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446701A - 运动垫 - Google Patents

运动垫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446701A
CN103446701A CN2013100394418A CN201310039441A CN103446701A CN 103446701 A CN103446701 A CN 103446701A CN 2013100394418 A CN2013100394418 A CN 2013100394418A CN 201310039441 A CN201310039441 A CN 201310039441A CN 103446701 A CN103446701 A CN 10344670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d
unit
sports
unit pad
lin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03944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太田文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gase Kenk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agase Kenk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gase Kenko Corp filed Critical Nagase Kenko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34467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4670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loor Finish (AREA)
  • Professional, Industrial, Or Sporting Protective Gar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外观上难以出现品质下降的运动垫。运动垫(10)将多个单位垫(12)组合而形成。单位垫(12)由具有宽度(W1)的主单位垫(12a、12b)和具有不同于主单位垫(12a、12b)的宽度(W2)的至少一个副单位垫(12c和12d)所构成。进而,在主单位垫(12a、12b)以及副单位垫(12c、12d)上设有线条(14)。将主单位垫(12a、12b)和副单位垫(12c、12d)组合而形成运动垫(10)时,线条(14)在运动垫(10)的相对的端缘间从端缘分别空出相等的间隔而形成比赛用的球场区(16)。

Description

运动垫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主要涉及被用在室内的运动垫。
背景技术
室内用的运动垫(sports mat)在其表面具备比赛用的球场区(court),若铺设于体育馆的地面等则在地面上形成规定的比赛球场区。这种运动垫大多由形成为规定宽度的多个单位垫构成。例如,运动垫是将多个单位垫依次排列在体育馆的地面上,用粘结剂将单位垫粘贴到地面上,或用被设置于单位垫的端缘的拉链使多个单位垫连结而形成。
大多比赛用的球场区相对于前后方向以及左右方向这双方向以对称形状而形成。另外,在运动垫上球场区被设置在相对于运动垫前后左右均对称的位置。而且,从使用、制造上的观点来看,使构成运动垫的各单位垫在同一横宽下对齐。因此,以往的运动垫在由偶数个单位垫形成时,使中心线(center line)与各单位垫的对接线重合来进行设置。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公平7-36679号公报
在以往的运动垫中,即便将单位垫粘结到地面或者在单位垫的端缘设置拉链并用拉链将单位垫彼此连结起来,也存在单位垫的端缘在比赛中翘起的情况。
中心线等线条通常为白色,是不同于运动垫、地面的颜色。因而,例如,若单位垫的端缘沿着重合于中心线的对接线翘起,也存在单位垫的端缘会出现在中心线的中央,或者在中心线之间露出地面的情况。
这样,若单位垫的端缘在中心线等线条上翻卷,则因线条为白色故与端缘在线条以外翻卷时相比,端缘的翘起更加引人注目。
另外,在使用拉链将单位垫连结起来的运动垫的情况下,拉链的安装位置与中心线重合而设置。因此,中心线的部分比拉链厚,在被踩踏时,中心线有时容易剥离。另外,柔软性因线条的涂布而下降,担心在踩踏时拉链损伤。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单位垫的端缘的翻卷不显著且难以产生线条剥离、拉链损伤的运动垫。
在本发明中,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运动垫如下所述构成。运动垫将多个单位垫组合而构成。单位垫包括:在将单位垫进行组合的方向上具有规定宽度的主单位垫;以及具有与主单位垫的宽度不同的宽度的至少一个副单位垫。
在主单位垫以及副单位垫上设置有线条。将主单位垫和副单位垫组合而形成运动垫时,线条在运动垫的相对的端缘间从端缘起具有相等的间隔而形成比赛用的球场区。
根据本发明,即便在单位垫的端缘翻卷或者端缘的位置错开等情况下,也不会对中心线带来外观上的影响,能够使运动垫的劣化在外观上变得不显著。另外,还能够减低线条剥离、拉链损伤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运动垫的整体的平面图。
图2是表示将该运动垫分解成单位垫的状态的平面图。
图3是表示连结该单位垫时的要部的平面图。
图4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运动垫的整体的平面图。
【标号说明】
10、10a、10b运动垫;12、12a、12b、12c、12d、单位垫;14线条;16球场区;18基体;20表皮;24拉链带;26滑块;28拉链;29扣合爪;30边线;32边线;34后发球线;38前发球线;40中心线;42、44、46对接线;100地板。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就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运动垫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在地板100上铺设了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运动垫10的状态的平面图,图2是表示将运动垫10分解成单位垫12的状态的分解平面图,图3是表示构成运动垫10的单位垫12以及线条14的局部平面图,图4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运动垫10a的整体的平面图。
<第一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运动垫10是羽毛球用的运动垫,整体为长方形,如图1所示那样由偶数个的4个单位垫12构成。在运动垫10的表面通过线条14形成有球场区16。下面,将运动垫10的长方形的边的间隔较长的方向设为长度方向或者前后方向,将边的间隔较短的方向设为宽度方向、左右方向或者横向方向来进行说明。
单位垫12如图3所示那样具备基体18和设置于基体18上的表皮体20而形成。基体18由厚度比较厚的发泡合成树脂而形成,具备冲击缓和性。表皮体20是由收缩较少的聚酯纤维和树脂而形成的加强用的部件。在表皮体20的表面以规定的形状施加线条14。此外,运动垫10的构成并不限定于此。
在各单位垫12之间设有拉链(zipper)28。拉链28如图3所示那样具备拉链带(zipper tap)24和滑块(slider)26而形成。拉链带24在侧缘具有多个扣合爪29,且拉链带24设置于各单位垫12的端缘。滑块26通过一对拉链带24并将各个扣合爪29相互组装起来。由此拉链28使各单位垫12拆装自如地连结。
单位垫12由作为主单位垫的单位垫12a和单位垫12b以及作为副单位垫的单位垫12c和单位垫12d构成。作为主单位垫的单位垫12a和单位垫12b这两个垫具有同一宽度W1。作为副单位垫的单位垫12c和12d这两个垫具有同一宽度W2。主单位垫的宽度W1为大于副单位垫的宽度W2的值。主单位垫以及副单位垫均在长度方向具有同一长度。
在各单位垫12a、12b、12c、12d上如图2所示施加线条14。若将各单位垫12a、12b、12c、12d分别用拉链28连结,则各线条14就如图1所示那样构成上述的球场区16。
球场区16是羽毛球用的球场区,在宽度方向两侧分别设有单打比赛(singles)和双打比赛(doubles)用的边线(sideline)30和32,在长度方向的各个端部分别设有单打比赛和双打比赛用的后发球线(longservice line)34和36。在球场区16的内侧设有前发球线(short serviceline)38,在前发球线38和后发球线34之间设有中心线40。
各线条相对于球场区16的中心在球场区16的长度方向以及宽度方向中的任一方向上都对称地进行设置。另外,球场区16设置在相对于运动垫10的中心在运动垫10的长度方向以及宽度方向中的任一方向上都对称的位置。
因此,中心线40被设置在运动垫10以及球场区16这双方的宽度方向的中央。另外,边线32以及后发球线34在宽度方向以及长度方向上都是在各自的方向上从运动垫10的端缘分别空出相等的间隔而设置。在球场区16的长度方向中央沿宽度方向张挂球网。
另外,若将各单位垫12a、12b、12c、12d分别用拉链28进行连结而如图1所示那样构成运动垫10,则分别在单位垫12a和单位垫12b之间形成对接线42,在单位垫12b和单位垫12c之间形成对接线44,在单位垫12c和单位垫12d之间形成对接线46。这些各对接线42等分别通过拉链28而拆装自如地连结起来。
接着,就运动垫10的作用、效果进行说明。
将单位垫12a、12b、12c、12d分别按规定的顺序进行排列,并将各单位垫12的端缘用拉链28进行连结。将各单位垫12连结后,在运动垫10的表面如图1所示那样通过线条14而形成羽毛球用的球场区16。球场区16前后左右对称地设置在运动垫10的中心。因此,在运动垫10使中心线40形成在运动垫10的宽度方向的中心线上。
另外,在运动垫10上,通过连结各单位垫12而设置有各单位垫的对接线42、44、46。单位垫12中的作为主单位垫的单位垫12a和单位垫12b这两个垫为宽度W1,剩余的两个作为副单位垫的单位垫12c和单位垫12d为宽度W2,W1>W2。而且,副单位垫在运动垫10的中心线(并非严格地设定的中心线而是大致中央。以下相同)的左侧配置两个,在右侧没有配置。因此,副单位垫在运动垫10的左侧比右侧要多配置两个。据此,在单位垫12b和单位垫12c之间所形成的对接线44配置于从运动垫10的中心线向单位垫12c侧偏离的位置。
因此,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运动垫10的对接线44配置于从中心线40偏离的位置。因此,即使假设单位垫12b、单位垫12c的端缘沿着对接线44翘起,也不会对中心线40的外观带来影响。因此,端缘的翘起不显著,能够防止运动垫10的劣化超过实际劣化地非常显著。
另外,因中心线40未重合在拉链28上,故不会产生拉链28所导致的高度差,即便是中心线40在比赛中被踩踏的情况,与拉链28重合设置于中心线40的情况相比较,能够降低中心线40的剥离、劣化的进展。
进而,由于中心线40未重合设置在拉链28上,所以不会在拉链28的局部产生因中心线40导致的硬化,能够抑制拉链28局部被踩踏时的拉链28的破损。
另外,运动垫10中,从边线30、32到运动垫10的宽度方向端部的距离a1如图1所示那样在宽度方向两侧为同一值。因此,比边线30靠外侧部分的宽度左右均等,不会使比赛者产生不适感。
<第二实施方式>
图4中表示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运动垫10a。运动垫10a与第一实施方式的运动垫10同样,由单位垫12a、12b、12c、12d构成,并通过线条14在表面形成球场区16。下面,对与运动垫10相同的构成部件附加同一标号并省略其说明。
运动垫10a中,单位垫12a、单位垫12b和单位垫12c为同一宽度W3,单位垫12d为宽度W4。宽度W3是比宽度W4宽的值。
所述运动垫10a中,也使副单位垫在运动垫10a的中心线的左侧比右侧要多配置一个,所以单位垫12b和单位垫12c的对接线44设置于从运动垫10a的中心线向单位垫12c侧偏离的位置,即使假设单位垫12的端缘沿着对接线44翘起或者错位的情况下,也对中心线40没有影响,能够使运动垫10a的劣化变得不显著。
进而,由于连结单位垫12的端缘的拉链28和线条14未重合设置,所以在线条14上就没有拉链28所导致的高度差,能够抑制线条14的剥离、拉链28的损伤。
<第三实施方式>
就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运动垫10b进行说明。该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运动垫10b是与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运动垫10同样的形状。因而,使用图1来说明运动垫10b。运动垫10b在单位垫12的端部未设置拉链,直接用粘结剂将单位垫12粘结到体育馆的地板100上。
在该第三实施方式的运动垫10b中,也是单位垫12的对接线44与运动垫10b的中心线40不一致,所以即便在对接线44中在单位垫12的端缘产生翘起,也不会使中心线40的外观变差。
中心线40形成在被粘结于地板100上的单位垫12上,未设置拉链所导致的高度差,所以即便在比赛中被踩踏损伤也较少,能够实现较高的耐久性。
此外,虽然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在运动垫10的表面描绘了羽毛球比赛的球场区16,但球场区16并不限于羽毛球,还可以是网球、排球、躲避球等其他的球场区。
另外,虽然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构成为运动垫10的中央的中心线40与单位垫12的对接线44不一致,但本发明并不限于中心线40,还可以防止运动垫10的其他线条例如边线30、32与对接线42等的重合。
另外,单位垫的个数并不限于4个,主单位垫和副单位垫的分配也不限于上述例子。进而,还可以是在运动垫10上的规定位置例如设置多个乒乓球台来使用的情况,在各单位垫上预先描绘表示该乒乓球台应设置的位置的规定的标记,并使其与对接线不重合。
另外,还可以在运动垫10的宽度方向上设置分割线,使单位垫在长度方向上对接,并防止该对接线与宽度方向的中心线等设置于运动垫10的宽度方向的线条一致。
进而,运动垫还可以不是长方形而是正方形、其他形状。另外,线条14并不限于直线还可以是曲线、相对于对接线倾斜的线。另外,本发明的运动垫并不限于通过粘结剂将单位垫粘结到地板上,或通过拉链连结。另外,运动垫10并不限于室内用,还可以是户外用。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能够使用于将多个单位垫组装起来所构成的运动垫。

Claims (5)

1.一种运动垫,是将多个单位垫(12)组合而形成的运动垫(10),其特征在于,
所述单位垫(12)具备主单位垫(12a、12b)和至少一个副单位垫(12c、12d),
所述主单位垫(12a、12b)在组合所述单位垫(12)的方向上具有规定宽度(W1),
所述副单位垫(12c、12d)具有与所述主单位垫(12a、12b)的宽度(W1)不同的宽度(W2),
进而,在所述主单位垫(12a、12b)以及所述副单位垫(12c、12d)上设有线条(14),
将所述主单位垫(12a、12b)和所述副单位垫(12c、12d)组合而形成所述运动垫(10)时,由所述线条(14)在所述运动垫(10)的相对的端缘间从所述端缘起分别空出相等的间隔而形成比赛用的球场区(16)。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动垫,其特征在于,
所述运动垫(10)具备偶数个所述单位垫(12),隔着组合所述单位垫(12)的方向上的所述运动垫(10)的中心在两侧以不均等的个数配置所述副单位垫(12c、12d)。
3.如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运动垫,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球场区(16)上中心线(40)被设置于所述球场区(16)的宽度方向的中央时,所述中心线(40)被设置于与将所述单位垫(12)彼此对接而成的对接线(44)不同的位置。
4.如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运动垫,其特征在于,
所述单位垫(12)被粘结在地板(100)上。
5.如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运动垫,其特征在于,
所述单位垫(12)在所述单位垫(12)的端缘进一步具备拉链(28),并通过所述拉链(28)将所述单位垫(12)彼此连结。
CN2013100394418A 2012-05-31 2013-01-31 运动垫 Pending CN10344670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124591 2012-05-31
JP2012124591A JP5514862B2 (ja) 2012-05-31 2012-05-31 スポーツマット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446701A true CN103446701A (zh) 2013-12-18

Family

ID=497298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0394418A Pending CN103446701A (zh) 2012-05-31 2013-01-31 运动垫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5514862B2 (zh)
CN (1) CN103446701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84538B (zh) * 2015-07-06 2017-08-2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羽毛球场地标线切换系统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724A (zh) * 1990-03-13 1991-09-25 长濑健康株式会社 多个可装拆模块组合成的室内运动用地毯
CN2095684U (zh) * 1991-06-17 1992-02-12 周华林 集装组合式柔道用垫
US20040229731A1 (en) * 2003-05-05 2004-11-18 Mitchell Debby F. Exercise mat with printed indicia thereon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473461Y1 (zh) * 1969-10-23 1972-02-05
JPS5540068Y2 (zh) * 1976-04-23 1980-09-18
JPS582361Y2 (ja) * 1979-04-03 1983-01-17 長瀬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分解組立の自由なインドア用スポ−ツマツト
JPS57100966U (zh) * 1980-12-13 1982-06-21
US4350721A (en) * 1981-11-17 1982-09-21 Nagase Rubber Co., Ltd. Collapsible indoor sports mats
JPS595977U (ja) * 1982-07-02 1984-01-14 菅原 通明 児童用室内土俵
JPH0170160U (zh) * 1987-10-29 1989-05-10
JPH01116855U (zh) * 1988-01-29 1989-08-07
JP2558229Y2 (ja) * 1991-11-01 1997-12-24 東リ株式会社 スポーツ用床材
JPH0644481U (ja) * 1992-11-27 1994-06-14 東レ株式会社 組合せ敷物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724A (zh) * 1990-03-13 1991-09-25 长濑健康株式会社 多个可装拆模块组合成的室内运动用地毯
CN2095684U (zh) * 1991-06-17 1992-02-12 周华林 集装组合式柔道用垫
US20040229731A1 (en) * 2003-05-05 2004-11-18 Mitchell Debby F. Exercise mat with printed indicia thereo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3248123A (ja) 2013-12-12
JP5514862B2 (ja) 2014-06-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755401A (en) Artificial turf with playing field markings
US6044606A (en) Floor system
US9844717B2 (en) Mobile baseball pitching mound
US20180080231A1 (en) Floor panels
ES2343353T3 (es) Conjunto de elementos para formar un suelo deportivo combinado, en particular para gimnasios.
US20070042829A1 (en) Expandable putting green
US20070049433A1 (en) Game ball with non-intersecting channels or ribs
US20070298679A1 (en) Modular play structure
CN103446701A (zh) 运动垫
KR930004943Y1 (ko) 실내 스포츠용 플로어 매트
US9114307B1 (en) In-laid athletic floor and method of installing the same
US9506257B2 (en) Portable resilient floating fencing floor system
CN218623120U (zh) 预制型卷材运动地板
KR200212768Y1 (ko) 마루운동매트
US20210322860A1 (en) Tennis Court Corner Marker
CN210918095U (zh) 一种具有t型卡扣的悬浮拼装地板
CN216877714U (zh) 一种体操充气垫和体操充气垫组合
JP2023042218A (ja) 床タイルの施工方法
CN217419205U (zh) 一种新型拼装地板结构
US11077358B2 (en) Corner markers
DK178316B1 (en) Roll mat and use of roll mat
KR20130048869A (ko) 멀리 뛰기 기록 확인용 매트
CN111942536A (zh) 一种地基板结构、水上高尔夫球平台及其应用
WO2008151789A3 (de) Fuss-matte
TWM644764U (zh) 具隱藏式卡掣構造之地墊裝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3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