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423026B - 一种增强s弯二元喷管隐身能力的矢量叶栅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增强s弯二元喷管隐身能力的矢量叶栅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423026B
CN103423026B CN201310347572.2A CN201310347572A CN103423026B CN 103423026 B CN103423026 B CN 103423026B CN 201310347572 A CN201310347572 A CN 201310347572A CN 103423026 B CN103423026 B CN 10342302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rved
dimensional nozzle
adjusting rod
revolute pair
leaf gr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34757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423026A (zh
Inventor
赵春生
徐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VIC Shenyang Engine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AVIC Shenyang Engine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VIC Shenyang Engine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AVIC Shenyang Engine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to CN201310347572.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423026B/zh
Publication of CN1034230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2302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42302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2302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erodynamic Tests, Hydrodynamic Tests, Wind Tunnels, And Water Tanks (AREA)
  • Nozzles (AREA)

Abstract

一种增强S弯二元喷管隐身能力的矢量叶栅机构,包括叶栅、滑动调节杆一、滑动调节杆二、调节杆、转杆和作动筒;其中:叶栅为中空结构,沿S弯二元喷管出口段纵向交替分布,滑动调节杆一与叶栅前端通过转动副连接,中间通过转动副和滑动副与调节杆连接;滑动调节杆二与叶栅中段或后段通过转动副和滑动副连接;调节杆前端连接在滑动调节杆一和叶栅前段之间转动副上,后端连接在滑动调节杆一和叶栅中段或后段之间转动副上;作动筒另一端通过转动副与S弯二元喷管连接。本发明的优点:能够有效增强S弯二元喷管的隐身能力,可有效减小S弯二元喷管前段高度尺寸,同时使S弯二元喷管具有矢量功能,结构简单、容易实现。

Description

一种增强S弯二元喷管隐身能力的矢量叶栅机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航空发动机喷管领域,特别涉及了一种增强S弯二元喷管隐身能力的矢量叶栅机构。
背景技术
S弯二元喷管由于具有良好的隐身性能,得到航空发动机设计者的青睐。但是由于S弯二元喷管良好的隐身性能是基于将喷管筒体设计成S弯的形状,实现对发动机前端热端构件的遮挡,要实现对前端热端构件的全部遮挡,喷管S弯筒体的前后段高度差需要设计的很大,这就增加了S弯喷管的外廓尺寸,同时增加了喷管重量;另外,由于S弯二元喷管实现矢量较为困难,需要通过增加若干调节片和控制系统,而且控制较为复杂。所以为有效降低S弯二元喷管的外廓尺寸以及具有矢量功能,需设计一种能够有效减小S弯二元喷管前后段高度尺寸以减小S弯二元喷管外廓尺寸,增强S弯二元喷管的隐身能力,同时使S弯二元喷管具有矢量功能,结构简单、容易实现的叶栅机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实现结构简单、运动构件少、提高可靠性,特提供了一种增强S弯二元喷管隐身能力的矢量叶栅机构。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增强S弯二元喷管隐身能力的矢量叶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增强S弯二元喷管隐身能力的矢量叶栅机构,包括叶栅1、滑动调节杆一2、滑动调节杆二3、调节杆4、转杆5和作动筒6;
其中:叶栅1为中空结构,沿S弯二元喷管出口段纵向交替分布,用于调节S弯二元喷管出口气流方向,实现S弯二元喷管的矢量功能;同时由于叶栅1偏转,能够有效发动机热端部件的遮挡,增强S弯二元喷管的红外隐身能力;滑动调节杆一2与叶栅1前端通过转动副连接,中间通过转动副和滑动副与调节杆4连接,同时沿S弯二元喷管出口处侧壁面纵向滑动;滑动调节杆二3与叶栅1中段或后段通过转动副和滑动副连接,中段通过转动副和滑动副与调节杆4连接,同时沿S弯二元喷管出口处侧壁纵向滑动;调节杆4前端连接在滑动调节杆一2和叶栅1前段之间转动副上,后端连接在滑动调节杆一2和叶栅1中段或后段之间转动副上,而前中段或中段位置通过转动副连接在沿S弯二元喷管出口处侧壁上,调节杆4绕侧壁转动副转动时,带动滑动调节杆一2和滑动调节杆二3沿侧壁纵向滑动;转杆5一端与调节杆4固定连接,另一端通过转动副与作动筒6一端连接;作动筒6另一端通过转动副与S弯二元喷管连接;通过作动筒6伸缩驱动转杆5带动调节杆4绕侧壁转动副转动,使滑动调节杆一2和滑动调节杆二3沿S弯二元喷管侧壁纵向滑动,实现叶栅1的矢量调节,同时由于叶栅1的偏转实现对前端热端构件的遮挡。
所述的叶栅1沿S弯二元喷管纵向分别,数量为1~20个。
所述的叶栅1沿宽度方向设置加强筋,数量为1~100个。
所述的叶栅1型面为平面或曲面。
所述的调节杆4连接在S弯二元喷管一个侧壁上或两个侧壁上,连在两个侧壁上时,对称分布,数量为1~2个。
所述的转杆5数量与调节杆4相同。
所述的作动筒6数量与调节杆4相同。
本发明的优点:
本发明所述的增强S弯二元喷管隐身能力的矢量叶栅机构,能够有效增强S弯二元喷管的隐身能力,可有效减小S弯二元喷管前段高度尺寸,同时使S弯二元喷管具有矢量功能,结构简单、容易实现。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增强S弯二元喷管隐身能力的矢量叶栅机构主视图;
图2为增强S弯二元喷管隐身能力的矢量叶栅机构正等侧轴向视图;
图3为增强S弯二元喷管隐身能力的矢量叶栅机构安装位置示意图;
图4为增强S弯二元喷管隐身能力的矢量叶栅机构工作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增强S弯二元喷管隐身能力的矢量叶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增强S弯二元喷管隐身能力的矢量叶栅机构,包括叶栅1、滑动调节杆一2、滑动调节杆二3、调节杆4、转杆5和作动筒6;
其中:叶栅1为中空结构,沿S弯二元喷管出口段纵向交替分布,用于调节S弯二元喷管出口气流方向,实现S弯二元喷管的矢量功能;同时由于叶栅1偏转,能够有效发动机热端部件的遮挡,增强S弯二元喷管的红外隐身能力;滑动调节杆一2与叶栅1前端通过转动副连接,中间通过转动副和滑动副与调节杆4连接,同时沿S弯二元喷管出口处侧壁面纵向滑动;滑动调节杆二3与叶栅1中段或后段通过转动副和滑动副连接,中段通过转动副和滑动副与调节杆4连接,同时沿S弯二元喷管出口处侧壁纵向滑动;调节杆4前端连接在滑动调节杆一2和叶栅1前段之间转动副上,后端连接在滑动调节杆一2和叶栅1中段或后段之间转动副上,而前中段或中段位置通过转动副连接在沿S弯二元喷管出口处侧壁上,调节杆4绕侧壁转动副转动时,带动滑动调节杆一2和滑动调节杆二3沿侧壁纵向滑动;转杆5一端与调节杆4固定连接,另一端通过转动副与作动筒6一端连接;作动筒6另一端通过转动副与S弯二元喷管连接;通过作动筒6伸缩驱动转杆5带动调节杆4绕侧壁转动副转动,使滑动调节杆一2和滑动调节杆二3沿S弯二元喷管侧壁纵向滑动,实现叶栅1的矢量调节,同时由于叶栅1的偏转实现对前端热端构件的遮挡。
所述的叶栅1沿S弯二元喷管纵向分别,数量为1个。
所述的叶栅1沿宽度方向设置加强筋,数量为1个。
所述的叶栅1型面为平面。
所述的调节杆4连接在S弯二元喷管一个侧壁上或两个侧壁上,连在两个侧壁上时,对称分布,数量为1个。
所述的转杆5数量与调节杆4相同。
所述的作动筒6数量与调节杆4相同。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增强S弯二元喷管隐身能力的矢量叶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增强S弯二元喷管隐身能力的矢量叶栅机构,包括叶栅1、滑动调节杆一2、滑动调节杆二3、调节杆4、转杆5和作动筒6;
其中:叶栅1为中空结构,沿S弯二元喷管出口段纵向交替分布,用于调节S弯二元喷管出口气流方向,实现S弯二元喷管的矢量功能;同时由于叶栅1偏转,能够有效发动机热端部件的遮挡,增强S弯二元喷管的红外隐身能力;滑动调节杆一2与叶栅1前端通过转动副连接,中间通过转动副和滑动副与调节杆4连接,同时沿S弯二元喷管出口处侧壁面纵向滑动;滑动调节杆二3与叶栅1中段或后段通过转动副和滑动副连接,中段通过转动副和滑动副与调节杆4连接,同时沿S弯二元喷管出口处侧壁纵向滑动;调节杆4前端连接在滑动调节杆一2和叶栅1前段之间转动副上,后端连接在滑动调节杆一2和叶栅1中段或后段之间转动副上,而前中段或中段位置通过转动副连接在沿S弯二元喷管出口处侧壁上,调节杆4绕侧壁转动副转动时,带动滑动调节杆一2和滑动调节杆二3沿侧壁纵向滑动;转杆5一端与调节杆4固定连接,另一端通过转动副与作动筒6一端连接;作动筒6另一端通过转动副与S弯二元喷管连接;通过作动筒6伸缩驱动转杆5带动调节杆4绕侧壁转动副转动,使滑动调节杆一2和滑动调节杆二3沿S弯二元喷管侧壁纵向滑动,实现叶栅1的矢量调节,同时由于叶栅1的偏转实现对前端热端构件的遮挡。
所述的叶栅1沿S弯二元喷管纵向分别,数量为10个。
所述的叶栅1沿宽度方向设置加强筋,数量为50个。
所述的叶栅1型面为曲面。
所述的调节杆4连接在S弯二元喷管一个侧壁上或两个侧壁上,连在两个侧壁上时,对称分布,数量为2个。
所述的转杆5数量与调节杆4相同。
所述的作动筒6数量与调节杆4相同。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增强S弯二元喷管隐身能力的矢量叶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增强S弯二元喷管隐身能力的矢量叶栅机构,包括叶栅1、滑动调节杆一2、滑动调节杆二3、调节杆4、转杆5和作动筒6;
其中:叶栅1为中空结构,沿S弯二元喷管出口段纵向交替分布,用于调节S弯二元喷管出口气流方向,实现S弯二元喷管的矢量功能;同时由于叶栅1偏转,能够有效发动机热端部件的遮挡,增强S弯二元喷管的红外隐身能力;滑动调节杆一2与叶栅1前端通过转动副连接,中间通过转动副和滑动副与调节杆4连接,同时沿S弯二元喷管出口处侧壁面纵向滑动;滑动调节杆二3与叶栅1中段或后段通过转动副和滑动副连接,中段通过转动副和滑动副与调节杆4连接,同时沿S弯二元喷管出口处侧壁纵向滑动;调节杆4前端连接在滑动调节杆一2和叶栅1前段之间转动副上,后端连接在滑动调节杆一2和叶栅1中段或后段之间转动副上,而前中段或中段位置通过转动副连接在沿S弯二元喷管出口处侧壁上,调节杆4绕侧壁转动副转动时,带动滑动调节杆一2和滑动调节杆二3沿侧壁纵向滑动;转杆5一端与调节杆4固定连接,另一端通过转动副与作动筒6一端连接;作动筒6另一端通过转动副与S弯二元喷管连接;通过作动筒6伸缩驱动转杆5带动调节杆4绕侧壁转动副转动,使滑动调节杆一2和滑动调节杆二3沿S弯二元喷管侧壁纵向滑动,实现叶栅1的矢量调节,同时由于叶栅1的偏转实现对前端热端构件的遮挡。
所述的叶栅1沿S弯二元喷管纵向分别,数量为20个。
所述的叶栅1沿宽度方向设置加强筋,数量为100个。
所述的叶栅1型面为平面。
所述的调节杆4连接在S弯二元喷管一个侧壁上或两个侧壁上,连在两个侧壁上时,对称分布,数量为2个。
所述的转杆5数量与调节杆4相同。
所述的作动筒6数量与调节杆4相同。

Claims (7)

1.一种增强S弯二元喷管隐身能力的矢量叶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增强S弯二元喷管隐身能力的矢量叶栅机构,包括叶栅(1)、滑动调节杆一(2)、滑动调节杆二(3)、调节杆(4)、转杆(5)和作动筒(6);
其中:叶栅(1)为中空结构,沿S弯二元喷管出口段纵向布置,用于调节S弯二元喷管出口气流方向,实现S弯二元喷管的矢量功能;同时由于叶栅(1)偏转,能够有效实现对发动机热端部件的遮挡,增强S弯二元喷管的红外隐身能力;滑动调节杆一(2)与叶栅(1)前段通过转动副连接,滑动调节杆一(2)的中间通过转动副和滑动副与调节杆(4)连接,同时沿S弯二元喷管出口处侧壁面纵向滑动;滑动调节杆二(3)与叶栅(1)中段或后段通过转动副和滑动副连接,叶栅(1)中段通过转动副和滑动副与调节杆(4)连接,同时沿S弯二元喷管出口处侧壁纵向滑动;调节杆(4)前段连接在滑动调节杆一(2)和叶栅(1)前段之间转动副上,调节杆(4)后段连接在滑动调节杆一(2)和叶栅(1)中段或后段之间转动副上,而调节杆(4)前段或中段位置通过转动副连接在沿S弯二元喷管出口处侧壁上,调节杆(4)绕侧壁转动副转动时,带动滑动调节杆一(2)和滑动调节杆二(3)沿侧壁纵向滑动;转杆(5)一端与调节杆(4)固定连接,另一端通过转动副与作动筒(6)一端连接;作动筒(6)另一端通过转动副与S弯二元喷管连接;通过作动筒(6)伸缩驱动转杆(5)带动调节杆(4)绕侧壁转动副转动,使滑动调节杆一(2)和滑动调节杆二(3)沿S弯二元喷管侧壁纵向滑动,实现叶栅(1)的矢量调节,同时由于叶栅(1)的偏转实现对前段热端构件的遮挡。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强S弯二元喷管隐身能力的矢量叶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叶栅(1)沿S弯二元喷管纵向布置,数量为1~20个。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强S弯二元喷管隐身能力的矢量叶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叶栅(1)沿宽度方向设置加强筋,数量为1~100个。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强S弯二元喷管隐身能力的矢量叶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叶栅(1)型面为平面或曲面。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强S弯二元喷管隐身能力的矢量叶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调节杆(4)连接在S弯二元喷管一个侧壁上或两个侧壁上,连在两个侧壁上时,对称分布。
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强S弯二元喷管隐身能力的矢量叶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杆(5)数量与调节杆(4)相同。
7.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强S弯二元喷管隐身能力的矢量叶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作动筒(6)数量与调节杆(4)相同。
CN201310347572.2A 2013-08-09 2013-08-09 一种增强s弯二元喷管隐身能力的矢量叶栅机构 Active CN10342302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347572.2A CN103423026B (zh) 2013-08-09 2013-08-09 一种增强s弯二元喷管隐身能力的矢量叶栅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347572.2A CN103423026B (zh) 2013-08-09 2013-08-09 一种增强s弯二元喷管隐身能力的矢量叶栅机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423026A CN103423026A (zh) 2013-12-04
CN103423026B true CN103423026B (zh) 2016-09-07

Family

ID=496482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347572.2A Active CN103423026B (zh) 2013-08-09 2013-08-09 一种增强s弯二元喷管隐身能力的矢量叶栅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42302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93982A (zh) * 2014-04-25 2014-08-20 西北工业大学 可实现多方向推力矢量控制的双s弯红外隐身喷管结构
CN105201684B (zh) * 2015-09-16 2017-05-17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发动机设计研究所 一种可调s弯二元喷管
CN112412655A (zh) * 2020-11-05 2021-02-26 中国航发四川燃气涡轮研究院 一种多流道小偏心短距s弯喷管结构
CN113250853B (zh) * 2021-06-10 2022-06-14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矢量喷管及其控制方法
CN114151226B (zh) * 2021-10-20 2023-05-05 中国航发四川燃气涡轮研究院 一种置于直二元收敛喷管流道内的多隔板综合隐身结构
CN114233511B (zh) * 2021-11-27 2023-07-21 西北工业大学 一种带有飞机排气隐身矢量格栅的喷管
CN114776464A (zh) * 2022-04-14 2022-07-22 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一种喉道可调高隐身低尾阻单边膨胀喷管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828173A (en) * 1987-05-22 1989-05-09 United Technologies Corporation Area controlled, thrust vectoring vane cascade
US7836681B2 (en) * 2006-06-13 2010-11-23 Rolls-Royce Corporation Mechanism for a vectoring exhaust nozzle
CN202792439U (zh) * 2012-08-03 2013-03-13 广州华凌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的导风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423026A (zh) 2013-12-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423026B (zh) 一种增强s弯二元喷管隐身能力的矢量叶栅机构
US9756949B2 (en) Electric and mechanical stretching apparatus for movable sofa
ES2783984T3 (es) Espiroide dividido
CN104033280A (zh) 一种可实现s弯遮挡功能的二元矢量喷管
CN109236472B (zh) 一种适应宽广马赫数飞行的轴对称变几何双模态进气道
CN203335275U (zh) 一种二元引射矢量喷管
CN203214188U (zh) 一种二元塞式喷管可调中心体结构
CN104033281A (zh) 一种具有单边膨胀功能的二元矢量喷管
CN103696876B (zh) 一种二元喷管锯齿角度调节机构
CN103696875B (zh) 一种锯齿角度可调的二元矢量喷管
CN103939216B (zh) 采用组合式口面旋涡控制方法的埋入式进气道
EP3498577B1 (en) Moveable underslung wing
CN102407939B (zh) 可变平板式仿生前缘襟翼装置
CN108240353B (zh) 一种风机降噪蜗舌
BRPI0813609A2 (pt) "nacela de turbojato projetada para ser ajustada em uma aeronave e aeronave"
CN104608147A (zh) 一种弯曲伸缩的机械臂
CN103029830B (zh) 一种双乘波体对拼吸气式高超飞行器前体及其设计方法
CN106321282B (zh) 一种具有隐身功能的收扩喷管
CN202320775U (zh) 可变平板式仿生前缘襟翼装置
CN106357046A (zh) 一种直线运动机构
WO2019133276A1 (en) Apparatus for reducing drag of a transverse duct exit flow
CN104948344B (zh) 一种二元收敛喷管
CN103696874B (zh) 一种轴对称矢量喷管外调节片
CN102642614B (zh) 自适应可调式低阻整流罩
CN108104974B (zh) 一种二元矢量喷管结构及具有其的飞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