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443322A - 镀敷密接性优异的合金化熔融镀锌高张力钢板及其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镀敷密接性优异的合金化熔融镀锌高张力钢板及其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443322A
CN103443322A CN2011800693762A CN201180069376A CN103443322A CN 103443322 A CN103443322 A CN 103443322A CN 2011800693762 A CN2011800693762 A CN 2011800693762A CN 201180069376 A CN201180069376 A CN 201180069376A CN 103443322 A CN103443322 A CN 10344332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el plate
hot dip
inclination angle
alloyed zinc
dip alloy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6937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443322B (zh
Inventor
千田实
入江广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obe Steel Ltd
Original Assignee
Kobe Steel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obe Steel Ltd filed Critical Kobe Steel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4433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4332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44332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4332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3COATING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MATERIAL WITH METALLIC MATERIAL; CHEMICAL SURFACE TREATMENT; DIFFUSION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BY ION IMPLANTATION OR BY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IN GENERAL; INHIBITING CORROSION OF METALLIC MATERIAL OR INCRUSTATION IN GENERAL
    • C23CCOATING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MATERIAL WITH METALLIC MATERIAL; SURFACE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BY DIFFUSION INTO THE SURFACE, BY CHEMICAL CONVERSION OR SUBSTITUTION; 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BY ION IMPLANTATION OR BY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IN GENERAL
    • C23C2/00Hot-dipping or immersion processes for applying the coating material in the molten state without affecting the shape; Apparatus therefor
    • C23C2/04Hot-dipping or immersion processes for applying the coating material in the molten state without affecting the shape; Apparatus there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coating material
    • C23C2/06Zinc or cadmium or alloys based there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3COATING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MATERIAL WITH METALLIC MATERIAL; CHEMICAL SURFACE TREATMENT; DIFFUSION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BY ION IMPLANTATION OR BY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IN GENERAL; INHIBITING CORROSION OF METALLIC MATERIAL OR INCRUSTATION IN GENERAL
    • C23CCOATING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MATERIAL WITH METALLIC MATERIAL; SURFACE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BY DIFFUSION INTO THE SURFACE, BY CHEMICAL CONVERSION OR SUBSTITUTION; 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BY ION IMPLANTATION OR BY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IN GENERAL
    • C23C2/00Hot-dipping or immersion processes for applying the coating material in the molten state without affecting the shape; Apparatus therefor
    • C23C2/26After-treatment
    • C23C2/28Thermal after-treatment, e.g. treatment in oil bath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3COATING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MATERIAL WITH METALLIC MATERIAL; CHEMICAL SURFACE TREATMENT; DIFFUSION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BY ION IMPLANTATION OR BY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IN GENERAL; INHIBITING CORROSION OF METALLIC MATERIAL OR INCRUSTATION IN GENERAL
    • C23CCOATING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MATERIAL WITH METALLIC MATERIAL; SURFACE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BY DIFFUSION INTO THE SURFACE, BY CHEMICAL CONVERSION OR SUBSTITUTION; 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BY ION IMPLANTATION OR BY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IN GENERAL
    • C23C2/00Hot-dipping or immersion processes for applying the coating material in the molten state without affecting the shape; Apparatus therefor
    • C23C2/26After-treatment
    • C23C2/28Thermal after-treatment, e.g. treatment in oil bath
    • C23C2/29Cooling or quench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28/00Stock material or miscellaneous articles
    • Y10T428/12All metal or with adjacent metals
    • Y10T428/12493Composite; i.e., plural, adjacent, spatially distinct metal components [e.g., layers, joint, etc.]
    • Y10T428/12771Transition metal-base component
    • Y10T428/12785Group IIB metal-base component
    • Y10T428/12792Zn-base component
    • Y10T428/12799Next to Fe-base component [e.g., galvanized]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etallur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il, Petroleum & Natural Ga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oating With Molten Metal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即使在受到伴随滑动的加工时,合金化熔融镀锌层也不会从基体钢板剥离,镀敷密接性良好的合金化熔融镀锌高张力钢板及其制造方法。一种在基体钢板的表面形成有合金化熔融镀锌层的合金化熔融镀锌高张力钢板,所述基体钢板含有Si为0.04~2.5%,并且以激光显微镜,对于用酸溶解除去了所述合金化熔融镀锌层之后的基体钢板的表面粗糙度进行多处测量时,在全部测量位置的60%以上,算术平均倾角(RΔa)为23.0°以上,均方根倾角(RΔq)为29.0°以上。

Description

镀敷密接性优异的合金化熔融镀锌高张力钢板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合金化熔融镀锌高张力钢板,详细地说,是涉及即使受到伴随滑动的加工,合金化熔融镀锌层也不会从基体钢板剥离,镀敷密接性优异的合金化熔融镀锌高张力钢板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在用于汽车的结构构件中,从提高安全性的观点出发,和作为环境问题对策而以提高燃油效率为目的的车体轻量化的观点出发,要求其高强度化。对于这样的结构构件也要求防锈性的提高。
作为兼备强度和防锈性的原材,使用的是对于基体钢板的表面实施熔融镀锌,使之合金化的合金化熔融镀锌钢板(以下,称为GA钢板。)。对于GA钢板,为了发挥防锈性,要求其没有未镀敷部分,表面外观良好,以及合金化熔融镀锌层不会从基体钢板剥离(以下,称为镀敷密接性。)。
作为使GA钢板的合金化熔融镀锌层和基体钢板的界面的密接性提高的技术,例如,可列举专利文献1。在专利文献1中记述,通过使合金化处理后的镀层和基体钢板的界面成为凹凸剧烈,镀层和基体钢板错综复杂化的状态,以提高镀敷密接性。具体来说,记述的是含有规定量的Si,并且使除去了合金化熔融镀锌层之后的钢板表面粗糙度以十点平均粗糙度Rz计为6.5μm以上,成为表面粗糙度大的状态有效。
另外,本发明者们,以改善GA钢板的加工性为目的,将改善GA钢板的滑动性和抗粉化性的技术公开在专利文献2中。在该技术中,高强度钢板的成分元素之中通过适当控制Mn、P、Cr、Mo的含有平衡,从而改善GA钢板的滑动性和抗粉化性。
另一方面,上述的结构构件的形状近年日益复杂化,有GA钢板受到伴随着滑动进行加工的情况。因此,期望提供在滑动加工时合金化熔融镀锌层难以从基体钢板上剥离的GA钢板。
先行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特开平6-81099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开2006-283128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着眼于上述这样的情况而形成,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在受到伴随滑动的加工时,合金化熔融镀锌层也不会从基体钢板剥离,镀敷密接性良好的合金化熔融镀锌高张力钢板及其制造方法。
本发明的合金化熔融镀锌高张力钢板,在基体钢板的表面形成有合金化熔融镀锌层,所述基体钢板含有Si为0.04~2.5%(质量%的意思。以下,涉及成分均同。),并且,以激光显微镜对用酸溶解除去了所述合金化熔融镀锌层之后的基体钢板的表面粗糙度进行多处测量时,在全部测量位置的60%以上,算术平均倾角(RΔa)为23.0°以上,均方根倾角(RΔq)为29.0°以上。
上述合金化熔融镀锌高张力钢板,能够通过如下方式制造,准备含有Si为0.04~2.5%,且以激光显微镜测量表面粗糙度时,在全部测量位置的60%以上,算术平均倾角(RΔa)为6.0°以上,均方根倾角(RΔq)为12.0°以上的基体钢板,对该基体钢板实施熔融镀锌,接着使之合金化。
本发明的合金化熔融镀锌高张力钢板,因为基体钢板中含有规定量的Si,并且适当地控制着除去合金化熔融镀锌层之后的基体钢板表面的算术平均倾角(RΔa)和均方根倾角(RΔq),所以即使进行滑动加工,合金化熔融镀锌层也难以从基体钢板剥离,镀敷密接性良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模式化地表示为了评价合金化熔融镀锌高张力钢板的镀敷密接性而在本发明中使用的参数(RΔa)的概念(局部倾斜dZ/dX)的图。
图2是表示为了评价镀敷密接性而制作的成形品的形状的模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者们,为了提供一种受到成形加工,特别是即使受到伴随着滑动的加工,合金化熔融镀锌层也不会从基体钢板剥离,镀敷密接性优异的合金化熔融镀锌高张力钢板及其制造方法而反复锐意研究。其结果发现,(A)使基体钢板中含有规定量的Si,并且,不是像前述专利文献1这样以十点平均粗糙度Rz作为镀敷密接性提高的指标,而是使用除去了合金化熔融镀锌层之后的基体钢板表面的算术平均倾角(RΔa)和均方根倾角(RΔq),如果对其加以适当地控制,则可确实地提高合金化熔融镀锌高张力钢板的镀敷密接性;(B)为了制造这样的合金化熔融镀锌高张力钢板,对于含有Si达规定量以上,并且算术平均倾角(RΔa)和均方根倾角(RΔq)得到适当地控制的基体钢板的表面,实施熔融镀锌,使之合金化即可,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以下,(1)对于本发明的合金化熔融镀锌高张力钢板进行说明,之后,(2)对于制造该合金化熔融镀锌高张力钢板的方法进行说明。
[(1)关于合金化熔融镀锌高张力钢板]
本发明的合金化熔融镀锌高张力钢板,在基体钢板的表面形成有合金化熔融镀锌层,但其具有如下特征:(a)其基体钢板含有Si达0.04~2.5%,并且(b)以激光显微镜对于用酸溶解除去了合金化熔融镀锌层之后的基体钢板的表面粗糙度进行多处测量时,在全部测量位置的60%以上,算术平均倾角(RΔa)为23.0°以上,均方根倾角(RΔq)为29.0°以上。
以下,分为(a)基体钢板的组成,和(b)溶解除去合金化熔融镀锌层之后的算术平均倾角(RΔa)和均方根倾角(RΔq)进行说明。
《(a)关于基体钢板的组成》
本发明中使用的基体钢板,含有Si为0.04~2.5%。本发明者们研究时判明,这是由于基体钢板所含的Si,对于基体钢板的表面粗糙度,特别是算术平均倾角(RΔa)和均方根倾角(RΔq)造成巨大影响。为了适当地控制这些要件,在本发明中使基体钢板中含有Si为0.04%以上。Si量优选为0.06%以上,更优选为0.08%以上,进一步优选为0.1%以上。但是若Si量超过2.5%,则不镀敷发生,表面外观劣化。因此Si量为2.5%以下,优选为2%以下,更优选为1.5%以下。还有,如后述,通过间接加热进行熔融镀锌时,若基体钢板表面的Si变多,则Si氧化物过剩生成,表面外观和镀敷密接性显著降低,因此优选基体钢板所含的Si量为少的方法。具体来说,Si量优选为大约1%以下,更优选为0.5%以下,进一步优选为0.25%以下,特别优选为0.13%以下。
基体钢板所含的其他的合金元素没有特别限定,是GA钢板的基体钢板通常所用的成分组成即可。例如,可列举满足本申请人等早先提出的上述专利文献2所公开的成分组成的GA钢板。上述GA钢板,作为基本元素,含有C、Mn、P和Al。例如,含有C:0.06~0.15%、Mn:1~3%、P:0.01~0.05%、Al:0.02~0.15%作为基本元素。此外上述GA钢板还含有Cr、Mo、Ti、Nb、V、B、Ca等的选择元素。例如,在Cr:0.03~1%、Mo:0.03~1%、Ti:0.15%以下(不含0%)、Nb:0.15%以下(不含0%)、V:0.15%以下(不含0%)、B:0.01%以下(不含0%)、Ca:0.01%以下(不含0%)的范围含有。
余量是铁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即可。不可避免的杂质之中,优选S在0.03%以下(不含0%)。S使钢中生成硫化物系夹杂物,招致延伸率延伸凸缘性的劣化。
《(b)关于溶解除去合金化熔融镀锌层之后的基体钢板的算术平均倾角(RΔa)和均方根倾角(RΔq)》
本发明的合金化熔融镀锌高张力钢板,其特征在于,用酸溶解除去合金化熔融镀锌层之后的基体钢板的算术平均倾角(RΔa)和均方根倾角(RΔq)得到适当地控制。这些表面性状参数,作为能够高精度评价基体钢板和合金化熔融镀锌层的密接性的参数而在本发明中采用,特别是作为对于伴随滑动的加工的评价参数极其有用。如果使用上述表面性状参数,则能够高精度地判别以一般所采用的算术平均粗糙(Ra)所不能判别的密接性的良否(参照后述的实施例)。
本发明所使用的算术平均倾角(RΔa)和均方根倾角(RΔq),均是相对于粗糙度曲线的基准长度X而规定表面凹凸形成的微小范围的倾角(局部倾斜dZ/dX)的参数,其中,RΔa表示基准长度下的局部倾斜dZ/dX的算术平均,RΔq表示基准长度下的局部倾斜dZ/dX的均方根。RΔa和RΔq可以说在于微小范围内的倾角的平均值(Ra)和标准偏差(Δq)的关系。为了参考,基准长度下的局部倾斜dZ/dX模式化地显示在图1中。其测量方法的详情后述。
在本发明中,由后述的方法计算出的算术平均倾角(RΔa)和均方根倾角(RΔq)需要分别满足23.0°以上和29.0°以上。这些值越大,意味着界面的倾斜越处于立起的状态(陡峭状态)。即,根据本发明者们的研究结果判明,像V形弯曲等这样对镀层施加压缩力的情况当然不用说,对于伴随滑动的加工,为了也确实地确保良好的镀敷密接性,需要以使界面的倾角引起的楔效应(锚定效应)适当地得以发挥的方式进行控制,因此是完成本发明的依据。
还有,在前述的专利文献1中也公开是,控制除去了合金化熔融镀锌层之后的基体钢板的表面粗糙度(在此为十点平均粗糙度Rz),以提高合金化熔融镀锌层对于基体钢板的密接性的技术。但是判明,上述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十点平均粗糙度(Rz),和作为表面粗糙度的指标而通常使用的算术平均粗糙度(Ra),不能高精度地评价镀敷密接性,产生品质的偏差。即,如后述的实施例中证实的,即使算术平均粗糙度(Ra)被控制在同程度,仍有在滑动加工后的镀敷密接性优良与否中看到差异的情况,可知不能高精度地差别密接性的程度。另外,根据本发明者们的研究结果还判明,十点平均粗糙度(Rz)这样的界面凹凸部的谷间的深度,与滑动加工后的镀敷密接性,未必能够取得很大的相关关系。
不借助以往使用的Ra和Rz,而是通过本发明所使用的“RΔa”和“RΔq”,能够高精度地评价滑动加工后的镀敷密接性的理由详情不明,但考虑如下。
Ra(算术平均粗糙度)和Rz(十点平均粗糙度)等的表面粗糙度参数,以为JIS标准,使用由触针的前端与试料的表面直接接触而检测表面粗糙度“接触式”的表面粗糙度测量仪进行测量。在前述的专利文献1中,也是使用接触式的表面粗糙度测量仪测量除去了合金化熔融镀锌层之后的基体钢板表面的Rz。如以往这样使用接触式的表面粗糙度测量仪测量表面粗糙度的方法,出于触针的磨耗、测量力对试料表面造成的压痕、比触针的前端半径小的凹槽不能进行测量等理由,而存在不能正确地评价表面的凹凸形状这样的问题。
相对于此,在本发明中,使用非接触式的激光显微镜测量算术平均倾角(RΔa)和均方根倾角(RΔq),因此与上述的接触式比较,即使是微小的凹凸也能够正确地测量,测量结果的精度提高。特别是在本发明中,与受到JIS所规定的测量条件束缚的Ra和Rz不同,因为能够适当地控制RΔa和RΔq的测量条件而高精度地评价滑动加工后的镀敷密接性,所以能够显著提高与镀敷密接性的相关关系。
上述算术平均倾角(RΔa)为23.0°以上,上述均方根倾角(RΔq)为29.0°以上。若RΔa低于23.0°或RΔq低于29.0°,则滑动加工后的基体钢板与镀层的锚定效应得不到充分发挥,镀敷密接性劣化。
上述算术平均倾角(RΔa)和上述均方根倾角(RΔq),在全部测量位置的60%以上,满足上述范围即可。相对于全部测量位置,若RΔa为23.0°以上的地方低于60%,和/或RΔq低于29.0°以上的地方低于60%,则锚定效应得不到充分发挥,镀敷密接性劣化。为了提高镀敷密接性,RΔa越大越好,优选在全部测量位置的60%以上为25.0°以上。同样,RΔq也越大越好,优选在全部测量位置的60%以上为31.0°以上。还有,RΔa的上限,例如为34°左右。同样,RΔq的上限,例如为42°左右。
其次,对于上述算术平均倾角(RΔa)和上述均方根倾角(RΔq)的测量方法进行说明。其是以激光显微镜,测量用酸溶解除去了合金化熔融镀锌层之后的基体钢板的表面粗糙度而计算出的。
首先,用酸溶解,这是由于不会损坏基体钢板和合金化熔融镀锌层的界面性状而除去镀层。作为酸,使用HCl等即可,例如,能够使用对于36质量%HCl以同量的纯水进行了稀释的。在该酸中,出于除去镀层等的目的,也可以含有通常使用的抑制剂(酸腐蚀抑制剂)。作为抑制剂,能够使用环状化合物和不饱和化合物。例如,能够使用胺系的抑制剂,具体来说,能够使用环六甲撑四胺(cyclo hexamethylenetetramine、シクロヘキサメチレンテトラミン)等。
其次,使用激光显微镜测量算术平均倾角(RΔa)和均方根倾角(RΔq)。RΔa和RΔq的测量位置,只要是溶解除去合金化熔融镀锌层之后的表面便没有特别限定。测量位置为多处,至少10处,优选为12处以上。上述RΔa和上述RΔq因为测量误差比较大,所以优选在尽可能多的位置测量。
在本发明中,作为激光显微镜,使用株式会社キーエンス(KEYENCECORPORATION)制的彩色激光显微镜(商品名“VK-9710”),株式会社キーエンス制的形状分析应用软件(商品名“VK-H1A1”)进行数据分析。这是由于上述算术平均倾角(RΔa)和上述均方根倾角(RΔq)的测量结果,会因测量设备和测量条件受到很大影响。
测量步骤的详情如后述实施例所示,选择线粗糙度分析,在任意的位置进行分析。数据分析可以是对于测量数据进行横向分析,也可以是纵向。数据分析是使临界值λs=0.25μm,相位补偿型高通滤波器λc=0.08mm,相位补偿型低通滤波器λf=无而进行。
本发明的合金化熔融镀锌高张力钢板,其特征在于,适当地控制了基体钢板的组成,和除去了合金化熔融镀锌层之后的表面的算术平均倾角(RΔa)和均方根倾角(RΔq),其他的要件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在上述合金化熔融镀锌层与基体钢板的界面生成的化合物,和合金化熔融镀锌层中所含的Fe量没有特别限定。
《在合金化熔融镀锌层与基体钢板的界面生成的化合物》
在合金化熔融镀锌层与基体钢板的界面,优选Γ相不连续地生成。Γ相以Fe3Zn10表示,是硬质而脆的相。因此若在上述界面Γ相连续生成,则例如进行弯曲加工而施加应力时,Γ相被破坏,合金化熔融镀锌层容易从基体钢板剥离,因此优选Γ相不连续生成。
《合金化熔融镀锌层中所含的Fe量》
合金化熔融镀锌层中所含的Fe量,优选为7~13%。若Fe量过少,则容易发生合金化不均,表面外观变差。因此Fe量优选为7%以上,更优选为8%以上。但是若Fe量变得过剩,则在基体钢板与合金化熔融镀锌层的界面,Γ相很厚地生长,镀敷密接性变差,例如,进行V形弯曲加工时容易发生粉化。因此Fe量优选为13%以下,更优选为11%以下。
合金化熔融镀锌层中所含的Fe量,对于在溶解除去合金化熔融镀锌层时生成的溶解液进行原子吸光分析而测量即可。
[(2)关于合金化熔融镀锌高张力钢板的制造方法]
接下来,对于本发明的合金化熔融镀锌高张力钢板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
上述合金化熔融镀锌高张力钢板,能够通过如下方式制造:准备含有Si为0.04~2.5%,并且以激光显微镜测量表面粗糙度时,在全部测量位置的60%以上,算术平均倾角(RΔa)为6.0°以上,均方根倾角(RΔq)为12.0°以上的基体钢板,对该基体钢板实施熔融镀锌,接着使之合金化。以下,对于如此规定的理由进行说明。
首先,准备满足上述的成分组成的基体钢板。在此,需要基体钢板表面的算术平均倾角(RΔa)为6.0°以上,均方根倾角(RΔq)为12.0°以上。这是由于若基体钢板表面的RΔa低于6.0°或基体钢板表面的RΔq低于12.0°,实施合金化熔融镀锌层时,基体钢板和合金化熔融镀锌层的界面性状得不到适当控制,因此镀敷密接性劣化。
上述算术平均倾角(RΔa)和上述均方根倾角(RΔq),在全部测量位置的60%以上,满足上述范围即可。这是由于,若在全部测量位置,RΔa为6.0°以上的地方低于60%,和/或RΔq为12.0°以上的地方低于60%,则在形成合金化熔融镀锌钢板时,锚定效应得不到充分地发挥,镀敷密接性劣化。为了提高镀敷密接性,RΔa越大越好,优选在全部测量位置的60%以上为8.0°以上。同样,RΔq也越大越好,优选在全部测量位置的60%以上为14.0°以上。还有,RΔa的上限,从提高镀敷密接性的观点出发没有特限定,但例如为25°左右。同样,RΔq的上限例如为33°左右。
满足这样的表面性状的基体钢板,能够通过如下方式取得:使用含有规定量的Si的钢板,在热轧后的酸洗工序中,将浓度4~13wt%的HCl保持在85±5℃,在其中浸渍钢80~150秒钟后,在冷轧工序中,使用最终轧制机架上轧辊的表面粗度以Ra计为2~5μm的工作辊,相对于最终机架前的板厚,使轧制后的板厚为98%以下的板厚。右HCl浓度低于4wt%,则不能充分除去氧化皮,若高于13wt%,则成为过酸洗,钢板表层的结晶晶界被侵蚀,成为对镀敷后的镀敷密接性造成不良影响的原因。关于HCl的温度、浸渍时间也同样。关于HCl浓度优选为6~11wt%,温度为85±2℃,浸渍时间为100~130秒。关于工作辊的粗度,若低于Ra2,则对钢板的粗度转印不充分,得不到规定的倾角。若Ra超过5,则镀敷后的外观品质特别会对涂装后的鲜影性造成不良影响,因此不能适用。关于最终机架工作辊前后的压下量,若板厚变化比98%少,则不能在钢板表面进行充分的转印,不能获得规定的倾角。关于板厚变化量,在设备的安全基础上可以达到90%左右。
还有,用酸溶解除去合金化熔融镀锌高张力钢板的合金化熔融镀锌层之后的基体钢板的算术平均倾角(RΔa)和均方根倾角(RΔq),比为了进行合金化熔融镀锌而准备的原板(基体钢板)的算术平均倾角(RΔa)和均方根倾角(RΔq)相对地大。其值之所以相对地大,是由于伴随着合金化,除了Fe向基体钢板的表面侧扩散以外,在基体钢板中所含的Si的作用下,在合金化时Zn侵入到基体钢板的结晶晶界,使基体钢板的表面性状发生变化。
对于准备的上述基体钢板实施热处理,进行熔融镀锌,使之合金化的方法未特别限定,能够采用公知的条件。
首先,根据需要对于上述基体钢板进行酸洗而使基体钢板的表面洁净化之后,以连续式熔融镀锌线进行热处理。该热处理,例如,以具有全辐射管(オールラジアントチューブ)型的退火炉的连续式熔融镀锌线进行即可,炉内的气氛为还原性气氛(例如,含有H2为5~10体积%的N2气气氛)即可。在退火炉中,将基体钢板加热至800~900℃即可,在炉内的露点,例如为-45℃以下即可。露点的下限值在设备的制约上为-60℃左右。
还有,也可以通过氧化还原法对于基体钢板进行热处理,以取代使用全辐射管型的退火炉。比较多地含有作为易氧化性元素的Si(例如,超过0.15%)时,推荐以氧化还原法进行热处理,比较少地含有Si(例如,0.15%以下)时,例如,推荐以全辐射管型的退火炉间接加热而进行热处理。
热处理之后,实施镀锌处理。镀浴温度为440~480℃左右即可。镀浴的组成也未特别限定,使用公知的熔融镀锌浴即可。镀浴中的Al含量,例如优选为0.08~0.12%。Al对于控制熔融镀锌层的合金化速度有效地发挥着作用。
实施了熔融镀锌的钢板,再实施合金化处理。合金化处理为500~560℃左右即可。若合金化温度过低,则容易发生合金化不均,若合金化温度过高,则合金化过度促进,合金化熔融镀锌层中所含的Fe量变得过剩。其结果是,在合金化熔融镀锌层与基体钢板的界面形成Γ相,镀敷密接性降低。合金化熔融镀锌层的附着量优选为30~70g/m2左右。
合金化处理,使用加热炉和直火、红外线加热炉等进行即可。加热方法也未特别限定,例如,能够采用气体加热和电感加热器加热(高频感应加热装置进行的加热)等惯用的手段。还有,合金化处理优选在熔融镀锌之后立即进行。
本发明的合金化熔融镀锌高张力钢板,因为镀敷密接性优异,所以,特别是即使进行伴随滑动的加工,也不会发生合金化熔融镀锌层从基体钢板剥离。
本发明的合金化熔融镀锌高张力钢板的强度等级没有特别限定,但例如可以是张力为980MPa(100kg)级的钢板。
实施例
以下,列举实施例更具体地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当然不受下述实施例限制,在能够符合前、后述的宗旨的范围当然也可以适当加以变更实施,这些均包含在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内。
熔炼含有C为0.12%、下述表1所示的量的Si、Mn为2.65%、P为0.015%以下、S为0.003%以下、Cr为0.25%、Mo为0.07%和Ti为0.07%,余量由铁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构成的钢,对于铸造钢液而得到的板坯进行热轧,制造热轧钢板。热轧终轧结束温度为860~900℃,轧制至厚2.3mm,以530~590℃卷取。将所得到的热轧钢板进行酸洗后,进行冷轧,制造冷轧钢板。冷轧使用串列式的冷轧机(TCM),冷轧率为39%,轧制到厚1.4mm。在此,只以冷轧的最终机架的工作辊,实施对钢板表面赋予粗糙度的加工。该最终机架的前后的板厚变化(出侧板厚对于入侧板厚的比率)显示在表1中。
以得到的冷轧钢板作为基体钢板,用激光显微镜调查表面性状,测量算术平均倾角(RΔa)和均方根倾角(RΔq)。
激光显微镜,使用株式会社キーエンス制的彩色激光显微镜(商品名“VK-9710”)。表面性状在基体钢板的任意的位置进行测量。表面性状的测量使透镜倍率为150倍,监控器放大为3倍,使用株式会社キーエンス制的形状分析应用软件(商品名“VK-H1A1”)进行数据分析。数据分析,选择线粗糙度分析,对于测量数据可以沿横向在任意的12点的位置进行分析。线粗糙度分析在观察视野的23μm×30μm的区域进行。分析条件为,临界值λs=0.25μm,相位补偿型高通滤波器λc=0.08mm,相位补偿型低通滤波器λf=无,求得算术平均倾角(RΔa)和均方根倾角(RΔq)。在12点的位置测量RΔa和RΔq的结果显示在下述表2中。另外,RΔa在6.0°以上,RΔq在12.0°以上的情况为合格,计算相对于全部测量数(12点)的合格数的比例(以下,称为达成率。),其结果显示在下述表2中(为了说明的方便,相同的结果也显示在表1中。)。
接着,以具有全辐射管型的纵型还原退火炉的实机连续式熔融镀锌线,将所得到的基体钢板加热至815~845℃,以炉内的露点为下述表1所示的值进行还原后,浸渍在镀浴中进行熔融镀锌。熔融镀锌,使镀浴中的有效Al量为0.105%,使镀浴温度为460℃而进行。熔融镀锌后,加热至500~550℃而进行合金化处理后,冷却至室温,得到合金化熔融镀锌高张力钢板(GA钢板)。合金化熔融镀锌层的附着量为45~58g/m2。另外,所得到的合金化熔融镀锌高张力钢板的抗拉强度为985~1080MPa。
对于所得到的合金化熔融镀锌高张力钢板,使合金化熔融镀锌层在酸中溶解后,对于溶解液进行原子吸光分析而测量合金化熔融镀锌层中所含的Fe量。在合金化熔融镀锌层的溶解中使用的是,在对于36质量%HCl以同量的纯水进行了稀释的酸中,作为抑制剂添加有环六甲撑四胺相对于所述酸1L为3.5g的。合金化熔融镀锌层中所含的Fe量的测量结果显示在下述表1中。
另外,如前述以激光显微镜,调查如上述这样用酸溶解除去了合金化熔融镀锌层之后的基体钢板的表面性状,测量算术平均倾角(RΔa)和均方根倾角(RΔq)。RΔa和RΔq分别在12点的位置测量,以12点测量的结果显示在下述表3中。另外,RΔa在6.0°以上,RΔq在12.0°以上的情况为合格,计算相对于全部测量数(12点)的合格数的比例(达成率),其结果显示在下述表3中(为了说明的方便,相同的结果也显示在表1中。)。
为了参考,求得以酸溶解除去了合金化熔融镀锌层之后的算术平均粗糙度(Ra)。Ra使用接触式的表面粗糙度测量仪(株式会社东京精密(TOKYOSEIMITSU CO.,LTD.)制的“サーフコム590A-3D-12(商品名)”),触针前端直径为2μm的针,以依据JIS B0601(2001)的条件进行测量。Ra的测量结果显示在下述表1中。
另外,用扫描型电子显微镜(SEM),以3000倍观察合金化熔融镀锌高张力钢板的截面(钢板的厚度方向的截面),观察在基体钢板与合金化熔融镀锌层的界面是否生成Γ相。观察的结果是,合金化熔融镀锌层中所含的Fe量在11%以下时,确认到有Γ相不连续地生成,但合金化熔融镀锌层中所含的Fe量超过11%时,确认到Γ相连续生成。
接着,对于所得到的合金化熔融镀锌高张力钢板,按以下步骤评价镀敷密接性。
<镀敷密接性的评价>
镀敷密接性,是对于合金化熔融镀锌高张力钢板,以下述条件进行带条形突起的U形弯曲成形,目视观察成形品的侧壁外侧,测量镀敷剥离面积并进行评价。成形品的形状显示在图2中。在图2中,箭头所指的斜线部分是侧壁外侧(以下,称为滑动部。),该滑动部的面积约30cm2。镀敷密接性的评价基准如下述。评价结果显示在下述表1中。
(成形条件)
成形速度:60spm
冲模肩半径:2mm
冲头肩半径:5mm
条形突起前端半径:2mm
条形突起高度:4mm
折叠压力:0.17MPa(1.6kgf/cm2
(评价基准)
◎(合格):无剥离
○(合格):滑动部有低于1%的微量剥离发生
△(不合格):滑动部有1%以上、低于40%的剥离发生
×(不合格):滑动部有40%以上的剥离发生
由表1~表3能够进行如下考察。
No.1~11是满足本发明中规定的要件的例子,镀敷密接性优异。
相对于此,No.12和13是不满足本发明所规定的要件的例子。
在No.12和13中,Si含量少。而且,在No.12和13中,对钢板表面赋予粗糙度的最终机架的前后板厚变化小(出侧板厚相对于入侧板厚的比率在98%以上),因此在算术平均倾角(RΔa)和均方根倾角(RΔq)不满足本发明规定的要件的基体钢板的表面形成合金化熔融镀锌层。在这些例子中,用酸溶解除去合金化熔融镀锌层之后的基体钢板的表面的算术平均倾角(RΔa)和均方根倾角(RΔq)不满足本发明中规定的要件,因此镀敷密接性变差。
在此,就本发明中作为指标所用的算术平均倾角(RΔa)和均方根倾角(RΔq),和一直以来作为表面粗糙度的指标所用的表面粗糙度(Ra)的关系进行考察。若分别比较No.2和12、No.10和13,则用酸溶解除去合金化熔融镀锌层之后的基体钢板表面的算术平均粗糙度(Ra)大致相同,但No.2和10镀敷密接性良好,相对于此,No.12和13镀敷密接性差。因此可知,以作为表面粗糙度的代表参数的算术平均粗糙度(Ra),不能高精度地评价镀敷密接性的优良与否。相对于此,可知作为镀敷密接性的评价参数,如果使用本发明中采用的算术平均倾角(RΔa)和均方根倾角(RΔq),则能够高精度地评价以上述算术平均粗糙度(Ra)所不能判别的镀敷密接性的程度。
根据以上的结果可知,以激光显微镜测量用酸溶解除去合金化熔融镀锌层之后的基体钢板的表面粗糙度,如果测量算术平均倾角(RΔa)和均方根倾角(RΔq),则能够评价镀敷密接性。
[表1]
Figure BDA0000383424630000131
[表2]
(基体钢板)
※RΔa:算术平均倾角、RAq:均方根倾角
[表3]
(除去合金化熔融镀锌层后)
Figure BDA0000383424630000142
※RΔa:算术平均倾角、RΔq:均方根倾角

Claims (2)

1.一种镀敷密接性优异的合金化熔融镀锌高张力钢板,其特征在于,是在基体钢板的表面形成有合金化熔融镀锌层的合金化熔融镀锌高张力钢板,其中,
所述基体钢板含有Si为0.04~2.5%(质量%的意思,以下,涉及成分均同),并且,
以激光显微镜对用酸溶解除去了所述合金化熔融镀锌层之后的基体钢板的表面粗糙度进行多处测量时,在全部测量位置的60%以上,算术平均倾角(RΔa)为23.0°以上,均方根倾角(RΔq)为29.0°以上。
2.一种镀敷密接性优异的合金化熔融镀锌高张力钢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是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金化熔融镀锌高张力钢板的制造方法,其中,
准备含有Si为0.04~2.5%,并且,以激光显微镜测量表面粗糙度时,在全部测量位置的60%以上,算术平均倾角(RΔa)为6.0°以上,均方根倾角(RΔq)为12.0°以上的基体钢板,
对该基体钢板实施熔融镀锌,接着使之合金化。
CN201180069376.2A 2011-04-20 2011-04-20 镀敷密接性优异的合金化熔融镀锌高张力钢板及其制造方法 Active CN10344332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1/059716 WO2012144028A1 (ja) 2011-04-20 2011-04-20 めっき密着性に優れた合金化溶融亜鉛めっき高張力鋼板、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443322A true CN103443322A (zh) 2013-12-11
CN103443322B CN103443322B (zh) 2015-08-12

Family

ID=470411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69376.2A Active CN103443322B (zh) 2011-04-20 2011-04-20 镀敷密接性优异的合金化熔融镀锌高张力钢板及其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181613B2 (zh)
KR (1) KR20130135960A (zh)
CN (1) CN103443322B (zh)
GB (1) GB2505348A (zh)
WO (1) WO2012144028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09710A (zh) * 2015-08-03 2017-02-15 株式会社迪思科 密接程度检测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054870A1 (de) * 2015-09-30 2017-04-06 Thyssenkrupp Steel Europe Ag Stahlflachprodukt mit einer zn-galvannealing-schutzbeschichtung und verfahren zu dessen herstellung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81099A (ja) * 1992-08-31 1994-03-22 Sumitomo Metal Ind Ltd 合金化溶融亜鉛めっき鋼板
JP2003328099A (ja) * 2002-05-02 2003-11-19 Nippon Steel Corp 高強度溶融亜鉛めっき鋼板の製造方法
JP2005163164A (ja) * 2003-12-05 2005-06-23 Canon Inc 堆積膜形成装置、及び堆積膜形成方法
CN1701130A (zh) * 2003-02-10 2005-11-23 杰富意钢铁株式会社 镀层附着性优良的合金化热镀锌钢板及其制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729850B2 (ja) 2003-02-10 2011-07-20 Jfeスチール株式会社 めっき密着性に優れた合金化溶融亜鉛めっき鋼板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3889767B2 (ja) 2005-03-31 2007-03-07 株式会社神戸製鋼所 溶融亜鉛めっき用高強度鋼板
JP5595010B2 (ja) * 2009-10-30 2014-09-24 株式会社神戸製鋼所 めっき密着性に優れた合金化溶融亜鉛めっき高張力鋼板、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81099A (ja) * 1992-08-31 1994-03-22 Sumitomo Metal Ind Ltd 合金化溶融亜鉛めっき鋼板
JP2003328099A (ja) * 2002-05-02 2003-11-19 Nippon Steel Corp 高強度溶融亜鉛めっき鋼板の製造方法
CN1701130A (zh) * 2003-02-10 2005-11-23 杰富意钢铁株式会社 镀层附着性优良的合金化热镀锌钢板及其制造方法
JP2005163164A (ja) * 2003-12-05 2005-06-23 Canon Inc 堆積膜形成装置、及び堆積膜形成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09710A (zh) * 2015-08-03 2017-02-15 株式会社迪思科 密接程度检测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9181613B2 (en) 2015-11-10
GB201319541D0 (en) 2013-12-18
WO2012144028A1 (ja) 2012-10-26
US20140030547A1 (en) 2014-01-30
GB2505348A (en) 2014-02-26
KR20130135960A (ko) 2013-12-11
CN103443322B (zh) 2015-08-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283573B (zh) 热冲压成形体及热冲压成形体的制造方法
EP3135394B1 (en)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hot press forming part
CN104968824B (zh) 热镀锌钢板
CN102282280B (zh) 钢板和表面处理钢板以及钢板和表面处理钢板的制造方法
TWI511875B (zh) Molten galvanized steel sheet
CN107075643A (zh) 高强度钢板、高强度热镀锌钢板、高强度热镀铝钢板和高强度电镀锌钢板、以及它们的制造方法
KR101721483B1 (ko) 프레스 가공용 용융 아연 도금 강판
JP5071173B2 (ja) 溶融亜鉛めっき鋼板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US10927441B2 (en) High-strength galvanized hot-rolled steel sheet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ame
JP6809652B2 (ja) 鋼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KR20190078434A (ko) 가공 후 내식성 우수한 아연합금도금강재 및 그 제조방법
EP3199257B1 (en)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hot press-formed part, and hot press-formed part
CN104685091A (zh) 合金化热浸镀锌钢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07849654B (zh) 冷轧钢板及其制造方法
EP3178961B1 (en) High-strength hot-dip-galvanized steel sheet
JP5595010B2 (ja) めっき密着性に優れた合金化溶融亜鉛めっき高張力鋼板、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3443322B (zh) 镀敷密接性优异的合金化熔融镀锌高张力钢板及其制造方法
EP3178960B1 (en) High-strength hot-dip-galvanized steel sheet
CN1875123B (zh) 化学转化成膜性能优良的热轧钢板及其制造方法
KR20210123372A (ko) 강판 및 그 제조 방법
KR20210096227A (ko) 강판 및 그 제조 방법
US20240052495A1 (en) Aluminum alloy-plated steel sheet having excellent workability and corrosion resistan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ame
CN108138296A (zh) 具有锌扩散退火保护镀层的扁钢产品及其生产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