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427699B - 基于三模态切换的三相逆变器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基于三模态切换的三相逆变器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427699B
CN103427699B CN201310352016.4A CN201310352016A CN103427699B CN 103427699 B CN103427699 B CN 103427699B CN 201310352016 A CN201310352016 A CN 201310352016A CN 103427699 B CN103427699 B CN 10342769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eration mode
time
sector
switching tube
ref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35201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427699A (zh
Inventor
张波
李湘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CUT
Original Assignee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CU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CUT filed Critical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CUT
Priority to CN201310352016.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427699B/zh
Publication of CN1034276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2769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42769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2769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verter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三模态切换的三相逆变器控制方法,所述方法通过三个工作模态在三个不同工作扇区内不同的组合控制实现,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确定三相逆变器需输出的电压矢量所在扇区,得到与所在扇区对应、合成电压矢量的两个工作模态;2)确定两个工作模态的工作时间;3)根据工作时间生成两个工作模态的切换序列;4)根据切换序列控制两个工作模态合成电压矢量,使其按圆形轨迹旋转输出三相逆变器的正弦线电压。本发明的三相逆变器控制方法在输出同样的正弦线电压情况下,与SVPWM控制策略相比,所采用的电路模态数量减少1/2,三相逆变器的功率开关管开关次数减少2/3,从而有效地降低了三相逆变器的开关频率与损耗。

Description

基于三模态切换的三相逆变器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三相逆变器的控制方法,尤其是一种基于三模态切换的三相逆变器控制方法。属于电能转换应用领域。
背景技术
三相逆变器作为工业应用中不可或缺的电力电子设备,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高速列车、电动汽车、大型不间断电源(UPS)、新能源发电等领域。然而,随着三相逆变器功率的增大,以及功率开关管的开关频率的提高,使得功率开关管的开关损耗越来越大,已成为制约高功率密度逆变器发展的一个关键问题。
目前,常用的三相逆变器控制策略是SVPWM(全称为SpaceVectorPulseWidthModulation,即空间矢量脉宽调制),它与传统的正弦PWM(全称为PulseWidthModulation,即脉冲宽度调制)策略相比,输出电流波形的谐波分量小,且直流母线电压的利用率较高,更易于数字化控制。然而,SVPWM需要通过在六个不同工作扇区内对六个工作模态的切换来实现对三相逆变器的控制,如图1在第一扇区内工作模态切换序列所示,在一个周期内三相逆变器中三相桥臂的6个功率开关管各开关1次,共6次,因此,开关频率较高及损耗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可以有效降低三相逆变器开关频率与损耗的基于三模态切换的三相逆变器控制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采取如下技术方案达到:
基于三模态切换的三相逆变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通过三个工作模态在三个不同工作扇区内不同的组合控制实现,包括以下步骤:
1)确定三相逆变器需输出的电压矢量所在扇区,得到三个工作模态中与所在扇区对应、合成电压矢量的两个工作模态;
2)确定步骤1)所述两个工作模态的工作时间;
3)根据工作时间生成步骤1)所述两个工作模态的切换序列;
4)根据切换序列控制步骤1)所述两个工作模态合成电压矢量,使其按圆形轨迹旋转输出三相逆变器的正弦线电压。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三个工作模态分别为:工作模态U100,开关管VT1、开关管VT2和开关管VT6导通,开关管VT3、开关管VT4和开关管VT5截止;工作模态U010,开关管VT2、开关管VT3和开关管VT4导通,开关管VT1、开关管VT5和开关管VT6截止;以及工作模态U001,开关管VT4、开关管VT5和开关管VT6导通,开关管VT1、开关管VT2和开关管VT3截止;所述三个工作扇区在静止坐标α-β两相坐标轴上、以α轴为起点逆时针方向划分为:第一扇区,0~120度;第二扇区,120~240度;以及第三扇区,240~360度。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步骤1)具体如下:
设三相逆变器电压矢量Uref,给定Uref幅值和相角,在静止坐标α-β两相坐标轴上,Uref在其上的分量用Uα和Uβ来表示,其所在扇区由以下式(1)确定:
N = s i g n ( U β ) + 2 × s i g n ( sin π 3 U α - sin π 6 U β ) + 4 × s i g n ( - s i n π 3 U α - s i n π 6 U β ) - - - ( 1 )
其中,N=1或N=3时,电压矢量位于第一扇区,由工作模态U100和U010合成;N=4或N=5时,电压矢量位于第二扇区,由工作模态U010和U001合成;N=2或N=6时,电压矢量位于第三扇区,由工作模态U001和U100合成。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步骤2)具体如下:
a)若电压矢量Uref位于第一扇区,由工作模态U100和U010合成,则UrefTs=U100T100+U010T010,其中T100是工作模态U100的工作时间,T010是工作模态U010的工作时间,且有Ts=T100+T010+T000,其中T000为工作模态U100和U010不工作时三相逆变器的A、B、C三相桥臂的下功率开关管全开通的时间;设Uref与α轴的夹角为θ,三相逆变器直流母线电压为Udc,则有:
U α U β T s = U r e f c o s θ s i n θ T s = 2 3 U d c 1 0 T 100 + 2 3 U d c - c o s π 3 s i n 2 π 3 T 010 - - - ( 2 )
由式(2)确定工作模态U100、U010以及三相桥臂的下功率开关管全开通的时间如下:
T 100 = 3 T s U d c ( 3 2 U α + 1 2 U β ) T 010 = 3 T s U β U d c T 000 = T s - T 100 - T 010 - - - ( 3 )
b)若电压矢量Uref位于第二扇区,由工作模态U010和U001合成,则UrefTs=U010T010+U001T001,其中T010是工作模态U010的工作时间,T001是工作模态U001的工作时间,且有Ts=T010+T001+T000,其中T000为工作模态U010和U001不工作时三相逆变器的三相桥臂的下功率开关管全开通的时间;设Uref与α轴的夹角为θ,三相逆变器直流母线电压为Udc,则有:
U α U β T s = U r e f c o s θ s i n θ T s = 2 3 U d c 1 0 T 010 + 2 3 U d c - c o s π 3 s i n 2 π 3 T 001 - - - ( 4 )
由式(4)确定工作模态U010和U001以及三相桥臂的下功率开关管全开通的时间如下:
T 010 = 3 T s U d c ( 1 2 U β + 3 2 U α ) T 001 = 3 T s U d c ( - 3 2 U α - 1 2 U β ) T 000 = T s - T 010 - T 001 - - - ( 5 )
c)若电压矢量Uref位于第三扇区,由工作模态U001和U100合成,则UrefTs=U001T001+U100T100,其中T001是工作模态U001的工作时间,T100是工作模态U100的工作时间,且有Ts=T001+T100+T000,其中T000为工作模态U001和U100不工作时三相逆变器的三相桥臂的下功率开关管全开通的时间;设电压矢量Uref与α轴的夹角为θ,三相逆变器直流母线电压为Udc,则有:
U α U β T s = U r e f c o s θ s i n θ T s = 2 3 U d c 1 0 T 001 + 2 3 U d c - c o s π 3 s i n 2 π 3 T 100 - - - ( 6 )
由式(6)确定工作模态U010和U001以及三相桥臂的下功率开关管全开通的时间如下:
T 001 = - 3 T s U d c U β T 100 = 3 T s U d c ( 3 2 U α - 1 2 U β ) T 000 = T s - T 001 - T 100 - - - ( 7 ) .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步骤3)具体如下:
a)若电压矢量Uref位于第一扇区时,生成第一切换序列:当前周期开始时工作模态U100处于工作状态,让工作模态U100持续工作T100时间,然后切换至零矢量,零矢量持续T000时间,然后切换至工作模态U010,工作模态U010工作T010时间后本周期结束;在第二周期开始后让工作模态U010继续工作至第二周期的T010时间结束,切换至零矢量直至第二周期的T000时间结束,最后切换至工作模态U100并工作至第二周期结束;
b)若电压矢量Uref位于第二扇区时,生成第二切换序列:当前周期开始时工作模态U010处于工作状态,让工作模态U010持续工作T010时间,然后切换至零矢量,零矢量持续T000时间,然后切换至工作模态U001,工作模态U001工作T001时间后本周期结束;在第二周期开始后让工作模态U001继续工作至第二周期的T001时间结束,切换至零矢量直至第二周期的T000时间结束,最后切换至工作模态U010并工作至第二周期结束;
c)若电压矢量Uref位于第三扇区时,生成第三切换序列:当前周期开始时工作模态U001处于工作状态,让工作模态U001持续工作T001时间,然后切换至零矢量,零矢量持续T000时间,然后切换至工作模态U100,工作模态U100工作T100时间后本周期结束;在第二周期开始后让工作模态U100继续工作至第二周期的T100时间结束,切换至零矢量直至第二周期的T000时间结束,最后切换至工作模态U001并工作至第二周期结束。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三相逆变器控制方法根据切换线性系统理论确定逆变器的能控性条件,采用最少的三个工作模态数使三相逆变器完全能控,在输出同样的正弦线电压情况下,与SVPWM控制策略相比,所采用的电路模态数量减少1/2,三相逆变器的功率开关管开关次数减少2/3,从而有效地降低了三相逆变器的开关频率与损耗。
附图说明
图1为三相逆变器采用SVPWM控制在第一扇区内的工作模态切换序列示意图。
图2a~2c分别为本发明三相逆变器控制方法的工作模态U100、U010以及U001的电路图。
图3为本发明三相逆变器控制方法的三个工作扇区示意图。
图4a~4c分别为本发明三相逆变器控制方法的工作模态U100和U010在第一扇区内、工作模态U001和U100在第二扇区内以及工作模态U001和U100在第三扇区内的合成电压矢量示意图。
图5a~5c分别为本发明三相逆变器控制方法的工作模态U100和U010在第一扇区内、工作模态U001和U100在第二扇区内以及工作模态U001和U100在第三扇区内的切换序列图。
图6为为本发明三相逆变器控制方法的三相逆变器正弦线电压输出波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三相逆变器控制方法通过三个工作模态在三个不同工作扇区内不同的组合控制实现;如图2a~2c和下表1所示,所述三个工作模态分别为:工作模态U100,开关管VT1、开关管VT2和开关管VT6导通,开关管VT3、开关管VT4和开关管VT5截止;工作模态U010,开关管VT2、开关管VT3和开关管VT4导通,开关管VT1、开关管VT5和开关管VT6截止;以及工作模态U001,开关管VT4、开关管VT5和开关管VT6导通,开关管VT1、开关管VT2和开关管VT3截止;如图3所示,所述三个工作扇区在静止坐标α-β两相坐标轴上、以α轴为起点逆时针方向划分为:第一扇区,0~120度;第二扇区,120~240度;以及第三扇区,240~360度。
表1三个工作模态
本实施例的三相逆变器控制方法,步骤如下:
1)确定三相逆变器需输出的电压矢量所在扇区,得到三个工作模态中与所在扇区对应、合成电压矢量的两个工作模态,具体如下:
设三相逆变器电压矢量Uref,给定Uref幅值和相角,在静止坐标α-β两相坐标轴上,Uref在其上的分量用Uα和Uβ来表示,其所在扇区由以下式(1)确定:
N = s i g n ( U β ) + 2 × s i g n ( sin π 3 U α - sin π 6 U β ) + 4 × s i g n ( - s i n π 3 U α - s i n π 6 U β ) - - - ( 1 )
其中,N=1或N=3时,电压矢量位于第一扇区,如图4a所示,由工作模态U100和U010合成;N=4或N=5时,电压矢量位于第二扇区,如图4b所示,由工作模态U010和U001合成;N=2或N=6时,电压矢量位于第三扇区,如图4c所示,由工作模态U001和U100合成。注:上述sign(x)函数定义为当x<0时,sign(x)=0,当x>0时,sign(x)=1。
2)确定步骤1)所述两个工作模态的工作时间,具体如下:
a)若电压矢量Uref位于第一扇区,如图4a所示,由工作模态U100和U010合成,则UrefTs=U100T100+U010T010,其中T100是工作模态U100的工作时间,T010是工作模态U010的工作时间,且有Ts=T100+T010+T000,其中T000为工作模态U100和U010不工作时三相逆变器的三相桥臂的下功率开关管全开通的时间;设Uref与α轴的夹角为θ,三相逆变器直流母线电压为Udc,则有:
U α U β T s = U r e f c o s θ s i n θ T s = 2 3 U d c 1 0 T 100 + 2 3 U d c - c o s π 3 s i n 2 π 3 T 010 - - - ( 2 )
由式(2)确定工作模态U100、U010以及三相桥臂的下功率开关管全开通的时间如下:
T 100 = 3 T s U d c ( 3 2 U α + 1 2 U β ) T 010 = 3 T s U β U d c T 000 = T s - T 100 - T 010 - - - ( 3 )
b)若电压矢量Uref位于第二扇区,如图4b所示,由工作模态U010和U001合成,则UrefTs=U010T010+U001T001,其中T010是工作模态U010的工作时间,T001是工作模态U001的工作时间,且有Ts=T010+T001+T000,其中T000为工作模态U010和U001不工作时三相逆变器的三相桥臂的下功率开关管全开通的时间;设Uref与α轴的夹角为θ,三相逆变器直流母线电压为Udc,则有:
U α U β T s = U r e f c o s θ s i n θ T s = 2 3 U d c 1 0 T 010 + 2 3 U d c - c o s π 3 s i n 2 π 3 T 001 - - - ( 4 )
由式(4)确定工作模态U010和U001以及三相桥臂的下功率开关管全开通的时间如下:
T 010 = 3 T s U d c ( 1 2 U β + 3 2 U α ) T 001 = 3 T s U d c ( - 3 2 U α - 1 2 U β ) T 000 = T s - T 010 - T 001 - - - ( 5 )
c)若电压矢量Uref位于第三扇区,如图4c所示,由工作模态U001和U100合成,则UrefTs=U001T001+U100T100,其中T001是工作模态U001的工作时间,T100是工作模态U100的工作时间,且有Ts=T001+T100+T000,其中T000为工作模态U001和U100不工作时三相逆变器的三相桥臂的下功率开关管全开通的时间;设电压矢量Uref与α轴的夹角为θ,三相逆变器直流母线电压为Udc,则有:
U α U β T s = U r e f c o s θ s i n θ T s = 2 3 U d c 1 0 T 001 + 2 3 U d c - c o s π 3 s i n 2 π 3 T 100 - - - ( 6 )
由式(6)确定工作模态U010和U001以及三相桥臂的下功率开关管全开通的时间如下:
T 001 = - 3 T s U d c U β T 100 = 3 T s U d c ( 3 2 U α - 1 2 U β ) T 000 = T s - T 001 - T 100 - - - ( 7 )
3)根据工作时间生成步骤1)所述两个工作模态的切换序列,具体如下:
a)若电压矢量Uref位于第一扇区时,生成第一切换序列如图5a所示,当前周期开始时工作模态U100处于工作状态,让工作模态U100持续工作T100时间到达图5a中所示a点,然后切换至零矢量,零矢量持续T000时间到达图5a中所示b点,然后切换至工作模态U010,工作模态U010工作T010时间后本周期结束;在第二周期开始后让工作模态U010继续工作至第二周期的T010时间结束,即图5a中所示c点,切换至零矢量直至第二周期的T000时间结束,即图5a中所示d点,最后切换至工作模态U100并工作至第二周期结束;如图5a下方的A、B、C三相桥臂控制所示,A相桥臂的S1处,从高电平变低电平,即从上功率开关管开通、下功率开关管关断变为上功率开关管关断、下功率开关管开通;B相桥臂的S2处,从低电平变高电平,即从上功率开关管关断、下功率开关管开通变为上功率开关管开通、下功率开关管关断;C相桥臂一直是低电平,即一直维持上功率开关管关断、下功率开关管开通的状态;可见在一个周期的三相桥臂控制中,A相桥臂的上功率开关管关断一次、下功率开关管开通一次,B相桥臂的上功率开关管开通一次、下功率开关管关断一次,即开关共2次;
b)若电压矢量Uref位于第二扇区时,生成第二切换序列如图5b所示,当前周期开始时工作模态U010处于工作状态,让工作模态U010持续工作T010时间到达图5b中所示a点,然后切换至零矢量,零矢量持续T000时间到达图5b中所示b点,然后切换至工作模态U001,工作模态U001工作T001时间后本周期结束;在第二周期开始后让工作模态U001继续工作至第二周期的T001时间结束,即图5b中所示c点,切换至零矢量直至第二周期的T000时间结束,即图5b中所示d点,最后切换至工作模态U010并工作至第二周期结束;如图5b下方的A、B、C三相桥臂控制所示,B相桥臂的S1处,从高电平变低电平,即从上功率开关管开通、下功率开关管关断变为上功率开关管关断、下功率开关管开通;C相桥臂的S2处,从低电平变高电平,从上功率开关管关断、下功率开关管开通变为上功率开关管开通、下功率开关管关断;A相桥臂一直是低电平,即一直维持上功率开关管关断、下功率开关管开通的状态;可见在一个周期的三相桥臂控制中,B相桥臂的上功率开关管关断一次、下功率开关管开通一次,C相桥臂的上功率开关管开通一次、下功率开关管关断一次,即开关共2次;
c)若电压矢量Uref位于第三扇区时,生成第三切换序列如图5c所示,当前周期开始时工作模态U001处于工作状态,让工作模态U001持续工作T001时间到达图5c中所示a点,然后切换至零矢量,零矢量持续T000时间到达图5c中所示b点,然后切换至工作模态U100,工作模态U100工作T100时间后本周期结束;在第二周期开始后让工作模态U100继续工作至第二周期的T100时间结束,即图5c中所示c点,切换至零矢量直至第二周期的T000时间结束,即图5c中所示d点,最后切换至工作模态U001并工作至第二周期结束;如图5c下方的A、B、C三相桥臂控制所示,C相桥臂的S1处,从高电平变低电平,即从上功率开关管开通、下功率开关管关断变为上功率开关管关断、下功率开关管开通;A相桥臂的S2处,从低电平变高电平,从上功率开关管关断、下功率开关管开通变为上功率开关管开通、下功率开关管关断;B相桥臂一直是低电平,即一直维持上功率开关管关断、下功率开关管开通的状态;可见在一个周期的三相桥臂控制中,C相桥臂的上功率开关管关断一次、下功率开关管开通一次,A相桥臂的上功率开关管开通一次、下功率开关管关断一次,即开关共2次。
4)根据切换序列控制步骤1)所述两个工作模态合成电压矢量Uref,使其按圆形轨迹旋转输出三相逆变器的正弦线电压,如图6所示。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专利优选的实施例,但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专利所公开的范围内,根据本发明专利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专利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属于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

Claims (4)

1.基于三模态切换的三相逆变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通过三个工作模态在三个不同工作扇区内不同的组合控制实现,所述三个工作模态分别为:工作模态U100,开关管VT1、开关管VT2和开关管VT6导通,开关管VT3、开关管VT4和开关管VT5截止;工作模态U010,开关管VT2、开关管VT3和开关管VT4导通,开关管VT1、开关管VT5和开关管VT6截止;以及工作模态U001,开关管VT4、开关管VT5和开关管VT6导通,开关管VT1、开关管VT2和开关管VT3截止;所述三个工作扇区在静止坐标α-β两相坐标轴上、以α轴为起点逆时针方向划分为:第一扇区,0~120度;第二扇区,120~240度;以及第三扇区,240~360度;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确定三相逆变器需输出的电压矢量所在扇区,得到三个工作模态中与所在扇区对应、合成电压矢量的两个工作模态;
2)确定步骤1)所述两个工作模态的工作时间;
3)根据工作时间生成步骤1)所述两个工作模态的切换序列;
4)根据切换序列控制步骤1)所述两个工作模态合成电压矢量,使其按圆形轨迹旋转输出三相逆变器的正弦线电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三模态切换的三相逆变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具体如下:
设三相逆变器电压矢量Uref,给定Uref幅值和相角,在静止坐标α-β两相坐标轴上,Uref在其上的分量用Uα和Uβ来表示,其所在扇区由以下式(1)确定:
N = s i g n ( U β ) + 2 × s i g n ( sin π 3 U α - s i n π 6 U β ) + 4 × s i g n ( - s i n π 3 U α - s i n π 6 U β ) - - - ( 1 )
其中,N=1或N=3时,电压矢量位于第一扇区,由工作模态U100和U010合成;N=4或N=5时,电压矢量位于第二扇区,由工作模态U010和U001合成;N=2或N=6时,电压矢量位于第三扇区,由工作模态U001和U100合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三模态切换的三相逆变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具体如下:
a)若电压矢量Uref位于第一扇区,由工作模态U100和U010合成,则UrefTs=U100T100+U010T010,其中T100是工作模态U100的工作时间,T010是工作模态U010的工作时间,且有Ts=T100+T010+T000,其中T000为工作模态U100和U010不工作时三相逆变器的A、B、C三相桥臂的下功率开关管全开通的时间;设Uref与α轴的夹角为θ,三相逆变器直流母线电压为Udc,则有:
U α U β T s = U r e f c o s θ s i n θ T s = 2 3 U d c 1 0 T 100 + 2 3 U d c - c o s π 3 s i n 2 π 3 T 010 - - - ( 2 )
由式(2)确定工作模态U100、U010以及三相桥臂的下功率开关管全开通的时间如下:
T 100 = 3 T s U d c ( 3 2 U α + 1 2 U β ) T 010 = 3 T s U β U d c T 000 = T s - T 100 - T 010 - - - ( 3 )
b)若电压矢量Uref位于第二扇区,由工作模态U010和U001合成,则UrefTs=U010T010+U001T001,其中T010是工作模态U010的工作时间,T001是工作模态U001的工作时间,且有Ts=T010+T001+T000,其中T000为工作模态U010和U001不工作时三相逆变器的三相桥臂的下功率开关管全开通的时间;设Uref与α轴的夹角为θ,三相逆变器直流母线电压为Udc,则有:
U α U β T s = U r e f c o s θ s i n θ T s = 2 3 U d c 1 0 T 010 + 2 3 U d c - c o s π 3 s i n 2 π 3 T 001 - - - ( 4 )
由式(4)确定工作模态U010和U001以及三相桥臂的下功率开关管全开通的时间如下:
T 010 = 3 T s U d c ( 1 2 U β + 3 2 U α ) T 001 = 3 T s U d c ( - 3 2 U α - 1 2 U β ) T 000 = T s - T 010 - T 001 - - - ( 5 )
c)若电压矢量Uref位于第三扇区,由工作模态U001和U100合成,则UrefTs=U001T001+U100T100,其中T001是工作模态U001的工作时间,T100是工作模态U100的工作时间,且有Ts=T001+T100+T000,其中T000为工作模态U001和U100不工作时三相逆变器的三相桥臂的下功率开关管全开通的时间;设电压矢量Uref与α轴的夹角为θ,三相逆变器直流母线电压为Udc,则有:
U α U β T s = U r e f c o s θ s i n θ T s = 2 3 U d c 1 0 T 001 + 2 3 U d c - c o s π 3 s i n 2 π 3 T 100 - - - ( 6 )
由式(6)确定工作模态U010和U001以及三相桥臂的下功率开关管全开通的时间如下:
T 001 = - 3 T s U d c U β T 100 = 3 T s U d c ( 3 2 U α - 1 2 U β ) - T 000 = T s - T 001 - T 100 - - ( 7 ) .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三模态切换的三相逆变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具体如下:
a)若电压矢量Uref位于第一扇区时,生成第一切换序列:当前周期开始时工作模态U100处于工作状态,让工作模态U100持续工作T100时间,然后切换至零矢量,零矢量持续T000时间,然后切换至工作模态U010,工作模态U010工作T010时间后本周期结束;在第二周期开始后让工作模态U010继续工作至第二周期的T010时间结束,切换至零矢量直至第二周期的T000时间结束,最后切换至工作模态U100并工作至第二周期结束;
b)若电压矢量Uref位于第二扇区时,生成第二切换序列:当前周期开始时工作模态U010处于工作状态,让工作模态U010持续工作T010时间,然后切换至零矢量,零矢量持续T000时间,然后切换至工作模态U001,工作模态U001工作T001时间后本周期结束;在第二周期开始后让工作模态U001继续工作至第二周期的T001时间结束,切换至零矢量直至第二周期的T000时间结束,最后切换至工作模态U010并工作至第二周期结束;
c)若电压矢量Uref位于第三扇区时,生成第三切换序列:当前周期开始时工作模态U001处于工作状态,让工作模态U001持续工作T001时间,然后切换至零矢量,零矢量持续T000时间,然后切换至工作模态U100,工作模态U100工作T100时间后本周期结束;在第二周期开始后让工作模态U100继续工作至第二周期的T100时间结束,切换至零矢量直至第二周期的T000时间结束,最后切换至工作模态U001并工作至第二周期结束。
CN201310352016.4A 2013-08-13 2013-08-13 基于三模态切换的三相逆变器控制方法 Active CN10342769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352016.4A CN103427699B (zh) 2013-08-13 2013-08-13 基于三模态切换的三相逆变器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352016.4A CN103427699B (zh) 2013-08-13 2013-08-13 基于三模态切换的三相逆变器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427699A CN103427699A (zh) 2013-12-04
CN103427699B true CN103427699B (zh) 2016-01-20

Family

ID=496519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352016.4A Active CN103427699B (zh) 2013-08-13 2013-08-13 基于三模态切换的三相逆变器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42769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31136B (zh) * 2019-04-12 2021-03-16 广东工业大学 一种三相交流电机的驱动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16155129B (zh) * 2023-04-18 2023-07-04 湖南大学 基于虚拟电压矢量的简化电压调制模型、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09477A (zh) * 2007-01-15 2007-08-01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基于电压空间矢量的调制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199723B1 (ko) * 2011-01-06 2012-11-08 홍익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공간전압 pwm 과변조 제어 방법 및 그 장치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09477A (zh) * 2007-01-15 2007-08-01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基于电压空间矢量的调制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随机脉冲位置电压空间矢量调制及其实现";王建民等;《电力电子技术》;20011031;第35卷(第5期);16-19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427699A (zh) 2013-12-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856916B (zh) 一种单相光伏逆变器无功控制方法及电路
CN103051273B (zh) 基于五相六线拓扑的相邻五矢量svpwm方法
CN105099200A (zh) 移相控制双有源桥直流变换器交流相量分析法及建模方法
Shigeuchi et al. A modulation method to realize sinusoidal line current for bidirectional isolated three-phase AC/DC dual-active-bridge converter based on matrix converter
CN102508072B (zh) 采用有源前端的大功率三电平变频器温升和损耗试验方法
CN105978388A (zh) 一种可抑制漏电流单相升降压型光伏逆变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03346583A (zh) 一种具有快速功率响应能力的定频直接功率pwm变换器控制方法
CN108039850A (zh) 一种实现多相变流器svpwm控制的通用方法
CN103618336B (zh) 整流式高频链并网逆变器的输出数字调制电路及控制系统
CN103427699B (zh) 基于三模态切换的三相逆变器控制方法
CN103457497B (zh) 基于四模态切换的三相逆变器控制方法
CN104660135A (zh) 基于120°ab坐标系的svpwm方法
CN109412440B (zh) 一种适用于线电压级联型三重化变流器的载波移相svpwm调制方法
CN111884532B (zh) 适用于三相高频链矩阵变换器的无窄脉冲调制方法
CN105006980A (zh) 基于载波交叠的三电平npc变流器pwm控制策略
CN112285608A (zh) 一种高频电源全桥逆变电路开路故障方法
CN105375780A (zh) 车载软开关逆变电源及其电压变换电路
CN110535364A (zh) 一种基于辅助电源的双Buck逆变器改进调制方法
CN103457267A (zh) 三相并联有源电力滤波器的空间矢量脉宽调制控制方法
Wei et al. A three-phase PWM rectifier with reactive power compensation function
CN106026746A (zh) 一种三相逆变器的非相邻模态切换控制方法
CN107508477A (zh) 基于多模态切换的三相三电平pwm整流器控制方法
CN110545059B (zh) 一种磁链谐波最小化脉宽调制方法
CN103236783B (zh) 一种拓宽双级式矩阵变换器功率因数角调节范围的方法
Zhang et al. Research on topology of a novel three-phase four-leg fault-tolerant NPC inverte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