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415939A - 用于超宽带雷达应用的天线阵列 - Google Patents

用于超宽带雷达应用的天线阵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415939A
CN103415939A CN2012800124376A CN201280012437A CN103415939A CN 103415939 A CN103415939 A CN 103415939A CN 2012800124376 A CN2012800124376 A CN 2012800124376A CN 201280012437 A CN201280012437 A CN 201280012437A CN 103415939 A CN103415939 A CN 10341593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onator
paster
antenna
feeding
structure accor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8001243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415939B (zh
Inventor
丁雪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United States company
Original Assignee
Autoliv ASP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utoliv ASP Inc filed Critical Autoliv ASP Inc
Publication of CN1034159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1593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41593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15939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44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using equipment having another main function to serve additionally as an antenna, e.g. means for giving an antenna an aesthetic aspect
    • H01Q1/46Electric supply lines or communication lin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21/00Antenna arrays or systems
    • H01Q21/06Arrays of individually energised antenna units similarly polarised and spaced apart
    • H01Q21/061Two dimensional planar arrays
    • H01Q21/065Patch antenna array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21/00Antenna arrays or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21/00Antenna arrays or systems
    • H01Q21/0006Particular feeding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21/00Antenna arrays or systems
    • H01Q21/0006Particular feeding systems
    • H01Q21/0075Stripline fed array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9/00Electrically-short antennas having dimensions not more than twice the operating wavelength and consisting of conductive active radiating elements
    • H01Q9/04Resonant antennas
    • H01Q9/0407Substantially flat resonant element parallel to ground plane, e.g. patch antenna
    • H01Q9/0414Substantially flat resonant element parallel to ground plane, e.g. patch antenna in a stacked or folded configurat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9/00Electrically-short antennas having dimensions not more than twice the operating wavelength and consisting of conductive active radiating elements
    • H01Q9/04Resonant antennas
    • H01Q9/0407Substantially flat resonant element parallel to ground plane, e.g. patch antenna
    • H01Q9/045Substantially flat resonant element parallel to ground plane, e.g. patch antenna with particular feeding mea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9/00Electrically-short antennas having dimensions not more than twice the operating wavelength and consisting of conductive active radiating elements
    • H01Q9/04Resonant antennas
    • H01Q9/0407Substantially flat resonant element parallel to ground plane, e.g. patch antenna
    • H01Q9/045Substantially flat resonant element parallel to ground plane, e.g. patch antenna with particular feeding means
    • H01Q9/0457Substantially flat resonant element parallel to ground plane, e.g. patch antenna with particular feeding means electromagnetically coupled to the feed line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用于UWB雷达天线应用的低剖面天线阵列。其可以用作中等范围的接收天线阵列(RXM)或中等范围的发射天线阵列(TXM)。在一些实施例中,RXM或TXM可以包括:形成在印刷电路板(PCB)的顶层上的多个辐射贴片元件、在PCB中层的具有贴片阵列的布设馈给网络、以及从a/4耦接槽到每个馈给贴片的串联馈给排布。该天线可以具有理想的大频率带宽,具有从22GHz到26.5GHz的频率范围内的相对平坦的天线增益。此外,针对仰角图样的旁瓣水平可以低于-20dB。还公开了并要求保护了其他的实施例。

Description

用于超宽带雷达应用的天线阵列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实施例总体涉及雷达系统天线领域,更具体地,涉及适用于超宽带雷达应用的贴片天线阵列。
背景技术
在很多应用中都使用雷达来探测目标物体,例如飞机、军事目标和车辆。最近,已经在汽车中实施了雷达系统。人们已经知道汽车雷达系统用来帮助驾驶员停车、以安全距离跟随车流,以及探测驾驶障碍。在这样的应用中,当雷达系统探测到障碍或车辆前方的车流慢下来时,其将向驾驶员发出警告(例如嘟嘟声或仪表板上的报警灯),并且/或者以某种方式对车辆进行实际控制(例如通过施加制动),以避免事故。
例如,通过确定在发射雷达信号和接收返回雷达的该信号(在其从目标物体回弹后)之间的往返延迟时间,雷达系统可以探测到该目标物体的范围(即距离)。所述往返延迟时间除以2并且乘以辐射速度c给出了雷达系统和目标物体间的距离(假设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是同一天线或者彼此非常靠近)。
正如可以理解的,理想的是提供用于汽车的、能够以紧凑的体积实现的雷达天线结构,并且能够以低成本提供该雷达天线结构。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UWB雷达天线应用的低剖面天线阵列。该天线阵列可以包括被安排用于特定性能特征的多个阵列。例如,UWB雷达天线可以包括中等范围的接收天线阵列(RXM)、短范围的接收天线阵列(RXS),以及一对发射天线阵列(TX1和TX2)。在一些实施例中,RXM包括:在印刷电路板(PCB)顶层上的12×12辐射贴片元件、在PCB中层的具有6×6馈给贴片阵列的布设馈给网络、以及从λ/4耦接槽到每个馈给贴片的串联馈给排布。所有天线可以具有理想的大频率带宽,具有从22GHz到26.5GHz的频率范围的相对平坦的天线增益。此外,针对仰角图样所测量的旁瓣水平可以低于-20dB。
附图说明
附图示出了目前构想出的、针对其实际应用和原理的所公开设备的示例性实施例,其中:
图1是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雷达系统的框图;
图2示出了与天线子阵列的馈给贴片一起使用的示例性的端部馈给结构,该天线子阵列具有四个辐射贴片元件;
图3A和图3B示出了由图1的端部馈给贴片所激励的贴片天线子阵列的仿真的回程损耗;
图4示出了用于贴片天线子阵列的多个层的示例性堆叠;
图5示出了用于馈给贴片天线子阵列的示例性的接地平面耦接槽;
图6示出了具有内嵌式相位调节特征的天线馈给网络;
图7示出了用于中等范围接收天线的实施例的示例性的串联馈给结构;
图8示出了RXM天线阵列元件的示例性阵列;
图9针对具有12×12辐射贴片元件(具有6×6馈给贴片)(RXM)的天线阵列示出了天线增益曲线与频率的关系;
图10A和图10B是极坐标图,分别针对24.0、24.5、25.0、25.5和26.0GHz时的示例性的RXM阵列示出了方位角和仰角图样;
图11针对示例性的RXM阵列示出了天线输入回程损耗的仿真和测量结果;
图12示出了在RF板中实施的示例性的天线阵列结构,示出了该RF板的电路侧;以及
图13示出了图12的示例性的天线阵列结构,示出了该RF板的辐射贴片侧。
具体实施方式
在汽车应用中使用的超宽带(UWB)雷达系统应当具有大的频率带宽,并且应当易于以低成本进行制作。典型的微带贴片天线阵列代表了相对低的成本,然而传统的贴片天线阵列具有相对窄的带宽,并且受到来自相关馈给网络的信号泄漏的影响。使来自馈给网络的馈给网络损耗和不想要的辐射均最小化的一种方式是使用四元件子阵列。凭借这样的子阵列,多个辐射贴片被位于这些辐射贴片下方的共振贴片所激励。通过这种共振耦接可以增加所产生的子阵列天线的带宽,同时通过具有高辐射效率的多个贴片的配置而实现相对高的天线增益。
宽带宽和高增益特性使得该子阵列结构成为用于UWB汽车天线阵列的辐射元件的满意选择。然而,为了满足规定的辐射要求且为了使对视线外的目标(诸如,栏杆、金属桥架等)的接收最小化,汽车天线必须具有非常低的旁瓣辐射同时还保持所需的高效率。由此可能需要大阵列。而且,对于中等范围和短范围的雷达应用来说,可能需要高增益天线和低增益天线两者。为了消除与目标角探测不定性(target angledetection ambiguity)相关的问题,两纵列辐射天线可以被设置为彼此非常靠近(即彼此相距小于或等于半波长(λ/2))。由于存在来自馈给网络及来自馈给贴片(布设在辐射层和天线接地装置之间)的场干扰,由这样的四元件子阵列建立大阵列而不牺牲带宽和高天线增益是个挑战。另一挑战是子阵列的顶部四个贴片可能会受到允许它们占据的空间量的限制。
所公开的UWB雷达阵列设计可以包括带有馈给贴片结构的馈给网络,该馈给贴片结构可以具有小面积和低成本,并且具有优异性能。在一些实施例中,这样的阵列可以适用于24GHz~26GHz的汽车雷达应用。
公开了在超宽带(UWB)雷达系统应用中使用的贴片天线排布。贴片天线将是理想的,这是因为它们能够制作为紧凑的排布,这使其适用于汽车应用。在一个实施例中,贴片天线包括平坦的正方形辐射贴片、用于向贴片进行馈给信号(或者用于从贴片接收信号,如果其是接收天线而不是发射天线)的馈给线及布置在贴片下方且通过电介质(其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是空气)而与贴片隔开的接地平面。馈给线可以包括布置在衬底一侧上的微带或者布置在两个面对面结合的衬底中间的带状线(该带状线形成在其中一个衬底上),所述两个衬底具有分别形成在每个衬底的相对外侧表面上的相对的接地平面。
贴片的“长度”可以被选择为该贴片将要辐射(或接收)的信号波长(λ)的一半,从而该贴片在该信号的频率处共振,并由此发射/接收所需的无线信号。贴片天线的“长度”通常是指贴片的辐射边缘之间的距离。由此,例如在正方形贴片中,这将是正方形的边长。
在一些实施例中,贴片天线的馈给线可以直接耦接至贴片,以直接驱动(或接收)信号。在其他实施例中,贴片天线可以被邻近耦接的馈给线进行寄生电容性驱动。
图1示出了根据多个实施例构造的雷达系统。雷达系统20在一个实施例中被提供有脉冲多普勒配置,其通常包括发射器22,发射器22通过发射/接收(TX/RX)开关30连接至至少一个发射天线(TX天线)27。TX天线27可以包括例如图样开关(pattern switch)23。接收器24可以连接至接收天线(RX天线)26、TX/RX开关30和信号处理器,信号处理器例如是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数据处理器32。RX天线26可以包括例如图样开关25。DSP/数据处理器32还连接至发射器22,并通过TX/RX开关30连接至TX天线27。TX/RX开关30作为本地振荡器可以连接至RX天线26和TX天线27中每一个天线。
在工作中,雷达系统20可以工作在脉冲多普勒工作模式下,从TX天线27发射脉冲,使用接收器24和RX天线26接收返回信号。将会理解的是,还可以使用其他工作模式(例如调频连续波(FMCW)、带有跳频的相干频率系统等)。天线束形(beam configuration)可以由RX图样开关25控制。RX图样开关25可以包括例如一对PIN开关二极管(未示出)或单块微波集成电路(MMIC)开关芯片,以在两个不同的天线束形之间进行切换。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雷达系统可以包括中等范围的接收天线阵列(RXM)、短范围的接收天线阵列(RXS)、一对TX天线阵列(TX1和TX2)、TX图样开关、发射器22、接收器24和DSP/数据处理器32。
在多个实施例中,RX天线和至少一个TX天线中的至少一个可以被配置为具有多个天线阵列的列(见图8)。在其他实施例中,雷达系统可以包括多个RX天线和多个TX天线。
现在参照图2,示出了在中等范围的接收器(RXM)应用中使用的贴片天线结构28的示例性实施例。在一些实施例中,中等范围的雷达可以具有远至约80米的探测范围,尽管其他范围也是可以想到的。此外,将会理解的是,尽管该结构是针对RXM应用来描述的,但该结构不限于这样的应用。在一些实施例中,端部馈给贴片共振器30与多个辐射贴片32A-D相关联。在示出的实施例中,每个辐射贴片32A-D可以具有边长为“L”的正方形配置。将会理解的是,还可以使用其他贴片形状(例如圆形、矩形、三角形)。对于矩形辐射贴片32A-D,针对共振来选择长度,同时针对阻抗匹配来选择宽度。此外,尽管示出的实施例示出了四个辐射贴片32A-D,但也可以使用更多或更少的辐射贴片。
在一些实施例中,辐射贴片32A-D是共振贴片。在其他实施例中,辐射贴片32A-D是非共振贴片。
贴片共振器30可以具有分路馈给设计,贴片共振器30包括第一共振器部分34A、第二共振器部分34B以及端部馈给部分36。共振器部分34A、34B可以位于四个辐射贴片32A-D中每一个辐射贴片的至少一部分之下。如图所示,第一共振器部分34A位于贴片32A和32B的一部分之下,同时第二共振器部分34B位于贴片32C和32D的一部分之下。
第一共振器部分34A和第二共振器部分34B可以具有长度“RL”和宽度“RW”。此外,第一共振器部分34A和第二共振器部分34B可以由横向间隔距离“RS”分隔开。该横向间隔距离“RS”可以足够大,以使得端部馈给部分36(其具有长度“EFL”和宽度“EFW”)能够被布设在共振器部分34A、34B之间并且通过缝隙“EFG”与共振器部分34A、34B分隔开。这种安排使得端部馈给部分36能够连接至每一个共振器部分的第一端40附近的RF馈给源38,还能够在每一个共振器部分的第二端42处连接至第一共振器部分34A和第二共振器部分34B。正如可以看到的,在共振器部分的第二端42附近,端部馈给部分36分为第一槽口区段44A和第二槽口区段44B。在示出的实施例中,这些槽口区段44A、44B是“L”形的,因此它们能够以基本垂直的角连接至第二端42。然而将会理解的是,作为替换,区段44A、44B可以是直的,从而以基本平行于第二端42的角连接至共振器部分34A、34B。槽口区段44A、44B可以延伸超过共振器部分34A、34B的第二端42一段延伸距离“NED”。
所公开的端部馈给贴片共振器结构可以使得来自该结构的亚层中的馈给线的不期望的辐射效果最小化,并且可以最大程度地使用可用于馈给部分36的有限面积。显然,所公开的馈给部分36可以用作阻抗变压器,其中可以对端部馈给部分36的所有尺寸进行调节,所有尺寸包括长度“EFL”、宽度“EFW”、槽口区段44A、44B的形状、延伸距离“NED”以及元件间的缝隙“EFG”,以获得馈给部分36所需的电感和电容。这种调节端部馈给部分36形状的能力提供了重要的阻抗匹配灵活性,这可以消除引入附加的阻抗匹配部件或结构来获得所需性能的需要。
图3A和图3B示出了所公开的贴片天线结构28仿真的回程损耗结果。正如可以看出的,获得了在从频带22GHz至28GHz内低于-10dB的回程损耗。对于示出的仿真,端部馈给贴片30及其馈给传输线36被假定为位于亚层中距离接地金属镀层46大约0.008英寸,被具有介电常数(εr)大约为3.52的介电材料48分开(见图4)。四个辐射贴片32A-D被假定为位于0.031英寸厚的衬底50(具有大约3.00的介电常数(εr))上。正如可以从图4看出的,第三介电层52(具有大约0.012英寸的厚度和大约3.55的介电常数(εr))位于接地金属镀层46下方,以在设备与辐射贴片32A、32B相对的一侧上支撑驱动RF电路54。正如将会理解的,RF馈给能量通过接地平面46中的槽56耦接至阵列馈给网络36。
所公开的层厚和介电常数在该实施例中仅作为示例进行选择,针对一个具体设计,为了满足24-26GHz的工作要求,因此当天线要在不同的频率范围工作或者在相同的频率范围用于不同的应用时,也可以使用其他的材料、厚度和层的组合。
可以使用传统的半导体制造技术(例如,通过半导体制造工业中任何一种已知技术来沉积一层或多层,并且通过任何一种已知技术来刻蚀它们从而进行金属化(即,接地平面、端部馈给贴片和辐射贴片)),来制作端部馈给贴片30、辐射贴片32A-D、接地金属镀层46、介电层48、50、52和槽56。馈给槽56可以耦接至RF驱动信号,并且可以在端部馈给贴片30上对信号进行电容性驱动。
为使次级辐射最小化且为了消除雷达系统20天线侧中使用电镀接地通孔的需要,可以在RF源68和耦接至天线馈给网络70的馈给分支71之间设置λ/4“窄十字”形槽耦接结构66(图5)。如图所示,槽结构66包括组合成为“窄十字”形的第一槽部分66A和第二槽部分66B。在一些实施例中,这些槽部分66A、66B形成在接地平面(例如参见接地平面46中的槽56,如图4所示)中。所形成的“窄十字”形可以提供用于在宽的带宽范围内进行匹配的锯齿状带宽。正如所提到的,该槽结构66提供了λ/4共振并且得到与λ/2共振槽相比更低的泄漏功率。此外,槽结构66能够保持所需的频率带宽以及从RF源68和传输线端67到RF馈给网络70的高能量传输效率。
正如将会理解的,十字形的槽66提供了设计灵活性,其中与第一槽部分66A和第二槽部分66B相关的所有尺寸均可以被调节,由此提供了所需的阻抗匹配。例如,第一槽部分66A可以具有长度“FSL”和宽度“FSW”,而第二槽部分66B可以具有长度“SSL”和宽度“SSW”。将会理解的是,所描述的几何关系可以进一步增强系统的设计灵活性,以实现针对RF源68与相关联天线结构的阻抗匹配的更精细控制。
此外,槽的场极化垂直于贴片的辐射元件场极化能够使得槽辐射对天线旁瓣的贡献最小化,并因此使得来自目标(例如栏杆、交通标志和金属桥架)的其他不想要的反射最小化。
由于所公开的贴片排布的紧密度,可能几乎没有可用于馈给网络的相位调节的空间。因此,为所公开的设计可以提供内嵌式(in-line)相位调节。这样的内嵌式相位调节使用前向分布传输线70作为相位调节的一部分,并且结合了一段返回迹线74,以获得对于辐射贴片32A-D的平均相位激励的总的相位补偿值。在图6中,标记为72的迹线被示出在前向分布传输线70中,而标记为74的迹线是返回迹线。可以调节这些迹线72、74的形状,以获得所需的相位调节,所述形状包括所述迹线72、74各自的长度以及返回迹线74分别与馈给部分36、38相交和与前向分布传输线70相交的角θ1、θ2。这是相对于传统排布的改进,其中传统排布使用曲线的或弯曲的支路传输线来获得相位调节,而正如可以理解的,这与所公开的排布相比需要额外的空间。
参见图7,示出了用作所公开的一个或多个阵列中的馈给网络的示例性的串联布设结构76。因为馈给网络76位于接地平面46(图4)和辐射元件层(32A、32B,图4)之间并且几乎被辐射贴片32A-D覆盖,所以复杂的结构将通过泄漏辐射对辐射图样和天线效率具有非常负面的影响。因此,所公开的串联布设结构76降低了这样的影响。此外,通过使用每个天线阵列的单个槽66的结构,所公开的串联布设结构76使得可以更加容易地实现从RF电路68到馈给网络70的耦接结构,因此来自槽66的泄漏和干扰能够被最小化。串联布设结构76提供了在RF电路68、布设传输线70和各个贴片天线结构28之间的经由馈给结构38、78、80的所需耦接。馈给结构38、78和80分别具有不同的返回长度72和74以及角θ1、θ2,从而为每个辐射元件32A-D组实现所设计的馈给相位。
图7示出了中等范围的接收器天线阵列(RXM)的6×6馈给支路76A-F的串联布设网络。然而将会理解的是,这样的排布不限于RXM阵列,而是可以用于多种阵列应用。
参照图8,示例性的天线排布包括中等范围的接收器阵列(RXM)。RXM阵列包括12×12阵列的共振器辐射元件32A-D,其中辐射元件32A-D由耦接至串联布设网络76的6×6阵列的馈给贴片进行馈给。将会理解的是,示出的排布仅是一个示例,RXM阵列可以使用更多或更少的馈给贴片、辐射元件、馈给结构、布设和/或排布。
正如前面提到的,每个馈给网络76可以由接地平面46中的单个λ/4窄十字形槽66所激励(图4)。在一些实施例中,经由布置在设备的RF电路侧上的微带馈给线67(图4中被定位为元件54)对槽66进行馈给。在示例性的实施例中,RXM阵列可以被装配到具有2.25英寸×2.25英寸尺寸的单板82上,由此说明了所公开的雷达系统的紧凑本质。
图4所示的堆叠结构用于图8的板82。在图9中可以看出,12×12辐射贴片阵列(具有1.8英寸×1.8英寸的辐射孔径尺寸)(即RXM)所测量的天线增益大约为19dBi,且具有几乎从22.0GHz至26.5GHz的3dB带宽。
针对RXM天线阵列,对天线的方位角和仰角图样均作了测试。在图10A和图10B中示出RXM天线阵列的方位角和仰角图样。正如可以看到的,在频率低于26GHz时,对于方位角和仰角图样,RXM天线辐射图样所测量的旁瓣水平均在-20dB以下。这清楚地表明来自馈给网络76和槽66的泄漏辐射非常小,并且对天线图样没有显著影响。测量数据还显示方位角和仰角图样的半功率束宽(HPBW)是大约16度。
天线输入回程损耗的测量和仿真结果如图11所示。测量的和仿真的回程损耗结果之间的差别主要源于固定装置,该固定装置具有被焊接至板且结束于SMA连接器的同轴电缆。
图12和图13示出了在24GHz至26GHz汽车雷达的RF板84中实施的图8公开的天线阵列。具体地,图12示出了板84的电路侧86,而图13示出了板的辐射贴片侧88。
已经在此列出了很多具体的细节,以提供对实施例的透彻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的是,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施这些实施例。在其他实例中,没有详细地描述公知的操作、部件和电路,以免使实施例令人费解。可以理解的是,在此公开的具体结构和功能性细节可以是代表性的,而不必然限制实施例的范围。
多个实施例可以使用硬件元件、软件元件或二者的组合来实现。硬件元件的示例可以包括处理器、微处理器、电路、电路元件(例如晶体管、电阻器、电容器、电感器等)、集成电路、专用集成电路(ASIC)、可编程逻辑器件(PLD)、数字信号处理器(DSP)、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逻辑门、寄存器、半导体器件、芯片、微芯片、芯片组等。软件的示例可以包括软件成分、程序、应用、计算机程序、应用程序、系统程序、机器程序、操作系统软件、中间件、固件、软件模块、例程、子例程、函数、方法、过程、软件界面、应用程序界面(API)、指令组、计算代码、计算机代码、代码段、计算机代码段、词、值、符号,或者前述内容的任意组合。可以根据一些因素(例如,所需的计算速率、功率级、耐热性、处理循环预算、输入数据速率、输出数据速率、存储器资源、数据总线速度,以及其他设计或性能约束)来确定实施例是否使用硬件元件和/或软件元件来实施。
一些实施例可以使用术语“耦接”和“连接”及其派生词来描述。这些术语并不意在作为彼此的同义词。例如,一些实施例可以使用术语“连接”和/或“耦接”来描述,以表明两个或多个元件彼此直接的物理接触或电接触。然而,术语“耦接”还可以意味着两个或多个元件彼此未直接接触,但仍然彼此合作或相互作用。
一些实施例可以例如使用机器可读介质或机器可读物来实现,该机器可读介质或机器可读物可以存储指令或一组指令,如果由机器执行,则该指令或一组指令可以根据实施例来执行方法和/或操作。这样的机器可以包括,例如任何适宜的处理平台、计算平台、计算设备、处理设备、计算系统、处理系统、计算机、处理器等,并且可以使用硬件和/或软件的任何适宜组合来实现。机器可读介质或机器可读物可以包括例如任何适宜类型的存储体单元、存储体设备、存储物、存储介质、存储器设备、存储器物、存储器介质和/或存储器单元,例如内存、可移除或不可移除介质、可擦或不可擦介质、可写或可重写介质、数字或模拟介质、硬盘、软盘、压缩盘只读存储器(CD-ROM)、可录压缩盘(CD-R)、可重写压缩盘(CD-RW)、光盘、磁介质、磁光介质、可移除存储卡或盘、各种类型的数字通用盘(DVD)、带、盒带等。指令可以包括任何适宜类型的代码,例如源代码、编译代码、解释代码、可执行代码、静态代码、动态代码、加密代码等,使用任何适宜的高级、低级、面向对象、可视化、编译的和/或解释的编程语言实现。
除非以其他方式特别指明,否则可以理解的是,例如“处理”、“计算”、“运算”、“确定”等术语指代计算机或计算系统,或者类似的电子计算设备(其将由所述计算系统的寄存器和/或存储器中的物理量(例如电子的)所代表的数据编辑和/或转变为类似地由所述计算系统的存储器、寄存器中的物理量所代表的其他数据)或其他这样的信息存储器、传输或显示设备的行为和/或过程。实施例不限于上下文的内容。
尽管已经以针对结构特征和/或方法行为的语言描述了主题,然而要理解的是,所附权利要求中定义的主题不必被限制为前面描述的具体特征或行为。相反,前面描述的具体特征和行为作为实现权利要求的示例形式被公开。

Claims (20)

1.一种天线结构,包括:
包括第一共振器贴片部分和第二共振器贴片部分的贴片共振器,每个共振器贴片部分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共振器贴片部分和第二共振器贴片部分相隔第一距离;以及
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及一长度的馈给部分,所述馈给部分布置在所述第一共振器贴片部分和第二共振器贴片部分之间,所述馈给部分在所述第一端耦接至RF功率源,所述馈给部分在所述第二端耦接至所述第一共振器贴片部分和第二共振器贴片部分的第二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结构,所述馈给部分的第二端包括第一分支和第二分支,所述第一分支耦接至所述第一共振器贴片部分,所述第二分支耦接至所述第二共振器贴片部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天线结构,所述第一分支和第二分支中的每一个均具有第一分支部和第二分支部,所述第一分支部被布置为平行于所述第一共振器贴片部分和第二共振器贴片部分中的一个的端面,所述第二分支部被布置为垂直于所述第一共振器贴片部分和第二共振器贴片部分中的一个的所述端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天线结构,所述第一分支和第二分支中的每一个分支的所述第一分支部被布置为与所述第一共振器贴片部分和第二共振器贴片部分的所述第二端相距第一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天线结构,所述第一分支和第二分支具有“L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结构,所述第一共振器贴片部分和第二共振器贴片部分中的每一个均具有长度和宽度,所述长度不等于所述宽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结构,包括多个共振辐射贴片,所述多个共振辐射贴片被定位为与所述第一共振器贴片部分或第二共振器贴片部分的至少一部分相重叠。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天线结构,所述多个共振辐射贴片中的每一个均具有长度和宽度,针对共振选择所述长度,而针对阻抗匹配选择所述宽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结构,包括多个非共振辐射贴片,所述多个非共振辐射贴片被定位为与所述第一共振器贴片部分或第二共振器贴片部分的至少一部分相重叠。
10.一种天线馈给结构,包括:
形成在接地平面中的槽元件,所述槽元件具有耦接至RF功率源的第一端,耦接至天线馈给网络的第二端;
所述槽元件包括形成十字形的第一重叠部分和第二重叠部分。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天线馈给结构,所述第一重叠部分和第二重叠部分中的每一个均具有长度和宽度,所述长度不等于所述宽度。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天线馈给结构,所述第一重叠部分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重叠部分的长度。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天线馈给结构,所述槽元件是大约1/4波长槽。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天线馈给结构,所述槽元件是非共振槽。
15.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天线馈给结构,其中所述第一重叠部分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二重叠部分的宽度。
16.一种天线馈给结构,包括:
馈给线,所述馈给线具有耦接至贴片共振器元件的第一端和耦接至天线馈给网络线的第二端,所述馈给线的与所述第二端相邻的一部分相对于所述天线馈给网络线形成锐角。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天线馈给结构,所述馈给线的位于所述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的一部分相对于所述贴片共振器元件的纵向轴线形成锐角。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天线馈给结构,所述馈给线的至少一部分布置在所述贴片共振器元件的第一共振器部分和第二共振器部分之间,所述馈给线的第一端耦接至所述第一共振器部分和第二共振器部分的与所述天线馈给网络线相对的一端。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天线馈给结构,所述馈给线的第一端经由第一L形区段和第二L形区段耦接至所述第一共振器部分和第二共振器部分。
20.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天线馈给结构,所述馈给线的第一端耦接至所述贴片共振器元件的一端。
CN201280012437.6A 2011-03-11 2012-02-10 用于超宽带雷达应用的天线阵列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41593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3/046,320 2011-03-11
US13/046,320 US9124006B2 (en) 2011-03-11 2011-03-11 Antenna array for ultra wide band radar applications
PCT/US2012/024596 WO2012125243A1 (en) 2011-03-11 2012-02-10 Antenna array for ultra wide band radar application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415939A true CN103415939A (zh) 2013-11-27
CN103415939B CN103415939B (zh) 2016-08-10

Family

ID=467950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12437.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415939B (zh) 2011-03-11 2012-02-10 用于超宽带雷达应用的天线阵列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9124006B2 (zh)
EP (1) EP2684225B1 (zh)
JP (1) JP5941931B2 (zh)
KR (1) KR101518429B1 (zh)
CN (1) CN103415939B (zh)
WO (1) WO2012125243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21656A (zh) * 2016-12-23 2019-08-13 Iee国际电子工程股份公司 高分辨率3d雷达波成像设备
CN110418975A (zh) * 2017-03-09 2019-11-05 古河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雷达装置和雷达装置的目标位置检测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01112839D0 (en) * 2011-07-26 2011-09-07 Univ Birmingham Multi-output antenna
TWI509885B (zh) * 2013-07-24 2015-11-21 Wistron Neweb Corp 功率分配器及射頻裝置
KR20150022067A (ko) 2013-08-21 2015-03-04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레이더 시스템의 안테나 장치
KR102063826B1 (ko) 2014-01-23 2020-01-08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레이더 시스템의 안테나 장치
JP6172390B2 (ja) * 2014-05-29 2017-08-02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アレーアンテナ装置
US10338231B2 (en) * 2015-11-30 2019-07-02 Trimble Inc. Hardware front-end for a GNSS receiver
KR102449180B1 (ko) * 2017-11-02 2022-09-3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밀리미터웨이브용 듀얼 밴드 안테나 및 그것을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US11480044B2 (en) 2018-02-15 2022-10-25 Frank's International, Llc Portable local positioning system
US10741906B2 (en) * 2018-09-28 2020-08-11 Apple Inc. Electronic devices having communications and ranging capabilities
JP7267089B2 (ja) * 2019-05-14 2023-05-01 新光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半導体装置
TWI711220B (zh) * 2019-10-01 2020-11-21 輝創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雷達天線裝置
CN112952340B (zh) 2019-11-26 2023-04-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天线结构、带天线结构的电路板和通信设备
CN112534648B (zh) * 2020-09-18 2022-10-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天线装置、天线装置的制备方法、雷达及终端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240881A (en) * 1990-02-09 1991-08-14 Philips Electronic Associated A millimetre wave antenna
CN1224254A (zh) * 1997-12-11 1999-07-28 阿尔卡塔尔公司 微波传输带天线的包含所述天线的设备
US6133882A (en) * 1997-12-22 2000-10-17 Her Majesty The Queen In Right Of Canada, As Represented By The Minister Of Industry Through Communications Research Centre Multiple parasitic coupling to an outer antenna patch element from inner patch elements
JP2001244727A (ja) * 2000-03-02 2001-09-07 Nippon Dengyo Kosaku Co Ltd マイクロストリップアンテナ
US20040027291A1 (en) * 2002-05-24 2004-02-12 Xin Zhang Planar antenna and array antenna
US20060077102A1 (en) * 2004-07-23 2006-04-13 Farrokh Mohamadi Wafer scale beam forming antenna module with distributed amplification
CN101346855A (zh) * 2005-12-23 2009-01-14 艾利森电话股份有限公司 带有增强型扫描的天线阵
CN101385202A (zh) * 2005-12-14 2009-03-11 堪萨斯州立大学 射频识别装置用的微带天线
US7598913B2 (en) * 2007-04-20 2009-10-06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Slot-loaded microstrip antenna and related methods
US20100007569A1 (en) * 2006-12-04 2010-01-14 Dong-Uk Sim Dipole tag antenna structure mountable on metallic objects using artificial magnetic conductor for wireless identification and wireless identification system using the dipole tag antenna structure
US20100171675A1 (en) * 2007-06-06 2010-07-08 Carmen Borja Dual-polarized radiating element, dual-band dual-polarized antenna assembly and dual-polarized antenna array
US20100225528A1 (en) * 2009-03-09 2010-09-09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Antenna device and radar apparatus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686535A (en) * 1984-09-05 1987-08-11 Ball Corporation Microstrip antenna system with fixed beam steering for rotating projectile radar system
JP2693565B2 (ja) * 1989-03-27 1997-12-24 日立化成工業株式会社 平面アンテナ
FR2757315B1 (fr) * 1996-12-17 1999-03-05 Thomson Csf Antenne reseau imprimee large bande
JP4198943B2 (ja) * 2002-05-24 2008-12-17 日立電線株式会社 アレイアンテナ装置
US6856300B2 (en) * 2002-11-08 2005-02-15 Kvh Industries, Inc. Feed network and method for an offset stacked patch antenna array
JP2005333203A (ja) * 2004-05-18 2005-12-02 Ricoh Co Ltd アンテナ
DE102005014209A1 (de) 2005-03-29 2006-10-12 Siemens Ag Antennenarray mit hoher Packungsdichte
US7348932B1 (en) 2006-09-21 2008-03-25 Raytheon Company Tile sub-array and related circuits and techniques
US8063832B1 (en) * 2008-04-14 2011-11-22 University Of South Florida Dual-feed series microstrip patch array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240881A (en) * 1990-02-09 1991-08-14 Philips Electronic Associated A millimetre wave antenna
CN1224254A (zh) * 1997-12-11 1999-07-28 阿尔卡塔尔公司 微波传输带天线的包含所述天线的设备
US6133882A (en) * 1997-12-22 2000-10-17 Her Majesty The Queen In Right Of Canada, As Represented By The Minister Of Industry Through Communications Research Centre Multiple parasitic coupling to an outer antenna patch element from inner patch elements
JP2001244727A (ja) * 2000-03-02 2001-09-07 Nippon Dengyo Kosaku Co Ltd マイクロストリップアンテナ
US20040027291A1 (en) * 2002-05-24 2004-02-12 Xin Zhang Planar antenna and array antenna
US20060077102A1 (en) * 2004-07-23 2006-04-13 Farrokh Mohamadi Wafer scale beam forming antenna module with distributed amplification
CN101385202A (zh) * 2005-12-14 2009-03-11 堪萨斯州立大学 射频识别装置用的微带天线
CN101346855A (zh) * 2005-12-23 2009-01-14 艾利森电话股份有限公司 带有增强型扫描的天线阵
US20100007569A1 (en) * 2006-12-04 2010-01-14 Dong-Uk Sim Dipole tag antenna structure mountable on metallic objects using artificial magnetic conductor for wireless identification and wireless identification system using the dipole tag antenna structure
US7598913B2 (en) * 2007-04-20 2009-10-06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Slot-loaded microstrip antenna and related methods
US20100171675A1 (en) * 2007-06-06 2010-07-08 Carmen Borja Dual-polarized radiating element, dual-band dual-polarized antenna assembly and dual-polarized antenna array
US20100225528A1 (en) * 2009-03-09 2010-09-09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Antenna device and radar apparatus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21656A (zh) * 2016-12-23 2019-08-13 Iee国际电子工程股份公司 高分辨率3d雷达波成像设备
CN110418975A (zh) * 2017-03-09 2019-11-05 古河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雷达装置和雷达装置的目标位置检测方法
CN110418975B (zh) * 2017-03-09 2023-10-03 古河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雷达装置和雷达装置的目标位置检测方法
US11977146B2 (en) 2017-03-09 2024-05-07 Furukawa Electric Co., Ltd. Radar device and detection method of target position of radar devic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4514801A (ja) 2014-06-19
EP2684225A4 (en) 2014-08-13
CN103415939B (zh) 2016-08-10
EP2684225B1 (en) 2019-12-25
US9124006B2 (en) 2015-09-01
KR101518429B1 (ko) 2015-05-11
JP5941931B2 (ja) 2016-06-29
EP2684225A1 (en) 2014-01-15
WO2012125243A1 (en) 2012-09-20
KR20130117867A (ko) 2013-10-28
US20120229366A1 (en) 2012-09-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415939A (zh) 用于超宽带雷达应用的天线阵列
US11619734B2 (en) Integrated MIMO and SAR radar antenna architecture
US9768512B2 (en) Radar array antenna
KR101621480B1 (ko) 도파관 대 유전체 도파관의 천이 구조
US9082307B2 (en) Circular antenna array for vehicular direction finding
EP2113788A2 (en) Mobile radar and planar antenna
US11223112B2 (en) Inverted microstrip travelling wave patch array antenna system
US20140078005A1 (en) Radar array antenna using open stubs
US11515624B2 (en) Integrated cavity backed slot array antenna system
JP5619705B2 (ja) アンテナ装置
TWI497827B (zh) 天線及陣列天線
US20150054712A1 (en) Radar array antenna
CN106953157B (zh) 一种用于雷达传感器的天线装置
CN112103645A (zh) 一种高增益汽车毫米波雷达阵列天线
CN112103667A (zh) 一种用于汽车雷达传感器的阵列天线
WO2021072630A1 (zh) 天线阵列、雷达和可移动平台
CN217281205U (zh) 天线组件和车辆雷达
Hehenberger et al. A 77-GHz FMCW MIMO radar employing a non-uniform 2D antenna array and substrate integrated waveguides
CN113725600A (zh) 一种用于毫米波汽车雷达的mimo阵列天线
KR101833038B1 (ko) 차량 추돌 방지를 위한 차량용 레이더 안테나시스템
Alami et al. A H-slotted patch antenna array for 79 GHz automotive radar sensors
CN220934397U (zh) 一种宽波束毫米波天线及雷达设备
CN114447594B (zh) 一种宽带电容耦合梳状串馈天线的改进设计方法
Nikishov et al. High-isolation of close located elements of the compact MIMO antenna array for Imaging Radar
CN116632538A (zh) 一种远近距离检测的雷达天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716

Address after: michigan

Patentee after: United States company

Address before: American Utah

Patentee before: Autoliv ASP Inc.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810

Termination date: 20210210