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442639B - 放射线治疗用移动体追踪装置 - Google Patents

放射线治疗用移动体追踪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442639B
CN103442639B CN201280014259.0A CN201280014259A CN103442639B CN 103442639 B CN103442639 B CN 103442639B CN 201280014259 A CN201280014259 A CN 201280014259A CN 103442639 B CN103442639 B CN 10344263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y
track
ray tube
guide rail
ray dete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8001425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442639A (zh
Inventor
石川正纯
宫本直树
筱川毅
山中誓次
山崎纯一
山地昌行
山脇浩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kkaido University NUC
Shimadzu Corp
Original Assignee
Hokkaido University NUC
Shimadzu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kkaido University NUC, Shimadzu Corp filed Critical Hokkaido University NUC
Publication of CN1034426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4263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44263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42639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NELECTROTHERAPY; MAGNETOTHERAPY; RADIATION THERAPY; ULTRASOUND THERAPY
    • A61N5/00Radiation therapy
    • A61N5/10X-ray therapy; Gamma-ray therapy; Particle-irradiation therapy
    • A61N5/1048Monitoring, verifying, controlling systems and method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6/00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combined with radiation therapy equipment
    • A61B6/44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apparatu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 A61B6/4429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apparatu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source units and detector units
    • A61B6/445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apparatu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source units and detector units the source unit and the detector unit being able to move relative to each other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6/00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combined with radiation therapy equipment
    • A61B6/48Diagnostic techniques
    • A61B6/486Diagnostic techniques involving generating temporal series of image data
    • A61B6/487Diagnostic techniques involving generating temporal series of image data involving fluoroscopy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NELECTROTHERAPY; MAGNETOTHERAPY; RADIATION THERAPY; ULTRASOUND THERAPY
    • A61N5/00Radiation therapy
    • A61N5/10X-ray therapy; Gamma-ray therapy; Particle-irradiation therapy
    • A61N5/1048Monitoring, verifying, controlling systems and methods
    • A61N5/1049Monitoring, verifying, controlling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verifying the position of the patient with respect to the radiation beam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NELECTROTHERAPY; MAGNETOTHERAPY; RADIATION THERAPY; ULTRASOUND THERAPY
    • A61N5/00Radiation therapy
    • A61N5/10X-ray therapy; Gamma-ray therapy; Particle-irradiation therapy
    • A61N5/1048Monitoring, verifying, controlling systems and methods
    • A61N5/1049Monitoring, verifying, controlling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verifying the position of the patient with respect to the radiation beam
    • A61N2005/1061Monitoring, verifying, controlling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verifying the position of the patient with respect to the radiation beam using an x-ray imaging system having a separate imaging source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Pathology (AREA)
  • Radiology & Medical Imaging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Surge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igh Energy & Nuclear Physics (AREA)
  • Biophys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Apparatu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REA)
  • Radiation-Therapy Devices (AREA)

Abstract

在X射线管(21)、X射线检测器(22)的朝向(照射方向、检测面的朝向)被固定了的情况下,通过具备两条供X射线管(21)和X射线检测器(22)使用的、由彼此相对配置的两条直线状的轨道和与该两条直线状的轨道相连接的曲线状的轨道构成的U字型轨道的导轨,从而能够从各种方向进行X射线透视摄影。另外,通过以俯视时彼此相对的方式配置X射线管(21)用的U字型轨道的导轨(31)和X射线检测器(22)用的U字型轨道的导轨(41),从而能够较多地获得X射线透视的方向。

Description

放射线治疗用移动体追踪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为了对治疗部位照射放射线而利用X射线透视摄影追踪与治疗部位相关的移动体的放射线治疗用移动体追踪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最先开发有以不动的头部为对象的头部的定位放射线治疗,接着,开发有在以全身为对象并固定了躯干部的状态下将治疗部位的肿瘤也视为不动从而进行放射线治疗的躯干部的定位放射线治疗。但是,当在以全身为对象并固定了躯干部的状态下进行放射线治疗时,对于被检体而言,增加了其肉体上的痛苦、精神上的痛苦。另外,即使固定了躯干部,治疗部位的肿瘤在实际中也并不一定以不动的状态处于固定位置。
因此,近年来开发有如下定位放射线治疗:在被检体的体表放置标记并利用与被检体的呼吸形成同步的方式来追踪被放置于体表的标记,当标记由于呼吸而已到达规定位置时(例如呼时),对治疗部位照射放射线,从而进行放射线治疗。但是,放置于体表的标记的动作与体内的肿瘤的动作未必一致。
因此,近年来开发有如下放射线治疗用移动体追踪装置:通过在体内的肿瘤附近埋入标记并利用X射线透视摄影对该标记进行追踪,从而也对治疗部位的肿瘤进行追踪。在该放射线治疗用移动体追踪装置中,当标记已到达规定位置时,对治疗部位照射放射线,进行放射线治疗(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在以往的放射线治疗用移动体追踪装置中,具备影像系统作为用于进行移动体追踪的X射线透视摄影,影像系统由用于照射出X射线的X射线管和用于检测该X射线的X射线检测器(例如图像增强器或平板型X射线检测器)构成。在以往的固定式的放射线治疗用移动体追踪装置中,将影像系统固定并配置于屋顶和地面。例如,将影像系统中的、X射线管配置于地面,将X射线检测器配置于屋顶。在该固定式的情况下,X射线透视摄影的方向、位置被固定,因此为了从X射线透视摄影的各种方向进行透视摄影,需要多组影像系统(例如四组)。
为了减少影像系统的组数,将影像系统载置于圆形的可动底座并使其移动。或者,使X射线管和X射线检测器分别沿着圆弧轨道(例如圆弧导轨)移动(例如,参照非专利文献1)。这样,通过取代固定方式而使由X射线管和X射线检测器构成的影像系统移动,从而能够减少影像系统的组数,能够从各种方向进行X射线透视摄影。
另外,为了避免用于驱动影像系统的驱动系统变得复杂,对X射线管固定了照射方向,也对X射线检测器固定了检测面的朝向。因而,如上述非专利文献1那样,分别将X射线管T和X射线检测器D配置为,即使位于图8的俯视图所示那样的圆弧轨道上的任意位置,X射线管T也被以朝向肿瘤中心(将其作为治疗的“等中心点”)的方式固定了照射方向,X射线检测器D也被以检测从等中心点通过的X射线的方式固定了检测面的朝向。因而,即使X射线管和X射线检测器被固定了朝向,也能够通过使X射线管T和X射线检测器D分别沿着圆弧轨道移动而在圆弧轨道上从各种方向进行X射线透视摄影。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3053389号公报
非专利文献1:TM-M132031B“三菱电子管类保持装置RT-STAND使用说明书”三菱电机株式会社、平成14年11月
但是,只要在除了圆弧轨道以外的轨道中固定了影像系统的朝向,就无法从各种方向进行X射线透视摄影。例如,在图9的侧视图所示的直线状的轨道R中,由于不是如圆弧轨道那样的曲线状的轨道,因此导致X射线透视摄影(X射线管T和X射线检测器D)的朝向始终恒定。如此一来,具有如下这样的主要课题:希望在朝向被固定了的情况下减少影像系统的组数,并且从各种方向进行X射线透视摄影。
另一方面,由于影像系统的朝向被固定,因此存在有如下问题:如上述非专利文献1所示,即使位于图8的俯视图所示那样的圆弧轨道上的任意位置,也只能在等中心点附近进行X射线透视摄影。通常,在进行移动体追踪时,作为追踪对象,有时会埋入利用金属形成的金属标记,但是在肿瘤附近存在有无法埋入金属标记的情况。作为具体例,具有以下等情况:在进行肺癌治疗时,利用支气管内窥镜将金属标记留置于支气管内,但是若想要留置的位置为支气管末端,则实际上无法进行留置。在这样的情况下,变成利用X射线透视摄影对留置于离开等中心点的位置处的金属标记进行追踪,因此,为了在除了等中心点以外的位置也进行移动体追踪,希望扩大X射线透视范围。
在除了圆弧轨道以外的轨道中、且在上述图9的侧视图那样的直线状的轨道R中,X射线透视摄影的朝向始终恒定,但是通过使X射线管和X射线检测器沿着直线状的轨道向易于进行X射线透视摄影的位置移动,从而能够从各种位置进行X射线透视摄影。因而,即使是等中心点以外的位置,也能够为了进行移动体追踪而扩大X射线透视范围。因此,还存在有如下这样的课题:在于除了直线状的轨道以外的轨道上固定了X射线管、X射线检测器的朝向的情况下,减少影像系统的组数,并且从各种位置进行X射线透视摄影,扩大X射线透视范围。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鉴于这样的情况而做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X射线管、X射线检测部件的朝向被固定了的情况下能够从各种方向进行X射线透视摄影的放射线治疗用移动体追踪装置。
本发明为了达成这样的目的而采取了以下结构。
即,本发明的放射线治疗用移动体追踪装置的特征在于,为了对治疗部位照射放射线,该放射线治疗用移动体追踪装置利用X射线透视摄影对与上述治疗部位相关的移动体进行追踪,该放射线治疗用移动体追踪装置包括:X射线管,其被固定了用于进行上述X射线透视摄影的X射线的照射方向;以及X射线检测部件,其被固定了检测面的朝向,且用于检测从上述X射线管照射的、用于进行X射线透视摄影的X射线,该放射线治疗用移动体追踪装置包括两条供X射线管和X射线检测部件使用的、由彼此相对配置的两条直线状的轨道和与该两条直线状的轨道相连接的曲线状的轨道构成的U字型轨道,以俯视时彼此相对的方式配置上述X射线管用的U字型轨道和上述X射线检测部件用的U字型轨道。
[作用·効果]采用本发明的放射线治疗用移动体追踪装置,通过具备两条供X射线管和X射线检测部件使用的、由彼此相对配置的两条直线状的轨道和与该两条直线状的轨道相连接的曲线状的轨道构成的U字型轨道,与图9的侧视图所示的单纯的直线状的轨道R不同,能够从各种方向进行X射线透视摄影。另外,若与如图5的俯视图所示那样以俯视时彼此同向而非彼此相对的方式配置X射线管用的U字型轨道和X射线检测部件用的U字型轨道的情况相比,如图3、图4的俯视图所示那样以俯视时彼此相对的方式配置X射线管用的U字型轨道和X射线检测部件用的U字型轨道的一方能够较多地获得X射线透视的方向。其结果,能够解决如下这样的主要课题:希望减少由X射线管和X射线检测部件构成的影像系统的组数,并且从各种方向进行X射线透视摄影,且在X射线管、X射线检测部件的朝向(照射方向、检测面的朝向)被固定了的情况下,能够从各种方向进行X射线透视摄影。
在上述发明中,优选的是具备控制部件,该控制部件以如下方式进行控制:以使X射线管沿着X射线管用的U字型轨道中的直线状的轨道、X射线检测部件沿着X射线检测部件用的U字型轨道中的直线状的轨道的方式使该X射线管和该X射线检测部件向同一方向移动。与图9的侧视图所示那样的单纯的直线状的轨道R相同,如图6的俯视图所示,在X射线管用的U字型轨道和X射线检测部件用的U字型轨道中的各直线状的轨道上,能够使X射线管和X射线检测部件沿着相关轨道向同一方向移动。因而,能够使X射线管和X射线检测部件沿着相关轨道向易于进行X射线透视摄影的位置移动。其结果,除了上述主要课题以外,还能够解决如下这样的课题:在X射线管、X射线检测部件的朝向(照射方向、检测面的朝向)被固定在除了图9的侧视图所示那样的单纯的直线状的轨道R以外的轨道上的情况下,减少由X射线管和X射线检测部件构成的影像系统的组数,并且从各种位置进行X射线透视摄影而希望扩大X射线透视范围。
采用本发明的放射线治疗用移动体追踪装置,通过具备两条供X射线管和X射线检测部件使用的、由彼此相对配置的两条直线状的轨道和与该两条直线状的轨道相连接的曲线状的轨道构成的U字型轨道,且以俯视时彼此相对的方式配置X射线管用的U字型轨道和X射线检测部件用的U字型轨道,在X射线管、X射线检测部件的朝向(照射方向、检测面的朝向)被固定了的情况下,能够从各种方向进行X射线透视摄影。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的放射线治疗用移动体追踪装置的概略图,(a)是俯视图,(b)是主视图,(c)是右侧视图。
图2是实施例的放射线治疗用移动体追踪装置的框图。
图3的(a)~图3的(e)是概略地表示以彼此相对的方式配置有各U字型轨道时的一实施方式的俯视图。
图4的(a)~图4的(e)是概略地表示以彼此相对的方式配置有各U字型轨道时的其他实施方式的俯视图。
图5的(a)~图5的(c)是概略地表示以彼此同向而非相对的方式配置有各U字型轨道时的、用于与图3、图4相比较的俯视图。
图6的(a)~图6的(d)是概略地表示在U字型轨道中的各直线状的轨道上使X射线管和X射线检测器沿着相关轨道向同一方向移动时的俯视图。
图7是概略地表示以彼此相对的方式配置有变形例的各U字型轨道时的俯视图。
图8是概略地表示在以往的圆弧轨道上配置有X射线管和X射线检测器时的俯视图。
图9是概略地表示在以往的直线状的轨道上配置有X射线管和X射线检测器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
图1是实施例的放射线治疗用移动体追踪装置的概略图,图2是实施例的放射线治疗用移动体追踪装置的框图。
如图1所示,放射线治疗用移动体追踪装置具备影像系统2(参照图1的(a)的俯视图),该影像系统2是与放射线治疗装置1组合使用的。放射线治疗装置1为被称作线型加速器或者直线加速器的直线加速器型、红外线、碳丝等粒子线装置型,包括:放射线源11,其用于对治疗部位照射X射线、粒子线等放射线;机架12,其在内部具有该放射线源11,且能够绕图1的(c)所示的y轴向图1的(b)所示方向旋转;基台13,其用于支承该机架12,且配置于地面、壁面;以及床14,其用于载置成为治疗对象的被检体(省略图示)。床14包括:升降台14A,其能够在铅垂方向上升降;以及顶板14B,其能够相对于该升降台14A在水平方向上滑动,且用于载置被检体。
如图1的(a)的俯视图所示,就影像系统2而言,为了进行X射线透视摄影而具备用于照射X射线的X射线管21,且为了进行X射线透视摄影而具备用于检测X射线的X射线检测器22。如图1所示,X射线管21用于朝向相当于治疗的等中心点的肿瘤中心照射X射线,X射线检测器22用于检测从等中心点通过的X射线。另外,关于X射线检测器22,只要是像图像增强器、平板型X射线检测器等所示例那样常用的检测器,就并无特殊限定。X射线管21相当于本发明中的X射线管,X射线检测器22相当于本发明中的X射线检测部件。
在图1中,具有两组影像系统2(参照图1的(a)的俯视图)。具体地说,具备两个X射线管21,并且具备两个X射线检测器22。对于影像系统2的组数并无特殊限定。
另外,X射线管21被固定了照射方向,且X射线检测器22被固定了检测面的朝向。这样,通过固定朝向,如后述的图3、图4、图6所示,X射线管21向各图所示的方向照射X射线,X射线检测器22于各图所示的方向检测X射线。
另外,放射线治疗用移动体追踪装置具备以埋入地面下的方式铺设的X射线管21用的导轨31。使X射线管21沿着该导轨31移动。如后述的图3、图4、图6所示,导轨31是由彼此相对配置的两条直线状的轨道31A、31B和与该轨道31A、31B相连接的曲线状的轨道31C构成的U字型轨道。另外,放射线治疗用移动体追踪装置具备铺设于屋顶面的X射线检测器22用的导轨41。使X射线检测器22沿着导轨41移动。如后述的图3、图4、图6所示,导轨41是由彼此相对配置的两条直线状的轨道41A、41B和与该轨道41A、41B相连接的曲线状的轨道41C构成的U字型轨道。为了方便图示,在图1、后述的图3、图4、图6中仅示出一条轨道,但是也可以是使由X射线管21、X射线检测器22构成的影像系统2(参照图1的(a)的俯视图)沿着两条以上的轨道移动的结构。X射线管21用的导轨31相当于X射线管用的U字型轨道,X射线检测器22用的导轨41相当于X射线检测部件用的U字型轨道。
另外,如图1的(a)的俯视图所示,在俯视时,作为X射线管21用的U字型轨道的导轨31和作为X射线检测器22用的U字型轨道的导轨41配置为彼此相对。在图1的(a)中,在内侧示出X射线管21用的导轨31,在外侧示出X射线检测器22用的导轨41,但是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如后述的图4所示,将X射线管21用的导轨31设于外侧,将X射线检测器22用的导轨41设于内侧。另外,由于导轨31配置于地面下,导轨41配置于屋顶面,因此也可以以俯视时上下重叠的方式配置各导轨31、41。
另外,如图2所示,放射线治疗移动体追踪装置具备用于处理移动体追踪的移动体追踪处理部5。移动体追踪处理部5具备:图像收集部51、图案识别部52、肿瘤坐标计算部53、可照射位置判断部54以及照射指示部55。
另外,如图2所示,放射线治疗移动体追踪装置具备用于控制影像系统2的同步控制器6、序列控制装置7。上述移动体追踪处理部5、同步控制器6、序列控制装置7由中央演算处理装置(CPU)等构成。同步控制器6以使影像系统2的X射线管21和X射线检测器22彼此同步地动作的方式进行控制。序列控制装置7以如下方式进行控制:借助用于移动X射线管21的可动底座31a和用于移动X射线检测器22的可动底座41a,以使X射线管21沿着X射线管21用的导轨31(参照图1)中的直线状的轨道31A(参照图3、图4、图6)、X射线检测器22沿着X射线检测器22用的导轨41(参照图1)中的直线状的轨道41A(参照图3、图4、图6)的方式使X射线管21和X射线检测器22同步地向同一方向移动。另外,序列控制装置7也能够以如下方式进行控制:以使X射线管21沿着导轨31中的直线状的轨道31B(参照图3、图4、图6)、X射线检测器22沿着导轨41中的直线状的轨道41B(参照图3、图4、图6)的方式使X射线管21和X射线检测器22同步地向同一方向移动。序列控制装置7相当于本发明中的控制部件。
移动体追踪处理部5的图像收集部51用于收集X射线图像,该X射线图像是利用影像系统2的基于从X射线管21照射出且被射线检测器22检测到的X射线的X射线透视摄影所获得的。移动体追踪处理部5的图案识别部52在进行了事先拍摄的标记的图像信息与作为对象的X射线图像之间的匹配后基于匹配结果来进行是否在作为该对象的X射线图像中映射有标记的图案识别。移动体追踪处理部5的肿瘤坐标计算部53基于埋入的标记与肿瘤之间的位置关系而通过运算求得肿瘤的坐标。移动体追踪处理部5的可照射位置判断部54通过肿瘤的坐标是否位于规定位置(例如呼时的位置)来判断可照射位置。移动体追踪处理部5的照射指示部55在肿瘤的坐标已到达规定位置时(例如呼时)将允许从放射线治疗装置1的放射线源11(参照图1)照射放射线的许可信号送入放射线治疗装置1。
接着,参照图3或者图4说明各导轨的具体配置,并且为了与图3、图4相比较,参照图5说明以往的各导轨的配置。图3是概略地表示以彼此相对的方式配置有各U字型轨道时的一实施方式的俯视图,图4是概略地表示以彼此相对的方式配置有各U字型轨道时的不同于图3的实施方式的俯视图,图5是概略地表示以彼此同向而非相对的方式配置有各U字型轨道时的、用于与图3、图4相比较的俯视图。
图3~图5是具备两组影像系统2(参照图1的(a)的俯视图或图2)时的俯视图。另外,在图3~图5中,以由管的形状所表示的圆形来示出影像系统2的X射线管21,以由平板型X射线检测器的形状所表示的方形来示出影像系统2的X射线检测器22。另外,以大写的“A”来表示两组影像系统2中的一组影像系统2的X射线管21,以小写的“a”来表示该影像系统2的X射线检测器22,以大写的“B”来表示另一组影像系统2的X射线管21,以小写的“b”来表示该影像系统2的X射线检测器22。另外,在X射线管21的照射方向与X射线检测器22的检测面未彼此相对时,在图3~图5中以“×”示出。
如图3的(a)、图4的(a)、后述的图6所示,X射线管21用的导轨31是由彼此相对配置的两条直线状的轨道31A、31B、与该轨道31A、31B相连接的曲线状的轨道31C以及与该轨道31C相连接的直线状的导轨31D构成的U字型轨道。如图3的(a)、图4的(a)、后述的图6所示,X射线检测器22用的导轨41是由彼此相对配置的两条直线状的轨道41A、41B、与该轨道41A、41B相连接的曲线状的轨道41C以及与该轨道41C相连接的直线状的导轨41D构成的U字型轨道。如图3、图4、后述的图6所示,在俯视时,X射线管21用的导轨31与X射线检测器22用的导轨41配置为彼此相对。
首先,说明图3。如图3所示,X射线管21用的导轨31以绕过放射线治疗装置1(参照图3的(a))的前表面的方式描绘成U字型轨道,X射线检测器22用的导轨41以绕过放射线治疗装置1的背面的方式描绘成U字型轨道。在图3中,将X射线管21用的导轨31配置于内侧,将X射线检测器22用的导轨41配置于外侧。如上所述,也可以将X射线管21用的导轨31配置于外侧,将X射线检测器22用的导轨41配置于内侧,在导轨31配置于地面下、导轨41配置于屋顶面的关系上,也可以以俯视时上下重叠的方式配置各导轨31、41。
如图3的(a)所示,在X射线管21和X射线检测器22的朝向被固定了的状态下,以利用一组影像系统2(参照图1的(a)的俯视图或图2)的X射线检测器22检测从该影像系统2的X射线管21照射出的X射线的方式配置该一组影像系统2的X射线管21和X射线检测器22(参照图3的(a)的“A”和“a”)。同样地,以利用另一组影像系统2的X射线检测器22检测从该组影像系统2的X射线管21照射出的X射线的方式配置该另一组影像系统2的X射线管21和X射线检测器22(参照图3的(a)的“B”和“b”)。
若在固定了一组影像系统2(参照图1的(a)的俯视图或图2)的X射线管21和X射线检测器22的状态下使另一组影像系统2的X射线管21沿着导轨31(参照图3的(a))向图3的(b)的箭头方向移动、使X射线检测器22沿着导轨41(参照图3的(a))向图3的(b)的箭头方向移动,则在各自的移动位置处,X射线管21的照射方向与X射线检测器22的检测面并未彼此相对。若分别使X射线管21和X射线检测器22进一步移动,则在图3的(c)所示的位置处,利用X射线检测器22检测出从X射线管21照射出的X射线。
此次,若在固定了另一组影像系统2(参照图1的(a)的俯视图或图2)的X射线管21和X射线检测器22的状态下使一组影像系统2的X射线管21沿着导轨31(参照图3的(a))向图3的(d)的箭头方向移动、使X射线管22沿着导轨41(参照图3的(a))向图3的(d)的箭头方向移动,则在各自的移动位置处,X射线管21的照射方向与X射线检测器22的检测面并未彼此相对。若分别使X射线管21和X射线检测器22进一步移动,则在图3的(e)所示的位置处,利用X射线检测器22检测出从X射线管21照射出的X射线。
这样,在X射线管21被固定了照射方向,X射线检测器22被固定了检测面的朝向的情况下,当如图3那样具备两组影像系统2(参照图1的(a)的俯视图或图2)时,能够实现图3的(a)所示的X射线透视方向的组合、图3的(c)所示的X射线透视方向的组合以及图3的(e)所示的X射线透视方向的组合。因而,除了如后述的图6所示那样使X射线管21和X射线检测器22向同一方向移动的情况之外,能够实现共计三个组合。
接着,说明图4。如图4所示,X射线管21用的导轨31以绕过放射线治疗装置1(参照图4的(a))的背面的方式描绘成U字型轨道,X射线检测器22用的导轨41以绕过放射线治疗装置1的前表面的方式描绘成U字型轨道。在图4中,将X射线管21用的导轨31配置于外侧,将X射线检测器22用的导轨41配置于内侧。即使在图4这样的X射线管21用的导轨31以绕过放射线治疗装置1的背面的方式描绘成U字型轨道、X射线检测器22用的导轨41以绕过放射线治疗装置1的前表面的方式描绘成U字型轨道的情况下,也可以如图3那样将X射线管21用的导轨31配置于内侧,将X射线检测器22用的导轨41配置于外侧,在导轨31配置于地面下、导轨41配置于屋顶面的关系上,也可以以俯视时上下重叠的方式配置各导轨31、41。
如图4的(a)所示,在X射线管21和X射线检测器22的朝向被固定了的状态下,以利用一组影像系统2(参照图1的(a)的俯视图或图2)的X射线检测器22检测从该组影像系统2的X射线管21照射出的X射线的方式配置该一组影像系统2的X射线管21和X射线检测器22(参照图4的(a)的“B”和“b”)。同样地,以利用另一组影像系统2的X射线检测器22检测从该组影像系统2的X射线管21照射的X射线的方式配置该另一组影像系统2的X射线管21和X射线检测器22(参照图4的(a)的“A”和“a”)。
若在固定了一组影像系统2(参照图1的(a)的俯视图或图2)的X射线管21和X射线检测器22的状态下使另一组影像系统2的X射线管21沿着导轨31(参照图4的(a))向图4的(b)的箭头方向移动、使X射线检测器22沿着导轨41(参照图4的(a))向图4的(b)的箭头方向移动,则在各自的移动位置处,X射线管21的照射方向与X射线检测器22的检测面并未彼此相对。若分别使X射线管21和X射线检测器22进一步移动,则在图4的(c)所示的位置处,利用X射线检测器22检测出从X射线管21照射出的X射线。
此次,若在固定了另一组影像系统2(参照图1的(a)的俯视图或图2)的X射线管21和X射线检测器22的状态下使一组影像系统2的X射线管21沿着导轨31(参照图4的(a))向图4(d)的箭头方向移动、使X射线管22沿着导轨41(参照图4的(a))向图4(d)的箭头方向移动,则在各自的移动位置处,X射线管21的照射方向与X射线检测器22的检测面并未彼此相对。若分别使X射线管21和X射线检测器22进一步移动,则在图4的(e)所示的位置处,利用X射线检测器22检测出从X射线管21照射出的X射线。
这样,在X射线管21被固定了照射方向、X射线检测器22被固定了检测面的朝向的情况下,当如图4那样具备两组影像系统2(参照图1的(a)的俯视图或图2)时,能够实现图4的(a)所示的X射线透视方向的组合、图4的(c)所示的X射线透视方向的组合、图4的(e)所示的X射线透视方向的组合。因而,除了如后述的图6所示使X射线管21和X射线检测器22向同一方向移动的情况,能够实现共计三个组合。
以上,如图3、图4所示,与放射线治疗装置1(参照图3的(a)或图4的(a))的前表面或者背面无关而且也与内侧或者外侧无关,在以俯视时彼此相对的方式配置X射线管21用的导轨31和X射线检测器22用的导轨41的情况下,当具备两组影像系统2(参照图1的(a)的俯视图或图2)时,能够实现共计三个组合。
与此相对,如图5所示,说明以俯视时彼此同向而非彼此相对的方式配置X射线管21用的导轨31和X射线检测器22用的导轨41的情况。
如图5所示,导轨31、41均以绕过放射线治疗装置1(参照图5的(a))的前表面的方式描绘成U字型轨道。在图5中,将X射线管21用的导轨31配置于内侧,将X射线检测器22用的导轨41配置于外侧。由于导轨31、41均以绕过放射线治疗装置1的背面的方式描绘成U字型轨道的情况也与上述情况相同,因此省略其说明。另外,由于将X射线管21用的导轨31配置于外侧并将X射线检测器22用的导轨41配置于内侧的情况、以俯视时上下重叠的方式配置各导轨31、41的情况也与上述情况相同,因此省略其说明。
如图5的(a)所示,在X射线管21和X射线检测器22的朝向被固定了的状态下,以利用一组影像系统2(参照图1的(a)的俯视图或图2)的X射线检测器22检测从该组影像系统2的X射线管21照射出的X射线的方式配置该一组影像系统2的X射线管21和X射线检测器22(参照图5的(a)的“A”和“a”)。同样地,以利用另一组影像系统2的X射线检测器22检测从该组影像系统2的X射线管21照射出的X射线的方式配置该另一组影像系统2的X射线管21和X射线检测器22(参照图5的(a)的“B”和“b”)。
在不同于图3、图4的情况的图5的情况下,在以俯视时彼此同向而非彼此相对的方式配置X射线管21用的导轨31和X射线检测器22用的导轨41的关系上,各导轨31、41的端部向同一侧开放(在图5中向图面的左侧开放)。因而,X射线管21、X射线检测器22无法绕到比开放端靠前的位置,尽管如此,“b”的X射线检测器22依旧无法超越“a”的X射线检测器22。根据以上理由,无法在图3的(c)、图4的(c)那样的状态下对向地配置X射线管21的照射方向与X射线检测器22的检测面。而且,若使X射线管21和X射线检测器22沿着导轨31、41(参照图5的(a))向图5的(b)的箭头方向移动,则最终在图5的(c)所示的位置处,利用X射线检测器22检测出从X射线管21照射出的X射线。
这样,在X射线管21被固定了照射方向、X射线检测器22被固定了检测面的朝向的情况下,当如图5那样具备两组影像系统2(参照图1的(a)的俯视图或图2)时,能够实现图5的(a)所示的X射线透视方向的组合、图5的(c)所示的X射线透视方向的组合。因而,除了使X射线管21和X射线检测器22向同一方向移动的情况以外,能够实现共计两个组合。
以上,如图5所示,与放射线治疗装置1(参照图5的(a))的前表面或者背面无关进而也与内侧或者外侧无关,在以俯视时彼此同向而非彼此相对的方式配置X射线管21用的导轨31和X射线检测器22用的导轨41的情况下,当具备两组影像系统2(参照图1的(a)的俯视图或图2)时,能够实现共计两个组合。
接着,参照图6说明使X射线管21和X射线检测器22向同一方向移动的情况。图6是概略地表示在U字型轨道中的各直线状的轨道上使X射线管和X射线检测器沿着相关轨道向同一方向移动时的俯视图。
在图6的(a)和图6的(b)中,如图3那样,X射线管21用的导轨31以绕过放射线治疗装置1(参照图3的(a))的前表面的方式描绘成U字型轨道,X射线检测器22用的导轨41以绕过放射线治疗装置1的背面的方式描绘成U字型轨道。另外,在图6的(c)和图6的(d)中,如图4那样,X射线管21用的导轨31以绕过放射线治疗装置1(参照图4的(a))的背面的方式描绘成U字型轨道,X射线检测器22用的导轨41以绕过放射线治疗装置1的前表面的方式描绘成U字型轨道。
如图6的(a)所示,在X射线管21和X射线检测器22的朝向被固定了的状态下,以利用一组影像系统2(参照图1的(a)的俯视图或图2)的X射线检测器22检测从该组影像系统2的X射线管21照射出的X射线的方式配置该一组影像系统2的X射线管21和X射线检测器22(参照图6的(a)的“B”和“b”)。同样地,以利用另一组影像系统2的X射线检测器22检测从该组影像系统2的X射线管21照射出的X射线的方式配置该另一组影像系统2的X射线管21和X射线检测器22(参照图6的(a)的“A”和“a”)。
在X射线管21用的导轨31的U字型轨道中的各直线状的轨道31A、31B(参照图6的(a))、X射线检测器22用的导轨41的U字型轨道中的各直线状的轨道41A、41B(参照图6的(a))上,以使X射线管21沿着该轨道31A、31B、X射线检测器22沿着该轨道41A、41B的方式使X射线管21和X射线检测器22向同一方向移动。这样,为了使该X射线管21和X射线检测器22向同一方向移动,只需如上所述地利用序列控制装置7(参照图2)以使X射线管21和X射线检测器22同步地向同一方向移动的方式进行控制即可。
关于图6的(c)和图6的(d),由于除了放射线治疗装置1的前表面、背面以外均与图6的(a)和图6的(b)相同,因此省略其说明。通过使X射线管21和X射线检测器22如图6那样移动,例如,在利用X射线透视摄影追踪留置于离开等中心点的位置的金属标记的情况下,只需使X射线管21和X射线检测器22直至该金属标记的位置为止向同一方向移动偏移(日文:オフセット)量即可。
采用具备上述结构的本实施例的放射线治疗用移动体追踪装置,通过具备两个供X射线管21用和X射线检测器22使用的、由彼此相对配置的两条直线状的轨道和与该两条直线状的轨道相连接的曲线状的轨道构成的U字型轨道的导轨,与如图9的侧视图所示那样的单纯的直线状的轨道R不同,能够从各种方向进行X射线透视摄影。另外,与如图5的俯视图所示那样以俯视时彼此同向而非彼此相对的方式配置X射线管21用的U字型轨道的导轨31和X射线检测器22用的U字型轨道的导轨41的情况(在图5的情况下为两个组合)相比,如图3、图4的俯视图所示那样以俯视时彼此相对的方式配置X射线管21用的U字型轨道的导轨31和X射线检测器22用的U字型轨道的导轨41的一方能够较多地获得X射线透视的方向(在图3、图4的情况下为三个组合)。其结果,能够解决以减少由X射线管21和X射线检测器22构成的影像系统2的组数并且从各种方向进行X射线透视摄影为主的课题,且在X射线管21、X射线检测器22的朝向(照射方向、检测面的朝向)被固定了的情况下,能够从各种方向进行X射线透视摄影。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是将X射线管21和X射线检测器22控制为,以使X射线管21沿着X射线管21用的U字型轨道的导轨31中的直线状的轨道31A、31B、使X射线检测器22沿着X射线检测器22用的U字型轨道的导轨41中的直线状的轨道41A、41B的方式使X射线管21和X射线检测器22向同一方向移动。与如图9的侧视图所示的单纯的直线状的轨道R相同,如图6的俯视图所示,在X射线管21用的U字型轨道的导轨31中的直线状的轨道31A、31B和X射线检测器22用的U字型轨道的导轨41中的直线状的轨道41A、41B上,能够以使X射线管21沿着该轨道31A、31B、X射线检测器22沿着该轨道41A、41B的方式使X射线管21和X射线检测器22向同一方向移动。因而,能够使X射线管21沿着该轨道31A、31B、X射线检测器22沿着该轨道41A、41B向易于进行X射线透视摄影的位置移动。其结果,除了上述主要课题以外,还能够解决如下这样的课题:在X射线管21、X射线检测器22的朝向(照射方向、检测面的朝向)被固定在除了如图9的侧视图所示的单纯的直线状的轨道R以外的轨道上的情况下,减少由X射线管21和X射线检测器22构成的影像系统2的组数,并且从各种位置进行X射线透视摄影而希望扩大X射线透视范围。
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也能够如下所述那样变形实施。
(1)在上述实施例中,将X射线管用的导轨配置于地面侧,将X射线检测器用的导轨配置于屋顶面,但是也可以相反地在地面侧配置X射线检测器用的导轨,在屋顶面配置X射线管用的导轨。
(2)在上述实施例中,作为U字形轨道,以导轨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除了导轨以外也可以利用槽来形成U字形轨道。
(3)在上述实施例中,例如,在图3的情况下,X射线管21用的导轨31是由彼此相对配置的两条直线状的轨道31A、31B、与该直线状的轨道31A、31B相连接的曲线状的轨道31C以及与该轨道31C相连接的直线状的导轨31D构成的U字型轨道,但是只要是由彼此相对配置的两条直线状的轨道和与该两条直线状的轨道相连接的曲线状的轨道构成的U字型轨道,也可以不具有导轨31D而仅由轨道31A、31B和与该轨道31A、31B相连接的曲线状的轨道31C构成的U字型轨道。例如,也可以如图7所示,利用仅由彼此相对配置的两条直线状的轨道31A、31B和与该轨道31A、31B相连接的曲线状的轨道31C构成的U字型轨道来形成X射线管21用的导轨31,并与图3相同地利用由彼此相对配置的两条直线状的轨道41A、41B、与该轨道41A、41B相连接的曲线状的轨道41C以及与该轨道41C相连接的直线状的导轨41D构成的U字型轨道来形成X射线检测器22用的导轨41。另外,也可以通过增大曲线状的轨道的直径而利用仅由彼此相对配置的两条直线状的轨道41A、41B和与该轨道41A、41B相连接的曲线状的轨道41C构成的U字型轨道来形成外侧的X射线检测器22用的导轨41。
附图标记说明
21、X射线管;22、X射线检测器;31、41、导轨;7、序列控制装置。

Claims (2)

1.一种放射线治疗用移动体追踪装置,为了对治疗部位照射放射线,该放射线治疗用移动体追踪装置利用X射线透视摄影对与上述治疗部位相关的移动体进行追踪,
该放射线治疗用移动体追踪装置包括:
X射线管,其被固定了用于进行上述X射线透视摄影的X射线的照射方向;以及
X射线检测部件,其被固定了检测面的朝向,且用于检测从上述X射线管照射的、用于进行X射线透视摄影的X射线,
其特征在于,
该放射线治疗用移动体追踪装置包括两条供X射线管和X射线检测部件使用的、由彼此相对配置的两条直线状的轨道和与该两条直线状的轨道相连接的曲线状的轨道构成的U字型轨道,
以俯视时彼此相对的方式配置上述X射线管用的U字型轨道和上述X射线检测部件用的U字型轨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射线治疗用移动体追踪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放射线治疗用移动体追踪装置具备控制部件,该控制部件以如下方式进行控制:以使上述X射线管沿着X射线管用的U字型轨道中的直线状的轨道、上述X射线检测部件沿着X射线检测部件用的U字型轨道中的直线状的轨道的方式使该X射线管和该X射线检测部件向同一方向移动。
CN201280014259.0A 2011-03-22 2012-03-21 放射线治疗用移动体追踪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44263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062631 2011-03-22
JP2011-062631 2011-03-22
PCT/JP2012/001959 WO2012127865A1 (ja) 2011-03-22 2012-03-21 放射線治療用動体追跡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442639A CN103442639A (zh) 2013-12-11
CN103442639B true CN103442639B (zh) 2015-11-25

Family

ID=468790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14259.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442639B (zh) 2011-03-22 2012-03-21 放射线治疗用移动体追踪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101761B2 (zh)
JP (1) JP5632069B2 (zh)
CN (1) CN103442639B (zh)
WO (1) WO201212786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107134B2 (ja) * 2012-12-28 2017-04-05 株式会社島津製作所 X線透視装置
WO2015189943A1 (ja) * 2014-06-12 2015-12-17 株式会社島津製作所 X線透視装置
US10166409B2 (en) * 2014-09-22 2019-01-01 Shimadzu Corporation Fluoroscopic device, moving body tracking device for radiation therapy, and X-ray detector
JP2017080304A (ja) * 2015-10-30 2017-05-18 東芝メディカル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X線コンピュータ断層撮影装置及び架台移動装置
JP6742153B2 (ja) * 2016-05-24 2020-08-19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放射線照射システムおよび動体追跡装置
US10342996B2 (en) * 2016-08-29 2019-07-09 Accuray Incorporated Online angle selection in rotational imaging and tracking systems
JP7252847B2 (ja) * 2019-07-08 2023-04-05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動体追跡装置および放射線治療システム、ならびに動体追跡装置の作動方法
JP2024023069A (ja) * 2022-08-08 2024-02-21 株式会社ビードットメディカル 荷電粒子ビーム照射システム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307914B1 (en) * 1998-03-12 2001-10-23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Moving body pursuit irradiating device and positioning method using this device
CN101238351A (zh) * 2005-06-29 2008-08-06 艾可瑞公司 成像几何关系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187660A (ja) 1984-02-24 1985-09-25 Honda Motor Co Ltd 部分硬化鋳鉄部材
JPS63290548A (ja) * 1987-05-25 1988-11-28 Hitachi Medical Corp ディジタル断層撮影装置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307914B1 (en) * 1998-03-12 2001-10-23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Moving body pursuit irradiating device and positioning method using this device
CN101238351A (zh) * 2005-06-29 2008-08-06 艾可瑞公司 成像几何关系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442639A (zh) 2013-12-11
JPWO2012127865A1 (ja) 2014-07-24
US20140018604A1 (en) 2014-01-16
US9101761B2 (en) 2015-08-11
JP5632069B2 (ja) 2014-11-26
WO2012127865A1 (ja) 2012-09-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442639B (zh) 放射线治疗用移动体追踪装置
US9393445B2 (en) Radiation therapy device controller, processing method and program for same
US20220233092A1 (en) Treatment couch with localization array
US9155909B2 (en) Radiation therapy apparatus
CN106029171B (zh) 放射线治疗用运动物体跟踪装置、放射线治疗用照射区域决定装置以及放射线治疗装置
CN109862845A (zh) 用于在手术机器人系统中安装机器人臂的系统和方法
US10806409B2 (en) Medical systems with patient supports
US20070003010A1 (en) Radiation systems with imaging capability
Nguyen et al. The first clinical implementation of a real-time six degree of freedom target tracking system during radiation therapy based on Kilovoltage Intrafraction Monitoring (KIM)
US9913996B2 (en) Three-dimensional image capture system and particle beam therapy system
US20150131780A1 (en) X-ray positioning apparatus, x-ray positioning method, and attentional image photographing method
US9393444B2 (en) Treatment planning device, treatment planning method, and program therefor
JP2010183976A (ja) 放射線治療装置制御装置および放射線照射方法
EP2821101B1 (en) Radiotherapy equipment control device, radiotherapy equipment control method, and program executed by computer for radiotherapy equipment
CN109276819B (zh) 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系统以及存储介质
JP4650324B2 (ja) 核医学診断装置
JP5530967B2 (ja) 放射線治療用動体追跡装置
JP2017029649A (ja) 放射線透視装置
CN109893775B (zh) 放射治疗系统
CN108042153A (zh) 辐射自动防护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EP3821944A1 (en) System for triggering an imaging process
Cho et al. Development of a real-time internal and external marker tracking system for particle therapy: a phantom study using patient tumor trajectory data
JP6459775B2 (ja) 放射線透視装置
JP7103255B2 (ja) 動体追跡装置および動体追跡方法
JP2019072324A (ja) 放射線撮像装置および放射線治療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1125

Termination date: 2017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