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440822B - 透明显示器 - Google Patents

透明显示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440822B
CN103440822B CN201310245915.4A CN201310245915A CN103440822B CN 103440822 B CN103440822 B CN 103440822B CN 201310245915 A CN201310245915 A CN 201310245915A CN 103440822 B CN103440822 B CN 10344082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hose
display panel
area
time pixel
displa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24591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440822A (zh
Inventor
罗敬凯
杨学炎
陈宪泓
刘俊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U Optronic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AU Optronic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U Optronics Corp filed Critical AU Optronics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34408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4082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44082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4082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13/00Illuminated signs; Luminous advertising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3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be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e.g. diode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21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characterised by the geometry or disposition of pixel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924/00Indexing scheme for arrangements or method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as covered by H01L24/00
    • H01L2924/0001Technical content checked by a classifier
    • H01L2924/0002Not covered by any one of groups H01L24/00, H01L24/00 and H01L2224/00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28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comprising two independent displays, e.g. for emitting information from two major sides of the display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3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 H10K59/35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comprising red-green-blue [RGB] subpixels
    • H10K59/353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comprising red-green-blue [RGB] subpixels characterised by the geometrical arrangement of the RGB subpixel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90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透明显示器及透明显示面板,本发明的透明显示器包括至少第一透明显示面板与第二透明显示面板,其中第一与第二显示面板皆分别包含透明区和显示区,两者的透明区与显示区的设置位置相反,借由调整第一与第二透明显示面板的相对位置,可以使本发明透明显示器切换为高透明显示模式或低透明显示模式。当切换到低透明显示模式时,使第一与第二透明显示面板重叠,以构成解析度高且清晰的影像。

Description

透明显示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透明显示器及透明显示面板,尤其是涉及一种借由透明区与显示区的特殊排列方式而提供具有良好显示效果的透明显示器及透明显示面板。
背景技术
所谓的透明显示器,一般是指可形成透明显示状态以使观看者可看到其后方景象的显示器,较常见可应用于例如橱窗等需于展示实体物品之前以呈现显示画面之用。透明显示器所搭配的显示面板可采用的技术有很多种,其中由于主动阵列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具有自发光、广视角、反应时间快、高发光效率、低操作电压、面板厚度薄、可制作成柔性面板以及制造工艺简单等优点,且其制作技术已逐渐成熟,故已可见到使用主动阵列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的透明显示器的相关技术持续于业界发表。然而,由于透明显示器需要兼顾透明显示状态和显示影像的功能,因此其显示面板的像素排列较一般传统平面显示器的限制较大,使得所显示的影像较不清楚,例如产生边缘粗糙等问题,再者,传统透明显示器所显示的影像会受到透明显示状态的干扰,使得透明显示器无法清楚显示动画、电影或照片,导致透明显示装置的使用领域受到限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能构成解析度较高且较清晰的影像的透明显示器及显示面板,以解决现有透明显示器影像受透明显示状态干扰而产生不清晰以及画质粗糙等问题,且本发明的透明显示器可切换为高透明显示模式或低透明显示模式,当切换到低透明显示模式时,使第一与第二透明显示面板重叠,以构成解析度高且清晰的影像。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透明显示面板,其包括多个透明区与多个显示区,以及多个第一次像素、多个第二次像素和多个第三次像素。其中,透明区与显示区排列于透明显示面板中,且沿着第一方向间隔交替排列。第一次像素、第二次像素以及第三次像素分别设于一显示区中,第一次像素用来产生第一原色光,第二次像素用来产生第二原色光,第三次像素用来产生一第三原色光,且各第一次像素、第二次像素以及第三次像素沿着第二方向依序轮流排列于透明显示面板中的各显示区中,其中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相交。显示区与透明区沿着第二方向延伸排列成多行或多列,且透明显示面板中相邻近的第一次像素、第二次像素以及第三次像素呈三角形排列。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透明显示器,其包括至少一第一显示面板与至少一第二显示面板。第一显示面板包括多个第一透明区与多个第一显示区,且第一透明区与第一显示区至少沿着第一方向间隔交替排列成多行或多列,第一显示面板具有第一显示面积。第二显示面板包括多个第二显示区与多个第二透明区,且第二透明区与第二显示区至少沿着第一方向间隔交替排列成多行或多列,第二显示面板具有一第二显示面积。第一显示面板与第二显示面板可平行并排以组合成具有第三显示面积的第一显示装置,以显示具有第三显示面积的完整画面,其中第三显示面积至少为第一显示面积与第二显示面积的总和。此外,第一显示面板与第二显示面板可重叠设置以组合成具有第四显示面积的第二显示装置。在该第二显示装置中,第一显示面板的各显示区分别对应于第二显示面板的各透明区,而第一显示面板的各透明区分别对应于第二显示面板的各显示区,且第四显示面积至少相同于第一与第二显示面积的一重叠面积。
由上述可知,根据本发明的透明显示装置,以第一与第二显示面板分开并排的第一显示装置可达到较佳的透明效果,而以第一、第二显示面板结合重叠的第二显示装置可达到较佳的解析度效果,借由同一透明显示装置可以提供视觉效果有明显差异的影像画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透明显示面板的俯视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透明显示面板的俯视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透明显示面板的示意图;
图4至图6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透明显示器的示意图;
图7与图8为本发明透明显示器的两种操作方式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透明显示器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透明显示器的示意图;
图11至图12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透明显示器的第一变化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13至图14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透明显示器的第二变化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15至图16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透明显示器的第三变化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17至图18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透明显示器的第四变化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19至图20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透明显示器的第五变化实施例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50、60:透明显示面板12:显示区域
14:周边区域16:显示区
18:透明区20:第一次像素
22:第二次像素24:第三次像素
26、28、3024、3044、310、312、410、412、510、512:三角形
30、32:排列单位
100、200、300、400、500、600、700、800:透明显示器
1001:滑轨机构
102、202、302、402、502、602、702、802:第一透明显示面板
1021、2021、3021、4021、5021、6021:第一透明区
1022、2022、3022、4022、5022、6022:第一显示区
1023、2023、3023、4023、5043、6043、7021:第一显示面积
1024、1044:显示区域1025、1045:周边区域
104、204、304、404、504、604、704、804:第二透明显示面板
1043、2043、3043、4043、5043、6043、7041:第二显示面积
1041、2041、3041、4041、5041、6041:第二透明区
1042、2042、3042、4042、5042、6042:第二显示区
106:第一显示装置1061:第三显示面积
108、306、406、506、606:第二显示装置
1081:第四显示面积110:折叠机构
706、806:第三透明显示面板7061:第三显示面积
808:第四透明显示面板810:第五透明显示面板
C1、C2、C3…C12行c1、c2、c3…c12行
B、b:第三次像素G、g:第二次像素
P1、P2:显示区/透明区宽度的宽度R、r:第一次像素
R1、R2、R3…R8:列r1、r2、r3…r6:列
S:错位距离T、t:透明区
X、Y:方向W1、W2:像素尺寸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考图1,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透明显示面板的俯视示意图。在第一实施例中,本发明透明显示面板10可选择性地包括显示区域12与周边区域14,在显示区域12中包括多个透明区18与多个显示区16排列于显示区域12内,且沿着第一方向(例如图1中的Y方向或X方向)间隔交替排列,其中透明区18以图中没有网底的部分来表示,并以代号“T”标注,而显示区16以绘制有网底的部分来表示。显示区16指的是显示面板中用来显示影像的次像素部分,例如设置有开关电路、金属电极,发光元件、彩色滤光片等,发光元件举例为有机发光二极管,但不以上述配置与元件为限。透明区18指非发光区,透明区18部分的膜层具有高光线穿透率,在透明显示面板10的任一侧皆可通过透明区18看到另一侧的景象。然而,透明区18也可能包括用来显示画面或传递信号的元件。举例而言,透明区18与显示区16沿着Y方向延伸排列成多列C1、C2、C3…C6,且在同一列中,透明区18与显示区16交替间隔排列。本实施例的透明区18与显示区16皆为矩形,且具有相同的形状,但不以此为限。若以图1的Y方向当作第一方向举例说明,那么透明区18与显示区16沿着Y方向间隔交替排列,也即同一列的显示区16与透明区18间隔交替排列,例如在第一列C1中,对应横行R1、R3、R5、R7、R9的部分为透明区18,而对应横行R2、R4、R6、R8、R10的部分为显示区16。另一方面,在沿着第二方向(例如X方向)延伸的各横行R1、R2、R3…R8中,透明区16与透明区18也是间隔交替排列。因此,本实施例中的任一透明区18与至少两个显示区16相邻,但不与任一透明区18相邻,更确切而言,除了显示区域12的边缘部分以外,一个透明区18与四个显示区16相邻。类似地,本实施例的任一显示区16与至少两个透明区18相邻,但不与任一显示区16相邻,且除了边缘部分以外,一个显示区16与四个透明区18相邻。
此外,透明显示面板10另包括多个第一次像素20、多个第二次像素22和多个第三次像素24,分别设于一显示区16中。其中,第一次像素20用来产生第一原色光,例如红色(以R为代表),第二次像素22用来产生第二原色光,例如绿色(以G为代表),第三次像素24用来产生第三原色光,例如蓝色(以B为代表),但不限于此。第一次像素20、第二次像素22以及第三次像素24沿着第二方向依序轮流排列于透明显示面板10的各显示区16中,其中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相交,且第一方向较佳与第二方向相垂直。举例而言,若以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分别为Y方向与X方向为例,那么在横行R1中沿着X方向排列的显示区16为第一次像素20、第二次像素22、第三次像素24…依序轮流排列,且本实施例中沿着Y方向延伸的同一列的显示区16内仅设置第一次像素20、第二次像素22以及第三次像素24的其中一者。在此设计下,任一第一次像素20与另一横行中距离最近的第二次像素22以及第三次像素24呈三角形(Δ(delta))排列,例如图1中的三角形26、28。因此,由第一次像素20、第二次像素22以及第三次像素24所构成的一个像素的尺寸W1可以视为两个显示区16和一个透明区18的宽度的总和,也就是一个像素的尺寸W1为三倍宽度P,使得本实施例透明显示面板10可以兼顾透明效果以及较高的解析度与影像中图形的平滑度。相反的,在同样制造等级下,由于传统透明显示面板的各颜色次像素排列会使得一个像素的尺寸必须为至少六个次像素的宽度总和,因此传统透明显示面板一个像素的尺寸至少为本实施例的至少两倍,其解析度为本实施例的二分之一或者更低。
本发明的透明显示面板以及由透明显示面板所构成的透明显示器并不以上述实施例为限。以下将依序介绍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与变化实施例,且为了便于比较各实施例的相异处并简化说明,在以下的各实施例中使用相同的符号标注相同的元件,且主要针对各实施例的相异处进行说明,而不再对重复部分进行赘述。此外,本说明书的各实施例或变化实施例中各显示区域内透明区和显示区的数量、排列方式及形状仅为举例,以用来说明本发明的精神,并非用来限制本发明的内容。
请参考图2,图2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透明显示面板的俯视示意图。为简化说明,图2仅示出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域部分。本实施例透明显示面板50的显示区16和透明区18的排列方式不同于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排列方式。在本实施例中,显示区16与透明区18沿着第一方向间隔交替排列,其中第一方向以图2的Y方向为例以说明。由Y方向来看,任一透明区18的上、下两侧与显示区16相邻,且任一透明区18的上、下两侧不会与另一透明区18相邻。另一方面,各第一次像素20、第二次像素22以及第三次像素24沿着与Y方向相交的X方向依序轮流设置于各显示区16。因此,同一横行中,例如第一行横行R1中,第一次像素20、第二次像素22以及第三次像素24依序轮流相邻并排。此外,本实施例的显示区16沿着X方向延伸排列成多个第一行,例如横行R1、R3、R5、R7,而透明区18沿着X方向延伸排列成多个第二行,例如R2、R4、R6、R8,且第一行与第二行沿着Y方向间隔交替设置。再者,本实施例的显示区16具有宽度P,任一第一行中的显示区16与相邻的另一第一行的显示区16具有二分之一宽度P的错位排列,也即图中所示的错位距离S为宽度P的一半。举例而言,第一行横行R1的第一次像素20与邻近的另一第一行横行R3的第二次像素22,以及第一行横行R1的第一次像素20与邻近的第一行横行R3的第三次像素24在X方向上皆具有二分之一宽度P的错位,此外,因为制造变更或是设计需求,其它实施例中,也可在X方向上皆具有大于0且小于1宽度P的错位。在此设计下,横行R1的第一次像素20与横行R3的第二次像素22与第三次像素24形成三角形26,构成一完整的像素。又例如横行R5的第一次像素20与第二次像素22和横行R7的第三次像素24形成三角形28,也构成一完整的像素。因此,本实施例中一个像素在X方向上的宽度尺寸W2可以视为两倍的显示区16的宽度P。相较于传统透明显示面板一个像素的尺寸可能是3倍到6倍的宽度P,由于本实施例以错位方式构成呈三角形排列的第一次像素20、第二次像素22和第三次像素24,透明显示面板50具有更高的解析度。值得注意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将四个横行视为一个单位,例如横行R1、R2、R3、R4为一个排列单位30,横行R5、R6、R7、R8为一个排列单位32,以上述原则可以再依需要而调整透明显示面板50的尺寸和次像素的数量。
请参考图3,图3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透明显示面板的示意图。本实施例透明显示面板60的第一次像素20与另一横行中的第二与第三次像素22、24的排列也呈三角形排列,可以构成一个像素,例如第一行横行R5的第一次像素20与邻近的另一第一行横行R7的第二次像素22和第三次像素24可以构成三角形26,但与前一实施例的不同处在于各显示区16与透明区18皆为正方形。在此设计下,可以使邻近的第一、第二及第三次像素20、22、24在Y方向的距离缩短。当面板尺寸面积相同时,具正方形的显示区16和透明区18的透明显示面板60可以有较佳的显示效果,例如使用者所感受到的解析度较高,且所观察到的图形会有更平滑的边缘。
图4至图6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透明显示器的示意图。首先请参考图4,本发明透明显示器100具有两个透明显示面板,分别为第一透明显示面板102与第二透明显示面板104。类似于前述有关本发明透明显示面板的叙述,第一透明显示面板102包括了显示区域1024与周边区域1025,其中显示区域1024内设置了多个第一显示区1022与第一透明区1021(以“T”表示第一透明区),而第二透明显示面板104也包括了显示区域1044与周边区域1045,且显示区域1044内设置了多个第二显示区1042与第二透明区1041(以“t”表示第二透明区)。以第一透明显示面板102来看,第一透明区1021与第一显示区1022至少沿着第一方向交替间隔排列成多列或多行,且沿着第二方向延伸,例如本实施例以X方向当作第一方向,以Y方向第二方向,因此第一透明区1021与第一显示区1022沿着X方向交替间隔排列成沿着Y方向延伸的多列C1、C2、C3…C12。第一透明显示面板102具有第一显示面积1023,其约略相同于显示区域1024的面积。另一方面,第二透明显示面板104的第二显示区1042与第二透明区1041至少沿着X方向间隔交替排列成多列,例如直列c1、c2、c3…c12,沿着Y方向延伸,且第二透明显示面板104具有第二显示面积1043,约略相同于显示区域1044的面积。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显示面积1023与第二显示面积1043具有约略相同的面积,第一显示区1022在显示区域1024中所占的面积约略相同于第二显示区1042在显示区域1044中所占的面积,但两者在各显示区域1024、1044中的位置互相相反。由图4可知,第一显示区1022、第一透明区1021、第二显示区1042及第二透明区1041皆为矩形,但第一透明区1021与第二透明区1041更具有长条形状。
再者,第一透明显示面板102另包含多个第一次像素R、多个第二次像素G以及多个第三次像素B,分别设置于一第一显示区1022内,而第二透明显示面板104另包括多个第一次像素r、多个第二次像素g以及多个第三次像素b,分别设置于一第二显示区1042内,其中第一与第二透明显示面板102、104的第一次像素R、r用来产生第一原色光,例如红色,第二次像素G、g用来产生第二原色光,例如绿色,第三次像素B、b用来产生第三原色光,例如蓝色,但不以此为限。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透明显示面板102的第一次像素R、第二次像素G以及第三次像素B分别沿着Y方向延伸排列成多列C2、C4、C6、C8、C10、C12,且第一次像素R、第二次像素G以及第三次像素B沿着X方向依序轮流交替排列。类似的,第二透明显示面板104的第二次像素g、第三次像素b以及第一次像素r分别沿着Y延伸排列成多列c1、c3、c5、c7、c9、c11,且第二次像素g、第三次像素b以及第一次像素r沿着X方向依序轮流交替排列。
请参考图5,本发明透明显示器100可以具有第一显示模式,例如为透明显示模式,使第一透明显示面板102与第二透明显示面板104平行并排以组合成第一显示装置106,其能显示具有第三显示面积1061的完整画面,其中第三显示面积1061约略为第一显示面积1023与第二显示面积1043的总和,或者约略为第一与第二透明显示面板102、104的两倍。由于第一显示装置106中的第一透明区1021、第一显示区1022、第二显示区1042及第二透明区1041沿着X方向间隔排列,因此第一显示装置106可以提供具有透明效果的影像显示。
请接着参考图6,图6显示本发明透明显示器100在第二显示模式下的示意图,其中周边区域的部分省略以简化说明。本发明透明显示器100可以具有第二显示模式,使第一透明显示面板102与第二透明显示面板104重叠设置以组合成具有第四显示面积1081的第二显示装置108,且第四显示面积1081约略相同于第一与第二显示面积1023、1043的一重叠面积,在本实施例中,第四显示面积1081约等于第一显示面积1023或等于第二显示面积1043。在第二显示装置108中,第一透明显示面板102的各第一显示区1022分别对应于第二透明显示面板104的各第二透明区1041,而第一透明显示面板102的各第一透明区1021分别对应于第二透明显示面板104的各第二显示区1042。再者,在第二显示装置108中,第一次像素R、第三次像素b、第二次像素G、第一次像素r、第三次像素B、第二次像素g沿着X方向依序轮流交替排列。当第二显示装置108显示影像时,以第一透明显示面板102设置于第二透明显示面板104之上为例,使用者可以通过第一透明显示面板102的第一透明区1021而看到第二透明显示面板104的第二显示区1042所显示的颜色,因此,上下重叠的第一与第二透明显示面板102、104可以提供不具透明效果或透明度较低的影像显示功能。因此,由上述可知,第一显示装置106所显示的影像较第二显示装置108的透明度高,也可以说,第二显示模式为较低透明度显示模式,而第一显示模式为较高透明度显示模式。
请参考图7与图8,图7与图8为本发明透明显示器100的两种操作方式的示意图。如图7所示,透明显示装器100可选择性地包括一滑轨机构1001设置于第一与第二透明显示面板102、104的至少其中一者的表面,图7以设置在第二透明显示面板104的表面为例,其中滑轨机构1001可以使第一透明显示面板102沿着细箭头方向左右移动。如图7的(A)状态,在高透明的第一显示模式下,第一与第二透明显示面板102、104可以平行并排以使透明显示器100组合成第一显示装置106,提供具透明功能的影像显示,若要切换成具较低透明度的第二显示模式时,则可以如(B)状态,先使第一透明显示面板102上移,再如(C)状态,利用滑轨机构1001使第一透明显示面板102平行移动,最后如(D)状态,当第一透明显示面板102滑动至该第二透明显示面板104的表面与其完全重叠时,便可组合第二显示装置108,以提供较低透明度的影像显示。请参考图8,在另一例子中,本发明透明显示器100也可选择性地包括折叠机构110设置于第一与第二透明显示面板102、104之间,以使平行并排的第一与第二透明显示面板102、104的其中一者可以借由折叠机构110而翻折于第一与第二透明显示面板102、104的另一者的表面,以组合成第二显示装置108。例如图8的(A)状态,第一显示装置106的第一与第二透明显示面板102、104为平行并排,若要切换成第二显示模式,则可以如(B)状态,使用折叠机构110使第一透明显示面板102以折叠机构110为中心翻转,直至覆盖第二透明显示面板104的表面,如(C)状态,以构成第二显示装置108。值得注意的是,在此例子中,第一透明显示面板102较佳为双面发光的透明显示面板。
请参考图9,图9为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透明显示器的示意图。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透明显示器700包含有第一透明显示面板702、第二透明显示面板704及第三透明显示面板706,分别具有第一显示面积7021、第二显示面积7041及第三显示面积7061,其中第二显示面积7041可以约略相同于第一显示面积7021与第三显示面积7061的总和,且第一透明显示面板702与第三透明显示面板706的透明区与次像素的排列可以类似于前一实施例的第一透明显示面板102,而第二透明显示面板704中透明区与次像素的排列可以类似于第二透明显示面板104。在此设计下,当透明显示器700在第一显示模式下时,可以使第一透明显示面板702、第二透明显示面板704及第三透明显示面板706并排而提供据透明效果的影像显示,例如图9的(A)状态,其显示面积约略为第一显示面积7021、第二显示面积7041及第三显示面积7061的总和。在切换到第二显示模式时,则可以利用滑轨机构、折叠机构或其它机构使第一透明显示面板702与第三透明显示面板706朝箭头方向移动,覆盖重叠于第二透明显示面板704的上方,例如(B)状态,使第二透明显示面板704的透明区对应于第一透明显示面板702与第三透明显示面板706的显示区,以提供不透明影像的显示,其显示面积例如约略等于第三显示面积7041。
请参考图10,图10为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透明显示器的示意图。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透明显示器800包含第一透明显示面板802、第二透明显示面板804、第三透明显示面板806、第四透明显示面板808及第五透明显示面板810,分别具有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及第五显示面积,其中第一、第二、第四及第五显示面积可以约略相同,且四者的总和可以约略相同于第三显示面积。在第一显示模式下时,可以使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及第五透明显示面板802、804、806、808、810并排而提供具有透明效果的影像显示,例如图10的(A)状态;若希望提供部分透明显示功能,则可使部分显示面板重叠于第三透明显示面板806表面,例如(B)状态,使第一与第四透明显示面板802、808重叠于第三透明显示面板806,使其重叠部分提供不透明影像的显示;在第二显示模式下,则可以使第一、第二、第四及第五透明显示面板802、804、808、810设置于第三透明显示面板806表面,如(C)状态。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及第五透明显示面板802、804、806、808、810的透明区、显示区和次像素的排列可以参考本发明第四与第五实施例及其变化实施例所揭示的透明显示器,不在此赘述。
以下进一步介绍本发明透明显示器的透明区与显示区以及次像素区的排列。请参考图11至图12,图11至图12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透明显示器的第一变化实施例的示意图。如图11所示,本变化实施例的透明显示器200包含有第一透明显示面板202与第二透明显示面板204,分别具有第一显示面积2023与第二显示面积2043。本变化实施例与图4不同之处在于第一与第二透明显示面板202、204内次像素与透明区的排列方式。在第一透明显示面板202中,第一透明区2021与第一显示区2022沿着Y方向延伸而间隔交替并排成多列C1、C2、C3…C12,也同时沿着X方向延伸而间隔交替并排成多行R1、R2、R3…R6,因此任一第一透明区2021与至少两个第一显示区2022相邻,但不与任何其它的第一透明区2021相邻。此外,在沿着Y方向的同一列,第一显示区2021仅包含第一次像素R、第二次像素G以及第三次像素B的其中一者,例如直列C1的第一显示区2021只包含第二次像素G,而直列C2中只包含第一次像素R。再者,第一次像素R、第二次像素G以及第三次像素B沿着X方向依序轮流排列,例如在横行R1中是以透明区T、第一次像素R、透明区T、第二次像素G、透明区T、第三次像素B、透明区T、第一次像素R…依序轮流排列。类似地,在第二透明显示面板204中,第二显示区2042与第二透明区2041沿着Y方向延伸而间隔交替并排成多列c1、c2、c3…c12,也同时沿着X方向延伸而间隔交替并排成多行r1、r2、r3…r6,因此任一第二透明区2041与至少两个第二显示区2042相邻,但不与任何其它的第二透明区2041相邻。此外,在沿着Y方向的同一列的第二显示区2042仅包含第一次像素r、第二次像素g以及第三次像素b的其中一者,而第二次像素g、第三次像素b以及第一次像素r沿着X方向依序轮流交替排列。在第一显示模式下,可以使第一与第二透明显示面板202、204并排以构成高透明的第一显示装置而同时显示影像,其显示面积约略为第一与第二显示面积2023、2043的总和。请参考图12,在第二显示模式下,可以使第一与第二透明显示面板202、204重叠而构成较低透明的第二显示装置,且第一透明区2021对应第二显示区2042,第一显示区2022对应第二透明区2041,因此在各横行中,第二次像素g、第一次像素R、第三次像素b、第二次像素G、第一次像素r及第三次像素B会沿着X方向依序轮流排列而构成各像素。在此情况下,透明显示器200的显示面积206约略相同于第一显示面积2023或第二显示面积2043。
图13至图14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透明显示器的第二变化实施例的示意图。为简化说明,图13至图14仅示出透明显示面板的部分显示区域,而没有示出周边区域。请参考图13,本第二变化实施例的透明显示器300包括第一透明显示面板302与第二透明显示面板304,分别具有第一显示面积3023与第二显示面积3043。在第一透明显示面板302中,第一显示区3022沿着X方向并排成多个第一行,例如横行R1、R3,第一透明区3021沿着X方向并排成多个第二行,例如横行R2、R4,且第一行横行R1、R3与第二行横行R2、R4沿着Y方向间隔交替排列。在同一第一行中,例如在第一行横行R1中,第一次像素R、第二次像素G以及第三次像素B沿着X方向依序轮流交替排列,且一第一行中的任一第一次像素R与邻近的另一第一行中的第二次像素G与第三次像素B呈三角形排列,例如图中三角形3024所示。类似地,在第二透明显示面板304中,第二透明区3041沿着X方向并排成多个第三行,例如横行r1、r3,第二显示区3042沿着X方向并排成多个第四行,例如横行r2、r4,且第三行横行r1、r3与第四行横行r2、r4沿着Y方向间隔交替排列。其中,在同一第四行中,第一次像素r、第二次像素g以及第三次像素b沿着X方向依序轮流交替排列,且第四行(例如r2)中的任一第一次像素r与邻近的另一第四行(例如r4)中的第二次像素g与第三次像素b呈三角形排列,例如图中三角形3044。再者,第一显示区3022与第二显示区3042分别具有第一宽度P1与第二宽度P2,而任一第一行(例如R1)中的第一显示区3022与邻近的另一第一行(例如R3)中的第一显示区3022具有二分之一第一宽度P1的错位排列,而任一第四行(例如r2)中的第二显示区3042与邻近的另一第四行(例如r4)中的该些第二显示区3042具有二分之一第二宽度P2的错位排列。上述的错位排列可以提高显示影像的解析度。再者,在本变化实施例中,由于第一、第二透明区3021、3041皆集中排列成第二行与第三行,因此在第一显示模式中可以提供更良好的穿透率。
如图14所示,在第二显示模式下,可以使第一与第二透明显示面板302、304相重叠成第二显示装置306,其显示面积约略为第一与第二显示面积3023、3043的重叠面积,例如约略相同于第一与第二显示面积3023、3043。在此情况下,第四行r2、r4与第一行R1、R3沿着Y方向间隔交替排列,且第一行(例如R1)中的任一第一次像素R与相邻的第四行(例如r2)中邻近的第二次像素g与第三次像素b呈三角形排列,例如图14中的三角形310。另一方面,第一行(例如R3)中的任两个相邻的第二次像素G与第三次像素B与相邻的第四行(例如r4)中邻近的第一次像素r呈三角形排列,例如图14的三角形312。
图15至图16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透明显示器的第三变化实施例的示意图。为简化说明,图15至图16仅示出透明显示面板的部分显示区域,而没有示出周边区域。请参考图15,本第三变化实施例的透明显示器400包括第一透明显示面板402与第二透明显示面板404,分别具有第一显示面积4023与第二显示面积4043。第一透明显示面板402包括第一透明区4021与第一显示区4022,第二透明显示面板404包括第二透明区4041与第二显示区4042。与第四实施例的第二变化实施例的不同处在于本变化实施例的第一透明区4021、第一显示区4022、第二透明区4041及第二显示区4042皆为正方形。如图16所示,当第一与第二透明显示面板402、404重叠时,可以构成第二显示装置406,此时任一横行(例如R1)中的第二次像素G与邻近的另一横行(例如r2)中的第三次像素b与第一次像素r呈三角形排列,例如图16中的三角形410、412。由于第一与第二显示区4022、4042为正方形,因此可以进一步改善长方形次像素因显示距离远而影响显示的问题。例如,当本变化实施例中第一与第二显示区4022、4042的面积相同于第二变化实施例中第一与第二显示区3022、3042的面积,但两者形状不同,那么本变化实施例的显示效果会更佳。
图17至图18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透明显示器的第四变化实施例的示意图。为简化说明,图17至图18仅示出透明显示面板的部分显示区域,而没有示出周边区域。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第四变化实施例的透明显示器500包括第一透明显示面板502与第二透明显示面板504,分别具有第一显示面积5023与第二显示面积5043。第一透明显示面板502包括第一透明区5021与第一显示区5022,第二透明显示面板504包括第二透明区5041与第二显示区5042。与第四实施例的第二变化实施例的不同处在于本变化实施例的第一透明区5021为正方形,而第一显示区5022为长方形,第一显示区5022的面积大于第一透明区5021的面积,第二透明区5041为长方形,而第二显示区5042为正方形,第二显示区5042的面积小于第二透明区5041的面积,其中第一显示区5022与第二透明区5041相对应,且第一透明区5021与第二显示区5042相对应。因此,在第一显示模式下,第一透明显示面板502的穿透率会低于第二透明显示面板504,借由此设计,可使第一与第二透明显示面板502、504具不同的穿透率,使产品更具变化性,例如第一透明显示面板502可主要用来显示影像,而第二透明显示面板504可以使观赏者看清楚背景画面。请参考图18,当第一显示面积5023与第二显示面积5043组合构成第二显示装置506时,任一横行(例如R1)中的第二次像素G与邻近的另一横行(例如r2)中的第三次像素b与第一次像素r呈三角形排列,例如图18中的三角形510、512。
图19至图20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透明显示器的第五变化实施例的示意图。为简化说明,图19至图20仅示出透明显示面板的部分显示区域,而没有示出周边区域。如图19所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第五变化实施例的透明显示器600包括第一透明显示面板602与第二透明显示面板604,分别具有第一显示面积6023与第二显示面积6043。第一透明显示面板602包括第一透明区6021与第一显示区6022,第二透明显示面板604包括第二透明区6041与第二显示区6042。与第四实施例的第二变化实施例的不同处在于本第五变化实施例的第一透明显示面板602的第一行R1与相邻的另一第一行R3具有第一显示区宽度P1的一半的错位,但第二行R2、R4中的第一透明区6021皆对齐于第一行R1的第一显示区6022,且第一行R3中的第一显示区6022与相邻的第二行R2、R4的第一透明区6021也具有第一显示区宽度P1的一半的错位。任两个相邻的第一行R1、R3之中的第一次像素R、第二次像素G及第三次像素B呈三角形排列。例如,第一行R1的第一次像素R与邻近的第一行R3的第二次像素G和第三次像素B构成三角形26。类似的,第二透明显示面板604的第三行r1与相邻的另一第三行r3具有第二透明区宽度P2的一半的错位,但第四行r2、r4中的第二显示区6022皆对齐于第三行r1的第二透明区6021,且第三行r3中的第二透明区6021与相邻的第四行r2、r4的第二显示区6022也具有第二显示区宽度P2的一半的错位。如图20所示,第一透明显示面板602与第二透明显示面板604可重叠组合成第二显示装置606,其中第一透明区6021对应第二显示区6042,第一显示区6022对应第二透明区6041。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透明显示面板的透明区与显示区借由特殊的排列方式以提供兼顾穿透率且相对解析度较细致的显示影像。此外,本发明透明显示器包括至少第一透明显示面板与第二透明显示面板,且第一与第二透明显示面板皆分别包含透明区和显示区,两者的透明区与显示区的设置位置相反,借由调整第一与第二透明显示面板的相对位置,可以使本发明透明显示器切换为第一显示模式或第二显示模式,也即具有选择性的显示模式。当切换到第二显示模式时,使第一与第二透明显示面板至少部分重叠,以构成解析度更细致的像素组成,可以显示清晰且不透明的影像,可以清楚显示动画及影片,在第一显示模式时,本发明透明显示器也可以提供高穿透率的影像。在不同实施例中,本发明透明显示器还包含两面以上的透明显示面板,使透明显示器具有更弹性和多变的应用。此外,由于本发明透明显示面板中的第一、第二及第三次像素呈三角形排列,因此可以提高相对解析度,在错位设计排列中,更可进一步缩小各像素的尺寸,使影像更细致。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发明权利要求书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发明的涵盖范围。

Claims (17)

1.一种透明显示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第一显示面板,其包括多个第一透明区与多个第一显示区,该些第一透明区与该些第一显示区至少沿着一第一方向间隔交替排列成多行或多列,该第一显示面板具有一第一显示面积;以及
至少一第二显示面板,其包括多个第二显示区与多个第二透明区,该些第二透明区与该些第二显示区至少沿着该第一方向间隔交替排列成多行或多列,该第二显示面板具有一第二显示面积;
其中该第一显示面板与该第二显示面板可平行并排以组合成具有一第三显示面积的一第一显示装置,以显示具有该第三显示面积的一完整画面,该第三显示面积为该第一显示面积与该第二显示面积的总和,且该第一显示面板与该第二显示面板可重叠设置以组合成具有一第四显示面积的一第二显示装置,其中在该第二显示装置中,该第一显示面板的各该显示区分别对应于该第二显示面板的各该透明区,而该第一显示面板的各该透明区分别对应于该第二显示面板的各该显示区,且该第四显示面积相同于该第一与该第二显示面积的一重叠面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明显示器,其特征在于,其另包括一滑轨机构设置于该第一与该第二显示面板的至少其中一者的表面,以使平行并排的该第一与该第二显示面板的其中一者可以借由该滑轨机构而滑动至该第一与该第二显示面板的另一者的表面,以组合成该第二显示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明显示器,其特征在于,其另包括一折叠机构设置于该第一与该第二显示面板之间,以使平行并排的该第一与该第二显示面板的其中一者可以借由该折叠机构而翻折于该第一与该第二显示面板的另一者的表面,以组合成该第二显示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明显示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显示面板与该第二显示面板的至少其中一者为一双面发光显示面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明显示器,其特征在于,其另包括多个第二显示面板,且该第一显示面积大于各该第二显示面积,当该些第二显示面板与该第一显示面板组合成该第二显示装置时,该些第二显示面板平行并排于该第一显示面板的一侧,且该第四显示面积相同于该第一显示面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透明显示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显示面积为该些第二显示面积的总和。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明显示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显示面积相同于该第二显示面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明显示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显示面板另包括多个第一次像素、多个第二次像素以及多个第三次像素,分别设置于一该第一显示区内,而该第二显示面板另包括多个第一次像素、多个第二次像素以及多个第三次像素,分别设置于一该第二显示区内,其中该第一与第二显示面板的该些第一次像素用来产生一第一原色光,该第一与第二显示面板的该些第二次像素用来产生一第二原色光,该第一与第二显示面板的该些第三次像素用来产生一第三原色光。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透明显示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显示面板的该些第一次像素、该些第二次像素以及该些第三次像素分别沿着一第二方向延伸排列成多列,该第二方向与该第一方向相交,且该些第一次像素、该些第二次像素以及该些第三次像素沿着该第一方向依序轮流交替排列,而该第二显示面板的该些第二次像素、该些第三次像素以及该些第一次像素分别沿着该第二方向延伸排列成多列,且该些第二次像素、该些第三次像素以及该些第一次像素沿着该第一方向依序轮流交替排列,使得当该第一显示面板与该第二显示面板重叠组合成该第二显示装置时,该些第一次像素、该些第三次像素以及该第二次像素沿着该第一方向依序轮流交替排列。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透明显示器,其特征在于,
在该第一显示面板中,该些第一透明区与该些第一显示区沿着一第二方向间隔交替并排成多列,且在沿着该第二方向的同一列中的该些第一显示区仅包含该些第一次像素、该些第二次像素以及该些第三次像素的其中一者,而该些第一次像素、该些第二次像素以及该些第三次像素沿着该第一方向依序轮流交替排列;以及
在该第二显示面板中,该些第二显示区与该些第二透明区沿着该第二方向间隔交替并排成多列,且在沿着该第二方向的同一列中的该些第二显示区仅包含该些第一次像素、该些第二次像素以及该些第三次像素的其中一者,而该些第二次像素、该些第三次像素以及该些第一次像素沿着该第一方向依序轮流交替排列。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透明显示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显示面板中的任一该第一透明区与至少两个该第一显示区相邻,但不与该些第一透明区相邻,且该第二显示面板中的任一该第二透明区与至少两个该第二显示区相邻,但不与该些第二透明区相邻。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透明显示器,其特征在于,
在该第一显示面板中,该些第一显示区沿着一第二方向并排成多个第一行,该些第一透明区沿着该第二方向并排成多个第二行,且该第一行与该第二行沿着该第一方向间隔交替排列,其中在同一该第一行中,该些第一次像素、该些第二次像素以及该些第三次像素沿着该第二方向依序轮流交替排列,且该些第一行中的任一该第一次像素与另一该第一行中的邻近的一该第二次像素与一该第三次像素呈三角形排列;以及
在该第二显示面板中,该些第二透明区沿着该第二方向并排成多个第三行,该些第二显示区沿着该第二方向并排成多个第四行,且该第三行与该第四行沿着该第一方向间隔交替排列,其中在同一该第四行中,该些第一次像素、该些第二次像素以及该些第三次像素沿着该第二方向依序轮流交替排列,且该些第四行中的任一该第一次像素与另一该第四行中的邻近的一该第二次像素与一该第三次像素呈三角形排列;
其中,当该第一显示面板与该第二显示面板组合成该第二显示装置时,该些第四行与该些第一行沿着该第一方向间隔交替排列,且该些第一行中的任一该第一次像素与相邻的该第四行中的邻近的一该第二次像素与一该第三次像素呈三角形排列。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透明显示器,其特征在于,该些第一显示区与该些第二显示区分别具有一第一宽度与一第二宽度,任一该第一行中的该些第一显示区与邻近的另一该第一行中的该些第一显示区具有二分之一该第一宽度的错位排列,而任一该第四行中的该些第二显示区与邻近的另一该第四行中的该些第二显示区具有二分之一该第二宽度的错位排列。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明显示器,其特征在于,该些第一显示区、该些第一透明区、该些第二显示区以及该些第二透明区分别为一矩形。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明显示器,其特征在于,该些第一显示区、该些第一透明区、该些第二显示区以及该些第二透明区分别为一正方形。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明显示器,其特征在于,该些第一显示区、该些第一透明区、该些第二显示区以及该些第二透明区的形状不完全相同。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透明显示器,其特征在于,各该第一显示区的面积大于各该第一透明区的面积,各该第二显示区的面积小于各该第二透明区的面积。
CN201310245915.4A 2013-04-16 2013-06-20 透明显示器 Active CN10344082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2113522A TWI548079B (zh) 2013-04-16 2013-04-16 透明顯示器及透明顯示面板
TW102113522 2013-04-1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440822A CN103440822A (zh) 2013-12-11
CN103440822B true CN103440822B (zh) 2016-02-24

Family

ID=496945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245915.4A Active CN103440822B (zh) 2013-04-16 2013-06-20 透明显示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140307430A1 (zh)
CN (1) CN103440822B (zh)
TW (1) TWI54807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750022B1 (ko) * 2013-08-21 2017-06-22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전계발광표시장치
CN103903524B (zh) * 2014-03-25 2016-06-1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方法
TWI500008B (zh) * 2014-04-07 2015-09-11 E Ink Holdings Inc 畫素陣列
KR102300035B1 (ko) * 2014-07-28 2021-09-0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투명 디스플레이 장치
CN104166260B (zh) * 2014-08-04 2016-09-0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基板及其驱动方法和显示装置
CN104347679A (zh) * 2014-09-30 2015-02-1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Oled显示基板、oled显示装置和掩膜板
KR102335214B1 (ko) * 2014-11-18 2021-12-06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패널
TWI539203B (zh) 2014-12-29 2016-06-21 聯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顯示面板
CN105826349B (zh) * 2015-01-09 2019-04-23 联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
US10134330B2 (en) 2015-03-17 2018-11-20 Kunshan Yunyinggu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Subpixel arrangement for displays and driving circuit thereof
EP3271913B1 (en) * 2015-03-17 2020-04-15 Shenzhen Yunyinggu Technology Co., Ltd. Subpixel arrangement for displays and driving circuit thereof
CN105047687B (zh) * 2015-07-03 2018-03-2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透明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5280111B (zh) 2015-11-11 2018-01-09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透明显示器
US10394091B2 (en) * 2015-11-18 2019-08-27 Samsung Display Co., Lt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N105892138B (zh) * 2016-06-14 2019-01-22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透明液晶显示器
JP6684670B2 (ja) * 2016-07-07 2020-04-22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表示装置
TWI619995B (zh) 2016-11-23 2018-04-01 國立中山大學 透明顯示裝置
SG10201709801UA (en) * 2016-12-01 2018-07-30 Varjo Tech Oy Display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displaying using context display and projectors
US10984755B2 (en) * 2016-12-22 2021-04-20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Display device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07768407B (zh) 2017-10-19 2020-05-12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有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7680496B (zh) * 2017-10-30 2019-09-27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透明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0071138A (zh) * 2018-01-24 2019-07-30 株式会社日本有机雷特显示器 发光装置和显示装置
CN108269522B (zh) * 2018-02-11 2020-01-03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设备及其图像显示方法
CN108269503A (zh) * 2018-03-26 2018-07-10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9192759B (zh) 2018-08-29 2021-09-2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
CN109148545B (zh) * 2018-08-31 2021-03-30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9191557B (zh) * 2018-09-11 2023-05-02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 立体地形图的影像纹理映射方法及装置
CN109036257B (zh) * 2018-10-24 2022-04-29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和显示装置
CN109545827A (zh) * 2018-11-21 2019-03-29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9346003B (zh) * 2018-12-13 2020-06-12 大连集思特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层柔性透明薄膜led显示屏控制系统
CN109448575B (zh) 2018-12-29 2020-12-29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透明显示面板和透明显示装置
CN110148356A (zh) * 2019-05-08 2019-08-20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折叠式显示面板
WO2020227867A1 (en) * 2019-05-10 2020-11-19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Stretchable display apparatus and image display driving method
CN110166814A (zh) * 2019-05-25 2019-08-2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视频画面显示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0703487B (zh) * 2019-09-26 2021-03-16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像素结构及透明显示器
CN110867155B (zh) * 2019-11-26 2023-05-23 捷开通讯(深圳)有限公司 显示屏、显示方法及电子设备
US11126221B2 (en) 2019-11-28 2021-09-21 Innolux Corporation Transparent display device
CN111477113B (zh) * 2020-05-25 2021-12-0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透明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11810956B2 (en) * 2021-11-11 2023-11-07 Taiwa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mpany, Ltd. In-situ thermal annealing of electrode to form seed layer for improving FeRAM performance
WO2023101797A2 (en) * 2021-12-01 2023-06-08 Kokanee Research Llc Hybrid displays
CN116469318A (zh) * 2022-01-05 2023-07-21 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拼接显示器及驱动方法、拼接显示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37179A (zh) * 2002-02-04 2003-08-20 凌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器的像素信号线模组
CN102402083A (zh) * 2011-08-29 2012-04-04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像素结构、液晶显示面板与透明液晶显示器
CN102623462A (zh) * 2011-12-16 2012-08-01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510131B (en) * 2000-05-24 2002-11-11 Chi Mei Electronic Corp Image input/output device
JP2002207221A (ja) * 2001-01-11 2002-07-26 Seiko Epson Corp 液晶表示装置
US6575576B1 (en) * 2002-06-03 2003-06-10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creasing the spatial resolution of a projected pixelated display
JP2004117538A (ja) * 2002-09-24 2004-04-15 Sanyo Electric Co Ltd 液晶表示装置
US20100149071A1 (en) * 2008-12-14 2010-06-17 Edward Mun-Song Son Convenient Configurations for Secondary Mini Monitors
JP2011075823A (ja) * 2009-09-30 2011-04-14 Panasonic Corp 表示装置
KR20120032659A (ko) * 2010-09-29 2012-04-0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 단말기 및 그 디스플레이 제어 방법
KR101391244B1 (ko) * 2010-12-20 2014-05-02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CN102645954A (zh) * 2011-02-16 2012-08-22 索尼爱立信移动通讯有限公司 便携式终端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37179A (zh) * 2002-02-04 2003-08-20 凌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器的像素信号线模组
CN102402083A (zh) * 2011-08-29 2012-04-04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像素结构、液晶显示面板与透明液晶显示器
CN102623462A (zh) * 2011-12-16 2012-08-01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40307430A1 (en) 2014-10-16
CN103440822A (zh) 2013-12-11
TWI548079B (zh) 2016-09-01
TW201442216A (zh) 2014-11-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440822B (zh) 透明显示器
CN101093630B (zh) 三维图像显示装置
CN105572886B (zh) 一种三维显示装置
KR20230070538A (ko) 표시 기판, 그 구동 방법, 표시 장치 및 고정밀 메탈 마스크
CN105445949B (zh) 一种三维显示装置
KR102123272B1 (ko) 자동입체방식용 디스플레이 화면
CN103348687A (zh) 自动立体显示装置
US8651684B2 (en) Two and three-dimensional image with optical emission frequency control
WO2017118058A1 (zh) 三维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TW201142357A (en) Controlling a pixel array to support an adaptable light manipulator
CN206364017U (zh) 透明显示面板
CN104599604A (zh) 一种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US20150301239A1 (en) Pixel array
WO2016141655A1 (zh) 显示装置及其光栅控制方法
CN107886850A (zh) 异形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WO2017036097A1 (zh) 一种3d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和装置
CN106094334A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8020978A (zh) 光场显示装置
CN1913648A (zh) 图像显示装置及用于该图像显示装置的立体图像产生结构
WO2017092397A1 (zh) 一种三维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CN104111538A (zh) 显示装置
CN105096885B (zh) 阵列基板、显示装置及子像素渲染方法
CN104978941A (zh) 一种多视角显示装置及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
CN107871759A (zh) Oled像素结构及oled显示屏
WO2016197522A1 (zh) 显示面板及其显示驱动方法、显示驱动装置以及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