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453047B - 一种离合传动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离合传动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453047B
CN103453047B CN201310356547.0A CN201310356547A CN103453047B CN 103453047 B CN103453047 B CN 103453047B CN 201310356547 A CN201310356547 A CN 201310356547A CN 103453047 B CN103453047 B CN 10345304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ive plate
driver blade
driven disc
outer ring
clutch transmis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35654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453047A (zh
Inventor
王兆宇
吕守卫
闫忠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ongkou Zhongyu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RIZON TRANSMISS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RIZON TRANSMISS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RIZON TRANSMISS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356547.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453047B/zh
Publication of CN1034530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5304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45304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5304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ynamo-Electric Clutches, Dynamo-Electric Brakes (AREA)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离合传动装置及其制造方法。该传动装置包括传动轴、传动盘、2组以上的传动片、被动盘和电控装置;所述传动盘和被动盘都带有周向外圈并安装在传动轴上,电控装置包括电磁铁芯和线圈组成的电磁铁组件,电磁铁组件设置于传动盘周向外圈形成的空腔内并直接或间接与所述传动轴枢接,所述的传动片包括不导磁材料制成的突起部、与突起部固连的导磁材料制成的弧形部、与弧形部外表面固连的弧形摩擦片;传动片通过销轴与传动盘活动连接,弧形摩擦片与被动盘周向外圈的内壁相对,当电磁铁组件得电时,弧形摩擦片与内壁存在间隙。通过提高各组成部件的精度,简化各部件结构及连接关系,确保良好的传动效果,实现通断电控制传动。

Description

一种离合传动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扭矩传递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控制汽车发动机冷却风扇、水泵、气泵等部件的离合传动装置。本发明还涉及上述离合传动装置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上使用的电磁风扇离合器,是根据发动机的水温变化来控制风扇的转速,从而使得汽车发动机在运行过程中保持最佳状态。具体是通过控制电磁铁芯上的线圈的得电或断电来控制磁铁固定盘或风扇固定盘上的吸合盘与传动盘的吸合与分离,从而控制风扇固定盘上风扇的转速,达到使风扇以合适的转速给发动机降温的效果。但是,车辆在行驶过程中,若电磁风扇离合器的供电系统突发故障突然断电,则需要在电磁风扇离合器的供电系统出现故障后尽快停车,然后将紧急锁紧安全螺栓,使风扇固定盘与传动盘同步旋转,使风扇全速转动对发动机降温。然而,驾驶员往往无法确保能够在第一时间得知故障情况,因而不能及时停车采用紧急锁紧螺栓,且停车安装紧急锁紧螺栓也较麻烦;即使驾驶员能够在第一时间得知供电系统故障,但汽车实际运行的路况复杂多变,在某些特定运行环境下驾驶员不能停车,或者无法马上停车采取螺栓锁紧措施,可能会因此造成发动机高温损坏甚至是报废,严重情况下甚至会因此引起交通事故,后果不堪设想。气泵、水泵也存在同样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申请人龙口中宇机械有限公司于2012年07月先后以102562253A、102562252A、102536415A等专利公开号公开了多种可在突发断电情况下风扇全速转动降温的电磁风扇离合器。其基本原理如图1所示,包括传动盘102’,还包括第一传动装置,第二传动装置和第一电控装置,其中第一传动装置包括三个传动片106’,三个传动片106’通过销轴124’铰接在传动盘102’周向位置上的突起117’上,传动片106’的形状为弧形,传动片106’的外表面设有一层经压制粘接在传动片106’上的弧形摩擦片106’a;第二传动装置为传动筒107’,传动筒107’在传动盘102’的周向位置外侧具有与传动盘102’的相对端面,传动筒107’与摩擦片106’a之间有间隙;第一电控装置包括由电磁铁芯103’和线圈104’组成的电磁铁组件,电磁铁组件位于传动盘102’内腔,其中电磁铁芯103’通过第二轴承105’安装在传动轴101’上,且电磁铁芯103’通过固定胶管与发动机机体软连接,传动盘102’和传动片106’均由导磁材料制成,传动盘102’的周向位置上设有6组隔磁槽122’。传动盘102’的周向位置外侧上设有三个突起117’,均匀分布在传动盘102’的周向位置上,三个传动片106’通过销钉124’铰接在三个突起117’上,传动片106’可通过销钉124’做远离或靠近传动盘102’周向位置的转动。还包括被动装置,被动装置为风扇固定盘109’,风扇固定盘109’通过第一轴承108’安装在传动轴101’上,传动筒107’一端上的三组固定片120’通过紧固螺栓118’固定在风扇固定盘109’上,传动盘102’通过半圆键119’固定安装在传动轴101’上,电磁铁芯103’在传动盘102’的内腔通过第二轴承105’安装在传动轴101’上,线圈104’设于电磁铁芯103’上开设的线圈镶嵌槽内,线圈镶嵌槽的导磁开口方向指向传动盘102’的周向位置。当第一电控装置的线圈104’得电时,第一电控装置的具有磁吸力的电磁铁芯103’驱动第一传动装置的外表面粘接有摩擦片106’a的传动片106’,使得第二传动装置的传动筒107与传动盘102的动力相分离,传动片106’吸合在传动盘102’的周向位置所在端面外侧上,不与传动筒107’相接合;当第一电控装置线圈104’断电时,第一电控装置不具有磁吸力的电磁铁芯103’,第一传动装置106’在传动轴101’带动下产生离心力使得所述第一传动装置的外表面粘接有摩擦片106’a的传动片106’与第二传动装置的传动筒107’相接合,从而使得与传动盘102’的动力相接合。
当发动机启动后,发动机带动主轴101’旋转,主轴101’通过半圆键119’带动传动盘102’全速旋转。
当发动机水温尚未达到温控开关125’的第一设定值82℃时,温控开关125’控制使线圈104’的电路处于接通状态,此时电磁铁芯103’产生的径向吸合磁场把连有摩擦片106’a的传动片106’牢固吸合在传动盘102’上,摩擦片106’a与传动筒107’不发生接触,风扇固定盘109’及与其相连的传动筒107’通过第一轴承108’自由滑转。当水温升高到温控开关125’的第一设定值82℃时,温控开关125’控制断开线圈104’的电路,三个传动片106’在离心力的作用下通过摩擦片106’a压紧传动筒107’,使传动筒107’与传动盘102’达到同速旋转,传动筒107’带动风扇固定盘109’上的风扇旋转,达到强力降温的效果;如果汽车在行驶过程中供电系统突发故障导致线圈104’断电,则电磁铁芯103’不具有磁性不会吸合三个传动片106’,三个传动片106’在离心力作用下通过摩擦片106’a压紧传动筒107’使传动筒107’与传动盘102’达到同速旋转,以达到同样的强力降温效果。
但前述多项专利申请仍存在缺陷:
①设置单独的传动筒107’,其一端的三组固定片120’通过紧固螺栓118’固定在风扇固定盘109’上,这种结构不仅较传统的电磁风扇离合器增加了一个部件,势必增加了相对重量和相对轴向尺寸,而且连接方式也存在工艺上的不便,在某些安装空间要求比较严格的场合是不适宜的。
②传动片106’整体由导磁材料制成,由于传动片106’是以销轴124’为圆心做远离或靠近传动盘102’周向位置的摆动,传动片106’位于销轴124’处只有转动,没有径向位移,也就是说当电磁铁芯103’产生的径向磁力线穿过该处的传动片106’时,传动片106’位于销轴124’处对以销轴124’为圆心做远离传动盘102’的摆动没有“贡献”。同理,靠近销轴124’的那一段传动片106’对摆动的“贡献”小于远离销轴124’那一段的“贡献”。当电磁铁芯103’产生的径向磁力线进入传动片106’时,传动片106’整体都是由导磁材料制成,而传动盘102’也为导磁材料制成,传动片106’通过销轴124’铰接在传动盘102’周向位置上的突起117’上,两个突起在磁力线作用下发生卡滞现象,使传动片106’摆动困难。
③由于传动盘102’和传动片106’整体由导磁材料制成,传动盘102’周向位置上设有隔磁槽122’,电磁铁芯103’产生的径向磁力线首先从传动盘102’上隔磁槽122’的一侧穿出后进入传动片106’,然后通过传动片106’穿过传动盘102’上隔磁槽122’的另一侧,最后回到形电磁铁芯103’成闭合磁力线,磁力线是一次回路,利用率低,相应地对传动片106’产生的吸合力较小,尚有改进的空间。
④由于风扇固定盘109’通常使用强度较低材料如铝或塑料铸造而成,相对强度较低,也不耐磨,与风扇叶片连接处和与传动筒107’连接处的连接强度存在安全隐患。若使用强度较高的材料如不锈钢或铜,又造成成本和重量的增加。
⑤由于传动片106’是以销轴124’为圆心做远离或靠近传动盘102’周向位置的摆动,传动片106’位于销轴124’处只有转动,没有径向位移,传动片106’的自由端径向位移最大,最先靠近传动盘102’,则意味着摩擦片106’a的自由端最先磨损,磨损程度随着靠近销轴124’的一端逐渐递减,造成摩擦片106’a的磨损程度不一,影响整个机构的平稳性和综合使用寿命。
⑥由于传动片106’只是以销轴124’作为支撑固定点,销轴124’不仅要对抗传动片106’随传动盘102’旋转时产生的离心力,又要对抗摩擦片106’a与传动筒107’之间产生的摩擦力等,而由于空间的狭促,销轴124’的结构尺寸不可能太大,在这多重交变载荷下,容易超出材料的疲劳极限而发生变形甚至断裂,影响整个机构的安全性和综合使用寿命,更重要的是,由于是单点支撑,若传动盘102’的旋转方向是由销轴124’处指向传动片106’的自由端,则摩擦片106’a与传动筒107’之间产生的摩擦力方向相反,该摩擦力与销轴124’作为支点之间存在一定长度的阻力臂,因此需要相同的阻力“戗”着通过传动片传递到支点销轴,当该阻力足够大时,轻则产生剧烈抖动、锁死,影响整个装置的稳定性,重则发生销轴、传动片断裂,传动筒破裂等严重后果。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第①和第②个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带有新结构传动片和新结构风扇固定盘的离合传动装置,这种离合传动装置包括传动轴、传动盘、2组以上的传动片、被动盘和电控装置,所述传动盘和被动盘都带有周向外圈并安装在传动轴上,电控装置包括由电磁铁芯和线圈组成的电磁铁组件,电磁铁组件设置于传动盘周向外圈形成的的空腔内并直接或间接与传动轴枢接,(枢接,英文为pivot,vi.在枢轴上转动;随…转移;vt.把…放在枢轴上;以…为核心;使绕枢轴旋转);与现有技术不同的是所述传动片改变以往整体由导磁材料制成的结构,改为包括由不导磁材料制成的突起部、与突起部固连的由导磁材料制成的弧形部、与弧形部外表面的固连的弧形摩擦片;传动片通过由不导磁材料制成的销轴与传动盘活动连接;取消现有技术的第二传动装置——传动筒,而是将弧形摩擦片与被动盘周向外圈的内壁直接相对,当电磁铁组件得电时,它们之间存在间隙。
采用这种结构,当电控装置得电时,能将电磁铁芯产生的径向磁力线尽可能多地导入到对传动片绕销轴摆动作用最有效的弧形部,对传动片绕销轴摆动作用不大的突起部进行磁力线阻隔,减少磁场的无谓消耗,获得相对更高的吸合力,在满足一定磁通量的前提下,可缩小整个装置的体积,减少电能消耗,节约材料,降低制造成本。
取消第二传动装置——传动筒,可相对缩小轴向尺寸,简化工艺,增加可靠性。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第③个技术问题,本发明对前述离合传动装置做进一步改进:每组传动片的弧形部设置n道第二隔磁槽,其中n为整数且≥1;传动盘的周向外圈对应于第二隔磁槽的位置上设置与传动片组数相等、每组n+1道第一隔磁槽。
采用这种结构,当电控装置得电时,能在传动盘与传动片之间构成往复磁路,获得更高的吸合力,在满足一定磁通量的前提下,可进一步缩小整个装置的体积,进一步减少电能消耗,进一步节约材料,进一步降低制造成本。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第④个技术问题,本发明对前述离合传动装置做进一步改进:被动盘包含比被动盘本身材料机械强度和耐磨性高的嵌件,所述嵌件在被动盘周向外圈的内壁处露置于外,其它部分位于被动盘内。
采用这种结构,不仅可增强被动盘的机械强度和耐磨性,同时可降低重量,减少成本。
为了解决上述第⑤个和⑥第个技术问题,本发明对前述离合传动装置做进一步改进:传动片两端分别设置突起部,突起部上设置平行长孔;传动盘周向外圈均匀设置两个以上的突起,每个突起上固设两个沿周向排列的销轴;分别位于相邻两个突起上且相互靠近的两个销轴可自由滑动地穿插在所述传动片两端的长圆孔内。
采用这种结构,传动片远离或靠近传动盘的动作不是摆动而是径向移动,摩擦片与被动盘周向外圈的内壁是整体的面接触,磨损程度均衡,可延长整个装置的综合使用寿命。传动片通过两个销轴约束,原来1个销轴的承受力被两个销轴分担,销轴疲劳变形甚至疲劳断裂的可能性大大降低。传动片通过两个销轴均衡受力,传动盘的正转、反转的情形完全一样,不存在“戗”着的情况,使得整个装置运行更加平稳,也不会产生抖动、锁死的情况。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的不导磁材料为不锈钢。
作为优选方案:每组传动片的弧形部设置1道第二隔磁槽;传动盘的周向外圈对应于第二隔磁槽的位置上设置与传动片组数相等、每组2道第一隔磁槽。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被动盘的材料为铸铝,所述嵌件的材料为不锈钢。
本发明一种离合传动装置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由不导磁材料形成传动片的突起部,由导磁材料形成传动片的弧形部,将突起部与弧形部焊接在一起,形成嵌件,将嵌件置入模具内,压铸熔液形成被动盘。
采用上述制造方法,尽可能地减小离合传动装置的质量,节省材料,提高各组成部件的精度,简化各部件结构及连接关系,确保良好的传动效果,实现通断电控制传动,并保证上述离合传动装置中的被动盘在电控装置断电时能够全速旋转给发动机降温。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单速电磁风扇离合器的主视剖视图;
图2为实施例一的主视剖视图;
图3为图2中沿A-A线方向的剖视图;
图4为实施例一中的传动盘的立体图;
图5为实施例一中的传动片的立体图;
图6a和图6b均为实施例一中的电磁铁芯的立体图;
图7为实施例一中的传动盘与传动片配合的右视图;
图8为图7的B向视图;
图9为实施例一中嵌件的右视图;
图10为图9中沿C-C线方向的剖视图;
图11为实施例二的主视剖视图;
图12为图11中沿D-D线方向的剖视图;
图13为实施例二中的传动盘的立体图;
图14为实施例二中的传动片的立体图;
图15为实施例二中的传动盘与传动片配合的右视图;
图16为图15的E向视图;
图17为实施例三中的主视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以由传动盘、传动片、被动盘和电控装置组成的离合传动装置应用于汽车上的离合传动装置为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同时对各实施方式中的设备的制造方法和控制方法进行了说明,其中实施例一、三为上述电磁传动装置应用于分体式单速电磁风扇离合器中的实施方式,实施例二为上述电磁传动装置应用于水泵离合器中的实施方式,对电控装置包括电磁铁芯、线圈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其中的电控装置只包括电磁铁芯和线圈。
实施例一
如图2所示,一种电磁风扇离合器,包括传动盘102(如图4所示),还包括传动片,电控装置,如图3、图7、图8所示,其中包括三组传动片106通过销轴124铰接在传动盘102周向位置上的突起117上,传动片106的形状为弧形(如图5所示),传动片106的弧形片106c由导磁材料制成且设有一道隔磁槽,而传动片106的突起部分106b为不锈钢材料,传动片106的外表面设有一层经压制粘接在传动片弧形片106c上的弧形摩擦片106a;被动盘(在电磁风扇离合器中习惯上称之为风扇固定盘,以下同)109包含嵌件107,嵌件107在被动盘109周向外圈的内壁处露置于外,其它部分位于被动盘109内。嵌件107(如图9、图10所示)在传动盘102的周向位置外侧具有与传动盘102相对的内表面,当电磁铁组件得电时,嵌件107的内表面与摩擦片106a之间有间隙;电控装置包括由电磁铁芯103和线圈104组成的电磁铁组件,电磁铁组件位于传动盘102内腔,其中电磁铁芯103通过第二轴承105安装在传动轴101上,且电磁铁芯103通过固定胶管与发动机机体软连接,传动盘102如图2、图4所示,传动盘102的周向位置上设有3组、每组两道隔磁槽122。
如图4、图7、图8所示,传动盘102的周向位置外侧上设有三个突起117,均匀分布在传动盘102的周向位置上,三组传动片106通过销轴124铰接在三个突起117上,传动片106可通过销轴124做远离或靠近传动盘102周向位置的摆动。
还包括被动装置,被动装置为被动盘109,如图2所示,被动盘109通过第一轴承108安装在传动轴101上,结合图9、图10所示,被动盘109包含嵌件107,嵌件107是压铸在被动盘109上的,传动盘102通过半圆键119固定安装在传动轴101上,电磁铁芯103在传动盘102的内腔通过第二轴承105安装在传动轴101上,结合图6a、图6b所示,线圈104设于电磁铁芯103上开设的线圈镶嵌槽103a内,线圈镶嵌槽103a的导磁开口方向指向传动盘102的周向位置。
当电控装置的线圈104得电时,电控装置的电磁铁芯103具有磁吸力,驱动外表面粘接有摩擦片106a的传动片106,使得被动盘109与传动盘102的动力相分离(传动片106吸合在传动盘102的周向位置所在端面外侧上,不与嵌件107的内表面相接合);当电控装置的线圈104断电时,电控装置的电磁铁芯103不具有磁吸力,在传动轴101带动下产生离心力驱动外表面粘接有摩擦片106a的传动片106,使得被动盘109与传动盘102的动力相接合(铰接在传动盘102上的传动片106在离心力作用下通过摩擦片106a压紧嵌件107的内表面)。
如图2所示,本发明一种离合传动装置(应用在电磁风扇离合器中)的具体工作过程如下:
发动机启动后,发动机带动传动轴101旋转,传动轴101通过半圆键119带动传动盘102全速旋转。
当发动机水温尚未达到温控开关125的设定值(82℃)时,温控开关125控制使线圈104的电路处于接通状态,此时电磁铁芯103产生的径向吸合磁场把连有摩擦片106a的传动片106牢固吸合在传动盘102上,摩擦片106a与被动盘109周向外圈的内壁即嵌件107的内表面不发生接触,被动盘109通过第一轴承108自由滑转。
当水温升高到温控开关125的设定值(82℃)时,温控开关125控制断开线圈104的电路,三个传动片106在离心力的作用下通过摩擦片106a压紧被动盘109周向外圈的内壁即嵌件107的内表面,使被动盘109上的风扇旋转,达到强力降温的效果;如果汽车在行驶过程中供电系统突发故障导致线圈104断电,则电磁铁芯103不具有磁性不会吸合三个传动片106,三个传动片106在离心力作用下通过摩擦片106a压紧被动盘109周向外圈的内壁即嵌件107的内表面,使被动盘109上的风扇达到同速旋转,以达到同样的强力降温效果。
本发明对上述离合传动装置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锻造、铸造或旋压传动盘102并进行机械加工,传动盘102的周向位置外侧具有三组突起117;(b)锻造或铸造三个弧形传动片106,传动片106有一个突起106b与弧形片106c焊接,并进行机械加工;(c)冲压拉伸嵌件107,与被动盘109铸造为一体,并进行机械加工;(d)锻造、铸造或旋压电控装置中的电磁铁芯103并进行机械加工,将线圈104以平绕法装于电磁铁芯103上的线圈镶嵌槽103a内;(e)将传动盘102通过半圆键119安装在传动轴101上,将三个传动片106通过销轴124铰接在传动盘102的相应突起117上,将电磁铁芯103通过第二轴承105安装在传动轴101上并位于传动盘102周向位置所在端面的内腔,将被动盘109通过第一轴承108安装在传动轴101上,被动盘109周向外圈的嵌件107的内表面与传动盘102周向外圈的外壁相对,传动片106与被动盘109周向外圈的嵌件107的内表面间有间隙,安装完成后使得:
当线圈104得电时,电磁铁芯103将传动片106吸合在传动盘102的周向位置外侧端面上,使得与传动盘102相分离;
当线圈104断电时,电磁铁芯103不吸合传动片106,传动片106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压紧被动盘109周向外圈的嵌件嵌件107的内表面,从而带动被动盘109上的风扇转动。
本发明一种对上述离合传动装置(应用在电磁风扇离合器中)的控制方法,
步骤包括:
当发动机水温低于设定值(82℃)时,温度传感器125控制接通线圈104的电路,线圈104得电,电磁铁芯103具有磁性;
当发动机水温达到设定值82℃或者继续升高时,温度传感器125控制断开线圈104的电路,线圈104断电,电磁铁芯103不具有磁性。
实施例二
如图11所示,在图2-10中所示出的实施例一中的其他结构不变的前提下,本实施例中的水泵离合器与实施例一的区别结构在于:还包括传动盘202(如图13所示),传动盘202为皮带轮,由发动机带动其转动,还包括传动片和电控装置,如图12、图15、图16所示,其中三个传动片206,通过两个销轴224固定在所述传动盘202的相应突起217上,传动片206的两端设有平行长孔,传动片206可通过销轴224沿径向做远离或靠近传动盘202的移动。传动片206的形状为弧形(如图14所示),传动片206的弧形部206c由导磁材料制成且设有一道隔磁槽,而传动片206的两个突起部206b为不锈钢材料,弧形部206c的外表面粘接一层弧形摩擦片206a;被动盘209为铝质,包含比风扇固定盘本身材料机械强度和耐磨性高不锈钢材质的嵌件207,所述嵌件207在被动盘209周向外圈的内壁处露置于外,其它部分位于被动盘209内。被动盘209周向外圈的内壁与摩擦片206a之间在电控装置得电时有间隙;电控装置包括由电磁铁芯203和线圈204组成的电磁铁组件,电磁铁组件位于传动盘202内腔,其中电磁铁芯203过盈压装在水泵壳228上,传动盘202如图11、图13所示,传动盘202的周向位置上设有3组每组两道隔磁槽222。
如图13、图15、图16所示,传动盘202的周向外圈的外侧上均匀设有三个突起217,每个突起217上固设两个沿周向排列的销轴224);分别位于相邻两个突起217上且相互靠近的两个销轴224可自由滑动地穿插在所述传动片206两端的长圆孔内。传动片206可通过销轴224沿径向做远离或靠近传动盘202的移动。
如图11所示,本发明一种离合传动装置在水泵电磁风扇离合器中的具体工作过程如下:发动机启动后,发动机带动传动盘202旋转,传动盘202通过半圆键219带动主轴201(即轴连轴承)全速旋转,同时主轴201后端装的水封230和叶轮229同时全速旋转,水泵正常工作。
当发动机水温尚未达到温控开关225的设定值温度(82℃)时,温控开关225控制使线圈204的电路处于接通状态,电磁铁芯203产生径向吸合磁场把连有摩擦片206a的三个传动片206牢固吸合到传动盘202上,摩擦片206a与被动盘209周向外圈的内壁的嵌件207表面不发生接触,因而不会带动被动盘209转动。
当发动机水温升高到温控开关225的设定值温度(82℃)时,温控开关225控制断开线圈204的电路,三个传动片206在离心力的作用下通过三个摩擦片206a压紧被动盘209周向外圈的内壁即嵌件207的内表面,带动被动盘209上的风扇旋转,达到强力降温的效果;如果汽车在行驶过程中供电系统突发故障导致线圈204断电,则由于线圈204断电电磁铁芯203不具有磁性不会吸合传动片206,三个传动片206在离心力的作用下通过三个摩擦片206a压紧被动盘209周向外圈的内壁即嵌件207的内表面,带动被动盘209上的风扇旋转,以达到同样的强力降温效果。
与实施例一中的相应结构相同,附图11中的224为销轴,208为第一轴承,222为传动盘202相对端面上开设的隔磁槽。
本发明对上述离合传动装置(应用在水泵离合器中)的制造方法,与实施例一中的制造方法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a)锻造、铸造或旋压传动盘202并进行机械加工,传动盘202的周向位置外侧具有三组突起217;(b)锻造或铸造三个弧形传动片206,传动片206有两个突起206b与弧形片206c焊接,并进行机械加工;(c)冲压拉伸嵌件207,与风扇固定盘铸造为一体,并进行机械加工;(d)锻造、铸造或旋压电控装置中的电磁铁芯203并进行机械加工,将线圈204以平绕法装于电磁铁芯203上的线圈镶嵌槽203a内;(e)将传动盘202通过半圆键219安装在主轴201上,将三个传动片206的两端通过销轴224安装在传动盘202的相应突起217上,将电磁铁芯203过盈压装在水泵壳228上,并位于传动盘202周向位置所在端面的内腔,将被动盘209通过第一轴承208安装在主轴201上,被动盘209具有与传动盘202周向位置所在端面外侧的相对端面,传动片206与被动盘209周向外圈的内壁即嵌件207的内表面间有间隙,安装完成后使得:当线圈204得电时,电磁铁芯203将传动片206吸合在传动盘202的周向位置外侧端面上,使得被动盘209周向外圈的内壁即嵌件207的内表面与传动盘202相分离;当线圈204断电时,电磁铁芯203不吸合传动片206,传动片206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平移压紧被动盘209周向外圈的内壁即嵌件207的内表面,带动被动盘209上的风扇转动。
本发明一种对上述离合传动装置(应用在水泵离合器中)的控制方法,与实施例一中的控制方法相同。
实施例三
如图17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被动盘309不含有嵌件107。被动盘309周向外圈的内壁在传动盘302的周向位置外侧具有与传动盘302的相对端面,当电控装置的线圈304得电时,电控装置的电磁铁芯303具有磁吸力,驱动外表面粘接有摩擦片306a的传动片306,使得被动盘309与传动盘302的动力相分离(传动片306吸合在传动盘302的周向位置所在端面外侧上,不与被动盘309周向外圈的内壁相接合);当电控装置的线圈304断电时,电控装置的电磁铁芯303不具有磁吸力,在传动轴301带动下产生离心力驱动外表面粘接有摩擦片306a的传动片306,使得被动盘309与传动盘102的动力相接合(铰接在传动盘302上的传动片306在离心力作用下通过摩擦片306a压紧被动盘309周向外圈的内壁)。
如图17所示,本发明一种离合传动装置在分体式电磁风扇离合器中的具体工作过程与实施例一的过程基本相同,只不过:
传动片306在离心力的作用下通过摩擦片306a压紧的是被动盘309周向外圈的内壁的本身,而不是被动盘309上露置于外的嵌件107的表面。
本发明对上述离合传动装置(应用在分体式电磁风扇离合器中)的制造方法,与实施例一的方法基本相同,只不过略去嵌件107的形成和压铸方法。
本发明一种对上述离合传动装置(应用在分体式电磁风扇离合器中)的控制方法与实施例一相同。
在实施例一至三中,传动片不限于三个,两个以上均布即可,可根据传动装置的型号等设置不同数量的传动片,以保证传动效果最佳;传动片上可以连接摩擦片以增大摩擦,更好的传动,也可以省略摩擦片而将传动片与风扇固定盘周向外圈的内壁或嵌件进行耐磨处理;传动片突起部分为不锈钢或其他不导磁材料;弧形片为钢、铁或其他导电导磁材料;摩擦片为全金属、石棉或其他耐磨材料。
摩擦片与传动片的连接方式可以是上述实施例中的压制粘接,也可以是螺栓连接、铆接或其他连接方式。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离合传动装置,包括传动轴(101,201)、传动盘(102,202)、2组以上的传动片(106,206)、被动盘(109,209)和电控装置;所述传动盘(102,202)和被动盘(109,209)都带有周向外圈并安装在传动轴(101,201)上,电控装置包括由电磁铁芯(103,203)和线圈(104,204)组成的电磁铁组件,电磁铁组件设置于传动盘(102,202)周向外圈形成的的空腔内并直接或间接与所述传动轴(101,201)枢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动片(106,206)包括由不导磁材料制成的突起部(106b,206b)、与突起部(106b,206b)固连的由导磁材料制成的弧形部(106c,206c)、与弧形部(106c,206c)外表面固连的弧形摩擦片(106a,206a);传动片(106,206)通过销轴(124,224)与传动盘(102,202)活动连接,弧形摩擦片(106a,206a)与被动盘(109,209)周向外圈的内壁相对,当电磁铁组件得电时,弧形摩擦片(106a,206a)与被动盘(109,209)周向外圈的内壁存在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离合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传动片(106,206)的弧形部(106c,206c)设置n道第二隔磁槽(123,223),n为整数且≥1;传动盘(102,202)的周向外圈对应于第二隔磁槽(123,223)的位置上设置与传动片(106,206)组数相等、每组n+1道第一隔磁槽(122,22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离合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被动盘(109,209)包含比被动盘本身材料机械强度和耐磨性高的嵌件(107,207),所述嵌件(107,207)在被动盘(109,209)周向外圈的内壁处露置于外,其它部分位于被动盘(109,209)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离合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传动片(106,206)两端分别设置突起部(106b,206b),突起部(106b,206b)上设置平行长圆孔;传动盘(102,202)周向外圈均匀设置两个以上的突起(117,217),每个突起(117,217)上固设两个沿周向排列的销轴(124,224);分别位于相邻两个突起(117,217)上且相互靠近的两个销轴(124,224)可自由滑动地穿插在所述传动片(106,206)两端的长圆孔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离合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不导磁材料为不锈钢。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离合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n=1。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离合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被动盘(109,209)的材料为铸铝,所述嵌件(107,207)的材料为不锈钢。
8.制造权利要求1所述离合传动装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不导磁材料形成传动片的突起部,由导磁材料形成传动片的弧形部,将突起部与弧形部焊接在一起。
9.制造权利要求3所述离合传动装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形成嵌件,将嵌件置入模具内,压铸熔液形成被动盘。
CN201310356547.0A 2013-08-16 2013-08-16 一种离合传动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Active CN10345304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356547.0A CN103453047B (zh) 2013-08-16 2013-08-16 一种离合传动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356547.0A CN103453047B (zh) 2013-08-16 2013-08-16 一种离合传动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453047A CN103453047A (zh) 2013-12-18
CN103453047B true CN103453047B (zh) 2016-03-09

Family

ID=497357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356547.0A Active CN103453047B (zh) 2013-08-16 2013-08-16 一种离合传动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45304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22309B (zh) * 2016-08-26 2018-10-09 苏州睿昕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冷却系统的易组装两级变速离合器及其组装方法
CN109032394A (zh) * 2018-09-06 2018-12-18 河北地质大学 一种可具有除汗功能的鼠标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858697A (en) * 1973-12-10 1975-01-07 Gen Motors Corp Viscous fluid clutch with supplementing centrifugal clutch
CN2837601Y (zh) * 2005-06-17 2006-11-15 龙口市汽车风扇离合器厂 电磁柔性风扇离合器
CN102529933A (zh) * 2012-01-11 2012-07-04 龙口中宇机械有限公司 制动气泵及其制造方法和控制方法
CN102536415A (zh) * 2012-01-11 2012-07-04 龙口中宇机械有限公司 电磁风扇离合器及其制造方法和控制方法
CN202483695U (zh) * 2012-01-11 2012-10-10 龙口中宇机械有限公司 电磁风扇离合器
CN202707214U (zh) * 2012-07-24 2013-01-30 龙口市汽车风扇离合器厂 电磁风扇离合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051985A1 (de) * 2000-10-20 2002-05-02 Ina Schaeffler Kg Lüfterkupplung
ITMI20041813A1 (it) * 2004-09-22 2004-12-22 Foussianes Nicholas B Dispositivo di trasmissione del moto a ventole di raffreddamento di motori.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858697A (en) * 1973-12-10 1975-01-07 Gen Motors Corp Viscous fluid clutch with supplementing centrifugal clutch
CN2837601Y (zh) * 2005-06-17 2006-11-15 龙口市汽车风扇离合器厂 电磁柔性风扇离合器
CN102529933A (zh) * 2012-01-11 2012-07-04 龙口中宇机械有限公司 制动气泵及其制造方法和控制方法
CN102536415A (zh) * 2012-01-11 2012-07-04 龙口中宇机械有限公司 电磁风扇离合器及其制造方法和控制方法
CN202483695U (zh) * 2012-01-11 2012-10-10 龙口中宇机械有限公司 电磁风扇离合器
CN202707214U (zh) * 2012-07-24 2013-01-30 龙口市汽车风扇离合器厂 电磁风扇离合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453047A (zh) 2013-12-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52560B (zh) 水力发电装置以及具备该装置的水力发电系统
WO2011018009A1 (zh) 一种可调节永磁扭矩的筒型永磁耦合联轴器
CN105987153A (zh) 基于永磁传动技术的双动力输入减速器及其动力切换方法
CN103453047B (zh) 一种离合传动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WO2021008193A1 (zh) 一种单极磁体旋转式可调速笼型磁力耦合器
CN203476478U (zh) 一种离合传动装置
CN202867851U (zh) 带自支承型中间差速环的机械密封装置
CN102536415B (zh) 电磁风扇离合器及其制造方法和控制方法
CN111810254A (zh) 一种引风机汽电双驱系统及其运行控制方法
CN202483694U (zh) 电磁风扇离合器
CN102562252B (zh) 电磁风扇离合器及其制造方法和控制方法
CN202483695U (zh) 电磁风扇离合器
EA026539B1 (ru) Электромагнитное привод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и способы его сборки и управления
CN208554343U (zh) 一种无框式永磁同步电机直驱的颚式破碎机
CN103401396B (zh) 内辐射环式永磁联轴器
CN103956881A (zh) 一种大功率永磁调速器
CN204900601U (zh) 一种减速机双驱动离合系统
CN115614141A (zh) 一种车用安全式调速水泵及方法
CN204900598U (zh) 一种永磁联轴器与通电式电磁离合器组合系统
CN203685608U (zh) 一款安全式双轴调速水泵
CN104467273B (zh) 皮带轮可拆卸的棘轮式节能离合调节器
CN102529933B (zh) 制动气泵及其制造方法和控制方法
CN203685601U (zh) 一款安全式调速水泵
CN204985420U (zh) 一种减速机用永磁耦合和通电式电磁离合双驱动系统
CN105896887A (zh) J型沟槽凸轮电动调速盘式磁力耦合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113

Address after: 265716 Longkou Zhongyu Machinery Co., Ltd., Longkou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Yantai City, Shan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LONGKOU ZHONGYU MACHINERY Co.,Ltd.

Address before: 265717 Da Chen family, North MA Town, Longkou City, Yantai, Shandong

Patentee before: LONGKOU HORIZON TRANSMISSION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