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418303B - 一种稳定烧结配加污泥装置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稳定烧结配加污泥装置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418303B
CN103418303B CN201310295330.3A CN201310295330A CN103418303B CN 103418303 B CN103418303 B CN 103418303B CN 201310295330 A CN201310295330 A CN 201310295330A CN 103418303 B CN103418303 B CN 10341830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ud
pipeline
sludge
tank
main pipel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29533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418303A (zh
Inventor
周静
张义明
范文生
王国华
王静
于勇
王兰玉
王新东
李一栋
李宝生
程翠花
饶连海
齐英华
张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ngshan Branch of HBI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bei Iron and Steel Co Ltd Tangshan Branc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bei Iron and Steel Co Ltd Tangshan Branch filed Critical Hebei Iron and Steel Co Ltd Tangshan Branch
Priority to CN201310295330.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418303B/zh
Publication of CN1034183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1830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41830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1830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reatment Of Sludg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稳定烧结配加污泥装置及方法,属于冶金尘泥再利用技术领域。技术方案是泥浆搅拌池内的泥浆通过搅拌泵搅拌后,泥浆通过过滤器过滤后进入泥浆泵,通过输泥主管道输送到沉淀罐;经过沉淀罐沉淀后,输送到混合机,在混合机内,输泥主管道并排安装有压缩空气管道,输泥主管道上安装有喷嘴,喷嘴出口设有扇形反射板,泥浆由喷嘴喷出后至反射板,经压缩空气管道的0.06MPa压缩空气吹散呈雾状,从而实现定点均匀加入泥浆。本发明优点和效果:有效利用了转炉泥浆,达到了环保目的,提高了烧结料的有效成份;同时自动控制使污泥配加技术得到持续稳定使用,污泥配加量大幅得到提升,大大降低了烧结矿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稳定烧结配加污泥装置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稳定烧结配加污泥装置及方法,属于冶金尘泥再利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钢铁冶炼烧结系统中,有时在混料时,配加冶金尘泥,称作污泥,以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但因污泥粘性大、易沉淀,杂质较多,容易发生管道、阀门、喷头堵塞现象,很难均匀稳定配加污泥;同时烧结生产对水分有一定要求,尤其是输送污泥密度变化较大,加泥量调整不及时,往往造成烧结生产波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稳定烧结配加污泥装置及方法,均匀稳定配加污泥,防止输泥管道堵塞,使炼钢冶金尘泥得到最大程度的回收利用,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
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稳定烧结配加污泥装置,包含泥浆搅拌池、搅拌泵、泥浆泵、混合机、过滤器、沉淀罐;泥浆搅拌池的平台上安装有搅拌泵和泥浆泵;泥浆泵的进泥口设有过滤器,泥浆泵的出口通过输泥主管道连接沉淀罐;沉淀罐连接混合机,沉淀罐通过回泥管道连接泥浆搅拌池,沉淀罐设置压力表、切断阀、调节阀、质量流量计;所述输泥主管道经过沉淀罐后管径变小,由沉淀罐经压力表、切断阀、调节阀、质量流量计进入混合机;所述质量流量计与混合机之间的管道上设有反冲洗管道与手动控制阀门,利用浓盐水定期对输泥主管道进行清洗,避免管道堵塞;输泥主管道进入混合机后管径再变小,且并排安装有压缩空气管道,输泥主管道上安装有喷嘴,喷嘴出口设有扇形反射板,泥浆由喷嘴喷出后至反射板,经压缩空气管道的0.06MPa压缩空气吹散呈雾状,从而实现定点均匀加入泥浆。
所述泥浆搅拌池的平台上安装有搅拌泵、泥浆泵各三台,呈圆形间隔平均分布在泥浆搅拌池的平台上。
所述输泥主管道与沉淀罐之间管道上连接有供配料白灰消化加泥管道。
所述的泥浆通过两条供泥管道进入泥浆搅拌池,若泥浆浓度较大,通过设在泥浆搅拌池旁的补水管道进行补加厂内生产用水进行稀释,避免堵塞泥浆泵及各管道、阀门。
所述三个泥浆泵进泥口,管道直径¢80mm,分别通过过滤器和控制阀门后,与直径¢150mm的输泥主管道相连;所述过滤器为笼型除杂质装置,过滤器为一个筒形漏斗装置,筒形正中间设有带圆孔的隔板,过滤杂质,底部呈漏斗状,将杂质排出;
所述输泥主管道经过沉淀罐后管径变为直径¢80mm,进入混合机后管径变为直径¢40mm。
所述沉淀罐的下部为锥体管道,安装有控制阀门,可定期清除沉淀罐内杂质。
所述沉淀罐上部安装有直径¢80mm的回泥管道经截止阀回流至泥浆搅拌池;回泥管道截止阀常开,保持管道中一直有泥浆回流,既可防止管道堵塞,又可通过回泥管道调整输泥主管道压力。
所述输泥主管道进入混合机后,输泥主管道上安装有两个细缝矩形喷嘴。
所述泥浆搅拌池为圆形搅拌池;搅拌泵的主轴下设两片搅拌扇叶;泥浆泵进泥口上的控制阀门,用于反冲清洗输泥主管道;泥浆输送主管道及回泥管道上布设阀门,以实现不同泵体间转换使用和管道清洗。泥浆搅拌池设置污泥池液位、压力、密度报警装置。
一种稳定烧结配加污泥的方法,使用上述稳定烧结配加污泥装置进行,具体步骤如下:泥浆搅拌池内的泥浆通过搅拌泵搅拌后,泥浆通过过滤器过滤后进入泥浆泵,通过输泥主管道输送到沉淀罐;经过沉淀罐沉淀后,输送到混合机,在混合机内,输泥主管道并排安装有压缩空气管道,输泥主管道上安装有喷嘴,喷嘴出口设有扇形反射板,泥浆由喷嘴喷出后至反射板,经压缩空气管道的0.06MPa压缩空气吹散呈雾状,从而实现定点均匀加入泥浆;沉淀罐沉淀的泥浆通过回泥管道返回泥浆搅拌池;混合机设有反冲洗管道与手动控制阀门,利用浓盐水定期对输泥主管道进行清洗,避免管道堵塞。
所述泥浆搅拌池的平台上安装有搅拌泵、泥浆泵各三台,呈圆形间隔平均分布在泥浆搅拌池的平台上。所述输泥主管道与沉淀罐之间管道上连接有供配料的白灰消化加泥管道。
所述的泥浆通过两条供泥管道进入泥浆搅拌池,若泥浆浓度较大,通过设在泥浆搅拌池旁的补水管道进行补加厂内生产用水进行稀释,避免堵塞泥浆泵及各管道、阀门。
所述三个泥浆泵进泥口,管道直径80mm,分别通过过滤器和控制阀门后,与直径150mm的输泥主管道相连;所述过滤器为笼型除杂质装置,过滤器为一个筒形漏斗装置,筒形正中间设有带圆孔的隔板,过滤杂质,底部呈漏斗状,将杂质排出;
所述沉淀罐上部安装有直径80mm的回泥管道经截止阀回流至泥浆搅拌池;回泥管道截止阀常开,保持管道中一直有泥浆回流,既可防止管道堵塞,又可通过回泥管道调整输泥主管道压力。
在配加污泥时,实时检测污泥流量、各管道压力,保证混合料的水分稳定;由于污泥密度变化较大,通过设在泥浆搅拌池的补水管道进行补水调节。
所述的污泥为转炉泥浆。
本发明原理:根据烧结工艺要求,参与烧结的混合料含水率为7±0.2%,原料含自然水约3%,因此需要在一混加入4%的补充水并混合均匀;利用转炉泥浆后,泥浆中的水份可取代混料过程中的补充水,而污泥则直接做为烧结原料,参与烧结生产。转炉泥浆品位略低于铁精粉其碱度为2,其所含的CaO和SiO2作为添加熔剂,不仅可以显著改善造球性能,而且可以使烧结矿具备高炉冶炼所要求的矿渣成份和渣量,尤其能改善烧结矿的性质,从而提高烧结生产率;泥浆中含有的C在烧结过程中,又可以得到重新燃烧,从某种程度上降低了能源消耗。
本发明优点和效果:有效利用了转炉泥浆,达到了环保目的,提高了烧结料的有效成份;同时自动控制使污泥配加技术得到持续稳定使用,污泥配加量大幅得到提升,大大降低了烧结矿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示意图;
图中:1、泥浆搅拌池;2、搅拌泵;3、泥浆泵;4、过滤器;5、控制阀门;6、输泥主管道;7、沉淀罐;8、压力表;9、切断阀;10、调节阀;11、质量流量计;12、混合机;13、回泥管道;14、截止阀;15、反冲洗管道;16、手动控制阀门;17、压缩空气管道;18、喷嘴;19、反射板;20、白灰消化加泥管道;21、供泥管道;22、补水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稳定烧结配加污泥装置,包含泥浆搅拌池、搅拌泵、泥浆泵、混合机、过滤器、沉淀罐;泥浆搅拌池1的平台上安装有搅拌泵2和泥浆泵3;泥浆泵的进泥口设有过滤器,泥浆泵的出口通过输泥主管道6连接沉淀罐7;沉淀罐连接混合机12,沉淀罐通过回泥管道13连接泥浆搅拌池,沉淀罐设置压力表8、切断阀9、调节阀10、质量流量计11;所述输泥主管道经过沉淀罐后管径变小,由沉淀罐经压力表8、切断阀9、调节阀10、质量流量计11进入混合机;所述质量流量计与混合机之间的管道上设有反冲洗管道15与手动控制阀门16,利用浓盐水定期对输泥主管道6进行清洗,避免管道堵塞;输泥主管道6进入混合机后管径再变小,且并排安装有压缩空气管道17,输泥主管道上安装有喷嘴18,喷嘴出口设有扇形反射板19,泥浆由喷嘴喷出后至反射板,经压缩空气管道的0.06MPa压缩空气吹散呈雾状,从而实现定点均匀加入泥浆。
所述泥浆搅拌池1的平台上安装有搅拌泵2、泥浆泵3各三台,呈圆形间隔平均分布在泥浆搅拌池的平台上。
所述输泥主管道6与沉淀罐7之间管道上连接有供配料的白灰消化加泥管道20。
所述的泥浆通过两条供泥管道21进入泥浆搅拌池1,若泥浆浓度较大,通过设在泥浆搅拌池旁的补水管道22进行补加厂内生产用水进行稀释,避免堵塞泥浆泵及各管道、阀门。
所述三个泥浆泵进泥口,管道直径¢80mm,分别通过过滤器和控制阀门5后,与直径¢150mm的输泥主管道相连;所述过滤器为笼型除杂质装置,过滤器为一个筒形漏斗装置,筒形正中间设有带圆孔的隔板,过滤杂质,底部呈漏斗状,将杂质排出。
所述输泥主管道经过沉淀罐后管径变为直径80mm,进入混合机后管径变为直径40mm。
所述沉淀罐的下部为锥体管道,安装有控制阀门,可定期清除沉淀罐内杂质。
所述沉淀罐上部安装有直径80mm的回泥管道经截止阀14回流至泥浆搅拌池;回泥管道截止阀常开,保持管道中一直有泥浆回流,既可防止管道堵塞,又可通过回泥管道调整输泥主管道6压力。
所述输泥主管道进入混合机后,输泥主管道上安装有两个细缝矩形喷嘴。
所述泥浆搅拌池为圆形搅拌池;搅拌泵的主轴下设两片搅拌扇叶;泥浆泵进泥口上的控制阀门,用于反冲清洗输泥主管道;泥浆输送主管道及回泥管道上布设阀门,以实现不同泵体间转换使用和管道清洗。泥浆搅拌池设置污泥池液位、压力、密度报警装置。
一种稳定烧结配加污泥的方法,使用上述稳定烧结配加污泥装置进行,具体步骤如下:泥浆搅拌池内的泥浆通过搅拌泵搅拌后,泥浆通过过滤器过滤后进入泥浆泵,通过输泥主管道输送到沉淀罐;经过沉淀罐沉淀后,输送到混合机,在混合机内,输泥主管道并排安装有压缩空气管道17,输泥主管道上安装有喷嘴18,喷嘴出口设有扇形反射板19,泥浆由喷嘴喷出后至反射板,经压缩空气管道的0.06MPa压缩空气吹散呈雾状,从而实现定点均匀加入泥浆;沉淀罐沉淀的泥浆通过回泥管道返回泥浆搅拌池;混合机设有反冲洗管道15与手动控制阀门16,利用浓盐水定期对输泥主管道6进行清洗,避免管道堵塞。
所述泥浆搅拌池1的平台上安装有搅拌泵2、泥浆泵3各三台,呈圆形间隔平均分布在泥浆搅拌池的平台上。
所述输泥主管道6与沉淀罐7之间管道上连接有供配料的白灰消化加泥管道20。
所述的泥浆通过两条供泥管道21进入泥浆搅拌池1,若泥浆浓度较大,通过设在泥浆搅拌池旁的补水管道22进行补加厂内生产用水进行稀释,避免堵塞泥浆泵及各管道、阀门。
所述三个泥浆泵进泥口,管道直径¢80mm,分别通过过滤器和控制阀门5后,与直径¢150mm的输泥主管道相连;所述过滤器为笼型除杂质装置,过滤器为一个筒形漏斗装置,筒形正中间设有带圆孔的隔板,过滤杂质,底部呈漏斗状,将杂质排出。
在配加污泥时,实时检测污泥流量、各管道压力,保证混合料的水分稳定;由于污泥密度变化较大,通过设在泥浆搅拌池的补水管道进行补水调节。
本实施例所述的污泥为转炉泥浆。
参照附图,更具体的实施方式:
转炉泥浆由来自动力厂的两条供泥管道输送至泥浆搅拌池,泥浆浓度控制在16%—22%。为避免泥浆浓度较大造成的管道堵塞,通过补水管道补充厂内生产用水对泥浆进行稀释,满足正常生产需要。
泥浆搅拌池直径8米,深3米,其中地下部分2.8米,地上部分0.2米,上建雨篷,正常使用时泥浆池液位保持在1.8-2.2米,低于1.8米时要泥,每班要泥次数不少于2次;360m2烧结机每天大约能利用泥浆量为150t。
泥浆搅拌池平台上配置设备包括泥浆泵3台,型号50YZ36—50,功率N=22KW/台,开二备一;搅拌泵3台,型号Y160L—4,功率N=15KW/台,全开。该系统输送泥浆能力400吨/天。正常生产时利用泥浆泵(开二备一)将污泥通过输泥主管道输送至混合机进行喷淋,在泥浆泵入口前加装过滤器进行清杂。为防止泥浆搅拌池内沉淀,三台搅拌泵长期保持运转。
通过质量流量计、调节阀、切断阀和压力表控制所需污泥流量;混合机的喷嘴采用细缝矩形喷嘴,并增设扇形反射板,利用压力为0.6MPa的压缩空气将喷出的泥浆吹散,达到定点定量均匀喷淋工艺要求。
在输泥主管道与回泥管道交接处设有一沉淀罐除杂,每周定期清理罐内杂质;输泥主管道进入沉淀罐下部,回泥管道设在沉淀罐上部;为稳定管道压力,防止污泥管道内沉积板结,泥浆搅拌池回泥管道长期保持一定溢流量。
为避免堵塞质量流量计、调节阀、切断阀,利用浓盐水按照与污泥流向相反的方向对质量流量计、调节阀、切断阀进行清洗,每周一次。
输送至配料室用于白灰消化的白灰消化加泥管道输送原理同上。

Claims (10)

1.一种稳定烧结配加污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泥浆搅拌池、搅拌泵、泥浆泵、混合机、过滤器、沉淀罐;泥浆搅拌池(1)的平台上安装有搅拌泵(2)和泥浆泵(3);泥浆泵的进泥口设有过滤器,泥浆泵的出口通过输泥主管道连接沉淀罐(7);沉淀罐连接混合机(12),沉淀罐通过回泥管道(13)连接泥浆搅拌池,沉淀罐设置压力表(8)、切断阀(9)、调节阀(10)、质量流量计(11);所述输泥主管道经过沉淀罐后管径变小,由沉淀罐经压力表、切断阀、调节阀、质量流量计进入混合机;所述质量流量计与混合机之间的管道上设有反冲洗管道(15)与手动控制阀门(16),利用浓盐水定期对输泥主管道(6)进行清洗,避免管道堵塞;输泥主管道进入混合机后管径再变小,且并排安装有压缩空气管道(17),输泥主管道上安装有喷嘴(18),喷嘴出口设有扇形反射板(19),泥浆由喷嘴喷出后至反射板,经压缩空气管道的0.06MPa压缩空气吹散呈雾状,从而实现定点均匀加入泥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稳定烧结配加污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泥浆搅拌池的平台上安装有搅拌泵、泥浆泵各三台,呈圆形间隔平均分布在泥浆搅拌池的平台上;所述三个泥浆泵进泥口,管道直径Φ80mm,分别通过过滤器和控制阀门(5)后,与直径Φ150mm的输泥主管道相连;所述过滤器为笼型除杂质装置,过滤器为一个筒形漏斗装置,筒形正中间设有带圆孔的隔板,过滤杂质,底部呈漏斗状,将杂质排出。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稳定烧结配加污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泥主管道(6)与沉淀罐(7)之间管道上连接有供配料的白灰消化加泥管道(20)。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稳定烧结配加污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泥浆通过两条供泥管道(21)进入泥浆搅拌池,若泥浆浓度较大,通过设在泥浆搅拌池旁的补水管道(22)进行补加厂内生产用水进行稀释,避免堵塞泥浆泵及各管道、阀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稳定烧结配加污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泥主管道经过沉淀罐后管径变为直径Φ80mm,进入混合机后管径变为直径Φ40mm;所述沉淀罐的下部为锥体管道,安装有控制阀门,可定期清除沉淀罐内杂质;所述沉淀罐上部安装有直径Φ80mm的回泥管道经截止阀(14)回流至泥浆搅拌池;回泥管道截止阀常开,保持管道中一直有泥浆回流,既可防止管道堵塞,又可通过回泥管道调整输泥主管道压力;所述输泥主管道进入混合机后,输泥主管道上安装有两个细缝矩形喷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稳定烧结配加污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泥浆搅拌池为圆形搅拌池;搅拌泵的主轴下设两片搅拌扇叶;泥浆泵进泥口上的控制阀门,用于反冲清洗输泥主管道;泥浆输送主管道及回泥管道上布设阀门,以实现不同泵体间转换使用和管道清洗;
泥浆搅拌池设置污泥池液位、压力、密度报警装置。
7.一种稳定烧结配加污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权利要求1限定的稳定烧结配加污泥装置进行,具体步骤如下:泥浆搅拌池内的泥浆通过搅拌泵搅拌后,泥浆通过过滤器过滤后进入泥浆泵,通过输泥主管道输送到沉淀罐;经过沉淀罐沉淀后,输送到混合机,在混合机内,输泥主管道并排安装有压缩空气管道,输泥主管道上安装有喷嘴,喷嘴出口设有扇形反射板,泥浆由喷嘴喷出后至反射板,经压缩空气管道的0.06MPa压缩空气吹散呈雾状,从而实现定点均匀加入泥浆;沉淀罐沉淀的泥浆通过回泥管道返回泥浆搅拌池;混合机设有反冲洗管道与手动控制阀门,利用浓盐水定期对输泥主管道6进行清洗,避免管道堵塞。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稳定烧结配加污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泥浆搅拌池的平台上安装有搅拌泵、泥浆泵各三台,呈圆形间隔平均分布在泥浆搅拌池的平台上;所述三个泥浆泵进泥口,管道直径Φ80mm,分别通过过滤器和控制阀门(5)后,与直径Φ150mm的输泥主管道相连;所述过滤器为笼型除杂质装置,过滤器为一个筒形漏斗装置,筒形正中间设有带圆孔的隔板,过滤杂质,底部呈漏斗状,将杂质排出。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一种稳定烧结配加污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泥浆通过两条供泥管道(21)进入泥浆搅拌池,若泥浆浓度较大,通过设在泥浆搅拌池旁的补水管道(22)进行补加厂内生产用水进行稀释,避免堵塞泥浆泵及各管道、阀门。
10.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一种稳定烧结配加污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污泥为转炉泥浆。
CN201310295330.3A 2013-07-15 2013-07-15 一种稳定烧结配加污泥装置及方法 Active CN10341830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295330.3A CN103418303B (zh) 2013-07-15 2013-07-15 一种稳定烧结配加污泥装置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295330.3A CN103418303B (zh) 2013-07-15 2013-07-15 一种稳定烧结配加污泥装置及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418303A CN103418303A (zh) 2013-12-04
CN103418303B true CN103418303B (zh) 2015-04-01

Family

ID=496439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295330.3A Active CN103418303B (zh) 2013-07-15 2013-07-15 一种稳定烧结配加污泥装置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41830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30128B (zh) * 2014-07-11 2016-06-01 中南大学 一种污泥稀释混合池
CN105983368A (zh) * 2015-02-13 2016-10-05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回收再利用的固体废料用于烧结前混匀工艺及生产线
CN107012319A (zh) * 2017-05-12 2017-08-04 山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烧结消化炼钢污泥系统和方法
CN109762984B (zh) * 2019-01-09 2020-03-31 北京科技大学 一种烧结配加炼钢污泥的处理工艺方法
CN113213650A (zh) * 2021-05-12 2021-08-06 国能朗新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废液团和处理装置及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011765A1 (de) * 1978-12-05 1980-06-11 Friedrich Wilh. Schwing GmbH Mischer für Dickstoffe, z.B. Filterkuchen, Schlämme o. dgl., und seine Verwendung
CN101509065A (zh) * 2009-03-17 2009-08-19 柳州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转炉污泥远程输送及喷用的方法和系统
CN101825226A (zh) * 2010-04-15 2010-09-08 云南大红山管道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铁精矿管道运输中的循环造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02136836U (zh) * 2011-07-16 2012-02-08 朔州诚通电力科技服务有限责任公司 石灰预处理泥浆废液回用系统
CN203355681U (zh) * 2013-07-15 2013-12-25 河北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唐山分公司 一种稳定烧结配加污泥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011765A1 (de) * 1978-12-05 1980-06-11 Friedrich Wilh. Schwing GmbH Mischer für Dickstoffe, z.B. Filterkuchen, Schlämme o. dgl., und seine Verwendung
CN101509065A (zh) * 2009-03-17 2009-08-19 柳州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转炉污泥远程输送及喷用的方法和系统
CN101825226A (zh) * 2010-04-15 2010-09-08 云南大红山管道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铁精矿管道运输中的循环造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02136836U (zh) * 2011-07-16 2012-02-08 朔州诚通电力科技服务有限责任公司 石灰预处理泥浆废液回用系统
CN203355681U (zh) * 2013-07-15 2013-12-25 河北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唐山分公司 一种稳定烧结配加污泥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418303A (zh) 2013-12-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418303B (zh) 一种稳定烧结配加污泥装置及方法
CN104929683B (zh) 一种基于深锥浓密机的全尾膏体充填和堆存联合处置方法
CN101723604A (zh) 一种定浓度石灰浆连续制备系统
CN108748685A (zh) 一种预拌混凝土生产系统
CN106086397B (zh) 一种用于气基竖炉的氧化球团喷涂装置
CN203355681U (zh) 一种稳定烧结配加污泥装置
CN101653696A (zh) 用于烧结成品矿的烧结烟气脱硫废水处理系统及其方法
CN104016523B (zh) 一种酸洗含铁废水的处理装置及处理方法
CN105709586B (zh) 一种焦炉烟道气脱硫系统配液、供液方法及装置
CN107970795A (zh) 石灰乳搅拌箱的横向搅拌装置
CN209665846U (zh) 一种预拌混凝土生产系统
CN103939743B (zh) 一种低磨损的浆体管道输送系统和输送方法
CN204134471U (zh) 一种基于sda法脱硫系统的循环浆液装置
CN103084264B (zh) 多级递增式黄金重选机
CN105714104B (zh) 一种利用蒸汽和污泥预热烧结原料的装置
CN104226101A (zh) 一种基于sda法脱硫系统的循环浆液工艺
CN212632959U (zh) 一种石灰石浆液制备系统
CN203212445U (zh) 一种污泥的处理系统
CN208406604U (zh) 一种石灰窑烟气净化系统
CN202325664U (zh) 地上组装式矿井充填装置
CN101319274A (zh) 转炉泥回收利用新工艺
CN205990436U (zh) 一种用于气基竖炉的氧化球团喷涂装置
CN202590609U (zh) 一种用于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的浆液制备装置
CN107051246B (zh) 一种乳化液自动配液装置
CN205550027U (zh) 一种焦炉烟道气脱硫系统配液、供液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063016 Binhe Road, Hebei, Tangshan City, No. 9

Patentee after: River steel Limited by Share Ltd Tangshan branch

Address before: 063016 Binhe Road, Hebei, Tangshan City, No. 9

Patentee before: Hebei Steel Co., Ltd., Tangshan Bran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