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457873B - 创建mac报头、处理mac pdu及其报头中si字段的方法和设备 - Google Patents

创建mac报头、处理mac pdu及其报头中si字段的方法和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457873B
CN103457873B CN201310366125.1A CN201310366125A CN103457873B CN 103457873 B CN103457873 B CN 103457873B CN 201310366125 A CN201310366125 A CN 201310366125A CN 103457873 B CN103457873 B CN 10345787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c
sdu
pdu
rearrangement
eh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36612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457873A (zh
Inventor
P·马里内尔
D·帕尼
S·E·泰利
S·A·格兰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Family has litigation
First worldwide family litigation filed litigation Critical https://patents.darts-ip.com/?family=39645652&utm_source=google_patent&utm_medium=platform_link&utm_campaign=public_patent_search&patent=CN103457873(B) "Global patent litigation dataset” by Darts-ip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 filed Critical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
Priority claimed from CN2008800038529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CN101657998B/zh
Publication of CN1034578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5787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45787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5787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6Optimizing the usage of the radio link, e.g. header compression, information sizing, discarding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9/00Packet switching elements
    • H04L49/90Buffer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1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 H04L47/34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ensuring sequence integrity, e.g. using sequence numb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9/00Packet switching elements
    • H04L49/90Buffering arrangements
    • H04L49/9084Reactions to storage capacity overflow
    • H04L49/9089Reactions to storage capacity overflow replacing packets in a storage arrangement, e.g. pushout
    • H04L49/9094Arrangements for simultaneous transmit and receive, e.g. simultaneous reading/writing from/to the storage el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0Wireless network protocols or protocol adaptations to wireless operation
    • H04W80/02Data link layer protoco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ime-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AREA)
  • Two-Way Televisions, Distribution Of Moving Picture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公开了创建MAC报头、处理MAC PDU及其报头中SI字段的方法和设备。该处理MAC PDU报头中SI字段的方法包括:接收所述MAC报头中所述SI字段的值,所述SI字段对应于重排PDU;以及基于所述SI字段向复用实体传递一个或多个MAC PDU,其中在所述SI字段具有指示所述重排PDU的第一个重排服务数据单元(SDU)是MAC‑ehs SDU的最后一个分段的值时,基于接收到的MAC‑ehs SDU的分段与存储的MAC‑ehs SDU的分段是否连续传递所述一个或多个MAC PDU,或其中,在所述SI字段具有指示所述重排PDU的最后一个SDU是MAC‑ehs SDU的第一个分段的值时,所述一个或多个MAC PDU对应于重排PDU中除最后一个重排SDU之外的每个重排SDU。

Description

创建MAC报头、处理MAC PDU及其报头中SI字段的方法和设备
本申请是申请号为200880003852.9、申请日为2008年02月04日、发明名称为“在演进型HSPA中用于通用MAC复用的方法和设备”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背景技术
为了提供无线系统的全球连通,并且为取得例如关于吞吐量、等待时间和覆盖范围的性能目标,发展了通信标准。一个普遍使用的当前标准,被称为高速分组接入(HSPA),发展成为第三代(3G)无线电系统的一部分,并且被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支持。
高速分组接入(HSPA)是移动电话协议集合,这些电话协议扩展并改善了现存的通用移动电信系统(UMTS)协议的性能。通过使用改进的调制方案并且通过提炼手持设备和基站通信的协议,高速下行链路分组接入(HSDPA)和高速上行链路分组接入(HSUPA)提供增强的性能。
HSPA提供高达14.4Mbit/s的改进理论下行链路(DL)性能,和高达5.76Mbit/s的改进理论上行链路(UL)性能。现存的配置提供在DL中高达7.2Mbit/s,在UL中提供高达384Kbit/s。在3GPP版本7中定义了演进型HSPA。通过绕开多数传统装备并且加强无线电数据率,它引入更简单的移动网络结构。
3GPP系统中物理层以上,媒体接入控制(MAC)层可被分成若干个实体。新MAC实体,MAC增强型高速(MAC-ehs)已被引入并且被优化用于DL中的HSPA。MAC-ehs实体可以被替换地用于MAC高速(MAC-hs)。在UL中一个新MAC实体,改进型MAC(MAC-i/is),已被引入并且被优化用于HSPA。MAC-i/is实体能可替换地用于MAC-e/es。较高层配置MAC-ehs 和/或MAC-i/is实体,较高层被配置以处理在高速下行链路共享信道(HS-DSCH)和/或增强型上行链路信道(E-DCH)上传输的数据,并且管理分配给HS-DSCH的物理资源。
MAC-ehs实体允许支持可变(flexible)的无线电链路控制(RLC)协议数据单元(PDU)大小和MAC分段和重组。与用于HSDPA的MAC-hs不同,MAC-ehs允许在一个2毫秒的传输时间间隔(TTI)之内复用来自若干个优先级队列的数据。
调度/优先级处理功能负责调度决定。对于每个2毫秒的TTI,决定使用单流传输还是双流传输。根据确认/否定应答(ACK/NACK)UL反馈,发送新的传输或重传,并在任何时间都能开始新传输。当在CELL_FACH、CELL_PCH和URA_PCH状态下时,MAC-ehs可另外在HS-DSCH上执行重传,而不依赖于上行链路信令。
在接收侧的重排是基于优先级序列。传输序列号(TSN)被分配在每个重排队列之内以激活重排。在接收机侧,MAC-ehs SDU或它的分段基于逻辑信道标识符被分配给正确的优先级队列。
MAC-ehs SDU能在发射机侧被分段,并且在接收机侧重组。在MAC层上,将逻辑信道组映射到传输信道。两类传输信道包括能被多个WTRU共享的“公共”传输信道(MAC-c),和分配给单个WTRU的“专用”传输信道(MAC-d)。MAC-ehs SDU是MAC-c PDU或者MAC-d PDU。包含在MAC-ehs PDU中的MAC-ehs SDU可能具有不同的大小和不同的优先级,并且可能属于不同的MAC-d或MAC-c流。
当MAC-ehs对逻辑信道进行复用时,该逻辑信道被具有可变RLC PDU大小的版本7RLC应答模式(AM)示例使用,MAC-ehs报头的典型基线导致相当低的开销。这是因为MACSDU的大小明显比报头不同字段的总大小大。
但是,有一些典型的基线将导致不期望开销水平的情况。例如,逻辑信道由配置有固定RLC PDU大小的RLC AM例子使用,或用于版本6RLC AM示例。在不重设RLC和保持RLC实体使用固定的RLC PDU操作的情况下,后一个例子可能是由于激活从版本6基站向3GPP版本7基站的切换的可能性导致的。在另一个示例中,可能具有当前信道条件的MAC-ehs PDU大小很小,并且包含很少(例如,2个)的SDU分段。在此示例中,报头可形成相当大的开销。
支持MAC-ehs功能的典型信令需要是无效的。将期望的是,减少为支持MAC-ehsPDU功能需要的信令量。减少信令的一个可能性将是在基站处执行对来自于单个MAC-ehsPDU中的不同逻辑信道和优先级队列的不同大小SDU的复用/解复用。另一种可能性将是,执行不同大小并属于不同逻辑信道的SDU的复用/解复用。最后,将期望MAC-ehs SDU的连接/分解和分段/重组。
表1示出了当每个优先级队列定义分段指示时对分段指示(SI)字段的编码。当在SDU的最后一个分段之后的MAC-ehs报头末尾处出现填充时,在WTRU侧该字段的含义可能引起混淆。在这种情况下,按照所指示的编码的分段指示需要为“11”。但是,WTRU会将这解释为该SDU不是完整的,且将其插入到重组缓冲器中。期望修改这个字段的编码以避免这种混淆。
表1
发明内容
公开了演进型HSPA中用于对通用(versatile)媒体接入控制(MAC)进行复用的方法和设备。更特别,公开了用于增强型高速MAC(MAC-ehs)实体的下行链路优化和MAS-i/is实体的上行链路优化方法。同样公开了用于使用优化的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MAC实体的设备。
附图说明
从以下描述中可以更详细地理解本发明,这些描述是以实施例的方式给出的,并且可以结合附图而被理解,其中:
图1是在演进型HSPA中为通用MAC复用配置的无线通信系统的框图;
图2是在复用来自不同逻辑信道和优先级队列的SDU中使用的有效负载报头;
图3a是SDU描述超字段(SDSF)的一般结构,该字段被安排以高效地用信号告知SDU如何被连接/分段、它们的大小和它们对应的逻辑信道;
图3b是MAC-ehs PDU的有效负载报头格式,包含在复用来自不同逻辑信道和优先级队列的重排PDU中使用的k个重排PDU;
图4是处理MAC-ehs PDU和重建MAC-ehs SDU的操作的流程图;
图5是在每个分解/重组/解复用单元内的数据处理功能的流程图;
图6是描述属于关心的逻辑信道的SDU的报头部分,允许在相同MAC-ehs PDU中高效地复用不同类型逻辑信道;
图7是描述属于关心的逻辑信道的SDU的报头的可替换配置,允许在相同MAC-ehsPDU中高效地复用不同类型逻辑信道;
图8是描述属于关心的逻辑信道的SDU的报头的可替换配置,允许在 相同MAC-ehsPDU中高效地复用不同类型逻辑信道;
图9是描述属于关心的逻辑信道的SDU的报头的可替换配置,允许在相同MAC-ehsPDU中高效地复用不同类型逻辑信道;
图10是用于解释SI字段的改进的方法的流程图,其中重排PDU仅包含一个重排SDU;
图11是2比特SI字段如何能被用作用于最小化开销的一个可能编码;
图12是表示预先确定SI字段的编码的可替换方法;
图13是重组单元如何处理与重排PDU相关SI字段的流程图;
图14是重组单元如何执行组合功能或丢弃功能的流程图;
图15是如果在重排PDU中存在多个重排SDU时如何处理有效负载单元的流程图;
图16是图14和15中示出的组合重组处理的流程图;
图17是重组单元如何处理与重排PDU相关的SI字段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术语“无线发射/接收单元(WTRU)”包括但不限于用户设备(UE)、移动站、固定或移动用户单元、寻呼机、蜂窝电话、个人数字助理(PDA)、计算机或能在无线环境中运行的任何其他类型的用户设备。在下文中,术语“基站”包括但不限于Node-B、站点控制器、接入点(AP)或能在无线环境中运行的任何其他类型的接口设备。
公开了上述情况下致使高效MAC-ehs报头(或上行链路中的MAC-i/is)的实施方式。这些实施方式改进了报头结构,以最小化相对开销同时允许复用不同类型的逻辑信道。这些实施方式也解决了在有效载荷中出现单个SDU分段时对报头的潜在含糊解释会导致的问题。下面的定义被通篇使用:“MAC-ehs有效载荷单元”(“MAC-is有效载荷单元”)或“有效载荷单元” 与MAC-ehs SDU或插入在MAC-ehs PDU(“MAC-is SDU”)中的MAC-ehs SDU(“MAC-is SDU”)分段是同义的。其也与术语“重排SDU”同义。虽然这些实施方式描述MAC-ehs实体的下行链路优化,但是通过使用MAC-i/is替代MAC-ehs,这些概念也适用于上行链路(UL)。
图1是在演进型HSPA中为通用MAC复用配置的无线通信系统的框图。该系统包括基站105和无线发射接收单元(WTRU)110。基站105和WTRU110经由无线通信链路通信。
如图1所示,WTRU110包括发射机120、接收机130和处理器140。处理器140连接缓冲器150和存储器160。处理器140被配置为使用下述至少一种技术来处理有效负载单元。
同样如图1所示,基站105包括发射机165、接收机170和处理器180。处理器180连接缓冲器190和存储器195。处理器180被配置为使用下述至少一种技术来处理有效负载单元。
图2是在复用来自不同逻辑信道和优先级队列中使用的有效负载报头200。在第一个实施方式中,公开了将来自多个优先级队列的SDU复用到单个MAC-ehs PDU中。另外,将来自多个逻辑信道的SDU并入单个优先级队列被包括在内。
通过连接和/或分段来自一个或多个优先级队列的一个或多个SDU来构建MAC-ehsPDU。报头附属于图2所述的结构中的有效载荷。报头280包括多个k队列部分205,每个k队列部分205包括传输序列号(TSN)240、SDU描述超字段(SDSF)250和“结束”标记(F)260。每个k队列部分对应于从中提取SDU(或其分段)的优先级队列,其中k是在这个MAC-ehs PDU中其中SDU被复用的优先级队列的数量。报头280也可包括可选版本标记210和/或可选队列ID字段230。
可选版本标记210指示协议的哪个版本被用于确保逆向兼容。由于 MAC-ehs的先前版本存在,这个字段应该具有两个比特。当无线电承载被映射以支持不同MAC-ehs报头格式时可使用版本标记210。每个无线电承载被配置以用于特定格式。可替换地,可通过高速共享控制信道(HS-SCCH)上的信令明显地或隐含地标识MAC-ehs格式。复用到MAC-ehs PDU中的无线电承载可受为无线电承载配置的MAC-ehs格式限制。
如图2所示,每个报头280可包括可选队列ID字段230,其标识有效载荷中对应的SDU属于哪个重排队列。重排队列可以或不可以直接映射到优先级队列。报头280也包括至少一个传输序列号(TSN)字段240,其标识对于这个队列ID的数据的序列号。包括在报头280中的另一个特征是至少一个SDU描述超字段(SDSF)250,其指示如何分解和/或重组SDU以及它们属于哪个逻辑信道。这个超字段的细节和可选将在下文描述。报头280也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可选的“结束”标记260,指示这个报头部分是报头的最后部分还是有另一个子报头跟随。
MAC-ehs报头280之后是MAC-ehs有效负载290,该MAC-ehs有效负载290包括一系列MAC-ehs SDU或MAC-ehs SDU分段295和可选填充比特270。如需要可将填充比特270加入到有效负载290,以在MAC-ehs PDU级维持八位字节排列。将具有允许传输块(TB)大小的排列映射到HS-DSCH传输信道(TrCH)。
如图3a所示,SDU描述超字段250被排列以高效地用信号告知如何连接/分段来自一个优先级队列的SDU、它们的大小以及它们对应的逻辑信道。
在不损失性能的情况下,在优先级队列内可以连续的方式分段SDU。这意味着SDU或其分段的传输被限制,除非已传输了(或正在相同MAC-ehs PDU中传输)最后一个SDU或先前SDU的分段。由于这个约束,在MAC-ehs PDU中对于特定重排队列存在(不同的)SDU的至多两个分段,连同其间的不受约束数量的完整(未分段SDU)。
图3b是MAC-ehs PDU的有效载荷报头格式,其包含了在复用来自不同逻辑信道和优先级队列中使用的k个重排PDU。假定对于每个重排队列来说MAC-ehs PDU395内的有效载荷290的起始位置是可识别的。对于对应于报头280中列出的第一个重排队列的数据,有效载荷290的起始紧跟着报头。这对对应于随后的重排队列的数据来说也是可能的,假定除了最后一个优先级队列之外,每个优先级队列的图3a中示出的SDSF字段250被配置以确定对应的有效载荷的总大小。图3a中的结构满足这个要求。
如图3a所示,SDSF字段250的一般结构包括以下元素。“整个(Full)/分段起始”(FSS)标记320指示对于这个重排队列来说有效载荷的起始位置的数据是对应于SDU的分段还是整个SDU。“整个/分段末尾”(FSE)标记360跟随FSS标记,指示对于这个优先级队列来说有效载荷的末尾位置的数据是对应于SDU的分段还是整个SDU。FSS和FSE的组合等价于图3b中示出的分段指示(SI)字段397。对于有效载荷290中出现的每个SDU或SDU分段,逻辑信道指示符(LCID)字段330被包括以指示SDU(或其分段)属于哪个逻辑信道,长度指示符(LI)字段340指示SDU(或其分段)的长度;(在随后实施方式中详细描述该字段);以及“SDU结束”标记350指示是否有至少另一个SDU(或其分段)跟随这个SDU或者这是否是这个重排队列的最后一个SDU(或其分段);这个字段可以具有一个比特。
应该注意到,如果仅有一个SDU(或其分段)应将FSS320和FSE360都设置为偶数。同样应该注意到,FSS320和FSE360可被标识为两个比特的单个字段,例如被称为SI。在这种情况下,可在标记FSS320和FSE的值的每个可能组和与SI字段的两个比特的每个可能组合之间定义一对一映射。例如:
-FSS=分段并且FSE=分段,可被映射到SI=11
-FSS=整个并且FSE=分段,可被映射到SI=10
-FSS=分段并且FSE=整个,可被映射到SI=01
-FSS=整个并且FSE=整个,可被映射到SI=00
相反,使用以上映射,可根据SI字段以如下方式重新获取FSS和FSE的值:
-FSS=分段,对应为第一个有效载荷单元为分段。
○如果仅有一个有效载荷单元且所述分段是中间分段,则这种情况对应于SI=11(即,FSE也被设置为整个)。
○如果所述分段是MAC-ehs SDU的最后一个分段,则当存在单个有效载荷单元时,这种情况对应于SI=01,或者如果最后一个有效载荷单元是完整的MAC-ehs SDU(即,FSE被设置为整个),则当最后一个有效载荷单元是分段时,这种情况对应于SI=11(即,FSE被设置为分段)。
-当存在单个有效载荷单元或最后一个有效载荷单元是MAC-ehs SDU的第一个分段时,FSS=整个对应于SI=10(即,FSE被设置为整个),或者当只有完整的MAC-ehs SDU存在时,FSS=整个对应于00(即,FSE也被设置为整个)。
-FSE=分段对应于SI=11或SI=10,如上所述取决于FSE。
-FSE=整个对应于SI=01或SI=00,如上所述取决于FSE。
同样如图3a所示,与上行链路增强型专用信道(E-DCH)编码中使用的相似,LCID330和LI340字段可以一起被识别为单个数据描述指示符(DDI)字段。但是,如下所述,编码原理可能不同。
对于LCID字段330来说,几个选择是可能的。在专用控制信道/专用业务信道(DCCH/DTCH)的情况下,一个选择是编码可跟随用于目标信道类型字段(TCTF)的相同识别方案并控制业务编码(C/T混合)。在MAC-c层,TCTF字段和C/T混合字段一起识别逻辑信道。TCTF识别目标信道类型,同时C/T混合识别索引。在该选择中,与MAC-c相同类型编码是可能的。在这种情况下,可使用与已知实施方式相同的方式来指定TCTF和逻辑信道类型(如公共控制信道(CCCH)、寻呼控制信道(PCCH)、专用控制信道(DCCH)等)之间的映射。在这种情况下,LCID字段占有的比特数是可变的。可替换地,TCTF和C/T可被共同编码成公共参数。信道类型可被配置为C/T,或者可指定LCID的唯一值。
可选地,假定接收机在给定时间正使用的(所有类型的)逻辑信道的最大可能数是NLmax,且NLmax可以由对于这些逻辑信道的比特数(NLMb个比特)表示,LCID字段包括NLMb个比特且包含逻辑信道识别符。例如,网络可配置高达16个逻辑信道(即,NLmax=16)。因此,为了识别16个逻辑信道,需要4个比特(即,NLMb=4)。这个逻辑信道识别符与它对应的逻辑信道之间的映射是预先由先前的无线电资源控制/Node B应用部分(RRC/NBAP)信令中得知和/或指定(预先确定)。一些值被保留以用于其单个示例是可能的逻辑信道类型。例如,可能仅存在一个CCCH且对此信道预先确定具体值。
可选地,可能存在可给定优先级队列中被复用的逻辑信道的最大可能数(NLQmax),该值小于接收机可全部使用的逻辑信道的全部最大可能数。如果可由需要以识别NLQmax的比特数(NLMQb个比特)表示NLQmax,则LCID字段包括NLMQb个比特。在那种情况下,NLMQb个比特的每组可能值组与逻辑信道类型和/或索引之间的映射对每个优先级队列是特定的,且从先前RRC/NBAP信令(其指定每个定义的优先级队列的潜在不同映射)中得知。这个选择不排除使用如上所述某些逻辑信道的预先确定的值。
如下文详细描述的,有几种配置MAC-ehs报头的选择。如图3a中所示,SDSF字段250可以被定义以支持“数”(N)字段380的使用以最小化当多个SDU属于相同逻辑信道和/或具有随后彼此相同的长度的信令开销。
对于每组N个连续SDU来说,这些SDU具有相同的长度且属于相同的 逻辑信道,N字段380可以一直存在且先于(或跟随)LCID330和LI340字段。
对于每组N个连续SDU来说,这些SDU属于相同的逻辑信道,N字段380可以一直存在且先于(或跟随)LCID字段330;但是每个SDU具有它自己的LI字段340。
如果N大于1,可能仅对于一组N个连续SDU(具有相同的长度和逻辑信道)存在N字段380。“多个SDU”(MS)标记390可指示N字段380是否存在。这降低了当有效载荷的SDU都是不同长度或属于不同逻辑信道时,由于N字段380的存在造成的额外信令开销的风险。
如果N大于1,可能仅对于一组N个连续SDU(来自相同逻辑信道)存在N字段380。MS标记390可指示N字段380是否存在。在任何情况下,每个SDU具有它自己的LI340字段。
可为特定LCID330配置N字段380。LCID330可明确识别N字段380是否存在。
对于第一个SDU,如果这个SDU是分段,可省略LCID330。原因是当传输第一个分段时,信息应该已经在先前MAC-ehs PDU中出现。可替换地,对于最后一个SDU,仅当这个SDU是分段时,可省略LCID字段330。
取代为每个SDU(或其分段)或SDU组插入“SDU结束”标记350,可添加用于整个SDSF字段的单个“NTot”字段(未示出),指示用于这个优先级队列的有效载荷中SDU或SDU分段总数。该字段的大小取决于MAC-ehs PDU内每个优先级队列的SDU最大可能数。
存在用于指示每个SDU或其分段的长度的若干个方法。若干个实施方式存在以用于利用每个SDU或其组或其分段的LI340。这个实施例解释如何构造LI字段340,以高效地用信号告知每个SDU或其组或其分段的长度。
LI340指定SDU或其分段包含的准确比特数(或八位字节,如果强制 每个SDU为八位排列)。可使用公知的二进制格式中的一种(如最高有效比特(MSB)开头或最低有效比特(LSB)开头)作进行这个表示。LI340字段的长度取决于SDU的最大可能长度。对于LI340字段来说有若干个可能的选择。在一个选择,LI340的长度被预先确定且固定,不考虑逻辑信道(LCID字段330),并且是(以比特或八位字节为单位)表示所有逻辑信道中最大SDU大小所需要的比特数,不考虑对于给定RLC示例设置最大SDU大小的任何先前信令。在可替换选择中,LI340长度取决于逻辑信道(LCID)字段330且是(以比特或八位字节为单位)表示该逻辑信道的最大SDU大小所需要的比特数。最大SDU大小可能在一个无线电承载示例到另一个之间变化,且根据重新配置或甚至动态变化。为了避免可能的含糊,网络向接收机用信号通知LI340字段的大小,同时也用信号通知最大SDU大小的改变。
另一个变化包括大小指示符(SID)(未示出)和LI340的混合使用。只要MAC-ehsSDU的长度是预定义的一组大小之一,发射机使用大小指示符(SID)。大小指示符是具有小数目比特(如3)的字段,其中每个可能值表示预定义SDU大小。否则,如果SDU大小不是预定义一组大小之一,对于非八位字节排列的SDU的情况来说,使用指定比特或八位字节的准确数目(以二进制格式)的LI340。为了允许接收机区分SID和LI340,在SID或LI340字段之前插入一比特的标记。可替换地,SID的应用依赖于LCID配置。在这种情况下,SID或LI340的使用是基于LCID值得知。应该注意到,SID字段的比特数不需要为恒定的。
如果SID表示的预定义一组大小对应于最经常用的一组大小,可实现对包含在MAC-ehs PDU中的SDU的大小的表示所需要的平均比特数的最小化。至少发射机和接收机中的至少一者应该知道SID值和对应SDU大小之间的映射。可定义若干方法来确定SID值和SDU大小之间的合适映射,且 将该映射用信号通知给接收机和/或发射机。
一种SID映射方法利用显式的基于无线电网络控制器(RNC)的映射。在该方法中,RNC确定SID映射并将该映射分别通过Iub和RRC信令用信号通知给基站和WTRU。使用该方法可能取决于MAC-ehs PDU中存在的哪个LCID。使用该方法可取决于是否需要RNC来为每个可能SDU大小定义SID,其中如果必须插入的SDU的大小不是映射到SID值的一组大小之一,基站可利用LI。RNC可选择很频繁出现的(或期望更频繁地出现的)SDU大小,例如(但不限于)最大RLC PDU大小、状态RLC PDU的大小或RNC看来经常出现的RLC PDU大小
第二种SID映射方法使用隐式映射。在该方法中,SID与SDU大小之间的映射不通过信号明确通知。相反,通过发射机和接收机已知的规则隐含将某些SDU大小分配给SID。使用该方法的用于SID映射的规则示例包括将SID值#n1分配给最大RLC PDU大小,不考虑情况(如状态RLC PDU的典型值),将SID值#n2分配给N,其中N是已知的频繁出现的固定值,或将SID值#n3分配给最大RLC PDU大小的一半(或一部分,如三分之一或四分之一),从而支持以2、3或4个相等大小的分段。
第三种SID映射方法使用基于基站的映射。在该方法中,基于观察哪个SDU大小倾向于最经常出现来确定SID值与SDU大小之间的映射。通过MAC信令传递该映射。信号通知映射的一个可能方式是通过使用被定义跟随LI的“映射”标记。当设置标记时,跟随在WTRU处MAC-ehs PDU的成功接收,在随后的该MAC-ehs PDU中,接下来的比特表示由LI表示大小的SID值将被映射。因此,接收机等待下一个时间,那时它接收具有期望分配给某些SID值的大小的SDU。当该SDU被接收并且MAC-ehs PDU被构建时,LI被利用以照常用信号通知该SDU的长度。接收机设置“映射”标记并且在该标记之后插入待设置的SID值。一旦正确接收MAC-ehs PDU, 发射机确定映射标记被设置且将新大小分配给跟随所述映射标记的SID值,丢弃任何先前对该SID值映射的大小。
公开了可能用于约束MAC-ehs复用的一些具体实施方式。这些约束被认为需要满足逻辑信道的服务质量(QoS)需要(如重传、等待时间、块错误率(BLER))。
在UMTS陆地无线电接入网络(UTRAN)中的Iub/Iur接口上使用控制信息用信号通知复用限制,所述控制信息指定哪个优先级队列可以被复用。如果从对逻辑信道的复用中形成优先级队列,可确定如果MAC-ehs复用直接来自逻辑信道(即,不形成来自逻辑信道的优先级队列或存在优先级队列与逻辑信道间的一对一映射时),复用哪个逻辑信道。
上述MAC-ehs复用限制的一个应用是不使用非信令无线电承载复用信令无线电承载(SRB)。如果SRB与非SRB分离开单独复用,用于SRB的TB大小确定可以被以下面的方式对待。在配置和重新配置来自无线电资源控制(RRC)的信令期间,可使用RACH测量来确定携带来自SRB的SDU的MAC-ehs PDU的TB大小,并且用信号将RACH测量通知给MAC。
图4是被执行以处理MAC-ehs PDU和重构MAC-ehs PDU的操作400的流程图。一旦接收到MAC-ehs PDU,在405处,从有效载荷中剥离MAC-ehs PDU报头并将它分割为部分,使用“结束“标记来查找报头在哪里结束。对于每个报头部分(优先级队列),在410处如SDSF指示的提取对应的有效载荷(SDU和其分段),在420处将其附加到报头部分本身以在430处创建重排“队列PDU”,且在440处将该队列PDU插入到对应于重排队列ID和TSN的重排队列中。可替换地,不需要创建PDU,但是相反在425处包含在报头部分的信息(如TSN、SDSF)被提取且与重排队列内的对应有效载荷相关,以使得在450中能够执行重排,并且接着能够执行分解和/或重组。跟随在450处的重排处理之后,在460处执行重组。完成460处的重组之后, 在470处将完整的MAC PDU传递到正确的逻辑信道。
在每个重排队列内,执行重排功能450以使得MAC-ehs PDU被一个或多个重排队列PDU(或TSN、SDSF和相关有效载荷的组)替代并且将重排的PDU发送到MAC SDU分解/重组/解复用单元(未示出),而不是仅仅发送到分解单元(未示出)。同样,可用信号通知队列特定定时器(T1)(未示出)。每个重排队列可有选择地具有单独的T1定时器。
图5是每个分解/重组/解复用单元内的示例数据处理功能500的流程图。读取SDSF字段,数据在每个分解/重组/解复用单元内被处理。以下描述了对这个优先级队列的TSN=n的数据操作。如图5所示,在505处利用LI字段、“SDU结束”标记和如果可用的N字段来分解每个SDU或SDU分段。在510处,如果FSS标记被设置为分段且在520处先前已经将这个优先级队列的TSN=n-1的数据传递到这个分解/重组/解复用单元,在530处使用存储在重组单元中的先前PDU的分段可重组该SDU分段(这个优先级队列的有效载荷的第一个SDU)。在540处,作出SDU或SDU分段的数量是否大于1或者FSE标记是否被设置为“整个”的判定。如果SDU或SDU分段的数量大于1,或者如果FSE标记被设置为“整个”,则重排PDU的第一个SDU是MAC SDU的最后一个分段,并且在550处,将完整重组的SDU传递到与LCID字段指示的逻辑信道对应的服务接入点处的较高层。如果SDU或SDU分段的数量小于1,并且如果FSE标记被设置为“分段”,则该SDU是重排PDU的中间分段,并且在545处存储重组分段,并且对于那个重排队列PDU的程序结束。
如果在510处FSS标记被设置为“分段”且在520处先前没有传递这个优先级队列的TSN=n-1的数据(如,如果T1定时器已经到期),则该SDU分段是在525存储在重组单元中的先前PDU的丢弃的及先前的SDU分段。接着在580进行确定是否已经提取大于1的SDU分段的判定。如果已经提 取大于1的SDU或SDU分段,在570处接收机将在第一个SDU或SDU分段与最后一个SDU或SDU分段之间提取的SDU传递到与各个LCID字段指示的逻辑信道对应的服务接入点处的较高层。如果FSE标记被设置为“分段”,则分段是MAC-ehs SDU的第一个分段,在590处接收机丢弃来自存储在重组单元的先前PDU的任何分段且将最后一个SDU分段插入到重组单元中。如果FSE标记被设置为“整个”,则最后一个有效载荷单元是完整的MAC-ehs SDU,且在595处接收机将最后一个SDU传递到与LCID字段指示的逻辑信道对应的服务接入点处的较高层。
如果在510处FSS标记被设置为“分段”且在520处先前已经传递这个优先级队列的TSN=n-1的数据,则使用先前存储的PDU分段重组该SDU分段。如果在540处确定SDU或SDU分段大于1,或者FSE标记被设置为“整个”,则在550处将完整重组的SDU传递到与LCID字段指示的逻辑信道对应的服务接入点处的较高层。接着在580处进行确定是否已经提取大于1的SDU分段的判定。如果已经提取大于1的SDU或SDU分段,则在570处接收机将在第一个SDU或SDU分段与最后一个SDU和SDU分段之间提取的SDU传递到与各个LCID字段指示的逻辑信道对应的服务接入点处的较高层。如果FSE标记被设置为“分段”,则该分段是MAC-ehs SDU的第一个分段,在590处接收机丢弃来自存储在重组单元中的先前PDU的任何分段且将该分段插入到重组单元中。如果FSE标记被设置为“整个”,则在595处接收机将最后一个SDU传递到与LCID字段指示的逻辑信道对应的服务接入点处的较高层。如果在540处确定SDU或SDU分段小于1或FSE标记被设置为“分段”,则在545处组合并存储该分组,并且程序结束。
当在510处FSS被设置为“整个”且FSE不被设置为“分段”,则第一个有效载荷单元是完整的SDU,并且在560处将第一个SDU传递到与LCID字段指示的逻辑信道对应的服务接入点处的较高层。接着在580处进行确定 是否已经提取大于1的SDU分段的判定。如果已经提取大于1的SDU或SDU分段,则在570处接收机将直到最后一个SDU或SDU分段的提取的SDU传递到与各个LCID字段指示的逻辑信道对应的服务接入点处的较高层。如果FSE标记被设置为“分段”,则在590处接收机丢弃来自存储在重组单元中的先前PDU的任何分段且将最后一个SDU分段插入到重组单元中。如果FSE标记被设置为“整个”,则在595处接收机将最后一个SDU传递到与LCID字段指示的逻辑信道对应的服务接入点处的较高层。
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介绍对基线报头的修改,以更高效地支持预定义的一组RLC大小应用到逻辑信道,即在3GPP版本7中可用的具有可变RLCPDU大小的未被RLC实例使用的逻辑信道。例如,这些信道可被具有固定PDU大小的AM RLC实例或具有固定PDU大小的非应答模式(UM)RLC实例使用。
图6是描述属于关心的逻辑信道的SDU的报头600的部分,允许在相同MAC-ehs PDU中高效地复用不同类型逻辑信道。该实施方式中所述的修改可以仅影响描述属于关心的逻辑信道的SDU的报头600的部分。换句话说,如果在相同MAC-ehs PDU中有其它逻辑信道被复用,对其应用可变PDU大小,则对应于这些逻辑信道的报头部分可以仍然跟随基线报头或可应用到这些信道的基线报头的任何改进。这允许在相同MAC-ehs PDU中高效地复用不同类型逻辑信道。在这个例子中,仅LCH-ID2610识别的逻辑信道被具有固定PDU大小的RLC示例使用。下述的修改仅应用到其相关字段620(图6中粗框表示)。报头600的这个部分在下面被称为“报头部分”。
对于这个实施方式有多个选择。选择1不允许对所关心的逻辑信道的分段,但是较简单。选择2a和2b允许分段。
图7是描述属于关心的逻辑信道的SDU的报头700的部分,允许在相同MAC-ehs PDU中高效地复用不同类型逻辑信道。选择1不允许对应用固 定PDU大小的逻辑信道分段。紧随逻辑信道ID710的报头部分包括以下字段,不必按顺序。可选地,传输序列号(TSN)720跟随逻辑信道ID710。当报头中的先前逻辑信道正利用相同的重排队列时,可以不需要这个字段。可选地,字段标记(Fh)730可跟随,以指示这是否是该报头的最后一组MAC-ehs有效载荷单元。当通过比较MAC-ehs PDU的大小与目前已解码的有效载荷单元的大小总和来确定报头的末尾时,可能不需要该字段。可替换地,也可使用该字段来指示优先级队列的末尾。
报头700通常包括字段(N)740,用于指示来自逻辑信道的具有相同大小的连续SDU的数量。在一个选择中,可包括用于指示SDU的大小的字段(SID)750,其数字在先前字段中已指示。可包括可选的“结束”(Fc)标记760,该标记指示对应该逻辑信道的报头部分是否完整。如果该标记出现并指示报头不完整,则用于这个逻辑信道的(N,SID,Fc)字段的附加组跟随,以指示具有由SID字段指示的大小的另一组N个SDU。在另一个选择中,根据需要,可包括填充比特770以用于维持报头的字节排列。在来自多个逻辑信道的SDU在MAC-ehs PDU中复用的情况下,这些填充比特可以作为替代出现在报头的最末尾处。
对于应用单个固定RLC PDU大小的逻辑信道,如AM RLC实例使用的逻辑信道,因为预先知道没有不同大小的另一组SDU,因此可省略Fc字段(结束字段)760。而且,如果大小本身是已知的,也可省略SID字段750。
在图8和9中示出了可替换的配置的示例。图8和9中示出的组成部分对应于图7中的组成部分。图8是其中LCH-ID包括单个固定RLC PDU大小的报头800示例。图9是其中来自两个逻辑信道的MAC-ehs SDU被复用在一起的报头900示例。具有可变RLC PDU大小的RLC实例使用一个逻辑信道,同时具有单个固定RLC PDU大小的RLC实例使用其它逻辑信道。在这个示例中,两个逻辑信道910和915不处于相同的优先级队列中,因此 TSN字段920对两者都存在。
选择2a允许对应用固定PDU大小的逻辑信道分段。由于此选择,紧跟随逻辑信道ID的报头部分包括1比特的标记字段(Ff)(未示出),用于指示随后字段是否是“N”和“SID”,如选择1所述。如果这个标记指示“N”和“SID”存在,则该报头部分的剩余部分可按选择1中的解释。
如果Ff标记不指示“N”和“SID”存在,可包括用于指示有效载荷的分段状态的分段指示(SI)字段980。例如,这个字段可指示第一个有效载荷单元是否是分段以及最后一个有效载荷是否是分段。当允许单个有效载荷单元时,该字段指示有效载荷单元是完整的SDU还是SDU的起始分段、中间分段或最后分段。如果对于在相同优选权队列上复用的逻辑信道作为这个逻辑信道其在先前报头部分中已经指示,则SI字段980可能不存在。在一个选择中,可包括TSN920。在该报头中的先前逻辑信道正利用相同重排队列的情况下,可不需要这个字段。
可选地,可包括字段标记(Fh),用于指示这是否是该报头的最后一组MAC-ehs有效载荷单元。在通过比较MAC-ehs PDU大小与目前已解码的有效载荷单元大小总和来确定报头的末尾时,可能不需要这个字段。可替换地,也可使用这个字段来指示优先级队列的末尾。
在另一个选择中,可包括用于指示这个逻辑信道的有效负载单元的长度的长度指示符(LI)990。如将另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如果这个有效负载单元是分段且在MAC-ehcPDU的末尾处,可不需要这个字段。在单个固定PDU大小应用到逻辑信道(例如,如果由具有固定RLC PDU大小的AM RLC实体使用)且假定发射机知道这个大小,也可使用LI990来指示有效负载单元组(例如,可能跟随有SDU分段的完整的SDU)。这可通过使LI990指示来自有效负载单元组的字节的总数来达成。单个有效负载单元通过对LI990值执行以已知固定RLCPDU大小的整除来确定。结果是完整的SDU 的数量,相除的余数是末尾处SDU分段的大小。在另一个配置中,根据需要,可包括填充比特970,用于维持报头的字节排列。在来自多个逻辑信道的SDU在MAC-ehs PDU中被复用的情况下,这些填充比特970可以作为替代出现在报头的最末尾处。
选择2b允许对应用固定PDU大小的逻辑信道分段。当SI字段980在每个优先级队列指示一次时可使用该选择。由于此选择,紧跟随逻辑信道ID910的报头部分可以包括1比特的标记字段(Ff)(未示出),用于指示有效负载单元是否是其上复用有逻辑信道的优先级队列的末尾。否则如果已知该有效负载单元为优先级队列的末尾(例如使用先前报头部分中的其它字段),则可能不需要该标记。
如果这不是优先级队列的最后有效负载单元,或者如果可应用到这个优先级队列的SI字段980指示这个优先级队列的最后一个有效负载单元不是分段,则该报头部分的剩余部分可按选择1中的解释。
如果这是优先级队列的最后有效负载单元,或者如果可应用到这个优先级队列的SI字段980指示这个优先级队列的最后一个有效负载单元是分段,则可以包括用于指示这个逻辑信道的有效负载单元的长度的LI990。如将在另一个实施方式所述,如果这个有效负载单元是分段且在MAC-ehc PDU的末尾处,可不需要这个字段。如在选择2a中所述,在单个固定PDU大小应用到逻辑信道的情况下,也可使用LI990来指示一组可能跟随有SDU分段的完整的SDU。在另一个配置中,根据需要,可以包括填充比特970,用于维持该报头的字节排列。在来自多个逻辑信道的SDU在MAC-ehs PDU中被复用的情况下,这些填充比特970可以作为替代出现在报头的最末尾处。
由于引入优化的MAC-ehs报头,已经提出了对于SI的新定义。但是,提议的方案不适合处理重排PDU内的多个和单个有效载荷单元之间的区分。当在重排PDU中出现单个有效载荷单元时,应使用哪个SI指示是不明确的。 在提议的SI结构中,“10”对应于第一个有效载荷单元是完整的单元,且如果在重排PDU中出现一个以上有效载荷单元,最后一个有效载荷单元是分段。根据这个定义,如果仅出现一个有效载荷,那么它将是完整的MAC-ehs PDU,但是它应该是对应于MAC-ehs PDU第一个分段的分段。而且,当SI等于“11”时,定义仅对应于多个有效载荷单元。当设置SI字段时,发射机必须确切知道怎样指示在重排PDU中出现单个有效载荷单元的情况。由于单个有效载荷单元可能对应于第一个、中间、最后一个或完整的MAC-ehs SDU,发射机应指定正确的SI指示,使得分段能够被正确重组。更具体地,可考虑下面的SI字段的变化和/或解释,以明确覆盖重排PDU仅包含一个有效负载单元的情况。
图10和表2示出了用于解释SI字段的改进方法1000,其中重排PDU仅包含一个有效负载单元。当SI等于“00”(未示出)时,重排PDU的所有SDU都是完整的MAC PDU。如图10中所示,当在1002处SI等于“01”时,在1007处重排PDU的第一个有效载荷单元是分段且对应于MAC-ehs SDU(MAC-ehs SDU与MAC-d PDU可交换使用)的最后一个分段。这对于PDU中的单个有效负载单元1005或多个有效负载单元1010是适用的。如果存在一个以上有效负载单元,则在1009处最后一个有效负载单元是完整的MAC-ehs SDU。
当在1012处SI等于“10”,如果在重排PDU中存在一个以上有效载荷单元,则在1019处第一个有效载荷单元是完整的MAC-ehs SDU。在1019处,重排PDU的最后一个有效载荷单元是MAC-ehs SDU的分段且对应于MAC-ehs SDU的第一个字段。这可对应于在1017和1019处重排PDU中存在单个有效载荷单元或多个有效载荷单元的情况。
当在1022处SI等于“11”时,在1027处第一个有效载荷单元是MAC-ehs SDU的分段。注意到这个分段可以是MAC-ehs SDU的最后一个分段(当存 在多个有效载荷单元时)或者如果在重排PDU中仅有一个有效载荷单元,它可能是中间分段。例如,在1027处如果存在多个有效载荷单元,该分段是MAC-ehs SDU的最后一个分段。如果在1027处存在单个有效载荷单元,该分段是MAC-ehs SDU的中间分段。如果存在多个有效载荷单元,那么在1029处最后一个有效载荷单元是分段。在1029处,该分段将是MAC-ehs SDU的第一个分段。
表2示出了如上所述的SI字段的编码,其中术语MAC PDU对应于MAC-c/d PDU或MAC-ehs SDU。SDU是重排SDU或MAC-ehs SDU或二者分段的等价物。
表2
以下实施方式提供分段的改进信令。这个实施方式描述了当SI字段980在每个优先级队列出现一次时对SI字段980比特的编码方法。有两个选择,一个应用到2比特SI字段,另一个用于1比特SI字段。
如在图11和下面的表3所示,2比特SI字段可作为最小化信令开销的一个可能编码。应该理解到,对于每个值的比特组合的确切选择是任意的,且如果给相同比特组合分配两个值,这是可以变化的。表3示出了分段指示 字段改进信令的示例。
表3
表3所述的编码的优势是在所寻址的有效负载组是单个SDU分段的情况下,基于SI字段和这个SDU分段是否是完整的SDU来确定。否则,该确定是基于填充比特的存在而作出,且如果最后一个分段确实适合剩余可用有效载荷,存在甚至是不明确之处。
另外,表3所述的编码对丢失的MAC-ehs PDU更强健。例如,如果对于给定优先级队列的TSN#n的MAC-ehs PDU丢失,且TSN#n+1的MAC-ehs PDU的第一个有效载荷单元是分段,则原来的编码不允许确定第一个有效负载单元是第一个还是中间分段。在后者的情况下,因为SDU的第一部分缺少,必须丢弃有效载荷单元。新的编码通过区分这两种情况而改正了这个问题。
图12是表示编码的可替换方法1200的流程图,其中如表4所示定义SI字段。表4示出了分段指示字段的改进信令的可替换表示。这种表示完全 等价于表3所示的,但是更容易理解。这可通过根据寻址组中存在单个有效载荷单元还是多个有效载荷单元来分离情况来实现。
表4
使用建议的编码类型,如下修改重组功能,使得对SI字段值的选择对应于表4所示的例子。下面程序中提到的“重排PDU”指属于相同优先级队列的MAC-ehs有效负载组。同样注意到,术语“输出实体”可指解复用实体,或MAC-ehs上的层/子层,或重组单元向其传递SDU的任何其它实体。
可使用SI字段以确定分段是起始还是中间分段。能够被区分的情况取决于SI字段的比特数和对应每个优先级队列出现一次或对应每个SDU或其中的分组出现。
第一个示例是2比特SI,每个优先级队列一个SI,其中编码是表3或4所述的每个实施方式。在这个例子中,比特组合指示优先级队列寻址组的最后一个SDU或SDU分段是SDU的起始或中间分段。
第二个示例是2比特SI,一个SI对应于表3或4所示编码的每个SDU或SDU分段。在这个例子中,比特组合指示SDU或SDU分段是SDU的起始或中间分段。
图13是对与重排PDU相关的SI字段进行重组单元处理1300的流程图。如果在1310处SI字段被设置为“00”以指示组的第一个和最后一个MAC-ehs有效载荷单元是完整的MAC-ehs SDU,在1315处将组中对应于MAC-ehs有效载荷单元的所有的MAC-ehs SDU传递到输出实体。
如果在1320处SI字段被设置为“01”以指示第一个MAC-ehs有效载荷单元是MAC-ehs SDU的分段,但是最后一个MAC-ehs有效载荷单元是完整的MAC-ehs SDU或者是MAC-ehsSDU的最后一个分段,则在1325处可进行对接收的和存储的MAC-ehs有效载荷单元是否连续的判定。如果接收的和存储的MAC-ehs有效载荷单元是连续的,则在1330处将第一个接收的MAC-ehs有效载荷单元与存储的MAC-ehs SDU组合,且将对应于组合MAC-ehs有效负载单元的MAC-ehs SDU传递到输出实体。如果接收的和存储的MAC-ehs有效载荷单元不连续,则在1335处丢弃接收的和存储的MAC-ehs有效载荷单元,且将组中对应于随后MAC-ehs有效载荷单元的所有MAC-ehs SDU传递到输出实体。
如果在1340处SI字段被设置为“10”以指示最后一个MAC-ehs有效载荷单元是MAC-ehs SDU的分段,但是第一个是完整的MAC-ehs SDU或 MAC-ehs SDU的第一个分段,则在1345处将组中对应于除最后一个之外所有MAC-ehs有效载荷单元的所有的MAC-ehs SDU传递到输出实体并丢弃任何先前存储的MAC-ehs有效载荷单元,同时存储接收重排PDU的最后一个MAC-ehs有效载荷单元。
如果在1350处SI字段被设置为“11”以指示第一个MAC-ehs有效载荷单元是MAC-ehs SDU的中间分段或最后分段且最后一个MAC-ehs有效载荷单元是MAC-ehs SDU的第一个分段或中间分段,则在1355处可进行对接收的和存储的MAC-ehs有效载荷单元是否连续的判定。如果接收的和存储的MAC-ehs有效载荷单元是连续的,则在1360处将第一个接收的MAC-ehs有效载荷单元与存储的MAC-ehs有效载荷单元组合。如果组中存在若干个MAC-ehs有效载荷单元,则在1365处将对应于组合MAC-ehs有效负载单元的MAC-ehs SDU传递到输出实体,且将组中对应于除最后一个之外所有MAC-ehs有效载荷单元的所有的MAC-ehs SDU传递到输出实体,并丢弃任何先前存储的MAC-ehs有效载荷单元,同时存储接收重排PDU的最后一个MAC-ehs有效载荷单元。如果接收的和存储的MAC-ehs有效载荷单元不连续,在1370处丢弃接收的和存储的MAC-ehs有效载荷单元。
为了表示反映这些定义,在表4中示出了使用SI字段结构更新表格的一个可能替换。表4是等于表3的SI字段的表示。作为替换出现表2,3和4,但是重定义2比特情况SI字段的解决方案的等价表示。
重组功能可基于这里公开的一个描述执行重组。如果描述重组功能使得考虑这些定义,发射机可选地不需要知道SI字段指示什么。接收机负责为每个重排PDU分配正确的SI指示,使得发射机可根据SI字段值正确执行重组。
可不管3GPP规范中的定义,使用以上所述定义。例如,SI结构可保持不变,但是如上所述专利的解决方案考虑到正确的SI设置,使得重组功能 正确工作。
当SI等于“11”时,上述重组程序着手丢弃不应丢弃的SDU。更具体,当接收的和存储的MAC-ehs SDU不连续时,丢弃这些SDU。这意味着接收到的重排PDU中所有剩余的有效载荷单元被丢弃和/或被不正确处理。
图14是当SI等于“11”时重组单元如何执行组合功能以避免这个问题的流程图。在1410处进行对接收的和存储的MAC-ehs有效载荷单元是否连续的判定。如果在1420处接收的和存储的MAC-ehs有效载荷单元是连续的,则将第一个接收的与存储的有效载荷单元组合。因为第一个有效载荷单元对应于MAC-ehs SDU的最后一个分段的情况,如果在1425处重排PDU包含若干个有效载荷单元,则在1430处仅将组合分组传递到输出较高层。否则,如果在重排PDU中仅有一个有效载荷单元,分段是中间分段,且因此在1440处存储组合分组。
当SI等于“11”时,如图14所示,重组单元可执行丢弃功能。如果在1410处有效负载单元是不连续的,则在1450处丢弃存储的有效载荷单元和第一个接收的有效载荷单元(重排PDU中的第一个分段或仅仅有效载荷单元)。如果在1460处重排PDU中存在多个有效载荷单元,应处理所有其他有效载荷单元。
图15是如果在重排PDU中存在多个有效载荷单元时如何处理图14的1460中的剩余有效载荷单元的流程图。如果在1510处重排PDU中存在多个有效载荷单元,则在1520处必须将除最后一个之外所有完整的MAC-ehsSDU转发到较高层(或输出实体)。注意假定已经组合或丢弃第一个有效载荷单元。在1530处,对应于SDU第一分段的最后一个有效载荷单元应存储在重组单元。如果PDU不包含多个有效载荷单元,组合和存储存储的有效载荷单元和结合的有效载荷单元。这在图14的1440示出。图16是图14和15示出的组合重组过程的流程图。
为了反映上述SI定义和重组功能描述,可能以下面的方式更新重组单元功能。注意变化包括不需知道SI字段解释的事实,但是可选地将其加入描述。术语MAC-d和MAC-cPDU与MAC PDU和MAC-ehs SDU可互换地使用,MAC-ehs SDU与有效载荷单元互换地使用。
图17是重组单元如何处理1700与重排PDU相关的SI字段的流程图。如果在1710处SI字段被设置为“00”,在1720处将组中对应于MAC-ehs SDU的所有的MAC-d PDU传递到较高层。
如果在1730处SI字段被设置为“01”,在1735处进行对接收的和存储的MAC-ehsSDU是否连续的判定。如果接收的和存储的MAC-ehs SDU是连续的,则在1740处将第一个接收的MAC-ehs SDU与存储的MAC-ehs SDU组合并将对应于组合MAC-ehs SDU的MAC-d PDU传递到较高层(或输出实体)。如果接收的和存储的MAC-ehs SDU不连续,则在1745处丢弃接收的和存储的MAC-ehs SDU,同时将对应于随后MAC-ehs SDU的所有的MAC-d PDU传递到较高层(或输出实体)。
如果在1750处SI字段被设置为“10”,则在1760处将组中对应于除最后一个之外所有MAC-ehs SDU的所有的MAC-d PDU传递到较高层(或输出实体)并丢弃任何先前存储的MAC-ehs SDU,同时存储接收重排PDU的最后一个MAC-ehs SDU。
如果在1770处SI字段被设置为“11”,则在1775处进行对接收的和存储的MAC-ehsSDU是否连续的判定。如果接收的和存储的MAC-ehs SDU是连续的,则在1780处将第一个接收的MAC-ehs SDU与存储的MAC-ehs SDU组合。如果接收的和存储的MAC-ehsSDU不连续,则在1785处丢弃第一个接收的MAC-ehs SDU和存储的MAC-ehs SDU。如果在组中存在若干个MAC-ehs SDU,则在1790处将对应于组合MAC-ehs SDU的MAC-d PDU传递到较高层(或输出实体),将组中对应于除最后一个之外所有MAC-ehs SDU的所有的MAC-d PDU传递到较高层(或输出实体)并存储接收重排PDU的最后一个MAC-ehs SDU。该程序实质上与在第10页第1段中所述的程序相同。
当基于每个MAC-ehs有效载荷单元使用1比特SI字段时,在表5示出了会与先前那个呈现相同优势的编码。如表5所示,下面的例子是1比特SI,一个SI用于每个SDU或SDU分段编码。在这个例子中,比特指示有效载荷单元是SDU的开始或中间分段。
表5
要注意在这种情况下,术语“重排PDU”也可用“MAC-ehs有效负载单元”替代使用,因为每个重排PDU会有单个MAC-ehs有效负载单元。
另一个实施方式示出了如何省略包括SI字段。当这个字段的大小可能很明显(如11比特对应字节排列的有效载荷),在MAC-ehs PDU不是非常大(如,少于1000比特)的情况下,它的相对开销是有效的。
这个实施例的原理是对应最后一个有效载荷单元省略LI,如果它是不是最后一个分段(即,开始分段或中间分段)的SDU分段,该单元包括在MAC-ehs PDU中。在有效载荷末尾处存在开始或中间分段意味着没有填充。因此,当处理MAC-ehs PDU时,由于分段结束对应于MAC-ehs PDU不需要准确指示分段长度。
可使用不同的方法指示在报头中这种情况是否应用和由此LI是否存在。方法1描述了LI字段存在的隐含指示。在这个方法中,没有向报头添加特定字段,来指示LI字段的存在或缺少。依赖的分段指示(SI)字段可应用到最后一个优先级队列或最后一个SDU和任何其他方法或字段,以确定报 头结束。
指示报头末尾的方法可包括添加指示报头部分是否是报头最后的标记字段(FQ或其他)。如果在方法中包括这个选择,标记字段必须在LI之前出现。另一个可替换的方法必须计算MAC-ehs PDU大小与从报头解码得出的有效负载单元长度和之间的差,从而确定报头是否太小而不能容纳附加有效载荷单元。
方法2描述了LI字段存在的明确指示。在这个方法中,逻辑信道身份之后的标记(Fli)存在,以指示对应来自这个逻辑信道的有效载荷单元是否存在LI。
可基于逻辑信道定义该字段的存在且有较高层信号通知。可替换地,相对于逻辑信道本质的预先确定规则可确定该字段的存在。例如,可有意义将该字段限定到应用单个固定RLC PDU大小(如由具有固定RLC PDU大小的AM RLC示例使用时)或应用固定RLC PDU一组大小(如,由具有固定一组RLC PDU大小的UM RLC示例使用时)的逻辑信道。
上述规则可用的原因是在可变RLC PDU大小应用的情况下的LI相对开销一般非常小,因此省略长度字段是不必要的。
虽然本发明的特征和元素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以特定的结合进行了描述,但每个特征或元素可以在没有所述优选实施方式的其他特征和元素的情况下单独使用,或在与或不与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元素结合的各种情况下使用。本发明提供的方法或流程图可以在由通用计算机或处理器执行的计算机程序、软件或固件中实施,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软件或固件是以有形的方式包含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的,关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实例包括只读存储器(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寄存器、缓冲存储器、半导体存储设备、内部硬盘和可移动磁盘之类的磁介质、磁光介质以及CD-ROM碟片和数字多功能光盘(DVD)之类的光介质。
举例来说,恰当的处理器包括:通用处理器、专用处理器、传统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多个微处理器、与DSP核心相关联的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电路、任何一种集成电路(IC)和/或状态机。
与软件相关联的处理器可以用于实现射频收发信机,以在无线发射接收单元(WTRU)、用户设备、终端、基站、无线电网络控制器或是任何一种主机计算机中加以使用。WTRU可以与采用硬件和/或软件形式实施的模块结合使用,例如相机、摄像机模块、视频电路、扬声器电话、振动设备、扬声器、麦克风、电视收发信机、免提耳机、键盘、蓝牙模块、调频(FM)无线电单元、液晶显示器(LCD)显示单元、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显示单元、数字音乐播放器、媒体播放器、视频游戏机模块、因特网浏览器和/或任何一种无线局域网(WLAN)模块。
实施例
1.一种用于对来自不同逻辑信道和优先级队列的服务数据单元(SDU)进行复用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连接多个重排协议数据单元(PDU),每个重排PDU包括至少一个重排SDU,其中重排SDU至少为SDU的分段;
创建MAC-ehs报头,包括:
为每个至少媒体接入控制(MAC)SDU的分段提供逻辑信道指示符(LCID),用于指示该重排SDU属于哪个逻辑信道;
为每个所述至少MAC SDU的分段提供长度指示符(LI)字段,用于指示该重排SDU的长度;
为每个所述重排PDU提供传输序列号(TSN)字段,用于指示用于重排目的的数据序列号;
为每个所述重排PDU提供分段指示(SI)字段,用于指示重排PDU 的第一个和最后一个SDU是否已经被分段;以及
为每个所述至少MAC SDU的分段提供标记(F),用于指示是否是最后一个重排SDU。
2.一种用于编码和解释分段指示(SI)字段的方法,包括:
确定SI字段值是否为“00”,并且如果是,则重排协议数据单元(PDU)的第一个服务数据单元(SDU)为完整的媒体接入控制(MAC)PDU,并且该重排PDU的最后一个SDU为完整的MAC PDU;
确定SI字段值是否为“01”,并且如果是,则重排PDU的第一个SDU为MAC PDU的最后一个分段,并且如果在该重排PDU中存在多个SDU,则该重排PDU的最后一个SDU为完整的MACPDU;
确定SI字段值是否为“10”,并且如果是,则重排PDU的最后一个SDU为MAC PDU的第一个分段,并且如果在该重排PDU中存在多个SDU,则该重排PDU的第一个SDU为完整的MACPDU;以及
确定SI字段值是否为“11”,并且如果是,则当在该重排PDU中存在多个SDU时,该重排PDU的第一个SDU为MAC PDU的最后一个分段并且该重排PDU的最后一个SDU为MAC PDU的第一个分段,以及当在该重排PDU中存在单个SDU时,该分段为MAC PDU的中间分段。
3.一种在重排PDU包括单个重排SDU时用于编码分段指示(SI)字段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当该重排SDU为完整的MAC-ehs SDU时,指定第一值;
当该重排SDU为MAC-ehs SDU的第一个分段时,指定第二值;
当该重排SDU为MAC-ehs SDU的最后一个分段时,指定第三值;以及
当该重排SDU为MAC-ehs SDU的中间分段时,指定第四值。
4.一种在重排SDU包括多个重排SDU时用于编码分段指示(SI)字段的方法,其中多个重排SDU包括至少一个重排PDU,该方法包括:
当第一个重排SDU为完整的MAC-ehs SDU且最后一个重排SDU为完整的MAC-ehsSDU时,指定第一值;
当第一个重排SDU为完整的MAC-ehs SDU且最后一个重排SDU为MAC-ehs SDU的第一个分段时,指定第二值;
当第一个重排SDU为MAC-ehs SDU的最后一个分段且最后一个重排SDU为完整的MAC-ehs SDU时,指定第三值;以及
当第一个重排SDU为MAC-ehs SDU的最后一个分段且最后一个重排SDU为MAC-ehsSDU的第一个分段时,指定第四值。
5.一种在重排PDU包含一个重排SDU时用于解释分段指示(SI)字段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确定SI字段值是否为“01”,并且如果是,则第一个重排SDU为分段并且对应于MAC-ehs SDU或PDU的最后一个分段;
确定SI字段值是否为“10”,并且如果是,则最后一个重排SDU为MAC-ehs SDU的分段并且对应于MAC-ehs SDU的第一个分段;以及
确定SI字段值是否为“11”,并且如果是,则重排PDU的第一个重排SDU为MAC-ehsSDU的分段。
6.一种用于解释分段指示(SI)字段的方法,其中重排PDU包含多个重排SDU,该方法包括:
确定SI字段值是否为“01”,并且如果是,则第一个重排SDU为分段并且对应于MAC-ehs SDU的最后一个分段,而最后一个重排SDU为完整的MAC-ehs SDU;
确定SI字段值是否为“10”,并且如果是,则第一个重排SDU为完整的MAC-ehs SDU,而最后一个重排SDU为MAC-ehs SDU的分段并且对应于该MAC-ehs SDU的第一个分段;以及
确定SI字段值是否为“11”,并且如果是,则第一个重排SDU为MAC-ehs SDU的分段,而最后一个重排SDU为分段。
7.一种用于使用重组单元来处理与重排PDU关联的分段指示(SI)字段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当SI字段为“00”时,传递对应于MAC-ehs SDU的所有的MAC PDU到较高层;
当SI字段为“01”时,确定接收的和存储的MAC-ehs SDU是否为连续的;
当接收的和存储的MAC-ehs SDU为连续的时,组合第一个接收的MAC-ehs SDU与存储的MAC-ehs SDU,并传递对应于组合的MAC-ehs SDU的MAC PDU到较高层;
当接收的和存储的MAC-ehs SDU为非连续的时,丢弃接收的和存储的MAC-ehsSDU,并传递对应于随后MAC-ehs SDU的所有MAC PDU到较高层;
当SI字段为“10”时,传递对应于除最后一个MAC-ehs SDU之外所有MAC-ehs SDU的所有的MAC PDU到较高层,丢弃任何先前存储的MAC-ehs SDU并存储接收的重排PDU的最后一个MAC-ehs SDU;
当SI字段为“11”时,确定接收的和存储的MAC-ehs SDU是连续的、还是非连续的、抑或是否存在若干个MAC-ehs SDU;
当所述接收的和存储的MAC-ehs SDU为连续的时,组合第一个接收的MAC-ehs SDU与存储的MAC-ehs SDU;
当所述接收的和存储的MAC-ehs SDU为非连续的时,丢弃第一个接收的MAC-ehsSDU与存储的MAC-ehs SDU;以及
当存在若干个MAC-ehs SDU时,传递对应于组合的MAC-ehs SDU的MAC PDU到较高层或输出实体、传递对应于除最后一个MAC-ehs SDU之外所有MAC-ehs SDU的所有的MACPDU到较高层或输出实体、并且存储 接收的重排PDU的最后一个MAC-ehs SDU。
8.根据实施例1所述的方法,其中LI字段规定了重排SDU所包含的八位字节的确切数量。
9.一种用于对来自不同逻辑信道和优先级队列的服务数据单元(SDU)进行复用的有效载荷报头,该有效载荷报头包括:
多个队列部分,每个队列部分包括:
传输序列号(TSN),用于指示队列ID的数据序列号;以及
SDU描述超字段(SDSF),用于指示如何分解和/或重组至少SDU的分段以及SDU属于哪些逻辑信道。
10.根据实施例9所述的有效载荷报头,其中SDSF还包括:
用于每个优先级队列的整个/分段起始(FSS)标记,指示针对重排队列的位于有效载荷的起始位置处的数据是否对应于SDU的分段;
用于每个优先级队列的整个/分段末尾(FSS)标记,指示针对重排队列的位于有效载荷的末尾位置处的数据是否对应于SDU的分段;
用于每个至少媒体接入控制(MAC)SDU的分段的逻辑信道指示符(LCID),指示所述至少MAC SDU的分段属于哪个逻辑信道;
用于每个所述至少MAC SDU的分段的长度指示符(LI)字段,指示所述至少MAC SDU的分段的长度;以及
用于每个所述至少MAC SDU的分段的SDU末尾标记,指示这是否是最后一个所述至少MAC SDU的分段。
11.根据实施例10所述的有效载荷报头,其中LI字段规定了所述至少MAC SDU的分段所包含的字节的确切数量。
12.根据实施例10-11中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有效载荷报头,其中LI字段规定了所述至少MAC SDU的分段所包含的八位字节的确切数量。
13.根据实施例10-12中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有效载荷报头,其中LI字 段的长度取决于MAC SDU的最大长度。
14.根据实施例13所述的有效载荷报头,其中MAC SDU的最大长度当重新配置时改变。
15.根据实施例13所述的有效载荷报头,其中MAC SDU的最大长度动态地改变。
16.根据实施例10-15中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有效载荷报头,其中LI字段的长度为预定的。
17.根据实施例16所述的有效载荷报头,其中LI字段的预定的长度为代表最大MACSDU大小的比特数量。
18.根据实施例10-17中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有效载荷报头,其中MACSDU的最大长度当重新配置时改变。
19.根据实施例10-18中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有效载荷报头,其中MACSDU的最大长度动态地改变。
20.根据实施例10-19中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有效载荷报头,其中LI字段的长度取决于LCID。
21.根据实施例20所述的有效载荷报头,其中LI字段的长度为代表最大MAC SDU大小的比特数量。
22.根据实施例20-21中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有效载荷报头,其中MAC SDU的最大长度当重新配置时改变。
23.根据实施例20-22中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有效载荷报头,其中MAC SDU的最大长度动态地改变。
24.一种用于处理增强型高速媒体接入控制(MAC-ehs)报头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剥离MAC-ehs PDU报头;
将MAC-ehs PDU报头分割成部分;
提取对应的有效载荷;
将对应的有效载荷附加到所述报头;
构建重排队列PDU;
将重排队列PDU插入到对应于重排队列标识(ID)和传输序列号(TSN)的重排队列中;
执行重排功能;
执行分解和/或重组功能;以及
通过将完整的MAC SDU传递到正确的逻辑信道而解复用。
25.根据实施例24所述的方法,其中对MAC-ehs PDU的分割包括利用结束标记。
26.一种用于处理改进型高速媒体接入控制(MAC-i/is)报头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剥离MAC-i/is PDU报头;
将MAC-i/is PDU报头分割成部分;
提取对应的有效载荷;
将对应的有效载荷附加到所述报头;
构建重排队列PDU;
将重排队列PDU插入到对应于重排队列标识(ID)和传输序列号(TSN)的重排队列中;
执行重排功能;
执行分解和/或重组功能;以及
通过将完整的MAC SDU传递到正确的逻辑信道而解复用。
27.根据实施例26所述的方法,其中对MAC-i/is PDU的分割包括利用结束标记。
28.一种在无线发射接收单元(WTRU)处用于处理用于每个分解/重组 /解复用单元的数据方法,该方法包括:
接收至少一个协议数据单元(PDU),该至少一个PDU包括多个至少服务数据单元(SDU)的分段;
分解每个所述至少SDU的分段;
当整个/分段起始(FSS)标记被设置为“整个”并且FSE标记被设置为“整个”时,传递第一个SDU到与逻辑信道对应的较高层;当FSS标记被设置为“整个”时,如果大于1的所述至少SDU的分段已经被提取,则传递直到最后一个所述至少SDU的分段的所提取的SDU到与LCID字段指示的逻辑信道对应的较高层;如果FSE标记被设置为“分段”时,丢弃在重组单元中存储的来自先前PDU的任何分段,并且将最后一个SDU分段插入到所述重组单元中;以及如果FSE标记被设置为“整个”时,传递最后一个SDU到与LCID字段指示的逻辑信道对应的较高层;
当FSS标记被设置为“分段”并且TSN=n-1的数据先前已经被传递时,将该SDU分段与先前存储的PDU分段重组;如果SDU或SDU的分段大于1或者整个/分段末尾(FSE)标记被设置为“整个”,则传递完整重组的SDU到与逻辑信道指示符(LCID)字段指示的逻辑信道对应的较高层;如果大于1的所述至少SDU的分段已经被提取,则传递第一个所述至少SDU的分段与最后一个所述至少SDU的分段之间的所提取的SDU到与LCID字段指示的逻辑信道对应的较高层;如果FSE标记被设置为“分段”,则丢弃在重组单元中存储的来自先前PDU的任何分段,并且将最后一个SDU分段插入到所述重组单元中;以及如果FSE标记被设置为“整个”,则传递最后一个SDU到与LCID字段指示的逻辑信道对应的较高层;
如果TSN=n-1的数据先前没有被传递,则丢弃在重组单元中存储的来自先前PDU的任何分段,并且将最后一个SDU分段插入到所述重组单元中;如果大于1的所述至少SDU的分段已经被提取,则传递第一个所述至少SDU 的分段与最后一个所述至少SDU的分段之间的所提取的SDU到与LCID字段指示的逻辑信道对应的较高层;如果FSE标记被设置为“分段”,则丢弃在重组单元中存储的来自先前PDU的任何分段,并且将最后一个SDU分段插入到所述重组单元中;以及如果FSE标记被设置为“整个”,则传递最后一个SDU到与LCID字段指示的逻辑信道对应的较高层;以及
当FSS标记被设置为“分段”并且TSN=n-1的数据先前已经被传递时,将SDU分段与先前存储的PDU分段重组,如果所述至少SDU的分段小于1或者FSE标记被设置为“分段”,则存储组合的分组。
29.一种无线发射接收单元(WTRU),包括:
接收机,被配置成接收有效载荷单元;
处理器,被配置成复用和解复用所述有效载荷单元;
缓冲器,被配置成存储不完整的服务数据单元(SDU)以用于重组;和
发射机,被配置成传送重组的SDU。
30.根据实施例29所述的WTRU,其中所述处理器包括重排单元。
31.根据实施例29的WTRU,其中所述处理器包括分解/重组单元。
32.一种无线发射接收单元(WTRU),被配置用于处理增强型高速媒体接入控制(MAC-ehs)报头,该WTRU包括:
被配置成剥离MAC-ehs PDU报头的电路;
被配置成将MAC-ehs PDU报头分割成部分的电路;
被配置成提取对应的有效载荷的电路;
被配置成将对应的有效载荷附加到报头的电路;
被配置成构建重排队列PDU的电路;
被配置成将重排队列PDU插入到对应于重排队列标识(ID)和传输序列号(TSN)的重排队列中的电路;
被配置成执行重排功能的电路;
被配置成执行分解和/或重组功能的电路;和
被配置成将完整的MAC SDU传递到正确的逻辑信道的电路。
33.一种基站,包括:
接收机,被配置成接收有效载荷单元;
处理器,被配置成复用和解复用有效载荷单元;
缓冲器,被配置成存储不完整的服务数据单元(SDU)以用于重组;和
发射机,被配置成发射MAC-ehs协议数据单元(PDU)。
34.一种基站,被配置用于处理改进型高速媒体接入控制(MAC-i/is)报头,该基站包括:
被配置成剥离MAC-i/is PDU报头的电路;
被配置成将MAC-i/is PDU报头分割成部分的电路;
被配置成提取对应的有效载荷的电路;
被配置成将对应的有效载荷附加到报头的电路;
被配置成构建重排队列PDU的电路;
被配置成将重排队列PDU插入到对应于重排队列标识(ID)和传输序列号(TSN)的重排队列中的电路;
被配置成执行重排功能的电路;
被配置成执行分解和/或重组功能的电路;和
被配置成将完整的MAC SDU传递到正确的逻辑信道的电路。

Claims (40)

1.一种执行媒体接入控制MAC协议数据单元PDU重组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接收与所述MAC PDU相关联的MAC报头中分段指示SI字段的值,所述SI字段对应于重排PDU;
基于所述SI字段的值解释所述重排PDU的第一个重排SDU是否为最后一个MAC增强型高速MAC-ehs SDU分段以及所述重排PDU的最后一个重排SDU是否为第一个MAC-ehs SDU分段;以及
基于所述SI字段的值的解释执行所述MAC PDU的重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解释还包括基于所述SI字段的值解释当所述重排PDU中存在不止一个重排SDU时,所述重排PDU的所述最后一个重排SDU为完整MAC-ehsSDU以及所述重排PDU的第一个重排SDU为最后一个MAC-ehs SDU分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解释还包括基于所述SI字段的值解释当所述重排PDU中存在不止一个重排SDU时,所述重排PDU的所述第一个重排SDU为完整MAC-ehsSDU分段以及最后一个重排SDU为第一个MAC-ehs SDU分段。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解释还包括基于所述SI字段的值解释当所述重排PDU中存在不止一个重排SDU时,所述重排PDU的所述最后一个重排SDU为第一个MAC-ehs SDU分段以及所述重排PDU的第一个重排SDU为最后一个MAC-ehs SDU分段。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SI字段的值还指示当所述重排PDU中存在单个重排SDU时,在所述重排PDU中存在是中间MAC-ehs SDU分段的一个重排SDU。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执行所述MAC PDU的重组还包括:
基于所述SI字段的值丢弃所述MAC PDU的至少一个部分;或
基于所述SI字段的值传递所述MAC PDU的至少一个部分到解复用实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该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SI字段的值指示所述重排PDU的最后一个重排SDU是第一个MAC-ehs SDU分段并且所述重排PDU的第一个重排SDU是完整MAC-ehs SDU时:
传递所述MAC PDU的至少一个部分到解复用实体,其中所述MAC PDU的所述至少一个部分不包含最后一个重排SDU;
丢弃任何存储的MAC-ehs SDU;以及
存储所述重排PDU的最后一个重排SDU。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该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SI字段的值指示所述重排PDU的第一个重排SDU是最后一个MAC-ehs SDU分段并且所述重排PDU的最后一个重排SDU是第一个MAC-ehs SDU分段时,确定接收的MAC-ehs SDU分段和存储的MAC-ehs SDU分段是否连续,以及其中基于接收的MAC-ehs SDU分段和存储的MAC-ehs SDU分段是否连续来传递或丢弃所述MAC PDU的所述至少一个部分。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该方法还包括:当所述SI字段的值指示所述重排PDU的第一个重排SDU是最后一个MAC-ehs SDU分段并且所述重排PDU的最后一个重排SDU是完整MAC-ehs SDU时,确定接收的MAC-ehs SDU分段和存储的MAC-ehs SDU分段是否连续。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该方法还包括:
当确定接收到的MAC-ehs SDU分段和存储的MAC-ehs SDU分段连续时,合并所述重排PDU的第一个重排SDU和存储的MAC-ehs SDU分段;以及
当确定接收到的MAC-ehs SDU分段和存储的MAC-ehs SDU分段连续时,传递对应于合并的分段的MAC PDU到解复用实体。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该方法还包括:当接收到的MAC-ehs SDU分段和存储的MAC-ehs SDU分段不连续时,丢弃接收到的MAC-ehs SDU分段和存储的MAC-ehs SDU分段。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MAC PDU的至少一个部分在接收的MAC-ehsSDU分段和存储的MAC-ehs SDU分段之后被接收,并且其中所述MAC PDU的所述至少一个部分被传递到解复用实体。
13.一种执行媒体接入控制MAC协议数据单元PDU重组的设备,该设备包括:
用于接收与MAC PDU相关联的MAC报头中分段指示SI字段的值的装置,所述SI字段对应于重排PDU;
用于基于所述SI字段的值解释所述重排PDU的第一个重排SDU是否为最后一个MAC增强型高速MAC-ehs SDU分段以及所述重排PDU的最后一个重排SDU是否为第一个MAC-ehs SDU分段的装置;以及
用于基于所述SI字段的值的解释执行所述MAC PDU的重组的装置。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解释还包括基于所述SI字段的值解释当所述重排PDU中存在不止一个重排SDU时,所述重排PDU的所述最后一个重排SDU为完整MAC-ehs SDU以及所述重排PDU的第一个重排SDU为最后一个MAC-ehs SDU分段。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解释还包括基于所述SI字段的值解释当所述重排PDU中存在不止一个重排SDU时,所述重排PDU的所述第一个重排SDU为完整MAC-ehsSDU分段以及所述重排PDU的最后一个重排SDU为第一个MAC-ehs SDU分段。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解释还包括基于所述SI字段的值解释当所述重排PDU中存在不止一个重排SDU时,所述重排PDU的所述最后一个重排SDU为第一个MAC-ehs SDU分段以及所述重排PDU的第一个重排SDU为最后一个MAC-ehs SDU分段。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SI字段的值还指示当所述重排PDU中存在单个重排SDU时,在所述重排PDU中存在是中间MAC-ehs SDU分段的一个重排SDU。
18.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设备,其中用于基于所述SI字段的值的解释执行MAC PDU的重组的装置还包括:
用于基于所述SI字段的值丢弃所述MAC PDU的至少一个部分的装置;或
用于基于所述SI字段的值传递所述MAC PDU的至少一个部分到解复用实体的装置。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设备,该设备还包括:用于当所述SI字段的值指示所述重排PDU的第一个重排SDU是最后一个MAC-ehs SDU分段并且所述重排PDU的最后一个重排SDU是完整MAC-ehs SDU时,确定接收的MAC-ehs SDU分段和存储的MAC-ehs SDU分段是否连续的装置。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设备,该设备还包括:
用于当确定接收到的MAC-ehs SDU分段和存储的MAC-ehs SDU分段连续时,合并所述重排PDU的第一个重排SDU和存储的MAC-ehs SDU分段的装置;以及
用于当确定接收到的MAC-ehs SDU分段和存储的MAC-ehs SDU分段连续时,传递对应于合并的分段的MAC PDU到解复用实体的装置。
21.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设备,该设备还包括:
用于当接收到的MAC-ehs SDU分段和存储的MAC-ehs SDU分段不连续时,丢弃接收到的MAC-ehs SDU分段和存储的MAC-ehs SDU分段的装置。
22.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MAC PDU的至少一个部分在接收的MAC-ehsSDU分段和存储的MAC-ehs SDU分段之后被接收,并且被传递到解复用实体。
23.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设备,该设备还包括:
用于当所述SI字段的值指示所述重排PDU的最后一个重排SDU是第一个MAC-ehs SDU分段并且所述重排PDU的第一个重排SDU是完整MAC-ehs SDU时,传递所述MAC PDU的至少一个部分到解复用实体的装置,其中所述MAC PDU的至少一个部分不包含最后一个重排SDU;
用于当所述SI字段的值指示所述重排PDU的最后一个重排SDU是第一个MAC-ehs SDU分段并且所述重排PDU的第一个重排SDU是完整MAC-ehs SDU时,丢弃之前存储的任何MAC-ehsSDU的装置;以及
用于当所述SI字段的值指示所述重排PDU的最后一个重排SDU是第一个MAC-ehs SDU分段并且所述重排PDU的第一个重排SDU是完整MAC-ehs SDU时,存储最后一个重排SDU的装置。
24.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设备,该设备还包括:
用于当所述SI字段的值指示所述重排PDU的第一个重排SDU是最后一个MAC-ehs SDU分段并且所述重排PDU的最后一个重排SDU是第一个MAC-ehs SDU分段时,确定接收的MAC-ehsSDU分段和存储的MAC-ehs SDU分段是否连续的装置;以及
用于基于接收的MAC-ehs SDU分段和存储的MAC-ehs SDU分段是否连续来传递或丢弃所述MAC PDU的所述至少一个部分的装置。
25.一种执行媒体接入控制MAC协议数据单元PDU重组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接收与所述MAC PDU相关联的MAC报头中分段指示SI字段的值,所述SI字段对应于重排PDU;以及
解释所述SI字段的值;
其中具有值“00”的SI字段指示所述重排PDU的第一个重排SDU为完整MAC增强型高速MAC-ehs SDU分段以及所述重排PDU的最后一个重排SDU为完整MAC-ehs SDU,
其中具有值“01”的SI字段指示所述重排PDU的第一个重排SDU为最后一个MAC-ehs SDU分段,以及如果在所述重排PDU中存在不止一个重排SDU,所述重排PDU的最后一个重排SDU为完整MAC-ehs SDU,
其中具有值“10”的SI字段指示最后一个重排SDU为第一个MAC-ehs SDU分段,以及如果在所述重排PDU中存在不止一个重排SDU,所述重排PDU的第一个重排SDU为完整MAC-ehsSDU,以及
其中具有值“11”的SI字段指示如果所述重排PDU中存在一个重排SDU,该一个重排SDU是中间MAC-ehs SDU分段,以及如果所述重排PDU中存在不止一个重排SDU,所述重排PDU的第一个重排SDU是最后一个重排MAC-ehs SDU分段,以及所述重排PDU的最后一个重排SDU是第一个MAC-ehs SDU分段;以及
基于所述SI字段的值的解释执行所述MAC PDU的重组。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方法,其中执行所述MAC PDU的重组还包括:
基于所述SI字段的值丢弃所述MAC PDU的至少一个部分;或
基于所述SI字段的值传递所述MAC PDU的所述至少一个部分到解复用实体。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方法,该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SI字段的值指示所述重排PDU的第一个重排SDU为最后一个MAC-ehs SDU分段并且所述重排PDU的最后一个重排SDU为完整MAC-ehs SDU时,确定接收的MAC-ehs SDU分段和存储的MACC-ehs SDU分段是否连续。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方法,该方法还包括:
当确定接收到的MAC-ehs SDU分段和存储的MAC-ehs SDU分段连续时,合并所述重排PDU的第一个重排SDU和存储的MAC-ehs SDU分段;以及
当确定接收到的MAC-ehs SDU分段和存储的MAC-ehs SDU分段连续时,传递对应于合并的分段的MAC PDU到解复用实体。
29.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方法,该方法还包括:当接收到的MAC-ehs SDU分段和存储的MAC-ehs SDU分段不连续时,丢弃接收到的MAC-ehs SDU分段和存储的MAC-ehs SDU分段。
30.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MAC PDU的至少一个部分在接收的MAC-ehsSDU分段和存储的MAC-ehs SDU分段之后被接收,并且被传递到解复用实体。
31.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方法,该方法还包括:当所述SI字段的值指示所述重排PDU的最后一个重排SDU是第一个MAC-ehs SDU分段并且所述重排PDU的第一个重排SDU是完整MAC-ehs SDU时:
传递所述MAC PDU的至少一个部分到解复用实体,其中所述MAC PDU的所述至少一个部分不包含最后一个重排SDU;
丢弃任何存储的MAC-ehs SDU;以及
存储所述重排PDU的最后一个重排SDU。
32.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方法,该方法还包括:当所述SI字段的值指示所述重排PDU的第一个重排SDU是最后一个MAC-ehs SDU分段并且所述重排PDU的最后一个重排SDU是第一个MAC-ehs SDU分段时,确定接收的MAC-ehs SDU分段和存储的MAC-ehs SDU分段是否连续,以及其中基于接收的MAC-ehs SDU分段和存储的MAC-ehs SDU分段是否连续来传递或丢弃所述MAC PDU的所述至少一个部分。
33.一种执行媒体接入控制MAC协议数据单元PDU重组的设备,该设备包括:
用于接收与MAC PDU相关联的MAC报头中分段指示SI字段的值的装置,所述SI字段对应于重排PDU;以及
用于解释所述SI字段的值的装置;
其中具有值“00”的SI字段指示所述重排PDU的第一个重排SDU为完整MAC增强型高速MAC-ehs SDU分段以及所述重排PDU的最后一个重排SDU为完整MAC-ehs SDU,
其中具有值“01”的SI字段指示所述重排PDU的第一个重排SDU为最后一个MAC-ehs SDU分段,以及如果在所述重排PDU中存在不止一个重排SDU,所述重排PDU的最后一个重排SDU为完整MAC-ehs SDU,
其中具有值“10”的SI字段指示最后一个重排SDU为第一个MAC-ehs SDU分段,以及如果在所述重排PDU中存在不止一个重排SDU,所述重排PDU的第一个重排SDU为完整MAC-ehsSDU,以及
其中具有值“11”的SI字段指示如果所述重排PDU中存在一个重排SDU,该一个重排SDU是中间MAC-ehs SDU分段,以及如果所述重排PDU中存在不止一个重排SDU,所述重排PDU的第一个重排SDU是最后一个重排MAC-ehs SDU分段,以及所述重排PDU的最后一个重排SDU是第一个MAC-ehs SDU分段;以及
用于基于所述SI字段的值的解释执行所述MAC PDU的重组的装置。
34.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设备,其中用于基于所述SI字段的值的解释执行所述MACPDU的重组的装置还包括:
用于基于所述SI字段的值丢弃所述MAC PDU的至少一个部分装置;或
用于基于所述SI字段的值传递所述MAC PDU的所述至少一个部分到解复用实体的装置。
35.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设备,该设备还包括:用于当所述SI字段的值指示所述重排PDU的第一个重排SDU为最后一个MAC-ehs SDU分段并且所述重排PDU的最后一个重排SDU为完整MAC-ehs SDU时,确定接收的MAC-ehs SDU分段和存储的MACC-ehs SDU分段是否连续的装置。
36.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设备,该设备还包括:
用于当确定接收到的MAC-ehs SDU分段和存储的MAC-ehs SDU分段连续时,合并所述重排PDU的第一个重排SDU和存储的MAC-ehs SDU分段的装置;以及
用于当确定接收到的MAC-ehs SDU分段和存储的MAC-ehs SDU分段连续时,传递对应于合并的分段的MAC PDU到解复用实体的装置。
37.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设备,该设备还包括:用于当接收到的MAC-ehs SDU分段和存储的MAC-ehs SDU分段不连续时,丢弃接收到的MAC-ehs SDU分段和存储的MAC-ehs SDU分段的装置。
38.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MAC PDU的所述至少一个部分在接收的MAC-ehs SDU分段和存储的MAC-ehs SDU分段之后被接收,并且被传递到解复用实体。
39.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设备,该设备还包括:
用于当所述SI字段的值指示所述重排PDU的最后一个重排SDU是第一个MAC-ehs SDU分段并且所述重排PDU的第一个重排SDU是完整MAC-ehs SDU时,传递所述MAC PDU的至少一个部分到解复用实体的装置,其中所述MAC PDU的至少一个部分不包含最后一个重排SDU;
用于当所述SI字段的值指示所述重排PDU的最后一个重排SDU是第一个MAC-ehs SDU分段并且所述重排PDU的第一个重排SDU是完整MAC-ehs SDU时,丢弃之前存储的任何MAC-ehsSDU的装置;以及
用于当所述SI字段的值指示所述重排PDU的最后一个重排SDU是第一个MAC-ehs SDU分段并且所述重排PDU的第一个重排SDU是完整MAC-ehs SDU时,存储最后一个重排SDU的装置。
40.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设备,该设备还包括:
用于当所述SI字段的值指示所述重排PDU的第一个重排SDU是最后一个MAC-ehs SDU分段并且所述重排PDU的最后一个重排SDU是第一个MAC-ehs SDU分段时,确定接收的MAC-ehsSDU分段和存储的MAC-ehs SDU分段是否连续的装置,以及
用于基于接收的MAC-ehs SDU分段和存储的MAC-ehs SDU分段是否连续来传递或丢弃所述MAC PDU的所述至少一个部分的装置。
CN201310366125.1A 2007-02-02 2008-02-04 创建mac报头、处理mac pdu及其报头中si字段的方法和设备 Active CN10345787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9)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88795707P 2007-02-02 2007-02-02
US60/887,957 2007-02-02
US89329807P 2007-03-06 2007-03-06
US60/893,298 2007-03-06
US91206307P 2007-04-16 2007-04-16
US60/912,063 2007-04-16
US1912908P 2008-01-04 2008-01-04
US61/019,129 2008-01-04
CN2008800038529A CN101657998B (zh) 2007-02-02 2008-02-04 在演进型hspa中用于通用mac复用的方法和设备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800038529A Division CN101657998B (zh) 2007-02-02 2008-02-04 在演进型hspa中用于通用mac复用的方法和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457873A CN103457873A (zh) 2013-12-18
CN103457873B true CN103457873B (zh) 2017-06-06

Family

ID=396456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366125.1A Active CN103457873B (zh) 2007-02-02 2008-02-04 创建mac报头、处理mac pdu及其报头中si字段的方法和设备

Country Status (20)

Country Link
US (4) US8503423B2 (zh)
EP (5) EP2130334B1 (zh)
JP (4) JP5296709B2 (zh)
KR (6) KR20130105919A (zh)
CN (1) CN103457873B (zh)
AR (1) AR065162A1 (zh)
AU (1) AU2008214346B2 (zh)
BR (1) BRPI0806352B8 (zh)
CA (1) CA2677238C (zh)
DE (2) DE202008018511U1 (zh)
DK (2) DK2728816T3 (zh)
ES (1) ES2512565T3 (zh)
HK (1) HK1138968A1 (zh)
IL (1) IL200199A (zh)
MX (1) MX2009008261A (zh)
MY (1) MY154918A (zh)
PL (1) PL2130334T3 (zh)
SG (1) SG187448A1 (zh)
TW (4) TWI451777B (zh)
WO (1) WO2008097512A2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RU2749351C1 (ru) * 2018-02-15 2021-06-09 Телефонактиеболагет Лм Эрикссон (Пабл) Беспровод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сетевой узел и осуществляемые посредством них способы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945411B1 (ko) * 2002-05-10 2010-03-04 인터디지탈 테크날러지 코포레이션 노드 b 내 버퍼의 선택적 퍼징을 용이하게 하는 rnc
US7885245B2 (en) * 2004-07-19 2011-02-08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nhanced uplink multiplexing
KR101265643B1 (ko) * 2006-08-22 2013-05-2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핸드오버 수행 및 그 제어 방법
EP2070368B1 (en) 2006-10-02 2016-07-06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paging messag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EP2084928B1 (en) 2006-10-30 2017-08-23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of performing random acces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KR100938754B1 (ko) 2006-10-30 2010-01-2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비연속 수신을 이용한 데이터 수신 및 전송 방법
US8442017B2 (en) 2006-10-30 2013-05-14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random access channel message and response message, and mobile communication terminal
US8503423B2 (en) 2007-02-02 2013-08-06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versatile MAC multiplexing in evolved HSPA
EP2860901A1 (en) 2007-03-07 2015-04-15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and processing mac-ehs protocol data units
CN101272519B (zh) * 2007-03-21 2012-09-19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生成协议数据单元的方法及其设备和基站
US8543089B2 (en) 2007-04-30 2013-09-24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performing an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during establishment of wireless call connection
WO2008133484A1 (en) 2007-04-30 2008-11-06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s of transmitting data bloc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08133480A1 (en) * 2007-04-30 2008-11-06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or receiving data unit using header field existence indicator
KR20080097338A (ko) * 2007-05-01 2008-11-0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불연속 데이터 송수신 방법
KR100917205B1 (ko) * 2007-05-02 2009-09-1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데이터 블록 구성 방법
JP2008278496A (ja) * 2007-05-07 2008-11-13 Asustek Computer Inc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いてMAC−ehsプロトコルエンティティーのリセットを改善する方法及び装置
EP2168263B1 (en) 2007-06-18 2018-04-18 Lg Electronics Inc. Paging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for effective call setup
HUE033683T2 (en) 2007-06-18 2017-12-28 Lg Electronics Inc Procedure for performing user device upload direction connection synchroniz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KR101486352B1 (ko) 2007-06-18 2015-01-2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의 단말에서의 상향링크 동기 상태 제어방법
KR101341515B1 (ko) 2007-06-18 2013-12-1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반복 전송 정보 갱신 방법
WO2008156314A2 (en) 2007-06-20 2008-12-24 Lg Electronics Inc. Effective system information reception method
US8594030B2 (en) 2007-08-10 2013-11-26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controlling HARQ operation in dynamic radio resource allocation
KR101490253B1 (ko) 2007-08-10 2015-02-0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제어정보 전송 및 수신 방법
KR101514841B1 (ko) 2007-08-10 2015-04-2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효율적인 랜덤 액세스 재시도를 수행하는 방법
KR20090016937A (ko) * 2007-08-13 2009-02-1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맥 프로토콜 데이터 유닛을 생성하기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KR101461965B1 (ko) 2007-08-14 2014-11-1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의 특정 프로토콜 계층에서의 데이터 블록전송 및 처리 방법
KR101461970B1 (ko) * 2007-09-13 2014-11-1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폴링 과정 수행 방법
KR100937432B1 (ko) 2007-09-13 2010-01-1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무선자원 할당 방법
KR101396062B1 (ko) 2007-09-18 2014-05-2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헤더 지시자를 이용한 효율적인 데이터 블록 전송방법
KR101435844B1 (ko) 2007-09-18 2014-08-2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데이터 블록 전송 방법
KR101513033B1 (ko) 2007-09-18 2015-04-1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다중 계층 구조에서 QoS를 보장하기 위한 방법
KR101591824B1 (ko) 2007-09-18 2016-02-0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폴링 과정 수행 방법
KR101387537B1 (ko) 2007-09-20 2014-04-2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성공적으로 수신했으나 헤더 압축 복원에 실패한 패킷의 처리 방법
US8687565B2 (en) 2007-09-20 2014-04-01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of effectively transmitting radio resource allocation request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KR101487557B1 (ko) * 2007-10-23 2015-01-2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공통제어채널의 데이터를 전송하는 방법
KR20090041323A (ko) 2007-10-23 2009-04-2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데이터 블록 구성함에 있어서 단말의 식별 정보를 효과적으로 전송하는 방법
WO2009055804A2 (en) * 2007-10-25 2009-04-30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 of uplink feedback information in contention based acces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EP2208294B1 (en) 2007-10-29 2019-07-31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of repairing a security failure
KR101531419B1 (ko) 2008-02-01 2015-06-2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시간동기 타이머의 만료 시 상향링크 harq의 동작 방법
CA2692649C (en) * 2008-02-01 2015-07-07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sending rlc pdu and allocating radio resource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system and rlc entity of mobile communications
KR101375936B1 (ko) 2008-02-01 2014-03-1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시간동기 타이머의 만료 시 하향링크 harq의 동작 방법
JP5071178B2 (ja) * 2008-03-14 2012-11-14 富士通株式会社 パケット伝送装置
WO2009116788A1 (en) 2008-03-17 2009-09-24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of transmitting rlc data
KR101163275B1 (ko) 2008-03-17 2012-07-0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Pdcp 상태 보고 전송 방법
US8396083B2 (en) * 2008-03-31 2013-03-12 Qualcomm Incorporated Determinative segmentation resegmentation and padding in radio link control (RLC) service data units (SDU)
ATE521211T1 (de) * 2008-05-09 2011-09-15 Research In Motion Ltd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zusammensetzen von netzwerk-schichtdateneinheiten
JP5215242B2 (ja) * 2008-06-16 2013-06-19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ドライブアイコン表示装置、方法、システム、プログラム、及び媒体
US8498248B2 (en) * 2008-06-17 2013-07-30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Medium access control protocol data unit overhead improvements
BR122014019674A2 (pt) * 2008-08-01 2016-02-10 Nec Corp dispositivo de estação base, dispositivo de controle, terminal, sistema de comunicação móvel e método
WO2010107374A1 (en) * 2009-03-16 2010-09-23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s and arrangements in a wireless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100232356A1 (en) * 2009-03-16 2010-09-16 Qualcomm Incorporated Layer two segmentation techniques for high data rate transmissions
US8238244B2 (en) * 2009-08-10 2012-08-07 Micron Technology, Inc. Packet deconstruction/reconstruction and link-control
US8379619B2 (en) * 2009-11-06 2013-02-19 Intel Corporation Subcarrier permutation to achieve high frequency diversity of OFDMA systems
PL2534918T3 (pl) 2010-05-17 2015-06-30 Siemens Ag Element informacji i sposób ogłaszania rezerwacji kanału
US8867511B2 (en) * 2010-12-09 2014-10-21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ducing resets during handovers in a single frequency dual carrie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JPWO2012081117A1 (ja) * 2010-12-16 2014-05-22 富士通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装置及び無線通信装置制御方法
JP2012227599A (ja) * 2011-04-15 2012-11-15 Panasonic Mobile Communications Co Ltd 通信システム、通信装置及び無線リソース割り当て方法
WO2013005965A2 (en) * 2011-07-01 2013-01-10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system for dynamically changing upper bound on data packet siz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KR20130040090A (ko) * 2011-10-13 2013-04-2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복합 네트워크에서 멀티미디어 데이터를 전송하기 위한 장치 및 그 방법
US20130176961A1 (en) * 2012-01-09 2013-07-11 Qualcomm Incorporated Apparatus and methods of unambiguous mac-i pdu formatting
US10123187B2 (en) * 2012-04-17 2018-11-06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multiplexing application identifiers for peer-to-peer discovery systems
FI124786B (fi) * 2012-07-18 2015-01-30 Arm Finland Oy Menetelmä ja laite viestien vaihtamiseksi
EP2880907B1 (en) * 2012-07-30 2019-11-13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apparatuses for operating a radio network controller during a soft handover process
JP6133428B2 (ja) * 2012-10-13 2017-05-24 ランティック ドイチュラント ゲーエムベーハー 配布ポイントからの動的な不連続な動作の方法
US9398490B2 (en) * 2013-03-15 2016-07-19 Trane International Inc. Method of fragmenting a message in a network
EP2827676B1 (en) * 2013-05-17 2018-07-25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Wireless device, radio network node, methods therein, computer program and computer readable storage medium
CN105917722B (zh) * 2014-01-22 2019-12-13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网络中扩展信令的方法和装置
US9634949B2 (en) * 2014-03-06 2017-04-2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upporting large service data unit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US9888077B2 (en) 2014-04-22 2018-02-06 Western Digital Technologies, Inc. Metadata based data alignment in data storage systems
WO2015185105A1 (en) * 2014-06-03 2015-12-10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Packet handling in wireless networks
US9603052B2 (en) * 2014-07-31 2017-03-21 Imagination Technologies Limited Just in time packet body provision for wireless transmission
US10045254B2 (en) * 2015-01-12 2018-08-07 Mediatek Inc.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device
US10374817B2 (en) * 2015-04-07 2019-08-06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handling of unknown LCID values in a multicast channel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 device therefor
US20180199229A1 (en) * 2015-07-26 2018-07-12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information on priority for d2d link with relay u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therefor
EP3343860A4 (en) * 2015-09-25 2018-09-12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Data sending method, data receiving method and relevant device
US10701588B2 (en) * 2015-12-23 2020-06-30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Methods, apparatuse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PDU formatting according to SDU segmentation
CN108781383B (zh) * 2016-03-22 2022-02-22 Lg 电子株式会社 发送和接收数据单元的方法和用户设备
CN107889163B (zh) * 2016-09-30 2022-10-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US10855409B2 (en) * 2016-10-11 2020-12-01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dia access control header and transport block formats
KR102255051B1 (ko) * 2017-04-01 2021-05-24 후아웨이 테크놀러지 컴퍼니 리미티드 데이터 처리 방법 및 장치
JP7017630B2 (ja) * 2017-11-03 2022-02-08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 媒体アクセス制御プロトコルデータユニット処理方法および装置
US11528656B2 (en) * 2019-08-13 2022-12-13 Mediatek Singapore Pte Ltd. Multiplexing logical channels with different channel access priority class in new radio unlicensed
CN111132232B (zh) * 2020-01-02 2022-10-25 重庆邮电大学 一种智能接收5g nr rlc umd pdu的方法和装置
CN111881146B (zh) * 2020-09-28 2020-12-15 南京吉拉福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收取费用的方法、计算设备和介质
US11683849B2 (en) * 2021-03-24 2023-06-20 Nokia Technologies Oy Redcap UE identification

Family Cites Families (2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13605A (en) 1988-03-05 1993-05-25 Basf Aktiengesellschaft N-aryltetrahydrophthalimide compounds
US5946313A (en) 1997-03-20 1999-08-31 Northern Telecom Limited Mechanism for multiplexing ATM AAL5 virtual circuits over ethernet
JP3129244B2 (ja) 1997-06-30 2001-01-29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通信制御装置
KR100429540B1 (ko) 1998-08-26 2004-08-0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이동통신시스템의패킷데이터통신장치및방법
KR100640921B1 (ko) 2000-06-29 2006-11-0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프로토콜 데이터 유닛의 생성 및 전송 방법
US20050009004A1 (en) * 2002-05-04 2005-01-13 Jia Xu Apparatus including ion transport detecting structures and methods of use
US7130295B2 (en) * 2001-06-11 2006-10-3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Data retransmiss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US6807428B2 (en) * 2001-08-16 2004-10-19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ime-based reception of transmission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6839566B2 (en) * 2001-08-16 2005-01-04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ime-based reception of transmission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6904016B2 (en) * 2001-11-16 2005-06-07 Asustek Computer Inc. Processing unexpected transmission interruption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US20040027999A1 (en) * 2002-08-08 2004-02-12 Lorenzo Casaccia Broadcast message segmentation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WO2004022637A2 (en) 2002-09-05 2004-03-18 Nanosys, Inc. Nanocomposites
KR100889865B1 (ko) 2002-11-07 2009-03-2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이동통신 시스템의 통신방법
US20080043731A1 (en) 2004-02-04 2008-02-2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Packet Frames For Carrying Data
KR100651344B1 (ko) 2004-02-19 2006-11-2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고속 순방향 패킷 접속 방식을 사용하는 이동 통신시스템에서 데이터 처리 속도를 향상시키는 방법 및 그이동통신시스템
US20050229185A1 (en) 2004-02-20 2005-10-13 Stoops Daniel S Method and system for navigating applications
KR20050095419A (ko) * 2004-03-26 2005-09-2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패킷 망을 이용하여 음성 서비스를 제공하는이동통신시스템에서 무선 자원을 효율적으로 사용하는 방법
KR100819256B1 (ko) * 2004-05-06 2008-04-0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향상된 상향링크 전용 채널을 통해 시그널링 정보를전송하기 위한 전력의 설정 방법 및 장치
KR20050114567A (ko) * 2004-06-01 2005-12-0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광대역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데이터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와데이터 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KR100921241B1 (ko) 2004-06-16 2009-10-1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통신 시스템의 데이터 유닛 처리 시스템
EP2654360B1 (en) * 2004-09-08 2019-12-25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Mobile station, base station, communications system, and communications method
AU2005302888B2 (en) * 2004-11-09 2008-05-22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ignaling control information of uplink packet data service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US7796505B2 (en) * 2005-01-26 2010-09-14 M-Stack Limited Method for processing traffic data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KR100913900B1 (ko) * 2005-05-04 2009-08-2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미리 정의된 길이 지시자를 이용해서 패킷 데이터를 송수신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TWI307589B (en) * 2005-05-18 2009-03-11 Innovative Sonic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data segmentation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s system
ATE450945T1 (de) 2005-07-25 2009-12-15 Panasonic Corp Einschränkung eines harq verfahrens und übertragung von ungeplanten steuerdaten auf aufwärtskanäle
ATE543271T1 (de) * 2006-10-16 2012-02-15 Nokia Corp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protokolldateneinheitübermittlung in einem funkzugangsnetz
TWI521927B (zh) * 2007-01-09 2016-02-11 皇家飛利浦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無線通信系統
US8503423B2 (en) 2007-02-02 2013-08-06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versatile MAC multiplexing in evolved HSPA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RU2749351C1 (ru) * 2018-02-15 2021-06-09 Телефонактиеболагет Лм Эрикссон (Пабл) Беспровод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сетевой узел и осуществляемые посредством них способы
US11818767B2 (en) 2018-02-15 2023-11-14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s and apparatus supporting random access procedures in a wireless network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498020B (zh) 2015-08-21
KR20090116777A (ko) 2009-11-11
JP2013179703A (ja) 2013-09-09
KR20130105919A (ko) 2013-09-26
AR065162A1 (es) 2009-05-20
JP5296709B2 (ja) 2013-09-25
KR20150003632U (ko) 2015-10-06
JP2015167410A (ja) 2015-09-24
US9160675B2 (en) 2015-10-13
JP2010518697A (ja) 2010-05-27
JP2016213883A (ja) 2016-12-15
TW200836568A (en) 2008-09-01
AU2008214346B2 (en) 2011-12-22
MX2009008261A (es) 2009-09-07
US8503423B2 (en) 2013-08-06
BRPI0806352B8 (pt) 2020-09-15
EP2728816B1 (en) 2017-04-19
HK1138968A1 (en) 2010-09-03
JP6330001B2 (ja) 2018-05-23
JP5767276B2 (ja) 2015-08-19
US20130242871A1 (en) 2013-09-19
TWI451777B (zh) 2014-09-01
US20150373581A1 (en) 2015-12-24
CN103457873A (zh) 2013-12-18
MY154918A (en) 2015-08-28
DK2130334T3 (da) 2014-10-06
SG187448A1 (en) 2013-02-28
KR101464396B1 (ko) 2014-11-27
PL2130334T3 (pl) 2015-01-30
WO2008097512A2 (en) 2008-08-14
TWI559791B (zh) 2016-11-21
EP3220588A1 (en) 2017-09-20
KR101667176B1 (ko) 2016-10-17
EP2130334B1 (en) 2014-07-23
EP2717618A1 (en) 2014-04-09
BRPI0806352A2 (pt) 2011-09-06
EP2728816A1 (en) 2014-05-07
ES2512565T3 (es) 2014-10-24
EP2728817A1 (en) 2014-05-07
EP2130334A2 (en) 2009-12-09
US20160183124A1 (en) 2016-06-23
US9313690B2 (en) 2016-04-12
KR20150121206A (ko) 2015-10-28
TW201206212A (en) 2012-02-01
TW201545576A (zh) 2015-12-01
CA2677238C (en) 2015-12-08
WO2008097512A3 (en) 2009-02-12
IL200199A (en) 2013-03-24
KR20090119790A (ko) 2009-11-19
KR101549802B1 (ko) 2015-09-02
KR101108333B1 (ko) 2012-01-25
DE202008018511U1 (de) 2014-10-27
DK2728816T3 (en) 2017-07-31
IL200199A0 (en) 2010-04-29
JP5982534B2 (ja) 2016-08-31
AU2008214346A1 (en) 2008-08-14
DE202008018504U1 (de) 2014-08-29
US20080186946A1 (en) 2008-08-07
KR20140054466A (ko) 2014-05-08
CA2677238A1 (en) 2008-08-14
BRPI0806352B1 (pt) 2020-04-14
TWM335884U (en) 2008-07-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457873B (zh) 创建mac报头、处理mac pdu及其报头中si字段的方法和设备
CN101657998B (zh) 在演进型hspa中用于通用mac复用的方法和设备
RU2443065C2 (ru)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универсального мультиплексирования на уровне управления доступом к среде передачи (мас) в эволюционированной технологии высокоскоростного пакетного доступа (evolved hspa)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