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423460B - 一种电子膨胀阀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子膨胀阀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423460B
CN103423460B CN201210155946.6A CN201210155946A CN103423460B CN 103423460 B CN103423460 B CN 103423460B CN 201210155946 A CN201210155946 A CN 201210155946A CN 103423460 B CN103423460 B CN 10342346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screw mandrel
electric expansion
needle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15594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423460A (zh
Inventor
不公告发明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Sanhu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Sanhua Co Lt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Sanhua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Sanhua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155946.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423460B/zh
Priority to US14/399,502 priority patent/US9689595B2/en
Priority to PCT/CN2012/079933 priority patent/WO2013170542A1/zh
Publication of CN1034234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2346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42346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2346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子膨胀阀,其阀针部件(3)开设有轴向安装孔(31),丝杆(61)的底端安装有丝杆限位部(611)并伸入该轴向安装孔(31)中,所述轴向安装孔(31)的开口端设有阻挡所述丝杆限位部(611)的阀针限位部(32);所述丝杆(61)与所述阀针部件(3)之间还设有压缩的弹性部件(72);所述丝杆(61)的底端与所述轴向安装孔(31)的底壁之间具有预定缓冲距离。当冷媒逆向流动时,该电子膨胀阀的结构设计一方面能够简化控制程序,另一方面能够避免阀针部件移开不及时所导致的丝杆卡死问题,使得阀芯座能够顺利开启主阀口,提高了工作的可靠性。

Description

一种电子膨胀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流体控制部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子膨胀阀。
背景技术
在空调市场,由于其室内机与室外机距离较远,因此采用了两个电子膨胀阀,而两个电子膨胀阀必须分别并联单向阀才能最大限度的提高系统效率。其系统原理图如图1,工作原理简述如下:
制冷时:从压缩机7'8排气管出来的高温高压的气态制冷剂通过四通阀7'1的D接管、E接管、室外交换器7'2(冷凝放热)、第一单向阀7'4(第一电子膨胀阀7'3不起调节作用)、第二电子膨胀阀7'5(此时第二单向阀7'6关闭,第二电子膨胀阀7'5起流量调节作用),最终进入室内交换器7'7蒸发吸收热量制冷。此时由于第二电子膨胀阀7'6与室内交换器7'7较近,可以减少热量损失(如果电子膨胀阀距离蒸发器太远,那么从电子膨胀阀出来的低温低压的液态制冷剂很容易气化,不仅造成热损失,也使得蒸发器利用率大幅度下降)。同时,从室外换热器7'2出来的中温、高压的制冷剂如果从第一电子膨胀阀7'3经过,即使在膨胀阀全开的条件下,仍会出现节流效果,降低了制冷剂的压力,待传到第二电子膨胀阀7'5时制冷剂很可能会部分气化,影响电子膨胀阀的节流效果,降低系统效率。
制热时:从压缩机7'8排气管出来的高温高压的气态制冷剂通过四通阀7'1的D接管、C接管、室内交换器7'7(冷凝放热)、第二单向阀7'6(第二电子膨胀阀7'5不起调节作用)、第一电子膨胀阀7'3(此时第一单向阀7'4关闭,第一电子膨胀阀7'3起流量调节作用),最终进入室外交换器7'2蒸发吸收热量制冷。此时由于第一电子膨胀阀7'3与室外交换器7'2较近,可以减少热量损失(如果电子膨胀阀距离蒸发器太远,那么从电子膨胀阀出来的低温低压的液态制冷剂很容易气化,不仅造成热损失,也使得蒸发器利用率大幅度下降)。同时,从室内换热器7'7出来的中温、高压的制冷剂如果从第二电子膨胀阀7'5经过,即使在膨胀阀全开的条件下,仍会出现节流效果,降低了制冷剂的压力,待传到第一电子膨胀阀7'3时制冷剂很会部分气化,影响电子膨胀阀的节流效果,降低系统效率。
但是,目前市场上有客户要求将单向阀和电子膨胀阀合并,从而减少零部件,减少焊点,进而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鉴于此,现有技术中,专利号为“特开2009-287913”的日本专利公开了一种带单向阀功能的电子膨胀阀,具体地,请参考图2和图3,图2为现有技术中的电子膨胀阀正向进行流量调节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现有技术中的电子膨胀阀逆向导通时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2和图3所示,该现有技术中的电子膨胀阀包括阀座1',阀座1'设有主阀腔1'1、横接口部1'2和竖接口部1'3,该竖接口部1'3的上端开口形成主阀口1'31;主阀腔1′1内设有阀芯座2',该阀芯座2'以其周向侧壁与主阀腔1'1的周向内侧壁贴合导向,以便可沿主阀腔1'1的轴向往复运动,从而开启和关闭主阀口1'31;此外,如图2和图3所示,该阀芯座2'设有副阀腔2'1,阀芯座2'设有与该副阀腔2'1连通的阀芯阀口2'2,阀针部件3'伸入该副阀腔2'1中并沿轴向往复运动,从而开启和关闭该阀芯阀口2'2;再者,如图2和图3所示,阀芯座2'的周向侧壁上还开设有与副阀腔2'1连通的导通孔2'3,该导通孔2'3朝向横接口部1'2,并连通副阀腔2'1与横接口部1'2。
此外,如图2和图3所示,横接口部1'2连接有横接管4'1,竖接口部1'3连接有竖接管4'2,冷媒流体由横接管4'1向竖接管4'2流动时(亦即横接口部1'2一侧为高压区,竖接口部1'3一侧为低压区)定位为正向流动,冷媒流体由竖接管1'3向横接管1'2流动时(亦即竖接口部1'3一侧为高压区,横接口部1'2一侧为低压区)定位为逆向流动。阀针部件3′与丝杆5'1连接,丝杆5'1与螺母5'2通过螺纹配合;在该种结构中,在线圈6'1磁场的作用下,磁体6'2转动,丝杆5'1转动并由于螺母5'2螺纹配合因而沿轴向往复运动,从而带动阀针部件3'沿轴向往复运动,以便开启或关闭阀芯阀口2'2。
如图2所示,冷媒正向流动时,横接口部1'2一侧为高压区,竖接口部1'3一侧为低压区,在冷媒压力差的作用下,阀芯座2'向下运动,从而关闭主阀口1'31;在此基础上,冷媒由横接口部1'2通过导通孔2'3进入副阀腔2'1,阀针部件3'开启阀芯阀口2'2,进入副阀腔2'1中的冷媒由该阀芯阀口2'2流向竖接口部1'3,进而流向竖接管4'2中。在该工作过程中,通过丝杆5'1沿轴向运动,可以使得阀针部件3'调节阀芯阀口2'2的开度,进而实现电子膨胀阀流量调节的目的。
如图3所示,冷媒逆向流动时,竖接口部1'3一侧为高压区,横接口部1'2一侧为低压区,此时,在冷媒压力差的作用下,推动阀芯座2'向上运动,从而开启主阀口1'31,冷媒经过主阀口1'31、主阀腔1'1和横接口部1'2,流向横接管4'1,从而实现单向阀的单向导通功能。
然而,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电子膨胀阀存在如下缺陷:
第一,当冷媒逆向流动时,阀芯座2'向上运动从而开启主阀口1'31,此时需要先通过丝杆5'1沿轴向向上运动而移开阀针部件3',因而程序控制比较复杂;并且,当阀针部件3'移开不及时时,阀芯座2'受到的向上压力会传递给阀针部件3',进而会造成丝杆5'1摩擦力过大而造成卡死。
第二,如图2所示,当冷媒正向流动时,由于阀芯座2'的侧壁正对横接口部1'2,因而阀芯座2'的周向侧壁会受到高压冷媒的冲击;当冷媒压力出现波动时,会造成该阀芯座2'偏心,从而造成阀芯座2'对主阀口1'31的密封不严,造成内漏偏大,影响系统的工作性能。此外,阀芯座2'偏心也会造成阀针部件3'与阀芯阀口2'2出现干涉。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电子膨胀阀,当冷媒逆向流动时,该电子膨胀阀的结构设计一方面能够简化控制程序,另一方面能够避免阀针部件移开不及时所导致的丝杆卡死问题,使得阀芯座能够顺利开启主阀口,提高了工作的可靠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子膨胀阀,包括阀座、竖接管和横接管,所述阀座设有主阀腔;所述电子膨胀阀还包括与所述竖接管连通的主阀口及可开启和关闭该主阀口的阀芯座,所述阀芯座设有可与所述竖接管连通的阀芯阀口,所述电子膨胀阀还包括可开启和关闭该阀芯阀口的阀针部件、及驱动该阀针部件往复运动的驱动部件,所述驱动部件包括与所述阀针部件连接的丝杆、及与所述丝杆螺纹配合的螺母;
当冷媒正向流动时,所述阀芯座关闭主阀口,冷媒经由所述阀芯阀口流向竖接管,所述阀针部件在驱动部件的驱动下可调节所述阀芯阀口的开度;
当冷媒逆向移动时,所述阀芯座上移开启主阀口,并所述阀针部件关闭所述阀芯阀口,冷媒经由所述主阀口流向横接管;
所述丝杆的底端安装有丝杆限位部,所述阀针部件设有阻挡所述丝杆限位部的阀针限位部;所述丝杆与所述阀针部件之间还设有压缩的弹性部件;
所述丝杆与所述阀针部件可在预定缓冲距离内发生相对运动,以便冷媒逆向流动时,所述阀芯座上移推动所述阀针部件相对于所述丝杆发生相对位移而使得所述阀芯座开启所述主阀口。
优选地,所述阀针部件开设有轴向安装孔,所述丝杆限位部安装在所述丝杆的底端,并伸入该轴向安装孔中,所述阀针限位部安装在轴向安装孔的开口端;
所述丝杆的底端与所述轴向安装孔的底壁之间的距离形成所述预定缓冲距离。
优选地,所述阀针部件外壁上开设有阀针台阶部,所述弹性部件套装于所述阀针部件外壁上并且下端支撑于所述阀针台阶部上;
所述丝杆在所述轴向安装孔的外边部分套装有可移动的限位板,该限位板向上可抵接于所述丝杆的丝杆台阶部上,所述弹性部件的上端抵接所述限位板。
优选地,所述阀针限位部包括筒状导向部,所述筒状导向部的顶端设有向外侧弯曲的弯曲部,该弯曲部与所述轴向安装孔的顶端壁贴合;所述丝杆的底端导向穿过所述筒状导向部,并该筒状导向部的底壁阻挡所述丝杆限位部。
优选地,所述弹性部件设于所述轴向安装孔的内部,并其上端抵接所述丝杆限位部,其下端支撑于所述轴向安装孔的底壁上。
优选地,所述阀针限位部为固定设于所述轴向安装孔的开口端内壁上的挡块。
优选地,所述预定缓冲距离的范围为1mm至5mm。
优选地,所述主阀腔内固定有套筒,所述阀芯座沿轴向可移动设于所述套筒中,所述阀针部件的下部伸入所述套筒中开启和关闭所述阀芯阀口;
所述套筒的周向侧壁上设有靠近所述主阀口的第一流通孔及远离所述主阀口的第二流通孔;当冷媒正向流动时,所述阀芯座关闭所述主阀口,第一流通孔与所述主阀口中断连通,同时套筒上腔通过第二流通孔与主阀腔连通;当冷媒逆向流动时,所述阀芯座上移开启所述主阀口,所述主阀口通过第一流通孔与所述主阀腔连通。
优选地,所述阀芯座上移开启所述主阀口时,所述阀针部件关闭所述阀芯阀口,同时所述阀芯座关闭所述第二流通孔,以便中断所述套筒上腔与所述主阀腔之间的连通。
优选地,所述套筒的下端由阀座支撑,并该套筒的下端部包围所述主阀口。
优选地,所述阀座上开设有安装所述竖接管的竖接口部,所述套筒的下端部伸入所述竖接口部中,并由该竖接口部支撑;所述套筒下端部的内壁形成主阀孔,所述主阀孔的上部孔口形成所述主阀口。
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本发明所提供的电子膨胀阀,其丝杆的底端安装有丝杆限位部,所述阀针部件设有阻挡所述丝杆限位部的阀针限位部;所述丝杆与所述阀针部件之间还设有压缩的弹性部件;所述丝杆与所述阀针部件可在预定缓冲距离内发生相对运动,以便冷媒逆向流动时,所述阀芯座上移推动所述阀针部件相对于所述丝杆发生相对位移而使得所述阀芯座开启所述主阀口。
具体地,所述阀针部件开设有轴向安装孔,所述丝杆限位部安装在所述丝杆的底端,并伸入该轴向安装孔中,所述阀针限位部安装在轴向安装孔的开口端;所述丝杆的底端与所述轴向安装孔的底壁之间的距离形成所述预定缓冲距离。
当冷媒逆向流动时,在驱动部件不动作,丝杆不沿轴向往上运动的前提下,在冷媒压力的推动下,阀芯座向上运动,由于阀针部件与丝杆之间的上述浮动连接具有预定缓冲距离,因而阀芯座可以推动阀针部件向上运动,该阀针部件相对于丝杆向上发生足够相对位移,该相对位移小于或等于所述预定缓冲距离,从而使得阀芯座顺利开启主阀口。
在上述工作过程中,由于丝杆与阀针部件之间具有预定缓冲距离,因而当阀针部件相对于发生足够相对位移时,该预定缓冲距离还未用尽,因而能够使得主阀口顺利开启;同时,阀针部件与丝杆之间不会发生刚性接触,冷媒给予阀芯座的推动压力,不会通过阀针部件传递给丝杆,因而可以避免丝杆由于摩擦力过大而造成卡死的问题。此外,由于不用先期驱动丝杆进行动作而移开阀针部件,因而该电子膨胀阀的控制程序也得以简化。
综上所述,本发明所提供的电子膨胀阀一方面能够简化控制程序,另一方面能够避免阀针部件移开不及时所导致的丝杆卡死问题,使得阀芯座能够顺利开启主阀口,提高了工作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空调制冷系统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的电子膨胀阀正向进行流量调节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现有技术中的电子膨胀阀逆向导通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第一种实施例中电子膨胀阀在冷媒正向流动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1为图4中A部位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本发明第一种实施例中电子膨胀阀在冷媒逆向流动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第二种实施例中电子膨胀阀在冷媒正向流动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6-1为图6中B部位的局部放大图;
图7为本发明第二种实施例中电子膨胀阀在冷媒逆向流动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至图3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阀座;1'1主阀腔;1'2横接口部;1'3竖接口部;1'31主阀口;
2'阀芯座;2'1副阀腔;2'2阀芯阀口;2'3导通孔;
3'阀针部件;
4'1横接管;4'2竖接管;
5'1丝杆;5'2螺母;
6'1线圈;6'2磁体;
7'1四通阀;7'2室外换热器;7'3第一电子膨胀阀;7'4第一单向阀;7'5第二电子膨胀阀;7'6第二单向阀;7'7室内换热器;7'8压缩机。
图4至图7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阀座;11主阀腔;12横接口部;13竖接口部;2阀芯座;21阀芯阀口;3阀针部件;31轴向安装孔;32阀针限位部;321筒状导向部;322弯曲部;33阀针台阶部;
4套筒;41第一流通孔;42第二流通孔;43套筒上腔;44主阀孔;441主阀口;
51竖接管;52横接管;
61丝杆;丝杆限位部611;丝杆台阶部612;62螺母;63限位板;
71磁体;72弹性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核心为提供一种电子膨胀阀,当冷媒逆向流动时,该电子膨胀阀的结构设计一方面能够简化控制程序,另一方面能够避免阀针部件移开不及时所导致的丝杆卡死问题,使得阀芯座能够顺利开启主阀口,提高了工作的可靠性。
请参考图4、图4-1和图5,图4为本发明第一种实施例中电子膨胀阀在冷媒正向流动时的结构示意图;图4-1为图4中A部位的局部放大图;图5为本发明第一种实施例中电子膨胀阀在冷媒逆向流动时的结构示意图。
在基础技术方案中,本发明所提供的电子膨胀阀,如图4和图5所示,包括阀座1、竖接管51和横接管52,阀座1设有竖接口部13和横接口部12,竖接管51安装于该竖接口部13上,横接管52安装于该横接口部12上,阀座1设有主阀腔11;电子膨胀阀还包括与竖接管51连通的主阀口441及可开启和关闭该主阀口441的阀芯座2,阀芯座2设有可与竖接管51连通的阀芯阀口21,电子膨胀阀还包括可开启和关闭该阀芯阀口21的阀针部件3、及驱动该阀针部件往复运动的驱动部件,驱动部件包括与阀针部件连接的丝杆、及与丝杆螺纹配合的螺母。驱动还包括磁体71,该磁体71在线圈磁场力的作用下带动丝杆61发生转动。
如图4所示,当冷媒正向流动时,阀芯座2关闭主阀口441,冷媒经由阀芯阀口21流向竖接管51,阀针部件3在驱动部件的驱动下可调节阀芯阀口21的开度;如图5所示,当冷媒逆向移动时,阀芯座2上移开启主阀口441,并阀针部件3关闭阀芯阀口21,冷媒经由主阀口441流向横接管52。
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请同时参考图4、图4-1和图5,丝杆61的底端安装有丝杆限位部611,所述阀针部件3上设有阻挡所述丝杆限位部611的阀针限位部32;所述丝杆61与所述阀针部件3之间还设有压缩的弹性部件72;所述丝杆61与所述阀针部件3可在预定缓冲距离内发生相对运动,以便冷媒逆向流动时,所述阀芯座(2)上移推动所述阀针部件3相对于所述丝杆61发生相对位移而使得所述阀芯座2开启所述主阀口441。
需要说明的是,任一种结构,在弹性部件的支撑下,只要能够使得丝杆与阀针部件能够发生相对位移,均应该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当然,可以具体设计一种结构。比如,如图4和图4-1所示,阀针部件3开设有轴向安装孔31,丝杆限位部611安装在丝杆61的底端,并伸入该轴向安装孔31中,阀针限位部32安装在轴向安装孔31的开口端;丝杆61的底端与轴向安装孔31的底壁之间的距离形成所述预定缓冲距离。
在上述工作过程中,由于丝杆61与阀针部件3之间具有预定缓冲距离,因而当阀针部件3相对于丝杆61发生足够相对位移时,该预定缓冲距离还未用尽,因而能够使得主阀口441顺利开启;同时,阀针部件3与丝杆61之间不会发生刚性接触,冷媒给予阀芯座2的推动压力,不会通过阀针部件3传递给丝杆61,因而可以避免丝杆61由于摩擦力过大而造成卡死的问题。此外,由于不用先期驱动丝杆61进行动作而移开阀针部件3,因而该电子膨胀阀的控制程序也得以简化。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重点在于对阀针部件3与丝杆61之间的连接结构作出改进,因而无论是现有技术中图2和图3中的电子膨胀阀(没有使用固定的套筒,单纯的阀芯座2'在主阀腔1'1中移动),还是本发明图4和图5中的电子膨胀阀(使用固定的套筒4,阀芯座2在该套筒4中移动),只要其使用本发明的丝杆61与阀针部件3的连接结构,就均应该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具体地,在上述基础技术方案中,可以作出进一步改进,从而得到本发明的第一种实施例。具体地,如图4、图4-1和图5所示,阀针部件3的外壁上开设有阀针台阶部33,弹性部件72套装于阀针部件3的外壁上并且下端支撑于阀针台阶部33上;丝杆61在轴向安装孔31的外边部分套装有可移动的限位板63,该限位板63向上可抵接于丝杆61的丝杆台阶部612上,弹性部件72的上端抵接限位板63。
当冷媒逆向流动时,阀芯座2推动阀针部件3向上移动,弹性部件72一端支撑于阀针台阶部33上,其另一端抵接限位板63,因而随着阀针部件3相对于丝杆61发生相对位移,弹性部件72被压缩。此外,需要说明的是,在该种实施例中,由于弹性部件72设于阀针部件3的外部,因而阀针部件3的内部不设弹性部件,因而阀针部件3的结构简化,降低了加工制造成本。
具体地,在上述第一种实施例中,可以对阀针限位部32作出具体设计。比如,如图4-1所示,阀针限位部32包括筒状导向部321,筒状导向部321的顶端设有向外侧弯曲的弯曲部322,该弯曲部322与轴向安装孔31的顶端壁贴合;丝杆61的底端导向穿过筒状导向部321,并该筒状导向部321的底壁阻挡丝杆限位部611。在该种结构中,筒状导向部321可以对丝杆61起到一定的导向作用,使其轴向运动更加平稳;此外,弯曲部322贴合于轴向安装孔31的顶端壁上,因而能够使得阀针限位部32较为稳固地安装于轴向安装孔31的开口端。
此外,在上述基础技术方案中,还可以作出进一步改进,从而得到本发明的第二种实施例。具体地,请参考图6、图6-1和图7,图6为本发明第二种实施例中电子膨胀阀在冷媒正向流动时的结构示意图;图6-1为图6中B部位的局部放大图;图7为本发明第二种实施例中电子膨胀阀在冷媒逆向流动时的结构示意图。
在该第二种实施例中,如图6、图6-1和图7所示,弹性部件72设于轴向安装孔31的内部,并其上端抵接丝杆限位部611,其下端支撑于轴向安装孔31的底壁上。显然,该种结构设计也能解决技术问题,实现发明目的。
进一步地,如图6-1所示,阀针限位部32为固定设于轴向安装孔31的开口端内壁上的圆环状挡块。圆环状挡块可以通过过盈配合或焊接的方式固定于轴向安装孔31的开口端,在保证工作性能的基础上,该圆环状挡块结构比较简单,因而加工制造成本较低。
在上述任一种技术方案中,可以对预定缓冲距离作出具体设计,具体地,该预定缓冲距离为范围1至5mm;当然,该预定缓冲距离也并不限于此,该预定缓冲距离具有如下含义:当冷媒逆向流动时,假设阀芯座2顺利开启主阀口441需要上移的距离为H,则该预定缓冲距离需要大于H。
在上述任一种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可以作出进一步改进。
具体地,如图4、图5、图6和图7所示,主阀腔11内固定有套筒4,阀芯座2沿轴向可移动设于套筒4中,阀针部件3的下部伸入套筒4中开启和关闭阀芯阀口21;套筒4的周向侧壁上设有靠近主阀口441的第一流通孔41、及远离主阀口441的第二流通孔42;当冷媒正向流动时,阀芯座2关闭主阀口441,第一流通孔41与主阀口441中断连通,同时套筒上腔43通过第二流通孔42与主阀腔11连通;当冷媒逆向流动时,阀芯座2上移开启主阀口441,主阀口441通过第一流通孔41与主阀腔11连通。
如图4和图6所示,当冷媒正向流动时,横接管52一侧为高压区,竖接管51一侧为低压区,在冷媒压力差的作用下,阀芯座2向下运动关闭主阀口441;在此基础上,冷媒通过第二流通孔42进入套筒上腔43,当阀针部件3开启阀芯阀口21时,冷媒又通过该阀芯阀口21进入竖接管51一侧,在此过程中,阀针部件3可以随着丝杆61沿轴向往复运动,从而调节阀芯阀口21的开度,实现电子膨胀阀流量调节的目的。
如图5和图7所示,当冷媒逆向流动时,竖接管51一侧为高压区,横接管52一侧为低压区,在冷媒压力差的作用下,阀芯座2向上移动,从而开启主阀口441,冷媒通过该主阀口441,进而通过第一流通孔41,流向横接管52一侧,从而实现单向阀单向导通的目的。
在上述工作过程中,当冷媒正向流动时,由于阀芯座2设于套筒4中,并且套筒4固定设于主阀腔11中,因而高压冷媒对阀芯座2的压力冲击大部分由套筒4承受,因而阀芯座2受到的冲击能够明显减小,因而可以防止其发生偏心,从而避免内漏的发生,保证系统的工作的可靠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可以作出进一步改进。比如,如图5和图7所示,阀芯座2开启主阀口441时,阀芯座2同时关闭第二流通孔42,以便中断套筒上腔43与主阀腔11之间的连通。在该种结构中,当冷媒逆向流动时,如图5和图7所示,阀芯座2向上运动同时关闭第二流通孔42,因而冷媒便不会通过该第二流通孔42进入套筒上腔43,因而不会产生一个使得阀芯座2向下的冷媒压力,从而能够提高阀芯座2打开主阀口441的敏感度。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可以对主阀口441的形成方式作出具体设计。比如,如图5所示,套筒4的下端部伸入竖接口部13中,并由该竖接口部13支撑;套筒4下端部的内壁形成主阀孔44,主阀孔44的上部孔口形成主阀口441。在该种结构中,在套筒4的内壁上加工形成主阀口441,相对于在阀座1开设主阀口441的结构,能够有利于保证套筒4中的阀芯座2与主阀口441之间的同轴度,从而有利于提高密封性能。
当然,本发明对于主阀口441的形成方式不做限制,如上文,任意一种主阀口的形成结构,只要在套筒4中上下移动的阀芯座2能够关闭和开启该主阀口,就均应该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比如,主阀口441的形成方式可以如图2和图3所示,由竖接口部13的上端孔口形成,在该种结构中,套筒4的下端并不伸入竖接口部13,而是支撑于竖接口部13周围的阀座1内壁上,因而在套筒4中移动的阀芯座2仍然能够开启和关闭主阀口。当然,在该种结构中,为了使得套筒4固定可靠,可以在阀座1的内壁上设有环绕主阀口的安装槽,套筒4的下端可以固定于该安装槽中。
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电子膨胀阀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电子膨胀阀,包括阀座(1)、竖接管(51)和横接管(52),所述阀座(1)设有主阀腔(11);所述电子膨胀阀还包括与所述竖接管(51)连通的主阀口(441)及可开启和关闭该主阀口(441)的阀芯座(2),所述阀芯座(2)设有可与所述竖接管(51)连通的阀芯阀口(21),所述电子膨胀阀还包括可开启和关闭该阀芯阀口(21)的阀针部件(3)、及驱动该阀针部件往复运动的驱动部件,所述驱动部件包括与所述阀针部件连接的丝杆(61)、及与所述丝杆(61)螺纹配合的螺母(62);
当冷媒正向流动时,所述阀芯座(2)关闭主阀口(441),冷媒经由所述阀芯阀口(21)流向竖接管(51),所述阀针部件(3)在驱动部件的驱动下可调节所述阀芯阀口(21)的开度;
当冷媒逆向移动时,所述阀芯座(2)上移开启主阀口(441),并所述阀针部件(3)关闭所述阀芯阀口(21),冷媒经由所述主阀口(441)流向横接管(52);
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杆(61)的底端安装有丝杆限位部(611),所述阀针部件(3)上设有阻挡所述丝杆限位部(611)的阀针限位部(32);所述丝杆(61)与所述阀针部件(3)之间还设有压缩的弹性部件(72);
所述丝杆(61)与所述阀针部件(3)可在预定缓冲距离内发生相对运动,以便冷媒逆向流动时,所述阀芯座(2)上移推动所述阀针部件(3)相对于所述丝杆(61)发生相对位移而使得所述阀芯座(2)开启所述主阀口(441);
所述阀针部件(3)开设有轴向安装孔(31),所述丝杆限位部(611)安装在所述丝杆(61)的底端,并伸入该轴向安装孔(31)中,所述阀针限位部(32)安装在轴向安装孔(31)的开口端;
所述丝杆(61)的底端与所述轴向安装孔(31)的底壁之间的距离形成所述预定缓冲距离;
所述阀针部件(3)的外壁上开设有阀针台阶部(33),所述弹性部件(72)套装于所述阀针部件(3)的外壁上并且下端支撑于所述阀针台阶部(33)上;
所述丝杆(61)在所述轴向安装孔(31)的外边部分套装有可移动的限位板(63),该限位板(63)向上可抵接于所述丝杆(61)的丝杆台阶部(612)上,所述弹性部件(72)的上端抵接所述限位板(6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膨胀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针限位部(32)包括筒状导向部(321),所述筒状导向部(321)的顶端设有向外侧弯曲的弯曲部(322),该弯曲部(322)与所述轴向安装孔(31)的顶端壁贴合;所述丝杆(61)的底端导向穿过所述筒状导向部(321),并该筒状导向部(321)的底壁阻挡所述丝杆限位部(611)。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膨胀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部件(72)设于所述轴向安装孔(31)的内部,并其上端抵接所述丝杆限位部(611),其下端支撑于所述轴向安装孔(31)的底壁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膨胀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针限位部(32)为固定设于所述轴向安装孔(31)的开口端内壁上的挡块。
5.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膨胀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定缓冲距离的范围为1mm至5mm。
6.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膨胀阀,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阀腔(11)内固定有套筒(4),所述阀芯座(2)沿轴向可移动设于所述套筒(4)中,所述阀针部件(3)的下部伸入所述套筒(4)中开启和关闭所述阀芯阀口(21);
所述套筒(4)的周向侧壁上设有靠近所述主阀口(441)的第一流通孔(41)、及远离所述主阀口(441)的第二流通孔(42);当冷媒正向流动时,所述阀芯座(2)关闭所述主阀口(441),第一流通孔(41)与所述主阀口(441)中断连通,同时套筒上腔(43)通过第二流通孔(42)与主阀腔(11)连通;当冷媒逆向流动时,所述阀芯座(2)上移开启所述主阀口(441),所述主阀口(441)通过第一流通孔(41)与所述主阀腔(11)连通。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膨胀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座(2)上移开启所述主阀口(441)时,所述阀针部件(3)关闭所述阀芯阀口(21),同时所述阀芯座(2)关闭所述第二流通孔(42),以便中断所述套筒上腔(43)与所述主阀腔(11)之间的连通。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膨胀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4)的下端由阀座(1)支撑,并该套筒(4)的下端部包围所述主阀口(441)。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膨胀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座(1)上开设有安装所述竖接管(51)的竖接口部(13),所述套筒(4)的下端部伸入所述竖接口部(13)中,并由该竖接口部(13)支撑;所述套筒(4)下端部的内壁形成主阀孔(44),所述主阀孔(44)的上部孔口形成所述主阀口(441)。
CN201210155946.6A 2012-05-18 2012-05-18 一种电子膨胀阀 Active CN10342346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155946.6A CN103423460B (zh) 2012-05-18 一种电子膨胀阀
US14/399,502 US9689595B2 (en) 2012-05-18 2012-08-10 Electronic expansion valve
PCT/CN2012/079933 WO2013170542A1 (zh) 2012-05-18 2012-08-10 一种电子膨胀阀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155946.6A CN103423460B (zh) 2012-05-18 一种电子膨胀阀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423460A CN103423460A (zh) 2013-12-04
CN103423460B true CN103423460B (zh) 2016-11-30

Family

ID=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43777B (zh) * 2017-01-25 2019-06-18 株式会社鹭宫制作所 电动阀以及冷冻循环系统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345306A (en) * 1942-02-24 1944-03-28 Adel Prec Products Corp Fluid controlled valve
CN1297518A (zh) * 1999-03-26 2001-05-30 株式会社鹭宫制作所 电动阀
CN202182593U (zh) * 2011-08-05 2012-04-04 株式会社鹭宫制作所 膨胀阀、热泵式制冷循环设备和空气处理机组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345306A (en) * 1942-02-24 1944-03-28 Adel Prec Products Corp Fluid controlled valve
CN1297518A (zh) * 1999-03-26 2001-05-30 株式会社鹭宫制作所 电动阀
CN202182593U (zh) * 2011-08-05 2012-04-04 株式会社鹭宫制作所 膨胀阀、热泵式制冷循环设备和空气处理机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43777B (zh) * 2017-01-25 2019-06-18 株式会社鹭宫制作所 电动阀以及冷冻循环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88694B (zh) 一种电子膨胀阀
CN103388939B (zh) 一种电子膨胀阀
CN103512288B (zh) 一种电子膨胀阀
CN103453699B (zh) 一种电子膨胀阀
CN103511636B (zh) 一种电子膨胀阀
US9689595B2 (en) Electronic expansion valve
CN202254535U (zh) 电磁驱动式膨胀阀
JP5572330B2 (ja) 電動弁
US9010724B2 (en) Throttle valve
KR20140025596A (ko) 전자 팽창 밸브
CN102155826A (zh) 一种单向活动式节流阀及使用它的空调室外机
JP2009121654A (ja) 弁装置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る空気調和機
CN104019585A (zh) 满液式蒸发器及满液式空调机组
US9631850B2 (en) Thermal expansion valve with one-way control function
CN203949414U (zh) 满液式蒸发器及满液式空调机组
CN103791664A (zh) 一种带有单向控制功能的热力膨胀阀
CN103423460B (zh) 一种电子膨胀阀
KR20130143340A (ko) 응축기 및 라디에이터 조립체
CN102606788A (zh) 一种电磁阀及其装配方法
CN202545960U (zh) 一种具有线圈体防脱落结构的电子膨胀阀
CN109425151A (zh) 电子膨胀阀及具有其的制冷系统
JP5851253B2 (ja) 電気式膨張弁
CN218469350U (zh) 单向节流装置及应用该装置的空调
CN110397758B (zh) 一种膨胀阀及补气增焓系统
CN201917152U (zh) 一种单向活动式节流阀及使用它的空调室外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312500 Xinchang, Zhejiang Qixing street under the Liquan

Patentee after: Zhejiang three flower intelligent control Limited by Share Ltd

Address before: 312500 Liquan village of Chengguan Zhejiang city of Shaoxing province Xinchang County town

Patentee before: Zhejiang Sanhua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