-02-02 2010-06-23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CoMP小区簇构建方法
CN101888637A (zh) * 2009-05-12 2010-11-17 上海无线通信研究中心 一种多时隙多基站协作通信方法
CN101925166A (zh) * 2010-08-04 2010-12-22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扇区间的协作调度方法和系统
CN101951307A (zh) * 2010-09-24 2011-01-19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在CoMP下的小区协作集的选择方法
CN102186232A (zh) * 2011-05-27 2011-09-14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多小区ofdma系统的功率分配方法
CN102244566A (zh) * 2010-05-11 2011-11-1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多输入多输出系统的下行传输方法和基站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88637A (zh) * 2009-05-12 2010-11-17 上海无线通信研究中心 一种多时隙多基站协作通信方法
CN101754383A (zh) * 2010-02-02 2010-06-23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CoMP小区簇构建方法
CN102244566A (zh) * 2010-05-11 2011-11-1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多输入多输出系统的下行传输方法和基站
CN101925166A (zh) * 2010-08-04 2010-12-22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扇区间的协作调度方法和系统
CN101951307A (zh) * 2010-09-24 2011-01-19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在CoMP下的小区协作集的选择方法
CN102186232A (zh) * 2011-05-27 2011-09-14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多小区ofdma系统的功率分配方法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01280A (zh) * 2014-05-09 2015-11-25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传输点识别和无线资源管理测量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WO2017107671A1 (zh) * 2015-12-23 2017-06-2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信道信息的发送、接收方法及装置、终端和基站
CN109391404A (zh) * 2017-08-10 2019-02-26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csi的反馈及其控制方法、装置
CN109391404B (zh) * 2017-08-10 2021-02-09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csi的反馈及其控制方法、装置
CN108512583A (zh) * 2018-02-06 2018-09-07 北京邮电大学 多个移动设备间计算协作方法、装置及移动设备
CN108512583B (zh) * 2018-02-06 2020-06-12 北京邮电大学 多个移动设备间计算协作方法、装置及移动设备
WO2023116516A1 (zh) * 2021-12-20 2023-06-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道信息上报的方法和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719855B1 (ko) 무선 네트워크에서 간섭 정렬을 위한 전력 제어 방법
CN102546113B (zh) 一种lte的信道测量及反馈方法
EP2816739B1 (en) Aerial calibration method, system and device
US8989016B2 (en) Cell selection for multi-cell MIMO transmission
US20110299379A1 (en) Process for Beamforming Data to be Transmitted by a Base Station in a MU-MIMO System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the Same
CN102763345A (zh) 用于信道信息反馈的装置和方法、接收信道信息的基站及基站的通信方法
US9107174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uplink power control and scheduling in a wireless network
EP2795807B1 (en) Downlink transmission in a mu-mimo system
US20140087784A1 (e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for coordinated multi-point transmission/reception
US9615280B2 (en) Calculating and reporting channel characteristics
CN107980209A (zh) 大规模mimo通信系统中报告信道状态信息(csi)的方法和装置
CN106130614A (zh) 一种低开销反馈的方法、用户设备以及基站
CN106982087B (zh) 一种用于多输入多输出系统的通信方法
CN103458522A (zh) 一种多点协作传输系统中传输点集合的选择方法和装置
CN108781096A (zh) 无线通信系统、无线基站和用户设备
KR101813601B1 (ko)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제한적 피드백 기반 공동 처리 및 전송에서의 전처리 모드 선택을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CN103384228B (zh) 一种多用户mimo广播信道的连续预编码和用户选择联合算法
CN106998580B (zh) 大规模mimo系统小区选择方法及基站
CN101902304B (zh) 一种信道信息反馈方法、预编码方法、接收站及发送站
CN104253639B (zh) 获取信道质量指示的方法及装置
CN102752071B (zh) 用于多点协作系统的下行链路预编码方法和中心处理节点
CN105306185A (zh) 一种基于协同调度传输下行数据的方法与设备
CN104717003B (zh) 一种移动通信信道误差建模方法
Bai et al. Optimal design of widely linear pre-coding and estimation in multi-user MIMO broadcast channel
CN102917464A (zh) 多小区协同调度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3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